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狄更斯《远大前程》中的浪漫主义特征

时间:2019-05-15 09:49: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简析狄更斯《远大前程》中的浪漫主义特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简析狄更斯《远大前程》中的浪漫主义特征》。

第一篇:简析狄更斯《远大前程》中的浪漫主义特征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论英语新闻中的模糊语言 英汉习语渊源对比及其常用分析方法 《小妇人》中的家庭教育及它对现代家庭教育的意义 4 从《瓦尔登湖》看梭罗的自然观 5 简奥斯丁《爱玛》中的爱玛形象分析 6 《彼得潘》中彼得潘形象分析 解析《老人与海》中的桑提亚哥形象 完美管家还是他者—浅析《长日留痕》中的管家形象(开题报告+论)9 《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之死的必然性 An Analysis of Main Characters in Wuthering Heights 11 小议《呼啸山庄》中希斯克利夫人性的回归 12 英汉思维模式差异的对比研究 A Study of Hawthorne’s Notion of Science as Shown in “Rappaccini's Daughter” 爱与孤独的互生——舍伍德安德森《曾经沧海》与戴维劳伦斯《马贩子的女儿》对比研究 The Study of Humor in 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operative Principle 16 从主人公的悲剧命运看《推销员之死》的现实意义 17 从理解文化角度翻译英语习语 书面语言输入与输出对英语词汇习得的影响 19 浅析当代美国跨种族领养的现状 20 爱伦坡侦探小说的特征与影响 关联理论视角下《生活大爆炸》中言语幽默的汉译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ea Culture of China and English-speaking Countries 23 《简爱》中的女性主义意识初探 24 The Poet’s Identity in Keats’s Six Odes Doomed Tragedy out of Desire-Driven Morbid Personalities in Nabokov’s Lolita 26 论《荆棘鸟》中的女性意识 27 英汉委婉语中体现的文化异同 从中美管理方式的不同透析中西方文化差异与整合 29 论个人主义对美国英雄电影的影响 30 产品说明书的翻译技巧

《喧哗与骚动》中凯蒂悲剧的分析

伊丽莎白.贝内特与简.爱的婚姻观之比较 33 论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文化冲突

外语学习焦虑与口语成绩的相关性研究 35 形成性评价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36 《都柏林人》的“顿悟”手法解读 37 翻译中的字词选择

爱情,悲剧和战争——《永别了武器》关键元素的分析 39 从贫穷到堕落——解读嘉莉妹妹中嘉莉的奋斗历程 40 Cultural Issues in Interpreting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

Comparison of models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between East and West D.H 劳伦斯《盲人》中的人文主义研究 论英语自然地理术语的汉译 从文化角度谈旅游翻译

浅析肯德基在中国的本土化策略

论英语习语的语言和文化功用 分析《雾都孤儿》中的讽刺手法 逆成构词的分类及其认知机制和规律 跨文化交际中的肢体语言差异

肢体语言在商务谈判中的应用与作用 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解读《喜福会》 由《麦琪的礼物》看欧亨利写作特色

浅析《第二十二条军规》中“黑色幽默”的怪诞性 在冲突与迷茫中凋零--浅析苔丝悲惨命运的必然性

Development, Analysis and Prospect of Chinglish 《爱玛》的三个中译本中翻译策略的比较研究 文化视野下的中美家庭教育方法的比较 迷信思想起源研究

中国茶文化与西方咖啡文化的对比分析

On Womanism in Alice Walker’s The Color Purple 从女性主义解构《飘》中塔拉庄园的象征意义 布什总统演讲词中幽默话语的语用功能分析 《第十二夜》中女性人物特征分析 英语广告的批评性话语分析 交际法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人物分析

A Comparison between Two Chinese Versions of Uncle Tom’s Cabin 《白鲸》的象征意义和悲剧内涵分析

从追求走向幻灭与死亡——谈马丁•伊登的美国梦 英汉“走类”动词短语概念隐喻的对比研究

A Comparative Study of A Wordsworth’s Nature Poem and One by Tao Yuanming Shylock’s Tragedy in The Merchant of Venice 奈达等值理论于商务英语翻译中的理解和应用 浅析《汤姆叔叔的小屋》写作技巧 论文化差异对中美商务谈判的影响

Cultural Differences on West-Eastern Business Negotiations 试论《最蓝的眼睛》中黑人理想家庭的破灭

高中英语听、说、读教学活动中写作融入模式的初探 中美传统节日差异对比研究

电影《八月迷情》与小说《雾都孤儿》的对比

任务型教学理念下的教材分析 -- 以《牛津高中英语》为例 美国牛仔和牛仔文化

浅论创造性叛逆—以《一朵红红的玫瑰》三个译本为例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

从关联理论的角度看科技英语翻译

爱默生的自然观--生态批评视域下的《论自然》 87 《土生子》里的象征艺术

A Comparison and Contrast between Works by Byron and Shelley 89 从《宠儿》透视美国黑人女性的悲剧与成长 90 《可以吃的女人》的女性主义解读 91

浅谈英汉人体部位的隐喻

Study on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Legal English Translation 94 论威廉•戈尔丁《蝇王》中知识分子的悲剧 95 对《红字》中丁梅斯代尔的心理分析 96 英语广告双关语的语用分析

A Study on the Introduction of English Culture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98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策略 99 谈英语文学作品名称的汉译

从《洛丽塔》看美国世纪中期的消费文化 101 浅析《德伯家的苔丝》中的苔丝悲剧的成因 102 英语习语汉译的策略探讨 103 中餐菜单英译的归化与异化

从礼貌原则看《威尔与格蕾丝》的对话

论散文翻译中的风格再现——以朱纯深、张培基英译《匆匆》为例 106 福克纳《我弥留之际》中达尔形象解析 107 英语非作格动词语义特征和句法属性研究 108 探究哈利波特的英雄成长之路 109 性格差异对中学英语教学的影响 110 英汉称谓语中的文化差异

从《认真的重要性》中的布雷克耐尔夫人看维多利亚时代贵族女性特点

A Masterpiece “Stolen” from the Past—Intertextuality Analysis of The Great Gatsby 113 The Symbolic Meanings of Colours in The Great Gatsby 114 以《老友记》为例浅析美式幽默 115 论圣经诗篇的修辞特点

An Analysis of Conflicts between Heroines in The Prime of Miss Jean Brodie 117 路易斯——现实世界在非现实世界的投影——解读《夜访吸血鬼》的现代性 118 哥特小说中的反天主教分析:《隐士》个案研究 119 《哈利波特》中斯内普的人物分析 120 中美人际关系分析

论童话《小王子》的象征创作

浅析《老人与海》中桑提亚哥的性格

《弗朗西斯麦康伯短促的幸福生活》中麦康伯个性转变之分析

A Research on Vocabulary Learning Strategies Employed by Non-English Majors in the CALL Environment 125 《芭芭拉少校》中的现实主义

从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看《红楼梦》中诗词的汉译英 127 The Symbolism in The Scarlet Letter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

苔丝的悲剧成因浅析

《野性的呼唤》中的自然主义

马克吐温在<<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中对人类社会的深切关注 131 “家有儿女”VS“成长的烦恼”——对比研究中西方家庭教育 132 试析海明威《丧钟为谁而鸣》中的人物形象 133 解读奥斯卡•王尔德的《莎乐美》中的女性意识 134 教师在初中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

极权主义下人性的扭曲—— 用福柯的空间理论解读乔治·奥威尔的《》 136 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词汇对比研究 137 分析广告英语中的修辞手段 138 英语委婉语中的转喻现象分析

从数字的联想意义研究中西文化的差异

从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比较《名利场》两种中译本的翻译 141 从目的论角度看公司网页误译

《尤利西斯》与《春之声》中意识流手法的不同 143 浅谈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悲剧

从功能对等的角度浅析汉语成语中数字的翻译

从目的论角度看英语电影片名翻译——以基本颜色词为例 146 从合作性原则看品牌代言中广告语的使用 147 英国足球对中国足球发展的启示

《最蓝的眼睛》中美国黑人小女孩所承受的三重歧视 149 从弗洛伊德解读《好人难寻》

浅析英汉基本颜色词之文化内涵--以“白”与“黑”为例 151 从爱伦·坡《黑猫》探讨人性的善良与邪恶 152 浅析国际商务谈判文化因素及其对策 153 《飘》中郝思嘉性格特征透析

154 关于初中英语课堂中教师体态语的研究

155 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师提问策略对学生口语输出的影响 156 从《蜘蛛侠》系列看美国的英雄主义 157 汉语叠词翻译的对等研究 158 对《雾季的末日》主题的解读 159 xx大学翻译方向学生发展规划

