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政府关于转发武汉市清洁生产实施方案的通知-武政办(2005)134号051031

时间:2019-05-13 23:47: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武汉市政府关于转发武汉市清洁生产实施方案的通知-武政办(2005)134号051031》,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武汉市政府关于转发武汉市清洁生产实施方案的通知-武政办(2005)134号051031》。

第一篇:武汉市政府关于转发武汉市清洁生产实施方案的通知-武政办(2005)134号051031

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 武汉市清洁生产实施方案的通知

(武政办(2005)134号 2005年11月10日)

各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

市发展改革委、市环保局拟订的《武汉市清洁生产实施方案》已报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武汉市清洁生产实施方案

(市发展改革委、市环保局 二00五年十月三十一日)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以下简称《清洁生产促进法》)、《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加快推进清洁生产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3〕100号)精神,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环保总局公布的《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现就推进我市清洁生产拟订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树立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结合城市生态建设战略目标,引导企业积极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技术和设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保护环境,增强企业竞争力,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加强政策引导与激励,清洁生产审核遵循企业自愿审核与国家强制审核相结合、企业自主审核与外部协助审核相结合的原则;坚持推进清洁生产与优化经济结构相结合、与促进企业技术进步相结合、与加强企业管理相结合、与强化环境监督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三、工作目标

(一)各级政府、各企业和社会各界尽快熟悉《清洁生产促进法》的基本规定,提高对推行清洁生产的认识,形成政府、企业、社会共同推行清洁生产的良好氛围,逐步建立起企业自觉实施清洁生产的机制。

(二)建立清洁生产管理网络和清洁生产服务体系。建立由企业、社会中介服务机构和政府有关部门组成的推行清洁生产工作队伍。建立清洁生产信息系统和技术咨询服务体系,及时向社会提供有关清洁生产技术、政策等方面的信息和服务。

(三)全市清洁生产技术、设备、工艺与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到2007年,力争有30家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应当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的企业必须通过清洁生产审核;到2010年,力争有100家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

(四)到2010年,每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综合能耗降到1.4吨标准煤以下,每万元国内生产总值水耗降到75立方米以下;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80%以上。

四、主要任务

(一)选择典型企业,实施清洁生产试点工作

1.首批选择清洁生产试点的企业(以下简称试点企业)为: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或分厂)、中石化武汉分公司(或车间)、神龙汽车有限公司、武汉晨鸣汉阳纸业股份有限公司、武汉正远铁路电气有限责任公司、武汉方圆钛白粉有限公司、武昌造船厂、武汉马应龙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武汉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武汉电信器件公司、武汉猫人服饰有限公司、武汉华润啤酒有限公司、乐百氏(武汉)食品饮料有限公司、百威(武汉)啤酒有限公司、武汉有机实业有限公司、青江化工磷肥厂、武汉华丽环保科技公司、武汉远东绿世界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人民解放军3303工厂。

2.依据《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对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企业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

一是污染物排放超过国家和地方排放标准,或污染物排放总量超过地方人民政府核定的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污染严重企业。

二是使用有毒有害原料进行生产或生产中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企业。

(二)以试点企业为示范,在重点行业领域和区域推进清洁生产

钢铁、化工、纺织、建材、轻工、电力、医药等行业是我市推进清洁生产的重点领域。要以试点企业为示范,以点带面,逐步推进这些行业的企业实施清洁生产。

在工业企业较集中的区域,以试点企业来推动清洁生产工作全面开展,逐步建立清洁生产示范园区。重点是东西湖区、青山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和各都市工业园区。

(三)推进企业搬迁改造与实施清洁生产同步

鼓励企业尤其是纺织、机车制造、化工、钢铁等行业的企业在进行异地搬迁改造的同时,调整产业结构,开发生产高新技术产品和无污染产品,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资源等措施,同步推进清洁生产。

