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媒中表达的价值观对大学生的影响(共五篇)

时间:2019-05-14 00:35: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大众传媒中表达的价值观对大学生的影响》,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大众传媒中表达的价值观对大学生的影响》。

第一篇:大众传媒中表达的价值观对大学生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社会实践

大众传媒中表达的价值观对大学生的影响

摘要: 大众传媒,即大众传播媒介,作为传播信息的载体,时刻影响着受众的生活和思想。继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大众传媒之后,出现了手机、互联网等等新兴大众传媒。传媒业呈现出强劲的产业化发展趋势,中国传媒产业已经形成。这也意味着,大众传媒的影响变得更广泛,更深刻,也更复杂。

电视、手机、互联网等用户数量庞大,而新媒体用户大多小于三十岁,其中在校本科生占了一大部分。

从电视《闯关东》,“汶川地震”各类报道到网络上的“艳照门”等等,对大学生产生了或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为了了解大众传媒中表达的价值观对大学生的影响,我们将进行深入的调查和分析,为今后大众传媒的发展和高等教育提供一定的参考,也提高自身的修养和能力。

关键词:大学生;大众传媒;价值观

调查目的

了解大众传媒中表达的价值观对大学生的影响

调查对象

安阳工学院、安阳师院在校大学生。

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实地访谈等方法。

本文通过对在校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的方法来分析并总结大众传媒中表达的价值观对大学生的影响,通过本次调查发现,大众传媒中表达的价值观对大学生的影响即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为了使大学生能对大众传媒中表达的价值观产生正确的影响,学校要做的还有很多!

一、大众传媒多元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积极影响

不容质疑,我国的大众传媒在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监测社会环境、协调社会关系、传承文化等方面起到了代表先进文化的作用,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塑造也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大学生广泛接触电视、电台、报刊、网络等媒体,这些媒体中所表达的的价值观对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影响将不断加深。由于大学生心理和生理的特点,他们的可塑性极强,对于流行文化反应迅速并且非常敏感。大众传媒提供的丰富多彩的信息,使大学生认识了社会、认识了自身,也使社会加强了对大学生的了解。它拓展了大学生的空间,促进大学生跟上世界更新的脚步。尤其是互联网的发展,使异质文化之间的交流将更加直接、更加频繁、更加广泛。正是通过双向的沟通与交流,大众传媒使大学生与学校、家庭和社会凝聚起来,使处在不同的身份背景、交往背景下的不同价值观念得以整合,从而促进了大学生个体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整合。大众传媒肯定社会某些行为的价值意义,促使大学生对这些行为及其主体进行仿效,并进一步植入深层次的价值观念之中。同时,大众传媒对某些给社会带来消极影响的社会行动和社会行为的公开性揭露,使大学生取消和反对某种不良现象,纠正某些错误的价值观念,从而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具有导向作用。大众传媒还能够赋予大学生某种社会地位或角色,而这种角色或社会地位通常是社会所希望的,通过这种角色或社会地位的赋予影响他们的价值选择。事实上,这是对大学生行为和价值观念的一种评价过程,这种评价必然会影响大学生价值选择和主体地位的确立,从而对大学生价值主体角色的确立具有定位作用大众传媒通过发布和传递蕴涵不同层次的社会群体、组织和人物类型的行为规范和思想准则,对传统价值观念进行重新评价、选择和认可,使得大学生重新认识自身的价值观,从而对大学生价值目标的实现过程具有调整与评价作用。在大众传媒穿透力强、覆盖面广的影响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逐步摆脱以往的正式、公开的方式,改变了单调、枯燥、陈旧的缺点,渐渐形成渗透、隐性的形式,降低了大学生的抵触心理,用不同的方法和形式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更多的信息和素材。并且大众传媒取代传统的单纯语言表达,用图像、声音、动画等方式叙述,公正地抨击和披露、形象地表述了一些阻碍社会进步的丑恶现象,逐步提升和净化了学生的精神,这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大大增强了吸引力,加深了印象,提升了大学生的人文精神,从而达到了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和效率的目的

二、大众传媒多元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消极影响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缺乏艺术价值的文化产品不断涌现,并且愈演愈烈,例如:一些粗制滥造偶像剧、电影;一些低俗杂志、书刊;一些不顾节目质量只追求高收视率的交友征婚、电视选秀节目;一些对奢华与享受过分鼓吹的媒体宣传等等,这些文化产品给我们更多的信息是以一种过分的、不恰当的方式去追求名和利,甚至有些当中还含有媚俗、低级趣味的不良内容,在很大程度上渐渐引导大学生向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发展以至于一些学生在衡量自己是否成功时,逐步将物质的满足程度作为衡量的标准。由此可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的辨别力受到大众传媒高速发展过程中负面内容的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丰富,但是大众传媒中的信息包含着巨大的信息量,对正确选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带来极大干扰。大众传媒中的信息往往会使人眼花缭乱,一方面是信息数量非常庞大,一方面是内容良莠不齐、五花八门,再加上目前对此类内容缺乏有效的监管,使得大量颠覆我们主流价值观念的、言过其实、低俗的信息存在,严重阻碍了大学生对正确信息的选择,干扰了大学生的信息价值判断,妨碍了有益信息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容易使大学生忽视有价值信息,极其不利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来说,导致部分大学生盲目崇拜西方文化,这将不利于正确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一些西方国家还乐于无限放大事件的负面效应,针对我国发表各种虚假的评论,鼓动各种反动势力,迷惑我国的人民,这对于涉世未深的大学生来说极其容易受到蛊惑和蒙蔽,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造成巨大冲击。

近几年来,有的媒体在新闻宣传和娱乐报道中的低俗之风愈演愈烈,造成了很不好的社会影响。有的媒体在报道时政新闻时,为“做秀”者张目,使受众认为媒体是在表演、搞形式主义,从而导致了时政新闻的娱乐化倾向,也减弱了传媒的公信力。有的媒体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夺受众“眼球”,热衷于抢新闻、挖新闻、大揭社会阴暗面,炒作“黄、赌、毒”和“星(影星、球星、歌星)、性(两性关系)、腥(血腥暴力)”等,导致社会新闻的庸俗化。有的媒体的娱乐节目为抢夺观众源,正在变得越来越媚俗化:有的节目津津乐道于“两性”关系、个人隐私、追星捧星、绯闻猎奇等等,价值取向不健康,舆论导向不正确;有的节目通过美女主持、骚首弄姿来吸引眼球,以语言低俗为特色,以荒诞怪异为能事,文化底蕴不浓厚,品位格调不高雅。这种一味地追求市场“卖点”,迎合大众猎奇心理,把肉麻当有趣,以媚俗为时尚的低俗之风,成为了部分娱乐节目的

一大“特色”。大众传媒的低俗化,影响了大学生对客观价值的认知和判断,使大学生的价值选择功利化,精神生活具有享乐主义、颓废主义的物质价值取向。在思想和行为上表现出不关心国家、集体和他人利益,崇尚自我,唯我独尊,我行我素的个人英雄主义的自我化价值倾向。

三、分析与对策

大众传媒中,制造谣言和假新闻特别不利于大学生群体的是非判断,造成了思想行为方面的误导。同时,部分传媒在宣传和报道中的低俗之风愈演愈烈,造成了不好的社会影响,进而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价值追求。目前,传媒机构所播放负面新闻等内容,也无形间给大学生带来盲目的随从模仿和消极的心理暗示,从而导致部分大学生对生命价值观念的漠视。为了改善这种情况我们提出了几条建议:

1.大众传媒应以身作则正确引导大学生

大众传媒作为社会环境的监测者和守望者,对培养一个民族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至关重要,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建立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为整个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提供一系列具有导向性的社会公共价值观念,不断净化大学生接受信息的平台,提高大学生对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对事物的认知方式;同时,传媒从业者要提高责任意识,加强自我约束和管理。对社会上的流行现象要持审慎负责的态度,要恪守新闻规律。此外,公信力的提升也使大众媒体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或活动更有说服力,更加深入人心。我们知道,任何价值观的传播,只有为广大受众所接受和内化,并转化为具体情景下个体自我完善的价值观念,才能真正具有传播的效应。也就是说,只有大众传媒真正作用于大学生的心理实际,满足他们的需求和愿望,媒的价值引导作用才可能被实现。目前国内大多数传媒机构整体报道上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健康有益,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精神食粮。另外,严格把关播出内容,营造一个良好的传媒环境。自办节目应该讲究品位和高雅,追求社会效益,避免出现低级、庸俗的内容,这样可以发挥引导作用,及时纠正大学生出现的错误观念。同时,控制网络“自由”发布,坚决抵制色情、凶杀暴力等内容。

