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王益区农村文化调查[模版]
王益区农村文化调查
王益区农村总面积166.1平方米,农业总人口7.7万人,行政区划为1镇(黄堡镇)2乡(王益乡、王家河乡)39个行政村。文化机构设乡镇文化站3个,39个行政村不同程度的设立有文化室、党团活动室;人员配备3个乡镇分别设专职文化专干3名,各村基本上由村里的党团组织成员或是妇联、计生干部兼管文化;文化经费方面,3个专干的工资待遇能得到有效保障,各乡镇争取的文化专项经费基本能落到实处,各村文化经费除各包村单位有时赠送一些实物型的文化设施设备外,一般都是自筹解决。
一、目前现状
党的一系列关于“三农”问题的富民政策以及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新农村建设重大决策的貫彻落实,使得王益区3个乡镇39个行政村中处处显露出现代化的欣欣向荣地新农村景象,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用于文化生活的时间和化费因而也越来越多,城市人口众多的绝对优势,又促使着丰富的城市文化氛围向周边农村不断渗透,使得王益区群众文化丰富多彩,特色各异,门类齐全。
1、文化网络已经构建。3个乡镇独立的文化站项目建设正在区文化主管部门的积极努力下,即将审批立项并筹建;39个行政村都相继建成了文化室、党团活动室、医疗卫生室、治安室等,省文化厅为发展农村文化而下拨的一批锣鼓、音乐器材今年已经到位,已经分配到了各村文化室;;广播、电视、影碟、音响等文化设备在每个农户家中得到了普及;各村都有各自的致富带头人,都开办有群众阅报栏、道德宣传栏、政务公开栏、科普宣传栏等宣传园地;电话、手机的普及,使得科学咨询、信息交流、相互来往变得非常容易;地处城市边缘的20余个行政村已经被有线电视网络所覆盖,条件稍好的一些农户还购置了电脑;全区所有的行政村都进行了村路硬化,走亲访友异常方便;区文化、广播、卫生等部门每年都组织2—3次的文化“三下乡”活动,区文体部门在3个乡镇每年都组织一届农民运动会,还鼓励、支持有条件的行政村也举办村级农民运动会;春节期间的社火表演活动在各行政村已经成为一种自发的活动并蓬勃开展,元宵节前后还拉到街道进行宣传表演;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统计、整理及申报工作正在各村有条不紊的进行。乡、村、农户三位一体的立体文化网络在全区已基本构建,乡村文化整体水平正在提高。
2、各类文化齐头并举。3个乡镇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或依靠企业,或积极引导,或群众自发,都拥有代表各自特色的不同品牌、不同形式的业余文化团体队伍:黄堡镇的秧歌队,王益乡的舞龙、狮子、锣鼓队,王家河乡的鼓号仪仗队、中老年舞蹈队等,每逢市、区组织大型社火活动时,各乡镇总是这些队在唱主角、拿大台;“农家乐”饮食文化在王益乡的塬畔村、王家河乡的赵家塬村、黄堡镇的梁家塬村安营扎寨,迅速发展:塬畔村以大棚蔬菜为依托,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农家乐”文化品牌,赵家原村以实力强、规模大独领风骚,家家户户都开办起了“农家乐”,梁家塬以浓郁的农家特色而另辟蹊径;篮球场地、乒乓球器材等体育文化设施在各行政村也不同程度的申报立项并建设安装,目前篮球场地已投入使用及安装乒乓球器材的有 11个行政村,农民们也开始打太极拳,开展球类比赛,注重身体的锻炼,乡村体育文化意识正在不断增强;旅游文化的逐渐兴盛,填补了王益区旅游文化欠缺的空白:在黄堡镇,黄环路的开通,使得孟家原村的孟姜女故里、梁家原村的古戏楼、石坡水库等旅游开发项目与耀州窑遗址连为一起,形成了一条以古陶瓷文化旅游为依托的系列旅游线路;王家河乡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为切入口,酝酿成立文管所,对王家河古遗址在保护的基础上,正准备加以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对于王家河、小河沟两条小流域进行有效的综合治理,挖鱼塘,设围堰,目前已成为城里人节假日郊游的好去处;在王益乡,高坪村兴元寺塔的有效保护,使得文物保护的历史文化意识在此萌发,北塬四村(店子、小豆、韩塬、墙下塬)依托五军路,大搞村级建设,以期带动铜川制高点军台岭战斗遗址的红色旅游及风景区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传统节日及婚丧嫁娶时,农户们家家都会叫上老学究,挥毫泼墨,刷贴对联,都会叫上小剧团、自乐班热闹一番;农闲时,村民们利用自家的视听设备或歌或舞,尽情欢乐;剪纸、绘画、民间工艺品制作在农家妇女中也相互比对,不乏巧手,其作品在3个乡镇文化站中都有存档保存的样品;文学创作因农民文化素养的不断提高,也涌现出了一批爱好者,其中王益乡王益村的残疾女青年刘爱玲前几年业余创作的《 把天堂带回家》出版发行后,影响深刻,意义非凡,刘爱玲本人也因此而被市群众艺术馆录用为专职创作人员,王家河乡秦风刚搜集整理的孟姜女系列民间文学文集已编篡成册,对于黄堡镇孟家原村的姜女故里起到了极大的宣传促进作用;各乡镇中心小学都成立了各自的鼓号队、舞蹈队、合唱队,使得农村少年儿童的业余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多彩。这一切,构成了王益区农村文化独有的风景。
3、市场文化初步形成。“农家乐“饮食文化的兴起,吸引了成千上万的城里人走进农村,品尝农家饭菜,欣赏田园美色,带动了棋牌、台球、KTV音乐、歌舞、网络等市场文化在农村的兴盛,不断带动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以王益乡为例:南塬4村因地处城郊,从塬畔到宜古,途经高家塬、孙家坳两村,由于村级水泥路的开通,形成了一条环形大道,一大早,晨练的城市人群在大路上络绎不绝,使得各“农家乐”农户生意火爆,在品尝农家饭菜之余,打牌的、唱歌的、跳秧歌舞的、吹喇叭、拉二胡的随处可见,促使了棋牌、歌舞等文化经营活动在这几个村中安营扎寨,川道4村(川口、十里铺、王益、灰堆)因地处城中,文化经营项目更多,歌舞、网吧、茶秀棋牌娱乐等有十余家;王家河乡的王家河、柿树沟、赵家塬、南雷4个村庄地处城郊或国道两边,因商品交易及农家乐的繁荣,歌舞、茶秀随处可见,春夏之夜,灯光闪烁,热闹非凡,已成为市场文化产业的聚居地;而黄堡孟家塬村的鲜桃、王家河乡常家河村的苹果已成为王益区名副其实的文化旅游主导产品,成熟季节,吸引着大批的游客前来采摘购买;黄堡镇新村因耀州窑遗址地处其中,已在村中规划建成了陶瓷一条街,集古陶瓷复制品的制作、销售及古陶游于一体,形成了一条龙服务,名扬海内外。目前,全区39个行政村都开办起了棋牌娱乐室、台球厅,10余个地处城郊结合部的村庄项目较为繁多,其他20余个村庄除棋牌娱乐、台球外,不同程度的也开办起了舞厅、游戏厅等等,农村大专院校毕业生的增多,也使得家庭文化培训活动在各个村庄火热起来,已发展到了20余家。总体来看,各种文化产业已成为农民们创业兴家、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
