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产业组织复习题范文
《产业组织理论》复习题
选择题
1.下列哪种分法属于产业的一般分类方法()
A.三次产业分类法
B.产业发展阶段分类法 C.霍夫曼分类法
D.钱纳里—泰勒分类法 2.产业关联理论中投入产出分析法的直接理论基础是()A.社会生产目的理论
B.两部类再生产理论
C.垄断与竞争理论
D.社会再生产和关系的理论 3.依照规制实施的主体的不同,产业规制不包含()
A.政府规制
B.社会规制
C.民间规制
D.行业自律规制 4.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的特点不包括()
A.产业集中度很低
B.没有替代产品 C.不存在任何进入与退出的壁垒
D.完备信息 5.寡头垄断市场结构的特点不包括()
A.产业集中度高
B.产品基本同质或差别较大 C.进入和退出壁垒较高
D.完备信息
6.在博弈的要素中哪些要素统称为博弈规则()
A.参与人、信息、结果
B.参与人、行动、结果 C.策略、得益、均衡
D.参与人、策略、均衡 7.以产量为决策变量的寡头垄断市场模型是()A.古诺模型
B.伯特兰德模型 C.斯塔克尔伯格模型
D.豪泰林模型 8.以价格为决策变量的寡头垄断市场模型是()
A古诺模型
B.伯特兰德模型
C斯塔克尔伯格模型
D.豪泰林模型 9.以产品为决策变量的寡头垄断市场模型是()
A.古诺模型
B.伯特兰德模型
C.斯塔克尔伯格模型
D.豪泰林模型
10.产业政策的手段通常分为直接干预、间接诱导和法律规制,以下属于间接干预为()A.出口退税 B.配额制 C.许可证制 D.审批制 11.行政规制较之于其他规制手段的缺点是()A.强力性B.速效性C.经济性D.直接性
12.对产业政策兴起与存续的理论依据三种解释不包括()
A.市场失灵说
B.赶超战略说
C.国际竞争说
D.政府监督说
13.一种很普遍的市场结构,也是产业组织理论重点研究的市场结构,是()
A.寡头垄断
B.完全竞争
C.完全垄断
D.垄断竞争 14.产业经济学研究的领域是()
A.国民经济总量
B.企业
C.家庭
D.产业 15.产业组织理论的核心问题是()A.马歇尔冲突
B.交易费用
C.霍夫曼比例
D.配第—克拉克定理
16.在需求结构中,对产业结构影响最大的因素是()A.人口的增加和人均收入的变化
B.个人消费结构
C.中间需求和最终需求
D.消费和投资的比例 17.产业结构优化的目标是()A.产业结构高度化 B.产业结构合理化
C.产业结构高度化与合理化
D.产业结构高度化与合理化,最终实现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 18.产业政策一词最早由哪个国家提出()
A.美国
B.中国
C.日本
D.法国 19.产业规制的分类是依照规制实施的()不同而分为政府规制、社会规制和行业自律规制。A.客体
B.主体
C.手段
D.方式 20.知识资本中最重要的是()
A.人力资本
B.结构资本 C.顾客资本
D.员工忠诚
21.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具有较强的前后向联系效益的工业是()A.工业
B.加工工业
C.进口替代工业
D.出口工业 22.产业组织理论把()作为考察市场结构的首要因素 A.市场集中度
B.企业集中度 C.行业集中度
D.产业集中度
23.()创立了投入产出法,为产业关联理论做出了杰出贡献。
A.里昂剔夫
B.克拉克
C.库兹涅茨
D.罗斯托 24.马歇尔冲突是指()
A.规模经济与垄断的矛盾
B.完全竞争与市场的矛盾
C.竞争与垄断的矛盾
D.市场主体间的市场活动的集合 25.下列不属于SCP分析框架内容的是()A.市场行为
B.市场绩效 C.市场结构
D.市场竞争 26.掠夺性定价的特征有()
A.定价一般是长期性
B.所有企业都可以采用此战略 C.价格一般订在低于平均利润之下
D.其实质目的是要扩大需求量 27.下列不属于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特征的是()A.产业集中度很高
B.产品同一性很高 C.不存在进入壁垒
D.完备信息 28.下列哪一项属于哈佛学派的观点()
A.即使市场中存在着垄断势力或不完全竞争,只要不存在政府的进入规则,这种高集中度产生的高利润会因为新企业大量进入而消失
B.市场结构是基本决定因素,不同的市场结构会产生不同的市场绩效
C.如果一个产业持续出现高利润率,这完全可能是该产业中企业高效率和创新的结果 D.不要求政府实施反垄断政策
29.勒纳指数与贝恩指数相比较,以下说法正确的有()A.两者都不是建立在不完全的理论假定基础上 B.两者都建立在完全的理论假定基础上 C.勒纳指数与贝恩指数相比,较易取得 D.勒纳指数与贝恩指数相比,较难取得
30.下列不属于自由主义的产业组织学派的是()
A.哈佛学派B.芝加哥学派C.可竞争市场理论D.新奥地利学派 31.雁行发展模式是日本学者()提出的一种后进国家参与国际分工实现产业结构高度化途径的理论。
A.植草益
B.盐野谷佑一
C.森谷正规
D.赤松 32.煤炭与电力之间的产业关联方式属于()
A、单向联系
B、多向联系
C、间接联系
D、逆向联系 33.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政策属于()A.产业结构政策
B.产业组织政策 C.产业布局政策
D.产业技术政策
34.在企业、市场、政府三者关系中,强调保障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政府较少干预企业的经济活动,市场引导企业的产业规制模式属于()A.民间主导型
