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国家税务局纳税咨询管理办法

时间:2019-05-14 20:25: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山东省国家税务局纳税咨询管理办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山东省国家税务局纳税咨询管理办法》。

第一篇:山东省国家税务局纳税咨询管理办法

山东省国家税务局纳税咨询管理办法

(试行)

第一条为进一步优化纳税服务,广泛宣传税收法律、行政法规,普及纳税知识,提高纳税人的税法遵从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纳税咨询服务应当坚持依法无偿、准确及时、便捷文明的原则。

第三条纳税咨询的方式包括现场咨询、网上咨询、电话咨询、短信咨询、信函咨询等咨询方式。

第四条纳税咨询服务的内容包括受理、解答纳税人咨询的税收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制度以及税收政策、申报纳税知识、办税流程等涉税事宜。

第五条各级国税机关应当建立健全纳税咨询服务运行机制,完善各类咨询服务的受理、转办、答复、公开等制度。

第六条各级国税机关应充分利用“一厅、一网、一线”建立健全纳税咨询服务平台,无偿为纳税人提供纳税咨询服务。

(一)“一厅”是指办税服务厅。各级国税机关应充分发挥办税服务厅贴近纳税人的优势,受理并解答纳税人的咨询事宜,做好纳税人的咨询辅导工作。

(二)“一网”是指门户网站。各级国税机关应当规范和完善国税门户网站的纳税咨询、办税指南、网上办税、涉税公告和

公示等服务功能,加强与纳税人互动,及时更新服务内容,准确发布涉税信息。

(三)“一线”是指12366纳税服务热线。各级国税机关应完善12366纳税服务热线功能,为纳税人提供零距离服务。通过自动语音、语音信箱、电话传真、电子邮件、手机短信和人工服务等方式,为纳税人提供税收基本法规和办税指南查询,开展有针对性的税法咨询。

第七条各级国税机关要通过办税服务厅、12366纳税服务热线、国税网站、电子信箱和短信平台,接收纳税人涉税事项的咨询,对纳税人提出的涉税问题,给予明确的、具有针对性的答复。第八条纳税咨询服务制度实行首问负责制。首位受理来访、来电、来信咨询的工作人员以及直接答复在线咨询的工作人员为首问责任人,负责受理、答复纳税咨询,不得以任何借口推诿、拒绝。非国税部门职责范围内的咨询事项,首问责任人应当予以说明。

第九条纳税咨询服务实行登记制度,首问责任人应当认真填写纳税咨询服务记录。纳税咨询服务记录内容包括咨询人姓名、联系方式、咨询问题、咨询日期、答复人、答复内容、答复日期;需要转交其他部门受理的咨询事项,应当填写转交部门、经办人、反馈意见和反馈时间。当即答复的咨询事项,可不填写咨询人姓名和联系方式。

纳税咨询服务电子记录应当由各部门按月整理,交由同级纳税服务部门备份。

第十条纳税咨询的答复实行限时回复承诺制。受理咨询业务的责任人,对能够即时回答的问题,要准确详细解答;对暂时不能答复的疑难问题,由责任人及时做好登记,在承诺的时间内回复咨询人。

第十一条纳税咨询服务实行纳税咨询热点难点问题收集公布制度。各级国税机关应当根据纳税咨询服务记录,按月整理纳税咨询热点、难点问题,在整理发布的同时按规定报送上级国税机关。

上级国税机关应当根据纳税咨询热点问题报送记录,筛选、整理、公布具有全局性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及答复内容。

第十二条各级国税机关应当建立纳税咨询答复复核机制,定期检查纳税咨询服务记录,及时纠正错误答复,主动反馈咨询人,确保答复质量。第十三条各级国税机关由纳税服务部门牵头,相关业务部门配合,建立纳税指南、12366知识库维护机制,负责纳税指南和12366知识库的编写和更新。受理咨询的工作人员以纳税指南和12366知识库为依托,答复纳税人提出的涉税问题,切实提高咨询答复内容的准确性。

第十四条受理纳税咨询的责任人要做到文明服务、礼貌待人,规范用语,秉公办事,准确及时。

第十五条各级纳税服务部门应当定期编制咨询情况分析通报,总结经验教训,解决管理服务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纳税服务水平。

第十六条为保护纳税人合法权益,纳税咨询服务工作应接受社会监督。

第十七条各级国税机关应当按照客观、公正的原则,结合第三方调查、社会监督等方式,对纳税咨询答复的及时性、准确性、满意率等情况定期开展考核。

第十八条本办法由山东省国家税务局负责解释。

第十九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第二篇:陕西省国家税务局纳税咨询辅导宣传工作管理办法(试行)

陕西省国家税务局关于印发《纳税咨询辅导宣传工作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陕国税发[2010]46号

颁布时间:2010-3-9发文单位:陕西省国家税务局

各市国家税务局、省局各直属机构:

为进一步规范纳税咨询、辅导和宣传服务,提升纳税服务工作质量和水平,保护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合法权益,提高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税法遵从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和总局、省局有关规定,省局制定了《纳税咨询辅导宣传工作管理办法(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在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及时报告省局纳税服务处。

二〇一〇年三月九日

陕西省国家税务局纳税咨询辅导宣传工作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纳税咨询、辅导和宣传服务,提升纳税服务工作质量和水平,保护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合法权益,提高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税法遵从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和总

局、省局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国税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纳税咨询、辅导和宣传服务工作的总体目标是:以法律法规为依据,以纳税人合理需求为导向,通过各种规范有效的手段和灵活多样的形式,不断丰富咨询、辅导和宣传内容,努力扩大纳税人的税收法

规知识,切实提高纳税人的税法遵从度。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纳税咨询,是指全省各级国税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据税收法律、行政法规及规范性文件的规定,受理、答复纳税人、扣缴义务人以及其它单位与个人涉税咨询活动的总称。

第四条 本办法所称纳税辅导,是指全省各级国税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履行有关职责,主动指导帮助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掌握税收知识,知晓办税事宜,正确执行税收法律、法规以及相关规定,履行纳税义

务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

第五条 本办法所称纳税宣传,是指全省各级国税机关及其工作人员通过面对面、12366服务热线、互联网、宣传资料、办税公开栏以及其他各种媒体和社会公众易于接受的形式,使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和其它单位与个人及时了解税收法律法规、政策及税收工作情况而部署开展的各类宣传活动的总称。

第六条 纳税咨询、辅导和宣传服务应当坚持规范统一、文明高效、及时准确、周到细致、优质无偿和

因地因人制宜的原则。

第七条。全省国税系统各级税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向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和其它单位与个人提供纳税

咨询、辅导和宣传服务,均适用本办法。

第二章 职责分工

第八条 开展纳税咨询、辅导和宣传是税务机关的职责和义务,各级国税机关要按照统一领导、分级负责、部门协作的原则,努力构建局领导负责、纳税服务主管部门统筹组织和综合协调、各相关部门密切配

合、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纳税咨询、辅导和宣传服务的工作格局。

第九条 全省各级国税机关的纳税服务部门是纳税咨询、辅导和面向纳税人宣传工作的主管部门,省局纳税服务处负责全省纳税咨询、辅导、宣传工作的统筹规划、组织协调、工作指导和考评监督,市、县(区)国税机关纳税服务部门负责本辖区面向纳税人开展纳税咨询、辅导和宣传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管理工作。

第十条 各级国税机关其他相关处(科)按照各自工作职责,积极配合纳税服务部门做好各自业务范围内的面向纳税人的咨询、辅导、宣传工作,及时提供最新政策资讯,认真确认、解答、反馈相关政策法规

问题。

第十一条。税源管理部门要结合日常税源管理,针对纳税人的具体需求,采取各种有效方式做好所管

纳税人的纳税咨询、辅导和宣传工作。

第三章 纳税咨询、辅导和宣传内容

第十二条 纳税咨询、辅导和宣传的内容包括纳税人、扣缴义务人以及其他单位和个人所需要的有关税务登记、发票领用、税款计算、申报缴税、税务检查、账簿凭证、减免退税、违章处罚、税控器具使用、税收法律救济、税务机关的组织架构和职责等方面的各种法规、政策及管理规定。