2.我们大学生要吸取精华剔除糟

当前的我们在校大学生们正面临着人生发展的最为关键的时期。时代要求我们要在学习、生活等各方面全方位的面对和思考如何正确处理个体与社会的关系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我们要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奉献,这些都

是我们将来面向社会和生活所必须具有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品质。其中,我们要正确对待大众媒体给我们传递的信息,汲取对我们有用的,剔除糟粕,自觉培养高尚的品德和情操,用毅力抵制诱惑,抵制不良信息,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努力学会做一个符合国家繁荣富强与社会不断进步发展所需要的人格健全的人;学会做一个能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并使之 能协调发展的人;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高尚情操的人。一句话,做一个有利于社会、有利于人民、有利于国家的人。这就要求我们每个在校大学生,必须从现在做起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正确地对待权力、地位、金钱。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在现代大众传媒越来越多地参与塑造和建构大学生价值观的现实背景下,学校德育必须 回应大众传媒多元化的挑战,这既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德育现代化的自身要求。3.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

在传统学校德育中,相对于学生,教师是知识的垄断者和知识源,拥有无可争议的绝对权威的地位,并有制度的、观念的以及自然因素等客观条件为保障。而大众传媒多元化拓宽丰富了信息的内容,从而使教师作为“知识化身”的知识权威地位受到挑战。现代大众传媒的发展,使大众传媒的教育功能得到了更大的发挥。而教师按照社会要求塑造学生的中心权威格局发生了变化,打破了教师在知识传授中的垄断地位,学生掌握的知识、价值、规范既可能是教师教授的结果,也可能是受大众传媒所负载的信息影响的结果。所以,教师角色的转型势在必行,教师应由外铄的权威者变为内生的权威者,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中所说:“教师的职责现在已越来越少地传授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而不是拿出真理的人。他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励”

4.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建构成为学校德育的重要目标

在大众传媒多元化下的社会控制结构的扁平化以及正式社会监督的削弱或瓦解使得控制和监督变成了非常复杂的问题,传统过滤器和把关人的作用被弱化,对舆论导向缺乏有力的控制。媒介形态和技术的发展要求受众具有更强的道德自律能力,因为具有自主、理性、自律的道德判断、道德选择和道德实践的个体是民主社会建立的基础。由他律道德转变为自律道德,是生活准则由外向内的发展,是主体道德境界的提升和超越。传统学校德育理论以一种主客二元对立模

式来解释师生关系,教育者希望通过线性关系直接“塑造”学生的价值观,要求学生“服从”和“模仿”。但是在大众传媒多元化环境下,学校德育不仅要求学生服从与重复社会公认的规范,而且要使学生在生活的丰富性面前、道德的两难境遇面前,学会自主地选择、创造性地选择,从道德守成转向“法由己出”。因此,学校德育为培养学生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能力,其教育目标要从知识授受走向主体性的培养,教育过程要从对象化活动走向交往活动,教育内容除了知识学习、操作学习之外,还应包括交往学习。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要通过教育资料和师生共同塑造的文本而结成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交往关系,通过交往活动相互影响、借鉴和调适而形成认知的、情感的和价值取向上的共识、视界融合或主体间性,从而塑造和建构教学活动主体,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和培养学生的主体人格!

5.充分发挥校园媒体的育人功能

校园广播、报纸、电视、网站和学生刊物等是大学生喜爱的传播媒体。校园媒体发挥着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营造一个对大学生进行人文关怀的媒体育人围,为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打下了基础。同时,校园媒体要坚持以学生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吸引力、感染力,提高针对性、实效性,使校园媒体与广大学生形成一种和谐的关系,发挥潜移默化的价值导向作用。学校还应加强大学生的实践环节。社会实践对于大学生增强劳动观念、锻炼意志品质、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促进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结合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通过投身现实生活和改革大潮,通过了解社会与国情,了解社会对大学生的角色期待,促使学生面向社会、面向现实,从而认识自我,在追求自身价值过程中,确立符合社会共同利益的价值观

四、结束语

大众传媒日工的丰富多彩的心理,使大学生认识了社会,认识了自身,也使社会加强了对大学生的了解。使异质文化之间的交流更加直接,更加频繁,更加广泛。大众传媒肯定社会的某些行为的价值意义,促使大学生对这些行为及其主体进行仿效,并进一步植入深层次的价值观念之中。虽然大众传媒有自身的缺点和不足,但是大众媒体更多的好还是以传播良好的价值观为主要地位的。大众传媒改善的同时,我们也要从自身做起确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吸取大众传媒中的精华部分剔除糟粕的部分,这样才能有效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摆正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道德价值和功利价值关系,确实地肩负起建设有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使命,真正实现人生的价值。

谢辞:衷心感谢小组各成员的辛勤付出,以及各网站及书籍资料的支持,以及被调查人员的大力配合。

参考文献:

[1]中华励志网:www.xiexiebang.com [4]百度文库

附:

大众传媒中表达的价值观对大学生的影响调查问卷

1.你的性别 A 男 B女 2.您的年龄是

A 18岁以下 B 18岁至25岁 C 25岁以上 3.您的职业是

A 教师 B 大学生 C 中学生 D 商人 E 工人 F其他

4.您对社会事实的了解来自以下哪些方式?

A 电视 B 网络 C 广播 D 报纸杂志 E与人聊天中 F 其他

5.您是否认为新闻联播中的新闻真实可靠吗? A 是 B 否

6.对于新闻联播中对事件的评价,您有什么看法? A 官方,掩盖了某些实情

B 不能较好地反映老百姓的呼声 C 起到了引导主流价值观的作用,很棒 D 不了解

7.您平时喜欢观看什么类型的电视节目?

A 青春偶像剧 B 综艺节目 C 维权节目 D 谍战片 E 电影 F 公益广告

8.您为什么喜欢第7题所选的电视节目? A 内容新颖,时尚

B 较好地反映社会现实,反映民生 C 励志,对生活有启发 F刺激 D传播正能量 E 消磨时间

9.现在的电视节目对您有哪些消极影响? A 假大空,不切实际 B 崇洋媚外

C 内容枯燥浮华,没有吸引力

E 偏重商业炒作和经济效益,对生活没有启发 F 缺少对人们精神需求的提升 G 其他

10.如果某件事在网络上疯传,您的态度是?

A 全部认同 B 都是谣言,以官方为主 C 不理会 11.您认为大众传媒表达的主流价值观是什么? A 追求个性解放物质至上的价值观 B 传统儒家价值观

C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集体主义价值观 D 个人主义,英雄主义价值观

12.您认为大众传媒中价值取向的出发点是什么?

A 维护人民的利益 B 维护社会稳定 C 形式主义 D E 真实地反映社会现象 F 其他 13.对于大众传媒表达的价值观,您认为?

获取商业利益

A都正确 B 真假难辨,要有取舍 C 保留自己的意见 D 不关注 14.大众传媒对您的价值观影响? A 有引导作用,带来希望

B 看到社会的黑暗面,对社会丧失信任 C 没影响

15.您认为大众传媒应该如何发展,更能对您产生好的影响? A不能只注重商业利益,要增强社会责任感,实事求是 B 有关部门要加大对相关企业的管理和规范 C 其他

再次感谢你对我们活动的支持,愿你的每一天都过得精彩!

