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青岛市国家税务局关于印发《青岛市国家税务局2010年度纳税服务年报》的通知
发文标题: 青岛市国家税务局关于印发《青岛市国家税务局2010年度纳税服务年报》的通知
发文文号: 青国税函[2011]52号
发文部门: 青岛市国家税务局
发文时间: 2011-4-22 编辑时间: 2011-4-22 实施时间: 2011-4-22
法规类型: 税务内部行政管理
所属行业: 所有行业
所属区域: 青岛
发文内容:
按照《2011年度全市国税系统重点工作项目》中“以纳税服务评价为着力点,提升纳税服务工作效能”配档表的工作安排,市局纳税服务处根据全市纳税服务现实情况,依托综合征管软件、防伪税控系统等信息系统中的数据,把税务机关为纳税人服务的各项指标进行了分析与梳理,并在广泛征求市局各部门和基层单位意见的基础上,组织编写了《青岛市国家税务局2010年度纳税服务年报》(以下简称《年报》),现印发给你们。请各相关部门和基层单位认真学习和领会《年报》体现的“公开、便捷、尊重”的内涵,不断提高为纳税人服务的质量和效率,让“税税通-办税服务直通车”服务品牌更加深入人心。
市局今后每年初将公开发布上年度的纳税服务年报和本年度的纳税服务承诺,市局各部门和基层单位对《年报》相关工作有何意见和建议请随时反馈市局纳税服务处。
二〇一一年四月二十二日
第二篇:青岛市国家税务局关于印发《青岛市税务师事务所执业备案管理办法》的通知
青岛市国家税务局关于印发《青岛市税务师事务所执业备案管理办法》的通知 发文文号: 青国税发[2011]36号
发文部门: 青岛市国家税务局
发文时间: 2011-2-24 根据青岛市国家税务局、青岛市地方税务局《关于加强注册税务师行业监管,促进规范发展的工作意见》要求,现将重新修订的《青岛市税务师事务所执业备案管理办法》予以下发。请各单位认真按照《青岛市税务师事务所执业备案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做好相关执业备案等项工作。
二〇一一年二月二十四日
附件:
青岛市税务师事务所执业备案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认真贯彻青岛市国家税务局、青岛市地方税务局《关于加强注册税务师行业监管 促进规范发展的工作意见》(青国税发[2010]162号,以下简称《工作意见》),改变过去税务代理机构实施的分执业区域备案管理办法,切实把《工作意见》中提出的“要加强对税务师事务所和注册税务师的备案管理工作,改进备案方法,完善备案流程,简化备案手续,实行统一备案,信息共享,分区域管理”的要求落到实处,特制定《青岛市注册税务师行业执业备案管理办法》。
第二条 青岛市注册税务师行业执业备案管理办法的基本原则是:统一标准、简化流程、利于监管、重在服务。
第三条 青岛市注册税务师管理中心负责税务师事务所执业备案资料的接受、审核及备案信息发布等项工作。
第四条 本市税务师事务所执业备案应提交的材料包括:
(1)事务所工商营业执照(副本)、税务登记证(副本)、税务代理执业证(副本)原件及复印件;
(2)《税务师事务所执业备案申请表》(见附件1)一式两份;
(3)执业注册税务师名单及执业资格证、身份证复印件;
(4)要求报送的其他材料。
第五条 本市以外税务师事务所执业备案应提交的材料包括:
(1)所在省注册税务师管理中心开具的执业介绍证明及上一年检情况证明;
(2)事务所工商营业执照(副本)、税务登记证(副本)、税务代理执业证(副本)原件及复印件、事务所上一审计报告;
(3)《执业备案申请表》一式三份;
(4)执业注册税务师名单及执业资格证、身份证复印件;
(5)《委托代理人基本情况表》(附件2);
(6)要求报送的其他材料。
第六条 每年一月份为集中受理事务所执业备案时间。新成立事务所自开展业务之日起30日内办理执业备案手续。
第七条 事务所出现企业名称、组织形式、经营地址、法人代表、执业人员、注册资本金、经营项目、合并分设、停歇业及注销、分支机构、电话号码等变更的,应在变更后一个月内填报《税务师事务所执业备案变更申请表》(附件3),由注册税务师管理中心对有关备案材料进行修正并及时通知各基层局。
第八条 受理事务所执业备案工作结束后五个工作日内,注册税务师管理中心将备案汇总信息通过市国、地税局内网传到各基层税务机关。负有监管职责的基层税务机关应及时将注册税务师管理中心发布的事务所执业备案信息在办税服务厅向纳税人公示,引导辖区内纳税人选择有正规资质、符合备案条件的事务所委托办理相关涉税业务。
第九条 事务所执业备案管理工作逐步由手工备案向网络备案过度。注税行业实现信息化管理模式后,事务所执业备案工作全面实现网络化办理。
第十条 通过执业备案审核的税务师事务所要主动接受备案地主管税务机关的监管,做到客观、独立、公正、诚信执业,维护好当地执业环境和秩序。税务师事务所要加强与当地税务机关沟通和联系,及时上报税务机关要求报送的相关信息资料,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第十一条 各基层税务机关要加大对在当地执业备案的税务师事务所的管理和服务力度,认真指导其规范执业。各基层局每年不少于两次召开中介机构座谈会,认真听取注税行业的意见和建议。
第十二条 各基层税务机关对纳税人投诉或发现有违规执业行为的税务师事务所及有关执业人员应及时提出整改要求,整改期限不超过一个月。税务师事务所及有关执业人员限期不改,或整改期间再次出现违规违纪行为的,各基层税务机关应及时将有关情况上报注册税务师管理中心,由注册税务师管理中心根据《注册税务师管理暂行办法》及《青岛市注册税务师行业执业纪律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处理结果对外公示。各基层税务机关对税务师事务所及有关执业人员整改期间以及取消执业备案资格的,不予受理其出具的业务报告。
第十三条 对拒不参加备案地主管税务机关组织的业务培训、联席会议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不按照备案地主管税务机关要求开展执业的税务师事务所和执业人员,税务机关可以通报批评、限期改正,限期不改,向备案管理部门提出取消其在辖区内执业资格的建议。
第十四条 税务师事务所和注册税务师对税务机关处理其违规违纪行为有异议的,可在处理通知下达10日内到到上一级主管部门提出申辩。
第十五条 各基层税务机关应当保护在辖区内备案执业的税务师事务所及执业人员的合法权益,不得强制代理或指定代理,不得搞地方垄断,不得干预事务所内部事务,切实理顺税务机关与税务代理等中介机构的关系。
第十六条 凡不按照本办法履行备案手续的事务所,各基层税务机关一律不受理其出具的各类涉税报告。
第十七条 本办法实施生效后,原有的税务师事务所备案办法停止执行。
第十八条 本办法自2011年1月1日起执行。
附件:1.《税务师事务所执业备案申请表》
2.《委托代理人基本情况表》
3.《税务师事务所执业备案变更申请表》
附件1:
《税务师事务所执业备案申请表》
事务所名称 成立时间
执业证编号 经营地址
法人代表 联系电话 邮编
执业注册税务师人数 注册资本金 电子邮箱
是否有分所 分所数量 是否通过年 检
事
务
所
执
业
备
案
申
请
市注册税务师管理中心:
根据我所客户分布情况及执业需求,特申请在市南区□、市北区□、四方区□、李沧区□、崂山区□、城阳区□、开发区□、保税区□、高新区□、胶州市□、即墨市□、莱西市□、平度市□、胶南市□开展执业,我所为客户提供涉税服务和涉税鉴证的执业注册税务师是:
事务所负责人(单位公章):
年 月 日
注税
管理
中心
审核
意见
年 月 日
划“√”。执业注册税务师只填姓名,其他信息不填。
附件2:
《委托代理人基本情况表》
序号 企业名称 纳税人识别号 企业法人代表 主管税务机关 代理业务范围 协议书签订时间 联系电话
附件3:
《税务师事务所执业备案变更申请表》
事务所名称 联系电话
变更内容
变更前: 变更后:
法人代表:
企业名称:
企业性质:
注册资金:
经营范围:
公司地址:
电话号码:
工商登记号码:
注册税务师:
单位签章:
年 月 日
审
核
意
见
年 月 日
第三篇:2009年青岛市统计年报
2009年青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统
计
公
报
青岛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青岛调查队(2010年2月11日)
2009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和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全市上下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中央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齐心协力、共克时艰,经济回升基础不断得到加强,经济形势持续向好,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民生状况进一步改善。
一、综 合
初步核算,全市实现生产总值(GDP)4890.33亿元,增长12.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30.25亿元,增长3%,第二产业增加值2449.8亿元,增长12.7%,第三产业增加值2210.28亿元,增长12.5%。三次产业的比例关系由上年的5.1:50.8:44.1调整为4.7:50.1:45.2。
