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沪教版)高一历史复习归纳精华版
高一历史复习归纳精华版 桃大侠出品
夏 禅让制 王位世袭制 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转折 商 内外服制 松散的方国联盟 历史上第一个有直接文字记载的王朝
公元前1046年,武王牧野之战建周朝 镐“西周”封邦建国体制 周公政绩:制定礼乐制度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史称“东周”秦的中央集权大一统体制 秦大一统中央集权国际建立于公元前221年在咸阳
第一个大一统帝国 皇帝与中央集权体制 成为我国历代王朝政治制度的蓝本
公元前202年,楚汉战争后,刘邦即皇帝位,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 汉朝初建,继承秦的中央集权体制,又形成郡国并行制 黄老思想 文景帝时期:清静无为、与民休息,无为而治,“文景之治” 汉武帝刘彻从“无为”到“有为” “内外朝制” 刺史制度 “推恩令” 刘秀于公元25年重建汉朝东汉,定都洛阳(长安东),史称光武帝
地方豪强致使东汉灭亡 220年,曹丕废汉建魏,定都洛阳,史称“曹魏” 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 229年,孙权正式称帝,定都建业,史称“孙吴” 三国之后,西晋实现短暂统一,南方又建东晋 鲜卑族拓拔部建魏,史称“北魏”,至439年统一北方,百年后,分裂成东西魏、北齐北周 东晋420年被宋取代,其后,齐、梁、陈三朝相继更替。1)冯太后时期:大力推行政治、经济制度改革。2)①(政治上)“三长制” 官吏俸禄制 ②(经济上)“均田制”
2)孝文帝时期:彻底革除旧俗,全面推行汉化。
北朝之后,北周灭北齐。581年杨坚篡周建隋,为隋文帝,建都长安。589年,隋重建全国大一统局面。618年,隋炀帝被杨广杀,李渊称帝,建立唐朝,为唐高祖,建都长安。三省六部制:创于隋文帝时
科举制
(先秦:世卿世禄制 秦:军功爵制 汉:推举制(举荐制)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隋唐:科举制)
唐太宗的统治奠定唐朝繁荣的基础。经过武则天的承上启下,到玄宗前期的开元盛世是唐朝最繁荣昌盛的时期。
古代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也是世界古外文明的中心之一。
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上半叶是古代希腊历史上的“古典时代”,也是古代希腊城邦制度的全盛时期
随着工商业阶层经济实力的日益壮大,要求打破是主贵族独揽政权的愿望也越来越强烈,联合平民,一起向氏族贵族展开夺权斗争。核心:成年男性公民的直接参与
① 公元前594年的“梭伦改革”以财产的多寡划分公民的等级,设立四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作为最高行政和司法机关,削弱了贵族会议的权力。首开雅典民主政治之先河。
② 公元前508年的“克利斯提尼改革”按地域划分公民,五百人会议,五十人团,陶片放逐法。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的最终确立。③ 公元前5世纪以后,尤其是经过希波战争之后,雅典的民主政治迎来了全盛时期。
“伯里克利时代”:公职对全体公民开放,以抽签方式产生。实行公职津贴制度。意义:(1)雅典民主政治是古代希腊城邦社会中先进的政治制度;有利于调动城邦公民的积公元前509年,开始了罗马共和国时期
公元前30年,屋大维夺取国家最高权力
公元前27年,元老院授予屋大维 “奥古斯都”称号,标志罗马进入了帝国时代 维系了200多年的和平发展,形成一个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环地中海大帝国。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以君士坦丁堡为都城的“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庭帝国”)和以罗马为都城的“西罗马帝国”。
“公元三世纪危机”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
古代罗马法律体系适应了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需要,堪称古代世界最为完备的法律体系。一、十二铜表法(古代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典)
1、原因:罗马平民为争取自身权利而斗争的结果。
2、内容(实质):罗马人传统习惯法的汇编。
表现出维护贵族和富裕平民利益的倾向。
3、意义:(1)体现出古代罗马人的法治精神。
(2)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滥用权力
(3)为罗马公民法奠定了基础,成为罗马法体系的渊源。
二、公民法与万民法
“公民法”:只有公民才能享有法律的保障和所赋予的权利 “万民法”:罗马人对外扩张步伐的加速。进入帝国时代后,一种适用于境内各民族的共同法律
卡拉卡拉皇帝颁布赦令,“公民法”和“万民法”统一起来 罗马统治者推动了罗马法的编写。
古代罗马法律制度的发展历史体现了罗马人崇尚法治的精神和追求法律地位平等的决心。罗马法以其丰富的内容和比较完备的形式对后来欧洲各国的法律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古代罗马人的法治精神和法律意识则为后人树立了榜样。当然,罗马法有其历史局限性,它将奴隶排斥在法律对象之外,因为奴隶在当时只是其主人的财产,不具有任何权利。
古代罗马法律制度的发展
积极:体现了罗马人崇尚法治的精神和追求法律地位平等的决心。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局限性:将奴隶排斥在法律之外
第十二课 封建制度
封建经济制度:农奴劳动和地租剥削
查理马特“采邑改革”:
8世纪上半叶 义务:服兵役
意义:促进了西欧封建制度的发展,加速了自由农民的农奴化进程,形成封建等级制度
国王只是名义上的全国最高土地所有者。封建领主势力坐大,王国陷于分裂割据状态。西欧封建制度 6世纪下半叶产生,11世纪前后基本确立 庄园是西欧中世纪农村基本的经济和社会组织 自给自足的经济实体
第十三课 城市的复兴
一、城市的复兴与自治11世纪开始
(1)背景:城市为了维护城市自身利益,营造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的环境。争取城市的自治。
(2)内容:夺取司法权、行政权等(3)手段:金钱赎买、武装斗争
二、等级君主制
12世纪以后。随着城市的复兴和商品经济的活跃。
以国王为代表的中央集权势力和新兴的市民阶层力图携手打破封建割据局面。
13世纪下半叶起。出现等级代表会议。贵族和市民等阶层共同参政(职能:国家赋税的批准权和分摊权。)
等级君主制是王权借助等级代表会议实施统治的一种政权形式。具有历史进步意义,推动了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标志:1265年的英国议会和1302年的法国三级会议。
中世纪大学
(1)背景:①城市的复兴和商品经济的活跃→新兴市民阶层出于经济活动的需要,要求接受世俗教育的权利
②教会的支持(为了更大范围内研究和传播神学)
2)意义:有利于师生的自由探索,因此为日后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准备了条件
三大宗教:
佛教 公元前6世纪 印度 悉达多 《大藏经》
伊斯兰教 AD7世纪
阿拉伯半岛
默罕默德 《古兰经》
基督教 公元1世纪上半叶 巴勒斯坦
耶稣
《圣经》
第二篇:高一历史会考复习整理
高一历史会考知识梳理
一、列强对近代中国的入侵战争史:
1、鸦片战争(1840-1842年)
《南京条约》(1842年)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
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3、中法战争(1883-1885年)
中国不败而败
4、中日甲午战争(1894-1895年)
《马关条约》(1895年)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
