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流通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冀政[2005]75号)

时间:2019-05-14 00:10: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流通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冀政[2005]75号)》,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流通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冀政[2005]75号)》。

第一篇: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流通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冀政[2005]75号)

【发布单位】河北省 【发布文号】冀政[2005]75号 【发布日期】2005-09-05 【生效日期】2005-09-05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河北省

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流通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冀政[2005]75号)

各设区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流通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19号)和《河北省服务业振兴计划》,促进我省流通业更快更好发展,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把加快流通业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抓紧抓好

(一)加快流通业发展的思路和目标是:以开拓市场、扩大消费、发展现代化流通业为主线,以“两个加快”改革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为重点,以连锁经营、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配送为支撑,建设好现代商品市场、现代流通方式、市场运行监控、商业信用和法律法规五大体系。建设大市场、发展大贸易、搞活大流通,加快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和贸工农一体化,着力提升流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到2010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到4500亿元,年均增长10%以上。连锁企业销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提高到25%左右;社会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降至14%;从业人员占社会就业人员的比重达到8%以上;流通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10%以上,初步实现流通现代化。

(二)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大改革力度和政策支持力度。由于受政策推动滞后、国有流通企业改革滞后和大公司大集团发展滞后的影响,我省流通业还落后于沿海先进省市,已经成为河北经济更快更好发展的潜力所在和关键环节。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流通业在连接产需、促进生产、引导消费、吸纳就业、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建立节约型社会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等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小流通带动小生产,大流通带动大生产,现代流通带动现代生产。不懂得流通,就不懂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省上下一定要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针对流通业发展的突出问题,迎难而上,合力攻坚,坚定不移地把流通业搞上去。

二、积极推进“两个加快”改革,加大政策支持流通企业发展的力度

(三)加快国有大型流通企业股份制改革,妥善安置职工。全面落实《中共河北省委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冀发〔2003〕15号)及其配套改革的各项政策规定。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突出抓好国有大型流通企业,特别是国有独资流通企业和上市公司的国有股减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对产权制度改革不到位的市、县属国有流通企业,引导其实施二次改制。相对集中国有企业改革专项资金,用足用活土地政策和社会保障政策。改制企业要及时为职工接续养老、失业、医疗等各项社会保险关系。对流通企业依法出售自有产权的营业或办公用房收入以及处置企业使用划拨土地的收入,可优先留给企业用于缴纳社会保险费和安置职工;对向企业经营者或职工定向出售的国有中小流通企业资产,要规范“招拍挂”程序,同等价格条件下优先卖给本企业职工。卖给其他单位和个人的,要切实妥善安排好原企业的职工;改制后纳税确有困难的流通企业,可按现行规定申请减免生产性用房的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

(四)加快推进国有产权流动重组,妥善处理国有流通企业历史包袱。积极支持流通企业进行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的资产重组。利用外资改组国有企业,外资控股时按规定报批后,国有资本可适当让渡分红。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企业内部职工和经营者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凡对外商开放的领域,都要对内资开放。对资不抵债、扭亏无望的劣势企业,依法实施租赁、出售、债务重组和关闭破产。注意保全银行信贷资产,防止逃废银行债务。允许国有流通企业按规定出售所持国有产权抵偿历史债务,允许国有流通企业通过将其使用的已划拨的土地在补办出让手续、补交土地出让金后纳入企业总资产冲抵企业债务。加大国有流通企业战略性改组力度,大型流通企业国有资本要退至相对控股或参股,原则上不保留国有独资流通企业。

(五)抓紧培育发展大集团、大批发市场和大物流枢纽城市。重点培育石家庄北人集团、唐百、保百等20家实力较强的大型流通龙头企业上规模、上档次。优先推荐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或发行债券,在设立财务公司、提供金融服务等方面予以支持;优先与国际著名连锁经营企业、物流企业以及其他企业合资合作,打造高效供应链,建立产权多元化的母子公司体制;优先通过参股、控股、承包、兼并、收购、托管和特许经营等方式实现规模扩张,进一步做强做大。列入国家和省重点支持的大型流通企业,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可直接向国家和省申请进出口配额、许可证、国营贸易经营权和相关资质等;合力推进河北铁矿产品、石家庄小商品、清河羊绒、安国中药、安平丝网、白沟箱包、沧州红枣等10家辐射力强的工业产品和农副产品中高级批发市场上水平、上档次;重点建设石家庄、唐山、廊坊、邯郸、张家口等五个区位优势明显、基础设施完善、物流规模较大、市场发育良好的物流枢纽城市。对20家流通龙头企业、10家中高级批发市场和省政府确定的10家大型粮油批发市场实行动态管理。由省商务主管部门负责,每年调整后向社会公布。

(六)积极扶持中小流通企业发展。省商务厅、省发展改革委、省中小企业局、省财政厅、省工商局、省科技厅、省教育厅等有关部门要按照资金使用方向和程序,在安排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中小企业科技创新资金等方面支持中小流通企业发展,在市场准入、信用担保、人才培训、金融服务、物流服务、信息服务等方面向中小流通企业倾斜。