第十三条 纳税咨询、辅导和宣传的具体内容:

(一)税收法规。包括各项税收法律、法规、政策的具体内容及其适用范围、对象等。

(二)税收管理。包括办理税务登记、税务认定,发票领购使用、税控器具使用管理、账簿凭证管理、税收核定管理,办理减、免、缓、抵税,相关涉税文书填写、数据资料报送和各种税收管理措施等。

(三)申报缴税。包括申报方式选择、具体申报方法、申报表的填写、申报软件的使用,税款缴纳方

式、期限、交款银行的确定等。

(四)税务行政许可和非许可税务行政审批。包括行政许可法和行政审批制度规定的税务行政许可和

非许可税务行政审批事项及工作流程。

(五)税务行政收费项目。指国家物价部门、财政部门规定的税务行政收费项目及标准。

(六)税务行政处罚。包括税务行政处罚的执法主体、权限、依据、标准和程序以及组织税务行政听

证的税务机关名称、举行听证的程序、时限和相关资料等。

(七)税务机构和职责。包括税务机构的设置、职责、权限、办公地址、联系方式、工作时间以及税

务执法人员职责规范等。

(八)纳税评估。包括辅导纳税人进行疑点问题自查,告知其可能产生的违法后果,降低税收风险。

(九)税务检查。包括检查前、检查中和检查后有关检查程序、工作流程、配合事项、纳税人权利、检查结果、整改建议等。

(十)税收法律救济。包括负责税务行政复议、税务行政诉讼和税务行政赔偿的税务机关名称,纳税

人申请税务行政复议、诉讼和赔偿的程序、时限和相关资料。

(十一)举报投诉监督。包括税务干部廉洁自律有关规定、受理纳税人投诉部门和监督举报电话。

(十二)其他涉税事项。纳税人办理上述以外其他涉税事项时,税务机关应及时认真、耐心细致地做

好相关事项的咨询、辅导和宣传工作。

第四章 纳税咨询、辅导和宣传方式

第十四条 纳税咨询方式包括:面谈、电话、信函、12366纳税服务热线、网络咨询等。

(一)办税服务厅要设立政策咨询窗口,现场受理、解答纳税咨询;设立纳税咨询自助服务区,配备

信息化查询设施,供纳税人自行查询。

(二)通过信函、电子邮箱及时解答纳税人的各类涉税咨询。

(三)通过12366纳税服务热线平台、短信或专用咨询电话,及时解答纳税人咨询各类涉税问题。

(四)在税务机关的网站上建立咨询专栏和互动平台,收集答复纳税人提出的各类涉税问题。第十五条 纳税辅导方式包括现场辅导、电话辅导、信函辅导、上门辅导、约谈辅导、培训辅导等。

(一)办税服务厅的导税台、咨询窗口以及税源管理机构和税务机关的其他相关业务部门既可以及时

为纳税人提供面对面的现场涉税辅导,也可以根据纳税人的需求提供上门辅导和约谈辅导。

(二)通过信函、电子邮箱、12366纳税服务热线平台、短信或专用咨询电话及时辅导纳税人办理涉

税事项。

(三)通过网站,以视频、动漫等形式辅导纳税人办理涉税事项。

(四)各级国税机关还应不定期举办各类纳税人座谈会和专题税收业务知识讲座,有条件的国税机关

还可以举办纳税人学校,集中、定期对纳税人进行辅导。

第十六条 纳税宣传方式包括:

(一)公告宣传。在办税服务厅设立税法公告栏和电子显示屏,在有关媒体上发布公告,及时公布税

收法律、法规、规章和欠税、核定定额、稽查案例等涉税事项。

(二)资料宣传。在纳税服务场所无偿提供纳税人指南、税收法规汇编等税收宣传资料,供纳税人取

阅。

(三)网络及12366纳税服务热线宣传。通过12366纳税服务热线和互联网发布税收法律法规和政策

文件,普及税收知识,公布涉税事项办理流程和具体要求,曝光涉税违法案件。

(四)培训宣传。根据税收征管改革、新发布的税收法律法规和政策、日常工作需要以及纳税人需求

等情况,各级国税机应定期或不定期为纳税人举办各类税收知识培训,提高纳税人依法办税能力。

(五)活动宣传。深入到企业、机关、团体、学校、社区等场所,通过组织开展以纳税宣传为主要内

容的文艺演出、书画摄影展、演讲、征文、知识竞赛等活动,增强全社会的纳税观念。

(六)座谈交流宣传。定期召开座谈会等,宣传税收政策及服务措施,听取纳税人的意见建议,增强

征纳互动,改进纳税服务。

(七)其他媒体宣传。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媒体设立宣传专栏,利用手机短信平台、电子邮箱、QQ群、移动飞信等新型介质,为纳税人提供税收法规、通知公告、信息反馈、申报提示等多种涉税

宣传服务。

第五章 纳税咨询、辅导和宣传工作要求

第十七条 各级国税机关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和途径,因地、因事制宜地开展纳税咨询、辅导

和宣传工作。在开展纳税咨询、辅导和宣传工作时要规范统一、业务熟练、态度和蔼、耐心及时。第十八条 各级国税机关应建立纳税咨询、辅导和宣传工作制度,全面、及时、准确地记录开展纳税咨询、辅导和宣传工作的相关信息。纳税服务部门要牵头组织相关业务处(科)建立纳税咨询、辅导和宣传

知识库,知识库中的政策规定发生变化时,由相关责任部门及时更新。

第十九条 开展纳税咨询、辅导和宣传工作实行首问责任制、服务承诺制和限时办结制。

第二十条 纳税咨询、辅导和宣传应当以税收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以下简称“法规”)为准,工作中要使用规范性用语和建议、参考、参阅等引导、指导性用语,做到内容完整清晰,表达明了准确,形式通俗易懂,保证纳税人能准确知晓税收法规。

第二十一条 各级国税机关对新出台的各种政策法规和管理措施的宣传、辅导、培训措施原则上不能迟

于其实施。

第二十二条 办税服务厅是集中向纳税人提供综合性面对面纳税咨询、辅导和宣传服务的重要场所,办税服务厅咨询窗口的工作人员对其受理的纳税咨询能够及时准确答复的,按照“谁受理、谁答复”的原则,直接答复。办税服务厅的工作人员已经受理但不能答复的纳税咨询,应当提请相关部门限期予以答复。第二十三条 12366服务热线是以专业呼叫中心的模式向纳税人提供电话咨询、辅导和宣传的重要平台。纳税服务部门要协同有关部门,做好热线资料库的及时更新维护、完善纳税咨询、辅导和宣传内容,切实增加热线的受话量,按照热线管理的有关规定,向纳税人提供及时专业的纳税咨询、辅导和宣传服务。第二十四条 各级国税机关要建立和完善互联网站的纳税咨询、辅导和宣传服务功能,按照网站管理的有关规定,通过设立咨询、辅导和宣传专栏、网上评价平台、免费电子信箱、互动交流区域、法规资料查询下载平台等方式,建立完善的税收资料库,及时收集答复纳税人的各类涉税问题,充分运用网络资源与

纳税人开展网上互动,通过动漫、视频、办税模板等辅导纳税人办理涉税事项,及时准确地向纳税人提供

网络咨询、辅导和宣传服务。

第二十五条 税源管理部门和税收管理员要围绕所管辖纳税人各项具体涉税问题做好面对面的纳税咨询、辅导和宣传工作,对辖区内纳税人普遍反映的问题要采取集中开展纳税咨询、辅导和宣传的方式,对

