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狄更斯作品中的默默温情5篇

时间:2019-05-13 23:12: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狄更斯作品中的默默温情》,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狄更斯作品中的默默温情》。

第一篇:浅谈狄更斯作品中的默默温情

浅谈狄更斯作品中的默默温情

狄更斯是19世纪英国杰出的小说家,同时也是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他的作品不仅讽刺了当时贪婪的资本家,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虚伪,展现了深刻的人道主义,同时对生活中的小人物和劳苦民众给予同情与赞美,更为重要的是他的作品中处处洋溢着默默的温情——欢乐、友谊、同情、爱与被爱以及慷慨无私等这些处处体现着他内心深处的温情。

狄更斯的父亲约翰·狄更斯是一个小职员,他热情聪明,幽默风趣,乐于给大家讲各种各样生动有趣的故事。毫无疑问,这一点对狄更斯日后走上文学的道路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但是由于家中孩子多,父母对孩子也不够重视,作为长子的狄更斯自然就很少受到父母的关怀,这也使他从小就养成了对家庭幸福的渴望和追求。同时由于父亲常常酗酒而债台高筑并被关进了监狱,年幼的狄更斯不得不照顾弟弟妹妹、精打细算购买生活用品并且去一家工厂当童工来偿还家中的债务。他儿时的经历是凄苦的,从《奥列佛·退斯特》中的奥列佛、《老古玩店》中的小耐尔到《远大前程》中的皮普,再到《大卫·科波菲尔》中的大卫,都反映出狄更斯对童年生活的痛苦感受。也正是由于这种艰难的现实生活经历让狄更斯更接近了底层劳苦人民,产生了对下层民众和不幸儿童的怜悯心,因此他的作品中也常常涉及到家庭、婚姻、亲情和善良的小人物们,这也正是他默默温情的源头。

狄更斯的温情多体现在善良的小人物身上,他们没有显赫的社会地位,在当时金钱至上的社会中没有雄厚的财富,但是他们有着一颗仁爱的心,有着兄弟般的情谊,有着为了爱而牺牲的最高极致的善。同时他作品中的温情在善良的人们取得大团圆式的圆满结局中得到诠释与升华。他的作品《大卫·科波菲尔》和《双城记》中的人物都很好地体现了他的默默温情。

狄更斯在《大卫·科波菲尔》中以自己的生活经历为原型叙述了大卫历经各种艰辛和苦难,凭借不懈努力和辛勤工作最终获得事业成功和幸福生活的历程。狄更斯栩栩如生的描写了围绕在大卫周边与他同属一个阶层的小人物们,在这些小人物的身上倾注了狄更斯的温情和希望。例如作品中大卫保姆的哥哥,穷苦的渔夫辟果提先生是一个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小人物。他品德高尚,生性善良,凭一己之力同时收养了爱弥丽和海穆这两个孤儿。朋友的遗孀格米治太太虽然性格脾气古怪,辟果提先生仍然收留了她并时常安慰她。爱弥丽被诱骗走上迷途后,辟果提先生没有丝毫的责备,而是拿出极大的勇气来恳求史朵夫老太太。请求被冷酷地拒绝了之后,辟果提先生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寻找爱弥丽的漫漫之路。哪怕要走遍天涯海角,哪怕要付出自己的生命,他仍然说道:“我对我这个疼爱的孩子,始终不变,仍旧疼爱。我宽恕了她了!”从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辟果提先生的善良与仁爱。狄更斯的温情体现在善良的人总有一个美好的结局,当然辟果提先生也不例外。他最终找到了爱弥丽,并且和她一起移居海外,获得了安宁舒适的生活和内心的平静。这样的一个善良的小人物的结局默默地体现着狄更斯的温情,他的温情不是轰轰烈烈的爱与恨,只是好的人获得平静美满的结局。狄更斯相信一个人如果拥有高尚的道德和善良的心灵,只要他不断追求就一定能找到幸福。狄更斯在辟果提先生身上寄托着他真诚的愿望—善有善报,善良高尚的人终会得到圆满的结局。

狄更斯的温情不仅仅体现在光明的结局上,同时也深刻地体现在小说中人物的仁爱思想和利他主义上。《双城记》中梅尼特医生是这部小说的人道主义温情的典型。青年时的梅尼特医生正直善良,他亲眼目睹了厄弗里蒙地侯爵兄弟虐杀农民的惨案,为了求得良心的安宁,他写信告发,却反被侯爵兄弟关进监狱。在出狱无望的情况下,他用血写了一封信控告侯爵家族的所有人,但长期的监禁使他失去了理智。出狱后在女儿的悉心照料下,梅尼特医生恢复了神智。他明知代尔那是厄弗里蒙地家族的后代,但为了女儿的幸福,他放下了仇恨,成全了他们的婚事。这其中,梅尼特的心理发生了变化,他放下仇恨为爱,为了别人的幸福而活着,他对生存的意义有了更高层次的认识。这就是狄更斯默默温情的另一种体现——与其内心充满怨恨,不如宽容成全他人的爱,对别人对自己都是一种解脱,用仁爱的心去宽容他人。同时再如小说中的卡尔登,他聪明有才气却缺乏当时所需的“精明”,总是被人利用,自己却默默无闻。卡尔登有着一颗善良的心,然而当时的社会却是金钱至上。在这个让人厌恶的社会中卡尔登自暴自弃,但他本质仍是好的,内心深处存在着一种伟大的利他主义精神。他爱上了露茜,在知道自己不能给她带来幸福后,他主动退出了情场的角逐,为了露茜一家人的幸福,他冒名顶替救出代尔那,自己上了断头台。卡尔登把利他主义发展到了顶峰,他为了爱而勇于牺牲自己,这是爱的最高极致,也是行善的最高极致。狄更斯的温情在梅尼特医生和卡尔登的身上再次得到了有力地诠释。

