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6石家庄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的规定
1第一章 总则
2第二章 用地规划管理
第一节 城乡建设用地分类与使用 第二节 开发强度控制
第三节 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 第四节 规划用地红线范围划定 第五节 生态协调区规划管理 3第三章 建筑规划管理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二节 建筑间距控制 第三节 建筑退地界 第四节 建筑退线 第五节 商业办公建筑
第六节 建筑高度与景观控制
第七节 附属绿地、配套停车规划管理规定 4第四章 道路交通规划管理 第一节 城市道路工程 第二节 城市公共交通 第三节 其他规定
5第五章 市政工程规划管理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二节 给水、排水工程 第三节 其它市政工程
6第六章 地下空间利用规划管理 7第七章 附则
附录1:名词解释与计算规则 附录2:附表
附表1:石家庄市城市建设用地分类和代码 附表2:石家庄市建筑物停车配建指标 附录3:附件 附件1:《石家庄市容积率指标管理规定》 附件2 石家庄市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标准 附录4:术语及附表 A 术语 B 附表
1第一章 总则 第一章 总则
第1条 为加强和规范城乡规划管理,保障城乡规划的顺利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河北省城乡规划条例》、《石家庄市城乡规划条例》等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范、标准,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2条 本规定适用于石家庄都市区范围内城乡规划的制定和城乡规划管理工作。正定新区、正定古城、西部山前区、滹沱河沿线地区等对城乡规划有特殊要求的地区,可以按照相关研究或相关规划的成果执行。
其它县(市)应当单独制定有关技术规定;尚未制定的,可以参照本规定执行。第3条 各项建设工程的规划管理,应当按照经批准的详细规划、村庄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执行,上述规划无特殊要求的,应当按照本规定执行。2第二章 用地规划管理
第一节 城乡建设用地分类与使用 第二章 用地规划管理
第一节 城乡建设用地分类与使用
第4条 城乡建设用地分类按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 50137-2011)》表3.2.2执行,并应符合附表1《石家庄市城市建设用地分类和代码》的规定。第5条 城市建设用地应当根据受保护的重要程度按表5-1进行分类管理,并应严格保护A1类用地、优先保证A2类用地。
各类建设用地在符合环境相容、保障公益、结构平衡和景观协调等原则的前提下,可以按照表5-1及以下规定进行混合与兼容使用:(一)土地混合使用:是指在规划管理中依据控制性详细规划确定的混合地类,在用地主导性质的基础上按照不超过50%的比例,混合使用符合控规规定的其它性质的用地。(二)土地兼容使用:是指在规划管理中依据控制性详细规划确定的单一性质用地,在其主导性质的基础上按照不超过20%的比例,兼容使用符合控规或表5-1规定的其它性质的用地。控制性详细规划有明确规定的,按照控制性详细规划执行。(三)混合或兼容使用土地的,应按照用地面积比例对用地进行划分,并在出具规划条件前明确具体用地性质和用地划分比例,按照相应的规范确定有关规划指标及配套设施要求。确需按照竖向混合使用方式进行用地划分的,应结合具体地块的建设条件与开发需求,综合考虑相关要求经技术论证确定。居住用地与商业用地混合使用时,不宜按照建筑面积比例进行用地划分。
(四)土地兼容和土地混合使用不得同时采用。
第6条 利用现状多层居住片区内部零散用地进行建设的,应优先用于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小区内现状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设施不再使用的,其用地应当统筹用于其他公共服务设施或市政设施建设,不得进行住宅或商业开发。
第7条 各类建设用地上的建设内容由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按照《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石家庄市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标准》等有关规范、规定执行,遵循土地使用与建筑性质的相容性原则进行确定。涉及城市规划控制线的,还应符合省、市有关城市规划控制线管理规定的相关要求。第二节 开发强度控制 第二节 开发强度控制
第8条 建设用地容积率指标控制及计算规则按照《石家庄市容积率指标管理规定》执行。控制性详细规划有特殊要求的,按照控制性详细规划执行。
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可以在《石家庄市容积率指标管理规定》的基础上,制定和补充各类建设用地的用地标准。
第9条 各类建设用地的建筑密度应当符合以下规定:居住用地建筑密度不大于35%,同时还应符合《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关于住宅建筑净密度控制要求;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建筑密度一般不大于50%,用地局促或有特殊功能要求的经交评论证后确定;工业用地、物流仓储用地建筑系数不低于30%,建筑密度不大于60%;行政办公用地建筑密度不大于40%;中高等教育设施用地建筑密度不大于25%;医疗卫生用地建筑密度不大于35%;其他用地根据功能要求,由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研究确定。第三节 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 第三节 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
第10条 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按职能分为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商业服务、养老、行政管理与社区服务和市政公用等八类。第11条 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标准按照《石家庄市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标准》执行。本标准户均居住人口按3.0人计,人均建筑面积按35㎡计,公共租赁住房、限价商品房等保障性住房的人均建筑面积及户均人口按实际建设情况计算。第12条 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设置水平应当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在满足规定的公共服务设施规模的前提下,可根据城市规划,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统一安排、合理布置公共服务设施。
各项居住区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原则上要与居住区同期设计、同期施工、同期投入使用。需分期实施的居住类项目,应优先实施配套公共服务设施,或按住宅建筑面积比例各期分摊公建配套设施。配套设施先期建设比例不得低于整体项目中配套设施建设比例。第13条 鼓励使用性质相近,可相互促进的公共服务设施混合设置,在保证建筑规模不减少的前提下,总用地面积可酌情降低,但不应小于相应指标的70%。各类设施混合按《石家庄市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标准》执行。第四节 规划用地红线范围划定 第四节 规划用地红线范围划定
第14条 建设项目规划用地红线图的划定应当以现状实测地形图为依据, 综合考虑城乡规划要求、公建配套、土地权属权限、建设项目批准文件、有关政策和技术规范等因素具体确定:
(一)项目用地范围应以城中村改造计划、房屋征收计划、集体土地征收计划、企业搬迁改造计划为依据;
(二)按照规划要求需实施整体改造的,按整体范围核定;(三)棚户区项目用地范围原则上为房管部门认定的D级危房,与其毗连的同一街区内现状多层且建筑年代满30年的建筑可一并改造;
(四)城中村改造项目用地应严格限定在宅基地范围内,宅基地周边的零散用地、边角用地经城中村改造办公室或国土部门认定后,可纳入项目用地范围;(五)项目用地周边存在不能单独开发的零星用地时,应将零星用地纳入统一规划用地范围以内;
(六)项目用地范围还应当考虑需代征的相邻城市道路、河渠、绿化带等公共用地。第15条 核定项目周边需代征的公共用地,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需代征的公共用地应包括除快速路主路及与其相连接的立交用地以外与项目相邻的城市道路、绿化带、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及站点设施、河渠等;(二)需代征的道路、绿化带宽度总计不超过80米;(三)需代征用地两侧均为可开发项目,由两侧项目分别代征一半用地;若仅一侧为可开发项目,则由项目代征全部用地;
(四)自行改建项目不需重新划拨或出让土地的,无需代征相邻公共用地;(五)项目用地与规划道路、绿化带之间的剩余用地不足以单独实施改造的,该公共用地需由该建设项目代征。
第16条 项目用地范围内规划有城市道路、轨道交通线路、绿地、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福利、市政等市政和公共配套设施用地的,上述公共用地应全部预留。第五节 生态协调区规划管理 第五节 生态协调区规划管理 第17条 生态协调区是指在石家庄市城市总体规划中划定的、位于中心城区与组团城区之间的、具有一定宽度的生态区。具体范围为自中心城区规划建设用地外围至滹沱河—京港澳高速—衡井公路—青银高速—京昆高速围合区域内以生态建设和农业发展为主的区域。
第18条 生态协调区的建设应坚持统一规划,生态优先,因地制宜,节约集约用地原则,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除村庄改造和必要设施建设外,严格控制其它建设活动。
生态协调区内重点发展生态农业、生产性绿地、近郊风景林地等具有生态补偿、调节、休闲功能的绿色产业。
生态协调区内禁止新建、改建、扩建工业企业。对污染较重、占地规模较大、不宜在生态协调区发展的企业,应逐步向工业园区搬迁。
第19条 生态协调区内的乡村建设,应当依据经批准的乡村规划,统筹安排好农村居民点、基础设施、公益事业、产业发展、农田保护、生态涵养等用地,并按照城市规划的要求预留城市道路、交通、市政、公用等设施用地。
鼓励对符合迁并条件的村庄进行迁并建设,村庄发展已融为一体的多个村庄宜进行统一规划。
第20条 生态协调区内村庄的用地分类按住建部建村〔2014〕98号文中《村庄规划用地分类指南》执行;村民宅基地标准按《河北省农村宅基地管理办法》执行。(一)人均村庄建设用地控制在110平方米以内。
(二)现状人均建设用地大于110平方米的村庄,经过整合利用后,总规模应缩减到人均110平方米以内;现状人均建设用地小于110平方米的村庄,经过整合利用后,不得突破原有建设用地规模。(三)城市道路、公用设施等城市或区域基础设施占用村庄建设用地的,剩余村庄规划建设用地能够完成安置的,不再新增建设用地;剩余村庄规划建设用地不能完成安置,且人均建设用地小于110平方米的,可以酌情增加建设用地。
第21条 生态协调区内村庄的公共设施配套水平应与村庄人口及等级规模相适应,多个邻近的村庄可按服务半径统筹配套公建。具体配建标准参照冀建村〔2011〕151号文中《河北省村镇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导则(试行)》。生态协调区内村庄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后,在节余的村庄建设用地和污染企业腾退土地上,鼓励建设养老设施、文化设施、体育康体设施等公共设施,并按照乡村建设许可实施管理。第22条 经批准列入改造计划的村庄方可实施集中村庄改造。村庄改造原则限定在原有村庄建设用地范围以内,以村庄为单位,按户籍人口核定建设用地规模和建筑规模。产业建设用地规模原则上控制在原有村集体建设用地和村民住宅改造后的节余的宅基地范围之内。用地规模小于0.3公顷的零星村集体建设用地一般不再单独实施改造。
集中村民住宅建设,一般以多层为主,容积率不高于1.1,建筑密度不高于30%,绿地率不低于30%,住宅面宽不得超过50米。在基础设施条件允许且经90%以上村民同意的情况下,可以建设小高层,容积率不高于1.5,高度不超过36米,绿地率不低于35%。
集中建设的村民住宅,宜按照《石家庄市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标准》配建公共设施。3第三章 建筑规划管理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三章 建筑规划管理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23条 建筑间距、建筑退地界和退道路红线距离除符合消防、卫生防疫、环境保护、工程管线、地下空间、人防疏散、建筑保护、施工安全等要求,还应符合本章的要求。
第24条 遇有超出本规定所列情形的特殊、复杂情况时,建筑间距、建筑退界等参照相应规定具体研究确定。第二节 建筑间距控制 第二节 建筑间距控制
第25条 新建低层、多层居住建筑间距按间距系数确定,并满足下列要求:(一)南北向平行布置时,石家庄市中心城区与四组团区(县)城区建筑间距不小于南侧建筑高度的1.55倍,其它地区建筑间距不小于南侧建筑高度的1.61倍,且多层平行布置最小间距不少于20米,低层间距不低于16米,其它方向间距系数按表25-1执行。
注:
1、表中方向角为正南向(0°)偏东或偏西;
2、L为住宅标准日照间距。
(二)侧面间距不应小于8米,主居室侧面同时开窗时,不宜小于20米。(三)非平行布置时,按各自相应间距标准的1/2之和计算,但间距不得小于9米。(如表25-2)
第26条 中高层、高层居住建筑间距按日照分析、最小间距双因子控制,且满足下列要求:(一)住宅建筑日照标准按照《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年版)执行,其中,石家庄市中心城区与四组团区(县)城区执行大寒日日照不低于2小时的标准,其他地区执行大寒日日照不低于3小时的标准;石家庄市中心城区二环以内旧城改造项目内新建住宅可酌情降低,但不应低于大寒日日照1小时的标准。日照分析范围采用拟建高层建筑的建筑高度的1.62倍距离的扇形阴影区域作为计算分析范围,且最大计算分析范围不超过162米。(二)南北向平行布置时,最小正面间距按表26-1执行;其它方位按照表25-1的方位折减系数进行换算。
(三)最小侧面间距不应小于13米,主居室侧面开窗相对时不得小于20米。
(四)非平行布置时,最小间距按各自最小间距标准的1/2之和计算,但不得小于20米,其中新建高层建筑山墙与现状住宅建筑南侧大墙相对时,建筑间距不少于30米。(如表26-2)
第27条 不同高度等级的居住建筑最小间距按以下规定执行:
(一)正面间距:遮挡建筑物高度高于被遮挡建筑的,按遮挡建筑物的最小间距标准执行;遮挡建筑物高度低于被遮挡建筑的,原则上按各自最小间距标准的1/2之和执行。(二)侧面和垂直布置间距按照各自最小间距标准的1/2之和计算。垂直间距不应小于20米,侧面间距不应小于13米,主居室侧面开窗相对时不应小于20米。
第28条 遮挡建筑为多层建筑且被正面遮挡的居住建筑底部为非居住用房时,间距计算可扣除建筑底部非居住用房的高度,但不应超过两层。第29条 非居住建筑的最小间距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多层平行布置时,其正面间距不小于较高建筑高度的1.0倍,并不小于6米。垂直布置时,其间距不小于9米。侧面间距不宜小于6米。
(二)高层平行布置时,其正面最小间距按表29-1执行。垂直布置时,按各自最小间距标准的1/2之和计算,且不小于20米。侧面间距不宜小于13米。
(三)不同高度等级的建筑平行布置时,其正面最小间距按照各自最小间距标准的1/2之和计算。垂直布置时,其间距不小于13米。侧面间距不宜小于9米。第30条 居住建筑与非居住建筑间距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大墙相对且被遮挡建筑为居住建筑,按居住建筑间距规定执行。(如表30-1)
(二)被遮挡建筑为非居住建筑或对居住建筑非正向遮挡时,按各自对应间距的1/2之和计算,同时考虑视觉卫生因素。(如表30-2)
(三)多层建筑侧面间距不宜小于8米,高层建筑侧面间距不宜小于13米,多层与高层侧面间距不小于9米,新建高层住宅与其他建筑侧面间距不小于13米,主居室侧面开窗相对时,侧面间距不应小于20米。(四)低层商业建筑以及对环境、安全等有特殊要求的建筑与居住建筑的间距还应符合以下规定:项目内低层商业建筑与居住建筑的正面间距最低不小于13米,垂直布置时建筑间距最低不小于9米;垃圾转运站、热交换站、煤气调压站、中水处理设施、公厕等公共设施独立设置时与居住建筑的间距最低不小于10米。
第31条 居住建筑进深大于16米以及非居住建筑进深大于20米的,建筑进深每增加1米其侧面间距即在原基础上累加1米,直至达到正面间距标准。
第32条 对日照有特殊要求的建筑及场地,其日照标准和建筑间距应符合下列规定:(一)日照标准 托儿所、幼儿园的生活用房,应保证冬至日满窗日照的有效时间不少于3小时;医院的病房、疗养院的疗养室、中小学的教学楼以及老年建筑的主要居室应保证冬至日满窗日照的有效时间不少于2小时; 托儿所、幼儿园的活动场地应有不少于1/2的活动面积在标准的建筑日照阴影线之外;组团绿地应满足有不少于1/3的绿地面积在标准的建筑日照阴影线范围之外;新建高层建筑北侧为空地或城市道路的,标准日照遮挡线不得突破北地界13.5米或北侧道路的北红线外5米。(二)建筑间距
新建高层建筑与前款所列建筑之间的最小间距不得低于与住宅建筑之间的最小间距标准。新建多层建筑与上述建筑之间的最小间距须按照相应日照标准所对应的间距系数确定,其中冬至日满窗日照3小时的,间距系数为1.85;冬至日满窗日照2小时的,间距系数为1.78。第33条 现状建筑自身退地界不符合本规定,新规划的相邻建筑在满足日照、退地界等相关要求的前提下,因场地条件、建筑布局等客观条件限制,确实达不到最小建筑间距规定要求的,与该建筑之间的最小间距可适当减小,但不应低于正常间距的0.7倍。第34条 建筑间距应考虑自然地坪高差以及高架桥影响因素。第三节 建筑退地界 第三节 建筑退地界
第35条 建筑退让地界的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一)新建建筑按自身间距标准的1/2退让地界;若新建高层建筑北侧地块为空地,应按照最小间距标准的1/2退让正面地界。
