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武政办[2008]133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建重点工程建设管理的实施方案

时间:2019-05-12 16:20: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60武政办[2008]133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建重点工程建设管理的实施方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60武政办[2008]133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建重点工程建设管理的实施方案》。

第一篇:60武政办[2008]133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建重点工程建设管理的实施方案

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建重点工程建设管理的实施方案

武政办[2008]133号

当前,我市正处于城市建设的高峰期,一批建设规模大、综合效益高、带有全局性的城建重点工程相继开工和加快推进,有力提升了城市综合功能,增强了城市承载力,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支撑作用。随着大规模建设的展开和国家宏观经济的变化,我市城市建设管理工作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新情况、新问题。为进一步提高全市城建重点工程工期管理、文明施工水平和工程质量,为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供有力支撑,根据《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建重点工程建设管理的意见》(武政[2008]41号)的有关要求,特制订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充分认识进一步加强城建重点工程建设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紧紧抓住当前城市建设发展的难得机遇,认真应对建设管理工作面临的新挑战,切实解决工期管理、施工管理、文明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坚持以人为本、规范建设,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实行齐抓共管,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全面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倡导现场服务、现场解决问题,不断提高建设管理水平,最大限度地降低建设高峰期的负面影响,大力营造良好的施工环境,为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奠定良好基础。

二、主要内容

(一)进一步加强工期管理

1.高效推进项目审批工作。由市城建重点工程建设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市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建设责任单位制订城建重点建设项目的建设进度目标,市发展改革委、建委,市财政、规划、国土房产、环保、水务、城管、园林局等负有城建重点建设项目前期审批和协调等职能的管理部门应本着“超常规、不违规”的原则,增强主动服务意识,根据项目的建设进度目标要求,合理确定审批时限和服务标准,限时完成各项审批和协调工作。各审批部门要切实转变观念,对城建重点建设项目应从监管审批向协调服务转变,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围绕项目建设的需要主动配合建设责任单位完成审批工作。

建设责任单位应履行建设业主职责,认真执行基本建设程序,确定专人办理

1各项前期工作,并应保证上报给各部门审批的文件编制质量符合有关要求;对于各部门审批中的反馈意见,应认真采纳并予以修改完善,以确保按期完成项目前期工作。

2.积极多渠道融资,保障建设资金。市建委、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要科学编制年度城建重点工程建设计划,其资金安排原则上不留缺口。根据实际融资情况确定建设规模,科学安排城建重点工程建设资金。市领导小组办公室要会同有关部门对城建重点工程建设资金实行跟踪审查,确保资金及时到位并合理使用。

市城投公司、市城建基金办要进一步完善“统一管理、集中直付”的城建资金管理办法,切实按照市建委、市财政局审定的资金计划组织落实市级资金拨付工作,在手续齐备的情况下,3-7个工作日将资金直接拨付到设计、施工、征地拆迁等单位。对征地拆迁费用按经确认的评审价格全额支付到位,对施工单位合同范围内的建安工程投资,按80%的比例拨付到位。土地封闭项目业主应负责落实项目建设资金,保证建设资金及时拨付到建设工程上。

各城建融资单位要进一步深挖潜力,增强直接融资力度,吸引社会资本,积极开展融资创新,充分运用BT、BOT等方式,理顺基础设施服务价格体制,深化路桥收费改革,切实落实融资任务。市财政局要积极支持各城建融资单位,及时到位项目资本金和财政性资金。市城投公司、市城建基金办要通过银行贷款、利用外资、企业债券等方式多渠道筹集市级资金,保障城建重点工程建设。各土地封闭项目业主要抓紧出台资金平衡方案并上报审批后组织实施。

3.加快征地拆迁进度。按照“市区联手、以区为主”的原则,由建设工程所在区作为推进征地拆迁工作的责任主体,充分发挥区级政府属地管理的优势,依法依规,有情操作,保持稳定,加快征地拆迁进度。市人民政府与各区政府签订征地拆迁安置工作目标责任书,并纳入市级绩效考核目标。征地拆迁所需资金由责任单位根据相应职责本着简化、高效的原则,及时拨付到位,以确保工作需要。规划、国土房产部门要积极主动与建设责任单位做好衔接,保证用地计划、还建安置点在项目开工前得到落实。各区人民政府和城管部门要加强对工程实施范围内违法抢建的控管,强力拆除违法建筑。

4.加快推进管线迁改。建设责任单位应统筹考虑管线建设,及时办理相关

规划建设手续,并积极加强与管线权属单位的沟通,为建设施工创造必要条件。规划部门应及时做好工程管线综合规划的审批工作,并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及时调整管线规划,为建设过程中管线临时迁改作好指导服务工作。各管线权属单位应积极支持工程建设,不得推诿拖延,市建委要积极做好协调工作。

5.从优选择设计、施工、监理企业。对城建重点工程实行预选承包商制度。建设责任单位可根据工程需要,在招标文件和资格预审文件中设置相应条件,以保证通过招标选择出真正有实力、善管理、能打硬仗的承建企业。同时,要求中标企业选派经验丰富的项目管理团队参与工程建设,加强工期控制。对城市中心区域的重大项目,应在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基础上,坚持工期优先,综合考虑社会效益和建设成本,优化施工组织,加大建设投入,督促施工企业上足施工设备和人员,尽量缩短工期,换取较大的社会经济效益,最大程度地减少工程建设对城市环境和市民生活的影响。各建设责任单位应根据工程建设要求,制订和落实项目竣工工期倒排方案。同时,加强对承建企业的责任约束,提高对建设工期的可控力,对在约定工期内因人为因素不能按时完工的要追究违约责任。对不能按期完工的承包企业,建设管理部门要将其违约行为记入企业不良信誉档案,并作为重点工程承包商动态管理的重要依据之一。