无论是《大卫·科波菲尔》、《双城记》还是《艰难时世》等,狄更斯的小说总是给人以温暖光明的感觉,让读者从字里行间中感受到生活中总有善与恶的斗争,而最终恶会被善所打败。而同样不论是在金钱、物欲至上的资本主义社会还是在当今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性本善至始至终都是社会的主流,善良仁爱的人终究会有好的结局。

第二篇:狄更斯作品读后感 王一辰

读《双城记》有感六(1)王一辰

近期,我阅读了英国朴茨茅斯作家狄更斯的代表作之一——《双城记》。《双城记》是一部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大时代长篇历史小说,书名中的“双城”指巴黎和伦敦两个城市,《双城记》在后来还被改编拍摄了多个版本的电影。《双城记》这部小说所写的故事始于 “1757年12月”止于“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前后”,但当时狄更斯在为自己的小说写序言时,是在“1859年11月”。那就说明狄更斯当时想用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教训做例子来为当前英国统治阶级的严峻形势和那些用暴力来抗争暴政的人们给予警告。由此可见,《双城记》这部历史小说全书运用了“借古讽今”的写作手法,举出古代人身上发生的事,这些事往往都是能够给予人们深思或者带有赞赏、讽刺之意,像夏衍的历史剧《赛金花》和鲁迅的《故事新编》都运用了这种手法。

就像《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一样,《双城记》先描写了法国大革命前的社会背景,表现出当时贵族的过分恋色、纵情享乐和残暴无比这三个主要特点,对社会底层人民的痛苦困难表达出深切地同情。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从鲁迅先生救助车夫中表现出鲁迅先生对当时被资本主义所迫害的社会底层百姓的同情之心,和对当前政府的严重抗议和不满。当然,在贵族或资本主义的残暴统治(强势一方)下,手无缚鸡之力的广大人民群众(弱势一方)为了能够谋得生计、生存下去,定会发起对这些表面强势人群的正义反抗,这种反抗是包含着人民的愤慨与仇恨的,他们不能再忍耐下去了。但是在作者狄更斯的观点中,很容易看出他是反对残酷压迫人民的阶级组织的,但同时他也反对人民群众贸然地反抗暴政的行为的,因为如果人们抗争成功了,他们会过上舒坦的日子和幸福的生活;但是如果他们的反抗最终被邪恶势力压制下去了,那广大的人民群众将会受到更多的苦难,受迫害的人就会越来越多。所以说在《双城记》书后的书评中写道:“整个革命被狄更斯描写成一场能够毁灭一切的巨大灾难,它无情地惩罚着罪恶的贵族阶级,但同时也在盲目地伤害无辜的人们。”

作者在书中写到的人物主要分为三类,有的是作者赞赏的,有的是作者痛斥的,还有的作者对他们的描写褒贬均有所涉及。第一类是封建贵族阶级的人们,像书中描写笔墨很多的厄弗里蒙地侯爵兄弟就是这类人的代表。作者狄更斯给予当时英国贵族“唯一不可动摇的哲学就是压迫人”的评价。第二类是遭受迫害的人民群众,书中主人公之一的得伐石夫妇就是这类人的代表,作者对这些人深表同情。第三类是以梅尼特医生为典型的“理想化人物”,作者欣赏他们能用道德解决矛盾、用博大胸怀敌忾。梅尼特医生虽然遭到贵族阶级的迫害,致使他家破人亡,但是为了自己心爱的女儿,他可以用自己宽容博大的胸怀接受侯爵兄弟,用时间来冲淡他与贵族之间的仇恨。

虽然《双城记》中的人物和情节都是虚构的,但是它所抒发出的情感是最最真实的,作者希望“仁爱”二字能铭刻在每个人的心头。独立而又有所关联的错综情节、多种安排合理的写作手法交织在一起、充满神奇与坎坷的人物命运和完整严密的结构这四个基本的方面构成了《双城记》这部巨著,同时也在宣扬歌颂着作者狄更斯“基督的仁爱和永生”的宗教情感。

第三篇:中学语文教学中鲁迅作品的温情解读

中学语文教学中鲁迅作品的温情解读

摘 要 中学鲁迅作品教学和解读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但由于历史原因和教师的陈旧解读,学生对鲁迅作品的接受程度不容乐观。要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就应该从温情和关爱的角度入手,循序渐进地带领学生走进鲁迅、理解鲁迅。