(二)多层建筑山墙退侧面地界不小于4米;高层山墙退侧面地界不小于6.5米。主居室侧面开窗时,退侧面地界不小于10米。第36条 因场地条件、建筑布局等客观条件限制确实达不到退地界规定要求,不影响公共利益且经相邻权属单位同意的,建设项目可适当减少退地界距离;涉及到现状住宅的,还应当征求房屋产权人的同意。为合理利用土地和节约土地,同期建设的相邻权属单位,经协商同意,可以采取联建方式,不再退让地界。第四节 建筑退线 第四节 建筑退线
第37条 城市道路两侧新建建筑退红线距离应符合表37-1规定,并满足退地界、建筑间距要求,及抗震防灾等其它要求,同时考虑街道界面的完整性。
注:
1、建筑退红线均从地上建筑物的主墙体外沿算起。
2、沿道路交叉口布置的建筑,退三角视距按红线宽的道路执行。
3、山墙相连建筑高度不同的连续建筑,退道路红线距离按最高建筑的标准执行。
第38条 道路桥梁、道路交叉口周围的大型商业建筑、大型公共建筑;步行街、商业街、特色街、景观道路、主要出市口两侧的建设项目;周边均为已建成永久性建筑的建设项目,可根据交通影响评价、专业技术、城市设计、周边现状等要求在表37-1的基础上调整退让道路红线距离,具体由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研究后确定。
第39条 影剧院、艺术中心、车站、游泳馆、体育场(馆)、展览馆等人流较大建筑,应根据停车和人流疏散要求,适当加大退红线距离或建设门前广场,退道路红线不宜少于25米;医院、中小学出入口及大型商业,退道路红线不宜少于20米。第40条 面宽低于40米的高层塔式建筑,平行于40米以上道路红线布置时,在与周边相邻建筑协调、符合城市景观要求的前提下,退道路红线可适当减少,但不少于15米。
第41条 退红线少于10米(含10米)的新建建筑,沿路设置阳台、雨棚等地上附属设施,平行红线布置时不得突出建筑主体2米;垂直红线布置时不得突出建筑主体1米。
第42条 建筑退让城市绿线、蓝线、紫线的距离,在符合退让道路红线和相邻建筑间距、城市紫线保护等要求的前提下,多层不小于5米,高层不小于8米;位于工业园区内的,退城市绿线、蓝线的距离不小于5米。第五节 商业办公建筑 第五节 商业办公建筑
第43条 商业、办公类建筑物分类一律采用河北省《建筑物分类与代码标准(DB13(J)T80-2009)》,应使用“商务办公建筑”、“商场建筑”“金融保险建筑”等规范名称,禁止使用“酒店式公寓”、“办公式公寓”等非标准化名称。
第44条 商业、办公建筑单体设计方案应符合国家《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2006)》等相关规范的要求,并严格执行下列规定:(一)建筑外立面应规整,窗墙间隔均匀且四个方向开窗比例基本一致;禁止设置外挑阳台。(二)建筑内部交通应采用公共连廊或环廊组织方式,不得设计为单元式空间。(三)商业建筑标准层高不大于5米,办公建筑标准层高不大于4.5米。
(四)建筑形式应体现公共建筑属性,并应采用石材、金属等较高档的外装材料,禁止使用高明度、高彩度色彩。
(五)建筑配套禁止设置分户式燃气设施。第六节 建筑高度与景观控制 第六节 建筑高度与景观控制
第45条 石家庄市中心城区及四组团区(县)要结合自身的自然地理和历史文化特征,培育和形成各具特色的城市风貌特色。其中,中心城区要体现北方田园都市风貌,正定新区要体现绿色现代新城风貌,正定古城要体现历史文化风貌,鹿泉组团要体现浅山丘陵城市风貌。第46条 城市公共开敞空间周边景观按以下原则控制:(一)临城市广场周边建筑景观应界面整齐、风格协调。(二)临大型城市公园、水系周边的建筑宜以点式多层和小高层为主,临界100米范围内与公园、水系平行布置的板式建筑高距比宜按1:1控制。(三)规模较大的城市公园绿地周边宜用城市道路围合。
第47条 沿城市主要道路两侧的建筑,除城市设计有特殊规定外,应符合《石家庄市建筑景观控制导则》要求,并注重建筑界面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其建筑高度与面宽按以下规定执行:(一)沿街布置的高层建筑宜高低错落富有韵律,连续等高建筑数量不宜超过3栋,3栋以上宜进行错落设计,高差不小于较高建筑的1/5;一个街坊内沿街高层建筑面宽不宜超过用地面宽的65%。
(二)除车站、体育场馆、影剧院、城市综合体、医院等大型公共建筑等有特殊要求外,建筑高度小于或等于24米时,其最大面宽不宜超过80米;建筑高度大于24米时,其最大面宽不宜超过60米。
(三)不同建筑高度组成的连续建筑,其最大面宽按最高建筑执行。第48条 沿城市主要道路的建筑形式按以下规定执行:(一)沿城市主干道或迎宾景观路的高层建筑,原则要求外立面主体落地,不宜突出主体布置商业裙房。
(二)沿城市快速路和交通性主干道不应设置底商,如确需建设,应集中独立设置;底商可沿生活性道路、居住区中心设置,形成特色商业街区;沿街布置连续底层商业时,长度不宜超过1/2 以上的用地沿街面,其中,山墙沿街的建筑不再设置连续底商;底商外立面装饰材料宜采用石材等高档材料。
(三)面向交叉口建筑提倡凹角处理,增加城市开敞空间和绿化,尽量避免建筑以45°满铺朝向交叉口。
第49条 建筑高度在满足日照、建筑间距、消防安全等相关要求的前提下,还应符合以下规定:
(一)住宅建筑高度控制还应综合考虑节地、节能及居住的舒适性要求,最高不宜超过100米。
(二)在有净空高度控制的飞机场、气象台、电台和微波通讯等设施周围的新建、改建建筑物,其控制高度应符合有关净空高度限制的规定。(三)在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建筑周围的建设控制地带内新建、改建建筑物,其控制高度应符合对文物保护单位和保护建筑实施保护的有关规定。(四)现状多层居住片区内部进行建设的,应考虑建筑间距、空间环境及天际轮廓线的连贯与过渡。建设高层住宅时,在有多层或小高层住宅过渡的前提下,可逐步提高建筑高度,但最高不宜超过75米。
(五)总体城市设计确定的重要区域、主要干道、重要节点等特殊景观区域和视线控制走廊,按城市设计要求进行建筑高度控制。
第50条 建筑物层高原则按以下规定执行:
(一)多层、高层普通住宅建筑标准层层高不大于3.3米,低层住宅标准层层高不大于3.6米;用于商业或配套服务的住宅建筑底层层高不大于4.5米;跃层式或低层住宅等当起居室(厅)层高在户内通高时除外;
(二)独立商业建筑(指零售商业等)标准层高不大于5米;酒店类或以小开间单元式设计为主的商业建筑的标准层层高按办公建筑标准层层高控制;超市、大型商场、专卖店、餐饮、娱乐等功能集中布置的单一空间达到2000平方米以上的商业用房的建筑,因建筑设计规范要求可以加大层高;
(三)办公建筑标准层高不大于4.5米;办公或商业建筑的门厅、大堂、中庭、内廊、采光厅等除外;
(四)住宅建筑物阳台进深不大于1.8米;飘窗窗台与室内地面高差不小于0.45米、且凸出外墙宽度不大于0.5米;
(五)多层仓储和工业厂房层高不宜大于8米,有特殊要求的除外。第51条 鼓励建设绿色建筑,因绿色建筑规划设计需要,可以适当提高建筑物层高等规划指标;达到二星以上(含二星)等级的绿色建筑,对因实施绿色建筑技术而增加的建筑面积,经认定后可不纳入计算容积率。
第52条 建筑物楼前环境要与城市道路相协调,按以下规定执行:(一)建筑物室外地坪与人行便道坡度控制在1-2‰。(二)沿城市主干道设置地下车库出入口时,应与建筑相结合或与道路垂直,不宜与道路平行设置。
(三)独立设置的配电站(室)、泵房应根据消防、噪音、间距等规定进行布置,其外部形象应与周围景观环境相协调,进出线路应埋入地下。
(四)主体建筑的附属建筑,如变(配)电房、煤气调压装置等不宜临城市主干道布置,如确需布置时应采取美化或遮蔽措施,使其外部形象应与周围景观环境相协调。
(五)退红线15米及以上的建筑楼前空间须设置不少于宽5米的绿化带或同等面积的绿化用地,并充分利用边角地进行绿化。
第53条 除施工区围挡外,居住区、公共建筑区、厂区等围墙以通透栏杆、绿篱为主,高度不大于1.8米;大门、围墙退道路红线应大于0.5米,围墙应通透并进行绿化,造型尺度、色彩、材质等应与建筑风格相协调;建筑外设下沉式广场等设施,退道路红线不宜小于5米。
第54条 建设项目建筑色彩管理执行《石家庄市建筑景观控制导则》。城市设计对建筑色彩有特殊要求的按照城市设计执行。
建筑规划设计方案所确定的建筑色彩,应在建筑效果图和立面图上标明主色调色号和材质。建筑色彩选用色卡为《中国建筑色卡GSB16-1517.1-2002》。数量化表色体系以色相、明度、彩度三属性来确定颜色标号,表示方法为彩色HV/C(色相 明度/彩度)。
第55条 本节内容四组团区(县)可参照执行,四组团区(县)应单独编制景观控制导则。第七节 附属绿地、配套停车规划管理规定 第七节 附属绿地、配套停车规划管理规定
第56条 各类建设用地内的绿地面积占建设用地总面积的比例(以下称绿地率)必须符合《石家庄市绿化管理条例》的规定。第57条 计算绿地率的绿地面积,包括建设用地内的配套公共绿地面积和房前屋后、街坊道路两侧以及规定的建筑间距内的零星绿地面积。建设项目代征代拆的城市公园绿地不再计入建设项目自身的绿地率。
采用嵌草铺装的林荫停车场的绿地率按40%计算,未采用嵌草铺装的林荫停车场的绿地率按30%计算。
第58条 建设用地内应安排一定比例的集中绿地面积,大于5公顷的居住用地中集中绿地面积应不少于用地总面积的5%。
第59条 同一街区内的配套公共绿地可按规定的指标进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综合平衡。在符合整个街区集中绿地指标的前提下,可以不平均分布,并鼓励沿城市道路布局。
第60条 新建住宅用地的机动车停车应以地下为主,地面停车率一般住宅不超过10%,保障性住房按有关规定执行。
第61条 建设用地停车位需满足附表2《石家庄市建筑物停车配建指标》的规定。按规定需进行交通影响评价的,可以结合交通影响评价结果进行适当调整。4第四章 道路交通规划管理 第一节 城市道路工程
第四章 道路交通规划管理
第一节 城市道路工程
第62条 旧路拓宽工程,应结合交通需求,按照保树原则,确定道路横断面布置。现有行道树一般应保留至规划道路分隔带或绿化带内,特殊条件下,可保留至规划慢车道内。受两侧树木限制,车道宽度可适当压缩,但不应小于表62-1规定。渠化段内人行道缩窄宽度不宜大于路段的20%。
第63条 位于规划用地红线范围内的现状道路,在其道路功能及地下管网设施未被已实施的规划道路取代前,项目建设不得占用现状道路,其建(构)筑物应当退让现状道路路缘石距离大于3米。
第64条 跨河桥梁、互通立交、人行天桥、快速路、景观功能较强的主干路,应当进行专题道路、桥梁景观设计。道路景观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
(一)统筹协调道路、管线、交通、绿化、照明各单项工程设计,合理安排道路空间内各类设施。
(二)应遵循安全、统一、连续、精致、与城市空间形态和自然人文环境相协调的设计原则。第65条 规划道路控制点标高可结合实际地形在+15cm~-15cm范围内微调。道路两侧场地标高应高于道路50~30cm。邻街建筑退距内场地应与人行便道高程顺接,坡度不宜大于1.5%,不宜形成台地。
第66条 城市道路通行净高应当符合下列规定并宜预留一定安全距离:
(一)快速路、主干路、通行有轨电车的机动车道净高一般不低于5.0米,其它机动车道净高不小于4.5 米。
(二)人行道、自行车道净高不低于2.5米。
没有条件达到前款规定通行净高的,应当设置标志横杆,采取绕行等措施。第67条 道路设施带应结合路侧带内绿化合理设置。设施带宽度一般为1.5~2.0米,护栏、照明灯柱、标志牌、信号灯、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等应在设施带内综合布置。设施带内各类杆柱中心与路缘石距离应保持一致,交通标志应尽量合并杆柱设置或与路灯、信号灯等共杆设置。不得在快速路和重要主干路的设施带内设置书报亭、宣传栏等非交通设施。
第68条 道路附属设施不得压占无障碍设施和盲道及其两侧各0.5米人行道。电力环网柜、变电箱、电信交接箱等市政附属设施退出道路红线设置。第69条 城市道路红线内绿化种植,应按照道路规划断面实施,不应在非绿化用地内栽植永久性乔木。
第70条 红线大于45米的道路宜采用压缩隔离带的方式进行交叉口渠化。
第71条 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转角部位红线应作切角处理,红线切角长度一般采用10米、12米、15米、20米、25米、30米六级模数,并应符合表71-1规定:
第72条 建筑基地及单位机动车出入口除符合《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GB50180-93(2002年版)及城市规划要求外还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城市快速路两侧机动车出入口应严格控制。(二)在城市道路交叉口附近开设机动车道口时,一般不得设置在交叉口展宽段和展宽渐变段范围内,受地形限制或交叉口无展宽段时,出入口自道路红线切角折点向后量起,主干路上距离平面交叉口不应小于80 米、次干路上不应小于50 米、支路上不应小于30 米。位于交叉口的用地,因地块面积限制,开口距交叉口距离达不到上述要求的,经批准可临远离交叉口一侧的用地红线设置车行出入口。(三)建筑面积大于10万平方米的商业建筑、大于15万平方米的居住项目、市级以上医院等交通量较大的项目,应设置不少于两个方向的道路开口。
(四)位于交叉口附近的用地,原则上不得在同一条道路上设置两个(含)以上开口。
(五)地块开口宽度一般为10~20米,公建项目不应大于25米,有特殊要求的项目,开口宽度以交通影响评价结论为准。
(六)机动车出入口应设置缓冲区间,起坡道和闸机不得占用规划道路和建筑退让范围,车库出入口与城市道路规划红线距离不应小于7.5米。(七)在城市立体交叉口和跨河桥梁的坡道两端,以及隧道进出口外的30米的范围内,不宜设置平面交叉口和非港湾式公共交通停靠站。避免在城市道路弯道内侧布置项目机动车出入口。
(八)新建、改建学校、幼儿园的出入口位于次干路以上等级道路的,应当退让道路红线一定距离,校门与道路红线之间应设有不小于200平方米的交通集散场地。第二节 城市公共交通 第二节 城市公共交通
第73条 公交线路8条以上且机动车道为单向3车道(含)以上的城市客运干道(并行轨道运行线路的除外)应当设置公交专用道。第74条 城市新建、改扩建的次干路(含)以上等级道路应设置港湾式公交车站,其它等级道路有条件的宜设置。
第75条 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一)轨道交通站点设计应当考虑地下、地上空间的综合利用,邻近有待建的建筑物,应与建筑物结合;对已建或在建建筑物,应尽可能结合成整体或协调一致;对远期开发用地应预留衔接条件。
(二)轨道交通站点设计方案应兼顾行人过街的功能。(三)轨道站点设计应包含自行车换乘停车场设计内容,配建数量符合《石家庄市建筑物停车配建指标表》的要求。
(四)轨道交通站点设计应考虑与公交设施的有效衔接。
第76条 城市轨道交通的出入口应当布置在城市道路红线以外,受条件制约出入口布置在红线内的,应保证人行道最小2.5米的通行净宽。第77条 风亭不得妨碍公共通道或者出入口。排风口距离居住、学校等环境敏感建筑不小于15米,距离其他相邻建筑不小于10米,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进风口与污染源的最小距离还应当符合表77-1规定:
第78条 轨道线路以及车站位于地下的,结构覆土厚度应当满足管线敷设要求,并不小于3.5米。
第三节 其他规定 第三节 其他规定
第79条 新建二级及其以上等级公路,不应穿越城区、建制镇镇区。以上区域内现有二级及其以上等级公路,应当根据交通情况、发展情况,采取线位调整、高架、横断面改造等措施,分离地方交通与过境交通。
第80条 都市区内的公路,其规划管理应当按相应城市道路等级执行,道路断面、配套设施应根据都市区发展需要按照规划进行设计实施。第81条 因公共交通需要,建筑之间架设穿越城市道路的空中人行廊道,宜兼顾行人过街需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廊道净宽度不宜大于8米、廊道下净空高度应不小于5.5米。(二)廊道内不应设置商业设施。
第82条 不得在主干道及以上等级的道路上设置路内停车位,次干道应严格控制设置路内停车位。对于路边临时停车位,需要拆除变更时应无条件服从城市建设要求。5第五章 市政工程规划管理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五章 市政工程规划管理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83条 各类市政工程管线一般应当在道路用地范围内平行道路中心线敷设,确有需要的,可在道路两侧绿化带内布置,覆土深度不小于2.5米;特殊情况在道路用地及沿线绿地以外敷设的,须经土地使用权人同意。
第84条 在道路红线内建设人行地下通道、人防、地铁工程等地下构筑物,不应压缩管线通过的断面。如不能保证管线通过断面时,地下构筑物应当降低标高或预留管线通道,以确保管线顺利通过。
第85条 各专业市政管线规模应满足区域远期发展需求,并应当按照规划或实际需要预留支管,支管应当延伸至道路红线以外。
地下管线应当同类归并共用检修井,同一道路一般仅提供一条路由;道路红线宽度超过40米的城市干道宜两侧布置给水配水管和燃气配气管;道路红线宽度超过50米的城市干道应在道路两侧布置污水管线,宜在道路两侧布置雨水管线;有条件的新建地区,鼓励采用综合管沟集中敷设地下管线。
第86条 已经达到使用年限,或者管径、管材不能满足使用要求的工程管线,应当报废,由产权单位限期拆除,并按规划规模改扩建。旧管网改造项目,能够满足相关技术要求的,应当在原路径翻建,需重新安排路径的,需拆除原有管线,其原有路径可以依据规划布置其他管线。
第87条 三环以内市政工程管线应采用地下敷设方式,现有架空线应逐步入地。穿越既有道路宜采用非开挖技术。
第88条 各类市政管线从道路红线西、北向中心线方向平行布置的次序一般为:电力管线、给水配水管线、燃气管线、污水、雨水;从道路红线东、南向中心线方向平行布置的次序一般为:电信管孔、燃气管线、热力管线、给水管线、污水管线、雨水管线。第89条 市政工程管线检查井、闸井、工井的尺寸不应妨碍相邻管线通过和影响附近建(构)筑物的使用功能和安全,在道路交叉口内(除接管点外)不应设置检查井、闸井、工井等。第90条 两侧用地接户管线宜垂直市政管线,用户的各类市政接户井、检查井退道路红线净距不小于1.5米、绿线净距不小于1.0米。
第91条 道路两侧地块的二次管网原则上不得穿越市政道路,燃气、排水二次管线禁止穿越城市道路,对一侧地块单独配套设施困难,需穿越城市道路的,应集中设置管廊,强度应满足道路荷载要求,覆土深度至少3.5米,且满足排水及其他现状市政管线通过条件。第二节 给水、排水工程 第二节 给水、排水工程
第92条 污水厂、污泥处理处置设施、排水泵站的设置应结合周围环境,且与居住建筑和公共设施建筑的防护间距,雨水泵站保持不小于10米,污水厂、污泥处理处置设施、污水泵站不小于25米。采用地下式布置的污水厂、污泥处理处置设施、排水泵站且地面部分布置为绿化的,卫生防护距离可适当缩小。第93条 污水管网应避免倒虹。市政道路上排水管道管径不宜小于500毫米,污水管道的起点埋深一般不小于1.8米;雨水管道的起点埋深一般不小于1.5米。
第94条 道路排水管渠应预留两侧用地接户井,其间距不大于100米或结合现状需求设置。雨水口的收水能力应与管道设计流量相匹配,雨水口设置应考虑不小于1.3的堵塞系数。第95条 现状合流管道改造时,可利用原有合流管改造为污水管道,并须对两侧地块和道路接入的管道进行分流改造。
