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我国政府会计主体现状及重新界定
浅谈我国政府会计主体的现状及重新界定
摘 要
政府会计主体是政府会计核算和监督的特定单位或者组织,是政府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目前,我国的政府会计侧重于某一个具体部门,采用单一主体的预算会计主体模式。这种模式将政府预算与政府具体使用资金的核算割裂开来,使得预算对具体财务资源的使用缺乏控制,达不到政府预算的目的。
本文首先对政府会计主体的内涵与其双重性进行分析,对我国现行政府会计主体的现状进行讨论,同时对于德国、美国、英国等国的三种不同的会计主体进行介绍,最后对现阶段我国学者对于政府会计主体重新界定的观点进行归纳,在借鉴西方政府会计主体界定的实践经验,对我国政府会计主体的重新界定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政府会计主体 记账主体 报告主体 基金主体 双主体
目 录
引言„„„„„„„„„„„„„„„„„„„„„„„„„„„„„ 3
一、政府会计主体的内涵„„„„„„„„„„„„„„„„„„„ 3
二、政府会计主体的双重性:关于记账主体与报告主体的讨论„„ 4
三、我国政府主体的现状„„„„„„„„„„„„„„„„„„„„„ 5
四、国外政府会计主体的模式„„„„„„„„„„„„„„„„„„ 6
(一)德国法国的政府主体„„„„„„„„„„„„„„„„„„„„ 6
(二)美国州与地方政府的基金主体„„„„„„„„„„„„„„„„ 7
(三)英国等国的政府与基金并存的“双元主体模式” „„„„„„„„9
五、现阶段我国学者对于会计主体重新界定的观点„„„„„„„ 10
(一)政府主体:“组织性质”学说的提出„„„„„„„„„„„„„ 10
(二)基金主体:“资金来源与用途”学说的提出„„„„„„„„„„ 10
(三)双主体„„„„„„„„„„„„„„„„„„„„„„„„„„11
六、政府会计主体重新界定的相关建议„„„„„„„„„„„„„ 12 结束语„„„„„„„„„„„„„„„„„„„„„„„„„„„14 参考文献„„„„„„„„„„„„„„„„„„„„„„„„„„„„„14 浅谈我国政府会计主体的现状及重新界定
引 言
政府会计改革,是一场关乎政府公开透明、管理方式、行政职能转变和预算管理制度的变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当前社会公众对政府会计信息需求的呼唤。政府会计改革首先应对会计主体、账户设置等问题达成共识。政府会计主体解决政府会计核算和监督的空间范围问题,是区分不同主体之间、主体与主体所有者之间利益界限的依据。政府会计主体界定问题是政府会计改革中的一个难点,关系到政府会计模式的选择。只有通过识别和界定政府会计主体,才能确定政府财务人员服务的范围以及财务报表供给的对象,从而提供具有相关性和可靠性的政府会计信息。
迄今为止,我国尚未真正意义的政府会计主体,对政府会计主体的研究也只是作为政府会计假设的一部分,并未系统和全面地对其进行阐述。我国在政府会计主体的界定方面,尚处于刚刚起步阶段,还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因此,对政府会计主体的界定问题进行研究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政府会计主体的内涵
会计主体,又称为会计个体、会计实体,是会计假设或会计基本前提中的核心内容,是指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明确界定会计主体是开展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工作的的重要前提,其目的是在空间上对进入一个会计系统的各种经济交易和事项做出限定。根据会计主体这项基本前提,会计实践只为本主体服务,只核算和监督本主体的各种经济交易和事项。换句话说,作为一个会计主体,应至少具备两个特征:(1)经济上的独立性,即必须与其他主体或个人的经济关系划分开来,以核算和报告该主体本身的业务活动;(2)组织上的统一性,即必须具有统一的组织、目标、权责,以系统的核算和报告该主体的业务活动。
政府会计主体,是指政府会计工作特定的空间范围。政府会计一直尚未在我国正式文件、制度中出现过,严格地说我国没有政府会计,而只有预算会计。我国的预算会计是核算、反映和监督国家预算执行情况的会计,是为国家预算管理服务的。它分为财政总预算会计、行政单位预算会计和事业单位预算会计。1997年的预算会计改革,明确界定了我国预算会计的主体包括:各级政府、行政单位和各类事业单位。其中财政总预算会计的主体是各级政府,财政代表政府执行预算、管理财政收支;行政单位会计的会计主体是指会计为之服务的行政单位;事业单位会计的会计主体是指会计为之服务的各类事业单位。鉴于我国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政府会计,故以下讨论的我国政府会计即指的是我国的预算会计主体。
二、政府会计主体的双重性:关于记账主体与报告主体的讨论
政府会计主体可以分为记账主体和报告主体两类。记账主体,又称为核算主体,是从会计记账角度界定会计主体。记账主体主要解决单位业务核算的范围问题。具体地说,记账主体涉及:(1)会计要素的定义;(2)会计科目设计;(3)记账程序和方法的运用;(4)会计确认基础(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5)会计计量属性等问题。报告主体,又称为报表主体,是从会计报告角度界定会计主体。报告主体主要解决单位会计报告业务资料的范围问题。具体地说,报告主体涉及:(1)会计报表种类、格式;(2)会计报表的信息范围;(3)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等问题。区分记账(核算)主体和报告主体的标准,在会计上主要看这一会计主体是否独立的记账,是否单独编制对外会计报表。如果进行独立的记账但不单独编制对外会计报表,那么它就是一个会计记账主体,但不是一个会计报告主体;如果不进行独立的记账但单独编制对外会计报表,那么它就是一个会计报告主体,但不是一个会计记账主体;如果既进行独立的记账又单独编制对外会计报表,那么它既是一个会计记账主体,又是一个会计报告主体。
对于政府会计的记账主体和报告主体是否统一的问题,我国学者持有不同的观点。
史绍绂(1994)、孙继光(1994)等一些学者认为,中国的政府会计中,会计主体与财务报告主体不加区分,即认为会计主体就是财务报告主体。
