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十九世纪西方音乐美学思潮中的情感美学与形式主义美学

时间:2019-05-14 00:16: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析十九世纪西方音乐美学思潮中的情感美学与形式主义美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析十九世纪西方音乐美学思潮中的情感美学与形式主义美学》。

第一篇:浅析十九世纪西方音乐美学思潮中的情感美学与形式主义美学

摘 要:本文通过对情感美学和形式主义美学观念的历史及其思辨进行简要的梳理,将这两种音乐美学思潮从人为设定的两极对立的预设前提中解放出来,进一步指出其本源在文化历史范畴中共通特性,消融了形式和表现双方,即情感美学与形式主义美学之间非此即彼的区别或对立的关系。

关键词:十九世纪西方音乐美学思潮 情感美学 形式主义美学

面对“音乐是否具有意义”,“音乐的意义是什么”这类旷古持久的美学基本问题,现代美学理论似乎更愿意将其用“他律-情感美学”或是“自律-形式主义”予以解答,并人为的将其预设为本质对立的两极,互不相让,互相排斥。在达尔豪斯看来,这样的做法是危险的,表明要“严肃的使用这些概念”,“使它们重新锐利起来”,“并尽量使它们的内涵缩减”。

在达尔豪斯对情感美学和形式主义美学观念的历史、思辨的梳理过程中,可以明晰的得到这样的启迪:表面对峙的两派理论,本质上似乎源于一脉,只是侧重点不同,表述方式有异。达尔豪斯说到:认为音乐的目的是体现和唤起感情,它和那种认为音乐是声响的数学的论点形成针锋相对的反题,深深植根于历史之中。

“感情类型学说”强调音乐的效果和心灵的感动,但前提是,音乐的感情特征主要是客观的,而且可以被客观化。也就是说,音乐本身就具备一定的情感内涵,在其自律的范畴中便包含有情感的因素。正如库特·胡贝尔的《音乐基本动机的表现》中所言,“音乐的感情特征应主要被认为是客观的”,“任何真正够格的音乐聆听,首先应该将感情客观地经验为是音乐本身的特征”,“领会一首音乐作品的感情意义,并不需要听者自己被刺激激动起来”。这里所强调的“音乐的基本情感(表情)特征”也是现代音乐符号语义学的理论基础之一。

在没有偏见的感知中,一个旋律动机并不表现沉闷,或引发听者进入沉闷的心绪,而是该旋律本身就显得沉闷。

尽管查理·巴托在《美艺术的基础和摹仿原则》一书中对器乐(绝对音乐)表示出了轻蔑与不屑,认为它“只能作为声乐模式或作为标题音乐的一种低级软弱的再造”,但其立论基础却是对音乐中“情感客观化”理念的深化。

早在15世纪末约翰内斯·廷克托里斯一部名为《音乐效果大全》的论著中就总结出了音乐的“神奇效果”:音乐可以消除悲哀,软化铁石心肠,使人升华直至神醉心迷,引人步入虔诚沉思,刺激人得意洋洋,或令人亲近智慧。他觉得“音乐是直接向自己冲来,而不是通过审美的距离对音乐进行观照”。虽有夸大之嫌,但却强调了音乐情感“客体化”的可行性。

在汉斯立克的形式主义自律论中,“音乐是音响形式的运动”最为经典,同时也成为了被抨击的首要对象。反对派认为汉斯立克所言的“形式”仅仅就是空洞的、没有意义的乐音鸣响。达尔豪斯准确和全面的剖析了汉斯立克关于“音乐形式”概念的内涵,指出“形式就是精神的表现和精神的表达形式”,“形式本身就是精神”。避免了对这一概念内涵的狭义理解。

事实上,汉斯立克并不反对音乐中情感成分的作用,而是着力将普通人的日常情绪与音乐中真正体现的意义加以区分,让音乐所表达出来的“精神”更加纯粹而不需要依附于音乐以外的因素 —— “诗意”。汉斯立克曾准确说明过他所理解的形式,是“能量”,是“从内向外塑造成型的人类心智精神”。而汉斯立克的反对者们则没有把握住他的这一思想,或者说忽视了这一思想,因而习惯上陷入将形式和内容截然对立的泥潭。对汉斯立克而言:音乐是“语言”,而作曲就是“精神用适合精神的材料进行工作”。

音乐是否具有意义,关键在于看其是否由“适合精神的”材料构建。这类有生命的质料同情感美学所强调的音乐情感的“客体化”其实并不存在本质上的区别——其前提都是将音乐视为一种“语言”而不是置于诗的统治之下的次等品。汉斯立克所反对的并不是“音乐有意义”,而是由外至内的去理解音乐的意义,或者过分的依赖于外界对于音乐本身的影响作用。如其所言:这种原始的、缺乏客观性的聆听,是“前音乐的”—— 是“病理的”,是自我放纵,是抛弃自我。

在艺术作品中,“诗意”的成分是必不可少的,这中“诗意”化的介入虽然是智力思考的结果,但就感知上却是直观的。美学是一种对待艺术的态度和诠释方法,其中的趣味判断应该前于任何智力反思。这种趣味判断是“区别好坏的一种隐蔽感觉,不用依赖任何规则和理性”。它不是空洞的玄想,而是具有“结构性”的。这种结构一方面来自于直觉凝神观照中忘我地沉浸于事物的本体,即外在的结构;另一方面,为直观所把握的外在结构只是体验事物“内在形式”的一个途径 —— 这种“内在形式”更多的在事物背后或事物之上,“在一个彼岸的世界”。

在达尔豪斯《音乐美学观念史引论》第六章——天才、热情和技巧中,达尔豪斯从音乐创造的角度去审视和理解音乐的自身价值。

第二篇:读书笔记 西方美学

读书笔记

扑朔迷离的游戏 现代西方美学史

扑朔迷离的游戏

王治河,《扑朔迷离的游戏--后现代哲学思潮研究》,1993年10月第1版, 流浪者四海为家而永远不在家,对他而言,无家存在,没有任何地方可以称其为家。第2页

“后现代文义”—词最早出现于l934年出版的菲德里柯德奥尼斯(FedericoDeonls)的《1882——1923年西班牙、拉美诗选》中,用来描述现代主义内部发生的逆动。第2页

1945年,J.哈德那特在一篇题为《后现代房屋》的文里也使用了“后现代”—词。文章写道:“我将不为我的未来的房屋想像一个浪漫的主人,我也不捍卫我的委托人的那些与‘人性’有关的怪癖偏好。不.他将是一个现代的主人,一个后现代的主人,如果这样一件事是可能的话。解放所有的敏感性、幻想或空想,他的观点、他的趣味、他的思维习惯对于一个集体工业的生活模式来说将成为最必要的,„„他将为自己要求某种内在经验,使自己从外在的控制中解放出来,从集体共识的污染中超脱出来。当世界被社会化、机械化和标准化之后,机会将还可以在家中发现。”第3页

在50年代,诗人C.奥尔森将四、五十年代出现的一批不同于艾略特诗风的新诗歌称为“后现代主义”。第3页

首次明确地在肯定的意义上使用“后现代主义”—词的是1.哈桑和L.费德勒等人。费德勒将后现代主义与当代激进的文化潮流(后人道主义、后男权、后英雄、后白种人)溶为一体。他以主张大众文学为名,试图对正统的现代主义文学

传统提出挑战。而哈桑则将后现代主义与他的“沉默文学”(theiteratureofselence)联系起来。第4页

不是所有人都存在于同样的现在,他们凭借他们在今天可以被看到这一事实而仅仅外在地存在于现在,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与别人正生活在同样的时代。——[德]恩斯特·布洛赫第6页

