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煤矿安全管理的哲学反思[5篇材料]

时间:2019-05-14 00:21: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煤矿安全管理的哲学反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煤矿安全管理的哲学反思》。

第一篇:中国煤矿安全管理的哲学反思

中国煤矿安全管理的哲学反思 2012-04-10 11:58

中国煤矿安全管理的哲学反思

[摘要]煤矿事故的发生除了经济因素的引诱外,生产管理中的具体环节和过程以及管理者的意识水平都起重要作用。探究煤矿事故的深层次原因,就应在生产细节中注重蛛丝马迹,认识到事故发生存在的必然性,在生产中形成隐患意识,更要侧重于工人心理状况的研究以及主体性意识的培养。

[关键词]煤矿;安全管理;必然性;偶然性

我国是世界上重要的产煤大国之一,煤炭行业是经济发展的强大支柱,但我国又是世界上矿难事故发生频率最高的国家,煤炭生产每百万吨的死亡人数是美国的100倍,2004年我国因矿难死亡6027人,2005年以来矿难事故更是接二连三地发生,死亡人数居高不下,总体来看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呈上升趋势,煤矿生产处于极度严重态势。近年来,我国煤矿灾害事故频频发生,其消极影响远远超过了经济范畴,使煤矿企业形象受到巨大损害,企业市场亲和力受到削弱,严重地影响了煤炭企业后续发展的动力,成为社会不稳定的因素。尽管2005年9月3日,国务院颁布并实施了《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这是迄今为止我国出台的对矿难事故责任人惩处力度最大的一部法规,但矿难事件并未能消除甚至缓解,这就使我们不得不去探究矿难发生的深层次原因,据本课题组的调查资料显示,煤矿事故之所以频发不断,追根究底,除了经营者为了追求利润,唯利是图、急功近利的心理外,还在于经营者和管理者在生产过程中的认知水平和管理方式以及对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理念的懈怡。

煤矿事故的发生往往都是突发性事件,让人感到措手不及。这会被人们误认为事故的发生是无法预见的和不可避免的,其实不然。突发事件是以偶然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但它必然包含内在的必然规律和内容。世界上无论多么随机、多么巧合的事件都有它产生的内在根据和具体条件。因而都存在某种必然性。根据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这一过程的实质体现为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辨证关系中,煤矿事故的偶然性表现为事故在何时何地发生,它的破坏程度有多大,这一点是无法预测的,是不确定的,也是无法控制的,但在其背后必然隐藏着必然性,这种必然性体现为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联系与发展的客观规律性,确定不移的趋势,就是违章操作,违规开采必然会导致事故是客观存在的。是无条件的,是终究要发生的。无论社会多么发达,科技多么进步,它都伴随着人类社会生活的始终。事故虽然是一个随机事件,但事故的发生从某种角度来说又有其必然性。这一事故过程就是偶然与必然的辨证统一,它们互相依存,互相渗透、互为条件,共存于事物发展过程中,我们必须正视这一客观性。把握事故发生的真相,唯有如此才能在实践的过程中降低或消除事故发生。这一客观规律在事故中的体现就告诉我们只要在生产操作过程中不违章进行、不违规开采,就没有事故发生的必然性,就不存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一旦出现违规、违章现象,事故的发生不是在今天、就是在明天或后天,总之事故一定会发生,这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必须在思想上认识清楚这一问题,把握事故发生的必然与偶然。才会在生产实践中合理行事。

懂得这一理论的深刻内涵,就会形成在生产实践中的自觉意识,从而产生坚定的信念。安全是第一位的,违章操作、违规开采万万要不得,无论其中存在多大的利益可得,它是事故发生的万恶之源,必须消除在萌芽状态之中。如果出现了违章操作、违规开采,有时可能一时没有发生事故,但事故就存在了发生的必然性,事故是终究要发生的,这是无条件的。因此只有在生产过程中做好充分的预防工作,由不得半点侥幸心理,这是避免事故发生的根本前提。这一理论也要求煤矿管理者及工人必须在日常生产中提高安全警惕意识,加强管理,做好防患于未然的准备。同时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建立预警和防范机制。确保煤矿工人的人身安全,否则就会出现惨痛的局面。

事故的发生是爆发性的,是在短时间内完成的。但事故的出现并不是短期内的结果,而是有着长期的演变积累过程的。这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体现。任何事物都是量变与质变的辨证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必然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不存在没有量变的质变,也没有不出现量变的质变。煤矿事故也是如此,任何一次事故的发生都是长期积累的量达到一定程度的结果。在事故过程中都存在长期的演变过程,是因为对平时的小失误、小问题的疏忽,最终酿成了事故的发生。每一次事故的发生都有其各自的前提和准备过程,在事故发生过程中都有酝酿、发展、蔓延和爆发的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总会有一些蛛丝马迹被传递出来,这就需要煤矿管理者及工人具有极高的警觉意识以及对待这一信息的正确态度。只有把这一问题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理论高度,把握量变与质变的辨证关系,认识到这些蛛丝马迹最终会带来严重后果,及时进行妥善处理才能避免事故的发生。否则对于这些信息置之不理,必然会酿成大祸。这需要从哲学的意义上理解到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性,把握事物发展的真实状态。在生产实践中才能用科学的态度来正确处理问题,正确对待每一个环节。从这一层面上来说,量变与质变的辨证关系原理对于煤矿安全管理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管理者及工人只有从这一高度来认识生产过程与生产环节,才能深刻理解生产过程中机器设备更新的必要性、生产中问题的及时处理,保障安全生产,才能避免事故的发生。

这一哲学理论在煤矿生产中具体表现为注重细节管理,细节决定成败,过程决定结果。众所周知,煤矿安全管理是一项复杂性的工作,这是由煤炭行业及其生产的特殊性决定的。煤炭生产过程是多环节、多工序、大协作的井下工作,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和作业场所的流动性,必然给其在安全管理上带来复杂性。而这种复杂性就体现在安全管理的具体工作中,体现在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上。俗话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用在煤矿安全管理过程中是再恰当不过了,安全工作上一个不起眼的小隐患,就很有可能酿成一个大事故。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符合事故发展基本规律的,也是被大量事实所证明而毋庸置疑的。在煤矿生产过程中所蕴含的量变与质变的辨证关系,就是要在安全管理中注重细节。就是要求不放过每一个小隐患,这当然需要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同时也需要高度自我负责的态度,做好隐患和问题的整改。哪怕是一块小小的危石,也要及时挪开。真正认识到“安全无小事”,不仅认识到,还要在生产实践中真正落实。确立科学的安全管理观,确保煤矿生产安全顺利进行。

煤矿安全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不能只注重其中单一因素的影响,而是应该全面系统地综合剖析安全管理中的各个相关联要素,协调各个要素的整合功能,发挥各个要素协同最佳效果。这一做法不是我们的臆断和猜想,而是符合事物发展基本规律的具体表现。辨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任何事物的存在、任何事件的工程都是一个辨证的系统。系统内的各个要素之间是彼此联系和相关的,它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的联系。协同各个要素最终实现系统的最优功能,这是从哲学的角度探究煤矿安全管理方法。煤矿安全管理这项工作就是一个大系统,这一系统内部包含各个不同的要素,有机器设备、开采工人、技术、预防机制、工作条件等诸多要素的存在。煤矿管理人员应从系统内部出发,研究生产系统中各个要素的安全联系,检查可能发生事故途径。把安全中出现的差异作为信息,进行安全信息管理。而与此相对立的是传统安全管理,这种管理方法是问题出发型。对于生产中出现的各种变化、问题或安全隐患,不发展到一定程度、不作为主要矛盾时,往往不提前采取措施,这样便容易酿成重大事故。因此,如果我们在日常生产中能把煤矿安全管理上升到一定的哲学高度,头脑中始终渗透着哲学思维,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来认识和把握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各个要素,就不会出现顾此失彼的问题,不会使其中个别要素出现故障、失误或产生问题。分析煤矿生产中各个因素之间的联动性以及交互性,全面综合地掌握煤矿安全生产的总体过程。防止形而上学片面孤立地看待煤矿生产中的各个要素,对于事故的发生与预防具有极大的作用。