另外一些学者认为,政府会计主体和政府财务报告主体是有区别的。会计主体要确定的是需要达成自相平衡的一组经济业务或经济活动。财务报告主体要确定的是纳入政府财务报告内容的范围和组成结构(赵建勇,2001)。张连江、俞景中(2003)认为,会计的记账主体与报告主体应该是区别开来的。针对“基金主体”模式,其记账主体是各类“基金”,其报告主体由以基本政府为核心的多个层次组成,具体内容范围和组成结构要结合各国具体情况来确定。笔者认为:从两个主体的具体工作来看,记账主体和报告主体还是有很大差别的,因此,将会计主体区分为记账主体和会计主体还是很有必要的,在目前预算会计制度下,记账主体与会计主体相吻合只是现行预算会计制度的一个巧合。
三、我国政府会计主体的现状
目前,在我国政府的正式行文中,还没有“政府会计”的称谓(解放前,我国曾用过“政府会计”的名称)。国外的政府会计大致相当于我国的预算会计,但国外的“预算会计”内容与中国的“预算会计”大不相同。国外的预算会计是记录预算的会计,因为其法定预算需要作正式的会计记录。中国的预算会计是以预算管理为中心的宏观管理信息系统和管理手段,是核算、反映和监督中央和地方政府预算以及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收支执行情况及结果的会计,它更接近于政府会计范畴。
现阶段我国的政府会计采用单一预算会计主体模式,以政府预算为基础,其组成体系应与国家管理体制相适应,每一个预算单位为一个会计主体和报告主体。在核算中,对于指定用途或需要单独报账的资金设置若干的基金予以单独核算,但在报告时仍然以机构作为主体,各个基金不分开,都只是单一主体的一个组成部分。可见,我国政府会计的会计主体侧重于某一个具体部门,明确将各个部门作为会计服务的对象,也即政府会计主体。我国政府会计的主体包括国家各级政府以及各类行政单位。财政总预算会计的会计主体是各级政府而非财政机关。虽然我国的政府会计中也存在着基金的概念,但其表现形式是具体会计要素中的一级科目,未能成为完整意义上的独立会计主体,只是作为部门或单位会计主体的一种必要补充,是某一部门会计的具体核算对象。而且,我国政府会计的报告主体和记账主体是一致的,也是以各级财政部门和行政单位作为报告的主体。我国现有的行政和公共服务体系会计没有明确的记账主体,按照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行政单位会计制度的条文,会计报告主体似乎是各级财政部门或单位,但实际反映的是各级政府或行政单位的财务状况及预算执行情况。我国政府财务报告的主体为向人大提交政府财务报告的一级政府,但是财政总预算会计在组织会计核算时的会计主体分别由一般预算、基金预算、专用基金等部分组成。这在很大程度上仍以企业会计的模式作依据,并未形成非营利组织会计的特点。
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可以看出我国的政府会计主体具有以下特征:(1)多层性。由于实行财政资金纵向分级管理体制,各级政府、各级政府的部门和各个政府单位(包括行政单位预与事业单位)都是会计主体,由此构成多层级的会计主体。
(2)复合性。政府单位横向资金来源多渠道,具体管理要求不尽相同,如有的资金实行专款专用原则,实质上成为基金,由此构成复合式的会计主体。
我国的预算会计的这一模式将政府预算与具体使用资金的核算割裂开来,使得预算对具体财务资源的使用缺乏控制。而财政资金的统一向下拨付又助长了各单位争资金而轻效益的现象,导致财务资金的使用效率低下,同时也助长了腐败与铺张浪费。对于某些专款专用的各项基金,我国的预算会计并没有进行单独的核算与报告,导致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擅自篡改用途的现象的出现,没有真正的做到专款专用的目的。
由于我国目前政府会计报告体系采用的是单一的组织主体模式,在没有引入基金报告主体的情况下,政府财务信息只能总括反映政府合规性受托责任的履行状况,而无力提供不同性质财政资金的具体来源和使用信息。这样容易导致政府财务信息相对笼统,即使编制了政府合并财务报表也会使政府财务信息过于宏观,制约了对政府合规性受托责任的详尽反映,难以满足信息使用者对不同层次的政府财政性信息的需求。
四、国外政府会计主体的模式
(一)德国、法国的政府主体
在大部分的欧洲大陆国家都采用德法模式,德法模式以单位作为基本主体,就是按政府组成、控制的单位,作为基本主体,实际上是将预算单位作为政府会计的主体。
德法模式将预算单位作为政府会计主体与其独特的法律体系有很大的关系。德法模式的国家的法律系统属于以成文法为特征的欧洲大陆法系。欧洲大陆法系在法律中制定有详细的规则。实行欧洲大陆法系的国家, 其政府会计原则受法律的影响既广且深,关于政府会计和报告的规定,往往直接列为公共财政和预算法的组成部分。以德国和法国为例,德国没有单独的准则制定机构,德国政府会计依据的准则是公共财政和《预算法》。法国准则制定模式是一种由政府制定会计准则的模式,其准则制定机构主要是会计准则委会,该委员会由经济财政部领导,其成员半数以上 来自政府部门,因此也具有较浓的官方色彩。德法模式政府会计的主要目标是行政控制,其次才是向议会报告自己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如德国政府会计的主要目的是满足立法机关的信息需求,而并没有考虑社会公众和政府部门执行机构的信息需求。德法模式政府会计的目标是与预算和法律保持一致,监督预算的执行,向议会报告财政收支的合法性,以保证实际收支项目与预算收支相一致。因此,德国和法国的政府会计是“立法导向的”,主要用于“财政”目的而非“管理”目的,这也就与政府主体重预算轻管理的模式相适应。
同样,议会与政府的关系也对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德法模式国家议会的作用相对较弱,在与政府的关系中处于弱势地位。如法国议会的权利是有限的,在立法权上,宪法虽然规定,一切法律皆由议会通过,但是有很多事项不属于法律而属于政府法令、条例管辖,即使是法律管辖的事项,政府也可以要求授权自行采取措施。在监督权上,法国议会的作用更弱,效果甚微。通过提不信任案迫使政府下台的权利,只限于国民议会行使,也是它唯一能有效地批评政府行为的方法,但是由于总统可以在与总理和两院议长磋商后,解散国民议会,所以议会在提出不信任案表决时,议员必然瞻前顾后。德国议会的作用比法国要强,但是相对于英美等国却仍然要弱,如德国政府有权通过联邦总统提前解散联邦议院重新选举,并且拥有紧急立法权。如果议会的作用相对较弱,权力较小, 那么议会对政府会计信息的需求就相对较少,如仅限于审核政府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而使社会公众对政府会计信息的需求也较少,这就与以预算单位为政府会计主体相吻合。
