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 生态环境部令第4号

时间:2019-05-13 22:13: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 生态环境部令第4号》,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 生态环境部令第4号》。

第一篇: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 生态环境部令第4号

生态环境部令 部令 第4号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已于2018年4月16日由生态环境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

生态环境部部长 李干杰

2018年7月16日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

第一条 为规范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保障公众环境保护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可能造成不良环境影响并直接涉及公众环境权益的工业、农业、畜牧业、林业、能源、水利、交通、城市建设、旅游、自然资源开发的有关专项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和依法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国家规定需要保密的情形除外。

第三条 国家鼓励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遵循依法、有序、公开、便利的原则。

第四条 专项规划编制机关应当在规划草案报送审批前,举行论证会、听证会,或者采取其他形式,征求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对环境影响报告书草案的意见。

第五条 建设单位应当依法听取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内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意见,鼓励建设单位听取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之外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意见。

第六条 专项规划编制机关和建设单位负责组织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过程的公众参与,对公众参与的真实性和结果负责。

专项规划编制机关和建设单位可以委托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单位或者其他单位承担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的具体工作。

第七条 专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公众参与,本办法未作规定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的相关规定执行。

第八条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相关信息应当依法公开,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依法不得公开。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公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相关信息,不得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

第九条 建设单位应当在确定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单位后7个工作日内,通过其网站、建设项目所在地公共媒体网站或者建设项目所在地相关政府网站(以下统称网络平台),公开下列信息:

(一)建设项目名称、选址选线、建设内容等基本情况,改建、扩建、迁建项目应当说明现有工程及其环境保护情况;

(二)建设单位名称和联系方式;

(三)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单位的名称;

(四)公众意见表的网络链接;

(五)提交公众意见表的方式和途径。

在环境影响报告书征求意见稿编制过程中,公众均可向建设单位提出与环境影响评价相关的意见。

公众意见表的内容和格式,由生态环境部制定。

第十条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征求意见稿形成后,建设单位应当公开下列信息,征求与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有关的意见:

(一)环境影响报告书征求意见稿全文的网络链接及查阅纸质报告书的方式和途径;

(二)征求意见的公众范围;

(三)公众意见表的网络链接;

(四)公众提出意见的方式和途径;

(五)公众提出意见的起止时间。

建设单位征求公众意见的期限不得少于10个工作日。

第十一条 依照本办法第十条规定应当公开的信息,建设单位应当通过下列三种方式同步公开:

(一)通过网络平台公开,且持续公开期限不得少于10个工作日;

(二)通过建设项目所在地公众易于接触的报纸公开,且在征求意见的10个工作日内公开信息不得少于2次;

(三)通过在建设项目所在地公众易于知悉的场所张贴公告的方式公开,且持续公开期限不得少于10个工作日。

鼓励建设单位通过广播、电视、微信、微博及其他新媒体等多种形式发布本办法第十条规定的信息。

第十二条 建设单位可以通过发放科普资料、张贴科普海报、举办科普讲座或者通过学校、社区、大众传播媒介等途径,向公众宣传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有关的科学知识,加强与公众互动。

第十三条 公众可以通过信函、传真、电子邮件或者建设单位提供的其他方式,在规定时间内将填写的公众意见表等提交建设单位,反映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有关的意见和建议。

公众提交意见时,应当提供有效的联系方式。鼓励公众采用实名方式提交意见并提供常住地址。

对公众提交的相关个人信息,建设单位不得用于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之外的用途,未经个人信息相关权利人允许不得公开。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十四条 对环境影响方面公众质疑性意见多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方式组织开展深度公众参与:

(一)公众质疑性意见主要集中在环境影响预测结论、环境保护措施或者环境风险防范措施等方面的,建设单位应当组织召开公众座谈会或者听证会。座谈会或者听证会应当邀请在环境方面可能受建设项目影响的公众代表参加。

(二)公众质疑性意见主要集中在环境影响评价相关专业技术方法、导则、理论等方面的,建设单位应当组织召开专家论证会。专家论证会应 5 当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参加,并邀请在环境方面可能受建设项目影响的公众代表列席。

建设单位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向建设项目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报告,并请求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加强对公众参与的协调指导。县级以上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在同级人民政府指导下配合做好相关工作。第十五条 建设单位决定组织召开公众座谈会、专家论证会的,应当在会议召开的10个工作日前,将会议的时间、地点、主题和可以报名的公众范围、报名办法,通过网络平台和在建设项目所在地公众易于知悉的场所张贴公告等方式向社会公告。

建设单位应当综合考虑地域、职业、受教育水平、受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程度等因素,从报名的公众中选择参加会议或者列席会议的公众代表,并在会议召开的5个工作日前通知拟邀请的相关专家,并书面通知被选定的代表。

第十六条 建设单位应当在公众座谈会、专家论证会结束后5个工作日内,根据现场记录,整理座谈会纪要或者专家论证结论,并通过网络平台向社会公开座谈会纪要或者专家论证结论。座谈会纪要和专家论证结论应当如实记载各种意见。

第十七条 建设单位组织召开听证会的,可以参考环境保护行政许可听证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八条 建设单位应当对收到的公众意见进行整理,组织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单位或者其他有能力的单位进行专业分析后提出采纳或者不采纳的建议。