有特殊要求的纳税人可以上门开展纳税咨询、辅导和宣传。

第二十六条 国税机关的其他相关部门对于承办的12366热线、办税服务厅、网站以及其他方面转来的纳税人要求答复的涉税问题都要在限定的时间给予准确的答复。

第二十七条 纳税服务部门要定期对各种形式的纳税咨询、辅导和宣传工作进行分析、总结,筛选带有共性、反映突出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调研,提出改进建议和意见,以适当的形式定期对纳税咨询、辅导

和宣传服务进行通报,不断改进纳税咨询、辅导和宣传工作质量与水平。

第六章 考核监督

第二十八条 全省各级国税机关要将纳税咨询、辅导和宣传工作列为纳税服务绩效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科学设置绩效考核指标,公正客观地实施考核。上级国税机关要不定期开展对下级税务机关纳税咨询、辅导和宣传服务工作情况的检查评价,及时通报检查情况,推广交流好的经验和做法,推动纳税咨询、辅

导宣传工作的全面开展。

第二十九条 各级国税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进行纳税咨询、辅导和宣传服务时,发生拒绝、推诿、态度恶劣、服务不及时等情况的,要及时予以纠正。情节严重并造成一定影响的,一经发现,要按照有关规定,严肃追究相关单位和个人的责任。

第七章 附 则

第三十条 各市国家税务局可以根据本办法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并报省局备案。

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由陕西省国家税务局负责解释。

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自2010年4月1日起执行。

第三篇:贵州省国家税务局纳税评估管理办法

贵州省国家税务局纳税评估管理办法

(试 行)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加强税收征收管理,强化税源监控,堵塞税收征管漏洞,完善税收征管制度,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以下简称《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和有关税收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纳税评估是指主管税务机关根据获取的涉税信息,按照国家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运用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对纳税人的申报纳税情况和扣缴义务人扣缴税款情况的合法性、真实性及准确性作出评价的一项综合性管理活动,是税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条 纳税评估工作由主管税务机关负责组织实施。凡依法由国税机关征收管理的各种税种的纳税评估工作均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 纳税评估人员应按规定开展纳税评估工作,作出纳税评估结论和分析报告,并严格按规定进行处理。

第五条 主管税务机关应根据纳税评估工作职责,建立纳税评估工作考核制度,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进行过错追究。

第二章 工作职责

第六条 纳税评估的工作职责包括:

(一)收集、整理、汇总涉税信息资料,确定纳税评估对象和评估项目;

(二)审核分析纳税评估对象的各种税收资料,综合评定纳税申报的真实性、准确性及合法性,提出纳税评估报告;

(三)对需要进行约谈辅导的纳税人,纳税评估人员应当进行纳税宣传和辅导,并提供优质高效的纳税服务;

(四)负责对上级交办、部门转办以及专题项目进行评估分析;

(五)负责将纳税评估结果进行传递;

(六)为稽查提供案源信息,并分析稽查反馈的结果;

(七)根据纳税评估结论,提出加强税源监控、提高税收征管质量等方面的建议,为领导决策提供服务。

第七条 纳税评估人员应认真登记反馈的结果,对问题成因进行统计分析,掌握评估前后的对比变化,综合反映纳税评估工作开展情况,逐步建立和完善本辖区内的纳税评估参数指标体系。

主管税务机关应当建立纳税评估工作报告制度,按季对辖区申报纳税情况的总体构成作出形势分析报告及通报纳税评估工作的开展情况。

第三章 信息采集

第八条 纳税评估人员应通过查询纳税人税务登记、纳税申报、发票使用、财务资料、稽查案卷和历次评估记录等,采集相关税收信息资料。

第九条 纳税评估采集的信息资料主要是纳税人报送的纳税申报资料、扣缴义务人报送的扣缴税款报告资料以及主管税务机关日常掌握的各种税收征管资料。

(一)增值税纳税申报资料:

《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及附表、《发票领用存月报表》和《分支机构销售明细表》等。备查资料包括:已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存根联、已开具的普通发票存根联、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联、收购凭证的存根联或报查联、《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申报表》、《退税机关免抵退税审批通知单》、代扣代缴税款凭证存根联、进料加工申请表和来料加工免税证明单、以及主管税务机关规定的其他备查资料。

(二)消费税纳税申报资料: 《消费税纳税申报表》及附表等。

(三)所得税纳税申报资料:

企业季度和所得税申报表及其有关附表、企业财务会计报表、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报告、所得税管理规程所规定的其他有关附表等。

(四)主管税务机关掌握的其他日常征管资料和要求企业报送的其他涉税资料。第十条 纳税评估所需的信息资料,相关业务部门应按照要求协助提供。

第十一条 主管税务机关根据采集的信息资料,对纳税人的申报纳税情况和扣缴义务人扣缴税款情况作出初步分析判断,确定重点评估对象,报分管领导审批后,进行重点评估。

对纳税人零申报、负申报和低税负申报的情况应进行重点评估。

第四章 审核分析

第十二条 纳税评估人员根据获取的涉税信息,按照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采取计算机分析、人工分析或人机结合分析等方法,对重点评估对象的纳税情况或扣缴税款情况的合法性、真实性、准确性进行审核分析。

第十三条 纳税评估人员通过对重点评估对象纳税申报资料和其他涉税资料的逻辑关系、相关指标和项目的审核分析以及对评估参数指标确定的峰值和平均值的参数分析,查找异常申报范围,依此确定税收监控警戒线,对零申报、负申报、低税负申报和重点税源变化以及其它问题引起的变化进行综合分析评价。

第十四条 评估参数指标一般包括:行业税负率、行业毛利率、行业销售额变动率、行业销售利润率、行业资产净利率、行业费用利润率、资产负债率、行业投入产出率等。主管税务机关根据纳税评估工作实际需要可以采用上述一个或多个参数指标,也可以根据辖区内的实际情况和纳税评估工作需要增加相应的参数指标。评估参数指标的峰值、平均值等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第十五条 评估部门在对纳税评估对象进行审核分析时,对相关税务事宜涉及的税务文书资料、办事程序、审批手续等内容的合法性、真实性、逻辑性和适用性进行审核分析。第十六条 纳税评估的所属期间应当是纳税人当期的纳税申报情况。

第五章 约谈辅导

第十七条 在审核分析的基础上,就发现的一般性涉税问题,可以约谈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进行纳税辅导和税收政策宣传。

第十八条 约谈辅导应由两名以上纳税评估人员约请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进行纳税辅导,并做好记录。

需要对较多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相同问题进行约谈辅导的,也可以采用会议的方式进行。第十九条 约谈辅导的时间一般不超过3个工作日。对评估对象在接受约谈辅导时,提供的有关反映生产、经营情况的涉税资料,评估人员不得用于税收以外的用途,在约谈辅导结束后立即归还。

第六章 评价处理

第二十条 经纳税评估审核分析后,对未发现问题的,将评估情况及结果记录装档。第二十一条 经审核分析或约谈辅导结束后,对存在的一般性涉税问题,作出评估结论,由管理部门在规定的权限范围内实施日常检查或督促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自行改正错误。第二十二条 经过审核分析或约谈辅导后发现评估对象有涉嫌偷、逃、骗税及非法代开、虚开发票等情况或有其他重大疑问的,作出初步分析,由管理部门按规定移交稽查部门处理。

第二十三条 纳税评估结束后,应对当期或专项纳税评估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报告,对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存在的问题、税收征管薄弱环节、税务检查中应注意的问题等提出合理建议。第二十四条 从被确定为重点纳税评估对象开始,到评估人员作出评估结论的纳税评估周期一般不得超过30天,特殊情况需要延长时间的,应报经主管税务机关分管领导审批,但延长时间最长不得超过30天。

第七章 信息管理

第二十五条 纳税评估所需要的有关信息应依托综合征管信息系统、金税工程系统、出口退税系统等计算机管理系统提供,信息中心负责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第二十六条 纳税评估与管理部门内部各环节应建立信息资料传递、工作移交、成果反馈等工作机制,相互衔接,有机结合。