5、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年)
《辛丑条约》(1901年)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6、日军的全面侵华战争(1937-1945年)
中国取得了百年来反侵略战争的首次胜利
二、中国的民主革命史:
第一阶段:辛亥革命(1911年武昌起义开始)1、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2、1911年,武昌起义 3、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
政府:南京临时政府 4、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第二阶段:五四运动(1919年)
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第三阶段:第一次国共合作(1924-1927年)——革命统一战线 1、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共一大)
2、合作开始的标志: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
3、合作的政治基础: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
4、合作的任务:国民大革命(北伐战争),反帝反封
5、合作的成果: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势力
6、合作的结果:1927年蒋介石“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和汪精卫“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第三阶段:国共对峙的十年(1927-1937年)
1、八一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中共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
2、井冈山的斗争和土地革命
3、五次“围剿”与反“围剿”
4、红军长征(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起止地点:江西瑞金——甘肃会宁
5、西安事变(1936年12月12日):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开始
6、日本入侵:九一八事变(1931)、华北事变(1935)、泸沟桥事变(1937)第四阶段:
第二次国共合作(1937-1945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标志: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中共提交的合作宣言
2、抗日战争:
平型关大捷——抗战以来的首次胜利
台儿庄战役的胜利——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
枣宜会战——张自忠将军牺牲
3、抗战胜利的最主要原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全民族的抗战
4、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
1国内:中国人民百年来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斗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2国际: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重大贡献
○第五阶段:解放战争(1946-1949年)
1、三大战役:辽沈、淮海、平津 2、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三、台湾问题:
1、第一阶段:1895年《马关条约》中国割让台湾给日本
2、第二阶段: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中国收复台湾
3、第三阶段:1949年,解放战争结束,国民党蒋介石败退台湾
4、第四阶段: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两案真正停火
5、第五阶段:80年代,两案开始了民间交往
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方针,1984年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通过
6、第六阶段:1992年10月,大陆海峡两案关系协会(海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海基会)达成共识——“九二共识”——“海峡两案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
我们今天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
今天解决台湾问题的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
1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1)有利因素:○2“一国两制”的有利方针
○3海峡两案人民的共同心愿
○(2)不利因素:台独势力和国际反华势力
四、新中国的外交:
1、第一阶段:50年代,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11953年
周恩来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1954年
中国代表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中国首次以大国的身份参加的会议
○31955年
参加万隆会议——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
2、第二阶段:70年代,中国外交关系的突破——关键一环是中美关系的逐步缓和
11971年10月,第26节联合国会议上,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2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签订《上海联合公报》
○,中美关系开始缓和
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31972年9月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建交
○
3、第三阶段:新时期活跃的多边外交
12000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出席在美国纽约举行的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
○22001年10月,第一次举办了高级别的大型国际会议——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32001年6月,中国促成了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
○
五、党的会议:
1、中共一大:1921年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2、中共二大:1922年
制定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反帝反封)
(分析了中国社会的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中共三大:1923年
提出了国共合作的内容
4、国民党一大:1924年
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实现
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
5、遵义会议:1935.1
1纠正了党内以王明为主的左倾错误;
