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市财政局支持开发区打造高地(信息)
市财政局“五个倾斜”支持开发区打造科学发展高地
近期,市财政局充分发挥财政职能,通过“五个倾斜”,支持开发区打造科学发展高地。
一、在项目申请、资金安排方面向开发区倾斜,支持开发区打造产业发展高地。以大项目建设为重点,在申请上级专项资金方面,优先安排开发区符合条件的项目。通过项目补贴、奖励补助、兑现优惠政策等方式,支持开发区重点企业加快发展。预算安排的企业发展改革、产业结构调整、上市扶持、服务业发展引导、商贸物流基地发展等资金,优先向开发区倾斜。
二、在科技创新、人才建设方面向开发区倾斜,支持开发区打造自主创新高地。向上级申请的技术改造、自主创新等资金,优先安排开发区符合条件项目。支持开发区大学生孵化园地建设,研究落实优惠政策,支持开展大学生创业培训、项目推介、融资平台等建设。同时,支持开发区人才培训和高端人才引进。
三、在鼓励出口、优化发展环境方面向开发区倾斜,支持开发区打造区域对外开放高地。支持开发区出口基地建设和出口优势产业集聚发展,不断提高对外贸易竞争力。积极争取上级国际市场开拓、出口服务平台建设等补助资金,促进开发区外贸企业发展。积极争取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贷款 贴息,不断改善开发区投资环境。稳步推行“一费制”改革,通过行政审批大厅涉企收费窗口,切实解决涉企“三乱”问题。
四、在节能减排、生态建设方面向开发区倾斜,支持开发区打造生态发展高地。加大对开发区节能减排、生态建设的支持力度,上级安排的节能减排项目优先用于开发区企业。预算内城市建设资金,优先用于开发区道路管网、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开发区生态文明建设。
五、在民生保障、社会事业方面向开发区倾斜,支持开发区打造社会事业发展高地。上级安排的各项补助资金和转移支付资金向开发区倾斜,不断增强开发区保障能力。引导开发区做好项目筛选、申报工作,帮助开发区争取涉农、教育、文化、卫生、科学技术、社会保障等专项资金。做好对开发区民生政策资金配套工作,及时足额落实配套资金,促进开发区民生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市财政局)
第二篇:市财政局支持三村建设纪实
“三村建设”新亮点实现“四变”展新貌
——市财政局支持达县大堰乡双井、卢岗村“三村建设”纪实
达县大堰乡双井、卢岗村距达州中心城市仅22公里,但由于铁山相隔,经济相对落后。近年来,市财政局按照市委、市政府安排结对帮扶后,以“三村建设”为载体,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双井卢岗,因此变了新样。
走
进双井卢岗村,一幅生动的画卷展现在眼前:一边是平坦整洁、四通八达的水泥道路,一边是碧波涟涟、两岸绿树成荫的穿村河道;一边是错落有致、略施粉黛的农家新居,一边是新修的蔬菜大棚、过河石桥,散发着勃勃生机。信步村间,处处涌动着新农村建设热潮,昔日“抱着金饭碗受穷”的经济薄弱村,如今成为令人瞩目的市财政局“三村建设”示范村、全市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示范村、“一村一品”示范村、无公害蔬菜基地村。这巨大的变化是在市财政局帮扶下,“三村建设”在双井卢岗绽放的幸福之花。
人变:新班子队伍让群众从“要我建”到“我要建”
