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文化建设与休闲娱乐现状、观念变迁调查研究
农村文化建设与休闲娱乐现状、观念变迁调查研究
近几年,随着农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以安徽省巢湖市黄麓镇居民为区域代表,农村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也越来越高。目前,我国中部地区文化建设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总体上仍然是个薄弱环节,较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出一定程度的滞后性。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要把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当作一个重要环节来抓,通过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致富能力,为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和保障,这对进一步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切实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历史目标,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调查概况
课题内容包括:
(1)调查当地农村文化发展、农民休闲意识基本概况(2)调查方法
此次调研主要是运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在调查过程中,以随机抽取黄麓镇60家庭户为样本,共发放调查问卷60份,回收问卷60份(其中农民问卷50份,有干部家庭背景问卷10份),后经过筛选,最终得到有效问卷50份,有效率达到83.3%。本次调查方法以采用以问卷法资料收集为主,个案非结构式访谈和文献资料为辅。资料输入和统计分析通过相关统计软件在计算机上进行的,分析侧重微观层次,以农民休闲娱乐方式为核心,针对农民的休闲娱乐形式、内容、供给渠道等方面进行描述。访谈对象主要是乡镇干部、农民、农村教师和民间文化艺人。
二、结果与分析
(一)、农民休闲娱乐现状
第 1 页(共 7 页)
(1)在休闲娱乐形式方面,在调查问卷“ 你平时主要的业余活动”的一项,笔者给出了包括“ 看电视”、“打牌”、“ 读书看报”、“运动”“上网”、“ 看电影”、“闲聊”“看戏曲”等若干选项,结果农民选择“看电视”的达到80%,选择打牌或麻将的达到66%,选择闲聊的达到40%。看电视是当地农民业余时间休闲文化活动最主要的形式。其余娱乐休闲方式的较多选择还包括阅读报刊、打牌或麻将、上网、和邻里聊天等等。问卷中有对农民选择的业余活动进行先后排序这项,结果表明,大约47%的当地人将看电视节目作为娱乐的第一选择,其次第二选择是阅读报刊书籍(33%),分别有20%的人选择与邻里聊天、打牌或麻将、做运动做为娱乐的第三选择。
(2)在休闲娱乐消费方面,笔者进一步对当地人娱乐休闲消遣时间的安排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82%的人表示“什么时候有空就什么时候,没有定数。”另外有18%的人选择了只在周末或假日进行娱乐消遣。
在娱乐上每天花费的时间方面;只花2小时以内的人有16%;2—3小时的占31%;3—4小时的占37%;4小时以上的占16%。可见大多数人花的时间都集中在2个至四个小时这段。也就是从下午忙完直到晚上睡觉的那段时间。
(3)休闲娱乐花费的问题上,调查数据表明:农民娱乐消费在100元以内的高达了53% ;101—200元的占38% ;201—300的占6% ;400元以上的只占了3%。
(4)在收入方面,家庭年收入在5000元以上的农民的消费意愿较 5000元以下的农民要高。不同收入水平的农民对文化消费的不同态度表明了农民对文化娱乐的消费意愿根本上取决于农民的收入水平。
(5)从文化需求的内容上看,在看电视节目内容上,的农民选择了最喜欢的文化内容是电视连续剧。
(二)、农民文化需求问题突出
在调查中,我深深感到,随着农村的经济发展,尤其通过发展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经济,农村的物质基础、社会环境等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村的文化发展也出现了新特点,但同时呈现的问题也十分突出,主要体现在:
第 2 页(共 7 页)
(1)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比较单调
从调查数据可以表明,80%的被访者业余生活是看电视节目,66%选择打牌打麻将,接近半数的被访者选择闲聊。这可以从侧面说明目前当地农民的业余生活活动形式单一,缺乏新鲜方式。
(2)农民文化消费层面仍然处在较低水平
在这次调查中,虽然有33%的农民有选择阅读书籍报刊,但在选择书刊具体内容上,多数农民阅读有关神怪奇谈、言情的短篇故事类书。在经常性订阅报刊选项上,习惯比例只占18%,在购买或订阅书籍报刊费用支出方面,大概在20元之内(每月),占总体休闲消费比例的10%左右。这说明许多农民还在求富脱贫的路上艰难跋涉着,对精神文化的追求,还缺乏主动性。、农民受文化教育偏低,缺乏休闲娱乐这个概念。
(3)农民休闲娱乐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有了娱乐意识,才谈得上娱乐休闲的方式及其相关问题。目前农民的休闲娱乐总体上还处于起初成长阶段,农民的休闲娱乐意识还比较浅显,普及率也不太高,农民观念中的休闲娱乐方式主要体现在节庆的庆祝和日常的自娱自乐方面。(4)政府作为有待进一步加强
发展农村文化事业,丰富农民业余休闲娱乐的文化生活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责任。虽然近年来地方政府采取了一些措施加强基层文化建设,丰富群众的精神生活。但是与新农村建设中提起的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要求是仍然有距离的。主要表现为:第一、政府在农村的娱乐休闲设施建设投入仍然不足。调查发现,接近50%的被访者表示目前娱乐设施不足够。第二、精神文化方面的宣传力度不够。在调查过程中,我了解到部分村民对乡镇里的相关活动举办的时间没有什么了解,也有部分受访村民表示乡镇里从来没有举办过相关的活动。第三、农村文化人才队伍薄弱。文化人才缺乏文化人才队伍是文化建设事业的主体,繁荣农村文化生活,政府在发展农村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离不开一支业务强、素质精的第 3 页(共 7 页)
文化队伍。目前乡里的基层文化工作人员普遍素质不高,而且结构老化,这很大程度上弱化了政府对农村文化发展引导作用。
(三)、深入的分析、思考及建议 相关原因分析:
(1)“轻文化、重经济”,是农民公共文化生活式微的体制性原因
在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经济的发展是整个国家自上而下的追求,寻求经济发展,追求GDP 指标,成为国家一定时期的政策重心。在这种经济建设中心化的环境下,各级政府自上而下形成一种压力型体制关系,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考核多注重于经济发展指标,以至于对农村文化建设关注不够。
这种现象在农业税费改革以后,特别是农业税取消以后,更为突显。现有乡镇财政在只能勉强维持单位人员工资的情况下,对农村文化建设方面的资金拨付更是捉襟见肘,文化事业发展在当前农村基层政府的工作中处于边缘化。
(2)“缺人才、难合作”,是农民公共文化生活衰落的社会性原因
从调查来看,虽然目前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十分滞后,政府组织和举办的农村文化活动普遍偏少,但这些只是一种表象而已,最重要的问题是“人”和“机制”问题。首先是“缺人”和“重物轻人”。
一是农村精英大量外流;二是优秀的民间文化无人继承和发扬;三是农民文化素质亟待提高;四是过分重视“物”的建设,而轻视(忽视)“人”的建设。
(3)“只输入,不培育”,是农村文化工作思路的一个关键性失误
农民公共文化生活的衰微与“只‘送’不‘种’”的农村文化工作思路、理念不无关系。长期以来,政府大多注重“送”“文化下乡”,却很少注意挖掘、开发和保护优秀的农村民间文化,更不注重先进文化与优秀民间文化的对接、融合,从而培育出具有深厚土壤、根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形式。“送”“文化下乡”的背后逻辑是:
一是认定农村文化贫困,需要从外“输入”文化;二是认定农村文化是一种落后的文化,需要输入“先进的”文化对它进行“改造”。但是,实践告诉我这
第 4 页(共 7 页)
种“只输入,不培育”的农村文化工作形式往往事与愿违。在改革开放以前,农村的集体主义主要是通过强制性的集体生产和劳动,依靠国家的力量向农村社会强行“植入”的;而且,它还排除了乡村社区传统的各种公共性活动。实际上,某些传统的公共活动有助于农民形成集体主义理念。这种从外植入的集体主义由于没有很好地与优秀的农村传统公共形式相对接、相融合,单靠政府力量从外面强制的“嵌入”农村社会,难以在农村社会这块沃土中植根、发育、开花、结果,是一种“无根”的文化形式。思考与建议:
(1)应该完善政府职能,强化地方政府的主渠道供给。
从现在的情况看,由于农村文化工作基础薄弱,要改变农村文化工作的被动局面,“送文化”仍然是现阶段活跃农村文化生活,满足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农民文化供给上要发挥主渠道作用。我认为,在文化供给渠道上要做好以下几点:
首先,经费保证。政府应保证和加大农村文化的投入,国家制定的文化事业经费政策必须得到落实。,只要切实落实国务院关于财政用于文化支出的比例不得低于财政总支出的1%的规定,保证这部分经费用于文化事业发展。
其次,壮大基层文化队伍,传承优秀民间文化。要在加强现有文化干部队伍的培训和建设的基础上,注意网络和培育农村中的民间艺人、文化骨干,从思想上和业务上加强对他们的引导,给予其必要的扶持,提供其展示的舞台,发挥好他们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生力军作用。要通过社会的共同努力,拯救农村传统文化,整理和挖掘濒临失传的文化艺术,繁荣农村文化,更大、更多地满足农民对文化的需求。
(2)建立政府吸引外界投资、本地群众参与的休闲农业旅游模式
农村旅游业可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也可以通过旅游业引进新文化思维意思,改善农民业余休闲生活方式。在这个途径上,笔者认为一方面在坚持政府主渠道投入的同时,可以扩大融资渠道,充分利用民间资本,来发展农村文化。政府可
第 5 页(共 7 页)
以进一步出台优惠政策,鼓励民间资本进军农村文化市场,引导城镇有经济实力的个人或组织领办各类经营性文化实体,投资农村休闲娱乐的文化事业。这样一来,农村文化就有了新的生命力。
(3)充分利用当地的旅游资源,培育农村文化市场
从根本上说,要进一步改变满足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还得立足农村文化的现实土壤“种文化”。在具体措施上,我认为可以深挖当地特色文化内涵,培养具有本地特色的文化。
要加强对农民市场经济知识的教育和宣传,促使农民树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观念和意识,逐步接受文化的有偿消费和主动选择。通过其模范带头示范作用,引导当地农民的文化消费。
三、总结与思考
首先,休闲娱乐方式与精神文化密不可分,精神文化是休闲娱乐的灵魂,休闲娱乐是精神文化的载体。农民休闲娱乐的过程,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精神文化构建的过程,农民休闲娱乐方式的改变,实际上反应出农民精神文化需求的变化。用先进的符合农村特点的文化占领农村阵地,不仅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重要举措。
其次,由一斑可窥见全貌。这次的调查使我们看到,安徽省近几年的文化工作正在稳步地向着良性的轨道上快速地发展。全省的农村文化建设确实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但这些成绩与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势头相比,特别是与满足群众“就近”、“经常”参加文化活动的需求相比,还远远不够。肯定成绩、正视不足、抓准症结、对症下药是文化部门下一步工作的立足点。
第三,我们认为,黄麓镇无疑是众多边远的中国农村的缩影,当地人的休闲娱乐现状和观念,它的文化发展与建设缺少正确观念的指导、处于自生自发状态的现状无疑也反映出了如今边远落后农村的实际。娱乐休闲反映在个人、家庭与