“按照我所提出的后现代主义观,称福柯为一个后现代思想家并不意味着他的同时代人和幸存者同样也是后现代主义者或必须成为后现代主义者。历史的中断不是同时发生在每一个人身上的,也不是同时发生在所有地方的。同一个人,同一种纪律或设置在某些方面可以是传统的,在某些方面可以是现代的,在另一些方面还可以是后现代的。”——DC霍埃:《福柯:现代抑或后现代》第8页 根据《后现代主义与大陆哲学》一书的编者H.J.席沃尔曼的考察,“哲学中的现代主义”可以追溯到培根、伽利略、笛卡尔身上,指与古代的和中世纪哲学传统的决裂。这种现代主义的世界观是以下列观念为发端的:人是自然的解释者(培根);或人是宇宙的观察者(伽利略);人们可以通过科学改造和控制世界,主体(自我)能自己证明白己,自己肯定自已。现代主义哲学试图成为“科学的”,它诉诸于一种精确的方法,而不是权威。现代主义在康德那里取得了一种新的形式:它将笛卡尔的理性土义与洛克和休漠的经验主义结合起来。这样哲学中的现代主义便具有了超验的和经验的两个方面。第9页

席沃尔曼的扫描基本上抓住了现代主义的特征:对基础、权威、统一的迷恋;视主体性为基础和中心;坚持一种抽象的事物观。而对这一切的质疑便构成了后现代主义的特征。用席沃尔曼的说法,后现代主义是对现代主义的“划界”(deUmn)。第9页

一句话,“后现代主义是破碎的,非连续的、散播的,反之,现代主义则是肯定的、中心的、连续的和统一的。”——席沃尔曼《后现代主义——哲学与艺术》第12页 D.c.霍埃则从思维方式的角度讨论了后现代主义的特征。按照他的分析,后现代主义思维方式与现代主义思维方式的一个重要区别是,“后现代主义自愿接受而不是哀叹人类思考巨型未思(grandunthoght)的东西的不可避免的无能。此外,后现代主义思维方式否认思维是完全自明的,否认存在单一的、唯一的思考“末思”的思维方式第12页

在探讨后现代主义的理论特征方面最为详尽的要数I.哈桑的研究。在《后现代转向》一书中,他专门列了一个图表,来比较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区别。从理论的角度概括一下,后现代主义在哈桑那里主要有下列儿大特征:(1)不确定性。它包括多元论、反叛、随机性、分化、模糊和破裂;(2)破碎性。这包括对综合和总体性的不信任;(3)反正统性。对权威的挑战是其重要内容;(4)非我性。抛弃将主体等同于实体的传统,(5)内在性。反对赵验性,强调心灵与语言的自生能力。第12页

罗马尼亚学者A.博泰兹认为,“视角的多面化乃是后现代主义的特征,它强调个人与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并认为只能通过解释的多元性来认识现实。这样,在科学思维中也有创造性的和诗的侧面,而人类的各种价值在后现代主义所提倡的认识论中找到了强大的支柱。”——A博泰兹:《关于人的科学哲学》译文载《国外社会科学》1989年第10期。第12页

现代西方美学史

朱立元主编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11月第三版

现代西方美学发展概况

西方人本主义美学主要指表现主义、直觉主义、精神分析美学、心理分析美学、新托马斯主义美学、存在主义美学、现象学美学、符号学美学、法兰克福学派美学、解释学美学等

所有这些流派都或明或暗到贯穿着一种意想:强调审美活动中的主体决定作用,追求审美的绝对自由与超越,用非理性因素来解释艺术创造与鉴赏的本质。这些,恰恰与以黑格尔为代表的传统美学相对立,显示了现代人本主义美学的反传统倾向。——21

本世纪西方第一位重要美学家是意大利的克罗齐,他所创立的表现主义美学,是现代人本主义第一个重要流派。——7

克罗齐美学的中心概念是“直觉”。在他看来,直觉是概念的基础,却并不依附于概念。7

生命哲学的代表柏格森也提出直觉说,他说“所谓直觉,就是一种理智的交融,这种交融使人们自己置身于对象之内,以便与其中独特的从而无法表达的东西相符合。”——9 20世纪前期的人本主义美**流中,活跃着不少心理学美学流派。如立普斯、谷鲁斯、浮龙李等人倡导的“移情说”美学,„„布洛的“心理距离说”,闵斯特堡的“艺术孤立说”——10

弗洛伊德学说实质上是关于人的精神生活的本质、结构和作用的理论,„„他把人分为本我(即“伊德”,人的本能活动)、自我(受现实伦理原则压抑和伪装的本能)、超我(完全道德化了的自我),本我属无意识;自我代表理性的判断,协调自我与现实的冲突,属前意识领域;超我就是与本我对立的道德良心,指导自我去限制本我,属意识领域。

二三十年代兴起的新托马斯主义美学的代表人物是法国的马里坦和吉尔松。他们早年都是柏格森生命哲学的信奉者,后来转而接受中世纪托马斯阿奎的神学理论。

吉尔松提出艺术美的三要素:完整性、和谐性、人领悟上帝或对上帝发生冥想。所以,真正有创造力的艺术家是宗教性的。现象学美学是德国哲学家胡塞尔创立的,主要的代表是波兰的英伽登与法国的杜夫莱纳。

存在主义认为哲学应以“人”为中心对象,认为只有人才有“存在”,人的存在是非理性的人的主观本能意识活动的表现,人的存在状态表现为存在先于本质,存在的过程是虚无化的过程。

符号学前驱,德国哲学伽卡西尔认为,创造与运用符号是人的基本特征,整个文化都是人类符号活动的结果,各种文化现象都是符号形式表示出来的人类经验,„„认为艺术不是对现实的模仿与简化,而是对现实的一种发现与强化,艺术不是感情本身而是“感情的形象”。伽达默尔认为艺术的目的与哲学一样,都是为了追问“存在”的意义。艺术作品的意义不能归结为作者的原意或意图,而恰恰在于同代或后代人对作品的理解。

现代科学主义美学的思想基础是主观经验主义与逻辑实证主义,其哲学先驱是19世纪30年代孔德的实证主义和19世纪末20世纪初马赫的经验批判主义。孔德说:“科学哲学只能指述、记录、整理人对现象世界的主观感觉(经验),找出其先后、相似关系来。”“探索那些所谓始因或目的因,对于我们来说,是绝对办不到的,也是毫无意义的。” 科学哲学美学主要通过自然主义,实用主义、语义学、分析哲学、格式塔心理学、结构主义等美学流派得到体现。

自然主义美学的第一个代表是美国的乔治桑塔亚拉。他力图把人类各种精神活动放在生物学基础上作自然主义的描述。

理性主义是人本主义的核心尺度。35 弗洛伊德、荣格对无意识领域的开拓。卡西尔对“隐喻思维”的重视;苏珊·郎

格对作为“前逻辑”方式情感核生命形式的注意;胡塞尔对逻辑理性的“悬置”;

海德格尔对“前结构”的强调和用“诗”与“思”把语言从“逻辑”与“语法”中拯救出来的努力;伽达默尔“合法的偏见”的提出;尧斯对“审美期待视界”的解释;德里达要“涂去”概念的逻辑表达方式,等等,都是从不同的角度对传统科学、逻辑理性的进攻与突破,都是对人的本质力量中非科学、逻辑理性方面的发现与张扬。38

在人类精神活动中,还存在着一个非科学、非逻辑、非理性的心灵活动领域,这就是语言、神话、宗教艺术等精神文化领域。38

在战争中,现代科学技术的一些先进成果被用来充当杀人武器,这不仅给人类造成巨大的灾难,而且在世界各国人民的心灵上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创伤。另外,人类在快速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在先进技术征服、改造自然的同时,也在许多场合破坏了自然界的平衡,环境污染、气候改变、职业病增多„„使人类面临新的生存困境与危机。39-40

恐怖与文明是分不开的——阿多诺:《启蒙的辩证法》,伦敦1973年版第14页。转引自40

马尔库塞进一步抨击逻辑理性与科学,认为理性用形式逻辑与数学结构对丰富的现实进行抽象归类或等同,造成对现实的歪曲;科学只关心事物的量及技术的应用,而不问其质及应用的目的,“把真同善、科学与伦理分割开来了”,剥夺了善、美、正义的普遍有效性,从而蜕化为变了形、奴驭人的科学。41 “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最无情的批判,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思维着的悟性成为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人的头脑以及通过它发现的原理、要求,成为一切人类活动和社会结合的基础。”——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56页。