160 A Study of Children Images in Huck Finn and Tom Sawyer 161 从《热爱生命》看杰克•伦敦的生命观

162 女性形象下的女权主义思想——浅析汤亭亭小说《女勇士》 163

164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Autonomy in Listening in Junior High School 165 从美狄亚和伊阿宋的故事探究希腊悲剧的复仇情节 166 埃德加•爱伦•坡短篇小说的语言特色分析 167 从美国梦看美国社会流动机制 168 三星公司营销策略研究

169 分析西方末世论在美国电影中的体现

170 A Study on the Cross-Cultural Management in the Sino-American Joint-Venture Enterprises--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Changan & Ford Motor Company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

171 《红字》中的冲突 172 广告中的熟语模因探析

173 埃德加•爱伦•坡短篇小说的语言特色分析

174 从电影《这个杀手不太冷》中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175 《嘉莉妹妹》时代背景下女性的地位 176 美国C标准对中国英语教育的影响 177 从颜色词的翻译看中西文化差异

178 The Comparison of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hina and India 179 海明威《太阳照样升起》中的象征主义 180 多丽丝·莱辛的《金色笔记》中的怀旧情绪

181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英语言语幽默的翻译—以《老友记》为例 182 英语阅读有效教学活动设计研究

183 英语文学作品与改编电影的差异——以 《傲慢与偏见》及其版改编电影为例 184 [会计学]资产减值会计的应用研究

185 The Comparison between“the Mean”of Confucius and“the Mean”of Aristotle 186 模糊语在新闻报道中的语用研究

187 Self-improving English Proficiency by Reading English Classics 188 英语委婉语及其语用学原则

189 On the Differences of Rules for Eye Contact Between the East and the West 190 以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分析《傲慢与偏见》中的爱情婚姻观 191 从美国电影中透视个人主义:以《当幸福来敲门》为例 192 电影《阿甘正传》影视分析

193 面部表情和目视行为的跨文化研究 194 李清照词英译研究

195 A Script-based Study of the Female Theme in Scent of a Woman 196 年代美国梦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折射 197 王尔德童话中的美学观和内在矛盾 198 企业英文简介中的概念语法隐喻分析 199 探寻《呼啸山庄》的道德意义

200 简析狄更斯《远大前程》中的浪漫主义特征

第二篇:狄更斯小说《远大前程》中的批判现实主义特点解读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不做房间里的天使——解读《爱玛》中的女性主体意识 2 商务合同中短语的翻译技巧 3 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角色扮演 4 背诵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 An Analysis of the Religious Elements in Robinson Crusoe 6 任务型语言教学在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A Comparative Study of Women in Fortress Besieged and Pride and Prejudice 8 从后殖民视角解读《孤独的割麦女》 9 英语系动词语义属性及句法行为研究 10 从社会习俗角度分析中西方文化差异 The Comparison of Diet Culture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 12 Analyzing Rhett’s Character in Gone With The Wind----the Mixture of Fire and Ice 13 网络环境下英语专业学生学习策略研究 透过《马丁•伊登》看杰克伦敦对超人哲学的矛盾心态 15 《哈姆雷特》与《夜宴》中人物塑造的比较研究 16 浅析《宠儿》中塞丝背上的树的形象 海明威笔下的另类反英雄——评《艾略特夫妇》和《雨中的猫》中的男性形象 18 《好人难寻》的冷漠主题分析 19 汉英“眼”概念隐喻的对比研究 20 通过阅读提高大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21 英语语言中性别歧视的社会语言学视角 从《认真的重要性》中的布雷克耐尔夫人看维多利亚时代贵族女性特点 23 影响英语阅读效果的主要因素与策略——针对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 24 外交语言策略中的合作原则 从用词的角度分析商务英语信函的翻译 Analysis on Heathcliff's Personality in Wuthering Heights 27 黑色幽默在《第条军规》中的运用 福克纳笔下的“南方淑女”--从互文视角解析凯蒂和艾米莉的边缘化形象特征 29 追逐梦想的人——浅析《刀锋》中拉里的性格多样性 30 商务英语的语用特点及翻译

英汉习语中隐喻的民族性及其翻译策略 32 广告英语的修辞特点分析

A Research on Vocabulary Learning Strategies Employed by Non-English Majors in the CALL Environment 34 《永别了,武器》中的自然象征意义

试析厄内斯特.海明威的悲观主义倾向的成因及其在《丧钟为谁而鸣》中的体现 36 英语学习的性别差异及相应的学习策略 37 论海明威《死在午后》的悲观主义色彩 38 Text Memorization and English Learning 39 Improving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Oral English by Applying English Songs 40 The Effect of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on Creativity in English Translation of Chinese Classical Poetry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

戏仿和影射—《洛丽塔》中的互文性 42 功能对等理论下的新闻词汇翻译

从后现代主义视角解读《第二十二条军规》的无秩序性 44 浅析《心是孤独的猎手》的精神隔绝主题

从自然主义视角审视《嘉莉妹妹》中小人物嘉莉的命运抗争与幻灭 46 《贵妇画像》主题和写作艺术特征 47 埃德加·爱伦·坡幽默小说研究 48 英语国家姓氏文化研究

浅析跨文化交际中的英汉道歉语及其策略 50 英语商务合同的文体特点及其汉译

语境顺应视角下英语情景喜剧中幽默字幕翻译--以《生活大爆炸》为例 52 传统道德与时代新意识之战―论林语堂在《京华烟云》中的婚恋观 53 Translation of Chinese Dish Names 54 Who Is Ishmael: Kantian Philosophy in Moby Dick 55 东方主义视角下康拉德《黑暗的心脏》中西方殖民话语分析 56 论文学翻译中“原作之隐形”存在的必然性 57 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 58 论《福谷传奇》中的象征 59 英语电影对白汉译

从《简•爱》的多译本看中国两性关系的变化 61 英汉亲属称谓对比研究及其文化内涵分析 62 约翰.邓恩诗歌艺术陌生化

英汉思维方式差异对英译汉结构处理的影响

消费主义视角下看《麦琪的礼物》中的男女主人公 65 房地产广告的英译研究

论《红字》中的清教主义思想

《第二十二条军规》中尤索林的观察者与实践者角色评析 68 中外英语教师的优劣势比较:从中学生视角 69 法律英语翻译中的动态对等理论分析 70

《傲慢与偏见》中的对立与统一 72 浅谈英语影片名的翻译

从巴斯奈特文化翻译观谈汉语新词的英译

The Alternation of Language: A Study of Microblogging Vocabulary 75 从中西方节日看中西文化差异

跨文化交际下的中英文禁忌语的对比研究

An Analysis of Symbolic Metaphor in To the Lighthouse 78 Cultural Effects on Advertisement Translation 79 从《马丁•伊登》分析杰克•伦敦的“超人”思想 80 英汉习语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研究 81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及对策

《汤姆叔叔的小屋》中汤姆叔叔的性格分析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wo Roses” in Wuthering Heights--Catherine Earnshaw and Catherine Linton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

信用证中英语语言特点及应用研究 85 从功能对等理论角度看求职简历汉译英

《等待戈多》中的矛盾分析-分裂的语言与互补的人物 87 试析《伊坦弗洛美》中细娜的药品与乡村生活的不和谐性 88 环保宣传语翻译中的文化介入

系统功能语法理论在BB电子商务网站中的应用与实例分析 90 高中英语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The Improvement of English Learning Skills Through Nursery Rhymes 92 从功能翻译理论看电影《功夫熊猫》的字幕翻译 93 从女性主义角度解读《灶神之妻》 94 广告语篇中的预设分析

英文影片名汉译中的文化多元性初探

Saussure’s Five Contributions to Linguistic Study and Its Modern Applications 97 在幻想中回归童年──评析《爱丽丝漫游奇境记》 98 目的论视角下的《边城》的英译研究

在经济全球化下中西方文化差异与跨文化管理 100 “自爱这罪恶占据着我的眼睛”: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的自恋情结 101 关于爱伦坡诗歌死亡主题的探讨

An Interpretation of Initiation Theme in Heart of Darkness 103 颜色词的英汉翻译研究

从警察与赞美诗中分析欧亨利的写作风格 105 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疯狂主妇》

The Influence of the Current American Marital Status on the Christian Views of Marriage 107 A CP-based Analysis of Humor in Friends 108 英汉爱情隐喻对比研究

从涉外婚姻分析中西方文化差异 110 《雾都孤儿》中的善与恶 111 多媒体英语教学的优势与劣势 112 论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

A Comparative Study of Chinese and English Humor 114 从目的论的角度谈商标翻译的原则及技巧 115 网络环境下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研究

The Impact of Loan Words on English Vocabulary 117 An Analysis of Marguerite’s Tragedy in The Lady of the Camellias 118 马丁伊登的自杀根由

Saussure’s Five Contributions to Linguistic Study and Its Modern Applications 120 中医术语翻译方法研究

跨文化广告传播中的语用失误研究 122 会话含义的语用初探

英语谚语中关系分句之先行词he高频使用之探析 124 从合作原则的违反看小品“卖拐”中的幽默

唐诗中比喻修辞格的翻译——以许渊冲英译本为例 126 爱玛人物形象分析

“雨中的猫”与“一个小时的故事”中女性意识觉醒的比较研究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