2009年全市财政总收入实现1463.63亿元,增长16.9%;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76.99亿元,增长10.1%;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433.58亿元,增长17.4%。全年国税系统组织税收收入(含海关代征)792.61亿元,增长11.0%;其中,国内税收378.05亿元,增长29.0%。地税税收收入223.99亿元,增长8.7%。反映企业家对宏观经济环境信心的企业家信心指数年末达到128.1,反映企业综合生产经营状况和经济效益的企业景气指数为149.2。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0.5%。八大类商品价格“六升一降一持平”,食品、烟酒及用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六类商品价格分别上涨1.6%、1.3%、1.4%、0.1%、0.2%、0.8%;交通和通讯类价格下降2.5%;居住类价格与上年持平。主要工业品出厂价格下降4.22%;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下降9.65%。房屋销售价格上涨0.3%;房屋租赁价格上涨3.5%。
二、农 业 全市粮食播种面积52.92万公顷,增长3.6%,总产量达到353.91万吨,增长6.1%,创历史新高。2009年末全市实有耕地面积41.87万公顷,增长0.2%。
表1 2009年主要农产品产量及增速
产品名称 产量(单位)比上年增长(%)粮食总产量 353.91万吨 6.1 其中:小麦 172.8万吨 6.6 玉米 172.33万吨 6.3 花生 46.8万吨-0.7 蔬菜(不含果用瓜)567.94万吨-7.2 水果 82.09万吨 1.7
表2 2009年主要畜产品产量及增速
产品名称 产量(单位)比上年增长(%)肉类总产量 55.55万吨 7.8 其中:猪肉 24.09万吨 8.0 禽肉 29.92万吨 8.3 牛、羊奶 35.79万吨 1.6 禽蛋 18.91万吨-4.7 全年完成造林面积0.78万公顷,下降0.3%;森林覆盖率36.1%,提高0.75个百分点。全年完成幼林抚育面积1.4万公顷,增长15.2%。
水产品总产量110.14万吨,增长4.2%,其中,捕捞产量25.49万吨,下降1.6%;养殖产量84.66万吨,增长6%。海、淡水养殖面积5.32万公顷,增长1.9%。
2009年末,全市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719.33万千瓦,增长3.1%。农用拖拉机18.02万台,增长2.3%。农村用电量42.23亿千瓦时,地膜覆盖面积16.06万公顷。
三、工业与建筑业
2009年全市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企业(以下简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2338.13亿元,增长14.9%;其中,国有企业增长8.3%,集体企业增长12.1%,股份制企业增长18.5%,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10.4%,其他经济增长23.4 %。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加值999.54亿元,重工业增加值1338.6亿元,分别增长12.7%和16.6%,轻重工业的比例为42.75:57.25。
表3 2009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及增速 产品名称 产量(单位)比上年增长(%)纱 3.86万吨-7.7 布 3.10亿米-8.3 化学纤维 5.99万吨-16.8 卷烟 500.08亿支 持平啤酒 127.12万千升 4.6 原盐 5.90万吨-22.2 发电量 172.66亿千瓦时 5.1 钢材 349.63万吨 2.6 原油加工量 1083.70万吨 45.4 烧碱 12.24万吨-4.2 纯碱 68.21万吨-5.3 化学农药原药 4.97万吨 32.7 染料 2.49万吨 12.5 轮胎外胎 5443.04万条 2.9 水泥 397.66万吨 13.9 汽车 45.89万辆 123.5 彩色电视机 1064.70万台 27.3 家用电冰箱 827.21万台 15.1 房间空调器 391.88万台-5.0
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总额859.78亿元,增长57.6%;利润459.29亿元,增长77.4%。主营业务收入9217.59亿元,增长15.7%。资本保值增值率为129.9%,产品销售率为97.7%。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4427.53亿元,增长15.4%,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46.5%,比重较年初提高0.2个百分点。
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245.71亿元,增长33%。实现利税总额36亿元,增长18%。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市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包括城镇、农村50万元以上投资项目)2458.9亿元,增长25.3%。在规模以上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46亿元,比上年增长3%;第二产业投资1107.3亿元,增长17.2%;第三产业投资1305.6亿元,增长34.2%。
全年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施工项目4806个,新开工项目2241个,竣工项目1853个;在建项目计划总投资规模5967.8亿元,增长39%。全年新增固定资产1037.5亿元,项目建成投产率38.6%,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42.2%。
全年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459.5亿元,增长23.1%。全市各类房屋累计竣工814.2万平方米,增长23.9%;全市销售房屋面积1261.9万平方米,增长64.1%,其中,住宅销售1151.1万平方米,增长66.9%。
五、国内贸易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743.99亿元,增长19.1%。分地域看,城市市场实现零售额1391.8亿元,增长19.8%;农村市场实现零售额352.19亿元,增长16.3%。分产业看,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282.65亿元,增长23.4%;批发零售业实现零售额1407.82亿元,增长17.9%。
家电以旧换新、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实现零售额16.95亿元,其中,全年家电下乡销售量达40万台,实现零售额6.0亿元。
全年限额以上企业实现汽车类零售额152.57亿元,增长 34.9%;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72.13亿元,增长21.0%;体育及娱乐用品类零售额5.75亿元,增长12.8%;金银珠宝类零售额10.85亿元,增长25.3%。
六、对外经济
青岛地区(含中央、省公司)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448.51亿美元,下降16.4%。其中,出口额272.99亿美元,下降16.3%,进口额175.52亿美元,下降16.5%。青岛市(不含中央、省公司)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439.86亿美元,下降13.3%。其中,出口额269.22亿美元,进口额170.64亿美元,分别下降10.3%和17.6%。外商投资企业仍是全市外贸出口的主体,出口额144.91亿美元,占全市出口额的比重为53.8%。
据青岛海关统计,青岛口岸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905.4亿美元,下降21.7%,其中出口额469.7亿美元,进口额435.7亿美元,分别下降21.1%和22.3%。外商直接投资到账18.64亿美元,下降29.4%。全年完成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和设计咨询合同金额14.27亿美元,增长70.8%;营业额9.98亿美元,增长37.8%;共外派人员7730人次,下降17.5%。
全市引进内资465.05亿元,增长14.0%。
七、交通运输、邮电和旅游业
全年港口吞吐量31668.4万吨,增长3.3%;外贸吞吐量22209.4万吨,增长4.7%;集装箱吞吐量1027.6万标准箱,下降1%,其中青岛港集装箱吞吐量1026万标准箱,增长2.4%。
表4 2009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的运输量及增速
运输方式 运输量(单位)比上年增长(%)客运周转量 170亿人公里 5.1 铁路 43.5亿人公里 11.5 公路 125.3亿人公里 3.0 水运 1.3 亿人公里 8.8 货运周转量 3912亿吨公里-18.1 铁路 114.7亿吨公里 17.0 公路 344.7亿吨公里 4.4 水运 3452.6亿吨公里-20.6 年末拥有国内航线96条,国际航线9条,港澳地区航线3条,全年航空旅客吞吐量达到966万人次,增长17.8%;航空行货邮吞吐量19.6万吨,增长5.9%。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02.2亿元,增长21.6%。其中,邮政业务总量8.6亿元,增长13.6%;电信业务总量193.5亿元,增长22%。信函8100万件,增长21.1%。网络信息技术不断普及和提高,2009年互联网用户累计达161.4万户,增长9.2%,使用时长达1024.7亿分钟,增长23.3%。年末市话交换机总容量达324万门;年末固话用户达到294.2万户;全市移动电话发展到842.7万户,其中,年内新增194.2万户。