第 6 页(共 7 页)
社会群体在社会价值认同、文化素质培养、文化品味追求、文化消费倾向等方面。按照功能主义者的观点,休闲娱乐有着正功能和反功能。
最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目标的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事关全国广大农民群众的幸福安康和整个国家的稳定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之“新”,不仅是农民住上新房子,穿上新衣服,更重要的是培育和造就一代能有素质有文化的新农民,让广大农民真正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
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要把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当作一个重要环节来抓,通过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致富能力,为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和保障,这对进一步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切实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历史目标,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第 7 页(共 7 页)
第二篇:农村文化建设与农村休闲娱乐现状、观念变迁调查
农村文化建设与农民休闲娱乐现状、观
念变迁调查
——河南安阳林州石板岩乡之行
[内容摘要]:近几年,随着农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以河南省林州市石板岩乡当地农民为区域代表,农村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也越来越高。目前,我国中原农村地区文化建设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总体上仍然是个薄弱环节,较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出一定程度的滞后性。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要把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当作一个重要环节来抓,通过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致富能力,为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和保障,这对进一步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切实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历史目标,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关键词]:休闲娱乐 意识更迁
一、引言
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惠及中国社会的每一角落,无处不在的大众传媒也使新的文化元素和新的观念影响和改变着每个人。在这种多重因素的影响之下,人们文化素质在提高,文化需求也在不断变化,休闲娱乐的观念与方式也正日益改变。不可否认,改革开放近30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已经有了长足发展,农民物质生活水平已大大提高,农村业余休闲娱乐生活也相应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经过这次调查笔者发现,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还必须大力发展农村文化建设,特别要唤醒农民休闲娱乐的意识和改变农民休闲娱乐的文化观念。只有这样,农村和农民的面貌才能真正改变,广大的农村才会呈现出和谐的新貌。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发展阶段,新的形势和任务对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提出了更高要求,要完成十六大提出的奋斗目标,迎接十七大的召开,必须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而休闲娱乐无疑是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部分,同时休闲娱乐方式实际发展状况又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出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状况。
因此,农村文化建设关系到农村的千家万户,也关系到整个农村的和谐发展,是农村文化建设工作的重点之一。我们实践队伍于2007年7月23日来到了河南省安阳林州石板岩乡,并就当地的农村文化建设和农民休闲娱乐现状和观念进行了调查。经过此次实践调查表明:河南省的农村文化建设有了较大的发展,农民的文化生活状况得到进一步改善。总之,河南省农村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相比而言,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也非常严峻。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繁荣农村文化”的要求,河南省的农村文化建设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任重而道远。
二、调查概况
此次调查活动是由深圳大学共青团委法学院团委组织,深圳大学2007年“和谐中国万里行”法学院河南二队作为指定队伍前往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县石板岩乡开展相关课题调研。课题内容包括:
(1)调研地(河南省石板岩乡)农村文化发展、农民休闲意识基本概况
发展农村文化、提高农民休闲认识层次是实现新世纪“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增强民族凝聚力,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要求的根本需求。[1]农村文化建设、农民意识引导是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传播先进文化的主要途径。据笔者了解到的情况,2007年河南省在其全省基层文化工作会议上更是提出基层文化工
作将由部门上升为政府行为。“十一五”以来,在河南省委、省政府和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领导下,应该说河南省的农村文化建设、片区农民精神层次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改观与提升,农村文化建设呈现出了较好势头。根据河南文化厅社文处、林州市宣传委和参考了石板岩乡政府相关统计数据,截止2006 年底,笔者选取的以石板岩乡为中心辐射地带,其文化建设与发展进程的基本概况,如下:
石板岩乡地处河南省林州市西北部,全乡南北长约30公里,东西宽约4.5公里,总面积约114平方公里,共有17个行政村,326个自然村,总人口9040人,总户数3000余户。东与姚村镇相依,东南与城郊乡为邻,西与山西省平顺县接壤,北与任村镇相连。石板岩乡人民政府位于石板岩集镇西北区,“扁担精神”的发祥地石板岩供销社位于集镇中心。境内的太行大峡谷景区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区,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和学生前来休疗养生、避暑度假、旅游观光和绘画写生。
(2)调查方法
此次调研主要是运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在调查过程中,以随机抽取石板岩乡60家庭户为样本,共发放调查问卷60份,回收问卷60份(其中农民问卷50份,有干部家庭背景问卷10份),后经过筛选,最终得到有效问卷50份,有效率达到83.3%。本次调查方法以采用以问卷法资料收集为主,个案非结构式访谈和文献资料为辅。资料输入和统计分析通过相关统计软件在计算机上进行的,分析侧重微观层次,以农民休闲娱乐方式为核心,针对农民的休闲娱乐形式、内容、供给渠道等方面进行描述。访谈对象主要是乡镇干部、农民、农村教师和民间文化艺人。
三、结果与分析
(一)、农民休闲娱乐现状
(1)在休闲娱乐形式方面(见表-1),在调查问卷“ 你平时主要的业余活动”的一项,笔者给出了包括“ 看电视”、“打牌”、“ 读书看报”、“运动”“上网”、“ 看电影”、“闲聊”“看戏曲”等若干选项,结果农民选择“看电视”的达到80%,选择打牌或麻将的达到66%,选择闲聊的达到40%。看电视是当地农民业余时间休闲文化活动最主要的形式。其余娱乐休闲方式的较多选择还包括阅读报刊、打牌或麻将、上网、和邻里聊天等等。问卷中有对农民选择的业余活动进行先后排序这项,结果表明(见表-
2、图-1),大约47%的当地人将看电视节目作为娱乐的第一选择,其次第二选择是阅读报刊书籍(33%),分别有20%的人选择与邻里聊天、打牌或麻将、做运动做为娱乐的第三选择。表-表-2第一选择第二选择第三选择看电视48%20%12%读书看报032%6%打牌30%12%20%运动0020%上网0014%闲聊8%20%20% 看电视
80%读书看报38%打牌或麻将66%上网14%闲聊48%看电影10%(样本数:50)图-1 略
(2)在休闲娱乐消费方面,笔者进一步对当地人娱乐休闲消遣时间的安排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82%的人表示“什么时候有空就什么时候,没有定数。”另外有18%的人选择了只在周末或假日进行娱乐消遣。结果如图-2示:
图-2 略
在娱乐上每天花费的时间方面;只花2小时以内的人有16% ;2—3小时的占31% ; 3—4小时的占37% ;4小时以上的占16%。可见大多数人花的时间都集中在2个至四个小时这段。也就是从下午忙完直到晚上睡觉的那段时间。由下图可直观的看出来: 图-3 略
(3)休闲娱乐花费的问题上,调查数据表明:农民娱乐消费在100元以内的高达了53% ;101—200元的占38% ;201—300的占6% ;400元以上的只占了3%。如图-4: 图-
4略
(4)在收入方面,家庭年收入在5000元以上的农民的消费意愿较 5000元以下的农民要高。不同收入水平的农民对文化消费的不同态度表明了农民对文化娱乐的消费意愿根本上取决于农民的收入水平。调查中相关数据如表-3所示:
表-3年收入(元)3000以下3000-50005000-80008000以上 频次(户)910238 有消费意愿频次(户)13208(样本=50)
另外:调查者对当地人“过节与活动”也进行了简单的调查。具体情况如下:
主要的活动绝大部分是由集体(主要是村委会)组织,当地人的参与热情一般。数据可以在表-4中得到。
表-4
村民集体活动参与程度调查参与程度频次(人)频率(%)高1122一般2754较少816无48 而参与集体活动的群众对集体活动的满意程度也不尽相同,在参与者中表示满意的情况还不到50%。如图-5表示:
注:样本数=50
(5)从文化需求的内容上看,笔者了解到,在看电视节目内容上,的农民选择了最喜欢和最需要的文化内容是“ 梨园春”和电视连续剧;77%的人表示在看电视时经常选择“ 梨园春”;85%的人表示愿意看“ 梨园春”。这是因为“梨园春”每周末都会放河南的传统“豫剧”。
而具体在电视节目欣赏方面,节目多集中于新闻(占82%,41)和电视剧(占64%,32),其次依次是法律类(占38%,19)、娱乐类(占34%,17)、科技类(占26%,13)、体育类(占20%,10)节目。观看新闻节目成为多数农民了解国家政策的主要渠道,根据调查数据,有96%(48)的被访农民是通过电视来了解国家政策。在他们所选择的电视台中,又以中央台和省台居多(分别占72%和24%),中央和省一级可以充分发挥“电视”这一现代媒体的作用,开办更多更好健康向上、喜闻乐见的“三农”节目,进一步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而在民间的公共文化活动中,则以春节(51%)、祭祖(46%)、修家谱(28%)和烧香拜佛(41%)居多。从总体上来看,农民的文化生活基本上处于一种自发的、个体的或传统的(乃至封建迷信的)状态。