高中英语阅读技巧教学

基于微博(推特)文化的新型营销模式

从《人鼠之间》中人物的精神分析看美国梦的幻灭 131 《沉默的羔羊》三部曲中汉尼拔博士性格探析

从语用学角度看现代汉语对英语外来词的吸收和使用 133

The Transcultural Differences in the Translation of Commercial Advertisements 135 从旅游看中美核心文化差异

浅析《红字》中女性主义的具体体现 137 论狄更斯在《双城记》中的人道主义思想 138 关于英语口语纠错的研究与建议 139 凝视与对抗:《屋顶丽人》中的两性战争 140 浅谈高中英语教师课堂提问与课堂互动 141 从文化差异的角度看英汉动物习语的互译 142 对《呼啸山庄》里所反映的人性的解读

基于语料库的汉语空间隐喻认知分析——以前后为例 144 Scarlett O'Hara and Feminism 145 A Comparis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Taboos of Social Communication 146 《红字》中霍桑的女性观

论《百舌鸟之死》中的百舌鸟象征 148 对美国总统就职演说的修辞分析 149 国际贸易往来电子邮件写作原则

试论《永别了,武器》中的悲观宿命论(开题报告+论文)151 学习英语词汇方法初探

152 Translation of the Implied Meaning in Communication 153 从性别歧视浅析两位复仇女性之困境——美狄亚及莎乐美 154 模因论视角下的中国网络新词翻译策略 155 中美家庭教育文化对比及其根源分析 156 从多视角比较《论读书》的两个译本 157 中西方常用标语分析

158 《夜莺与玫瑰》和《快乐王子》中奥斯卡•王尔德的唯美主义 159 The Comparison of Diet Culture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 160 广告翻译中的功能对等

161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 at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Level 162 Analysis on Humors in Short Stories by Mark Twain 163 男权制度下的悲剧——论《德伯家的苔丝》 164 梭罗《瓦尔登湖》中的“简单”原则 165 浅谈《永别了,武器》中的感伤主义 166 弥尔顿《失乐园》中撒旦形象的双重性 167 浅析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

168 解读《嘉莉妹妹》中的新女性形象

169 简•奥斯汀《诺桑觉寺》中人物对爱情和婚姻的不同态度 170 文化差异对商标翻译的影响及翻译策略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

171 新课程背景下中学英语教学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意义与对策 172 Improving the College Students’Writing Skill through Cohesive Devices 173 隐喻在英语政治演讲辞中的认知功能—以奥巴马的竞选演讲辞为例 174 从英汉颜色词的内涵看其翻译 175 外语词汇磨蚀及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176 浅谈中西文化中的思维差异

177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黛西的人物性格分析 178 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看广告翻译的策略

179 解读布莱克的《伦敦》与华兹华斯的《在西敏寺桥上》的诗歌异同 180 论英语奢侈品牌的文化及其翻译 181 理智胜于情感

182 浅谈商标的特点及其翻译

183 《道连·格雷的画像》中意识与潜意识的对抗与结合 184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的重生 185 关于英语课堂中教师体态语的研究 186 从消费文化看《美国悲剧》

187 大陆高等教育中英语课堂上教师使用汉语的状况及分析

188 A Popular Form of Subtitles Translation by Fansub Group on the Internet 189 为爱而叛逆——简·爱对爱的渴求的分析

190 从关联理论视角看影视字幕翻译——结合美剧“绯闻少女”进行个案分析 191 论圣经诗篇的修辞特点

192 论《霍华德庄园》中的象征主义

193 The Illusory American Dream--A Comparative Analysis on Martin Eden & The Great Gatsby 194 从违反合作原则研究《生活大爆炸》

195 从跨文化角度对品牌名称的研究——以化妆品品牌为例 196 英语新闻标题的翻译

197 分析西方末世论在美国电影中的体现

198 狄更斯小说《远大前程》中的批判现实主义特点解读

199 A Contrastive Study on Meanings of Animal Word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200 克里斯加德纳的成功之路——电影《当幸福来敲门》评析

第三篇:浪漫主义的美学特征及价值

学院:艺术文化学院

专业: 公共事业管理(专升本)姓名:赵秀克

学号:201014090

浪漫主义的美学特征及价值

——以西方浪漫主义文艺为例

摘要:

18世纪末至19世纪上半叶成为欧洲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时期,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急剧过度,社会意识形态的转变在文艺领域也有了新的变化,浪漫主义应运而生,新时期新艺术思潮的出现往往具备自身的艺术特征,浪漫主义以个人情感的自由抒发,主观情感的强烈表达,并且注重想象兼以夸张的表现手法,着重于描写自然等。艺术特征之中包含了浪漫主义自身的美学特征,这种美学特征在各个学科中表现出了各自的色彩,对各个学科的艺术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具有重要的艺术创作价值。关键词:

浪漫主义、美学特征、价值

浪漫主义一词可以追溯到古法语词ROMAN,而这一词更古老的形式则是Romans和Romant①,反对古典主义的精神桎梏,区别于现实主义的客观真实描绘,浪漫主义以其鲜明的美学特征成为西方美学、文艺发展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正是这种独特的美学魅力征服了十九世纪的艺术家、美学家,他们对浪漫主义情有独钟,无论是在文学还是美术、音乐方面都有独到的浪漫主义美学特征的显现。

一、强调个人情感主观表达,寻求个性解放。浪漫主义认为古典主义宣扬的理性束缚了文艺,于是把抒发情感至于首要地位,对内心世界进行深入的挖掘②。古典主义所推崇的典雅高贵风格成为新时期思想的羁绊,美学、文艺等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限制。恰逢法国大革命爆发,革命不仅带来了巨大的政治影响,而且也带来了激烈的思想文化斗争,“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迅速在欧洲传播,个性解放、个人独立的强调使得艺术家们在自己的创作过程中全面的展现了个人的主观情感表达:雪莱的抒情诗,音韵铿锵、感情真挚,散发着强烈的个人主观情感,个性特征明显; ① 《卢梭与浪漫主义》

(美)欧文·白壁德著

孙宜学译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3年9月第1版第2页

② 《外国文学史》 郑克鲁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年5月第1版第166页

雨果的小说在描绘故事、展现精彩的情节之余个人的组管情感倾向不言而喻;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动听的旋律中能够聆听到个人主观情感的宣泄;席里柯的绘画也特殊的自身情感描摹成为浪漫主义绘画的杰出代表。

二、追求心灵自由、发挥自由想象的精神创造。浪漫主义在强调个人主观情感表达,寻求个性解放的基础上,极力追求“自由化”:自由的心灵、自由的想象、自由的精神创造,这种无拘无束的状态依旧是对古典主义的反抗,浪漫主义把古典主义时期人们受教条规则所压抑的思想全部释放出来,摘去原来的镣铐,让人们伴着自由精神下美学思潮尽情的舞蹈。各种文艺活动自由的开展,所以这一时期文艺界的艺术家们,打开自己的心灵让其尽情的挥洒出自由的个性色彩,德国著名浪漫主义理论家、文学批评家弗·施莱格尔在他的著作中提出“浪漫主义的诗是无限的自由的”。他这样写到:“惟有浪漫主义是无限的和自由的,浪漫主义承认诗人的任凭兴之所至是自己的基本规律,诗人不应当受任何规律的约束。浪漫主义诗的样式在某种意义上都是而且应当是浪漫主义的。”③。雪莱的诗剧《解放的普罗米修斯》正是自由想象下的杰作,通过神话描写反映出当时人们心中追求自由的典型;在济慈的理论中他特别强调了自由想象,他如是说“想象是真实的——想象所攫取的美必然是真实的——不论以前存在过没有„„因为我们认为一切的激情与爱情一样,在他们崇高的境界里都能创造出本质的美——想象可以与亚当的梦相比——他一觉醒来发觉它是真实的。④

三、注重夸张对比的美感表达方式,重视丑的美学价值。古典主义时期的文艺创作除了其主要内容推崇高贵典雅的古典文化以外,仍需遵循相应的创作规律,表现在戏剧创作中则是要遵循“三一律”的创作方法;美术创作中则主要在院派风格的控制下遵循特定的绘画规则。相应的浪漫主义之后的现实主义则强调必须要真实的表现现实环境,并且要具有追求客观统一的典型性,反而陷于一种的机械的复制,缺少了文艺创作的艺术表现能力和想象力的发挥。所以浪漫主义的自由想象加之夸张、对比的美感成为艺 ③ 《西方文论》