而第三个原因是德法模式国家的联邦(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监督控制权一般较高。如法国是一个高度集权的国家,中央政府的地位和作用牢不可破。中央掌握着财政大权,财政监督是法国国家对地方政府进行监督的一个重要方面,包括预算监督和其他财政监督。德国虽然是实行联邦制的国家,但是其联邦政府拥有极为广泛的权利,对州和地方权力机关有着很大的影响。联邦政府有权以政府的名义发布命令,要求州和地方政府执行;各州只通过联邦参议院参与联邦立法和行政事务,维持各州利益,对联邦议院和联邦政府的职权和所做的决定起控制和补充的作用。在联邦(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监督控制权一般较高的情况下,预算单位为会计主体有利于联邦(中央)政府在财政上对地方政府进行控制监督。
(二)美国州与地方政府的基金主体
美国州与地方政府的基金主体以基金作为基本主体,就是把政府营运的资金“切 块”,每“块”资金有固定的来源和限定的用途,分别设置账户核算、编制财务报表。每“块”基金独立运作,都作为基本主体。虽然其政府会计仍与传统的预算密不可分,但它又试图摆脱预算。政府会计体系仍然以基金的形式监督预算的执行,但会计又在很多方面独立于预算,如政府要遵守外部的会计准则,而这些准则并没有采用预算会计所经常采用的收付实现制基础。会计报告倾向于满足实际或潜在的外部使用者的需求,如贷款人、政府证券投资者、纳税人和选举人。
美国的法律体系则属于以习惯法为特征的海洋法系,海洋法系以少量的成文法为基础,由法庭加以解释,并建立大量的判例作为补充。在这种情况下,显然以法律的形式将政府会计进行规范是不可行的,因此,美国的政府会计标准基本上都是由会计职业团体制定的。如美国政府会计规范属于在官方领导下的民间准则制定模式,包括联邦政府、州及地方政府会计规范。其中,联邦政府会计准则的制定机构是联邦会计准则咨询委员会(FASAB),地方政府会计准则的制定机构是财务会计基金会主办的美国政府会计准则委员会(GASB)。因此,美国政府会计规范具有开放性,侧重对外财务报告准则规范,基本目标是反映政府整体对公众的受托责任。
同时,美国是一个典型的联邦制国家, 州政府和联邦中央政府之间有明确的权利划分,保持相对独立;州和州之间由于有各自的宪法,也保持相对独立;州以下的地方政府则实行较高程度的地方自治。因此,从法律形式上看,联邦、州和地方政府都是相互独立的,不存在上下隶属关系。可以看出联邦(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监督控制权较弱,地方政府的作用相对独立,公民和投资者、债权人等更需要对政府的财务状况进行评估,地方政府所承受的外部压力较大,从而迫使其提供更加易于理解的会计报告,进而推动其政府会计发生变革。
显然,美国的州和地方政府是相对独立的,基于受托责任的观念,地方政府采用基金主体可以更好的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即公民和投资者、债权人等对地方政府进行监督,满足公众对会计信息的需求。
当然,就整个美国政府而言,还是存在政府主体的,也就是大多数人认为的美国的“双主体”。美国政府会计准则委员会(GASB)于1991年6月份发布的《政府会计准则委员会公告第14号—— 财务报告的主体》中的有关规定:“政府财务报告的主体由以下三部分组成:一是基本政府;二是基本政府负有财务责任的组织;三是那些就其与基本政府之间关系的性质和重要性来说,如果不将它们纳入报告主体的财务报表将会导致财务报告误导和不完整的组织。”可见美国实际上是将整个政府的 全部活动都纳入到一个统一的“政府主体”中进行核算,包括:政府单位、公立非营利组织以及它们所属的公立。但是就州与地方政府而言,采用的是基金主体。同时1999年6月,GASB颁布了第34号公告,要求州和地方政府除了基金报告以外,还要编制以完全的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政府整体财务报表。
(三)英国等国的政府与基金并存的“双元主体模式”
单位主体和基金主体并存,就是对政府一般经济资源以单位作主体进行核算和报告,对有特定用途的资金以基金作主体进行核算和报告。这种做法可称之为“双元主体”模式。目前,英国、加拿大等国家都采用这种模式。英国模式的政府会计则已经基本上摆脱了传统的预算。政府的所有活动不仅仅是企业活动都采用了权责发生制会计基础,同时权责发生制会计原则和准则也影响了预算观念和数据。英国中央政府会计实行基金会计模式,地方政府会计的特定业务也需要设立基金。
与美国相同,英国的法律体系也是以习惯法为特征的海洋法系,英国中央政府会计准则的制定机构虽然是政府,但是,为了在政府会计准则制定过程中增加一些独立的因素,确保资源会计最大限度地符合英国公认会计准则,1996 年财政部成立了财务报告咨询委员会,负责对政府会计报告准则与标准问题提供咨询建议。地方政府会计准则是由独立的会计标准委员会(ASB)发布的。英国实行“议会至上”的原则,议会不仅拥有立法、决定财政权、监督行政系统的活动、司法终审权等权利。可以看出与美国相似,英国的议会处于相对独立的地位,拥有与政府相抗衡的能力。而英国中央政府财务报告的目标是表明公共资金按照国会设定的目标正确地使用;向国会提供有关服务成本的信息;证明授权使用公共资金的各机构充分履行其职责并有效地管理公共资金,可以看出政府会计强调行政官员对国会的受托责任。
同样,在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关系方面,英国虽然是一个单一制国家,但是其建立基础是地方分权。英国没有明确的法律条文对中央与地方政府进行明确的权限划分,但是从中央与地方行政权力的实际情况以及相关法律条文来看,独立征税是地方政府传统的权利,分权管理也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一种约定俗成的分工。可以看出英国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监督管理权还是较弱的,但地方政府的权利并没有像美国地方政府那么大,在这点上,英美两国有较大的相似之处但又有所区别。
以上可以看出社会各界对于政府会计信息的需求较大,这也就表明了基金主体存在的必要性。而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一定的监督管理权要求了政府主体这种模式 的存在。
五、现阶段我国学者对于会计主体重新界定的观点
(一)政府主体:“组织性质”学说的提出
“政府主体”,实际上就是要回答哪些经济主体属于“政府”,应当纳入到政府会计体系中。对此,当代西方国家的答案是:以公共财政理论为基础,首先界定政府的经济职能,或者说政府经济活动的范围,然后以此为标准,对照经济主体的活动性质及其资金来源的性质进行取舍。叶龙,冯兆大(2006)认为当前我国政府应主要扮演以下三个经济角色。
1、公共物品的提供者
2、公平分配的保障者
3、公有制度的维护者
而当前我国经济生活中执行上述职能的组织大致有三类,即机关单位、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他们认为国有企业至少在现阶段应当全部排除在政府会计体系之外,而只有接受全额拨款的、纯粹公立型的事业单位才应当纳入到政府会计体系之中,对于机关单位他们认为应当全部纳入到政府会计体系之中。