征收、管理、稽查各职能部门要相互配合,规范文书传递和交接手续,认真做好内部资料的提供、传递及结果反馈工作,建立必要的内部责任监督制约机制和考核机制,确保纳税评估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二十七条 纳税评估部门应做好纳税评估的档案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纳税评估档案资料,对评估过程中产生的有关底稿文书、原始审核资料及纳税评估分析报告等,要按照评估项目分类建立档案,并逐步实现计算机管理。

第八章 附 则

第二十八条 各市、州、地国家税务局可依照本办法的规定制定相应的纳税评估办法(规程),明确相应的工作职责和要求,对纳税评估工作加强考核管理。

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由贵州省国家税务局负责解释。

第三十条 本办法自2004年9月1日起试行。

第四篇:山东省国家税务局机动车辆生产、经销企业纳税评估管理办法(试行)

山东省国家税务局机动车辆生产、经销企业纳税评估管理办法(试行)

(鲁国税发[2006]207号 2006年12月30日)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机动车辆生产、经销企业增值税、消费税管理,规范机动车辆生产、经销企业纳税评估工作(以下简称机动车企业纳税评估),提高机动车辆生产、经销企业税收管理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机动车辆税收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5〕79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和经销企业增值税纳税评估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6〕546号)等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机动车企业纳税评估是指国税机关运用数据信息对比分析的方法(主要是机动车辆税收“一条龙”管理信息),对机动车辆生产、经销企业纳税申报情况的真实性、准确性作出定性和定量的判断,并采取进一步征管措施的管理行为。

第三条 机动车企业纳税评估税种包括增值税和消费税。

第四条 各级国税机关流转税管理部门负责机动车企业纳税评估业务管理和工作指导,税源管理部门负责具体实施。

第二章 评估对象的确定

第五条 县(市、区)级国税机关流转税管理部门根据机动车辆税收“一条龙”管理信息及机动车辆生产、经销企业申报资料进行审核分析,确定评估对象。

第六条 具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列为纳税评估对象:

(一)连续三个月或一年累计六个月出现票表、发票价格比对异常和重号发票之一的;

(二)当月车辆购置税价格异常发票信息数量占全部开票数量20%以上的;

(三)当月出现车辆识别代码比对异常信息的;

(四)连续三个月零负申报的;

(五)税负率低于全省同行业平均水平的;

(六)其他异常情况。

第三章 评估指标

第七条 机动车企业纳税评估指标分为通用分析指标和特定分析指标。

第八条 机动车企业纳税评估通用分析指标包括:税负率、销售额变动率、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成本毛利率、销售毛利率等。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以上指标或增加相关指标进行分析。

(一)税负率:将本期的税负率与以前各期或上年同期的税负率进行比对分析,若本期的税负率较以前各期或上年同期有较大幅度下降的,分析是否存在虚抵进项税额等问题。

税负率=本期应纳税额÷本期应税销售额×100%。

(二)销售额变动率:将本期的销售额变动率与以前各期或上年同期的销售额变动率进行比对分析,若本期销售额变动率较以前各期或上年同期有较大幅度下降的,分析有无销售不入帐、按规定视同销售的业务不计或少计销售等问题。

销售额变动率=(本期累计应税销售额-基期应税销售额)÷基期应税销售额×100%。

(三)主营业务收入(整车销售收入)变动率:将本期主营业务收入与以前各期或上年同期的主营业务收入进行比对分析,若本期主营业务收入较以前各期或上年同期有较大幅度下降的,分析有无销售不入帐、按规定视同销售的业务不计或少计销售,机动车辆销售化整为零等问题。

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本期主营业务收入-基期主营业务收入)÷基期主营业务收入×100%。

(四)成本毛利率:在分析商业企业销售额时,将损益表中的本期销售成本加上按成本毛利率计算出的毛益额后,与损益表、增值税纳税申报表的本期销售进行比对,若表中数额较小,且差额较大,则可能存在销售额不入账、挂帐或瞒报等问题。

成本毛利率=本期累计毛利额÷本期累计销售成本×100%。

(五)销售毛利率:将本期的销售毛利率与以往各期或上年同期的销售毛利率进行对比分析,若本期销售毛利率较以前各期或上年同期有较大幅度下降,分析有无不计或者少计销售额、多结转销售成本等问题。

销售毛利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100%。

第九条 机动车企业纳税评估特定指标分为机动车辆生产企业特定指标和机动车辆经销企业特定指标。

第十条 机动车辆生产企业特定指标主要是评估销售数量,将车购税登记信息作为第三方信息,来验证企业申报销售数量的真实性。

利用车辆识别代号(即VIN码)的编码规则,从车购税登记信息中查找生产企业相应类别车辆的车辆识别代号中的最大序列号,视此号之前的车辆为已销售的车辆,以此推算出相应类别车辆的最大销售数量。如果其大于或者等于企业申报的销售数量时,表明企业存在少申报销售数量的可能。少申报销售数量乘相应的车购税最低计税价格,即可计算出其可能隐瞒的销售收入和增值税销项税额。

第十一条 机动车辆经销企业特定指标包括:库存分析指标、无偿赠送分析指标、毛利分析指标等。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以上指标或增加相关指标进行分析。

(一)库存分析指标:帐面期末库存车数量=期初帐面库存车数量+评估期帐面购进车数量-评估期帐面销售车数量。

差异数量=∑(期末库存某品种车数量-实际盘存的某品种车数量)。

差异数量乘该品种车不含税单价,即可计算出其可能隐瞒的销售收入和增值税销项税额。

(二)无偿赠送分析指标:按视同销售货物规定确定销售额,并乘以适用税率,即可计算出其可能隐瞒的增值税销项税额。

(三)毛利分析指标:测算评估期毛利水平=(当期应该记入的工资+租赁费+日常水电费+流动资金利息等基本费用)。

测算出的毛利额乘适用税率,与同期实现的已缴纳税款相比,即可计算出其可能隐瞒的增值税销项税额。

第十二条 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与金融机构建立定期联系和分析制度,定期掌握纳税人的信贷信息和收支信息,综合分析其生产经营、信贷规模、现金流量等情况,从中发现线索,加强征管。

第十三条 机动车企业纳税评估指标是国税机关筛选评估对象、进行重点分析时所选用的主要指标,使用时可结合评估工作实际不断细化和完善。

第四章 评估步骤

第十四条 县(市、区)级国税机关流转税管理部门将确定的评估对象转税源管理部门,进行约谈核实。

第十五条 税源管理部门对评估对象的纳税申报信息及相关资料进行审核分析,对误填、误报等原因造成的问题,应对企业进行纳税辅导。其他原因造成的问题,应通过约谈、实地核实等方式进行评估分析。

第十六条 与企业进行约谈时,主要约谈以下内容:

(一)机动车辆价格调整情况(依据)或其他政策变动因素;

(二)机动车辆的销售方式、销售价格及销售渠道;

(三)生产企业、经销企业的结算方式及返利情况;

(四)不同类型机动车辆生产、销售收入情况;零配件的生产销售情况,以及占总收入的比例; 

(五)单车生产成本、销售毛利率情况;

(六)生产费用、财务费用、管理费用的列支情况;

(七)实验车、自用车的使用数量及销售情况;

(八)生产企业售后服务业务往来情况;

(九)其他情况。

第十七条 通过约谈,疑点清楚的直接下达《税务事项通知书》,限定纳税人在规定的时限内完成自查自纠。

第十八条 对不接受约谈,或经约谈、自查后对疑点问题举证事实不清,超期未报送自查情况的纳税人,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的有关规定处理。第十九条 经约谈仍不能解除异常情况的,要进行实地核实,实地核实应实行工作底稿制。

核实的主要内容有:

(一)对银行帐单、采购合同、运输费用发票、入库单、盘点库存车辆数量等进行审核,核实购进数量与销售数量是否存在异常;

(二)对车辆识别代码异常清单所列数据与生产企业实际生产车辆的识别代码审核,核实生产数量与销售数量是否存在异常;