第96条 城市道路、广场铺装的基层、面层材料宜按透水性结构设计。进行广场、绿地、住宅小区等规划设计时,应考虑雨水的收集与利用,必要时可建人工调蓄和初期雨水处理设施。第97条 输送原水,有条件的应当采用管道或者暗渠。采用明渠输送的,应当采取保护水质和防止水量流失的措施;输水管道一般不得在地铁箱体或者地铁车站上方顺行敷设;供水管道与污水管道交叉的,如设置在下方,应当加装套管保护。第三节 其它市政工程 第三节 其它市政工程
第98条 城市规划区内新建220千伏及以下电压等级变电站不应建全户外式变电站;石家庄市中心城区二环内与四组团区(县)城区内须建全户内式变电站;在繁华地区或受场地限制时,可与其它建筑结合建设。
第99条 不同等级地下电力电缆应同沟敷设;高压架空电力线路宜同杆多回架设;箱式变压器、环网柜等电力附属设施退出道路红线设置;专用电力线应与市政电力管线同管沟建设,特殊情况下需单独建设的应与市政电力管线并行布置。
第100条 天然气场站如分输站、门站、储配站、调压站和加气(母)站应设置在相对独立的安全地带,占地面积宜符合表100-1的规定。燃气设施距周围建构筑物及其它设施的间距要求按照相关规范规定执行。
第101条 高压、次高压燃气管道不得在高压供电走廊下、桥梁上敷设。
燃气管道与公路、铁路、河道的平行距离50米范围内敷设,以及穿越铁路、公路、河道的,征求公路、铁路、河道等相应管理部门意见;穿越水源保护区的,征求环保部门意见;穿越城市道路的,一般应当垂直穿越,并加装套管保护。
第102条 鼓励建设地下式热力站;城市供热管道宜布置在25米以上的城市道路上。
第103条 电信线路规模应统筹考虑电信业务、数据通信、移动通信、有线电视、交通监控、通信专网及各种运营网络等多种信息传输通道需求,并应考虑适量的发展预留。通信交接箱退出道路红线设置。
6第六章 地下空间利用规划管理 第六章 地下空间利用规划管理
第104条 现状已建成的市政道路、公共广场、公共绿地、防护绿地等公共用地的地下空间,应当严格限制非公益性开发。因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等公益性设施建设,需要对已建公共用地地下空间开发的,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标准和规范,且不妨碍地表的各项使用功能。第105条 按照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对尚未实施的城市绿地、广场等公共用地的地下空间进行开发利用的,应满足以下条件:
(一)地上设施应与地下空间同步规划、同步实施。
(二)应满足人民防空、环境保护、防水排涝、交通组织、安全和设施运行、维护等方面的使用要求。
(三)不得建设住宅、敬老院、托幼园所、学校、医院病房等居住、生活项目;不得建设容易产生污染等影响环境以及加工、仓储、销售易燃易爆等影响安全项目。
(四)用于前款规定以外的其它经营性用途的,应当按规定配建停车设施,利用深度不超过20米,建筑面积计入容积率。列入避难场所的绿地和广场部分,不得开发地下空间。(五)按照规划,地面需进行绿化建设的,覆土深度不得小于3.0米;地面进行广场、道路建设的,其覆土深度不得小于1.0米,并应充分考虑市政管网的铺设要求。
第106条 城市道路的地下空间利用,应优先用于市政管线敷设,在满足相应条件下,可以建设市政地下道路、地铁、人行通道、地下商业街、人防工程、用户地下联通通道等设施,并应遵循以下规定:(一)市政地下道路、地铁:应满足地下管线敷设要求。
(二)人行地道:人行地道的长度不宜超过200米,其最小宽度6.0米。埋设深度应避让排水管线,最大建设深度不宜超过10米。
(三)地下商业街:应符合地下空间利用规划,应与周边公共建筑联通,改善步行交通条件。地下商业街建筑面积不宜小于5000平方米,利用深度不宜超过10米,并设置必要的供水、排水、通风、电力等设施。地下商业街出入口、通风井等出地面设施,有条件的应退出道路红线,确需设在道路红线内时,不能对行人通行和安全造成不利影响。
(四)人防工程:符合人防工程规划,埋设深度应避让市政管线,人防出入口有条件的应退出道路红线,确需设在道路红线内时,不能对行人通行和安全造成不利影响。
(五)用户地下连通通道:道路红线大于30米的城市道路,原则上不得建设穿越城市道路的用户地下联通工程,确需建设的,经论证不影响道路及市政设施的方可建设。红线小于等于30米的道路,在满足城市道路管线敷设要求的前提下,如确有必要,可以建设宽度不大于2.5米的综合管廊,宽度不大于8米的人行、车行通道。
第107条 水域的地下空间,除可以建设隧道、管网、地铁等必须穿越的设施外,原则上不得安排与其功能无关的建设。
第108条 商业办公、住宅用地、行政办公用地、住宅混合公建用地的地下空间优先用于停车场(库)、设备等配套用房建设。确需用于商业、办公、娱乐等其它用途的,地下空间不应超过二层,并按规定配建停车设施。经营性用房建筑面积计入地表容积率。
第109条 地下建筑物退地界、退道路红线、绿线距离,其最小值为5米,且与现状保留建筑不小于10米;深度超过20米的,需根据实际情况具体研究确定。
第110条 地下空间通风口等附属设施不得设于道路红线内;轨道交通、人防工程等公共设施的通风口等附属设施要与地面建筑相结合或设在规划绿线内,必须设在规划红线内时,不能对行人通行和安全造成不利影响。通风口与相邻建筑距离不少于10米。7第七章 附则 第七章 附则
第111条 规划条件与本规定不一致的,按规划条件执行。第112条 本规定由石家庄市城乡规划局负责解释。第113条 本规定自2015年3月1日起执行。附录1:名词解释与计算规则 附录1:名词解释与计算规则
一、建筑间距:
建筑间距是指两栋建筑物或构筑物外墙之间的水平距离。外墙应当包括保温层和外加装饰层,但不包括勒脚。突出大墙部位长度超过山墙长度或宽度超过总宽度的五分之一算外墙。居住建筑的计算间距是指遮挡建筑的计算遮挡线与被遮挡建筑外墙之间的距离。
遮挡建筑的计算遮挡线为遮挡建筑物的外墙线,不包括挑檐、建筑物楼梯间、阳台等突出部分,但有下列情况之一的除外:
(一)建筑屋面挑檐挑出宽度大于或者等于0.8米的,挑檐计入计算遮挡线。(二)建筑物楼梯间、阳台等突出部分累计总长度超过同一面建筑外墙总长度二分之一的,突出部分计入计算遮挡线。
(三)坡屋面建筑应当分别计算屋脊顶面和檐口顶的遮挡因素,以影响大的为计算遮挡线。退层建筑应当根据退层情况分别确定计算遮挡线。
二、建筑高度
建筑高度按下列规定计算:
(一)平屋面建筑,有挑檐屋面的,自室外地面计算至檐口顶;有女儿墙的,自室外地面计算至女儿墙顶,女儿墙为非实体墙的,自室外地面计算至屋面面层。
(二)坡屋面建筑,确定建筑间距时,按照屋脊顶面和檐口顶分别计算,以影响大的计算建筑间距;确定其他情况时,屋面坡度小于或者等于45度的,自室外地面计算至檐口顶,坡度大于45度的,自室外地面计算至屋脊顶。
(三)楼梯间、电梯机房、水箱间等局部突出屋面的辅助用房,水平面积之和小于屋顶平面面积四分之一的,不计入建筑高度;通风道、烟囱、装饰构件、花架、通信设施等其他屋面突出部分,不计入建筑高度。
有关规定对建筑高度有限制的,从其规定。
三、覆土深度
覆土深度为建筑室外地坪与地下建筑顶板之间的垂直距离。附录2:附表
附表1:石家庄市城市建设用地分类和代码 附录2:附表
附表1:石家庄市城市建设用地分类和代码
附表2:石家庄市建筑物停车配建指标 附表2:石家庄市建筑物停车配建指标
注:
(1)新建建筑面积大于1000平方米的建设项目,应按本指标设置停车场(库)。改建、扩建建筑面积大于1000平方米的建设项目,其建筑面积增加部分应按本指标配建停车场(库),原建筑物配建不足部分应在改扩建工程中按不足车位的50%补建。(2)指标表中心区为中华大街-和平路-体育大街-槐安路围合区域;其他地区为二环以外中心城区;新华集贸、南三条、南小街、北国商城片区改造项目,配建停车位数量不得超出该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容积率对应的停车数量。
(3)表中S建为建筑面积。住宅按总配建机动车位的5%作为访客车位并应公共开放,住宅S建≤70㎡的户型其配建指标可按未分户型计算;经济适用房S建>90㎡的户型按照商品房指标执行。
(4)保障性住房、集体宿舍等建筑的机动车地面停车泊位数不得超过配建总泊位数的40%,一般居住区内地面停车率不宜超过15%,其他建筑地面停车率不得超过20%。
(5)表中标注* 的建筑类型为特殊类型建筑,应通过交通影响分析确定停车配建设施要求,但上述要求不得低于上表所列低限值。在涉及历史文化保护、商业步行街等特殊区域开发的建设项目,其停车设施配建指标可依据经批准的规划设计方案执行。(6)建筑物附属配套餐饮娱乐设施可按照独立指标的80%执行。
(7)轨道交通车站中的轨道换乘站指有两条轨道交通通过的车站,轨道枢纽站指3条及3条以上轨道交通通过的车站。
(8)各类公共建筑物的配建停车设施建成后应面向社会开放使用。开放使用的停车设施需要设置收费设施的,其出入口处收费排队等候空间应不少于两车位。鼓励非公共建筑自用停车设施对社会开放。
(9)二环内有50%以上的用地面积在距离已建成或已正式立项批准建设的城市轨道交通站(不含二环站)出入口100米范围内的公共建筑,可减少10%的机动车停车泊位配置,但综合性公共建筑不得重复折减。
(10)项目用地有一个临街面面向区域分界道路的,配建指标宜选取两区域较高者。附录3:附件 附件1:《石家庄市容积率指标管理规定》 附录3:附件
附件1:《石家庄市容积率指标管理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我市建设项目容积率管理,逐步降低城市建筑密度和人口密度,打造宜居城市,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石家庄市都市区范围内规划管理工作。其它县(市)区应当制定本辖区相关规定,尚未制定的可以参照本规定执行。第二章 城市密度分区
第三条 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对城市建设用地进行密度分区,合理预测并提出远期城市发展空间密度布局和规划密度控制要求。
第四条 石家庄市都市区城市建设用地密度分区分三个等级(见表1)。
第三章 地块容积率的核定
第五条 地块容积率确定需考虑市政管线负荷、道路设施负荷及日照、消防等规范要求。居住用地地块容积率确定需同时考虑所在地区的教育、医疗等公共设施服务水平。在特殊地段地块容积率确定,还需考虑文物保护、机场净空、电力电信通道、危险品仓库、核电站防护、地质缺陷以及生态敏感区等相关控制要求。
第六条 居住用地、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地块容积率上限是在密度分区确定的基准容积率的基础上,根据微观区位影响条件进行修正。居住用地、商业服务业用地地块容积率宜按下式计算:
FAR 规划=FAR 基准×(1+ A1)×(1+A2)…;
式中:FAR 基准——密度分区地块基准容积率;
A1、A2——微观区位影响条件修正系数,如地块代征代拆公益性设施比例、用地规模系数、周边道路修正系数、地铁站点修正系数等,具体详见第九至十四条。
第七条 居住用地地块容积率等级分为3个等级区间,对应的密度分区基准容积率及容积率上限见表2。
第八条 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地块容积率等级分为3个等级区间,对应的密度分区基准容积率及容积率上限见表3。
第九条 居住、商业服务业设施建设项目代征代拆城市道路、城市绿地等公益设施用地比例超出项目建筑用地面积30%的,可采用容积率补偿办法,超出建筑用地面积30%以上的部分参与容积率指标计算,但增加的建筑面积不得超过原核定总建筑面积的15%,也不得超过相应密度分区的容积率上限。
第十条 居住用地地块容积率与地块规模大小有关,一般情况下,以1-5公顷为基准用地规模。地块大于或小于基准用地规模,地块容积率均应折减。地块规模修正系数见表4。
第十一条 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地块容积率一般情况下以0.7-2公顷为基准用地规模。地块大于或小于基准用地规模,地块容积率均应折减。地块规模修正系数见表5。
第十二条 居住用地、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地块容积率应根据地块周边城市道路情况进行容积率修正。根据地块与周边城市道路的关系,周边城市道路修正系数依据地块周边毗邻城市道路的情况分为一边、两边、三边及周边毗邻城市道路等四类。城市道路修正系数见表6。
第十三条 居住用地、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地块容积率应根据地块周边地铁站点等级及覆盖情况进行容积率修正。车站综合定位分成枢纽站和一般站两类;以站场外轮廓作为规定半径计算基点,规定半径为0—200 米和200—400 米两个等级;对跨越不同规定半径的地块,宜依据相应的修正系数和影响范围面积加权平均,折算到整个地块;远期实施的地铁线路站点原则上不考虑修正。地铁站点修正系数见表7。
注:目前石家庄正在实施的地铁线路为轨道1、2、3号线。枢纽站为两条及以上轨道线交汇处的地铁站点。
第十四条 周边城市道路修正系数和地铁站点修正系数同时存在时,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地块可进行重复修正,居住用地地块仅选取其中最大值修正。
第十五条 工业、物流仓储及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容积率,结合实际情况参照下表指标执行。
(一)工业用地容积率指标见表8
注:对工艺流程或安全生产等有特殊要求的工业项目的容积率指标,可具体研究确定。(二)物流仓储用地容积率指标见表9
注:对安全生产、卫生保护、交通组织等有特殊要求的物流仓储项目的容积率指标,可具体研究确定。
(三)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容积率指标见表10
注:中心城区改建学校,确因用地局促不能满足发展要求的,可通过适当提高容积率,保证建筑规模指标要求,满足发展需求。第四章 特定地块容积率控制要求
第十六条 对控制性详细规划已确定地块容积率指标的,应按控规地块容积率指标执行。第十七条 公建类超高层建筑容积率指标原则上应按上述指标规定执行,特殊情况可开展规划研究论证,并报经市政府同意后确定。
第十八条 新火车站区域、老火车站区域、西部山前区域、正定古城区域、滹沱河两岸区域等城市特殊控制发展区域,需根据城市设计深化控制性详细规划,完善地块规划指标,控制性详细规划报经市政府批准后执行。第五章 容积率的计算规则
第十九条 容积率是指建设项目用地范围内总建筑面积与建筑用地面积的比值。表达公式为:容积率=总建筑面积/建筑用地面积。第二十条 建筑用地面积计算规则
(一)建筑用地面积除包含建筑实际占地外,托幼、配套停车场及规划非独立占地的文化、体育、商业、卫生医疗、社区服务、养老助残、物业管理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用地,可以计入建筑用地面积。
(二)中小学用地、防护绿地、公园绿地、城市道路、交通场站、城市公用设施等用地不计入容积率计算。
(三)容积率按不同用地性质分别核算。住宅和商业办公设施等在用地内混合建设的,须明确各类用地的用地范围。各类用地的划分原则上按各自间距的一半来确定。特殊情况无法按各自间距一半进行分割的,其用地界线距建筑物大墙不得小于5米。因垂直方向混合而无法划分用地界线的,按不同性质建筑面积除以容积率指标核定用地面积。第二十一条 总建筑面积计算规则
总建筑面积原则上按照《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 50353-2013)计算,特殊情况计入容积率的建筑面积还应按以下规则执行:
(一)多层、高层普通住宅建筑标准层层高超过3.3米、低层住宅标准层层高超过3.6米、用于商业或配套服务的住宅建筑底层层高超过4.5米、独立商业建筑(指零售商业等)层高超过5米、办公建筑标准层高超过4.5米时,按每增加2.2米层高(含小于2.2米)即增加1层计算建筑面积,并计入容积率。
(二)跃层式或低层住宅等当起居室(厅)层高在户内通高时可按其实际面积计入容积率。超市、大型商场、专卖店、餐饮、娱乐等功能集中布置的单一空间达到2000平方米以上的商业用房的建筑,确因建筑设计规范要求加大层高的,可按实际建筑面积计算容积率。酒店类或以小开间单元式设计为主的商业建筑的标准层层高按办公建筑标准层层高控制。办公和商业建筑的门厅、大堂、中庭、内廊、采光厅等可按其实际建筑面积计算容积率。(三)建筑物凹阳台按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建筑面积并计入容积率;进深不大于1.8米的挑阳台,按水平投影面积的1/2计算建筑面积并计入容积率,进深超出1.8米的部分,按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建筑面积并计入容积率。
建筑物阳台含各类形式阳台、入户花园等。
(四)地下空间层高2.2米以上,地下室或半地下室的顶板面高出室外地面(以室外地坪为基准)大于1.5米时,该层按地上建筑面积计算并计入容积率。
(五)建筑底层架空作为公共休闲、交通、绿化等公共用途,且没有围护结构、视线通透、空间开敞的,该层建筑面积不计入容积率。
(六)地下空间用于商业、旅馆、办公等经营性用途的,其经营性设施建筑面积计入容积率;地下车库、设备用房、储物间等非经营性设施建筑面积不计入容积率。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二条 四组团区(县)中心区范围如下:
(一)正定县中心区范围为:东至京深西大街、南至华安路、西至107国道、北至规划树林路所围合的区域。
(二)鹿泉区中心区范围为:东至东环路、南至石太铁路、西至翠屏大街、北至玉石路所围合的区域。
(三)藁城区中心区范围为:东至尚东街、南至世纪大道、西至北马街、北至石德铁路所围合的区域。
(四)栾城区中心区范围为:东至兴安街、南至鑫源路、西至308国道、北至衡井公路所围合的区域。
附件2 石家庄市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标准 附件2 石家庄市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标准 1 总则
1.1 为保证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合理设置,贯彻可持续发展和节约用地的原则,提供适宜的居住生活环境,不断满足居民的生活需要,结合石家庄市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标准。1.2 本标准适用于石家庄都市区(含正定县)内新建、改建城市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建设,特殊设施配套要求应具体研究后确定。石家庄市辖其他县(市、区)的中心城区可参照本标准实施。
新建保障性住房居住区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宜参照本标准执行。
1.3 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设置除执行本标准外,还应符合国家、省和市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规定。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分类及配置要求
2.1 居住人口规模和用地范围,应依据城市规划确定。
本标准户均居住人口按3.0人计,人均建筑面积按35㎡计,棚户区(危陋住宅区)、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限价商品房等保障性住房的人均建筑面积及户均人口按实际建设情况计算。
