第一篇:关于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活动的指导意见
关于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活动的指导意见
(暂行)
为规范本市环境影响评价单位(简称“评价机构”)在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编制过程中开展公众参与的行为,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关于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活动的指导意见》。
一、凡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以下简称“报告书”)的建设项目,均应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本《指导意见》的规定,开展公众参与并发布相关信息。
二、评价机构应当以独立公开,公正诚实的原则开展公众参与,不得委托任何第三方开展公众参与活动,并对公众参与的过程和质量负责。
三、评价机构在公众参与过程中,应当向公众发布建设项目中以环境保护内容为主的信息,并对发布的所有信息内容真实性负责。评价机构所发布的信息均应得到建设单位的确认同意。评价机构不得发布可能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信息内容。
四、评价机构在公众参与过程中发布相关信息,应委托上海环境热线(http://www.xiexiebang.com)网站统一发布,并确保发布的有关信息内容处于有效公开状态。评价机构也可以在本市 主流媒体,如文汇报、解放日报、新民晚报的主要页面发布相关信息。
五、评价机构应当在确定承担报告书编制任务后7日内,在上海环境热线网站进行第一次信息发布,信息发布的期限不得少于10日。信息的主要内容为:
1、建设项目名称及所在地址、所属行业;
2、建设单位名称和联系方式;
3、评价机构的名称和联系方式;
4、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和主要工作内容;
5、征求公众意见的主要事项;
6、公众提出意见的主要方式。
六、评价机构可根据拟建项目环境影响的程度和范围,采用问卷调查、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等方式开展公众参与,征询公众意见。
七、问卷调查中书面问卷调查是征求公众意见最直接、最主要的方式,网上问卷调查适用于征求大范围公众的意见,可以作为书面问卷调查的辅助和补充。评价机构应遵循下列原则进行书面问卷调查:
1、书面问卷调查表的发放对象应具有代表性,并覆盖评价范围内所有可能受直接影响的敏感目标。应根据各敏感目标中单位和居民的分布情况,按照统计原理要求,合理确定各敏感目标内调查对象的书面问卷调查表发放数量。
2、可能存在重大环境风险或影响的建设项目(铁路、道路、桥梁、污水处理等),书面问卷调查表的发放数量应大于200份,回收的有效书面问卷调查表应大于90%,敏感目标内调查对象的书面问卷调查表发放和回收比例均应大于70%。
3、可能存在较大环境风险或影响的建设项目,书面问卷调查表的发放数量不得少于150份,回收的有效书面问卷调查表应不少于120份,敏感目标内调查对象的书面问卷调查表发放和回收比例应均不低于70%。
4、其他建设项目,书面问卷调查表的发放数量不得少于100份,回收的有效书面问卷调查表应不少于80份,敏感目标内调查对象的书面问卷调查表发放和回收比例均应不低于70%。当敏感目标内调查对象数量不多时,可适当减少书面问卷调查表发放数量。
八、评价机构应当针对拟建项目情况,拟采取的工程环保措施,区别不同调查对象设计书面问卷调查表和网上问卷调查表。对于可能受直接影响的调查对象,应在书面问卷调查表中明确告知项目可能存在的环境问题以及采取的环保措施和所预测的效果。
九、评价机构采用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的方式开展公众参与,征询公众意见的,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应由评价机构和建设单位共同主持,并遵循下列原则组织进行:
1、参加座谈会的公众人数不限,其中位于可能受直接影响 范围内的公众人数不得少于70%;
2、参加论证会的人数一般控制在15人左右,主要为相关专家和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公众代表,其中位于可能受直接影响范围内的公众人数不得少于30%;
3、参加听证会的人数一般控制在20人左右,主要为相关专家、专业人士以及政府部门代表和可能受影响的公众等,其中位于可能受直接影响范围内的公众人数不得少于60%。
十、评价机构在公众参与结束后应在报告书中编制专门的公众参与篇章,说明公众参与的过程和结果。对于反对意见较为集中的项目,应区分并分析公众反对的主要原因和理由,并对是否属于环境问题,环境问题是否已经得到解决,公众意见是否已经采纳,是否需要补充开展公众意见调查等情况予以说明。
