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华南师范大学佛教公选论文《浅析空性智慧及其积极意义》[本站推荐]
公 选 论 文
论文题目
浅析空性智慧及其积极意义
学生姓名: 吴 纯 学 号: 20122401072 院 系: 化学与环境学院 专 业: 化学(师范)指导老师: 李宜静 完成时间: 2014-12-10
浅析空性智慧及其积极意义
华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 20122401072 吴纯
摘 要:
中观般若思想的缘起性空,即是说:缘起,是说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由众缘和合而生起的;性空,是说众缘合成的诸法,其性本空,无有真实的自体。本文从《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讲起,论述“空性的智慧”不同于“本性谓空”也不同于“绝对虚无”,而是将禅宗哲学与科学解释联系起来,并说明其教人摒弃杂念、修身养性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
缘起性空 智慧 科学 积极意义 空性的智慧的论述
1.1 [1]《心经》之缘起性空
《心经》,即《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般若经系列中一部极为重要的言简意赅、博大精深的大乘佛教经典译经,其体现的是中观般若思想的缘起性空,缘起性空也是佛法的精髓之一:缘起,是说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由众缘和合而生起的;性空,是说众缘合成的诸法,其性本空,无有真实的自体。在现今最为流行的唐三藏法师玄奘译本《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中,性空,被表述为:“五蕴皆空”、“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这里的“五蕴”,是“色、受、想、行、识”,“色”是物质的意思,“色即是空”也就是指事物无本质。
1.2万物性空与智慧是否矛盾
本文虽是要浅析性空,但性空和缘起却是不可分割的,缘起和性空就犹如硬币的正反面,犹如一体婴儿,缘起、缘聚决定了事物的生,性空,即缘灭、缘散决定了事物的变,正是因为缘起性空,世间万物才生生不息、变化无穷。
而在历史上曾经有不同流派争论,或者在我看来至少是有两种误解:其一,就是把“性空”理解为万物有同一种本性,这种本性就叫做“空”;其二,是把“性空”理解为什么都没有,绝对的虚无。关于误解一,既然空无自性,那么空就肯定不是有个“空”的自体,如果执着于“空”,那么就相当于执着一个自性了,也就和无自性相矛盾了,而且会因此陷入执着的误区。而关于误解二,所谓“恶趣空”,在这种认定下于是乎反过来质问“智慧”是万物之一,也就是智慧也是不存在的。那么,万物性空与智慧是否矛盾呢?
佛教讲的“空”,并不同于虚无,而是一种贯穿事物现象乃至本质、空有圆融的说法。它的“缘起说”,也就是辩证法中的“联系的观点”;而由“缘起改变”导致的“结果改变”[2]
——“现象改变”,也就是辩证法中的“运动变化的观点”;而事物之所以能够运动变化,关键就在佛教所说的“性空”——任何事物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本质。如此,所谓性空与智慧的矛盾自然也就不存在了。
1.3 空性的智慧与科学解释
由上文的论述可知,佛教的性空,并不是目空一切,其智慧在我看来也就是对事物本质及其变化规律的把握。那么,又可以把空性的智慧与科学联系起来。由禅宗和科学两个方面来解释,就是:空,遇到缘就能现一切相,能现整个宇宙。听上去似乎又很晦涩难懂,但这是哲学里、也是科学里的最高智慧,联系到量子力学就特别好理解。
佛教中有观微一说,淬尘之后就能无相的区别,科学解释就是量子化,或者说是物质由分子、原子、夸克等等基本粒子组成。不同的是科学依据的是数据、仪器、模型、统计等等,而佛法用的禅定思想。佛经讲的生灭法在科学来说,就是物质现象是宇宙之谜,而物质是波动现象产生的假相,在根本上来说它并不存在。那么我们所看到的现象,就是念头,就是我们起心动念,这个念头相似的相续相。所有物质现象,整个宇宙,就如同《金刚经》上讲的一合相,就是这一种东西组合的,它是最基本的物质。
万物是生生相息、变化发展的,我认为这一点也正是印证了空性的智慧。空性智慧的积极意义
[3]慧律法师说:“我们活在一个不实在的世间、会变化的世间、缘起的世间,只是我们那一份执着不肯放下而已,其他没有什么。”如果把佛教的“性空”之说、“无常”之说,当成是消极悲观,就会很容易地放弃了好奇心、求知欲、改变心,放弃了对客观世界的能动作用,只会使人越走越倒退。
积极意义在哪呢,就在:“无常”之说,是叫人不要以僵化的眼光去看问题,是帮助人从自己往昔的成见中超越;“缘起性空”之说,是叫人积极创造与把握事物发展的相关因缘,让事物的发展、尤其是修行命运的发展,向着理想的方向转变。举个例子,现在的“反季节瓜菜”,就是充分把握植物生长的不同因缘而造就出来的。
[4]《涅槃经》二十七曰:“佛性名第一义空,第一义空名为智慧,所言空者不见空与不空。”此也是积极的一点,空与不空统统放下,心里头没有,事实真相清清楚楚,心地干干净净,一尘不染。对于现实的意义还在于:身处物欲横流社会中的人们变得越来越浮躁,很少看到真正发自内心的宁静、祥和,很少会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情怀了,苦苦执着于七情六欲、功名利禄而心不能静、命不能安。我们学习佛教积极思想,就是为了在摒弃俗世的各种杂念,保持一种“空”的境界时,安享心灵的祥和,这也是在为自己修福,于是乎“空即是色”。[5] 感悟后记
我非佛教子弟,从根本上来说我并没有宗教信仰,但我相信一切真理的智慧,也希望通
过学习智慧来帮助自己修身养性,从初高中时《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已经会背,却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本学期选修《佛教与中国文化》这门课,我受益良多。特别是当某种情绪浮起,不会再那么容易失控,因为我能够告诉自己,情绪出现之时,它的本质亦是空的,此种情绪要是消失,便会再度被心的空性所吸收。潮起潮落、云卷云舒,大抵也是如此,还有什么放不下呢,也许由此修心也更能帮助自己再修科学智慧吧,足矣。