2.2 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设置水平应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在满足规定的公共服务设施规模的前提下,可根据城市规划,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统一安排、合理布置公共服务设施。
2.3 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按职能分为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商业服务、养老、行政管理与社区服务和市政公用共八类。
2.4 1000人以上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标准按照附表1执行。设施规模按服务人口规模、千人指标进行核定,并满足一般规模、服务半径、设施分级设置等要求。1000人以下居住区应结合项目周边地区的公共服务设施条件,参照附表1补充安排配套设施。
2.5 居住区配套的教育设施包括幼儿园、小学、初中,小学与初中可综合设置为九年一贯制学校。普通高中应在区域统筹安排,相关标准另行制定。
2.5.1 幼儿园、小学、初中和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千人学生数、班均生数、生均建筑面积、生均用地面积按表1进行控制。
2.5.2 幼儿园的一般规模为6、9、12班,小学的一般规模为18、24、30、36班,初中的一般规模为18、24、30班,九年一贯制学校的一般规模为24、36、48、54班。
周边无相应教育设施服务的独立地段,人口达到3000人的,应设置4班幼儿园;人口达到7000人的,应设置12班小学。
有规模办学需要的,最大可设置18班幼儿园、48班小学、36班初中。
2.5.3 全日制幼儿园的服务半径不宜大于300m,小学的服务半径不宜大于500m,初中的服务半径不宜大于1000m。中小学生不应跨越铁路干线、高速公路及车流量大、无立交设施的城市快速路和主干道上学。2.5.4 新建学校运动场地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运动场地应能容纳全校学生同时做课间操,小学每生不宜小于2.88㎡,中学每生不宜小于3.88㎡。18班及以下小学应设60m的4道直跑道,24班及以上小学应设不低于200m的4道环形跑道和60m的4道直跑道。
24班及以下初中应设不低于200m的4道环形跑道和100m的6道直跑道,30班及以上学校应设不低于300m的6道环形跑道和100m的8道直跑道。
36班及以下九年一贯制学校应设不低于200m的4道环形跑道和100m的6道直跑道,45班及以上九年一贯制学校应设不低于300m的6道环形跑道和100m的8道直跑道。运动场地的用地尺寸和面积详见附表2。
2.6 居住区配套的医疗卫生设施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
2.6.1 居住人口达到3-5万人的,应设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筑面积1000-1500㎡。根据服务功能可适当增加建筑面积,按每千人设0.5个康复床位的,每设一张床位增加建筑面积30㎡。
2.6.2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服务半径不宜超过1公里。超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范围的居住区,居住人口达到3000人的,应设社区卫生服务站。社区卫生服务站按每千人20㎡建筑面积进行配置,每处建筑面积最低不小于150㎡,根据服务功能可适当增加建筑面积。2.7 文化设施按文化活动中心、文化活动室两级进行配置。
2.7.1 居住人口达到3-5万人的,应设置文化活动中心,建筑面积4000-6000㎡,用地面积3000-5000㎡;
2.7.2 文化活动室按每千人100㎡建筑面积进行配置,最小建筑面积不小于300㎡,每处最大服务规模为1万人。
2.7.3 居住人口达到3-5万人的,除设置文化活动中心外,还应均衡设置文化活动室。2.8 体育设施按居民运动场/馆、体育活动场地两级配置。
2.8.1 居住人口达到3-5万人的,应设置居民运动场/馆,包括室内居民运动馆和室外居民运动场两部分。其中室内居民运动馆建筑面积为3000-5000㎡;室外居民运动场用地面积为3000-5000㎡。
2.8.2 体育活动场地按每千人300㎡场地面积进行配置。每处最小场地面积不小于300㎡,最短边长不小于15米,每处最大服务规模为1万人。场地安排可室内外结合,宜设于公共绿地附近,兼有避难场所的功能。
2.8.3 居住人口达到3-5万人的,除设置居民运动场/馆外,还应均衡设置体育活动场地。2.8.4 在满足建筑规模要求和功能使用需要的前提下,室内运动馆宜与室外运动场组合设置,也可以与文化活动中心、居住区商业中心等合设。室外居民运动场应保证独立用地。为保证体育活动场地光照充足、场地完整,如配套室外体育活动场地中满足有不少于三分之一用地在标准的建筑日照阴影范围线之外,可按其面积的50%计入小区及以下级别的绿地面积。
2.9 商业服务设施主要分为四类,其中:菜市场、公益性商业网点作为公益性设施进行控制,居住区商业中心和其他商业设施作为经营性设施进行引导。
2.9.1 居住人口达到1万人的,应设置菜市场,按照每千人60㎡建筑面积进行配置。一般规模为:1-1.5万人配置800-1500㎡建筑面积的菜市场1座;3-5万人配置1800-3000㎡ 建筑面积的菜市场1座。
2.9.2 居住人口达到3000人的,应设置公益性商业网点,按每3000人设置1处,建筑面积100㎡。
2.9.3 居住人口达到3-5万人的,应集中设置居住区商业中心,建筑面积15000-25000㎡,用地面积4800-8000㎡。
2.9.4 居住人口达到1000人的,应均衡设置其他商业设施,按照每千人100㎡建筑面积进行设置。
2.10 养老设施按养老院、托老所两级配置。
2.10.1 居住人口达到3-5万人的,应设置养老院,建筑面积1260-2100㎡,用地面积1600-2600㎡。
城市新建区域条件较好,宜结合养老院设置为残疾人服务的康复托养设施,按每千人30㎡建筑面积、25㎡用地面积的标准增加规模。
2.10.2 居住人口达到1000人的,应均衡设置托老所,按每千人78㎡建筑面积进行设置,每处建筑面积不小于300㎡,每处最大服务规模为2万人。
2.10.3 居住人口达到3-5万人的,除设置养老院外,还应均衡设置托老所。
2.11 行政管理及社区服务设施包括街道办事处、派出所、居委会及社区服务用房、警务室、物业管理用房、物业经营用房。其中街道办事处、派出所为结合居住区区位、周边现状及规划情况统筹安排的设施。
2.11.1 居住人口达到3-5万人的,应结合行政管理单元设置街道办事处,建筑面积1500-2200㎡,用地面积1000-1500㎡,可与其他公共服务设施组合设置。
2.11.2 居住人口达到3-5万人的,应结合行政管理单元和公安系统基层设施建设规划设置派出所,建筑面积不小于1600㎡,用地面积1500-1800㎡,应有独立院落,在用地内安排警用训练场地400-600㎡。
2.11.3 居住人口达到4500人(1500户)的,应设置居委会及社区服务用房,按每千人67㎡建筑面积(每百户20㎡)进行设置。每处建筑面积不小于300㎡,每处服务人口不大于1万人。
2.11.4 居住人口达到3000人的,应设置警务室,按每3000-5000人设置1处,建筑面积30-50㎡进行设置。
2.11.5 居住区应按住宅建筑面积的3‰、4‰分别安排物业管理用房、物业经营用房。2.12 市政公用设施包括变电站、环网柜、配电室、公交首末站、垃圾转运站、热交换站、燃气调压站、邮政服务网点、信报箱、通信综合接入机房、生活加压水泵房、公厕、社区回收站、中水回用设施、雨水收集利用设施、防空地下室和消防水泵房共17项设施,其中变电站、公交首末站、垃圾转运站、雨水收集利用设施为结合居住区区位、周边现状及规划情况统筹安排的设施。
2.12.1 居住区应配置环网柜、配电室(箱)等供电设施。其中,居住人口达到3-5万人的居住区,如周边无变电站能够为其供电,还应设置110KV变电站。110KV变电站的用地面积一般为3000-3500㎡。
2.12.2 在城市边缘地区和居住区密集地区,居住人口达到3-5万人的,应按照每千人100㎡用地面积的标准设置公交首末站,用地面积在3000-5000㎡。可采用首层架空的方式综合设置超市、便民市场等商业设施。
2.12.3 居住人口达到3-5万人的居住区,周边无城市大中型垃圾转运站的,应设置小型垃圾转运站,服务半径0.8公里,用地面积不小于300㎡,建筑面积不小于120㎡,与周围建筑物间隔不小于5m。
2.12.4 城市热网地区的居住区应按每0.3-1万人设置热交换站 1处,建筑面积300-400㎡。采用分户供热的可不设置。
2.12.5 居住区应按每0.5-1万人设置燃气调压站(柜)1处,建筑面积18-30㎡。
2.12.6 居住人口达到3-5万人的居住区,应设置邮政服务网点,建筑面积150-250㎡。居住区应设置信报箱,可结合住宅单元入口门厅、通道设置信报箱群。
2.12.7 居住区应设置综合通信接入机房,整合网络、电话、手机通信、有线电视等各项通信设施的职能,设置标准为每0.5-1万人150-200㎡;每0.3-0.5万人100-150㎡;每0.1-0.3万人60-100㎡。
2.12.8 低水压地区、包含高层住宅的居住区应设置高压水泵房,每1-1.5万人设置1处或多处,建筑面积不小于350㎡。可与消防水泵房合设,满足消防相关要求。2.12.9 居住人口达到0.3万人的居住区应按服务半径不超过300m设置公厕,每处公厕建筑面积40-60㎡。应设置于人流集中处、城市道路沿线。宜设置附建式公厕,与公共建筑、商业建筑以及垃圾转运站合建,并设置单独出入口。2.12.10 按照环保、节约资源的要求,居住人口达到4500人的居住区,应按照每4500-6000人设置社区回收站1处,建筑面积不小于100㎡;居住人口达到1000人的居住区,应设置中水利用设施,有条件的居住区宜设置雨水收集利用设施。
2.12.11 居住区应按照国家规定设置防空地下室,包括掩蔽体、救护站、指挥所等功能,可采取平战结合的方式进行设置。
2.12.12 居住区应按照国家《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石家庄市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石政〔2003〕75号)等规范、规定的要求,安排消防水泵房、消防水池、消防栓、消防器材等消防设施。
2.13 鼓励使用性质相近、可相互促进的公共服务设施混合设置,在保证建筑规模不减少的前提下,总用地面积可酌情降低,但不应小于相应指标的70%。各类设施混合设置按附表3《居住区主要公共服务设施混合设置一览表》执行。
2.14 为贯彻平战结合的方针,结合地下空间可布置商业服务、市政公用类设施。设在住宅底层或地下室的公共服务设施,在建筑设计中,应采取措施避免干扰居民的生活、休息,应有独立的供电、供水和下水等设施。
2.15 各项居住区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原则上要与居住区同期设计、同期施工、同期投入使用。需分期实施的居住类项目,应优先实施配套公共服务设施,或按住宅建筑面积比例各期分摊公建配套设施。配套设施先期建设比例不得低于整体项目中配套设施建设比例。配套建设的幼儿园、中小学、文化活动室、养老院、托老所等设施原则上应安排在首期建设,其中中小学设施首期建成校舍的建筑面积不应低于《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建标〔2002〕102号)》中相应基本指标的规定。3 附则
3.1 本标准自印发之日起施行。对已出具规划条件居住区建设项目,配套设施按照原规划条件执行;未出具规划条件的居住区建设项目,配套设施按照本标准执行,但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对配套设施有明确要求的按照控制性详细规划执行。附录4:术语及附表 A 术语
附录:术语及附表
A 术语
一、控制性指标
主要指在进行规划、设计和建设时,必须执行的指标。一般主要包括:用地性质、人均用地面积、建筑面积等。
二、引导性指标
主要指在进行规划、设计和建设时,可根据或参照相关标准、居住区周边现状和规划情况、市场需求等进行确定的指标。例如,依据周边现状、规划情况和实际需求,可进行街道办事处、派出所、变电站、公交首末站、垃圾转运站、雨水收集利用设施的统筹安排;居住区商业中心和其他商业设施作为经营性设施,其功能、规模和面积比例,可根据市场需要适当调整。B 附表 B 附表
附表1 石家庄市中心城区居住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指标
第二篇: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本市城乡规划的编制和管理,实现城乡规划设计和规划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标准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办法》等法律、法规及有关国家技术规范,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本市城市规划区内的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等相关活动。第二章建设用地第三条建设项目用地面积大于15000平方米的,应当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经审定后实施,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修建性详细规划应当根据控制性详细规划确定建筑总容量控制指标;在不超过建筑总容量控制指标的前提下,建筑容量控制指标可以在科学论证基础上作适当调整。第四条建设项目建筑基地未达到以下最小用地面积的,不得单独开发建设:
(一)多、低层建筑和工业仓储类建筑为3000平方米。
(二)高层建筑为4000平方米。
建筑基地未达到上述规定的最小用地面积,但是,有以下情况之一,且不影响城乡规划实施的,经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可以建设:
(一)邻接土地已经完成建设或者为既成道路、河道,确实无法调整、合并的。
(二)因城乡规划街区划分、市政公共设施等限制,确实无法调整、合并的。
(三)其他情况确实无法调整、合并的。第五条建筑基地短边长度大于等于50米,且新建建筑符合与周边建筑退距要求的,可以单独建设。
第六条建筑基地面积小于等于500平方米的低层建筑项目申请房屋改建、扩建,原建筑规模已达到相应控制要求的,其批准建筑面积不得超过原不动产权证或者房屋所有权证上注明的建筑面积。
第三章建筑间距第七条建筑间距应当依据本市日照条件、建筑物朝向、建筑属性以及相邻建筑之间的相互关系,按照日照、采光、通风、消防、防灾、管线埋设、空间环境、建筑保护、视觉卫生等要求确定,同时还应当符合本规定。
第八条多、低层住宅建筑的间距,应当符合以下规定:
(一)住宅建筑平行布置时的间距控制:...(剩余全文98.05%)
加载中,请稍后
第三篇:荆州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8
荆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荆州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的通知(荆政发〔2018〕
3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荆州开发区,纪南文旅区,荆州高新区,市政府各部门:
现将《荆州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2018年1月11日
荆州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市城乡建设规划管理,实现城乡规划编制、设计和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和法制化,保证城乡规划有效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湖北省城乡规划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技术规范,参考国内先进城市的同类技术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市中心城区及周边需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包括荆州开发区、荆州高新区及纪南文旅区)内城市规划建设用地和镇规划建设用地的城乡规划编制、设计和管理等有关活动。城市规划区内其他镇(乡)、村庄规划的管理技术规定由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另行制定。
第三条 本规定适用范围内的规划用地划分为:I类地区、II类地区、III类地区(附图1—1)。I类地区(旧城区):指中心城区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东起豉湖路、柳垸二路,西至西环路,南至沿江大道、学苑路,北至北环路、荆沙大道的区域;
II类地区:指中心城区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除I类地区以外区域;
III类地区:指除I类、II类地区以外的区域。
第四条 编制、审批、修改城乡规划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本规定要求。
第二章 城市用地规划管理
第五条 为落实城市规划、指导建筑设计、塑造城市特色、优化城市形态,进一步提升城市品位,应当逐步推进城市设计工作。
城市设计分为总体城市设计、区段城市设计和专项城市设计。
(一)总体城市设计应当确定城市风貌特色,保护自然山水格局,优化城市形态格局,明确公共空间体系,并可与城市(县级人民政府所在地建制镇)总体规划一并报批。
(二)区段城市设计是针对城市、镇规划区内局部地区与地段编制的城市设计,与控制性详细规划相对应。
城市重点地区(历史文化街区的建设控制地带、重要的更新改造地区,以及城市中心地区、交通枢纽地区、重要街道和滨水地区等能够集中体现和塑造城市文化、风貌特色,具有特殊价值、特定意图的地区)应当编制区段城市设计,并作为该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的依据之一。重点地区以外区域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时,应当明确景观风貌、公共空间和建筑风貌等方面的城市设计要求。
(三)专项城市设计是针对城市整体风貌、夜景照明、天际线、开敞空间系统、城市色彩、立体空间形态、公共环境艺术等特定要素、空间和问题编制的城市设计。
城市设计成果可单独编制,也可作为法定规划的专项规划和专门篇章,上述城市重点地区原则上应当单独编制。
第六条 确定各类建设用地使用性质,应当遵循土地使用相容性原则,按照批准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执行。