建设单位应当综合考虑建设项目情况、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单位或者其他有能力的单位的建议、技术经济可行性等因素,采纳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有关的合理意见,并组织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单位根据采纳的意见修改完善环境影响报告书。

对未采纳的意见,建设单位应当说明理由。未采纳的意见由提供有效联系方式的公众提出的,建设单位应当通过该联系方式,向其说明未采纳的理由。

第十九条 建设单位向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前,应当组织编写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说明。公众参与说明应当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一)公众参与的过程、范围和内容;

(二)公众意见收集整理和归纳分析情况;

(三)公众意见采纳情况,或者未采纳情况、理由及向公众反馈的情况等。

公众参与说明的内容和格式,由生态环境部制定。

第二十条 建设单位向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前,应当通过网络平台,公开拟报批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全文和公众参与说明。第二十一条 建设单位向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时,应当附具公众参与说明。

第二十二条 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受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后,应当通过其网站或者其他方式向社会公开下列信息:

(一)环境影响报告书全文;

(二)公众参与说明;

(三)公众提出意见的方式和途径。公开期限不得少于10个工作日。

第二十三条 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对环境影响报告书作出审批决定前,应当通过其网站或者其他方式向社会公开下列信息:

(一)建设项目名称、建设地点;

(二)建设单位名称;

(三)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单位名称;

(四)建设项目概况、主要环境影响和环境保护对策与措施;

(五)建设单位开展的公众参与情况;

(六)公众提出意见的方式和途径。公开期限不得少于5个工作日。

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依照第一款规定公开信息时,应当通过其网站或者其他方式同步告知建设单位和利害关系人享有要求听证的权利。

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召开听证会的,依照环境保护行政许可听证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四条 在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受理环境影响报告书后和作出审批决定前的信息公开期间,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依照规定的方式、途径和期限,提出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批的意见和建议,举报相关违法行为。

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对收到的举报,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必要时,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可以通过适当方式向公众反馈意见采纳情况。第二十五条 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对公众参与说明内容和格式是否符合要求、公众参与程序是否符合本办法的规定进行审查。

经综合考虑收到的公众意见、相关举报及处理情况、公众参与审查结论等,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发现建设项目未充分征求公众意见的,应当责成建设单位重新征求公众意见,退回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二十六条 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参考收到的公众意见,依照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等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二十七条 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自作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批决定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通过其网站或者其他方式向社会公告审批决定全文,并依法告知提起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权利及期限。第二十八条 建设单位应当将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过程中公众参与的相关原始资料,存档备查。

第二十九条 建设单位违反本办法规定,在组织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过程的公众参与时弄虚作假,致使公众参与说明内容严重失实的,由负责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将该建设单位及其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失信信息记入环境信用记录,向社会公开。

第三十条 公众提出的涉及征地拆迁、财产、就业等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无关的意见或者诉求,不属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的内容。公众可以依法另行向其他有关主管部门反映。

第三十一条 对依法批准设立的产业园区内的建设项目,若该产业园区已依法开展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且该建设项目性质、规模等符合经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组织审查通过的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和审查意见,建设单位开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时,可以按照以下方式予以简化:

(一)免予开展本办法第九条规定的公开程序,相关应当公开的内容纳入本办法第十条规定的公开内容一并公开;

(二)本办法第十条第二款和第十一条第一款规定的10个工作日的期限减为5个工作日;

(三)免予采用本办法第十一条第一款第三项规定的张贴公告的方式。第三十二条 核设施建设项目建造前的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依照本办法有关规定执行。

堆芯热功率300兆瓦以上的反应堆设施和商用乏燃料后处理厂的建设单位应当听取该设施或者后处理厂半径15公里范围内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意见;其他核设施和铀矿冶设施的建设单位应当根据环境影响评价的具体情况,在一定范围内听取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意见。大型核动力厂建设项目的建设单位应当协调相关省级人民政府制定项目建设公众沟通方案,以指导与公众的沟通工作。

第三十三条 土地利用的有关规划和区域、流域、海域的建设、开发利用规划的编制机关,在组织进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过程中,可以参照本办法的有关规定征求公众意见。

第三十四条 本办法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自本办法施行之日起废止。其他文件中有关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的规定与本办法规定不一致的,适用本办法。

第二篇:国内外环境影响评价的公众参与

国内外环境影响评价的公众参与

胡绍山

(湘潭大学 化工学院 2009级环境工程一班

2009650229)

摘 要:公众参与是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并已经成为各国环评的一项基本内容。本文从公众参与主体、环境信息权及环保团体的作用三方面分析了我国公众参与环评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其主要原因。同时本文简单介绍了美英国两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公众参与政策发展历程。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 公众参与 制度 公众参与环评制度在我国的发展

最早在环评中规定公众参与制度的当属美国。我国相对来讲,起步较晚。最早对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规定见于原国家环境保护局、国家计委、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在1993年6月21日发布的《关于加强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工作的通知》中明确要求:“公众参与是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报告书中应设专门章节予以表述,使可能受影响的公众或社会团体的利益能得到考虑和补偿,公众参与工作可在评价大纲编制和审查阶段进行”。

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防治法》对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作了原则性的规定。2003年9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对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方式、时间和对公众意见的处理等方面都作出了规定。2006年2月,国家环保总局专门颁布了《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对环境影响评价作了更为详细的、可操作性的规定。2007年2月,国家环保总局颁布了《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2008年5月1日《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也开始施行,这两部法律规定了政府的信息公开义务,为公众的知情权提供了制度上的支持使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在立法方面前进了一大步。我国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存在的问题