(四)适时推进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实施清洁生产

在指导制造业企业实施清洁生产的同时,逐步扩大推进清洁生产的范围,适时引导推进农业生产、建筑、运输、商贸、餐饮服务等行业的企业依法实施清洁生产。

五、主要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为切实加强对推行清洁生产工作的组织领导,及时解决清洁生产中的重大问题,建立市推行清洁生产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由市人民政府分管领导同志召集,市发展改革委、经委、建委、交委,市环保、教育、科技、财政、农业、水务、规划(市国土资源局)、国税、地税、质监局等部门参加,主要负责研究全市推行清洁生产的政策措施,解决推行清洁生产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联席会议下设办公室,在市发展改革委办公,具体负责组织、协调清洁生产的实施,会同有关部门制订全市推行清洁生产规划及配套措施,组织开展清洁生产技术的示范、推广工作,指导企业推进清洁生产。市经委、建委、交委等部门在其职责范围内要积极开展清洁生产试点工作。各级环保部门要加强对清洁生产实施工作的监督管理。各级科技、建设、水务和质监等行政主管部门要各负其责,协同配合,共同推进清洁生产实施。

(二)支持清洁生产项目的核准备案

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清洁生产项目审核,市发展改革委、经委,市环保、规划(市国土资源局)、科技局等部门要予以支持。对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企业,应用清洁生产工艺而削减的污染物排放指标,可转用于本企业的其他扩大再生产项目。

对节能、降耗、减污、综合利用等清洁生产关键技术要进行评估,对具有指导意义和推广价值的清洁生产项目,市发展改革委、经委,市科技、环保局等部门要优先列为全市或行业的重点项目予以实施与推广。

(三)对清洁生产项目给予资金支持

对经济效益好、污染防治效果显著的清洁生产项目给予信贷支持,对列入试点企业的清洁生产改造项目,优先安排申请中央补助地方清洁生产专项资金和国债资金,优先安排申请省工业结构调整资金,优先安排挖潜专项资金。市财政、环保局可安排适当的环境保护专项资金作为试点企业的清洁生产项目补助。在市级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中,应当根据需要安排适当数额用于支持市级示范企业中的中小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市财政局优先安排试点企业中的中小企业申请中央补助地方清洁生产专项资金。

(四)对清洁生产落实税收优惠政策

对清洁生产中的资源综合利用、节能降耗等项目和利用“三废”(废气、废水、废渣)生产的产品,经市资源综合利用委员会认证并报省认定后,凡符合国家资源综合利用税收优惠政策规定条件的,税务部门按国家有关规定予以办理减免税手续;实施清洁生产技术转让以及在技术转让过程中发生的与技术转让有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培训所得,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可享受减免税收优惠;对技改项目中国内不能生产而直接用于清洁生产的进口设备、仪器和技术资料,可以享受国家有关进口税减免优惠政策。企业用于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和培训等的费用符合国家税收政策规定的可列入企业经营成本或相关费用科目;对试点企业中的外商投资企业,仍应根据现行外商投资企业所得税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享受相关税收优惠政策。

(五)提供清洁生产技术指导和服务

筹建市清洁生产促进中心,作为我市实施清洁生产的技术依托机构,其具体职责是:为制定我市清洁生产地方法规提供决策依据;开展清洁生产宣传教育,为企业培训员工;提供清洁生产咨询服务,指导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组织有关专家对企业清洁生产方案进行论证,为市清洁生产办公室认证清洁生产企业提供依据;为清洁生产建立专家库和信息库,为企业提供清洁生产技术;进行清洁生产技术与方法的研究和推广。

(六)开展清洁生产审核

全市清洁生产技术审核工作由市清洁生产促进中心具体负责,各有关单位要积极参与和配合。具体措施如下:

1.针对不同类型的行业企业,采取不同的指导方式。

(1)凡列入限期治理的企业,要优先采用清洁生产工艺和经过实施清洁生产评价的污染防治方案,达到限期治理要求。

(2)在企业新建工程、技术改造、设备更新、新产品开发等过程中,按照清洁生产评价的要求,提出最优方案,从原材料、工艺、设备、产品、污染物等方面进行优化,以达到预防污染的目的。

2.将清洁生产评价纳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在项目核准或备案工作中,要对工艺和产品是否符合清洁生产要求,对原材料、生产工艺、产品等进行详细评价,最大限度地减少技术和产品的环境风险。

