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实用类文本阅读 分析传记的选材特色[精选合集]

时间:2019-05-14 00:17: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中语文 实用类文本阅读 分析传记的选材特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中语文 实用类文本阅读 分析传记的选材特色》。

第一篇:高中语文 实用类文本阅读 分析传记的选材特色

高中语文 实用类文本阅读

分析传记的选材特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那一种遥远的幽默

杨 芳

①本来,曹禺从南开转学到清华,一半是冲着王文显。他早就听说,这位外国语文学系主任,对戏剧颇有研究。

②但听课后,他竟有些失望。从头至尾,王文显都在念英文讲义,而且年年如此,从不增删。难怪教《近代诗歌》的温源宁教授说,那情形“好似一个长老会的牧师正在主持葬礼”。

③即便在课下,他也枯燥无味。据说,学生登门拜访,大多是谈正事,说完便走,“没有人逗留,也没有人希望延长约会时间”。

④他不苟言笑,瘦长白净的脸上,嘴角略微向下撇。1936年外国语文学会的合影里,他穿件深色的西服,搭配斜纹领带,背着手,和吴宓一左一右立在中央,满脸严肃。自1915年伦敦大学毕业,王文显便在清华教书,直至1937年学校南迁。其间,他历任教务主任、代理校长和外文系主任。

⑤不同于为人的刻板,他写出的剧本却别有一番幽默,“没有丝毫沉闷无味之处”。⑥在暗讽袁世凯称帝的喜剧《梦里京华》中,他写下一幕大小老婆争当皇后的闹剧:“大太太喘气喘得活像夏天的狗。她旋转得眼花缭乱。一姨太太一个箭步跳到她身后,伸手要抓她的头发。她没有抓住头发,仅仅撕下她的领子。”

⑦他的另一部英文喜剧《委曲求全》,写的则是教授勾心斗角的丑态。男主角是一位大学校长,一出场,便抱着哈巴狗,大言不惭地对下人说:“我要不耍一点儿手腕,你想我能维持五分钟之久吗?”

⑧这是这位代理校长的切身感受吗?人们不得而知。至少,在现实中不大看得出来。在会议上,他不慌不忙,不东拉西扯;做事方面,他一丝不苟,“各个方面无疵可求”。甚至,他永远一个样儿,抽烟斗,打网球,夏天穿短装,冬天换长袍。

⑨温源宁说他“像个固定的设备毫无改变”,调侃他为清华的“不倒翁”和“定影

①液”:“没有他,清华就不是清华;有了他,不管清华还会再有多少变革,也依旧是清华。”

⑩与学生曹禺的悲剧不同,王文显的作品是喜剧,充满了嘲讽,令人捧腹大笑后若有所思。《委曲求全》在耶鲁大学演出时,《波士顿报》一位记者评价:“柔和的、恶嘲的微笑„„实在是中国人对于喜剧的一种贡献。”

⑪“(他的作品)是那种坐在小剧场里,一边喝着咖啡和茶,一边细细品味的话剧。”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副研究员张耀杰说。

⑫1990年,正读研究生的张耀杰在资料室无意中发现一本二三十年代的杂志。上面布满灰尘,旧得“翻几下就会烂掉”,其中介绍了王文显。不同于那个年代常有的慷慨激昂,他的剧作文字温文尔雅,很有情趣。

⑬“这种情趣充满了文人式幽默,没有火药味,温厚中带着一丝人文关怀。”张耀杰说,“我们现在很少还有这种幽默。”

⑭只是这种情趣“缺乏战斗性”,这些文字也在以往的戏剧史研究中被忽略。出版于上世纪80年代、被称为中国戏剧史权威著作的《中国现代戏剧史稿》一书,732页里对他的介绍只有薄薄4页。“剧中所表现的民主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以及基于这种精神对当时中国黑暗现实的批判,是在历史上起了进步作用的。”书中写道。

⑮清华大学图书馆东北角不远处,曾是王文显居住的北院住宅区。梁启超、朱自清等学者也一度在这里居住。

⑯而如今,这里则是一大片草坪,稀稀拉拉种着柳树和杨树,有学生在看书,也有老人推着童车,早已不复是“点点翠竹千般绿,几条小路尽文人”的景象了。

(摘编自《过去的那些人》)[注]①王文显(1886~1968):中国现代戏剧的重要先驱之一。②定影:把经过显影的感光材料放入配好的药液里,溶去全部卤化银,只留下银质的影像,并把影像固定下来,不再变化。

文章已有“《梦里京华》”一例,为何还要例举“《委曲求全》”?请简要分析。(4分)解题思维

本题考查文章选材构思。

(1)文章例举《委曲求全》,既是上文的延续,又能够进一步印证王文显剧作幽默的特点,表现王文显喜剧创作的能力和影响。

(2)《委曲求全》中对某大学校长的描写,又恰巧可以引出下文对王文显任代理校长时的叙写并形成对比,在结构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答案:①增强说服力,进一步突出王文显剧作别有一番幽默,肯定他喜剧创作的能力和影响。②引出下文对王文显任代理校长时行事风格的叙写,形成对比,以突出王文显治校的持重务实,一丝不苟。(意思对即可,共4分。)

传记选材的特点是:选材要真实,不能虚构;选材要典型,立足于表现人物品质与精神;传记的材料可以是重大事件,也可以是日常生活小事。传记的选材是否典型、真实、新颖、有力,是采用重大题材还是选择生活小事来表现人物,材料的使用上是否做到了详略得当,材料的次序是否安排得当,这些方面都是命题的重要角度。

一般的提问方式有:

①文中写×××事例有什么作用? ②文中通过哪些事件来表现×××的品质? ③本文是从什么角度选材组材的?

“3角度”解答选材类题目

1.人物的时代性和代表性。传记里的人物都是某时代某领域较突出的人物。2.选材的真实性和典型性。传记的材料比较翔实,作者从传主的繁杂经历中选取典型的事例,来表现传主的人格特点,有较强的说服力。

3.传记的材料可以是重大事件,也可以是日常生活小事。答题模板 选材事例+特点+效果

第二篇: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解题技巧

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

一、【考纲解读】

《考试大纲》要求:

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评价中外实用类文体,了解访谈、调查报告、新闻、传记、社科论文等实用类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1.分析综合C(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

(3)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2.鉴赏评价D(1)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

(2)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

(3)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

3.探究F(1)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

(2)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人文精神

(3)探讨文本中的疑点和难点,提出自己的见解

二、【考查方向】

①对传记中的重要词语与句子含义的理解考查;

②对传记中一些重要信息的筛选能力的考查;

③对传记中作者所表现出的创作意图、文章结构基本特征和写作技巧的考查;

④对作者作传的观点态度的把握;

⑤对传记中的疑点和难点,文本的深层意蕴及其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的探究。

三、【阅读方法】

①要了解传记的阅读特点和传记的有关知识,注意文章一些微小信息的提示;

②要抓住传记主人公所表现出来的人物个性,把握文章对人物描写叙述的地方,深入了解传记主人公的思想感情和精神品质;

③最好把自己置入书中人物中,阅读传主就像和他们交朋友一样,这样就会有切肤之感,阅读起来也顺畅些;

④对一些时间性比较强的人物传记可以采取列表格的形式来达到条理明晰的效果。

四、【传记有关知识】

(一)传记的定义和分类

◎传记是遵循真实性原则,用形象化的方法记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以及其历史背景的一种叙事性文体。

(1)从叙述人称看,传记可分自传和他传。前者是作者自己撰写的,如:鲁迅写的《鲁迅自传》,沈从文的《沈从文自传》。后者是他人撰写的,如:《华罗庚》、《“布衣总统”孙中山》、《我的父亲》等。

(2)从表达方式看,一般的传记以记叙为主,还有的传记,一面记述人物的经历,一面加以评论,记叙与评论各半,这种传记则被称为“评传”。如:卞毓方的《留取丹心照汗青》,朱志敏的《铁肩担道义》。

(3)从篇幅的长短来说,它可以分为大传和小传。

历史性传记:以记叙翔实的史实为主,用语比较平实。

(4)从创作方法分 传记文学:多用形象化手法,描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及其活动的历史背景等,以史实为依据,但又不排斥某些联想性的文学描写。

(二)传记的文体特点

传记的文体特点是真实性和文学性。其中,真实性是传记的第一特征,因为传记叙写的是历史或现实中存在的活生生的人,有真名实姓、居住地点、活动范围等,写作时不允许任意虚构。但传记不同于一般的枯燥的历史记录,它具有文学性。它是写人的,有人的生命、情感在内;它通过作者的选择、剪辑、组接,倾注了爱憎的情感;它需要用艺术的手法加以表现,以达到传神的目的。

(三)传记的阅读要求

根据传记的文体特点和新课标,传记的阅读要求是:

1.理清作品陈述的基本事实,把握传主的人生经历;

2.分析传主的性格、情感,把握传主的性格、情感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

3.理解作者的评论、思想,分析作者的评论、思想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

4.通过分析作品的选材、表现手法、修辞技巧、语言特色等艺术形式,了解作者这样处理的意图;

5.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对作者所持的观点和艺术处理提出自己的看法。(探究)

因此,学生在阅读传记时,除了完成一般文章阅读的把握文章结构和概括中心意思的要求之外,还要注意以上五点。训练时,建议按照以上五点要求分点训练。

五、【人物传记的整体阅读】

从传记阅读的命题上来说,除了关注传统阅读材料所考查的重点语句的理解,文章主旨的把握,艺术手法的考查等内容外,我们还需要注意掌握关于传记的文体知识,特别关注如何评价传主的功过得失,如何从选文中汲取有益的人生启示这类内容。这就要求阅读者要善于从传记中了解传主的生活经历,体悟传主的情感世界,追寻传主思想演变的线索,剖析传主成败的缘由,感受其人生经历的沧桑。要做到这些就要掌握一些行之有效的传记阅读方法。

1、阅读传记作品必须联系传主生活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

一个人的成长不可能完全取决于内因,他的个性、思想的形成必定会受到所处的特定时代及其成长环境等外因的影响,了解这些重要事实可以使我们对传主成长的各种因素做出符合实际的分析,以便更立体地了解人物,对其思想、品格及功过做出客观公允的评价。

2、阅读传记作品必须认识到传主的成长经历并感悟传主的心路历程

只有深刻地认识传主的成长经历并感悟其心路历程,注重分析传主的先天禀赋和后天环境、志向和命运、奋斗和机遇、挫折和成功、事业和爱情等诸多因素对其人生发展的重要意义,才能让读者在评价传主的思想、感情、品格、气质、成就等方面的同时,也能从中汲取精神养料,获得有益的启示,丰富自己的人生经验,形成主动规划人生的意识和能力。