第七条 城乡建设用地范围的确定应当符合下列规定:
(一)建设用地应当按照城市路网格局成片使用,形成完整的用地范围,周边有零星地块的,应当纳入项目用地范围内统一规划建设;
(二)建设用地邻城市主、次干道、支路及公共通道的,其用地范围应当征至城市道路中心线,代征的道路用地不参与建设用地平衡;
(三)建设用地内包含的保留建筑、管线,需明确他项权利用地时,应当依据建筑间距、消防安全及室外管线等要求,明确用地边界线,符合公共退让的要求。
第八条 建设项目原则上应当按街区及规划地块划分进行整合开发,除公益性设施和城市基础设施外,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得单独建设:
(一)商业服务业等公共设施项目建设用地未达到1h㎡;
(二)住宅小区建设用地未达到3h㎡。
建设用地未达到以上最小开发单元,经论证,与周边地块无法调整合并,且确定不妨碍城市规划实施的,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可予核准建设。
第九条 建设工程设计方案必须由具备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承担。具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
(一)商业服务业设施建设用地面积大于或等于1h㎡的;
(二)居住用地;
(三)工业项目用地面积大于或等于3h㎡的;
(四)城市重要地段(如历史文化街区、景观风貌区、中心区、交通枢纽等);
(五)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认为需要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的。
上述情形范围之外的,应当编制总平面规划图。
第十条 建设项目应当遵循统一规划建设的原则,涉及分期审批的建设项目,应当先行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分期实施时,应当优先建设学校、托幼、养老、社区服务用房、物业管理用房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
分期办理规划核实的建设项目,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按照原依法审定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建设工程设计方案的总平面图,申请规划核实区与在建(或拟建)区已进行分隔;
(二)原则上一个项目分期规划核实不超过2期;
(三)项目分期应当优先进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设施不得放在最后一期建设;
(四)分期建设的地块,原则上应当以规划道路、小区内部道路等为界限进行分隔。分期规划核实范围内的安全、道路、各类管线(给排水、供电、燃气、通信)、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满足规划核实项目的正常使用要求;
(五)申请规划核实范围内应当拆除的建(构)筑物已拆除完毕;
(六)规划许可中配建的物管用房和社区用房不在申请范围内,建设单位应当提供符合标准的过渡性用房;
(七)申请分期规划核实的,由建设单位编制分期核实方案(含分期范围及各项指标)报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后作为分期规划核实的依据。
第十一条 公共服务设施配置
建设项目应当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相关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标准除符合国家规范外,还应当符合省、市相关管理规定及专项规划要求。
第三章 建筑间距和建筑退让
第十二条 建筑布局设计应当进行日照影响分析。日照影响分析应当符合国家、省及地方相关技术规范和要求,采用经国家认可的日照分析软件。
(一)住宅、宿舍、托幼活动场地日照影响分析应当以大寒日8时至16时为建筑日照有效时间带;老年人居住建筑、医院病房、中小学校普通教室、托幼生活用房日照影响分析应当以冬至日9时至15时为建筑日照有效时间带;
(二)对现状建筑进行日照影响分析,建筑使用性质以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规划性质为准;
(三)新建建筑物不得减少周边原不满足国家日照标准的建筑物的日照时间;新建建筑物导致周边原满足国家日照标准的建筑日照时间减少的,减少后的日照时间不得低于国家日照标准。
第十三条 建筑间距应当综合考虑城市空间景观、日照、消防、通风、采光、视觉卫生、节能等要求,并按下列规定计算:
(一)建筑间距按照两栋建筑物外墙外边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计算;
(二)建筑物南北向平行布置的,建筑间距以南侧建筑物的建筑高度为标准计算;东西向平行布置的,建筑间距以较高建筑物的建筑高度为标准计算;两栋建筑物平行布置且与正南北向夹角大于60度的,以较高建筑物的建筑高度为标准计算;
(三)建筑物纵墙面有外挑阳台、楼梯平台、走廊及凸出辅助设施的,其间距以最大外凸部分的垂直投影线计算;
(四)单栋建筑物内包含混合业态的建筑间距应当分别按照不同业态相对应的标准计算。第十四条 居住建筑在满足日照、通风、采光的情况下,建筑间距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建筑高度20m及以下的条式建筑间距为(附图3—1):
1.纵墙面之间的间距不少于南侧建筑物建筑高度的1.2倍;
2.纵墙面与山墙面(即垂直布置)的间距不小于14m;
3.山墙面与山墙面的间距不少于6m。
(二)建筑高度20m以上的条式建筑间距为(附图3—2):
1.纵墙面之间的间距,20m及以下部分不少于南侧建筑物建筑高度的1.2倍,20m以上部分按照不少于所增加建筑高度的0.1倍进行递加计算,计算公式为(单位:米):建筑间距≥20×1.2+(H-20)×0.1(20为基本间距,H为建筑总高度)。
2.纵墙面与山墙面(即垂直布置)的间距,南北向不少于24m,东西向不少于20m;
3.山墙面之间的间距不少于13m。
(三)建筑高度20m以上的条式建筑与建筑高度20m及以下条式建筑的间距为(附图3—3):
1.建筑高度20m以上的建筑物纵墙面与建筑高度20m及以下建筑物纵墙面之间间距,以南侧建筑物建筑高度作为计算标准,分别按照本条第(一)项第1目或者第(二)项第1目计算;
2.建筑高度20m以上的建筑物纵墙面与其南侧建筑高度20m及以下建筑物山墙面之间的间距不少于15m,与其他方向建筑高度20m及以下建筑物山墙面之间的间距不少于18m; 3.建筑高度20m以上的建筑物山墙面与其北侧建筑高度20m及以下的建筑物纵墙面之间的间距不少于24m,与其南侧建筑高度20m及以下建筑物纵墙面之间的间距不少于18m,与其东、西方向建筑高度20m及以下建筑物纵墙面之间的间距不少于15m;
4.建筑高度20m以上的建筑物山墙面与建筑高度20m及以下建筑物山墙面之间的间距不少于9m。
(四)条式居住建筑在南北向投影的重叠面宽度小于12m的,两栋建筑物之间的间距不少于标准间距的0?8倍(附图3—4)。
条式建筑在南北向投影无重叠面的,最近点距离不小于15m。
(五)塔式居住建筑的间距,按照建筑物之间正南北向投影的重叠面计算(附图3—5):无重叠面的,最近点距离不小于15m;重叠面小于12m的,建筑间距不少于20m;重叠面大于12m的,按照本条第(二)项第1目计算。塔式拼接建筑按照条式建筑计算间距。
(六)塔式建筑与其南北侧条式建筑纵墙面的间距按照条式建筑计算;塔式建筑与其东西侧的条式建筑纵墙面之间的间距不少于18m;塔式建筑与条式建筑山墙面之间的间距不少于13m(附图3—6)。
第十五条 居住建筑与其南侧非居住建筑的间距,按照本规定第十四条的要求确定;与其北、东、西侧非居住建筑的间距,可按照本规定第十四条的要求适当减少,但不得少于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确定的间距要求。
第十六条 非居住建筑之间的间距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建筑高度24m以上的建筑物平行布置时的间距,南北向的,最近距离不少于18m;东西向的,最近距离不少于13m;
(二)建筑高度24m以上的建筑物与24m以下的建筑物平行布置时,最近距离不少于15m;
(三)建筑高度24m以下的建筑物平行布置时,最近距离不少10m。
第十七条 既非平行布置也非垂直布置时的建筑物之间的间距应当符合下列要求(附图3—7):
(一)当建筑的夹角不大于30度时,其最窄处间距按平行布置时的间距控制;
(二)当建筑的夹角大于30度,小于或等于60度时,其最窄处间距不得小于平行布置控制间距的0.8倍;
(三)当建筑的夹角大于60度时,其最窄处间距按垂直布置间距控制。
第十八条 第十四、十五、十六、十七条未涉及建筑形态的建筑间距要求,由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结合景观、日照、消防、采光、通风等要求经专家论证后确定。
第十九条 建筑后退用地界线距离,按下列规定执行:
(一)相邻建筑双方各自从建设用地边界起计算后退距离,其最小后退距离应不小于第十四、十五、十六、十七条确定的建筑间距的一半,并应当满足国家日照标准要求;
(二)在现有建筑周边新建建筑,其后退距离应当满足现有建筑日照、消防、环保、卫生防护的要求;
(三)地下建筑物的离界距离,一般不少于地下建筑物深度(自室外地面至地下建筑物底板的底部的距离)的0.7倍,在满足相关设计规范和技术要求的前提下可适当减少退让距离,但最小不得少于3?5m。
第二十条 沿城市道路两侧新、改、扩建建筑,其后退道路红线的距离应当符合下列规定:
(一)建筑高度100m以下的建筑物,其退让距离不得少于附表3—1的规定;
(二)建筑高度100m以上的建筑物,其退让距离应当通过城市设计确定,但最小不得少于附表3—1中建筑高度60-100m建筑物的后退距离;
(三)影剧院、游乐场、体育场(馆)、展览馆、会展中心、大型商场、大型医院等有大量人流、车流集散的公共建筑,其临城市道路的主要出入口退让道路红线的距离不得少于25m;
(四)建筑物退让城市快速路、主干道平面交叉口视距三角形道路斜线的距离(附图3—8),自城市道路红线直线段连接线算起,建筑高度20m以下的建筑物不少于20m,建筑高度20m以上的建筑物不少于30m;建筑物退让主干道和次干道平面交叉口视距三角形道路斜线的距离,自城市道路红线直线段连接线算起,建筑高度20m以下的建筑物不少于15m,建筑高度20m以上的建筑物不少于20m;如果交叉口涉及道路高架等特殊情况,应当根据城市设计来具体确定。
城市主次干道交叉口处应预留规模适宜的公共绿地或绿化休闲广场。
(五)新建项目原则上不得修建围墙,宜以花台、绿地、绿篱等作为用地边界的隔离带;如因安全和特殊功能需要确需修建围墙的,围墙退让城市道路红线不得小于1.5m,且应当采用通透式围墙,并进行垂直绿化,有政策要求明确建设封闭式围墙的,应当在墙基处预留栽植空间并对其外墙面进行垂直绿化。
临城市道路修建的门房、岗亭等构筑物,退让城市道路红线不得小于5m。
第二十一条 建筑物退让公园绿地距离不得少于10m,退让城市道路沿线绿化控制带的距离不得少于5m。
第二十二条 建筑物退让临江、河(湖)蓝线距离应当满足有关规定要求,且最小不得少于12m。
第二十三条 建(构)筑物后退道路红线,应当从建(构)筑物底层凸出外墙计算,外挑部分垂直投影线超出底层凸出外墙的,按外挑部分的垂直投影线计算。第二十四条 沿铁路、公路、油气输送管道、光缆及电力线路两侧新、改、扩建建筑物,其退让距离应当符合交通、环保、消防及安全等相关技术规范和管理规定的要求。
第二十五条 荆州古城、历史文化街区、文保单位和历史建筑保护范围内新、改、扩建项目应当符合经批准的专项规划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第四章 建筑设计
第二十六条 经营类建筑物容积率计算规定
(一)居住建筑
1.居住建筑结构层高不应超过3.6m,且最低不应低于2.8m。结构层高大于3.6m且小于等于5.8m(3.6+2.2m)的,按该层外墙结构外围水平面积的2倍计算建筑面积;结构层高大于5.8m且小于等于8.0m(5.8+2.2m)的,按该层外墙结构外围水平面积的3倍计算建筑面积;结构层高大于8.0m的,以此类推。
2.跃层式居住、低层居住、错层式居住建筑的起居室在户内通高共享时,不列入超层高控制范围,按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容积率。
(二)办公、酒店式建筑
办公、酒店结构层高不应超过4.5m。结构层高大于4.5m且小于等于6.7m(4.5m+2.2m)的,按该层外墙结构外围水平面积的2倍计算建筑面积;结构层高大于6.7m且小于等于8.9m(6.7m+2.2m)的,按该层外墙结构外围水平面积的3倍计算建筑面积;结构层高大于8.9m的,以此类推。
(三)商业建筑以及住宅小区配套公建
1.单层建筑面积在1000㎡以下小型商业建筑以及住宅小区配套公建,结构层高不宜大于5.1m,并不得大于7.3m。
2.结构层高大于5.1m且小于等于7.3m(5.1m+2.2m)时,按该层外墙结构外围水平面积的2倍计算建筑面积;结构层高大于7.3m且小于等于9.5m(7.3m+2.2m)的,按该层外墙结构外围水平面积的3倍计算建筑面积;结构层高大于9.5m的,以此类推。
(四)商业、办公、酒店等建筑首层门厅、大厅、中庭等公共空间,办公和酒店的会议厅、宴会厅及单一空间建筑面积超过1000㎡的且有较高层高要求的集中商业等功能空间,影院、剧场、体育馆、博物馆、展览馆等公共建筑,不受上述层高规定控制。对于建筑存在多种功能的情况,按建筑功能相对应的建筑层高予以控制。
(五)建筑阳台及外挑构筑物控制
1.建筑主体结构外阳台(附图4—1)进深不大于2.4m(对不规则的取进深平均值),均按其水平投影面积的1/2计算建筑面积并计算容积率,不符合此规定的按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建筑面积并计算容积率;阳台总建筑面积不得超过套型建筑面积的7%,超过部分按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容积率; 2.入户花园、空中花园按其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建筑面积并计算容积率;
3.飘窗不得设在楼板的延伸部分,当突出外墙的距离不大于0.7m时,不计算建筑面积。
(六)架空层、地下室和半地下室
1.建筑底层设计布置架空层的,结构层高在2.2m以下的,按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建筑面积并计算容积率;结构层高在2.2m以上的,按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建筑面积并计算容积率。如架空层为建筑(包括住宅及文化、体育、教育等公共建筑)首层,以柱、剪力墙落地,视线通透、空间开敞,层高不应低于标准层高;只作为休闲、绿化景观等公共开敞空间使用时,除架空层内的电梯井、门厅、过道、楼梯间等功能空间外,其他面积不计算容积率。
2.房间地平面低于室外地平面的高度超过该房间净高的1/2者为地下室,地下室应当为土层四面围合的地下空间。
建筑物地下室、半地下室作为人防和停车等使用的,按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建筑面积,不计容积率;建筑物地下室、半地下室作为商业、娱乐等经营性功能的,按其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容积率。
(七)地上停车楼按建筑面积的一半计算容积率,地上机械式多层停车库按单层计算建筑面积,不计算容积率。
第二十七条 居住建筑的面宽应当符合以下规定:
(一)建筑高度大于20m,小于、等于60m,其最大连续展开面宽的投影一般不大于75m;
(二)建筑高度大于60m,其最大连续展开面宽的投影一般不大于70m。
(三)环古城、滨长江、沿河湖及市级公园等重要景观地带,建筑高度大于20m的建筑物最大连续展开面宽的投影之和一般不大于规划用地相应一侧宽度的50%。
第二十八条 历史城区、历史文化街区和塑造城市文化、风貌特色、具有特殊价值和特定意图的地区,新建和改造建筑应当体现荆楚优秀传统建筑风格内涵与地域文化特色,注重城市文脉的延续与城市风貌的整体协调,提倡采用新材料、新技术与传统荆楚建筑风格相结合,突出“荆楚派”未来发展新方向,展现荆楚建筑的美学意境与时代特征。
第二十九条 临街建筑墙外设施及户外广告的设置,应当符合相关技术规范及专项规划的要求。建筑物的太阳能设施及其附属设施、空调器室外机等,应当结合建筑造型,进行一体化设计。
第三十条 绿色建筑
(一)建筑设计应当满足绿色建筑标准要求,按《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进行设计,并按《湖北省绿色建筑省级认定技术条件》(试行)或者《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进行评价;
(二)鼓励城市大型公共建筑、居住小区设置雨水收集利用装置,建设区域性中水回用系统。因地制宜规划城市水景,从严控制非自然水源的人工水景建设;
(三)建筑的布局、朝向、形状和结构设计应当符合民用建筑节能要求,并符合《节能建筑评价标准》的规定;
(四)建筑主要房间应当尽量避免东、西朝向,建筑单体设计应当考虑有利于自然通风。建筑夏季防热应当采取环境绿化、自然通风、建筑遮阳和围护结构隔热等综合性措施。
第三十一条 在有净空高度限制的飞机场、气象台(含地面观测站和天气雷达站)、电台和其他无线电通讯(含微波通讯)设施周围新、改、扩建建(构)筑物,其控制高度应当符合国家有关净空高度限制的规定。
第三十二条 在中心城区范围内,新、改建各类项目,在设计时应当统一考虑夜景照明的内容。下列范围应当设置夜景灯光照明设施:
(一)快速路及主干道两侧的建(构)筑物、绿化带,非主干道两侧的高层建筑物和标志性建筑物;
(二)港口、码头、车站、高速公路出入口、商业中心、商业街(区)、会议中心、桥梁、电视塔、体育场(馆)、广场、街头绿地、公园、旅游景点及其它大型公共场所;
(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及风貌建筑;
(四)长江、内河、湖泊等水域沿岸景观地带;
(五)户外广告设施及商业性牌匾、字号、标识;
(六)城市规划确定的其它城市夜景观灯光设计范围。
第五章 城市道路和交通公用设施工程规划管理
第三十三条 城市道路按照其在道路网中的地位,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四类。
第三十四条 城市各级道路设计车速、路网密度等规划指标,应当符合附表5—1规定。道路网通行能力应当与用地性质及土地的开发强度相适应。容积率大于4.0的居住、商业项目,以及大型交通、公共设施等项目,应当按《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技术标准》(CJJ/T141-2010)进行交通影响评价,该评价可作为设计方案的专门篇章,也可单独编制。
第三十五条 建设用地内的道路与城市道路进行衔接时,其变坡点必须设在建设用地红线范围内。