关键词 鲁迅 鲁迅作品 中学语文教学 温情 文本解读

鲁迅作为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文学家,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谈及中国文学,必然会提到鲁迅。但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鲁迅却处于一个十分尴尬的境地。关于这方面的讨论也一直存在,学校中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这足以说明鲁迅作品教学的现状并不乐观。不管是现实生活还是网络,有关鲁迅的争论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问题:鲁迅作品该不该被选入教材,鲁迅思想是否适应当今社会,鲁迅作品到底该如何教学等。鲁迅作品的重大意义毋庸置疑,他主张“新文学”,为中国文学注入了新的活力,这在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他的作品可以说是民族精神的文学呈现。但是存在各种争论也是历史的必然,原因主要存在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对鲁迅作品的权威性解读的政治色彩过于浓重;二是教师对鲁迅作品的教学过于依赖权威,对学生产生负面导向。第一个原因属于历史遗留问题,主要是由于过去一段时间,人们把鲁迅“革命家”方面的特质放大了,特别是在“文革”时期那样一种“复杂的历史光影投射下,鲁迅形象被高度意识形态化了”[1],这个问题要彻底根除不大可能,但却可以让其逐渐淡化,这任务就落在了教师身上。大多数学生接触鲁迅、初读鲁迅作品是从中学课本和课堂开始的。只有教师对鲁迅作品进行适当的解读,对鲁迅进行准确的定位,学生对鲁迅的态度才会有所改变。归根结底,只有从教学方面入手,才能更好地解决关于鲁迅及其作品的争论。

1949年以后,各个时期、各个版本的中学语文教材都对鲁迅的作品情有独钟,几乎每一套、每一本教科书都会选入鲁迅作品。教材的编者对鲁迅作品的体裁选择很丰富,包括杂文、小说、散文等。与其他作家相比,鲁迅作品的选入量是最多的。虽然有些教育专家和学者在不断呼吁减少鲁迅作品的选入量,但从现实状况来看,这种量上的变化并不明显。现行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以及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必修》共选入鲁迅作品12篇,初中9篇,高中3篇。可以看出,在数量上,鲁迅作品占绝对优势。其实,关于鲁迅作品数量问题的讨论只是表象,要对鲁迅及其作品有清晰、准确的认识还是应该从内容着眼,从教学入手。教学中,教师应该摒弃那些所谓的经典解读,将鲁迅去政治化,还原本真的鲁迅,“努力地去寻找鲁迅的生命和学生的生命之间的契合点”[2],这样的契合点很多,其中最有效、最可能敲开学生心灵的则是关爱与温情。

本文将根据学段,将选入教材的鲁迅作品分为三段,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结合学生的心理发展,对这三段鲁迅作品进行分析,并讨论如何对鲁迅作品进行关爱与温情的文本解读。

一、初识鲁迅

根据学生年龄和教材的选材内容,可将七、八年级划归到这一阶段。这阶段的初中生,年龄在12到14周岁。根据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识发展理论,这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形式运算阶段前期,心理发展并不成熟,但已经有了自己对事物的判断标准,也对认识世界、接触新事物充满渴望,同时很容易接受、否定新事物。在这阶段,教师的教学任务是在学生心中播下关于鲁迅及其作品的爱的种子,让学生的爱心与鲁迅的爱心产生共鸣,从而使学生自觉自愿地亲近鲁迅,被鲁迅所吸引,为以后更加深入地学习鲁迅打下基础。切忌对学生的理解提出过高要求,只要学生能说出鲁迅作品中的关爱和温情就可以了。这也符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增强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总体目标。这一阶段,选入教材的鲁迅作品有《风筝》、《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雪》,这些文章涉及鲁迅幼年、少年和青年时期的生活、求学经历。讲解这些作品,应更多地关注鲁迅在幼年时期的童真、童趣,以及对家人、朋友的爱。结合这一阶段学生的审美水平、理解和接受能力,将鲁迅定位成一位充满爱心,可爱、机灵、单纯的形象。

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例,这篇文章选自《朝花夕拾》。鲁迅在《朝花夕拾》序言中说:“带露折花,色香自然要好得多。”[3]这部散文集中的文章都是鲁迅以温情的笔调对自己小时候生活的记录,可以说《朝花夕拾》是鲁迅作品中最温暖的文字,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无疑是温暖中的温暖。这篇文章中,鲁迅用生动、细腻的笔调,站在一位天真可爱的孩子的角度,向我们展现了一个真实、闲静、生趣盎然的世界,而这些温情正是老师要传递给学生最重要的内容。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些老师给自己的教学目标生硬地加上“认识封建教育对儿童身心发展的束缚”,这里暂不讨论这样的解读是不是符合鲁迅先生的本意,单就这阶段的教学而言,这样的设计无疑是大错特错的。当学生以轻松愉悦的心情感受了如此温情的文字和意境之后,如果老师非要给他们灌输这样一种批判的思想,势必会打击学生的心灵,让他们对鲁迅产生排斥,久而久之则会产生厌烦情绪。