唯意志论美学

唯意志主义产生于19世纪上半叶的德国,主要代表是德国哲学家叔本华(AuthurSchopenhauer1788-1860)、尼采(FriedrichNilhelmNietzsche,1844-1900)。叔本华出生于一个大银行家家庭,母亲是一位有才气的作家,童年被送往法国生活,1809年在哥廷根大学学医,后改学哲学。“他熟悉世界甚于熟悉书本(恩格斯语)”曾与黑格尔同时开课争学生遭惨败,听课者从未超出三个。叔本华的哲学思想可概括为三个部分:生命意志本体论、直观主义认识论、表象世界。表象乃是认识的产物,意识才是认识的动力与源泉。55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叔本华生命意志本体论的基本框架:生命意志(自在之物)——理念(意志的直接客体化)——表象、现象(意志的间接客体化)。“一切因果性,即一切物质,从而整个现实都只是对于悟性,由于悟性而存在,也只在悟性中存在,悟性表现的第一个最简单的、自来即有的作用便是对现悲观主义人生观。

叔本华对世界的本原与本质提出两个观点:“世界是我的表象”、“世界作为意志”。在他那里,全部客观世界或现象世界都是表象世界。叔本华认为,世界是为主体而存在的,“只是作为表象而存在着,也就是说,这个世界的存在完全只是就它对„„一个‘进行表象者’的关系来说的,这个进行‘表象者’就是人自己”

叔本华认为人有两个半面以两种方式存在着,一种是身体的存在,这个身体也是表象之一;另一种就是意志的存在,是人的身体活动背后的本质与意义,是主体身体的“那些表现和行为的内在的、它不了解的本质”和内在的动力,“一切客体都是现象,惟有意志是自在之物。”——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177页。转自53。

“意志本身在本质上是没有一切目的的、一切止境的,它是一个无尽的追求”也就是说,意志是一种盲目的,永无止境的、永不停息的欲求与冲动。它既是大自然又是人的本质。„„这种欲求与冲动,其目标就是生命或生存,一是维持自己的生存,二是繁衍后代,也是延长自己的生命。所以,叔本华的意志乃是生命意志。——同上235,转自53。

他(叔本华)把意志看成是先于、高于认识,认识和理性都是意志客体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是个体为了维持生存与传代(生命)需要的一种辅助工具或器械。„„也就是说,世界原本只有意志,到它客体化到认识阶段时,才出现

实世界的直观——《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37页。转自57。

直观不像理性那样求助与假设与推理,它是本身自足的。-57

生命意志的本质就是痛苦。„„“第一,这是因为一切欲求作为欲求来说,就是从缺陷,也即从痛苦中产生的。„„第二,这是因为事物的因果关系使大部分贪求必然不得满足,而意志被阻挠比畅遂的机会要多得多,于是激烈的和大量的欲求也会由此带来激烈的和大量的痛苦。原来一切痛苦原来不是别的什么,而是未曾满足的和被阻挠了的欲求。”《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497-498页。转自57。

“人的本质就在于他的意志有所追求,一个追求满足了又重新追求,为此而永远不息。”——《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360页。转自58。要达到这种直观认识的唯一实际方式就是禁欲,禁欲即否定生命意志。分为三步:⑴自愿放弃性欲。因为性欲是生命意志最坚决的表现,性欲的满足等于延长了个人的生命和繁衍新的生命,把痛苦推至无限。⑵否定痛苦。痛苦是一个尽化炉,人通过痛苦煎熬而感到绝望,从而转向内心,清心寡欲,达到超脱一切痛苦的神圣境界。⑶死亡灭绝。把意志看作万恶之源,深恶痛绝之,最后甘愿以死达到彻底的解脱与涅槃,达到“不可动摇的安宁”和“寂灭中的快乐”,寂灭的最高形式是绝食而死。

(叔本华哲学)最根本的矛盾有两个:一是哲学本体论上的唯意志论与论理学上的否定意志论的矛盾,他把世界的本体本原说成是生命意志,认为意志创造了世界与人类,但在他的论理学价值体系中,生命意志又成了万恶之源,非得彻底否定不可,由此进而否定了人类自身存在的合理性,否定了整个世界。这构成了他哲学体系中不可调和的最基本的矛盾,足以动摇其体系的根基。二是意志本体论与直观认识论的矛盾。意志是本体,认识是工具,但直观认识却可以摆脱意志的控制,直观似乎又成了本体。这一矛盾集中体现在其人生观上,一方面意志成为痛苦的根源,认识无法不屈服意志,因此人生本质即痛苦;另一方面,直观认识又能使人从禁欲走向灭绝意志,从而彻底消除痛苦,直观似乎成为凌驾于意志之上的东西。——59-60 在日常个体的认识(无论是感性或理性)中,人们不可能认识不受根据律制约的理念,而只能滞留于表象世界(现象界),认识服从于根据律的个别事物。只有在认识主体挣脱了意志、欲望的束缚,上升为纯粹的直观状态——“观审”时,才能超越于根据律所左右的表象世界个别事物,而直接认识普遍的理念。这种状态“是在认识挣脱了它为意志服务的这一关系时,突然发生的。这正是由于主体已不再仅仅是个体的,而已是认识的纯粹而不带意志的主体了,这种主体已经不再按根据律来推敲那些关系了,而是栖息于、沉浸于眼前对象的亲切观审中,超然于该对象和任何其他对象的关系之外”。——《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249页。转自62页。

这观审状态,从主体来说是一种“自失”或自我丧失于对象之中,“也既是说人们忘记了他的个体,忘记了他的意志。他已仅仅只是作为纯粹的主体,作为客体的镜子而存在;好像仅仅只有对象的存在而没有感知这对象的人了。”《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2500页。转自62页。

这种“自失”实际上只失去了主体的个体性、感性的功利性和理性的根据律的束缚,而成为一种“纯粹的主体”,叔本华称之为“明亮的世界眼”—62页 而当主体进入观审状态时,与客体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客体也摆脱根据律的束缚成为“纯粹的客体”,即理念。——62页。“当我们称一个对象为美的时候,我们的意思是说这对象是我们审美观赏的客体,而这又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就是说看到这客体就把我们变为客观的了,即是说我们在观赏这客体时,我们所意识到的自己已不是个体的人,而是纯粹无

意识的认识的主体了,另一方面就是说在对象中已不是个别事物,而是认识到一

个理念;„„比方说当我们以审美的,也即是艺术的眼光观察一棵树,那我们并不是认识了这棵树,而是认识了树的理念;至于所观察的是这棵树还是其几千年前枝繁叶茂的祖先,观察者是这一个还是任何另一个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活着的个体,那就立即无足重轻了,这时个别事物和认识着的个体随着根据律的取消而一同取消了,剩下来的除理念认识的纯粹主体外,再没有什么了。”——《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291-292页。转自63

叔本华的审美“观审”论有三个基本特点。一是强调美的非功利性。他直接继承了康德关于审美“鉴赏判断的快感是没有任何利害关系”的观点。二是主张审美的非理性。三是暗示了审美的主体性。

叔本华提出了美的三种形态:优美、壮美、媚美。

所谓优美(感),是指在观审中,认识的对象由于其形态很容易成为其理念的代表,使主体布置不觉就摆脱了意志和为意志服务的对于关系(根据律)的认识,从而进到纯粹直观的状态,而壮美(感),则是由于认识的对象与主体的意志存在某种敌对关系,因而只有靠主体的强制努力才能摆脱这种敌对关系达到纯粹观审状态。——66页。