组长: 李瞾:201203030071 电话:***

组员: 王昆仑 201203030073 库先念 201203030085 姜 朋 201203030094 孙东方201203030070 姚 骆 201203030058 陈春燕201203030056 邹 勇 201203030062 李鹏鹏201203030083 王 飞 201203030072 吕一帆201203030086 刘 宾 201203030089

指导老师:王伟玲

第二篇:大众传媒中表达的价值观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的调查研究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舆论的进一步开放,传媒业呈现出强劲的产业化发展趋势,大众传媒的影响也随之变得更加广泛、深刻、复杂。大学生作为受众中数量较多的群体,对大众传媒在传播过程中所表达的价值观的接受程度较高。本研究调查了大众传媒中表达的价值观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找出其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并找出了相应的解决途径和方法,对大学生自身发展、高校更好地开展德育工作以及大众传媒传播内容的改进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大众传媒;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影响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科技的突飞猛进,各种新的媒体应运而生,信息的传播速度和广度都大大加强。当代大学生作为对大众传媒接触最多的一支力量,其价值观的塑造形成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大众传媒传播的价值观的影响。

一、相关概念阐释

1.大众传媒: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2.当代大学生:当代,指目前这个时代。大学生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和社会角色都有自己的特点。他们普遍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年龄在二十岁上下,精力充沛,承担了更多的社会责任与家庭责任。

3.价值观:指一个人对周围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对诸事物的看法和评价在心目中的主次、轻重的排列次序,构成了价值观体系。价值观和价值体系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心理基础。

4.广播:指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传送声音的新闻传播工具。

5.电视传播:电视改变了人类文化的传播方式,电视媒体的特性是时效性高,影音效果呈现丰富,易于刺激阅听众的感官神经,传播范围广且影响大。

6.大众传媒(广播、电视)传播的价值观与当代大学生价值观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可以用涵化理论进行概括,即“大众传媒通过文化信息的传播,对受众价值观可以发挥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与作用。”

二、大众传媒(电视、广播)传播的价值观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的问卷调查数据

为了探究大众传媒传播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的影响,课题研究小组随机选取了西安的一部分高校做了以下问卷调查,发放调查问卷500份,收回有效问卷482份。问卷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一)1.您获取信息及新闻的渠道主要通过以下哪种方式?a报纸、杂志(60/12%)

b电视(102/21%)c网络(280/58%)

d广播(40/8%)

2.相比几年前,您认为信息获取速度更快了吗?a是的,非常快(372/77%)b有,快一点(110/22%)c没有(o/o%)

(二)您一般接触大众传媒的首要目的是什么?a浏览新闻(145/30%)b搜索资料(133/27%)c娱乐购物(164/34%)d写日志、博客(40/8%)

(三)1.您平均每天花多长时间在大众传媒上?a 1小时以内(155/32%)b l到5小时(155/32%)c 6到8小时(110/22%)d 10小时以上(60/12%)

2.会在一天的交际中涉及当天大众媒体中所获取的信息吗?a会,很频繁(60/12%)b会涉及(182/37%)c会,但觉得不多(140/29%)d基本没有(100/20%)

(四)1.您通常对哪种资讯比较感兴趣?a时事政治(152/31%)b经济形势(60/12%)c休闲娱乐(220/45%)d体育资讯(50/10%)

2.对广播电台中的哪类节目感兴趣?a资讯类(77/15%)b情感类(35/7%)c娱乐类(179/37%)d音乐类(145/30%)e人物传记类(46/9%)

(五)大众传媒传播中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调查

1.感动中国人物评选,对您的影响是?(以获选人物为榜样、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230人/47%)

2.您对大众传媒对芙蓉姐姐、凤姐、犀利哥等人的关注和恶炒有什么看法?(这是属于他们个人生活,无需放大给群众造成不良影响。382人/79%)

3.您会受到大众媒体中公益广告的提醒而去改善自己的不良行为吗?(会,通过这些提醒,我已经很注意自己的行为。297人/61%)

4.大众传媒对事件的看法立场会影响到您的立场吗?(会选择性的借鉴吸收。332人/68%)

5.您认为将来会怎样实现个人的价值目标?(有一份稳定的工作,虽然这份工作不一定是自己喜欢的。201人/41%)

6.大众媒体对您的影响主要在哪些方面?(思维方式。162人/33%)

7.您对大众传媒传播的一些黄色、暴力信息持什么样的看法?(虽然不反对,但个人不会去接触。224人/46%)

8.对于大众媒体传递的信息和价值观,您的态度是?(难辨真假,不能听一家之言。270人/56%)

9.看到电视或广播报道某些事件,您平常的做法是?(在评论事件的同时加入自己的理解和看法。312人/64%)

10.关于2012年媒体一直热捧的《江南style》和鸟叔psy,您的看法是?(热捧只是一时,事件不会太久。240人,49%)

11.如今在一些诸如电视、广播平台上获取的信息,您是如何接受的?(对部分抱有怀疑态度。286人/59%)

12.您认为大众传媒在表达价值观中存在哪些问题?(内容过于浮夸,引导一种浮华心态。262人/54%)

三、对“大众传媒传播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影响”问卷调查所得数据的分析

(一)获取信息及新闻的渠道多样化

网络信息的传播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不能小觑。通过电视传媒、广播传媒获取信息的方式显然并不是主要途径,还可以利用报纸、杂志等媒介。

(二)获取信息快速化

大众媒体的传播方式呈现多样化,所包含的信息量也会增多,速度也随之加快,不再受到地域、时空的限制。

(三)摄取信息广泛化

当代大学生利用大部分关注大众传媒,所获取的信息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大众传媒作为日常生活的主流传媒,所传达的信息也是大学生所接受的最大的有效信息。

(四)获取信息兴趣点

大学生往往对休闲娱乐的咨询较为感兴趣,对于经济形势和体育资讯在调查中虽然关注的人较少。因为当代大学生的校园生活越来越趋向自由化和个性化。

(五)获取信息的影响力

大众传媒传播产生的积极影响是占到主要地位的。

四、大众传媒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的具体表现

大众传媒在人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功能,包括认知功能、协调功能、凝聚功能、稳定功能、保证功能、导向功能。通过调查数据的分析,大众传媒传播的价值观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如下:

1.对时政的关注度提高,有利于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

2.生活方式、娱乐方式的转变。

3.个人价值取向,人生目标的树立。

4.大众传媒传播对大学生的影响具有消极性。

五、大众传媒对大学生价值观不良影响的解决途径

大众传媒和思想政治教育相辅相成,“现代大众传播媒介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和现实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深刻影响。一方面,现代大众传媒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有效手段、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促进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的转变。但另一方面,信息量的无度飞涨,过度市场化发展和大众传媒中有害信息的传播等,都不可避免地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消极影响。这些问题的出现,对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工作者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由于当代大学生对于大众传媒的依赖程度极高。所以我们也可以做一大胆的设想:今后高校在进行大学生价值观培养和价值体系构建方面,可以尝试着改进教育方法,逐步减少对传统的口授灌输模式的依赖,巧妙地利用大众传媒技术,利用广播、电视等媒介,开展学生的德育工作,以达到帮助其构建正确的价值体系的目的。同时,“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要正视大众传媒传播的大众文化具有广泛影响的事实,在价值观教育中注重主流文化大众化的表达,注重开展均衡的价值观教育,并在引导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同时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个性选择。”这样既符合当代大学生的潮流,也为学校在德育方面减少了人力的投入,效果可能会比传统方式更好,更容易减少其抵触心理,走近学生。

六、结论

综上所述,当代大学生是可以独立地对良莠不齐的信息进行辨别,主动吸收对自身有利的价值观,以引导自身正确价值体系的构建。

在21世纪初我国尚处于价值观念日渐多样化、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等都在变革调整、新技术迅猛发展与社会分化程度加剧的阶段,大众传媒业不同于其他产业,构筑有利于和谐稳定、繁荣发展和勇于创新的社会舆论与人文环境,是大众传媒业的重要职责。因此大众传媒应当协调好经济利益与公共利益,传播有利于构建正确价值观的内容。

由于大众传媒所处立场的不同,所以在传达各种价值观时会不可避免的产生一些消极影响。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提高自己明辨是非的能力和独立思考的精神。才不会被媒体传播的个别假象或舆论浪潮所左右。

第三篇:大众传媒中表达的价值观对大学生影响的调查问卷

我们组成员衷心的感谢您的合作

大众传媒中表达的价值观对大学生影响的调查问卷(多选)您对社会上发生的事最主要的了解方式有那些?

A 电视

B 网络

C 广播

D 报纸杂志

E 与人聊天中

F 其他 2(多选)对于新闻联播中对事件的评价,您有什么看法?

A 官方,掩盖了某些实情

B 不能较好地反映老百姓的呼声

C 起到了引导主流价值观的作用,很棒

D 不关注 3(选两个)让您平时花费时间比较多的电视节目是那些?

A 韩剧及青春偶像剧

B 娱乐节目

C 维权节目

D 新闻

E 电影(多选)您为什么喜欢第3题所选的电视节目?

A 励志,对自己现实生活有启发

B 内容时尚,新颖

C了解社会现实,了解民生,传播正能量

D 消磨时间 5(多选)您所看的节目内容对您有哪些影响?

A 感到理想很丰满,现实太骨感

B 审美与情操随着节目内容而改变

C 提高了自己的维权意识,还是相信社会

D 掩盖现实,形式大于实际

6(多选)看惯了传媒上面纰露的假恶丑,您还会毫无顾忌的对待真善美吗? A 不会,不敢再相信社会

B 还是会以自己的判断来对待“假恶丑,真善美”

C 痛恨那些利用人们爱心,同情心来欺骗大众的人

D 不怎么关注这类事件(选两个)受大众传媒的影响,您更容易形成下面哪种价值观? A 追求个性解放,物质至上,金钱至上的价值观

B 求真务实,勤劳朴实的价值观

C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集体主义价值观

D 个人主义,英雄主义价值观

8(多选)您认为大众传媒中价值取向应该以什么为出发点?