二、走进鲁迅

这一阶段包括九年级和高中一年级,学生的年龄大致分布在15到17周岁之间,这是从青年期向成人期的过渡时期。“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这还是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过渡时期,是心理矛盾错综复杂、个体心理发展中易发多发心理问题的时期。”[4]学生开始尝试着以自己认同的方式来思考人生、阅读社会、认识世界。这阶段教师的教学重点还是应从温情入手,继续培养学生对鲁迅的好感,再在适当的时候对作品进行关于人情和人性的引导,让学生意识到鲁迅作品中不光有美好的生活和意境,而且有更丰富的意义。需要强调的是,教师不应将这些意义直接告诉学生,而应该引导学生自己去发掘,至于发掘的程度,则因人能力而异,不可做统一要求。这也符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对于课程目标的要求,“在阅读中,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珍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培养探索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这一时期选入教材的文章有《故乡》、《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孔乙己》、《记念刘和珍君》。

例如,讲解《故乡》时,要让学生领略到江南水乡细腻的情致以及鲁迅少年时生活的乐趣和多彩,也要有效地引导学生,通过闰土对鲁迅态度的改变,感受鲁迅故乡中人情冷暖的变化。此外,也可以从文中摘出精彩的段落,供学生仿写,以体会鲁迅作品的语言魅力。如《故乡》中鲁迅描写闰土“瓜田刺猹”的场景,“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5]。这短短几句话,就将当时的环境、闰土敏捷的动作、猹的狡猾一一生动形象地呈现在读者眼前,而通过仿写能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鲁迅作为文学大师,其文字功底的深厚,以提升鲁迅在他们心中的魅力。

又如,讲到《孔乙己》中孔乙己教店小二写“茴”的四种写法时,传统的教学模式必然提到封建科举制度对孔乙己的毒害。这样的解读过于政治化,对涉世未深的十五六岁的孩子来说,理解上难免有困难,从而使学生形成鲁迅作品艰涩难懂的印象。其实“茴”的四种写法在当时确实存在,店小二之所以不愿意学习,不是针对知识,而是针对教他的人――孔乙己。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换个角度思考:如果是文中受人尊敬的丁举人教店小二写字,店小二的反应会是怎样?学生一定会很容易地得出这样的结论:店小二会受宠若惊地虚心学习。最后,将店小二的两种态度对比,学生就可以轻松地领悟到这篇文章的主题在于揭露人们对孔乙己即弱者的欺辱,人性之中的冷漠。这样的结论对这一阶段的学生来说,更加容易接受和理解。

三、理解鲁迅

这一阶段主要包括高中二、三年级。学生年龄分布在18岁左右,接近成人或已经成人。随着社会阅历的增多,学生心理已经成熟,开始反思和留意自己的内心世界,并形成了比较成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再满足于停留在事物的表面,而要求深入了解,并阐发自己的见解。这一时期教师要引导学生,让其认识到鲁迅不再是一个自己小时候的伙伴,也不是一个单纯的文学家,更多的是思想上的引导者和行动上的矫正者。教学中,应该用温情导入,再逐步升华,让学生深刻理解鲁迅作品的思想内涵。这一点对应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形成自己的思想、行为准则,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增强为民族振兴而努力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的课程目标。这一阶段选入教材的鲁迅作品有《祝福》、《拿来主义》。

以《祝福》为例,传统教学模式是直接分析祥林嫂是怎样被“三座大山”、“四条绳子”压迫致死的。这样的讲解不仅将文章拆分得支离破碎、毫无情节连贯性可言,也让学生觉得这是一个和他们的生活、生命、时代不相关联的故事,很难激发阅读和学习的兴趣。其实教师可以抛弃固有模式,首先让学生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找到祥林嫂真正“不幸”之处在哪里,进而激发学生心中对弱者的同情和关爱,以提升阅读兴趣。接下来再抛出第二个问题:周围的人对祥林嫂的不幸是何反应?答案是众人把祥林嫂的遭遇当做消遣,并没有同情她。当学生明白到了这些,得出这样的结论也就顺理成章了:祥林嫂的死,是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造成的。

王富仁先生曾说:“鲁迅作品恰恰是最好懂的,因为鲁迅的作品中充满了人性的语言,是与人的最内在的感受结合在一起的。”[2]但是现实情况却与之相反,究其原因,就在于鲁迅作品解读的引导者――教师并没有发挥很好的引导作用,有时候甚至起反作用。作为教师,应该有责任感和使命感,循序渐进地用温情引导学生,让学生认识鲁迅、走进鲁迅、理解鲁迅。

参考文献

[1] 陶月梅.亲近鲁迅(第一册)[M].宁波:宁波出版社,2008.[2] 钱理群.和中学老师谈谈鲁迅作品教学[J].鲁迅研究月刊,2012(1).[3] 鲁迅.朝花夕拾?小引[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4] 王建燕.正视初中学生心理 施行正确教育教学[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4(5).[5] 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责任编辑 王 颖】