这就需要在煤矿生产过程中细致全面地分析每一个要素,即使在问题出现潜在期也要及时排除和处理。同时,还要考虑到生产过程中要素与要素之间的影响,工人生产的经济条件对工人积极心态的影响,工人的激励制度对生产技术的影响,机器设备状况对生产技术的影响以及对工人人身安全的影响等,这一过程我们不得不用辩证的哲学思维方式来思考和实践,才能确保煤矿生产的安全性。

哲学讲究的是追根溯源,如果我们进一步追问矿主为什么要违背法律规定自行生产和开采,当然这一问题是不难回答的。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刚刚进入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经济利益观念至上而导致道德伦理滑坡也许是所有刚刚进入市场经济国家的普遍现象。矿难的发生最终还要归根于经济利益对矿主的诱惑,甚至在这一利益的诱惑下不顾及多少生命的损失,付出巨大的代价。

以上分析不难看出,煤矿生产的安全过程离不开哲学的理想思考,消除感性的认识状态进入深层次的反思过程。把握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把微笑扼杀在萌芽当中。真正体现人的价值与尊严,发挥人的主体性在生产中的作用。如果在哲学的视野下认识煤矿的生产过程,就能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科学管理。

(作者:王传玲 胡晓兵,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人文学院)

第二篇:中国管理哲学的创新之处

中国管理哲学的创新之处

管理专家阎先生将西方管理体系与中国国学相结合,以C理论为母体,结合多年中国管理哲学案例研究和管理实践,成功研究出中国管理哲学的导入和应用体系——C模式。这使得中国管理哲学不再是理论的说教,而成为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应用性学科,其价值对于中国管理学而言同样具有开辟鸿蒙的时代意义。

一、阎先生从管理结构、根本动因,认识到西方管理的必行将枯木。

金融危机以及以往的经济问题,印证了西方管理理论的失败,其应用危机表现形式是:

(1)臃肿化危机。(2)机械化危机。(3)文化更新危机。(4)治理老化危机。(5)功利化危机。

北京大学人本管理中心阎先生认为,现代管理理论存在结构性的问题。

第一,价值观的偏差。价值取舍的偏差,只看重显性的价值,忽视了隐形的价值!

第二,建立在人性假设上的基础偏差。不管是X人的假设,还是Y人的假设,直到后来发展的XY双因素理论。从利益的角度分析人性,而不是从人性分析人性,是人的工具化。现代管理中缺失“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恶知善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一观点。

第三,终极目标的偏差。西方管理思想的理论基点主要表现为:主客二分,还原论,静态分析,孤立实证。

纵观人类社会发展轨迹,阎雨认为西方管理理论应用危机的根本动因在于经济模式的改变。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宣告西方管理理论的终结。知识经济出现——一个创意形式一个商业模式。传统的生产资料、要素价值被颠覆。周景慧(某全球500强公司培训总监、中国职场思维导图研究会钻石专家)某全球500强公司培训总监,国内一流的思维导图专家,从事企业培训教学与研究16年。45岁。现为北京天下伐谋管理咨询公司高级合伙人,钻石职场思维导图专家。先后15年在全球500强公司任中高级管理人员,有多年大型企业中高层管理工作经历及培训工作经历,积累了丰富的企业管理和教学经验。毕生致力于思维导图与系统思考等思维训练课程的培训与研发。以前那种单一线程的管理模式已经疲于应对,管理在改良中,提出了组织变革、扁平化等类似的尝试。事实证明,与工业文明相匹配的西方管理的制度已经不适合知识经济的模式,表现是经济危机。

二、阎先生认为中国未来的管理必须立足中国传统文化,激活中国管理代码。

回顾现代管理的发展轨迹可以发现,以科学管理为核心的古典管理理论由于缺乏人文精神而受到指责,同样现代管理理论的理性主义和普遍主义受到后现代主义的批判和解构。而后现代主义管理理论并没有抛弃古典理论和现代理论,仍然继承了其中的理内核,因此可以说他们是一脉相承的,它们都有共同的逻辑起点——功能主义。

成中英先生、阎先生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推断,为了适应知识经济的发展,唯有管理知

识的知识——哲学。西方管理危机频现,备受诟病,中国未来的管理绝不能重蹈覆辙,而路径选择就是立足中国传统文化,激活中国管理哲学代码,让中国文化中的哲学思辨发挥其应有价值。

三、阎先生成功提炼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管理思想精髓,并将其融入到成中英教授开创的中国管理哲学体系——C理论。

任何理论体系都不是空中楼阁,其的发展绝不是一蹴而就,中国管理哲学亦是如此。成中英教授通过半生研究,形成了中国管理哲学的理论基础——C理论。

阎先生更进一步,依托对C理论的理解和对传统文化的把握,成功的提炼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并与C理论相融合。

阎先生认为,中国有着成功的传统管理的范式——是文化管理,比如:

1、范蠡经商。

(1)“旱则资舟,水则资车”。(2)“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3)“无息币”(4)“务完物”。(5)范蠡经商理财致富十二戒: 勿鄙陋,勿虚华,勿优柔,勿强辨,勿懒惰,勿固执;勿轻出,勿贪赊,勿争趣,勿薄育,勿昧时,勿痴赁。

2、子贡商道。

“七十子之徒,赐最为饶益;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家累千金。”并最终做到了“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夫使孔子名布扬天下于天下者,子贡先后之也”

“德润身,富润屋,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正是子贡的写照。

3、胡雪岩为商之术。

“为政要看《曾国藩》,经商要看《胡雪岩》”道尽中国近代管理精髓,而胡雪岩成功的根本就在于“信、义、勇、势、人”五个字。

4、山西票号。

一百多年以前,中国最富有的省份就是山西,晋商以“诚信天下”让这里成为全国的金融贸易中心。

这些成功的中国管理哲学范式里隐含着管理哲学的深邃,比如《易经》管理隐含八要素:知、行、体、用、主、客、内、外,整合起来便是一套知行合一,体月不二,主客兼容,内外协调的管理模式。我们必须重新审视、提炼、融合这些传统管理精髓,才能为探索出中国具有管理实践价值的模式和思想。

四、阎先生借助西方管理工具将其C理论进行量化,提炼出可广泛应用的管理模式,使C理论成为管理哲学走向哲学实践并重的----C模式。

中国管理哲学理论C理论与中国传统管理范式文化管理的结合,从全新的角度解读了中国传统管理,使得这一历经千年的东方智慧重新焕发生机,这就是C模式。它从理论的高度将中国传统管理的要素予以系统化,建立了严谨的理论体系;同时将理论在实践中验证,指导实践,实现管理效能的飞升。

五、C模式突破了中国管理中国管理理论缺乏应用模式的瓶颈,解决了中国传统文化量化与实用问题。

阎先生认为,中国传统管理长期以来被人所忽视的原因就是不能被接触者所掌握,也就是量化与实用问题。中国传统文化更多的是先验主义的哲学思辨,更多的靠个人领悟与感知。通过文化管理与C理论的融合,C模式有效的克服了西方管理工具化的弊病,将管理工具回归其工具本位。即用C模式下的传统文化元素对管理工具进行再造,运用文化管理指导、统帅管理工具,解决了中国传统文化量化与实用问题,让中国文化管理的触及战略、运营、治理多个方面,体现了管理最高境界——管理哲学的现实功用:解密企业基因密码;指导企业组织变革;更新管理秩序。

这些正是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管理学界、企业界的困惑与需求。中国管理哲学C模式全方位覆盖管理应用领域,将推动知识经济下中国管理哲学的嬗变。