张玉能主编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9月第1版第142页

《西方文论》 张玉能主编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9月第1版第152页 ④术特色之一,司汤达在他的文艺理论中号召学习莎士比亚,反对古典主义的“三一律”;雨果提出“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近着优美,丑怪藏在崇高的背后,美与丑并存,光明与黑暗相共”。⑤席里柯的代表作品《梅杜萨之筏》运用极其夸张的表现手法,将人物的运动状态以及生死的对比作了浪漫主义的修饰方法,其美学特征更是具体的展现出来。德拉克洛瓦的《自由引导人民》也是浪漫主义艺术创作手法的典型代表。

四、浪漫主义偏重于描写自然风光,向往人类的自然状态,歌颂自然之美。这一美学特征仍旧对古典主义时期的人们思想受到控制有关,在古典主义时期的人们思想意识存在于固定呆板的环境中,毫无自然之美感,并且现实社会中存在着一些丑陋的现象。所以浪漫主义者把自然作为某种精神境界的象征,他们寄思于自然,希望能够从自然中得到精神心灵的释放,实现自由。英国浪漫主义理论家华兹华斯认为“自然的珍宝探不到底,它即可怡情又可益智“。⑥于是我们可以看到浪漫主义时期诸多描会自然的艺术作品:济慈的抒情诗《夜莺颂》以夜莺的歌声唱出自然世界中的快乐;浪漫主义绘画中对自然地描绘则更加明显:瓦朗西安纳的《湖畔的暴风雨》由透视法产生的空间感,相比高山城堡显得微妙,倾泻而下的雨水十分清楚却有带着些浪漫主义的神秘;康斯太布尔的《麦田》、柯罗的《蒙特枫丹的回忆》都表现出了自然界朴素平时的美感,使得浪漫主义的美学特征在画布上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

浪漫主义的美学特征集中表现在以上四个方面,浪漫主义之所以延续了长达半个世纪之久,这种美学特征的艺术魅力是重要的原因,虽然浪漫主义后期逐渐衰落,并且为现实主义所代替,但浪漫主义所体现出的美学特征的价值及其对后世的影响是重大而又深远的,浪漫主义的美学价值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浪漫主义是对人文主义价值的延伸,是对“人”的价值的提升。众所周知文艺复兴时期虽然在文艺创作上提倡复兴古希腊古罗马的文艺,但其主旨精神是提倡人文主义精神,把人文主义精神作为艺术创作的主体,反对原来 ⑤ 《外国文学史》

郑克鲁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年5月第1版第167页

《外国文学史》 郑克鲁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年5月第1版第166页 ⑥ 固有神权精神,而浪漫主义虽然提倡回到“中世纪”并且经历了启蒙运动理性主义的洗礼,但浪漫主义却是对人文主义的延伸,它所提倡的追求个性自由、追求个性解放以及个人情感的主观表达,正是对于人文主义在十九世纪的新的解读,也是对人文主义人权的新的尊重,因此在西方思想发展史,文艺创作思想中有重要的影响。

其次,浪漫主义是对艺术表现能力的新型扩展,为艺术创作提供给了广阔的空间和新的表现手法。古典主义的创作理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以其固有的创作规律,使得很多艺术作品呈现出呆板的模式,并且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艺术创作的思想发展。浪漫主义的出现打破了这一原有的艺术创作模式,艺术创作者可以随心所欲的发挥自己的艺术想象力,而且不受其他条件的限制,运用夸张、对比等新型创作技法,创作出更多新颖的艺术作品。浪漫主义文学、绘画、音乐等各种不同形式的艺术作品就是最好的例证。

再次,浪漫主义对自然的赞颂使得人们开始真正的关注自然,以自然为一种精神寄托,并且对文艺创作中的“自然状态”有引导作用。浪漫主义所强调的自然是继承了卢梭所提出的“回到自然”的理论,并且在其艺术创作中有更多的歌颂自然、描绘自然的作品。浪漫主义对自然的描绘对于后世的艺术创作有重要的影响,尤其在美术领域中对后来的印象主义画派所强调的“走出画室”到自然中去有重要的引导作用,也开启了西方艺术对自然认真审视的新纪元。

浪漫主义作为一定历史时期的文艺流派运动,具有其鲜明的时代艺术特征,表现出独特的美学特征,但浪漫主义作为文艺史的问题仅局限于一定的历史时期,正是在这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内浪漫主义发挥出的艺术魅力,表现出的美学特征成为人类美学史、艺术史上光辉的一页。

参考书目:

【1】《西方文论》 张玉能主编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9月第1版

【2】《外国文学史》 郑克鲁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年5月第1版

【3】《西方美学史》 朱光潜著 人们文学出版社 2008年5月第7次印刷

【4】《西方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

张石森

刘娟 主编

远方出版社

2006年9月第1版

【5】《卢梭与浪漫主义》

(美)欧文·白壁德著

孙宜学译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3年9月第1版

第四篇: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的风格特征

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的风格特征

姓名:陈小溪 学号:2010710038 学院:统数学院 手机号:*** 浪漫主义的思想产生于 18 世纪中叶,19 世纪初的欧洲文艺思想界。这个时期,政治风云变化频繁。由于欧洲大陆封建复辟,各种思想文化领域和艺术风格先后兴起。在音乐方面,浪漫主义的精神早在贝多芬的晚期作品中就有所表现。如《 田园》、《 英雄》 以及《 第九交响曲》 等等。都有浪漫的色彩出现。但真正揭开浪漫主义音乐序幕的应首推舒伯特、韦柏。

浪漫主义这一词的含义,原来是指用罗曼语书写的故事,进而专指长篇小说或骑士故事,后来也包括传奇小说等。浪漫主义在艺术上的兴起,首先出现于十八世纪的文学中。在作品里,将一切个人的感情、趣味和才能完全不受限制地表现出来。就是说,作曲家强烈地表现出自己的癖好。这与受形式支配的古典主义在理论上相对立。古典主义的音乐是线条式的而且是鲜明的,浪漫主义的音乐富于色彩和感情,含有许多主观、空想的因素。然而,这只是原则上的区别,实际上在古典主义音乐中,已含有浪漫主义的因素,而浪漫派的作品中,也多有古典式的内容。

浪漫主义音乐与古典主义音乐所不同的是,它承袭古典乐派作曲家的传统,在此基础上也有了新的探索。如强调音乐要与诗歌、戏剧、绘画等音乐以外的其他艺术相结合,提倡一种综合艺术;提倡标题音乐;强调个人主观感觉的表现,作品常常带有自传的色彩;作品富于幻想性,描写大自然的作品很多,因为大自然很平静,没有矛盾,是理想的境界;重视戏剧,研究民族、民间的音乐文学,从中吸取营养,作品具有民族特色。在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上,是继承古典乐派,但内容上却有很大的差异,夸张的手法也使用的特别多。在音乐形式上,它突破了古典音乐均衡完整的形式结构的限制,有更大的自由性。单乐章题材的器乐曲繁多,主要是器乐小品,如即兴曲、夜曲、练习曲、叙事曲、幻想曲、前奏曲、无词曲以及各种舞曲——玛祖卡、圆舞曲、波尔卡等。在众多的器乐小品中,钢琴小品居多。声乐的作品中出现了大量的艺术歌曲,并将诸多的声乐小品串联起来形成套曲,如舒伯特《美丽的磨坊女》、《冬之旅》等,就是浪漫主义音乐派创新的艺术题材。和声是表现浪漫主义色彩的重要工具,不谐和音的扩大和自由使用,7和弦和9和弦以及半音法和转调在乐曲里的经常出现,扩大了和声范围及表现功,增强了和声的色彩。作曲家创立了多乐章的标题交想曲和单乐章的标题交响诗,这是浪漫主义音乐的重要的形式。

浪漫主义音乐以它特有的强烈、自由、奔放的风格与古典主义音乐的严谨、典雅、端庄的风格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如果贝多芬的音乐只是黑白电影或版画的话,那么浪漫主义音乐派作品则像水彩画和五颜六色的油画。这一时期产生了两种不同的浪漫主义音乐流派。一种是以勃拉姆斯为主要代表的保守浪漫主义,另一种是积极浪漫主义。浪漫主义音乐时期也是欧洲音乐发展史上成果最为丰富的时期,它极大丰富和发展了古典主义音乐的优良传统,并有大胆的创新,这一时期的许多音乐珍品至今仍深受人们的喜爱和欢迎。而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的特征有以下几点: 民族性、民主性。反对外族侵略和民族压迫,反对封建统治和民族分裂,是浪漫主义音乐的主要思想内容。为了表现这些内容,为了塑造民族英雄形象,反映爱国主义和民族统一思想,在上特别注意吸收民族英雄的精华。

人民性。浪漫主义音乐家受到在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斗争中,人民所表现出来的巨大力量的启示,在他们的作品中力求真实地表现普通人的精神面貌、社会道德、审美观和理想,同时为使作品被人所理解,发展了乐器作品的标题性,创作了大量的标量音乐。

抒情性。它与崇尚理性的古典主义不同,浪漫主义崇尚感性,注重揭示人类精神和内心世界,而这些又是通过作曲家个人的感受表现的。因而抒情性的个人心理刻划,自传性,则成为浪漫主义音乐的重要特征,并促进了抒情体裁的发展。