第四篇:浅析《双城记》中狄更斯的浪漫现实主义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

最新200份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科技英语翻译中的词性转换研究 从《简•爱》的多译本看中国两性关系的变化 On the Conceptual Blending of Business English Word Chunks and Their Translation 4 从交际翻译理论看幽默对话翻译——以《老友记》第一季为例 5 浅析广告英语中修辞的魅力 Saussure’s Five Contributions to Linguistic Study and Its Modern Applications 7 毕业论文]比较《荆棘鸟》和《金锁记》小说中女性婚姻爱情悲剧原因 8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越狱》字幕翻译的研究 从主角与配角之间关系的角度探讨《老人与海》中的生存主题 10 论《阿芒提拉多酒桶》中文学手法的运用及其艺术效果 11 从信息层面探析语言翻译中的动态对等原则 12 An Analysis of Female Images in The Thorn Birds 13 《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的性格分析 14 用功能对等原则分析广告标语的英汉互译 15 从《绝望的主妇》看美国的家庭观 16 英汉形状类量词的隐喻认知分析 从《所罗门之歌》中主人公的心路历程看美国黑人成长 18 从生态女性主义解析苔丝 中美文学作品中乌鸦意象的对比——以爱伦坡“乌鸦”与唐诗宋词为例 20 李清照词英译研究 从归化和异化的角度看张谷若《德伯家的苔丝》的翻译 22 海明威文学创作中主题的转折点——《乞力马扎罗的雪》 23 An Analysis of Female Characters in Uncle Tom’s Cabin 24 论环境和社会制度对人的行为和品格的影响——以《雾都孤儿》中南希的形象分析为例 25 从文化差异角度看中式菜单英译 “It be adj for sb to do sth”中形容词制约研究 27 从“绝望的主妇”看现代女性主义的困惑 永恒的精神追求—《天使,望故乡》的精神主题分析 A Comparative Study of Women in Fortress Besieged and Pride and Prejudice 30 从《功夫熊猫》中试析中美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埃德加•爱伦•坡短篇小说的幽默性———以《同木乃伊的对话》为例 32 模因论指导下的英语习语汉译 33 从关联理论看商务信函的礼貌策略 34 旅游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和处理策略

On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36 英语形容词的翻译

A Research on Vocabulary Learning Strategies Employed by Non-English Majors in the CALL Environment 38 英汉拒绝言语对比研究 39 《赫索格》中玛德琳的性格

《三国演义》中带数字的词语翻译研究 41 从目的论角度讨论英语电影片名的翻译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

埃德娜: 一个孤独的女战士——解读凯特•肖邦的《觉醒》 从电影作品分析英语外来口音的现象

论格列佛人物形象在《格列佛游记》中所起的讽刺效果 英语外贸电子邮件的语篇分析

英汉亲昵称谓语的语用及认知对比研究

从文化价值的角度解读歌王迈克尔•杰克逊的艺术影响

On the Character of Scarlett O’Hara and the Transition of American Society 威廉•华兹华斯诗歌中的自然观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Business Negotiations: East and West A Brief Study of Schema Theory and Its Application in English Reading 浅析哈利波特中的女巫形象

从《绝望的主妇》的字幕翻译中看文化因素 从文化语境角度分析英汉禁忌语的异同 高中英语课堂师生互动研究

“同一性危机”——浅析汉娜的悲剧人生

An Analysis of Oscar Wilde’s Subversion of Traditional Fairy Tales An Analysis of the Image of Prisons in A Tale of Two Cities 阿加莎•克里斯蒂探案小说《罗杰疑案》叙事独特性探究 从文化差异角度谈国际商务谈判中的语言技巧

被忽略的人群--詹姆斯乔伊斯《都柏林人》女性角色分析 希腊罗马神话典故成语英汉翻译评析 从目的论的角度谈商标翻译的原则及技巧 论爱伦坡的恐怖小说创作及其特点 对《德伯家的苔丝》苔丝的悲剧分析

从自然主义视角审视《嘉莉妹妹》中小人物嘉莉的命运抗争与幻灭 目的论下英语广告仿拟格的汉译

A Study of Luxury Situations Nowadays in China from Sister Carrie On the Features of African American Literature in Song of Soloman 《魔戒》中的女性人物

从审美视角分析中国古典诗词的英译

Feminist Consciousness Shown on Scarlett O'Hara Impacts upon Today's Female 对《别对我说谎》中非言语因素的分析 关于英语口语纠错的研究与建议

On the Application of Polysystem Theory In the Two Versions of Hamlet A Study of Narrative Strategies in Beloved Hawthorne’s Religious Notion: an Analysis of The Scarlet Letter 论苹果手机在中国的市场战略 文化差异对中美商务谈判的影响 美国电影中的英雄主义解析 中美广告创意的文化差异性研究

Female Characters in The Lord of the Rings 从模因论视角看流行语“给力” 从养老模式看中美文化异同

高中英语写作作业的反馈及实施效果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

Lin Yutang and his Translation of the Analects 87 基本数字词在中西文化中的差异与翻译

中外青年婚姻观念差异——从《柳堡的故事》和《傲慢与偏见》中进行对比 89 顺从还是叛逆——解读《汤姆叔叔的小屋》中的基督教义精神 90 The Differences of Beauty Standards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 91 以女性主义看《傲慢与偏见》中的女性形象 92 从莱辛的人生经历看《青草在歌唱》 93 《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的人物性格分析

Risk Comparing of Documentary Collection and Letters of Credit 95 A Tentative Analysis of the Reasons for McDonald’s Success 96 解析《喧哗与骚动》中凯蒂悲剧的必然性 97 从合作原则的违反看小品“卖拐”中的幽默 98 英汉职业委婉语中“礼貌原则”之对比分析 99 从功能对等理论看“赶”的英译