二、发展趋势
新时期农村文化建设唯有符合广大农民群众的多种文化需求,集先进性、广泛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因地制宜,继续深化,求实创新,不断发展,寻求发展趋势,掌握发展动向,才能真正使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发展经久不衰。根据调查情况来看,王益区农村文化的发展趋势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其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农民群众由过去忙忙碌碌奔生计转化为追求时尚、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享受,不再满足于填饱肚子的温饱生活。
其二、现代化的通讯工具、网络传媒、视听设备以及报纸、期刊的普及,使其由过去单纯的兴趣爱好转化为广泛的求知、求乐的多元化需求。
其三、眼界的开阔,视野的扩大以及知识的丰富,使其由过去被动接受传统文化转化为自主选择现代文明成果。
其四、在选择的文明成果中寻找门路,扑捉商机,在生活中找寻文化乐趣升华为在文化乐趣中构建更好的生活,由感性上升为理性,实际上是一种文化思想观念的大进步。
综上所述,就目前王益区农村文化发展的趋势而言,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已成为农民群众自娱自乐、展示自我的广阔舞台,追求文化娱乐、体育锻炼、旅游产业、科技致富、知识教育为一体的多层次、多样性、多元化的大文化已经成为全区农民群众的共同愿望。
三、存在问题 调查显示,伴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大,王益区农村文化建设尽管取得了一定成果,但综合来看,还显的任务重,底子薄,投入少,全区农民群众的文化需求远没有得到充分的满足,尤其在文化主体方面还存在许多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任重而道远。
一是文化站的功能未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利用。文化站是农村文化的龙头,是农村文化建设中的重头戏。3个文化站的龙头作用总体而言,发挥得不太好,村民们参与的热情并不高,因为其提供的营养并不适合也不便于群众消化吸收。急功近利,半途而废,活动时,才去争取一点点资金,杯水车新,与计划相去甚远,加之运行与管理机制的不健全,平时就一个空壳,只在大型活动时才拉来一用。
二是农村文化室基本上是个摆设。30余个村的文化室几乎都是缺乏设备,上级有时拨付的一些器材要么半路截留,要么到位迟缓,要么缺乏管理而流失,仅用几本书装装门面而已,文化活动较为单调,群众几乎不参与。有的不仅仅是个摆设,还与村委会混为一处,没有活力,缺少新意,农民与其到文化室活动,还不如在自家看电视、听音乐来的自在,文化室难以发挥指导、宣传、组织、辅导的作用。
三是干部的文化观念有待提高。从乡到村,除经济发展较快的王益乡塬畔村、黄堡镇孟家原村、王家河乡常家河村、赵家塬村外,其他大部分的村干部在发展文化事业方面的观念还是比较落后的,普遍认为发展文化花钱不见效果,消极、被动,只认眼前利益,看不到隐含的巨大作用,思想水平和业务素质难以适应新形势下文化发展的需要。文化主管部门在用人方面本身也缺乏一定的权力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乡、村文化管理人员只是应个头衔,实际忙于别的工作,专不起来。
此外,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差距的不断加大、各行政村之间文化发展的不平衡、农村文化经费投入的严重不足、文化阵地建成容易巩固难、先进文化和健康文化在农村普及难、农村文化设施更新难等问题也在3个乡镇及39个行政村中普遍存在,均需引起文化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才行。
四、发展思路
从调查显示的问题中可以看出,尽管全区农村文化的整体水平正在提高,大文化的氛围不断拓展,文化产业日益壮大,发展趋势总体良好,但主要还是农村文化本身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自我发展的结果,而文化主体的功能和作用还略显滞后,跟不上农村文化自我发展的速度。所以,在发展思路上,应从文化主体方面狠下工夫,充分发挥文化主体的领头羊作用,引领全区农村文化不断壮大,健康发展。唯有这样,才能发挥其应有作用。
1、文化站要对各乡镇、各行政村的实际文化发展状况每年进行1至2次的详细调查摸底。要对传统文化和新兴文化划片分类,认真统计,综合分析,然后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加以整合,形成一定规模、一定数量、各具特色的文化资源,并从中努力挖掘文化艺术人才,定向进行培养,以便充实队伍,壮大队伍。利用传统节日,采取村队集资、适当补助的办法,举办大规模、群众性集中活动,使这些各具特色的文化资源、文化人才得到尽情展示。