全年全市旅游总收入达489.10亿元,增长16.4%。其中国内旅游总收入451.40亿元,增长17.1%;国际旅游收入5.52亿美元,增长10.3%。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4003.47万人次,增长15.4%;其中国内游客3903.40万人次,增长15.2%;海外游客100.07万人次,增长24.9%。
八、金融业
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6504.54亿元,比年初增加1619.46亿元;人民币存款余额6301.98亿元,比年初增加1577.87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2527.87亿元,比年初增加405.37亿元。本外币贷款余额5268.58亿元,比年初增加1205.53亿元;人民币贷款余额4873.53亿元,比年初增加1129.76亿元。
全年全市承保金额29351.97亿元,增长6.0%,实现保费收入115.31亿元,增长12.3%。其中:财产保费收入34.34亿元,增长21.3%;人身保费收入80.97亿元,增长8.8%。赔款支出金额34.26亿元,增长2.8%;其中财产险赔付金额19.22亿元,人身险赔付金额15.04亿元。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初步统计,2009年全市共取得重要科技成果572项。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7项,其中,技术发明奖1项,科技进步奖6项;获得省级科技奖励88项,其中,科学技术最高奖1项,自然科学奖10项,技术发明奖5项,科技进步奖72项。
全年共成交技术合同项目2262项,成交额14.21亿元。全年专利申请量8754件,授权专利4432件。
2009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大专院校28所(含民办高校),其中普通高校25所,在校学生26.9万人,增长2.9%。中等学校403所,其中,普通中学305所,在校学生37.7万人,增长0.9%;中等专业学校和技工学校98所,在校学生18.7万人,下降10.5%。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占高中阶段在校生的63.7%。共有小学932所,在校学生46.5万人,下降2.5%。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入学率达99%以上。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市共有各类文化机构459处。其中,影剧院40处,文化馆(站)182处,博物馆8处,公共图书馆13处,艺术表演团体12个,广播电台1座、12套节目,电视台1座、15套节目,全市有线电视用户达到241.55万户,数字电视用户达到168.11万户。全市出版各类杂志2616万册,出版报纸78238万份。全市共有档案馆14处。
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含诊所)2019处,其中,医院、卫生院252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3处,妇幼保健机构12处,门诊部(所)、卫生保健所、医务室1577处。年末各类卫生技术人员4万人,其中,医生1.7万人。全市拥有医疗床位3.3万张,其中,医院、卫生院床位3.2万张。
全市运动员在各项比赛中共获得金牌240枚,银牌174枚,铜牌188枚。共打破全国纪录1项。全市共有体育专业队7个,队员78人。重点体校13所,学员1878人,业余体校5所,学员800人。群众体育运动蓬勃开展。
十一、城市建设 建成区面积272.87平方公里,增长2.2%。城市平均每天供水量91.52万吨,下降1.8%。城市全年实际用水量2.94亿吨,下降0.5%,其中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分别为1.19亿吨和1.75亿吨。
城市使用液化气、煤制气、天然气的总户数达到91.14万户,全年供应液化气总量9.07万吨;供应煤制气总量7523万立方米,下降13.4%;供应天然气总量25612万立方米,增长17.6%。城市气化率达到100%。
全社会用电量259.4亿千瓦时,增长3.7%。其中,工业用电168.1亿千瓦时,城乡居民生活用电43.3亿千瓦时,分别增长 1.8%和7.4%。全年新增供热面积954万平方米,累计供热面积达到5761万平方米,增长19.9%。
年末市区公共汽、电车线路184条,下降9.8%。共有营运的公交汽、电车4343辆,下降7.2%。年末全市共有出租汽车9271辆,增长0.3%。
年末城市道路总长度3802.6公里,扩建、翻建道路174条,城市排水管道总长度4591公里。
据抽样调查,年末城市人均现住房建筑面积26.71平方米,农民人均住房面积31.39平方米。经济适用房施工面积249.7万平方米,竣工面积91.3万平方米。
十二、环境和安全生产 全年空气质量按功能区达标率为100%;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33天,优良率91.2%,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市区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53.5分贝,市区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68.2分贝。市区共植树96.9万株。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3.2%。市区园林绿地面积达16002.8公顷,增长2.4%;新增公园绿地面积87.7公顷,人均拥有公共绿地面积14.54平方米。全市现有公园数量79个。
各类生产安全事故3386起,死亡人数462人,分别下降13.5%和17.5%。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0.094人,下降25.4%。道路交通事故万车死亡2.82人,下降21.5%。未发生重特大事故。
十三、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为762.92万人,增长0.18%,其中,市区275.47万人,下降0.28%;五市(县级)487.44万人,增长0.44%。全年新出生人口63027人,出生率为8.27‰;死亡人口51418人,死亡率为6.75‰;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52‰。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368元,增长9.3%;人均消费性支出16080元,增长7.2%;城市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性支出的38.5%。全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5396元,增长9.0%。农民人均纯收入9249元,增长8.7%;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832元,增长10.0%;农村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36.4%。
2009年末全市单位从业人员260.5万人,增长2.5%。年末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81%,下降0.2个百分点。
年末全市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缴费人数为179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142.9万人,全年累计领取失业保险金的人数为6万人。2009年全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9.87%。
2009年全市各类社会福利院床位达24845张,收养18620人。
注:
1、公报中部分统计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公报中全市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市话交换机总容量包括小灵通容量。
4、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是指各单位在岗职工在一定时期内平均每人所得的工资额,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联营经济、股份制经济、外商和港、澳、台投资经济、私营经济单位等。
第四篇:池州市国家税务局纳税服务工作规程
池州市国家税务局纳税服务工作规程
(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纳税服务要求,健全纳税服务体系,优化纳税环境,提高纳税人满意度和税法遵从度,构建和谐征纳关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和总局《办税服务厅管理办法》以及纳税服务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