十一、评价机构在报告书编制完成后,应当编制可供公众查阅的报告书简本,并在上海环境热线网站进行第二次信息发布,信息发布的期限不得少于10日。信息的主要内容为:
1、建设项目情况概述;
2、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范围和程度;
3、建设项目环保防治措施和预期取得的效果;
4、公众查阅报告书简本的方式和期限;
5、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和具体形式;
6、公众意见反馈方式和起止时间。
十二、第二次信息发布之后,报告书在报送环境保护行政主 管部门审批前,因环境敏感目标、环境影响预测结果、环保措施、环保投资等发生变化而使报告书内容发生了变更或调整的,评价机构应当按照第十一条规定重新编制报告书以及报告书简本并发布信息。
十三、评价机构除在网站、报纸等公共媒体发布相关信息外,必要时可在拟建项目周围居民点、学校、医院等处以张贴布告的形式公布相关信息。第二次信息发布中的报告书简本应在上海环境热线网站同时发布,也可放置在拟建项目所在地的街道(镇)政府、居委会等处供公众查阅。布告和报告书简本均应加盖建设单位及评价机构的公章。
十四、报告书附件应包括报告书简本(附建设单位是否同意公开的声明)、书面问卷调查表调查对象一栏表、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会议纪要以及其他与公众参与相关的材料(复印件),并加盖评价机构和建设单位公章。
十五、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和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编制过程中的公众参与,原则上按照环境保护部的相关规定执行。评价机构应在公众参与开展前和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就公众参与方式和内容进行沟通。
第二篇:国内外环境影响评价的公众参与
国内外环境影响评价的公众参与
胡绍山
(湘潭大学 化工学院 2009级环境工程一班
2009650229)
摘 要:公众参与是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并已经成为各国环评的一项基本内容。本文从公众参与主体、环境信息权及环保团体的作用三方面分析了我国公众参与环评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其主要原因。同时本文简单介绍了美英国两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公众参与政策发展历程。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 公众参与 制度 公众参与环评制度在我国的发展
最早在环评中规定公众参与制度的当属美国。我国相对来讲,起步较晚。最早对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规定见于原国家环境保护局、国家计委、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在1993年6月21日发布的《关于加强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工作的通知》中明确要求:“公众参与是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报告书中应设专门章节予以表述,使可能受影响的公众或社会团体的利益能得到考虑和补偿,公众参与工作可在评价大纲编制和审查阶段进行”。
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防治法》对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作了原则性的规定。2003年9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对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方式、时间和对公众意见的处理等方面都作出了规定。2006年2月,国家环保总局专门颁布了《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对环境影响评价作了更为详细的、可操作性的规定。2007年2月,国家环保总局颁布了《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2008年5月1日《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也开始施行,这两部法律规定了政府的信息公开义务,为公众的知情权提供了制度上的支持使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在立法方面前进了一大步。我国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存在的问题