幻想性。这是作曲家为了在他们的作品中解决残酷的现实与美好理想矛盾,所采取的一种手法。浪漫主义作曲家之所以喜欢从民间传说、神话故事中选也题材和形象,正是由于从这里可以为他们的想象,提供任意驰骋的天地。

新精神。浪漫主义作曲家不但在政治上、思想上和道德观念上反对因袭守旧,而且在艺术上,在音乐体裁,形式以及创作手法诸方面,都进行了大胆的革新,从而发展和丰富了人类的音乐文化。

浪漫主义音乐的风格的形成与其当时的社会因素是分不开的,初期的浪漫主义音乐与其它姊妹艺术一样,也是发自欧洲“启蒙时代”的思想和法国大革命的自由民主思想,它比文学中的浪漫主义要晚数十年。贝多芬的晚期作品已成为初期的浪漫主义的先驱,其后的作曲家们皆可归为浪漫派。从时代上讲,十九世纪中叶是浪漫主义音乐的全盛时期,因为欧洲通过传教等方式与其他国家进行沟通,促进了浪漫主义音乐派的发展。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上半叶是欧洲势力的鼎盛时期,虽然浪漫主意思想逐步衰退,但它留给人们的印象是深刻久远的。

在古典派作曲家贝多芬、罗西尼和韦伯的晚期作品中,已经明显流露出浪漫主义音乐的风格,正是他们开创了浪漫派的先河。1800年前后出生的作曲家们,形成了初期浪漫主义的中心。舒伯特和柏辽兹可谓初期浪漫派音乐的代表人物,他们从格鲁克、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的传统出发,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流派。后来,浪漫主义音乐经过门德尔松、舒曼、肖邦和威尔第等人的进一步完善,在柴科夫斯基、李斯特和瓦格纳的时代达到了巅峰,这些作曲家、钢琴家构成了中期浪漫主义的中心。至于马勒、理查德·施特劳斯和拉赫玛尼诺夫等近代名家的作品,则归于晚期浪漫主义音乐。

早期浪漫主义音乐派的代表人物舒伯特的创作中心是艺术歌曲,艺术歌剧是诗歌和音乐的结合,这是浪漫主义音乐派作曲家抒发诗情画意的理想领域。舒柏特选用的诗歌范围很广,有歌德、席勒等大诗人的诗,也有它的朋友朔贝尔的作品。他歌剧中的钢琴伴奏,不仅起了陪衬旋律的作用,也是创造特定意境的主要手段。舒柏特的歌曲被称为“艺术歌曲”,但许多歌剧中淳朴的音乐语言,常常接近于民歌,他的《野玫瑰》、《鳟鱼》、《菩提树》等歌曲,后来都成为广泛流传的民歌。民歌常用的分节歌的形式也是舒柏特歌曲创作的主要形式。

李斯特是中期浪漫主义音乐派的代表人物,他出生在匈牙利,他的一生对音乐突出的贡献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丰富了钢琴技巧的表现力。

他的钢琴音乐不仅有诗情画意的小品,也有宏伟、辉煌的艺术效果和具有交响性的乐曲,他使钢琴音乐获得了管弦乐队般的效果,气势宏伟,热情磅礴。二是他首创了单乐章标题交响诗体裁。一生中他写了十三首交响诗,以《前奏曲》和《塔索》最为著名,这些交响诗具有叙事性、抒情性、描写性和戏剧性的特点。此外,在李斯特的作品中鲜明的匈牙利民族特色体现得尤为突出,如反映匈牙利民间生活的19首匈牙利狂想曲,其中第2、6、12、15首是经典之作。

理查施特劳斯是晚期浪漫主义音乐派作曲家。作为一位作曲家,施特劳斯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交响诗方面,他完善了交响诗的结构形式,精心创作主导动机以及专门描写人物、地点、情景的音乐片断。他的管弦乐配器方面同样显露了卓越的才能,他的作品线条思绪极尽各种乐器之性能,使他的作品中一个极平常的动机或主题也能发出最迷人的光彩。施特劳斯的歌剧创作主要受瓦格那的“乐剧”的影响,作曲技巧虽然高超,但内容比较苍白,与瓦格那的作品相比较要单薄得多。他的作品有时象一篇充满绚丽辞藻的散文,但却在复述一个空洞无聊的内容。施特劳斯是由古典创作和浪漫主义音乐的杰出综合者,莫扎特的明澈,贝多芬的动荡,勃拉姆斯的结构感,瓦格那的英雄性,李斯特的标题音乐,激发了他的创作欲望。他对管弦乐队的熟练把握使他的作品发出迷人的光彩,但世纪末的文化特征,也充分体现在他的作品中,即唯美主义和颓废主义的倾向。他的创作和瓦格那一道预示了二十世纪音乐的来临。

浪漫主义音乐派在音乐史上的地位不言而喻,这一时期不但盛产伟大的音乐家,而且音乐体裁空前广泛,出现了诸如无词歌、夜曲、艺术歌曲、叙事曲、交响诗等新颖、别致的形式,是人类艺术史上的一大“宝库”。

第五篇:论舒婷诗歌的浪漫主义特征

论舒婷诗歌的浪漫主义特征

摘要

舒婷是一个天才式的抒情诗人。她的诗,是用真情谱写的一曲美丽而忧伤的歌!她的诗歌,将感情和艺术融合得天衣无缝,和谐的音 韵性、优美的形式感、飞驰的想像、丰富的意象、深邃的意境都是那 样信手拈来、自然天成,将浪漫主义的审美特征发挥到了极致,给单调的中国现代诗歌带来清新的空气。本文从舒婷诗歌的情感和意向入手,探讨其诗歌的浪漫主义特征。

全文分为引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正文部分围绕舒婷诗歌的浪漫主义特征分两章加以阐述。浪漫主义最大的特点就是抒情性和丰富的想象。第一章主要论述舒婷诗歌忧伤的情感。舒婷的诗诞生在中国的苦难岁月,忧伤是她情感和创作的一大特 色。她的诗,既是对时代忧伤的抒写,也是对爱情忧伤的诠释,同时 亦流露着温婉柔情的母性情怀;她把个人忧伤与大众的忧伤结合在一 起,在忧伤中又蕴含着对未来无限的憧憬。第二章主要分析其诗歌的意象艺术。她的诗歌意象十 分丰富,其意象的变化与组合随情绪的变化而变化,自然天成,具有 ‚因情臵象‛的特点。关键词:舒婷,忧伤,音韵节奏,意象,抒情艺术

Abstract Shu Ting is a genius of the Lyric poet.Her poetry, is a beautiful and sad song which composes with the true feelings!Her poetry, the feelings and art have a seamless heavenly robe, sound rhyme, graceful form harmoniousfeeling, flying imagination, rich imagery, profound artistic conception is that kind of have one's words at hand, naturalTiancheng, the aesthetic features of Romanticism to play to the extreme, to the Chinese modern poetry monotonous bring fresh air.This paper from the emotion and intention of Shu Ting's poetry of the romantic characteristics, discusses its poetry.The full text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introduction, text,epilogue.The romantic features around Shu Ting's poetry is divided into two chapters to elaborate.Romantic is the biggest lyricism and rich imagination.The first chapter mainly discusses Shu Ting's poetry feeling of sadness.Suffering the poetry of Shu Ting was born in China, sad is her feelings andthe creation of a special color.Her poetry, both times sadexpression, but also to love sad interpretation, but also show a mild tenderness maternal feelings;her personal sorrow and mass sadness together, in sorrow but also contains infinite longing for the future.The second chapter mainly analyzes the image art of poetry.Her poetry images of ten rich,changes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image changes, along with the changes of mood natural Tiancheng, with “because oflove is like”.Keywords: Shu Ting, blues, rhythm, imagery, lyric art

引论

舒婷,一个满蕴诗意的名字:舒婷的诗,‚文如其名‛,是缪斯腾飞的杰作!她的诗总是浸透着真挚的感情,充满忧伤的旋律。正如她自己在诗中所言,她的诗是‚忧伤的花朵‛然而,在忧伤的旋律中,希望的蓓蕾也悄然绽放!忧伤和灼热、失望和 希望、伤感和浪漫、痛苦和理想,都在其诗歌中融为一体。除此之外,她的诗歌,充满大量的意象,表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她将被否定已久的浪漫主义重新发扬光大,成为新时代诗坛的代表人物。她的诗,是自我真情的流露!她用自己的一支 秀笔抒写出人间普遍的忧伤,将个人的忧伤与大众的忧伤、时代的忧伤紧密地连 接在一起。她又是一名‚歌‛手,将感情和艺术融合得天衣无缝。和谐的音韵性、优美的形式感、飞驰的想像、丰富的意象、深邃的意境都是那样信手拈来、自然 天成。