本规程所称纳税服务,是指国税机关依据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在税收征收、管理、检查和实施税收法律救济过程中,向纳税人提供的税法宣传、咨询辅导、办税服务和权益保护。
第三条 纳税服务是税务机关行政行为的组成部分,是税务机关的法定职责,是促进纳税人依法诚信纳税的基础性工作。
第四条 纳税服务的原则:
(一)坚持便利、降低征纳成本的原则。
(二)坚持创造良好办税环境,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提高办税服务的质量和效率的原则。
(三)坚持依法规范、合理、公正、公平、及时、高效的原则。
(四)坚持“窗口受理、内部流转、限时办结、窗口出件”的要求,统一受理纳税人各类涉税申请的原则。
-1-
第二章 职责定位及与相关部门的协调
第五条 纳税服务科主要组织、协调和指导本系统各部门、各税种、各环节的纳税服务工作;组织实施纳税服务工作规范和操作规程;组织落实纳税人权益保障;组织协调、实施纳税辅导、咨询服务、税收法律救济等工作,受理纳税人投诉;指导税收争议的调解;承担12366热线、网站纳税服务栏目、短信系统的运行管理工作;负责税务代理工作的监督、管理和指导;为开发区局、贵池区局纳税人办理具体纳税服务的相关事宜(办税服务厅),对下级县区局进行业务指导和督促检查。
第六条
各级国税机关及其内设部门应当按照“全员、全程、全方位”服务的要求,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服务职责和服务标准,建立高效简洁的纳税服务运行机制。
第七条
纳税服务科与开发区局、贵池区局建立良性协调机制,并做好资料传递工作,每天下午五点将纳税人提供的涉税资料(涉税文书、申报表、小规模企业代开发票申请表等)传递给两个区局,两个区局每天上午八点半将批准的资料传递给大厅,并做好资料传递手续。在协调过程中遇到重大问题向市局“四位一体”互动办提出,及时召开互动会议研究解决。
第八条 纳税服务科与收入核算科建立的票证领用、管理、报解机制。收入核算科在票证业务上对纳税服务科进行指导,纳税服务科每月月初分人将本月开具的各类票证装订好,向收入核算科进行报解、领票。
-2-
第九条 纳税服务科与市局专业税种管理科建立良性的协作机制。
纳税服务科在服务中遇有政策不明确的事项,应向市局专业税种管理科咨询,由市局专业税种管理科研究答复,专业税种管理科应当加强对纳税服务科政策指导。
按照“全员、全程、全方位”服务的要求,各专业税收管理科也应当向纳税人宣传政策、推广办税制度,推行多元化申报、缴税方式,降低征、纳成本。
第十条
纳税服务科配合网站办进行国税网站建设, 完善网上办税服务功能,拓展办税业务覆盖面,在尊重纳税人自主选择的前提下,积极引导纳税人网上一体化办税。
第三章 宣传服务
第十一条 纳税服务科应积极做好面向纳税人的税收宣传,广泛、及时、准确地宣传税收法律、行政法规,普及纳税知识,告知纳税义务。以税收政策、办税流程、征纳沟通渠道为宣传重点,不断丰富税法宣传内容。
第十二条 纳税服务科不断优化宣传方式,充分发挥办税服务厅窗口阵地、12366纳税服务热线、短信平台、国税网站以及报刊、广播、电视等外部新闻媒体的各自宣传优势,开展全方位税法宣传服务。
-3-
第十三条
纳税服务科每年开展一次纳税人税法宣传需求调查,及时了解纳税人对宣传服务的需求,建立健全税法宣传需求分析和快速响应机制。
第十四条
纳税服务科根据税法宣传对象的不同,区分不同行业和不同经济类型,考虑企业管理层、财务主管、办税人员等不同群体的需求,提供分类宣传产品。
利用国税网站、短信平台、网络、税务中介等途径,为纳税人提供个性化税法宣传订制服务。
第十五条
纳税服务科根据不同纳税人的宣传服务需求,配合相关科室编写税收常识、政策解读、办税指引、税案警示等税法宣传材料,免费提供给纳税人。
积极推进与新闻媒体、通信运营机构以及涉税中介机构、行业协会、专业网站、社区、志愿者组织等社会组织的合作,加强税法宣传。
第四章 咨询服务
第十六条
纳税咨询服务应当坚持依法、公开、公平、公正、无偿、准确、及时、便捷的原则。
第十七条 纳税咨询服务的方式包括上门咨询、电话咨询、传真咨询、短信咨询、信函咨询、网上咨询。纳税咨询服务的内容包括税收法律法规咨询、税收政策咨询、办税实务咨询、涉税会计处理咨询等。
-4-
各级国税机关应当建立健全纳税咨询服务运行机制,规范各类咨询服务的受理、转办、答复、公开和维护机制。
各级国税机关应当建立纳税咨询答复复核机制,定期检查纳税咨询服务记录,及时纠正错误答复,主动反馈咨询人,确保答复的准确性。
第十八条 各级国税机关应当畅通纳税咨询服务渠道,及时受理各类涉税咨询。
(一)办税服务厅内应当设置纳税咨询服务台,受理解答上门咨询。
(二)健全12366纳税服务热线,提供自动语音服务和人工服务,受理解答电话咨询、短信咨询和传真咨询。
(三)完善国税网站,通过“在线咨询”专栏,受理答复网上咨询。
(四)指定专门部门,受理答复信函咨询。
纳税人相对集中的地方,在办税场所设置咨询辅导区(室),由业务主管领导、专业税种管理人员、税收管理员等提供预约咨询和集中解答。
各级国税机关相关业务部门应当确定专人专岗,负责本部门业务范围内的税法宣传、纳税咨询和税法培训。
第十九条 纳税咨询服务实行首问负责制。首位受理来访、来电、来信咨询的工作人员以及直接答复在线咨询的工作人员为首问责任人,负责受理、答复纳税咨询,不得以任何借口推诿、拒绝。
-5-
第二十条 纳税咨询的答复实行限时回复承诺制,答复纳税咨询应当文明礼貌、用语规范、准确及时。
首问责任人对于职责范围内的咨询事项,可以立即答复的,应当立即给予明确答复;
能引导到其他部门立即答复的,可以引导到其他部门立即答复;无法立即答复的,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答复咨询人。
首问责任人对于职责范围以外的无法答复的咨询事项,应当在1个工作日内书面提交相关部门,相关部门应当在收到书面提交单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书面反馈,首问责任人于收到书面反馈之日起1个工作日内答复咨询人。
非国税部门职责范围内的咨询事项,首问责任人应当予以说明。
第二十一条 纳税咨询服务实行登记制度,应当认真填写纳税咨询服务记录。纳税咨询服务记录内容应当包括咨询人姓名、联系方式、咨询问题、咨询日期、答复人、答复内容、答复日期;需要转交其他部门受理的咨询事项,还应当填写转交部门、经办人、反馈意见和反馈时间。立即答复的咨询事项,可不填写咨询人姓名和联系方式。
纳税咨询服务电子记录应当由各部门按月整理,交由同级纳税服务部门备份。
第二十二条 纳税咨询服务实行纳税咨询热点难点问题收集公布制度。
-6-
各县、区局应当根据纳税咨询服务记录按月整理三条纳税咨询热点、难点问题每月20日前上报市局,市局筛选后每月25日前上报省局。
第二十三条 纳税服务科应当定期编制咨询情况分析通报,研究解决咨询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时总结经验,提高咨询服务的质量。
第二十四条 纳税服务科应当按照客观、公正的原则,对各县、区局纳税咨询答复的及时性、准确性、满意率等情况开展定期考核。
第五章 办税服务
第二十五条
办税服务厅是为开发区和贵池区局纳税人办理涉税事项提供纳税服务的场所。纳税人需要到国税机关办理的各种涉税事项,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外,统一由办税服务厅受理。
第二十六条 办税服务厅的主要职责是:
(一)办理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税务登记事项;
(二)办理纳税申报、认证、税款征收等事项;
(三)办理发票发售、代开、审验、缴销等发票管理事项;
(四)实施税务违法的简易处罚;
(五)开展纳税咨询,提供办税辅导;
(六)公开涉税事项,宣传税收政策;
(七)受理涉税审批申请,办理备案事项;
(八)办理其他相关事项。
-7-
第二十七条 办税服务厅工作人员要统一着装上岗,推行首问责任制,做到爱岗敬业、公正执法、业务熟练、服务规范、清正廉洁。
第二十八条 办税服务厅推行办税公开,通过公告栏或电子显示屏、触摸屏等设施公开税收政策、办税程序、服务承诺、税务行政收费项目、税务违法处罚标准、办理时限、办公时间、咨询和投诉举报电话等应公开事项。
第二十九条 办税服务厅应当提供以下服务:
(一)导税服务。引导纳税人到相关的服务区域或窗口办理各类涉税事项;辅导纳税人填写涉税资料、使用自助办税设施,解答纳税人办税咨询。
(二)全程服务。受理纳税人涉税审批事项,应当按照“窗口受理、内部流转、限时办结、窗口出件”的要求办理。
(三)限时服务。纳税人涉税审批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或者申请人按要求提交全部补正申请材料的,应当受理申请,并即时办结或限时办结;对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一次性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
(四)延时服务。对下班时正在办理的涉税事项,可适当延长工作时间办理完成。
(五)预约服务。根据纳税人的合理需求,办税服务厅可与纳税人约定适当时间办理涉税事项。
(六)提醒服务。及时提醒纳税人在法定时限内履行纳税义务或告知纳税人相关的税收政策,避免纳税人因工作疏忽或不了
-8-
解税收政策变化而受到不必要的行政处罚。
(七)网上办税。应当建立和完善网上办税服务平台,通过网络为纳税人办理税务登记、申报缴税、报税认证、文书申请等涉税事项。
第三十条 办税服务厅设置办税服务区、咨询辅导区、自助办税区和等候休息区等功能区域。
第三十一条 办税服务厅设置综合服务、发票管理、申报纳税三类窗口。
第三十二条 办税服务厅设置公告栏、意见箱,提供自助办税设施、宣传资料、表证单书及填写范本、笔墨纸张及相关用品。具备条件的,可设置电子显示屏、触摸屏、排队叫号系统和服务质量评价、监控系统等设施。
第三十三条 办税服务厅发生下列突发事件,造成办税服务厅无法正常办理涉税业务的情形,要迅速启动应急预案。
(一)停电;
(二)计算机硬件设备或网络出现故障;
(三)软件系统升级或软件系统故障;
(四)重大、紧急税收业务或征管流程调整,信息系统网络调整;