3.排污许可证的发放程序应包括清洁生产审核。在排污申报登记的基础上,重点排污企业和进行总量控制的企业要有清洁生产评价报告和实施清洁生产进展报告,并将审核结果作为核定企业污染物排放总量的重要依据。

4.经财政部门会审后,污染治理专项资金应优先用于清洁生产项目。

(七)加强宣传培训工作

各有关部门要加大对《清洁生产促进法》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宣传舆论工具,广泛、深入、持久地宣传《清洁生产促进法》,使全社会正确认识清洁生产在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接受清洁生产理念,为清洁生产的顺利实施创造良好的氛围。要加强清洁生产教育和培训,特别要加强对企业管理者、工程技术人员及企业员工进行清洁生产知识和技术培训,使其正确理解和掌握《清洁生产促进法》的有关规定,把清洁生产贯彻落实到产品开发、工艺技术、工程设计、装备制造和生产服务管理等各个环节。对在清洁生产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要按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篇: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全市防灾减灾工作的通知(武政办〔20

【发布单位】武汉市人民政府 【发布文号】武政办〔2009〕134号 【发布日期】2009-09-23 【生效日期】2009-09-23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武汉市

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全市防灾减灾工作的通知

(武政办〔2009〕134号)

各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

为进一步提高全民防灾减灾意识,着力提升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就加强全市防灾减灾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加强防灾减灾监测预警和应急设施建设。建立结构合理、布局适当和功能齐备的气象灾害综合探测系统,发展精细化气象预报业务和公共气象服务平台,提高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准确率;加强市域突发强降雨预报预警系统建设,完善旱情监测试点建设;优化大江大河重要河段洪水预报及洪水调度系统,提高预报精度和时效;加强地震台网和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信息系统建设;加强基层森林防火和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对气象、洪涝、干旱、地震、地质、森林火灾、动植物病虫害等灾害的监测和预警预报能力。加快编制全市救灾应急物资储备发展规划,合理确定各区、各单位应急物资储备规模。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储备新形式,实现社会储备与专业储备的有机结合,逐步建立布局合理、品种齐备、数量充足、管理规范的救灾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加强规划指导,在灾害易发和多发区域,利用公园、绿地、广场、体育场、停车场等空旷场地和学校、医院、宾馆等公共服务场所,设置显著标志和应急指示牌,划定紧急疏散通道,建立灾害应急避难场所。

二、建立健全防灾减灾联动和保障工作机制。建立健全以人为本、立足基层、统筹协调、资源整合的防灾减灾工作机制,认真落实“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防灾减灾工作方针,调动各类社会资源,广泛发动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和社会团体积极参与防灾减灾,促进防灾减灾进机关、进单位、进学校、进社区、进家庭。要发展壮大各级防灾减灾组织和志愿者队伍,建立社区(村)灾害信息员网络,建立健全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参与防灾减灾工作的联动机制,鼓励和引导社会各界积极开展防灾减灾志愿服务。要科学制订和完善市、区、街道(乡镇)、社区(村)四级防灾减灾工作预案,加强灾害预警监测,进一步提高防灾减灾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要建立灾害巡查、巡访工作制度,深入查找灾害风险隐患和防灾减灾薄弱环节,制订、落实整改方案,完善相关政策措施,推动防灾减灾工作的深入开展。要大力开展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活动,逐步提高基层单位的综合减灾水平。各区和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加强协调配合,组织开展本区域、本单位、本系统的防灾减灾工作,发展改革部门要将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安排有关项目和资金;财政部门要根据实际情况,将防灾减灾工作资金纳入预算,并确保资金落实到位。建立和完善防灾减灾科学决策机制,为全市防灾减灾工作重大决策提供政策咨询和合理化建议,对市级重大防灾减灾项目进行评审和评估,研究全市防灾减灾工作思路,会商灾情发展趋势,评估灾害损失。