“我所理解的媚美是直接对意志的自荐,许以满足而激动意志的东西。”„„显然,媚美实际上已经不是真正的美了,因为它已经超出纯粹的审美关系,(观审)而陷入欲求、功利关系中了。——68

“艺术复制着由纯粹观审而掌握的永恒理念,复制着世界一切现象中本质的和常住的东西。”——《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258页。转自69页 “艺术是唯一源泉就是对理念的认识,它唯一的目标就是传达这一认识。”——《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258页。转自69页

作为表象的这世界,要是人们把它和欲求分开,孤立地加以考察,仅仅只让它来占领全部意识,就是人生中最令人愉快和唯一纯洁无罪的一面。——那么,我们要把艺术看作这一切东西的上升、加强和更完美的发展。”《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369页。转自71页

叔本华把天才的本质规定为摆脱意志进入纯粹观审的能力,想象力“是天才性能的基本构成部分”。天才与常人的区别在于,普通人决不可能持续地进行“完全不计利害的观察”,即观审或静观。“一个聪明人,就他是精明人来说,当他正是精明的时候,就不是天才;而人。

“从生存获得最大成果和最大享受的秘密是:生活在险境中。”——尼采全

集85

‘酒神精神的一个重要标志,乃是支配你自己,使你自己坚强。《看那这人》85 一个天才的人,就他是天才来说,当他是天才的时候就不精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265页。转自74页

叔本华把艺术分为四类:按层次高低依次为建筑艺术、造型艺术、文艺(文学)、音乐。

尼采

尼采(FriedrichNilhelmNietzsche,1844-1900),德国哲学家,出身于乡村牧师家庭,其父与普鲁士国王是故交,故从小接受的是贵族教育。他曾自负地说:“格言、警句——在这方面我在德国人中是首屈一指的大师。”

尼采把世界分为本体与现象两方面,而把世界的本质归结为“永恒生命”。尼采的生命意志本体论摒弃了叔本华否定、灭绝生命意志的悲观主义成分,注入了创造奋斗、进击和热爱人生的肯定生命意志的精神,在尼采思想的中后期,这种积极进取的生命意志本体论进一步发展、完善,并形成“强力意志本体论”。肯定生命,哪怕是在它最异样最艰难的问题上;生命意志在其最高类型的牺牲中,为自身不可穷竭而欢欣鼓舞——我称这为酒神精神。《偶像的黄昏》84 上帝这个概念是作为与生命相对立的概念而发明的,因而是生命的最大的敌

尼采强调生命基本冲动不在于自我保存,而是“最求力量的扩展”;竞争不是处于贫乏,而是由于丰裕、过剩所形成的争优势、发展、扩大和强力。因此,强力意志固然也是生命意志,但不是“求生命的意志”,而是“求强力的意志” 尼采把强力意志贯穿到时空关系中,提出历史“永恒轮回说”。他说:“世界就是:一种巨大无匹的力量,无始无终;一种常驻不变的力量,永远不变大变小,永不消耗,永远在流转易形,而总量不变„„”

尼采根本否认了真实世界的存在与可认识性。他把一部西方哲学史概括为“真实世界”逐渐变为“寓言”的过程。他说:“存在是一个空洞的虚构,‘假象’的世界是唯一的世界,‘真实的世界’是编造出来的。”(《偶像的黄昏》)88 “现象世界是个加工改造过的世界,是我们感觉的现实世界。与这个现象世界相对的并非‘真实世界’,而只是一片混乱、毫无形态无法表述的感觉世界”89

尼采提出透视主义的认识原理,并认为有三个层次的透视视界制约着人的认知:

1、从对生命的保存和发展有无益处去选择感官和感知。他说:“我们具有感官,只是为了选择这样一些感觉——我们必须依靠它们,才能保存自己”

2、从生命实践需要出发,用逻辑、规则、范畴等理性思维手段去整理世界。

3、语言作为认识现实的必经之途,本身也限制了人的认识。他认为语言有遮蔽、歪曲内外在世界的作用。

尼采认为,认识过程经过三重视界的透视,所获得的不是对世界之真的认识,二是主体对对象的价值评判,是主体从价值关系出发塞入对象的自我:“人在最后的事物中找出的东西,不过是他自己塞入事物的东西。” 尼采把认识过程看成是人通过直觉体验自己生命和强力意志的过程。“人类认识世界的程度与人类认识自己的程度密不可分,就是说,人类认识世界的深度与人类对自己及其复杂性的惊讶性相一致。” 尼采认为,人与动物最根本的区别在于人是“尚未定型的动物”,因此人还有自由发展的余地和无限多的可能性。

尼采认为“人是非动物和超动物,上等人是非人和超人。”

尼采认为,日神和酒神分别象征着宇宙、自然、人类的两种基本的生命本能和原始力量。日神象征着美的外观的幻觉力量,酒神则表现惊骇狂烈的情绪放纵的力量。日神展现为“梦”的幻境和美的形象,酒神则借“醉”态表现为激情的狂烈。

日神精神表现为梦境,是幻想的,外观的;酒神精神表现为醉态,是惊骇的,狂喜的。日神精神在情感上是有节制的、适度的宁静;酒神精神是无节制的,是性与力的放纵。日神的形而上意义表现为其预言能力,和把“个体化原理”化作审美的幻象从而超越之。酒神则显示为“永恒的本原的艺术力量。代表日神精神的典型艺术是造型艺术,代表酒神精神的典型艺术是非造型艺术。

海德格尔

海德格尔(1889-1976),出生于德国默斯基尔希,主要著作有《存在与时间》(1927)、《论真理的本质》(1929)、《什么是形而上学》(1929)、《论人道主义》(1947)、《形而上学导言》(1953)、《林中路》(1953)、《尼采》(1961-1962)、《诗·语言·思》等。

在一系列著作中,海德格尔吸收了克尔凯戈尔等人的思想成果,系统地阐发了他的存在主义哲学。632

无论柏拉图的“理念”、是笛卡儿的“我思”、斯宾诺莎的“实体”、康德的“自在之物”、黑格尔的“绝对精神”,还是马克思的“物质”,都还不是真正的存在。问题就在于传统的本体论提问题的方法不对,不应当以“存在是什么”这种方式提出问题,而应当代之以这样一个问题:“存在何以成为存在”633 海德格尔认为,哲学应当研究的是“存在(DasSein)”,而不是“存在者(DasSeiende)”。633 他认为,只有通过一种特殊的存在者——此在(DaSein)才能领悟存在。他所说的此在实际上就是人。人为什么能够领悟存在呢?这是因为“对存在的领悟本身就是此在的存在规定”。作为一种特殊存在者的人,是一个尚待规定的存在者,他能决定自己的存在方式,追问自己为什么存在,询问存在的意义。634 此在“这种存在者,就是我们自己向来所是存在者,我们用此在这个术语来称呼这种存在者”。海德格尔的全部哲学就是从对此在的探讨出发的。634 他认为此在的最基本的存在状态是“在世”。在世也就是人处在“被抛状态”。也就是说,人要面对人生,承担自己的责任。634

人在世的基本状态是“烦”、“畏”、“死”。烦的基本含意是焦虑;畏是人面对敌视他的世界产生的茫然失措的情绪。

海德格尔认为,每一件艺术品都有一个自己的世界,这个世界是由天、地、神、人自由结合在一起的“反映游戏”所构成的。„„他举古希腊神殿的例子加以说明,认为,神殿根植于大地,拔地而起,它把大地遮蔽于它之下,同时又与天相接。神殿的屋顶用柱子支撑,这样它形成的空间既向外敞开,又对外关闭。因此,神殿就是存在的直观的敞开性和遮蔽性者两种原初力量相互联系相互斗争的产物。天是敞开性的场所,而地是遮蔽性的场所