(三)对企业专用发票、普通发票及机动车辆销售统一发票的开具情况审核,与企业的购进数量、价格与销售数量、价格进行核对,核实是否存在未按规定开具发票的情况;

(四)对企业的零配件销售情况审核,核实企业是否存在大量零配件销售给同一纳税人或个人,是否存在将整车按零配件销售,逃避消费税或增值税异常情况;

(五)对企业与关联企业的业务往来情况审核,核实是否存在返利、返实物不入帐的、低于非关联企业销售价格销售机动车辆的异常情况;

(六)对企业销售机动车辆的情况审核,核实是否存在发生视同销售业务或价外费用不入帐、无偿赠送货物未计提销项税的异常情况;

(七)对生产企业售后服务内容、项目、方式审核,核实是否有视同销售、变相降价逃避消费税或增值税的异常情况;

(八)其他需审核的情况。

第五章 评估结果处理 第二十条 实施纳税评估时,发现供车企业有涉税违法行为的,应及时将相关情况告知供车企业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发现纳税人存在重大偷税嫌疑的,要将存在的问题及有关调查资料一并移交稽查局,由稽查局进行查处。

第二十一条 税源管理部门负责纳税评估档案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

第六章 评估结果统计分析

第二十二条 税源管理部门要建立机动车企业纳税评估工作报告制度,按期对机动车企业纳税评估工作中发现的问题作出评估分析报告。

第二十三条 各级国税机关按季汇总填报《机动车企业纳税评估结果统计表》(附表一)。市局在季度终了后20日内上报省局。

第二十四条 省局定期公布机动车辆生产、经销企业税负率。

第七章 附则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由山东省国家税务局解释。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自2007年3月1日起施行。

第五篇:山东省国家税务局税收分析预警系统管理办法

山东省国家税务局文件

鲁国税发〔2007〕140号

山东省国家税务局关于印发《税收分析预警系统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各市国家税务局、局内各单位:

为保证《山东省国家税务局税收分析预警系统》规范有效运行,建立税收分析预警长效工作机制,明确职责分工,理顺工作流程,加强绩效考核,省局研究制定了《山东省国家税务局税收分析预警系统管理办法(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此件不另发纸制文件)

二OO七年十月十二日 山东省国家税务局税收分析预警系统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保证《山东省国家税务局税收分析预警系统》(以下简称《系统》)规范有效运行,建立税收分析预警工作长效机制,整合税收分析所必需的经济、税收原始数据,定期测算、分析税收指标及预警发布,指导各级基层国税部门更有针对性地分析查找日常税收管理中的薄弱环节,促进全省税收管理质量和水平的不断提高,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系统》涉及的税收指标体系包括地区税负指标、行业税负指标和专项指标,其中地区税负指标主要为分地区和分税种的宏观税负,即一个地区或一个税种在一定时期内的税收总量占GDP、增加值等经济指标的比重;行业税负指标为一个行业的分税种税收占其税基的比例;专项指标是依据具体的税收业务、企业财务指标变动情况,综合运用税负率、变动率、弹性等方法测算纳税人问题疑点的指标。

第三条

《系统》涉及的指标分为分析指标和预警指标。

税收分析指标重在充分利用税收、经济数据,具体分析地区税负、行业税负及税收管理各方面、各环节的现状,通过与全国、兄弟省、全省及各地市、本地近3年等相关指标对比分析,描述现状和变化趋势。

税收预警指标通过面、线、点多维扫描功能,全面揭示税收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问题疑点,指导基层更有针对性地加强征管、堵塞漏洞。面上,通过地区税负指标的预警发布,揭示地区税负差异程度和征管工作的薄弱环节;线上,通过行业税负预警发布,体现分行业(小类)税种税负差异;点上,通过专项指标的预警发布,揭示具体纳税人可能存在的问题疑点。

第四条

《系统》预警信息的发布包括“一局式预警”、“一员式预警”、“一户式预警查询”等形式。其中,所有预警信息按照税务机关归集发布,则形成“一局式预警”;按税管员所管理的纳税人归集发布,则形成“一员式预警”。所有分析、预警信息按具体纳税人归集发布,形成“一户式预警查询”。

第五条

税收分析与预警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全面完整。尽可能采集全国、兄弟省、全省及各市的地区税负、行业税负和专项指标等信息,供各级国税部门对比分析。

(二)开放实用。在一定范围内公布相关数据,实现数据共享。突出为基层税收征管服务的目的,科学筛选、分析、排查税收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问题疑点。

(三)循序渐进。根据工作实际,先急后缓,逐步补充,在整合现有资源基础上,随着业务发展逐步完善。

(四)科技支撑。充分发挥信息化支撑作用,采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借助先进的技术工具,实现数据信息的自动采集、筛选分析、比对,自动排查疑点。

第二章 职责分工

第六条

省、市、县各级国税部门要充分发挥各自职能和优势,明确职责分工,理顺工作流程,上下协调联动。各相关处(科)室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共同参与,促进《系统》健康顺利运行。

省、市和县级国税局都要成立“税收分析评估领导小组”,负责各级税收分析预警工作的组织、协调,各级“一把手”要亲自挂帅,分管计统、征管的局领导为副组长,相关业务处室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税收分析评估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省、市级国税局由计统、征管部门负责人分别担任办公室正、副主任,县及以下国税局由征管、计统部门负责人分别担任办公室正、副主任,办公室成员由各业务部门骨干兼职组成,负责税收分析调查工作组织实施中的有关具体事项。税收分析评估领导小组应建立例会制度,根据税收分析预警工作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会议。

第七条

省局侧重于宏观分析和工作指导,负责《系统》的开发推广及升级优化,制定税收分析预警的制度办法,确定经济、税收数据的提取标准、指标口径和预警标准,定期发

布税收预警指标及疑点纳税人,对各市税收分析预警工作提供业务指导;对跨市地的预警信息落实工作协调;对各市开展调查落实及情况反馈工作进行监督评价;根据预警信息落实反馈情况制定或完善征管措施和制度。

省局各相关部门应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共同做好《系统》的推广应用工作。其中:计划统计处负责牵头和协调,负责地区税负类,并会同有关业务处室做好行业税负类分析、预警指标的指标定义、口径解释、预警值设定等工作;负责对地区税负类、行业税负类预警信息落实情况的分析、监控和指导,不断提高落实工作质量;负责依据基层反馈情况,对相关指标有效性进行监控分析,并根据工作需要优化相关指标体系;负责采集系统所需的经济税收数据等工作。征收管理处负责征管类专项分析、预警指标的指标定义、口径解释、预警值设定和调整等工作;负责对征管类专项预警信息落实情况的分析、监控和指导,不断提高落实工作质量;负责依据基层反馈情况,对相关指标有效性进行监控分析,并根据工作需要优化相关指标体系;负责根据《系统》运行或各市反馈的管理薄弱环节,对应职责分工,制定相应制度办法,堵塞漏洞,提高管理质量;负责制定评估、稽查等收入成果在综合征管软件中的相关处理流程和方法。流转税管理处负责流转税类专项分析、预警指标的指标定义、口径解释、预警值设定和调整等工作;负责对流转税类专项预警信息落实情况的分析、监控和指导,不断提高落实工作质量;负责依据基层反馈情况,对相关指标有效性进行监控分析,并根据工作需要优化相关指标体系;负责根据《系统》运行或各市反馈的管理薄弱环节,对应职责分工,制定相应制度办法,堵塞漏洞,提高管理质量;负责指导各市对缴纳流转税企业在评估或稽查完成后做好纳税申报及帐务处理。所得税管理处负责企业所得税类专项分析、预警指标的指标定义、口径解释、预警值设定和调整等工作;负责对所得税类专项预警信息落实情况的分析、监控和指导,不断提高落实工作质量;负责依据基层反馈情况,对相关指标有效性进行监控分析,并根据工作需要优化相关指标体系;负责根据《系统》运行或各市反馈的管理薄弱环节,对应职责分工,制定相应制度办法,堵塞漏洞,提高管理质量;负责指导各市对缴纳所得税企业在评估或稽查完成后做好纳税申报及帐务处理。国际税收管理处负责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类专项分析、预警指标的指标定义、口径解释、预警值设定和调整等工作;负责对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类专项预警信息落实情况的分析、监控和指导,不断提高落实工作质量;负责依据基层反馈情况,对相关指标有效性进行监控分析,并根据工作需要优化相关指标体系;负责根据《系统》运行或各市反馈的管理薄弱环节,对应职责分工,制定相应制度办法,堵塞漏洞,提高管理质量;负责指导各市对缴纳外商投资和外国企业所得税纳税人在评估或稽查完成后做好纳税申报及帐务处理。进出口税收管理处负责出口退税类专项分析、预警指标的指标定义、口径解释、预警值设定和调整等工作;负责对出口退税类专项预警信息落实情况的分析、监控和指导,不断提高落实工作质量;负责依据基层反馈情况,对相关指标有效性进行监控分析,并根据工作需要优化相关指标体系;负责根据《系统》运行或各市反馈的管理薄弱环节,对应职责分工,制定相应制度办法,堵塞漏洞,提高管理质量;负责指导各市对出口企业在评估或稽查完成后做好纳 3