来到村内,正在修建花台的王茂仁一见到我们,就快言快语地说:“我们村能够有这么大的变化,主要是党员干部们带了好头,群众参与的热情才很高!”接着,他立即停下手中的活儿,主动当起了义务解说员:“以前在种养上吃过亏,干部要想动员做什么,发展什么,我们根本不相信!”。说到这里他有些不好意思,“但自从实施公推直选后,我们选出的人,能代表我们意愿,有能力,我们就相信!去年还选派了一名大学生到村上担任村官呢!”。市财政局第四党支部与新的村两委结成对子,协助解决部分资金,加强村级阵地建设,新建了村支部、村委会办公楼。村两委通过多方调查和分析,认为蔬菜产业是主导产业,但发展首先要尊重农民群众的意愿,调动农民积极性,增强主动性。市财政局第四支部党员与村党员干部一道,通过召开村民大会和家庭恳谈会、院坝会,利用广播、板报、标语广泛宣传,深入发动,党员干部进农户一家一家的劝,一户一户的动员,并组织村民代表外出考察学习。通过深入细致的宣传发动,广大村民认识到必须乘以“三村建设”为载体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东风,抢抓机遇,加快发展。村民观念发生了巨大转变,思想灵通后,村民发展的愿望更加强烈。除了对自家房屋、院坝进行美化亮化外,还主动捐款捐物、出工筹劳修水泥村道、过河桥梁等。过河桥要占村民王之福家花大钱才建好的鱼塘,他二话没说,不但将鱼塘一角拆了,还主动捐款,积极投工投劳参与修路。在市财政局帮助下,两村之间修通了过河桥,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出行,而且把分河而居的双井、卢岗两村联在一起,群众强烈要求后取名为“惠民桥”。仅在农村人居环境改造中,群众自发投入人均达300元以上。“我们的家园自己建,建好了也是自己享受,况且政府还给了我们很大支持,我们愿意!”、“现在我们过上了城里人生活,以前想也不敢想啊!”、“市财政局给予我们的,不仅仅是资金和政策上的帮扶,更重要的是送来了党和政府的温暖,还给了我们精神食粮。”村民你一言我一语的说。
村变:民主法治让村庄从脏乱差到洁净美
“生产上去了,村容村貌也不能落后啊!”。村“两委”认为:没有一个优美的环境,新农村建设成果就没有得到完全体现。通过实现村务公开、党务公开和财务公开、大事公决,健全村民议事规则,用“一事一议”的办法动员全村人民,按照“一路二水三能源”的思路,切实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彻底改善村容村貌。卢岗村沿山沟至村委会长达5.1公里,涉及406户1522人,在市财政局帮助下,村民们积极筹资出劳,硬化了长5.1公里、宽3.5米的公路,结束了祖祖辈辈出行均靠肩挑背磨的历史,村民们激动地将这条公路称为“出路”。近两年,两村硬化便民路33.5公里,新建堰塘3口、维修15口,改井100口,建沼气池200口。双井村安装了2吋供水管道,解决了360户1500余人的人畜饮水问题;突出适用、舒适、健康、美观、协调的村庄布局,双井村在核心区规划了1个200户的村民集中点,将集中建房59户,改造民房28户60间,美化居民点房屋600间,硬化院坝95个,修建花台400个,改水改厨改厕改圈262户。
“新建了300平方的两委办公室和支部活动室,修建了1000多平方的农民休闲广场,还有合作医疗站,小娃儿能在本村上幼儿园了,刮风下雨不再怕了,现在我们各个方面都方便多了!”
“每个社都实现了通路、通水、通电、通闭路电视,我还看到电视上锦涛总书记说要再提高新农合的标准啦。”
“现在正在争取加固整治我们的大堰河,今后我们要成为达州大城市的‘菜篮子’和‘后花园’呢!”
“我们队的程才川新修了三层楼房,还准备安装电梯呢,洋气了哟!”