B.政府主导型 C.政府民间平衡型
D.难于确定 35.产业组织是指()
A.同一产业内企业间的组织或市场关系
B.产业中同类企业的总和 C.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经济关系
D.市场主体间的市场活动的集合 36.在产业关联分析的实际中最常用的方式是()
A.价值形态的联系和联系方式
B.事物形态的联系和联系方式 C.逻辑形式和联系方式
D.技术形态的联系和联系方式 37.下列关于投资需求对产业结构的影响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A.创造新的需求投资,将形成新的产业而改变原有的产业结构
B.对部分产业投资,将推动这些产业以更快的速度扩大,从而影响原有产业结构。C.对全部产业投资,则会引起各产业发展程度的差异 D.对外投资也会影响本国产业结构的变化
名词解释
1.产业关联:
2.资本密集型产业: 3.劳动密集型产业: 4.知识经济: 5.投入产出法: 6.市场结构: 7.市场行为: 8.市场绩效: 9.有效竞争: 10.次优理论: 11.产品差别化: 12.进入壁垒: 13.退出壁垒: 14.产业集中度: 15.完全竞争市场: 16.产业规制: 17.产业组织政策: 18.马歇尔冲突:
19.配第-克拉克定理: 20.范围经济: 21.规模经济: 22.价格领先制: 23.价格卡特尔: 24.掠夺性定价: 25.短期限制性定价: 26.动态限制性定价: 27.二级价格歧视: 28.三级价格歧视:
简答题
1.产业生命周期和产品生命周期有何不同的特点? 2.简述产业发展的生命周期理论。3.产业结构变动的趋势有哪些?
4.实现产业结构优化的措施包括哪些?有什么意义? 5.简述可竞争市场理论的方法论特点。6.可竞争市场理论的主要内容。7.芝加哥学派的产业组织政策主张。8.芝加哥学派产业组织理论的基本观点
9.新奥地利学派和哈佛学派在对待反垄断和规制政策上的分歧 10.规制经济理论的基本观点。11.什么是产业组织政策其类型有哪些?
12.市场结构有哪些类型?其主要决定因素有哪些? 13.什么是垄断竞争市场,其特征表现为什么?
14.企业兼并行为的特点是什么?企业兼并行为有哪三种类型? 15.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政策的有哪四方面内容? 16.什么是主导产业?并简述主导产业的扩散效应。17.什么是掠夺性定价,这种策略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18.简述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之间相互关系。19.什么是产业集中度,简述产业集中度的影响因素。20.行业集中度指标是如何衡量市场结构状况的?并简要评述 21.简述进入壁垒的形成因素 22.简述退出壁垒的形成因素
23.企业实施掠夺性定价策略必须具备的条件 24.企业实施限制性定价策略必须具备的条件 计算题
1.假设在美国市场上提供航空服务的公司为两家,波音和空客。航空服务只在美国市场上销售。美国市场上的需求曲线为:P100QAQB。两家企业的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都是:MCAC10;这里假设固定成本等于500,所以总成本为:TC50010Q。(单位百万)。
求:两企业的古诺纳什均衡产量和价格。
2.一个垄断者能够以常数(和边际)成本ACMC5美元生产。该厂商面临一市场需求曲线Q53P。
(a)计算这个垄断者的利润最大化价格和产量,并算出它的利润。
(b)假设第二个厂商加入该市场。Q1为第一个厂商的产量,Q2为第二个厂商的产量。市场需求曲线现在由Q1Q253P给出。设第二个厂商与第一个厂商有相同的成本,将各厂商的利润写成Q1和Q2的函数。
(c)假设(与古诺模型中一样)个厂商在假定它的竞争者的产量固定时选择其利润最大化产量水平。求出各厂商的反应曲线(即根据它的竞争者产量求出它所需要的产量的规则)。(d)计算古诺均衡(即给定竞争者的产量,两厂商都选了自己所能选的最好的Q1和Q2的值。求出市场价格和各厂商的利润。
论述题
1.企业采取配售战略的目的是什么?该战略一定会成功吗? 2.企业为什么要实施纵向一体化战略?请举例说明。3.试析政府直接规制自然垄断产业的必要性
第二篇:组织行为学复习题
组织行为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组织、组织行为学、人际关系、工作设计、组织行为合理化、组织中的政治行为
二、简答题
1、简述组织的概念和作用。
2、人的行为有哪些特征?
3、团队与群体有何区别?
4、如何认识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关系?
5、组织变革的内在基本动因有哪几个方面?
6、什么是能力?在能力的应用上应遵循哪些原则?
7、领导工作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8、简要概括组织发展活动的基本价值观。
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45分)
1、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在管理中有哪些应用?
2、试述信息沟通的目的和作用。
3、在我国优秀的领导者应具备哪些基本素质?
4、人际关系有哪些功能?研究人际关系有哪些意义?
5、什么是“抓组织”?什么是“关心人”?四分图理论的四种结果包括哪些内容?
6、组织发展的干预措施有哪些?