○2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内的领导地位
○3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原因:中共第一次独立的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原理成功的解决
○自己的问题。)
6、瓦窑堡会议:1935.12
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7、洛川会议:1937年
确立了全面抗战的路线
8、中共七大:1945年
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9、中共八大:1956年
正确分析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之间的矛盾)
10、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
1政治上:拨乱反正,彻底的肃清了文革的“左”倾错误
主要内容:○2经济上:改革开放
○3思想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4组织上:确立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新的领导班子
○
11、中共十四大:1992年
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方针
确立邓小平理论在党的指导地位
12、中共十五大:1997年
确立了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13、中共十六大:2002年
确立江泽民的“三个代表”为党的指导思想
六、法律史:
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12年
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
1982年宪法成为中国在历史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八、中华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
1、前提: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标志: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
2、第一阶段:中华民族工业的兴起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1一部分中小地主、官僚、买办、商人华侨等投资于近代工矿企业
(1)两条途径:○2原来的部分手工工场开始采用机器生产,转变为近代工矿企业
○1分布不均衡: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
(2)特点:○2产业结构不均衡:以轻工业为主,重工业发展缓慢
○3资金技术力量薄弱:受到本国封建主义和外国帝国主义的双重压迫
○在夹缝中求生存 →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3、第二阶段:初步发展 中日甲午战争后—一战前夕(1895年-1913年)(原因)
4、第三阶段:短暂春天 一战期间(原因)
5、陷入困境:国民政府统治的后期
九、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第一阶段:过渡时期:(1949年—1956年)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1)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年)奠定了中国工业化的基础
(2)三大改造(1953-1956年):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 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第二阶段:社会主义在探索中曲折发展的十年(1956-1966年)
(1)中共八大(1956年):正确分析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正确
(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左”倾错误
(3)八字方针(1960年):“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恢复发展 第三阶段:“文革”**的十年(1966-1976年)
“文革”性质:是由中国领导人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的内乱
在政治方面的最大教训:加强党的民主法制建设
第四阶段: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开放
十二、近代中国的三次伟大的历史巨变、三个伟大的历史人物及其思想核心:
1、第一次历史巨变:辛亥革命(1911年)和中华民国的成立(1912年)
第一个伟人:孙中山——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思想核心: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2、第二次历史巨变:新中国的成立(1949年)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956年)
诞生的第二个伟人:毛泽东——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引领者
思想核心: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回答的问题: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问题
3、第三次历史巨变: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1978年)和改革开放决策的出台:
诞生的第三个伟人:邓小平——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设计师 思想核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回答的问题: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问题
补充:“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回答的党的建设问题。
第三篇:高一历史上册复习
高一历史(上期)期末复习纲要
一:鸦片战争:
1、战前中国和世界的特点。注意中国在政治、经济、外交、军事上的特点。
2、战前的中外贸易、贸易的特点及其原因。
3、结合具体知识分析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
4、林则徐的禁烟措施和道光帝主张禁烟的原因。
5、中英《南京条约》及其附件、影响。
6、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包括:经济、政治、外交、军事、思想。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
1、战争爆发的必然性。
2、英法侵占广州和联军委员会。
3、《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影响。
4、为什么把这次战争叫做“第二次鸦片战争”? 三:太平天国运动
1、革命爆发的原因、特点。
2、洪秀全的思想特点和永安建制。3太平天国的施政纲领和意义。
4、太平天国的北伐、东征、西征。
5、天京变乱和重建领导核心。主要注意这些对革命的影响。
6、太平天国的失败和失败的原因、新特点和功绩。
四:新思想的萌发:
1、新思想萌发的原因和“新”在何处?
2、主要思想家的思想和新思想萌发的意义。
五:洋务运动:
1、产生的原因、目的。
2、洋务派和顽固派及其思想的异同、论战。
3、洋务运动的主要活动:军事、经济、教育。
4、评价洋务运动。
5、洋务运动破产的原因和今天我们搞建设有哪些经验值得借鉴?