对“ 你最愿意做出的文化投入”选项,60%的人选择了“ 订购一些科技致富书刊”。笔者通过查阅农民的借书登记发现,经常有人借阅有关神怪奇谈、暴力言情的短篇故事类书和光碟,而很少有人借阅中长篇小说特别是中外文学名著。这说明许多农民还在求富脱贫的路上艰难跋涉着,对美的追求和对丰富高雅文化的享受还缺乏主动性,欣赏品位还有待提高。
(二)、农民文化需求问题突出
在调查中,笔者深深感到,随着农村的经济发展,尤其通过发展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经济,农村的物质基础、社会环境等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村的文化发展也出现了新特点,但同时呈现的问题也十分突出,主要体现在:
(1)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比较单调
在石板岩乡调查期间,笔者初步感受到了“已经富裕起来的农民需要文化,尚未富起来的农民也需要文化”这个社会呼声,随着农村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后,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增强。他们抱怨“活动少,渠道窄,形式旧”,渴望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享受。从调查数据可以表明,80%的被访者业余生活是看电视节目,66%选择打牌打麻将,接近半数的被访者选择闲聊(见表-1)。这可以从侧面说明目前当地农民的业余生活活动形式单一,缺乏新鲜方式。
(2)农民文化消费层面仍然处在较低水平
在这次调查中,虽然有33%的农民有选择阅读书籍报刊,但在选择书刊具体内容上,多数农民阅读有关神怪奇谈、言情的短篇故事类书。在经常性订阅报刊选项上,习惯比例只占18%,在购买或订阅书籍报刊费用支出方面,大概在20元之内(每月),占总体休闲消费比例的10%
左右。这说明许多农民还在求富脱贫的路上艰难跋涉着,对精神文化的追求,还缺乏主动性。、农民受文化教育偏低,缺乏休闲娱乐这个概念。
(3)农民休闲娱乐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有了娱乐意识,才谈得上娱乐休闲的方式及其相关问题。休闲具有经济功能,1937年凯恩斯(Keynes)这样谈及消费:“为了获得持续的繁荣与国民和睦,我们应该绝对依赖于这样的政策,即:促进消费。”马克思经济学原理也告诉我们,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消费,而消费是人类自我实现的过程。马克思还说:“真正的经济节约是劳动时间的节约。而这种节约就等于发展生产力。可见,决不是禁欲,而是发展生产力。发展生产的能力,既是发展消费的能力,又是发展消费的资料。消费的能力是消费的条件,因而是消费的首要手段,而这种能力是一种个人才能的发展,一种生产力的发展”。有了娱乐意识,才谈得上娱乐休闲的方式及其相关问题。目前农民的休闲娱乐总体上还处于起初成长阶段,农民的休闲娱乐意识还比较浅显,普及率也不太高,农民观念中的休闲娱乐方式主要体现在节庆的庆祝和日常的自娱自乐方面。在这方面,笔者归结原因是:一,住户分散不均。很多住户地处偏远山区,受客观条件制约,与外界联系不方便。这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民了解新文化意识的机会;第二、政府宣传力度不足。
(4)政府作为有待进一步加强
发展农村文化事业,丰富农民业余休闲娱乐的文化生活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责任。虽然近年来地方政府采取了一些措施加强基层文化建设,丰富群众的精神生活。但是与新农村建设中提起的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要求是仍然有距离的。主要表现为:第一、政府在农村的娱乐休闲设施建设投入仍然不足。虽然乡里修建了休闲健身广场,网吧,但调查发现,接近50%的被访者表示目前娱乐设施不足够。笔者通过走访,发现实际情况是乡里虽然有休闲活动的场所和体育设施(如发廊、网吧、公共健身器械),但数量不多,而且分布集中(如在旅馆,乡政府所在地周边)。而当地是峡谷地带,村庄分布在河谷的两岸,开通公路的一岸群众的生活普遍较好,使用娱乐设施的频率也较对岸的高。而没有开通公路的村庄里有的群众甚至根本不知道乡里有娱乐设施。第二、精神文化方面的宣传力度不够。在走访过程中,笔者了解到部分村民对乡镇里的相关活动举办的时间没有什么了解,也有部分受访村民表示乡镇里从来没有举办过相关的活动。第三、农村文化人才队伍薄弱。文化人才缺乏文化人才队伍是文化建设事业的主体,繁荣农村文化生活,政府在发展农村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离不开一支业务强、素质精的文化队伍。目前乡里的基层文化工作人员普遍素质不高,而且结构老化,这很大程度上弱化了政府对农村文化发展引导作用。
(三)、深入的分析、思考及建议
相关原因分析:
(1)“轻文化、重经济”,是农民公共文化生活式微的体制性原因
在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经济的发展是整个国家自上而下的追求,寻求经济发展,追求GDP 指标,成为国家一定时期的政策重心。在这种经济建设中心化的环境下,各级政府自上而下形成一种压力型体制关系,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考核多注重于经济发展指标,以至于对农村文化建设关注不够。这表现在:地方政府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资太少,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滞后,政府在农村文化活动上组织力度不够(参见表5)。表-5 被访农民所认为的当地农村文化活动少的主要原因
表-5频数(户)有效比例(%)没有钱1020没有文化设施1530没有文化人才714没有政府组织1122农民不感兴趣714
(样本=50户)
这种现象在农业税费改革以后,特别是农业税取消以后,更为突显。现有乡镇财政在只能勉强维持单位人员工资的情况下,对农村文化建设方面的资金拨付更是捉襟见肘,文化事业发展在当前农村基层政府的工作中处于边缘化状态。[2]在石板岩乡的访谈中,分管农村文化宣传工作的副村长直言不讳:“农村文化工作这一块基本瘫痪,形同虚设。” 在笔者所调查的7个行
政村中,只有草庙村被河南省确定为“农村综合改革试点村”。这次改革试点的主要内容是“一个转变、三个建立、一个改进”,即:转变村政府职能,建立农村基层管理新体制,建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新机制,建立“三农”社会化服务新体系,改进农村工作考核评价办法。从实际调查情况来看,这些改革措施在各村刚展开。与其它乡村不同的是,草庙村首先将乡村事业单位进行了合并,成立了2 个“服务中心”:一是成立“社会事业服务中心”;二是将农业技术服务站、农经管理站、林业站、水利水保站合并,成立“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笔者在该村了解到,文化广播站与计生服务站合并以后,文化广播工作实际上已经“瘫痪”,新成立的“社会事业服务中心”的主要职能是计生服务。
在农村税费改革之前,各村文化站主要围绕乡镇政府所谓的“中心”工作(如收费征税、计划生育等)而运转,几乎没有将精力放在农村文化服务上;农村税费改革以后,“虚设化”的乡镇文化站,更无力、无心进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正是由于这些原因,导致了农民对乡镇文化站的认知度很低,与文化站没有太多交往。高达75.4%的被访农民不知道有乡镇文化站,在24.6%的知道乡镇文化站的被访农民中,仅有16.7%的人跟乡镇文化站打过交道。
被访村干部也认为,乡村文化站的作用有待发挥。只有3.3%(3人)的被访乡村干部认为乡村文化站为农民提供了丰富的文化服务;96.7%(7人)的受访乡村干部承认文化站提供的文化服务与农民的需求有很大差距。因此,近乎一半的被访乡村干部赞成将现有乡村文化站改为“服务中心”,实行“以钱养事”新机制。整个“以钱养事”程序,概括地说,就是“项目量化、公开招标、合同管理、农民签单、政府买单、奖惩兑现”。换言之,就是把政府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项目量化分解,使之成为能够考核的具体指标;向社会公开采购招标,凡是具有相应资质的个人、企业、社会性组织均可参加竞标,或者将量化的公共服务项目委托给非政府组织生产、供给;乡镇政府与中标者或代理者签订合同,明确各自的责权利,实行契约管理;中标者或代理者的服务情况要通过农民签字认可、政府考核认定以后,根据其服务绩效由政府兑现报酬和奖惩。乡村文化站(所)的“虚设化”状态,使之失去了主动开展农村文化工作的积极性,成为本级政府完成上级任务的一个执行机构,即“往上看”而不是“往下看”。这种非农民本位的工作执行方式,使乡村文化站在国家大力推行“文化下乡”活动时,只选择放电影等成本较低的简单文化活动方式,从而造成了政府供给与农民需求之间的差距。
(2)“缺人才、难合作”,是农民公共文化生活衰落的社会性原因
长期以来,我国城乡之间的非均衡性发展,不仅体现于国家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资少于城市,还体现在农民进城打工所导致的大量农村文化精英向城市的流入。文化精英外流和农村文化人才匮乏,也是当前农村基层政府开展农村文化工作组织农村文化活动的一个主要困境。[3]在当前农村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我国农村的中青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尤其是中西部地区这种现象更为突出,农村社会呈现为一种“空心化”发展趋向;与此同时,改革开放以来,由于集体主义式微,农民之间的亲密互助关系逐渐被赤裸的经济利益关系所取代,农民在日渐功利化的同时,也日益原子化、疏离化。如果一个农村社区缺乏文明的公共生活,尤其是公共性的文化生活,农民之间关系的功利化、原子化和疏离化将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尽管在不少农村地区,农民还有一些所谓的公共生活,但是,这些公共生活也主要是通过牌桌、麻将桌、宗祠、寺庙和教堂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这样的公共生活不但会瓦解现有的社会主义农村的公共生活,也会破坏传统的建立在血缘、亲缘和地缘基础上的农民生活方式。从调查来看,虽然目前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十分滞后,政府组织和举办的农村文化活动普遍偏少,但这些只是一种表象而已,最重要的问题是“人”和“机制”问题。首先是“缺人”和“重物轻人”。
一是农村精英大量外流;二是优秀的民间文化无人继承和发扬;三是农民文化素质亟待提高;四是过分重视“物”的建设,而轻视(忽视)“人”的建设。正如笔者在一些农村所看到的,国家免费赠送给农村的诸如数字放映设备、计算机等先进文化设施,由于无人操作而大量闲置、损失。
因此,无论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还是农村优秀民间文化的保护、开发和发扬,都需要真正能够扎根在农村的文化精英(人才)来担纲。在这一点上,单靠外部人才输入是不够的,最
根本的是建设一支本土的农村文化精英队伍,使之在农村社会能够因为从事农村文化事业而过上体面且受人尊敬的生活。
(3)“只输入,不培育”,是农村文化工作思路的一个关键性失误
农民公共文化生活的衰微与“只„送„不„种„”的农村文化工作思路、理念不无关系。长期以来,政府大多注重“送”“文化下乡”,却很少注意挖掘、开发和保护优秀的农村民间文化,更不注重先进文化与优秀民间文化的对接、融合,从而培育出具有深厚土壤、根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形式。“送”“文化下乡”的背后逻辑是:
一是认定农村文化贫困,需要从外“输入”文化;二是认定农村文化是一种落后的文化,需要输入“先进的”文化对它进行“改造”。但是,实践告诉笔者这种“只输入,不培育”的农村文化工作形式往往事与愿违。社会主义文化,包含着一种强调社会成员之间互助合作的集体主义。在改革开放以前,农村的集体主义主要是通过强制性的集体生产和劳动,依靠国家的力量向农村社会强行“植入”的;而且,它还排除了乡村社区传统的各种公共性活动。实际上,某些传统的公共活动有助于农民形成集体主义理念。这种从外植入的集体主义由于没有很好地与优秀的农村传统公共形式相对接、相融合,单靠政府力量从外面强制的“嵌入”农村社会,难以在农村社会这块沃土中植根、发育、开花、结果,是一种“无根”的文化形式。一旦国家力量从农村社会撤出,这种根系不够发达的文化,就极容易凋谢。
在当前这种社会转型关键时期,尤其有必要重塑农民的新集体主义观念,以消解农村社会发展过程出现的“空心化”现象,遏止人与人之间的“功利化”、“原子化”和“疏离化”过度膨胀之势。但是,重塑农民的新集体主义不能重走老路——依靠强制性集体生产来维持——而应该更主要地依赖新农村文化建设,让农民在享受健康、文明、先进的文化生活中,自然而然地“生长”出新集体主义意识和互助合作精神。