海德格尔认为,艺术品不能单纯地归结为物,不过,它的一个基本前提乃是作为一种物,具有物性。„„因此,艺术品也包含着这四者的内在联系。他曾以壶为例说明这种物的本性。壶的性质不是由他的底和四壁所能说明的,而只能以它所包容的虚空加以说明。正是由于这种虚空才使它成为壶。而虚空可以容纳和贮存注入物,注入物从壶里倒出,就是赠送。对于赠送的收集成为赠物,在赠物中同时含有天和地。因为壶的注入物若是水,那么,水来自山泉,从而涉及了泉,语言的作用在于通过它的作用使存在者敞亮,一词来保护存在者。在语言中,最纯粹的东西和最晦暗的东西,亦即最复杂的东西和最简单的东西都可以用言词表达出来。——《文艺美学》

萨特(1905-1980)

存在是一切现象的基础,它既具有现象性,又具有超现象性。超现象的存在是自在的存在,自为的存在则是具有想象的存在。642 泉则涉及岩石,岩石涉及土壤,水是天地联姻的赐予物,雨来自天上,又渗入大地。另一方面,水既可以供人饮用解渴,又可以用于供奉神明。这样,在赠物中,天地神人联系在一起了,从而壶的本性得到了规定。635 “艺术品以自己的方式敞开了存在者的存在。这种敞开就是揭示,也就是说,存在者的真理是在作品中实现的。在艺术品中,存在者的真理自行置入作品。艺术就是自行置入的真理。”——《诗歌,语言,思想》的39页 海德格尔通过对凡高的油画《农鞋》的分析说明作品对真理的显现:“从农鞋磨损的黑洞洞的口子中,凝聚着劳动步履的艰辛。在这双硬邦邦、沉甸甸的破旧农鞋里,凝聚着那寒风料峭中,在一望无际的永远单调的田垄上迈出的步履的坚韧雨滞缓。鞋面上沾着温润的沃土。黄昏中,这双鞋在田间小径上踽踽独行。在这双鞋中,回响着大地无声的召唤,显露着大地对成熟的谷物的馈赠,也透露着冬天的荒野中大地的冬眠。着这农鞋浸透了对于聊以糊口的面包的担忧和战胜了贫困的无言的喜悦,隐含着分娩阵痛时的哆嗦和死亡逼进时的颤栗。着农鞋属于大地,大地在农妇的世界中得到了保存。”——同上 人类拥有了最危险的东西——语言,来证实自己的存在——《荷尔德林与诗的本质》

语言之所以是危险的,是因为通过语言,“人被开启而明晓自己作为存在者,得为自己的存在而苦恼焦心,作为一个非存在者又使自己失望荷不满。”

萨特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包含三个核心内容:

1、存在先于本质。他认为人首先是存在,然后才按照自己的思想造就自身,而物的本质则是事先被人规定好了的。

2、人是绝对自由的。人面前充满各种可能性的括弧,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我选择、自我设计来填充这一括弧。

想象是一种活动,它通过不是由于本身的缘故,而仅仅是作为意象化对象的一个“相似的替代品”所给予的物理或心理内容,具体指向一个不在场或非实存的对象——《想象》

萨特认为,想象具有四个特征:第一,它是一种意识;第二,它具有近似观察的性质;第三,想象性意识把对象设定为虚无;第四,它具有自发性。萨特认为,美的本质只能由想象来界定。他说:“现实的东西决不是美的,美是一种只适合于想象的东西的价值,而且这种价值在其基本结构上又是指对世界的否定。”《想象心理学》

我们称之为美的,正是那些非现实对象的具像化。——《想象心理学》 人之所以能够从事想象,也正是因为他是超验性自由的。但是,反过来说,曾经成为一种心理和经验的功能的那种想象,却又是世界当中的经验的人的自由的必要条件——想象心理学645

在萨特看来,美的本质也是以自由为基础的。美也就是对于现实世界的否定,从根本上摆脱世界。

萨特的一个基本看法是:实际存在的世界是一种“自在的存在”,是一片混沌,是一个巨大的虚无,是偶然的和荒谬的。

萨特明确指出,在艺术作品中,“审美的对象是某种非现实的东西”。例如,现遮蔽了无限的无知。人的能动性在于去蔽,去蔽越多,真理的显现就越丰富。

人的存在是一切存在者的基础,人是一种不断超越的存在者。

此在,既是时间上的“此”,即此时的存在者;也是空间上的“此”,即此地的存在者。人生存的环境就是人生存的内容。

绘画作品,而现实的东西如画布、颜料并不是审美对象。

萨特认为,自由最基本的含意就是在世界中选择自我。我们之所以产生了美感,是因为我们在审美对象中发现了自由。649 自由不是任何存在,它是人的存在,„„人并非有时是自由人,有时是奴隶,因为人要么是完全彻底的自由,要么干脆不存在。——萨特,651

西方文论笔记王攸欣老师

形式主义批评思潮,大文学概念,认为文学与哲学、社会批评是一体的。文学生存论,西方现象学描述下的人的生存,文学是人的一种生存方式。文学的根本性质是生存。

胡塞尔抛开现象后面的所谓本质,直观现象世界,人所感觉到的一切即意识。

海德格尔:解释学的现象学。显现即真理,显现同时又是遮蔽。有限的显

任何此在都不是现成的,而是生生不息的;每一个此在都是独特的、不可归类的、不可重复的。

世界是人所显现的世界,人是显现在世界中的人,这里没有主体和客体之分。世界构成了人生存的基本内容。

生存先于本质,人没有固定的本质,人在生存结束之后才显示其本质。人无法实证真理的正确性。

先在视界:在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文学视界。

文学生存的内容根本无法分离出所谓纯文学。文学中充盈的是人们通过人文学术思维所获得的生活内容。在20世纪以前的中国和19世纪以前的西方,文学指的是学术。在中国的传统范畴中,根本就没有一个词可以涵盖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四个方面。且这四者之间也没有共性,没有本质上的一致性,我们只是拿“文学”这个词语来职称这四者。

诗词曲被统称为诗歌,但是,它们既没有共同的起源,也没有共同的本质特征。

文论的分类可以以文本、作者、读者、世界之间的关系为标准来划分:侧重于作者-文本的文论有心理分析理论;侧重于读者-文本的有接受美学、解释学、现象学;侧重于世界-文本的有现实主义、历时批判、文化批判,专注于文本的有形式主义、结构主义、叙事学。生存就是真理,生存就是世界本身,人的认识力照亮了世界,创造了世界。性的语言即话语,我恩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向权力话语宣战的时代。

认识也是生存的一部分,是生存的一种基本样式。

文学的背后并不存在着别的的东西——客观世界、理性世界、精神世界、感情世界——这些东西其实就是文学本身。

把文学作品看成一个独立于人的、自足的个体,或者看成一个更大文本的一部分,这种形式主义理论曾经在20世纪占据主导地位。

后现代主义是对现代主义的反叛,现代主义有着普遍主义和本质主义的倾向,突出主体性,强调人对世界的认识,后现代主义则反普遍主义,反本质主义,消解主体性。

后现代主义对现代主义的认识:现代主义的本质是启蒙,即以理性取代信仰,用批判精神取代迷信,用人这个主体取代上帝,人是一切价值的根源。启蒙由3个方面构成:⑴知识真理,⑵人的普遍解放,⑶人的主体性神化。启蒙企图获得世界的永恒真理,揭示客观主观世界的真相。启蒙构成了现代主义的核心内容。现代主义的叙事是一种大叙事。

后现代主义的特征:

1、反基础主义。基础主义相信存在着某种永恒不变的知识基础。传统基础主义的代表是黑格尔的绝对精神论,现代分析哲学是现代基础主义的代表,他们试图通过语言分析来确定什么是可以认识的界限。从柏拉图到胡塞尔都在试图寻找这个认识世界的基础。后现代主义根本不承认存在这么一个基础,任何所谓永恒的基础都是一个创造物,是人的一种构建,不是一个真实存在。