(二)基金主体:“资金来源与用途”学说的提出
我国现行的政府预算会计模式中已有了“基金主体”的雏形,例如我国现行的《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中就有如下规定:“收入包括一般预算收入、基金预算收入、专用基金收入、资金调拨收入和财政周转金收入等;支出包括一般预算支出、基金预算支出、专用基金支出、资金调拨支出和财政周转金支出等;结余包括预算结余、基金预算结余和专用基金结余,各项结余必须分别核算,不得混淆。”尽管如此,我国现行的政府会计模式中并没有明确提出“基金主体”的概念。而且,我国的基金与“基金主体”的基金还是有区别的。我国现行政府预算会计体系中的基金是指为兴办、维持或发展某种事业而储备的资金或专门拨款,如各种政府性基金,按规定它也需要单独核算。而“基金主体”中的基金则是从专款专用的角度对“政府主体”的全部经济资源所作的进一步细分。它是“政府主体”的子系统, 若干个“基金主体”的总和就构成了一个独立的“政府主体”。由此可见,这两个概念之间有一定的重叠之处,但从总体上看,后者的概念要宽泛得多,它涵盖了“政府主体”中的全部经济资源,而前者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叶龙,冯兆大(2006)认为可以以“基金”为主体进行会计核算和报告,将有效避免政府财务管理方面的随意性和人为因素,细化政府的受托责任,增强政府的责任 意识,切实保证各项财政资金的专款专用,提高政府各项经济活动的透明度,节约广大人民群众对政府的社会监督成本。他们认为我国未来的政府会计模式中可以考虑主要设置以下三大类“基金主体”:(l)公共基金(2)保障基金(3)权益基金,同时指出各“政府主体”还可以在上述分类的基础上再作一步的细分。
朱雪峰(2005)认为在确定记账主体时,应以各类基金为记账主体。为保证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发展的需要,提高政府财政资源的有效利用程度,我们应借鉴西方国家的政府基金会计,根据复式预算的要求和政府承担的财务受托责任情况,从加强财务资源管理和规范政府财务行为的需要出发,建立政府公共基金会计、国有资产基金会计和社会保障基金会计。在每一个基金内部还可以设置若干个子基金,并且每一个基金都有一个完整的会计核算体系和一套完整的财务报表。在确定报告主体时,要注意层次性,把政府会计的报告主体分为基本政府和基本政府的组成单位(如行政单位)和主要基金,条件成熟时,将基本政府的相关单位(如国有独资企业)也纳入报告主体范围。
姜海华(2006)认为政府会计中,为反映预算限定,防止政府财务资源被滥用,更好地贯彻专款专用原则,应将会计模式转变为基金会计。政府及政府单位应当以基金作为财务资源管理的基本单位。政府各基金之间有明显的界限,任何基金都是一个与其他基金分开并相互独立的会计与财务报告主体,它们各自都有相应的资产、负债、收入、支出或费用以及基金余额或其他权益,并通过一套自求平衡的账户与报告体系记录和报告政府特定活动及其财务资源来源与应用情况和结果。为此,基金间交易及有关款项的垫付、往来等事项都必须分别在相关基金主体中作出完整的记录和报告。
丁庭选、邵翠丽(2012)认为首先我国应将记账主体与报告主体相分离,再引进基金主体,同时结合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的背景重新定义基金。他们认为我国的基金可定义为按照特定的法规、限制条件或者期限,为从事某种活动或完成某种目的而分离形成的,依靠一套自相平衡的科目来记录财务资源、相关负债和剩余权益的余额及其变动情况的一个财务与会计主体。同时也提出设置政府公共基金、社会保障基金和国有资产基金三大“基金主体”。
(三)双主体
还有学者参照西方的政府会计主体提出我国可以合理引进“双主体”。王艳林(2012)认为我国可以实行“双主体”,就是不再按财政总预算会计、行政单位会计、事业单位会计划分会计主体,而是依据履行政府职能的需要,政府会计主体划分为报告主体和记账主体。记账主体是从会计核算的角度来界定会计主体,主要解决单位会计业务核算及确认入账的范围问题;报告主体是从财务报告的角度,对会计主体的具体界定,报告主体主要解决单位会计报表的业务资料范围问题。
王玮(2010)认为要合理引进“双主体”,分别从组织性质和组织资金的来源与用途两个层面界定政府会计的主体。其中政府主体为报告主体,基金主体为记账主体。其中:报告主体由以基本政府为核心的多个层次组成;记账主体由各类具有专门用途的基金构成。同时提出,我国在整合和发展政府会计的过程中,要注意层级性,即把政府会计的报告主体分为基本政府和基本政府的组成单位。第一层次为中央政府和各级人民政府,第二层次为政府各个部门(各级政府的行政部门),第三层次为政府的相关单位(公立非营利组织),由此构成多层级的政府会计报告主体。
丁程(2012)认为可以实行双轨制,区分政府会计的记账主体与报告主体。对于记账主体,可以合理引进基金主体模式,将其分为公共基金、保障基金与权益基金。而对于报告主体,他认为可以分为两大层次:(1)各级政府整体,各级政府按照一级预算原则编制财务报告反映这级政府的资产、负债、资源状况和现金流量情况。(2)基金报告主体,在公共基金、保障基金和权益基金三大类主体下面按各项基金类别分设基金主体,单独核算并提供相应的财务报告,反映其各类限制资源的使用情况和运用效果。
六、政府会计主体重新界定的相关建议
在对政府会计主体进行重新界定提出建议之前,首先有几点要明确。一是必须要明确公众与政府的关系实质上是一种委托代理的关系,政府作为受托人有义务对履行公众所赋予的受托责任。二是我国的政府体制注定了中央政府对于地方政府有很大的监督控制权,我们不可能完全的仿照美国或者英国等国家,采用“政府主体”与“基金主体”并存的的“双主体”模式。第三,记账主体与报告主体的区别,但是两者并不是相互分离的,两者相辅相成。记账主体是为报告主体服务的,报告主体主要是根据决策有用性和成本效益原则决定的。第四,预算会计是否有存在的必要需要进行讨论,如果有必要存在,那么预算主体、记账主体和报告主体该如何进 行协调。第四,现阶段我国公众对于政府财务信息的需求较大,政府的会计主体必须满足公众对政府财务信息的需求和对政府财务透明度的需求。
鉴于以上几点,我们对于政府会计主体重新界定提出如下建议:
1、借鉴英国的“双元主体”模式,将政府会计主体的记账主体与报告主体相分离。其中记账主体是基金,即将政府运营的各种资金进行分类,每类资金有固定的来源和限定的用途,分设账户单独核算、编制财务报表。每类基金独立运作,都作为基本主体。其中可以将基金按照其特定的用途分成公共基金、保障基金和权益基金三类,公共基金用来反映和监督政府在提供公共物品活动中的资金运动情况,同时可以将它进行进一步划分,例如设置核算日常经费的普通基金、专项拨款的特种基金、资本项目基金、偿债基金;保障基金用来反映和监督政府在提供保障类活动中的资金运动情况,如社保基金等;权益基金则是用来反映和监督政府在维护公有制活动中的资金运动情况,如国有资产基金和政府采购基金。对于每一种基金都规定其特有的规范制度。报告主体则可以分为基金主体和政府主体。基金主体是指对于每一类基金,各自编报财务报表并单独进行报告披露。政府主体包括基本政府与基本政府组成单位,其中第一层次为中央政府和各级人民政府,第二层次为政府各个部门(各级政府的行政部门),第三层次为政府的相关单位(公立非营利组织),由此构成多层级的政府会计报告主体。每个层次的单位独立编报财务报告,而对于有下级单位的,采用“母子公司模式”,在编报本单位财务报告外还要编报合并财务报告。