几十年来,学者们对舒婷的研究从未间断过。1980年《福建文艺》刊登了 舒婷的《心歌集》,紧接着于2月开始,以舒婷诗歌研究为切入点,进行了长达 ―年多的‚关于新诗创作问题的讨论‛。孙绍振的《恢复新诗根本的艺术传统一 一舒婷诗歌创作给我们的启示》、刘登翰的《一股不可遏止的新诗潮一从舒婷 的创作和争论谈起》及其《通往心灵的歌一记诗坛新人舒婷》就是代表性文章。在这一讨论时期,评论者都还处于对舒婷诗风的惊奇之中,评论文章虽然很多,但都集中在对其存在的合法性的争论上,思路并不是很开阔。这也不难理解,人们刚刚从十年浩劫中走出来,对于浪漫主义心存疑虑。1983年以后,关于 舒婷诗歌的讨论表面上不如盼两年热烈,但实际的研究却不断深人,其中具有代 表性的是周良沛的《殊途同归一一读舒婷几首诗有感》,以及由此引发的几篇与 之‚商榷‛的文章。从80年代后期开始,对舒婷的研究开始向纵深方向发展,刘登翰的《会唱歌的鸢尾花:论舒婷》和谢冕的《在诗歌的十字架上:论舒婷》就 对舒婷诗歌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进入90年代,关于舒婷诗歌的研究不断深入, 进一步探索她在当代文学史的作用和地位。宋耀良《十年文学主潮》一书中就认 为舒婷在语言上对当代汉文学语言作出了开拓性贡献,任萍的《论舒婷诗歌对民 族诗美传统的继承》一文也对此进行了专门讨论。

从九十年代中期开始,对舒婷诗歌的研究开始集中在思想情感层面,罗关德 的《论舒婷诗的复调情感》、孙秀华《论舒婷诗歌的情感思维方式》、榻展图《舒 婷:悲剧情感的凸现》、刘广涛《痛苦的升华、泪水的结晶》等文章就对舒婷诗歌的情感尤其是忧伤情调进行了深入的阐述。这深入到了浪漫主义的本质。与此同时,也有部分学者开始将目光转向舒婷诗歌的艺术特征研究,尤其是她诗歌中丰富的意象。本文着重探讨的,就是舒婷诗歌的浪漫主义特征,主要体现在忧伤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之上。第一章直率的情感

浪漫主义的第一个特征就是强调抒发个人情感,以情动人。舒婷的诗歌,充满忧伤,这种忧伤不止是个人的忧伤,而是一个时代、一代人的忧伤,它更有打动人心的力量。1.舒婷诗歌的感情基调一忧伤

舒婷是一个天生的抒情诗人。著名的评论家孙绍振曾这样评价:‚舒婷的全 部天赋,全部冰华都集中在她的抒情上,先天的敏感和后天的多情都使她不费劲 地在抒情上取得成就,她写出了那么多我们天天感到却说不出來的平凡的、不起 眼的、被颂歌和战歌遗忘的情感……她美化了这些情感,以优美的旋律和璀灿的 色彩,使我们的感官和心灵震惊。‛①^的确,舒婷的感情丰富而真挚、热烈而优美, 与此同时,因为时代的感伤氛围,个人身世的不幸和善良脆弱的天性,她的诗歌 便自然而然地打上了 ‚忧伤‛的烙印。

翻开舒婷的诗集,满纸浸染的都是一种忧伤的情愫。从‚我献出了,我的 忧伤的花朵‛到‚我的痛苦变成忧伤,想也想不够,说也说不出‛,从‚当洞箫 和琵琶在晚照中唤醒普遍的忧伤‛到‚美丽的梦留下美丽的忧伤‛,从‚我还不 知道有这样的忧伤‛到‚叫我怎能不哭泣呢? ‛……诗人的‚泪水‛洒满了她个 人建筑的诗苑,也敲打着读者的心灵之弦。经过笔者的统计,在其代表作《舒婷 的诗》中,第一辑一‚痛苦使理想光辉‛共有诗歌33首,而出现‚忧伤、悲 伤、哭泣、泪水、痛苦、荒凉、牺牲、死亡‛等带明显感伤色彩的诗歌就有26 首,比例竟高达799^。由此,我们可以在‚量‛上将舒婷诗歌的感情基调锁定 在‚忧伤‛ 二字。

‚忧伤‛,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忧愁悲伤‛,它是一个满蕴情感的词语。这恰恰与舒婷的艺术气质不谋而合。舒婷是一个情感型诗人,她曾这样说:‚尽 管我明白作品要有思想倾向,但我成不了思想家,起码在写诗的时候,我宁愿听 从感情的引领而不大信任思想的加减乘除。‛也许正因为此,舒婷才能在历史的 转折期,在诗风的转折期,成为读者目光的焦点。舒婷的诗歌,是在‚在历史的 聚光灯下‛,由心灵最真实的情感打造出来的‚独一无二的声音‛。情感的真实成 就了其诗歌‚质‛的忧伤。事实上,舒婷诗歌忧伤的艺术风格也是众多评论者的共识。赵树勤主编的《中 国当代文学名家研究》一书中,就认为舒婷诗歌具有‚美丽而忧伤的抒情风格‛;罗振亚在论文《心灵与历史的同构》中说,‚舒婷总是用美丽的忧伤曲调,诉说理想被阻隔的忧郁痛苦。‛杨景龙在《忧伤的花朵一 舒婷诗与唐宋婉约词的对比解读》中写到:‚舒婷诗歌总体的美感特征亦是‘忧 伤执著的悲美’‛。

无论是从对诗歌‚量‛的统计,还是从情感的‚质‛之所在,以及评论家的 评论來看,我们都可以毫无疑虑地说,舒婷的诗歌的确贯穿着一股忧伤的主旋律。正如她自己所概括的那样,她的诗歌是‚忧伤的花朵‛。2一代人的忧伤

鲁迅说:‚诗是民族的声音,对于时代精神,诗应该是最敏感的水银柱。‛^舒 婷的诗就是那个时代的产物,她的忧伤带着浓厚的时代色彩,当我们探讨其诗歌 的忧伤内涵时,让我们首先从她在那个时代的经历开始。

文革,这样一个思想禁锢、艺术封锁、个性缺失、人情冷漠的时代,对于老 百姓来说,绝对是一种纯粹的灾难。正如评论家谢冕所说:‚一个让人猝不及防 的变态时代,颠倒了由革命胜利而建立起来的生活秩序。几乎所有的人都在这场 空前的**中蒙受了耻辱与灾难。‛②舒婷也不例外。文革给舒婷的生活造成了极大的苦难,她经历了今天的年轻人所无法体验到 的磨难和不幸:早在50年代,她的父亲就被打成了‚右倾分子‛,母亲承受不了 这种苦难生话的打击,忧郁成疾,过早地逝去了。在这段时间里,她时常满头大 汗地从噩梦中惊醒,然后‚收拾些衣物和食品,送去给被监禁的家人‛,③从一个 噩梦‚走进另一个充满喝斥、白眼的噩梦‛。1969年,初中还未毕业的她便与 她的同代人一起,‚将英语课本和普希金诗抄打进她的背 包在撕裂人心的汽笛声中,走向异乡‛到农村插队落户。1972年,舒 婷被照顾回城。即使如此,这一段待业的经历,仍给她‚留下了千疮百孔的记忆‛,‚疼痛深植骨髓‛。③在最初的小石铸厂里,因为她的‚苍白、消瘦和高度近视眼镜惹來了猜忌和讥嘲的目光。随后,她又曲折辗转地换了很多工作:水泥 预制品厂、漂染厂、织布厂、灯泡厂。的确,破碎的家庭、噩梦般的世界、痛苦 的经历,使舒婷遭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心灵的创伤。因为在她人生最美好的青春 年华里的这一场‚史无前例‛的文革风暴,她的理想,就像那个时代所有人的理 想一样,化为了泡影。

文革的这段坎坷经历,让舒婷成为了一个真诚而本色的时代歌者。④她在散文 《生活、书籍与诗》中这样写道:‚我曾经发誓要写一部艾芜的《南行记》那样 的东西,为被牺牲的整整一代人作证‛。在《一代人的 呼声》中,诗人写道:‚我决不申诉,我个人的遭遇,错过的青春,变形的灵魂‛, 她将个人的经历臵于一代人的惨痛遭遇之中,成为他们的代言人,唱出他们心中 的委屈和幽怨、不满和质问。在《船》中,理想与现实之间不可 逾越的一步之遥,被诗人诠释得淋漓尽致。‚无垠的大海,纵有辽远的疆域,咫尺之内,却丧失了最后的力量。‛为了 ‚纪念一位被迫害致死的老诗人‛,舒婷写下《悼》。在诗中,诗人向时代发问:‚你为什么牺牲? 你在哪里倒下? ‛,继而 又给予这样的回答‚时代垂下手无力回答,历史掩起脸暂不说话。‛在这精 彩的一问一答中,那个指鹿为马、黑白颇倒、扭曲变态的时代再也无处藏身,只 能在众人的目光中羞愧不己。这是生命的无端毁灭,这个时候,谁能说,‚老诗 人‛不是一个时代的牺牲品?直率的个人情感