思考与建议:
(1)应该完善政府职能,强化地方政府的主渠道供给。
发展农村文化事业,丰富农民业余休闲娱乐的文化生活是促进农村文化建设,提高群众综合素质的重要措施。从现在的情况看,由于农村文化工作基础薄弱,要改变农村文化工作的被动局面,“送文化”仍然是现阶段活跃农村文化生活,满足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之一。[4]因此,在改变目前农村薄弱的文化工作方面,首先仍然是政府应有所作为。政府应切实加强和改进“送文化”的工作,使之步入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的轨道。要建立良好的机制,丰富“送”的内容,活跃“送”的形式,选择“送”的时机。
在农民文化供给上要发挥主渠道作用。笔者认为,在文化供给渠道上要做好以下几点:
首先,经费保证。政府应保证和加大农村文化的投入,国家制定的文化事业经费政策必须得到落实。,只要切实落实国务院关于财政用于文化支出的比例不得低于财政总支出的1%的规定,保证这部分经费用于文化事业发展。以笔者调查的石板岩乡为例。石板岩乡的旅游景点每年十万人次,仅去年旅游景点门票收入以达700万,今天预计突破1200万,加上乡办的各类第三产业财政收入。如果按1%的财政支出来用于文化事业的经费的投入,比如说开辟新的文化阵地,修建新的文化广场、文化室、休闲娱乐设施,笔者认为已经足够了。
其次,壮大基层文化队伍,传承优秀民间文化。要在加强现有文化干部队伍的培训和建设的基础上,注意网络和培育农村中的民间艺人、文化骨干,从思想上和业务上加强对他们的引导,给予其必要的扶持,提供其展示的舞台,发挥好他们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生力军作用。要通过社会的共同努力,拯救农村传统文化,整理和挖掘濒临失传的文化艺术,繁荣农村文化,更大、更多地满足农民对文化的需求。
再次,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农村文化活动。要贴近群众生产生活实际,坚持业余自愿、形式多样、健康有益、便捷长效原则,丰富和活跃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比如说可以充分利用农闲、节日和集市, 组织赛歌会、文艺演出、劳动技能比赛等活动。根据时代的特点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变化,不断充实活动内涵,创新活动形式。同时
紧密结合农民脱贫致富的需求,倡导他们读书用书、学文化、学技能,普及先进实用的农业科技知识。
(2)建立政府吸引外界投资、本地群众参与的休闲农业旅游模式
农村旅游业可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也可以通过旅游业引进新文化思维意思,改善农民业余休闲生活方式。在这个途径上,笔者认为一方面在坚持政府主渠道投入的同时,可以扩大融资渠道,充分利用民间资本,来发展农村文化。政府可以进一步出台优惠政策,鼓励民间资本进军农村文化市场,引导城镇有经济实力的个人或组织领办各类经营性文化实体,投资农村休闲娱乐的文化事业。这样一来,农村文化就有了新的生命力。比如说,笔者这次调查过程中,石板岩乡正在举办的音乐啤酒节活动。这种活动形式由政府引导,旅游公司来组织开展。通过这类活动注入了城市的休闲娱乐元素,营造农村旅游新鲜文化氛围,既吸引了旅游客前往,扩大了农村旅游市场,增加农村旅游收入,同时增强城乡沟通对活跃农民文化生活,给农民带来旅游意识的新改变,都能起到了很大推动的作用。
(3)充分利用当地的旅游资源,培育农村文化市场
从根本上说,要进一步改变满足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还得立足农村文化的现实土壤“种文化”。在具体措施上,笔者认为可以深挖当地特色文化内涵,培养具有本地特色的文化。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地区民俗是社会传统的文化意识和生活习俗的沉淀,具有地方的独特性。而随着现代旅游业的发展, 现代人的旅游休闲已不再是简单的吃喝玩乐, 出门旅游者由最初的寻求特、新、奇、异等刺激, 如今都越来越注重对文化的追寻和探求。地方传统民风、民俗、历史风情就是地域旅游文化的根, 是形成景区特色的基础。[5]以石板岩乡为例。地处太行山下的石板岩乡,是一个革命老区,这里有着著名的三大精神:“扁担精神”、“红旗渠精神”、“谷文昌精神”。这为当地的旅游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精神基础。在发展旅游的过程中,可以增强当地人对文化活动的参与,形成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娱乐方式。
(4引导农民文化消费。
要加强对农民市场经济知识的教育和宣传,促使农民树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观念和意识,逐步接受文化的有偿消费和主动选择。要高度重视当地农村文化人的使用和培育,鼓励他们多组织开展一些文艺活动,在资金投入、税收、艺术指导上给予必要的帮助和扶持,发挥其搞活农村市场的作用。通过其模范带头示范作用,引导当地农民的文化消费。
四、总结与思考
首先,休闲娱乐方式与精神文化密不可分,精神文化是休闲娱乐的灵魂,休闲娱乐是精神文化的载体。在休闲研究领域颇有建树的马惠娣认为:“休闲是一个国家生产力水平高低的标志,是衡量社会文明的尺度。”农民休闲娱乐的过程,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精神文化构建的过程,农民休闲娱乐方式的改变,实际上反应出农民精神文化需求的变化。用先进的符合农村特点的文化占领农村阵地,不仅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重要举措。因此,改变农民的休闲娱乐观念,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由一斑可窥见全貌。石板岩乡的调查使我们看到,河南省近几年的文化工作正在稳步地向着良性的轨道上快速地发展。全省的农村文化建设确实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但这些成绩与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势头相比,特别是与满足群众“就近”、“经常”参加文化活动的需求相比,还远远不够。就像广大的农村一样,显然河南省(以石板岩乡为典型)农村文化建设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肯定成绩、正视不足、抓准症结、对症下药是文化部门下一步工作的立足点。文化部门的相关人员应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充分重视农村文化建设,切实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力度。与此同时,积极探索对宣传文化中心和文化站进行业务指导和工作管理的新办法和新途径,将实施宣传文化工程与其它农村文化建设结合起来,认真研究,不断创新,切实推动农村文化整体建设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提高,真正建立起与农村经济发展相协调的、适合河南区域特色的新型农村文化。
第三,我们认为,石板岩乡无疑是众多边远的中国农村的缩影,当地人的休闲娱乐现状和观念,它的文化发展与建设缺少正确观念的指导、处于自生自发状态的现状无疑也反映出了如今边远落后农村的实际。娱乐休闲反映在个人、家庭与社会群体在社会价值认同、文化素质培养、文化品味追求、文化消费倾向等方面。按照功能主义者的观点,休闲娱乐有着正功能和反功能。因此可以依据休闲的正反功能将休闲娱乐分为积极休闲和消极休闲。积极休闲主要包括:艺术追求(美学修养、文学创造、哲学思考)、教育学习(业余研修、社团活动、终身学习)、消遣娱乐(游玩、园艺、健身、体育)。而消极休闲包括:自我放纵(吸毒、赌博、游荡、色情、暴食)、蓄意破坏〔涂鸦、损坏公物、斗殴、虐待)、犯罪危害(谋杀、抢劫、暴力、伤害)[6]。我国边远农村的经济在慢慢的发展,随着与外界的联系,形形色色的休闲娱乐观念逐渐的渗透到农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在增强群众娱乐观念的同时,要注意避免让群众受到消极休闲观念的误导,形成不良之风。
最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目标的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事关全国广大农民群众的幸福安康和整个国家的稳定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之“新”,不仅是农民住上新房子,穿上新衣服,更重要的是培育和造就一代能有素质有文化的新农民,让广大农民真正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要把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当作一个重要环节来抓,通过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致富能力,为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和保障,这对进一步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切实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历史目标,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2005.12.31 [2]孟凡星、刘志强,制约新农村建设的突出问题与对策[J],工作研究,2007.6 [3]徐道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国科技信息[J]2007年第16期 [4]阳新丽,农民的文化生活也是大事,求是[J],2005.18 [5]周小龙,褚保金.南京市发展旅游农业的对策研究[J].南京社会科学,2003,(9):85-88.[6]许峰, 休闲产业发展初步探析,中国软科学[J]2001.6
第三篇:农村文化建设与农民休闲娱乐现状[范文模版]
农村文化建设与农民休闲娱乐现状、观念变迁调查研究
近几年,随着农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以山西高平市寺庄镇靖居村农民为区域代表,农村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也越来越高。目前,我国晋东南农村地区文化建设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总体上仍然是个薄弱环节,较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出一定程度的滞后性。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要把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当作一个重要环节来抓,通过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致富能力,为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和保障,这对进一步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切实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历史目标,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引言
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惠及中国社会的每一角落,无处不在的大众传媒也使新的文化元素和新的观念影响和改变着每个人。在这种多重因素的影响之下,人们文化素质在提高,文化需求也在不断变化,休闲娱乐的观念与方式也正日益改变。不可否认,改革开放近30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已经有了长足发展,农民物质生活水平已大大提高,农村业余休闲娱乐生活也相应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经过这次调查笔者发现,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还必须大力发展农村文化建设,特别要唤醒农民休闲娱乐的意识和改变农民休闲娱乐的文化观念。只有这样,农村和农民的面貌才能真正改变,广大的农村才会呈现出和谐的新貌。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发展阶段,新的形势和任务对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提出了更高要求,要完成十六大提出的奋斗目标,迎接十七大的召开,必须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而休闲娱乐无疑是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部分,同时休闲娱乐方式实际发展状况又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出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状况。