村民们你一句我一句争先恐后地说着,满是自豪和幸福。
业变:人才科技让产业从传统到特色
“
市财政局联系农业专家到村上现场测土、配方、施肥。我第一次听说菜生虫了不能用农药,说有残留,以前我们还不知道种菜还有这么多学问呢!”。为切实提高生产科技水平,市财政局多次请市农科所、林科所、林业局、水利局、农业局等单位的专家到现场勘测、设计和技术指导,带去大量农业科技和致富书籍到村新现场举办了三期培训班,建立了人才和科技帮扶措施,建
立了稳定的科技人才库,把科技人才请进村来座谈、指导,留下了专家的咨询电话,随时指导、帮助发展,农民自豪地说:我也有了“农业110”。
双井、卢岗村通过重点发展市场适销对路、需求量大的精细蔬菜,形成了无公害绿色蔬菜产业带。当地农民把土地出租给业主。同时,业主优先聘用出租地农民,农民的收入是稳赚不赔,租金、劳动报酬双收入仅在本地业主处务工年收入每户就达5000元。蔬菜已成为双井、卢岗村的主导产业,农民的“摇钱树”。外出务工的王之福看到引进的业主赚了钱,也回家创业,现已发展蔬菜20多亩,在已修一口养鱼池的基础上,正在新修建一个10多亩的养鱼池,发展农家乐。“在外辛辛苦苦,不如回家守故土,看到家乡越来越好,自己早就想回来了,既照顾了家,钱还不少挣!”,对未来他充满信心。
“我们还在一、二、三等四个社种植了200亩日南一号柑桔,在其余社种植100亩黄金梨,果业收入能使全村人均增收200元,还不算将要发展的200亩冬枣、60亩密桃、葡萄基地和养鸡场、养鸽场等带来的收成。种粮已成为我们的副业!”。村支书王茂强说。
力变:从分散用力到集中用力
短时间内双井村何以会发生超强剧变?“支农力量从分散用力到集中用力!”大堰乡党委书记艾阳芬如是说。“以前对大堰乡新农村建设支持的部门、资金、项目等都是各自为阵,分散用力。”“现在通过支农力量的整合,集中支农力量,放大了政府支持引导效应”。近年市财政整合中央、省、市、县四级财政性资金200余万元投入双井卢岗两村。
“双井村是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的示范点,按照财政统一管理的模式,将来自各种渠道的支农资金进行集中整合,除一些特殊用途资金外,都纳入支农资金整合范围,优先安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资金,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实践证明探索是成功的。”正在大棚查看蔬菜长势的市财政局第四党支部书记王矛说。
“支部+协会+大户”的模式带动作用强。市财政局第四党支部与双井村结对后,把双井村定为“支部新农村建设联系点”,把机关党建设的学习实践场所移到了双井村。“我们的许多党课都是来这儿与村里面的党员一起上,我们每人还结对帮扶了一名群众。”市财政局杨佐说。第四支部通过联系村支部,村支部联系下面的蔬菜协会、水果协会和养殖协会,三个协会带动和联系农村的大户和业主,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土地流转推进规模化。“原来当地农民零星分户种植,蔬菜水果品种不优、时令性不强、价值低廉,农民受益不多,相当部分原因是规模化程度较低”。村两委于是确立了“土地流转、业主开发、规模发展”的思路。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农民自愿流转3200亩土地,引进业主13户,培育本地种植大户11户,实现蔬菜产值960万元。“仅蔬菜一项我一年的收入就提高了2300多元!”,自愿流转土地后又成为业主雇佣工人的程代仁一脸幸福。王华碧老人的儿子承包了近30亩的土地,其中包括王华碧老人的,“将自己的土地出租给自己的儿子,自己给儿子打工,心里虽不大自在,在收入有保障,也支持了儿子,慢慢也就接受了。”“要扎实推进以‘三村建设’为载体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整合资金,在‘支部+协会+大户’带动农民致富的模式上探索出一条新路子”,市财政局分管农业的副局长、局机关四支部“三村建设”牵头人黄茂华说。为搞好“三村建设”,他已是第七次到这里来了。
新蓝图:构画双井卢岗新未来
“双井卢岗片区地理位置特殊,四面环山,中间地势平坦,土地开阔连片,自然生态良好,大堰河横穿全境,水源充足,气候温和,具有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的田园风光、温馨的自然生态景色,可谓是达州中心大城市边的‘世外桃源’和难得的‘小盆景’。因此我们帮扶发展的长远规划是利用大城市近郊优势发展休闲产业,用休闲文化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看到财政帮扶硕果累累,市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吴应刚十分重视双井卢岗片区的新农村建设,多次要求局分管领导搞好规划,狠抓工作落实,争取通过几年努力使双井卢岗村的“三村建设”这项惠民工程、民生工程取得更好的实效。分管农业的副局长、局机关四支部“三村建设”牵头人黄茂华信心满怀地规划着双井卢岗的未来。
在市财政局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下,近日《达县大堰乡双井卢岗村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已经制定出台,从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村庄布局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人居环境发展规划、公益事业发展规划等方面详尽构画了双井卢岗的新蓝图。