他们认为,深度模式是基础主义是的一个变体,后现代主义只谈论语言,而不讨论其背后的“深层次的”的东西。

他们反对由基础主义而产生的等级观念,认为人的本质是由社会、语言编织起来的,事物的多样性、复杂性就是其本质。用言语构成的带有倾向性、系统

他们认为,后工业时代带来的知识爆炸给人们带来的是把握现实的不确定性。

2、非中心主义。不承认存在永恒的、中心的东西,也没有可以指导人行动的东西,理念、理性、真理、科学、人,都不可能构成中心。

不是人在说话,而是话在说人,所以人不是主体。是社会、经济、文化决定着人的生活,而不是人决定自己的生活,人的自由是被规定了的,后人道主义其实就是反人道主义,他们首先发对的是人道主义的基础——人,否定人的此在。他们认为,人道主义假设了人的建构性、超越性、超验性、自由性,人道主义是人为中心的,是用人代替了上帝的宗教,人道主义的观点反映了人的自大。

人知识语言游戏种的一个词。角色是人的唯一表现方式,肉体、灵魂、性、理性、精神都不是人的本质。

解构主义是后现代主义的基本精神。它把一切东西还原城支离破碎的部件,它甚至消解整个人类文明。

德里达批评西方传统哲学的逻格斯(logos)中心论,logos是逻辑的词根,所谓逻格斯中心论,就是企图找到一个表象背后的基本的东西的理论,也就是在场的本体论。Logos的意思是内在的理性,略同于中国的“道”。言语总是与特定的情境相伴出现的,它是特定的,透明的,而文字总是脱离情境,因而容易产生歧义。

书写,原书写是解构主义掷向结构主义的手榴弹,它自我炸裂后也炸裂对手,他们并不需要把书写树立起来 分延(de-fferance)即差异与延续,分是空间的,延是时间的。语言只有在分延种才能显示其意义,单个的词是不含有任何意义的。语言的能指与所指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所指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因为它几乎可以是一切事物。实际存在的只有流动的意指。

一个词的出现总是受到其他未出现的词的影响,这种影响即痕迹。痕迹暗示了词语无穷无尽的信息。

所有的文本都是未完成的的文本,它们是由各种各样的痕迹编织出来的,文本就是互文。

增补逻辑认为,一切事务都是亦此亦彼,所有呈现物都是未呈现物的一个特例,呈现物实在与未呈现物的比较中出现的。呈现物与未呈现物相比,没有任何优先性,但是,人们总是只关注呈现在眼前的事物。

在场与不在场,现象与概念,中心与边缘,理性与情感,主体与客体,都是无法区分的,因为它们是相互转换的。

第三篇:音乐美学论文

内容摘要:

经过一个学期的音乐美学课的学习,我的体会颇多。尤其是老师在讲音乐欣赏活动的美学原理中的音乐欣赏的一般本质时深深触动我。音乐欣赏是音乐审美实践活动最基本的形式。聆听音乐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而理解音乐欣赏的本质则有助于我们对音乐作品欣赏与理解。关键字:

音乐欣赏 音乐欣赏的本质 韦伯 《自由射手》歌剧

从美学上认识音乐欣赏的本质

在经过一个学期学习音乐美学,老师孜孜不倦的讲解,让我懂得什么是美,美在音乐中是如何体现的,也让我逐渐感觉到音乐的美其实就在我们的周围。音乐美可以大到一步庞大的音乐著作,小到我们身边几个动作发出的音响。也让我明白了罗丹的一句话“美到处都有,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今天,我就从美学角度上谈谈我对音乐欣赏本质观点欣赏的理解。

音乐欣赏是音乐审美实践活动最基本的形式。聆听音乐,感受音乐的美,早已成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脱离了音乐欣赏,离开了听众,音乐创作活动和表演活动也就会失去意义。在课堂上,老师已经为我们详细的讲解了音乐欣赏的本质有:

1.听觉审美的需要是人类本质力量的显现。我们人的耳朵不仅有接受外部信息的功能,还有对音乐美与丑的判断,即听觉审美的能力。

2.感性体验是音乐欣赏的根本目的。

我们人通过听觉获得对音乐内容的体验,享受从美好的音乐感觉来获得音乐价值。

3.理性认识对音乐欣赏活动具有强化作用。

理性认识我认为就是在欣赏一部音乐作品之前,我们对作品所作的功课,即了解这部音乐作品创作的背景,以及作曲家的生平品经历和他所处的历史环境。

下面我用实例来解释一下我对音乐欣赏活动的本质的理解。我第一次听《自由射手》歌剧时,只是知道到这部歌剧大概内容是讲,一个守林园马克斯与护林官的女儿相爱。为了能与阿加特成婚,马克斯必须在射击比赛中获胜。第一天马克斯在射击比赛中失败了,为此他忧心忡忡。这时出现了一个猎人轿卡帕尔,卡帕尔把自己的灵魂卖给了魔鬼,为了赎回自己的灵魂,他骗了马克斯去与魔鬼交换一种叫百发百中的魔弹。魔鬼给了马克斯七发魔弹,并告诉他第七发子弹打中的猎物要归魔鬼所有。第二天,比赛时马克斯六发全中。王子命马克斯用最后一发子弹射向一只白鸽,但是没想到这只白鸽居然是与他相爱的阿加特化身。王子特别生气,决定要治马克斯的罪,就在这时,丛林中走出一位老人为马克斯求情,最后马克斯与阿加特终于结为伴侣的爱情故事。

欣赏音乐剧时,我其实很不理解音乐为什么这样出现。只能感觉到音乐律动所带来的美。通过这一节课的讲解,我知道欣赏音乐要有听觉审美,通过音乐审美对音乐内容的感受。再通过了解音乐作品的写作背景,以及与作曲家的生平及他所处的历史环境。于是我又重新对这部歌剧进行了一番功课。

《自由射手》又叫《魔弹射手》,是浪漫主义时期最具代表人物韦伯的作品。韦伯创作高峰是他完成《自由射手》,这部作品也被认为是最具有浪漫主义特征的德国民族歌剧。浪漫主义音乐形成于法国大革命后的复辟与反复辟的历史时期,浪漫主义的作曲家在黑暗社会现实下,他们强烈渴望追求新的社会理想,阐发新的音乐思想,表达自我的感情色彩。这些在韦伯的《自由射手》都有体现。歌剧的序曲用圆号和单簧管的配合表现了作者向往的社会生活。森林自由和平,欢乐的生活。突出了猎人马克斯与护林官女儿阿加特相爱的浪漫气息。第一幕中马克斯在射击比赛中失败所唱的宣叙调和咏叹调“无法忍受失败的痛苦”,表现出主人公内心的绝望,然后用抒情的咏叹调表述自己的失败回忆起以前欢乐的记忆不由得心痛,最后能听到单簧管显示出主人公内心的矛盾,也为下一幕做了铺垫。第二幕,主人公向恶势力屈服,也表现了浪漫主义时期社会的黑暗与不公平。祈祷歌“微风轻吹,将我祷告带上天”表现力女主人公善良的心。第三幕,带有民族风格的合唱“猎人大合唱”雄伟壮观,与序曲中的圆号描写的森林自然景色相互照应,也能从这里表达出韦伯对生活的美好憧憬。

从韦伯这一部作品能够深刻体会到音乐欣赏活动本质,理解认识对我们欣赏音乐审美力的提高起到很大的作用。

以上,就是我对音乐欣赏的本质从美学方面的理解。

音乐学院

第四篇:《当代西方美学》读后感

当代西方美学呈现出一个总体倾向——舍弃传统的“自上而下”的思辨方法,而采取“自下而上”的经验主义方法。书中提到20世纪以来,随着二战的爆发,欧洲大陆哲学在英美等国家的“水土不服”,美学中出现了经验主义抬头和理性主义式微的现象。如果说康德、黑格尔思辨的美学体系遵循的是一种理性原则的话,那么当代西方美学思想更多遵循的是一种经验原则。作者还认为,美学按可划分为“科学美学”和“分析美学”。并以此将本书第一章中分述的10种美学流派一分为二。