2.1公众参与主体过于笼统

作为公众参与的主体一“公众”,环评法的规定较为模糊,国家鼓励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以适当方式参与环境影响评价。这样的规定带来如下问题:I、如何界定“公众”的范围,有关单位和专家是否属于“公众”的范围,他们的参与能否替代公众参与。

2、如何界定

“有关”,是指有利害关系,还是有处于项目所在地这个地缘关系,还是指有相关专业背景知识,或者对项目感兴趣;

3、公众参与人员是否完全由组织者确定,其代表性如何保障。

由于法律规定的模糊性,实践中公众参与的人员选择范围、具体人数和人选完全有评价单位确定,以致经常出现两种极端,或者是调查对象太泛,冲淡受影响主体的声音;或者是调查人数过少,人选不具有代表性,甚至绕开受影响人群,剥夺了有意愿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人员的权利。

2.2公众的环境信息知情权没有得到切实的保障

从环境影响评价的角度看,环境信息的公开是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能够得以进行的前提,没有相应的环境信息,环境影响评价的公众参与就无法进行,公众即使参与也是盲目的参与,甚至仅仅是一些情绪的发泄。而且在实践中,公众在获取信息上还存在不及时、不真实、不完整等问题。虽然政府、建设单位、环评机构有信息公开的义务,但对于“及时”这个概念的理解却极富有弹性。一旦信息公开义务主体怠于履行其义务,“及时”就变成“滞后”了。

政府、建设单位、环评机构基本上掌握了环评中的信息资源,当某规划或项目不能完全达到规定的要求时,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会对信息进行取舍、加工甚至扭曲,从而导致信息不真实。从企业方面来讲,由于不愿意采用代价高昂的防治措施,设法将企业的成本外部化,就会隐瞒环境污染信息、虚报环境信息;对于环评机构而言,由于和委托单位有合约关系便产生了相互的利益关系,这种利益关系会影响其作出独立的判断,因此无法保证其客观的立场,为满足委托单位的要求就会编制虚假的信息;而一些地方政府可能为了短视的政府利益对一些所谓的“大项目”采取了迁就甚至“帮助”的态度。以上情况的客观存在就必然导致了公众获取的一些信息是不真实的。

2.3环保团体参与作用有限

环保非政府组织(NGO)是公众参与的一种成熟形式。在国外的环境保护活动,NGO在其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环评活动具有专业性和科学技术性,普通公众可能比较难以理解,相对而言,环境NGO组织有时间、财力优势,可以聘请专家参与相应活动或其组织本身即是某一方面的专家,因此,环境NGO对于规划或项目的关注更能提高环评的效果[1]。

中国环保团体的发展还主要局限于北京,并没有遍及全国,环保团体的发展仍未形成应有的气候,而且在环境决策中发挥的作用仍然有限。影响中国环保团体作用发挥的原因之一是环保团体的资金有限。中国政府没有把公共福利预算资金分配给民间团体使用的规定,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把家产留给子孙的传统观念也决定了社会公益所得捐赠有限,这使得民间团体面临着严重资金不足的问题,也限制了其作用的发挥[2]。

问题成因分析

3.1政策支持不足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第十五条规定:“建设单位或其委托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综合考虑地域、职业、专业知识背景、表达能力、受影响程度等因素,合理选择被征求意见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该办法对被征求意见公众的要求作了比较原则的规定,缺乏可操作性.国家环保总局发布将于2008年实施的《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也存在同样问题.

3.2公众缺乏环境影响评价知识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内容过于专业,不利于公众理解.本文作者在某港口建设项目公众调查过程中发现,公众缺乏环境影响评价相关知识.公众一方面对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影响范围及结果估计不 足,另一方面对参与的意义、内容以及程序缺乏了解,从而忽视自身的参与权利,不会或不愿意主动参与,参与者多数属于流于形式的“象征性参与”,不能有效行使法律赋予的权利.

3.3工作方法缺乏科学性

从现有一些环境影响评价单位的调查结果分析来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中公众参与调查工作缺乏科学的社会调查方法支持¨1.对被调查地区、人群的状况及公众意见分析过于简单,不利于反映公众对建设项目的真实意见.不注重对公众意见的处理,信息反馈机制不健全[3]。国外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

4.1美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公众参与政策发展历程

美国《国家环境政策法案》于1969年12月中旬经参众两院协商委员会通过,并于1970年1月1日由尼克松总统签署成为法律,被誉为环境法领域的“大宪章”,首次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该法案要求联邦机构通过一个系统的多学科途径,把环境事项纳入其规划和决策的制定过程当中去,并明确要求所有联邦机构都要准备详细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评估一些对环境有重大影响的联邦活动及其替代方案的环境影响,而且将征求公众意见,进行公众评议作为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一个必经程序和内容阁。同时,还具体规定环保团体和社区居民在内的美国公众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享有的广泛权利。

随后美国环境质量委员会根据《国家环境政策法案》于1978年发布了《国家环境政策法实施条例》,该条例详细规定了EIS制度中公众参与的程序。这样既有《国家环境政策法案》作为环境影响评价基本法,又有《国家环境政策法实施条例》做具体补充的立法模式。构成了美国“一法一条例”的公众参与政策。