“一是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主要突出交通建设和农村清洁能源、人居环境整治改造;二是引进企业和业主打造疗养基地;三是打造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四是搞好宣传推介工作,多途径、多形式推介双井卢岗小盆景,形成达州生态观光旅游名片,打造成达州城市体验式疗养休闲基地。”支部副书记书余刚满有把握。“我们要在盆周栽种花果山,建好打造溪河景观带,修好环盆周底绿色走廊,美化盆底田园风光,打造达州‘江家菜地’,双井卢岗的明天会更好!”。
第三篇:市财政局
市财政局“转变作风、促进发展”学习整改活动整改方案(征求意见稿)按照市委学习整改活动的统一安排部署,我们针对查找问题阶段征求意见、建议的梳理情况,结合财政工作实际,特制
定如下整改方案。
一、认真履行财政职能,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
(一)针对“为市委、政府当好参谋方面做的不够,在确保把有限的财力集中办大事,管好用好财政资金,为全市经济发展提供保障方面有待进一步增强”问题,我们将严格按照市委、政府的要求,紧紧围绕“大力强化五种观念,切实解决五大问题”,努力营造和谐、文明的理财氛围。近年来,我市财政保持了持续增长的好势头,但由于全市经济基础薄弱,基础设施还比较落后,财政收入结构不尽合理(增收的大部分是共享收入,地方留用十分有限),加上各种自然灾害频发等不利因素,本级财政可用财力增长十分有限,即使如此,市财政在保证工资发放、办公及业务费按时拨付并略有增长以及有关政策性专项支出和法定支出尽力落实到位的情况下,集中有限财力努力保证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点支出所需。继02、03年丹江大道改造、江北大桥建设等大型重点工程相继开工并建成之后,04年又开工南水北调施工大桥建设并于06年建成通车。近五年中,市财政先后直接或间接投资近2亿元用于市大型骨干项目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除上述两桥一路外,还改造了环城路、车站路、均州一路及右岸汉江大道二期路面刷黑等基础建设。与此同时,市财政还安排资金1200万元用于农夫山泉、铝贸公司等重点大型招商引资的配套建设和优惠政策落实,今年又专项安排近440万元用于雨润集团贷款的还本付息。在保重点建设支出需要的同时,市财政还用三年时间相继安排近700万元用于大模段职工借支兑付,安排335万元用于05年“三八”黄磷事故善后处理。这些项目的建设和资金的投入,对我市经济及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必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目前,全市上下正在围绕市委、政府所确定的构建繁荣、生态、和谐丹江口而努力,作为财政部门我们将紧紧围绕这一目标,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在坚持“三保”基础上,尽力集中更多财力用于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上,为全
市人民办更多好事、大事。
(二)针对“在为服务对象服务方面,对单位提出的要求未能全部满足,解释少、沟通不够。尤其是部分单位反映,中行长虹分理处服务态度差,作为全市国库服务网点,希望财政局领导与中行领导沟通”问题,我们已作出了公开服务承诺。一是办理业务或接受咨询,做到主动热情、耐心细致、高效运作、规范服务。凡属职责内的工作,责任人要热情接待、依法办理;不属职责内的事项,要积极受理,并及时转告有关责任人和相关科室。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群众比较关注的改革和有关业务工作,要及时提供政策咨询和技术服务;二是在严格遵守相关规定的前提下,快速准确地办理各项业务,提高办事效率,积极协调好国库集中支付与各服务网点的工作。凡资料齐全、手续完备的业务申请,做到办理及时、准确,资金拨付迅速;凡资料不齐、手续不完备的,向经办人解释清楚,待补齐资料、手续后及时办理。
二、强化宗旨观念,深入基层调研,牢固树立全心全意
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针对“财政局班子成员之间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不够,与干部、职工交心谈心少,未能最大限度的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问题,局党委在民主生活会上已作专题研究,明确提出在下半年的工作中局班子成员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转变作风为抓手,以强化宗旨意识,促进财政事业发展为目的,坚持做到“三个深入”、“三个减少”。即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减少会议、减少文件、减少报道。把调查研究作为“必修课”,班子成员每季度至少一次主动到相关部门、单位、企业和联系点财政所,围绕财政管理与改革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和同志们交心、谈心,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切实为基层群众排忧解难,为基层办实事,办好事,真正做到想基层之所思,急群众之所忧,谋群众之所需,不搞花架子,不图虚名誉。对基层反映的问题要满腔热情地接纳处理,及时解决,不敷衍塞责、推诿扯皮。