2、预算会计还是有存在的必要,但是预算会计的作用只限于对下一会计年度的资金进行合理预算与作为进行资金下拨使用的一个借鉴依据,并不形成单独的核算系统,其作用类似于企业中的预算会计,同时预算报告要与政府的财务报告相对应,以便于年末对于政府的财务报告进行评价。
3、对于应纳入政府会计报告体系的单位应有明确的界定。首先国有企业至少在现阶段应当全部排除在政府会计报告体系之外。再者只有其资金来源中政府拨款额比例在85%及其以上的事业单位才应当纳入到政府会计报告体系之中。最后机关单位应当全部纳入到政府会计体系之中。
结束语
本文对于对政府会计主体的概念、其两重性、我国政府会计主体的现状、国外政府会计主体的模式以及我国学者对我国政府会计主体重新界定的观点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并依据受托责任与对政府会计信息的需求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观点。
文章存也存在一定的缺陷,首先虽然本文在引入双主体模式时对于基金主体具体设置与政府主体的大致模式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但是并未对我国政府会计主体的主体结构进行全面分析,因此对于政府主体的主体结构的全面分析是以后的研究方向。
参 考 文 献
[1] 张连江、喻景中,论政府会计的会计记账主体与报告主体,财务与会计,2003;10 [2] 赵建勇,试论中国预算会计体系,财经研究,2001;6 [3] 朱雪峰,对政府会计主体的新认识,事业财会,2005;5 [4] 姜海华,现行政府会计制度的不足及改革设想中国管理信息化,2006;1 [5] 叶龙、冯兆大,我国政府会计模式构建过程中主体界定问题初探会计研究,2006;9 [6] 丁庭选,邵翠丽,关于我国政府会计主体界定问题的思考,中国会计学会会计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2012年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2;5 [7] 王艳林,基于公共受托责任的政府会计目标与主体的重新定位,经济论坛,2012;6 [8] 王玮,论我国政府会计报告主体的重新界定,财会月刊,2010;5 [9] 丁程,政府会计改革过程中政府会计主体界定问题研究,湖南大学,2012;5 [10] 史绍绂,浅议会计主体与会计对象──预算会计准则框架的具体思考之一,预算管理与会计,1994;09 [11]孙继光,浅谈事业单位会计主体的界定,预算管理与会计,1994;07 14
第二篇:行政主体的重新界定
前言
行政主体作为法律名词的出现,最早要追溯到八十年代末。它一经提出,即便引起了法学家们热烈的讨论。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该理论研究已成为行政法学研究行政组织的主流。对行政主体的探讨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对行政组织法的全面研究。行政主体作为一个法学概念出现之前,我国行政法学界一直沿用行政学中的“行政机关”来指称以自己名义实施国家行政管理,并承担相应行政责任的管理组织。但这一概念不能穷尽所反映的对象客体,不能区别行政机关的民事主体和行政主体的双重地位,也不能反映它本身在行政法中的特殊身份。因此寻找一个新的、能对行政诉讼中法律责任的承担者予以抽象概括的概念十分的必要。九十年代,我国在行政主体研究上形成了独特的行政主体理论,但随着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社会主体多元化发展,现有的行政主体理论已显现出诸多弊端,甚至阻碍了司法实践的发展。在现代公共行政改革的冲击和行政主体多元化的大趋势下,我国目前的行政主体理论受到了实证主义极大的挑战。为了回应这一冲击,顺应这一趋势,必然要求重新确立行政主体的内涵,扩大我国行政主体的外延。因此,重新确立行政主体的界定标准成为行政法学理论研究的当务之急。
一、当前我国行政主体理论面临的挑战
“行政主体”是一个法学术语。关于行政主体概念,我国行政法学界基本上已达成共识,即行政主体是指享有国家行政权力,能以自己的名义从事行政管理活动,并能独立地承担由此所产生的法律责任的组织。由此,我们可以归纳出现在理论界对于行政主体的界定标准。首先,行政主体必须是一种组织,而不是个人;行政主体必须是享有国家行政权力、实施行政活动的组织;行政主体必须是能以自己的名义实施行政活动的组织;行政主体必须是能够独立承担法律责任的组织。以上的四点标准就是对于行政主体内涵的确认,也是对行政主体范围的界定。由此看出,此界标准定决定了只有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组织才可能作为行政主体而存在,受行政法规调整。但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我国这一沿用多年的行政主体范围也存在需要重新界定的问题。首先让我们看个案例。
刘某和罗某是成都某高校外国语学院2003级英语本科班学生。2004年5月9日晚,刘某和罗某在教室里拥抱、接吻,被学校的监控设备录了下来。2004年5月20日,学校依据该校《大学学生违纪处分规定》第13条第3款“发生非法性行为者,给予开除学籍处分”之规定,勒令两人退学,两人当学期的期末考试也被
取消。2004年8月17日,刘某和罗某在律师的陪同下,向成都市武侯区法院递交了一纸诉状,将母校告上法庭。2004年9月16日,两名学生向法院递交了“学校暂停执行勒令退学处分”的申请。2004年10月21日,成都市武侯区法院下达了“中止执行勒令退学处分”的裁定书,两名大学生搬回学校,一边上课,一边等待法院恢复审理。同年12月6日,成都市武侯区法院开庭,原、被告双方律师就是否应当受理此案件展开了激烈的争辩。法院最后对上述案件进行审查后认为,该起诉不符合行政诉讼法规定的受理条件,并对上述案件做出了不予受理的裁定,同时将裁定书送达了起诉人。类似的事件还有“田永诉北京科技大学案”及“刘燕文诉北京大学案”等。这个案件涉及的就是行政主体范围的界定问题。在此案件中,着重体现以下几个问题。学校是否具有行政主体资格?学校开除刘某和田某的行为性质如何界定?是否是具体行政行为?学校的这种处分行为是否受行政法调整?
