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放大“群星”效应打造精神高地
放大“群星”效应打造精神高地
近年来,湖北先进典型层出不穷,“感动中国人物”频频当选,形成英模辈出的“湖北群星”现象。“信义兄弟”、“暴走妈妈”、大学生“人梯”……汇成一个个光辉的名字,一个个感人的故事。
湖北英模典型频出,群星闪耀,引人关注,催人奋进。“湖北群星现象”令人瞩目的背后,离不开培育英模成长的“良田沃土”。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典型学习宣传工作。特别是近年来,省委、省政府紧紧抓住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根本,把先进典型的学习宣传作为凝聚跨越发展力量、打造精神高地的重要举措,每年推出多个重大先进典型,开展全方位学习宣传活动。
对每一个重大先进典型,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都要作出批示和指示,并主持省委常委会和省政府常务会议作出决定,在全省开展学习宣传活动。重大先进典型首场报告会,省领导都要亲切接见报告团成员,主持会议并作重要讲话。每逢节庆,省委、省文明委领导都是在第一时间看望慰问先进模范。
2007年以来,我省共表彰了21位湖北省道德模范、22位湖北省道德模范特别奖、20位“荆楚孝老爱亲模范”。全省各市、州、县广泛开展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评选表彰各级各类道德模范1200人次。从各行各业组织的集中推荐到群众自发的网络投票、手机评选,从两年一届评选表彰道德模范到每月开展推荐身边好人活动,推荐、评选、表彰先进典型已成为一种工作常态,初步形成了文明委牵头,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和工青妇等部门参与,广大群众积极推荐,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长效机制。
全省各地以评选表彰道德模范为契机,以先进楷模为榜样,在全省上下兴起了学习宣传典型的热潮。
在今年的全国道德模范评选中,我省共有800万群众参与投票。通过群众推、群众选、群众学,广大群众在参与中受到教育。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多次在我省举行全国道德模范基层巡讲及与身边好人交流活动,播撒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近两年来,全省地级以上城市举办道德模范报告会和互动交流活动200多场次,直接听众近20万人。
各新闻单位组织采编人员深入基层挖掘道德模范先进事迹精神内涵,从群众生活中寻找感人故事,从小人物身上发现可贵精神,通过平民的视角推介凡人善举,引导群众向善向美,营造了宣传好人、赞颂好人的浓厚氛围。
有关部门还组织艺术工作者创作诗歌、报告文学、歌曲、电影等宣传先进典型,提高学习宣传的传播力。根据孙水林、孙东林事迹改编的大型话剧《信义兄弟》、汪金权事迹改编的话剧《红叶》,以严大平为原型创作拍摄的电影《撑起那片天》、罗长姐事迹为蓝本创作的大型舞台剧《土家妈妈》,深受群众欢迎。今年春节前夕,省文明办还联合湖北日报传媒集团举办“名家挥毫〃礼赞道德模范”大型公益活动,发动书画名家为全省道德模范创作并免费赠送作品,产生了良好反响。
为在全社会形成关爱礼遇道德模范的良好氛围,我省在两年一届评选表彰道德模范的基础上,设立“湖北省道德模范特别奖”。近年来,我省先后4次举行全省道德模范特别奖颁奖仪式、4次举行全省道德模范颁奖晚会,及时对道德模范进行高规格的授奖。
同时,省文明办坚持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设立道德模范专项帮扶资金,共向道德模范发送帮扶资金30余万元。“英雄父子”王天喜、王盼先进事迹经媒体宣传后,中央文明办一次性拨付专款15万元为英雄及家属购买养老保险,省文明委发送5万元改善生活条件。