六、C模式是C理论的继承与发展,是成中英先生管理哲学的实践应用。

C模式能够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管理需求,常用常新,就在于C理论体系管理哲学的生生不息。C模式是C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1、C理论循环大系统。将管理要素和环节圆融无碍的结合起来,真正实现了局部与整体的统一,推动扁平化等现代管理诉求的实现,杜绝了管理模块僵化等问题。任何管理模式都会随着时间推移而老化陈旧,C模式同样存在上述问题,为此C模式成功将C理论的易经五段辩证法引入到管理模式更新,形成自我革命、自行推陈出新的管理体系。

2、变易、不易和简易。依托三个权变方略,从宏观和微观上实现了战略战术的更新。

3、三个重要原理

A、乾坤原理:“自强--奉献”的原理。实施这一原理,必然使企业充满活力,并具有崇高品格。

B、否泰原理:“沟通--融合”的原理。实施这一原理,才能使企业上下一致,形成强大的合力。

C、损益原理:利益驱动原理。实施这一原理,就会使职工群众的向心力大大增加,自觉地信服领导,为实现企业的目标而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C模式正是基于C理论的理论基础,整合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和西方有益的管理思想与工具,真正实现了管理哲学的实践应用。

随着知识经济到来,中国管理学的创建提上日程。依托中国传统管理哲学精髓,导入西方管理的理性管理理念和管理工具,在实践中不断充实完善,中国管理学体系中国管理学体系的形成指日可待。中国管理哲学C模式正是中国管理学的奠基之一,立足知识经济

与东方文化,放眼世界管理发展趋势,必将完成管理科学中国化,实现中国管理世界化的升华。

第三篇:中国传统文化与管理哲学案例

案例题:

1)每篇内容包含那些中国传统管理哲学思想?在继承传统文化中具有哪些贡献?

答:《列子•汤问》中的《愚公移山》蕴含着人与自然的关系,人民的力量,也蕴含着改造自然过程的曲折性和前途的光明性,包含了原始的辩证思想,也包含着“有志者事竟成”、人定胜天的思想。能激发人们不向困难低头,产生敢于战天斗地的大无畏精神。

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作闭幕词的《愚公移山》、《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三篇文章被称为“老三篇”。三篇文章篇篇经典,字字珠玑。饱含着中国传动管理哲学思想,是朴素唯物主义的体现。文章风格朴实、说理透彻,极具教育意义,分别从不同侧面对社会主义道德观和价值观进行了不自觉的阐述。

2)从中国传统人性论角度分析,愚公、白求恩的人格品质。答:愚公不知老之将至,乐观、豁达、胸怀远大、志存高远、坚忍不拔;关于白求恩,毛主席已有论断---“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而且颇有些“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3)结合你自己的实际和亲身体会和中国传统管理哲学谈谈雷锋过时论和现代发扬“圣人”品德的重要性和遇到的障碍。

答:人说雷锋是一座丰碑,但他毕竟已成历史,今天再提已无必要,不值得今人学习;有人说,雷锋非常可贵,但他只适合那个革命精神的年代,今天情况已经大变;甚至有人恶意贬损雷锋„„我们时常在想:雷锋精神真像一些人说的过时了吗? 周恩来同志曾精辟地把雷锋精神概括为四句话:“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江泽民同志认为:“雷锋精神的实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尽管时代不同,思想各异,今天的我们对雷锋精神的人性化展现有越来越多的不理解,但我们却不能不对雷锋那种对他人、对集体、对社会、对国家的浓情厚爱肃然起敬。更重要的是,人之为人,社会之为社会,国家之为国家,都需要健康的心态和机制来贯穿始终。而雷锋精神,已然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种一以贯之、气势磅礴的坚守力量。雷锋精神将是一种永远能引起人们内心美好向往的道德关怀,是一种历久弥新的人文情怀和公民精神。50年了,不管褒贬,我们还在热议雷锋精神,这一现象本身就证明,雷锋精神对于我们这个民族和社会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

现代社会发扬“圣人”品德对于构筑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以社会主义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要内容,以代表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先进道德体系有着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和现实意义。但总个别人不理解、不支持,这也是多元化社会不可避免的问题。社会的主流还是好的,大方向不会因为一点杂音而改变。

4)对于批判的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与管理哲学3-5点自己的看法。答:1.取其精华,去其糟粕。2.运用马克思唯物主义观点进行客观分析。3.继承和发扬其中的优秀部分。

第四篇:管理哲学

【世界上最好的老板】澳大利亚老板帕尔默说:人每次只能睡一张床,吃 一顿饭,驾一辆车,跟一个女人一起,所以我决定分一些给大家。为了感 谢员工帮他将企业扭亏为盈,他送给员工 55 辆奔驰,让 750 名员工出国 度假,宴请 2000 名员工及家属。员工们兴奋的说,这样的老板令我倾 120% 力量去工作。

【一只龟的四个哲思】1.永远脚踏实地而不虚张声势,一群人中最安静的 那个往往是最有实力的;2.永远耐住寂寞而不头脑发热,因为折腾是检验 人才的标准;3.永远稳步前行而不急功近利,因为思路决定出路,心态决 定状态;4.永远低调从容而不着急上火,先有千年王八才有万年的龟,积 累很重要!【服务创新】

1、要认真把握顾客对服务的期望。

2、用顾客的抱怨改进自 身的缺陷。

3、保持服务弹性满足不同客户的期望。

4、随客户价值观念演 变创新服务的内容。

5、产品设计要与服务体系结合。

6、有求必应要与主 动服务结合。

7、服务至上要与合理约束顾客期望结合。

8、服务的硬件建 设要与企业服务文化结合。生活给予了我们太多的负荷,我们用一种佝偻的姿势顽强前行。不要轻易 放弃外界馈赠的压力,只有经历跋涉的煎熬,挫败的洗礼,我们才会渐渐 厚重而充盈。摔倒了不哭,这是坚韧;摔倒了能够重新站起来,这才是坚 强。命运在我们行进的道路上投射了太多的阴影,有了坚韧与坚强,相信 自己终究会闪现光芒。
【马云:年轻人必须思考的 4 大问题】1.什么是失败?放弃就是最大的失败。2.什么 叫坚强?经历许多磨难,委屈,不爽,你才知道什么叫坚强。3.你的职责是什么?比别 人多勤奋一点、多努力一点、多一点理想,这就是你的职责。4.傻瓜用嘴讲话,聪 明人用脑袋讲话,智者用心讲话,你准备用什么讲话?【彼得.德鲁克:如何不

辜负你的才能?】 “走出去,使自己成为有用的人。”彼得.德鲁克对 《基 于长青》的作者吉姆.柯林斯说,柯林斯是个才华横溢的人,但德鲁克却 告诫他:“要把才能应用于实践之中——因为才能本身毫无用处。许多有 才华的人一生碌碌无为,通常是因为他们把才华本身看作是一种结果”。【你必须要知道的】

1、学历是铜牌,能力是银牌,人脉是金牌,思维是 王牌。

2、成功的人不是赢在起点,而是赢在转折点。

3、不要活在别人 的嘴里,不要活在别人的眼里,而是把命运握在自己手里。

4、小聪明是 战术,大智慧是战略;小聪明看到的是芝麻,大智慧看到的是西瓜。




【事业成功‘黄金法则’】第一,你能尊重多少人,就有多少人尊重你; 第二,你能信任多少人,就有多少

人信任你;第三,你能跟多少人协作,就有多少人跟你协作; 第四,你能让多少人成功,就有多少人帮助你成功。【沟通六原则】第一,沟通的目的是解决问题。第二:有时候要和不喜欢 的人沟通,这是重要而不喜欢的事情,是必须要做的。第三:成熟的对话 一定是先从检讨自己开始的。第四:学会换位。第五:能够宽容对方的错 误。第六:直言有讳。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像树一样的成长,即使我们现在什么都不是,但 是只要你有树的种子,即使你被踩到泥土中间,你依然能够吸收泥土的 养分,自己成长起来。【如何定义成功?】成功并不只等于工作成就,也不只意味着名位权势,更不该只是银行存款。真正的成功,是生命的平衡状态, 就是兼顾生活的 方方面面,有工作也有休闲,有爱情也有自己,有财富也有健康。在生活 的任何两个极端中,找到属于你的平衡点,也就找到了真正的成功与幸福。
【助您成才的 15 个建议】1.学会换位思考;2.学会适应环境;3.学会大方;4.学会低 调;5.嘴要甜;6.有礼貌;7.言多必失;8.学会感恩;9.遵守时间;10.信守诺言;11.学会忍耐;12.有一颗平常心;13.学会赞扬别人;14.待上以敬,待下以宽;15.经常 检讨自己。