美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公众参与参评阶段较早,且贯穿到整个环境测评的全过程。依据美国《国家环境政策法实施条例》规定,联邦主管机关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被要求在一个项目里发挥自身能力作出一些分析和提供相关资料,或者对其他部门所做的进行评论,从而确保在决策制定前通告出去。联邦机构把项目的发展程序在联邦公报发布出来以供公众评论,前期提出的一些内容和后来修订的内容也要在联邦法规中公布出去。即在草案完成阶段和最终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形成甚至最终的决定作出之前,公众均可参与[4]。

4.2英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公众参与政策发展历程

英国1985年的《地方政府法》和1990年的《城镇和乡村规划法》规定公众有咨询参与的法定权利。如果需要,以当地公众质询的形式展开。一般情况下,委员会或附设委员会会议,都应该向公众开放,会议议程的复本和为会议准备的报告至少在会议开始3天前对公众公开,接受公众的检查。会议结束后,某些文件要向公众公开,接受公众的检查要长达6年的时间。1997年工党上台以后,公众参与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加强。把诸如公民陪审团、兴趣群体、民意测验作为咨询机制,以及通过常设的公民专题讨论小组和论坛等形式促使公众参与决策过程,从而使先前那种公众参与比较散漫的局面得到改善。公众参与环境事务的讨论提高了决策过程中的公平性,它使得没有充分得到代表的群体的利益也能列入决策过程的考虑之内。结 语

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工作还处在起步状态,需要不断的摸索和完善,除了加强宣传,提高公众参与的意识外,公众参与程序的制定和细化是必不可少的.只有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公众参与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才会在环境管理中发挥巨大作用,为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奠定基础。公众参与不只是一种理念,而是一 项涉及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有效的公众参与,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既需要公开、公平、公正的制度保障,又需要科学、实用的技术支撑,二者缺一不可。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公众参与机制,必将对维护公众环境权益,提高决策科学化水平,推动我国民主化进程起到积极的作用[5]。

参考文献:

[1] 王 嵘 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制度浅析 江西化工

2011年第2期

[2] 侯小伏 英国环境管理的公众参与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山东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 山东济南250002 [3] 曲 恒,韦 丹,林建国,孙锦华,钟慧颖,蔡绪思 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 2007年12月

[4] 李淑娟 中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公众参与政策的比较研究

[5] 蕾丽丽 朱坦 战略环境评价中的公众参与及实施条件分析

南开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天津

[6] 汪劲.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比较研究——环境与开发

决策的正当法律程序[M].2006.

[7] 谭先银.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完善研究 西南政法大学,2009.

第三篇: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的几个时间节点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的几个时间节点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2006]28号)已经实施了6年多了,《暂行办法》中的几个时间节点在环境影响评价的实际操作中经常出现错误的理解,本人的解读如下:

1、第一次信息公示的时间:应于环境影响评价委托后7日内开展第一次信息公示,信息公示的时间不少于10个工作日;

2、第二次信息公示的时间:应于环境影响报告书基本编制完成后,并且形成报告书简本后,开展第二次信息公示,信息公示的时间不少于10个工作日,一般同时公示报告书简本;

3、公众参与问卷发放及调查时间:应在第二次信息公示结束后开展公众参与问卷调查或召开座谈会、专家论证会等。

2012年9月21日

第四篇:山西省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办法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西省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办法的通知

晋政办发〔2009〕107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厅,各直属机构:

《山西省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办法》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九年八月十七日

山西省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维护公众的环境权益,促进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环境信息公开办法》、《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等有关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公众,是指具有完全行为能力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

第三条 本办法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实施。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或其他单位应当协助做好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工作。

第四条 公众参与遵循广泛、平等、民主、公开和便利的原则。

第五条 县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设立专门机构配备专职人员对公众提出的意见,进行整理、归类和分析,认真研究处理。

第六条 环境保护公众参与范围:

(一)以法定方式参与环境立法;

(二)参与环境保护政策的制定和环境保护规划的编制;

(三)参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四)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设施验收工作;

(五)重点工业污染防治及生态恢复治理工作;

(六)对环境保护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七)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监督、检举和控告;

(八)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循私舞弊等行为进行检举和控告;

(九)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行为。

第二章 公众获取信息

第七条 为确保公众知情权,公众有权获得以下信息:

(一)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

(二)国家及省市环境政策、环境保护规划及计划、环境功能区划、生态功能区划;

(三)本行政区域环境质量状况;

(四)各类环境标准;

(五)排污费征收的项目、依据、标准、程序和使用情况;

(六)经调查核实的公众对环境问题或者对企业污染环境的信访、投诉案件及其处理结果;

(七)重大环境治理、环保补助资金项目;

(八)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情况;

(九)违法排污的企业名单、行政处罚依据、标准、程序和执行情况;发生重大、特大环境污染事故或者事件的企业名单;

(十)拒不执行已生效的环境行政处罚决定的企业名单;

(十一)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生态县、生态示范区、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创建结果;

(十二)国家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认定的环境保护技术目录以及污染防治设施运营资质情况;

(十三)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主要职责、机构设置、办事程序、办事时限服务承诺及其联系方式等情况;