(五)办税服务厅发生寻衅滋事、聚众闹事事件;
(六)办税服务厅所在地发生疫情、火灾、水灾、地震等不可抗力情形;
(七)其他造成办税服务厅无法正常办理涉税业务的情形。
-9-
第三十四条
突发事件的处理遵循下列原则:
(一)积极预防。各级国税机关应当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工作机制,制定应急预案,加强预测、预警、预防工作。
(二)全程服务。处理突发事件应以保障纳税人和税务人员的合法权益为原则,先受理,再补办、后排查。
(三)分级处理。突发事件实行分级负责、属地管理。
(四)注重实效。坚持依法处置,综合运用法律、行政、调解等多种手段处置应急事件,加强对纳税人的宣传解释和疏导工作,防止矛盾激化和事态扩大,把不良影响和损失降到最低。
(五)及时报告。在突发事件处置期内或突发事件处置完毕后,按照突发事件报送要求,及时将突发事件有关情况对口报告上级税务机关。
第三十五条 市局成立办税服务厅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应急领导小组),下设技术组、业务组、保障组和综合组,负责指挥、控制、协调突发事件应急处理。
第三十六条
办税服务厅发生突发事件后,办税服务厅负责人应当立即向本级应急领导小组报告;对于信息系统出现的问题,信息中心应当及时通过运维工作流系统向上级报告;对于一些非技术问题,首先通过电话报告,随后采取书面材料报告,以便及时处理。对极其严重的突发事件处理完毕后应当书面向上级报告,报告内容包括突发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起因、影响范围以及应急措施等。
-10-
第三十七条 涉税业务应急处理原则是:能够办理的受理即办,无法办理的,做好登记,待业务处理恢复正常后及时补办。
第三十八条 税务登记业务按以下应急流程处理: 纳税人提交资料齐全且自愿留存资料的,能够当场办理的受理即办;无法当场办理的,应收取资料,妥善保管,做好登记,待业务处理恢复正常后及时办理并通知纳税人;
纳税人提交资料不全或不愿意留存资料的,应当一次性告知所需补充的资料,做好登记,待业务处理恢复正常后及时通知纳税人补办;
因突发事件导致纳税人在规定时间内无法办理税务登记业务的,办税服务厅出具情况说明,不予处罚。
第三十九条 发票发售业务按以下应急流程处理:
对购买电脑版发票的纳税人,原则上不留存纳税人的资料,可登记纳税人的联系方式,待业务处理恢复正常后及时通知纳税人;
对购买手工版发票的纳税人,办税服务厅可先向纳税人发售发票,做好登记,待业务处理恢复正常后及时通知纳税人补办手续。
第四十条 发票认证业务按以下应急流程处理:
原则上不留存纳税人的发票资料,做好登记,待业务处理恢复正常后及时通知纳税人;
纳税人自愿留存资料的,应收取资料,妥善保管,做好登记,待业务处理恢复正常后及时办理并通知纳税人;
-11-
因突发事件导致纳税人在规定期限内无法办理认证业务的,办税服务厅出具情况说明,由主管税务机关报请上级税务机关按照相关规定协助处理。
第四十一条 税控企业报税业务按以下应急流程处理: 原则上不留存纳税人的资料,做好登记,待业务处理恢复正常后及时通知纳税人。
第四十二条 申报征收业务按以下应急流程处理:
纳税人提交资料齐全且自愿留存资料的,应收取资料,妥善保管,做好登记,视同已受理,待业务处理恢复正常后及时办理并通知纳税人;
纳税人提交资料不全或不愿意留存资料的,应当一次性告知所需补充的资料,做好登记,待业务处理恢复正常后及时通知纳税人;
因突发事件导致纳税人在规定期限内无法办理申报业务和税款缴纳业务的,办税服务厅出具情况说明,不予加收滞纳金和罚款。
第四十三条 文书受理业务按以下应急流程处理:
纳税人提交资料齐全且自愿留存资料的,能够当场办理的受理即办;无法当场办理的,应收取资料,妥善保管,做好登记,待业务处理恢复正常后及时办理并通知纳税人;
纳税人提交资料不全或不愿意留存资料的,应当一次性告知所需补充的资料,做好登记,待业务处理恢复正常后及时通知纳税人补办。
-12-
第四十四条 办税服务厅发生治安事件或不可抗力情形,在确保人员安全的情况下,按照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及时报警并向应急领导小组负责人报告。
第四十五条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中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通报批评,并追究相关人员(责任人)的责任:
(一)办税服务厅拥挤、混乱并造成严重后果的;
(二)不按业务应急处理流程办理造成严重后果的;
(三)因突发事件处理不当,出现影响国税机关正常办公秩序造成严重后果的。
第六章 维权服务
第四十六条 依法保障纳税人的知情权、保密权、税收监督权、纳税申报方式选择权、申请延期申报权、申请延期缴纳税款权、申请退还多缴税款权、依法享受税收优惠权、委托税务代理权、对未出示税务检查证和税务检查通知书的拒绝检查权、税收法律救济权、陈述申辩权、依法要求听证的权利、索取有关税收凭证的权利,切实维护纳税人税前、税中、税后权益。
第四十七条 纳税服务科应当采取有效措施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具体负责纳税人纳税服务投诉的受理、调查取证、结果回复和投诉处理结果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指导和监督下级国税机关的纳税服务投诉处理工作。
第四十八条 纳税服务投诉是指纳税人对国税机关和国税人员在税法宣传、纳税咨询、办税服务以及纳税人权益保护等工作
-13-
方面未按照规定要求提供相关服务而进行的投诉。纳税服务科应当认真履行纳税服务投诉工作管理职责,配备专职纳税服务投诉工作人员,并依照规定办理纳税服务投诉事项。
第四十九条 对税法宣传的投诉,是指纳税人对国税机关和国税人员对各项税收法律、法规、规章、税收政策和涉及纳税人的税收管理制度的宣传不及时、不全面、不准确而进行的投诉。
第五十条 对纳税咨询的投诉,是指纳税人对国税机关和国税人员回答其咨询的涉税问题不及时、不准确而进行的投诉。
第五十一条 对办税服务的投诉,是指纳税人对国税机关和国税人员的办税过程不够规范、便捷、高效和文明而进行的投诉。
第五十二条 对纳税人权益保护的投诉,是指纳税人对国税机关在执行税收政策和实施税收管理的过程中侵害其合法权益而进行的投诉。
第五十三条 纳税服务科接到投诉后,应于3个工作日内进行审查,决定是否受理。
第五十四条 投诉事项经审查符合受理范围,且属于本级国税机关处理权限的,应当按照规定调查处理。
第五十五条 投诉事项经审查符合受理范围,但不属于本级国税机关处理权限的,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转交相关国税机关处理。
第五十六条 投诉事项经审查不符合规定受理范围,应分别适用相关规定,由纳税服务科填写《非纳税服务投诉事项转办单》,于3个工作日内转交有权处理的部门调查、处理。
-14-
第五十七条 办公室、纪检监察、政策法规、稽查等部门收到纳税人投诉,经审查符合纳税服务投诉事项的,应当于3个工作日内,转交纳税服务科调查处理。
第五十八条 纳税服务科应当建立纳税服务投诉事项登记制度,由专职纳税服务投诉工作人员填写《纳税服务投诉事项登记表》,记录投诉的收到时间、投诉人、被投诉人、联系方式、投诉内容、受理情况以及办理结果等内容。
第五十九条 纳税服务科认为下级国税机关应当受理投诉而不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理由不成立的,可以责令其受理。
第六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纳税服务科可以直接受理应由下级国税机关受理的纳税服务投诉:
(一)下级国税机关受理纳税服务投诉不利于合法、公正处理的;
(二)对于可能造成社会影响的重大、紧急投诉事项,或者10人以上群体性投诉事件;
(三)认为有必要直接受理的其他情形。
第六十一条 调查、处理投诉事项,应本着公平、公正、注重调解、化解争议的原则进行。调查处理纳税服务投诉事项,应当由2名以上工作人员参加。
第六十二条 调查人员调查或实地核查,应当制作调查笔录,记录调查的时间、地点、调查人员、在场人员、调查经过、结果,由调查人、在场人签字或者盖章。
-15-
第六十三条 根据调查核实的情况,对纳税人投诉的事项分别作出如下处理,并向投诉人下达《纳税服务投诉处理结果告知书》:
(一)投诉事实成立的,予以支持。向被投诉人下达《纳税服务投诉责令改正通知书》,责令被投诉人限期改正,并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被投诉人相应的处理;
(二)投诉事实不成立的,不予支持。
第六十四条 纳税人当场提出投诉,事实简单、清楚,不需要进行调查的,纳税服务科可以即时进行处理。
第六十五条 纳税人当场投诉事实成立的,被投诉人应立即停止或者改正被投诉的行为,并向纳税人赔礼道歉;投诉事实不成立的,处理投诉事项的国税人员应当向纳税人做好解释工作。
第六十六条 即时处理的投诉案件,事后应由处理投诉事项的人员补填《纳税服务投诉事项登记表》进行备案。
第六十七条 纳税服务投诉事项应当自受理之日起30日内办结;情况复杂的,经市局局长批准,可以适当延长办理期限,但延长期限不得超过15个工作日。
纳税服务投诉处理工作人员应当自纳税服务投诉事项办理结束后1个工作日内,将《纳税服务投诉事项登记表》填写完整并存档。
第六十八条 被投诉人应按照责令改正通知要求的限期,对投诉事项予以改正,并自限期期满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将改正结果书面报告作出处理决定的国税机关。
-16-
第六十九条 纳税服务科应采取适当形式,收到改正结果书面报告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将改正结果告知投诉人。
第七十条 纳税服务科应当及时对纳税服务投诉情况进行统计、整理、归纳和分析,并于每季度终了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向省局书面提交情况报告。