参考文献:
[1] 唐·玄奘(649年)译.《般若波罗蜜多心经》.[2] 达真堪布.《空性的智慧》.佛弟子文库.2013-1-30 [3] 慧律法师.《清心语录》.2011.01 [4] 净慧法师.《涅槃经》略释.2010.02 [5] 悲馨.《世事是空 真心才是实心》.2011-05-02
第二篇:佛教空性观 ——北京大学哲学系演讲
主持人致辞:
今天非常荣幸能请到索达吉堪布,给我们讲一讲藏传佛教的思想。
堪布这次能来北大,是一个很殊胜的因缘。大家都知道,藏传佛教有许多非常优秀的东西,也有它的教育思想,可是当今学术界,对此研究得还不充分,在教学上有欠缺。而且,藏传佛教与藏文化有着深厚的关系,在这方面,我们了解得也不是很多。同时,堪布的修证境界非常高,若能从另一个层面上介绍佛学,跟我们这些大学老师讲述佛学,可能完全不一样。
北大历来推崇多元文化兼容并蓄,我们的学生在学术上也有一种包容和热爱,所以今天真的很荣幸能请到堪布到北大哲学系作一个讲演。这次的活动,很大程度上,是由热心于藏传佛教研究的一些同学发起的。他们的这种热情,我们一定要悉心爱护,这对我们老师也是一种鞭策。我们这些老师,基本上都是研究汉传佛教、印度佛教的,所以同学们的热情,鞭策老师们也要加强这方面的学习。下面,我们师生一起来听堪布的开示,掌声有请——
缘 起
今天,很高兴来到北京大学哲学系,跟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探讨藏传佛教空性与如来藏方面的道理,并将自己的一点心得与大家分享。我本人而言,虽然跟你们的身份不同,但也是从事教育、当老师的,至今教书传法将近二十多年了。在座的各位教授、老师,大多数也一直在教书育人,从事伟大神圣的教育事业。所以,我们彼此之间共同研讨、共同学习,是很有必要的。
我是第一次来北京大学,发现这里的学习氛围很好,尤其是禅学社、耕读社等许多社团,对宗教的研究比较深入,所以这次跟大家交流,是十分有意义的。其实,人与人之间互通有无非常重要。我作为一名藏族僧人,除了研究藏传佛教以外,也需要学习汉传佛教,以及现在大学里有价值的科技知识;而你们作为高等大学的老师和学生,也应把目光放在藏传佛教及其他宗教的甚深领域上,通过这样互相了解、取长补短,对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等都会有很大帮助。
所以,下面在交流的过程中,我一方面会介绍自己对佛教的了解,同时,大家也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把心里的怀疑、不解说出来探讨。我们佛教徒有一种毛病:刚开始学佛时疑惑重重,但到了一定时候,就好像问题都没有了,最后什么也不想问,这种行为不可取。你们作为北京大学的学者、才子,相当有才华,智慧也很敏锐,因此,希望通过这次的研讨、沟通,每个人都能得到一些利益。
一、学习空性的必要性
大家都清楚,人类在如今的21世纪,物质文明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尤其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不管是科技、经济都发展得极为快速。可是在这背后,人们的伦理道德却不断下滑。就传统文化而言,孔孟思想曾是汉地的主流思想,对道德规范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然而,六七十年代的一场“文革”,却让它受到了历史性的毁灭,现在虽有许多有识之士想把它恢复过来,但就像奄奄一息的病患无法马上痊愈一样,仅仅靠几个人的努力,很难真正力挽狂澜。
因此,大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非常重要,而且,这些美德不仅要在理论上精通,更要贯彻到实际行动中去。否则,你连基本的人格都没有,为人处世、接人待物也不过关,那即使学问再高、智慧再尖锐,到了社会上也会举步维艰。
如今在这个物质飞速发展的时代,人们内心越来越空虚,精神压力越来越大,烦恼痛苦也越来越多。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很多人没学过空性法门,对世俗中的东西有强烈实执。因此,人们要想获得快乐、安逸,就一定要对空性法门有所了解,不然的话,始终随着欲望而奔波,一辈子会成为欲望的奴隶。
而若要了解空性法门,最好是系统地闻思藏传佛教,因为它完整地保留了2500多年前佛陀的清净思想。这些思想虽经历了无数风风雨雨,但至今仍然完好无损。正因为如此,现在东西方的许多学者,都把目光或好奇心纷纷投向于藏地,希望能一探其中的奥秘。
那么,佛教的思想究竟是什么呢?就是佛陀所宣讲的八万四千法门,归纳起来即是三转法轮的内容——第一转四谛法轮、第二转空性法轮、第三转如来藏法轮。其中,第二转法轮中宣讲空性的经典,最全面的是《大般若经》,它的内容相当深广,今天短短的时间内不可能三言两语就讲完,但我还是会用些简单的语言,尽量概括一下它的要义。
二、佛教怎样抉择万法皆空
你们若想通达般若空性,最好能先学龙猛菩萨的《中观根本慧论》,这部论典用非常甚深、精细的推理方法,抉择了一切万法皆为空性。藏传佛教虽分为格鲁、宁玛等不同教派,但实际上每个教派都要精通该论。而在汉地,尽管不像藏地一样,有广泛闻思中观法门的传统,但历代大德也要学习《中观根本慧论》、《十二门论》等诸多论典。
其实,学习空性法门,靠的不是信仰或崇拜,而是智慧的观察。中观有许多推理方法,归摄起来有五大因,下面就对此作个简单介绍:
1、金刚屑因:是观察万法产生的“因”无自性,也就是说,一切法不是自生、他生、共生、无因生,进而抉择诸法是无生空性。具体来讲,倘若万法是自己产生自己,就会有无穷生的过失;若是依他而生,黑暗中也可以产生光明……这种推理方法,在月称论师的《入中论》中讲得很细致。既然万法的“产生”无有实体,那么它的“存在”也不成立,最后的“灭亡”也没有,通过这种金刚屑因,就可以抉择一切为空性。
2、离一多因:首先观察“一”是否成立,通过详细分析,就会发现根本没有“一”的实体,这样一来,由“一”组成的“二”等多体法也不存在。比如说,这里一个人也没有的话,便不可能有十个人,因为“十”是以“一”为基础安立的。
那么,“一”怎么不成立呢?就拿一个人——众生最执著的“我”来说,这只不过是虚妄分别念假立的,真正去剖析时,头不是“我”,手不是“我”,脚不是“我”……如此一一观察下来,根本找不到一个实有的“我”。这时你才明白,原来人们只是把五蕴聚合妄执为“我”,实际上“我”的本体绝不存在。依此类推,万法的本体皆可抉择为空性。这种推理方法,在麦彭仁波切的《中观庄严论释》中有广泛叙述,大家可以去参阅。