(二)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和工程质量管理

1.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和群防群治制度。按照企业负责、行业管理、政府监管、群众监督的原则,完善安全生产工作方案,积极预防,确保不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对在建项目的主体结构、深基坑、起重机械、现场临时设施、高空作业,以及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情况要进行重点监管。高度重视高温高寒和恶劣气候条件下的安全生产管理,开展预防坍塌事故等专项治理,严防发生施工现场火灾和食品中毒等事故。

2.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进行设计、施工,建立健全工程质量保证体系,落实质量终身责任制,力争建设优质工程。切实加强对地铁、隧道和桥梁等重大工程质量的重点监督。强化工程地基基础、主体结构施工质量监管,加强对工程常见质量通病的整治。

3.对存在严重质量、安全隐患的,一律责令其停工整改;不认真整改的,要坚决予以处罚。

(三)进一步提高文明施工水平

1.按照“打围、清渣、降尘、便民”的要求,全面落实文明施工标准和要求。进一步明确职责,强化文明施工责任制,工程建设单位要对文明施工负总责,施工单位对文明施工负直接责任,监理单位要把文明施工作为重要的监理内容。

2.严把开工勘验关。加强开工前技术交底和文明施工方案审查,施工单位要对有关地下管线进行详细调查,并进行必要的勘探,保护好水、电、气等设施,严禁野蛮施工。科学设计作业流序和设定作业面,尽量减少对路面和绿化带的占用,设置足够的便民通道,方便市民出行。对施工现场要按标准设置围挡、车辆冲洗设施,达不到标准的不准开工。

3。严格控制施工作业扬尘污染。加强施工现场用料和余土的管理,对工地内裸露的土壤要采取软覆盖或临时绿化等措施,临时堆放的渣土必须用防尘布遮盖,粉尘颗粒材料入库存放。运输车辆驶离工地前必须冲洗干净。

4.严格控制夜间施工。确需夜间施工的须经环保部门批准后方可施工,并应在规定的时间和范围内作业,作业时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减噪措施,把施工中产生的噪声降低到最小程度,没有按要求施工的,必须及时整改到位。

5.进一步改善建设工地集中居住务工人员的居住环境。严格落实务工人员宿舍建设的各项指标,特别要重点督促各工地务工人员生活用品专柜的落实。

6.加强施工交通组织。公安交管部门要围绕重点工程建设,科学组织交通,会同有关部门制订完善局部和区域性交通组织疏解方案和交通堵塞应急处理方案,尽可能减少施工对城市交通的影响。

7.公开透明,接受监督。每个工地要在外墙醒目位置设置“一图六牌”(工地平面布置图,工程概况牌、管理人员电话牌、安全生产纪律牌、文明施工牌、防火责任牌、工期公示牌),在城建重点工程开工之日,在施工现场公布竣工时间和建设、施工、监理单位责任人姓名、咨询监督电话,以便市民知情和监督。

三、主要措施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市城建重点工程建设管理各责任部门和单位要在市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按照职责分工(附后),积极主动做好工作。市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对领导小

组确定事项的督办落实,建立协调、督办、通报和考评等工作机制,并从有关部门抽调力量,专门负责这项工作。

(二)强化巡查和监督制度

1.加强巡查检查。主要采取三个结合的方式进行:一是全面普查与重点检查相结合,既掌握面上的整体动态,又突出重点项目的监管;二是日查与夜查相结合,坚持每周两次夜查行动,切实加强夜间易发时段的监管;三是现场监管与远程监控相结合,迅速启动重点工程远程视频系统监控,实行全天候监管,有效提高监管工作水平。

2.加大联合执法和处罚力度。建立部门之间的定期通报和联合执法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各部门要按照职责及时依法处理。对存在严重问题的建设工地,要实行“五个一批”,即:停工整改一批、依法处置一批、媒体曝光一批、网上公示一批、吊销证照一批,并按照不良行为记录和公布制度限制其招投标活动,情节严重的清退出武汉建设市场。

(三)严格实行考评问责制

1.建立全市城建重点工程目标管理责任考评制度。每年由市人民政府与重点工程的各相关责任单位签订目标责任状,明确考评项目、考评事项、考评标准和奖惩条件。根据各目标责任单位履行职责的情况进行量化评分,年终汇总。具体考评工作由市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实施。

2.实行全市城建重点工程目标管理问责制度。各目标责任单位应在年终向市领导小组汇报全年的履责情况,市领导小组办公室要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和掌握各目标责任单位履责情况,定期进行检查,对履责不到位的,要予以通报批评;年终考评不合格的,不得参加评先,扣发绩效工资,并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必须向市领导小组作出说明。

(四)充分发挥宣传舆论作用

1.加强舆论监督。各责任部门和建设责任单位要善于借助舆论监督改进工作,同时采取多种形式,拓宽沟通渠道,对媒体和市民反映的问题,要认真解决,及时反馈。

2.加强正面引导。由市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共同建立城市建设宣传平台,进一步加大对我市城市建设工作的宣传力度,在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体上开辟

专栏,对城市建设工作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宣传报道,及时沟通信息,适时发布重要新闻,让广大市民及时了解城市建设进展情况,体谅城市建设遇到的暂时困难,满足市民的知情权,凝聚民智民力,为城市建设献计献策,形成有利于推进城市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市城建重点工程建设管理工作职责分工各区人民政府(开发区、风景区管委会):负责本辖区内项目的征地拆迁和违法建筑控管等工作。

市发展改革委:负责对需报国家和省审批的项目进行审查、报批等工作。市建委:负责对不需报国家和省审批的项目进行投资审批,负责工程建设的质量、安全和文明施工管理等工作。