2、健全机制,落实责任。要主动出击,以各村队为单位,确定文化品牌,划分活动区域,建立科学的文化活动机制,落实合理的文化活动责任,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配备相应的设施设备,培养具有品牌效应的示范村、示范户、示范典型和行家里手,再进一步的加强包装,使其成为农村文化的带头人,还要不断地巩固提高,要具有长期性,前瞻性,使农村文化活动室的作用真正发挥出来,决不能再形同虚设,半途而废。做到了这些,相信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的。
3、结合新农村建设,大力倡导多种形式的农村文化活动。抓好开办群众阅报、道德教育、科技信息、村务公开、卫生健康、体育锻炼等文化栏目的多样性、长期性和巩固性,避免其成为样子,创办良好的村组文化;倡导粪土不乱堆、垃圾不乱倒、污水不乱泼、禽畜不乱跑的良好的卫生习惯,搞好农户庭院绿化、村庄整体绿化、道路硬化、路灯亮化,形成一村一景、一巷一色,创造优美的环境文化;积极开展修剪、选种、养殖、农业科技知识讲座等,培养种植能手、养殖标兵、实用技术高手、科技致富带头人,展示实用的田间文化;围绕每年的“六一”儿童节,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农村校园文化活动,不断加强对农村少年儿童的品质教育,努力拓展农村少年儿童的心灵天地,等等,通过这些形式多样的农村文化活动,逐渐的转变文化观念,提高村民素质,使农村文化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4加强农村传统落后文化的监管力度,也是文化主体日常要做的一项重要工作。要制定措施,抵制求神拜佛、算命赌博、黄毒以及落后习俗等不良文化的流传和泛滥,保证农村文化积极向上,健康发展,同时,还要防止城市糟粕对农村文化的侵袭。
通过对王益区农村文化的综合调查,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农村文化建设只要以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为目的,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这条主线,充分发挥文化主体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农民自办文化的积极性,不断补充已经形成的农村文化网络,对优秀的民间文化资源努力的加以发掘、整合、利用并发扬光大,结合实际,因地制宜,拓宽思路,创新机制,那么,农村文化是会结出丰硕的成果的。
第二篇:关于王益区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探讨
关于王益区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探讨
【摘要】本文通过对王益区农村饮水的现状调查、工程建设、水源保护及管理进行探讨,就如何加快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确保饮水工程长期发挥效益提出了意见。
【关键词】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探讨;王益区
1.农村饮水工作成就
王益区位于陕西省中部,关中平原之北,黄土高塬南塬,共辖1镇6个街道办,126个村民小组。2014年底全区总人口20.0万,其中农业人口3.5万,城市化所占比重较大。
近年来,在上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我区及时抢抓国家和省上实施“甘露工程”、“农村饮水解困”和“农村安全饮水”的历史性机遇,坚持“水利为社会,社会办水利”的方针,按照“谁投资,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通过广大干群的共同努力,加大对农村人畜饮水工程建设力度,以思想发动、政策激励、工作引导、资金扶持,加快了农村人畜饮水工程建设步伐。部分群众用上了自来水,基本上扭转了农村过去“吃水贵如油”的局面。经调查统计,截止2005年底,全区完成人畜饮水工程建设23处,解决近1.1万人的饮水难问题,其中自来水受益人口0.7万,自来水普及率18.7%[1]。工程建成后,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使农村真正得到了实惠,被农民群众誉为“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工程的建成,提高了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改善了农村生活生产环境。
2.农村饮水面临的主要问题
为摸清我区的农村饮水现状,区水务局及时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农村饮水现状调查,并对具有代表性的饮用水源进行抽样化验工作。据调查资料及化验报告显示,尽管我们在农村饮水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可喜成就,但目前我区饮水不安全人数仍达3.1万,且在水质不达标、水源保证率不达标及用水方便程度不达标方面均占有一定的比例。
2.1饮用水水质超标问题
我区饮用水质超标问题主要为细菌学超标、未经处理的地表水等,涉及人数近1.5万人。其主要分布在沿河一带和塬顶的村组,大都是受人畜粪便、化肥、农药污染及部分水质矿物质含量偏高所致。
2.2水源保证率低和用水方便程度低问题
我区属丘陵沟壑区,交通不便,村组分散,河谷切割较深,高差相对较大,村组居住的位置高,在村组附近无法找到理想的可饮用水源。目前,全区水源保证率不达标和用水方便程度不达标所占的人数为1.6万人[2]。
3.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必要性