建设项目选址应当符合城乡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和各项用地功能布局的要求,不得在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外选址建设。
有机动车交通要求的建设项目在城市道路交叉口选址时,必须满足机动车出入口至城市主干道交叉口的距离,自道路红线交点量起不应小于70m。
第三十六条 城市道路、广场等必须遵循设置无障碍设施的有关规定。
第三十七条 城市公共交通的设置应当符合下列规定:
(一)城市公交车站可为直接式和港湾式,城市主、次干路和交通量较大的支路上的车站,宜采用港湾式。站台长度最短应按同时停靠两辆车布置,最长不应超过同时停靠4辆车的长度,否则应当分开设置;
(二)公交专用车道的设置条件和设置方法,必须符合相关技术规范及要求;
(三)轨道交通车站设置应当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要求,与城市土地利用相协调,并妥善处理好与地面建筑、地面道路之间的关系。
第三十八条 城市公共停车场的设置应当符合下列规定:
(一)城市公共停车场应当根据城市静态交通专项规划,落实空间布局,其用地总面积可按规划城市人口每人0.8-1.0㎡计算;
(二)公共停车场出入口不宜直接与城市主、次干路相连,停车场出入口受条件限制必须在城市主、次干路设置时,应当符合行车视距要求,且交通组织应当采用右进右出的方式;当停车场出入口道路坡度较大时,应当设缓冲段与城市道路相连;
(三)市区宜建停车楼或地下停车库。机动车公共停车场的服务半径,在市中心地区不应大于200m,一般地区不应大于300m;
(四)中心城区范围内新、改、扩建项目配建停车位的标准应当符合附表5—2规定, 荆州古城内新、改、扩建项目机动车位配建标准,在上述标准基础上可适当减少,但减少幅度不宜大于50%。
第三十九条 中心城区范围内应当设置连续性绿道和步行系统。城市绿道应当与居住区、商业中心、公园、景区、院校、场馆等相联系,形成城市绿道网络,并结合道路的步行系统、绿化带或防护绿地连续性设置。
第四十条 结合城市路网系统和绿道系统设置安全、连续、方便、舒适的自行车交通系统。新建城市道路必须设置专门的自行车道,已建道路改造时应当结合自行车出行情况进一步完善自行车道。自行车道宽度、路网密度、平均间距等指标不得低于《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规划设计导则》要求。
第四十一条 电动汽车充电设施设置应当符合相关技术规范及以下要求:
新建住宅配建停车位应当100%预留充电设施建设安装条件;每辆电动汽车配备一个基本充电车位;每个公共建筑物配建停车场、社会公共停车场建设充电设施或预留建设安装条件的停车位不少于总车位的10%;每2000辆电动汽车至少配套建设一座快速充换电站。
第六章 城市管线工程建设规划管理
第四十二条 管线工程系指给水、雨水、污水、燃气、强电、弱电、热力、输油等各种地上或地下管线建设项目。第四十三条 管线工程及附属设施的规划、建设和改造,应当符合城市基础设施专项规划及相关规范标准的要求。
第四十四条 综合管廊(共同沟)
(一)综合管廊建设应当符合《荆州市城市地下管线综合规划及地下管廊规划》的要求;
(二)综合管廊系统规划应当遵循节约用地的原则,确定纳入综合管廊的管线,统筹安排管线在综合管廊内部的空间位置,协调综合管廊与其他地上、地下工程的关系;
(三)综合管廊总体布置要求:
1.综合管廊平面中心线宜与道路中心线平行,不宜从道路一侧转到另一侧;
2.综合管廊沿铁路、公路敷设时应当与铁路、公路线路平行;
3.综合管廊与铁路、公路交叉时宜采用垂直交叉方式布置;受条件限制,可倾斜交叉布置,但其最小交叉角不宜小于60度;
4.综合管廊穿越河道时应当选择在河床稳定河段,最小覆土深度应当按不妨碍河道整治和管廊安全的原则确定。
(四)综合管廊的线路规划、平面和竖向布置、容纳的管线、断面形式、土建工程设计、附属设施工程设计等应当满足《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GB50838-2015)要求。
第四十五条 管线敷设
(一)建设项目敷设配套管线及其附属设施,不得占用城市规划道路红线;
(二)可通过城市桥梁敷设的管线,应当确保桥梁安全,维修方便,不影响市容观瞻;新建桥梁应当根据管线综合规划,设计预留管线通过的位置。
第七章 城市绿地、湿地、水体保护及防灾规划管理
第四十六条 公园绿地
(一)公园设计应当遵循空间连续、因地制宜、地域特色、节能环保的原则,尽量保持公园原有的地形地貌。利用公园现有的河流、水塘和低洼湿地建设雨水湿地,构建低影响开发雨水收集系统。
(二)公园绿地建设应当符合生态园林城市相关技术要求。中心城区建成区内,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2.5㎡-13.5㎡,绿地率达到35%-39%,绿化覆盖率达到40%-45%,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不小于90%。
第四十七条 附属绿地
各类建设用地内的附属绿地指标应当符合附表7—1规定。
第四十八条 道路绿地
中心城区范围内所有高速公路、高速铁路两侧各设置不得少于50m的绿化带,国道、省道、一级旅游公路等两侧各设置不得少于30m的绿化带。
在规划道路红线时,应当同时确定道路绿地率。园林景观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40%;红线宽度大于50m的城市主干道绿地率不得小于30%;红线宽度在40—5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5%;红线宽度小于4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0%。林荫路推广率不小于85%。
第四十九条 防护绿地
中心城区范围内河、湖等水体,城市干路、快速路、公路、铁路、高速公路、堤防岸线、高压走廊等的防护绿地,应当严格按照城市蓝线及绿线的管制规定进行控制,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侵占。
第五十条 湿地保护
(一)下列湿地作为重要湿地予以保护:
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湿地自然保护小区或者湿地多用途管理区;列入湿地名录的其他湿地。
(二)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应当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
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或者国家重要湿地名录;具有生物多样性丰富特征或者属于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集中分布地;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鸟类及水禽的主要繁殖地、越冬地以及迁徙路线上的主要停歇地;代表不同类型、具有特殊保护或者重大科学研究价值的天然湿地;其他具有特殊保护意义、重要生态价值、经济价值或者重大科学文化价值的湿地。
(三)不具备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条件,但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应当建立湿地公园:
湿地生态特征显著,具有一定的生态、文化和生物多样性价值的湿地景观;湿地生态系统典型,或者区域地位重要、湿地主体功能在本市或者一定区域范围内具有示范性;湿地自然景观优美,具有重要或者特殊的生态保护、科学研究、宣传教育价值;经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需要予以重点保护的湿地区域。
(四)湿地公园实行分区管理。根据湿地保护的实际需要,可将湿地公园分为湿地保育区、恢复重建区、宣教展示区、合理利用区和管理服务区等。
在湿地保育区和恢复重建区,除开展湿地资源保护、监测、培育和修复等必要活动外,不得进行任何与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和管理无关的其他活动。
第五十一条 各类绿地设置要求
(一)城市绿地与广场用地应当按“海绵城市”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要求进行建设,地面应充分考虑雨水的渗透、储存、调节等功能。建造下沉式绿地和透水性地面铺装,包括透水性道路、透水性广场、透水性停车场等。新编制的控规中应根据“海绵城市”专项规划设计相关指标。
(二)公园绿地、防护绿地、广场用地和附属绿地等各类绿地边缘不应高于相邻硬铺装地面,有条件的地块应当设置下凹式绿地、植草沟或能自行渗透的蓄水池。
第五十二条 地下室上部绿化、停车场绿化及屋顶绿化在核定绿地率时,按以下规则计算:
(一)方便到达的地下室及半地下室上部,覆土厚度不足0.6m的,按其水平投影面积的30%计算;覆土厚度在0.6m及以上不足1.2m的,按其水平投影面积的50%计算;覆土厚度在1.2m及以上的,按其水平投影面积的100%计算;
(二)停车场地采用空心植草砖种植草坪的,按其面积的30%计算为绿地面积。
(三)对公众开放的公共建筑屋顶,覆土厚度在0?4m以上的,按其屋顶绿化面积的30%计算为配套绿地面积,但不得大于该项目配套绿地总面积的20%。
第五十三条 古树名木保护
由林业和园林绿化主管部门确定的古树名木为保护对象,古树名木的保护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一)根据历史城区内古树名木的树种特性、树冠大小及生长状况,划定树冠以外3-5m或树干以外8-15m为保护范围;
(二)禁止在树冠垂直投影范围外缘5m以内新建任何建筑物;
(三)对危害古树名木生长的废水、废气、废渣,必须在限期内采取措施,消除危害。
第五十四条 水体保护
(一)蓝线规划确定的长江、长湖及其它内河水系保护范围内,除城市防洪排涝等水利设施外不得修建任何建(构)筑物;
(二)荆州市饮用水源地长江取水口上游1000m,下游100m划定为水域一级保护区;一级保护区上游边界向上延伸2000m,下游边界向下延伸200m为水域二级保护区。备用水源长湖取水口半径 500m范围为水域一级保护区;一级保护区外径向外延伸500m区域为水域二级保护区。水源保护区保护要求应当满足《荆州市中心城区给水工程专项规划》《荆州市中心城区长江饮用水源保护规划》及《饮用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等相关内容;
(三)蓝线规划确定的保护水体,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不得随意排放污水、废水及污物;
(四)内河两侧绿化带宽度不得小于12m;水体周边规划公园绿地的,应尽量保证水体周边的绿地面积占整个公园面积的65%以上;
(五)水体保护应当同时满足防洪排涝等相关规定要求。
第五十五条 新、改、扩建项目的防洪、消防和抗震设防标准,应当符合经批准的专项规划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并按相关程序规定报有关部门审批。
第五十六条 人防及地下空间
新建民用建筑应当按照三类人民防空重点城市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同步建设防空地下室。
人民防空工程建设必须与城市建设相结合,城市规划中的地下空间规划应考虑人民防空建设的要求,与地下空间建设相结合,实现平战结合。
城市分区规划和详细规划的制定,必须符合人民防空工程相关规划的要求。第五十七条 本规定由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土地、建设、交通运输、公安交管、消防、人防、园林、城管、水务、电力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相关工作。
第五十八条 本规定有效期为5年,自2018年1月15日起施行。原《荆州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市政府令第65号)同时废止。
附录一:计算规则
按《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 50353-2013)执行。
附录二:名词解释
1.用地兼容,是指在不影响城市规划实施的前提下,在规划编制和实施阶段,对不同类别性质用地进行合理选择、调配的规定。
2.用地红线,是指相邻不同权属地块之间的权属分界线。
3.容积率,容积率是指项目建设用地范围内地上总建筑面积与项目建设用地面积的比值。
4.建筑密度,是指各类建筑基底面积与地块建设用地面积的比率(%)。
5.绿地率,地块内各类绿地面积总和与地块建设用地面积的比率(%)。
6.建筑高度,本规定对建筑高度的定义适用于建筑间距和日照的计算取值。平屋顶建筑高度是指建筑物室外地面到其女儿墙顶的高度;
坡屋顶建筑高度是指建筑物室外地面至其檐口的高度加上屋脊的平均高度;
当同一座建筑物有多种屋面形式时,建筑高度应当按照上述方法分别计算后取其中最大值。
局部突出屋顶的嘹望塔、冷却塔、水箱间、微波天线间或者设施、电梯机房、排风和排烟机房以及楼梯出口小间等,可不计入建筑高度内。
7.地下室,是指房间地面低于四周室外地平面的高度超过该房间净高的1/2者。
8.半地下室,是指房间地面低于四周室外地平面的高度超过该房间净高的1/3,且不超过1/2者。
9.塔式建筑,是指建筑长边与短边之比小于2,以楼梯与电梯组成的交通中心为核心的建筑。
10.条式建筑,是指建筑长边与短边之比大于或者等于2,并且短边长度小于或者等于16m的建筑。
11.山墙,是指条式布置的建筑外墙中短边所在的外墙面。
12.纵墙,是指条式布置的建筑外墙中长边所在的外墙面。
13.建筑重叠面,是指呈平行或近似平行关系的建筑外墙在垂直方向的投影交叉面。
14.建筑间距,是指两幢建筑的外墙面之间最小的垂直距离。
15.面宽,是指建筑物外立面的宽度。16.公共通道,是指穿越单宗地块或者在多宗地块之间、不影响沿线用地权属、通行社会性交通、弥补城市支路网密度不足的区域共享通道。公共通道的交通功能及建设标准参照城市支路执行。
17.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其本质是要科学的考虑城市生态需求并改善城市的水循环过程,让水在城市的迁移、转化和转换过程中更加“自然”,下雨时下垫面能够有效的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又可经适当的迁移和转化作用,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第四篇:济南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济南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城乡规划管理,保障城乡规划实施,根据《济南市城乡规划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及技术规范,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济南市城市规划区内的规划设计、建设和规划管理活动。
第三条
本规定由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依法组织实施,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与各区、镇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相关工作。
第四条
制定和实施城乡规划,应当遵循城乡统筹、合理布局、节约土地、集约发展、环境友好、社会和谐和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保护自然资源、历史文化遗产和泉城特色,符合区域人口发展、国防建设、防灾减灾和公共卫生、公共安全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第五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遵守经依法批准并公布的城乡规划,服从规划管理。
法律、法规、规章、技术规范和本规定对有关城乡规划管理事项没有明确规定的,由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依据行政管理权限合理确定。
第二章
建设用地规划管理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六条
实施建设用地规划管理,应当符合法律法规、城乡规划和规范标准的规定,优化用地布局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第七条
城市用地分类执行《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按照以中类和小类为主、大类为辅的分类方式对用地性质实施规划管理。
第八条
建设用地规划性质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或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要求,可结合规划策划研究确定。
第九条
建设用地的规划范围按照项目规划建设用地和市政规划建设用地确定。
前款所称项目规划建设用地是指直接用于项目自身建设的用地,市政规划建设用地是指城市道路、河道、绿化保护带、高压走廊等的用地。
第十条
建设用地规划条件中地块的用地性质、容积率等内容为强制性规划内容,一经确定,不得擅自改变。
按照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出具的规划条件、以出让方式取得建设用地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建设项目,因城乡规划调整、重大项目实施以及公共利益需要等原因确需变更强制性规划内容的,应当报市人民政府批准。
第十一条
根据建设用地类别,可以在用地内适建相关类型的建设工程,适建比例由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合理确定。
第二节
容积率与建筑密度
第十二条
中心城范围内一般地区根据建设项目的区位、用地性质、用地规模、建筑高度等因素对容积率与建筑密度实施规划管理。
第十三条
居住用地地上容积率、建筑密度参照表一确定;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地上容积率、建筑密度参照表二确定;工业用地的容积率、建筑密度根据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确定;物流仓储用地的容积率、建筑密度参照工业用地实施规划管理。
居住用地、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地下容积率应在优先安排市政、停车设施的前提下,结合其他功能需求合理确定。
同一建设项目内有不同规划性质用地的,应当根据其规划性质分别计算容积率与建筑密度。
第十四条
___米及以上层高的厂房、仓储建筑,按___倍建筑面积计算容积率。
经人防部门批准的人防设施,其建筑面积可不计入地下容积率指标。