六:中国资本主义历史:
1、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原因和民族资产阶级的特点。
2、中国无产阶级的特点。
3、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原因和影响。(P58)
4、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的春天:原因、影响、特点、说明。
七:甲午中日战争:
1、战争爆发的背景和列强对日侵华的态度。
2、清政府在战争期间的态度和影响。
3、主要战役:平壤战役、黄海战役、辽东战役、威海战役
4、《马关条约》及其影响、三国干涉还辽。
5、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八:戊戌变法:1变法的原因。
2、康有为的思想及其特点。
3、维新派和顽固派的论战及其意义。
4、维新派的施政纲领和《定国是诏》的颁布。
5、戌变法的内容和对变法的评价。
6、戊戌政变和变法失败的原因、变法的历史意义。
九:义和团运动:
1、义和团兴起的背景、义和团的口号,从义和团的“口号”来分析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2、义和团在北京和天津地区的战斗。
3、《辛丑条约》的签订和影响。十:辛亥革命:
1、同盟会建立的原因和三民主义。
2、革命派和保皇派的论战。
3、萍浏醴起义和黄花岗起义,主要注意它的意义。
4、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注意掌握:原因、内容、结果。
5、革命首先在武昌取得成功的原因;在革命胜利的形势下为何潜伏着失败的危机?
6、武昌起义爆发后帝国主义对华政策和原因。
7、《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南京临时政府的法令。
8、辛亥革命的功绩和教训。
十一:北洋军阀的统治:
1、袁世凯是如何破坏民主和共和的?复辟帝制为何成功和迅速失败?说明了什么?十二:新文化运动:
1、产生的背景,明白是“新”文化运动?
2、前期的指导思想和主要内容。
3、新文化运动的“新”发展和影响。
十三:五四运动:
1、运动爆发的背景、导火线、主要口号。
2、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十四: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中共诞生的历史条件和中共的特点。
2、中共二大及其意义。十五:国民运动的兴起和失败:
1、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原因、意义。
2、新旧三民主义比较和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比较,并由此区别中共和资产阶级的不同性。
3、孙中山北上宣言和五卅运动。分析孙中山“北上宣言”和以前思想的不同及其原因。
4、北伐战争的原因、方针、取得胜利的原因、意义。
5、汉口、九江人民收回英租界。
6、大革命失败的原因和经验教训、大革命的意义。
高一历史上册复习
一、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探究
1、屈辱史 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
兴起原因:根本:列强为夺取、维护或扩大在华侵略权益
直接:国内抵抗运动与民族矛盾激化的产物
失败原因: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无法抵抗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2、抗争史(革命运动史)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二次革命
兴起原因:社会危机;社会矛盾(阶级、民族)
失败原因:(1)阶级局限性:农民阶级:目光短浅、狭隘、思想腐朽
资产阶级:软弱妥协,革命不彻底,不依靠广大群众
(2)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3、各阶级探索史
A、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 ....社会矛盾(阶级——民族)激化的产物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B、封建地主阶级:新思潮的萌发、洋务运动、新政、预备立宪 ......维护清朝封建统治
没有也不愿从根本上改变封建制度
C、资产阶级....政治(社会矛盾)、经济、思想、阶级、组织
资产阶级:软弱、妥协,革命不彻底,不依靠广大群众
D、工人阶级(无产阶级).........
国内(政治、经济、思想、阶级、组织)、国际环境
无产阶级是最先进的阶级(优点)+局限====曲折中前进
4、社会发展史(经济)资萌、外促、洋诱——封压帝迫革命
说明:社会经济要想取得发展,必须减轻或打破其所受的压迫,实现民族独立和解放,实现国家的繁荣与富强,并用革命手段完成之!
民族资本主义兴起以后,其所代表的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必然要扫清前进途中的障碍,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斗争;而又由于其自身的软弱、妥协,革命不会彻底,社会经济不可能取得长足发展。
蕴涵于民族资本主义之中的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以后,同样需要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斗争、;该阶级具有世界无产阶级的共性,是最先进的阶级,革命性最强,双反斗争最为彻底,最终将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第四篇:沪教版高中政治复习
政治
第一课 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第一框题:人民民主专政
一、国家
1、本质
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2、根本属性
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二、我国的国家性质
1、我国的国家性质
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与特点(1)本质
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2)最大特点
对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三、我国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
1、人民民主的广泛性
人民民主的广泛性不仅表现在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而且表现在民主主体的广泛性。
2、人民民主的真实性
表现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人民能够自己管理国家 第二框题:政治权利和义务
四、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
1、政治权利和自由
(1)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2)政治自由(3)监督权 ★
2、政治性义务
(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2)遵守宪法和法律;
(3)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4)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五、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
2、坚持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的原则 关系
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二者不可分离。权利与义务在法律关系上是相对应而存在的。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权利的实现要求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要求权利的实现。
3、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第三框题:政治生活
六、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
1、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基本内容)
2、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
3、参加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特征。
4、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课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第一框题:民主选举
一、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等选举方式及各自的优点和局限性
二、选举方式受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状况的制约
1、制约选举方式的因素
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的文化水平
2、我国目前的选举方式 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
三、公民要珍惜自己的选举权
1、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重要性
(1)选民参加选举的态度和能力,是影响选举效果的重要因素。(2)是否积极参加选举,是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重要尺度。(3)公民行使好这一权利,是公民政治参与能力和政治素养高低的体现。
2、怎样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
理性思考、判断的基础上,审慎投票。第二框题:民主决策
四、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
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 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 社会听证制度
方式:论证会 座谈会 公示 听证会
依据:拓宽民意反映渠道,是决策机关进行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公民享有对涉及公众利益的决策的知情权,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前提和基础
五、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1)从决策者的角度看:
①有助于决策者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 ②有利于决策者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2)从公民的角度看:
①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
②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第三框题:民主管理
六、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的性质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七、发展基层民主的意义
实行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以扩大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必须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型工程重点推进。第四框题:民主监督
八、公民依法行使民主监督权的渠道和方式
信访举报制度、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舆论监督制度、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
九、公民参与民主监督的意义
①实行民主监督,有利于改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
②有助于激发广大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
十、正确行使公民的监督权
1、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要敢于同邪恶势力进行斗争,勇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赋予自己的监督权。
2、必须采取合法的方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干扰公务活动。综合探究:有序与无序的政治参与