获得安全饮用水是人类的基本需求。保障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事关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和正常生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条件,是农村水利一项重要和长期的工作任务。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实现两个百年目标,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中央领导同志对农村饮水问题十分关心,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重视和人民群众的无限关怀,提出了“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节约水资源,保障水安全的新思路。目前,我区饮水安全仍存着极大的安全隐患,这势必影响了全区农村人口的生命安全,给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不便,严重制约了王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步伐。因此,农村的饮水安全已经成为全区人民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4.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发展思路分析
4.1统筹规划,突出重点
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人水和谐,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以提高我区农村供水质量、改善农村饮用水条件、加强农村供水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供水社会化服务体系、保障农村饮水安全为目标,统筹规划,使农民群众可持续地获得安全饮用水,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根据省、市水利工作安排部署,结合“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和农村供水发展特点,按照“先急后缓、先重后轻、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制定分阶段目标。提出“十二五”期间在与总体规划相一致的前提下,我区重点解决饮水困难问题及饮水安全问题;无供水设施、用水极不方便、季节性缺水严重问题。
4.2水源保护与水质净化相结合,防治并重
保障饮水安全,首先要从源头抓起,要保护好饮用水源。要按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的要求,划定我区规划项目供水水源保护区,加强对水源地周边环境的保护,防止污染,要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好饮用水源。
今后我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应根据具体情况,设置必要的水质净化设施,向用水户提供水质达标、卫生的生活饮用水。同时,应建立社会化的水质监测服务体系,对供水水质进行监测、提供水质检测服务,完善供水水质保障体系。对适度规模的水厂要设化验室,做好水质的常规检测。
4.3因地制宜,近远结合,合理确定工程方案
根据各地要解决的问题以及当地自然、经济条件和社会发展状况,合理选择饮水工程的类型、规模及供水方式。首先考虑当前的现实可行性,同时兼顾今后长远发展的需要。水源选择应符合当地水资源管理的要求,根据区域水资源条件选择水源,优质水源优先满足生活用水需要。对水源有保证、人口居住较集中的自然村,应建设集中式供水工程,并尽可能供水到户;建设资金不足、农民收入比较低的自然村,可先建集中供水点,待经济条件具备后,再解决自来水入户问题。居住分散的村组,可考虑采用分散式供水工程。
4.4积极引导,多渠道筹资
我区自然村组分布不集中,且都是沿河依山而居,条件恶劣、施工难度大、工程建设费用高。为解决好群众的饮水安全问题,就必须按照中央、地方和受益群众共同负担,制定有效的资金筹措计划。按照城乡统筹的科学发展观要求,区、乡两级政府要通过公共财政增加投入,各部门要密切配合,给予一定的扶持引导,确保饮水工程所需资金足额、及时到位;从我区农村现实情况出发,受益农户也要在负担能力允许的范围内,承担一定的投劳投资责任;通过引入市场机制,多方位吸纳社会资金,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要设立王益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资金专户,做到专款专用。
4.5加强质量监督,确保工程早日发挥效益
农村供水工程是农村重要的基础设施,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我区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的施工,由项目法人通过招投标确定符合条件的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规模较小的工程,条件不具备时,可由有类似工程经验的单位承担施工。施工前,应进行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施工方案、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明确施工质量负责人和施工安全负责人,经批准取得施工许可证和安全生产许可证后,方可实施。施工过程中,应作好材料设备、隐蔽工程等中间阶段的质量验收,作好材料设备采购、设计变更验收等记录。施工单位应按设计图纸和技术要求进行施工,需要变更设计时,应征得建设单位同意,由设计单位负责完成。通过层层管理,确保工程持久发挥效益。
结 论:
农村饮水安全是保障水安全的重中之重,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应坚持科学发展观,在调查了解基础上,从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出发,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积极加强农对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的行业指导和技术培训。同时,通过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农村,通过发放宣传资料、举办黑板报等多种形式加强对水法律法规的宣传,使水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铜川市王益区农村饮水现状调查评估报告,2005年3月5:P1-P6