3、阅读传记作品必须懂得传记作品与其他文学作品的区别

传记属于纪实性作品,纪实性要求传记记述的事实是客观存在的、准确的、真实的,不允许有任何夸张与虚构。但历史的真实,只能是相对的真实,任何已经成为过去的历史是不可能全面复现的,任何对历史的叙述,也只能是相对真实的描述。因此,传记允许作者对个别细节、某些场景进行符合时代环境的合理的有限度的想象,以便丰富、生动地描绘人物,凸现人物特性。了解了传记作品的这些特点,同学们就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欣赏、品味传记作品真实性与文学性相结合、哲理性与形象性相结合、思辨性与审美性相结合所产生的魅力,赏析传记中的想象艺术,多角度地培养自己的鉴赏能力。

4、阅读传记作品还要关注传主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和细节

典型事件往往是传主一生的关键所在,能反映他一生中的主要功过,而且可以显示有关的历史进程及特点,有利于读者把握文章的重点,理清其人生发展的脉络;富有特性的细节描写犹如人体之血肉,能使传主的形象更加丰满,能帮助读者更准确地了解传主的性格、理想。同时,关注这些还可以引发读者的思索,使之从中获得更多的人生教益。另外,评传是传记中的跨类文体,处于人物传记和文学评论之间。一方面有对人物生平较完整的叙述,借以展示传主的人生道路;另一方面结合这些叙述,分析传主的思想行为,评价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同时因为它的篇幅较简短,更适合于高考命题时选用,因此考生对这一类型应给予更多的关注。

六、【传记阅读方法解说】

◆解题的基本步调

传记阅览题的解题思绪、要领可与原来的高考现代文阅览中学语文卷子题的解题思绪、要领联系起来,联合传记作品的具体特点,咱们可按以下思绪步调去解题: 1.揣摸题干,有备而读

研读题千,当真审题,看清命题人问了哪一些方面的问题,在大脑里要形成“问题锁链儿”形成明确而强烈“问题意识”,让问题作为阅览文本韵有力指示。2.理清脉络,整体驾驭

第一遍速读文本:第一步,弄清作品按啥子挨次社团材料,传主的糊口经历是如何贯穿起来的,驾驭文本的布局思绪;第二步,整体体会文本内部实质意义,理清作品陈述的基本领实,弄清文段写了传记主人翁哪一些事,体现了人物的啥子性格、品质特点;第三步,区别出作者品题的身分,弄清作者的首要概念和基本偏向是啥子。3.细读文本.圈点勾画

第二遍精读文本:携带问题,有意识地细读全文,注重具备典型意义的事件与细节,勾画出问题的相关信息区域,尤其注重叙述之外的此中学语文说课稿模板他议论性、阐发陛等内部实质意义。夸大两点:一是思虑问题要畏首畏尾;一是准确圈定答题信息区域。4.深思熟虑,精确抒发

将问题与文本精密跟尾起来,对文本内部实质意义作深入思虑,对传记人物的思想、感情、品格、气质、成绩等和作者所持的立场作出自己的阐发、判断。对试题具体问题思虑阐发时,对峙“整体原则”“语境原则”和“知世论人、知人论事、事中见人”原则,问啥子,答啥子。在抒发时,一要整合筛选重要信息;二要剔掉可有可无的字句;三要用词高雅、精确。1.人物传记具有真实性。

传记叙写的是历史或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活生生的人。真实性是传记的第一特征。它必须真实地再现传主的人生经历,反映传主的精神品质。为了达到真实的效果,作者在写作时往往会涉及传主本人的言论。因此,答题时要注重细节描写等写作手法。2.人物传记主题多元,但基本方向明确。

作者在为传主作传时一定会渗透进自己的创作意图。这些创作意图大致可以分成以下三个层面:一是展现传主人生经历,再现当时社会现实和时代风貌;二是展现传主不同于常人的一面或平凡的一面,再现传主的人格魅力和精神品质,表达作者对传主的钦佩之情;三是从传主身上得到关于人生、社会、生命的独特感悟和认识。考查方式 :

1.把传记当作一般的阅读材料。如对重要词语、句子和内容的理解、作品风格的分析、人物形象评价、感情的体验和感悟等等。

2.结合传记的特点进行能力考查。一是结合作品考查对传记理论知识的理解,如自传的真实性、传记作者与传主的关系、传记的真实性与文学虚构、传记的选材与语言表达、传记人物描写与刻画、勾勒与细节等。二是运用传记知识分析作品。如分析传记的结构、表现手法,总结传主的事迹、贡献或形象、性格特点,评价传主的价值、影响或传记作者的观点、态度等。

从目前所见的考试题型来看,基本上都是以主观题形式出现,一般分成三大题,共25分。

第一大题一般为分析综合题,多侧重于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答案可以用原文原句作答或在原文原句基础上整合而成。主要问法及应对策略举例如下:(1)概括传主人生阶段——紧扣传主身份特点,留主删次切分人生阶段进行作答。(2)概括传主的性格特点——抓住传记叙写的事件和文中的细节描写。(3)传主成为伟大人物受了那些方面的影响——找准答题区间,分层概括。(4)文中从哪些角度体现了传主的个性特点——把握文章写作层次并逐层概括。

第二大题一般为鉴赏评价题,多涉及传记的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主要问法及应对策略举例如下:(1)某一细节描写的用意——应从文章选材的真实性、典型性(反映时代特点)、体现传主的个性等角度作答。(2)简答某一段文字的作用——从增加文章的真实性和有利于突出作者的写作意图入手作答。(3)为什么选择传主的某个人生阶段来详细记叙——因为这一阶段是传主成长过程的一个关键时期,或这一阶段最能突出作者的创作意图。(4)对文中某些抒情性、议论性的句子,或其他重要句子的理解——应多从作者在传主身上得到的关于人生或社会的独特感悟入手去理解(这和对传记的主题理解密切相关)。

由以上归纳可以看出,第二大题的设题多和传记的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有关,而答题的角度则应多从传记的真实性和主题(创作意图)入手。

第三大题为探究题,一般主要问法及应对策略举例如下:(1)文章的选材或结构安排是否恰当——多从真实性和是否有利于表达作者的创作意图入手作答。(2)某个人物成为伟大人物或某部作品产生的原因——多从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入手作答:主观原因多从个人的成长环境、天赋、努力程度等角度考虑;客观原因多从社会时代特点和别人的帮助等角度考虑。(3)如何评价传主——结合文本内容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评价,不可凭主观印象片面作答。(4)从传主身上得到什么启迪或受到什么教益——结合题干问法中暗含的答题方向,紧扣文本作答。

总之,答传记类题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观点要先行,即在答题前先表明自己的观点;第二,答题前要审清题干的问法,根据问法层层深入逐层作答;第三,答题时应注意结合文本作答,不能无限制地开放。传记的阅读要求

根据传记的文体特点和新课标,传记的阅读要求是: 1.理清作品陈述的基本事实,把握传主的人生经历;

2.分析传主的性格、情感,把握传主的性格、情感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 3.理解作者的评论、思想,分析作者的评论、思想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

4.通过分析作品的选材、表现手法、修辞技巧、语言特色等艺术形式,了解作者这样处理的意图; 5.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对作者所持的观点和艺术处理提出自己的看法。(探究)

因此,学生在阅读传记时,除了完成一般文章阅读的把握文章结构和概括中心意思的要求之外,还要注意以上五点。训练时,建议按照以上五点要求分点训练。

(一)如何把握传主的形象,概括传主的精神品质

通过阅读梳理出主要事件。从人物在事件中的表现来把握其形象。如果是评传,要区分传记中的叙与评,把握事件与观点的关系。同时又要注意细节描写。细节特别是典型细节往往最能传神,最能打动人,给人以深刻印象。阅读传记时要学会把握作品中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细节,并对这些细节加以仔细思考。例如,这一细节表现了什么,它与整个事件之间是什么关系,它在事件或传主的生活中起了什么作用,它表现了人物怎样的精神特质等。

注意从传主与时代,传主与他人的关系去把握传主形象。“传主与时代”“传主与他人”是理解传记的经纬。首先要关注时代、社会、家庭背景下的传主。要理解传主其人其事,就要了解他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背景、家庭生活背景等众多因素。其次,要理解关系网中的传主。传主的人际交往是影响他也是组成他人生经历的重要方面,通过传主与他人的关系去把握传主是阅读传记的一条通道。

这类题目通常是简答题,要注意筛选出文章的主要信息归纳出观点,并举出文中的具体例子加以分析论证。

(二)如何分析传记的语言特色、文本基本特征和表现手法 首先明确传记类别,了解不同类别传记具有的不同特点。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文本加以辨别分析。如,自传采用第一人称,语言或自然亲切或幽默调侃,通常以记叙为主,兼有描写抒情。他传采用第三人称,语言或朴实自然或文采斐然。

了解传记常用的表现手法,结合文本加以判断分析。传记采用的表现手法与一般记叙文相似,有首尾照应、巧用修辞、详略得当、叙议结合、正侧相映等。此外,引用是传记常用的表现手法,如引用传主在书信、日记中的表白,它可以印证作者的观点,也可以使传记具有更为真实感人的力量。

这类题目通常是简答题。

(三)如何对传记进行鉴赏与评价和探究

学会鉴别传记材料。传记是在搜集资料的基础上写成的。传记作者要通过对材料的深加工来透视人物的性格与命运,并有力地表现出来。在阅读时,要注意鉴别材料是否恰当,即作者选取的材料是否能充分表现传主的特点,从这些材料里面是否能得出令人认同的推理、判断或结论。

对传记传主作出评判。一部传记里面既包含传主的立场,包含传记作者的立场,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也会有自己的立场。读者要学会站在一定的立场上对传主立场、传记作者立场做出适当评判。在阅读中,可以从作者对材料的选择和叙说的方式上来体会作者的观点,然后结合自己的阅读感受作出评论,通过对传记的阅读要认识传主对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所产生的正面作用或负面影响,评价其功过得失。

这类题目通常是论述题。答题应像写作一篇小的议论文,首先要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大胆而明确地提出自己的见解,然后要结合文中的事例、细节加以分析论证,最后再次表明观点。

(二)一、文体的基本特征:

1、定义和类型:

传记是记录人的生活历程和生命轨迹的文体。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传记可分为不同的类别。从叙述人称看,传记可分为自传和他传,前者是作者自己撰写的,后者是他人撰写的。根据篇幅的长短,传记可分为大传和小传。从创作方法看,传记可分为史学性传记和文学性传记。从表达方式看,一般的传记以记叙为主,还有一类传记则记叙与评论各半,叫评传。评传是人物传记夹杂着作者评述的一种带有文学评论色彩的体裁。它由传主、本事、作者的思考与评析三要素构成。“传中有评,评中有传,评传结合”是其特点。“传要真实,评要中地”是评传写作的基本要求。

2、传记的特点:

传记属应用文体,同时兼具真实性和文学性这两个特点。其中,真实是传记的生命。因为传记叙写的是历史或现实中存在的活生生的人,有真名实姓、居住地点、活动范围等,写作时不允许任意虚构。但传记不同于一般的枯燥的历史记录,它具有文学性。它是写人的,有人的生命、情感在内;它通过作者的选择、剪辑、组接,倾注了爱憎的情感;它需要用艺术的手法加以表现,以达到传神的目的。

二、传记考查的切入角度:

1、写什么?