税申报及帐务处理。稽查局负责根据《系统》发布的预警信息制定全省范围内的专项检查工作方案及组织实施等工作。信息中心负责日常的系统维护并根据各相关业务部门需求提取相关数据进行测算、分析和预警发布。

第八条

各市局根据《系统》发布的税收分析和预警信息,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具体实施方案;分析地区税负、行业税负、专项指标现状及历史变化规律,根据系统发布的预警信息,确定本辖区调查分析的重点目标;指导县区对系统发布的预警信息开展调查分析工作,落实疑点,查找原因;对系统发布的地区税负、行业税负、专项指标预警信息进行落实和反馈,定期形成专题税收调查分析工作报告;对跨地区预警信息的落实协调和协作;根据《系统》运行中发现的管理薄弱环节,制定加强管理的制度和措施。

市局的计统、征管、流转税、所得税、国际税收、进出口、车购办、信息中心等按照部门职责,对应省局职责分工,深化做好各项指标的分析、预警、疑点排查、落实反馈等工作。市局的稽查部门应对区域内发现的重大偷逃税疑点问题组织检查,并在综合征管软件中按要求选择案件来源,录入相关文书。

第九条

各县(市、区)局根据《系统》发布的税收分析和预警信息和市局下发的实施方案,做好疑点企业的调查核实工作,查找地区税负偏低、行业税负偏低、企业指标异常的原因;结合当地经济税源实际,制定加强重点行业和重点税源企业管理的制度措施,提高税源控管水平;研究实行预警信息分类落实工作方法,指导、督促基层税收管理员对发布的预警信息及时落实、反馈,提高工作质量。

县级局的计统、征管、税政、税源管理、信息中心等按照部门职责,对应市局职责分工,做好疑点排查、落实反馈等工作。县局的稽查部门应负责对基层税源管理部门转交的稽查案件组织检查,并在综合征管软件中按要求选择案件来源,录入相关文书。

第三章

数据采集、测算与审核

第十条 《系统》数据仓库由综合征管系统、增值税管理系统、出口退税审核系统、机动车辆税收一条龙系统、涉外企业所得税汇缴系统、TRAS系统、外部信息管理系统等基础数据源采集形成。

第十一条 数据采集分为地区税负指标数据采集、行业税负指标数据采集和专项分析指标数据采集。

采集方式分为人工采集和系统自动采集。

地区税负基础数据主要采集税收收入数据和经济数据,税收收入数据取自会统年报,经济数据取自统计年报。由计统部门负责人工采集到TRAS系统,地区税负基础数据按

采集。

行业税负数据主要采集全国重点税源行业平均税负、全省分小类行业纳税人的销售收入、利润、应税所得额、应缴税金、实缴税金等。行业税负所需数据由系统按季度自动采集。

专项指标数据主要采集综合征管系统、增值税管理系统、出口退税审核系统以及其他辅助系统的纳税人财务、税收及与生产经营有关的数据等。个别指标所需的第三方数据信息由县以下税源管理部门人工采集;各级征管部门负责外部信息管理系统数据采集工作,除此以外专项指标的数据由系统自动采集,根据业务需要分别按月度、季度、采集。

第十二条 系统数据在数据仓库自动测算形成分析、预警结果。第十三条 指标数据审核

省局相关业务部门按照税种管理的职责分工,加强数据的审核,及时发现数据错误并查明原因、作出修改,不断提高数据质量。信息中心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过滤垃圾数据。

第四章

分析预警指标体系

第十四条 系统指标体系按功能分为分析指标体系和预警指标体系,按类别分为地区税负指标体系、行业税负指标体系、专项指标体系。

第十五条 地区税负分析预警指标主要包括:全口径国税收入地区税负分析、全口径国税收入占第二、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分析、国税收收入地区税负分析、国内税收收入占第二、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分析、国内税收扣消费税后地区税负分析、国内税收扣消费税后占第二、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分析、工业增值税税负分析、剔除特殊行业的工业增值税税负分析、商业增值税税负分析、工业企业所得税税负分析等分析指标,全口径国税收入地区税负偏低预警、全口径国税收入占第二、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偏低预警、内税收收入地区税负偏低预警、国内税收收入占第二、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偏低预警、国内税收扣消费税后地区税负偏低预警、国内税收扣消费税后占第二、三产业比重偏低预警、工业增值税税负预警、剔除特殊行业的工业增值税税负预警、商业增值税税负预警、工业企业所得税税负预警等预警指标。

第十六条 行业税负分析预警指标主要包括:一般纳税人增值税应缴税负分析、一般纳税人增值税实缴税负分析、企业所得税应缴税负分析、外资企业所得税应缴税负分析、企业所得税贡献率分析、外资企业所得税贡献率分析等分析指标,一般纳税人增值税应缴税负偏低预警、一般纳税人增值税实缴税负偏低预警、企业所得税应缴税负偏低预警、企业所得税贡献率偏低预警、外资企业所得税应缴税负偏低预警、外资企业所得税贡献率偏低预警等预警指标。

第十七条 专项指标分析预警是对税收分析工作的拓展和细化,用以进一步分析纳税人涉税状况,查找纳税人存在的具体问题和征管薄弱环节。专项指标分析预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征管类分析指标:逾期应登记未登记纳税人比率分析、非正常户比例分析、达到起征点个体双定户分析、达到临界点个体双定户比例分析、注销户比例分析、个体双定户停业比例分析、不足起征点个体双定户比例分析、增值税纳税人普通发票使用面分析、欠税面分析、国地税个体定额比对分析等。

征管类预警指标:未按规定期限办理税务登记纳税人预警、非正常户比例偏高预警、失踪纳税人重新经营预警、重复安置残疾人的福利企业预警、达到临界点个体双定户比例偏高预警、不足起征点个体双定户比例偏高预警、一年内停业三次以上或停业6个月以上户数预警、增值税纳税人普通发票使用面偏低预警、非正常户普通发票流失情况预警、注销户异常情况预警、欠税异常情况预警、国地税个体定额比对预警、连续三个月发票开具金额超过定额20%未做定额调整的个体双定业户预警、已办理税务登记而未领购普通发票的增值税纳税人预警、增值税纳税人领购普通发票但申报应税销售额为零纳税人预警、手工版普通发票平均开票金额低于所领购发票的金额版位的纳税人预警等。