第三篇:产业组织理论
产业组织理论与实践
(美)沃德曼(Waldman,D.E.);(美)詹森(Jensen,E,J.)机械工业出版社
第2章 厂商和生产成本
一、关键词(我是在课本上找的)
1、拇指定律定价:用资本的投资回报率来进行产品定价,忽略一些相对不太重要的因素。由于被忽略的是非主要因素,依据拇指法则做出的决策仍然是近似理性的,也就是说,拇指法则仅导致了对于完全理性的微小偏离。
(拇指定律定价:第一个拇指定律定价方程是基于资本投资赚取固定的回报率的假定;另一个拇指定律定价方程是厂商把价格设定为货物成本的固定补偿。两个拇指定律定价已被经济学家看成是相等的.)
2、规模经济:通常是指产品的单位成本随规模即生产能力的提高而逐渐降低的规律。
(规模经济存在于平均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下降的情况中,边际成本低于平均成本.S=AC/MC,S>1,规模经济,S<1,规模不经济。)
3、范围经济:指由厂商的范围而非规模带来的经济,也即是当同时生产两种产品的费用低于分别生产每种产品时,所存在的状况就被称为范围经济。
(生产一系列相关产品所带来的成本节约叫范围经济)
4、X-非效率:某一产业内企业数量越少,市场垄断力量就越大。而垄断企业在不存在市场竞争机制约束的状况下,就会放松内部管理和技术创新,从而导致了生产和经营低效率。这些企业不会自觉按照边际成本或平均成本制定价格,而往往会制定垄断价格,导致社会资源分配的低效率。
(一个给定的系列投入集合的扩展并不必然达到最大化产出。)
二、讨论题
1、请解释科斯的企业理论?
科斯指出,新古典企业理论存在着非常明显的缺陷。为了克服新古典企业理论的不足,科斯把交易成本的概念引人经济分析,提出了交易费用对制度安排的影响,为人们在经济生活中作出关于产权安排的决策提供了有效的方法。根据交易费用理论的观点,市场机制的运行是有成本的,制度的使用是有成本的,制度安排是有成本的,制度安排的变更也是有成本的,一切制度安排的产生及其变更都离不开交易费用的影响。
(1)企业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对价格机制的替代。
(2)无论运用市场机制还是运用企业组织来协调生产,都是有成本的。
(3)市场经济中之所以存在企业的原因在于有些交易在企业内部进行比通过市场所花费的成本要低。
(4)市场机制被替代是由于市场交易有成本,企业没有无限扩张成世界上只有一家的巨大企业则是因为企业组织也有成本。
(科斯早在1937年认识到厂商和市场都是组织生产的一种方式,利用市场来从事商业行为的成本叫交易费用。如果交易费用很高,厂商可能依靠内部产品,而不是市场。交易越频繁,不确定性越大,资产专业性越高,厂商就越可能采取内部行为。
内部生产带来的好处有:(1)降低了交易费用:(2)降低了市场风险:(3)一体化状态逐渐形成。企业会会扩大直到内部交易成本与市场交易成本相等。)
第3章 竞争和垄断
一、关键词
1、勒纳指数:L=(P-MC)/ P通过对价格与边际成本偏离程度的度量,反映了市场中垄断力量的强弱。勒纳指数在0到1
之间变动,勒纳指数越大,市场中的垄断力量越强;反之,竞争程度越高。在市场完全竞争时,勒纳指数等于0。
2、消费者剩余:又称为消费者的净收益,是指买者的支付意愿减去买者的实际支付量。消费者剩余衡量了买者自己感觉到所获得的额外利益。简单地说,就是买者卖者都希望从市场活动中获得收益。(消费者愿意为一件商品支付的最大额和他们实际支付额之间的差值)
3、生产者剩余:市场价格与生产者(边际)成本之间的差额。
二、讨论题
2、为什么短期内获得负经济利润的厂商选择继续生产而不是停业?请解释与这个选择相关的固定成本和沉没成本?
当P=MR>AVC,厂商宜继续生产
(1)厂商继续生产则会有蓝色面积的亏损CPEF发生。(2)停业负担的总固定成本为面积CBGF。
(3)由于停业负担的总固定成本>继续生产的亏损(蓝色面积),所以理性的厂商仍会选择继续生产。
4、经济学家认为完全竞争会产生效率的意思?
(一)完全竞争市场可以促使微观经济运行保持高教率。完全竞争市场没有任何垄断性质和任何限制,完全依据市场的调节进行运行,生产效率更高的生产者市场竞争中取胜,因而,完全竞争市场可促使生产者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行高教率的生产。
(二)完全竞争市场可以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完全竞争市场可以促使生产者以最低成本进行生产,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在完全竞争市场类型条件下,每个生产者都只能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因而他们要想使自己的利润最大化,就必须以最低的成本进行生产。生产者以最低的生产成本生产出最高产量的产品,这是一种最佳规模的生产。
(三)完全竞争市场可以增进社会利益。市场竞争引导每个生产者都不断地努力追求自己的利益,由于受着“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去尽力达到一个并非他本意想要达到的目的。他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使他能比在真正出于本意的情况下更能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利益。
(四)完全竞争市场可以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资源能不断地自由流向最能满足消费者需要的商品生产部门,在资源的不断流动过程中实现了资源在不同用途间、不同效益间和在生产过程中的不同组合间的有效选择,使资源发挥出更大的效用,从而也就会太大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与配置效益。
(五)完全竞争市场有利于消费者及消费需求满足的最大化。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价格趋向等于生产成本。所以在纯粹竞争的情况下,获利最大的是消费者。同时,完全竞争市场还可以使消费需求的满足趋向最大化。(是勾的5题)
5。因为P停在MPC以上,弹性决定了利润最大化厂商的勒纳指数的大小)
7、在美国自由贸易反对者经常声称,在完全竞争市场(例如布的生产)自由贸易“出口了美国的工作岗位”,这种立场合理吗?它是否认为自由贸易应该被禁止?