A 维护人民的利益

B 维护社会稳定

C 任其发展

D 获取商业利益 E 真实地反映社会现象(选两个)大众传媒利用你较多的观看心理是什么?

A 恻隐之心,对弱势群体的同情心

B 猎奇心理

C 审丑心理(凤姐 芙蓉姐姐之类)(单选)您会受到大众媒体中的公益广告提醒而去改变自己的不良习惯吗?

A 会,通过哪些提醒我会很注意自己不良习惯

B 一般会,想起来了就注意一下自己的行为

C 看看就忘了,没什么影响

D 讨厌公益广告,见到就跳过不看。(单选)您觉得大众传媒中表达的价值观对你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A 积极的影响多,对生活充满希望

B 消极的影响多,社会太黑暗,渐渐的遗失了真善美

C 坚持自己的价值观,对自己没什么影响(多选)您对当下大众传媒表达的价值观有什么样的看法?

A 掺入了过多的功利主义和商业化色彩

B 低俗的内容太多,影响人们价值观的形成C 内容浮夸,无底线的宣扬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

D 渴望展现更多求真务实,宣扬真善美的(多选)您认为大众传媒应该如何发展,更能对您产生好的影响? A不能只注重商业利益,要担负更多社会责任感,实事求是

B加强传媒尤其是网络的管理,屏蔽低俗丑恶事件

C 找回人们逐渐失去的正义感与人与人之间的信任

D 您觉得呢

第四篇:关于大众传媒中表达的价值观对受众的影响调查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众传媒中表达的价值观对受众的影响调查的调查报告

导语——近年来,我国各级党组织和政府非常重视发挥新闻舆论的作用,以至党和政府把媒介纳入权力运作体系,把媒介变成有限公共资源,把批评报道变成民主化进程的内容。所有这些无疑提高了媒介的社会作用和地位,比较好地解决了一个交互作用的问题。比如:从公共性方面,媒介可以是党和政府的喉舌,这是它的宣传作用;另一方面,又可以是人民群众的喉舌。前者的意义具有一种权力背景,体现和彰显了党和政府的权威性。因此,重要的媒介批评、监督都是上级党委、政府认可的,是一种政府权力、态度的转化。从另一方面讲,把它纳人到一般意义上的媒介舆论监督,政府可进可退,减少了政府的压力。从制度层面上讲,政府把媒介批评纳入到一种治理技术,无疑是一种社会进步,因为在以往,传媒只是意识形态的工具,无从谈及公众舆论。现在把媒介纳入到社会治理的权力过程中,很自然地显现出它的公众批评的形象威力,为党和政府提供了一个合法的舆论平台。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我国当下的新闻媒体可以说正在成为公众精神、公众意愿的代言人。

引言——自从现代传媒产生以来,我们往往总是焦虑大于欣喜,抽象的茫然多于具体的应对。然而大众传媒到底产生了怎样积极与消极的影响。是大家应该关注与研究的。通过此次研究可以对媒体有一个比较客观的 评价,使其更快更好的发展。

一.关于大众传媒表达的价值观对受众影响的报告总结

一. 受众接触三大主要传媒的总体情况

从调查数据来看,在受众的生活中占主要外置的媒体是电视。电视是接触最多的媒体,其次才是网络和报纸杂志。这可能是电视的普及率比较高,电视普通人们的家庭生活。而且,更信任电视里提供的信息,是电视在保证信息的真实性方面要强于其他媒体。

网络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体,已经很快的被大部分受众接受,尤其在青少年的生活和学习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接触的频率仅次于电视。调查显示,网络是青少年在学习和休闲时快速获取信息的首选。这说明,网络为青少年寻求信息提供了更便捷,更便捷快速的途径。关于网络的使用情况,有明显地区和年龄差距。发达城镇明显多于农村乡镇。在农村,网络的使用主要集中在10到30岁的人群。

报纸杂志可以说是“没落的贵族”。这一传统的平面媒体由于受到几大新兴媒体的冲击,关注度已跌至第三位。越是发达的地区,在受众中被关注的比重就越小。但是,他只是“落寞”,当却仍是“贵族”。一些好的报纸杂志仍受受众的青睐

二. 受众对大众传媒的信任度、接受度、认同度

从调查数据来看,受众接触传媒的主要目的是“娱乐放松”,这个比例占50.6%其次才是“获取信息”(28.5%)和“学习需要”(17.0%),为了“打发时间”和其他的站很小比例,分别为1.3%和2.6%。

受众对大众传媒的信任问题是关于受众对什么内容、什么形式提供的、谁提供的、信任度多大的问题的探讨。调查表明,有超过半数的受众认为现在的媒体比较虚伪,其中专家学者收到的信任程度最高,比例高达51.7%,媒体工作者受到信任的程度(11.1%)比学生对官方(19.2%)和老百姓(25.8%)的信任程度还要低。工作者对此应进行积极地反思。电视比网络和报纸杂志受到更大的信任,网络杂志对此应进行反思,同时有所改进,以提高信息的可信度。

关于媒体中广告词的可信问题。认为现在的广告词“让人易于接受”的占12.8%认为“过分夸大产品性能”的占57.6%,认为“不可信”的占22.5%,其它的7.1%。总体上我们可以看出大部分人认为现在的广告的可信度不高。受大家欢迎的广告形式是“幽默搞笑的”,占37.1%,其次是“时尚流行的”“温馨感人的”“明星代言的”,“专家介绍”的只占7.3%不喜欢广告的占42.2%。

对于受众对大众传媒的接受与认同,我们无法直接得出肯定或否定的结论,但从调查数据来看,大部分人还是认为媒体的报道是有价值的。然而在某些问题上看法也并不一致,这也说明大部分人对大众媒体提供信息能够批判的认识,具有独立的判断能力,譬如:

关于媒体报道个人私生活领域的东西,大部分人表示不能接受。他们认为这是对个人隐私的侵犯。

关于媒体中名牌及高级楼宇的广告,大多数人可以比较理智的认识。他们认为广告存在一定的欺骗与夸大。

关于媒体对暴力事件的报道,不少人认为能起到警示的大众作用,但也有一部分人认为媒体有些夸大,生活中其实并没有那么严重。超过60%的人认为关于百里实践的报道不会影响他们的行为。对于暴力行为的应对选择80%的人认为他们有“寻求法律保护”的意识。

关于媒体见义勇为与大公无私事件的报道,大部分人的态度比较中立。他们大多数认为不会影响大众或自己的的行为,还有一部分人对此 产生了极大的反感。这一点上值得我们警醒,也许是应为宣传的力度还不够,也许是大部分人对这种价值观本身就不认同。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可能是进步,大家不会盲目见义勇为,避免了发生一个孩子落水,导致一脸缠人落水的现象。

对于媒体会影响受众哪方面的看法,有30.4%的受众认为大众传媒最能影响他们对娱乐生活的看法,其次认为影响他们对政治社会的看法的人占总比例的19%,认为影响他们价值观的也较多(17.5%),而认为会影响他们的工作学习的最少(17.4%)。这说明受众的娱乐生活、政治社会、价值理想比较容易受大众传媒的影响,大众这方面的辨别力和抗干扰历史相对较弱的。从上面的分析不难看出,大部分受众能自主地判断来自媒体的信息。对于我们预期存在的负面影响有一定的负面影响有一定的防范意识。但也一部分人明确表示会受影响,这应该引起注意。如一部分青少年面对暴力事件会选择“以暴制暴”或“找几个哥们摆平”,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校园暴力的隐患是存在的。三. 受众对大众传媒的期待

受众首先希望大众传媒应该提高知名度,最起码要保证其信息的真实性。他们认为现在的大众传媒上也意味太浓厚,电视为了追求收视率,报刊为了追求发行量,很多内容很没有品位,只是为了迎合一些人庸俗的娱乐。受众提出传媒应提高品位,即使是广告也应具有真实性。

我国的新闻传媒有舆论监督的传统,并在促进政府提高工作效率、揭露社会弊端、纯洁党的干部队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近几年舆论监督力度的加大以及我党对媒体监督的支持,大大提升了媒体在人民群众中的美誉度。一项调查显示:“64.1%的被访者表示,„当看到社会上的不平事‟时会想到找记者、媒体;有24.3%的被访者„在生活中遇到依靠自己无法解决的困难‟时会想到找记者、媒体。事实上,许多社会不良现象就是通过新闻曝光才推动了问题的解决,比如“西安宝马彩票案”被媒体披露后,使即开型彩票在全国叫停。一些私挖乱采、制假贩假、吃拿卡要、乱收费乱罚款的“始作俑者”,往往是“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记者来曝光”,媒体一曝光,他们就会受到社会的谴责,受到党纪国法的制裁。这说明舆论监督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媒体记者已成为公众心目中社会正义、公平的化身。

新闻媒体进行舆论监督,是实现新闻正义的最本质手段,但是如何正确地进行舆论监督,实现新闻正义呢?