3、破有无生因:是抉择万法的“果”无自性。其观察方法是“有法不应生,无亦不应生”,也就是说,果若在因位时存在,就不必再生,因为已有之故;果若在因位时无有,则永远不能生,犹如石女的儿子。这种推理,在《中观根本慧论》中讲得比较多。
4、破四句生因:是同时观察“因”与“果”,在《中观二谛论》里运用过。其观察方法归摄起来有四种:一因能否生多果,一因能否生一果,多因能否生多果,多因能否生一果。通过这种方式观察,可以破除对因能生果的实有执著。
5、大缘起因:是抉择万法的“本体”为大空性,一丝一毫也不可得。此推理在《中观根本慧论》、《宝积经》、《楞严经》、《华严经》中,都直接或间接提到过。我们平常所执著的身体、生活、感情及山河大地,虽然看似实实在在,但这只是迷乱显现前的假象,倘若用智慧去观察,包罗万象的一切法决定不存在。这种境界相当甚深,宗喀巴大师在《缘起赞》中也讲了,在这个世界上,唯有我等本师释迦牟尼佛才能通达并宣说。除此之外,外道虽然也讲了一些空性,但这种空性只是单空,而不是缘起性空,故并不究竟。所以,大家在认识空性时,千万不要把空性等同于“不存在”,否则就会堕入另一个边。要知道,不管是有边、无边,皆为实有的执著,有了这种执著,就会产生痛苦而不得解脱。诚如《六十正理论》所言:“若许有实法,则生大贪嗔。”你只要承许一个法是实有,就会因此而产生贪嗔烦恼,进而依之造业,流转轮回。反之,假如你想获得解脱,息灭自他一切痛苦,就要希求空性法门,开启无我智慧,斩断任何执著,《入行论》中也说:“故欲息苦者,当启空性慧。”
三、现代科学对空性的探索
所谓“空性”,佛教大小乘有不同的理解。小乘认为,器世界的一切不可能无中生有,所以要有个最小的组成单位——极微,它是一种实有存在的色法。在他们看来,整个物质世界以极微而空,极微本身却不能空。因此,这种“空”并不彻底,小乘所证悟的空性,只是法无我的一部分。
现代物理学的理念,与小乘观点极为相似,他们也认为,物质的组成必须要有个最小单位。19世纪,人们认为最小的单位是分子;20世纪,发现分子可以再分为原子;随着高科技仪器的发明,依次又有了原子核、电子、中子、质子等概念;近年来,又发现了夸克、亚夸克等等。关于是否存在不可分割的最小粒子,当前物理学家分为两派:一派认为物质是无限可分的,夸克以下有亚夸克,亚夸克以下有亚亚夸克……;另一派则认为,物质微粒的分割必有一个极限,到了这个极限,就没有更小的粒子了。听说人们最近又在研究“场”,它包括电子场、量子场、磁场等几种。这种“场”看不见,也摸不着,只是一种能量,存在于真空当中。“真空”是一切都不存在的空荡荡的境界,当它瞬间积聚起足够能量时,便会形成物质的最小单位——粒子;当能量的密度不够时,粒子就会消失,变成不存在任何物质的虚空——场。因此,物理学家认为,“真空”和“场”互相起作用,是物质世界的根本来源。如果没有这个,就不会产生质子、中子等微粒,形形色色的物质世界也无从谈起。
总之,现代科学认为最小的单位必须存在,不然,最终什么都没有的话,就实在太可怕了。但从大乘佛教的角度来讲,只要懂得了缘起性空,解释万法的显现便没有任何困难。不过,现在的物理学家,尽管没有学过中观,但对物质的研究还是非常透彻,比前一代物理学家更接近空性。如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尔(Rene Descartes,1596-1650)说过:“我怎么知道自己不是在做梦?我又凭什么将梦境和现实区分开呢?世间上包罗万象、形形色色的东西,虽然一个也不成立,却能在眼前无欺显现。因此,完全可能有一个魔鬼,一直在欺骗我,让我不知道什么时候是真的、什么时候是假的。”
其实,假如懂得了大乘教义,对此根本不会有任何担心、疑惑。正是因为万法的本体不成立,在空性中才可以显现;反之,倘若诸法本体实有存在,那实有的法是不能现前的。当然,这个道理相当甚深,要想真正通达它,研究中观空性十分重要。对我个人而言,在人生的诸多学问中,其他知识的价值与中观空性有天壤之别,只有明白了整个世界到底是物质构成的,还是缘起构成的,对自己一生才会有真正的利益。
此外,科学家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1879-1955)也说过:“时间、空间和物质,都是来自人类的错觉。”这句话,跟佛教“万法以分别念而现前”的观点如出一辙,《入中论》亦云:“如是一切法虽空,从空性中亦得生。”然而遗憾的是,科学家们绞尽脑汁研究的过程中,虽然也有一定收获,如量子力学的创始人玻尔曾深有感触地说:“谁不为量子力学感到震惊,那他就是没有理解量子力学!”但他们并没有认识到缘起性空。倘若他们学过《中观根本慧论》、《华严经》,就能轻而易举通达万法的最甚深之处。因此,在座各位在研究中观的过程中,务必要了知万法抉择为空性之理。
四、佛教自身的超胜之处
在抉择空性的时候,佛教不怕他人驳斥,也不怕自己的观点建立不起来。佛陀在有关经典中讲过:“不管比丘还是其他人,都可以把我的话当成黄金,切它、熔它、提炼它,仔细检视我的法教,不要只因为尊敬我而接受它。”对于佛陀的教义,若只是一种崇拜或恭敬,那叫做信心,而不叫智慧。其实佛教经得起任何考证、观察,无论是世间的因果轮回理论,还是出世间的中观、如来藏思想,都千真万确、颠扑不破,不怕被任何人驳倒。
至今2500多年过去了,历史上涌现过千千万万的文学巨匠,他们对佛教的评价如何,大家应该也很清楚。比如195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英国哲学家罗素,他在《我为什么不是基督徒》中曾对基督教有所驳斥,在西方引起了极大轰动。他说:“无论从智慧或品德上看,我都觉得耶稣不像历史上传颂的那样高超。我看在这些方面,释迦牟尼佛和苏格拉底的地位要比他高。”
当然,我们并不是说基督教不好,而是从公正的立场来看,佛教的智慧和慈悲确实超过其他宗教。从慈悲方面讲,尽管基督教也提倡仁爱,伊斯兰教也提倡平等,但他们所关注的范围,充其量只有人类,而不包括其它众生。对于动物,有些宗教认为可以杀戮,甚至对于异教徒,也号召用武力统统消灭。然而按照佛教的教义,这些众生都要平等关爱,哪怕怨恨的敌人要砍你的头,你也应以无尽的大悲心爱护他。所以,大家不妨想一想:在整个人类历史上,能够完全舍弃自我,一心一意、无有条件地利益所有众生,这样的宗教是否值得提倡?
而且从智慧上讲,我也看过世界上其他宗教的书,相比之下,佛陀的智慧实在无与伦比。在藏地,佛陀亲口宣讲的《大藏经》有108函,龙猛菩萨、月称论师等印度大德所造的论著有200多函,这其中都描述了万法的真相,看后令人大为折服。因此,我们崇拜释迦牟尼佛,并不仅仅是源于信心,毕竟信心分为迷信和正信,有信心不一定都正确。但如果你用智慧去观察,就会发现佛陀把真理揭示得清清楚楚,并且找不到任何过失,既然如此,那这样的佛陀为什么不去恭敬?