科学美学

阿恩海姆、弗洛伊德与荣格的美学论证本身便是科学的一个分支,他们通过采用实验现象和临床经验等论证来研究美学问题,对艺术创造和艺术欣赏的动力作出心理学上的分析,成为了心理美学的代表。阿恩海姆的美学思想是建立在完形心理学上的,他认为知觉是艺术思维的基础,并且用“方向性的张力”去解释似动现象。

弗洛伊德则以精神分析学说解释艺术创造的原动力、艺术的功用等问题。他认为艺术家是受到过剩本能欲望的推动而从事艺术创造以在幻想的世界中满足自己。同时提出“诱惑的奖赏”这一概念,将艺术作品形式的美视为对诱惑的奖赏。荣格他提出集体无意识及其原型是人类艺术创造的动力,反对文化起源于精力过剩的说法。

自然主义美学的乔治·桑塔耶那,对“美”和“表现”两种审美现象作出心理学上的解释。他认为美是客观化了的快感,将美的产生归功于人的情感。

实用主义美学的约翰·杜威认为艺术就是经验,审美经验不可与日常生活经验分离。佩珀同样推崇认识源于经验的观点,认为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要在对艺术作品的实际感受和评价中方能实现。

新自然主义美学流派的托马斯·芒罗不赞同将美学局限抽象定义和概念分析上,主张从艺术的具体现象,以类似自然科学研究的实验方法来研究美。

表现论美学的科林·伍德认为再现艺术是伪艺术,只有表现情感的艺术才是真正的艺术。强调情感与想象活动对艺术创造的作用。阿诺里德同样主张知觉的对象必须被表现才可构成审美对象,只有完美地被表现了才可达到美。

现象美学的杜夫海纳揭示了审美对象与其他一般知觉对象的区别,突显具有智慧、富含情感的审美知觉。“只有当审美对象存在于鉴赏者意识中的时候,它才是完整。”

分析美学

新实证主义美学的理查兹区分了情感语言和符号语言,并认为美属于后者,是一种主观的情感反应。他还美的本质进行讨论是没有意义的,持相同看法的还有分析美学的维特根斯坦。维特根斯坦认为语言的含义是处于流动中的,所以无法对美和艺术做出定义。他的追随者韦兹也提出艺术是一个开放式的概念,属于类概念。只有属于亚概念的各种具体艺术才可以被定义。符号论美学的卡西尔提出艺术是一种承载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既有物质呈现,又包括精神外观。延续卡西尔观点的朗格还将自我表现与表现区分开来,认为艺术的作用和其本质不等同。

从书得第一章可以看出当代西方美学派别林立,纷繁复杂。这些美学理论多依附于各种学科来建立,包括哲学、心理学、语言学或社会学等。其实关于美的讨论已经持续了两千年之久,至今依然众说纷纭。以美的本质为例,客观论、主观论以及主客观论均得到一定数量的美学家支持。书中提到有关客观论的几种见解。“美是事物的一种客观属性。”这种观点颇有“你见或不见,美就在那里不来不去”的意味。因为它是不依靠人的主观能动而存在的,相反在审美的过程中,审美主体只是被动地“吸收”了事物固有的审美属性。有人认为这种属性是自然属性。事物的物理属性和形式构成了美,如线、形、色、质、味等等。像希腊人推崇美在于比例和谐。蔡沁提出了黄金分割律,费希纳用测试的方法得出一种愉快的经验标准„„这种理论无疑是为美设定了一个客观的标准,而忽略了人的差异性和历史的差异性。

我个人认为美不是物质的一种属性,而是人所确定的一种价值。并非某一事物的审美属性均能够“打动”人心。因为知觉主体的生理条件不尽相同,面对同一“形式刺激”也可能有不同的感受。加之知觉主体自身的人生经验和价值观念,审美就变得更加复杂。也有的人认为这种属性是社会属性。如“有用就是美”的观点,美的审美属性在于对人类有实用价值的属性。此种标准也必须放在特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中去考察。梅里尔提出的审美判断的普遍有效性的观点被认为主观论者最正面的反驳。他认为审美判断又正确和错误之分。一般来说,人们都应该在某一具体审美对象上取得一致的判断。未能做到这点的便是审美判断错误。其实梅里尔是避开了美的标准,而建立起审美判断的标准——将整个人类社会的审美统筹起来,预先设定有一种正确的判断标准并且适用于所有人。个人的好恶是导致审美主体做出错误判断的原因。那么这种标准具体是什么?谁拥有有限解释权?会不会造成权威压迫的问题?这都值得思考。从历史上看,人们不是先有了公认的、客观的标准,才去创造美的现实,而是在理论的总结出现以前很久,就有了这种创造,这个事实要求人们重新认识理论的功能、作用以及方法。乔德却认为自然界存在着一种可以脱离人而独立存在的美,用不着有人去感受它,它也是美的。虽然在人类出现之前,自然界依旧存在,但是在人类出现之前,自然美却不见得存在。这便又回归到“美不是物质的一种属性,而是人所确定的一种价值”上了。

第五篇:美学与修养

一、美学的含义及美的本质的探讨

(一)什么是美学。人类对于美的认识,从原始人开始就有了初级的爱美、表现美、创造美的活动。到了近代,对于美的研究已成为人们难以舍离的物质和精神的需求,虽然是有意或无意的,由此美学理论应运而生。人都有美感的能力,但不是天生的,而是在社会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美感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形象的直接性和可感性。离开了具体的形象,美感就不存在。故此,美感是形象性、思想性和社会性的统一体。随着美和美感的发展,出现了作为审美意识集中表现的艺术,在长期艺术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了艺术理论。因此,我们将美学定义为是研究美、美感和艺术美的科学。

(二)美的本质。理论界将美的本质定义为:美是事物所具有的该事物的一定特性与社会人们意念正方向指向的极致部分高度和合而形成的关系属性。美这个词的中国含义,是使人感到愉悦的对象。美的事物之所以能引起人们的喜悦,就是由于里面包含了人类的一种最珍贵的特性——实践中的自由创造。由此,美产生于人的自由创造中,美只相对于人才有其意义。

二、美学在生活中的体现

有人说“美学”很“玄”,其实在日常生活中,“美学”无处不在。审美知觉具有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等特点。当我们在公园里散步时,不仅会看到绿色的草坪,造型别致的假山,还会听到小鸟的欢叫声,潺潺的流水声,而且还会意识到:这是由绿草、假山、溪流和小鸟等组成的美丽花园。这个有关花园的整体形象,体现了审美知觉的整体性。

人们在感知现实对象时,还会根据以往的知识和经验来解释它并理解它。由于理解,就会使审美知觉更为深刻。相关的知识、经验越丰实,对该事物审美知觉的内容就越多,认识也就越深刻。音乐家在欣赏交响乐的时候,肯定要比乐盲感受到的知觉内容要丰实。他们可以通过音色的高低、节奏的变化、指挥的手势等方面,来感受乐曲所表达的、深刻的情感内容。而这些对乐盲而言就毫无知觉上的美感。

美学上的理解是需要相关知识为依托的。专门的知识才会有专门的理解,只有深刻的理解,才会有充分的感受。由于理解,才会使得人们的知觉更加精确,并能大大加快认识的速度,拓展认识的宽度。人们在知觉条件改变以后,在一定的范围内,知觉的映象仍然会保持相对不变。

当人们在看一台圆挂钟时,尽管视角不同,落在人们视网膜上的图像,很可能是长方形、椭圆形,也可能是正方形,但人们总会把这台钟,感知为圆形。这就是审美知觉中的恒常性原理。这个原理在人们的生活实践中意义十分重大。它驱使人们在各种情况下,要按事物的本来面貌来反映事物,从而使人们按对象的实际情况来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一切违背客观事物本来面目的“人治”行为,不仅是愚蠢的,也是丑陋的。之所以是丑陋的,归根到底是在违背客观规律的同时也违背了审美知觉的规律。