三、加强干部队伍综合素质教育,不断提高驾驭财政工作的能力和服务全市经济建设的水平。
针对“少数干部、职工理论学习不够,正确把握政策的理论水平和爱岗敬业意识有待进一步增强,主动开展工作的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和“思想解放力度不够,创新意识不强,少数干部在素质和能力上与新时期财政工作要求有一定差距,缺乏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勇气”问题。我们将以这次学习整改活动为契机,在系统上下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把学习理论和业务知识同不断提高干部职工的综合素质结合起来,不断增强适应新形势下财政工作的能力。
(一)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时效。按照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每名干部职工都必须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要加强学习的紧迫感,讲求学习时效,结合学习任务和个人情况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切实把自身学习抓紧抓好,真正做到“政治思想好、能力素质强、本职业务精”。
(二)改进学习方法,以学习促工作。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坚持“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干部职工都要自觉地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作,注重把提高理论素养与提高业务能力结合起来,自觉地用理论学习成果指导工作实践。学习中要注意开拓视野,要有超前意识,主动围绕本职工作学习新知识,研究新问题,注重对新知识、新技能的积累和应用,不断创新,力争在工作上出新成果。
(三)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学习“四落实”。抓好学习是每个单位的基本职责,单位、科室负责人要切实负责、加强领导,正确处理好学习和工作的关系,确保学习在“时间、内容、人员和质量”上得到落实。局党委每半年组织相关科室对各单位的学习情况进行一次检查。看学习是否做到了四落实;看是否建立了个人学习档案,是否有学习记录;看职工个人心得体会全年是否达到了10000字以上。
四、加大财政改革力度,促进财政职能转换。针对“进一步开源节流,加大资金监管,积极筹集资金,及时足额解决全市干部职工津补贴,全面落实上级出台的工资政策,减少部门间的工资差异,缩小地区间的工资差异。在部门预算中力争做到市直单位公用经费一视同仁”问题。我们按照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规范公务员津补贴的统一部署,财政、人事部门积极配合,对公务员津补贴进行了认真清理、归并,结合非税收入及地方财政承受能力,制定了2007年全市各职级人员津补贴补贴标准,经市委、政府研究同意后,向省财政厅和十堰市财政局上报了《丹江口市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实施方案》,目前此方案正在批复中。待批复下达后,我们将严格按《实施方案》积极认真组织实施。在此基础上今年我们将视财力的增长、提高情况,在公用经费及业务费的安排上进行适当调整,逐步缩小部门间的工资差
异。
五、加强财政监督,树立部门良好形象。针对“财政监督职能有待进一步加强,遏止部门腐败风气和不良之风,从严监督管理,严肃处理违规违纪事件的发生”问题。财政监督是财政的一项重要职能,贯串于财政收支管理活动的全过程,在下半年工作中,我们将围绕财政工作的任务和目标,完善事前审核、事中监控、事后检查的监督机制,通过部门预算、政府采购、政务公开等多种手段,强化财政监管,确保资金的安全性、有效性、规范性。一是加强财政法制建设,抓好《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及各项财政政策、法规的宣传贯彻,维护正常的财经秩序;二是建立较为灵敏的财政信息网络,建立准确的基础数据库,对财政工作出现倾向性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三是切实抓好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把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和新农村建设财政专项资金作为公开的重点,扩大公开面,进一步做好网上答复和处理工作,提高人民群众参与度和满意率。在此基础上规范和完善“财政报表制”和“报账制”,建立新的筹资机制,为经济建设注入活力;四是加大处理处罚力度,不断增强财政监督的震慑力,不断强化各行政事业单位自我约束能力。下一步要结合对财政所财政财务检查和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对那些屡查屡犯,严重违反财经法纪的单位将按《条例》规定,给予严肃处理,该通报的通报、该罚款的罚款、该收缴的收缴;从而达到规范财经秩序,维护财经纪律,树立部门良好形象的目的。