市财政局:负责工程建设市级财政资金的拨付管理等工作。

市金融办:负责指导项目的贷款融资等工作。

市规划局:负责工程建设的规划管理等工作。

市国土房产局:负责工程建设的土地管理、拆迁管理等工作。

市城管局:负责工程建设道路挖掘管理,工程渣土运输管理,工程周边违章占道清理等工作。

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负责工程建设期间交通组织等工作。

市环保局:负责工程建设环境影响评价管理,施工噪声监管等工作。

市水务局:负责工程建设涉及堤防的报批,水务项目建设的行业监管等工作。市园林局:负责工程建设涉及园林绿化的审批管理,园林项目建设的行业监管等工作。

市人防办:负责工程建设涉及人防建设的审批管理等工作。

市城投集团、武汉地铁集团、地产集团、武汉王家墩中央商务区投资公司、武汉化工投资公司:负责按照项目业主的职责以及市人民政府确定的融资任务,履行资金筹措、项目报批、建设协调等工作。

其他相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工作。

第二篇:广州市水务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穗府办〔2008〕3号)

【发布单位】广州市

【发布文号】穗府办〔2008〕3号 【发布日期】2008-01-16 【生效日期】2008-01-16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广州市

广州市水务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穗府办〔2008〕3号)

各区、县级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将《广州市水务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执行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市编委办反映。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八年一月十六日

广州市水务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关于“改革水的管理体制”精神以及国家水利部制定的《深化水务管理体制改革指导意见》、广东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组建广州市水务局的函》(粤机编〔2007〕13号),为提高市政府对全市涉水事务的综合统筹能力和行政管理效率,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大都市建设的要求,借鉴其他城市经验,结合广州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以深化改革、创新体制为动力,整合政府涉水行政管理部门在规划编制、政策制定、监督管理、组织协调等方面的职能,理顺水务管理体制,构建城乡一体的水资源管理体系、供水安全保障体系、防洪安全保障体系、水生态环境保障体系和水利综合监察保障体系,实现政府对水务的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和统一管理,充分发挥水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和促进功能,为广州现代化大都市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基本原则:

(一)精简、统一、高效的原则。整合涉水行政管理机构和职能,加强统一管理,建立运转协调、行为规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水务管理体制。

(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原则。全面统筹城区、农村的水务建设和管理,推动水利进城、供排水下乡,形成城乡一体、协调发展的水务管理格局。

(三)政事和政企分开的原则。界定涉水行政机构、事业单位的职责,转变政府职能,引入市场机制,探索水务投资、建设、运营、管理的有效模式,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水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四)积极稳妥的原则。既要积极探索、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又要充分考虑实际,把握好改革的时机、步骤和力度,积极稳妥地解决问题和矛盾,确保改革顺利进行。

二、主要内容

(一)调整设置市水务机构。

撤销市水利局,组建市水务局。将原市水利局承担的全部行政管理职能,市市政园林局承担的城市供水、排水、节约用水、污水处理、水企业行业管理和城区河涌管理职能,市建委有关的水行政管理职能划入市水务局。市水务局为市政府主管全市水行政的工作部门,接受省建设厅、水利厅的业务指导。

通过上述职能调整,整合水利、供水、排水三大行业,归并城乡防汛、供水、排水和污水处理、地下水管理、计划用水和节约用水五大职能。市水务局主要职能是:

1.统一管理水资源;

2.主管“三防”工作;

3.负责全市供水、排水和污水处理;

4.主管全市河道(河涌)、堤防、湖泊、水库;

5.负责水务行业的管理和水土保持工作,实施水政执法和水政监察工作;

6.负责组织协调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7.负责建设和管理各类水务工程;

8.负责水库移民工作。

(二)划转相关机构和人员编制。

1.按照人随事走、编制随职能划转的原则,将原市水利局(成建制)和市市政园林局涉及水行政管理工作的内设机构及其人员编制、内设机构中的综合部门相关的人员编制划转市水务局。市水务局人员编制由市编委核定。

2.将原市水利局属下的事业单位和市市政园林局属下的涉水事业单位(市市政工程维修处负责城市排水设施管理的机构和人员)成建制划出,归市水务局管理。将市市政园林局监管的涉水企业划归市水务局监管。

3.市市政园林局机关服务中心人员编制的划出按以下原则办理:(1)经费由财政核拨的事业编制,按局机关划转行政编制15%的比例划出;(2)经费自给的事业编制,按一定比例划出。市水务局后勤服务人员数由市编委按比例核定。

4.原市水利局机关离退休人员划转市水务局管理。市市政园林局机关离退休人员,按办理离退休时所在岗位是否涉及水务管理,并在本人自愿的前提下,划转市水务局管理。市市政园林局机关离退休干部工作人员编制的调整,根据划出的离退休人员数量等情况,按规定的比例划出。市水务局机关离退休干部工作人员编制由市编委核定。

市市政园林局主管的市政工程维修处离退休人员,按办理离退休时所在岗位确定是否划转。原则上离退休时所在岗位属于水务管理的,与在职人员一起划转市水务局交相关单位管理。其他成建制划出单位的离退休人员随单位一并划转。

(三)改革整合涉水企事业单位。

市水务局组建后,要按照创新机制、增强活力、强化服务、提高效率,加快水务企业发展的目标要求,区分资源性、公益性与经营性的不同情况,积极推进属下事业单位和监管企业的改革与整合。

(四)调整改革区、县级市水务管理体制。

市水务局组建后,由市编委办牵头会同市水务局深入调研论证,提出区、县级市水务管理体制调整改革的指导意见,报市委、市政府批准后,根据各区、县级市的不同情况,结合当地实际组织实施。