【低调:是态度,也是智慧】1.别人持才自傲,你却虚怀若谷。2.别人卖 弄口才。你却多思慎言。3.别人拼命外显,你却韬光养晦。4.别人你斗我 争,你却远离是非。5.别人直来直去,你却融方于圆。6.别人争破头颅,你却以退为进。7.别人拿放不起,你却能屈能伸。8.别人趾高气扬,你却 不显不炫。[低调做人也是一种智慧]: 山不解释自己的高度,并不影响它的耸立云端; 海不解释自己的深度,并不影响它容纳百川;地不解释自己的厚度,但没 有谁能取代她万物之本的地位„„低调做人,就是用平和的心态来看待世 间的一切。修炼到此种境界,为人便能善始善终。------所谓三年不鸣,一鸣惊人!*知道事物本来是怎样的,是聪明的人;知道事物实际上可能会怎样的,是有经验的人;把事物朝自己预想的方向发展,是有能力的人。
【乔.吉拉德销售秘诀】 :

一、250 定律:不得罪一个顾客。

二、名片满天飞:向每 一个人推销。

三、建立顾客档案:更多地了解顾客。

四、猎犬计划:让顾客帮助你 寻找顾客。

五、推销产品的味道:让产品吸引顾客。

六、诚实:推销的最佳策略。

七、每月一卡:真正的销售始于售后。

【你必须学会的几个事情】 1.学会吃苦,吃苦是一生的本事; 2.学会忍耐,人生常常需要等待;3.学会尝试;尝试让人明智,尝试才有机会;4.学会

会 感恩,心存感恩,人缘必好;5.学会宽容,宽容带来快乐;6.学会沟通,增进信任,消除障碍;7.学会拒绝,有为有不为;8.学会妥协,在让步中

进取 你想过普通的生活,就会遇到普通的挫折。你想过上最好的生活,就一定 会遇上最强的伤害。这世界很公平,你想要最好,就一定会给你最痛。能 闯过去,你就是赢家,闯不过去,那就乖乖退回去做个普通人吧。。所 谓成功,并不是看你有多聪明,也不是要你出卖自己,而是看你能否笑着 渡过难关。----李嘉诚 人生是一个曲折的过程,有得就会有失,有升就有降,这些都是生活中 的必然现象。故达观者,得也泰然,失亦泰然。名利不是一个坏东西,但 如果人一但做了功名利禄的奴隶,那就一定会活得很累。如果我们量力而 行的去追求属于自己的真实,选择好自己应走的路,任他语打风吹都坚持 不懈,就会活得很轻松。
你所浪费的今天,是昨天死去的人奢望的明天;你所厌恶的现在,是未来的你回不 去的曾经。——哈佛大学校训

西游记的 5 人团队分别代表了马斯诺 5 个层次的需求。八戒的需求是生理,沙僧的需求是安全,白龙的需求是归属,唐僧的需求是荣誉,悟空的需求 是实现自我价值。所以他们取经的目的需求不一样,价值观不一样,所以 一路上的行为就很好理解了。八戒偷懒、沙僧撮合、白龙无闻、唐僧哭啼、悟空拼命。记得海伦.凯勒曾经说过,要鼓起勇气,振作起来;不要去追悔今天的失 败,而要去期待或许明天就会到来的成功。你为自己安排了一项艰难的任 务,但是只要锲而不舍,成功终将属于你。而且,在克服阻碍的过程中,你会找到一种快乐。【成功者的五大素质】

1、有肚量去容忍那些不能改变的事。

2、有勇气去 改变那些可能改变的事。

3、有能力去发现那些可有可无的事。

4、有智慧 去分辨那些非此即彼的事。

5、有恒心去完成那些看似无望的事。【时时要铭记的三大要点】处事:谦恭一点,礼貌一点,淡泊一点。修养: 安静一点,慈善一点,沉稳一点。交友:真诚一点,大度一点,热情一点。饮食:均衡一点,节制一点,清淡一点。做事:博学一点,诚信一点,负 责一点。得意:低调一点,收敛一点,感怀一点。失意:忍耐一点,豁达 一点,参透一点。【人生 10 个关键词】:①定位:把握方向。②人格:凝聚力量③品味:品 味决定高度。④选择:选择决定命运。⑤进取:进取的高度与勤奋成正比 ⑥取舍:学会舍弃方能得到⑦进退:进退有度方能游刃有余⑧压力:潜能 在压力下迸发⑨完美:不完美才是人生⑩情绪: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人生中总有那么多失败、挫折、痛苦和折磨,这时请不要闭锁自己的心灵,请不要让自己的心灵布满阴云,请不要抛开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东西,敞开 你的心灵,让阳光走进来、让欢笑走进来,这时你会明白,挫折、失败、痛苦和折磨不是生活的全部和最终,它们会使你成熟、坚强、豁达,是你 人生中的宝贵财富。

【木桶新论】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应把一生的重点放在不断改进自己的 缺点,把自己培养成“完人”;而应经常分析发现自己的优点,并持续不 断发扬光大,形成自己独特的优势,成为某一个方面的专家、强人。木桶 理论是不太适合人的发展的,成功的捷径在于尽早发现自己的长板,然后 无限聚焦。【营销人应具备的信念】

1、销售者不要与顾客争论价格,要与顾客讨论 价值。

2、带着目标出去,带着结果回来,成功不是因为快,而是因为有 方法。

3、没有不对的客户,只有不到位的服务。

4、客户需要的不是产 品,而是一套解决方案,卖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怎么卖。*其实,最好的营销是客户帮我们创造的,不是你自己做出来。你也许能 短期忽悠客户,但最终一定会被识破;你也许曾经服务很好,但只要欺骗 过客户,客户立马会感觉到,丢下你,弃暗投明。


第五篇:《中国哲学智慧》

《中国哲学智慧》课程教学大纲

(2005年制定)课程编号:310061 英文名:The Wisdom of Chinese Philosophy 课程类别:通识教育选修课 学分:2学分 课时:36课时 主讲教师:谢树放

选定教材: 向世陵.中国哲学智慧.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课程概述:

哲学是人类精神的反思,是智慧之学。中国哲学是中华民族智慧思辨的结晶,它历经数千年的漫长历程,逐步形成了自己有别于世界其他民族哲学智慧的鲜明特征,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宝库。本课程以中国哲学学派与哲学思想发展为主要线索,力求体现中国哲学智慧的连续性丰富性与多样性,力求将知识传授与智慧开发结合起来,突出介绍每一时代中国哲学思维的智慧精华,以使学生对中国传统哲学智慧的精华有所感悟与把握,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有所帮助。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教学,须使学生了解中国哲学各历史时期主要流派的思想智慧的精华,了解有代表性的中国哲学家的主要哲学智慧观点,使学生增强哲学思维,丰富哲学智慧,以促进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并引导教育学生联系实际,弘扬精华、剔除糟粕,以达本课程的实践指导目的。教学方法:

中国哲学智慧宝库博大精深,有限的课时决定本课程的讲授只能少而精。选修学习本课程的学生须有较好的古文功底及人文历史知识,为在有限的教学时间,较好完成教学任务,一须采取学生自学(课前预习)与课堂讲授相结合的方法;二须在教学内容上把握重点,提纲挈领,主要向学生指明各时期主要哲学流派的智慧精华,训练学生的哲学思维,激发学生的智慧火花;三须力求运用启发式讲授法,力求深入浅出、生动活泼地讲授抽象的哲理;四须力求联系现代社会及人生的实际,增强本课程教学的现实现代意义。各章教学要求及教学要点:

第一讲 中国哲学史简述

课时分配:4课时 教学要求:

中国哲学智慧与中国哲学史密不可分。考虑到本校学生均未开设《中国哲学史》课程,故在介绍各历史时期主要流派的哲学智慧之前,须对中国哲学史向学生作一简要介绍,以使学生对中国哲学 1 智慧的发展,对选读的各时期中国哲学智慧思想有更系统的把握,对各家之哲学智慧有更好的理解,为以下各讲学习奠基。教学内容:

一、中国哲学的源头。

新石器时期的精神文化:原始艺术与原始宗教。

中国哲学思想在原始社会开始萌芽,哲学与宗教的联系与区别。

二、先秦哲学(殷周时期)。

商代:以神为本的意识,信天信鬼、浓厚的宗教色彩。

周代:“敬德保民”(天命观动摇 “天命靡常”“唯德是辅”,把对社会以外异己力量-天的崇拜,转为对社会的主体-人的信念)。

作为哲学理论体系出现的标志,是约在西周初出现的《易经》《尚书·洪范》。

春秋战国:孔子是中国第一个建立伦理哲学体系的思想家;老子是中国第一个建立哲学体系的哲学家;庄子把老子思想推到极致(他用诗和寓言喻意,将哲学思想体现于具体生动的艺术形象之中,是中国古典美学的萌芽)。

墨子的“兼爱”;韩非的法家思想,综合法术势的观点,建立了一套较完整的政治学说。荀子担负起对先秦哲学批判总结的使命,综合儒法思想。

三、两汉经学――是以先秦儒家思想为经典发展起来的经院哲学体系 中国哲学在先秦学术大发展基础上以儒家为主所进行的第一次综合。

董仲舒的天人合一天人感应说,“三纲五常”说适应大一统帝国专制政治,经学与谶纬相互结合,神学色彩。

四、魏晋玄学――是以道家思想为经典发展起来思辨哲学 中国哲学以道家思想为主儒道互补所进行的第二次综合。

激烈社会震荡,儒家名教的危机需要新的哲学理论,于是“援道入儒”,以老庄道家思想解释儒学(易),结合《周易》儒家思想创立的一种更哲理化的新的哲学理论。

五、隋唐佛学――中国哲学以佛教哲学为主的儒、释、道融合的第三次综合。

中外文化的首次交汇-佛教中国化,气势恢宏的大唐文化。兼容并畜,三教并行。具有较高抽象思维能力的哲学家及哲学著作大都出现在佛教领域(华严宗的佛学理论代表中国佛教哲学高峰)。禅宗(心宗)是中国佛教一次深刻变革。

六、宋明理学――再次弘扬儒家思想吸收道、佛教哲学的某些思想,完成中国哲学的第四次综合,标志中国古代哲学已发展到高峰。(中国哲学的发展:儒-道-佛-儒)。

理学创始人北宋周敦熙、张载(唯物主义)、二程兄弟(唯心主义)后分化为朱熹为代表的唯理派(客观唯心主义)与陆九渊、王阳明为代表的唯心派(主观唯心主义)。

理学深入探讨了人与人与社会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涉及到本体论、心性论和伦理观等领域。心性论是理学核心,理学的特点是把世界观与人性论有机结合起来。天地之理是人性道德的根源,把封 2 建伦理纲常神圣化。

七、明清之际的启蒙哲学思想-传统文化的转型。

列强入侵、西学东渐、危机四伏, 传统文化的转型不可避免。就是在这样一个激烈的社会转变时期,黄宗義、顾炎武、王夫之等人对空谈心性的理学心学展开了全面批判,主张建立注重实际的经世致用之学,对封建专制制度予以抨击,倡导民主思想,为中国近代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提供了思想来源。

八、近代哲学的思想变革—资产阶级新学。

在帝国主义侵略、国家危亡之时,中国近代的爱国者和有识之士奋起批判保守的封建主义思想寻求救国救民的思想武器,学习西方的科学和民主进步思想。

十九世纪末的维新派思想家:康有为、谭嗣同维新变法的哲学智慧。20世纪初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思想家:章炳麟与孙中山。思考题:

1、作为中国哲学理论体系出现的标志是什么?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著作是什么?

2、试说两汉经学的形成及其主要代表人物。

3、试说宋明理学的产生、发展。

4、近代哲学(资产阶级新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著作是什么?

第二讲

中国哲学智慧的总体特征

课时分配:4课时 教学要求: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特色鲜明的哲学传统。中国古代哲学智慧与西方哲学智慧既有相通又有区别,有其独特的思考与表述方式。通过教学要使学生对中国古代哲学智慧的思想内涵有一总体把握,对中国哲学智慧不同于西方哲学智慧的民族特色有一较好的认识,也为学好以下各讲了解认识各历史时期各家主要哲学思想打下基础。教学内容:

中国哲学是植根于中国封建社会的基础之上,服务于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的意识形态,这是我们理解中国哲学智慧特征的一个总的前提。

中国哲学智慧总体特征主要可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

一、重人生重社会轻自然的哲学视角,中国哲学的伦理化。

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方式三大方面的思考与总结,不同的民族有各自不同的关注焦点。中国的哲学家着眼于对社会、人生问题的探讨。中国哲学可谓是政治哲学、伦理哲学,而从根本上说是伦理哲学。“三纲五常”既是伦理也是政治原则规范,又具哲学意蕴。

二、重血缘重家族重农轻商重本抑末的社会心理、习惯。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传统的重要社会根基,是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氏族宗法血亲传统的强固力量和长期延续。儒家仁学是建立在亲子之爱的血缘情感心理基础之上。可以说血缘基础是中国哲学乃至中国整个传统思想的根基方面的本源。

中国社会的传统习惯、中国人的心理情感多与之有关,并有积极与消极的双重作用与影响。

三、排斥“天神”主宰的宗教信仰,中国哲学的实用理性。

以儒家为主流的中国哲学,它虽与中外宗教思想相互既斗争又吸收,具有神的成分,但其理性的哲学理论占据更高的地位,注重现世现实的社会人生的实践理性的思考,是中国哲学的基本特征,因此,它从本质上说是非宗教的,中华民族也因此而具更多的哲理睿智。

四、天人合一,整体统一的思维方式。

中国儒家重人生、人道,其哲学本体论的依据则在“天人合一”的天道观。《周易》构建起包罗天地人宇宙万物相互联结的整体统一系统结构。

中国哲学一般缺乏严格的逻辑推理形式和抽象的理论探讨,更多显示其模糊笼统的全局性的整体思维和直观把握。

五、中庸的哲学智慧,和谐的理想境界。

中华民族是一个尚中的民族,中国哲学中对“中”的理解比之西方有更深刻更丰富的内涵。儒家视中庸之道为大德大智慧。

“和”也是中国哲学中的一个经典概念,中和是真善美的统一。

六、自强不息,乐天乐观的宇宙人生观。

中国哲学的重人生重现实,重理性的特点,决定了它的乐天好善的宇宙观人生观。“天地之大德曰生”,在中国哲学中,‘天道’本是“生生”是善,恶不是其本质而是派生从属的,罪、苦亦然。中国哲学之各家均以不同方式表达了对生命生活人生的肯定,尤儒家要求为生命生存生活而积极活动,要求在这现实的活动中、在世俗生活中取得安宁幸福,在人生快乐中求得超越。与儒家以仁为本以德立身相联系,儒家的乐观乐天的又一特点是以后天的道德修养成果,以达“内圣外王”“仁”的人生最高境界为“乐”。

七、辩证思维传统,变化发展观。

注重辩证思维是中国哲学智慧的一个重要特征。全面联系、变化发展是中国哲学的基本观点。中国哲人是以生生与变易的和合解释宇宙的生成发展和日新富有。化旧开新,变化不仅在化解过去,更表现在开辟未来。思考题:

1、如何理解中国哲学可谓是政治哲学、伦理哲学,而从根本上说是伦理哲学?