三、开展防灾减灾知识宣传和培训教育。各区、各有关部门要面向城乡基层,通过举办专题展览、组织街头咨询、张贴海报、标语、印发科普读物、开展知识答题等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地做好防灾减灾宣传工作,扩大宣传覆盖面,提高公众参与度,努力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和参与防灾减灾工作的良好局面。要发挥各类新闻媒体作用,组织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等媒体开设专栏专题、刊发评论文章、播放公益广告,宣传防灾减灾政策法规和重要意义,提高公众防灾意识和抗灾自救能力。要根据本地、本单位多发易发灾害风险,抓好监测预警、抢险救援、转移安置、应急保障、医疗防疫等关键环节,突出消防治安、生产安全、医疗救护等重点内容,组织开展防灾减灾业务研讨和培训,提高各级各部门和基层干部群众对防灾减灾工作措施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及运用能力。要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和志愿者,深入城乡社区、学校、厂矿等基层单位和灾害易发地区,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防灾减灾法律、法规和基本知识教育普及活动。各级教育部门要在全市大、中、小学校组织开设防灾减灾专题课程,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特点,通过主题班会、专家讲座、宣传板报、应急演练等方式,讲授防灾减灾知识,提高防灾应急能力。

四、强化对防灾减灾工作的组织领导。为加强对全市防灾减灾工作的组织领导,决定成立由市人民政府分管副市长任主任,分管副秘书长、市民政局局长任副主任,市相关部门和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市减灾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附后),负责全市防灾减灾工作的组织领导、政策制订、协调指导等工作。市减灾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在市民政局办公,由市民政局分管副局长任主任。各区人民政府是负责本辖区防灾减灾工作的责任主体,要充分认识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意义,努力提高辖区单位、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和避灾自救技能,不断增强全社会综合防灾减灾能力;要将防灾减灾工作作为本区的一项重要工作,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纳入工作目标,强化工作措施,全力保障各项防灾减灾工作措施的落实。

二00九年九月二十三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三篇:武汉市市人民政府政务督查工作试行办法(武政办〔2004〕179号)

【发布单位】湖北省武汉市 【发布文号】武政办〔2004〕179 号 【发布日期】2004-10-14 【生效日期】2004-10-20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法律图书馆新法规速递

武汉市市人民政府政务督查工作试行办法

(武政办〔2004〕179 号)

各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

《市人民政府政务督查工作试行办法》已报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00四年十月十四日

市人民政府政务督查工作试行办法

第一条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重大决策、领导批示以及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事项的跟踪检查和督办催办,规范全市政务督查工作,改进工作作风,确保政令畅通,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第二条 政务督查工作的主要内容

(一)市人民政府中心工作、重大决策和重要工作部署,包括市人民政府全体会议、常务会议、市长办公会议等所决定的事项以及市人民政府重要文件、电报贯彻执行情况。

(二)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需督办的事项。

(三)上级领导同志和市人民政府领导同志交办事项。

(四)市人民政府工作范围内的人大议案、代表建议和政协建议案、提案办理工作。

(五)中央主要新闻媒体披露需督办的事项。

第三条第三条 政务督查工作的原则

(一)依法行政原则。依据法律、法规和规章开展政务督查工作。

(二)有令必行原则。凡政府决策和领导同志交办事项,按照下级服从上级的组织原则,有交必办。各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及有关单位必须认真做好承办工作,确保政令畅通。

(三)归口办理原则。对涉及各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及有关单位职责的政务督查事项,由有关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及有关单位办理。

(四)讲求实效原则。按照“ 交必办、办必果、果必报”的要求,经常性地开展检查,实行跟踪督办,使政务督查工作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同时,根据实际情况,急事急办,特事特办,注重实效。

(五)实事求是原则。政务督查工作必须坚持实事求是,注重调查研究,全面准确地了解和反映情况,讲真话,报实情,为领导同志正确决策提供有参考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第四条第四条 政务督查工作的程序

(一)责任分解。市《政府工作报告》中确定的工作目标,由市人民政府督查室负责督促市人民政府工作目标管理办公室分解给各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及有关单位办理落实。市人民政府全体会议、常务会议、市长办公会议议定事项,由有关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及有关单位办理落实。领导同志交办事项,对领导同志已明确承办部门或单位的督查件,按领导同志指示意见交有关部门或单位办理;对领导同志未明确承办部门或单位的督查件,根据其内容和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及有关单位职责分工,确定主办、协办部门或单位,提出具体办理要求和办复时限。中央主要新闻媒体披露需要督办事项,由所涉及的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及有关单位主动承担办理。