(十四)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应当公开的其他环境信息。

第八条 发生环境污染事故,对公众健康、安全和环境可能造成威胁的紧急情况下,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迅速向可能受到影响的公众依法发布能够帮助公众采取措施预防和减少损害的信息。

第九条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公开政府环境信息,不得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使用公开的环境信息,不得损害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和他人的合法利益。

第十条 公众有权获得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认定的重点排污企业的以下信息:

(一)企业环境保护方针、环境保护目标及成效;

(二)企业排放污染物种类、污染物排放总量、超标准排放污染物状况和排放去向;

(三)企业环保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情况;

(四)污染物排放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五)污染治理计划和实施情况;

(六)污染事故的防范及对策;

(七)企业需要依法公开的其他环境信息。

第十一条 公众获取环境信息的方式:

(一)通过书信、电子邮件、传真、电话等方式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查询或者上门走访查询以及查阅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供的环境信息刊物和政策法规汇编等;

(二)通过政府环保网站获取政府部门主动公开的各类环保信息;

(三)通过报纸、电视、广播、刊物等新闻媒体获得环境信息;

(四)公众可以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获取政府环境信息;

(五)有关需求的其他方式。

第十二条 公众通过书信、电子邮件、传真、电话或走访形式提出获取环境信息要求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在接到要求后15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不能在15个工作日内作出答复的,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专门机构负责人同意,可以适当延长答复期限,并书面告知申请人,但答复期限最长不得超过30个工作日。

第三章 公众参与法规政策制定

第十三条 政府及其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环境政策、环境规划制定过程中,应在政府环保网站和当地主要媒体上公布政策、规划草案,召开专家代表论证会、公众代表听证会,公开征求公众意见。

第十四条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起草制订法规或政府规章阶段,在未向立法机关报送草案前应在政府环保网站和当地主要媒体公布草案,公开征求公众意见。

对重大环境立法项目,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召开公众代表听证会征求公众意见,在草案起草说明中,必须对公众意见收集和采纳的情况做出说明。

第十五条 公众在草案信息发布后15个工作日内可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出意见和建议,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公众提出的合理意见应予以采纳,不予采纳的要给予答复并说明情况。

第四章 公众参与环境管理

第十六条 建设可能对环境造成重大影响的建设项目时,建设单位应当向公众公开建设项目信息,包括项目名称、拟选地址、项目性质、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措施。召开专家代表论证会、公众听证会、征求意见。

选择被征求意见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出席听证会时应当综合考虑地域、职业、专业知识背景、表达能力、受影响程度等因素。其中,必须包括受建设项目影响的公民、法人或者组织的代表。

第十七条 编制单位进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时,举行专家代表论证会、公众听证会、征求意见。

第十八条 建设项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中应对公众意见(包括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的意见)采纳情况进行说明。

第十九条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受理建设项目或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后,向公众公告环境影响报告书受理的有关信息。在作出审批或者重新审核决定后,应当将审批或审核结果向公众公告。

第二十条 公众在信息公开后15个工作日内,可向建设单位或者负责审批或者重新审核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交书面意见和建议。

第二十一条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设施验收、重点工业污染防治及生态恢复治理时,要征求公众意见,并对公众提出的合理意见予以采纳。

第五章 公众参与环境监督

第二十二条 县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以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企业环境监督员等公众代表担任环境保护监督员,环境保护监督员负责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工作情况进行监督,并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反馈公众的意见。

第二十三条 公众有权通过正当渠道对政府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工作提出批评和建议。公众有权直接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检举和控告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

第二十四条 公众参与环境监督管理的途径:

(一)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必须设立公开电话及在政府环保网站设立监督举报栏目,受理公众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投诉,以及公众对环境保护工作提出的批评和建议。

(二)通过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环境保护监督员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反映问题;

(三)通过登门、信件、电话、电子邮件、登录政府环保网站、留言等方式直接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反映。

第二十五条 对公众反映的问题,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必须进行调查处理,并在接到反映之日起15个工作日之内通过复函、回信、在政府环保网站回复等方式向公众反馈处理结果。对公众提出的合理的批评和建议,要予以采纳。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对环境诉讼予以帮助。

第六章 有关规定

第二十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采取措施鼓励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工作,对在环境保护公众参与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

第二十七条 对公众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工作,所提意见被采纳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颁发荣誉证书或者给予表彰。

第二十八条 对模范遵守环保法律法规、积极公开环境信息,接受公众监督的企业,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给予下列鼓励:

(一)在当地主要媒体公开表彰;

(二)依照国家有关规定优先安排环保专项资金项目;

(三)依照国家有关规定优先推荐清洁生产示范项目或者其他国家提供资金补助的示范项目;

(四)国家规定的其他奖励措施。

第二十九条 公众在参与环境保护时应当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切实履行公民的环保义务和责任,不得对国家、政府、组织和个人进行恶意攻击。对在公众参与中的弄虚作假和徇私舞弊行为,依法追究其责任。

第三十条建设单位在项目建设时未公开项目信息或在征求公众意见时弄虚作假的,依法予以处理,并追究其责任。

第三十一条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上一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责令其改正;情节严重的对主要负责人要依法进行问责,对主要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一)未按规定发布环境保护信息的;

(二)在发布环境信息过程中违反规定收取费用的;

(三)对群众举报、投诉的违反环境保护有关规定的问题,在规定之日内未予答复和处理的;