2.1公众参与主体过于笼统
作为公众参与的主体一“公众”,环评法的规定较为模糊,国家鼓励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以适当方式参与环境影响评价。这样的规定带来如下问题:I、如何界定“公众”的范围,有关单位和专家是否属于“公众”的范围,他们的参与能否替代公众参与。
2、如何界定
“有关”,是指有利害关系,还是有处于项目所在地这个地缘关系,还是指有相关专业背景知识,或者对项目感兴趣;
3、公众参与人员是否完全由组织者确定,其代表性如何保障。
由于法律规定的模糊性,实践中公众参与的人员选择范围、具体人数和人选完全有评价单位确定,以致经常出现两种极端,或者是调查对象太泛,冲淡受影响主体的声音;或者是调查人数过少,人选不具有代表性,甚至绕开受影响人群,剥夺了有意愿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人员的权利。
2.2公众的环境信息知情权没有得到切实的保障
从环境影响评价的角度看,环境信息的公开是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能够得以进行的前提,没有相应的环境信息,环境影响评价的公众参与就无法进行,公众即使参与也是盲目的参与,甚至仅仅是一些情绪的发泄。而且在实践中,公众在获取信息上还存在不及时、不真实、不完整等问题。虽然政府、建设单位、环评机构有信息公开的义务,但对于“及时”这个概念的理解却极富有弹性。一旦信息公开义务主体怠于履行其义务,“及时”就变成“滞后”了。
政府、建设单位、环评机构基本上掌握了环评中的信息资源,当某规划或项目不能完全达到规定的要求时,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会对信息进行取舍、加工甚至扭曲,从而导致信息不真实。从企业方面来讲,由于不愿意采用代价高昂的防治措施,设法将企业的成本外部化,就会隐瞒环境污染信息、虚报环境信息;对于环评机构而言,由于和委托单位有合约关系便产生了相互的利益关系,这种利益关系会影响其作出独立的判断,因此无法保证其客观的立场,为满足委托单位的要求就会编制虚假的信息;而一些地方政府可能为了短视的政府利益对一些所谓的“大项目”采取了迁就甚至“帮助”的态度。以上情况的客观存在就必然导致了公众获取的一些信息是不真实的。
2.3环保团体参与作用有限
环保非政府组织(NGO)是公众参与的一种成熟形式。在国外的环境保护活动,NGO在其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环评活动具有专业性和科学技术性,普通公众可能比较难以理解,相对而言,环境NGO组织有时间、财力优势,可以聘请专家参与相应活动或其组织本身即是某一方面的专家,因此,环境NGO对于规划或项目的关注更能提高环评的效果[1]。
中国环保团体的发展还主要局限于北京,并没有遍及全国,环保团体的发展仍未形成应有的气候,而且在环境决策中发挥的作用仍然有限。影响中国环保团体作用发挥的原因之一是环保团体的资金有限。中国政府没有把公共福利预算资金分配给民间团体使用的规定,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把家产留给子孙的传统观念也决定了社会公益所得捐赠有限,这使得民间团体面临着严重资金不足的问题,也限制了其作用的发挥[2]。
问题成因分析
3.1政策支持不足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第十五条规定:“建设单位或其委托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综合考虑地域、职业、专业知识背景、表达能力、受影响程度等因素,合理选择被征求意见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该办法对被征求意见公众的要求作了比较原则的规定,缺乏可操作性.国家环保总局发布将于2008年实施的《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也存在同样问题.
3.2公众缺乏环境影响评价知识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内容过于专业,不利于公众理解.本文作者在某港口建设项目公众调查过程中发现,公众缺乏环境影响评价相关知识.公众一方面对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影响范围及结果估计不 足,另一方面对参与的意义、内容以及程序缺乏了解,从而忽视自身的参与权利,不会或不愿意主动参与,参与者多数属于流于形式的“象征性参与”,不能有效行使法律赋予的权利.