二、调查概况
课题内容包括:
(1)调研地(山西高平市寺庄镇靖居村)农村文化发展、农民休闲意识基本概况(2)调查方法
此次调研主要是运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在调查过程中,以随机抽取石板岩乡60家庭户为样本,共发放调查问卷60份,回收问卷60份(其中农民问卷50份,有干部家庭背景问卷10份),后经过筛选,最终得到有效问卷50份,有效率达到83.3%。本次调查方法以采用以问卷法资料收集为主,个案非结构式访谈和文献资料为辅。资料输入和统计分析通过相关统计软件在计算机上进行的,分析侧重微观层次,以农民休闲娱乐方式为核心,针对农民的休闲娱乐形式、内容、供给渠道等方面进行描述。访谈对象主要是乡镇干部、农民、农村教师和民间文化艺人。
三、结果与分析
(一)、农民休闲娱乐现状
(1)在休闲娱乐形式方面,在调查问卷“ 你平时主要的业余活动”的一项,笔者给出了包括“ 看电视”、“打牌”、“ 读书看报”、“运动”“上网”、“ 看电影”、“闲聊”“看戏曲”等若干选项,结果农民选择“看电视”的达到80%,选择打牌或麻将的达到66%,选择闲聊的达到40%。看电视是当地农民业余时间休闲文化活动最主要的形式。其余娱乐休闲方式的较多选择还包括阅读报刊、打牌或麻将、上网、和邻里聊天等等。问卷中有对农民选择的业余活动进行先后排序这项,结果表明,大约47%的当地人将看电视节目作为娱乐的第一选择,其次第二选择是阅读报刊书籍(33%),分别有20%的人选择与邻里聊天、打牌或麻将、做运动做为娱乐的第三选择。
(2)在休闲娱乐消费方面,笔者进一步对当地人娱乐休闲消遣时间的安排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82%的人表示“什么时候有空就什么时候,没有定数。”另外有18%的人选择了只在周末或假日进行娱乐消遣。
在娱乐上每天花费的时间方面;只花2小时以内的人有16% ;2—3小时的占31% ; 3—4小时的占37% ;4小时以上的占16%。可见大多数人花的时间都集中在2个至四个小时这段。也就是从下午忙完直到晚上睡觉的那段时间。
(3)休闲娱乐花费的问题上,调查数据表明:农民娱乐消费在100元以内的高达了53% ;101—200元的占38% ;201—300的占6% ;400元以上的只占了3%。(4)在收入方面,家庭年收入在5000元以上的农民的消费意愿较 5000元以下的农民要高。不同收入水平的农民对文化消费的不同态度表明了农民对文化娱乐的消费意愿根本上取决于农民的收入水平。
(5)从文化需求的内容上看,笔者了解到,在看电视节目内容上,的农民选择了最喜欢和最需要的文化内容是“行风大家谈”和电视连续剧;77%的人表示在看电视时经常选择“ 行风大家谈”;85%的人表示愿意看“行风大家谈”。这是因为“梨园春”每周末都会放山西的传统“上党梆子”。
而具体在电视节目欣赏方面,节目多集中于新闻(占82%,41)和电视剧(占64%,32),其次依次是法律类(占38%,19)、娱乐类(占34%,17)、科技类(占26%,13)、体育类(占20%,10)节目。观看新闻节目成为多数农民了解国家政策的主要渠道,根据调查数据,有96%(48)的被访农民是通过电视来了解国家政策。在他们所选择的电视台中,又以中央台和省台居多(分别占72%和24%),中央和省一级可以充分发挥“电视”这一现代媒体的作用,开办更多更好健康向上、喜闻乐见的“三农”节目,进一步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而在民间的公共文化活动中,则以春节(51%)、祭祖(46%)、修家谱(28%)和烧香拜佛(41%)居多。从总体上来看,农民的文化生活基本上处于一种自发的、个体的或传统的(乃至封建迷信的)状态。
对“ 你最愿意做出的文化投入”选项,60%的人选择了“ 订购一些科技致富书刊”。笔者通过查阅农民的借书登记发现,经常有人借阅有关神怪奇谈、暴力言情的短篇故事类书和光碟,而很少有人借阅中长篇小说特别是中外文学名著。这说明许多农民还在求富脱贫的路上艰难跋涉着,对美的追求和对丰富高雅文化的享受还缺乏主动性,欣赏品位还有待提高。
(二)、农民文化需求问题突出
在调查中,笔者深深感到,随着农村的经济发展,尤其通过发展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经济,农村的物质基础、社会环境等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村的文化发展也出现了新特点,但同时呈现的问题也十分突出,主要体现在:(1)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比较单调
在寺庄镇调查期间,笔者初步感受到了“已经富裕起来的农民需要文化,尚未富起来的农民也需要文化”这个社会呼声,随着农村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后,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增强。他们抱怨“活动少,渠道窄,形式旧”,渴望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享受。从调查数据可以表明,80%的被访者业余生活是看电视节目,66%选择打牌打麻将,接近半数的被访者选择闲聊(见表-1)。这可以从侧面说明目前当地农民的业余生活活动形式单一,缺乏新鲜方式。
(2)农民文化消费层面仍然处在较低水平
在这次调查中,虽然有33%的农民有选择阅读书籍报刊,但在选择书刊具体内容上,多数农民阅读有关神怪奇谈、言情的短篇故事类书。在经常性订阅报刊选项上,习惯比例只占18%,在购买或订阅书籍报刊费用支出方面,大概在20元之内(每月),占总体休闲消费比例的10%左右。这说明许多农民还在求富脱贫的路上艰难跋涉着,对精神文化的追求,还缺乏主动性。、农民受文化教育偏低,缺乏休闲娱乐这个概念。(3)农民休闲娱乐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有了娱乐意识,才谈得上娱乐休闲的方式及其相关问题。休闲具有经济功能,马克思经济学原理也告诉我们,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消费,而消费是人类自我实现的过程。马克思还说:“真正的经济节约是劳动时间的节约。而这种节约就等于发展生产力。可见,决不是禁欲,而是发展生产力。发展生产的能力,既是发展消费的能力,又是发展消费的资料。消费的能力是消费的条件,因而是消费的首要手段,而这种能力是一种个人才能的发展,一种生产力的发展”。有了娱乐意识,才谈得上娱乐休闲的方式及其相关问题。目前农民的休闲娱乐总体上还处于起初成长阶段,农民的休闲娱乐意识还比较浅显,普及率也不太高,农民观念中的休闲娱乐方式主要体现在节庆的庆祝和日常的自娱自乐方面。在这方面,笔者归结原因是:一,住户分散不均。很多住户地处偏远山区,受客观条件制约,与外界联系不方便。这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民了解新文化意识的机会;第二、政府宣传力度不足。(4)政府作为有待进一步加强
发展农村文化事业,丰富农民业余休闲娱乐的文化生活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责任。虽然近年来地方政府采取了一些措施加强基层文化建设,丰富群众的精神生活。但是与新农村建设中提起的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要求是仍然有距离的。主要表现为:第一、政府在农村的娱乐休闲设施建设投入仍然不足。虽然乡里修建了休闲健身广场,网吧,但调查发现,接近50%的被访者表示目前娱乐设施不足够。笔者通过走访,发现实际情况是乡里虽然有休闲活动的场所和体育设施(如发廊、网吧、公共健身器械),但数量不多,而且分布集中(如在旅馆,乡政府所在地周边)。而当地是峡谷地带,村庄分布在河谷的两岸,开通公路的一岸群众的生活普遍较好,使用娱乐设施的频率也较对岸的高。而没有开通公路的村庄里有的群众甚至根本不知道乡里有娱乐设施。第二、精神文化方面的宣传力度不够。在走访过程中,笔者了解到部分村民对乡镇里的相关活动举办的时间没有什么了解,也有部分受访村民表示乡镇里从来没有举办过相关的活动。第三、农村文化人才队伍薄弱。文化人才缺乏文化人才队伍是文化建设事业的主体,繁荣农村文化生活,政府在发展农村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离不开一支业务强、素质精的文化队伍。目前乡里的基层文化工作人员普遍素质不高,而且结构老化,这很大程度上弱化了政府对农村文化发展引导作用。
(三)、深入的分析、思考及建议 相关原因分析:
(1)“轻文化、重经济”,是农民公共文化生活式微的体制性原因
在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经济的发展是整个国家自上而下的追求,寻求经济发展,追求GDP 指标,成为国家一定时期的政策重心。在这种经济建设中心化的环境下,各级政府自上而下形成一种压力型体制关系,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考核多注重于经济发展指标,以至于对农村文化建设关注不够。这表现在:地方政府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资太少,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滞后,政府在农村文化活动上组织力度不够。
这种现象在农业税费改革以后,特别是农业税取消以后,更为突显。现有乡镇财政在只能勉强维持单位人员工资的情况下,对农村文化建设方面的资金拨付更是捉襟见肘,文化事业发展在当前农村基层政府的工作中处于边缘化[2]
在农村税费改革之前,各村文化站主要围绕乡镇政府所谓的“中心”工作(如收费征税、计划生育等)而运转,几乎没有将精力放在农村文化服务上;农村税费改革以后,“虚设化”的乡镇文化站,更无力、无心进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正是由于这些原因,导致了农民对乡镇文化站的认知度很低,与文化站没有太多交往。高达75.4%的被访农民不知道有乡镇文化站,在24.6%的知道乡镇文化站的被访农民中,仅有16.7%的人跟乡镇文化站打过交道。被访村干部也认为,乡村文化站的作用有待发挥。只有3.3%(3人)的被访乡村干部认为乡村文化站为农民提供了丰富的文化服务;96.7%(7人)的受访乡村干部承认文化站提供的文化服务与农民的需求有很大差距。因此,近乎一半的被访乡村干部赞成将现有乡村文化站改为“服务中心”,实行“以钱养事”新机制。整个“以钱养事”程序,概括地说,就是“项目量化、公开招标、合同管理、农民签单、政府买单、奖惩兑现”。换言之,就是把政府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项目量化分解,使之成为能够考核的具体指标;向社会公开采购招标,凡是具有相应资质的个人、企业、社会性组织均可参加竞标,或者将量化的公共服务项目委托给非政府组织生产、供给;乡镇政府与中标者或代理者签订合同,明确各自的责权利,实行契约管理;中标者或代理者的服务情况要通过农民签字认可、政府考核认定以后,根据其服务绩效由政府兑现报酬和奖惩。
乡村文化站(所)的“虚设化”状态,使之失去了主动开展农村文化工作的积极性,成为本级政府完成上级任务的一个执行机构,即“往上看”而不是“往下看”。这种非农民本位的工作执行方式,使乡村文化站在国家大力推行“文化下乡”活动时,只选择放电影等成本较低的简单文化活动方式,从而造成了政府供给与农民需求之间的差距。(2)“缺人才、难合作”,是农民公共文化生活衰落的社会性原因
长期以来,我国城乡之间的非均衡性发展,不仅体现于国家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资少于城市,还体现在农民进城打工所导致的大量农村文化精英向城市的流入。文化精英外流和农村文化人才匮乏,也是当前农村基层政府开展农村文化工作组织农村文化活动的一个主要困境。[3]在当前农村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我国农村的中青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尤其是中西部地区这种现象更为突出,农村社会呈现为一种“空心化”发展趋向;与此同时,改革开放以来,由于集体主义式微,农民之间的亲密互助关系逐渐被赤裸的经济利益关系所取代,农民在日渐功利化的同时,也日益原子化、疏离化。如果一个农村社区缺乏文明的公共生活,尤其是公共性的文化生活,农民之间关系的功利化、原子化和疏离化将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尽管在不少农村地区,农民还有一些所谓的公共生活,但是,这些公共生活也主要是通过牌桌、麻将桌、宗祠、寺庙和教堂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这样的公共生活不但会瓦解现有的社会主义农村的公共生活,也会破坏传统的建立在血缘、亲缘和地缘基础上的农民生活方式。从调查来看,虽然目前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十分滞后,政府组织和举办的农村文化活动普遍偏少,但这些只是一种表象而已,最重要的问题是“人”和“机制”问题。首先是“缺人”和“重物轻人”。