全省各地各有关部门积极解决道德模范及其子女上学、就业、看病等问题,各民间组织、企业积极为生活困难的道德模范及家属捐款捐物,解决道德模范的后顾之忧,营造“好人有好报”的价值导向。孝感、荆门、襄阳等地积极落实刘芳艳、谭之平、伍宗娥等道德模范就业问题,为她们发挥作用创造条件。宜昌为全市所有的道德模范购买养老保险,并免费体检。湖北的跨越式发展,首先要在思想上、精神上实现跨越。面对我省道德建设的良好态势,如何放大“湖北群星现象”的示范效应?省文明办主任蒋南平表示,今后要着力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充分利用我省丰富的道德资源,推进精神高地建设;充分发挥道德模范的榜样作用,引领社会风尚;巩固道德建设的成果,创新道德建设的载体、办法、机制。
第二篇:弘扬劳模精神 放大效应
弘扬劳模精神
放大“劳模效应”
x月x日,xx组织全体员工学习劳模精神,响应公司关于xx通知,xx要求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宣传劳模先进事迹,引导激励广大干部员工,立足岗位创先争优。在听取高森和小青的劳模事迹后,员工们表示矢志以劳模为榜样,用实际行动学习劳模精神,促进自身工作再上台阶。
黄小清是福建省清流县供电有限公司余朋供电所一名普通的收费员,参加工作20年来,她用忠诚、心血、智慧、热情和汗水收缴每一分电费,在收费员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用爱融化了每一位用电客户的心田。她20年如一日,无怨无悔无偿救助了17位孤寡老人,不管遭遇何种苦难,黄小清都只是一笑而过,一如既往地照顾这些与自己素不相识的老人,并以子女的身份为12位老人送终,用二十载爱心演绎道德典范。
高森是山东电力集团公司检修公司淄博检修分部线路专工,全国一线工人的杰出代表,坚持科技创新的“草根达人”。凭借发明的“架空线路清障检测机器人”,问鼎国家科技最高领奖台,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他负责的“高森创新工作室”是山东省第一个省级“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在记者采访时他多次说到,著名劳模许振超是他心中的偶像,更是他行为的标杆。更在谈到自己的学历时,引用
了许振超的一句话:“一个人可以没有文凭,但不能没有知识,可以不进大学殿堂,但不可以不学习。”这句话非常朴实,没有任何的修饰词,但正反应了高森的人生价值观,高森工作中认真负责,生活中谦虚待人,服从企业需要,贯彻组织安排,用实际的行动回报了企业,以骄人的业绩奉献了社会。
大力弘扬劳模精神,我们要树立劳模榜样,继承他们崇高的敬业精神。虽然他们没有惊天动地的英雄事迹,但是他们所折射出来的责任感、使命感,能引领大家抛弃私心杂念,向着共同的目标奋进。
大力弘扬劳模精神,我们要牢固树立主人翁意识,立足本职,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努力创造一流业绩。
大力弘扬劳模精神,我们要艰苦奋斗、任劳任怨、踏实肯干。学习劳模意味着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劳动、精力和青春,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在琐碎的工作中留下鞭策他人的精神财富,用一腔吃不尽的精神食粮来传承一百企业文化,弘扬一百人不怕吃苦、敢于奉献、善于创新的劳动美德。
大力弘扬劳模精神,我们要勤于学习,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身的劳动技能和工作本领。单纯地靠苦干、实干、不怕牺牲,只能代表劳模含义的一部分。在科学
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劳模还体现的精神是在创新、智力、技术等方面,要用先进的科学知识和劳动技能带动其他人为事业奋斗。
真正的劳模,身上浓缩的是一种进取不息的时代精神,体现出的是一种实干与创新相结合的民族精神,折射出的是一种奋发图强、勇立潮头的劳动精神。他们是时代的楷模,改革的先锋,是值得我们永远学习的榜样,是我们永不褪色的骄傲!