不合理,自由贸易为美国家庭带来了巨大好处。贸易能带给消费者,尤其是穷人,更低的价格和更丰富的商品种类。同时,它也为中产阶级创造了更高收入的工作。只有贸易才能让低收入家庭买得起食品和衣服。贸易保护主义打击的是普通美国人。
自由贸易的静态利益包括两方面:
1、通过国际交换获得本国不能生产或生产成本太高的产品,从而使消费者得到更高水平的满足; 2.通过国际分工、发挥比较优势使本国资源得到最佳配置。
(对生产者而言是合理的,但从社会福利角度看是不合理的,消费者得了利益,因此,自由贸易不该被禁止,应该权衡两方利弊。)
第4章 市场结构
一、关键词
1、绝对成本优势:指在特定的产量水平上,行业内原有企业比潜在的或新进入的企业通常具有的低成本生产能力。由于这种能力的存在,使得潜在的或新进入的企业在试图进入市场过程中或进入市场之后,与原有企业相比处于一种竞争劣势。
2、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简称HHI指数。是一种测量产业集中度的综合指数。它是指一个行业中各市场竞争主体所占行业总收入或总资产百分比的平方和,用来计量市场份额的变化,即市场中厂商规模的离散度。
3、最小有效规模:指在长期中平均成本处于或接近其最小值的最小的规模。即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呈下降趋势,下降的最低点。
(平均成本最低时的最小产量水平)
二、讨论题
7、考虑作为进入壁垒的规模经济,贝恩假设已进入企业在其他企业进入后还会持有和进入前一样的产量水平。你认为这样的假设合理吗?为什么合理或不合理?
(有不合理的一面:条件变了,结构也变了,产量会改变;合理的一面是,有新企业进入行业中,行业中原有的企业会认为,既然进来了,对抗无利,合作可保持产量)
11、为什么企业会看中最近几年的利润趋势来决定是否进入一个行业?(可以看出社会需求量大小,可以决策是否进入一个行业,行业是否有前途。)
12、解释为什么沉没成本可能会影响退出呢?你想到除铁路行业之外的行业,其中尽管企业会损失钱财但大量的沉没成本依然会减慢退出?
(沉没成本增加了与不成功进入相联系的损失,进入的风险提高了行业进入的壁垒,同样也导致退出壁垒。负利润,持续的需求下降可能导致企业退出,具有很高沉没成本的企业因为有无法收回的资产,行业内企业与他所在的市场紧密联系在一起,与那些可以通过投资获得足够收益,从而能很快收回固定成本的企业相比,将待更长的时间,即使损失钱也会缓慢离开。如航空)
第5章 垄断行为
一、关键词
1、可竞争市场:指来自潜在进入者的压力,对现有厂商的行为施加了很强的约束的那些市场。在这一市场上,不存在严重的进入障碍。
(20世纪80年代,经济学家开发出一个有关进入和退出的新理论:可竞争市场,这个假说认为潜在的竞争力比现有的竞争力更加重要,甚至一个纯粹垄断市场表现得会和一个完全竞争市场一样。
第7章 博弈论:理解寡头垄断行为的框架
一、关键词
1、囚徒困境:是博弈论的非零和博弈中具代表性的例子,反映个人最佳选择并非团体最佳选择。
2、占优策略:一个与其他竞争对手可能采取的策略无关的最优选择。“不管你怎么做,我所做的都是我能做得最好的。”(占优策略是指无论对手选择何种策略,都优于其他策略选择的策略)
3、纳什均衡:又称为非合作博弈均衡,无论对方的策略选择如何,当事人一方都会选择某个确定的策略,则该策略被称作支配性策略。如果两个博弈的当事人的策略组合分别构成各自的支配性策略,那么这个组合就被定义为纳什均衡。(纳什均衡两个参与者在给定对手选择时都能作出最优策略的方案)
二、讨论题
1、所有的占优策略都是纳什均衡吗?所有的纳什均衡都是占优战略均衡吗?