An Analysis of the Religious Elements in Robinson Crusoe 101 《林湖重游》中的静态美分析 102 中美人际关系分析

论《教授的房子》中圣彼得教授对自我的追求

维多利亚时代的乡村图景——小说《德伯家的苔丝》展现的威塞克斯农业社会 105 Imagery Translation in Classical Chinese Poetry 106 用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分析网络聊天室会话的含义

The Research of Chinese and Western Names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108 对“细密画”的背叛亦或拯救?——从《我的名字叫红》看文明冲突下的阵痛 109 浅析电影字幕翻译中文化意象的重构——《冰河世纪》两个翻译版本的对比分析 110 霍尔顿的人生之旅--《麦田里的守望者》之存在主义解读 111 双关语的修辞功能及日常应用

浅谈儿童文学在儿童成长中的作用-弗朗西斯•霍奇森•伯内特《小公主》和《秘密花园》之比较

浅析合作原则在外贸英文电函中的应用

研究交替传译中的笔记特征以及它对翻译准确度的影响 115 Childhood PTSD in Anne of Green Gables 116 英汉颜色词文化内涵的异同分析

浅论《洛丽塔》主人公悲剧命运的根源 118 从女性主义视角看幽默翻译

Application of Cooperative Principles in the Study of Intercultural Business Negotiation 120 中英姓氏差异及其原因探究

论汉英诗歌翻译中对“真”和“美”的追求 122 高中英语写作中母语负迁移现象分析

从奈达的功能对等看句式转换在《青铜女像》译本中的应用 124 一位绝望的主妇——从女性主义角度诠释《林中之死》

A Study on the Game Teaching Strategy for English Young Learns 126 影响高中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因素的调查及分析—以x市高中学生为调查对象 127 《长日入夜行》中玛丽的悲剧和反抗 128 论苔丝悲剧的成因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

解读《喜福会》中吴夙愿与吴精美母女之间被误解的爱 130 试析《献给艾米莉的玫瑰》中女主人公艾米莉的形象 131 方位词“上”和“Up”语义对比研究 132 解读《金色笔记》中的女性主义

从《飘》中人物性格分析看适者生存的道理 134 《呼啸山庄》的哥特式传统

论《月亮和六便士》中的自然主义特色 136 简析商务沟通中的非语言沟通

从心理学角度谈中国学生英语学习中典型语法错误的产生原因及其应对策略 138 网络流行语翻译评析——“神马都是浮云”个案分析 139 商业英语广告的劝说功能与修辞分析 140 李白对庞德和他的作品的影响 141 小学英语学习策略及研究 142 论英语自然地理术语的汉译

空间介词在英汉时间表达中的隐喻性用法对比研究 144 中西酒文化比较

《儿子与情人》中女性形象的圣经原型解读 146 《布罗迪小姐的青春》中的人物冲突分析 147 浅析《喜福会》中母亲们悲惨遭遇的成因

On Hybridization in Translation of Culture-loaded Lexemes in Moment in PekingThe Duality of Life and Death——An Analysis on Virginia Woolf’s Mrs.Dalloway 149 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

An Analysis of Characterization of O-lan in The Good Earth 151 从生态批评的角度解读《查特莱夫人的情人》 152 动物习语中文化意象的比较与翻译

153 海明威小说《太阳照常升起》中精神荒原主题分析 154 基于精细加工理论的英语词汇学习研究

155 通过语境与潜台词解析情景喜剧的幽默——以《老友记》为例 156 海明威在《永别了,武器》中的反战情绪 157 《汤姆叔叔的小屋》中伊万杰琳形象分析 158 非智力因素在口译中的重要性

159 试析中文歌曲汉英语码转换的形式与功能 160 欧美电影对英语学习者英语口语的影响 161 英汉“红色”与“黑色”词汇的对比研究

162 《哈姆雷特》中奥菲利亚的悲剧——悲剧分析及造成悲剧命运的原因 163 从语用学的角度分析英语中的言语幽默 164 分析《天使,望故乡》的精神主题 165 美国俚语中所折射出的美国亚文化现象

166 A Research on University Students’ L Learning Motivation 167 王尔德家庭道德观在《认真的重要性》中的体现

168 《人性的污点》中主要人物的悲剧命运与社会原因的分析 169 哈金小说《等待》中的女性悲剧分析 170 跨文化交际中的障碍浅析及其解决方法 171 论《少奶奶的扇子》中的扇子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

172 勃朗特姐妹作品中的视觉特征研究

173 透过《马丁•伊登》看杰克伦敦对超人哲学的矛盾心态 174 从心理学角度试析简爱性格的对立性

175 从《马丁•伊登》分析杰克•伦敦的“超人”思想 176 浅析李尔王的陷落

177 母语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迁移

178 论色彩在《红字》中的运用与艺术效果

179 浅析田纳西•威廉斯剧作《欲望号街车》的同性恋倾向

180 一个自我矛盾的精神世界—《达洛卫夫人》中的对照与一致

181 A Brief Analysis of the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of Chinese and British Wedding Culture 182 《喜福会》中的中美文化冲突