要让被监督对象说话,使各方接近媒介的权利平等。媒体是社会的公器,被赋予了实现新闻正义的职责,而它并不具有法律和道德审判的功能,只是通过信息的自由流动和公民平等地接近媒体来实现。因此新闻从业者应该具备很强的法律意识与法律知识,明确自己在从事舆论监督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明确与采访报道内容有关的法律、法规。舆论监督有自己的角色定位,它不可能代替公、检、法、司等政法机关,更不能代替党和政府。记者要做的只是敏锐地发现、忠实地报道事实,尽职尽责地代表受众采访发问,并且要让被监督者及时地回答受众欲知的问题。

其实,我们的时代并不缺少偶像和英雄,重要的是我们推崇的是什么样的偶像和英雄,中央电视台的《感动中国》给社会做了一个良好而清晰的示范。该栏目作为中央电视台倾力打造的一个精神品牌栏目,已经连续举办五年,它以评选出当具有震撼人心、令人感动的人物为主打内容,以人物典型报道为基础,通过评选“感动人物”的方式,起到了“弘扬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利于社会和谐的内容,形成符合传统美德的时代精神的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的作用。

《感动中国》播出几年间,共向全国观众推出了四十多位人物,其中有徐本禹、高耀洁、田世国、丛飞、王顺友等来自民间的杰出人士,有成龙、濮存昕、刘翔、姚明等光彩耀人的明星,也有钟南山、袁隆平、桂希恩、黄伯云这样的睿智学者,每个人物身上都有一种让观众感到心灵震撼的精神力量。很多观众是含着眼泪看完节目的,他们说“《感动中国》是一部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唱响时代主旋律的经典之作”。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李长春对该节目给予了充分肯定:《感动中国》令人十分感动,十个人物选得好,看了给人以力量,给人以鼓舞。这个节目再一次证明,主旋律的节目,是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的。先进典型身上所显示的时代精神和风采,所体现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对我们构建和谐社会起到了“见贤思齐”的示范作用。

综上所述:正确的舆论宣传和监督,不仅是维护党和人民利益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我们应不断总结经验,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提高舆论引导水平,加大对社会热点问题的正面引导,用大局观念去引导群众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着力改进舆论监督工作,坚持建设性监督、科学监督、依法监督,确保事实的准确,确保与人为善的态度,确保舆论监督报道的适度、适量;切实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愿,实现群众利益;同时要强化主导性舆论,大力宣传先进典型,使他们的价值标准和人生选择影响社会公众,激励后来人沿着他们的足迹去奋斗、去探索。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配合政府解决好社会问题,达到社会稳定、和谐的崇高境界

二、当媚俗成为大众文化的主流

当电视成为我们时代各种声音的代言,普通观众只需要端坐于电视机前享受影像带来的“视听快感”(某种程度上观众的眼睛也成为了鱼龙混杂的各种思想观念的跑马地),学人需要警觉的却是“谁是话语的主体”,电视是在替谁发出这种声音,声音的内容构成、指向又是什么?

米兰·昆德拉在其作品《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一书中,对“媚俗”做了深刻的研究。昆德拉解释说:“媚俗”就是描述那些想要不惜一切代价取悦最大多数人的心态”。要取悦大众,当然必须确认大家想要听什么,然后再把自己放到这种思想模式中去,“用美丽的语言和情感把它乔装打扮,甚至自己都会被这种平庸的思想和感情感动落泪”。在探讨了何谓媚俗之后,昆德拉继续指出“大众媒介的美学不可避免地是媚俗的美学;随着大众媒介愈来愈多地向我们的生活渗透,媚俗也成为我们的日常美学和道德准则。”

作为一种大众文化的电视作品,由于其创作机制的制约,同样很容易落入媚俗的陷阱,因为一切电视组织都本能地追求高收视率。这是由于商业电视是以广告收入为基础的,收视率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广告时段的价格,在激烈的竞争下,更高的收视率理所当然成为商业电视台唯一的目标。对于商业电视台,与其说是在制造和播放节目,不如说是在制造收视率,有人开玩笑:“电视已经由一种节目企业蜕变为收视率企业了”。

国内电视媒体的改革尽管仍不彻底,但是以收视率论节目成败早已成为国内电视媒体的共识。原因很简单,收视率直接决定电视台的影响力、决定广告收入、决定职工的收入待遇。甚至有相当的电视工作者认为:收视率高的节目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某种意义上,我国的电视媒体也在变成制造收视率的企业。客观的说,用收视率标准代替某种意识形态标准是一种巨大的进步,这标志着媒体从政治宣教工具向新闻媒介的本体回归。但是,收视率标准的弊端同样值得警惕:当电视编导们不是作为时代的“瞭望者”,而是仅仅为了观众的“喜闻乐见”而工作时,常常会落入媚俗的陷阱。从近几年风起云涌的选秀类节目到各种讲述隐私的“情感类”节目,媚俗在我们电视屏幕上大有蔚然成风的趋势。当然这也不足为奇,就像格罗塞在其名著《艺术的起源》指出的,“差不多每一种伟大的艺术创作,都不是要投合而是要反抗流行的好尚,差不多每一个伟大的艺术家,都不被公众推选而被他们摒弃。······但是世界上老有一种献媚公众的艺术,而且这种艺术从来没有象在这种产生小歌剧、滑稽剧和神奇小说的所谓民主时代这样畅销”。

如果说,媚俗在娱乐节目和准娱乐节目(如“情感类节目”、“法制类节目”等)中成为一种风尚,在电视新闻领域,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近年广受赞誉的“民生新闻”中也出现了媚俗化的倾向。三.优秀的传媒文化公众精神、公众意愿的代言人

2008年,恰逢中国电视50华诞,在这一年,中国电视人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始终坚守新闻现场,弘扬职业理念,通过一次次高质量的新闻报道,凸显了自身的职业价值,检验了电视媒介在面对重大事件,尤其是突发事件时的应对能力,同时也为今后中国电视新闻的理念传播提供了一个参考范本。

直播进行时

2008年,是继1997年之后又一个高潮迭起、波澜壮阔的电视直播年,无论是直播内容的重大还是直播数量的突出都前所未有。在2008年的新闻直播中,有些是可预知的,如北京奥运、神七发射,有些是不可预知、猝不及防的,如冰雪灾害、汶川地震等,不管在何种情况下,中国电视直播始终能够反应迅速、周密部署,有条不紊、及时跟进,将最具说服力与震撼力的现场画面传递给观众。

南方雪灾

2008年1月中旬开始,我国南方十几个省市出现了罕见的雨雪冰冻灾害天气,在 1月16日京广线因恶劣天气被迫中断后,央视新闻频道就迅速推出大型直播节目《迎战暴风雪》。各个省级卫视,尤其是受灾情况比较严重地区的省级卫视,更是纷纷打破原有的节目编排,及时报道各自地区的最新情况。在随着1月25日第二轮降雪开始的第二轮报道中,央视的《迎战暴风雪》节目与江苏、湖南、安徽、广东等十多个省级电视台以及近50个地市级电视台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随时进行现场连线,实现信息的共享与传播的联动。

“两会”

在2008年的“两会”报道中,中央电视台和全国各级电视台一起,充分发挥电视特有的传播优势,全力以赴,不断探索和努力,圆满完成了各项宣传报道任务,影响巨大,社会反响良好,营造了和谐的社会舆论氛围,充分发挥了传递会议精、沟通民意民情和电视第一传媒的引领作用。

奥运圣火传递

3月24日,奥运会圣火在希腊点燃,开始在全世界进行传递。本次奥运圣火的传递创下了参与人数最多、经过城市最多、历时最长、难度最大等记录,央视新闻频道进行了长达5个月的直播活动与跟踪报道,将奥运圣火经过境内外134个城市时的盛况呈现在观众面前。让观众切实感受到奥林匹克运动的魅力,尤其是实现了直播北京奥运圣火珠峰传递的壮举,对于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彰显北京奥运理念、促进民族团结、推动世界和平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汶川大地震