不管其他人选择什么策略,我的最优选择都是某一个固定的策略,也就是“以不变应万变”。那么这个固定的策略就是我的占优策略。
如果每个参与人都有占优策略,那么这些占优策略的组合就是占优均衡。比如囚徒困境中“招供”就是每个参与人的占优策略。
纳什均衡也是各参与人策略的组合。只要求在这个组合中,给定其他人的选择,我的这个选择是最优的,而不要求“不管其他人怎么选择,我的这个选择都是最优的”。
占优均衡是一种特殊的纳什均衡。
(所有的占优策略都是纳什均衡,所有的纳什均衡不一定是占优战略均衡。
占优策略是指无论对手选择何种策略,都优于其他策略选择的策略,只选对自己最有利的; 纳什均衡是两个参与者在给定对手选择时都能作出最优对策,如:A选B,B再选B。)(1)是纳什均衡;(2)避免要看威胁是否有效。(倒推,自己阐述)
第8章 寡头垄断理论的发展
一、关键词
1、伯川德模型:由法国经济学家约瑟夫·伯特兰德(Joseph Bertrand)于1883年建立的价格竞争模型。当企业制定其价格时,认为其他企业的价格不会因它的决策而改变,并且2个寡头企业的产品是完全替代品。A、B两个企业的价格分别为P1、P2,边际成本都等于C。(没勾)
2、古诺-纳什均衡:寡头之间更重要的是价格竞争。在这种情况下,每个寡头把对方的价格作为既定的,与对方产品的价格同方向变动,以便实现利润最大化。在寡头无勾结的情况
下,达到利润最大化时,两个寡头的价格相等,这就是古诺均衡。当然,这种价格相等只是最终的结果,在竞争中则不同。最终结果只是一种趋势,现实中的价格竞争是一个不会中止的过程。所以正常情况仍是价格不相等。如果两个寡头勾结,价格也相等,但高于无勾结时,产量就减少了。(没勾)
3、反应方程:
根据古诺假定,一家厂商具有另一家厂商任何给定产量相对应的最优反应量,反之推理,结果也一样。Qb=f(Qa)
二、讨论题
3、伯川德模型中的结论经常是指“伯川德悖论”,你认为这个结论是一个悖论吗?
根据伯川德模型,谁的价格低谁就将赢得整个市场,而谁的价格高谁就将失去整个市场,因此寡头之间会相互削价,直至价格等于各自的边际成本为止,即均衡解为:
根据伯川德均衡可以得到两个结论: 1.寡头市场的均衡价格为:P=MC; 2.寡头的长期经济利润为0。
这个结论表明只要市场中企业数目不小于2个,无论实际数目多大都会出现完全竞争的结果,这显然与实际经验不符。(是,因为结构是寡头,结果是完全竞争。再答以上原因)
第9章 共谋:一个显著的囚徒困境
一、关键词
1、闸门价格策略:是指在重复博弈中,只要所有的人都采取合作的策略,那么就一直合作下去,如果有一方背叛了合作,比如提高产量,那么合作就永远终止,所有的人对此行为加以惩罚,大家都提高产量。
(闸门价格策略:即使一次的背叛都将会使合作永远结束,由于在这个博弈中,迅速和挑衅的惩罚和背叛行为相关联,这个策略也经常被称为严酷策略。)
2.针锋相对策略:参与者采取如下策略—第一个回合以合作开始,在接下来的每一个回合,采取对手上一回合的策略。
第10章 运转中的卡特尔联盟
一、讨论题
1、成功的共谋对一个行业的生产过剩能力的产量可能产生什么影响?请解释理由
共谋,把价格保持在很高的水平,产量增加对价格没什么影响,但这只限于短期行为;长期来看,高价吸引了新的进入者,让非共谋企业分享了共谋市场份额,最终会导致价格下降,共谋领头企业损失最惨,为维持价格,必会带头减产,最终有过剩能力的小厂商倒闭。
9、为什么在卡特尔联盟中总是有很多背叛的行为?
这是一个典型的“囚徒困境”,给定其他企业的生产数量和价格都不变,那么一个成员企业偷偷地增加产量将会获得额外的巨大好处,这会激励成员企业偷偷增加产量,如果每个成员企业都偷偷增加产量,显然市场总供给大量增加,市场价格必然下降,卡特尔限产提价的努力将瓦解,最终将导致卡特尔的解体。
第11章 寡头垄断行为:进入和阻止进入的定价
一、关键词
1、掠夺性定价:是指一个厂商将价格定在牺牲短期利润以消除竞争对手并在长期获得高利润的行为。
2、限价定价:是一种短期非合作策略性行为,它通过在位厂商的当前价格策略来影响潜在厂商对进入市场后利润水平的预
期,从而影响潜在厂商的进入决策。
(现在索取低价格并试图阻止新厂商的进入)
二、讨论题
6、解释价格限制理论与掠夺性的定价理论的不同。
掠夺性定价与限制定价之间的差异在于限制定价是针对那些尚未进入市场的企业,是想较长一段时间内维持低价来限制新企业的进入,而掠夺性定价则将矛头指向已经进入的企业或即将来临之际,如果产能过剩,在新企业进入时可以进行产能扩张,将商品大幅降价防堵其进入。
(限价要求垄断者在新企业进入前维持一个低价。相反,掠夺性定价则假设垄断者最大化他的收益直到新企业进入行为的发生,并且在新企业进入行为的发生后这垄断者将大幅增加产量,降低价格,以使进入者遭受经济上的损失,即使这也将使得垄断者本身将遭受一定的经济损失。)
第12章 市场控制:行业外来进入及阻止进入的非定价策略
一、关键词
1、过剩生产能力:
(垄断者先行并选择一个产量水平。然后其他潜在进入者选择是否进入该行业,然后垄断者再选择一个生产水平和产量。这些潜在进入者如果选择不进入行业,那么他们的产量为零。)
2、从做中学:就是在实践中学,是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中的一个概念,是技术内生化增长模型的主要内容。技术之所以被视为内生变量,是因为技术变动最重要的一个源泉,是从观察实践中学会的,而不是经过专门研究开发出来的。这里所说的技术不光是生产技术,还包括管理知识。通过“干中学”与“学中干”,加速创新与积累的过程,这是新经济增长现象的一个主要特点。
(边工作边学习,把成本降低;随着产量越来越多,成本越来越少)
第14章 技术变革和产品研究与开发
一、关键词
1、创造性破坏:动态失衡是健康经济的“常态”企业家正是这一创新过程的组织者。通过创造性地打破市场均衡,才会出现获取超额利润的机会。创造性破坏是资本主义的本质性事实,重要的问题是研究资本主义如何创造并进而破坏经济结构,而这种结构的创造和破坏主要不是通过价格竞争而是依靠创新的竞争实现的。每一次大规模的创新都淘汰旧的技术和生产体系,并建立起新的生产体系。加(熊彼特认为......)