2、试析中国哲学智慧之重血缘重家族重农轻商重本抑末的社会心理、习惯。

3、如何理解中国哲学智慧之自强不息,乐天乐观的宇宙观人生观。

第三讲 先秦儒家孔子的哲学智慧

课时分配:4课时 教学要求:

孔子是中国儒家的创立者,“仁学”是孔子思想的核心。通过本讲的学习,要使学生认识孔子仁学思想所蕴含的社会、人生哲学智慧,辩证认识其对做人处事对中国社会发展的积极与消极双重作用,教学引导学生联系现代社会及学生自身实际,弘扬其思想精华,促进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养,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教学内容:

关于孔子与《论语》的简单介绍。孔子的哲学智慧

“仁”学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仁”是儒家思想的最高范畴,“仁”既是人伦关系、伦理精神、政治原则,又是哲学范畴,孔子的哲学智慧主要体现在其仁学思想中。了解仁学主要从四方面:

一、处人的哲学智慧:“仁者爱人”,儒家把个人看作是与他人不可分割与他人相互联系的社会中人,人须发挥人之为人的仁善本性(善性理性),通过忠恕仁爱可求得人与人的和睦相处,才能由爱人而爱己、利人而益己,求得人们的共存发展、社会的文明进步。

二、处世的哲学智慧:“克己复礼为仁”,约束自身,讲求礼仪,在对立中求统一,使个人与社会相合相融,维护社会整体等级秩序。

三、立身的哲学智慧:以德立身,内圣外王,追求实现人生最高价值。

四、中庸的哲学智慧:中庸是儒家的大智大德,集中体现儒家的真理观、矛盾观,也体现其现实的政治伦理观、人生观,更具方法论意义,体现儒家的最高哲学智慧。

辩证分析儒家中庸的涵义、内容、实现途径,弘扬其思想精华,运用其哲学智慧指导实践,正确认识其现代意义。思考题:

1、谈谈孔子的“忠恕”之道的涵义及其现实意义。

2、试谈“克己复礼为仁”的涵义及其意义。

3、如何正确认识“中庸”之内涵?联系实际谈谈中庸之道的现实意义。

第四讲 先秦儒家孟子荀子的哲学智慧

课时分配:4课时 教学要求:

孟子、荀子分别继承发挥了孔子仁与礼的学说,是继孔子之后的百家争鸣中儒家主要代表。通过本讲教学,要使学生认识了解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恶论的基本观点与异同,性善论、性恶论是他们伦理思想和政治学说的哲学基础;认识了解孟子思想中最具积极意义的精华-仁政学说的基本内容及其重要地位;认识了解荀子“隆礼重法”王霸统一的社会政治学说及“明于天人之分”的天人观 的哲学智慧;并教学引导学生联系全面建设中国特色小康社会实际,正确认识孟子荀子学说的现代积极意义。教学内容:

孟子的哲学智慧

一、性善养气说。

孟子的性善论,是他的伦理、政治思想的哲学基础,体现他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人生观,集中体现孟子做人处世的哲学智慧。主要观点:

性善论肯定人的本性即人的社会道德属性,肯定善是人的基本价值追求,歌颂了人性的美好,成为后来中国文化关于人性思考的基本线索和儒家道德理想主义的基石。

修身养性、养气集义,培养崇高气节与精神力量,对后来中华民族精神的塑造起了重要的作用。

二、仁政学说。

孟子从性善论及孔子仁爱思想出发更深入广泛探讨德治的内涵,系统提出仁政学说,体现了他治国为政的哲学智慧,经剔除其封建糟粕,具超时代超阶级的积极意义,他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观,在中国历史发展中起过非常进步的作用。

必须指出,孟子的民本与我们现代民主思想有根本性质的不同,现代民主是与人权、平等、法制等近现代先进思想融为一体的。

荀子的哲学智慧

荀子是战国后期儒家学派的最大代表,是先秦哲学的总结者。他继承儒家思想又兼取各家之长,是先秦百家争鸣中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他在天人关系上明于天人之分的天人观及从性恶论出发提出的“隆礼重法”德法互补、王霸统一的社会政治观集中体现了他的哲学智慧。思考题:

1、试谈孟子由性善论出发提出培养“大丈夫”气节的人生意义与哲学智慧。

2、比较分析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恶论之异同。

3、试谈孟子仁政学说的主要内容及现代积极意义。

4、试说荀子天人观的哲学智慧与积极意义。

第五讲 儒家经典《周易》的哲学智慧

课时分配:3课时 教学要求:

《周易》是儒家六经之首,也是东方哲学的一部最古的经典,《周易》被称为中华文化之根。通过本讲教学,要使学生了解《周易》其书的形成、基本的表达形式及历史文化价值;《易》作者以具体事物形象表达抽象概念、反映宇宙万物之道社会人事之理,以八卦阴阳表达说明宇宙万物的现象本质、发展变化的规律、动力,要教学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其内含的哲学思想与高度的哲学智慧,并联系实际说明、指导社会及自身的生活实践。

教学内容:

关于《周易》其书的简单介绍

《周易》是东方哲学的一部最古的经典,分经、传两部分,产生在不同时代。《易》微言妙旨,可以之解说宇宙万物、社会人事的本质、规律、动力。中华民族的理论思维能力和关于人生、社会、宇宙的智慧渊源主要是通过对《周易》的研究而获得,《周易》是中华文化之根。

主要哲学智慧

一、观物取象,阴阳对立统一,八卦演绎,以状天地万物之事之理。

《易》作者以直观感性从复杂的自然社会现象、万事万物,抽象概括为阴阳(对立统一)两种属性两种事物,从自然界中选取八种东西作为说明世界上其它东西的根源,以具体事物形象表达抽象概念、反映宇宙万物之道社会人事之理,以八卦阴阳表达说明宇宙万物的现象本质、发展变化的规律、动力。

二、阴阳相对相依,相反相成,相推相摩,物极必反,以示天地万物发展变化规律。阴阳对立统一,是事物产生、运动变化的根源。“一阴一阳之谓道”,一切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阴阳相反相成,相推相摩的必然结果。

“革命”的思想是《易传》对辩证法思想的一个重大贡献。

三、太极生成论,古朴的唯物主义宇宙观。

《易》所描绘的宇宙生成及家庭、社会形成,与现代进化论与唯物史观的相通。

第六讲 先秦道家老子、庄子的哲学智慧

课时分配:4课时 教学要求:

老子是中国第一个建立哲学体系的哲学家。庄子从多方面推进了老子的学说,是道家继老子之后的主要代表。通过教学,要使学生认识了解老子把“道”作为最高的哲学范畴,用来说明世界万物产生的根源及运动变化规律,其蕴含的哲学智慧;明确老子用柔的方法论、守弱的人生观及其小国寡民、无为而治社会政治观具积极消极两重性;要使学生认识了解庄子发挥老子思想,提出对后世影响深远的认识的相对性与“逍遥”的自由观所蕴含的哲学智慧。教学内容:

老子的哲学智慧 老子其人其书

老子,相传春秋时思想家,道家的创始人。

《老子》亦称《道德经》,注释有千种之多。《老子》语精义深,辞要趣远哲学诗,其朦胧光芒(神秘气氛)经久不散、弥漫四方。

“道”的主要哲学智慧

一、宇宙观本体论。

自然无为的自然神论,老子本体论核心范畴“道”:道是天地万物产生、发展的总根源,是人们为人处事的最高原则,道具物质、精神两重性。

二、朴素辩证法(“反者道之动”)。

1、老子比较系统地揭示事物存在是相互依存的矛盾统一观。

2、事物向相反方面转化,物极必反、势强必弱。“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正复为奇,善复为妖”。