一是农村精英大量外流;二是优秀的民间文化无人继承和发扬;三是农民文化素质亟待提高;四是过分重视“物”的建设,而轻视(忽视)“人”的建设。正如笔者在一些农村所看到的,国家免费赠送给农村的诸如数字放映设备、计算机等先进文化设施,由于无人操作而大量闲置、损失。因此,无论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还是农村优秀民间文化的保护、开发和发扬,都需要真正能够扎根在农村的文化精英(人才)来担纲。在这一点上,单靠外部人才输入是不够的,最根本的是建设一支本土的农村文化精英队伍,使之在农村社会能够因为从事农村文化事业而过上体面且受人尊敬的生活。
(3)“只输入,不培育”,是农村文化工作思路的一个关键性失误
农民公共文化生活的衰微与“只„送‟不„种‟”的农村文化工作思路、理念不无关系。长期以来,政府大多注重“送”“文化下乡”,却很少注意挖掘、开发和保护优秀的农村民间文化,更不注重先进文化与优秀民间文化的对接、融合,从而培育出具有深厚土壤、根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形式。“送”“文化下乡”的背后逻辑是:
一是认定农村文化贫困,需要从外“输入”文化;二是认定农村文化是一种落后的文化,需要输入“先进的”文化对它进行“改造”。但是,实践告诉笔者这种“只输入,不培育”的农村文化工作形式往往事与愿违。社会主义文化,包含着一种强调社会成员之间互助合作的集体主义。在改革开放以前,农村的集体主义主要是通过强制性的集体生产和劳动,依靠国家的力量向农村社会强行“植入”的;而且,它还排除了乡村社区传统的各种公共性活动。实际上,某些传统的公共活动有助于农民形成集体主义理念。这种从外植入的集体主义由于没有很好地与优秀的农村传统公共形式相对接、相融合,单靠政府力量从外面强制的“嵌入”农村社会,难以在农村社会这块沃土中植根、发育、开花、结果,是一种“无根”的文化形式。一旦国家力量从农村社会撤出,这种根系不够发达的文化,就极容易凋谢。
在当前这种社会转型关键时期,尤其有必要重塑农民的新集体主义观念,以消解农村社会发展过程出现的“空心化”现象,遏止人与人之间的“功利化”、“原子化”和“疏离化”过度膨胀之势。但是,重塑农民的新集体主义不能重走老路——依靠强制性集体生产来维持——而应该更主要地依赖新农村文化建设,让农民在享受健康、文明、先进的文化生活中,自然而然地“生长”出新集体主义意识和互助合作精神。思考与建议:
(1)应该完善政府职能,强化地方政府的主渠道供给。
发展农村文化事业,丰富农民业余休闲娱乐的文化生活是促进农村文化建设,提高群众综合素质的重要措施。从现在的情况看,由于农村文化工作基础薄弱,要改变农村文化工作的被动局面,“送文化”仍然是现阶段活跃农村文化生活,满足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之一。[4]因此,在改变目前农村薄弱的文化工作方面,首先仍然是政府应有所作为。政府应切实加强和改进“送文化”的工作,使之步入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的轨道。要建立良好的机制,丰富“送”的内容,活跃“送”的形式,选择“送”的时机。
在农民文化供给上要发挥主渠道作用。笔者认为,在文化供给渠道上要做好以下几点: 首先,经费保证。政府应保证和加大农村文化的投入,国家制定的文化事业经费政策必须得到落实。,只要切实落实国务院关于财政用于文化支出的比例不得低于财政总支出的1%的规定,保证这部分经费用于文化事业发展。
其次,壮大基层文化队伍,传承优秀民间文化。要在加强现有文化干部队伍的培训和建设的基础上,注意网络和培育农村中的民间艺人、文化骨干,从思想上和业务上加强对他们的引导,给予其必要的扶持,提供其展示的舞台,发挥好他们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生力军作用。要通过社会的共同努力,拯救农村传统文化,整理和挖掘濒临失传的文化艺术,繁荣农村文化,更大、更多地满足农民对文化的需求。
再次,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农村文化活动。要贴近群众生产生活实际,坚持业余自愿、形式多样、健康有益、便捷长效原则,丰富和活跃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比如说可以充分利用农闲、节日和集市, 组织赛歌会、文艺演出、劳动技能比赛等活动。根据时代的特点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变化,不断充实活动内涵,创新活动形式。同时紧密结合农民脱贫致富的需求,倡导他们读书用书、学文化、学技能,普及先进实用的农业科技知识。
(2)建立政府吸引外界投资、本地群众参与的休闲农业旅游模式
农村旅游业可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也可以通过旅游业引进新文化思维意思,改善农民业余休闲生活方式。在这个途径上,笔者认为一方面在坚持政府主渠道投入的同时,可以扩大融资渠道,充分利用民间资本,来发展农村文化。政府可以进一步出台优惠政策,鼓励民间资本进军农村文化市场,引导城镇有经济实力的个人或组织领办各类经营性文化实体,投资农村休闲娱乐的文化事业。这样一来,农村文化就有了新的生命力。(3)充分利用当地的旅游资源,培育农村文化市场
从根本上说,要进一步改变满足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还得立足农村文化的现实土壤“种文化”。在具体措施上,笔者认为可以深挖当地特色文化内涵,培养具有本地特色的文化。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地区民俗是社会传统的文化意识和生活习俗的沉淀,具有地方的独特性。而随着现代旅游业的发展, 现代人的旅游休闲已不再是简单的吃喝玩乐, 出门旅游者由最初的寻求特、新、奇、异等刺激, 如今都越来越注重对文化的追寻和探求。地方传统民风、民俗、历史风情就是地域旅游文化的根, 是形成景区特色的基础。[5 要加强对农民市场经济知识的教育和宣传,促使农民树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观念和意识,逐步接受文化的有偿消费和主动选择。要高度重视当地农村文化人的使用和培育,鼓励他们多组织开展一些文艺活动,在资金投入、税收、艺术指导上给予必要的帮助和扶持,发挥其搞活农村市场的作用。通过其模范带头示范作用,引导当地农民的文化消费。
四、总结与思考
首先,休闲娱乐方式与精神文化密不可分,精神文化是休闲娱乐的灵魂,休闲娱乐是精神文化的载体。在休闲研究领域颇有建树的马惠娣认为:“休闲是一个国家生产力水平高低的标志,是衡量社会文明的尺度。”农民休闲娱乐的过程,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精神文化构建的过程,农民休闲娱乐方式的改变,实际上反应出农民精神文化需求的变化。用先进的符合农村特点的文化占领农村阵地,不仅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重要举措。因此,改变农民的休闲娱乐观念,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由一斑可窥见全貌。寺庄镇的调查使我们看到,山西省近几年的文化工作正在稳步地向着良性的轨道上快速地发展。全省的农村文化建设确实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但这些成绩与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势头相比,特别是与满足群众“就近”、“经常”参加文化活动的需求相比,还远远不够。就像广大的农村一样,显然山西农村文化建设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肯定成绩、正视不足、抓准症结、对症下药是文化部门下一步工作的立足点。文化部门的相关人员应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充分重视农村文化建设,切实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力度。与此同时,积极探索对宣传文化中心和文化站进行业务指导和工作管理的新办法和新途径,将实施宣传文化工程与其它农村文化建设结合起来,认真研究,不断创新,切实推动农村文化整体建设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提高,真正建立起与农村经济发展相协调的、适合山西区域特色的新型农村文化。
第三,我们认为,寺庄镇无疑是众多边远的中国农村的缩影,当地人的休闲娱乐现状和观念,它的文化发展与建设缺少正确观念的指导、处于自生自发状态的现状无疑也反映出了如今边远落后农村的实际。娱乐休闲反映在个人、家庭与社会群体在社会价值认同、文化素质培养、文化品味追求、文化消费倾向等方面。按照功能主义者的观点,休闲娱乐有着正功能和反功能。因此可以依据休闲的正反功能将休闲娱乐分为积极休闲和消极休闲。积极休闲主要包括:艺术追求(美学修养、文学创造、哲学思考)、教育学习(业余研修、社团活动、终身学习)、消遣娱乐(游玩、园艺、健身、体育)。而消极休闲包括:自我放纵(吸毒、赌博、游荡、色情、暴食)、蓄意破坏〔涂鸦、损坏公物、斗殴、虐待)、犯罪危害(谋杀、抢劫、暴力、伤害)[6]。我国边远农村的经济在慢慢的发展,随着与外界的联系,形形色色的休闲娱乐观念逐渐的渗透到农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在增强群众娱乐观念的同时,要注意避免让群众受到消极休闲观念的误导,形成不良之风。
最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目标的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事关全国广大农民群众的幸福安康和整个国家的稳定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之“新”,不仅是农民住上新房子,穿上新衣服,更重要的是培育和造就一代能有素质有文化的新农民,让广大农民真正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要把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当作一个重要环节来抓,通过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致富能力,为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和保障,这对进一步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切实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历史目标,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第四篇: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研究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研究
姓名:陆伟学号:31022P21班级:31022P
[摘要]在经济飞速增长的今日,农村除外务工的人员越来越多,而由此带来的问题也随之增加。我利用暑期实践实地调查了一下家乡附近的农村,和外出务工人员的孩子交谈,发现了一些问题,同时我也有一些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关键词]留守儿童
一、农村留守儿童生存现状分析调查的现状:发现他们家庭的经济状况大都不容乐观,次数也普遍较少,部分样本主要集中在外省的打工人员,六年未回来的例子。从留守儿童对家庭生活的期望上看,希望“与亲戚共同生活”占孩子当前严重的“亲情饥渴”,尽管如此,父母相处时感到生疏冷漠,交流困难,据调查,留守子女渲泄烦恼的途径,在心里不说,写日记”的占者不愿意采取与人交流这些正式的渲泄方式,卑心理,还有一部分主要从同龄人中获取安慰,的行为很容易蔓延,甚至出现“拉帮结伙”的现象。
二、留守儿童所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以上的调查结果我们不难看出留守儿童在成长,如下:
1、学习问题他们的学习得不到有效地督促和引导。调查显示,留守儿童中成绩优秀的不足3%,80%
2、道德品行问题长的关键时刻。和是非,不能正确地看待问题,道德缺失和不良行为。
3、心理人格问题饥渴”。
4、安全问题些不法分子的攻击对象。养严重不足,身体健康状况令人担忧。
三、留守儿童形成原因分析
监护问题 根据我对家乡宿迁市新化村的其中仅在春节回来的占
951:由于临时监护人多数文化水平低,没有能力辅导孩子学习,致使:留守儿童一般为学龄前儿童、小学生、初中生,正处于心理成由于缺乏有效监管和教育,:由于留守儿童缺乏与父母沟通交流的机会,存在严重的“亲情由于父母不在身边,没有他们直接的关爱和教育,孩子容易成为某此外,20多名的留守儿童的问卷调查,我也许由于经济原因,留守儿童父母回家42%。还有6%每隔三年回来一次,在对留守儿童采访中甚至还发现极少数五54%的留守孩子希望“和爸爸妈妈在一起”37%。这表明35%的留守子女却表示与在外打工的24%,由于缺乏或过半的孩子积压忧郁,必然产生自这样同伴的不良文化,一些越轨
发展中所呈现出的主要问题
部分留守儿童往往对事物分不清好坏容易受社会上反面现象的影响,造成一定程度的部分留守儿童由于没有父母很好的生活照顾,4/1/201
3这,%,希望“一个出去,一个在家”占“憋%,“和同学或朋友说”的占以上成绩中等或偏下。:营
1、从社会整体发展来看,农村劳动力大规模流动与城乡壁垒存在矛盾,2011年我国农村流动人口已达到2.21亿,比2010年的2.11亿增加4.7%,即增长了1000万农村流动人口,流动人口的数量不断扩大,家庭化流动趋势日益明显,但城乡二元结构使进城打工的农民工无法长期将子女带在身边给予照顾,原因在于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以及这种户籍制度相伴而生的子女免费或低收费中学,必须在原籍所在地中考、高考制度形成的壁垒,农民工无法承担子女入学的高昂费用,在简陋的农民工子弟学校入学无法解决开学考试问题。各地教材的选用不同使得这些特殊的子女在转学后面临了两地教学内容不能衔接的困境等问题,直接推动了留守儿童这一群体的产生。
2、从家庭认识来看,在经济收入与子女教育之间取舍失衡;
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了土地,也希望给下一代成长提供更充裕的经济支持。
间产生冲突时,他们往往选择前者。的原因,但不同原因导致的结果却是相同的,3、从家长自身来看,家长的教育能力与孩子教育需求之间形成落差,外出务工的家长整日忙于打工,没有时间与精力过问孩子的学习,对孩子的困惑,需求,兴趣的关注就更少了,在家里的父亲或母亲忙于空白状态,时期的中小学生,对学习、生活、自身的变化有太多的问题需要解决,但家庭不能给予他们以精神上的支持和知识上的解答。
4、从学校教育来看,课程设置与儿童身心发展不相适应
留守儿童在心理发展上存在更多的困惑与问题,疏导,需要通过教师,集体的温暖弥补亲子关系缺乏对其人格健全发展形成的消极影响,农村学校很少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组织,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这些教育内容不但对留守儿童是必要的,对生活在社会飞速发展变化这一时代的所有儿童都是必要的四、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建议
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教育、农业、公安等各个部门的积极配合和参与。
1.农民要转变观念,重视孩子的全面健康发展。留守儿童出现的诸多问题,除了农村现实生活环境的制约外,父母认为,只要能够给孩子提供好的生活条件,让孩子有实力接受更高的教育,就是对孩子负责,自己的辛苦也值得了。
较盛行,导致有的父母不重视孩子的教育。
必须改变,否则将会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
己对小孩的责任和义务,让其认识到,的教育和家庭环境,只有这样,理。因此,相关机构和人员,要清楚地告诉将要外出打工的父母,将孩子的监护权委托给老人或亲友,虽然不违法,但是,最好是能不委托就不委托,实在是必须委托的,也要慎重考虑被委托人是否具备监护能力。
教育是启蒙教育,也是影响人一生至关重要的教育,于培养身心健康的下一代。另外,还要重视亲情的培养,在外出打工期间,要尽可能地通过电话或者书信形式保持和孩子的密切联系和沟通,为了改善家庭生活,他们希望自己的生活越来越好,但在外出务工与子女就学、教育之这其中即有生活压力的原因,也有教育意识即:儿童在不完整的家庭中成长,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由于家庭生活的不完整,他们需要学校给予更多的帮助与并配备专门的心理教师,也很少有如不少另外,新的读书无用论当前在农村也比这些都是错误而且片面的观念和认识,所以,急迫的是需要让父母认识到自小孩除了需要好的生活以外,还需要良好小孩才能健康成长,也才能具有健康的人格和心还要让农民认识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经常了解孩子的学4/1/2013。2 到城市里务工谋生,也有做父母的自身在认识和观念上的偏差。家庭有利
习和生活情况;要利用务工淡季,尽可能多回家与孩子见面;在孩子生日和传统节日,应捎寄些衣物、学习用品,让孩子体会到父爱、母爱。
2.必须不断地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留守儿童大量存在和不断增多的原因,主要是农民生活贫困。其实,我国农民自古具有安土观念,他们也希望自己能够享有天伦之乐,尽到做父母的责任,如果在农村就能衣食无忧,他们是不愿背井离乡的,但是,太多的无奈使然,就像林文容的父亲说的那样:“不进城打工就赚不到钱养活全家,就没有钱供孩子上学。”所以很多农民为了改善生活和送子女上学,不得不离妻别子或者夫妻一道远离家门,去到外地打工谋生,即使他们到了城里打工也还是希望能够带上子女,一是希望能够让子女享受到父母的关爱,二是希望子女能够在城里接受较好的教育,学费等费用,最后也被迫把小孩送回老家,使这些儿童成为留守儿童。所以,如果不能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各地党委和政府要想方设法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的生活。
3.政府要落实措施,切实为留守儿童办实事。这主要有以下途径
○1.政府要重视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只要政府重视了就会有办法解决问题。如河南省采取了开办留守儿童家长学校、落实
对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进行了有益探索,式值得推广。
○2要落实教育公平的政策,改善外来民工子弟就学条件。《人民日报》曾报道,在北京的300万流动人口中,还有87.5%的孩子被高额的教育费用拒于学校的大门之外。政府要统筹管理,提高外来务工人员待遇,增加教育设施,源开办寄宿制学校、假期学校等,入学的政策,让更多的农村留守儿童能在父母打工地入学。
○3.政法部门要加强执法力度,净化社会环境。当前农村的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农村不再是一方净土。盗窃、抢劫、贩毒、吸毒、卖淫、嫖娼、赌博等不良现象在农村大量存在和发展,常不利,因此,要给留守儿童一个安宁环境,就必须净化农村社会环境,对农村进行综合治理,使农村留守儿童有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心和青少年法制学校,及时开展违法犯罪青少年矫正,乡镇开办青少年法制班,落实专门民警担任法制老师,定期开展法制教育活动;强化对“空壳”式家庭的管理,减少违法犯罪青少年漏管失控。
○4.加强农村的社区建设,发挥社区对留守儿童的监护和教育作用。社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有很大的作用,儿童的责任和权力,并在社区建立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继续教育机制,少年积极参与思想道德的修养活动,接受思想道德教育。
可是,减少和消灭留守儿童现象,6-14岁的儿童达降低收费标准。逐步建立起社会监护体系。要加强农村社区建设,使脱离学校和家庭的留守儿童能在社区继续4/1/2013 只能是一句空话。尽快提高农民的收入,”、实施关爱工程等措施,10万人,而其入学率仅为有条件的可利用已有资城市应改变按户籍 可以成立青少年维权中提供法律咨询服务,给农村社区以监护留守为此,改善他们: 这种创新模12.5%,在各引导青3 由于他们无力承担小孩高额的借读费、“春蕾计划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这些丑恶现象的存在对留守儿童非因此,4/1/2013 4
第五篇: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研究
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研究
姓名:班级:学号:
内容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背井离乡进城打工。有些农民工把子女扔给了老人监护或寄养他人,于是在我国广大农村中出现一个新的群体--留守儿童。留守儿童问题如今已经成为了一个社会性问题。通过调查走访我们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心理等方面都存在着比较突出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及政府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共同合作。关键词:留守儿童现状原因建议
一、留守儿童现状
留守儿童问题是近年来出现的一个新名词。“留守儿童” 是指农村流动人口(其中80%左右是农民工)在户籍地以外谋生时把其未成年的子女留置在户籍地而产生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具体是指与父母双方或一方分离并“留守”在农村的少年儿童。留守儿童是中国长期的城乡二元体系松动的一群“制度性孤儿”。随着农村父母离乡进城打工、经商人数的增多,农村儿童留守农村而无人照管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多,调查显示:我国有1.2亿农民常年在城市务工经商,产生了近2000万留守儿童,有资料显示,目前全国农村“留守儿童”规模已达2290万人,而且这个数字还将在未来几年成较大规模的上升趋势,其中14岁以下占86.5%,他们失去父母庇护,身心、学习、成长都面临着失管、失教和失衡,由此引发了诸多社会问题,同时,也引起了社会各界对这个群体的关注。
二、留守儿童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留守儿童的教育状况令人担忧
调查中,虽然留守儿童中不乏品学兼优、独立能力强的好学生,但成绩处于班级中下游、性情顽劣的还是占较大的比例。由于缺少有效监管,他们大多存在学习成绩差、对学习缺乏热情和进取心、自觉性不强,甚至有厌学、辍学的情况。他们的学习成绩、品德发展不尽人意。留守儿童学习成绩总体差于非留守儿童。“双差生”绝大部分产生在留守儿童中,是学校和老师的一块心病。分析原因,一是打工父母对子女总体期待不高,部分农民潜意识里认为,农村孩子学业有成的机率不大,对孩子的学习总体期望值较低。二是监护人对留守儿童学习介入过少。被委托监护人的年龄普遍偏大,文化程度偏低,很难胜任监护责任。据调查,留守儿童的监护权绝大部分是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极个别留守儿童没有监护人。这些儿童的委托监护人普遍年纪大、文化低、绝大多数是文盲或者半文盲,有的还要干农活维持自己的生活。被委托监护人有的无能力监护孩子,有的无时间监护孩子,有的无办法监护孩子。他们对孩子的行为习惯、身心发展和思想品德引导
少,存在教育发放简单粗放等问题。
(二)留守儿童心理出现偏差
父母长期在外打工,留守儿童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呵护和照顾。由于亲情缺失,儿童缺少情感和心理关怀,缺少倾诉和寻求帮助的对象,与外界不愿意接触或接触太少,导致一些留守儿童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行为孤僻等个性特征,不同程度地存在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有的留守儿童情绪消极,有的出现逆反心理、怨恨情绪。普遍表现如下:一是自我封闭,遇事不与人说。二是自卑感强,总觉得低人一等。三是缺乏爱心,有暴力倾向。留守儿童大多年龄在1-15岁之间,正是情感、品德、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有的出生几个月后,父母就外出务工,长期与父母分离,使他们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得不到满足,缺乏父母的关爱,亲情失落,产生孤独感,心理失衡。据调查显示,留守儿童想念父母的占85%,有38%的留守儿童父母每半年回来1次,30%的留守儿童父母每年回来1次,8%的留守儿童父母几年回来1次,55%的留守儿童很少与父母电话联系。父母无法了解孩子的心理变化,往往以物质弥补歉疚的情感。一些孩子不积极和监护人及老师沟通,遇事从不说,也不知道向谁诉说。因长期的自闭会使这种情绪压抑在心底,影响他们的人生及幸福感受,导致他们回避现实,不再提及和重视亲情。