3.3工作方法缺乏科学性
从现有一些环境影响评价单位的调查结果分析来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中公众参与调查工作缺乏科学的社会调查方法支持¨1.对被调查地区、人群的状况及公众意见分析过于简单,不利于反映公众对建设项目的真实意见.不注重对公众意见的处理,信息反馈机制不健全[3]。国外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
4.1美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公众参与政策发展历程
美国《国家环境政策法案》于1969年12月中旬经参众两院协商委员会通过,并于1970年1月1日由尼克松总统签署成为法律,被誉为环境法领域的“大宪章”,首次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该法案要求联邦机构通过一个系统的多学科途径,把环境事项纳入其规划和决策的制定过程当中去,并明确要求所有联邦机构都要准备详细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评估一些对环境有重大影响的联邦活动及其替代方案的环境影响,而且将征求公众意见,进行公众评议作为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一个必经程序和内容阁。同时,还具体规定环保团体和社区居民在内的美国公众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享有的广泛权利。
随后美国环境质量委员会根据《国家环境政策法案》于1978年发布了《国家环境政策法实施条例》,该条例详细规定了EIS制度中公众参与的程序。这样既有《国家环境政策法案》作为环境影响评价基本法,又有《国家环境政策法实施条例》做具体补充的立法模式。构成了美国“一法一条例”的公众参与政策。
美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公众参与参评阶段较早,且贯穿到整个环境测评的全过程。依据美国《国家环境政策法实施条例》规定,联邦主管机关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被要求在一个项目里发挥自身能力作出一些分析和提供相关资料,或者对其他部门所做的进行评论,从而确保在决策制定前通告出去。联邦机构把项目的发展程序在联邦公报发布出来以供公众评论,前期提出的一些内容和后来修订的内容也要在联邦法规中公布出去。即在草案完成阶段和最终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形成甚至最终的决定作出之前,公众均可参与[4]。
4.2英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公众参与政策发展历程
英国1985年的《地方政府法》和1990年的《城镇和乡村规划法》规定公众有咨询参与的法定权利。如果需要,以当地公众质询的形式展开。一般情况下,委员会或附设委员会会议,都应该向公众开放,会议议程的复本和为会议准备的报告至少在会议开始3天前对公众公开,接受公众的检查。会议结束后,某些文件要向公众公开,接受公众的检查要长达6年的时间。1997年工党上台以后,公众参与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加强。把诸如公民陪审团、兴趣群体、民意测验作为咨询机制,以及通过常设的公民专题讨论小组和论坛等形式促使公众参与决策过程,从而使先前那种公众参与比较散漫的局面得到改善。公众参与环境事务的讨论提高了决策过程中的公平性,它使得没有充分得到代表的群体的利益也能列入决策过程的考虑之内。结 语
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工作还处在起步状态,需要不断的摸索和完善,除了加强宣传,提高公众参与的意识外,公众参与程序的制定和细化是必不可少的.只有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公众参与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才会在环境管理中发挥巨大作用,为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奠定基础。公众参与不只是一种理念,而是一 项涉及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有效的公众参与,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既需要公开、公平、公正的制度保障,又需要科学、实用的技术支撑,二者缺一不可。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公众参与机制,必将对维护公众环境权益,提高决策科学化水平,推动我国民主化进程起到积极的作用[5]。
参考文献:
[1] 王 嵘 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制度浅析 江西化工
2011年第2期
[2] 侯小伏 英国环境管理的公众参与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山东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 山东济南250002 [3] 曲 恒,韦 丹,林建国,孙锦华,钟慧颖,蔡绪思 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 2007年12月
[4] 李淑娟 中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公众参与政策的比较研究
[5] 蕾丽丽 朱坦 战略环境评价中的公众参与及实施条件分析
南开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天津
[6] 汪劲.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比较研究——环境与开发
决策的正当法律程序[M].2006.
[7] 谭先银.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完善研究 西南政法大学,2009.