三、组织实施

(一)组织领导。

水务管理体制改革是我市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高行政管理效率,加快现代化大都市建设进程的一项重要工作,涉及面较广,影响较大。为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市水务管理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由苏泽群常务副市长任组长,陈国副市长任副组长,组织、人事、编制、财政等有关单位领导参加,负责研究协调市水务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的具体问题以及负责水务局的组建工作。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市编委办具体负责改革的组织实施工作。

(二)实施步骤。

市级水务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分三个阶段进行,于2008年3月底前完成。

第一,准备阶段。市水务管理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与涉及水务管理体制改革的单位就职能调整、人财物划转等问题进行沟通,协调机构和人员的移交、接收,提出市水务局领导班子人选的建议名单。

第二,实施阶段。成立市水务局,由市水务局领导班子负责拟订广州市水务局“三定”规定并按程序报批。市水务局“三定”规定经市编委办审核后报市编委审批,尔后由市水务局组织实施。市水务局“三定”规定实施中,不进行人员分流工作。市水务局纪检监察机构由市纪委、市监察局派驻,按照《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转发〈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市编委办、市监察局关于实行派驻纪检监察机构和对派驻机构实行统一管理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穗办〔2006〕13号)进行设置和管理。

第三,总结验收阶段。市水务局向市委、市政府呈报市水务管理体制改革工作总结报告,市编委办会同市有关部门进行检查验收。

四、工作要求

市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水务管理体制改革工作,统一思想,加强组织领导,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负总责亲自抓。要增强大局观念,自觉服从改革,正确对待机构及人、财、物的调整重组。要严密组织实施,加强调查研究,及时妥善解决改革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矛盾。改革期间,冻结有关涉水部门机构和人员编制,严禁突击提拔干部。要深入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严肃党纪政纪,保证改革过程人心稳定、秩序良好、工作连续、财物完好,圆满完成市水务管理体制改革工作任务。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三篇:杭州市市区农居危房管理暂行办法(杭政办〔2005〕3号)

【发布单位】浙江省杭州市 【发布文号】杭政办〔2005〕3号 【发布日期】2005-02-08 【生效日期】2005-02-08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法律图书馆新法规速递

杭州市市区农居危房管理暂行办法

(杭政办〔2005〕3号)

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

《杭州市市区农居危房管理暂行办法》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五年二月八日

杭州市市区农居危房管理暂行办法

为切实解决杭州市区农居危房修缮和临时安置过渡问题,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居住安全,根据《城市规划法》、《城市危险房屋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29号)、《中共杭州市委、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扩大撤村(乡镇)建居(街)改革试点推行农转居多层公寓建设的意见》(市委〔2001〕29号)等有关法律、法规、文件精神,制定本暂行办法。

一、适用范围

凡杭州市上城区、下城区、拱墅区、江干区、西湖区、杭州之江度假区、杭州经济开发区内撤村建居区域和非撤村建居区域的农民居住房屋(以下简称农居),经房屋安全鉴定机构鉴定为危房的,其修缮、拆除、翻建等适用本办法。

撤村建居区域指市政府按有关程序批准同意撤销行政村建制、建立居民社区建制的试点村范围。

二、类别区分

农居危房按房屋危险程度及有无修缮价值,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1、采取适当安全技术措施后,可解除危险、继续居住的,予以修缮。

本暂行办法所称修缮,指房屋的大修、中修和小修,不含翻修。

2、危险且无修缮价值的房屋,按其所处区域区别对待:

属撤村建居区域和经各区政府确定需按城市近期规划建设严格控制的非撤村建居村区域内危房,由危房户自行拆除。危房户采用临时住房予以过渡,今后一律入住农转居(农居)多层公寓。

其余非撤村建居村区域内危房,按我市现有农民建房的有关规定,在规划农居点内复建。

非撤村建居村区域内,确有特殊情况无法采用临时住房过渡以及规划农居点尚未批准的,可在原址按原宅基地规模、原面积和原层次高度并依照我市现有农民建房的有关规定予以翻建。

三、鉴定程序

1、农居房屋所有权人向具有法定职能的房屋鉴定机构提出鉴定申请。

对原建设时无施工图、无施工资质、无验收备案的“三无”农居,房屋所有权人应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有关部门进行质量鉴定后方可提出危房鉴定申请。

2、房屋鉴定机构按有关标准进行鉴定,出具鉴定报告。鉴定报告除有明确的鉴定结论(危房、局部危房、危险点房、损坏房)以外,还必须注明具体处理意见,如修缮和加固使用、停止使用和拆除等。

3、出具鉴定报告时,由房屋鉴定机构抄告危房所在地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

四、修缮

1、属修缮或加固类的农居危房,房屋所有权人凭房屋安全鉴定报告向当地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提出修缮申请。修缮申请同时应包含具体修缮措施或方案。

2、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审核并同意修缮措施或方案申请后,房屋所有权人方可进行修缮。

3、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应配备专人对修缮过程进行指导和监督。

4、修缮完毕后,房屋所有权人应向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提出申请,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及时按原审核同意的修缮措施或方案进行核验,确认无误后予以备案。

五、拆除

1、属应拆除的危房并给予危房户临时过渡住房的,房屋所有权人凭危房鉴定报告向当地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提出临时过渡的书面申请。

2、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审查同意后,凡已有临时过渡用房的,应立即安排危房户入住临时过渡用房;暂无临时过渡用房的,应建设临时过渡用房。过渡用房竣工后,立即安排危房户入住。

3、危房户入住临时过渡用房后1个月内,由危房户自行拆除原危房建筑。

4、临时过渡用房仅供危房户自行居住,不得用于出租。

六、翻建

1、属确有特殊情况需翻建的,由原危房户提出翻建申请,并填写《农村村民建房用地申请表》后上报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