除了对历史的反思,诗人还在诗歌中大胆抒发个人感情,表现对爱情的渴望和呼唤,及由此带来的痛苦。这种情绪在诗歌《赠》和《无题》中表现得非常深刻。‚我‛沉浸 在初恋的热烈情感之中,而‚爱人‛却没有察觉——‚你没有察觉到,我在你身 边的步子放得多么慢‛,但单相思的痛苦并不能阻止诗人对爱情执着的追求——‚如果你是火,我愿是炭‛,‚如果你是树,我就是土壤'。在《无题》中,‚我‛因 为能‚转动你胸前的纽扣‛,能‚拽着你的胳膊在堤坡上胡逛‛而快乐着。但是 又因为你的木愣而‚悄悄叹气‛。我的‚害怕‛、我的‚快乐‛、我的‚爱‛都只 属于我自己,却没有人与之分享,这是多么忧伤的爱情啊。短短三节诗将热恋少 女的激动与惊慌、羞怯而含蓄、甜蜜和痛苦展示得入木三分。

另外,类似的诗歌还有那首《四月的黄昏》:‚四月的黄昏,好像一段失而复 得的记忆,也许有一个约会义至今尚未如期;也许有一次热恋永不能相许。要哭泣你就哭泣吧,让泪水流呵,流呵,默默地‛。整首诗表达的是失恋的痛苦,爱 情的无法实现仿佛宿命一般,折磨得人痛苦不堪。既然‚单恋者‛爱情的伤痕无 法治愈,那么,选择‚哭泣‛也许是一种最佳的缓解痛苦的方法吧!

正如这些诗歌中所展示的那样,舒婷的爱情诗,更多的,是带着疼痛的爱恋。有学者认为,‚理想和爱不能如愿是舒婷20世纪70年代对人生痛 苦的真切感受,也是她悲剧情感体验的主要特征之一。‛①当然,舒婷是否真的 经历过爱情‚单相思‛的不幸,还无法考证。但是,其诗歌中始终无法掩饰的悲剧爱 情色彩,却让我们体会到了一个‚单恋者‛对于感情的痛苦、惆怅和无奈。而这种真挚而直率的情感表达,契合了浪漫主义最重要的精神特质。

第二章大胆的想象和丰富的意象

浪漫主义的第二个特点是大胆的想象,这一点在李白的诗歌中就有充分的体现。李白的诗歌情感是张扬豪放的,这一点和舒婷截然不同。不过想象的自由翱翔并无二致。

舒婷注重用意象来 表现感情,所以在她的诗歌中,‚眼泪‛、‚落叶‛、‚黄昏‛、‚忧伤的花朵‛、‚泥 泞‛、‚阴云‛、‚雨‛、‚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 路基‛、‚伤痕累累的乳房‛……一系列被忧伤情感濡染浸透的诗歌意象在诗行中 接踵而至,形成了庞大的忧伤意象体系。

在本章,我们将主要通过诗歌意象的丰富与变化、事意象的擷取、哀婉意境 的营造等方面来观察舒婷在意象运用方面的特色。1意象的丰富与变化 正所谓‚立象以尽意‛,意象的运用成为诗歌审美传达的主要手段之一,这 在舒婷的诗中体现得非常突出。舒婷注重通过丰富和富于变化的意象来传达情 感。她把深沉的思考、诚挚的感情融于清新独特而又丰富的意象之中,寓于意象的变化与组合艺术之中,给人以情的感染,美的愉悦。

舒婷十分重视诗歌的意象艺术,注重通过意象的精心选择和营构来对诗情进 行表达。她诗歌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运用的意象十分丰富,这在一方面体现为 意象的数量非常庞大,另一方面则体现为取象角度的丰富性一也就是说,当某 些诗人只能用个别的意象来表现某种情感时,舒婷却能从各个角度,用丰富变幻 的意象进行立体化的表达。

舒婷诗歌意象的数量是极其庞大的,她擅长通过意象来表达情感,注重在生 活中选择意象、提炼意象,甚至通过想象來创造意象,由此使得其诗歌意象异常 丰富。在其整个诗作中常出现的具有泛化性的类别意象就有十多种,臂如大海、土地、眼泪、落叶、雨水、母亲、肩膀、花朵、星星、黄昏、灯、水、树、梦、窗、雨等;而独创性的个体意象则更多,如鸢尾花、凌霄花、三角梅、双桅船、黄昏星、方尖碑、仙人掌、白手帕、羽绒衣、神女峰、万花筒、橡树、木棉、水 仙等等。当然,整体数量的繁多并不能成为意象丰富性最主要的证明,真正的丰 富性体现在每一首诗歌当中。

舒婷常常在每一首诗歌中运用多样的、富于变幻的意象,其意象的丰富程度 让人惊叹。臂如诗歌《这也是一切》: 不是一切大树 都被暴风折断; 不是一切种子,都找不到生根的土壤; 不是一切真情

都流失在人心的沙漠里; 不是一切梦想

都甘愿被折断翅膀。不是一切火焰,都只燃烧自己 而不把别人照亮; 不是一切星星,都仅指示黑暗 而不报告曙光; 不是一切歌声,都只掠过耳旁 而不留在心上。

这是诗歌的第一节和第三节,一连串的意象在诗行中接踵而至,数量之大令 人惊奇。在第一节中出现了 ‚大树‛、‚种子‛、‚真情‛、‚梦想‛等四个意象,在 第三节中又出现了 ‚火焰‛、‚星星‛‚歌声‛等三个意象。富于变化的意象 多层面、多视角地喊出了诗人心中对处在痛苦之中的一代青年的鼓励。告诉他们: 生活虽然遍布荆棘,但希望还在,我们要披荆斩棘、憧憬未来。意象的丰富将这 种忧伤和憧憬并存的多元情感展现得淋漓尽致,毫无疑问,这是任何单一的意象 所无法企及的。

又如诗歌《初春》中,诗人同样运用了一连串的意象,有象征残酷现实的泪 水、乌云、霜、狂风等意象,也有代表希望的太阳、花、鸟、惊雷、梦、杜鹃等 意象。丰富意象的使用,加强了诗歌情感的表达,预示着时代即将走过寒冷的严 冬、迎來温暖的春天,在忧伤中蕴含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类似的诗歌在舒婷诗集中俯拾即是、信手拈來。例如《也许》中就连续出现 了 ‚心事‛、‚路‛、‚灯笼‛、‚生命‛、‚泪水‛、‚太阳‛、‚肩‛等意象,《心愿》 同样运用了 ‚表格‛、‚朱笔‛、‚遗产‛、‚民间故事‛、‚潮粮的眼睛‛、‚辗转的鸣 鸟‛、‚隐秘的小路‛等意象。此外,《怀念》、《致橡树》、《思念》等诗歌中也有 着丰富的意象。舒婷总能用变幻万千的丰富的意象来加强情感的表现,这就是她 的高明之处。

上面所说的是舒婷诗歌意象在数量上的丰富性,与此同时,其诗歌意象还具 有‚繁复性‛的特点,即取象角度的丰富性。当然,这种‚繁复性‛是与意象数 量的庞大密不可分的。正因为取象角度的多样性,才成就了意象体系的庞大。‚繁复性‛,换句话说,就是为了抒发某种情感,诗人能够从多角度选择意象加以表 现。下面就让我们通过对特定诗歌的分析来体会舒婷诗歌意象的‚繁复性‛。以 《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为例,在这首诗中,这种取象角度的丰富性体现得非 常明显。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照你在历史的隧道里蜗行摸索; 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

是淤滩上的驳船 把纤绳深深 勒进你的肩旁; 祖国呵!

这是诗歌的第一节,为了体现祖国的古老、贫穷和落后,诗人从‚河边上破 旧的老水车‛写到‚额上熏黑的矿灯‛,从‚干瘪的稻穗‛写到‚失修的路基‛、‚淤滩上的驳船‛,五个迥异而又相互联系的意象将诗人对祖国落后的深深的沉 痛表现得淋漓尽致。取象角度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将祖国破旧、黑暗、衰败、苦难、贫穷的形象立体化地体现出来,一种悲哀之情也从字里行间自然而然地流露出 来。我是你簇新的理想,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 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 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是绯红的黎明 正在喷薄; 祖国呵!