丹江口市财政局 二00七年六月二十一日
第四篇: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心得体会[范文模版]
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心得 体会
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调研时指出,湖南应“着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内陆地区改革开放的高地”。月 21 日,国务院印发《北京、湖南、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及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扩展区域方案》,强调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赋予自贸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深入开展差别化探索。其中,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湖南自贸区”)的战略定位是:探索内陆地区改革开放相互促进、良性循环的体制机制,进而带动整个社会经济创新发展的有效路径,通过释放制度红利,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
由此可见,湖南自贸区建设不是要争做优惠政策的洼地,而是要以系统性制度创新为主要抓手,打造大胆改革的园地、扩大开放的高地、创新创业的福地。
对标国际先进规则,推进制度型开放
以开放促改革,最直接有效的举措就是对标国际先进规则,开展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
一是建立更加开放透明的市场准入管理模式,全面落实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二是完善公平竞争的法治环境,尤其在竞争中立、劳工标准、环保标准、政府采购、知识产权
等方面要与国际先进规则对接;三是建立公开、统一、透明、稳定的规则体系,重点解决规则、规制不兼容甚至相互冲突、互为前置条件、缺乏必要稳定性等问题,让企业家有明确稳定的心理预期;四是形成产品、技术、管理的标准互认体系,以降低市场的不确定性,减少市场交易费用。
湖南自贸区建设既涉及关税、非关税、投资准入等边境上举措,也涉及准入后制度、政策、法律体系等边境后环境,应充分借鉴世界自由贸易港(区)及国内其他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成功模式与可行经验,在对标国际通行先进规则的同时,又注重发挥我国独有的制度优势,从而充分释放制度红利,强化制度的国际竞争力。
以技术创新撬动制度创新,努力降低交易成本
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往往具有共生性。湖南自贸区建设应注重以新技术应用撬动制度创新,强化两者的相互促进。
一是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与智慧城市建设,推进数据标准化、简化、协同及共享,实行市场监管、商务、外汇年报“多报合一”,实现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二是通过完善“互联网+政务服务”系统,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深化“一件事一次办”改革,促进政务办事流程进一步优化及政府公职人员服务行为规范化;三是通过提升 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水平,全面推行无纸化通关及通关一体化,显著提高贸易便利化;四是通过大数据分析等现代科技
手段提高金融服务便利化水平,同时建立起高效精准的金融监管、金融风险防控体系。
湖南自贸区建设应将管理体制改革与运行机制创新寓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做到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双管齐下,促进两者耦合、形成化学反应,以此降低制度性成本与交易费用,进而形成吸引外商投资企业、集聚高端生产要素、扩大进出口贸易的竞争新优势。
优化行政管理职能,构建一流营商环境
国际经济竞争集中体现为营商环境的竞争,而构建一流营商环境的主要抓手是优化行政管理职能。湖南自贸区建设要有效获取开放红利与制度红利,必须致力于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并将其转化为提升国际竞争优势、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能。
一是将优化营商环境目标转化为对各级政府部门的考核指标。针对企业“最烦”“最痛”“最怕”“最盼”的突出问题,围绕“最简的审批、最宽的准入、最优的服务、最高的效率、最省的费用和最规范的监管”目标,对标“北上广”等先进地区标准,设立改善营商环境的具体指标,并将其纳入考核,在全省上下持续开展优化营商环境竞赛。