第七十一条 纳税服务科应当按照规定对纳税人书面投诉材料、《纳税服务投诉事项登记表》、调查笔录以及各类文书等纳税服务投诉资料立卷归档,纳税服务投诉案卷的保管期限为10年。
第七十二条 纳税服务科应对各单位纳税服务投诉办理情况通报制度,按季将投诉及处理情况进行通报。
第七十三条 纳税服务科应当加强对下级国税机关纳税服务工作的指导与监督,并不定期对纳税人在纳税咨询、税务登记办理、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出口货物退(免)税资格认定、其他资格认定、超限量购买发票审批、减免税审批、发票领购次数、逾期申报催报比例、网上办税覆盖面、稽查检查时间和次数、违章处罚等方面情况进行通报,提高纳税人的权益保护。
第七章 12366纳税服务热线
第七十四条
纳税服务科建立健池州市12366纳税服务热线指南库维护机制,及时组织相关专业税种管理科室编写和更新纳税指南库,以纳税指南库为依托,提高涉税事项答复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17-
第七十五条 12366纳税咨询服务实行登记制度,所有咨询问题均应当及时记录、整理备份、妥善保存。
第七十六条 加强对12366纳税服务热线咨询信息的统计、分析,及时分类收集整理咨询热点难点问题,反馈给相关部门,提高税收管理水平和纳税服务水平。
第八章 纳税信用等级、注册税务师和事务所管理
第七十七条 加强我市注册税务师行业管理政策及管理制度落实,承担行业执业资格、资质审核初步认定工作。
第七十八条 做好我市国税系统非执业注册税务师年审和税务师事务所年审工作。
第七十九条
对我市税务师事务所行业执业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八十条 纳税服务科应积极与市地税局联系共同做好全市查账征收企业户的纳税信用等级评定工作。
第八十一条 对评定出的不同信用等级的纳税人,提供不同的服务内容,积极引导纳税人提高税法遵从度。
第九章 人员的培训与开发
第八十二条 纳税服务科应有计划组织开展办税服务厅工作人员培训,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服务水平,积极参加省局和市局组织的业务培训班。
-18-
第八十三条
纳税服务科应本着“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建立长效学习机制,制定季度学习计划,科室内能者为师,相互学习,营造学习型科室的良好氛围。
第八十四条 纳税服务科应按照个人意愿并结合组织需要为人才库人员提供实践学习的机会,注重人才的在岗开发。
第十章 纪律与监督
第八十五条 纳税服务科应当加强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建立健全惩防并举、以防为主的反腐败工作机制,确保干部队伍的勤政廉洁。
第八十六条 纳税服务科全体人员在工作中应当自觉遵守总局《办税服务厅管理办法》、国税系统党员领导干部“六个严禁”和税务人员“十五不准”,主动接受纳税人和社会的监督。
第八十七条 纳税服务科应当按照“激励为主、持续改进”的原则,建立纳税服务绩效评比通报制度。对纳税服务工作做得好的个人予以表扬;对纳税服务工作较差的个人予以批评;对于未依法为纳税人提供纳税服务的,责令限期改正。
第十一章 附 则
第八十八条
本规程所规定期限的最后一日是法定休假日的,以休假日期满的次日为期限的最后一日;在期限内有连续3日以上法定休假日的,按休假日天数顺延。
-19-
第八十九条
本规程所涉及的“以上”、“日内”、“之日”、“超过”等均包含本数。
第九十条 本规程由池州市国家税务局负责解释。第九十一条 本规程自发文之日起执行。
-20-
第五篇:青岛市国家税务局2013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若干业务问题解答
青岛市国家税务局2013企业所得税
汇算清缴若干业务问题解答
一、问:企业为厂区绿化发生的购臵草坪、树木支出,如何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 解答:企业为厂区绿化发生的购臵草坪、树木支出,税收上没有特殊规定,可以在该项支出实际发生税前扣除。
二、问:实物投资方式取得土地、房屋,能否根据评估价值和投资协议入账?
解答:企业以土地、房屋对外投资,应在投资交易发生时,将其分解为按公允价值销售有关非货币性资产和投资两项经济业务进行所得税处理,并按规定计算确认资产转让所得或损失。被投资企业可按经评估确认后的价值以及投资协议等相关证据确定资产的计税基础。
三、问:企业对已达一定工作年限、一定年龄或接近退休年龄的职工内部退养支付的一次性生活补贴,以及企业支付解除劳动合同职工的一次性补偿支出(包括买断工龄支出)等,如何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
解答:企业对已达一定工作年限、一定年龄或接近退休年龄的职工内部退养支付的一次性生活补贴,以及企业支付给解除劳动合同职工的一次性补偿支出(包括买断工龄支出)等,属于与取得应
纳税收入有关的必要和正常的支出,原则上可以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
四、问:企业为员工租用集体宿舍发生的房屋租赁费用以及相关的水电费、物业管理费支出,如何进行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
解答:企业为员工租用集体宿舍发生的房屋租赁费用以及相关的水电费、物业管理费支出,可按照税收规定在企业职工福利费中列支。
五、问:租赁合同约定出租房屋的物业管理费、水费、电费、暖气费、煤气费等费用由承租方承担,但承租方收到户头为房东的发票,承租方能否作为税前扣除的凭据?
解答: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的规定,如物业管理费、水费、电费、暖气费、煤气费等费用全部为承租方租赁的房屋或其生产经营活动所产生的,且与其取得收入有关、合理,可以凭相关发票原件及租赁合同等充分适当的证据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六、问:企业与其他企业或个人共用水、电、气等进行生产经营,无法分户取得水、电、气等发票的,如何税前扣除?
解答: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的规定,可以双方的租赁合同、供水、电力公司、燃气等公司开具给出租方的原始水电气等发票的复印件、按水电气等原价分摊方案(计算表格)、经双方确认的用水、用电、用气分割单(盖章)等凭据作为税前扣除的依据。
七、问:租赁合同约定车辆的保险费、车船税和年检费由承租方承担,承租方收到名称为出租方的票据,能否作为税前扣除的凭据?
解答: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的规定,如果双方租赁合同约定在车辆租赁费之外,承租方还承担因车辆而产生的保险费、车船税、年检费,可以凭相关发票、税票原件及租赁合同等充分适当的证据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八、问:企业组织员工旅游,旅游费是否能税前扣除?
解答: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四十条规定,企业组织本单位员工旅游的费用可以按照职工福利费进行处理。
九、问:劳动局指定培训单位免费培训外省农民工,该培训单位由此产生的费用由财政拨付,培训单位收到的财政拨款是否缴纳企业所得税?
解答:政府支付的培训费用如果符合税收上不征税收入确认条件的,可作为不征税收入,其对应的支出不得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
十、问: :企业维简费支出如何在税前扣除?
解答: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维简费支出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问题的公告‣(税务总局公告2013年第67号)规定,自2013年1月1日起,企业维简费支出按照以下规定在税前扣除:
(一)企业实际发生的维简费支出,属于收益性支出的,可作
为当期费用税前扣除;属于资本性支出的,应计入有关资产成本,并按企业所得税法规定计提折旧或摊销费用在税前扣除。
企业按照有关规定预提的维简费,不得在当期税前扣除。
(二)本公告实施前,企业按照有关规定提取且已在当期税前扣除的维简费,按以下规定处理:
1.尚未使用的维简费,并未作纳税调整的,可不作纳税调整,应首先抵减2013年实际发生的维简费,仍有余额的,继续抵减以后实际发生的维简费,至余额为零时,企业方可按照本公告第一条规定执行;已作纳税调整的,不再调回,直接按照本公告第一条规定执行。
2.已用于资产投资并形成相关资产全部成本的,该资产提取的折旧或费用摊销额,不得税前扣除;已用于资产投资并形成相关资产部分成本的,该资产提取的折旧或费用摊销额中与该部分成本对应的部分,不得税前扣除;已税前扣除的,应调整作为2013应纳税所得额。
十一、问:混凝土搅拌车应作为生产设备按10年计提折旧还是按运输设备按4年计提折旧?
解答:混凝土搅拌车属于与生产有关车辆,在总局没有具体规定前,可由企业自行选择税收处理方式,一经选择,不得随意改变。
十二、问:企业发生工伤事故后,为抢救员工而实际发生的进口药品购臵费,手术费用、陪护费用以及后续治疗金额巨大,远远超出职工福利费、工伤保险赔偿支出的部分,是否可以作为生产经营性
支出在税前扣除?
解答:企业为救治因工受伤的员工而实际发生的进口药品购臵费,手术费用、陪护费用超出保险赔偿的部分,可以据实在企业所得税税前列支。
十三、问:企业与政府签定的土地款是5000万元,企业支付土地款是分期支付,第一年只支付了3000万元,并按取得的票据记入无形资产,请问无形资产的摊销是按协议价计算,还是按已支付款的无形资产帐面数摊销?