(二)督查催办。市人民政府督查室根据各项任务完成时限要求,采取电话催办、现场督办、会议督办、上门催办、下达催办单、发督查通报等方式进行督查。对重要事项重点督查,紧急事项及时督查。为确保督查事项按时办结,市人民政府督查室对逾期未回告的承办部门或单位实行“ 催办制”,原则上距办结截止时间的前 3 天进行电话催办,要求其回告结果;在规定时间内未回告的,即刻下发催办通知单;逾期半个月未回告的,上门催办或召开协调会,加大催办力度。

(三)协调落实。对分解下达给各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及有关单位承办的事项,办理落实确有困难需协调时,一般事项由市人民政府督查室有关人员负责协调;重要事项由市人民政府督查室主任协调。特殊情况下,可报请市人民政府分管副市长、秘书长或分管副秘书长协调。

(四)反馈回告。各承办部门或单位对督查事项办理结果必须按时限要求,实事求是回告。各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及有关单位要将市《 政府工作报告》中确定的工作目标的办理情况,每季度向市人民政府督查室报送一次;将市人民政府全体会议、常务会议、市长办公会议议定事项的办理情况,每 2 个月向市人民政府督查室报送一次;领导同志交办件按交办的时限要求进行回告;中央主要新闻媒体批评性报道涉及的有关部门和单位,无论是否有省、市领导同志过问,都要在报道后的 15 个工作日内向市人民政府督查室报告调查情况、整改结果或进展情况,并向有关新闻媒体反馈。市人民政府督查室将认真审查各承办单位的回告是否符合办理要求。对符合要求的回告,以书面形式、按有关程序报送交办的领导同志;对不符合要求的回告,退回承办单位进一步研究办理,重新回告。市人民政府督查室每 2 个月对市人民政府重大决策及议定事项的落实情况,以《 督查通报》形式向市人民政府领导同志报告;对领导交办的重要督查事项的落实情况,在《 督查通报》上予以刊发。

第五条第五条 政务督查工作的要求

(一)加强工作指导。市人民政府督查室要加强对全市政府系统督查工作的业务指导,以不断提高各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及有关单位政务督查人员的政策水平和业务素质。

(二)明确责任主体。各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及有关单位主要领导同志是本部门或单位政务督查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明确专门机构或专人负责督查工作;其经办处室负责人是本部门或单位政务督查工作的具体责任人。各责任人应按职责要求,认真抓好政务督查工作。

(三)及时办理答复。对市《政府工作报告》中确定的工作目标、市人民政府全体会议、常务会议、市长办公会议议定事项及领导同志交办事项,各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及有关单位应按照政务督查工作的原则,认真办理,限期完成,按时答复;对因客观条件限制,确实不能按期完成的,承办单位要及时说明原因;对确需较长时间办结的督查事项,应按有关要求向市人民政府督查室报告办理工作进展情况。

(四)经常通报情况。市人民政府督查室应根据工作需要,以《 督查通报》的形式对督查事项办理情况进行通报。

(五)实施考评制度。对政务督查事项办理工作完成好的部门和单位予以通报表彰;对办理质量差、无故逾期不回告的,予以通报批评。凡一年之内被市人民政府督查室 3 次通报批评的部门和单位,在年终目标管理考核时列入不达标单位。

(六)做好保密工作。各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及有关单位要高度重视领导同志批示件的保密管理,强化承办和接触领导同志批示件有关人员的保密教育,不断增强保密意识。要规范传递渠道,严格控制传阅范围,严禁一些与当事人有利害关系的领导同志批示件落入当事人手中。领导同志批示件办结后,要按公文办理程序及时清退、立卷、归档。第六条第六条 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有关处室督查事项按已有办法办理。各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及有关单位可依据本办法制订实施细则。

第七条第七条 本办法由市人民政府督查室负责解释。

第八条第八条 本办法从2004年10月20日起执行。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四篇:武汉市物价局转发《省物价局关于测绘产品价格有关问题的通知》的通知-武价房[2007]43号