二、讨论题
12、“熊彼特的创造性破坏理论说明达到帕累托效率的市场可能仍然是高度效率不足的。”这句话正确吗?为什么? 正确,传统的微观经济学理论认为:当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时,社会的收益最大化,达到帕累托最优。即完全竞争达到帕累托最优。
(不一定;创造性理论认为经济内部是持续不断的变革,打破旧的体制建立新的体系。
旧体制也许是非帕累拖最优状态,资源没得到有效利用,还有可能是市场出现了新技术,新产品打破了均衡,并非高度效率不足。)
第15章 价格歧视
一、关键词
1、捆绑销售: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品牌或公司在促销过程中进行合作,从而扩大它们的影响力,它作为一种跨行业和跨品牌的新型营销方式。包括:优惠购买,消费者购买甲产品时,可以用比市场上优惠的价格购买到乙产品;统一价出售,产品甲和产品乙不单独标价,按照捆绑后的统一价出售;同一包装出售,产品甲和产品乙放在同一包装里出售。(捆绑销售是一种以固定比例出售产品的搭买)
2、价格歧视:实质上是一种价格差异,通常指商品或服务的提供者在向不同的接受者提供相同等级、相同质量的商品或服务时,在接受者之间实行不同的销售价格或收费标准。是垄断企业通过差别价格来获取超额利润的一种定价策略。它不仅有利于垄断企业获取更多垄断利润,而且使条件相同的若干买主处于不公平的地位,妨碍了它们之间的正当竞争,具有限制竞争的危害。
(当一个企业在提供成本相同的同样产品时,向不同的消费者定不同的价格,或在产品成本不同的情况下,面对不同的消费者定同样的价格)
第四篇:产业组织学复习题2
3.试列举一些高集中度产业、中等集中度产业和低集中度产业。
在不同国家或不同时期,不同学者对划分高集中度产业,中集中度产业,低集中度产业没有统一的标准。一般任务,大型民用客机丶汽车制造业等产业属于高集中度产业,服装制造丶采掘等产业属于中等集中度产业,餐饮丶酒店服务等产业属于低集中度产业。
4.比较结构性进入壁垒和策略性进入壁垒,并说明两者之间的关系。
结构性进入壁垒和策略性进入壁垒是两种主要的进入壁垒,最主要的差别是成因不同。结构性进入壁垒是指企业自身无法支配的、外生的,由产品技术特点、资源供给条件、社会法律制度、政府行为以及消费者偏好等因素所形成的壁垒。而策略性进入壁垒是指产业内在位企业为保持在市场上的主导地位,利用自身的优势通过一系列的有意识的策略性行为构筑起的防止潜在进入者进入的壁垒。随着市场集中度的提高,许多以前企业无法控制的结构性因素现在成为了可控制的内生因素。有了结构性进入壁垒,产业中容易产生寡占企业,这些企业会设法设置策略性进入壁垒,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该产业的结构性进入壁垒。
5.评述结构性进入壁垒
是指企业自身无法支配的、外生的,由产品技术特点、资源供给条件、社会法律制度、政府行为以及消费者偏好等因素所形成的壁垒。主要包括规模经济壁垒、绝对成本优势壁垒、必要资本量壁垒、网络效应壁垒、产品差别形成的进入壁垒。
规模经济壁垒(企业生产的平均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下降)
绝对成本优势壁垒(在位企业在任一产量水平下的平均成本都低于潜在进入者)必要资本量壁垒(新企业进入市场必须投入的资本)
产品差别形成的进入壁垒(消费者在长期内在对产品形成的消费者偏好的差异)
6.网络效应壁垒和“正反馈效应”
网络效应壁垒:网络外部性是网络产业的显著特征,它指的是这样一种现象--某种产品的价值会随着购买这种产品或其兼容产品的用户数量的增多而增大。这本质上反映了需求方的规模经济性在现在网络产业中,企业建立的网络用户规模也是决定其网络效应大小的重要因素,同时也对潜在进入者的市场行为产生策略性影响
正反馈效应:在硬件/软件系统中,一种硬件的用户基数越大,就意味着这种硬件中产品相兼容的软件产品的需求越大,因而会吸引软件生产商来生产兼容软件,软件产品的种类和数量就会增加,软件产品的价格水平就会越低,这又会吸这又促使大量的软件开发商为这种硬件产品提供配套软件,这就是网络产品的“正反馈效应”。
7.横向并购、纵向并购、混合并购的区别是什么?