解答:企业取得的土地应当按照实际购臵价格作为计税基础,对尚未支付的土地价款可在实际支付后调整原资产的计税基础。
十四、问:未成立工会组织的企业按照工资总额2%计提建会筹备金,40%部分向地税部门缴纳,凭•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通用缴款书‣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剩余60%部分企业留存,没有•工会经费收入专用收据‣,60%部分能否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
解答: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一条及•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工会经费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凭据问题的公告‣(2010年第24号)等规定,未成立工会组织的企业,因60%部分尚未拨缴,亦不能取得•工会经费收入专用收据‣,暂不予税前扣除;已成立工会组织的企业,60%部分如已拨缴,且取得•工会经费收入专用收据‣的,可以税前扣除,不具备上述条件的,不得税前扣除。
十五、问:一次支付国外较大金额佣金对应收入分属不同,佣金可否一次计入本费用?
解答:企业发生符合•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手续费及佣金支出税前扣除政策的通知‣(财税[2009]29号)文件规定的佣金支出,应当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确定列支,对各税收待遇一致的,也可以选择在实际支付进行税收处理。
十六、问:贷款企业支付给担保公司的担保费可否税前扣除? 解答 :贷款企业支付给担保公司的担保费可以税前扣除。
十七、问:企业工资薪金的税前扣除是否以签订劳动合同为前提条件?
解答:
(一)根据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青岛市国家税务局、青岛市地方税务局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企业劳动合同及工资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青人社字[2012]80号)、•关于切实加强企业劳动合同网上备案及工资税前扣除审核与监督有关问题的通知‣(青人社[2013]83号)文件规定,用工企业依法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并通过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劳动关系网络系统网上备案,其实际支付的工资薪金准予税前扣除。
(二)企业用工情况未通过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劳动关系网络系统网上备案,实际发生的下列支出应允许税前扣除:
1.企业返聘退休人员、退养人员应签订•劳动协议‣,其支付的
劳动报酬可据实税前扣除。
2.凡与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院校签订三年以上期限合作协议的企业,支付给学生实习期间的报酬,准予在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
3.建筑施工企业依法与农民工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加盖企业公章且经企业法定代表人(或委托代理人)与农民工本人签字或盖章,其发生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可以税前扣除。
4.根据商务部•关于做好外派劳务招收备案工作的通知‣(商合发[2008]382号)文件第一条“经商务部批准具备对外承包工程经营资格的企业,必须在办理劳务招收备案手续后,才能招收外派劳务人员。”的规定,鉴于国家有关规定和外派人员的特殊性,如企业按照上述规定到所在地商务主管部门办理了招收备案手续,其外派人员的工资支出准予税前扣除。
5.人力资源公司劳务派遣的用工形式下,以劳务派遣企业与用工企业签订的劳务派遣协议及发票作为实际用工企业税前扣除的凭据。
6.外籍人员可以将•就业证‣、•专家证‣视同劳动合同。7.企业法定代表人以及由企业正式任命的董事会成员、监事会成员等。
8.除上述情况外,其他未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劳动关系网络系统进行网上备案的,主管税务机关一经发现,应当将相关情况及时向当地劳动部门进行反馈,其中对用工企业与劳动者已经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凡企业能够证明劳动关系真实且已经实际支付的工资薪金,也应准予税前扣除。
十八、问:土地使用权摊销期限是按土地使用合同还是按土地使用证使用期限?
解答:企业取得土地使用证的按照土地使用证标注的期限摊销,对未取得土地使用证的按照土地使用合同规定的期限进行摊销。
十九、问:某企业从一非金融单位借款1亿元,借款期限为3年,年利率15%。根据总局2011年34号公告,企业只能提供某银行出具的,借款金额250万元,借款期限1年,年利率为10%的“情况说明”,企业表示无法再提供出其他的“情况说明”。请问这种情况下,应该如何确定企业可以在税前列支的利息支出金额?
解答:根据总局2011年34号公告规定,企业需要提供“金融企业的同期同类贷款利率情况说明”来证明其利息支出的合理性,但是没有规定金融企业有出具此证明的义务,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可由企业提供相关情况说明。
二十、问:企业支付信托公司收取的利息能否以信托公司开具的收据和银行回单作为税前列支凭据?
解答:在•2012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若干业务问题解答‣中曾经明确“具有金融许可证的财务公司,收取利息属于营业税应税项目,应当按照规定开具发票,因此支付利息应当取得财务公司开具的发票方能税前扣除,“计收利息清单(付息通知)”不能作为税前扣除的合法凭据。” 信托公司和财务公司同属非银行的金融机构,支付信托公司的利息税前列支单据按照此条执行。
二十一、问:企业发生劳务派遣业务,地税代开的劳务费发票只写劳务费,不能区分工资、管理费等项目,请问如果在备注栏注明上述内容是否允许?
解答:企业劳务派遣用工应取得派遣企业开具的发票,发票应分别注明工资、管理费用等,如果发票中未分项目列示,可要求企业提供劳务派遣协议等证据。
二十二、问:企业通过青岛世界园艺博览局(青岛世园局)向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青岛世园会)的捐赠,是否能依法税前扣除?
解答:青岛世园局如果属于县级以上政府组成部门,则通过其向青岛世园会的捐赠可以按税法规定进行税前扣除。
二十三、问:居民企业支付境外母公司贷款担保费如何计算税前扣除?
解答: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特别纳税调整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国税发„2009‟2号)第八十七条规定,所得税法第四十六条所称的利息支出包括直接或间接关联债权投资实际支付的利息、担保费、抵押费和其他具有利息性质的费用,担保费应并入利息支出计算比例扣除。
二十四、问:财政部监制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有偿服务专用票据可否作为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凭据?
解答: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的规定,企业与部队有关
单位实际发生真实业务,且与其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部队有关单位开具的由财政部监制套印“中央财政票据监制章”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票据监制章”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有偿服务专用票据,可以作为税前扣除的凭据。
二十五、问:企业调整折旧年限,由30年改为20年,如何办理专项申报?
解答:对企业依据财务会计制度规定,实际在财务会计处理上已确认的支出,凡没有超过•企业所得税法‣和有关税收法规规定的税前扣除范围和标准的,可按企业实际会计处理确认的支出,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企业调整折旧年限,应自调整起,对该项资产净值在剩余折旧年限内重新计算折旧额,但不得追溯调整以前。
二十六、问: 2007资产损失未扣除,五年内追补确认最后是哪一年?
解答:企业2007发生的实际资产损失且会计上已作损失处理的,如果未在2007税前扣除,可在五年内进行追补确认,最迟为2011。
二十七、问:政策性搬迁新旧政策如何衔接?
解答:以2012年10月1日为限,区分以下情况处理:
(一)之前签订搬迁协议且已完成搬迁的,继续执行118号文
件,不考虑50%的标准,不需按照40号公告报送清算表。
(二)凡在国家税务总局2012年第40号公告生效前已经签订搬迁协议且尚未完成搬迁清算的企业政策性搬迁项目,企业在重建或恢复生产过程中购臵的各类资产,可以作为搬迁支出,从搬迁收入中扣除。但购臵的各类资产,应剔除该搬迁补偿收入后,作为该资产的计税基础,并按规定计算折旧或费用摊销。
(三)凡在国家税务总局2012年第40号公告生效后签订搬迁协议的政策性搬迁项目,应按国家税务总局2012年第40号公告有关规定执行。
二十八、问:总局2012年40号公告出台后,企业因政策性搬迁、征用等发生的资产损失在发生当年进行税前扣除,还是在政策性搬迁完成时作为搬迁支出处理?
解答:根据•企业政策性搬迁所得税管理办法‣(2012年第40号公告)第八条、第十条的规定,企业因政策性搬迁、征用等发生的资产损失应归并到搬迁支出进行处理,在完成搬迁的,与搬迁收入进行汇总清算。
二十九、问:贷款担保有限公司因被担保人不能按期偿还债务而承担连带责任,经追索,被担保人无偿还能力,代偿损失是否允许税前扣除?如果可以税前扣除,是作为资产损失还是成本支出扣除,合法凭证如何确定?
解答:贷款担保有限公司因被担保人不能按期偿还债务而承担连带责任,经追索,被担保人无偿还能力,担保公司发生的代偿损
失允许税前扣除。企业应将代偿支出作为资产损失进行专项申报,合法凭据包括担保合同、法院判决、相关协议、被担保人无力偿还的证据、收款凭据等。
三
十、问:根据15号公告以前没有税前扣除如何进行专项申报?