武汉市物价局转发《省物价局关于测绘产品价格有关问题的通知》的通知

武价房[2007]43号

各区物价局:

现将《省物价局关于测绘产品价格有关问题的通知》(鄂价房服[2007]77号)转发给你们,并结合我市实际,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请一并贯彻执行。

一、具有房产测绘资质的机构,在接到需进行房产测绘单位或个人的自愿委托书后,可对受委托的房屋面积进行实地测绘,其收费标准:住宅房屋每平方米1.36元,经济适用住房按此标准的70%收取;非住宅房屋每平方米2.40元。对同一项目,如需进行预测和实地实测的,预测按上述标准的30%收取,实测按上述标准的70%收到。两次收费之和,不得超过上述规定标准。

二、在办理房屋交易转移登记手续时,如原房屋面积未发生变化,不得收取测绘费。

三、各房产测绘机构接此通知后,请于4月25日以前到市物价部门办理《湖北省服务价格(收费)监审证》的变更手续。《市物价局关于转发省物价局关于测绘产品价格有关问题的通知》(武价房

[2006]32号)同时废止。

附:省物价局关于测绘产品价格有关问题的通知

二OO七年四月十九日

省物价局关于测绘产品价格有关问题的通知

鄂价房服[2007]77号

各市、州、直管市及神农架林区物价局:

为规范房地产测绘产品价格行为,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测绘产品价格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价格[2004]3031号)文件要求,结合我省实际,我们对房地产测绘收费进行了规范。根据一年来的试行情况,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房地产测绘收费(即测绘产品价格)为经营性服务收费,具有相应房地产测绘资质的测绘机构在向委托人提供合格的房地产测绘成果时收取。

二、本通知所规定的房地产测绘收费不得向农村农民建住宅收取。

三、土地测绘收费。

(一)建筑用地拨地定桩测绘收费,按照1816元/件4点收取。每增加一个点加收454元;

(二)建筑物放线测绘收费,按照1816元/件收取;

(三)土地权属调查、地籍测绘费按省物价局、财政厅《关于发布土地管理系统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及标准的通知》(鄂价费字[1992]130号)文件执行。

(四)土地测绘产品其他项目收费按国家测绘局国测字[2002]3号文执行。

四、房产测绘收费。

(一)房产平面图测绘(1:500)(不含房产调查和分户图绘制)按每平方公里32万元收取(或2万元/幅),由委托方交纳;

(二)房产测绘费按实地测量的建筑面积计收。

1、新建房屋房产测绘费由开发经营者交纳,计入房价。房产测绘费收费标准为:住宅每平方米1.36元,经济适用住房按此标准的70%收取。非住宅每平方米2.40元。

2、实行预测和实测的城市,预测和实测的收费标准之和不得超过上述标准,并应由所在地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合理确定分解办法。

3、存量房交易,应以原产权证书上的测绘结果为准,任何单位不得强制重复测绘。但有下列情况的,应按实测的收费标准向委托人收取费用:

(1)交易当事人对原产权证书上的测绘面积持有异议的;

(2)已有测绘资料,但房屋坐落发生变化的;

(3)要求办理房屋权属分割、合并的;

(4)经批准改、扩建的房屋;

(5)其他由交易当事人委托进行测绘的。

4、查阅、复制房屋测绘成果资料,由房屋测绘成果管理部门向申请人按每套资料分别收取。查阅费:单位50元;个人30元;复制费:单位300元;个人150元。

5、房产测绘成果鉴定费:根据国家建设部、国家测绘局[2002]第83号令《房产测绘管理办法》精神,当事人对房产测绘成果有异议的,可委托国家认定的房产测绘成果鉴定机构鉴定,鉴定费用由委托人交纳。房产测绘成果鉴定费按户收取,住宅为2200元/户;非住宅为3500元/户。

五、以上标准为全省最高收费标准。各市、州可在此标准以内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县(市)的收费标准。

六、土地、房产测绘机构必须到当地价格主管部门办理《湖北省服务价格(收费)监审证》,做到亮证收费,接受价格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及审验。