(1)理解作者在文中的重要语句所要表达的含义。

(2)理清作品陈述的基本事实,把握传主的人生经历;

(3)把握传主的形象,概括传主的精神品质。

2、怎么写和为什么这样写?

把握文章结构,分析传记的语言特色,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运用的表现手法及其效果(作用)。

3、探究——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对作者所持的观点和艺术处理提出自己的看法。

三、解题指津:

1、解题原则:

总原则:观点是作者的(探究题除外),答案在原文中。

基本原则:

(1)“还原”原则:现代文阅读是“还原”阅读,解题时要遵循“还原”原则。要求还原为文中信息和原文作者的思想观念,尽可能用原文字词表达;一般答案都能从文章中找到现成依据。

(2)由已知求未知的原则:其已知有二,一是题干的字面意思,二是题干所在文段的语境。若将题干文字的字面意思视为横坐标,将题干词句在文中的语境可能意义视为纵坐标,可以建立一个坐标,只有从语境与字面意思两方面锁定,才能保证正确的求解。

(3)“语境”原则:语境是答题的思维背景,要牢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

(4)“点面结合”的原则:在现代文阅读理解中从点入手,面上把握,点面结合,看懂文章,审清题目,掌握答题技巧,还是能够拿到必得分数的。

2、解题技巧:

(1)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及作用

重要的句子是指在文中起重要作用的关键性语句,通常是指:①结构复杂难懂的长句;②统摄全篇的中心句,即文眼;③段首的总起句、段末的总结句以及过渡句;④使用了特殊的修辞格、内涵较为丰富的关键句等。重要句子的含义,指的是透过句子的字面意思所表达的深层内涵。

**方法:

切分挖掘法:切分句子的层次,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语,从正确理解句子关键词语的字面意思入手。

还原法:将该句还原到原文中去,看其在选文中所处的位置。

瞻前顾后法:找出题干中的相关语句在选文中的位置,向上下文搜索,并注意文中过渡句、关联词、指代词的提示,这样答案就能从原文中“抠”出来。

(2)理清传记陈述的基本事实:

传记一般采用顺叙的写法。以时间流变为线索,勾勒传主的基本生命历程,概括性地描绘出较为完整的人物形象。传记涉猎传主的事实虽多,但这些内容全部编制在时间的年轮之中,组合在传主生命的转变之中。因此,对显示传主重要生平事件、命运转折、至关重要的思想精神活动的那些时间,应重点标示出来,这样可以迅速理清文章脉络,把握传主的主要生活历程。

在梳理主要事件时,要抓时间词语,抓地点以及相应发生的事件,运用合并同类项法,概括出主要事件。

(3)把握传主形象:

首先,从人物在事件中的表现来把握其形象(尤其是细节描写)。

阅读传记时要学会把握作品中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细节,并对这些细节加以仔细思考。例如,这一细节表现了什么,它与整个事件之间是什么关系,它在事件或传主的生活中起了什么作用,它表现了人物怎样的精神特质等。

其次,从传主与时代,传主与他人的关系来把握传主形象。“传主与时代”和“传主与他人”是理解传记的经纬。

总之,要联系传主生活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根据作品所陈述的与社会进程以及传主个人成长相关的重要事实,了解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和细节,把传主彰显出来加以理解。

(4)把握文章结构。

指点:这一部分主要考查开头、中间、结尾段落的安排用意、某些特定段落的作用、对文中重要句子的理解及作用分析。应注意区分开进行分析,如:A、开头、中间、结尾段落的安排用意、某些特定段落的作用都需要从内容与形式两个角度分两个步骤进行分析。B、对文中重要句子的理解及作用分析应该注意从以下方法中选择任意一种进行分析:a、将句子分层进行概括;b、找出其中运用的修辞手法。(5)分析表现手法:

A、选材的处理:——详略得当

传记的选材是与主题密切相关的。对中心有用的,与主题特别密切的材料,是主要内容,则需浓墨重彩地渲染,要详细写;与主题关系不很密切的材料,是次要内容,则轻描淡写,甚至一笔带过。

读者陌生

详写

符合主题/突出人物性格

选材的目的——详略得当

读者熟悉

略写

不符合主题

B.人物描写方法:

传记是记载人物生平或事迹的一类记叙文体,它的表现手法比较接近于小说。它往往是通过对传主的正面描写(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侧面描写(间接描写)等来突出表现传主的人物形象和精神世界,使人物形象血肉丰满,栩栩如生,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传记作为写人的艺术,为了渲染人物个性,离不开记叙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和最能表达人物个性的细节。不写事件,传记无以表现人物;不写细节,作者无以使人物生动起来。因此阅读传记需要特别关注细节描写。作者通过传主的日常生活细节,折射出传主的思想观点,保持传主基本思想的整体性,各方面多角度地展现出传主的情感个性特征,使得传主的个性丰满而鲜活,使传主的生命历程更富有光彩,还可增强文章的可读性。

另外,还需特别留意有些侧面描写看似与传主无关,但却与刻画传主有着重要的作用。例如,利用与传主关系密切者的相关资料来突出传主的形象。

肖像描写

行动描写

表现人物

正面描写

语言描写

性格,使形

心理描写

象血肉丰满

塑造人物形象

细节描写的方法

自然环境

环境

侧面描写

社会环境

他人

C.引用:

在传记中,直接采用大量原始材料——引用,可以更好地突出人物的特点,揭示人物的精神面貌,对人物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引用诗词,可以从侧面烘托和丰富撰著的思想精神,使传记显现出一种古朴文雅的风格。引用故事,可以增强文章的活泼度,使文章更具有可读性。引用传主在书信、日记中的表白,它可以印证作者的观点,也可以使传记具有更为真实感人的力量。

(5)语言特色:

首先明确传记类别,了解不同类别传记具有的不同特点。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文本加以辨别分析。如,自传采用第一人称,语言或幽默调侃或自然亲切,通常以记叙为主,兼有描写抒情。他传采用第三人称,语言或朴实自然或文采斐然。

(6)探究题:

探究题不仅题型开放,而且连答案也常是丰富多彩不拘一格的,只要紧扣要求,思想健康,表达简明连贯得体,条理清晰,即可符合涛求。做这类题,既要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同时又要遵循“容易论证”的原则。

答题思路可概括为:观点——引据——论述——小结。观点:明白无误地表明观点。这是第一个得分点。引据:恰当引用论据,遵循“内引外联”的原则,既要充分利用原文信息,又要合理联系现实状况。论述:即归结回扣观点,简要作结。最后整合信息,分条陈述,⑴要点须全面;⑵陈述有条理。作为综合阐述题,观点明确,言之有据,言之成理,是得分的关键点。

具体步骤:

第一句:应写自己的观点,句式是“我认为??”或“我赞同??”

接下来,分析自己的理由,句式是“理由是:1?2??3??”,把理由分点罗列。

最后,可加总结句,句式“所以或因此??”,如果已超字数、超范围,可不写总结句。

考点结构图

通过传主形象而传递的主要观点及基本倾向

为表现传主而体现的文本特色

疑难点(取决于传主与社会的相关关系)

传记的社会价值及社会影响(取决于传主的品质)

传主的形象特征

为表现传主形象采用的表现手法

文章结构(为表现传主形象服务)

筛选、整合文本信息

围绕传主而写的事件

附:传记阅读的一般步骤

1.根据文本,勾勒传主人生事件,有事件点勾画时间轴,将传主人身轨迹形成一维的线;

2.由传主的人生轨迹尽可能多的涵盖所体现出的专著精神品质与性格特点(注意此时是从传主身上体现的二维空间坐标);

3.由传主进入作者,(如果是自传那就直接进入下一步)找到作者的观点,或提炼概括出作者的观点态度,并由此及彼,牵制传主。构成三维空间;

4.根据以上就作品的选材,表现手法,修辞技巧与语言特色等艺术形式,了解写作处理意图。(注意,由于人物传记个侧重分析综合以及探究能力,所以在鉴赏这个能力层级上会有所减弱,当提问时,只要有以上四个方面入手便可迎刃而解)

5.探讨作品反映的人生价值与时代精神,能对作者所持观点与艺术处理提出看法,进行探究。

第三篇:实用类文本传记知识总结

传记阅读答题规范

答题规范: 总分结构 分点作答

注意原文中概括性的词句

一、选择题 选项类型

1、概括内容,注意信息错位

2、分析评价(词义轻重,巨大贡献,气焰嚣张不准确)鉴赏,逐词比对。

3、因果分析

4、不全面

5、不准确,6、无中生有

概括传主特点 积累表现人物特点的词汇

传主取得成就的原因 早年经历(苦难)家庭熏陶

社会背景时代推动刺激

他人的帮助:老师、朋友、同事

天赋,天资聪颖 情感态度:热爱专业、热爱祖国、关爱人类。品性:勤奋刻苦、坚持、毅力、专注、创新 广博的阅读和见识 方法得当灵活

概括传主成就(方面)理论 实践 荣誉 教育……

塑造形象的常用方法(写作技巧):

⑴描写方法:正面描写(肖像、行动、语言、心理、细节),侧面描写(环境、场面……)⑵表达技巧:对比、衬托、首尾呼应、巧用修辞、引用、详略得当、叙议结合、正侧相衬 ⑶选材组材:材料典型、构思巧妙、矛盾冲突激烈、以小见大……环境描写

对比衬托

引用的作用

真实性、说服力、感染力、可读性、趣味性 侧面描写,表现传主xx特点,丰富了人物形象,有血有肉,补充传主资料,全面了解传主,印证作者的观点

引用传主的话:呈现传主的内心世界,折射出传主的精神品质,多方面多角度地展现出传主的个性特征。

先抑后扬:

使文章跌宕起伏,耐人寻味。前后形成鲜明对比,使文章更精彩,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详略:为什么详细记述xx 读者不熟悉,最能突出中心,表现传主xx特点。

略写:读者熟悉、不符合主题。

重要词句含义

1、解释句意:找关键点,修辞点,陌生词句(典雅),反常矛盾的说法,含蓄的表达。

2、作用:表现传主xx特点(表现对象特点,表达感情,表达观点)