什么是美学

美的本质与形态,美的类型,美感的本质特征,美感的心理素质,美感的差异性、普遍性,审美主体的提高(美育),从而提高认识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的美学理论知识分析、评论、鉴赏文学艺术的美、大自然的美、社会生活中的美,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美学是研究人类审美活动的科学。作为大学人文素质教育课,美学课的重点是介绍人类审美活动的最基本情形,切实培养大学生们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是大学美育中的基础理论课程,面向全校文理科各专业学生开放。只要你爱美,它就与你有关

蒙那丽莎的微笑

文里的西施,是春秋末年越国的美女,传说此女绝色盖世无双,有沉鱼落燕之容,闭月羞花之貌,被誉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首席美女-------中华第一美女。女性美的理想标准是什么?整体全面的美应该怎么要求?明张潮的《幽梦录》提到:“以花为貌,以柳为态,以鸟为声,以月为神,以玉为骨,以冰雪为肌肤,以秋水为姿色,以诗词为情肠。”这可谓是美女的最高境界,只是能达到者太少。

世界之大,谁是最美的女性,大家一直公认的是希腊的海伦和中国的西施。

海伦的美是如何呢?在《伊利亚特》中有这样的描诉,为了争夺海伦,斯巴达和特洛伊竟然打了十年的战争。这个世界只有好战的将军,没有好战的士兵。作者肯定没有见过海伦,但是却借助参战士兵之口说:“为了这样的美人,即使再打十年也值,我是自愿来参战的,我爱海伦,我要她留在我的国家。”怪不得两国的国王各不相让呢!海伦之美由此可见。

真可谓是闲静似娇花照水,回眸一笑百媚生。

可是传说毕竟只是传说,我们都没有亲眼所见。虽说黄金有价,美貌无价,但是这也只是对外表的一个片面的标准。西地简单的认为:“美的女性应该脂粉气和书卷气兼而有之。云鬓蓬松,秋水映人,唇红眉黛,容颜娇媚,亭亭玉立,楚楚动人,翩若惊鸿,袅如春风,外在美固然很重要,这些也都是令人喜爱的,但是如花似玉,还要有智慧灵气,琴心诗韵。作到双绝,才能达到最美。她应该是整体的,多样统一的,内外俱佳才好。一个女人当其容貌.形体.衣着.发型和心灵.思想.才智.谈吐达到和谐统一时,她才是最全的美,即“美是和谐”

那么谁才是最美的女性呢?海伦?东方人不愿意,西施?西方人连连摆手“no!no!no!”有没有共鸣呢?有没有统一呢?

400多年前的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巨人达.芬奇呕心沥血用了4年时间画成的《蒙那丽莎的微笑》曾使多少人为之倾倒,为之消魂,人们对她的临摹之多,复制之多,影印之多,用之插图插页,封面封底之多都史无前例。有的国家甚至将她印制在钞票上。一幅画,何以让世界如此的痴迷?一件艺术作品如此珍贵,真是一大奇迹。几百年来,不知有多少美术家,艺术家,批评家去探索这一微笑的意义,但至今未能找到圆满的答案。据说画时为了让她愉快,能自然流出动人的微笑,画家请来乐师,为她演奏她最喜爱的音乐,“凡音之起,皆由心而生。”黑格尔曾说过:“音乐是心情的艺术,它直接针对着心情。”可见音乐是主情的,是长于传情的,善于挑动人心弦的一种艺术。“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这种空灵之美的境界只能在虚实真幻隐露之间,只需略带笔意,要妙在笔外,才能真正空灵之焖的最高境界。可谓是用心良苦。据说画中人是画家的梦中情人,不然没有深沉的爱意,画家是画不出其中的情意蒙蒙。据说画中人也热烈的爱着画家,不然何以画中人能如此安详的在画家对面一坐就是整整4年。据说……。能有如此多的据说恰恰说明《蒙那丽莎的微笑》的成功。在她问世400年里,在人们的心里他始终是个

活着的人,她具有的艺术美和艺术魅力高超而又永恒。画中的少妇,衣饰普雅,神色自如,清秀端庄,仪态万千。画家着重从内心的自然去描绘人物,表现了她那昂然的青春活力。美主要是被欣赏到的,美就是活在某种欣赏里面的东西——鲍桑葵

美是生活,美是和谐,美是微笑,美是蒙娜丽莎的微笑。

我们现在能够知道,审美现象在人类生活中是一种极其普遍的存在现象。而且审美现象在人类生活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审美现象看起来相当之简单。但是解释起来却极端复杂。审

美能力的形成具有自发性,审美感受的发生具有盲目性。

而美学的作用就在于,帮助我们理解人生和艺术。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帮助我们深入地了解,审美活动作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在多大的程度上参与到我们的生命活动之

中。

第二,帮助我们提高审美能力。审美能力就是感受能力,但审美能力并不是生长在荒郊野岭和原始森林中自生自灭的野生植物,审美能力始终需要人类文化的滋养和文明的哺育。第三,帮助我们提高生活的境界。美学的价值除了理解和感受之外,还在于创造。美学通过了解和掌握审美规律,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去创造和营造生活中的美和艺术中的美。英国美学家博克曾这样说,美学是任何一个以影响别人的情绪为职业的人都必须了解的。我们已经了解到美学工作者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所肩负的重要任务。但是我们还必

须了解我们所面对的问题究竟有多么严峻。

人,作为“万物之灵”,既是自然的人,又是社会的人。作为社会的人,无论在什么样的社会形态里,他都不是孤立的存在,离开社会、离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人也将不成其为人。

人在社会交往中,认识自我,在认识和改造主客观世界中发展自己,壮大自己。在社会生活中,人际关系常常表现为一种感情上的联系和心理上的相互吸引。无论是谁,在社会交往中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越好,他的朋友就越多,就越能使自己得到温暖、勇气,增加自己的智能和力量。

下载浅析十九世纪西方音乐美学思潮中的情感美学与形式主义美学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析十九世纪西方音乐美学思潮中的情感美学与形式主义美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美学与人生

    美学与人生 多变的图案 叠翠的波浪冲上沙滩 岸边留下条条迷人的曲线 每次潮水总要变换美丽的图案 涨潮退潮永不会有相同的瞬间 波浪一次次冲上沙滩,在岸边留下迷人的曲线。涨......

    美学与艺术欣赏

    ·············································美学与艺术欣赏 音乐之声之影评 创作起源: 《音乐之声》的创作灵感源自于玛......

    音乐美学结业论文

    音乐美学结业论文 主题:论迪里拜尔与吴碧霞演唱《一杯美酒》的区别。 摘要:《一杯美酒》是一首新疆民歌,它有它浓郁的民族特色。演唱者们,由于生长环境不同,接受的艺术熏陶也不同......

    音乐美学教育心得体会

    音乐美学教育心得体会通用1 我有幸阅读了《中小学音乐教育》这本杂志,整本书既有理论深度,又是能指导教改实践的教育刊物,催化作用对我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具有积极推动的指导......

    西方美学学习心得之中西方美学差异

    西方美学学习心得之中西方美学差异 应化1202 1211530218 李稳柱 中西方美学思想的差异的产生有诸多方面的因素,其中最主要的是中国和西方在思维方式上的不同。哲学思维方式的......

    音乐表演艺术中的身体美学

    音乐表演艺术中的身体美学 西方传统的哲学美学以主客对立的二元论割裂了精神与身体的联系与互动关系,遮蔽了人的身体,漠视身体的存在,这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伴随着后现代社会......

    关于音乐教学中情感体验的美学思考

    关于音乐教学中情感体验的美学思考天津市西青区付村中学 闫鹏 关于音乐教学中情感体验的美学思考 摘要:随着音乐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学科领域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一些深层......

    文学与美学论文

    品《红楼梦》之“泼辣姐”—王熙凤 班级:A09计算机学号:090604134姓名:吴伟云 “心里歹毒,口里尖快,嘴甜心苦,两面三刀,上头一脸笑,脚下使绊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呵呵,读者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