(四)在审批建设项目时对公众提出的合理意见未充分考虑擅自审批的;

(五)违反本办法规定的其他行为。

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执行。

第五篇: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有效性的研究(修改)

我国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有效性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孟惠萍1,牛志睿2*

(1.宝鸡市环境影响评价所,陕西 宝鸡 721000;2.延安大学 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陕西 延安 716000)

摘 要:本文在对比发达国家、地区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情况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提高我国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有效性的措施,即:(1)明确界定公众参与主体范围;(2)保障公众知情权;(3)调整建设项目的公众介入时间,增加公众参与形式的多样性;(4)强化公众环保参与意识。关键词:公众参与 有效性 环境影响评价

The Present Situation ,Problem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Validity of The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China’s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Meng Hui–ping1, NIU Zhi –rui2*

(1.Baoji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Baoji 721000,China;

2.College of Energy and Environment Engineering,Yanan University,Yanan 716000,China)Abstract: This article discussed China’s pres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in contrasting with which in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regions.The paper pointed out that the validity of China’s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can be improved and enhanced through defining confines of the main body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protecting public’s right to know, adjusting public intervention time in the projects, increasing the diversity of the form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and strengthening the awareness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Keywords:public participation;validity;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前言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公众参与可以保障公众的环境权益[1] [2],加强环境决策的民主化,提高公众对项目的认可度,化解项目开发引发的社会矛盾,增加项目的经济性。从这个意义上说,提高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有效性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之一。相比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而言,我国在这方面的工作起步较晚,当前在实际工作中面临诸多问题,其有效性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因此,分析研究、借鉴国外的环评公众参与机制,对提高我国的环评公众参与的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发达国家、地区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情况

2.1美国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

美国是最早实施环评公众参与的国家,其环境影响评价程序主要包括项目审查期、确定评价范围、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初稿、报告书的评论和定稿、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评论期[3] [4]等五个阶段。并规定每一阶段必须有公众参与。公众意见听证会(public hearing)是美国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的常用形式之一。听证会的流程:首先利用新闻媒介,发布拟建项目的厂址、内容;其次是公布听证会的时间和地点,邀请公众参加;三是通过听证会,听取公众意见,并进行现场答辩;四是在环境影响报告书中,设专门章节记录听证会内容并论

[5]述公众的意见。通过司法审查制度的保障,美国公众参与起到实际的效果监督作用,对于违反公众意愿的建设项目,公众通过完善的司法手段可以维护自己的正当利益,真正的体现和尊重了公众的意见。此外,公众可对违反环评制度的行政机构起诉。如果在程序上,行政

机构做出某个决定没有完全、确切地对各种环境因素影响评价加以考虑和权衡,那么法院有责任撤销决定。这使得公众参与有了司法救济的途径。2.2日本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

[6]日本于1997年通过了《环境影响评价法》,该法对环评程序引入了公众参与。日本环境影响评价包括:方法书制作、准备书、评价书、评价书公布阅览后等阶段。主要通过三个阶段完成公众参与。第一阶段,在方法书制作时将其主要内容予以公告,公众可在一个月内阅览,如有环境保护意见,应当从公告之日起两周内向事业者提出,事业者应当将公众意见的概要及回应等内容呈递相关地方政府征求意见,重新确定方法书的内容;第二阶段,提交准备书之后,需将准备书内容在一定区域范围公布一个月,以便听取公众意见。公布期内可召开说明会使本地居民知晓其内容,如有环境保护意见,应从准备书公告之日起两周内向事业者提出;第三阶段,完成评价书制作后,应当提交有关当局审批,并将评价书在一定区域

[7]范围公布一个月,供公众阅览。日本具有较完善的信息公开制度,加之国民环保素质较高,在日常生活中处处体现了环境保护的参与意识,可以说在日本,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是比较成功的,保证了公众参与的有效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3我国台湾地区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

[8]台湾于1994年公布了《环境影响评估法》,赋予公众参与的权利,主要体现在三个[9]阶段:前期,在一定时间范围内通过报纸刊载各阶段说明书评价书审查的结论。中期,邀集公众举行公开的说明会或听证会,并反馈公众的意见。后期,存有意见的当地居民还可以书面形式对开发单位提出,充分地保障了民众的权利。2.4 香港特别行政区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

[10]香港回归后,于1998年实行新的《环境规例》,强调“公众参与”,重视“相邻权”,特别重视建设项目对生态的影响,凡违反环评规例的行为均属于犯罪行为,处罚很严厉。环境规例要求建设方在一份中文报纸和一份英文报纸上发布工程项目简介,在相关部门和公共场所提供报告书文件供公众查阅30天。在报告书做出前,按照程序,环境署还需征求其它主管局的意见,提交报告后,需再征询环境咨询委员会的意见,期限60天,整个评估过程公开、透明。

综合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环评公众参与程序上,发达国家或地区有如下特点:一是公众参与范围较广;二是公众参与阶段较为全面;三是公众参与渠道保障通畅;四是公众意见具有较强的约束力;五是法律救济途径健全。可以说,无论在立法方面还是在实践中,发达国家或地区都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公众参与的有效性较高。我国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