二是将对各级政府的考核指标转化为公职人员的行为规范。要将这些考核指标分解到部门,再由部门分解到个人,根据考核要求
制定公职人员行为规范,并将这些行为规范告知社会各界,让公职人员接受社会监督,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使“放管服”改革能够全面落地。
三是使行为规范与政绩考核转化为公职人员的行为自觉。优化营商环境是一项长期任务,只有严格规范公职人员行为、强化政府部门政绩考核,外部约束才会逐渐转化为内在自觉,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将随之发生深刻转变,营商环境才能实现持续优化。
截至目前,我国已启动 5 批次共 21 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积累了不少成功案例、先进经验。湖南自贸区建设应找准标杆、对标对表,拿出借鉴落地的时间表,同时立足自身实际大胆探索创新,努力为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贡献湖南智慧、湖南方案。比如长沙片区可重点对标上海自贸区中的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张江高科技园区,着力推进临空经济、金融服务、文化贸易、科技创新等方面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岳阳片区可重点对标武汉自贸区中的武汉新港、重庆自贸区中的重庆港、浙江自贸区中的舟山港,积极探索内陆港口建设及临港经济发展方面的创新举措;郴州片区可重点对标广东自贸区中的蛇口片区,着力推进加工贸易的生态系统构建与优化。
第五篇:打造宿迁效能服务高地
打造宿迁效能服务高地
—— 市行政服务中心强化政务服务工作纪实
2011年起,工商注册代理、涉企环评、能评、可研咨询、会计师事务所、工程造价、印章备案、车购税征收、汽油卡发售、挂失登报等便民事项均可在市行政服务中心办理。更多与客商和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事项被纳入便民服务范围,这对市行政服务中心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怎样才能做到政务服务让企业、群众满意,让政府放心?
该中心这样承诺:“不让一个商机在中心丧失,不让一个项目在中心延误,不让一个有利于宿迁发展的事情在中心卡壳,不让一个服务对象在中心受到冷落。”
为了兑现这一承诺,该中心强化规范管理,创新服务方式,突出效能提升,以窗口人员的自觉行动书写行政服务工作的新辉煌。2011年,中心全年办理各类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11万余件,即办件率86%,按时办结率100%;群众满意率和电话回访满意率均在99%以上,实现办件零差错,连续三年审批服务实现零投诉。一年来,共收到客商和群众赠送锦旗58面、表扬信12封;中心窗口受到省市表彰48次。贴心服务
到市行政服务中心办事的人有一个共同的期望——“越快越好”。而中心对每个窗口提出的要求是——“又快又好”。
如何确保服务“又快又好”?该中心负责人认为必须有一个先决条件作保障——后方部门对窗口的充分授权。
市国土资源局对该局服务窗口给予了充分授权,对窗口各种工作需求给予优先保障,做到“窗口围绕社会转、部门围绕窗口转”。该局分管负责人每周都到大厅窗口现场办公,听取工作汇报,并结合工作实际适时调整归口部门,协调办件手续,进一步提高了窗口办事效率。“充分授权”让客商和群众办事避免了重复跑现象,在较短时间内便可办理行政审批手续。
2011年8月19日,市规划局下发了《宿迁市<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预发证制度实施办法(暂行)》。从这一天起,规划窗口开始施行工程规划许可预发证制度。凡规划方案通过审批的项目,只需提供经批准的规划设计方案总图和土地使用权属证明即可办理工程规划许可。
记者了解到,建设单位在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副本)后才可以开工建设。但预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有效期为两个月)则给建设单位预留了更多宝贵时间办理招标等施工前期手续。在2011年全市外商投资企业联合年检和外资统计工作中,市商务局窗口工作人员倪利民帮助和督促企业及时参检,认真审核资料,10天内为全市210户外商投资企业办理了年检手续,效率高得惊人(上接A1版)“我们都还没想到,他们就想到了,不仅打电话提醒准备年检所需的各项材料,还帮着提前做好相关材料的审查。” 宿迁娃哈哈恒枫饮料有限公司工作人员这样评价倪利民的服务:热情、高效。不得不提的还有总投资15亿元的双虎家具产业园项目。目前,该项目一期工程已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5.4亿元。双虎家具之所以落户宿迁经济开发区,与中心窗口的热情、高效服务分不开。双虎公司总经理曾维杰说:“双虎最终选择宿迁,是因为在宿迁有家的感觉——那么多的人都把企业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办,怎能不让人动心、放心乃至最后下定决心呢?”