[2]铜川市王益区农村饮水安全总体规划,2005年5月:
第三篇:农村业余文化调查
农村业余文化状况调查
统计09041003** ** 当前,党中央立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提出要培养新型农民,这就对农民的业余文化水平以及农村的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因此,迫切需要了解现阶段农村文化建设状况及当前农民业余文化水平。只有了解了现阶段状况,才能根据党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做出新的规划及调整来提高农民的业余文化水平,促进农村文化、政治、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一)文化建设已取得的成绩
1、农村精神文化建设
户县政府鼓励各社区及村委会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群众文化活动。充分利用农闲、节日和集市,组织文艺演出、劳动技能大赛等。以创建文明村镇、文明户为载体,积极引导广大农民群众崇尚科学,抵制腐朽文化,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并且着力发展农村特色文化,实施特色文化品牌战略。加强对农村优秀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的系统发掘、整理和保护。据调查询问显示,户县各地地有文艺演出队的村镇占74%。许多地方已积极开发具有民族传统和地域特色的户县农民画、社火等民间工艺项目和锣鼓、花灯、舞狮舞龙等民间艺术,形成具有民间特色的文化品牌。
2、兴建文化广场
目前户县县政府正积极兴建文化娱乐广场,如人民路广场,街心花园等,成为了群众集中文化活动的有效载体。据调查显示,甘亭镇附近有文化广场的村镇占50%。在这些广场上群众自发组织进行娱乐活动,健身舞蹈、太极拳、诗书画展览成为广场文化的主要内容。每到傍晚,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的人们聚集一起融融乐乐,洋溢着和谐、安宁、祥和的气息。各种文化娱乐活动在广场有声有色地开展,为户县平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3、鼓励文化场所的发展 近年来,在政府的鼓励下,许多业余休闲文化场所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例如:歌舞厅,卡拉OK厅,网吧,棋社等。据调查显示,户县各个乡镇有上网场所的已占84%.这些休闲文化场所极大地丰富了农民的业余文化。
(二)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农村业余文化建设认识不足,农村业余文化政策落实不到位
虽然政府在对农村业余文化建设方面做了许多规定与要求并取得一定成绩,但是大部分地区处于“做样子”的状态,对于政府的方针政策执行的不认真不彻底,许多活动只是象征性的每年举行一两次。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建设需要全社会的关心、支持,需要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农村业余文化建设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全社会的事业,需要各方面力量的热心关注和广泛参与。乡镇领导对文化工作的重视与否,直接关系到该地区农村文化建设的发展。目前部分乡镇领导存在不立即行动的消极思想。对农村业余文化建设的重视仅限于写在文上、放在桌上、挂在墙上,就是不落在行动上,导致农村的业余文化政策落实不够到位,对农村业余文化建设的投入普遍不足。
2、区域差异,农村业余文化发展呈现出不平衡性
据调查询问显示,户县各地居住地附近没有公用健身器材的占32%,而这32%的居民大多是住在偏远地区。越是接近县中心的街区或村庄,农村业余文化建设就越好,不仅业余文化活动组织频繁,而且娱乐活动的硬件设施新且全。而较偏远的农村地区,农村的业余文化建设就较明显落后,不仅业余活动少而单一,而且部分地区甚至还没有公用的文化娱乐设施。导致农村业余文化建设发展出现因地域问题而呈现不平衡的状态。
3、农村文艺的专业人员缺乏。
虽然政府鼓励文化人员下乡,并且培养了许多文化专业人员到基层,但是因机构改革和人事体制改革相对滞后,部分乡镇文化干部岗位转换频繁,工作连续性不强,人才培养举步维艰。部分农村文化干部年龄偏大,专业知识老化,对各种现代技术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掌握不足,学习新知识指导当前工作的能力不强,加上近年来培训较少等问题,造成了农村业余文化工作内容贫乏、方式简单、缺乏新意,难以对农民群众产生吸引力和凝聚力。
三、发展繁荣户县镇农村业余文化的建议 加强组织领导,拓宽资金渠道,完善文化运行机制。各级党委和政府只有切实负起责任, 进一步明确并强化乡镇党委政府对繁荣农村群众文化的责任,把农村文化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财政支出预算,纳入扶贫攻坚计划,纳入干部晋升考核指标,从而确保农村文化建设各项目标任务的实现。在资金方面,各级党委政府需加强对农村文化建设资金的管理,切实把农村业余文化的专项基金全部用到对农村业余文化的建设上去,加强现有资源整合,努力做到相关设施能够共建共享,着力解决农村文化设施分散,使用效率不高的问题。对于那些偏远乡村更应提高重视,并且加以扶持帮助。此外还要加强管理制度,监督基层部门充分运用好这些专项基金,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利益。同时建议基层部门积极开发农村具有独特特质的文化娱乐活动,搞出自己的品牌,自力更生,既发展弘扬了农村文化又为自己找到了进一步发展的资金来源。