3、量变引起质变。“为之乎其未有,治之乎其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成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4、否定之否定。现象与本质的不同。“大直若屈,大巧若诎,大辨若讷,大赢若绌”。

三、用柔的方法论,守弱的人生观(“弱者道之用”)。

“柔弱胜刚强”柔之用:守曲、枉、低、敝、少、辱、贱、雌、静,退、无事、无为、不争、无私,以最终达到全、正、盈、新、得、荣、贵、雄、进、有为、有成的目的。

四、社会政治观(小国寡民 无为而治)。

反对法纪礼义、知识、技巧、无为而治;反对苛政、暴政,反对战争;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

庄子 “齐物”与“逍遥”的哲学智慧

庄子继承老子关于道的学说,并从多方面推进了老子的学说,是道家继老子之后的主要代表。庄子提出许多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丰富和深化了道家的哲学思辩。

一、“齐物论”提出了对后来影响深远的认识的相对性问题。

庄子以本体论的道的无差别界限为根据,提出“以道观物”则“万物齐一”,据此,他否定人们的“小知”“有待”(是不同的主体与时空条件下形成的是非观念),而追求因循天然与“至道”相通可应付无穷变化的“大知” “真知”的至人的智慧。

二、“逍遥游”的人生哲学,绝对的自由观。

“逍遥游”的前提是“无待”即无条件的绝对自由,既要摆脱外在世界的束缚,且须摆脱内在主体意识的束缚,后来也成为道家向道教转化的重要理论依据和桥梁。思考题:

1、联系社会与人生实际谈谈《老子》“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的哲学智慧。

2、试说庄子“齐物”与“逍遥”的哲学智慧。

第七讲 两汉经学的哲学智慧

课时分配:2课时 教学要求:

为适应西汉统一帝国的政治需要而建立起来的两汉经学是中国哲学在先秦学术大发展基础上以弘扬儒家思想为主的第一次学术思想综合,儒家思想从此开始在中国历史上上升为封建正统思想。通过教学要使学生对董仲舒为代表的两汉经学的形成与发展,对其在中国历史上的正负面作用有一 8 基本认识,对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在建立巩固大一统的政治帝国、在维护封建秩序中的哲学智慧有一基本认识。教学内容:

两汉经学的形成与发展

汉初“黄老之学”结束它的历史使命,适应汉帝国“大一统“中央集权的政治主张,汉武帝推行“废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专制政策,儒家思想文献上升为封建正统的儒家经典。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

一、天人相副 “人副天数”。

董仲舒对汉代达到的自然科学成就加以神学唯心主义的歪曲。在天地万物的大系统中,天是最高的主宰与创造者,天有“天意”、“天德”“天志”,人是天的缩影,“天人相副”。自然现象与人类社会都是根据天意构成的一个相互制约、动态协调的大系统。“同类相动”“天人感应”。

二、“君权神授”“三纲五常”。

天意通过自然和人间的秩序体现,上天的意志通过君主贯彻,君主有代天实行赏罚的至上权威。天任德不任刑,“三纲五常“。他一方面通过天来提高人间统治者的权威,威慑、约束百姓;另方面是要借助天来威慑、约束人间统治者,倡导德治。

三、“天不变道亦不变”。

董仲舒对阴阳五行说的形而上学改造,“阳尊阴卑“。五行相生与相胜,“三统”“三正”的循环论的唯心史观。思考题:

1、儒学何以成为经学?试析其正负面历史意义。

2、试说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的主要内容。

第八讲 魏晋玄学的哲学智慧

课时分配:2课时 教学要求:

魏晋玄学是在社会动荡、名教陷入严重危机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以道家学说来解释儒家思想的比较精致的思辩哲学。通过教学,须使学生了解魏晋玄学形成与发展的概况,认识了解玄学关于名教与自然之辨、本末有无之辨、言意之辨所体现的哲学智慧,认识其历史意义,以丰富学生哲学思维,并对指导现实生活实际有所教益。教学内容:

一、、本末有无之辨。

王弼的“贵无”说。开始抛弃两汉经学的神学外衣,对老子“有生于无”和道在物先的命题进行改造,从各个方面论证以无为本的精神性本体是万物的根本。裴頠的崇有论。道是一切具体事物的总和,道和万有是不能分离的万有构成道的基础,有是“理”的本体。

郭象的独化论。“有”是绝对的,否认在万有之上有任何终极的根本,从而彻底取消了作为形而上的本体。“独化于玄冥之境”

二、名教与自然之辨。

王弼的名教出于自然,“崇本息末”的政治主张

嵇康的“越名教而任自然”,不拘礼教,崇尚自然,对充满利益之争的社会现实予以激烈批判。郭象的名教等于自然,“外内相冥”用内心的无为来顺从名教制度(有),以维护封建礼教。

三、言意之辨。

荀粲的言不尽意说;欧阳建的言尽意说;王弼的得意忘象说。思考题:

1、试说魏晋玄学关于名教与自然关系的主要观点。

2、魏晋玄学关于本末有无之辨有哪几种代表性的观点?

第九讲 隋唐佛学的哲学智慧

课时分配:2课时 教学要求:

佛教在隋唐进入鼎盛时期,隋唐佛学中具思辨性极高的哲学智慧。通过教学,要使学生对隋唐佛学中具有中国特色的主要佛教宗派的佛理有一基本了解,尤对慧能创立的“顿悟成佛”的中国禅宗有一较全面的认识,并辩证分析,以吸取其中蕴含的哲学智慧,提高学生的哲学思维能力。教学内容:

一、法相宗的万法唯识说。

法相宗的创始人玄奘,伟大的爱国僧人和杰出的佛经翻译家,对佛教瑜伽行派的法相唯识的学说作综合性的阐述。

“三自性”说解释事物的空幻和假有;“唯识四分”对各类意识结构层次的分析。

二、华严宗的圆融无碍说。

佛的境界是一切差别的事物无尽缘起、周遍含容的大法界,一切事物都是相即相入、园融无碍的关系。“四法界”说;“六相圆融”说。

三、禅宗的顿悟成佛说。

关于禅宗的来历,慧能,中国禅宗的实际创始人。(一)、关于成佛的根据。

“自性是佛”人人皆有佛性,佛性无生无灭,是真实本体,本来清净。烦恼“本无今有”掩盖佛性。“万法在自性”自心是一切事物的根本。

10(二)关于修行的方法。

“自悟自修”的心法,实现内心世界的自我转化。“自我超度”,“法无定法”。(三)关于解脱境界的观点。

“顿悟成佛”、“无心无得”。成佛解脱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它是人的内心在瞬间实现的根本质变,是没有意志努力和人为控制的心理状态,是内心对包括佛法在内的一切执著的舍弃。思考题:

1、华严宗怎样看待本质和现象及现象与现象之间的关系?

2、为什么说慧能创立的中国禅宗是中国佛教的一次深刻变革?