十一、公民积极有序地参与政治生活的意义
1、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
2、有序与无序参与政治的区别
(1)是否遵循法律、规则、程序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2)是否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3)是否正确处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第三课 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 第一框题:政府的职能
一、我国政府的主要职能
1、政府的性质
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
2、主要职能
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第二框题:政府的责任
二、对人民负责是我国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
1、政府的宗旨 为人民服务
2、政府的原则—对人民负责 ①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
②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③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第四课 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 第一框题:政府的权利--依法行使
一、政府依法行政的意义
1、必要性:
(1)我国政府的原则
(2)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
2、意义(四个有利于)
(1)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和自由;
(2)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保证政府及其公职人员+哲学变质,增强政府的权威;(3)有利于防止行政权力的缺失和滥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
(4)有利于带动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二、提高依法行政水平的基本要求
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 第二框题: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
一、依靠民主和法制,加强对政府权力的监督
1、原因
权力是把双刃剑。为了防止权力的滥用,需要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
2、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 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
这个机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二者缺一不可。
二、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
1、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
2、中国共产党的监督
3、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
4、社会和公民的监督
5、司法机关的监督
6、行政系统内部(上级政府,监察、审计、法制等部门)的监督
三、政府接受监督的重要意义
政府接受监督是依法行政、做好工作的必要保证。
(1)才能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减少和防止工作失误;
(2)才能防止滥用权力,防止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保证清正廉洁;(3)才能更好的合民意、集民智、聚民心,作出正确的决策;
(4)才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造福于人民,从而建立起一个具有权威和公信力的政府。综合探究:政府的权威从何而来
1、一个政府能否具有这种权威是由国家性质决定的。
2、政府的管理和服务是否被人民自觉地认可和接受,这是区别有无权威政府的标志。
第五课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第一框题:人民代表大会
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和职权(理解)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性质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2)常设机关 全国人大常委会
2、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3、人大的职权
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二、人大代表的产生方式、任期、权力和义务(了解)
1、地位
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2、人大代表与权力和义务(1)权力 人大代表享有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
(2)义务
人大代表应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第二框题: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理解)
1、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的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
2、表现
(1)在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的关系上
(2)在人民代表大会与其它国家机关的关系上(3)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上
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运用)
1、必要性 实践证明,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的政体,是中国人民奋斗的结果和历史的选择,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好制度。
2、优越性
(1)它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
(2)它动员了全体人民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3)它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4)它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第六课 我国的政党制度 第一框题:中国共产党执政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了解)
1、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2、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
3、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二、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理解)
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归根到底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
2、性质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3、宗旨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它的宗旨
三、中国共产党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理解)
1、才能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才能维护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3、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四、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含义及三者间的联系(理解)
1、党的执政方式
(1)科学执政
(2)民主执政(3)依法执政
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 第二框题:以人为本 执政为民
一、马列主义
二、毛泽东思想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一)邓小平理论
主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内容: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主题: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本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第三框题: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一、我国的政党制度,这一制度的基本内容(理解)
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基本内容
(1)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是亲密友党。
(2)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领导是政治领导,即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3)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4)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遵守宪法和法律。(4)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二、人民政协的性质和职能(了解)
1、性质
爱国统一战线组织,不是国家机关
2、职能
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三、我国政党制度的优越性(理解)
(1)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2)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和文化;(3)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4)有利于推动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第七课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 第一框题: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一、新型民族关系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二、处理民族关系的三个基本原则及其相互关系(理解)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关系: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各民族共同繁荣特别是经济发展,又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第二框题: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民族自治机关及其自治权(了解)
1、含义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2、民族自治机关
(1)三级民族自治地方:自治区、自治洲、自治县。
(2)民族自治机关: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是自治权。
二、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坚实基础和重要意义(理解)
1、必要性(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
(1)历史特点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2)现实情况
“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