一要稳定农村文化队伍,通过激励机制,完善保障体系,鼓励和吸收优秀文化人才到农村文化岗位工作,着力打造一批“能说能唱、能歌善舞、能文能武”的农村文化复合型人才。
二要加强文化专于培训,采取委培,到文化部门上挂锻炼,吸纳参与大型文艺活动的策划、表演,大力挖掘民间艺术,以师带徒,搞好文化队伍的传、帮、带等,使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后继有人。
三是建立文化人才下乡体验生活制度,宣传、引导、鼓励文化人才投身农村文化建设。
四是发挥农民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鼓励农民自办文化演出队,农家书屋、农家乐等,让农民的文化潜能在农村文化的实践中竞相迸发出来。
总结:
随着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我国农村居民整体生活水平实现了由基本生存型向温饱生活过渡及由温饱向小康的巨大跨越。但与逐渐鼓起来的腰包极不相称的,是农村居民业余文化生活却越发显得单调和乏味。通过此次调查,我了解了当前农村业余文化发展的现状,并对其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农村业余文化的建设、农民们丰富的业余文化生活的实现都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参与,相信经过我们不懈的努力,农村的文化建设会越来越好,农民们在工作劳动之余也将有更丰富的生活。
第四篇:农村文化消费调查
农村文化消费调查
-----社会调查论文-----
学院:化学科学学院 校区:南岭校区 班级:00083
团队名称:天南地北四人组 队员:修 成(吉林)李逢国(陕西)吴集钱(江西)黎立桂(广西)
联系方式:暂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物质生活满足的同时,精神生活是如何发展的呢?他们的消费观念是否有所转变呢?请随我们的调查来探讨这个问题。寒假期间我们四人组在各自的家乡走门串户展开了一项农村文化消费的调查。我们深入到了农村的最底层,从他们口中直接获得了这份资料。
一、农村文化消费的地域差异
本次调查是由我们四个来自不同省份的同学组成的调查小组完成的,四个同学分别来自吉林、陕西、江西和广西,天南地北,覆盖地域很广,可以说每个人的调查报告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他们所在地区或省份目前的文化消费现状,是可以反映一定的社会现实的。
我们针对这次的调查报告作了深入的分析,其中存在的文化消费的地域差异令人吃惊。从文化消费的多样性、合理性来说,北 方优于南方,西部优于东部。北方的农村每年开展像放电影、扭秧歌、锣鼓赛等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较多;而南方的文化活动则较少,只有像过年时候开展一些舞狮之类的活动,平时则很少有集体的文化活动。我国的西部则是文化活动比较丰富的地区。西部农村的人们所开展的文化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从唱《秦之声》到扭秧歌,从二胡到戏剧表演,应有尽有。而东南部也是一个集体文化活动开展相对较少的地区,农村里的文化生活内容也大多只限于打扑克、看电视、下棋之类的个别活动。
产生地域性差异的原因很多,我想经济和文化渊源是起着很大的作用的。南部的广西和东南部的江西,由于自然条件的原因,经济发展比较缓慢,农民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还未得到很大的提高,基本都是刚解决温饱问题,故大部分收入仍花费在吃和穿两方面上。故对文化消费的投入较少。而我国的西部和北部则是有着浓重的文化氛围的地区,一到冬天基本就是闲着,不像南方的亚热带地区的农民长年在忙碌着,故能有时间开展各类文化活动。我国的西部虽然经济仍是经济欠发达地区,但这里渊远流长的文化对生活在这里的每个人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长大的人当然对文化活动有着特殊的感情。因而我们对今天的西部人们的令人可喜的文化消费现状也就不足为怪了。
二、文化消费的年龄差异
在调查过程中,不同年龄段的村民对上述十个问题的回答情况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尤其表现在对文化娱乐内容的选择上,例如 对电视和广播节目,老年人普遍喜欢戏曲类、文艺类节目《秦之声》、《戏曲大观园》、《戏谜乐园》等,而青少年则对此类节目没表现出太多的兴趣,而对电视剧、足球、篮球、新闻等节目表现出兴趣。同时青少年收听广播的人数明显少于中老年,但在看书方面又远远多于中老年。对文化消费的投入中青年也明显高于老年人,而参加那些民俗文化活动的积极者则往往是那些中老年,青少年则少得可怜。调查中,大多数青年人反映村里的民俗如秧歌、锣鼓、社火等太落伍,没新鲜感,但更希望村里能组织像《农村青年歌手大赛》之类的新的文化娱乐活动。谈及对文化消费的发展趋势,绝大多数人都持乐观态度,从上述不同年龄段村民所反映的情况中也暴露出一些农村文化消费的问题,如文化娱乐方式单一,缺乏创新,不能满足不同年龄段、不同文化层次村民的需求。
三、严酷的现实
农村人们生活水平现在是比以前提高了很多,同时文化消费水平也在逐步提高,但是事实上我们现在农村文化消费投入还是相当少的,其中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人们对物质的需求远远不能满足,也就是说,经济上根本就不允许有更高的文化消费投入。现在农村盛行的一句话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哪有钱去搞什么文化消费。有钱还不如吃好点。”正因为如此,长期以来,农村文化这一块很少有人重视。2.在农村人们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对一点新型的文化观念难以 接受,同时由于电视在农村的基本普及,一些传统的文化活动也正慢慢的减少,以前本来在农村特别盛行的各地民俗文化活动也由于现代年青人的不踊跃参与而逊色了不少。