第十讲 宋明理学的哲学智慧

课时分配:3课时 教学要求:

宋明理学是中国儒家学说历史发展的顶峰,它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具重大影响。通过本讲教学,要使学生了解宋明理学的产生、发展的大致过程,认识了解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周敦熙、张载、二程、朱熹、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及其在儒学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并教学引导学生辩证分析正确认识宋明理学的社会历史意义。教学内容:

一、周敦熙的太极人极论。

《太极图说》描述了一幅系统的宇宙形成模式,说明世界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统一在无极、太极,是物质还是精神为本体,之后宋儒发挥从二方面发展。

二、张载的元气本体论与人生境界说。

(一)太虚即气的气本体论。张载对哲学的主要贡献在天道观,第一次提出关于气的系统的学说,创立了元气本体论,以气一元论阐发了对立统一的思想,在天道观上基本上做到了朴素唯物论与朴素辩证法的结合,以此为武器批判道家和佛教的唯心主义。

(二)人生境界说。“民胞物与”的仁爱观和“为天地立心”的使命感。

三、程朱理学。

二程兄弟发挥周敦熙的唯心主义,把“天理”作为他们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创立理一元论的唯心主义宇宙观。

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对北宋以来的理学思想进行了系统的、创造性的全面总结,从而建立起以理为最高哲学范畴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

(一)天理本体论。理(形而上)气(形而下)不可分,理气是体用关系,理气相依,理主气从,理是本,是动静的本体,是宇宙本体。

(二)格物穷理的道德认识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

(三)心性论是理学核心。理学的特点是把世界观与人性论有机结合起来。天地之理是人性道 11 德的根源。伦理观上,探讨的核心问题是“理”和“欲”的关系,主张“存天理灭人欲”,把封建伦理纲常神圣化。

理学归根结底是为维护封建统治,但它强调人必须自觉加强道德修养、强调做人的精神追求,人必须不断自我完善,这些观点至今仍有合理性。

四、陆王心学。

陆九渊是心学的创始人,王阳明是心学的集大成者。(一)、心本体论。心理为一,心外无物。(二)、存心去欲的修养论。

(三)、致良知说。良知与天理、本心相通,是天赋的理性,是道德意识的主体与判别是非的标准。思考题:

1、试说周敦颐的太极人极论的主要观点。

2、如何理解张载的人生境界说?

3、试析程朱理学的天理本体论。

4、如何理解王阳明心理为一的致良知说?

第十一讲 明清实学的哲学智慧

课时分配:2课时 教学要求:

明清实学是兴起于明末清初的强调务实、注重实用的哲学智慧,是中国哲学智慧的新发展。通过教学要使学生对明清实学的兴起的历史背景与发展过程有一大致了解,在此基础上,认识了解认识明清实学主要代表人物在哲学、政治、经济、伦理诸方面的思想观点,尤须认识明清实学中民主政治思想的思想精华及其历史意义。教学内容:

一、东林新风的兴起。

二、黄宗羲的经术经世说。

“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政治思想;“工商皆本”的社会经济思想;“一气充周”的自然哲学

三、顾炎武综当代之务的经世致用说。

“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的民权思想;“综当代之务”的实行思想。

四、王夫之的“诚者实有”与“天下大公”的气学实学。

“诚者实有”的气本论;“敦诚不息”的方法论; “理势合一”的历史观;“天下大公”的社会政治论。思考题:

1、黄宗羲和顾炎武的民主思想有哪些内容?有何历史意义?

2、怎样理解王夫之“诚者实有”的气本论?它的思想史意义如何?

第十二讲近代新学的哲学智慧

课时分配:2课时 教学要求:

康有为、谭嗣同是我国近代资产阶级维新派思想家,是近代新学的主要代表人物。通过教学要使学生认识到康有为作为戊戌变法运动的领袖,他为论证变革的必要所提出的天道“变易”观,是其推行改良主义变法运动的哲学根据与理论基础,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处于上升时期的积极进取思想;要使学生了解谭嗣同仁学的哲学内涵,认识到“通”是谭嗣同“仁”说的第一要义,他所说的“仁”实际是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博爱”的代名词,反映了他的激进的资产阶级维新变革思想,有其积极进步意义。教学内容:

康有为的变易和进化的宇宙观、社会历史观。

一、康有为维新思想的时代背景。

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形势,为拯救民族危亡,他发动领导变法运动,需理论依据。

二、他的变易和进化的宇宙观、社会历史观。

他以西方资产阶级的进化论和中国传统的“变易”思想相结合,论证他的变易和进化的宇宙观、社会历史观。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处于上升时期的积极进取思想。

谭嗣同仁学的哲学智慧

一、谭嗣同其人简介。

他出身于官僚地主家庭,在强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时代氛围中,他从传统旧学转向新学,政治上力主变法图强,成为我国近代反封建思想家,激进的资产阶级维新运动的政治家。

《仁学》是谭嗣同的主要著作,论述了谭嗣同哲学思想的基本要点。

二、《仁学界说》的主要哲学思想。

谭嗣同的“仁”说的第一要义是“通”。“仁”将天地万物、人我通为一身,化为一体。他所说的“仁”实际是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博爱”的代名词,在当时政治斗争中有进步意义。他把“仁”看成是不生不灭、永恒存在的宇宙本体,他把一切物质(“以太”)等同为精神,实在的物质世界被宣布为空灵的心力意识,体现了谭嗣同哲学思想中的主观唯心主义、宗教唯心主义的性质。思考题:

1、试说康有为为论证变法的必要所提出的天道治道“变易”观的主要内容。

2、试说谭嗣同“仁”说的第一要义 “通”的涵义。

附录:参考书目

1、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上、中、下),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2、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史》(第一、二、三、四册),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3、北京大学中国哲学教研室:《中国哲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5、毛荣生主编《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6、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7、朱伯崑主编《易学基础教程》,九州出版社,2003年版。

8、刘梦溪:《学术思想与人物》,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9、錢浩主编《中国通史》,当代世界出版社,2003年版。

10、杜维明:《儒家传统的现代转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

11、何光沪 许志伟主编《对话:儒释道与基督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

12、陈卫平郁振华:《孔子与中国文化》,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3、谢尨编《中西哲学与文化比较新论》(北京大学名教授讲演录),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4、罗国杰主编《中国传统道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15、蔡方鹿:《中华道统思想史》,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执笔人:谢树放

20011年1月 审定人:许苏静

20011年1月

人文社科部负责人:叶昌友

20011年1月。

下载中国煤矿安全管理的哲学反思[5篇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煤矿安全管理的哲学反思[5篇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哲学-概论

    中国哲学 概论 一、中国哲学基本线索与内容 1、中国哲学是以儒学为骨架,儒释道三家并存并融的一种思想体系。(儒释道三足鼎立,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儒学,中国哲学最核心部分;中国哲学......

    煤矿安全个人反思

    煤矿安全个人反思 按照安全反思活动要求,结合本月开展“安全生产月主题活动”,认真学习xxx煤矿“5.9””和xxx公司“5.5”顶板以及近期总公司下发的事故通报,对照自身作为一名......

    煤矿安全反思心得体会

    煤矿事故反思心得体会【篇一】有鲜活的生命,才能在阔远的宇宙空间施展才华、实现抱负;只有健康的生命才能承担起所有的责任、为社会造福。然而,天有不测风云,生命之舟时常会遇......

    阿米巴管理哲学

    阿米巴管理哲学京瓷公司创始人稻盛和夫相信“现场有神灵”、“答案永远在现场”。白手起家、创立了两家世界500强公司的稻盛和夫,被尊为日本“经营之圣”。 变形虫灵活易变的......

    《管理哲学》读后感

    读《管理哲学》杂感 怀着一份期待、一丝忐忑却又希冀着清空内心之前的所有认知与观点,我开启了这趟沁人心脾的管理哲学之旅。也许是与贾老师笔下的各种圣哲对话,思绪难免万千,......

    市场营销管理哲学

    市场营销管理哲学导言:任何企业在市场上经营都有自己的经营理念,顾客、企业、社会的利益究竟哪一个应该是重要的地位,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排列方式,这就是企业的市场营销理念。......

    营销管理哲学

    营销管理哲学 市场营销管理哲学,就是企业在开展市场营销管理过程中,在处理企业、顾客、社会及其他利益相关者所持有的态度、思想和观念。 有四种互相竞争的哲学对企业的营销活......

    管理哲学(论文)

    《管理哲学》 指导老师: 学院:机电工程系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学号: 姓名: 《管理哲学》论文 这个学期,我选了选修课《管理哲学》。从《管理哲学》中,我学习到了很多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