这是诗歌的第三节,为了讴歌祖国的新生、复苏、欢乐和光明,诗人选择了 ‚簇新的理想‛、‚古莲的胚芽‛、‚挂着眼泪的笑涡‛、‚雪白的起跑线‛、‚绯红的 黎明‛等意象,这连续出现的五个类似却又视角不同的意象多侧面、多色调、立 体化地勾画出了祖国的蓬勃希望和灿烂绚丽。总的來说,这两组相反意象的选择,本身就是取象角度的不同。与此同时,在每一组意象内部,诗人又从多个角度来 选择意象。意象的‚繁复性‛使诗人对祖国热忱的爱在读者面前一目了然。

又如《母亲的方尖碑》一诗,为了表达那种对已经辞世的母亲的想念 和心中难以言说的忧伤,诗人从多个角度选择了很多与母亲有关的意象:‚乌柏 树‛、‚逆光的湖水‛、妈妈唇边的‚笑影儿‛、‚红玫瑰‛、‚她照料过的香橙树‛ 以及香橙树的‚果实‛等等。这些意象事实上就是母女之间相依相偎的证物,使诗歌的忧伤情感更耐咀嚼,读来也更意味深长。从这两首诗歌中,我们可 以‚窥一斑而见全豹‛,她的大多数诗都是如此。

舒婷的诗歌意象不仅丰富,同时又富于变化。意象富于变化的特征是与其丰 富的特点相辅相成的。⑤因为意象的丰富,所以这种变化就更加灵动自如;又因为 意象富于变化,所以舒婷诗歌的意象体系就显得更加丰富。舒婷诗歌的意象富于变化,并且这种变化可以说是自然天成、毫无矫揉造作 的痕迹。她能很好地根据诗歌的情感强度安排意象密度,使意象密度随情感强度 的变化而产生疏密有致的变化,以此推动情感节奏,控制情感的宣泄力度。这在诗歌中一般表现为:情感浓烈处,持久处,意象密度高一些;情感疏淡处,意象 密度相对低一些。意象疏密有致的变幻,形成了诗歌特有的节奏感。一连串变幻 的意象既造成诗境又形成诗情的流动感,引起我们类似乐感的情绪波动,呈现出 一种特殊的音乐美。如《致橡树》: 我如果爱你一一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诗的前三行用‚凌霄花‛这一意象,集中表现了缺乏独立人格和具有依附性 的爱情观。这时,诗人的情感还比较疏淡。我如果爱你一 ^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萌重复单调的歌曲;

接下的三行,诗人以相同的句式表现了另一象征奉献式爱情观的‚鸟儿‛。此时,诗人的情感还停留在原来的疏淡程度。也不止像泉源,‘ 长年送来清凉的慰籍; 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相对于前两节三行一意象的形式,‚泉源‛和‚险峰‛这两个代表奉献式爱 情观的意象,出现的密度相对加强,变成了两行一意象的形式。甚至曰光。甚至春雨。^

随着诗人情感的不断加强,诗歌的意象密度明显增高,由两行一意象变成了 每行一意象。诗歌意象越来越密的变化淸晰地折射出诗人愈演愈烈的批判情感。不,这些都还不够!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通过前面对‚凌霄花‛、‚鸟儿‛、‚泉源‛、‚险峰‛、‚0光‛、‚春雨‛等象征 依附式和奉献式爱情的意象的强烈批判,诗人最终将全诗的中心意象一‚木棉‛ 搬上诗歌荧幕,从而将自己的爱情观定格在‚独立‛二字。诗人的情感趋向稳定,意象密度也随之由密转疏。

这种疏密有致的意象变化艺术在舒婷的诗歌中运用得十分广泛。除了《致橡 树》外,在《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这也是一切》、《土地情诗》、《会唱歌的 莺尾花》、《心愿》等诗歌中也有十分明显的表现。诗歌意象疏密有致的组合,勾 画了一条诗情运动的优美曲线,谱写了一曲诗情流动的唯美旋律,增强了情感的 节奏性和诗歌的音乐感。也只有如此丰富的想象力,才能构筑如此丰富的意象。结语

在现代诗歌历史上,舒婷也许是唯一一位能与李清照相媲美的优秀女诗人。她是在中国当代诗坛诞生的一颗明珠,其光芒足以辉耀中国当代诗坛。

舒婷是一个天生的抒情歌手,浓厚的抒情性是其诗歌最重要的特质。在她的 诗中,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她诗歌中力透纸背的一个‚情‛字。她的感情丰富 而真挚、热烈而优美,她用自己的真诚和博大的母性情怀奏出了忧伤而芙丽的旋 律。⑥其如泣如诉、凄婉低徊的诗句超越了字句的局限,数十年来在无数的读者中 引起共鸣。

舒婷的诗歌是情感和艺术的完美结合,她为自己的情感找到了最佳的外在表 现形式,在音韵节奏和意象上,都能做到随情赋形、因情臵象。舒婷在中国诗歌 艺术的传承上,具有其重要的地位。谢冕曾这样评价舒婷:‚她是新诗潮最早的 一位诗人,也是传统诗潮最后的一位诗人。她是沟,她更是桥,她体现诗的时代 分野。‛ 孙绍振先生也指出:‚她代表着我们的未来,但是她的风格却来自我们 的过去。‛⑦事实也的确如此。舒婷的诗,是汲取中国传统诗歌和中国新诗、尤其 是新月派和现代派的艺术养料成长起来的。其忧伤哀婉的情感基调隐现婉约词的 浸染,其诗歌的音韵节奏艺术和意象艺术又传承了中国新诗、尤其是新格律诗的 基因。‚她把几十年前新诗的优良传统一下子带到我们面前‛,⑧她继承了新月派 诗人闻一多、徐志摩等对诗歌外在格律形式的追求,继承了现代派诗人戴望舒、何其芳等对诗歌音乐性等艺术的追求。

与此同时,她的诗又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在诗歌的抒情艺术上,她拋弃了新 月派诗歌格律形式追求上的刻意痕迹,使诗歌音韵、意象艺术既富于形式感而又 自然天成,其诗歌有一种与生俱來的歌唱性和朗诵性。此外,舒婷对国外的诗歌 艺术也有所吸取。她的诗歌,标志着浪漫主义的回归,呼唤着美好的人性,表达着真挚的情感,也预示着一个崭新的时代的到来。参考文献

1〕艾青诗论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2〕陈晓阳舒婷傅天琳比较论.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0

3〕陈敢,肖宇冰,戴望舒与舒婷诗歌比较,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0 4〕何世龙,舒婷诗歌的抒情技巧.安徽师专学报,2005

5〕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6〕洪子诚,杨登翰中国当代诗歌史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7〕胡经之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8〕金钦俊新诗三十年⑷.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1。9〕黎阳阳试析舒婷诗歌的女性意识.新余高专学报,2006,10】林平乔舒婷诗歌写作特征论.文史博览,2006

11吕进.中国现代诗学.重庆:重庆出版社,1991。

12〕罗关德,论舒婷诗的复调情感宁德师专学报,1995,13〕沈仁康,抒情诗的构思⑷.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78。14〕舒婷.你丢失了什么.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6。

下载简析狄更斯《远大前程》中的浪漫主义特征word格式文档
下载简析狄更斯《远大前程》中的浪漫主义特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试论《巴黎圣母院》的浪漫主义艺术特征

    本 科 毕 业 论 文 论 文 题 目指 导 老 师学 生 姓 名学 号院 系专 业写 作 批 次 44941122220002 2013春:试论《巴黎圣母院》的浪漫主义艺术特征:黄汉平教授 :庄铁宁 : :网络......

    (英语毕业论文)查尔斯.狄更斯《远大前程》中郝薇香小姐的性格和悲惨命运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哈利波特》中的励志精神 2 论《芒果街上的......

    浅论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征(推荐5篇)

    浅论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征 摘 要:李白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的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歌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特色,洋溢着火焰般的激情,具有“气吞万里如虎”的气势,构建......

    中国古典浪漫主义诗歌的特征(推荐五篇)

    中国古典浪漫主义诗歌的特征 屈原的浪漫主义 《三国演义》吸引读者,是因为里面有运筹帷幄的谋士与英勇无比的武将;《水浒传》吸引读者,是因为里面有忠肝义胆的好汉与令人恨之......

    双城记中体现的狄更斯的矛盾

    The Analysis of Dickens’ Conflict in A Tale of Two Cities Abstract: Charles Dickens is one of the greatest authors of England in the 19th century. A Tale of Tw......

    中国古代文学史中的浪漫主义

    中国古代文学史中的浪漫主义 中国古代文学史中的浪漫主义起源于屈原的楚辞,浪漫主义贯穿于中国古代文学的各个方面,主要有小说、诗歌、戏剧等,其中在诗歌和戏剧中取得较多的......

    浅析《双城记》中狄更斯的浪漫现实主义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 最新200份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科技英语翻译中的词性转换研究 2 从《简•爱》的多译本......

    论狄更斯文学作品中的人道主义思想

    论狄更斯文学作品中的人道主义思想 摘要:狄更斯将人道主义情怀渗透在他创作的各个时期的作品当中,宣扬一种仁善道德的精神,以一种宽恕,理解的态度来对待阶级矛盾。这种思想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