(3)我国各民族在长期斗争中形成了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前提是领土完整、国家统一。(2)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3)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4)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第三框题:我国的宗教政策
三、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内容(了解)
1、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我国长期的一项基本政策)
2、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3、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4、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第八课 走进国际社会
第一框题:国际社会的成员
一、主权国家的构成要素、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了解)
1、构成要素
人口、领土、政权、主权是构成主权国家的基本要素,其中最重要的是主权。主权作为国家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2、权利
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
3、义务
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三、国际组织的类型和作用(了解)(1)政府间和非政府间(2)世界性和区域性
四、联合国的宗旨、原则和作用(理解)
1、宗旨
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2、原则
各会员国主权平等;履行宪章规定的义务;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禁止对其他国家进行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集体协作;不干涉任何国家的内政;确保非会员国遵守上述原则。
3、作用 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实行人道主义援助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五、我国在联合国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
1、地位
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2、作用
中国支持按联合国宪章精神所进行的各项工作,支持联合国改革,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积极参加全球性问题的解决。第二框题:处理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一、国际关系的含义、内容和形式(了解)
1、含义
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以及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最主要的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2、内容
政治关系、经济关系、文化关系、军事关系
3、形式
竞争、合作和冲突。
二、国家利益是决定国际关系的主要因素。国家力量是影响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理解)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
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间合作的基础,利益的对立则可能引起摩擦和冲突。
三、在国际关系中,我国必须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运用)
1、我国国家利益的内容
安全利益、政治利益、经济利益
2、原因
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利益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维护国家利益就是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具有正当性和正义性。
3、要求
我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尊重其他国家合理的国家利益,并维护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
第九课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第一框题: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
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了解)
(1)影响和平问题解决的因素有
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局部冲突和热点问题;国际各种形式的恐怖主义活动;贫困和毒品问题。
(2)全球发展的最突出问题是南北发展不平衡。
二、建立国际新秩序(了解)
1、主要障碍: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2、有效途径:建立国际新秩序。第二框题:世界多极化
1、特点
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是当今国际形势一个突出特点。
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第三框题: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一、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我国的外交政策
二、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
1、宗旨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2、基本目标
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3、基本立场 独立自主。
4、基本准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哲学
1.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不过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①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②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1)一切从实际出发(2)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认识。
【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与党的指导思想、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工作计划之间的关系,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立足于基本国情;说明社会主义既是物质的富有,也是精神的富有,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说明各地在发展经济,在制定政策时须从本地实际出发。
2.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的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1>尊重客观规律离不开发挥主观能动性 <2>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方法论】: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人类各项成功的活动都是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结合。如农业的发展、工业的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和消灭病虫害、防治SARS、宇宙飞船的成功发射,卫星成功发射科学上探索发现、各种工程的兴建等等;说明在当前存在的各种问题是人们在发挥主观能动性没有遵守客观规律的结果 3.整体和部分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1)整体和部分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2)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当各部分以合理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就会大于部分之和。当部分以欠佳的结构形成整体时就会损害整体功能的发挥。(3)整体和部分二者不可分割,相互影响。整体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部分也制约着整体,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性能会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4.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原理
【原理内容】: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的物质世界,发展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
【方法论】:要求我们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1>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2>要明确事物处于怎样的阶段和地位。<3>要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5.矛盾普遍性原理
【原理内容】:矛盾是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即对立统一。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方法论】:要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善于全面分析矛盾,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坚持两分法、两点论,反对片面性、一点论
6.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原理内容】: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矛盾的特殊性表现在,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矛盾的双方各有其特点。矛盾的特殊性是事物千差万别的内在原因。【方法论】: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7.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相互联结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特殊性也是没有的。二者在不同的场合可以相互转化。在这个场合为普遍性的东西,到另一场合则变为特殊性。在这个场合为特殊性的东西,到另一场合则变为普遍性。
【方法论】:这一原理对于我们正确地认识事物,学会科学的工作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一原理也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各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原则的哲学基础,也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哲学依据。即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要把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结合起来。
8.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在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主要矛盾,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次要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方法论】:善于抓住重点,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次要矛盾;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9.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原理和方法论(事物发展原因原理)