创新服务
去年8月,根据市政府领导的安排,市行政服务中心会同纪检、工商、住建、规划、质监等部门和窗口负责同志,先后赴上海、昆山、无锡、长春等地调研考察,经过充分调研和论证,起草并以市政府办公室名义下发了《市企业登记和建设项目并联审批(试行)办法》,实行“一窗受理、抄告相关、同步审批、限时办结”的流程。
经过充分调研和论证的并联审批制度操作性如何?能否经得住实践的检验?
去年12月,市住建局窗口在受理宿迁·义乌国际星城工程施工许可证时,及时启动并联审批。通过并联审批系统把企业相关信息发给市人防、气象、消防、供电等部门窗口,各窗口同步开展相关工作,不到3个小时就办好了所有手续。
并联审批让我们看到了高效。据了解,并联审批制度实施以来,该中心共组织工商、住建、发改等部门窗口开展并联审批活动12次,综合审批时限比常规审批方式压缩了三分之一。
为了更好地服务企业和群众,该中心还推出了“八办”制度:符合条件立即办,材料不齐帮着办,外来投资优先办,重大项目联合办,多头管理协调办,上报审批协助办,企业有难上门办,跟踪服务主动办。只要企业需要,窗口工作人员主动上门宣传政策、指导业务、审核材料、送达证书,把服务送上门;只要群众需要,窗口工作人员主动为他们实行延时服务、全程帮办服务,把承诺件当作即办件来办,对需经外出调查、现场堪察或专家论证的项目窗口与业务处室实现“无缝隙”连接。
为提高工作效率,该中心各个窗口都不断总结经验、探索创新:市建设局窗口为提高办证效率提出了《关于快速办理施工许可证的建议》、《关于办理限期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的建议》;国土窗口推出办证结果电话通知、电话预约上门办证、绿色通道服务等一系列便民措施„„
可以这么说,只要是在中心能办的,没有办不成的。因为中心还有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超时默认制、责任追究制、一次性告知制等五项项目审批制度。
在每一个窗口不断创新的工作和服务中,我市的行政服务效能越来越高。
自觉服务
督查出实绩,督查出战斗力。行政审批的每个环节,督查都紧紧地跟着:每天早上,市行政服务中心负责人带领考核小组成员提前五分钟巡查窗口,及时掌握窗口工作动态,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针对窗口人员服务态度、服务质量、廉政情况等,中心每月进行一次电话随机回访;在窗口实行电子实时评价制度,审批事项实行一事一评。严格督察,确保窗口工作人员不断规范服务行为,时刻以最佳状态为企业、客商、群众提供最到位的服务。
但该中心认为,行政服务工作要想让群众满意让政府放心,单靠督查是不够的,必须充分发挥中心全员的主人翁意识,自觉地做好工作,做好服务。这就是——与其“撵着走”,不如“引着走”。
其实,在中心“高效、便民、规范、廉洁”理念的带动下,窗口内部、窗口之间已经自觉形成了一种“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中心推行的全员讲学半月谈制度,让窗口工作人员相互之间加强了交流,取长补短;中心管理层周例会、窗口负责人双周例会、部门分管领导双月例会等例会制度强化了部门间的协作,形成工作合力,使中心内部、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协调更加通畅和默契;通过开展“星级窗口”创建,“比工作效率、比服务质量、比窗口形象、比廉洁自律”活动,“提升效能,争创一流”征文、演讲等活动,窗口人员工作热情被激发,服务水平得到有效提高,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更强了。
年初召开的市委四届二次全体(扩大)会上,市委书记缪瑞林、市长蓝绍敏对我市行政服务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进一步巩固‘三集中、三到位’改革成果,构建集行政服务、公共资源交易管理于一体的政务服务管理新机制,全面推行‘一站式审批’、‘窗口式办公’、‘一条龙服务’模式,切实提高行政工作效能。”“2012年上半年市‘一办三中心’要以全新的服务内容、服务机制和服务面貌进入‘便民方舟’运行,加快构建具有宿迁独特竞争力的服务品牌。”
2012年政务服务工作该如何做?市行政服务中心对此信心十足:以服务经济、服务民生为主线,以打造“全国领先,区域一流”综合性政务服务平台为目标,全面、扎实、高效地做好政务服务工作。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