申请时,应随附有关政府(部门)批准同意的原危房建筑《农村村民建房用地审批表》以及“按原址、原宅基地规模、原建筑面积、原层次高度翻建”的书面承诺。

2、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经研究同意后,按原址、原宅基地规模、原建筑面积、原层次高度填写《农村村民建房用地审批表》,报区国土资源局审查。

3、区国土资源局对上报材料进行全面审查、提出审查意见,并将建房用地审查情况在所在村公示,无异议后报区政府批准。

4、区政府批准后,区国土资源局凭经批准的《农村村民建房用地审批表》核发农居建房用地通知书。

5、原危房户持《农村村民建房用地审批表》、农居建房用地通知书、农居施工图向区规划分局办理《村镇规划建设许可证》。区规划分局核发《村镇规划建设许可证》。

农居施工图必须由有相应设计资质的规划和建筑设计单位进行设计,或采用经批准的通用设计图和施工图。

6、原危房户持《村镇规划建设许可证》、农居施工图、施工承建合同等资料向区建设局申请办理施工许可手续。

农居施工必须由有相应资质的建筑施工企业或村镇建筑工匠承担。

7、原危房户在农居开工前,向乡(镇)村镇建设办公室、国土资源所提出申请。乡(镇)村镇建设办公室、国土资源所派员赴现场实地放样,监督开挖基槽,签发定位放样合格单后方可施工。施工现场必须出示合法批准的有关证件。

8、农居施工质量、安全由业主负责,实行备案制。区建设局和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对农居施工的质量和安全进行监督巡查。

9、农居施工结束后,应报区规划分局、建设局、乡(镇)村镇建设办公室、乡镇国土资源所进行竣工验收。经验收合格签署意见后,农居方能投入使用。

10、验收合格的农居,由区政府核发土地使用证。

七、过渡用房建设与管理

1、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按照市政府办公厅《转发市规划局关于杭州市临时建筑工程规划审批暂行规定的通知》(杭政办〔1993〕36号)的有关规定建设过渡用房。国土、规划、建设等相关行政管理部门应予以积极配合,确保过渡用房在最短时间内交付使用。

2、各区相关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办理各项前期审批手续,并加强审批后的监督管理。

3、过渡用房层次以2至3层为宜。4人以下户户型面积最大不超过70平方米/户,5人以上户户型面积最大不超过80平方米/户。

4、过渡用房应配备必需的生活设施。水电费等由临时过渡户自行承担。

5、过渡用房使用期限一般为两年,其日常管理及到期后的拆除由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区政府予以必要监督,确保过渡用房的科学合理使用。

6、过渡用房使用达两年期限、确需延长使用年限的,须由区政府报市规划部门同意。

7、严禁擅自改变过渡用房的使用性质。各区、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及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擅自改变的,由纪检监察等有关部门对责任人依法进行查处。

8、严禁房屋所有权人以修缮名义进行翻建或未经审批擅自翻建。一经发现,由区政府责令房屋所有权人恢复原样。拒不恢复原样的,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给予处罚。

八、其他

1、过渡用房的建设资金由区政府、乡(镇)政府或街道办事处共同承担。

2、符合分户条件的应分房户、仍居住在原村且未迁出户口的农嫁居户等,如原农居人均使用面积不足15平方米,也可提出入住过渡用房的申请。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视临时过渡用房的具体情况安排入住。

3、各区要加快农转居(农居)多层公寓建设,尽量缩短临时过渡户过渡时间,尽快安排其入住多层公寓。

本暂行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由市建委、市规划局、市国土资源局负责解释。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四篇: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意见(武政[2006]10号)

武 汉 市 人 民 政 府 文 件

武政〔2006〕10 号

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意见

各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和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全省小城镇建设的意见》(鄂政发〔2005〕42 号)的要求,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针,结合我市实际,现就进一步加快小城镇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树立科学发展观,明确小城镇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科学规划,配套建设,提升功能,加强管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我市小城镇建设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二)发展目标.到 2010 年,全市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基本满足居民生活,生产发展需要,自来水供水普及率达到 92% ,绿化覆盖率达到 30% ,人均道路面积达到 7平方米,污水和垃圾得到妥善处理;中心村达到规划科学,布局合理,设施配套,环境整洁的目标.二,科学编制规划,加强规划实施的监督与管理

(一)科学编制规划.小城镇规划是建设和管理小城镇的基本依据,2006 年,由市规划部门负责指导城郊各区完成区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工作;2007 年,全市所有乡镇完成总体规划编制任务,其中城关镇和重点镇还需完成产业发展规划,重点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和村庄布局规划.城关镇详细规划要覆盖其主要街道,重点镇详细规划要覆盖其近期建设区域.2010 年前,总体规划确定予以保留的中心村要完成建设规划的编制任务.(二)加强规划实施管理.市,区规划部门要加快各类小城镇规划的审查和报批工作.依法批准的乡镇总体规划必须严格实施,确需变更的,要按法定程序报批.要严格执行规划“四线”管理制度,严格按照国家基本建设程序审批建设项目.要进一步完善规划实施的监督机制,加大规划巡查和执法力度,严禁乱审批,乱建设.三,围绕农村“家园建设行动计划”,开展省级示范村建设

根据省人民政府开展“百镇千村”示范工程的战略部署,结合全市农村“家园建设行动计划”,“十一五”期间,着重抓好我市 100 个省级示范村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到 2010 年,省级示范村要实现村内主干道硬化,村内主干道和公共场所安

装路灯;给水排水系统完善,自来水基本入户,饮用水符合卫生标准;垃圾和污水得到处理,村容村貌整洁.要创新体制和机制,探索村民自主管理的途径,组织引导农村干部群众参与公共设施运营维护与管理.制订村规民约,引导村民爱护卫生,保护环境.四,整合各种资源,加大对小城镇建设的政策扶持力度