【原理内容】:<1>事物变化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2>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3>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4>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方法论】: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
10.量变和质变相互关系原理及方法论(事物发展状态原理)
【原理内容】:<1>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状态<2>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3>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方法论】: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1>坚持适度原则,控制量变的限度<3>在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要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3>要重视量的积累,为质变创造条件。11.量变和质变相互关系原理及方法论(事物发展状态原理)
【原理内容】:<1>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状态<2>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3>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方法论】: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1>坚持适度原则,控制量变的限度<3>在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要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3>要重视量的积累,为质变创造条件。12.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的原理
【原理内容】 唯物辩证法认为,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相互联系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离开两点谈重点或离开重点谈两点,都是错误的。
【方法论】 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应该把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起来,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于抓住重点和主流,反对一点论和均衡论 13.实践和认识(理论)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实践决定认识(理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惟一标准;认识(理论)实践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不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阻碍作用。【方 法 论】: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反对教条主义,反对思想僵化 1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原理 【原理内容】 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从根本上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推动了社会的全面进步;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在社会变革中起主体作用。
【方法论】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①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奋斗。②坚定地走与人民群众的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15.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 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改造主观世界是为了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着自己的主观世界。自觉改造主观世界,又能提高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在这种相互作用之中,人们不断地改善着主观世界同客观世界的关系,实现着促进客观世界的发展和人自身的不断完善这样双重的目的。【方法论】 要求我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要努力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①改造自己的思想,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②改造自己的认识能力。③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关系。
16.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原理内容】(1)价值观是人们在价值基础上形成的如何断定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根本观点和评价标准。(2)价值观是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①价值观不同,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评价不同。②价值观不同,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指向不同。③价值观对人生选择、人生道路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3)不同的价值观对个人与社会有不同的导向作用。
【方法论】 要求我们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发挥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17.集体主义价值观是正确的价值取向
【原理内容】 ①它反映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关系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②它正确地解决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③它是我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力量源泉。
【方法论】 要求我们 ①要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②要顾全大局,反对小团体主义。③要坚持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
18.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原理
【原理内容】 在人生价值的两方面中,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应该是居于首位的,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因为: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保障;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人生价值的基本标志;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人生价值的可靠标志。【方法论】 ①在实现人生价值过程中,将贡献与索取有机结合起来;②利用和创造条件,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聪明才智;发扬百折不挠、不怕失败的顽强奋斗精神。③走出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误区。
【应用范围】:说明人生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一些先进人物的价值正是体现在于他们对社会的贡献。
第五篇:高一历史终极复习档案
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的影响是什么?
①工业革命大幅度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资本主义生产制度最终取得了统治地位;
②工业革命促进了新兴城市的产生,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
③工业革命促进了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科学共产主义的诞生;
④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传播到世界各地,猛烈冲击着旧思想和旧制度,推动了世界工业化的进程;
⑤工业革命引起了社会结构的重大变革,工业资产阶级逐渐成为资产阶级的主导部分。无产阶级也正式形成。
⑥工业革命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为全球各地区、各国和各民族的沟通和未来全球一体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工业革命对我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
①欧美列强发动两次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受外国在华企业的诱导,中国近代工业产生(或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或中国资本主义产生)。
③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科技。
工业革命的特点是什么?
首先从英国开始,逐步向其他国家扩展;以机器的发明和实用为主要标志;
发明机器的主要是工人和技师;
人类历史推进到“蒸汽时代”。
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2)影响: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促进了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②亚非拉国家经济上饱受列强的剥削和掠夺,是这类国家经济畸形、长期贫困落后灾难深重的总根源。
③资本主义的入侵在客观上冲击了这些国家或地区落后的社会经济体制,传播了新兴的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近代化的进程。
④加强了世界各国社会经济的相互联系,促使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这正是今天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早期表现。
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与曲折
2、“一五”计划建设(1953~1957年):
(1)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
(2)成就:超额完成;先后建成四大重点企业(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并投产)。
(3)意义: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伴随着一五计划的实施,从1953年国家开始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3、三大改造:(1)对象:即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
(2)基本途径和方式:广大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手工业者加入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资本主义工商业掀起全行业公私合营高潮