3、在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词句所表达的含义。一般需要概括文中事件。

4、表达了作者xx思想情感。

某段的作用 内容:交代xx内容(时间地点原由)人物:表现传主特点。结构:第一段(引起下文、总起下文、首尾呼应)中间段(承上启下)、结尾段(首尾呼应)

铺垫、对比反衬、中心 效果

细节描写的作用 传主语言:呈现传主内心世界,折射传主精神品质,多角度表现传主形象,丰满鲜活。

可读性、感染力、环境描写作用

交代时间地点背景,增加真实性

渲染气氛,表现传主心情

寄托传主思想情感 表现传主特点品质

为什么说“xx”?“xx”体现在哪些方面? 首先由仔细审题,明确题目所问的内容

然后定位,筛选原文关键词句。

答题时一定要概括“方面”,再概述事件。

1、定义和类型: 传记是记录人的生活历程和生命轨迹的文体。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传记可分为不同的类别。从叙述人称看,传记可分为自传和他传(通过对传主的典型事迹的叙写,突出传主形象、性情、品格、成就,表达出对传主的崇敬之情(为反面人物立传则相反)。),前者是作者自己撰写的,后者是他人撰写的。

根据篇幅的长短,传记可分为大传和小传。根据创作方法看,传记可分为史学性传记和文学性传记。

从表达方式看,一般的传记以记叙为主,还有一类传记则记叙与评论各半,叫评传。评传是人物传记夹杂着作者评述的一种带有文学评论色彩的体裁。它由传主、本事、作者的思考与评析三要素构成。“传中有评,评中有传,评传结合”是其特点。“传要真实,评要中地”是评传写作的基本要求。(高考重点)

2、传记的特点: 传记属应用文体,同时兼具真实性和文学性这两个特点。其中,真实是传记的生命。因为传记叙写的是历史或现实中存在的活生生的人,有真名实姓、居住地点、活动范围等,写作时不允许任意虚构。但传记不同于一般的枯燥的历史记录,它具有文学性。它是写人的,有人的生命、情感在内;它通过作者的选择、剪辑、组合,倾注了爱憎的情感;它需要用艺术的手法加以表现,以达到传神的目的。

人物传记类文本的阅读方法

理清文本陈述的基本事实,按时间顺序逐一整理,把握传主的人生经历。一般来说,可以按照下面要素去归纳整理,即:什么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做了什么事、体现了他什么品格、作者有什么评价、这事产生了什么影响、对我们有什么启迪。这一过程是解答阅读题的基础,也是关键

3、考点考查方向: 人物传记在考试中的常见题型及经常设考的角度。

①对传记中的重要词语与句子含义的理解考查;

②对传记中一些重要信息的筛选概括能力的考查;

③对传记中作者所表现出的创作意图、文章结构基本特征和写作技巧的考查;

④对作者作传的观点态度的把握; ⑤对传记中的疑点和难点,文本的深层意蕴及其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的探究。详解传记的几个常考考点。

①阅读传记作品要关注传主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和细节

典型事件往往是传主一生的关键所在,能反映他一生中的主要功过,而且可以显示有关的历史进程及特点,有利于读者把握文章的重点,理清其人生发展的脉络;富有特性的细节描写犹如人体之血肉,能使传主的形象更加丰满,能帮助读者更准确地了解传主的性格、理想。同时,关注这些还可以引发读者的思索,使之从中获得更多的人生教益。②、如何分析传记的语言特色、文本基本特征和表现手法

首先明确传记类别,了解不同类别传记具有的不同特点。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文本加以辨别分析。人称:①第一人称(自传):指文本以当事人的口吻来叙述的方法,兼有描写抒情。语言或自然亲切或幽默调侃。作用: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③第三人称(他传):指作者以局外人的视点进行叙述的笔法。作用:能比较直接地展现丰 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④了解传记常用的表现手法,结合文本加以判断分析。

传记采用的表现手法与一般记叙文相似,传记的表现手法与一般记叙文相似,有首尾照应、修辞手法、详略得当、叙议结合(评传结合)、正侧相映、烘托、衬托、对比、象征、先抑后扬等。此外,引用是传记常用的表现手法,如引用传主在书信、日记中的表白,同事、同学、学生、国际友人、西方同行者的回忆,档案资料等材料。作用:①它可以印证作者的观点,也可以使传记具有更为真实感人的力量。②传记写作充分使用传主的有关资料,可以塑造丰满的人物形象,突出传主的精神面貌,起到增强作品历史深度和情感力度的作用。③增强文章的真实性和可读性。倒叙手法:作用是设置悬念,增强生动性,使文章引人入胜(2分);与结尾形成呼应,使文章结构上浑然一体(1分)。

三、传记解题提示 : 其主要考查目标有: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即通读全文,把握与传主相关的重要事实,了解传主的生活经历或人生轨迹;把握传主的性格特征或人生追求、思想个性;把握传主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把握作者对传主的态度与评价;把握传主的自我认识和评价等。(归纳概括传主的主要经历、重要事迹(事件))掌握归纳人物经历(事件)的基本方法

1、时间变化

2、地点变化

3、职位(工作)变化

4、注意关键句子提示(过渡句)

5、注意题目的附加条件(对归纳内容的限制)

筛选归纳传主的主要性格特征(特质、与众不同之处等)方法归纳:

1、从事件(人物的言行)中概括传主的性格。

2、注意作者对传主的议论性描述。

3、注意文章引用的他人对传主的评价。

4、关注文章的过渡句(总结)。

(2)理解分析句子含义:基本含义、特定含义(概括意义、警策意义)、深层含义(象征、比喻、双关、言外之意。句子所在的文段。重要的句子是指在文中起重要作用的关键性语句,通常是指:①结构复杂难懂的长句;②统摄全篇的中心句,即文眼;③段首的总起句、段末的总结句以及过渡句;④使用了特殊的修辞格、内涵较为丰富的关键句等。重要句子的含义,指的是透过句子的字面意思所表达的深层内涵。方法:

1、切分挖掘法:切分句子的层次,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语,从正确理解句子关键词语的字面意思入手。

2、还原法:将该句还原到原文中去,看其在选文中所处的位置。

3、瞻前顾后法:找出题干中的相关语句在选文中的位置,向上下文搜索,并注意文中过渡句、关联词、指代词的提示,这样答案就能从原文中“抠”出来。对文中重要句子的理解及作用分析。应注意区分开进行分析,如:A、开头、中间、结尾段落的安排用意、某些特定段落的作用都需要从内容与形式两个角度分两个步骤进行分析。

【传记中引用的作用】:

在传记中,直接采用大量原始材料——引用,可以更好地突出人物的特点,揭示人物的精神面貌,对人物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引用诗词,可以从侧面烘托和丰富撰著的思想精神,使传记显现出一种古朴文雅的风格。引用故事,可以增强文章的活泼度,使文章更具有可读性。引用传主在书信、日记中的表白,它可以印证作者的观点,也可以使传记具有更为真实感人的力量。如:

21、传记的最后援引了贝尔教授的描述,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成绩不佳的数学大师》)

答: ①运用侧面描写的手法,使人物形象更丰满、突出; ②补充出了传主的个性材料,使读者对他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 ③运用对比手法,突出埃尔米特的完美人格;④引用名人评价,增加传记的真实性、可信度。20、这篇评传中,作者多处引用贝多芬书信中的原话和他人的评语,简要分析这样引用的作用。(《不朽的贝多芬》09佛山二模)答:(1)引用传主的原话,直接展示传主的精神,增强了感染力,也为作者的评述提供了依据;(2)引用他人的话,使文章对人物的评述更加全面客观、真实可信,也能从侧面塑造传主的性格;(3)二者与作者的评述相结合,有助于读者全面而深刻了解传主的精神和影响(提升了传记的阅读价值)。

答题切入口:对传主、读者、文本、作者的作用(四方面入手)(4)领会把握结构安排:是否开头结尾,各有特色;烘托铺垫,前后呼应;设置悬念,制造波澜,起承转合,曲折有致。3分析运用表现手法:分析表现手法:

A、选材的处理:——详略得当

传记的选材是与主题密切相关的。对中心有用的,与主题特别密切的材料,是主要内容,则需浓墨重彩地渲染,要详细写;与主题关系不很密切的材料,是次要内容,则轻描淡写,甚至一笔带过。B.人物描写方法: 传记是记载人物生平或事迹的一类记叙文体,它的表现手法比较接近于小说。它往往是通过对传主的正面描写(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侧面描写(间接描写)等来突出表现传主的人物形象和精神世界,使人物形象血肉丰满,栩栩如生,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传记作为写人的艺术,为了渲染人物个性,离不开记叙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和最能表达人物个性的细节。不写事件,传记无以表现人物;不写细节,作者无以使人物生动起来。因此阅读传记需要特别关注细节描写。作者通过传主的日常生活细节,折射出传主的思想观点,保持传主基本思想的整体性,各方面多角度地展现出传主的情感个性特征,使得传主的个性丰满而鲜活,使传主的生命历程更富有光彩,还可增强文章的可读性。

另外,还需特别留意有些侧面描写看似与传主无关,但却与刻画传主有着重要的作用。例如,利用与传主关系密切者的相关资料来突出传主的形象。如:文章开篇写了贝多芬去世时天气的恶劣和“陌生的手替他阖上了眼睛”这一细节,有何作用?请分别说明。(《不朽的贝多芬》)答:(1)渲染贝多芬去世时天气恶劣,象征贝多芬一生遭受的苦难;(2)暗示贝多芬不认识的人也对他无比崇敬,表现贝多芬的伟大。如:赴美传授经验是件大事,但袁隆平如何传授杂交水稻制种技术、如何开设讲座等内容作者略过不谈,反而将笔墨重点落在接机时圆环种子公司总经理威尔其认错人这个细节上,这样的处理用意何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袁隆平》)答:①写袁隆平如何传授杂交水稻制种技术、如何开设讲座是为了表现一个学识丰富的袁隆平,但这一点已经为人们所熟知,所以写作价值不是很大,不符合作者写作意图。②作者记录了袁隆平三件“小”事情,是为了

第四篇:古文传记类(Ⅰ)

传记类(Ⅰ)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张南垣传

[清]吴伟业

张南垣名涟,南垣其字,华亭人,徙秀州,又为秀州人。少学画,好写人像,兼通山水,遂以其意垒石,故他艺不甚著,其垒石最工,在他人为之莫能及也。.