众所周知,我国行政法调整的是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的关系,如果行政主体实施的具体行政行为侵害了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那么,行政相对人可以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来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而代表政府形象的行政主体,在社会分工中扮演着管理者的角色,民众相对地处于被管理的地位。这种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主要源于国家赋予行政主体的行政权。作为一项国家权力,具有强制性、支配性和执行性,这种公权力使得行政相对人处于一种弱势的地位。为了达到公权力和私权利二者之间的平衡,行政法的出现使得公权力的行使受到了限制。这不但保护了公民的合法权利,也体现了法律正义性的价值。在我国,目前公认的行政主体是行政机关与法律、法规授权组织。其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种:①国务院;②国务院组成部门;③国务院直属机构;④经国务院授权的办事机构;⑤国务院部委管理的国家局;⑥地方各级人民政府;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职能部门;⑧经法律、法规授权的派出机关和派出机构;⑨经法律、法规授权的行政机关内部机构、议事协调机构和临时机构;⑩经法律、法规授权的其他组织,如经授权的行政性公司、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群众性组织等。从此案看,争议最大的焦点就是主体适格问题。也就是说,学校到底能不能作为行政主体来接受行政诉讼。从上面列举的行政主体上来看,学校并不在其中。我国的行政主体行主要是指政机关及法律、法规授权组织。学校作为一种国家的事业单位,它在性质上属于公法人,虽然在行使管理职权上具有公共性,但这种公权力并不是来源于法律法规的授权,所以传统理论普遍认为这种公共组织应该排除在行政主体之外。
在此案中,由于学校没有行政主体资格,那么它所行使的行为也就不是具体行政行为,当然也就不能受行政法调整了。所以,法院驳回了原告的起诉比较符合法律依据。但法院的判决虽然符合合法性原则,但却不符合合理性原则。学校作为一种公法人,具有一定的公权力。当学校履行公共管理职能时,必然会对学生产生影响。学生在这种公权力下会处于一种被管理的地位。在这种弱势地位下,学生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如果学校对学生的这种自上而下的行为不被认为是行政行为的话,那么这种行为将无法定性,因为从行为性质和调整对象上看,这种行为也不能认定为民事行为和刑事行为。所以,这种公法人则会出现权力的真空。其次,学校作为一种提供公共服务的组织,它管理的事项涉及的是社会的公共利益。宪法规定,每个公民都有受教育权,学生在学校受教育就是享受这种公共利益的体现。如果学校仅仅因为学生的一些错误,就根据《大学学生违纪处分规定》剥夺宪法所赋予的受教育权,从法律效力上来讲是说不通的,因为宪法效力高于一切。
在实生活中,有很多类似于以上那样的案例。拥有行政权组织未被列入行政主体中,他们往往因为不具有行政主体的身份而无法被列为行政诉讼的被告,从而致使众多的被这些组织侵犯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得不到公法的救济。他们与上述第⑩所界定的行政主体的区别就是他们的授权不是很明显 ,但实际上这些不为法律所约束的“公法人”却越来越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重要的影响。随着我国行政理念由管理行政向服务行政的转变,特别是自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出现了更多的以非国家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组织身份出现的公法人和其他组织。众多的原本由行政机关行使的权力被赋予了从事特定公共事务的组织,即上述的公法人,或者是由原来国家机关或国家机构转变而来的行业协会。这些在传统认识上不属于行政机关、不具有行政职权的组织实际上担当了行政机关的角色。这些组织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颇为紧密,因此它们对人们的影响也是非常的普遍。与此同时,公共权力的分散化和多样化,引发了行政主体的多元化和社会化。实践中那些具有公共职能的非政府公共组织,以各自的方式实现着市民社会的公共管理行。当国家权力向社会转移已成为现代的总体趋势下,行政法学界开始呼吁,重新确认行政主体界定标准,扩大行政主体外延,将社会公共组织纳入行政法的调整对象,赋予这些承担公共管理职能的非政府公共组织以行政主体的资格。
二、我国对西方国家行政主体理论的借鉴
在西方国家,普遍存在的行政主体制度,是一种以行政分权、地方自治为核心,以法律规范、法院救济为保障的行政组织法律制度。我国目前还没有形成系统的行政主体制度,早在八十年代末引入行政主体概念主要是为了解决行政诉讼的被告问题。尽管二者的目的并不相同,但西方国家行政主体概念的根基十分牢靠,其适应社会变化的能力也非常强,这些都值得我们借鉴。首先,咱们先来看一下大陆法系的典型代表国家———法国与德国。在法国,行政主体是作为行政分权技术出现的。法国行政法学家将行政主体定义为“享有实施行政职务的权力,并负担由于实施行政职务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和责任的主体”。[4]在德国,行政主体是指在行政法上享有权利、承担义务,具有统治权并可设置机关以便行使、借此实现行政任务的组织。日本的行政法学者们则将行政主体界定为行政权的归属者。以上国家对行政主体的界定基本上是依照“行政职能”、“行政职权”。我们再来看一下英美法系的代表国家———英国与美国。在英国,没有行政主体的概念,但却存在行政主体制度,因为英国长期以来实行行政分权,而行政主体制度则是行政分权的法律技术。英国的行政主体有三类:国家、地方政府和公法人。美国的行政主体有四类:联邦、各州、地方政府和公法人。两国行政主体的范围与法国比较类似。但无论是大陆法系的法国、德国日本,还是英美法的美国、英国,它们共同的界定行政主体的标准学说都是行为标准说,这与我国的主体标准学说有着很大的不同。这些国家还有一类重要的行政主体,即公法人,并且它在行政主体中占有相当的比重,而我国行政主体中所欠缺的就是此类公法人。正是由于此类行政主体的缺,才致使类似本文开头的案例接二连三地出现。
三、我国行政主体内涵的重新界定标准
要摆脱我国行政主体理论面临的现实困境,有些学者提出对我国行政主体理论进行重构,以对行政主体理论进行改造与完善。主流观点有二:有学者认为借鉴西方的行政主体制度,在我国建立以行政分权为核心的行政主体制度;也有学者认为应在借鉴法、德、日等国家界定行政主体概念的基础上,重新界定我国行政主体的内涵。笔者同意第二种观点,因为第二种观点比较适合我国国情。我国是一个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国家,建立完全以行政分权为核心的行政主体制度与我国目前的政治制度不符。虽然我国现在正处于体制改革和社会转型时期,但行政分权的行政主体制度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也涉及管理方式和管理理念的转变,实施起来也会有很大的困难和障碍。从中央集权直接到行政分权大跨度的转
变也会使社会结构不稳定,产生一些负面的效果。通过借鉴法、德、日等国家界定行政主体概念的经验来丰富和界定行政主体的内涵,扩大行政主体的范围,完善行政主体理论,是比较适合我国国情和现实需要的。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为了提高行政效率,减少政府开支,世界各国兴起了一场公共行政改革运动。各国政府普遍把部分行政职能开始像社会转移,从而促成了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兴起,呈现出公共权力的多样化和行政主体的多元化趋势。这种简政放权的路径结果导致了国家行政的范围缩小,社会公共行政的范围扩大。所以,自现代公共行政改革以来,国家行政已不能涵盖所有的公共行政,社会公共行政应运而生。姜明安教授指出:“国家行政属于公共行政,但公共行政并不属于国家行政,公共行政除了国家行政外,还包括其他非国家的公共组织的行政,如公共社团、律师协会等的行政以及公共企业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公立学校等)的行政。”[2]虽然我国现有的行政主体理论还在以职权性与授权性的划分为界定标准,但从近几年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的实践来看,我国行政法领域也开始逐步涉及社会组织进行的公共行政。而我国这种公共行政改革和社会行政理论的增加,为以“行政管理职能和行政权”为标准界定行政主体提供了现实背景。