解答:企业进行专项申报时,应将发票复印件、经济业务合同以及情况说明等相关证据留存备查。
三
十一、问:企业当实际已发生但未取得发票的费用支出是否可以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
解答:•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34号)规定,企业当实际发生的相关成本、费用,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及时取得该成本、费用的有效凭证,企业在预缴季度所得税时,可暂按账面发生金额进行核算;但在汇算清缴时,应补充提供该成本、费用的有效凭证。
因此,企业本实际已发生但未取得发票的费用支出,会计上已确认的成本、费用,在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结束前未取得发票的,应作纳税调增处理,待取得发票时,应在该项成本、费用实际发生的可追溯纳税调减处理。
企业将没有取得合法凭据的成本费用申报税前扣除的,税务机关发现后应当依法进行处理。企业在以后纳税取得合法扣除凭据后,可以按照•2012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若干业务问题解答‣第十八问进行税收处理。
附:(十八)问:企业发生的成本费用,未能在实际发生取得发票,在以后取得发票后,应如何进行税务处理?
解答:企业实际发生的成本费用,未能在实际发生取得合法扣除凭据的,不得税前扣除。在以后纳税取得合法扣除凭据后,区分以下情况处理:
一、相关税收待遇一致
企业可在实际取得合法凭据进行税前扣除,也可以在做出专项申报及说明后,追补至该项目发生扣除,追补确认期限不得超过5年。
二、相关税收待遇不一致
税收待遇不一致包括企业在不同在税收优惠、亏损弥补等对应纳税额计算产生差异的情形。
企业做出专项申报及说明后,必须还原到该项业务实际发生进行税前扣除。
亏损企业追补确认以前未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的支出,或盈利企业经过追补确认后出现亏损的,应首先调整该项支出所属的亏损额,然后再按照弥补亏损的原则计算以后多缴的企业所得税款。
三
十二、问:财政拨款明确规定用于特定研发项目, 企业确认研发项目通过自有资金投入完成,研发项目完成后, 其费用支出已经税前列支并加计扣除,财政拨款一直作往来挂账处理。请问对该笔不征税收入如何进行税务处理?
解答: 企业从政府取得的研究开发费用专项拨款,不得作为研发费加计扣除的基数。
三
十三、问:企业取得的财政专项拨款用途为“购臵并实际使用列入•目录‣范围内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和安全生产专用设备”,请问该部分投资额是否可以按规定抵免所得税应纳税额?
解答:企业利用财政拨款购臵专用设备的投资额,不得抵免企业应纳所得税额。
三
十四、问:企业研发支出全部费用化,其成果进行转让,转让所得是否享受优惠?
解答:无形资产准则规定,企业自行进行的研究开发项目应区分为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两个部分并分别进行核算,企业研究阶段的支出全部费用化,企业开发阶段发生的支出,符合资本化条件的确认为无形资产。
符合条件的技术转让所得应按以下方法计算:
技术转让所得=技术转让收入-技术转让成本-相关税费
技术转让收入是指当事人履行技术转让合同后获得的价款,不包括销售或转让设备、仪器、零部件、原材料等非技术性收入。不属于与技术转让项目密不可分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培训等收入,不得计入技术转让收入。可以计入技术转让收入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培训收入,是指转让方为使受让方掌握所转让的技术投入使用、实现产业化而提供的必要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培训所产生的收入,并应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一)在技术转让合同中约定的与该技术转让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培训;
(二)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培训收入与该技术转让项目
收入一并收取价款。
技术转让成本是指转让的无形资产的净值,即该无形资产的计税基础减除在资产使用期间按照规定计算的摊销扣除额后的余额。
相关税费是指技术转让过程中实际发生的有关税费,包括除企业所得税和允许抵扣的增值税以外的各项税金及其附加、合同签订费用、律师费等相关费用及其他支出。
因此,享受技术转让所得减免企业所得税优惠的企业,应单独计算技术转让所得,并合理分摊企业的期间费用;没有单独计算的,不得享受技术转让所得企业所得税优惠。
三
十五、问: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税收优惠,总分机构分别属于不同地区,总机构在济南属于试点城市,分支机构在青岛不属于试点城市,非试点地区的生产经营收入能否享受该项优惠政策?
解答:税收优惠涉及不同区域的,一律遵循分别适用政策,分开核算的原则。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在试点城市以外的地区从事生产经营的,应当单独计算其在试点城市内取得的所得,并合理分摊企业的期间费用;没有单独计算的,不得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
三
十六、问:2011年1月1日前后成立的软件企业分别如何适用优惠政策?
解答:
(一)根据•软件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工信部联软[2013]64号)文件规定,2011年1月1日前完成认定的软件企业,在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期满前,仍按照•软件企业认定标准及管理办法(试行)‣(信部联产„2000‟968号)的认定条件进行年审,优惠
期满后按照本办法重新认定,但不得享受财税„2012‟27号文件第三条规定的优惠政策。
(二)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执行软件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有关问题的公告‣(税务总局2013年第43号)规定,2010年12月31日以前依法在中国境内成立但尚未认定的软件企业,仍按照•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08‟1号)第一条的规定以及•软件企业认定标准及管理办法(试行)‣(信部联产„2000‟968号)的认定条件,办理相关手续,并继续享受到期满为止。优惠期间内,亦按照信部联产„2000‟968号的认定条件进行年审。
(三)2011年1月1日以后依法在中国境内成立的软件企业认定管理的衔接问题仍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19号的规定执行。对已按原认定管理办法享受优惠并进行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的企业,若不符合新认定管理办法条件的,应在履行相关程序后,重新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申报纳税。
三
十七、问:企业取得的“营改增”补贴是否缴纳企业所得税?
解答:根据•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关于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财税[2011]70号)第一条规定,企业从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及其他部门取得的应计入收入总额的财政性资金,凡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可以作为不征税收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从收入总额中减除:
(一)企业能够提供规定资金专项用途的资金拨付文件;
(二)财政部门或其他拨付资金的政府部门对该资金有专门的资
金管理办法或具体管理要求;
(三)企业对该资金以及以该资金发生的支出单独进行核算。
综上,企业取得的“营改增”补贴不符合上述规定,应当计入收入总额,依法缴纳企业所得税。
三
十八、问: 企业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范围有哪些规定?
解答:
(一)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扣除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国税发„2008‟116号)文件规定,企业从事符合条件的研发活动时,发生的下列支出允许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规定实行加计扣除:
1.新产品设计费、新工艺规程制定费以及与研发活动直接相关的技术图书资料费、资料翻译费;
2.从事研发活动直接消耗的材料、燃料和动力费用; 3.在职直接从事研发活动人员的工资、薪金、奖金、津贴、补贴;
4.专门用于研发活动的仪器、设备的折旧费或租赁费; 5.专门用于研发活动的软件、专利权、非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的摊销费用;
6.专门用于中间试验和产品试制的模具、工艺装备开发及制造费;
7.勘探开发技术的现场试验费; 8.研发成果的论证、评审、验收费用。
(二)根据•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有关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13‟70号)文件规定,从2013
起,企业从事符合条件的研发活动发生的下列支出也允许在税前加计扣除:
1.企业依照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或者省级人民政府规定的范围和标准为在职直接从事研发活动人员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
2.专门用于研发活动的仪器、设备的运行维护、调整、检验、维修等费用。
3.不构成固定资产的样品、样机及一般测试手段购臵费。4.新药研制的临床试验费。5.研发成果的鉴定费用。
(三)企业发生的下列研究开发费用不得税前加计扣除: 1.除专门用于研发活动的仪器、设备之外的固定资产(包括房屋、建筑物)的折旧费、租赁费等;
2.非专门用于中间试验和产品试制的模具、工艺装备开发及制造费,以及非专门用于研发活动的仪器、设备的运行维护、调整、检验、维修等费用;
3.知识产权的申请费、注册费、代理费等;
4.非专门用于研发活动的软件、专利权、非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的摊销费用;
5.会议费、差旅费、办公费、外事费、研发人员培训费、专家咨询费、高新科技研发保险费用等;
6.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税务总局规定不允许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的费用;
7.企业未设立专门的研发机构或企业研发机构同时承担生产经营任务且核算上划分不清的费用;
8.企业受托从事研发活动发生的研究开发费支出;
9.企业取得财政专项拨款用于研发活动发生的研究开发支出; 10.其他不符合规定的研究开发费用。
三
十九、问:商业零售企业发生的零星失窃、过期、破损等存货损失如何在税前扣除?
解答: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4年第3号,对商业零售企业存
一、商业零售企业存货因零星失窃、报废、废弃、过期、破损、货损失按以下规定处理:
腐败、鼠咬、顾客退换货等正常因素形成的损失,为存货正常损失,准予按会计科目进行归类、汇总,然后再将汇总数据以清单的形式进行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同时出具损失情况分析报告。
二、商业零售企业存货因风、火、雷、震等自然灾害,仓储、运输失事,重大案件等非正常因素形成的损失,为存货非正常损失,应当以专项申报形式进行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
三、存货单笔(单项)损失超过500万元的,无论何种因素形成的,均应以专项申报方式进行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
四、以上规定适用于2013及以后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