第三篇: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的几个时间节点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的几个时间节点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2006]28号)已经实施了6年多了,《暂行办法》中的几个时间节点在环境影响评价的实际操作中经常出现错误的理解,本人的解读如下:
1、第一次信息公示的时间:应于环境影响评价委托后7日内开展第一次信息公示,信息公示的时间不少于10个工作日;
2、第二次信息公示的时间:应于环境影响报告书基本编制完成后,并且形成报告书简本后,开展第二次信息公示,信息公示的时间不少于10个工作日,一般同时公示报告书简本;
3、公众参与问卷发放及调查时间:应在第二次信息公示结束后开展公众参与问卷调查或召开座谈会、专家论证会等。
2012年9月21日
第四篇: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补充管理意见
广东省环境保护厅
环评处[2011]5号
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公众参与补充管理意见
为进一步落实《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广东省建设项目环保管理公众参与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并完善我厅窗口受理、技术评估、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时,对公众参与相关工作管理要求,结合实际,提出如下补充管理意见。
一、适用范围
按规定需向我厅报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建设项目。
二、环境影响评价过程补充要求
(一)建设单位或者其委托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在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过程中,应当依据《暂行办法》、《实施意见》的规定制定征求公众意见活动工作方案,明确实施单位、工作分工、工作内容、实施计划等,并认真实施,拍照或拍摄记录征求公众意见活动情景。
环境影响报告书公众参与篇章中,应附具征求公众意见活动工作方案,并说明实施过程,详细说明公众参与内容是否符合《暂行办法》、《实施意见》中关于公开环境信息、征求公众意见的时间、方式、内容,以及调查表设计、调查结果统计分析等方面的要求。
(二)建设单位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时,应提供刻录有以下内容的光盘1张:
l、征求公众意见活动工作方案及实施过程说明。
2、向公众发布信息公告的证明材料(1)受项目影响居民点张贴布告的照片和布告。
(2)在建设项目所在地公共媒体上发布的公告(报纸、视频或网页等)。
(3)公开发放包含有关公告信息的印刷品、接收印刷品的公众签名表(表中应注明公众居住地或所在单位等相关情况)。
(4)其他便利公众知情的信息公告。
注:其中(2)、(3)、(4)项为若开展相关工作方需刻录。
3、公众反馈意见的相关材料
(1)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征求公众意见的所有公众调查问卷。
(2)采用咨询专家意见方式征求公众意见的专家签名或咨询单位公章的书面回复意见。
(3)采用座谈会、论证会或听证会等形式征求公众意见的座谈会会议纪要、论证结论或听证笔录。
(4)可能造成跨市环境影响的有关市政府或环保部门的书面意见。
(5)公众反馈意见采纳或不采纳的说明。
注:其中(2)、(3)、(4)项为若开展相关工作方需刻录。
4、环评文件及其简本。
5、未批先建项目建成以来群众投诉情况材料。
6、征求公众意见活动拍照或拍摄记录。
(三)对建设单位或者其委托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在征求公众意见活动过程中,未执行《暂行办法》、《实施意见》相关要求或弄虚作假的,我厅将按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将相关情况予以通报,或上报环保部。
三、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评估过程补充要求
省环境技术中心在评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过程中,应检查公众参与原始资料(包括征求公众意见活动工作方案、布告、媒体公告、包含公告信息的印刷品、公众调查问卷、咨询专家或单位的书面回复意见、座谈会会议纪要、论证会或听证会等的论证结论或听证笔录等),并对其是否符合《暂行办法》、《实施意见》相关要求进行认真审查。应根据项目的敏感性、公众反馈意见等情况,按照一定比例、采取适当方式进行回访,并记录相关信息存档。(具体方案由省环境技术中心制定)
四、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过程补充要求
对电镀、制浆造纸、漂染、鞣革、化工(含石化)、水泥制造、冶金及危险废物处置、垃圾焚烧发电厂等公众关注程度较高,或由于恶臭、噪声或其他污染须搬迁居民的建设项目,我厅可根据情况,经厅长专题会(环评审查)研究后在省环保公众网进行审批前公示。公示内容为建设项目名称、建设单位、建设地点、主要建设内容(规模)、公示期限、公众意见反馈方式。公示时间不少于7日。
五、上述补充管理要求自印发之日起实行。
广东省环境保护厅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处
二O一一年一月十九日
第五篇:关于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会商的指导意见(试行)
环境保护部文件
环发[2015]179号