君为人肥而短黑,性滑稽,好举里巷谐媟以为抚掌之资。或陈语旧闻,反以此受人啁弄,亦不顾也。与人交,好谈人之善,不择高下,能安异同,以此游于江南诸郡者五十余年。自华亭、秀州外,于白门、于金沙、于海虞、于娄东、于鹿城,所过必数月。其所为园,则李工部之横云、虞观察之予园、王奉常之乐郊、钱宗伯之拂水、吴吏部之竹亭为最著。经营粉本,高下浓淡,早有成法。初立土山,树石未添,岩壑已具,随皴随改,烟云渲染,初入无痕。即一花一竹,疏密欹斜,妙得俯仰。山未成,先思著屋;屋未就,又思其中之所施设,窗棂几榻,不事雕饰,雅合自然。主人解事者,君不受促迫,次第结构,其或任情自用,不得已骫骳曲折,后有过者,辄叹息曰:“此必非南垣意也。” 君为此技既久,土石草树,咸能识其性情。每创手之日,乱石林立,或卧或倚,君踌躇四顾,正势侧峰,横支竖理,皆默识在心,借成众手。常高坐一室,与客谈笑,呼役夫.

曰:“某树下某石可置某处。”目不转视,手不再指,若金在冶,不假斧凿。甚至施竿结顶,悬而不缒,尺寸勿爽,观者以此服其能矣。人有学其术者,以为曲折变化,此君.

生平之所长,尽其心力以求仿佛,初见或似,久观辄非。而君独规模大势,使人于数日之内,寻丈之间,落落难合,及其既就,则天堕地出,得未曾有。曾于友人斋前作荆、关老笔,对峙平墄,已过五寻,不作一折,忽于其颠,将数石盘互得势,则全体飞动,.

苍然不群。所谓他人为之莫能及者,盖以此也。

君有四子,能传父术。晚岁辞涿鹿相国之聘,遣其仲子行,退老于鸳湖之侧,结庐三楹。余过之谓余曰:“自吾以此术游江以南也,数十年来,名园别墅易其故主者,比比多矣。荡于兵火,没于荆榛,奇花异石,他人辇取以去,吾仍为之营置者,辄数见焉。吾惧石.之不足留吾名,而欲得子文以传之也。”余曰:“柳宗元为《梓人传》,谓有得于经国治民之旨。今观张君之术,虽庖丁解牛,公输刻鹄,无以复过,其艺而合于道者欤!君子不作无益穿池筑台《春秋》所戒而王公贵人歌舞般乐侈欲伤财独此为耳目之观稍有合于深就高,合自然,惜人力,此学愚公之术而变焉者也,其可传也已。” ..

作《张南垣传》。

【注】 ①谐媟(xiè):诙谐不恭敬。②粉本:建筑物的草图。③皴(cūn):中国画技法之一,涂出物体纹理或阴阳向背。④骫骳(wěibèi):屈曲宛转。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④②③①

A.悬而下缒,尺寸勿爽爽:差错。.

B.横支竖理,皆默识在心识:记住。.

C.不事雕饰,雅合自然雅:很,甚。.

D.他人辇取以去辇:车子。.

答案 D [辇:名词作状语,用车子运载。]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其意垒石①遂以.A.相当②汉亦留之以.

其颠①忽于.B. ②使毕使于前.

变焉者也①此学愚公之术而.C.②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

①且张君因深就高.D. 入京师②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

答案 B [A项“以”,①介词,“按照”;②连词,表示后一行动是前一行动的目的。B项“于”,都是介词,“在”。C项“而”,①连词,表递进关系;②连词,表转折关系。D项“因”,①介词,“凭借,依照”;②连词,表顺承。]

3.下列各项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君子不作无益/穿池筑台/《春秋》所戒/而王公贵人/歌舞般乐侈欲/伤财独此为耳目之观/稍有合于清净。

B.君子不作无益/穿池筑台/《春秋》所戒/而王公贵人/歌舞般乐/侈欲伤财/独此为耳目之观/稍有合于清净。

C.君子不作/无益穿池筑台/《春秋》所戒/而王公贵人/歌舞般乐侈欲/伤财独此/为耳目之观/稍有合于清净。

D.君子不作/无益穿池筑台/《春秋》所戒/而王公贵人/歌舞般乐/侈欲伤财/独此/为耳目之观/稍有合于清净。

答案 B

4.张南垣是如何营建园林的?请概括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在动工之初,张南垣先细心观察,将材料的特点记在心里。开工后,不必现场察看,常常是一边与客人谈笑,一边安排工匠去做。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即一花一竹,疏密欹斜,妙得俯仰。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吾以此术游江以南也,数十年来,名园别墅易其故主者,比比多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吾惧石之不足留吾名,而欲得子文以传之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即使一花一竹的布置,其疏密倾斜,从各个角度看也都是非常巧妙的。

(2)自从我凭借建造园林的技艺来往于江南,几十年来,名园别墅变换主人的事到处都有。

(3)我担心垒山之石不能使我的名字流传,所以想用您的文章来使我的名字流传。

【参考译文】

张南垣名涟,南垣是他的字,本是华亭人,后来移居秀州,所以又算是秀州人。他从小学画,喜欢画人像,又善于画山水,就以山水画的意境垒石砌造假山,所以他别的技艺都不擅长,只有垒石造山最为擅长,干这一行的没有谁能赶得上他。

张南垣生得黑而矮胖,性格滑稽,喜欢拿街头巷尾荒诞不经的传说作为谈笑的资料。有时因为见闻陈旧,反而受到别人的调笑耍弄,他也不挂在心上。他和别人交往,喜欢讲别人的好处,不管别人地位的高低,能够与不同爱好的人相处,因此在江南各府县来往活动了五十多年。除华亭、秀州外,在白门、金沙、海虞、娄东、鹿城,每次经过必定要逗留好几个月。他所建造的园林,以工部主事李逢申的横云山庄、参政虞观察的予园、太常少卿王时敏的乐郊园、礼部尚书钱谦益的拂水山庄、吏部文选郎吴昌时的竹亭别墅最为著名。他在绘制营造草图时,对高低浓淡,早已作了规划。刚堆造土山,树木和山石还未安置,山岩峡谷已安排妥贴,随机应变地选用各种山石来垒出假山的脉络,烘托它的气势,而不留下人工的痕迹。即使一花一竹的布置,其疏密倾斜,从各个角度看也都是非常巧妙的。假山尚未垒成,就预先考虑房屋的建造;房屋还没有造好,又思索其中的布置,窗栏家具,都不加以雕琢装饰,十分自然。主人通达事理的,张南垣可以不受催促勉强,逐一建造,遇到要凭自己意图建造的主人,不得已而委屈顺从,后来过路人见到,就会叹息说:“这一定不是张南垣的构思。”

张南垣从事这技艺的时间一长,土石草树的性质特征便都能掌握了。每当开始动手建造的时候,乱石成堆,有的平放,有的斜搁,张南垣徘徊着四下观察,山石的正侧横竖、形状纹理,都默默地记在心中,借助众人的力量来修筑完成。他经常高坐在一间屋子里,一边与客人说说笑笑,一边呼唤工匠说:“某一棵树下的某块石头可以放在某某地方。”

眼睛不往那儿看,手也不向那儿指,好像金属已在炉内冶炼,就不必再借助于斧凿来锤击了。甚至安放梁柱和封顶后,用悬缒来检验,也一寸都不差,观看的人因此十分佩服他的技能。有学他技艺的人,认为他平生所长全在于建造的曲折变化,所以就尽心尽力地加以模仿,初看还有点相似,细看就觉得不像了。而张南垣独自规划总体布局,使人们在开始建造的几天之内,方圆几丈之间,很难理解他的设计建造意图,等到造好以后,就像天生地出,妙合自然,使人觉得从未见过。他曾在朋友的书房前模仿荆浩、关同的山水画笔意垒造假山,两山对峙,左曲右平,向上直垒已过五寻,不作一点曲折,忽然在它的顶端,将几块山石相互交错造成气势,则整座假山具有灵动之感,一片青绿,与众不同。之所以说别人建造的没有能赶得上他的,原因就在于此。

张南垣有四个儿子,能够继承父亲的技艺。他晚年谢绝涿鹿相国冯铨的聘请,派他的二儿子前往,自己在鸳湖边造了三幢小屋,隐退养老。我去访问他,他对我说:“自从我凭借建造园林的技艺来往于江南,几十年来,名园别墅变换主人的事到处都有。那些园林在战火中被荡平毁坏,湮没荒废在荆榛丛中,奇花异石被别人用车运走,我再次为他们营建园林,也已多次发生。我担心垒山之石不能使我的名字流传,所以想用您的文章来使我的名字流传。”我说:“柳宗元作《梓人传》,说从其中可以得到治理国家和人民的要旨。现在观察张南垣君的技艺,也即使是庖丁解牛,鲁班制作木鹄,也不能超过,你的技艺是符合园林建造规律的啊!君子不做无益的事,挖池筑台,是《春秋》劝诫的,但是那些王公显贵,歌舞游乐,奢侈放纵,耗费钱财,只有园林作为耳目的观赏,稍微符合清净之道。而且张君因地制宜地挖池垒山,依照自然,爱惜人力,这是学愚公移山而改变了一下方式,可以为你写传文。”

于是就写了《张南垣传》。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

张栻字敬夫,丞相浚子也。以荫补官,辟宣抚司都督府书写机宜文字,除直密阁,时孝宗新即位,浚起谪籍,开府治戎,参佐皆极一时之选。栻时以少年,内赞密谋,外参庶务,其所综画,幕府诸人皆自以为不及也。

会史正志为发运使,名为均输,实尽夺州县财赋,远近骚然,士大夫争言其害,栻亦以为言。上曰:“正志谓但取之诸郡,非取之于民也。”栻曰:“今日州郡财赋大抵无余,若取之不已,而经用有阙,不过巧为名色以取之于民耳。”上矍然曰:“如卿之言,是朕假手于发运使以病吾民也。”旋阅其实,果如栻言,即诏罢之。

知阁门事张说除签书枢密院事,栻夜草疏极谏其不可,旦诣朝堂,质责宰相虞允文曰:“宦官执政,自京、黼始,近习执政,自相公始。”允文惭愤不堪。栻复奏:“文武诚不可偏,然今欲右武以均二柄,而所用乃得如此之人,非惟不足以服文吏之心,正恐反激武臣之怒。”孝宗感悟,命得中寝。然宰相实阴附说,明年出栻知袁州,申说前命,中外喧哗,说竟以谪死。

栻为人表里洞然,勇于从义,无毫发滞吝。每进对,必自盟于心,不可以人主意悦辄有所随顺。病且死,犹手疏劝上亲君子远小人,信任防一己之偏,好恶公天下之理。天下传诵之。栻有公辅之望,卒时年四十有八。孝宗闻之,深为嗟悼,四方贤士大夫往往出

涕相吊,而江陵、静江之民尤哭之哀。嘉定间,赐谥曰宣。淳祐初,诏从祀孔子庙。栻闻道甚早,朱熹尝言:“己之学乃铢积寸累而成,如敬夫,则于大本卓然先有见者也。”栻之言曰:“学莫先于义利之辨义者本心之当为非有为而为也有为而为则皆人欲非天理。”此栻讲学之要也。(节选自《宋史·道学传》)

6.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荫补官荫:恩荫 .