第三篇:北京集聚效应打造文化产业高地
北京:集聚效应打造文化产业高地
(新闻联播2010年12月24日):北京市通过建设产业链条完整、品牌影响力突出的文化产业聚集区,使文化产业成为仅次于金融业的第二大支柱产业。
几天前,北京石景山区趣游科技有限公司迎来第8000万个注册用户。这家成立刚满两年的网页游戏平台运营商,已经跃居全国同行业前列。企业负责人介绍,发展之快首先要归功于石景山高度集聚的文化产业环境。
趣游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张磊:整个网页游戏产业,也是一种产业链模式的,有研发,有运营,有支付渠道,有衍生产品。选择石景山也主要是由于它区域的吸引力。五年前,首钢开始搬离石景山,这个老工业区面临经济空心化困境。最终,他们选择了数字娱乐产业。首先就是针对文化产业链条紧密的特点,在空间上引导产业集聚。在拥有中关村石景山园和一大批文化产业专业楼宇后,石景山区又通过政策与资金扶持,上马大项目,“国家数字媒体技术产业化基地”、“中国动漫城-原首钢二工厂”等国家级文化品牌纷纷在这里落户。
企业越聚越多,原来小小的趣游有了产业链的支持,业务已经开始向海外扩展。尝到甜头后,趣游还主动帮助园区招商,甚至连竞争对手也招来七八家。
趣游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张磊:只要有竞争,大家都想往这个行业里来,这个行业才能越做越大。
现在,石景山文化创意企业已经超过2700家。而在整个北京市,市级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数量已经达到30家,成为重要支柱产业。
第四篇:街道社区管理效应如何放大
街道社区管理效应如何放大 ——南昌西湖区街道社区管理体制改革调查
[日期:2008-07-07 16时:02分] 来源:人民网[字体:大 中 小]街道和社区是城市稳定和发展的基础。责大权小、事多钱少,使得一些街道、社区人浮于事,矛盾不少。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如何加快城市管理步伐?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一场声势浩大的街道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在南昌市西湖区全面展开,遵循责、权、利统一和人、财、物配套的思路,他们创新体制,创新管理,为街道社区组织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走出了一条欠发达地区城市管理新路。
体制:权随责走 费随事转
长久以来,街道作为区政府的派出机构,承担着许多的政府职能,由于责、权、利的不统一,人、财、物不配套,致使其行政效能和运转效率难以令人满意。南昌市西湖区实施街道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前,有10个街道办事处沿袭上世纪50年代一成不变的管理体制。每个街道7个机构,20名干部,要管5至8万人的120项工作。“要钱没钱、要权没权、要人没人”。同样,作为一个自治组织,新兴社区往往又被街办“改造”成自己的“派出机关”,形成事实上的上下级关系,社区自治受到制约,更谈不上为居民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西湖区区委书记刘卫平介绍:“去年下半年,南昌市确定西湖区率先实施街区体制改革试点,这在江西省尚属首次。其目的是通过改革加强城市基层基础管理,完善城市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建立市、区、街„责任明确、分工细致、共同协作‟的城市管理框架,提高对全社会的管理控制能力,更好地为广大群众服务,逐步形成具有时代特征、南昌特色的现代城市管理体制。”
在实施改革过程中,西湖区牢牢把握四条原则,即管理重心下移、管理位置前移、财力下放、规范行政。突出强化街道管理职能,并从区政府机关职能部门下派干部到街道,增强街道工作力量,改革后街道办设有11个工作机构,其中包括党政办、财务所、经济发展办、社会事务办、城市综合管理办、计生办、综治办、环卫所、劳保所、社会事务受理中心、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中队。工作人员增加到40名左右。在街道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第三级城市管理框架。
“有权的不管事,管事的却无权”是城市管理中的突出问题。为此,西湖区实行城市综合管理权、专业管理权适当地、有步骤地由市级、区级职能部门下放前移街道,使街道能够及时地解决城市管理中能够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新成立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中队,填补了街道在行政执法队伍上的缺位,有效遏制了严重的违章搭建、占道经营等现象;新成立社会受理中心为“一门式”综合服务工作平台,负责受理辖区内涉及城建、市政、环保、房管、防疫等方面的投诉和协调处置,为辖区群众提供了便捷的服务。