当然,佛陀最精华的思想,即是将万法抉择为空性。人们如果没有证悟空性,就会整天为了名利而忙忙碌碌,诚如志公禅师在《劝世念佛文》中所形容的:“有有无无都麻烦,劳劳碌碌几时闲,人生曲曲弯弯水,世事重重叠叠山。”所以,对空性一点都不了解的话,有时候看来,许多现象令人心生悲悯。其实人生如此短暂,几十年一晃就过,倘若一味耽著自己所谓的事业,到头来会得到什么?徒有一身恶业而已。因此,大家一定要对空性有所认识。
不过,如今很多人由于没有系统闻思过,始终对空性有一种误区。有些学禅宗的人认为:“既然万法均为空性,善恶就不必太执著了,放生等善行也不用做,因为这是一种执著。”这种观点大错特错。虽说一切法的本体是空性,但你还没达到这种境界之前,取舍因果、行持善法是很有必要的。
从前在藏地,汉地和尚摩诃衍来弘扬禅宗。尽管禅宗至高无上,从《唐高僧传》、《宋高僧传》、《续高僧传》的历史来看,许多利根者依此而一闻千悟,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但当时他弘扬禅宗却不成功。为什么呢?因为他一开始就提倡什么都不执著,有些藏族人听信其言,致使寺内原有的供佛传统突然间断,佛像前居然断了供灯。(你们若去过布达拉宫等地,就会知道藏地供佛的传统由来已久、十分殊胜。)这种做法让许多有识之士难以接受,他们就遵照菩提萨埵的授记,从印度迎请了莲花戒论师来跟他辩论。最后,以摩诃衍失败告终,藏地又重新树立起了次第修行的传统。
因此,次第修行相当重要。虽在禅宗或密法的最高境界中,万法都是空性的,不能有丝毫执著,但我们尚未证悟之前,还是应当放生、念佛、读经、行慈善、做功课……这些一定不能断。否则,积累资粮的门如果堵塞了,将来则很难趋入解脱。所以,你们若没达到最高的境界,就不能间断行持善法,尤其是要以菩提心摄持,这一点千万不能忘!
五、空性并非为“无”,而是有光明如来藏
或许有人会问:“在究竟实相中,假如一切法皆空,那我们的起心动念、佛陀的功德庄严又从何而起呢?”是从空性中一种明清的部分产生,这个明清的部分就叫“如来藏”。
如来藏的见解非常甚深,它是佛陀第三转法轮的主要内容。关于这方面的教言,讲述最广的论典是《宝性论》,经典就是《如来藏经》;而密宗的《大幻化网》、《喜金刚》等中,对此也有非常细致的阐述。
既然如来藏是存在的,那它跟外道所承许的实有又有什么差别呢?学过《入中论自释》的人都知道,这部论专门引用了《楞伽经》等教证,说明如来藏的实有与外道有何不同,与小乘宗有何不同。实际上,如来藏是一切万法的实相,也就是禅宗明心见性时所见的“本来面目”,它与空性无二无别。要想获得这种境界,显宗通过推理或禅宗教言可以证入;密宗则以修气脉明点、观想本尊等途径,很快就能获得这种状态,或者也可依靠最殊胜的大圆满修法,通过上师的加持和窍诀,迅速认识心的本性,现前如来藏光明。
假如以窍诀的方式来讲,不管是外在的器世界,还是你内在的心识,本体皆为空性,这是第二转法轮的教义;而在本体空性的同时,实际上它光明不灭,有一个明清部分,这就是第三转法轮的教义。当然,万法的本体也并不单单是一个空性,或者一个光明。这样的本来面目,如果以我们的分别念、语言表达,就像用小小的仪器测量整个宇宙,或者用小鸟的翅膀丈量无尽虚空一样,是根本不现实的。只有真正证达了那种不可思议的境界,你才会明白这是什么感觉,正如禅宗所言:“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如来藏的境界既然如此甚深,那我们在凡夫地时,有没有机会了解它、认识它呢?有的。全知麦彭仁波切、宗喀巴大师等高僧大德,都在各自的论著中,讲过空性和光明的相关教义。所以,我们现在虽不能像圣者一样完全通达诸法实相,但依靠上师和大德们的这些教言,还是可以逐渐认识心的本体。
那么,如来藏方面的教言具体有哪些呢?显宗中有《辩中边论》、《辨法法性论》、《宝性论》等弥勒五论,及龙猛菩萨的《赞法界颂》等。在此基础上,大家若想进一步了解,就要学习密宗的《大幻化网》,以及最殊胜的大圆满、大手印。
当然,你们作为北大师生,要一开始就直接通达大圆满的境界,可能有一定的困难。但即便你不能通达,也要知道世间上最甚深的学问,就是空性和光明,亦即第二转法轮和第三转法轮的究竟教义。从窍诀上讲,它分别是由文殊菩萨、弥勒菩萨开显的。所以,现在的知识分子若想真正通达佛教,需要了解的教义特别多。但你仅仅是了解还不够,还要看能不能在生活中将这些用上。
在座的老师和同学们,有一部分人学过藏传佛教,也有一部分学过汉传佛教。你学过藏传佛教的话,就会知道它在中观和如来藏方面的论著相当多,我也翻译过一些,今后有机会、有因缘时,我们可以互相探讨。在探讨的过程中,你如果通达了般若空性,那解脱绝对没问题。相反,假如没有了悟空性,就不可能明心见性,获得阿罗汉、菩萨等任何圣果。因此,要想真正出离三界轮回,行持其他善法只是间接的因,唯有证悟空性才是直接的因。
六、对当代知识分子的点滴建议
1、培养利他的价值观
现在的世间上,不管是老师、大学生、企业家,都迷茫在实执中,沉溺在轮回的网里,所以,人们特别需要佛教的空性。只有证得了一些空性境界,他们对很多琐事才会看得淡,而不会无有限制地盲目追求,肆无忌惮地摧毁因果。
有时候看大城市里的人,跟我们山上修行人的目标完全不同,他们为了房子、金钱、感情、家庭,将难得的人身都浪费在这上面了。其实,人如果只为了生存而活着,就跟动物没什么差别了。现在很多人崇尚拜金主义、庸俗主义、享乐主义,不择手段地追求金钱,不要说关心自己的来世,就连今生中有价值的思想,他们也知之甚少。那今生中有价值的思想是什么呢?就是知足少欲、恭敬父母、希求智慧等美德,这对一个生存于世的人来说相当重要。
然而,现在好多大学生根本不求这些,我以前去过不少大学,见许多人进入校园之后,有一种放松感,成天泡在网上看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所作所为对今生来世没有任何意义,这是非常不应理的。实际上作为大学生,身上肩负着整个人类、整个社会的未来。国外有些国家对小孩子教育时,刚开始会告诉他们:“人类未来的希望在你身上。”以警策这些孩子要行为如法。同样,你们北京大学的学生们,也要经常这样提醒自己。且不说佛教中特别甚深的空性、如来藏的境界,仅仅是帮助众生、利益他人的美德你具不具足,每个人也应好好观察一下。
记得爱因斯坦说过:“人是为别人而生存的。我每天上百次地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是以别人的劳动为基础,我必须尽力以同样的份量,来报偿我所领受了的和到至今还在领受着的东西。我也相信,简单淳朴的生活,无论在身体上还是在精神上,对每个人都是有益的。”
可是,现在的大学生、公务员、老师、医生,一生的行为都为了自己,这很令人感到悲哀。当然,这种现象也跟如今的教育有关,我们从小就被灌输“为了财富、地位、名声而奋斗”的思想,那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只能是所有人都自私自利,口头上虽然提倡和谐社会,但实际上却唯利是图、言行相违。