建设项目在满足自身停车需求的前提下,提供面向公众开放使用的社会停车场(库)的,社会停车场(库)建筑面积不计入容积率指标。
第十五条
半地下建筑凸出室外地坪部分的投影面积大于首层建筑投影面积的,凸出部分计入建筑基底面积。
底层架空的建筑,架空部分有两面或两面以上无围护结构且架空高度与层高相当的,架空部分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入建筑基底面积。
第三节
地下空间规划管理
第十六条
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应当贯彻统一规划、综合开发、积极利用、合理保护的原则,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应当在浅层空间得到充分利用的基础上向深层空间发展。
第十七条
地下空间规划应包括地下空间的功能定位、开发规模、布局结构、交通组织、控制要求、连通方式、泉水与文物保护及应急防灾等内容,统筹安排公共服务、人民防空、市政管线及其他地下设施。
第十八条
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应当符合泉水与文物保护的要求。
在经十路、经一路、历山路、顺河高架路围合范围内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的,建设单位在申请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手续前,应当取得市名泉保护部门的书面意见。
在地下文物保护区内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的,建设单位在申请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手续前,应当取得市文物主管部门的书面意见。
第十九条
地下空间可分层确定规划条件,规划条件一般包括用地面积、用地性质、水平投影范围、垂直空间范围、容积率、水平和竖向联系等内容。
第三章
建筑工程规划管理
第一节
建筑间距
第二十条
确定建筑间距一般应符合以下要求:
(一)符合技术规范对日照、消防等的要求;
(二)符合土地集约利用要求;
(三)符合城市景观要求。
第二十一条
一般情况下,南北向生活居住类建筑与其南侧各类建筑的建筑间距按照表三确定。
一般情况下,南北向生活居住类建筑与其北侧各类非生活居住类建筑的建筑间距按照表四确定。
一般情况下,东西向生活居住类建筑的建筑间距在满足国家强制性规范要求的基础上按照表三规定的___倍确定,非生活居住类建筑正向间距在表四规定的基础上适当减小。
第二十二条
一般情况下,建筑侧向间距按照表五确定。
第二节日照标准与日照分析
第二十三条
建筑高度___米以上的建筑与北侧住宅的建筑间距及住宅以外其他生活居住类建筑与南侧建筑之间的建筑间距,应当通过日照分析综合确定。建设单位在申请审查修建性详细规划、建设工程设计方案及申办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时,应当提交日照分析报告。
第二十四条
申报生活居住类项目内建筑日照应当满足下列要求:
(一)住宅每套至少应当有一个居住空间(卧室或起居室)大寒日日照时间不小于___小时,当一套住宅中居住空间总数超过四个时,其中宜有二个居住空间(卧室或起居室)大寒日日照时间不小于___小时。
不能满足上述要求的,允许部分房屋大寒日日照时间在___小时到___小时之间,但应当在建设工程设计方案中注明。少数大寒日日照时间不足___小时的应当作为居住公寓。
(二)老年人公寓及护理院、养老院、托老所的南向主要居室(卧室和起居室)应当满足冬至日日照时间不小于___小时。
(三)医院病房楼南向病房应当满足冬至日日照时间不小于___小时。
(四)中、小学教学楼南向普通教室应当满足冬至日日照时间不小于___小时。
(五)托儿所、幼儿园的主要生活用房(活动室和寝室)应当满足冬至日日照时间不小于___小时。
第二十五条
申报项目以外被遮挡的生活居住类建筑原有日照时间符合国家技术规范要求的,叠加申报项目的日照影响后,仍应符合国家技术规范要求;不符合国家技术规范要求的,叠加申报项目的日照影响后,原有日照时间不应减少。
无法满足前款要求的,建设单位应当与利害关系人协商解决。
第二十六条
被遮挡的生活居住类建筑在申报建筑高度___倍扇形日照阴影范围内确定,但该扇形半径最大不超过___米。
被遮挡的生活居住类建筑确定后,在其东、西、南三个方向各___米范围内按前款规定确定其他遮挡建筑。
第二十七条
下列建筑不作为被遮挡建筑进行日照分析:
(一)违法建筑;
(二)临时建筑;
(三)被违法变更为生活居住性质的建筑;
(四)二层以内简易住宅;
(五)申报建筑位于东西走向(包括东偏南60度以内)红线宽度___米以上的道路或控制宽度___米以上的河道南侧的,道路或河道北侧第二排及其以北建筑;
(六)申报建筑位于南北走向(包括南、北偏东30度以内)红线宽度___米以上的道路或控制宽度___米以上的河道两侧的,道路及河道另一侧的建筑。
道路与河道相邻且二者控制宽度(含绿化带)之和在___米以上的,适用前款第五、第六项的规定。
第三节
建筑层高与建筑面积
第二十八条
建筑中除设备层、结构转换层等特殊功能空间以外的建筑空间,地上、地下建筑层高均不宜低于___米。
第二十九条
普通住宅建筑层高应控制在___米以内。因特殊需要层高大于___米的,按每2.8
米一层、余数进一方法折算的面积计算容积率。
低层住宅的起居室通高不得大于两层层高。
第三十条
商业办公建筑层高应控制在___米以内,标准层层高超出___米的,按每2.8
米一层、余数进一方法折算的面积计算容积率。
商业办公建筑的门厅、大堂、中庭、采光厅等公共部分及大型商业、超市、会议室、宴会厅、电影院等对层高有特殊要求的,不受前款规定限制。
商务公寓的层高按照住宅建筑的标准进行管理。
第三十一条
地下建筑设计为停车、储藏、设置市政设备等功能的,层高不宜超过___米。
第三十二条
进深达___米的阳台,应当按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建筑面积;进深小于___米的,按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建筑面积。阳台建筑面积占地上建筑面积的比例不宜大于___%。
第三十三条
装饰性阳台应当设置在建筑物墙体外,不与建筑内部空间连通。进深小于___米(含___米)的装饰性阳台,不计算建筑面积;进深大于___米的,按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建筑面积。
花池、空调室外机搁板、结构板等突出建筑外墙、无围护结构且进深小于___米(含___米)的,不计算建筑面积。花池、空调室外机搁板、结构板等有围护结构或进深大于___米的,按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建筑面积。
第三十四条
建筑物设有飘窗的,飘窗突出外墙部分不大于___米且窗台不低于___米的,不计算建筑面积;其他飘窗应按投影面积计算建筑面积。
第三十五条
规划建设用地___公顷以上(含___公顷)或地上建筑面积___万平方米以上(含___万平方米)的商业服务业设施项目,可配建商务公寓,但其建筑面积不宜超过项目地上建筑面积的___%,单套建筑面积不宜大于___平方米。
商务公寓的建筑面积计算按照住宅建筑的标准执行。
第三十六条
住宅建筑主体周边设有采光井的,采光的地下部分一半计入地上建筑面积、一半计入地下建筑面积。采光部分仅用于停车、储藏、设置市政设施的,计入地下建筑面积。
与地上居住空间连通的储藏室,面积不宜超出地上居住空间面积的___%。
第三十七条
骑楼、过街楼底层不计入建筑面积。但建筑空间有不符合道路设计规范或不具备机动车通行条件的走廊、通道穿过的,应当按国家相关规范的要求计算建筑面积。
第三十八条
建筑基地有地形高差,建筑同一层部分为地上、部分为地下的建筑,用于停车、储藏、设置市政设备的部分计入地下建筑面积,用于商业等功能的部分一半计入地上建筑面积,一半计入地下建筑面积。
第三十九条
半地下建筑计入地下建筑面积。地下、半地下建筑的最高点不宜高出室外地面___米。
第四节
建筑退让
第四十条
一般情况下,建筑退用地界线的距离应不小于对应建筑间距的一半。
不能满足前款规定要求的,退地界不足的一方可在征得相邻用地单位书面同意后,适当减小退地界距离。
第四十一条
沿城市道路两侧新建、扩建、改建各类建筑退道路红线的距离一般情况下应当满足下列规定:
(一)沿城市主干道及以上级别道路的,退让距离不小于___米;
(二)沿城市次干道的,退让距离不小于___米;
(三)沿城市支路的,退让距离不小于___米;
(四)临城市立交的,退立交控制线的距离不小于___米;
临城市支路及以上级别道路的大型公共建筑,退让距离应当加大,旧区建设项目以及商业步行街、小街巷两侧的建筑,退让距离可适当减小。
新区建设项目应根据批准的详细规划或城市设计退让道路红线,旧区建设项目应综合考虑城市道路两侧沿街建筑界面的整体效果以及与现状建筑的关系等因素退让道路红线。
第四十二条
新建、改建、扩建各类建筑退各类绿线的距离不宜小于___米。
沿河道两侧新建、扩建、改建各类建筑,河道两侧为城市道路的,建筑退河道两侧规划道路的距离按照退道路红线的标准执行;河道两侧为绿化带(含疏浚路)的,退绿化带的距离按照退绿线的标准执行。河道两侧无绿化带或道路的,建筑退河道蓝线的距离不宜小于___米。
沿铁路两侧新建、扩建、改建各类建筑(铁路专用设施除外),退铁路绿化带的距离按照退绿线的标准执行。
沿公路两侧新建、扩建、改建各类建筑(公路专用设施除外),公路两侧有绿化带的,退绿化带的距离按照退绿线的标准执行;无绿化带的,按照退道路红线的标准执行。
第四十三条
地下建筑退用地界线、规划主次干道、河道蓝线的距离不小于___米,退规划支路和绿线的距离不小于___米。与周边现状建筑距离较近的,应当适当加大退让距离。
地下市政公用设施的退让距离不受前款规定限制。
第五节
建筑高度与城市景观
第四十四条
建筑物的高度应当根据项目区位、用地条件、功能要求、周边建筑及景观要求合理确定。
除古城区、商埠区和泉城特色风貌带,其他区域鼓励建设高层建筑。
第四十五条
建筑高度一般按建筑室外地平至女儿墙顶点或檐口顶部的垂直距离计算,但位于机场、电台、电信、微波通信、气象台、卫星地面站、军事要塞等工程设施周边及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街区、风景名胜区内的建筑,其建筑高度应按建筑室外地平至建筑物或构筑物最高点的垂直距离计算。
下列凸出物不计入建筑高度:
(一)凸出屋面的楼梯间、电梯机房、水箱间等辅助用房,占屋顶平面面积不超过1/4的;
(二)凸出屋面的通风道、烟囱、装饰构件、花架、通信设施等;
(三)空调冷却塔等设备。
第四十六条
多层建筑女儿墙高度不宜大于___米,高层建筑女儿墙高度不宜大于___米。女儿墙上方确需设置装饰性构架的,不得形成围合墙体,其高度根据建筑造型与景观需要合理确定。
第四十七条
沿城市主要道路两侧的建筑,应当注重建筑界面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不宜设置开敞阳台;沿河道两岸和山体周边的建筑,应当保持生态景观廊道的通透性;沿各类城市公园、广场周边的建筑,应当与公园、广场景观相协调。
第四十八条
建筑外墙装饰设计应当符合节能、环保、美观的要求。
空调室外机搁板、管道等设置在建筑外墙的,其位置和形式应当结合立面统一设计,并设置装饰构件。
第四十九条
商务公寓的主要立面应当具备公共建筑的外立面形式与建筑特点,阳台不得外挑,并应采用封闭式。沿城市主干道一侧不宜设置空调室外机,确需设置的,应做好遮蔽处理。
第五十条
毗邻城市道路或广场建设的公共建筑,临道路或广场一侧不宜修建围墙。确需进行空间分隔的,鼓励开墙透绿或采用绿篱、绿植等形式。
沿城市道路的建筑确需修建围墙的,应当结合整体景观统一设计透空型围墙,且不应高于___米。
第五十一条
设置广告、招牌、指示牌应当遵循安全、美观的原则,并符合交通、消防、通风、采光、卫生、安全的要求,与周边环境相协调。
建筑物附属大型广告、招牌的位置、尺度等应当与建筑立面统一设计,整体效果应当与建筑风格及周边环境相协调。
居住建筑、行政办公建筑、教育文化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市政公用设施、公园、绿地及文物保护单位、优秀历史建筑不得设置商业广告。
第六节
停车设施
第五十二条
新建、扩建、改建各类建设工程应当配建相应的停车设施,并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实施。停车设施规划设计应当合理安排与建设用地出入口、建筑主要人流出入口和周边道路的关系,满足交通组织和交通安全的要求。
第五十三条
公共建筑、居住类建筑及其他建设工程配建的停车库(场)应当与主体建筑布置于城市道路同侧,确因用地条件限制需在道路两侧布置的,应当设置过街设施。
第五十四条
地下停车库每个机动车停车位建筑面积宜为___至35
平方米,露天停车场每个机动车停车位占地面积宜为___至35
平方米,非机动车每个停车位占地面积不小于1.5
平方米。
第五十五条
各类建设工程配建停车位指标参照表六确定。
第七节
居住区绿地和配套设施
第五十六条
新建、改建、扩建各类居住项目,应当在用地范围内设置相应的绿地,并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实施。
新区范围内居住项目的绿地率不应低于___%,旧区范围内居住项目的绿地率不宜低于___%。
第五十七条
作为绿化景观组成部分的建筑小品、水池、溪流、步道等,可一并计入绿地面积。
覆土厚度达___米的地下或半地下建筑的屋顶绿地可一并计入绿地面积。
采用植草砖铺装的停车位,按照铺装面积的___%计算绿地面积。
第五十八条
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按照《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规定的标准配置。
第五十九条
居住区配套公建的配建水平,应当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并与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
居住区配套设施的配建可结合周边公共服务设施的现状酌情增减。
第六十条
分期实施的居住类项目中公共服务设施与住宅建设量的比例搭配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组团级配套设施须与所在组团同时申报、同步建设;
(二)住宅建筑面积达到___万平方米的,应当配建托儿所、幼儿园、小学、卫生站、农副产品市场等相应级别的公共服务设施;
(三)住宅建筑面积达到___万平方米的,应当配建中学、医院、文化活动中心等相应级别的公共服务设施。
第八节
泉城特色保护
第六十一条
本节规定适用于泉城特色风貌带、泉城特色标志区、商埠风貌区、历史文化街区和南部山区等区域。
在前款所列区域内实施规划管理,应当体现积极保护要求,统筹泉城特色保护与城市更新发展关系,注重对老城格局、传统风貌和地方特色的整体保护,按照有关专项规划、城市设计和本规定落实统筹保护、整体保护、重点保护、有机保护、特色保护并重的要求。
第五篇:绍兴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绍兴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1.1
为加强本市城乡规划建设管理,保障规划实施,提升城市环境品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浙江省城乡规划条例》等法律法规规章和相关技术规范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1.2
本规定适用于绍兴市区。各县市可结合实情参照执行。
1.3
各类项目工程建设和管理应按批准的详细规划执行。
尚无经批准详细规划的,其详细规划的编制和审批应按本规定执行。
1.4
在建设和管理中,如有涉及消防、人防、环保等多种专业的,除执行本规定外,还应当服从其相关专业的规范和标准。
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保护区和风景区等特殊区域范围内的建设和管理,应按批准的专项规划执行。
第二章
用地管理
第一节
城市用地分类和适建范围
2.1.1
城市用地分类和代号按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___)》执行。
2.1.2
各类建设用地的划分应遵循土地使用相容性的原则,并应同时符合下列条件:(一)保证城市用地结构平衡;(二)满足城市公共基础设施配套要求;(三)不对城市环境产生负面效应;(四)不对城市交通产生较大影响;(五)不影响公共安全;(六)不影响周边建设用地的利用效率。
在满足安全、环境等要求和相关标准、规范的前提下,建设用地的兼容按照《主要城市建设用地适建范围表》(附录三)的规定执行。
第二节
建设用地
2.2.1
建设用地界线及面积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建设用地的界线以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确定的用地红线为依据,建设用地的面积以土地使用权证载明的面积为准。
(二)同宗建设用地内的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等控制指标计算应依据土地使用权证载明的面积。
2.2.2
零散用地不宜单独规划设计。单独开发的建设用地面积不宜低于表2-1规定的下限值。
表2-1
单独开发地块建设用地最小面积控制表(单位:平方米)
建设用地居住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商业服务业工业、仓储
低层多层高层低层多层高层
用地面积下限值5001000___------3000___
面积小于___平方米,且无法统一纳入物业管理的零散用地不宜单独作为住宅用地进行开发。
面积小于___平方米的零散用地宜作为公共绿地、停车场、广场等公共开放空间,和社区配套用房、垃圾收集和中转、变配电房、泵站、公厕等涉及社会公益性用地。
2.2.3
建设项目需分期建设时,应编制整体项目的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方案和分期建设方案,并经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按方案实施。分期原则上不超过三期,其中用于销售的住宅、商业和办公类建设项目需要分期实施的,每期建设用地不得小于___万平方米,其他建设项目每期建设用地不得小于___万平方米。
2.2.4
部分建设用地的主要配建标准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住宅小区内物业管理用房面积按地上总建筑面积的___‰比例配置,社区用房面积原则上按地上总建筑面积的___‰比例配置;
物业管理区域内的物业均为非住宅的,物业管理用房按地上总建筑面积的___‰比例配置;物业管理区域内包含住宅和非住宅的,物业管理用房面积按上述要求比例分别计算进行配置。不得将物业管理用房和社区用房配置在地下。应优先考虑整个社区用房相对集中设置,允许单一小区内适当增减,但区域内社区用房总量不变。(二)工业厂区内禁止建设成套住宅、宾馆、专家楼、招待所和培训中心等非生产性配套设施。