B.除直密阁除:解除 .

C.旋阅其实阅:查核 .

D.命得中寝寝:止 .

答案 B [B项,除:拜官。]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其所综画余嘉其能行古道 ..

B.非取之于民也月出于东山之上 ..

C.说竟以谪死洎牧以馋诛 ..

D.病且死穷且益坚 ..

答案 D [A项,他,代词;B项,从,介词;C项,因为,介词;D项,将要,副词;却,副词。]

8.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朝廷用宦官张说掌管枢密院,张栻连夜起草奏疏,极陈其不可,并在第二天早朝中当面指责虞允文,终于使宰相省悟,制止了这次任命。

B.张栻正直无私,每遇君臣问对时,不投人主之所好,不视君主之脸色行事,甚至在临终前,还写了奏疏劝说孝宗“亲君子远小人”。

C.张栻是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很敬服张栻,认为“己之学乃铢积寸累而成,如敬夫,则于大本卓然先有见者也。”

D.张栻是南宋著名教育家,主张以儒家的政治伦理去教育和培养人才,以“天理”为义,“人欲”为利,强调“义利之辩”。

答案 A [A项,张栻又上书皇帝,使皇帝省悟,停止了任命。]

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栻之言曰:“学莫先于义利之辨义者本心之当为非有为而为也有为而为则皆人欲非天理。”

答案 栻之言曰:“学莫先于义利之辨/义者/本心之当为/非有为而为也/有为而为/则皆人欲/非天理。”

1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上矍然曰:“如卿之言,是朕假手于发运使以病吾民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然今欲右武以均二柄,而所用乃得如此之人,非惟不足以服文吏之心,正恐反激武臣之怒。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皇帝听了惊愕地说:“如你所说,这是我借发运使的手来使百姓困苦了!”

(2)但现在想崇尚武功来均衡文武,可是任用的竟然是这样的人,这不只是不能使文臣心服,恰恰恐怕反而会激怒武臣。

【参考译文】

张栻字敬夫,是丞相张浚的儿子。以父荫补入官列,被征召为宣抚司都督府书写机宜文字,拜直秘阁。当时宋孝宗刚即位,贬官的张浚被起用,都督军事,幕僚都是当时的人才。张栻当时很年轻,在内帮助秘密谋划,在外参预诸多事务。他的全面谋划,幕府众人都自认为不如。

这时史正志担任发运使,名义上是均输,实际上是夺走州县的资财赋税,远近为之骚动。士大夫争相论说它的害处,张栻也为之论说。皇帝说:“史正志说只是取之各州郡,不是从百姓那里收取。”张栻说:“现在州郡的资财赋税大体上没有富余,如果取之不止,而经费不足,那就不过是巧立名目来从百姓那里侵取罢了。”皇帝听了惊愕地说:“如你所说,这是我借发运使的手来使百姓困苦了!”随即查核实情,果然像张栻说的那样,于是立即下诏书罢免了史正志。

知阁门事务张说拜官签书枢密院事,张栻连夜草拟奏疏极力谏说不可以,早晨到朝廷去,他责备宰相虞允文说:“宦官执政,从蔡京、王黼开始;亲幸执政,是从相公您开始。”虞允文听了,羞怒难当。张栻又上奏说:“文和武确实不可偏废,但现在想崇尚武功来均衡文武,可是任用的竟然是这样的人,这不只是不能使文臣心服,恰恰恐怕反而会激武臣。”孝宗为之感悟,命令得以中止。然而宰相实际上暗地里附和张说,第二年命令张栻出知袁州,重申张说原来的命令,朝廷上下一片喧哗,张说最后因为遭受贬谪而死去。张栻为人表里如一,光明磊落,他见义勇为,没有一丝的迟疑。每次入朝论对,都一定要说心中想说的话,不会因为主上高兴就顺从其意。他病重临死的时候,还亲手写奏疏劝导皇帝亲近君子远离小人,防止以一己的偏见去信任他人,要用天下的公理去秉持好恶之心。天下人都流传诵读。张栻有三公辅相的声望,去世时四十八岁。孝宗听说他去世后,深感痛悼,各地的贤士大夫都泪洒悼念,而江陵、静江的百姓哭悼得尤其伤心。嘉定年间,朝廷赐他谥号“宣”。淳祐初,诏从祀孔子庙。

张栻闻道很早,朱熹曾经说:“我的学问是一点一滴地积累而成的,而敬夫的学问却是卓越高深,浑然天成。”张栻的言论是:“为学没有比分清义和利更重要的。义,是本心所应当做的,不是有所为才去做的;有所为才去做的,都是人欲,而不是天理。”这是张栻论学的要领。

第五篇:实用类文本之分析传记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实用类文本阅读之分析传记的 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阜宁县第一高级中学

邵亚利

传记类文本阅读作为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的一种方式,因其不仅能让学生获得知识,更因其对正在处于成长期的青少年的思想、行为、为人处世等起到榜样的作用,而受到命题者的青睐。笔者意欲借近几年高考真题及模拟试题,探究传记这一文体的基本特征及其主要的表现手法。

一、传记的定义及其分类

1、传记的定义

传记是遵循真实性的原则,用形象化的方法来记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面貌以及历史背景的一种叙事性的文体。传记既可以记载传主的一生,也可以记载传主的某个人生片段,但必须忠于事实本身,能够凸显出人物的性格及其典型的形象特征,通过人物的经历再现历史。好的传记应该透出历史的价值,折射出时代的气息;让读者在体味传主的人生经历中有所收益。

2、传记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传记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种类。但对于实用类文本阅读中的人物传记来说,我们需要了解以下两种分类方式。

(1)从叙述人称看,有自传和他传之分:自传是指本人撰写的,多是回顾生活经历,展现自我心智历练过程和成败得失等,如《朱东润自传》(2015年新课标全国卷Ⅰ);他传是指他人撰写的,目的明确,通过对传主的典型事例的叙写,突出传主形象、品格,对时代的贡献、影响等,如邹丽焱《玻尔传》(2014年新课标卷Ⅰ)。

(2)从表达方式看,一般的传记以记叙为主,还有一类记叙和评论参半,一般叫评传。评传是人物传记夹杂着作者评述的一种带有文学评论色彩的体裁。一方面有对人物的人生历程和思想轨迹进行叙述,借以展示传主的性格、形象;另一方面结合这些叙述,分析传主的思想行为,评价他的成败得失和对于社会的价值。由此可见,传记中的“评”往往是文章的要害。这是高考的一个重点部分。因此,阅读这类文章必须注意分析作者的评论性语言。如卞毓方的《留取丹心照汗青》。

二、阅读技巧

传记是记述人物生平事迹的文章,要紧扣传主,理清文本记述的基本事实,按时间顺序逐一整理,把握传主的人生经历。即要了解:什么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做了什么事,体现了他什么品格,作者对之有什么评价。这是理解文章的前提,也是做题的最基本的条件。

具体来说,同学们在第一遍阅读时要明确以下几个问题:

1、文中写了几个人,谁是主要人物(传主),谁是次要人物,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2、传主有哪些事迹、行为、贡献、成就等。

3、相应的事例体现了人物怎样的品质。在阅读时,要特别注意议论性的语句,注意作者对他的评价或是作者借文中其他人物之口对之的评价。

4、作者对之的情感态度,是赞美还是贬抑?作者的情感可能蕴含在抒情性和议论性的语句中,当然更重要的是隐藏在对传主事例的叙述中。

另外,应学会在阅读中把握最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细节。

三、考点梳理

传记的“文体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属于《考试大纲》中对实用类文本阅读要求中的分析综合(C)中的第三小点的要求。下面我们将逐一梳理。

(一)传记的基本特征

传记属于应用文体,同时兼具有真实性和文学性的特征。

其中,真实性是传记的生命,是传记的基本特征,离开了真实,传记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因为传记叙写的是历史或现实中真实存在的人,有真名实姓、生活经历、历史背景等,写作时不能任意虚构。但传记又属于文学的范畴,具有文学性。它并非历史的再现,而是作者在尊重真实的前提下,基于自己的某些情感,对个别细节、某些场景进行符合传主及社会环境的合理的有限度的想象,运用艺术的手法丰富人物形象,凸显人物的个性。

【典型题例】2015·新课标全国卷Ⅰ第11(3)题:作为带有学术性质的自传,本文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回答。(6分)

【参考答案】以学术观点为主,思想深刻分析透彻(真实性——人生经历、兴趣爱好); 按照顺序(文学性——叙述手法)介绍自己学术思想观点的发展;行文平易自然,穿插使用口语,像和老朋友闲谈一样。(文学性——第一人称叙述的妙处)

【答题方法】首先要读懂题干,审清题目,明确考查方向(该题主要是从“学术性质的自传”的角度出发,分析文章的语言特色。);其次要明确本文是自传(语言或亲切自然或幽默调侃,以记叙为主,兼有描写、抒情)、他传(语言或朴实自然或文采斐然),还是评传(记叙与议论各半,注意整合评价议论的文字);再次结合不同形式的传记的特征,紧扣住真实性(主要写了传主的行为、思想、贡献等)和文学性(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作答。

(二)传记的主要表现手法

人物传记的主要表现手法和小说有相似之处,都有典型的人物形象,都处于一定的时代背景中,都通过一定的事例来刻画人物形象。不同的是,小说是虚构的,而传记是真实的。但在分析两者常用的手法时,有异曲同工之妙,同学们在备考时,可以留意沟通。

传记常见的表现手法可从叙述的顺序,描写,修辞等角度分析。

1、叙述顺序

⑴顺叙:对人物和事件按时间发生的先后顺序进行叙述。

作用:这种叙述方法能使文章的层次同人物的生平经历基本一致,使事件的发展有头有尾、思路清晰。

⑵倒叙: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断提在前边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原来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

作用:这种叙述方法能造成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增加叙事波澜;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突出中心思想,增强文章可读性。

⑶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然后再接着叙述原来的内容。

作用:可以帮助展开主要事件,或对主要人物的身份、性格作简要介绍,增大了文章容量,可读性增强。

【典型题例】《中国科学殿堂最美的女人》1.此文开头写谢希德先生的辞世及遗嘱,这是什么记叙手法?这样写的作用及效果是什么?