(一)进一步加大小城镇建设的投入.市有关部门在安排专项资金时,对城关镇,重点镇符合专项资金使用范围的建设项目,应予以优先考虑和重点倾斜.“十一五”期间,市财政每年增加一定比例的专项资金用于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各有关区要加大财政资金对小城镇建设的投入.乡镇编制规划所需经费,经市,区审核确定后,市里给予适当补助.(二)拓宽小城镇建设资金渠道.市,区规划部门收取的城镇基础设施配套费要确保全额用于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支持金融机构到城关镇和国家,省级重点镇开设分支机构,引导各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合作社等金融机构为小城镇建设提供中,长期信贷支持.各乡镇要积极争取国家开发银行政策性贷款.对城关镇,重点镇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贷款,市里给予一定比例的补贴.(三)推进土地集约利用.依据经批准的挂钩项目区规划,实行农村建设用地减少与城镇建设用地增加相挂钩的政策,按照总量控制,封闭运行,台帐管理,检查,到期归还,强化监督的原则,对所涉及到的城镇单列编报下达适量建设占用耕地周转指标.挂钩项目区拆旧建新工作完成后,应将经验收合格的复垦或整理为耕地的土地面积,作为偿还事先下达的建设占用耕地周转指标;对于城关镇,重点镇土地整理项目在立项上优先安排,经验收确认的土地整理新增加的耕地面积,可按 60% 的比例折抵建设占用耕地的补偿指标,也可同比例申请增加建设占用耕地指标,并允许跨使用.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和建设用地单位将存量集体建设用地整理成耕地的,经认定合格后,新占耕地与整理后增加的耕地可等面积置换,其建设占用耕地不占计划指标.城郊各区在使用城镇,村农用地转用计划时,应优先满足小城镇特别是城关镇和重点镇用地需求.对于发展较快城镇超出当年计划用地的,由市人民政府在全市范围内调剂.(四)鼓励农民集中建房.村庄居民集中建房,需占用农用地的,实行“先借后补,节约奖励”的政策,先借用宅基地,3 年内通过对退出的宅基地和荒地进行整理,补齐借用的面积;多出的土地,其指标奖励给区用于建设用地.各有关区要在土地出让金中划出一定比例用于村庄整治.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改善人居环境

(一)大力加强城关镇,重点镇建设.以完善和提高城镇功能为重点,增强城关镇,重点

镇对其周围农村地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按照城镇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水平适度超前,生态环境质量优于主城区的原则,加强环保,绿化,道路,给水,排水,能源,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注重产业园区,住宅小区和市场的综合配套开发,完善学校,医院,敬老院,文化场所等社会服务设施的配套建设.(二)创建良好的人居环境.各乡镇要加强管理,改善环境,提升小城镇整体形象,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到 2010 年,力争城关镇供水普及率达到 99% ,绿化覆盖率达到 35% ,人均道路面积达到 12平方米,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 50% ,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 75%;重点镇供水普及率达到 96% ,绿化覆盖率达到 30% ,人均道路面积达到 11平方米,污水处理率达到 30% ,垃圾处理率达到 80% 以上.(三)加强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保护.城郊各区要充分重视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文化遗址,历史文物的维修保护工作,科学编制保护规划,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保护好村镇的历史文脉,历史遗迹,古墓葬,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特别要做好黄陂区盘龙城遗址,木兰大余湾,江夏区龙泉山风景区明八陵古墓等历史名胜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六,加强组织领导,促进城镇建设健康持续发展

(一)完善机制,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各级政府,各部门要继续贯彻落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意见》(武政〔2004〕23号)文件精神,支持市,区建设部门建立规范的小城镇建设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其综合,统筹,协调,服务的职能作用.各部门要按照各自的职责积极参与,支持小城镇建设,形成小城镇建设齐抓共管的新局面.(二)抓好队伍建设.按乡镇综合配套改革要求,在全市乡(镇,街)设立建设管理所,与国土资源管理所合署办公,分别接受区国土,规划,建设和城管部门管理,履行综合协调管理乡(镇,街)土地,规划,建设和城管执法工作的职责.合理确定人员编制,其经费统一纳入区财政预算管理.(三)抓好目标落实与考核.城郊各区要根据全市“十一五”规划,制订本地区小城镇发展的目标,任务和措施,将市委,市人民政府的各项工作部署和重大决策落到实处.各部门要结合实际,制订细化目标.要把加快小城镇建设的各项工作任务,纳入各级政府的目标考核体系,共同推进小城镇建设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武汉市人民政府

二00六年三月十三日

第五篇:关于进一步加强铁路建设管理的若干意见 铁办〔2011〕68号

关于进一步加强铁路建设管理的若干意见

铁办〔2011〕68号

部属各单位,各铁路公司(筹备组):

为推进铁路建设科学发展、协调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使铁路建设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铁道部党组研究决定,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转变铁路发展方式为主线,进一步发挥铁道部铁路建设管理的主体责任,优化铁路局建设管理责任,落实铁路建设项目法人责任,依法科学有序推进铁路建设,确保实现“十二五”铁路建设目标,对进一步加强铁路建设管理提出如下意见。

一、理顺关系,落实责任

按照部党组关于铁道部主要行使政府监管、国有资产出资人代表和行业管理三项职能的要求,进一步明确铁道部建设管理主体责任,科学界定铁道部与建设单位的权责,落实建设单位的管理职权,有利于落实铁路局经营主体责任,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廉洁高效的建设管理机制。