要想转变这种风气,大家理应从自我做起,一点一滴培养利他的菩提心。我学习大乘佛教这么长时间了,其实大乘的教义归根结底,就是“利他”二字,除此之外,再没有更甚深的法了。要知道,藏地、汉地的佛教都属于大乘,但如果没有利他心,所谓的“大乘”只是徒有虚名而已。尽管空性、如来藏的教义非常殊胜,有缘分、有信心的人去研究也可以,但你若没有专业性的指导,光是随便看一两本书,则很难通达其中密意。因此,我们作为修行人,如今最重要的是什么?就是要培养利他心。甚至,就算你不是佛教徒,只是一个高等学校的老师或学生,利他心也必不可少。当你们这些学生毕业离开校门时,当老师们摄受一批又一批的学生时,若能始终存有一颗利他心,那做什么事都是有意义的。
2、认清前后世的存在
此外,我还想强调的一点是:现在人应当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所谓人生观,指对于人类生存目的、价值、意义的看法,它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表现为苦乐观、生死观等。现在世间上的人,因为有不同的爱好、追求,故也有不同的人生观。但作为一个佛教徒,人生观务必要具备两点:第一要相信因果,第二要了知生死轮回。假如你有了这两点,那生活、工作的目标就会有原则性改变。否则,不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也不相信前世后世存在,所作所为就会非常盲目。
因此,从现在开始,大家对人生观一定要有新的调整,应该像佛教一样承认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以及前世后世存在。有人可能提出质疑:“佛教的人生观虽是如此,但所有人的人生观不一定都要这样吧?”然而,大家要明白,这种人生观对当前来讲相当重要,它可从根本上扭转社会的不良风气。有些人始终对前世后世不相信,但不相信并不能证明它不存在,除非你有充分确凿的依据。可是我看了古今中外很多书,到目前为止,还没发现一个人有这种能力。多年以来,对于这个问题,我也跟不少学者、博士、大学教授、科学家探讨过,有些人尽管也不承认,但却无法举出合理的理由来。
与之相反,承认前世后世的理论,却特别特别多,包括牛顿也说过:“人死了之后,有神识存在。”当然,他可能是受当时基督教的影响,才有了这一番言论。据有些资料记载,牛顿一生的著作中,80%以上与神学有关,科学方面的连20%都不到。由此可见,科学家也并非都否认前世后世。此外,慈诚罗珠堪布还造过《前世今生论》,我将其翻译成了汉文,很多人看了之后,发现个别人前世做过什么、后世却能回忆起来,而且找不出可以反驳的依据,通过这些非常有力的公案、教理,他们的观念也有所改变。
所以,你们作为高等学校的师生,首先一定要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否则,你的世间学问即使再好,但不相信前后世的话,在短暂的人生中就不会积福行善,反而可能毫无顾忌地摧毁因果,做出种种可怕的行为来。要知道,你今生若是造了恶业,就算果报没有当下成熟,但就像吃了毒药一样,迟早会给自己带来痛苦。因此,正确的人生观对每个人来讲极为重要,有了它,你做任何事情都会有意义。
结 语
今天跟大家交流,我也没做什么准备,只是以平时的经验随便讲的。总而言之,对一个学佛法的人来说,在见解上,了解中观很重要,了解如来藏也很重要,而这样的学习需要长期闻思;在行为上,则一定要利他,这些我在讲《入菩萨行论》时详细剖析过,大家有时间最好能看一看,这本书肯定会对你有帮助。同时,希望每个人对自己的人生观重新观察:“以前我在这个世间上是怎么活的?如果前世后世真的存在,那该怎么办?”这个问题务必要关心。
今天就大概讲这些吧!非常感谢哲学系的老师提供这样一个机会。下面若有什么疑问、想法,我们可以互相探讨……
第三篇:佛教 论文 2
佛教的点点反思
法学院 何伟杰 12326017
在当代社会,除了出家众和信仰者,就大众层面而言,提起佛教、佛经,认为是神怪、迷信者大有人在。这与非正信佛教思想的泛滥,民间神道怪诞习俗的相沿,以及“精神鸦片”论说的流播,都不无一定的关系。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渐渐走进了神奇的佛教世界,对佛教的认识也不断的深入,学会保持平常心。当然,课程让我萌发一个强烈的念头——参加百灵禅寺的暑期禅修班。不知道以后的道路如何,作为党员的我还是觉得佛教可以在很多各方面给自己的人生带来帮助。佛教起源于印度,由释迦牟尼创设。他被尊之为“佛”(“佛陀”简称),就是觉者之意,谓是大切大悟了的圣人。佛陀在自觉了之后,又用其智慧觉他,教化世间的芸芸众生,离别苦境而自在安乐。奉行“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为其意,是诸佛教”,为净化人心和社会奋斗终生。他慈悲为怀,尊重生命,不仅关爱人类,并泽及其他有情界。因此,佛教能够流传千年,成为世界性的宗教,信仰者不计其数,绝非偶然。
佛教不是有神论者,不赞同宇宙万物为神灵所创造,不承认宇宙间有神在主宰一切;相反,它是无神论者。在大乘佛教的核心经典中,其主旨就是揭示“缘起性空”的真谛,认为实践万物都是因缘而起,缘聚缘散,不能永恒。当我第一次听到老师说这个问题的时候,异常惊讶。和女朋友闹翻了的我,虽然不能理解其背后深厚的涵义,但佛教了强调轮回,不主张永恒的主旨,每次让人听取都十分的安心,让人平静。
佛教主张一切平等,泯灭任何的差别。即使是佛陀与众生也不例外。并不认为佛陀是尊居九天之上,众生乃匍匐九地之下,判若云泥,相去万里。佛陀说法四十九年,旨在教化众生,自净其身,度离苦海,获取自在。而所谓众生得度,乃是自性自度,并不是佛陀的神力
所为。《金刚经》写道:“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既有我、人、众生、寿者。”这个问题上,上课好像没有具体的说。之前老师说过星云法师回答“如果扶老人可能会遭遇被诬告,那还应该帮扶老人吗”这个问题或许也正是这个意思。在政治课里,总有些阶级,敌人的概念,或许从佛教来看就都是受尽苦难的众生吧。民主主义者可能也不会想到,原来早在1000多年前,佛教就有那么深厚的平等思想。为了其徒众能息恶取善,佛教制定了百条戒律,防制身心,注重威仪,值得借鉴的东西也不少。五戒、八戒、十戒(沙弥戒)就是最典型的戒律。当然,我终究不是佛教徒,不会将了脱生死当成人生目的,无须受到诸多戒条的禁锢。但是,佛教的基本理论概念,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将“贪、嗔、痴 ”视为三毒,认为荣华富贵为虚幻不实。如果人们对此能有清醒的认识,社会风气不就干净多了吗?社会不就安定多了吗?