3.现在农村年轻人对于物质追求远远的超过文化追求。而且有一种现象就是,年轻人非常不赞同传统的一些文化活动,觉得没啥意义,但又不开展创新的文化生活,这样不仅农村文化没有进步,反而把传统的一些东西给丢了。
四、可喜的收获
我们发现吹拉弹唱等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文化样式在农村依然活跃着,它传承着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我们在调查也可喜的看到农村文化消费出现了些新气象,一些具有现代特点的东西逐渐走进了农家,电话、字画甚至鲜花在农家已不是稀奇的东西了。这反映了农村改革开放后的变化。另外,农民们更渴望的是一些科学文化知识、法律知识,这也反映出时代在变,人的思想观念也在变,农民们在试图与社会沟通,也说明了农民们还是对文化消费充满渴望与企盼的。他们虽然文化水平比较低,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与大家是无分别的。
五、正确的引导
农民们在迎接新物质浪潮的时候还没有作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在可喜收获的背后隐藏一点儿不尽如人意的东西。农村的文化消费还欠缺一点指导性的思想,有一些低品位的东西混在里边,利用农民们识别能力相对薄弱来牟取私利。调查中我们发现了一些 很低级的打油诗如《莫生气》、《夫妻诀》之类被当作名诗堂而皇之置于客厅之上,还有一些用英文写的壁画,明显的印刷错误还高居卧室之中。
农民的文化层次很低,当他们接触新文化的时候就需要一些引导,按国家规定,乡镇都要有文化站,但如今的文化站大多数是没有的,即使偶尔有的也是只有一块牌子罢了。文化站应该是农村文化的一块阵地,为农民们的文化消费提供正确的指引,如今看来这块阵地基本已经丢了。其次是各地方电视台应多开展一些贴近农民生活的栏目,为迷茫中的人们提供指导。
六、总结
文化消费从某个侧面反映了一个人的精神生活。一个人的精神生活是否充实、是否有品位,都能从他的文化消费的形式和内容上找到答案。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迅速发展,使我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得取了较大的提高,但是与物质消费的强劲发展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人们的文化消费水平却没有多大的变化。这也许是我们大多数人只注重于物质生活,而导致了精神?quot;饥饿“。我们精神文明建设的进步,有赖于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今后只有注重对文化消费的投入,同时对其进行必要的指导,使其能与迅速发展的物质文明相适应,真正实现”两个文明"的双丰收。
第五篇:衡阳市农村文化调查
衡阳市农村文化调查
发布时间:2009年08月18日 15:44 作者:阳新丽
最近,我们深入到衡阳市下属的衡南、衡阳、祁东、常宁、耒阳、衡东、衡山、南岳等县市区的20个乡镇、24个村,就农村文化工作现状开展调查研究。
衡阳市是一个农业大市,现辖5县2市5区,总人口710万,其中农村人口逾500万。全市现有县市区属文化单位47个,从业人员1831人,文化阵地面积12.3549万平方米,设备设施总值5872.7万元;有乡镇(街道)文化站198个,建站率达98%;有村级文化室112个,占0.02%;有文化个体户2898户,其中县城1971户,乡镇927户;有民间演出队365个;2004年,县乡两级文化事业经费1092.29万元,其中县乡两级人员工资支出993.98万元,占91%,事业经费支出98.31万元,仅占9%。
我们在调查中深深感到,由于农村的物质基础、社会环境等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村的文化工作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主要体现在:
——农村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后,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增强。党中央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出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及农村劳务经济的大力发展,使得农民收入稳步增加。2004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466元。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带来了精神文化需求的增强,求知、求美、求乐、求健康、求参与成为广大农民的共同要求。但目前农民的文化生活仍然十分单调:一是看电视,二是打牌,三是庙宇祭祀。常宁市柏坊镇夏柏村一村民对调查组的同志说:“过去我们吃不饱,但可以经常看到电影和戏,还不要出钱。现在我们富裕了,文化生活却少了,假如没有电视,真不知道怎样打发日子。你们干部是管大事的,什么是大事?我们农民的文化生活也是大事。”一语道出了农民渴求文化的心声。2004年,祁东县金桥镇举办农民卡拉OK大赛,报名者竟数以千计,预赛有280人参加,进入决赛的有100多人,甚至出现了父子竞技、夫妻同台的现象。
——农村文化队伍人数增多,但整体素质亟待提高。衡阳市的乡镇文化站现有从业人员460人,比1995年增加123人。人数虽然增多了,但真正“撑”台的文化人才却青黄不接。全市乡镇文化站人员中,有本科学历的1人,专科学历的22人,中专学历的124人,而高中以下学历的达313人,占68%;有文艺专长的143人,仅占31%。年龄40—60岁的乡镇文化专职人员331人,占71%,30岁以下的129人,仅占29%。