(3)意义: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三大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标志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形成)
二、探索与失误:
1、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探索:
(1)中共八大: 1)背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的建立;
2)时间:1956年
3)内容:①提出当前国内的主要矛盾:②规定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
4)意义:分析正确、成功探索、未能坚持
(2)八字方针:1)背景: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运动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
2)内容: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3)意义:从1962年起,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到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并在一些领域取得重大成就。
2、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的失误:
(1)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的总路线——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1)经营方式的改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原则: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把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各户使用,“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2)实行:1978年,开始在安徽、四川一些农村试点(实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
3)作用:仅几年时间,全国农业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了历史性的变革。
(3)意义:使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克服过去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弊端,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4)影响: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的巨大成就直接鼓舞和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全面展开:1984年以后
(2)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
(3)内容(采取的措施):
①管理体制上,实行政企分开,简政放权,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
②所有制上,变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③分配上,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4)意义:
①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企业有了竞争机制,增强了活力); ②推动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
3、意义(1)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创造了世界经济增长史上的新奇迹。
(2)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使人民生活从总体上已达到小康水平,并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迈进。
第18课 罗斯福新政
1、背景:1929-1933经济危机爆发后,总统胡佛采取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结果经济危机非但没有克服,反而更加恶化。1932年罗斯福在大选中获胜,1933年上任后实行新政。
2、罗斯福新政的起止时间:1933——19393、新政的内容:(1)整顿银行与金融业(2)调整农业政策(3)复兴工业:蓝鹰行动(4)社会救济与公共工程
4、罗斯福新政的意义
(1)使美国度过了经济大危机(2)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遏制了美国法西斯势力、避免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发生(3)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政府的权力扩大,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4)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对以后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5、政的实质: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管制。
新政的前提:未触动资本主义制度
6、特点:指导思想方面:放弃自由放任思想,转向国家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
内容方面:国家加强对金融、工业、农业和社会福利等方面的全面干预
影响方面: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诞生。第19课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表现:
(1)战后二十年是美国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
政策:大力拓展世界市场;应用先进的科技成果;革新生产技术,发展新兴工业;延续并发展社会福利政策。
(2)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出现“滞涨”。
(3)80年代,里根上台后,减少政府开支,紧缩通货,削减税收,建设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使美国经济复苏。
(4)90年代克林顿倡导介于自由放任与国家干预之间的第三条道路,对经济进行改革,经济持续增长,美国进入“新经济”时代。
2、联邦德国经济发展的表现:
(1)20世纪50年代,联邦德国经济进入持续高速发展时期,政府政治改革,清除法西斯残余势力,社会秩序比较稳定,同时实行非军事化,集中国家有限的财力、物力发展经济:
(2)政府采取市场经济、国家调控、社会保障三者相结合的经济政策,注意发展科技和教育;(3)美国的扶持政策,通过马歇尔计划对德国提供大量援助。60年代,德国经济超过英、法,成为欧洲头号资本主义国家。
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内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
1921年俄共第十次全国人大《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标志苏俄开始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
2、新经济政策(1921--1928)
背景:十月革命后进入国内战争、外国武装干涉、物质匮乏国内战争结束后,战时共产主义弊端日益显现,领导人却希望借此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引起人民不满。国内隐藏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喀琅施塔得兵变)
(1)农业:实施余粮收集制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核心内容)
(2)工业:全面推行工业国有化允许部分企业由私人或外国资本家经营;扩大地方和企业的自主权
(3)贸易:取消自由贸易改变国家垄断,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
(4)分配:实行普遍劳动义务制;国家配给制,实物分配制废除实物分配制,实行按劳分配
(5)结果:使苏维埃取得了国内战争(1918--1920)的胜利,巩固了苏维埃;但它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6)正确途径:促进经济迅速恢复,起到巩固工农联盟、稳定政治形势的作用,使1925年苏联国民经济基本恢复。它是一条适合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但因后来的领导人对其认识不足而被过早的终止。
3、新政策的特点:(1)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2)允许商品经济的发展,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4、“斯大林模式”在政治经济方面的主要表现
(1)政治方面:高度集权,破坏民主集中制;干部职务终身制,对干部没有形成必要的监督;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2)经济方面: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影响国民经济平衡和持续发展;实施计划经济体制排斥价值规律作用;阻碍劳动者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牺牲广大农民利益,挫伤他们生产积极性,造成苏联农业生产的长期停滞不前。
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1、赫鲁晓夫改革的主要内容
(1)农业:取消农产品义务交售制,实行收购制,提高收购价格,增加农民收入;撤消全国的机器拖拉机站,把所有的农业机械卖给集体农庄;大规模开垦荒地,提出种植玉米,提高粮食产量。
(2)工业:改革工业管理体制,将中央一部分权利下放到地方,扩大地方和企业的权限;精简机构;大量压缩国民经济计划指标。
(3)政治:批判斯大林个人崇拜,平反冤假错案。
3、苏联(1922—1991)解体的原因
(1)根本原因:“斯大林模式”体制上的弊端和错误政策长期得不到纠正,没有从实际出发,建设符合苏联国情的社会主义;
(2)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的错误方针
(3)外部原因:西方敌对势力长期的“和平演变”战略
4、苏联解体给我们的启示:
(1)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进行社会主义改革,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社会主义制度要通过不断的改革来逐步自我完善。社会主义改革和发展具有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的特点;
(2)社会主义建设要遵循客观发展规律,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走符合本国国情的道路。
第22课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作用:
积极:使国际货币金融关系有了同意的标准和基础;扩大了世界贸易;扩大了世界购买力;有利于世界贸易的发展和国际资本的流动
消极: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特权和支配地位
世贸组织的作用:
(1)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2)促使成员国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繁荣(3)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国际经贸关系中的强权政治
4、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影响:
机遇:(1)有利于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国际分工(2)有利于扩大出口和利用外资,并在平等条件下参与世界竞争(3)有利于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4)有利于直接参与国际贸易规则的决策,维护合法权益(5)有利于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6)有利于促进世界经济的增长
挑战:国内一些产品、企业和产业面临更激烈的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