另外,佛教还有个重要的伦常理念,即“三世因果论”:前世或今生造下的善业或者恶业,在后来世必会达到报应。其实,对于我来说很大的一个收获就是明白了猪八戒为什么前世是一个天庭大将,转世投胎却变成了一头肥猪。可能这就是因果轮回,把前世造的错误都留给了今生今世。轮回论诚然不符合唯物论等现代科学,所以遭到社会的诟病和抨击。但是事务总是具有两面性的。正是这个不成熟的理念推动民心的向善和维系社会稳定。“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句俗语大家都记住,体现的正是因果论。今天的社会风气如此不堪乐观,“以德治国”“和谐社会”等口号相应的提出,目的就是想构建一个平和的稳定的社会。那如果可以对“三世因果论”去糟取精,辩证对待,我们也许会找到一个新的文化方法。
大乘佛教的基本思想,即“缘起性空”(或称“缘生性空”)说,它反映了佛教的宇宙观和认识论。缘起,是万事万物都是依缘而生:因缘生,因缘灭;此生故彼生,此灭故彼灭。这是我读一本关于《心经》的书里面写的,抱着老师所说的《心经》包涵佛教所有思想想法苦读两天。空是世界一切存在的真相,宇宙间大至世界,小至蝼蚁,莫不在缘起性空、性空
缘起中生生不息。即使如此,佛教所提供的缘起性空认识论,还是会引起了众多有心人的沉思。爱因斯坦说过:“物质是由于人类的错觉。”“宇宙中的存在只有场”其中的奥秘,我至今不懂。这也正是老师把佛教和量子力学联系起来的原因吧。谁又能知道再过一百年,爱因斯坦其实就是佛教的指路者呢?
总之,佛教是迷人的文化,包涵各种智慧。当然,课堂上还了解了许多佛教的发展史,佛徒信众的生活活动等等。去百灵禅寺禅修,也成为了我的暑期目标,也希望能是有缘人。回想所学留给我最宝贵的是一种向往,自觉觉他,自利利人,尊重生命,慈悲为怀。
2014.5.14
第四篇:分享智慧论文
分享智慧,共促成长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师有个明确的要求。即 “要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努力打造语文高效课堂,是每个语文教师急需探讨的问题。那么通过什么方式来打造高效课堂呢?在我们学校,已经形成了一种习惯,那就是,我们所有的教育资源都是全体老师共享。下面我就谈谈我们学校在开展“活学洋思精神,共享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活动中的一些具体做法:
以各学科教研组活动为载体,促进教师交流教学经验,共享学教智慧,打造高效课堂;以强化备课组建设为抓手,深化校本研修,引领教师专业成长,构建了较为完备的校本研修和教师成长机制;以备课组管理为突破口,强化各年级学科的业务职能,发挥学科整体优势,优化教学过程,为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有力的保障。
通过学校的教研活动和集体备课活动,来强化教师队伍的团队合作意识、教学教研意识、和谐共处意识,营造导向正确、学术氛围浓郁、人际融洽的教学教研环境。建立有效的备课组运行和管理模式,实现备课组活动的制度化、规范化、精细化、高效化。建立以备课组为基本单位的集体研修、师徒结对帮扶、同伴互助的校本培训模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建立以课标、教材研究,教学流程设计,重点难点突破,教学策略选择,练习设计优化为重点的集体备课模式,形成有较高质量的校本教案、学案、课件及训练体系,形成备课组共同认同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共享集体研究成果。建立教学问题、教学障碍、教学事故及时发现、即时诊断、限时诊治的机制,为有效教学提供保障。
要培养高素质的学生,教师必须先提高自身素质;要教会学生学习,教师自己必须先学会学习。加强学习是适应多种文化“传喻”方式并存的时代需要,是教师实施课程改革的需要,不学习难为人师。在教师学习方面,学校实行以教师自主学习为主的方式,在自主学习时,学校提倡教师以阅读专业书籍和课堂观摩研讨为主要内容,讲究多记录,多反思,多实践。每月都检查教师的政治业务笔记或定期组织新教师成长心得交流会。这样,既解放了教师,又成就了教师,提升了教师的语文水平和专业素养。
青年教师是我们语文教研组的骨干力量,是我校语文工作的生力军。为切实加强每位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我们每位语文教师积极进行教学研究活动,经常相互听课,听课者必须有听课、评课记录及课后反思。在此基础上,组织教师上好校级教学研讨观摩课。为了让老师们通过上课和听课有所收获,语文组分别上了不同形式的课,有同题异构课、师徒共课、专师讲座、新教师见面课、年级观摩课、新竺杯教学竞赛课等多种形式。老师从不同的切入点把课文的重点和难点都突破了,充分展示了老师们认真钻研教材,同事间认真讨论的精神。各位老师都很重视这些公开课,都希望自己能在活动中有所进步和提高,都能够认真备课,并主动找老师评课,不断改进。在课后教研组内都进行了说课评课活动,老师们在会上积极发言,使上课的老师和听课的老师都有很大的收获。学校还经常组织教师去听市里、区里的名师上的各类示范课、竞赛课、优质课等,这些都极大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鼓励中青年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比赛,不断提高自身修养,有些青年教师还获了大奖,充分体现了我校教师的素质、知识和能力。
下面,我说说学校的集体备课活动。备课组活动采取固定活动与随机活动两种方式。备课组长安排固定时间活动,因故暂停的须及时补上。每次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实施程序一般为:上一周教学情况总结与反思。内容包括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困惑、公开课评议、练习中反馈出的教与学的问题等;下一周教学工作研讨。包括教学进度和课时安排,教学内容、教学难点、教学策略等的研究,议定统一练习的范围、难度、题量、拟卷人,确定下次集体备课内容和主备人;按规定流程进行教学内容的集体备课。随机活动根据教学需要进行安排。
集体备课是备课组活动的基本内容。集体备课的基本程序:①个人初备。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正确处理三维目标,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设计的重点放在明晰教学目标、设计教法、学法和安排教学过程上。②集体研讨。集体备课时主备人系统说课,其他老师陈述自己的备课设想。备课组成员相互交流,取长补短,达成共识,主备人吸纳有益意见,形成通案。③二次备课。各位老师根据不同的学情和自身的教学特点,对通案作修订和完善,使教学活动更具针对性,能凸显自己的个性化风格,满足学生多样的学习需求。严禁教师照搬“通案”直接进入课堂。④课堂观察。备课组成员组内听课,共享教学智慧和学生创新火花,研究教学预设的课堂实施效果。⑤反思提升。通过自我回顾,反思自我的教学行为并与同行交流研讨,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经过集体备课和二次备课的教案应包括以下内容:(1)课题;(2)教材分析;(3)教学目标;(4)教学重点;(5)教学难点;(6)教法和学法;(7)主要教学环节;(8)主要设计或活动;(9)板书设计;(10)练习设计;(11)反馈与小结;(12)教学反思。
备课组活动要有序、有效,务求从实从细。备课组集体备课计划应于学期预备周提交学校教教务处,集体备课活动要做到:
1、“四确定”:定主备人、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
2、“四熟悉”:教师参加集体备课前必须做到熟悉《课程标准》、《教学要求》、教材内容,准确把握考点、重点、难点、关键点、学生认知过程中的易错点、易漏点、易混点;熟悉学生,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学习态度、习惯等心理因素,兼顾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熟悉教学方法,根据教学要求和自身特点,灵活选择适切的教学方法;熟悉教学设施,选用适当的实验及多媒体辅助教学设施,倡导自制教具和课件,倡导互助与合作。
3、“五统一”: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教学目标、统一重难点、统一单元练习内容、统一测试内容及时间;
4、“六必备”:备课标和教材,明确目标;备教学内容,注重知识间的逻辑关系及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备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备作业与练习;备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和能力提高的策略;备德育、美育的渗透因素。
集体备课的具体实施:
1、关注全体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集体备课时,特别关注营造一个宽松的教学氛围,创造一个自然、和谐、平等的教学环境。有利于消除上课过于拘谨的场面,有利于缩短师生之间的感情距离。在这个氛围里,学生才会勇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渴求解决问题,他们的创新意识,就自然而然地得到培养和发挥。
2、关注学科整合。通过这些方法使学生感到化学的世界这样精彩,化学离我们太近了。如果仅仅从书面来看,学生的知识面就会窄很多。
4、关注实验方法在讲解新课之前,我们总是给学生一个开放的空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智慧对课本中的实验进行设计评价,而创造的灵
感就在其中闪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是否高效自然也主要看学生学习的效果。在和谐的气氛中,在充满自信的时候,学生的学习效果最好,效率最高,课堂的高效也就水到渠成了。为此,在学生独立学习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从课前预习开始,到课内探究和课后帮教,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积极性,对学习中的薄弱环节进行监控、反思、调节、补救,增强学生的学习成就感。
集体备课主要成果:
1、集体备课可以显著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教育教学效益的最大化是集体备课的价值取向,也是集体备课的目的所在。走进新课程,面对新教材,我们学校的老师们通过这几年(主要是近三年来)的探索和学习,我们也掌握了不少先进的教育理念,但我们缺少的是新理念与实践有机结合的操作能力与机智。集体备课,正好提供了教师合作、探讨、实践的途径,通过参与者思想火花的碰撞,集体智慧的分享,精华糟粕的取舍,促使教师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和认识,拓展教学的方法与思路,进一步归纳、提升和再创造自己的教学设计,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学情,更好地体现自己的教学个性,不断改进自己的备课水平,优化自己的教学行为,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效果。特别在我们这样偏远闭塞、师资薄弱、资源缺乏的学校,集体备课的效果更为显著。(有没有集体备课的时候,一般平常的月考,学生的合格率,优秀率很难提高,集体备课后,提高了课堂的有效性,无论是合格率,还是优秀率,都有明显上升)。(出示去年其中考试的质量分析)。
2、集体备课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集体备课是校本研修的一种活动,长期坚持集体备课,可以使教师在教学的认知、行为方面向更科学更合理的方向转化,并对自己的教学工作进行不断的更新和全程优化。教师的素质历练,业务钻研、合作研讨、教法改进、自我反思的过程,就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校本研修离不开大家的智慧,教师专业发展离不开集体的协作。因此,集体备课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就拿我自己来说,我本来不是学理科的,专业水平很有限,但通过几年的集体备课,对我来说,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对我帮助特别大)。
3、集体备课可以分享与积累课程资源。正如文豪萧伯纳所言“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交流一下,就能产生无穷的思想与智慧。”每个教师在备课前,往往依据课程标准,做一些前期准备,有针对性的搜集一些相关的教学资源,如典型案例、课堂设计、课件和教辅资料等,集体备课为教师提供了展示与交流这些资源的平台,参与者通过广泛的交流和分享,就可以互同有无,有选择的处理资源信息,并把有用的课程资源归纳充实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去,集体备课,不仅达到了资源共享的目的,而且,还可以不断积累和丰富教学的课程资源(本我们学校专门成立了备课小组,并按课时计入工作量,建立了学校专门的集体备课资料库,资料库的建立可以说在集体备课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4、集体备课可以发扬团队的协作精神)。团队与合作是集体备课的两大主要的组织特征,集体备课往往以备课组的形式呈现,那么,集体备课的成败取决于备课组成员间的合作关系与协作精神。有专家就教师的相互合作,总结概括出七大益处:“心理支持、产生新想法、示范合作、汲取力量、减少工作负担、增强动机、支持变革,” 从中可以看出,只要正确组织好集体备课,发挥它的积极作用,不仅可以完善课堂教学,而且,教师在集体备课的参与、分享和汲取中,不断完善自我,更加团结,进一步凝聚起团队的协作精神。(可以说,在渔中,不仅仅是我们一个小小的备课组,包括我们理化生研修组,都是一个非常团结的团队,正是这种团结协作的精神,开成了一种合力,在长阳的最西部,交通不便,信息不灵的地方,连续三年中考,创造出了,物理、化学、生物成绩都是名列前五的好成绩。)
5、集体备课可以浓厚学校的教研氛围。
学校的教研工作离不开课堂教学的研究,集体备课实际上就是一种如何完善课堂教学的“行动研究”,它所解决的是教学中最直接、最实际和最有效的问题。集体备课中,一些大家感兴趣的课题,由于集体智慧的交流而得到认识上的结晶,这种认识能更好地指导教学实践,集体备课把理论和教学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不断丰富和积累教学的实践经验。同时,在集体参与备课的行动研究与反思中,潜移默化的浓厚了学校教育科学研究的氛围。