增值税分析指标:海关完税凭证抵扣进项占比分析、农产品收购凭证抵扣进项占比分析、废旧物资发票抵扣进项占比分析、运费发票抵扣进项占比分析、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进项占比分析、增值税专用发票滞留票分析、进项税额变动分析、进项税额变动与销项税额变动弹性分析、应税销售额变动分析、增值税专用发票用量变动分析、增值税专用发票红字发票率分析、增值税专用发票作废发票率分析、增值税与所得税弹性分析、应税销售额变动与应纳税额变动弹性分析、小规模纳税人申报纳税情况分析、机动车异常底牌车架号分析、主营业务收入与申报销售额比率分析、增值税未开票销售额比率分析、增值税开具普通发票销售额比率分析、应收帐款与主营业务收入比率分析、同行业运费与购销总量比较分析、同行业投入与收入比较分析、同行业电费与收入比率分析、同行业投入产出分析、存货周转率分析、固定资产周转率分析、海关完税凭证比对异常分析、运费发票比对异常分析、废旧物资发票比对异常分析、农产品收购凭证开具异常分析、废旧物资发票开具异常分析等。

增值税预警指标:一般纳税人零低申报预警、海关完税凭证抵扣进项占比过高预警、农产品收购凭证抵扣进项占比过高预警、废旧物资发票抵扣进项占比过高预警、运费发票抵扣进项占比过高预警、增值税专用发票滞留票异常预警、进项税额变动与销项税额变动弹性异常预警、应税销售额变动异常预警、增值税专用发票用量变动异常预警、增值税专用发票红字发票率偏高预警、增值税专用发票作废发票率偏高预警、超过一般纳税人标准未认定小规模纳税人预警、查账征收小规模纳税人纳税额偏低预警、机动车异常底牌车架号预警、存货周转率预警、固定资产周转率预警、在建工程增长预警、应付福利费减少预警、营业外支出 6

增长预警、长期投资增长预警、待处理流动资产损益增长预警、海关完税凭证比对异常预警、运费发票比对异常预警、废旧物资发票比对异常预警、同行业电费与收入比率异常预警、废旧物资销售发票开具异常预警、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即征即退税收优惠异常预警、申报销售额低于发票开具金额的小规模纳税人预警、期末存货与全部销售收入比率异常预警、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申报销售额小于发票开具金额预警、其他业务利润异常预警等。

消费税分析指标:产量原材料配比率分析、销售成本变动率与应税销售额(销售数量)变动率配比分析、销售成本变动率与应纳消费税额变动率配比分析、主营业务利润率变动率分析、产量与销售收入弹性分析、销售毛利率与消费税税负弹性分析、应纳消费税额与增值税进项税额弹性分析、应纳消费税额变动率分析等。

消费税预警指标:产量原材料配比率偏高预警、销售成本变动率与应税销售额(销售数量)变动率配比率异常预警、销售成本变动率与应纳消费税额变动率配比率异常预警、产量与销售收入弹性系数异常预警、销售毛利率与消费税税负弹性系数异常预警、应纳消费税额与增值税进项税额弹性系数异常预警、应纳消费税额变动率异常预警等。

车购税分析指标:机动车销售异常发票比对不符分析、机动车销售异常发票缺报税联分析、机动车销售异常发票缺存根联分析等。

车购税预警指标:机动车销售异常发票比对不符预警、机动车销售异常发票缺报税联预警、机动车销售异常发票缺存根联预警、公安农机部门已挂牌车辆发票与车购税征收车辆发票比对异常预警等。

企业所得税分析指标:主营业务成本与主营业务收入弹性系数异常分析、期间费用与主营业务收入弹性系数分析、增值税与所得税弹性系数分析、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分析、主营业务成本变动率分析、期间费用变动率分析、成本费用率分析、查账征收内资企业亏损分析、查账征收内资企业低税额申报分析、企业所得税定额征收低税额分析、企业所得税申报与增值税申报比对分析、营业税与所得税弹性系数分析、主营业务成本率分析、应纳税所得额与收入总额弹性系数分析、应税所得率分析、应纳税所得额变动率分析、主营业务利润率分析、主营业务费用率分析、主营业务利润变动率分析、税收优惠企业实际应纳税所得额变动率分析、资本金收益率分析、总资产报酬率分析、资产负债率分析等。

企业所得税预警指标:主营业务成本与主营业务收入弹性系数异常预警、期间费用与主营业务收入弹性系数异常预警、增值税与所得税弹性系数异常预警、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异常预警、主营业务成本变动率异常预警、期间费用变动率异常预警、成本费用率异常预警、内资企业所得税贡献率异常预警、营业税与所得税弹性系数异常预警、主营业务成本率预警、应纳税所得额与收入总额弹性系数预警、应税所得率预警、应纳税所得额变动率预警、查账征收内资企业亏损预警、查账征收内资企业低税额申报预警、企业所得税定额征收低税额预

警、企业所得税申报与增值税申报比对异常预警、劳服企业登记注册类型不符合减免税条件预警、重复安置下岗失业人员预警等。

外企所得税分析指标:外企所得税营业利润率分析、外企所得税主营业务利润率分析、外企所得税成本费用利润率分析、外企所得税关联企业营业利润率分析、外企所得税关联企业主营业务利润率分析、外企所得税关联企业成本费用利润率分析、外企所得税关联企业应交所得税贡献率分析、外企所得税关联交易比率、外企所得税关联企业申报率、外企所得税核定利润率征收面、外企所得税主营业务成本率分析、外企所得税期间费用率分析、外企所得税实际应税所得率分析、外企所得税应税所得率分析、增值税应纳税额和外企所得税应纳税额弹性系数分析、外企所得税主营业务成本与主营业务收入弹性系数分析、外企所得税期间费用与主营业务收入弹性系数分析、外企所得税主营业务收入与主营业务利润弹性系数分析、外企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与主营业务收入弹性系数分析、外企所得税应纳所得税变动率与利润变动率的弹性系数分析、外企所得税期间费用变动率分析、外企所得税主营业务成本变动率分析、外企所得税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分析、外企所得税营业利润变动率分析、外企所得税主营业务利润变动率分析、外企所得税实际应纳税所得额变动率分析、外企所得税税收优惠企业实际应税所得变动率分析、营业税与所得税弹性系数分析等。

外企所得税预警指标:外企所得税营业利润率偏低预警、外企所得税应纳所得税贡献率偏低预警、外企所得税亏损预警、外企所得税零申报预警、外企所得税主营业务利润率偏低预警、外企所得税成本费用利润率偏低预警、外企所得税期间费用率偏高预警、所得税申报与增值税申报比对预警、外企所得税关联企业营业利润率偏低预警、外企所得税关联企业主营业务利润率偏低预警、外企所得税关联企业成本费用利润率偏低预警、外企所得税关联企业应交所得税贡献率偏低预警、外企所得税关联企业进口原材料企业申报数据与海关进口数据比对预警、外企所得税两头在外的关联企业主营业务利润率偏低预警、优惠期和非优惠期的成本利润率变动率偏低预警、不符合条件享受生产性企业定期减免税收优惠预警、不符合条件享受出口企业减半征收所得税优惠预警、经营期不足十年享受免于追缴所得税待遇的预警等。

出口退(免)税分析指标:应退(免)税出口额变动分析、商品出口额变动分析、出口单价变动分析、未申报退(免)税出口额分析、换汇成本变动分析、异地报关分析、应退(免)税额变动分析、出口不退税商品分析、生产企业新增出口商品分析等。

出口退(免)税预警指标:应退(免)税出口额增长异常预警、商品出口额增长异常预警、出口单价变动异常预警、未申报退(免)税出口额异常预警、换汇成本变动异常预警、异地报关预警、应退(免)税额变动异常预警、出口不退税商品异常预警、生产企业新增出口商品异常预警、生产企业免抵退税比例异常预警、进料加工边角余料核销异常预警、纳税申报与免抵退税申报比对异常预警等。

财务分析指标:期末存货与收入比率分析、应收账款周转率分析、应收帐款变动率分析、应付账款周转率分析、应付帐款变动率分析、净资产收益率分析、总资产变动率分析等。

第五章

预警信息的发布和落实反馈 第十八条

预警值的设定和调整

预警值是预警范围的参照标准,是对各项指标是否进行预警所采用的对比指标。主要包括地区税负预警值、行业税负预警值、专项指标预警值。

地区税负预警指标预警值的设定标准参照全国、全省同期同口径平均税负和各市、各县区近3年同口径平均税负水平。地区税负预警值由计划统计处确定、调整。

行业税负预警指标的预警值设定标准参照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全国重点税源监管企业的行业税负和全省行业平均税负,由计统部门会同相关业务部门确定、调整。