此次西湖区改革中关键点是建立街道一级“准财政”。财力下移与事权下放相配套,实行“核定收支、比例分成、结余留用、超支不补”的财政管理体制,确保街道行政管理费、社区管理工作经费等必须开支。街道经费来源由单纯的区财政拨款,转为上级拨款与税收增长比例分成相结合,街道每年拥有100万元左右的财力。同时,社区发展基金从每年5000元提高到10000元;社区居委会、工作站经费从每年4000元提高到20000元。
为理顺街道与社区的关系,西湖区从现阶段实际出发,大胆创新社区体制,推行社区党支部领导下的社区居委会、社区工作站、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单位“四位一体”管理模式,现阶段社区党支部、居委会与社区工作站工作人员交叉兼职。今年初,100个社区工作站正式挂牌运行。与此同时,本着“政府依法行政、社区依法自治”的要求,建立社区工作“准入”制度;建立和完善社区评议会、协调会、听证会制度,以及与之相配套的评议会承诺制、协调会责任制、听证会公示制,切实提高社区建设水平。
管理:“四化”模式 规范行政
南昌上下热切关注西湖区街道社区体制改革。江西省委常委、南昌市委书记余欣荣更是寄予厚望,多次深入街道、社区调研,并明确要求:在推进街道社区管理体制改革中,必须大胆创新街道社区管理工作的方式、方法,按照“网络化、数字化、信息化、人性化”的要求,做好一篇具有南昌特色的城市管理大文章。历经一年的实践探索,“四化”管理模式雏形已显。
―――完善六级网络。纵向:建立了市、区、街、社区,党小组长、楼栋长(片长),居民骨干(党员户、文明户)“六级网络”,对城市管理工作的点、链、面进行了有机“焊接”。目前全区设立小区自治委员会577个;楼栋长、党小组长和片长6847人;居民骨干户9905户,覆盖率均达到95%。横向: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建立街道社区与中央及省市驻区单位基层党组织的党建议事协调机构,覆盖率达90%以上。初步构建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城市管理网络。
――――建立统一数据库。各街道以社区为板块,以楼栋为单元,对社区人口、社区组织、公共资源等管理对象和社区党建、社会保障、城市建设、安全稳定、社区经济等城市管理基本内容,包括党员志愿者、楼栋长、低保户、信访重点人员、重点税户、社区服务设施等50类150项的基本数据形成台账,建立了一个较为完整的数据库,实行动态管理,办事效率显著提高。
――――畅通信息渠道。对数据实行计算机管理,区、街、居三级通过网络实现信息共享,构建上下互通、左右相连、邻里互动的信息平台;通过“便民联系卡”、24小时电话值班等方式,知民情、解民难。“社区110网站”、“公共电子信箱”、“楼宇信息平台”等双向交流平台,把街道社区工作延伸到每一角落、每一户家庭。
――――推行人本管理。做到“五为”:一是制度为群众建。坚持实施区、街、居为民办实事“十百千”工程、开展“领导干部进社区”为民排忧解难活动,以及街居干部联系困难户制、延时工作制等便民制度;二是活动为群众办。开展和睦邻里节、社区运动会、文艺专场等社区文化活动,以及医疗服务、法律咨询、再就业招聘活动,满足群众需要;三是平台为群众搭。充分发挥街道网站、社区图书室和活动室、市民学校的功能,为群众提供自我服务载体。四是实事为群众办。解决影响群众生活、生产的实际问题。五是利益为群众谋。营造良好的居住环境,关心、爱护特困群众、弱势群体。
成效:彰显和谐 惠泽百姓
今年8月1日,一项“关爱工程”在西湖区十字街街道正式启动,街道筹集了9.6万元“关爱基金”,用于帮助老年人、残疾人等九类急需帮扶的弱势群体。截至目前,已有368位80岁以上的老人在过生日的时候收到了街道送来的生日蛋糕和祝福,32位90岁以上的老人享受了终身免费订送牛奶的福利,8户家庭贫困的大学新生收到了每人2000元的助学金……片片爱心见真情,处处帮扶暖人心。这是西湖区街居体制改革后发生变化的一个缩影。
西湖区将“爱心门铃”从社区牵到了孤寡老人的床头。今年6月29日晚上,家住孺子路81弄的独居老人周友金突发重病,急忙按响了“爱心门铃”,社区干部立即赶到老人家中,同时请来了医生,并一直陪护老人直到他情况好转。第二天一早,忙了一夜的社区干部又带着食品来到老人家中,把最诚挚的关爱送进了老人的心坎里。“远亲不如近邻!”感动万分的老人不停地重复着这句朴实的老话。目前,西湖区的社会救助工程全面启动。一次次及时的救助行动,一个个动人的爱心故事,在西湖区的大街小巷广为流传……同样温暖人心的还有街道的“民情倾诉站”。这个特殊的“民情倾诉站”,不仅随时接待群众来访,而且还耐心倾听群众的心里话、委屈话、牢骚话。街道社区干部对群众倾诉的事和问题及时反馈,打造了又一条帮助居民排忧解难的“绿色通道”。该区居民陈旦在今年高考以优异的成绩被重点大学录取,却为高昂的学费一筹莫展。“民情倾诉站”得知情况后,立即发动辖区内企业,为他筹得2000元助学款。陈旦的母亲激动地握住社区干部的手说:“社区就是我们老百姓真正的„娘家‟”。
“群众的期盼就是工作动力,群众的要求就是工作目标”。如今,西湖区街道社区干部坚持以“办实事、做小事、解难事、管闲事、夸好事、参大事”为己任,问题在一线解决、工作在一线落实、作风在一线转变,把工作做到老百姓的家门口,快捷、细致地解决群众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矛盾,受到了广大居民的称赞。西湖老城区化粪池外溢是居民反映的“老大难”,原来相互扯皮。现在街道有钱有人办事,工作主动,没有了化粪池外溢问题的投诉上访。企业、群众、基层、上级机关对街道、社区工作的“四满意率”达到了96%。为营造优美的生活环境及和睦的邻里关系,西湖各街道千方百计筹集资金修建休闲广场,鼓励社区内所有成员参与社区文化娱乐等公共设施建设,创造共驻、共建、共享的氛围。与此同时,以“邻里节”、“邻里月”为载体的社区文化活动蓬勃开展;“趣味体育竞赛”、“家庭特长展示”、“百部电影”、“百台歌舞”进社区等活动轮番出台。邻里关系在喜闻乐见的活动中更加融洽,社区风貌在互助互爱的氛围中日益和谐。