1.进一步落实铁路建设管理主体责任。铁道部相关部门和单位要按照铁道部的总体要求和部署,转变理念,切实履行政府监督、行业管理和国有资产出资人代表职能,做好铁路建设规划、政策、行业法律法规拟订,建设标准和规章制定,合理确定建设项目组织实施方式,加强建设市场管理、建设项目资金管理,建设过程协调、服务,建设项目组织管理等工作;建立完善监管体系及相关规章,完善项目决策报批审批、初步设计审批、项目变更审批制度,建立项目管理考核机制,完善责任追究制度和处罚办法,开展建设项目审计,加强建设项目安全质量监督检查、建设项目执法监察等;做好建设项目安全、稳定、投资风险评估,合理安排建设项目投资,确定出资人代表及股权结构,行使出资人权力,组建合资公司筹备组,审定资金预算,管理施工图审核,安排投资计划,推荐合资公司高层管理人选等;加强快速铁路网项目、跨局路网主骨架长大干线项目以及难度大项目的管理。

2.科学界定铁道部与建设单位的权责。铁道部依法确定建设项目的建设标准、建设规模、建设总工期和工程总投资,提出环境保护要求,对实施过程中发生的重大变化,依法按程序进行调整,并对上述事项负责。建设单位按照铁道部确定的建设目标负责具体项目的组织实施,对具体项目的实施结果负责;在建设项目条件发生变化,对上述目标实施有重大影响时,建设单位应按职权和程序,及时提出修改建议,或进行变更设计;铁道部对建设单位的实施过程进行监督、考核。

3.落实建设单位的建设管理责任。建设单位是铁路建设项目管理的实施主体,铁道部按照责权对等原则赋予建设单位相应的权利和责任。建设单位应加强建设项目管理,按照规定处理相关事宜并承担责任,定期向铁道部报告工作,就建设项目的工程质量、安全、工期、投资等对铁道部和各投资方负责。

铁路局受铁道部委托管理组织实施铁路局管内既有线、枢纽、中小项目,接受其他建设单位委托代建涉及既有线安全部分的工程,同时负责协调管内铁路建设与地方的关系,为铁道部管理的建设项目提供工程建设保障。铁路局作为建设单位的建设项目,要认真履行建设单位职责,切实做好项目建设管理工作;中小合资项目,可由合资公司委托铁路局建设或自行组织建设。

合资公司要认真履行管理职责,按照国家和铁道部审定的规模标准投资组织建设或委托建设;批准事项下一般事项由公司依据程序办理;对重大变更设计、重大工期调整、超批准概算调整,以及其他超出批准的事项,依据公司章程履行公司决策程序后,按照国家和铁道部确定的报批程序进行报批,对建设全过程负责。

4.切实履行出资人代表职责。铁路建设项目出资人代表要牢固树立依法管理和产权管理理念,按照法律法规和铁道部相关规定,通过法定程序行使股东权利,履行股东义务,切实维护出资人的合法权利,通过合法渠道将出资人的合理主张贯彻到公司工作中,帮助公司协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对建设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二、坚持程序,依法建设

解决铁路建设工作中存在的不科学、不和谐和不可持续的问题,必须实行依法建设,严格执行建设程序,提高决策水平,严格执行标准,依法组织建设。

1.严格执行程序。铁路建设必须坚持先勘察、后设计、再施工的基本程序,按照立项、勘察设计、工程实施和工程验收的基本建设程序组织建设,各阶段工作必须达到规定要求和深度,不得将本阶段工作转入下阶段。批准的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文件是开展下一阶段工作的依据,可研报告未经审查不得开放定测、初步设计;初步设计及总概算未经审查不能开放补充定测、施工图设计;初步设计及总概算未批复,征地拆迁、三电迁改(含征地拆迁协助工作)不能招标;施工图(含施工图预算)审核未完成,不得开展施工招标;施工招标未完成,不得组织施工单位进场;没有批准开工报告的,不能开工建设;极高风险及高风险工点专项施工方案未批准、稳定风险未评估,不得开工;质量检验不合格的工程,不得计价拨款;变更设计未经批准,对应工程不得施工。

2.提高决策水平。铁路建设项目决策水平直接影响建设项目实施,要按照路网规划科学合理确定项目功能定位、建设标准、规模、方案、工期、投资,确保勘察设计深度和质量,合理确定施组方案、建设工期和工程数量,充分做好经济调查工作,严格按照造价标准编制项目投资预估算、估算、设计概(预)算,全面提高铁路建设项目决策水平,尽可能减少建设项目标准、规模、方案、投资、工期等重大调整,为项目顺利实施创造有利条件。

3.严格执行标准。要严格执行可研批复的铁路项目建设范围、功能定位、主要技术标准、重大建设方案、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建设工期,以及初步设计批复的各项工程设计原则和施组方案、总概算等。下阶段应严格执行上阶段审批确定的标准、规模、工期、投资等,确有重大原因需要调整时,必须严格依据有关规定和程序履行相应审批手续。

4.依法合规组织建设。铁路建设实现科学、和谐、可持续发展,必须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建设单位和参建单位,尤其是各级领导和管理、技术人员,必须认真学习掌握铁路建设必须遵守的法律法规规定,正确认识依法建设与加快建设的内在关系,在勘察设计、建设实施工作中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和铁道部规章制度,依法有序开展工作,不得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

三、合理工期,有序推进

工期是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的重要因素,必须以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为核心,尊重工程建设客观规律,科学合理地确定工期,保证建设项目有序推进。

1.合理确定勘察设计周期。铁路勘察设计是保证铁路建设符合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人民需求、符合铁路自身发展规律的基础,关系着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必须为勘察设计工作安排充分的时间。定测、初步设计周期由原3~8个月调整为4~12个月,特殊项目还应进一步放宽时限,应完成70%~75%以上勘探工作;完成建材、土源、弃渣场调查以及相关意向协议等工作;站前、站后工程初步设计同精度完成。施工图设计、施工图预算及施工图审核周期由原2~6个月调整为3~8个月。建设单位应提前介入,在勘察设计单位协助下,按要求完成相关协议签订工作。