国家级、省级园区、开发区内企业行政办公和生活服务设施用地面积不得超过工业项目总用地面积的___%,其它不得超过工业项目总用地面积的___%。建筑面积不得超过工业项目总建筑面积的___%。(三)中小学校、幼儿园、老年公寓、医疗卫生机构、文化及其他重要社会公益性建设项目的配建标准,应符合国家、浙江省工程建设相关标准要求。
第三节
开发强度
2.3.1
建设项目开发应兼顾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与用地性质、功能相适应,满足交通、安全、消防、人防、环卫及其它相关配套等方面的要求。
2.3.2
地面建筑容量控制指标一般应符合表2-2的规定。
表2-2
地面建筑容量控制表
类型
区位
古城范围内古城范围外
高容量建设区一般容量建设区
建筑密度容积率建筑密度容积率建筑密度容积率
居住用地低层___%1.2------___%1.2
多层___%1.5------___%1.5
高层------___%___%3.5
行政办公用地、商业设施用地、商务设施用地低层___%1.5------___%1.5
多层___%___%___%2.5
高层------___%___%7.0
注:1、高容量建设区和一般容量建设区范围由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及相关专项规划的要求确定。
2、对具有同一性质不同层级的建设项目,可按不同层级建筑的建筑面积比例相应将不同建筑容量控制指标换算成建筑容量综合控制指标。
对具有不同性质的建设项目,可参相应类型的控制指标,容积率与建筑密度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具体要求另行核定。
3、建筑密度与容积率不具有对应关系。
4、特殊工艺要求的专业厂房、特殊存储要求的特种或危险品仓库的建筑容量规划设计指标,应按有关专业规定和经批准的详细规划执行。
5、历史保护区内地面建筑容量控制应符合《绍兴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及其他相关规定。
6、特殊地段如邻近山区、半山区和沿河景观区和度假区及地块内有高压线、大型管线通过的,考虑自然景观以及实际工程建设等情况,其容积率可酌情降低。
第四节
绿地
2.4.1
各类建设用地的绿地率宜符合表2-3的规定。
表2-3
建设用地绿地率一览表
用
地
类
别绿
地
率
居住不少于___%,旧城改造不宜低于___%
商业、商务、行政办公、康体娱乐不少于___%
医疗卫生、教育科研不少于___%
工业、仓储___%~___%
休闲、景观为主的绿地与广场不少于___%
公用设施不少于___%
注:1、产生污染的工业企业、仓储等应适当提高绿地率指标。
2、大型集散广场等确需有其它功能的广场,绿地率酌情减少。
3、对环境有特殊要求的市政设施及市中心商业、商务建筑等建设项目,绿地率可根据有关专业规定和经批准的详细规划执行。
4、绿地率计算规则详见附录二。
2.4.2
城市沿江河的绿带宽度按有关水利专业规划确定的绿带控制,无相关规划时,按以下原则确定:
主要河道:绿带宽度单侧不宜小于___米。
一般河道:大于等于___米河道的绿带宽度单侧不宜小于___米;宽度小于___米河道的绿带宽度单侧不宜小于___米。
第五节
竖向设计
2.5.1
建筑物的室外地坪标高,应当符合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要求。控制性详细规划中未明确规定的,基地内又无法采用统一的室外地坪标高以及其他确需构筑地形的,应综合考虑该地区城市排水设施情况和附近道路、建筑物标高,通过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确定室外地坪标高。
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均未明确规定的,地块的室外地坪标高一般以周边相邻的城市道路中心线标高为基准加上___米。依山建造的坡地建筑依据竖向规划确定室外地坪标高。
2.5.2
场地竖向设计的原则:
(一)采用统一的坐标系统和国家高程基准。
(二)场地设计标高应高于或等于城市设计防洪、防涝标高;
沿海或受洪水威胁地区,场地设计标高应高于设计洪水位标高0.5~___米,否则必须采取相应的防洪措施。(三)场地设计标高与建筑物首层地面标高之间的高差应大于___米。
2.5.3
主要建设用地适宜规划坡度应符合表2-4的规定。
表2-4
主要建设用地适宜规划坡度表
用地名称最小坡度(%)最大坡度(%)
居住用地0.225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0.220
工业用地0.210
城市道路用地0.25
物流仓储用地0.210
铁路用地02
第六节
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2.6.1
地下空间利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地下空间利用应充分考虑周边建筑质量安全等要求。
(二)鼓励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
地下空间应优先满足对应的地面建筑相关配套功能的需求,特别是停车配建的要求。(三)与地面建筑配套建设的地下空间,应随地面建筑一并经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独立开发的地下停车场、商业、交通、仓储、管线、人防工程等设施以及相邻地下空间的贯通,应经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项目建设涉及地下连通工程的,先建单位应当按照相关设计规范预留地下连通工程的接口,后建单位应当负责履行后续地下工程连通义务。(四)地下空间的建设应避让市政管线、交通等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空间,并不得影响现状城市地下管线的安全使用。
2.6.2
应当根据地下空间利用规划做好地下交通设施、综合防灾等公共用途地下空间的控制,和轨道交通站点周边用地的预控。轨道交通等应与城市地面交通有便捷联系,主要出入口应设置在城市主干路附近。
2.6.3
部分地下设施按如下规定控制:
(一)地下停车场(库)
1、地下停车场(库)建设应考虑城市动态交通、静态交通的衔接协调,与地下商场(街)等地下空间设施整合建设。
2、地下停车场(库)应方便出入并设置明显的导向标识,采取必要措施,满足安全、舒适、通风、防火、防护等要求。
(二)地下商场(街)
1、地下商场应考虑消防、人防、疏散等公共安全的要求,与公交枢纽等地面公共交通的衔接协调,其出入口等设置不得妨碍地面公共设施的使用及管理。
2、地下商场(街)的选址及建设应与区域商业配置及发展趋势相协调。
3、地下商场(街)规模的确定应综合考虑该区域长远发展规划以及地下通行能力等因素,并保证相应规模的水、风、电和防火等设施。
(三)人行地道
1、人行地道宜连接附近主要交通站点,纳入整体交通系统。人行地道宜采用简明的形式,避免造成行人滞留。
2、应根据消防等相关要求设置人行地道的长度、防灾疏散空间以及直通地面的出入口。
(四)地下设施及通风井
1、非公共设施的地下设施严禁设置在道路红线内。
2、公共设施的地下设施和通风井宜在绿化带内设置;当必须设置在人行道时,不应对人行通行能力及行人安全造成不利影响。
3、地下设施通风井的进风口和排风口宜分开建设。临近建筑物设置的通风井,其口部距建筑物的水平直线距离不应小于___米。
第三章
建筑管理
第一节
建筑功能
3.1.1
应严格按照土地出让合同约定的规划条件和有关设计规范、标准对项目进行设计。
3.1.2
商业商务类建筑进行设计,应符合以下要求:
(一)建筑内部平面布置禁止出现住宅、公寓、别墅等居住建筑的形式。
(二)建筑主要立面应当具备公共建筑的外立面形式与建筑特点,禁止设置外挑式阳台、飘窗。
(三)建筑各分割单元内禁止设置厨房,除统一集中设置的食堂外,不得设置燃气管道。
(四)商务类办公建筑应采取公共走廊式布局,公共卫生间按层集中设置,对于确需布置含独立卫生设施的单元式办公室的,每楼层不得超过3间(套)。
因特殊地形限制,标准层面积小于___平方米的,带独立卫生间的分割单元不得超过___个。第二节
建筑高度
3.2.1
建筑高度一般按以下方式进行计算:
(一)历史文化保护区等涉及对建筑高度有限制的,建筑高度应按建(构)筑物最高点至室外地面高度进行计算。
(二)其他区域内建筑高度:
1、平屋顶应按建筑物室外地面至其屋面面层或女儿墙顶点的高度计算(二者数值有大小的,取最大值)。
2、坡屋顶建筑高度按室外地面至檐口和屋脊的平均值的高度计算。檐口是指结构外墙体和屋面结构板交界处的屋面结构板顶,檐口高度就是檐口标高处到室外设计地坪标高的距离。
3、弧形屋面的建筑物高度按室外地面至弧形波峰顶的高度计算。
4、水箱、楼梯间、电梯间、机械房等突出屋面的附属设施,其高度在___米以内,且水平面积之和不超过屋面建筑面积1/4的,不计入建筑高度。当因建筑造型需要突出屋面部分根据情况确定。
(三)计算建筑高度时,建筑物的室外地标高不一致的,以较低的标高作为该建筑物的室外地面标高。
3.2.2
在有净空高度限制的气象台、电台和其它无线电通讯(包括微波道)设施周围的新建、改建、扩建建(构)筑物,其控制高度应符合净空高度限制的规定。
3.2.3
一般区域内,城市重要景观道路两侧、沿主要河道两岸和中心地段的建筑高度,按批准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执行。有特殊要求需突破控制高度的建设项目,应先进行日照、建筑空间环境、天际轮廓线等分析后确定。
3.2.4
建筑高度不应危害公共空间安全、卫生和景观,下列地区应实行建筑高度控制:
(一)对建筑高度有特别要求的地区,应按城市规划要求控制建筑高度。
(二)沿城市道路的建筑物,应根据道路的宽度控制建筑裙楼和主体塔楼的高度。
(三)机场、电台、电信、微波通信、气象台、卫星地面站、军事要塞工程等周围的建筑,当其处在各种技术作业控制区范围内时,应按净空要求控制建筑高度。
(四)在国家或地方公布的各级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保护区、文物保护单位和风景名胜区保护规划区内。
3.2.5
建筑高度控制的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前条3、___款控制区内建筑高度,应按建筑物室外地面至建筑物和构筑物最高点的高度计算。
(二)非前条第3、___款控制区内,在不影响城市景观要求的前提下,下列突出物不计人建筑高度内,但需计入日照分析影响高度:
1、突出屋面的通风道、烟囱、装饰构件、花架、通信设施等。
2、空调冷却塔等设备。
第三节
建筑间距
3.3.1
一般情况下,建筑间距指两幢建筑外墙面之间的最小垂直距离。
建筑物有每处不超过___米长(含)的凸出部分(如楼梯间),凸出距离不超过___米,且其累计总长度不超过同一面建筑外墙总长度的1/4者,其最小间距可忽略不计凸出部分。
住宅建筑阳台累计总长度(突出于山墙面之外或转弯到山墙面上的阳台长度可不计)不超过同一建筑外墙总长度1/2(含)的,其最小间距仍以建筑外墙计算;超过1/2的,应以阳台外缘计算建筑间距。
计算住宅日照间距时,坡屋顶建筑,当屋面坡度小于40°时,取建筑屋檐的高度;当屋面坡度大于等于40°时,取建筑屋脊的高度。
3.3.2
住宅建筑的建筑间距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住宅建筑之间、住宅建筑与非住宅建筑之间的日照标准应保证受遮挡住宅建筑的大寒日日照标准不少于___小时,老城区住宅建筑的日照标准可酌情降低,但大寒日日照时数不小于___小时。
(二)住宅套型应具备的日照条件:每套住宅至少应有一间居室,四居室以上住宅每套至少有两间居室能满足大寒日有效日照时间。
(三)相邻建筑最小正向间距控制宜符合表3-1的规定。
表3-1
住宅建筑与低、多、高层建筑最小正向间距控制表(单位:米)
建
筑
类
别住
宅
建
筑
低
层多
层高
层
其他
建
筑低层669
多层61013
高层91318
(四)住宅建筑的侧面间距应符合《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
(___版))规定。
住宅建筑与非住宅建筑侧面间距应满足消防等安全间距的相关规范要求。
(五)变配电房、电力箱变、电信交接间、燃气调压站、车库和高度不超过___米的单层门卫等附属建筑物与住宅建筑正、背面间距应在满足消防要求的前提下按不小于___米控制,与山墙的端距应满足消防等安全间距的相关规范要求。
3.3.3
老年人居住建筑,医院病房楼、休(疗)养院住宿楼半数以上的病房和疗养室、中小学校半数以上的教室应能获得冬至日不小于___小时的日照标准。托儿所、幼儿园的主要生活用房,应能获得冬至日不小于___小时的日照标准。本条所述建筑类型在方案设计阶段均应进行日照分析。
3.3.4
被遮挡建筑为非住宅建筑时,其建筑间距按消防间距的规定进行控制,且最小正向间距宜符合表3-2的规定:
表3-2
非住宅建筑与其他建筑最小正向间距控制表(单位:米)
建
筑
类
别非
住
宅
建
筑
低
层多
层高
层
其他建筑低层666
多层61013
高层61318
3.3.5
建筑间距的其他规定:
(一)大、中、小学的学生宿舍与其它建筑的间距及日照标准按住宅建筑控制。
(二)工业、仓储、市政、特殊用地内建筑之间的间距按相关规范进行控制。
3.3.6
相邻地块住宅建筑的遮挡建筑为低、多层建筑,应符合以下规定:
(一)平行布置且朝向为正南北向时,不应小于南侧建筑高度的___倍,且大于等于13m,但遮挡建筑为低层时最小值可放宽至10m。
(二)平行布置且方位为非正南北向时,住宅正面间距按表换算。
表3-3
不同方位间距折减系数
方
位0°—15°(含)15°—30°(含)30°—45°(含)>45°
间距系数1.0L0.9L0.8L0.9L
注:1、表中方位为正南向(0°)偏东、偏西的方位角。
2、L为南侧(东、西)侧遮挡建筑高度___倍。
(三)非平行布置,当夹角小于等于30°时,按平行关系控制;
当夹角大于30°时,其最窄处间距不应小于遮挡建筑高度的___倍。(四)住宅两侧的非住宅建筑与住宅垂直布置的,其间距不小于9m,遮挡建筑为低层时最小值可放宽至6m。
若对住宅主朝向产生较大视线干扰时,间距不应小于与住宅垂直布置的建筑高度的___倍。(五)新建住宅楼底层作架空层、自行车库、商业等非居住用房的,与南(东、西)侧遮挡建筑间距可扣除其底层非居住用房的高度,且不应小于13m;
当新建建筑为遮挡建筑时,间距不得扣除被遮挡现状住宅(不包括同步规划先行建造的住宅)底层非居住建筑的高度。(六)住宅山墙之间间距,应符合下列规定:
1、相对建筑山墙均不开窗或均不设阳台时,低层建筑间的山墙端距不宜小于5
米;六层(含)以下多层建筑间的山墙端距不应小于6
米。相对建筑的层数不同时,按较高建筑层数的要求控制。
2、相对建筑山墙仅一侧开窗或一侧设置阳台时,相对建筑最外边线距离不宜小于6m。
3、相对建筑山墙二侧均开窗或均设置阳台时,相对建筑最外边线距离不应小于8m。
3.3.7
相邻地块住宅建筑的遮挡建筑为高层建筑,应符合以下规定:
(一)高层建筑与其北侧正南北投影范围内住宅的间距,按以下公式计算:L=(H
24)_0.3+S
式中L为建筑之间间距(m),最小值29m;H为高层建筑高度(m);S为高层建筑正南北向投影的宽度(m)。
1、L值大于1.2H时按1.2H控制,当1.2H计算时形体规则的遮挡建筑可套用多层建筑不同方位日照间距折减系数。
2、当受遮挡建筑为新建住宅时,L值可扣除其非居住用房的高度;当受遮挡建筑为现状住宅时,L值不得扣除其非居住用房的高度。
(二)高层建筑与其正北侧投影范围外东西两侧住宅的间距,应符合下列规定:
1、住宅主朝向面向高层建筑,或住宅主朝向与高层建筑正午投影范围正面相对的,间距不应小于24Q米。
2、住宅与高层建筑山墙相对,或平行布置前后错开的,间距不应小于13Q米。
3、采取前两款以外的其它布置方式的,间距不应小于18Q米。
Q(高层建筑高度综合影响系数):是用来反映高层建筑由于高度不同而对周边建筑的交通、视觉、环境等方面产生的综合影响程度,Q与高度的对应值详见表3-4:
表3-4
Q值取值表
高度(m)24-50(含)50-75(含)75-100(含)100-200(含)>200
Q1.01.21.41.61.8
注:1、通过裙房连接的高层建筑之间的Q值所对应的建筑高度,为高层建筑檐口与裙房屋面标高差。
2、当用来反映两幢高层建筑间距时,取较高建筑对应的Q值。
(三)高层建筑裙房为多层时,应满足多层建筑与其它建筑的间距要求。
(四)高层住宅建筑山墙之间间距,应符合下列规定:
1、高层建筑与低、多层建筑的山墙外边线距离不小于13
米。
2、高层建筑与高层建筑的山墙端距,相对建筑山墙均不设阳台或均不开窗时,其山墙端距不小于13
米;相对建筑山墙仅一侧设开窗或仅一侧设置阳台时,相对建筑最外边线距离不小于15
米;相对建筑山墙二侧均开窗或均设置阳台时,相对建筑最外边线距离不小于18
米。
第四节
建筑退让
3.4.1
沿城市道路两侧布置的建筑物,其退让城市道路红线的距离应综合考虑交通出入、城市景观和市政公用设施布置等因素,具体退让标准按照《绍兴市城市总体规划(___-___)》、《绍兴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___-2030)》、控制性详细规划和我市有关规范性文件规定确定。在上述规划和我市有关规范性文件规定均未明确的前提下,一般按表3-5的要求控制。
表3-5
建筑红线、建设用地和围墙后退道路规划红线最小距离控制表(单位:米)
道路等级道路两侧建筑退让
道路两侧用地退让道路两侧围墙退让
快速路30___
交通性主干路___10
生活性主干路10按规划确定5
次干路8按规划确定3
支路5—1.5
注:1、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等城市道路的等级根据《绍兴市城市总体规划(___-___年)》和《绍兴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___-___年)》确定。
2、建筑物涉及不同道路等级时,按高一等级道路后退要求取值。
道路平面交叉口四周的建筑物后退规划道路红线的距离不得小于表3-5的规定(由规划道路红线直线段与曲线段的连接点算起),并应同时满足交叉口行车三角视距控制要求。立体交叉口四周建筑物后退规划道路红线的距离按详细规划执行。
新建有大量人流、车流集散的影剧院、游乐场、体育场、展览馆、大型旅馆、办公楼、各类市场及大型商场等重要建筑,其主要出入口面向城市道路的,应适当扩大后退道路红线的距离,并妥善设置交通集散广场和停车场地。
3.4.2
建设用地退让快速路、交通性主干路的用地作为道路扩展、市政管线用地、轨道交通和绿化等公用设施预留地,其退让距离不得小于表3-5的规定。
注:图中“预留地”是指道路扩展、市政管线用地、轨道交通和绿化等公用设施预留地。
3.4.3
沿建筑基地边界布置的各类建筑,其退让相邻地块的用地边界应按本规定第三章第三节规定的有关相邻地块建筑间距的1/2控制。
当相邻地块非同时建设时,若已建地块的边界建筑未按规定建筑间距的1/2退让用地边界,则待建地块在建设时其边界建筑应按规定建筑间距退足;若已建地块的边界建筑退让用地边界超过规定建筑间距的1/2,则待建地块在符合日照、消防、安全等要求的条件下,可按规定建筑间距的余下部分退让,但应取得已建地块的相关土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者(含已签购房合同者)的同意,否则应按规定建筑间距的1/2退让。
当建筑基地一边相邻建筑用地,其他边界相邻城市道路、公路、铁路、河道、高压电力线路等线状设施时,边界建筑应同时满足相邻地块、线状设施的退让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