进行并购的主体不同.横向并购是指从事同一行业的企业之间所进行的并购。例如,两家航空公司的并购,两家石油公司的结合等;它可以清除重复设施,提供系列产品,有效的实现节约;
纵向并购是指从事同类产品的不同产销阶段的企业之间所进行的并购,如对原材料生产厂家的并购,对产品使用用户的并购等;它可以加强公司对销售和采购的控制,并带来生产经营成本的节约;
混合并购是指与企业原材料供应、产品生产、产品销售均没有直接关系的企业之间的并购行为;它是为了扩大经营范围或经营规模的。向并购是指从事同一行业的企业之间所进行的并购。例如,两家航空公司的并购,两家石油公司的结合等;它可以清除重复设施,提供系列产品,有效的实现节约;
8.横向并购、纵向并购和混合并购的主要动因有哪些?
(1)横向并购的动因是企业为了节约成本,,节省管理费用,谋求规模经济效益,谋求更多的市场份额,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追求市场势力
(2)纵向并购的主要动因是通过并购来降低成本、风险、减少交易费用,(3)企业通过混合并购可以分散企业投资风险,充分利用多余的非专用性资产。
9.决定和影响产业结构的因素有哪些?
一切决定和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对产业结构的变动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决定和影响产业结构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
1.供给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资源禀赋,人口因素,技术进步,资金供应状况,商品供应状况和环境因素2.需求因素:包括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3.国际贸易因素。通过本国产品出口刺激本国需求增长和外国产品的进口以增加国内供给4.国际投资因素。包括本国资本的流出以及外国资本的流入5.其他因素。产业结构的变化还受到政府经济政策和市场等因素的影响
10.从主导产业的转换过程来看产业结构的演进。
从主导产业的转换过程来看,产业结构的演进有以农业为主导、轻纺工业为主导、原料工业和燃料动力工业等基础工业为重心的重化工业为主导、低度加工型的工业为主导、高度加工组装型工业为主导、第三产业为主导、信息产业为主导等几个阶段。
11.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
1.地理位置因素
2.自然因素
3.人口因素
4.社会经济因素
5.科学技术因素
12.增长极理论。点轴布局理论。梯度发展理论。地理性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1)增长极理论。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由于某些主导部门或有创新能力的企业或行业在某些特定的地区或城市集聚,使这一特定区域的经济比周边地区发展更快,就形成了所谓的增长极。在区域经济运行中,增长极具有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两种效应。
(2)点轴布局理论。该理论将区域经济看成是由“点”和“轴”构成的网络体系。“点”是指具有增长潜力的中心地域或主导产业,“轴”指将各中心地域或产业联系起来的基础设施带。点轴布局理论可以指导产业有效地向增长极轴线两侧集中布局,从而由点带轴、由轴带面,最终促进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
(3)梯度发展理论。根据产业生命周期理论,不同生命阶段的产业有不同的最优区位。一个地区发展水平的高低,取决于该地区支柱产业或战略产业在生命周期中所处的阶段,当一个地区的支柱产业处于成熟期而战略产业处于成长期时,该地区的经济一般是较为发达的;而当一个地区的支柱产业在其他地区已经是衰退产业,其战略产业是其它地区的成熟产业时,这一地区的经济会比较落后。
(4)地理性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在后起国家的发展过程中,发达地区由于要素报酬率较高,投资风险较低,吸引了大量生产要素和重要物质资源由不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入,使发达地区的经济得以更快的发展,从而在一定时期内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的差距拉大。发达地区的产业集中超过一定限度时,通常会出现规模收益递减现象。这时发达地区的要素会向不发达地区转移,而给不发达地区带来发展机遇。
13.价格歧视定义、分类、条件,运用。
在同一时间对同一种产品索取不同的价格的行为,称为价格歧视。
1.厂商对价格有一定影响力。在完全竞争市场,歧视价格使用空间会很小。
2.市场可以有效分割
3.各个市场对同种产品的需求弹性不同
(1)一级价格歧视(完全价格歧视)
是指垄断企业根据每个消费者愿意为每单位付出的最高价格而为每单位商品制定不同的销
售价格。
2.二级价格歧视
是垄断企业根据不同的购买量或消费量而确定不同的价格。
3.三级价格歧视
是指垄断企业对同一产品在不同市场上收取不同的价格,或对不同的消费者群体收取不同价格。
综合分析(3选1)
1.产业组织的S-C-P分析
思路:分析产业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学习市场结构指标的集中度、产品差别化和进入壁垒,进而分析出产业的市场结构情况。研究企业定价、企业产品策略和排挤竞争对手策略。
2.企业跨国并购
思路:通过分析企业跨国并购的动机,收集跨国并购的典型案例,分两类:外资企业并购案例与中资企业并购案例,比较我国企业与外国企业跨国并购的不同,思考优化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对策。
3.策略性定价
思路:通过收集企业的限制性定价和掠夺性定价案例,分析企业的限制性定价和掠夺性定价行为,认识策略性定价在限制进入和排挤竞争对手方面的作用。分析限制性定价和掠夺性定价的特征与实施条件。
第五篇:组织行为学复习题
《组织行为学》复习题
1、运用所学的激励理论说明在对员工的激励中,金钱为什么不是万能的。
根据马斯洛的五层次需求说,人的需求是有5个层次,五种需要由低级到高级以层次形式出现,只有低层需要满足后,高层需要才能对人起激励作用,低层需要一旦满足就不再成为激励的动力。展开来讲:
生理需求:对食物、水、空气和住房等需求都是生理需求,这类需求的级别最低,人们在转向较高层次的需求之前,总是尽力满足这类需求。而对于员工我们最先做的是这种假设,即人们为报酬而工作,主要关于收入、舒适等等,所以激励时试图利用增加工资、改善劳动条件、给予更多的业余时间和工间休息、提高福利待遇等来激励员工。
安全需求:安全需求包括对人身安全、生活稳定以及免遭痛苦、威胁或疾病等的需求。和生理需求一样,在安全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之前,人们唯一关心的就是这种需求。在第二个激励措施中,我们明显的可以看到管理者认为安全需求已成为员工的主要需求,他们就在管理中着重利用强调规章制度、职业保障、福利待遇,并保护员工不致失业。
社交需求:社交需求包括对友谊、爱情以及隶属关系的需求。当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得到满足后,社交需求就会突出出来,进而产生激励作用。在马斯洛需求层次中,这一层次是与前两层次截然不同的另一层次。这些需要如果得不到满足,就会影响员工的精神,导致高缺勤率、低生产率、对工作不满及情绪低落。
自尊的需要:指自尊心和荣誉感。自我实现的需要:指成就欲等。所以说,金钱在激励机制中不是万能的!