重新界定后的我国行政主体,指依法享有行政管理职能和行政权,能以自己名义实施公共行政, 并对行为后果承担法律责任的组织。行政主体新的内涵应该有新的理解。这里的行政权力不仅包括传统的国家行政权力,还包括社会公共行政层面的行政权力。根据这个新的界定标准,行政主体的范围应该包括行政机关、被授权的组织和其他社会公权力组织。这种“行政管理职能和行政权”新的界定标准将会扩大行政主体的范围, 明确各类组织的行政主体地位及其公法上的责任,为受行政主体侵犯的行政相对人提供合法救济[5]。所以,行政法学应该加大对新增的从事社会公共行政的行政主体类型的研究,以反映行政主体多元化的趋势。
结论
如前所述,现阶段非政府组织行使公共权力的范围越来越广泛,也越来越频繁。这种社会的公共行政与政府机关的行政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而仅仅是管理主体的不同而已。它们都是行使公共权力对公共事务进行的管理行为,它们都会对社会成员的权利带来影响。既然社会公权力组织的公共管理行为必然会影响到
公民权益,就必须要有一定的法律予以规范和调整,才能确保社会公权力组织管理行为的合法性和公正性,也才能保障公民权益不受社会公权力组织管理行为的侵犯。由于这些社会组织管理的事务和行使的权力都具有一种公共性,因此,其他法律特别是民法无法将其纳入调整范围,而以规范公共行政权力为内容的行政法来加以规定则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第三篇:我国管理会计现状及对策
我国管理会计现状及对策
作者:孙维霞 郑德亮会计之友
2009-9-28
【摘要】目前,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正处于一个关键的转折时期。本文从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中应用的现状出发,分析了影响中国企业管理会计运行的原因,探讨了提高我国企业管理会计应用水平的对策。国虽然受到种种因素的影响,管理会计的应用与推广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管理会计的推广进程会逐步走向深入。管理会计必将为大多数人所认可,成为我国企业的内在要求,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管理会计体系,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一、管理会计在国企业中应用的现状
管理会计理论在国只是局部地区、局部企业得到零星、分散的应用,多年来。相互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并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管理会计应用体系,没有真正解决企业改善管理所急需解决的问题,远远没有达到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实际应用情况并不理想。而企业也缺乏应用管理会计的意愿和要求。这一切都表明管理会计在国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驱使企业应用管理会计的动力明显缺乏,管理会计深入民心并广为应用还任重而道远。
二、影响我国管理会计运行的原因归纳起来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企业外部的客观原因;二是企业内部的主观原因。管理会计在国企业难以推广的原因很多。
一)企业外部原因
外部环境直接影响着管理会计能否得到普遍应用。现实经济生活中,管理会计与企业外部环境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外部环境主要指管理会计的基础教育、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情况、法律环境和市场经济秩序。
1.管理会计的基础教育缺乏统一、规范性 甚至词语、方法都极不统一。
另外,国的管理会计教材从结构体系到内容。也很难找到适应不同文化层次需要的实用教材。这就直接影响了人们对它学习和掌握,更谈不上普及应用了即使读完大学四年的会计优秀毕业生走上会计岗位,也很难适应,大多数人还要用半年到一年的时间去适应企业的新情况。
理论脱离实际,2.知识陈腐。缺乏对实践经验的及时总结和推广
没有很好地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现在管理会计的理论研究还仅局限于对国外情况的翻译介绍。总结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方法、体系。国对管理会计的运用是 20 世纪 70 年代末伴随着管理会计理论的传入开始的当时在一些企业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由于未及时地将这些成功的经验加以总结,并采取措施进行广泛、深入的推广,其理论严重脱离了实际,影响了实际应用。直到今天,实践中应用管理会计方法的企业仍屈指可数。
3.缺乏相应的法律环境和市场经济秩序混乱使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缺少全面实施的保证
给企业的经营决策者提供有用的信息,管理会计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需处于一个平等、公平、竞争和高度灵敏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但总体上来说我国的法律体系还不健全,企业不能在公平竞争的市场条件下正常经营。如,国至今没有真正颁布《反垄断法》税法也对不同地区、不同组织形式的企业规定了差别税率,对大、小规模纳税人规定了不同的增值税处置方法等等;企业也经常出现 “ 执法不严 ” 有法不依 ” 现象,法律的权威受到极大的影响,不规范的会计行为非常普遍。这使管理会计给企业提供经营信息时,有用性、相关性方面的作用大为减弱,管理会计在实际应用中没有相应的法律保证。
二)企业内部原因
管理会计主要是为企业内部管理决策服务的企业内部环境对管理会计的普遍应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企业的内部环境主要指基础管理工作、激进做法与习惯势力和会计人员的素质。基础管理工作单薄
1.管理水平落后。国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虽然整体上有了较大提高,目前。但许多企业运行机制并没有太大的改观。现代市场经济要求企业家不只要懂经营,更要懂管理,其中包括会计和财务管理。而在现阶段,大多数企业经营者离这一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这就在一定水平上限制了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普遍应用。
低效、混乱仍是国绝大多数企业治理结构中普遍存在问题,即没有建立管理会计组织,也没有培训相应的管理会计人员,而会计人员自身也没有应用管理会计的机会与积极性。导致管理会计的应用缺乏良好的社会环境
2.激进做法和习惯势力的影响。没有从客观上消除激进做法和习惯势力的影响,这种影响具体表示在1 会计工作的地位低下;经营者的长官意志 ”一些消极的文化思想使得管理会计难以实施。由于我国目前还没有为之建立健全完整的管理会计体系。从而为企业创造良好的条件,使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作用事倍功半,影响了推广应用,这是企业难以应用管理会计的关键所在4.会计人员的总体素质不高
关键是人的问题。然而,管理会计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国目前会计管理人员素质偏低、知识的层次和结构不合理,缺乏高素质的会计管理人员,使企业难以应用管理会计。
三、提高管理会计应用水平应采取的对策
现阶段,从以上分析可知。国管理会计应用中存在一些问题,要使其尽快得到解决,推广运用管理会计,应采取以下对策:
一)针对企业外部的客观原因
1.抓好管理会计的基础教育 这也是应用管理会计的前提条件。因此,一门独立学科走向成熟的最主要的标志是具有一套完整的系统的规范化的教材。有关部门应组织编写队伍,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编写出适合各个不同层次需要的规范实用、便于具体操作的教材,并以此为指导,展开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广泛研究和探讨。只有这样,才干建立起符合我国管理逻辑的会计体系,发生较好的社会效果,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
2.加强管理会计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研究 要紧密结合我国国情,理论研究必需联系实际。建立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体系。组织方面应建立中国管理会计师协会,作为专门研究管理会计的权威性机构;要创办管理会计刊物,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各项研究活动,并根据发展需要调整研究方向,发挥应有的指导作用;及时地将实践中的胜利经验进行科学、系统的归纳、总结、整理、提炼,然后在有关部门的指导推动下,采取措施使其在企业里得到广泛、深入的推广.建立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3.完善法制环境。为企业提供一个平等、公平、竞争和高度灵敏的市场经济环境