七、房地产测绘机构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收费项目、标准执行,不得重复收费或只收费不服务。有关单位必须实行明码标价,公示服务内容,提供优质的测绘服务。对违反上述规定的,由价格主管部门按国家有关规定予以严肃查处。

八、本通知自二00七年四月十五日起执行。

二ОО七年四月十三日

第五篇:西政(2008)号(转发殷都区消防安全大检查专项整治方案的通知)

西政„2008‟14号

殷都区西郊乡人民政府

关于转发殷都区消防安全大检查专项整治

行动方案的通知

各村、乡直各单位:

经乡政府研究同意,现将《殷都区消防安全大检查专项整治行动方案》转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OO八年一月二十九日

督促各单位认真贯彻落实《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公安部令第61号),切实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强力消除火灾隐患,严格消防安全责任追究,为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

二、范围重点

消防安全大检查的范围是全区各类单位。检查的重点是:宾馆、饭店、商场、市场、公共娱乐场所、学校、医院、幼儿园、托儿所、养老院、人员密集的生产加工车间及员工集体宿舍等人员密集场所、“三合一”场所、高层建筑、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生产、储存、经营场所以及春节、元宵节期间举办的大型演出及集会活动。

三、整治内容

重点检查单位消防安全责任制是否健全,逐级消防安全责任是否明确,单位用火用电、防火巡查、火灾隐患排查、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演练等制度是否落实,员工是否经过消防安全培训,单位“三会一标”建设是否扎实,建筑消防设施是否完好有效,灭火器材是否齐全好用,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是否畅通等。

(一)人员密集场所

1.疏散通道、疏散楼梯和安全出口的位臵、数量不符合要求的;

2.在疏散通道、疏散楼梯、安全出口处设臵铁栅栏,四、组织实施

(一)宣传发动阶段(1月17日-1月23日)。各乡(办)要及时组织召开由本辖区各类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或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参加的会议进行部署或培训,明确消防安全大检查的方法、要求以及相关的法律责任。同时,要加强宣传教育,广泛张贴公安部《关于人员密集场所加强消防安全管理的通告》、《河南省公安厅关于加强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工作的通告》,为消防安全大检查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二)单位自查整改阶段(1月24日-2月29日)。社会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要认真组织本单位开展全面的消防安全自查活动,对存在的火灾隐患,属于立即改正的,必须立即改正;属于限期改正的,必须落实整改责任人、整改期限和整改措施,并在整改期间采取保障安全的措施;对不能确保消防安全的,要自行将危险部位停产停业整改。单位未依法履行排查、整改火灾隐患职责,发生火灾事故的,对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单位自查整改结束后,应当填写《消防安全自查情况登记表》和《建筑消防设施基本情况登记表》,并上报区防火安全委员会办公室。

(三)行业或系统行政主管部门复查阶段(3月1日-3月15日)。区教体局、建环局、工商局、文化旅游局、火责任制和各项消防安全措施,认真对本系统、本部门、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工作进行全面、细致、彻底地大检查。以更高的标准,更有力的措施,不折不扣地抓好各项安全措施的落实,坚决防止工作“棚架”。

(二)坚持原则,严格执法。消防安全大排查工作要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对火灾隐患拒不整改的,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等法律法规,该传唤的传唤,该行政拘留的行政拘留,该停业的停业,该取缔的取缔,切实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各级公安消防机构要加大暗访、夜查力度,真实掌握场所实际情况。

(三)加强宣传,搞好培训。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积极宣传消防安全大排查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要处理好依法严管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正确把握舆论导向,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对存在的违法行为要实施跟踪报道,坚决予以曝光。同时,要使消防宣传培训工作更贴近实际,切实增强广大群众的自防自救能力,减少火灾中人员的伤亡。

(四)明确责任,严肃追究。这次消防安全大排查工作由区政府及相关部门负责。各乡(办)、各行业、系统行政主管部门和监管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要把工作的重点从事后处理转到事前防范上来,按照“谁主管、谁负责”、-

下载武汉市政府关于转发武汉市清洁生产实施方案的通知-武政办(2005)134号051031word格式文档
下载武汉市政府关于转发武汉市清洁生产实施方案的通知-武政办(2005)134号051031.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