(三)留守儿童生活普遍较差
由于老百姓普遍文化素质较低,大部分未掌握专长和技术,外出打工大部分从事的是劳动密集性工种,干的是苦活、累活,且工资收入微薄,只能基本维持家人和儿女的生活。儿童正是长身体的时候,由于家庭经济收入少,父母又长期在外,难以顾及到儿童的生活情况,导致部分留守儿童营养严重不足,身体健康受到极大损害。据调查显示,80%的留守儿童生活较差,20%的留守儿童生活一般。与其他孩子相比,他们缺少父母的照顾,在营养状况、身体健康等方面受到了不同层次的影响。虽然父母出去打工可以挣到一些钱,但其付出与收入相比依然是极不平衡的,所以他们在家庭生活方面是及其节俭的。父母离开后,留守儿童及其监护人在节俭方面表现的更为突出,主要表现在饮食方面,吃好是不敢奢求的,能吃饱就行。
(四)留守儿童道德行为较差
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少年,自律能力很弱。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儿童和监护人之间关系特殊,只要不犯大错,监护人对孩子的行为一般都采取认可态度,由于缺乏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不少留守儿童纪律散漫、存在行为偏差。老人带孩子会出现无意识过度溺爱的特点,从而导致孩子既软弱又自私专横。由于临时监护人文化水平低,没有能力引导和过问孩子的学习,致使留守儿童的学习得不到有效的督促和引导。不少留守孩子在学校道德品行较差,不遵守规章制度,常有迟到、旷课、逃学,说谎打架,欺负同学等行为,有的迷恋桌球室、网吧和游戏厅,甚至与社会上一些有不良习气的成人混在一起。在农村的留守儿童中,有的行为纪律散漫,存在品德不良现象,如偷鸡摸狗灯不良习性。特别是父母双方均在外务工,由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等隔代亲人照看的留守儿童,大部分监护人是重监护轻教育,甚至对留守儿童娇生惯养、放任自流,加之儿童本身自控能力较差,无法抵制现代社会中不良诱惑,因此厌学、逃学甚至辍学的现象时有发生。
(五)留守儿童安全难以得到保障
在留守儿童中,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缺乏对儿童的安全监管,加之部分监护人和代养人对留守儿童的安全教育不够、意识不强、监护不力,导致部分留守儿童的安全难以得到保障。一些孩子由于上学路途较远,经常起早摸黑,也是非常危险的,同时还面临被拐骗、抢劫等方面的安全隐患。特别是在双休、寒暑假期间,由于学校与家庭之间安全纽带衔接不上,留守儿童年幼无知,又常处于无人监护或监护不到位状态,使犯罪分子有可乘之机,导致留守儿童伤人或被伤害的安全事件时有发生;农村留守儿童由于年龄小,社会阅历少,辨别能力差,又缺乏呵护,往往成为被侵害的对象。这不能不引起社会的重视。
三、留守儿童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学校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措施不力
在调查中发现,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一是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在外,学校教师与家长的沟通难度真大,有时半年甚至一年难见留守儿童父母一面,很难反映孩子在学校的真实表现和存在的问题,难以实现家庭和学校共同教育的目的。二是学校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缺乏有效的措施,很难在学习上、生活上给留守儿童更多的关心和爱护,并针对性给留守儿童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教育环境。由于教育理念、办学条件、教育投入、师资力量等多方面的制约,农村学校很少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并配备专门的心理教师,也很少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心理、生存等方面教育,也难以有额外的安排来帮助留守儿童。家庭生活的不完整,使得“留守儿童”在心理发展上存在更多的疑惑和问题,他们需要学校给出更多的帮助和疏导,需要通过老师、集体的温暖弥补亲子关系的缺失对其人格健全发展形成的消极影响。
(二)家庭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意识淡薄
家庭教育对孩子行为、心理健康、道德观念与智力发展将起着决定的因素。家庭教育是伴随孩子的终身教育,家庭教育直接影响孩子行为、心理健康、人格与智力发展。特别是0至6岁是人生行为习惯、性格形成的关键期,但在调查中发现,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尤为淡薄。父母外出务工,由于收入普遍不高,居无定所难以将子女带在身边,错过对孩子教育的黄金期,对孩子影响极大;有的父母平时与子女缺少沟通,疏于管教,造成亲情淡漠,孩子缺乏安全感;有的父母教育方法不得法,存在用钱补偿感情的心理;祖辈隔代抚养大多偏于溺爱,以生活照顾为主,且知识、能力上也承担不了对孩子的品德培养、学习辅导的任务,使家庭道德教育处于真空状态。
(三)社会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关注不够
从社会角度来看,社会对留守儿童关注不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现象严重,对缺乏父母关爱,并在成长中留守儿童的思想上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心理、生理受到不同程度的扭曲。一是农村社会教育薄弱,教育资源缺乏,教育观念陈旧,不能有效地弥补缺乏父母关爱的留守儿童的不足;二是一些娱乐场所缺乏有效管理,在互联网、电视、书刊等文化传播媒体中,庸俗、低劣、暴力、色情等腐蚀内容屡禁不止,对缺乏父母关爱、亲情关爱的留守儿童具有腐蚀性和诱惑力。
四、对策及建议
从社会整体发展来看,农村劳动力大规模流动与城乡壁垒存在矛盾是根本原因。城镇化进程使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入城市,家庭化流动趋势日益明显。但城乡二元结构使进城务工农民不可能将子女带在身边,因为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以及随之产生的子女免费或低收费入学、必须在原籍所在地中考、高考等制度形成的壁垒,使得农民工子女面临着父母无法承担入学的高昂费用、在简陋的农民工子弟学校入学无法解决升学考试、各地教材使用的不同导致转学后两地教育内容不能衔接而陷入困境等一系列客观问题,直接导致“留守儿童”的出现。
1.加强家庭教育,正确处理外出务工与教育子女的关系
父母亲千万不能放松对子女的教育,应有开阔的眼界和长远的打算,在物质条件基本满足情况下,应该多为下一代考虑。如果没有可靠的监护人,父母外出务工时,至少要留一个在家,这对于孩子人格的培养和学业成绩都是有益的。在外打工的父母应经常和孩子保持联系,督促其生活、学习、行为;同时还应多与孩子的班主任联系,及时了解孩子的在校表现,和老师一道教育孩子,促进其健康成长。家长及监护人要树立教育新理念,提高解决儿童成长中遇到困惑的能力,正确对待儿童存在的问题,学会换位思考,既不能溺爱孩子,也不能简单粗暴地教育孩子,要对孩子的道德教育和精神需求给予更多的关注,正确教育和引导孩子。
2、健全制度,完善留守儿童的管理措施
各地政府应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合理调整学校布局,加大寄宿制中心学校建设,让留守儿童吃住学校。加强对寄宿制学校的教学、生活、安全方面的管理,对留守儿童采取寄宿制管理。加强留守儿童在双休和寒暑假期间的安全教育,解决留守儿童无人照看,学习和安全得不到保障的问题,从而解除进城务工农民工的后顾之忧。建立多种形式的留守儿童的保护网络,以基层组织为主题的管理网络,以学校老师为主的学校帮助,对留守儿童给予帮助。调整人口制度,逐步取消户籍差别,并将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与城市民工子女入学问题有机的结合起来,实行农民工“市民待遇”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问题。
3、加大投入,改善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环境
各级政府都在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民营经济和劳务经济,可见劳务经济在社会进步、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各级政府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投入要下大力气,出台有利于外出打工人员子女受教育的优惠政策,努力使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形成合力。这就要求学校教育不仅要完成校内留守儿童的教育,同时应该有意识的向留守儿童的校外生活延伸,以弥补他们在校外的生活真空,促进他们的健康发展。对此学校应充分发挥教育优势,特别注意与家长的联系沟通,提高他们对教育的认识。对于父母常年外出打工学生,老师要改革家访制度,通过电话、信件、网络等形式,向学生家长回报孩子的学习、生活和思想情况,有的放矢的进行教育疏导。针对留守儿童的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问题,定期进行心理咨询、心理矫正工作。并禁止一切影响和限制家民工子女就近入学的条条框框,免除一切不合理收费,使打工子女在教育方面享受与城市儿童同等的待遇,重新唤起他们的自信,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4、创新机制,实现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关注的有机统一
对于留守儿童,以家庭为主体,加强学校、社会的正面教育和引导,建立行之有效的家庭、学校和社会联动的运作机制。家庭要承担起教育孩子的重要责任,给予必要的家庭关爱和亲情关怀,家长要与学校和老师经常保持联系,随时了解子女的学习和生长情况,并对他们进行及时的引导教育。学校要肩负起教育好留守儿童的责任,并有针对性的开展有利于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的教育和活动,大力开发他们的潜力,激活他们的斗志,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心理承受能力。政府要加大对留守儿童关爱的宣传力度,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保证他们与健全家庭一样健康成长。
结语: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与否,关系到我国未来人口和劳动力素质,关系到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也关系到城乡社会稳定,直接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和整个社会的和谐共建。从目前现状而言,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将在一个时期内长期存在。它不仅是学校和家庭的责任,更是全社会的责任。我们必须把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当作一项希望工程,民心工程来抓,并切实落实在行动上,全面推动和谐社会的进程,关爱留守儿童。关注他们的健康成长。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发动多方力量,健全关爱机制,使留守儿童享受到同其他孩子一样的教育和关爱,形成健全的人格,促使他们健康茁壮的成长。
参考文献:搜狐新闻:2009年06月29日 新华网
腾讯网:2011年04月10日03:42广州日报
《未成年人保护法》
百度百科:留守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