在前行的道路上,西湖区街道社区改革将朝着“政府管理现代化、居民自治民主化、服务社会化”的方向迈进,一个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社区正在向人们走来。
第五篇:守望精神高地
守望精神高地
——弘扬奋发有为精神 永葆新生代干部朝气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不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历来是我国民族精神的重要成分,以林浩、许勇为代表的抗震英雄以他们的顽强拼搏昭示世界,赋予了民族精神以更加鲜明的时代特色。在当前形势下,要完成加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我们需要弘扬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以只争朝夕的意识高标准做好各项工作,努力创造一流业绩。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奋发有为是我们抓住时代机遇、迎接时代挑战的关键。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表明,只有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我们才能以锐意进取、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艰苦奋斗、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发展先进生产力、实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上有新的作为。另一方面,我们在工作中如果缺乏奋发有为精神,不仅会直接损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严重的还将阻碍经济发展、破坏社会稳定,阻碍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我们必须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奋发有为精神,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守望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高地。
首先,要在政府领导干部中弘扬奋发有为精神。领导干部代表着政府的形象,对全社会也起着示范作用。因此,必须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加强教育,使之树立强烈的事业追求和正确的政绩观。还应确立科学完善的工作考核机制,强化领导干部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使之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
其次,青年干部应该践行奋发有为的精神,扎实认真工作,做到厚积薄发。不能自持学历高,高人一等,不好好工作,感叹怀才不遇,怨天尤人,要切实自我调整,以从零开始的心态,消除不现实的幻想,找准合理定位,积极在委屈中寻求平衡,打造自我核心竞争力,以扎实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成绩去展示自己。做事就脚踏实地,主动作为,树立精品意识,高标准高要求完成份内业务和领导交办的工作。为人低调真诚,营造和谐融洽氛围。虚心向领导、同事、群众学习,争取机会多角度全方位的实践来锻炼自己,用学习实践去积累一些可贵的经验和素质,为以后的“厚积薄发”作好铺垫。
再次,要在全社会弘扬奋发有为精神。要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大力倡导奋发有为精神,并大力表彰和不断宣传像抗震英雄林浩、许勇,奥运冠军陈燮霞这样的奋发有为优秀典型,发挥模范人物的感召作用,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在全社会范围内广泛开展“奋发有为模范人物评选”等活动,加强活动的全民参与性,使社会公众在参与投票的过程中,了解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总之,要在全社会形成奋发有为的良好社会氛围,促进全体人民弘扬并践行奋发有为的精神。
奋发有为是国家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我们一定要大力弘扬奋发有为精神,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实干兴业,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