总之,作为新时期的教育者,我们应该以兼容并包的博大襟怀,去伪存真的务实态度,广泛汲取各路先进教育教学思想之精华,博采众长,为已所用,真正从为了教好自己的学生出发,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出发,发挥集体的智慧,去组织好我们的课堂,形成适应新形式更适合自己的教学风格。
第五篇:建筑风水学论文:佛教及佛教建筑(精选)
建筑文化论文建筑风水学论文建筑艺术鉴赏论文中国古建筑论文
佛教及佛教建筑
【摘 要】:本文通过对佛教文化以及佛教建筑相关内容的阐述,分析其对于人们生活和城市布局的各方面影响,旨在呼吁社会各界对于佛教这一宗教建筑的重视和保护。
关键词: 佛教;佛教寺院;
舍宅为寺
1.佛教产生的原源及保护佛教建筑的重要性
在我国古代曾出现过多种宗教,比较重要的是佛教、道教、和伊斯兰教。其它还有摩尼教、袄教、天主教、基督教、本教„„等等。中国古代建筑类型多样,有宫殿、庙宇、住宅、祭祀和宗教建筑,每种类型都有其特定的形式,意义和作用等。当然这些对我们认识和掌握古代建筑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对有关佛教及佛教建筑的了解和认识很有必要,加大宣传和教育以保护现存佛教建筑。
佛教诞生于公元前6世纪至前5世纪的古印度,传入中国,大约是在汉朝,很快受到广大百姓的信奉,也受到传统者的重视与扶持,朝廷组织专人传译经书,讲习教义,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前5-6世纪)形成了佛教在中国传播的第一高潮。佛教主张“普渡众生”的思想,唐朝是佛教在中国发展的盛期,几代帝王都崇信佛教,他们在京都设立伊经院,聘请国内外高师,培养了大批高僧学者;在各地兴建宫寺,使其逐步与中国本土文化相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佛寺建筑因而也成了中国古建筑中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西藏大约在10世纪后期形成了富有特征的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密宗佛教特别讲究仪规,对设坛、供奉、诵咒、授戒等都有一套严格规定,内部管理与组织也十分严密,佛寺中不仅有总管和尚,而且还设有管纪律,查违法,领众颂经,管理学经,辩论,考试等方面的专职喇嘛。由于实行政教合一,不仅寺院中僧职也起到官职作用,总管还代表寺院出席地方政府的重要会议。密宗佛教的节日有正月的祁愿法会,四月的佛诞生,六月的雪场节,七月的望果节,这些节日由于与当时民间的传统节日相结合,因而持续时间长,参与的人数多,在西藏几乎全民信教,这些佛节也几乎都成了全民的盛大节日。实例有:西藏拉萨布达拉宫[1],为现存举世瞩目的著名建筑之一。云南傣族等少数民族地区信仰的佛教是属于巴利语系的上座部佛教,大约在7世纪中叶由缅甸传入称为南传佛教。傣族地区的佛寺既直接受到缅甸泰国佛寺的影响,又结合当地民间建筑的特点,形成这个地区特有的一种佛寺形制,佛寺的主体建筑是佛殿,殿内供奉着高大的佛像,所以这些佛殿的屋顶都很高耸,体态庞大,为了减轻这些屋顶的笨拙感,当地工匠对它们进行了多方面的处理。
2.汉传佛教
流行于汉族为主的我国大多数地区的佛教,通称汉传佛教,明清时期以四大名山为其圣地。这就是五台山(文殊菩萨道场)、峨眉山(普贤)、九华山(地藏)和浙江普陀山(观音)藏传佛教分布在西藏、甘肃、青海及内蒙一带,以拉萨、以日喀则为中心。南传
佛教范围很小,仅限于我国云南的西双版纳等地,其佛寺平面与建筑风格,与中土大相径庭。五台山传说是文殊菩萨诵经礼拜、宣讲佛法之所[2]。因此五台山是文殊菩萨、峨眉山是普贤菩萨、九华山是地藏菩萨和浙江普陀山是观音菩萨。五台山的殊像寺是供奉文殊菩萨的寺庙,寺中文殊的佛龛背面塑着三世佛、即药师、释伽、弥陀三佛。让三佛居于文殊背面倒座上,是极其特殊的,很不合一般寺院惯例。
3.石窟
石窟是开凿在山崖壁上的石洞,是早期佛教建筑的一切种形式。印度佛教石窟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为精舍式僧房,方形小洞,三面开凿小龛,供僧人在龛内坐地修行,一种为支提窟,山洞面积较大,洞中靠后中央立一佛塔,塔前供信徒集会拜佛,石窟传入我国约在南北朝时期,随着佛教的流动出现在丝绸之路的沿途。现在发现早期的石窟是位于新疆的克孜尔石窟。中国的石窟来源于印度的石窟寺,后者是在石窟的后部设一不到顶的石塔,作为信徒膜拜对象,窟侧常设小室数间供僧人居住。著名的有敦煌鸣沙山、大同云岗、洛阳龙门、天水麦积山、太原天龙山等。它们大半集中在黄河中游及我国的西北一带,鼎盛时期是北魏至唐,到宋以后逐渐衰落。在中国,占主要地位的佛教建筑还不是石窟而是大量的佛教寺庙。九华山被唐朝廷赐封为地藏菩萨的道场。例如保存到今天的———大慈恩寺、兴教寺、香积寺等[3]。自从佛教传入我国,就开始发展建设佛教寺院。也可以这样说:凡是佛教寺
院都是由大型的,高级的合院建筑殿阁楼台共同组成的。
由敦煌壁画等间接资料,隋唐时期佛寺的主体部分,仍采用对称布局,即沿中轴线排列山、莲池、平台、佛阁、配殿及大殿等,其中殿堂已渐成为全寺的中心,而佛塔则退居到后面或一侧。密檐式塔除嵩岳寺塔为十二边形外,隋、唐多为正方形,辽金多为八边形。单层塔的平面有方、圆、六角、八角多种。北魏洛阳的永宁寺采取了“前塔后殿”的布局方式,依然是突出了佛塔这一主题。另一类以殿堂为主的佛寺为数很多,特别是某些“舍宅为寺”的寺院,为了利用原有房舍,常“以前厅为前殿,后堂为讲堂”,例如北魏洛阳的建中寺。
4.佛塔
佛塔原是佛徒膜拜的对象,后来根据用途的不同而又有经塔、墓塔等。塔作为宗教建筑,随佛教传入中国,早期的塔都是木塔,如中国的第一座塔洛阳白马寺塔,这座九层的宏大木质建筑几十年后即被焚毁,有中国古代摩天楼称的洛阳永宁寺塔。在山西应县,矗立着一座高耸入云的木塔。它以挺拔的身躯,端庄的造型和悠久的历史被国内外建筑学界称之为建筑瑰宝,又被人们称之为“天下第一塔”,这就是应县佛宫寺释伽塔,俗称应县木塔。我国的塔,早期受印度健陀罗的影响较大,后来在长期的实践中发展了自己的形式,在类型上大致可分为楼阁式塔、密檐式塔、单层塔、喇嘛塔和金刚宝座塔几种。藏传佛塔以北京白塔为例,其位于北海琼华岛南麓永安寺,顺治帝根据西藏喇嘛诺门汗建议而建,为藏传佛塔,塔身白色、宝瓶形状,最大直径14米,上面承托伞盖宝顶。
5.传教寺院
佛教寺院布局特点明显:坐北朝南,主要建筑均坐落在中轴线上,两侧廊房及钟鼓楼均以中轴线互相对称分布;讲究中轴突出,左右对称。寺内主要殿堂之间,又组成各个小四合院形式,即互相分隔,又彼此贯通,符合我国传统古建筑的特征。城市里的道路尽端,常常对着寺院[4]。寺院也就成为一个端,也就是对景。如北京的隆福寺、临汾的大云寺、呼和浩特的慈灯寺等等都是如此。佛寺里的一种建筑———古塔,在城池规划中组织在街道的尽端,构成城市的美景。苏州的报恩寺塔,就是面对大街的,行人走在大街面对高塔,形成城市的对景。
6.发出倡议
研究和学习佛教文化及佛教建筑对发展佛教、传播文化都是至关重要的,佛教建筑有着特殊的特征,它有着地域性、同质性、特殊性。历史上不同时期影响也不同,至今留下来的佛教文化遗址和遗物对今天来说都是非常的珍贵,我们应该尽全力去保护和修缮。注意佛教本土化所代来的影响或佛教的地域性问题。
参考文献: 1.《中国建筑地图》 光明日报出版社 胡淼森,蒋祝平著2005.03第一版
2.《中国古代建筑二十讲》 楼庆西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
书店 2004.4.第三版
3.《中国古代建筑历史》 《中国建筑史》编写组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三版1997.11 4.《中国城池史》 百花文艺出版社 张驭寰著 2003.08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