面对四川汶川大地震这场突如其来的人类灾难,以央视为代表的电视传媒以最快的速度投入到了大版块、大容量、高密度的直播报道中。央视新闻频道在地震发生后32分钟首发新闻,52分钟后即推出直播特别节目《关注汶川地震》和《抗震救灾众志成城》直播报道和特别节目,地震发生后两个半小时,中央电视台第一批记者即开拔灾区;5月12日晚10点起,综合频道与新闻频道实现同步并机播出,节目影响进一步扩大,成为国内外新闻媒体获取震区新闻的主要信息源。四川卫视从5月13日开始24小时滚动播出新闻直播节目《抗震救灾众志成城》;SMG电视新闻中心平均每天直播将近20个小时。各地方卫视频道也纷纷开辟专门板块,全程直播抗震救灾新闻。无论是央视还是各个省级卫视的新闻直播,都全景式展现了这场抗震救灾的伟大斗争,画面细腻真实,报道丰富感人,为抗震救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反映了突发事件面前媒体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

北京奥运会

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透过电视镜头向世界传递了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伟大成就与人民群众良好的精神风貌,中央电视台作为中国大陆唯一的持权转播商,充分发挥良好国家形象的塑造者、奥林匹克精神的宣传者、奥运报道信息的传播者作用,共直播、录播奥运会和残奥会赛事2088场,总时长接近3000小时,播出新闻1.5万余次、时长617小时,专题节目450期,时长242小时,对残奥会的报道总量更是长达688小时,大大超过了对悉尼残奥会和雅典残奥会的报道总量。

“神七”问天

在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发射、运行期间,央视新闻频道进行了持续一周的直播活动,是神州系列报道中直播信号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次。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航天城、着陆场、宇航员家乡等处全部设有直播信号,尤其是对宇航员走出舱门、太空漫游、返回轨道舱、天地对话、失重场景内容的全程跟踪更具视觉冲击力,精彩的直播画面使观众真正享受到了科普盛宴。

金融危机

央视经济频道从9月20日晚开始,打破常规编排,连续推出大型直播系列节目《直击华尔街风暴》,力图在第一时间全方位传递金融海啸的最新进展;随着金融危机的愈演愈烈,又从10月11日开始在每天傍晚6点增加一档《直击华尔街风暴》直播节目,全面深刻地梳理华尔街风暴的来龙去脉以及在世界范围内波及的影响,增加了观众对这场金融海啸的理性认知,形成了重要新闻不间断滚动、最新信息及时播报的播出状态,及时充分地满足了观众的信息需求。

改革开放30年

央视新闻频道联合全国30多家地方电视台,共同打造了从12月11日开始推出的直播特别节目《我们的30年》,成为即将成立的中国电视新闻直播联盟的试水之作。晚间特别节目《30年的今天》也采取直播形式,细数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的发展历程、人民群众生活的变迁。此外,省级卫视同样也不甘落后,都在各自的新闻节目中策划了本地关于改革开放30年的系列报道,利用地域贴近性的优势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的舆论宣传作用。

信息公开的力量

2008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式实施,明确指出政府应该通过大众媒介主动地公开危机信息,为新闻媒体进行政府信息报道提供了有效的法律保障。《条例》颁布十天后,5·12汶川地震发生,灾区信息透明公开的程度与全国积极响应救灾的行动前所未有。

中央电视台对地震的直播就实现了灾难性报道的重大突破,5月12日15点,地震发生32分钟后,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就在整点新闻头条首发地震消息。直播报道第一时间满足了观众的信息需求,对地震的流言及时辟谣,稳定了人心。汶川地震中抗震救灾的信息是由发改委、民政部、卫生部等职能部门汇总到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再由总指挥部统一发布的;国务院新闻办每天定时召开新闻发布会,向中外记者提供最新信息,回答记者提问;在受灾最严重的四川,灾区每天的最新情况都是由四川省政府定时发布。权威部门及时发布信息使谣言止于信息公开,流言止于信息通畅,人心得到安定,社会生产生活秩序也很快井然有序。

四川卫视、东方卫视、北京卫视、湖南卫视等省级卫视频道也在这次地震报道中有出色表现。四川卫视从5月13日开始24小时滚动播出抗震救灾专题直播节目;东方卫视在新闻立台的定位下,平均每天直播将近20个小时;湖南卫视在地震发生后除了滚动播出灾区情况之外,还制作了十台赈灾晚会为灾区的群众鼓劲加油。在公开透明的舆论氛围中,电视媒体对灾区进行的原生态、全景式、透明化报道,使亿万同胞感同身受,对于弘扬民族精神,鼓舞全民斗志,传播人间大爱起到了关键作用。

不辱使命勇于奉献

在2008年的一个个重大事件发生时,中国的电视新闻工作者以国家利益为重,以人民利益为先,充分彰显了职业精神,将这些新闻事件及时、准确、全面地报道给观众,以高尚的职业理念与甘于奉献的高贵品质,不辱使命,勇于奉献。

在年初的《突围冰雪线》报道中,为了更加直观地将冰雪造成的灾情和救援场景真实记录,湖南卫视率先采用直升机航拍的方式进行报道,从1月29日到1月31日,电视新闻工作者共航拍3次,飞行时间长达4个小时,飞行距离长达500多公里。报道内容将新闻的广度与深度结合起来,既有灾情的全景扫描,也有聚焦京珠路、电力抢修这样的专题报道。当航拍记者将令人震撼的全景式灾难镜头呈现给观众时,他们自己却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中随时可能有生命的危险。值得一提的是,在航拍结束返航长沙时,记者请求机长特地绕道长沙明阳山殡仪馆上空,盘旋两周。向火化在这里的,在抗冰保电中牺牲的周景华、罗海文、罗长明3位烈士表达敬意。充满人文关怀色彩的报道激发起观众强烈的心理共鸣!

在汶川地震的报道中,中国记者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在信号中断、余震不断、自然条件极为恶劣、险象环生的环境中,冒着生命危险进行报道,涌现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

前方记者出生入死,后方主持人也被一个个救援和互助的画面感动着感染着。康辉、陈鲁豫、宁远、骆新等众多主播都在直播过程中出现了哽咽、流泪、甚至泣不成声的状况,《记住这些在屏幕上流泪的主持人吧》、《抗震救灾直播中泪洒荧屏的十大主播》等网络中出现的帖子或视频集锦,正是观众与网友对主播们真情流露的一致认可!

在汶川地震的报道中,央视4位进行航拍的记者曾被困在海拔2000多米高的山上,多变的天气,复杂的地形,各种切变风对他们简单的飞行器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在两天多的被困时间里,他们只能靠吃野果来维生。航拍在拓展新闻报道视角,为观众呈现更加珍贵与丰富的电视画面的同时,更加充分地体现了电视新闻工作者深入一线的报道态度和勇于奉献的职业精神。

传媒的价值取向还是要把道德准则放在最前面,人们对媒体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追求应该提出更高的要求并形成行业内的共识。在社会主流的价值观基础之上,媒体应该有普世价值观的追求。

转引自时统宇:《电视影响的评析》,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转引自《聚集焦点访谈》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版,《人文精神与世俗精神》,《南方周末》,1996年1月12,苗棣,范钟离:《电视文化学》,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游清富:《论大众传媒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社会科学版,2001年版,崔婷婷:《试论大众传媒的道德教育功能》,社会科学版,2003年版

第五篇:浅论大众传媒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继续教育学部

毕业论文

题 目 浅论大众传媒对当代大

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姓 名 张婷

考 籍 号 ************

专业、年级 公共事业管理0901

联 系 电话 ************ 指 导 教师 周 奕

二○一二年 十二 月 一 日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继续教育学部毕业论文诚信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成果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毕业论文作者签名:

二○一二 年 十二 月 一 日

目 录

内容摘要„„„„„„………………………………………………1 关键词„„„„„„…………………………………………………1 正 文„„„„„„…………………………………………………1