【参考答案】倒叙手法。作用是设置悬念,增强生动性,使文章引人入胜;与结尾形成呼应,使文章结构上浑然一体。

【答题方法】辨别记叙的顺序,注意插叙与倒叙之间的区别:插叙写的是相关的两件事,而倒叙都是同一件事。结合文本具体内容,对照相应的顺序常见的作用进行逐条分析。

2、描写方法

传记是要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的,它往往是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式来塑造传主形象,展示其内心世界。

(1)正面描写

正面描写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直接具体地刻画人物形象。主要有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等,可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使人物鲜活丰满。

在阅读时,要特别关注文中的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是传记文学的血肉,是指对生活中那些细致而又特别富有表现力的典型环节所作的特写式描写,如场面、服饰、动作、心理、语言等细节描写。正是这些日常生活中的细节描绘,增加了文章的真实性,折射出传主的内心世界,多角度地展现出传主的个性特征,使得人物形象丰满而鲜活,富有感染力,增加了传记的可读性,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2)侧面描写

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即间接地通过其他人物或环境的来刻画人物形象,以使其鲜明突出。主要有景物烘托、他人的衬托或对比等。另外,还需特别留意有些侧面描写看似与传主无关,但却与刻画传主有着重要的作用。例如,引用他人的话,利用与传主关系密切者的相关资料来突出传主的形象。如2013-2015的新课标卷均在文本结束之后有“相关链接”,对人物形象作一补充说明。

A、环境描写

环境描写一般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主要作用有:①交代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增加事情的真实性;②渲染气氛,营造氛围,烘托传主某种心情;③暗示或交代事情 3 发生的社会背景,表达了传主某种感情;④折射出传主某种性格或品质。

B、对比或衬托

在传记中除了传主之外,有时还会有一些次要的人物,他们或是和传主属于同一种类型的,可以映衬传主,强调传主的某种品格,这种方法叫做衬托;或是和传主属于截然相对的人物,这就叫做对比,可以使形象美丑显得更加鲜明,主题更加的突出。

【典型题例】《一代怪杰辜鸿铭》这篇传记中,除了肖像描写,作者还运用了哪些手法刻画人物形象?请举例说明。(4分)【参考答案】①.语言描写,如:“没有辫子的畜生,野兽!”,突出人物的保守。②细节描写,如“在一阵阵的嘲笑声中,只见他慢腾腾地挪起身,悠闲而又庄重地吐出一串字正腔圆、正宗地道的德语……”突出人物的怪谲个性和语言天分,给人以鲜明印象。③侧面描写,引用他人的话,如:林语堂的赞誉更高,称“其英文文字超越出众,二百年来未见出其右者”,证明了人物语言天分之高(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手法、举例各1分)。

【答题方法】首先要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明确答题方向(运用了哪些手法刻画人物形象),其次从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分别考虑(熟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中常见的手法),分析出其所用的手法,然后结合文本具体分析其妙处。

3、修辞手法

在鉴赏语句或是刻画人物形象时,常用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反复、引用、排比等。其中引用尤为重要,是传记最经常使用的一种手法,如引用传主在书信、日记中的表白,或引用他人的话等。我们在复习时,要有所侧重。

在传记中,充分使用传主的有关资料,可以塑造丰满的人物形象,突出传主的精神面貌,起到增强作品历史深度和情感力度的作用。引用诗词,可以从侧面烘托和丰富撰著的思想精神,使传记显现出一种典雅的风格。引用故事,可以增强文章的活泼度,使文章更具有可读性,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引用传主在书信、日记中的表白,它可以印证作者的观点,也可以使传记具有更为真实感人的力量。

【典型题例】《南开之父张伯苓》第七段中引用吴大猷的一番话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分析。(6分)

【参考答案】①引用吴大猷的话语,表达了作者对张伯苓的高度赞扬。②照应前文,证明张伯苓学以致用,有服务意识,尊重老师。③通过对比,突出了张伯苓对人才的重视,在培养教学、科研人才方面的独到之处,同时也体现了他的办学理念。④充当论据,丰富文章内容。

【答题方法】首先理解引用的内容,然后结合文本,从对“传主、读者、文本、作者”四个方面的作用进行分析。

传记还有其他的一些手法,限于篇幅,这里不再一一赘述。在平时的练习中,同学们要注意积累,立足文本,灵活的分析传记的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

四、针对训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中国“氢弹之父”于敏

于敏是一个神秘人物,由于保密的原因,他的著述多未公开发表。直到1999年9月18日,于敏才重回公众视野,作为23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代表发言。在这之前,因为从事工作的保密性,他隐姓埋名长达28年。惊天的事业,沉默的人生,这句话浓缩了于敏与核武器研制相伴的一生。

1926年8月16日,于敏生于河北省宁河县芦台镇。1944年,他顺利考入北京大学工学院机电系。后来于敏发现,因为是工学院,老师讲课更强调知识的运用,而他对新知偏偏喜欢寻根探源。他喜欢沉浸在‚纯粹‛的理论之中,高深的物理学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着他。于是,1946年于敏转到理学院物理系,将自己的专业方向定为理论物理。他在理论物理方面的天赋很快展现出来,并以惊人的记忆力和领悟力赢得教授们的欣赏。1949年于敏本科毕业,随后考取研究生,两年后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很快,他被慧眼识才的钱三强、彭桓武调到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专心从事‚原子核理论‛研究。这期间,于敏与杨立明教授合著了我国第一部原子核理论专著《原子核理论讲义》。

1961年1月的一天,于敏奉命来到钱三强的办公室。一见到于敏,钱三强就直截了当地对他说:‚经所里研究,请报上级批准,决定让你参加热核武器原理的预先研究,你看怎样?‛‚我们国家没有自己的核力量,就不能有真正的独立。面对这样庞大而严肃的题目,我不能有另一种选择……能把自己微薄的力量融入强国的事业之中,也就足以自慰了。‛于敏毫不犹豫地表示服从分配——转行。

当时国内很少有人熟悉原子能理论,在研制核武器的权威物理学家中,于敏又是惟一没有留过学的人,但是这并没有妨碍他后来站到世界核科学的高峰。彭桓武院士说:‚于敏的工作完全是靠自己。他没有老师,他的工作是开创性的。‛钱三强称,于敏的工作‚填补了我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研制工作初期,于敏几乎是从一张白纸开始。他拼命学习,在当时中国遭受重重封锁的情况下,尽可能多地搜集国外相关信息,并依靠自己的勤奋进行艰难的理论探索。从原子弹到氢弹,按照突破原理试验的时间比较,美国人用了七年零三个月,英国是四年零三个月,法国八年零六个月,前苏联四年零三个月。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计算的繁复。而我们的设备更无法与他们比。国内当时仅有一台每秒万次的电子管计算机,并且95%的时间分配给有关原子弹的计算,只剩下5%的时间留给于敏用来氢弹设计。不过,穷人有穷办法,于敏记忆力惊人,他领导下的工作组人员,人手一把计算尺,废寝忘食地计算。四年中,于敏、黄祖洽等人提出研究成果报告69篇,对氢弹的许多基本现象和规律有了深刻的认识。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在世界上引起轰动。1965年1月,周恩来总理代表党中央和国务院下达命令:把氢弹的理论研究放首位。这年,于敏调入二机 5 部第九研究院。9月,38岁的于敏带领一支小分队赶往上海华东计算机研究所,抓紧设计了一批模型。但这种模型重量大、威力比低、聚变比低,不符合要求。于敏带领科技人员总结经验,随即设计又一批模型,发现了热核材料自持燃烧的关键,解决了氢弹原理方案的重要课题。于敏高兴地说:‚我们到底牵住了‘牛鼻子’!‛年底,于敏开始从事核武器理论研究,在氢弹原理研究中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设想,解决了热核武器大量关键性的理论问题,并在平均场独立粒子方面做出了令人瞩目的成绩。1967年6月17日早晨,中国的第一颗氢弹在中国的西部地区上空爆炸成功。于敏用2年8个月,研制出我国第一颗氢弹,创造研制氢弹的世界纪录,比美国少用4年半。

在研制氢弹的过程中,于敏曾三次与死神擦肩而过。于敏说,自己是一个和平主义者。正是因为怀抱着对和平的强烈渴望,才让本有可能走上科学巅峰的于敏,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默默无闻的核武器研发。于敏认为自己这一生留下了两个遗憾,一是这一生没有机会到国外学习深造交流;二是对孩子们关心不够。

(选自《北京日报》2015年1月13日,有改动)

相关链接:

1.中国第一颗氢弹在罗布泊爆炸时,氢弹原理的主要设计者于敏并不在现场,他依然很平静,他说:‚我这个人不大流泪,也没有彻夜不眠,回去就睡觉了,睡得很踏实。‛

(节选自《生活周刊》第821期)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出于兴趣和天赋,于敏从北京大学工学院机电系转到理学院物理系,以优异成绩毕业后被调到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从此开始了他的氢弹预先研究生涯。

B.于敏读大学时就痴迷高深的物理学,喜欢探究“纯粹”的物理学理论,这为他后来立能于核科学的高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C.从原子弹试验成功到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中国只用了两年零八个月的时间,其速度明显超过美、英、法和前苏联等国,其中的重要技术的突破与于敏是密不可分的。

D.因为钱三强的指引,于敏从原子核理论研究转行到热核武器的研制,成为唯一没有留过学的研制核武器的权威物理学家。

E.在研制氢弹过程中,于敏将个人得失完全置之度外,他放弃了出国深造交流的机会,三次与死神擦肩而过,也无法关爱孩子。

(2)材料中引用钱三强和彭桓武对于敏的评价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3)于敏在研究热核武器原理时面临哪些困难?请简要回答。(6分)

(4)作为中国“氢弹之父”的于敏,在他的身上体现出了哪些优秀的品质?请结合全文和相关链接谈谈你的理解。(8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爱书之人范用

2010年9月14日,范用去世,北京美术馆东街的三联书店放上了范用的照片,旁边有一句巴金当年题赠给他的话:愿化作泥土,留在先行者的温暖的脚印里。

从打包、收发开始做起,范用由出版社的一名小员工,最后做到了人民出版社的副社长、副总编辑兼三联书店总经理。他在三联70年,有人说,三联的风格很大程度上就是范用的风格。

1969年,当范用和原文化部出版局局长陈翰伯被下放到湖北咸宁干校劳动时,仍不忘交谈读书感受,他们的美丽构想是——将来条件成熟的话,办一本读书杂志。

1979年,范用和朋友们办起了《读书》杂志。杂志一创办就显示了与众不同的风格。创刊号的第一篇文章就是时任中宣部干部李洪林的《读书无禁区》。此文激起巨大波澜。有的人很会联想,说《读书》刊登此文是为提倡大家读《金瓶梅》这样的书,主张给‚坏书‛开绿灯。人民出版社党组在讨论《读书》杂志后决定,这本杂志如果出问题,由范用负责。随后多年,《读书》杂志的每期清样,范用都亲自过目,然后签字付印,直到退休。