要制定出相应的法规进行规范限制。虽然早在 1994 年我国就已将《反垄断法》列入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规划,针对一些企业任意购买、兼并其他企业的现象。而且,2006 年 6 月 7 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草案)并在 6 月 24 日召开的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 22 次会议上进行了首次审议,但是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信春鹰表示,反垄断法的内容非常复杂,对于这部法律的出台并没有时间表,常委会会进一步听取各方面的意见。笔者认为,国应加快颁布《反垄断法》造就一个公平的市场经济环境;实际工作中要做到执法必严、有法必依 ” 加强法律的权威,规范会计行为;制定出应用符合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方法,使其成为我国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体系的一个突破口。
二)针对企业内部的主观原因实行管理会计师考评制度,1.建立管理会计师组织。推进管理会计的规范发展
这些组织推进了管理会计的发展,西方发达国家都设有管理会计师协会。加强了管理会计师的社会地位。国也要借鉴西方的先进经验,成立管理会计协会,建立管理会计师考评制度,让一些既具备较高理论水平、又有实践经验的人员参与考评。这一方面可以使人才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另一方面又解决了企业人才短缺的问题,为企业尽快应用管理会计发明良好的条件。破除激进做法和习惯势力的影响
2.搞好管理会计的定位。
管理会计已经发展到一个较高的水平,西方国家。这与其经济发展水平和企业管理水平是相一致的国的管理会计应定位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现代企业制度发展,密切结合中国企业的实际情况,便于广
大会计人员和管理人员操作运用上。从客观上消除激进做法和习惯势力的影响,为企业创造良好的条件,使得管理会计在企业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3.努力提高企业决策者和会计人员的素质
因此有必要全面提高企业决策者的管理水平,企业经营决策者对管理会计的重视水平直接影响到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普遍应用。特别是对管理会计的认识水平,使他真正认识到管理会计的作用。加强对会计人员的素质教育。管理会计要涉及到比较复杂的计算分析方法,充分利用会计软件可保证运算的准确性,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工作量,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在掌握会计知识的同时,还要掌握计算机知识。只有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了才干做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才干推动管理会计的广泛应用。
第四篇:政府会计主体相关问题研究
1997年的预算会计改革,明确界定了我国预算会计的主体包括:各级政府、行政单位和各类事业单位。其中,财政总预算会计的主体是各级政府,财政代表政府执行预算、管理财政收支;行政单位会计的会计主体是指会计为之服务的行政单位;事业单位会计的会计主体是指会计为之服务的各类事业单位。
预算会计的这种主体模式适应了我国的政权组织结构和财政预算管理体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也存在诸多的问题,如将政府预算与政府具体使用资金的核算割裂开来,使得预算对具体财务资源使用缺乏控制;财政资金的统一向下拨付,助长了各行政单位争资金而轻效益的现象,不利于发挥财务资源的效率。因而不便于对特定会计主体受托责任的评价。我国的预算包括一般预算和基金预算,部门预算区分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由财政管理的各种基金、项目支出虽然不具有会计主体的地位,不需要单独编制财务报告,但由于基金和项目的专用性,政府在基金收支和项目支出上的财务受托责任应当通过报告的形式来反映。而我国对于基金预算的执行报告过于笼统,可有可无,项目预算支出更是没有明确单独报告的要求。
随着行政事业单位改革的深入与我国公共财政体制的构建,财政及会计学界也越来越重视政府财务报告对于各种行政事业单位履行决策职能、实现受托责任的载体作用。许多专家学者对政府财务报告主体从不同的角度提出的观点和看法,为我国开展政府财务报告的理论与实务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理解这些观点,应首先避免陷入政府财务报告主体与政府会计适用范围两个概念混为一谈的误区。一般来说,排除在《企业会计准则》、《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适用范围之外的会计信息反映范畴均为政府会计适用范围。判断政府会计适用范围的目的是选择适用规则问题,而界定政府财务报告主体的目的是决定财务报告将包括哪些主体、交易和活动。
长期以来,我国只有会计主体而无报告主体。这是受长期重记账、轻报告的传统环境影响所致。计划经济体制下会计主体较为单一,主要从事管理会计的角色,对外披露财务信息失去了必要,自然就没有从会计主体概念中剥离报告主体的可能。随着公共财政体制的不断完善,满足预算管理仅仅只是最基本的目标,还要满足不同层面的信息需求,以利于投资者或管理者制定科学决策、完成受托责任等一系列深层次目标,要求财务报告主体独立于记账主体。这既关系到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界限,又关系到划定政府接受公众监督的领域。因此,我们主张,根据现有的主体理论,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做法,结合我国具体实际,将政府会计主体分为记账主体和报告主体。
在此基础上。我们建议继续沿用现行预算会计的做法,将适用政府会计制度的行政事业单位、政府性基金确定为政府会计的记账主体,并且将政府对下级政府的专项转移支付和对企业的补助支出也设置相应的基金进行核算。如此考虑的理由有三:一是我国会计记账主体一直与法律主体保持一致;二是确认记账主体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内部管理的需要;三是易于与事业单位等改革衔接。一般情况下,对单位而言,记账主体与法律主体是一致的。但也有特例,那些规模小且无需记账的法律主体就不称其为记账主体,部门内部有需要封闭运行、自求平衡的资金或实体,也可以是记账主体,如社保部门,其作为事业单位,自身经费要有一个主体核算,同时作为基金管理部门,又要将社保基金的收支作为记账主体。
第五篇:我国会计职业现状及前景规划
一会儿是人才市场上财会人员过剩、求职难的消息,一会儿是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中高级会计紧缺的消息,真可谓“冰火两重天”,那么,财会人员在市场上到底吃不吃香?用人单位的需求集中在哪里?做财会究竟有没有前景?
德勤人力资源部高级经理常婧夷一语中的:“基础的会计人员供过于求;而高级的财会人才需求很大,缺口也很大。”
根据国外的调查,一般来说,职员的收入在三十五岁至四十岁这一区间达到最大值,这主要是因为在这个年龄,个人的工作技能、工作态度、人际沟通能力都已经非常成熟。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三十岁之前,年轻人应当以取势为主,尽可能的多学一些本领,增长自己的能力,而不应该简简单单将个人成就用薪资水平来衡量。尤其对于走出校园不久的人来说,无论在哪里工作,都有很多他们可以学到的东西。可能是专业知识的实际应用,可能是软件的操作,可能是一些内部管理机制(无论是经验还是教训),可能是老一辈的处世方法,这些东西要细细咀嚼的话,没有几年是不可能转化为自己的知识的。
明确自己将来的发展方向后,结合个人的情况,准备几招“职业利器”就必不可少了,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对业务流程的了解,对市场的变动趋势的掌握,职场沟通能力(具体甚至可以到着装餐桌的礼仪)。
(2)上下级之间的说服管理能力,面对关键问题的及时判断,时间管理,迅速学习新技能的能力。
(3)当然自己的专业技能必须要熟练而非仅仅限于书面知识,以及流利的英语口语,规范的书面英语报告,办公软件的熟练掌握(比如EXCEL的宏,ACCESS等)。
(4)开放、健康而年轻的心态也很重要。常常见到许多刚毕业的大学生在增长知识方面太过懈怠,往往认为只要掌握一种技能就可以安逸一生了,而不愿意主动学习市场、销售、生产人力等其它部门的知识,长此以往是有被淘汰的风险的。
(5)最重要的一点,对自己职业的规划,以及持之以恒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