一、价值观的内涵以及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2

1、价值观的含义及对人的作用……………………………………2

2、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3

二、大众传媒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分析…………………4

1、大众传媒多元文化下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特点…………………4

2、大众传媒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力分析…………………………5

三、消除大众传媒对当代大学生负面影响的对策思考

1、加强大众传媒环境自身的建设、制度建设及国家宏观监 管………………………………………………………………6

2、加强媒介素质教育,提升大学生的信息辨别能力,自觉树立并践行

正确的价值观……………………………………………………7

结束语…………………………………………………………………9 参考文献………………………………………………………………10 3 浅论大众传媒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内容摘要】 在一个几乎人人都有手机、电脑等信息发布设备的今天,象牙塔不再是一块净土,相反,当代大学生受大众传媒的影响越来越大。一方面,当代大学生是思想活跃、易于接受新生事物的群体,有着对大众传媒信息本能的求知欲;另一方面,在瞬息万变的信息海洋面前,这一群体又有着“迷茫不知辨析”的通病。大众传媒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大众传媒不仅仅带来大学生前所未有的海量的信息;另一方面也对大学生的价值观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本应发挥正面作用的大众传媒应当自觉发挥主流引导作用,引导大学生吸取“信息精华”,远离“信息糟粕”。本文通过分析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在各传播媒介文化的影响下所独有的特点,进而提出消除大众传媒负面影响应采取的应对策略,使得大学生富有更多的正能量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关键词】大众传媒 价值观 影响 对策

一、价值观的内涵以及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

1、价值观的含义及对人的作用 1.1 价值观的含义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则,成为人们判断价值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评价标准。个人的价值观一旦确立,便具有相对稳定性。但就社会和群体而言,由于人员更替和环境的变化,社会或群体的价值观念又是不断变化着的。传统价值观念会不断地受到新价值观的挑战。对诸事物的看法和评价在心目中的主次、轻重的排列次序,构成了价值观体系。价值观和价值观体系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心理基础。

1.2 价值观对人的作用

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评价一个人的价值主要看他的贡献,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价值观对人们自身行为的定向和调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价值观决定人的自我认识,它直接影响和决定一个人的理想、信念、生活目标和追求方向的性质。

价值观对人的作用大致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2.1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

人们行为的动机受价值观的支配和制约,价值观对动机模式有重要影响,在同样的客观条件下,具有不同价值观的人,其动机模式不同,产生的行为也不相同,动机的目的方向受价值观的支配,只有那些经过价值判断被认为是可取的,才能转换为行为的动机,并以此为目标引导人们的行为。

1.2.2价值观具有激励作用

价值观反映人们的认知和需求状况,价值观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及行为结果的评价和看法,因而,它从某个方面激励了人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反映了人的主观认知世界,是人们选择时的主要参考信息。

关于人生价值观问题,是一个老生长谈的问题。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主流价值观人生观也不尽相同。有着鲜明的时代烙印。总之坚持什么样的价值观,就 有什么样的人生道路。

2、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 2.1政治倾向

思想政治倾向是大学生价值观的核心内容。当代大学生亲眼目睹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亲身的感受到了我们国家20多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也肯定了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中国加入WTO后,他们多数认为“新世纪的中国更加强大”。高度认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充分信赖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充满信心。与此同时,他们也发现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很少有非此即彼的简单判断,充分体现了当代大学生认识的成熟和善于用发展的眼光评价社会问题的理性态度,是当代大学生不断走向成熟的标志。

2.2民族观念、集体观念

当代大学生在主体上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有献身于祖国的责任感和坚强意志,希望祖国强大,希望人民生活安定幸福,具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但也有部分大学生的爱国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现实利益的限制,少数人显示出了崇洋媚外的心态。绝大多数大学生集体观念强,关心集体,热爱集体,但也有少数人对集体持中性态度甚至对立态度。

2.3学习观、职业观

市场经济对人才需求的转变,特别是就业的压力,使得许多大学生开始摆脱传统教育的束缚,开始由单纯的学习知识转向自身能力的培养,努力提高知识技能、提高综合素质,面向新世纪,把自己塑造成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成为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目标。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当代大学生自主选择职业的意识不断增强,不同利益关系的出现给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追求提供了众多的选择方向,追求职业所带来的实际利益成为求职大学生的首要目标。

2.4交际观、消费观

当代大学生的交际环境变为虚拟与真实相互交错的二维空间。以计算机通讯和信息技术为支持的网络打破了传统的人际交往的生活方式,使他们走向了跨时空、跨地域的网络沟通时代,这一方面促进了当代大学生交往的便捷性,有利于 3 新型代际关系的形成,但这又使人际交往变得虚拟化,一部分大学生成了“数字化”人;在现实中,当代大学生在交往过程中诚实、热情、开朗、大方,开创了现代交际的新风尚。但部分大学生人际交往注重经济利益,趋向功利化和世俗化。当代大学生追求消费时尚,消费行为往往强调个性和象征性,求新求美求变求异。他们炫耀消费、超前消费、攀比消费和冲动消费,注重身份,讲究情调,从而导致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蔓延。

二、大众传媒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分析

不容质疑,我国的大众传媒在宣传党的政策方针、监测社会环境、协调社会关系、传承文化等方面起到了代表先进文化的作用,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塑造也起到了正确的引导作用。

1、大众传媒多元文化下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特点 1.1价值取向多元化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大众传媒不断充斥着大学生的生活,尤其是网络,互联网逐渐取代主流媒体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大学生获取信息和其它知识的渠道呈现多元化,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就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影响。由于互联网信息具有多元化、良莠不齐的特点,各种各样千奇百怪的信息充斥网络,不同思想文化、价值观念在这里汇集交织,使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更趋于个性化、多样化。由于网络信息的广泛性,大学生在互联网上接触了许多主流媒体报道里没有的东西,这引起了大学生对价值观的重新思考和认识。大学生在人生目标、追求目标的手段等方面表现出个体差异越来越大,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

1.2价值取向复杂化

大众传媒发展迅速,我国在互联网的发展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有一定的差距。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占据了国际互联网资源的绝对控制权,所以在当今的互联网世界中,西方世界的价值观、世界观和意识形态成为主流价值观。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过程中,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加上大众传媒各种传遍媒介传播的价值观良莠不齐,有的极具欺骗性,这些价值观和西方价值观与中国大学生印象中的中国社会主流价值观产生冲突,碰撞。让大学生们陷入一种无所适从的境地。长期处于这种状态中,容易导致大学生思想上混乱,从而使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取向紊乱。

2、大众传媒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力分析

2.1大众传媒对当代大学生的正面影响

第一,大众传媒提供了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信息,使大学生认识了社会、认识了自己,也使社会加深了对大学生的了解。尤其是互联网的发展,使各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将更加直接、更加频繁、更加广泛。正是通过双向的沟通与交流,大众传媒使大学生与学校、家庭和社会凝聚了起来,使处在不同的家庭背景、交往背景下的不同价值观念得以整合,从而促进了大学生个体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整合。

第二,大众传媒肯定社会某些行为的价值意义,促使了大学生对这些行为及其主体进行效仿,并进一步在深层次的价值观念之中植入这种思想。同时,大众传媒对某些给社会带来消极影响的社会行动和社会行为的公开性揭露,使大学生取消和反对某种不良现象,纠正某些错误的价值观念,从而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具有导向作用。

第三,大众传媒还能够赋予大学生某种社会地位或角色,而这种角色或社会地位通常是社会所希望的,通过这种角色或社会地位的赋予影响他们的价值选择。事实上,这是对大学生行为和价值观念的一种评价过程,这种评价必然会影响大学生价值选择和主体地位的确立,从而对大学生价值主体角色的确立具有定位作用。

第四,大众传媒通过发布和传递蕴涵不同层次的社会群体、组织和人物类型的行为规范和思想准则,对传统价值观念进行重新评价、选择和认可,使得大学生重新认识自身的价值观,从而对大学生价值目标的实现过程具有调整与评价作用。

2.2大众传媒对当代大学生的负面影响

大众传媒虽然拓宽了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途、有利于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形成和更新、有利于大学生创造潜力的激发、有助于大学生人际交往空间的扩展等,其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也是广泛存在的。这些消极影响主要表现为:

第一,大众传媒的消极内容引起某些大学生的道德素质滑坡。现代大众传媒的高度开放和自由,直接导致一些大学生道德意识差,道德责任观念模糊。近年来恶意拖欠学费、延期或者拒还助学贷款、因很小的感情纠葛而横刀相向的例子 5 时有发生。

第二,大众传媒的消极内容使部分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取向出偏差。一些资产阶级腐朽的世界观、价值观通过传媒乘机渗透,我国传统的优良品德如尊老爱幼、尊师重教等在当代某些大学生看来,已失去了其原有的吸引力,导致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出现重大偏离。

第三,沉溺网络容易导致部分大学生处世态度消极化。网络上的交往、往往流于表面化,内心潜藏着很大的风险。人与社会的交流被淹没在数学符号之中。这种形式的交往与真实社会中的社会化相去甚运。

第四,大学生对选秀文化、自我炒作等单一崇拜也容易造成其人文精神的失落。现代媒体特别是电视、网络媒体推出了一系列“快餐文化”,如“非常女生”、“快乐男生”等内容,使得大学生更注重投机的现象更严重,忽略自身的提高与积累;一些大学生更是用各种手段上位如暴露隐私、制造炸弹性新闻等来提高自己的所谓人气,博人眼球期待一夜成名。