专项预警指标的预警值采取不同方法确定,比率类专项指标采用均值方差模型自动测算预警值,变动率类和弹性系数类专项指标采取数据测试结合实际工作经验的办法确定预警值。专项预警指标预警值,由各业务处室按照税种管理分工确定、调整。

第十九条

预警信息的发布

《系统》根据地区税负、行业税负及专项指标分析情况,结合设定的预警值,自动测算形成预警信息,定期(按月、季、年)发布预警信息,预警信息包括地区税负预警信息、行业税负预警信息、专项指标预警信息。

预警发布实行三级预警机制,按照预警指标状况确定预警等级,预警等级程度由低到高分为蓝色预警、黄色预警、红色预警。

地区税负预警级别根据本地区税负低于全国平均税负、全省平均税负,或者低于本地区近三年平均税负一定幅度的,分别确定为蓝色预警、黄色预警和红色预警。

行业税负预警级别根据行业税负低于同行业全国重点税源行业平均税负预警下限、全省行业平均税负预警下限一定幅度的,分别确定为蓝色预警、黄色预警和红色预警。

专项指标预警中,纳税人预警级别根据预警指标权值由系统自动测算,即对不同预警指标设定不同的分值,根据纳税人指标预警情况,结合纳税人类型计算预警总分,反映预警纳税人问题的严重程度,并选择预警问题相对严重的纳税人通过一员式预警发布。对通过一员式发布的纳税人预警信息,根据预警总分,分别确定为蓝色预警、黄色预警和红色预警。

第二十条

预警信息的落实

各级应高度重视预警信息的落实工作,研究科学合理的工作方法,提高落实工作质量。对《系统》发布的地区税负预警信息,属于蓝色预警应引起重视,深入分析地区税负变动原因;属于黄色预警要进行重点分析,结合《系统》发布的低税负行业和低税负企业开展纳税评估和税收稽查,增加税收收入,提高税负水平;属于红色预警要结合《系统》发布的低税负行业和低税负企业全面深入调查剖析,堵塞管理漏洞,提高税负水平。

对《系统》发布的行业税负预警信息,属于蓝色预警应引起高度重视,深入分析原因;属于黄色预警要对本行业该类型疑点企业进行重点调查;属于红色预警要对本行业全部疑点企业进行调查剖析。

对《系统》发布的进入“一员式”的专项指标预警信息,基层国税部门和税收管理员应及时做好反馈和解除,不断提高落实工作质量。《系统》设定的反馈状态分为“待反馈”、“按期反馈”和“逾期反馈”三种,税收管理员在当期预警信息发布后30日内,只要查看了预警信息,即为“按期反馈”;超过30日查看的为“逾期反馈”。税收预警信息的解除包括“待解除”、“准解除”和“完全解除”三种状态,其中“准解除”为预警信息转入纳税评估或税收稽查,并已出具评估结论或稽查报告但税款、罚款、滞纳金尚未入库状态;“完全解除”指该预警信息已完全处理完毕,包括税款、罚款、滞纳金已入库或其它调整或经落实未发现问题三种情况。以上反馈和解除的期限原则上应在下一期预警信息发布前完成,但对于较复杂、难以在一个预警周期内落实完成的预警信息(如发现重大案情等),也可适当延期,并在半年工作报告中说明。

第二十一条 各级应建立《系统》运行情况定期报告制度,撰写税收分析预警系统运行工作报告,逐级上报。

市局税收分析预警系统运行工作报告内容主要包括本期《系统》运行情况,如所属县(市、区)地区税负、行业税负及专项指标的预警情况,针对预警信息开展纳税评估(含企业自查、约谈)、日常检查与税务稽查等工作情况、落实预警信息成果,发现的税收管理薄弱环节及采取的工作措施,以及修改优化《系统》的意见和建议等内容。

上述工作报告原则上每半年上报省局一次,每年1月25日和7月25日前分别对省局半年来发布的预警信息落实情况进行总结、上报;特殊情况,按省局要求时间上报。报送时,根据职责分工分别报送省局相关处室,并同时报送牵头处室。

市局按照省局工作要求明确所属县区局税收分析预警系统运行工作报告的相关内容及报送要求。

第二十二条

预警信息的反馈统计

省局定期通过《系统》的“预警反馈统计”模块查询统计各地预警信息反馈情况、预警信息解除情况、税收收入成果等,并对各地工作进展情况按单位、按指标类别、按税种等进行定期通报。

第六章

监督与考核

第二十三条

各级税收分析评估办公室负责税收分析预警工作考核办法的制定、考核情况的汇总和考核工作的协调,各相关处(科)室根据业务归口做好相关考核。《系统》运行工作成效纳入各级目标管理,实行逐级考核的办法,即省局考核市级局,市级局考核县级局。

第二十四条

对本办法中规定的各级税务机关、部门所涉及的职责分工,未按时落实到位的,或工作进展缓慢、措施不力、效果不明显的,按照全省目标管理考核办法予以考核扣分。

第二十五条

对通过利用省局下发的税收分析预警信息,积极开展税收分析工作,切实提高本地区税收管理和税负水平,且其采取的方法、制定的措施与取得的经验对全省税收分析预警工作起到促进作用的单位,省局给予表彰,对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省局给予嘉奖,并按照全省目标管理考核办法予以考核加分。

第七章:附则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中所称县级局包括各县(市、区)国家税务局、经济开发区国家税务局和直属分局等。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由山东省国家税务局负责解释。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自发文之日起执行。抄送:省税务学校

山东省国家税务局办公室

2007年10月12日印发

下载山东省国家税务局纳税咨询管理办法word格式文档
下载山东省国家税务局纳税咨询管理办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山东省国家税务局普通发票监控管理办法资料

    山东省国家税务局普通发票监控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了强化普通发票监控管理,优化纳税服务,保障国家税收收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以下简称《征管法......

    山东省清洁生产咨询服务机构管理办法

    山东省清洁生产咨询服务机构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促进全省清洁生产工作,加强清洁生产咨询服务机构管理,规范清洁生产咨询服务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

    纳税咨询相关规定

    征管科是我局纳税咨询的管理部门,具体负责下列工作: (一)负责与市局纳税咨询管理部门联络工作,指导本单位纳税咨询 工作的开展、落实、协调,制定相关工作制度; (二)负责管理本单位“1......

    武汉市国家税务局纳税服务措施

    武汉市国家税务局纳税服务措施 发布时间:2009-03-24 17:28:20 字体:【大 中 小】 纳税服务介绍 (一)“纳税服务”概念由来 随着法治社会的深入推进,人们的法律意识普遍增强,纳税......

    BB市国家税务局纳税评估工作绩效考核管理办法五篇

    BB市国家税务局纳税评估工作绩效考核管理办法(讨论稿)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发挥纳税评估在税源专业化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提高纳税评估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根据国家税务总局......

    国家税务局纳税评估工作规程

    管理资源吧(www.xiexiebang.com),提供海量管理资料免费下载! 国家税务局纳税评估工作规程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税收基础管理,促进纳税人自觉、如实、全面申报纳税,提高税......

    国家税务局纳税评估工作规程

    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了加强税收基础管理,促进纳税人自觉、如实、全面申报纳税,提高税收遵从度,加强国税机关对纳税申报的监控力度,保证国家税款及时足额入库,制定本规程。第二......

    国家税务总局纳税咨询问题

    国家税务总局纳税咨询问题问题1:国家是否开征房产税——我用自购50平方、原房产值50万元的门面做餐饮生意,每月依时交纳地税,近日地税局通知要另交纳(房产税、营业税、个人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