183 An Analysis of Harmonious Coexistence Between Nature and Civilization in Wuthering Heigh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criticism 184 从文化适应角度看中外广告翻译

185 从原型批评角度浅析《小伙子古德曼•布朗》

186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Feasibility of Inquiry Teaching In Middle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187 论苏珊•桑塔格《在美国》的身份危机

188 “雨中的猫”与“一个小时的故事”中女性意识觉醒的比较研究

189 A Cause Analysis of Tragedies of Three Female Protagonists in Sons and Lovers 190 美国犹太文化与传统犹太文化的冲突——浅析《再见吧,哥伦布》 191 从《鲁滨逊漂流记》看人的社会化及人的进取精神 192 论《蝇王》中戈尔丁对人性之恶的解析 193 从电影功夫字幕翻译谈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194 浅析中西情人节短信中的文化差异

195 言语行为理论在意识流作品中的应用——以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作品为例 196 浅论《儿子与情人》中劳伦斯的心里分析技巧

197 American Individualism and Its Reflection in the Film Erin Brockovich 198 从《竞选州长》看马克•吐温的幽默艺术

199 Cause Analysis of Pragmatic Failure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200 浅析《双城记》中狄更斯的浪漫现实主义

第五篇:双城记中体现的狄更斯的矛盾

The Analysis of Dickens’ Conflict in

A Tale of Two Cities

Abstract: Charles Dickens is one of the greatest authors of England in the 19th century.A Tale of Two Cities which he claimed to be his best work as most of his other works falls on the category of critical realism.Dickens, by creating the character Madame Defarge, shows that there is some conflict between revolution and humanism.Key Words: A Tale of Two Cities, conflict, Madame Defarge

中文标题:《双城记》所体现的狄更斯内心矛盾分析

摘 要:查尔斯·狄更斯是十九世纪英国一位伟大作家。《双城记》是他的一部批判现实主义作品。狄更斯通过对典型人物德发奇太太的塑造,反映了他的革命性与人道主义精神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冲突。

关键词:《双城记》 冲突 德发奇太太

Body: Known as one of the top novelists of that age, Charles Dickens is well worth of his fame.All his life is devoted to his works and all his work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his living age.He uses his writing to expose the greed, hypocrisy and cruelty of the upper class and capitalists and to show his deep sympathy for the people toiling for a living.He is both against the oppression of the unfortunate people and the violent revolution to fight the violence back.Such standpoint is clearly shown in this novel A Tale of Two Cities.By his description of that chaotic society, we know that the ruling class is destined to come to an end.But also we can see his compassion for the moribund class.This forms the conflict in this novel.And Madame Defarge is a symbol of such a conflict.The cruelty of Madame Defarge: Madame Defarge is from her first appearance unusual.She is a complicated, frightening woman.Nobody can predict what she is capable of doing, and it seems that she can kill anyone without a blink if she wants to.However, she is also a genius revolutionist.She covers her strong desire for revenge under the deathly calmness.She, for the most part in this novel keeps silent and keeps knitting the names she wants to take revenge on into the name list.She always sits in the bar still and peacefully, but under the peacefulness, there is the attic faith for revenge.When the revolution finally breaks out, she sheds her camouflage and becomes the blood-sucking beast, leading the women to do whatever they want and try to wipe out who they hate, even the innocent wife and baby.Dickens wrote in the novel” It was nothing to her that an innocent man was to die for the sins of his forefathers;she saw, not him, but them.It was nothing to her that his wife was to be made a widow and his daughter an orphan;that was insufficient punishment, because they were her natural enemies and her prey, and as such had no right to live.To appeal to her, was made hopeless by her having no sense of pity, even for herself, If she had been laid low in the streets, in any of the many encounters in which she had been engaged, she would not have pitied herself;nor, if she had been ordered to the axe tomorrow, would she have gone to it with any softer feeling than a fierce desire to change places with the man who sent her there.” All she desires is to destroy.She is so cold blooded, and wants to kill as men.Madame Defarge has a curious power.She talks little, but nobody can ignore her presence, some even fear her.She has many followers who always listen to her order and actually no one of them dares to disobey her, not even her husband.As for Lucie, the almost perfect character in this novel, we can understand more easily why Madame Defarge can cast such a shadow in her life.Even Mr.Barsad,the spy is afraid of her.Obviously, she cast shadows in everyone’s life, and everyone can tell her difference and the evil power hidden heart.The tragedy of Madame Defarge: Though her action of revenge in the revolution verges on craziness, her hate is not born with, but is imparted to her after the endless suffering.The tragedy of her family is credited for mercy.Dickens in the novel gives a thorough description of her family background and how her family members are one by one forced to die in the successive oppression.No one after reading this part will not pity her for the unfortunate life she has