2.合理确定施工工期。勘察设计单位在进行施工组织设计时,应根据工程内容、施工方法等内容,按照保证工程安全和质量的要求,科学合理提出施工工期建议;相关部门审查时,应结合建设外部环境对勘察设计单位提出的建议进行评估和论证,合理确定工期,施工总工期为铁道部批准工期。对于运输生产急需的一些铁路项目,在确保安全质量的前提下,采取有效措施,科学组织,加快推进。

3.规范施工工期调整。建设单位应将合理的工期安排作为招标文件实质性要求和条件,严格按合同组织实施。要严格工期调整管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压缩工期。确需调整工期的,必须经过充分论证,并采取相应措施,通过优化施工组织等,确保工程质量安全,确保有序推进。

四、强化质量,确保安全

铁路建设工程质量是铁路建设的核心,铁路建设应始终坚持把安全质量放在最关键、最核心、最重要的位置。

1.落实质量安全责任。建设单位要健全内部质量安全保证体系,督促参建单位建立安全质量管理体系,落实质量安全管理责任,落实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的质量安全责任。要明确质量安全管理重点,全面实施安全风险分级分类管理,以原材料控制、施工工艺等为重点,加强质量安全管理。

2.实行“红线”管理。要将结构物沉降评估达标、桥梁收缩徐变达标、锁定轨温达标、联调联试达标、工序达标(上一道工序未验收签认不得进入下一道工序)等作为质量“红线”,将高风险工点安全专项方案未经批准不得开工、既有线施工方案未经批准各种程序未履行不得开工、隧道安全步距超标和擅自改变开挖方法的必须停工作为安全“红线”,对纳入“红线”的工作要从严进行管理,突破“红线”的要坚决停工,严肃处理,并赔偿经济损失。

3.严肃处理违规行为。对铁路建设中的违法违规行为,要严格按国家和铁道部规定进行处理;对参建单位要采用行政和市场手段进行处罚,对工程质量安全、转包及违法分包、弄虚作假、偷工减料、转移挪用建设资金等问题严肃处理,对违规企业及人员要坚决清出铁路建设市场,依法追究责任。

五、管理先进,推进有效

又好又快推进铁路建设,必须以铁路建设项目标准化管理为抓手,全面提高工程质量、施工安全和建设管理总体水平。当前,要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要加强政策引导和统筹规划。铁道部有关部门单位协会要按照职责及分工,进一步清理完善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作业标准;要统筹规划,按照铁道部确定的工作思路,切实加强政策引导和组织指导工作;要以机械化、工厂化、专业化、信息化为主要支撑,组织制订建设单位现场检查标准,补充完善单位工程(单体工程)开工条件,形成全路统一的参建单位考核标准;组织制订首件工程认可制度,提高施工作业指导书编制水平;对标准化管理工作进行指导、检查、考核。

2.深入推进建设单位标准化管理。推进建设项目标准化管理,建设单位处于核心位置,必须按照“事事有流程、事事有标准、事事有责任人”细化完善管理制度,实现闭环管理;要选择配备热心铁路建设,有经验、会管理,有事业心的管理技术人员,按岗位配置人员;要完善现场管理,严格执行单位工程开工审查制度,规范现场检查,以过程管理标准化保证质量、安全、工期、投资、环保,确保建设队伍稳定和廉洁,全面实现建设目标。

3.全面推进建设项目标准化管理。要在建设单位标准化管理的基础上,推进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工作标准化管理,全面推进标准化项目部、标准化监理部、标准化配合组建设;要将施工作业指导书作为现场作业的依据,将标准化管理落实在现场,落实到作业层,落实到作业面,落实到作业人员,全面实施标准化作业,建设标准化工地;要推行标准化设计,实现现场配合标准化;要提高监理工作质量,实现监理工作标准化,实现项目标准化管理目标。

4.加快推行架子队管理。架子队是标准化管理的重要内容,是保证工程质量、保证施工安全、维护稳定、提高施工企业素质的重要措施,建设单位必须提高对实施架子队管理的认识,要在施工组织设计文件中明确必须使用架子队的范围,并纳入招标文件;要在审查单位工程(单体工程)开工条件时审查架子队的组建情况,需要架子队施工而没有组建架子队的,不得批准开工;要对架子队作业情况进行检查,指导施工单位完善架子队管理,将架子队使用情况纳入施工单位考核,通过推行架子队劳动组织模式,切实提高现场作业控制水平。

六、维护稳定,保证廉洁

实现铁路建设稳定、廉洁是铁路建设顺利实施的基础,建设单位及参建单位要将稳定、廉洁作为建设综合控制目标的重要内容,切实加强管理,做好预防和防范工作。

1.认真做好维稳工作。各单位要认真贯彻落实铁道部关于做好维护稳定工作的文件要求,切实落实维稳工作责任。关心职工生产生活和职工利益,妥善处理单位内部问题;依法合规做好征地拆迁工作以及其他涉及人民群众利益的事宜,维护承建单位和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做好不稳定因素排查工作,妥善处置和化解各种矛盾,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防止群体性、突发性事件发生,形成良好的环境。

2.切实搞好廉政建设。各单位要认真贯彻部党组的工作部署,切实抓好反腐倡廉建设和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各项规定的落实,深入开展工程建设重点领域专项治理工作,做好招投标监管工作,从源头上防治腐败问题发生。要认真做好重点环节廉政风险防范工作,建立以“岗位为点、程序为线、制度为面”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完善廉政制度,细化防控措施,明确岗位职责,加强廉政教育。要加大案件以及违规违纪、失信行为查处惩罚力度,实施对监督者的再监督。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二〇一一年六月九日

下载60武政办[2008]133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建重点工程建设管理的实施方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60武政办[2008]133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建重点工程建设管理的实施方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