范用在出版界给人的印象是大胆而有眼光,屡吃螃蟹。‚文革‛后,巴金的《随想录》开始连载于香港《大公报》的‚大公园‛副刊。有人为此向香港《大公报》施加压力,企图阻挠《随想录》的刊登。

范用得知后,气愤之极。他打电话给巴金,请求将《随想录》交由三联书店出版,他保证一字不改。巴金同意了。

全本《随想录》在‚三联‛的出版是轰动性的,直指对‚文革‛的反思。巴金也由此在时隔几十年后,重新被人关注和打量。这其实并非易事。要知道,直至1990年,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巴金的《讲真话的书》时收有《随想录》,但其中《‚文革‛博物馆》只有存目,而没有正文。

谈到《随想录》的完整出版,范用曾经说过:‚自己认为是对的,就应该去做。到现在我也没有发现什么问题,只是好像听一个很有权威的人说过,巴金是个搞自由化的人。这简直是无稽之谈,什么叫‘自由化’?谁也说不清楚。我只知道小时候听说过:不自由毋宁死。‛

除了《随想录》,范用经手出版的经典还有《傅雷家书》、《牛棚日记》等书。除了创办《读书》杂志,他还创办了《新华文摘》。此外,范用还热衷于书籍的装帧艺术。他出过一本《叶雨书衣》,将书籍装帧娓娓道来。‚叶雨‛是他的笔名,谐音‚业余‛,自谦之说。对于其书籍之装帧水准,张中行曾言:‚南有钟叔河,北有范用。‛

多年来,范用挨过不少批评,他常被批评的一点做出版不是‚政治挂帅‛,而是凭其个人兴趣和爱好。范用的回应是:要做好工作,没有一点兴趣,行吗?恐怕做人也不行。

范用退休后,曾在《一封感人的来信》中写道:‚每一位读者都可以有他个人的爱好和志趣。出版社出什么书,应当有所选择,而且是慎重的选择,这就有高低优劣之分。正直的出版工作者应当自信走一条正当的路,对得起读者、作者的路。‛面对市场化的浪潮,这是范先生对出版同行的殷切期望,更是一个出版家内心的坚守。

戈宝权描述范用说:个子不高,精明能干,爱书如命。他的藏书不亚于一个小型图书馆,而且颇多善本。每次去看望他,只听到他的声音,而不见其人。

范用的读书法曾让王蒙感叹:今日书今日毕,好书读完不过夜,不好的书确认与搁置也不必过夜。千万不要把书放在一边待读,待下去就会愈来愈多,永无读日。

刘再复去美国多年,年年收到范用的贺卡。他评价范用说:‚范用仅读过小学四年级,最后却成了博览群书、高立书林、独生夜响的书界风骨,这完全是得自乾坤造化之心。‛

相关链接:

至今,三联书店已成为众多读者和文化人眼里的一块‚绿地‛,范用领衔时形成的独立、自由、平实、典雅的‚三联风格‛并未因他的退休而中断,而是成为一种传统。

——吴丛丛《书痴范用》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范用热爱读书,喜欢创办杂志,在创办《读书》杂志时,一开始就亲自过目其清样,这种习惯一直保持到退休。

B.范用在做出版时因凭个人兴趣爱好而不愿意“政治挂帅”,这使他一生饱受批评,并被流放到干校劳动。

C.范用在得知有人企图阻挠《随想录》在香港《大公报》刊登后,非常气愤。他请求巴金将《随想录》交由他在三联书店出版并保证一字不改。

D.范用从出版社的打包、收发等杂务工作做起,最后成为三联书店总经理。他在三联工作70年,造就了独立、自由、平实、典雅的“三联风格”。

E.面对市场化浪潮,范用认为,出版家在出版书籍时应尊重读者的兴趣、爱好,同时能做到坚守自己的内心。

(2)为什么范用敢于在出版界“屡吃螃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3)本文在刻画范用这一人物形象时,除了运用正面描写外,还从多角度对其进行侧面描写,请举例分析侧面描写。(6分)

(4)本文标题为“爱书之人范用”,范用“爱书”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8分)

附:参考答案

一、(1)答B给3分,答C给2分,答D给1分;答A、E不给分。A项“从此开始了他的氢弹预先研究生涯”不对,应该是“原子核理论研究”,对象错误;E项“放弃了出国深造交流的机会”,应该是“没有机会到国外学习交流”。歪曲事实。D项不仅使由于钱三强的指引,还有祖国的需要等内在的原因。)

(2)①从侧面突出了于敏科学研究方面成就之高,具有开创性;②印证了上文于敏所取得的成就及其地位,引出下文对于敏在重重困难条件下进行研究并取得伟大成功的叙述; 8 ③丰富文章内容;④使传记具有真实感人的力量,激发读者向于敏看齐。(每点2分,三点即可)

(3)①国内熟悉原子能理论的人很少,缺少充分交流探讨的氛围;②中国遭受重重封锁,难于搜集国外相关信息;③设备落后而且严重不足;④自身未留过学,知识储备不足。(每点2分,三点即可)

(4)①国家至上,勇于担当:为了祖国的真正独立和强大,于敏选择服从分配,开始氢弹研究。②耐得寂寞,淡泊名利:为了氢弹,隐姓埋名28年,氢弹爆炸成功时,不在现场且能平静面对。③全力以赴,克服困难,废寝忘食工作:当时几乎是一片空白,国内国外困难重重,于敏和他的团队克服重重困难,勤奋努力,攻克了一个个难关,不断探索;④勇于探索,有开创精神:于敏从未留过学,填补我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大胆建立模型,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重要的课题。(8分;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理解,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二、(1)答D给3分,答C给2分,答E给1分,答A、B不给分。(A项时间不对,范用亲自过目《读书》杂志的清样,是在刊登《读书无禁区》引起巨大波澜,被决定由其负责杂志问题后,才有的行为;B.强拉因果,文中并未明确说明范用因何被流放到干校的;E项概括不全,漏了“对得起作者”。)

(2)①眼光独到,思想开放。“文革”以后,范用敏锐感知时代需求,创办《读书》杂志,并在创刊号上刊登《读书无禁区》一文;主动完整出版巴金《随想录》一书,显示出他独到的眼光和自由开放的思想观念。②坚持真理,不惧权威。范用曾经说过:“自己认为是对的,就应该去做。”“文革”后,有人企图阻挠《随想录》在港刊登,范用却立即联系巴金把书交予三联,并保证一字不改地出版;正因为坚持真理,不惧权威,范用多年来常被批评做出版时没有“政治挂帅”。③敢于担责。《读书无禁区》一文刊登后激起波澜。针对“给‘坏书’开绿灯”等质疑,上级部门决定,这本杂志如果出问题,由范用负责。他没有退却,每期杂志清样都亲自过目签字。(6分;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对即可)

(3)①社会环境烘托。范用在1979年思想尚未完全开放的情况下,刊登李洪林的《读书无禁区》,烘托其感知明锐,敢想敢做。②衬托,三联书店并未因范用退休而中断因范用而形成的“三联风格”,衬托其思想的深远。③对比,在出版巴金《随想录》的问题上,范用主动并一字不改地出版与四川文艺出版虽出版却所保留构成对比,突出其敢于坚持真理,不惧权威的品格。④引用他人的话。如引用戈宝权的话突出他爱书如命的特点。大量的引用丰富了文章的写作角度和内容,增加了真实性,凸显了人物的个性。(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手法、举例各1分,三点即可)。

(4)①创办杂志,出版经典。范用一生与书结缘,创办了《读书》《新华文摘》等著名杂志,出版了《随想录》《傅雷家书》《牛棚日记》等一列经典书籍。②热衷于书籍装帧艺术。撰写专著《叶雨书衣》,能将书籍装帧娓娓道来。书籍装帧水平很高,被张中行赞为“南有 9 钟叔河,北有范用”。③藏书丰富。他的藏书不亚于一个小型图书馆,而且颇多善本。④读书方法独特。范用读书极高效,当日书当日毕,好书读完不过夜,不好的书的确认与搁置也不过夜。决不把书放在一边待读。(8分;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理解,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通联:阜宁县第一高级中学 邵亚利 邮编:224400 电话:*** E-mail:158311648@qq.com

下载高中语文 实用类文本阅读 分析传记的选材特色[精选合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中语文 实用类文本阅读 分析传记的选材特色[精选合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中生阅读推荐(传记类)8[定稿]

    高中生阅读推荐(传记类)1《无尽的探索》作者:卡尔·波普尔(奥地) 2《林肯传》作者: (美国)戴尔·卡耐基 3《名人传》 作者:(法)罗曼·罗兰 4《苏东坡传》作者:林语堂(当代) 5《阿加莎·克......

    敢于传记类文本的阅读教学

    低价出售财富值帐号 实力见证一切 联系旺旺 whx0910 专业销售爱问共享资料积分帐号 价格公道合理 联系QQ1747-88632 http://whx0910.taobao.com 传记类文本的阅读教......

    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之传记阅读

    实用类文本阅读 传记阅读 传记阅读关键词:思路 事迹 性格品质 态度 意图 启示 一、09年新课标《考试大纲》对实用类文本阅读的要求是: 阅读评价中外实用类文本。了解传记、新......

    传记类文言文阅读技巧

    例说高考传记类文言文阅读技巧 2005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共有16套,其中涉及传记类文言文阅读试卷的共有11套,2006年高考语文试卷共有17套,其中涉及传记类文言文阅读 试卷的也有11......

    小学生作文选材分析(范文模版)

    小学生作文选材分析 写文章好比做衣裳,有个选取材料的问题。人们常说,写作文,三分在技巧,七分在选材。 学生在作文时,取材上的雷同和陈旧是常见的弊病,这就使得学生的作文没有个性......

    高考文言文复习课件 传记类[范文大全]

    一:文言文中关于职务及升降的词语 1、表官职的 宰相:总揽政务的大官。宰,主持,相,辅佐。 御史大夫:其权力仅次丞相。 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三司:太尉,司徒,司空......

    高考实用类文本传记的阅读和解答 2011[推荐]

    高考实用类文本传记的阅读和解答2011-11-05 10:43:25| 分类: 默认分类 | 标签: |字号大 中 小 订阅 考场因时间的限定,学生无法自由地沉浸于文章的鉴赏与观照之中。如何有效......

    高中语文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16六

    肖海滨专栏: 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研究资料汇编·选修课 中外传记作品选读 六、中国近百年来的传记文学 可参考萧关鸿编的《中国百年传记经典》(东方出版中心1999年版)。 由于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