3.1我国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的发展及现状

我国于1993年在《关于加强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工作的通知》中首次确定了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1996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水污染防治法》、《噪声污染防治法》修改决定中,对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做了初步立法规定。对于建设项目,规定“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应该有该建设项目所在地单位和居民的意见”。2002年颁布的[1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对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做出法律规定。国家环保总局在2006年发布了《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对公众参与详细环境影响评价作出[12]了详细的规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我国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主要体现在立法上不断完善、公众参与意识的普遍提高,及其对经济、环境和社会所发挥的积极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日益凸显其重要性,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一些项目的盲目建设,如威海核电站项目、圆明园水体衬砌工程、厦门PX项目、沪杭磁悬浮联络线工程、怒江水电开发、深圳西部通道侧接线工程等重大项目都是由于公众参与而被停建或缓建的成功案例,有效地维护了区域环境质量。由此可见,公众

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已经在我国的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用的作用。3.2我国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国在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立法方面和实践运行中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由于起步较晚,在实践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诸多因素制约公众参与的有效性,公众的意见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尊重。重大项目尚可进入公众视线,而中小型项目公众参与的实效不容乐观。相比发达国家、地区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制度,我国目前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公众参与主体范围界定模糊

我国的环评法对公众范围规定较为模糊。国家鼓励有关专家和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如何界定二者的关系,如何界定有利害关系和地缘关系人群,由于相关法律规定的模糊性,[13]实践中公众参与的人员选择具有不确定性。实际操作中往往由评价单位自己确定人选,容易剥夺有意愿参与及有利害关系人员的权利,不具代表性,无法充分反映民意。(2)公众知情权保障不足

公众的知情权是影响公众参与有效性至关重要的因素,在实践中,由于管理部门、评价单位自身原因及相关法规法则限定等诸多因素,公众在获取项目信息时存在不及时、不真实、[13] [14]不完整等问题,一些建设单位避重就轻,在公布信息时只是简单地介绍了工程的基本内容、技术指标和拟建设规模,而公众最为关心的核心信息——拟建项目带来的环境影响及其防范措施则未能准确地向公众传递,在整个环评程序中公众的知情权并没有得到有效的保障。一些地方政府在公共行政过程中依然奉行精英主义、官僚模式,不太尊重公众权利,隔离、忽视了公众的参与权。对那些能带来巨大经济利益,可能给当地引发高污染风险的项目,为了项目的上马,政府往往会简化或省略环评程序,忽略民众意愿,结果导致环境污染事故,甚至引发公共危机,如近年来发生的松花江污染事件、紫金矿业污染事件、厦门PX项目引发的“散步”公共事件等不良后果。我国目前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利益矛盾比较突出,政府要和平而理性地化解各种矛盾和冲突,就必须建立一个平等协商的对话机制,与此相应的在环境评价中政府占主导地位的公众参与模式亟待改变。(3)公众参与时间滞后,形式单一

中国以环境行政为主导,环境司法的作用甚微,大部分环境类纠纷都是通过信访等行政方式予以解决,公众的参与权得不到保障,更谈不上对环境保护的预防。公众不能参与可行性研究、设计等前期工作,失去了最好的参与机会,增加了社会的成本,也阻碍了公众参与渠道的畅通。我国在环境影响评价公众调查中,使用最多的是问卷调查和听证会这两种基本方法,由于经济等原因别的形式使用较少,调查形式相对单一,往往对调查内容只需回答是

[14]或否,失去公众参与意义。不少环评单位在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中往往只注重工程分析、清洁生产、污染防治对策等章节,而把公众参与章节当作陪衬内容,没有针对性,调查分析结果往往泛泛而谈,未考虑当地公众所反映的具体、明确的观点,没有按照当地公众的意愿着手分析调查,公众参与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加之,公众参与评价结果很少向公众公布,公众无法对项目后期进行有效的监督,没能打消公众的担忧。项目的执行中能否充分反映公众的意见,公众也不得而知,缺乏公开、透明。(4)公众环保意识淡薄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社会文化意识等方面的原因,公众参与环境评价的意识相[15]对淡薄,不少民众还在为生存、居住、工作而发愁,在这样的生活情况下人们对自己生存环境、居住环境的要求就不会太高,受传统的文化礼仪影响更愿意服从既定的法律法规,对法律是否侵犯了自身权利的追究甚少,除非建设项目直接影响到自身的生存、生命安全的利益时才会奋起投诉,如陕西凤翔血铅事件,结果是“退则让,让则屈,屈则从”,公众参与的主动性也就不会太高。根据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发布的《中国公众环保民生指数(2007)》

显示,有49.7%的公众认为自己在环保中不重要,知道12369环境举报电话的仅有13.9%,显示出公众参与的严重不足。这说明一方面我国公众具有十分浓厚的环保依赖性;另一方面也说明政府还没有为公众参与环保准备好平台和条件。公众的科学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加之应试教育体制也是造成公众环保意识培养欠缺的原因之一。[16]4 提高我国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有效性的措施

借鉴发达国家、地区的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经验,逐步建立和完善适应我国国情的公众参与机制,不断提高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的有效性。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完善我国环境影响评价程序中的公众参与机制。(1)明确界定公众参与的主体范围