关于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会商的指导意见(试行)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境保护局:
按照《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意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的部署要求和《大气污染防治法》的有关规定,为从规划决策的源头预防和减缓跨界不利环境影响,深入推进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在环境问题较为突出的区域、流域推进联防联控,推动环境质量改善,现就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以下称规划环评)会商工作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明确参与会商各方职责
(一)会商主体。规划编制机关是依法组织开展规划环评和会商的主体,应在环境影响报告书报送审查前组织完成会商,并将会商意见与环境影响报告书一并报送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以下称环保部门)。
(二)会商对象。会商对象一般为会商范围内省(区、市)人民政府或者相关部门,由规划编制机关根据规划特点和可能产生的跨省(区、市)界环境影响情况具体确定。
(三)环保部门。环保部门协助指导规划编制机关组织开展规划环评会商,在召集审查过程中充分关注会商意见的采纳落实情况。
二、合理确定会商范围
(四)界定应开展会商的规划环评范围。位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区域内的,主导产业包括石化、化工、有色冶炼、钢铁、水泥的国家级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煤电基地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国家级流域综合规划、水电开发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应在规划环评编制阶段进行会商。
(五)确定规划环评会商对象。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应根据跨界环境影响分析预测,按不利影响大小程度对区域(流域)内及相邻的省(区、市)进行排序。国家级产业园区规划环评一般应会商受影响最大的省(区、市),跨界影响轻微的也可会商主要受影响的相邻地级城市;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煤电基地规划环评应会商受影响最大的两个省(区、市);流域综合规划环评、水电开发规划环评应会商规划涉及的所有省(区、市),也可根据需要适当扩大会商范围。
三、规范会商程序要求
(六)提高会商材料质量。会商材料包括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等相关文件。会商材料应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评价跨界环境影响的程度和范围,提出拟采取的规划优化调整方案,以及最大程度预防、减缓跨界影响的对策措施。对不同类型的规划,会商材料还可结合跨界影响和资源环境承载情况,提出禁止开发的生态空间红线、区域污染物行业排放总量、禁止新建的产业以及适宜发展产业的环境准入要求等,便于规划采纳和实施。
(七)规范会商流程和时限。规划编制机关应在启动会商时正式函告会商对象,受邀单位在收到函件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做出是否参与会商的决定并通知对方,同意参加会商的应明确联系人和联系方式。规划编制机关应在确定会商对象后10个工作日内确定会商形式并通知会商对象,向其提供会商材料。完成会商后应在15个工作日内形成会商意见。
(八)确定会商开展形式。规划编制机关可采取书面征求意见、召开座谈会、启动区域和流域污染防治协作机制等形式组织开展会商。
(九)明确会商意见内容。会商意见应聚焦跨界环境影响,明确说明规划实施可能产生环境影响的范围和程度;评价预防和减缓跨界环境影响对策措施的有效性;提出优化调整规划方案的具体建议,以及进一步完善和加强联防联控的措施建议。
四、充分发挥会商作用
(十)根据会商成果完善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应根据会商意见完善相关内容,说明会商意见采纳情况,不采纳的应逐项就不予采纳的理由作出书面说明;在此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规划优化调整建议以及预防或减缓区域性流域性生态环境影响的对策措施。
(十一)根据会商成果提升规划科学性。规划编制机关应当将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结论、会商意见作为完善规划编制的重要依据,对规划草案进行优化调整,完善区域和流域污染联防联控的对策措施,并在规划实施中做好贯彻落实。
(十二)在审查管理时纳入会商意见。环保部门在召集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时,应邀请参与会商的代表参加审查会,并将会商意见作为审查意见的重要内容,推动优化开发布局、合理调控规模和转型升级发展,强化联防联控,维护和改善环境质量。
(十三)由省级环保部门召集审查的规划环评,可能造成跨区域(流域)环境影响的,鼓励开展会商工作。具体办法可参照本意见执行,也可制定相关办法确定具体会商区域、流域范围,会商对象,规划环评领域等,加强对会商工作的指导和规范。
环境保护部
2015年12月30日
抄送: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水利部、商务部、能源局。
环境保护部办公厅2016年1月4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