农村文化队伍素质不高的主要原因有四:一是“门槛不高”,“先天不足”。一些地方和单位将文化岗位作为干部职工子女就业的“安置站”,不问有无文化专长,只要有“关系”都可以进,致使文化队伍“先天不足”。二是体制不顺,压力不足。现有文化站的管理体制不顺,条块分割,难以协同。以块块(乡镇)管理为主的文化专职人员,身兼数职,有效投入文化工作的精力、时间不到20%;以条条(文化局)管理为主的文化专职人员,往往被“边缘化”。常宁市松柏镇9名文化专职人员,仅有站长1人在岗,其他8人或外出打工,或闲居在家。三是待遇不高,动力不足。全市乡镇文化专职人员现人均月工资为430元,为人均应发工资的50%。衡阳县73个文化专职人员,其中20人每年工资2150元,43人每年600元包干,还有4人为自费编制,财政未拨一分钱工资。四是培训不够,后天不足。因经费困难,县市文化部门已连续三年未组织一次文化专职人员的业务培训。
——农民群众自发开展的文化活动日趋活跃,政府组织的文化活动冷冷清清。2004年,全市农民自发开展的文化活动达816场次,是乡镇党委、政府组织文化活动的8倍。衡南县冠市镇农民自发集资3万多元,组建了“欢乐”、“健身”、“红娘子”三支腰鼓队,一支篮球队。腰鼓队有110人,平时健身,遇有喜庆活动就参与演出。衡南县有文化庭院147户,农闲时,每个庭院都聚集起附近的大部分村民。衡山县白果镇岳北村每户村民自愿集资300元,在短短几天时间里,筹资4万多元,成立了“腾飞”、“岳北”两支龙狮队,共有300多人,并制定了管理章程,包括管理机构、管理制度及违纪处理规定等,每逢春节,既在当地玩,又到县城舞。与此同时,许多农民群众自愿凑钱“买”文化,据不完全统计,2004年各类剧团被自发邀请下乡演出达3600多场次。
相比之下,政府组织开展的农村文化活动则显得有些“清冷”。2004年,全市各乡镇党委、政府组织开展的文化活动仅137场次,平均每个乡镇年开展活动0.67场次,仅占1995年乡镇平均开展活动场次的38%,远远不能满足农民的需求。乡镇党委、政府组织开展的农村文化活动“渐行渐远”的原因主要在于各级乡镇财政大都是“吃饭”财政,开展文化活动“难为无米之炊”。衡阳县石市乡累计欠债2000多万元,今年以来乡干部一直没有发放工资,去年,全市60%的乡镇几乎未投入一分钱组织开展文化活动。
——民间资金投入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方兴未艾,政府对农村文化设施投入力不从心。当前,95%以上的农户都购置电视机,许多农户还购有音响设备。2003年至2004年间,祁东、常宁两县市绝大多数农户都自愿出资600—800元,积极配合政府实施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在此之前,衡南县冠市镇农民自发集资40万元,协助政府办起了电视差转台,今年初又有400多农户争先恐后开通了有线电视。与此同时,农民还自发筹资兴建、改建文化阵地。衡山县白果镇农民集资80万元对三处古文化建筑进行了维修。祁东县金桥镇、衡东县荣桓镇、衡阳县关市乡农民自愿捐款筹资近20万元,分别改扩建了3个古戏台,兴建了一个篮球场。此外,农民还积极兴办文化产业。2004年,全市有民间剧团、个体电影放映队、个体图书室及舞厅、网吧共2898家,全年收入3560万元,成为满足农民消费需求的主力军。
然而,县乡两级政府对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则“心有余而力不足”,且有萎缩的趋势。2004年,县乡两级政府对乡镇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仅50万元左右,仅有衡南县对茶市镇文化站投入配套建设资金8万元,衡阳县西渡镇无偿划拨400平方米房屋给文化站使用,耒阳市夏塘镇投入30多万元将原供销社一个四合院改建成镇文化活动中心,其他地方对农村文化设施的投入几乎是零,乡镇文化站已处于瘫痪或半瘫痪状态。据统计,90%以上的乡镇文化站是一具“空壳”,其活动用房被挪用、挤占,甚至被变卖。衡山县白果镇电影院原是开展文化活动的主要场所,有座位800多个,现已是“危房”,镇里只好关门大吉。全市早几年花大力气建起来的15个乡镇万册图书馆,均已名存实亡。衡南县泉溪镇文化站曾是全省示范文化站,建有百册图书馆、娱乐室、招待所,后来镇政府将其改建它用,使文化站无容身之地。
通过调查,我们认为当前农村文化工作与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极不适应,亟待加强和改进。
从现在的情况看,由于农村文化工作基础薄弱,要改变农村文化工作的被动局面,“送文化”仍然是现阶段活跃农村文化生活,满足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应切实加强和改进“送文化”的工作,使之步入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的轨道。要建立良好的机制,丰富“送”的内容,活跃“送”的形式,选择“送”的时机。各级党委、政府要将送文化下乡列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指标要列入目标管理考核,“政府买单,群众看戏”的经费要列入财政预算。同时,还要建立政府各有关部门的协作机制,形成单位和部门之间的共同合作。
但从根本上说,要改变农村文化工作与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不适应的现状,还得立足农村文化的现实土壤“种文化”。首先,要保证农村文化工作有阵地:改造和利用好原有文化阵地,现有的小广场、礼堂、戏台、堂屋等文化场所要添置设施,更新内容;开辟新的文化阵地,建设一批文化广场、球场以及其他群众文化场所。其次,要培植好的文化品种:传承传统民族文化、特色文化,如衡阳地方剧种祁剧、花鼓戏;改良民俗民间文化;引进外来积极健康文化;培育新生优秀文化。再次,要培养文化工作者队伍:培养一大批具有热心公益事业的文化艺人和“土专家”,帮助他们更新知识,提高技能水平;扶持一批文化专业户、科技示范户、五好家庭户。
地方党委和政府要对农村文化工作给予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鼓励社会资金办文化,形成农村文化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实践证明,只有加大对农村文化的管理力度,积极培育农村文化市场,有效盘活农村文化资源,才能确保农村文化事业健康、有序发展。
(作者:中共衡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