第五,大众传媒所宣扬的某些不良倾向,将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伤害。某些影视、文学作品中宣扬的“暴力”、“色情”、“颓废”情节,成为部分大学生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话题。大学生犯罪、卖淫等现象屡见报端,让人触目惊心。

三、消除大众传媒对当代大学生负面影响的对策思考

了解了大众媒体对大学生思想的消极影响,我们就可以有的放矢,采取有效措施,来消除这些消极影响。本文主要从以下两个大的方面来论述。

1、加强大众媒体环境自身的建设、制度建设及国家宏观监管

1.1切实转变大众传媒观念,坚持大众传媒对大学生的正确导向。大众传媒本身,都要尽快切实转变观念,使大众传媒担负起坚持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的责任,引导学生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众传媒要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人性化管理,真正发挥传媒教育人、鼓舞人、培养人和提高人方面的巨大作用。

1.2有关部门要建立健全相关传媒监管的立法体系和规章制度,保证大众媒体健康持续发展。首先,要加快有关传媒管理的立法进程。这方面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的立法经验。如在德国,联邦议院于1997年通过了世界上全面规范互联网法律—《多媒体法》,后来又专门通过了《青少年保护条例》,保证未成年人接触 不到不适宜的出版物。近年来,我国颁布实施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通信短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等,也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媒体的行为。其次,加大对传媒的技术控制力度,尤其是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技术控制。一方面,信息产业部正在建立和完善以IP地址为主要索引的互联网站信息数据库,以提高对互联网信息及其责任人快速定位的能力,防止各种不健康的信息对公众的侵蚀;另一方面,充分发挥中国互联网协会的作用,积极倡导行业自律。再次,组织各种形式的监督、检查,严厉打击传媒行业的各种违法活动。严厉打击网吧等场所违法违规行为。对各地广电部门开展“净化工程”、“防护工程”、“督察工程”的进展情况实施督察。最后高校同样有必要加强对传媒的监督、管理力度。例如不少高校都相继出台了关于校园计算机网络管理的规章制度,对校园内部包括学校、学生宿舍等地方的计算机网络加强监管。另外高校应该加强自身的局域网建设。校园网建设要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建设网上社区、网上校园。在校园网站可以开辟学习生活、就业辅导、考研须知、心理咨询等栏目;开设校园BBS,给大学生们一个既可评论时事又可评论校事、畅谈人生、理想、价值的天地,及时了解大学生思想动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思想教育和引导。

2、加强媒介素养教育,提升大学生的信息辨别能力,自觉树立并践行正确的价值观。

媒介素养是人们面对媒介的各种讯息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思辨性应变能力以及创造和制作媒介讯息能力。在媒介的评估判断上,大学生对媒介的表征和建构功能缺乏足够的判断和警惕,容易受到一些不良信息的影响,从而造成价值取向的迷惘,甚至与主导价值取向背道而驰。因此,有必要通过媒介素养教育使大学生对媒体信息建立起独立的批判精神,对媒体商业化的侵蚀保持清醒头脑,避免在纷繁复杂的信息面前迷失方向。具体来说,2.1高校要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要从物质保障、制度建设、人力资源等方面加大对媒介素养教育的投入。可通过开设媒介素养教育通识课程,组织学生媒介素养社会实践,鼓励学生开展相关研究等途径和方式,赋予学生完善的关于媒介素养的知识结构,为学生提供解读媒介信息的正确视角,培养其区分良莠,获得有用、健康、有效知识。不被消极媒介信息所牵制的能力,从而学会正确运用媒介更好地为自己的学习、生活服务,进行理性的媒介消费,使自 7 己真正成为媒介的主动驾驭者。

2.2高校要密切关注新媒体发展动向和学生媒介接触状况,出现问题及时给予引导。大学生思维活跃,富于创造性和想象力,对媒介发展中的新鲜事物具有强烈的兴趣,但同时对这些媒介现象又缺乏成熟的认知判断。如何认识新媒体传播的芜杂纷繁的资讯。需要给予正确及时的引导。三是要综合媒介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效果。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水平不仅仅只是学校的责任,媒介素养教育的实施主体应该是一个“教育共同体”,即以从事新闻传播学理论研究与教育工作者为核心,包括各类教育工作者、社会学者、传播技术工作者、政府主管部门、家长以及大众传媒机构广泛参与的共同体。媒介素养的提高有助于大学生在信息消费中树立正确的态度。最大限度的免受不良信息的影响,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结束语

大学生是国家事业的贡献力量和战略储备力量。构建大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所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课题。从整体上看,新媒体的任何影响都是基于其改变着的传播环境,我们只有从改良新媒体传播环境人手,通过加强新媒体的建设和管理、优化校园新媒体信息传播环境,不断提升大学生自身的媒介素养等手段,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提供成长空间和条件。解决大众媒体对大学生思想的消极影响这一问题,除了媒体自身建设、法规建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自身素质的提高等,还需要大学生自身素质和修养的提高,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与参与。参考文献

[l]王雷,《试论大学生与大众传媒的互动与整合》[J],《辽宁教育研究》,2003年第11期

[2]戴怡平,《现代大众传媒对学校德育的挑战》[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3]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论》[M],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4]陆扬,《大众文化与传媒》[M],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5]陈燕,《对高校学生传媒素养现状的调查研究》[J],《新华文摘》,2005年第10期

[6]戴维.阿什德 [美],《传播生态学——控制的文化范式》 华夏出版社,2003年

[7]魏潾,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影响分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 [8]余明远,虚拟空间的现实投射-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价值观的负向嬗变及应对[J],社会科学论坛,2010 [9]郭秀丽,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特点、成因与引导策略[J],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 [10]徐耀魁,大众传播新论[M],苏州大学出版社,2005

致 谢

本论文是在我的指导老师周奕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导师渊博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诲人不倦的高尚师德,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崇高风范,朴实无华、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对我影响深远。不仅使我树立了远大的学术目标、掌握了基本的研究方法,还使我明白了许多待人接物与为人处世的道理。本论文从选题到完成,每一步都是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的,倾注了导师大量的心血。在此,谨向导师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本论文的顺利完成,离不开老师、家人和朋友的关心和帮助。在此表示深深的感谢。没有他们的帮助和支持是没有办法完成我的本科论文的,同窗之间的友谊永远长存。

下载大众传媒中表达的价值观对大学生的影响(共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众传媒中表达的价值观对大学生的影响(共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大众传媒多元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

    大众传媒多元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 丁伟民 (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杭州 310053) 本文摘自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编辑部-2006年-第1期 查看本文时间2011-1-17 13:53:39......

    大众传媒表达的价值观对受众的影响调查问卷(最终版)

    大众传媒中表达的价值观对受众的影响调查问卷 1 您的性别是 A 男B女 2 您的年龄是 A 18岁以下B 18岁至25岁C 25岁以上 3 您的职业是 A 教师B 大学生C 中学生D 商人E 工人F......

    大众传媒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产生哪些影响

    大众传媒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产生哪些影响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 由于受到大众传媒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大,当代大学生早已走过了埋头苦学的时代。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接班......

    大众传媒对大学生宗教信仰的影响

    大众传媒对大学生宗教信仰的影响 孙琳琳1 霍泓2 (1.沈阳大学 文化传媒学院 辽宁 沈阳 110041 电话:***) [摘要]大学生宗教信仰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其成因也是多方因素综合......

    大众传媒对当代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推荐五篇)

    大众传媒对当代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 摘要:在现代信息社会,传媒作为一种全新的社会力量和公共部门,也已经成为影响青少年一代成长和发展的不可忽视的重要途径,对青少年的覆盖和影......

    大众传媒对社会及大学生的影响(5篇)

    摘 要 大众传媒在当今已深入到社会及家庭的每个角落,它通过大众文化及符号化的冷酷给社会中的个体带来了深刻影响。在科技日益发展的今天,大众传媒以前所未有的强度改变着人......

    大众传媒对未成年人的影响(范文大全)

    大众传媒对未成年人的影响 中国的电视、互联网、手机用户、网民数量已经是全球第一,大众传媒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中的各个角落,人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大众传媒了。 很显然,快速......

    大众传媒对青少年的影响(范文大全)

    论述大众传媒对青少年的影响 “今天,由于大众媒介到处都有,人们除了工作和睡觉歪,用于大众媒介的时间超过其他任何活动。”美国著名传播学者施拉姆的论述言简意赅的揭示出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