参加调查的公众是影响公众参与有效性的首要因素。参加调查的公众数量、类别、专业素质等因素都会关乎到公众参与的有效性。《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定,建设单位应当在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前,举行论证会、听证会或者采取其他形式,征求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的意见。对于公众范围的界定,一般国际惯例是以“受到直接影响”和“存在利害关系”为标准。因此,公众参与应该让直接受影响的人群及团体的公共代表参加,可以包括地方官员、相关部门机构、私营企业代表以及其他感兴趣的团体,如当地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群众团体、环保协会或居委会代表等,特别是要充分利用环保社会团体的环保意识强、环保知识丰富、参与热情高、熟悉本地环境质量情况的特点,发挥其积极的作用。公众参与代表的人数越多,其有效性越高。按照不同人群、团体赋予不同的评价阶段的权重等级,确保公众参与意见的客观公正。(2)保障公众知情权

知情权是公众参与建设项目的先决条件。只有当参与者对建设项目有了充分的事先了解,才能有效的行使公众参与权,所以信息是否公开将直接决定着公众参与的程度,信息公开制度的完善尤为重要。譬如沪杭磁悬浮联络线工程,上海市有关政府部门只公布环评报告的简本,对沿线居民环境影响评估的真实性含糊不清,关键信息缺乏全面性,引发了公众的不满。在实际环评工作中,相关政府部门、建设单位、环评机构负有信息公开的义务,在信息公开时应当及时、真实、全面,要便于公众获取,同时也要做好公众参与信息的反馈与交流,以健全的信息公开制度保障公众的知情权。转变公众参与政府主导地位,变对公众的“绝对支配”为“相互合作”,达到共赢,化解公众因缺乏知情而引发的公共危机。(3)调整建设项目的公众介入时间,增加公众参与形式的多样性

公众越早介入建设项目的环评程序,对其决策程序产生的影响越大,介入时间越早越好,以降低社会成本。应选择在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阶段、项目的设计阶段介入,或在环境影响报告书大纲、草案等重点内容的确定之前介入,可以通过媒体等手段向公众进行一段时间的公示,以征求公众意见,每个阶段都应该有不同公众主体参与的声音,进而不断地完善公众参与程序,确保公众参与的全过程。在公众参与形式方面,应该是灵活多样的,借鉴国外经验,可以采用公告、听证会、回答公众提问、民意调查、记者会邀请意见、发信邀请意见、座谈会、全民表决等多种参与方式。可以依据建设项目的工程特点、环境特征,针对性的选择公众参与的方式。对于中小型建设项目,应重视新闻媒介报纸、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等快捷获取信息方式的运用,让更多的公众了解和参与。(4)强化公众环保参与意识

提高全民环境保护责任意识,可以加大社会公众监督的力度,从而有效推动突出环境问题的解决。作为政府部门有责任和义务动用行政力量从环保宣传和信息公开两方面着手增强公众的环保参与意识。一是各级政府应大力开展环境保护知识普及和环境教育,正确引导社会公众自觉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参与全民环境保护行动,切实履行公民环境保护责任。二是相关管理部门要做到信息公开、及时、准确,增强政府的公信力,增加公众对环境工作 的信心。三是政府应鼓励和信任民间环保组织,从政策和资金上加大对环保非政府组织的扶持,监督而非干预,促进各个环保组织之间的交流,在环境文化传播上走得更深、更远,提升公众环保参与意识。结语

有效的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可以监督政府环境执法和决策的实施,改善区域环境质量,促使项目建设单位、环评单位规范自己的行为,同时也是缓解环境公共危机、遏制经济发展带来环境污染的良策之一。可以通过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公众参与方法和法律制度,加快完善我国的公众参与发展进程,切实提高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有效性,促进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生态文明和谐社会,更好地保护我们赖以生存发展的空间。

参考文献

[1]张晓文.我国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法律制度探析[J].河北法学,2007,25(7):124-127 [2]章家文.论我国环境影响评价中的信息公开制度[J].法制与社会,2008(08):208-209 [3]骆鑫.中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比较研究[J].甘肃农业,2005(3):48-49 [4]马绍峰.美中环境影制度比较研究-兼评《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J].科技与法律,2003(10):116-117 [5]肖剑鸣.比较环境法[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1 [6]曾珩,刘丽.国外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7(30):116-117 [7]韩广,杨兴.中国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8]宋锡详.台湾《环境影响评估法》及其借鉴[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2(1):47-52 [9]欧寿铭.台湾的环境影响评估法[J].中国环保产业,2004(6):42-43 [10]郑敏,戴建强,朱伯刚.浅谈香港的环境影响评价[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7,32(11):174-176 [11]汪劲.中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比较研究-环境与开发决策的正当法律程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2]陈勇,于彦梅,冯哲.论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听证制度的构建与完善[J].河北学刊,2009,12(1):158-160 [13]邵道萍.论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公众参与机制的完善[J].兰 州 学 刊,2006(2):184-186 [14]张杰,马宁,毛红艳.在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作好公众参与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鸡西大学学报,2008,8(5):150-152 [15]王美景.论环境保护中的公众参与[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6(128):21-23 [16] 2007中国公众环保民生指数正式发布,访问时间:2011.4.1

http://

作者简介:孟惠萍(1970-),女,陕西宝鸡人,宝鸡市环境影响评价所,工程师。通讯作者:牛志睿;联系电话:***;电子信箱:niuzhirui@126.com

下载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 生态环境部令第4号word格式文档
下载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 生态环境部令第4号.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