experienced, and after such persecution her strong desire to revenge seems very reasonable.Her being so cruel is closely related to her living environment.She pities no one for she has never been pitied for.Since her childhood, she sees nothing other than poverty, coldness, hunger, sickness, and all other forms of suffering.These are the social conditions which lay base for the formation of Madame Defarge’s character.In Dr.Manette’s letter, readers know that her family die under the torturing and insults of the Evrémonde brothers.And she, as the youngest of the family is sent to a fisherman for protection.Thus she has no warmth of family in her childhood.So it is imaginable she has no happiness in her childhood memory.And when she grows up, she bears the burden of revenge.All in all, she is a poor character.And Dickens thinks that her cruelty arises from the wrong done to her in her childhood.“Imbued from her childhood with a brooding sense of wrong, and an inveterate hatred of a class, opportunity had developed her into a tigress,” writes Dickens.It is reasonable to say that Dickens has great sympathy for this unfortunate woman.The contrast in Dickens’ heart: By creating the character of Madame Defarge, Dickens shows the conflicts in his own heart.On one hand, he has deep commiseration for the sufferers under the cruel reign.In the former part of the novel, Dickens gives a detailed description of the intensity of the suffering pressed upon the “rabbles.” “Cold, dirt, sickness, ignorance, and want, were the lords in waiting on the saintly presence—nobles of great power all of them;but, most especially the last.Samples of a people that had undergone a terrible grinding and regrinding in the mill, and

certainly not in the fabulous mill which ground old people young, shivered at every corner, passed in and out at every doorway, looked from every window, fluttered in every vestige of a garment that the wind shook.” That is the scene in Dickens’ eye.And for the rich, they live a luxurious life, squander wantonly and take no heed of the life of the poor.Even serving the Monseigneur his chocolate will take four people.Readers could imagine to how large the gap between the rich and the poor is.Dickens also gives a vivid description of how the baby is run over by the Monseigneur and how he shamelessly wants to buy the baby’s life out by his few coins.This proves the atrocity of the nobles and their hearts are beastlike.Under such circumstance, people cannot survive the oppression, and they have no choice but to rise up to drown their inflictors in the wave of the large enraged masses.In this part Dickens points out the necessity and possibility of the revolution.On the other hand, he is against the violence that Madame Defarge takes advantage of for her revenge.Madame Defarge is a symbol of fighting against the ruling class, but she is characterized as a woman who is blinded by the desire for vengeance, and thus comes into an ecstasy for torturing, killing and retribution.To compensate for the infliction of her early age, she spares no one and even tries to involve the innocent in.From this perspective, she is a woman that should be condemned.He writes, “There were many women at that time upon whom the time laid a dreadfully disfiguring hand;but there was not one among them more to be dreaded than this ruthless woman, now taking her way along the streets.” And he hopes that this world will not

produce such kind of people, the people that suffers and desires to makes other suffer.So at the end of the novel, as a punishment for her ruthlessness, Madame Defarge is killed by her own gun.We can see clearly that when people live in the lifeless abyss of coldness and poverty, Dickens has great sympathy for them, but when they rise up to fight the violence and injustice back, his sympathy changes to antipathy.So is with Madame Defarge, when she is left alone in the world tasting the bitterness of life and feeling no warmth of family, she is arranged to survive, but when she grows strong enough to fear nothing she needs to die.And such conflict is just the conflict in Dickens’ own heart, both pitying the poor and also against the violence in revolution.Conclusion: A Tale of Two Cities is set in the French Revolution.It gives readers a clear view of the contradictions of the society.Dickens from the point of humanism hopes that people can be delivered from sufferings, but he thinks that violent revolution is not the solution.He is against the infliction the ruling class throws on the common people, but he does not advocate overthrowing it.This inevitably shows his conflict in his heart between humanism and revolution.

下载浅谈狄更斯作品中的默默温情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狄更斯作品中的默默温情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论狄更斯文学作品中的人道主义思想

    论狄更斯文学作品中的人道主义思想 摘要:狄更斯将人道主义情怀渗透在他创作的各个时期的作品当中,宣扬一种仁善道德的精神,以一种宽恕,理解的态度来对待阶级矛盾。这种思想具有......

    默默中的幸福演讲稿

    默默中的幸福我常常想,万物为什么生长,天地为什么不慌,那是因为生命有了爱的力量,那是因为生命有了爱的阳光。我想在人间,拥有最多热爱孩子机会的职业,就是教师。作为年轻的教师,我......

    默默中的幸福演讲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默默中的幸福》。法国著名作家雨果曾说过:“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教师......

    从《双城记》中解读狄更斯的人道主义精神

    从《双城记》中解读狄更斯的人道主义精神 19世纪英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查尔斯·狄更斯是被马克思高度赞扬的“英国的一流小说家”中成就最大的一位作家。他生活在英国由......

    简析狄更斯《远大前程》中的浪漫主义特征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论英语新闻中的模糊语言 2 英汉习语渊源对比及其常用分析方......

    爱上作品中的人

    爱上作品中的人 235000淮北实验高中高一(4)班刘玉梦指导老师:陆登远 她是这部作品中的女主角,她是新兵连的小兵,她是女子侦查实验班的班长,她是赤鹰大队的队员。她身上的精神与品......

    论狄更斯《雾都孤儿》中的批判现实主义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归化异化策略下文化负载词的汉英翻译 2 英语委婉语负面影响研究 3 论东西方文化中的体态语差异 4 诠释《儿子与情人》中儿子、......

    狄更斯小说《远大前程》中的批判现实主义特点解读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不做房间里的天使——解读《爱玛》中的女性主体意识 2 商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