2、在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如何根据有关个体差异的理论做到“扬长避短”、“知人善任”。
个体差异是普遍存在的,每一个个体都有自己的个性特征,而每一种职业由于其工作性质、环境、条件、方式的不同,对工作者的能力、知识、技能、性格、气质、心理素质等有不同的要求。进行职业决策(如选拔、安置、职业指导)时,就要根据一个人的个性特征来选择与之相对应的职业种类,即进行人一岗匹配。如果匹配得好,则个人的特征与职业环境协调一致,工作效率和职业成功的可能性就大为提高。反之则工作效率和职业成功的可能性就很低。因此,对于组织和个体来说,进行恰当的人岗匹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进行人岗匹配的前提之一是必须对人的个性特征有充分的了解和掌握,做到扬长避短、知人善任,而人才测评是了解个体特征的最有效方法。主要从三个方面去考察员工是否能够做到人岗匹配:职业兴趣、能力特征和性格特征。另外,当人岗匹配不良时,就应该采取适时的调配和激励措施:
1、能力低于岗位要求,则应考虑实施岗位技能培训,使员工的工作绩效满足岗位所需,若培训后仍不见效,则应果断进行工作调整。
2、能力高于岗位要求,管理层应给员工加薪或者进行岗位提拔,确保员工满意度不降低。
3、联系实际论述组织变革的压力。
变革的压力主要体现在变革的阻力上。分为个体阻力和组织阻力。个体阻力
习惯——以惯常方式作出反应的趋向是一种阻力源 安全感——变革会威胁到某些员工的安全感
经济因素——工作任务的改变或工作规范的建立会引起经济恐慌 未知的恐惧
选择性信息加工——员工会忽视对自己已建构的世界形成挑战的信息 组织阻力
结构惰性——面临变革时,结构惰性会充当反作用力,努力维持原有的稳定状态 有限的变革关注——在子系统中进行的有限变革很可能会因为更大系统的问题而变得无效
群体惰性——即使个体想改变他们的行为,群体规范也会成为约束力 对专业知识的威胁——对特殊群体的专业知识构成威胁
对已有权力关系的威胁——威胁到组织长期以来已经形成的权力关系 对已有资源分配的威胁
4、试论述影响群体内聚力的因素。
群体内聚力指群体吸引其成员,把成员聚集于群体中并整合为一体的力量。群体内聚力的形成有三个层次:人际吸引、成员对群体规范的遵从、成员认同群体目标并将群体规范内化为自身的行为准则。可见,群体内聚力的形成和内聚力的强弱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是成员对群体的认知程度、认同程度和群体自身所具有的吸引力。就成员个人而言,群体对其内聚力的大小可从以下三方面分析:其一,群体自身对成员是否具有吸引力和成员是否感受到这种吸引力;其二,成员与群体间的利益关系是否遵循了互惠性原则,保持一致;其三,群体的关系结构是否具备一致性和互补性,即成员能否在群体中寻找到与自身志向、爱好、观念、信仰等相一致的伙伴,或别的成员能否与该成员在性格、气质和能力等方面形成一定的互补。另外,影响群体内聚力的还有环境因素,表现在群体外部冲突所形成的压力。当一个内部内聚力较弱的群体,遇到来自外部激烈冲突的巨大压力时,凝聚力会大大增强。
5、你认为哪些因素能够区分出优秀的决策者和不良的决策者?
我们常认为,最优化决策者是理性的,即遵循理性决策模型的六个步骤(界定问题所在、确定决策标准、给标准分配权重、开发备选方案、评估备选方案、选择最佳方案)。然而,相对于建构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人的大脑容量远远达不到完全理性的要求,只能在有限理性的范围内活动,即找到符合要求的方案,而不是最恰当的选择。当然,理性决策模型并不是完全没有价值的,它最大的意义在于构建了一种决策的连贯性思路,也是考量优秀决策者和不良决策者的重要参考标准。
此外,在决策者是否具有创造性也是区别其优秀与否的关键因素,因为创造性可以使得决策者更全面地评定和理解问题,包括看到其他人没有看到的问题。优秀的决策者还应该避免决策中常见的过分自信偏见、锚定偏见、验证偏见、易获性偏见等偏见和错误。
6、结合你的工作实际谈谈学习组织行为学的收获与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