(七)给予用地政策支持。对省重点扶持的20家大型龙头企业、10家中高级批发市场和列入省规划的大型物流基地内设立的物流配送中心和物流企业新增用地占用耕地的,经依法立项,自行补充耕地并经验收合格的,省市不再收取耕地开垦费;没有条件自行开垦耕地的,按《河北省土地管理条例》规定的最低标准收取耕地开垦费。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由当地政府按标准适当下浮;企业以原划拨土地为条件引进资金和设备建设的物流配送中心,可在依法缴纳土地出让金后,将土地使用权作为法人资产作价出资;企业对旧仓库设施进行易地改造,新建物流配送中心时,政府收回企业原有土地时应当依法对原土地使用权人给予补偿;国有流通企业改组前资不抵债的,可将原划拨土地补办出让手续、补交土地出让金后,评估作价计入企业总资产,按照有关规定冲抵企业债务,对整体购买或兼并资债相当的企业,并接受或安置企业职工的,购买或兼并方可享受上述处置土地使用权的优惠政策。对农产品仓储设施建设用地按仓储用地对待。

(八)加强税收政策扶持。经税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批准,符合条件的直营连锁企业可以由总部统一申报缴纳增值税。具体办法可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连锁经营企业有关税收问题的通知》(财税字〔2003〕1号)的有关规定执行。

完善物流企业税费管理。经地方税务机关批准使用运输企业发票,按“交通运输业”税目征收营业税的单位将承担的运输业务分给其他运输企业并由其统一收取价款的,以其取得的全部收入减去支付给其他运输企业的运费后的余额为营业额。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列入规划的新建物流园区、道路运输站场和物流配送中心,减半征收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人防易地建设费和道路临时占用费。

从2006年1月1日开始,流通企业引进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物流配送中心、经营生鲜熟食商品所需设备等的技术改造,经税务部门批准,可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技术改造国产设备投资抵免企业所得税暂行办法〉的通知》(财税字〔1999〕290号)的有关规定,享受国产设备投资抵免所得税的政策。

(九)努力创造流通企业公平竞争的环境。加快电价改革步伐,积极推行工商企业同网同价。在省重点扶持的20家大型龙头企业基础上,再选择30家使用大型冷藏、冷冻和各类生产加工设备的流通和餐饮企业试点,自2005年10月1日起,按当地非普工业用电标准收取电费;加大流通企业对外开放力度,引导外资投向商贸流通和农村市场,推动更多的企业进入跨国零售企业的全球销售网络。积极推进流通企业到境外开展流通业务,建立营销网络和配送中心,鼓励流通企业进行内外贸一体化经营,大力发展贸工农一体化公司,为内外资流通企业公平竞争创造良好的环境;引导和规范零售企业的促销和进货交易等行为,依法打击商业欺诈,整顿规范流通秩序,加强和改善流通业管理。

(十)积极实施品牌战略。支持鼓励流通企业创立和维护商标信誉,培育企业品牌。加大对侵权行为的专项打击力度,重视和奖励对知名流通企业、商业老字号的“著名商标”、“驰名商标”的认定和保护工作。

三、推动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和电子商务跨越式发展

(十一)切实推进连锁经营快速发展。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务院体改办、国家经贸委关于促进连锁经营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2〕49号)精神,到2010年,连锁大型综合超市和仓储式商店商品零售额每年递增20%左右,以社区为中心、具有多项服务功能的连锁便利店商品零售额每年递增25%以上,大型百货商店基本完成连锁经营;着力推动连锁经营企业以同一商号统一采购配送、统一经营管理、统一特许经营权,积极发展特色连锁专业店和专卖店。推动连锁经营向石化、烟草、食盐、农资、家电、医药、家具、建材、汽车、电信、旅游、租赁、教育培训、烟花爆竹等行业扩展,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进城发展产品销售连锁店,大力发展面向“三农”服务的连锁经营;建立连锁经营发展引导资金,对重点企业发展给予贴息支持;充分利用国家老旧汽车补贴资金,支持优势再生资源回收企业通过连锁经营等方式拓展回收网络。鼓励发展循环经济,重点支持现代流通方式的推广和运用。

(十二)着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到2010年,全省基本建成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现代物流体系,现代物流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以上,创建5个以上具有较高信誉度的物流知名品牌;积极培育物流市场,把扩大物流需求与改善物流供给结合起来。加快推广以供应链管理技术为核心的物流服务方式,提高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配送等环节的效率;鼓励和支持第三方物流企业与企业开展联合协作,选择10家规模大、管理水平高的物流企业进行试点。尽快形成适应现代物流业发展要求的第三方物流网络,特别是鼓励通过委托代理加强与国际著名物流企业的合作;设立现代物流业发展引导资金,用于支持重点物流企业和重大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和完善全省现代物流业重点建设项目库,实行滚动管理和分级管理,省重点协调20个左右示范性重大项目。

(十三)积极稳妥地推进电子商务发展。抓紧制定河北省电子商务发展规划。到2010年,建成3-5个大型电子商务核心平台,抓好20家大型连锁超市和商场进行电子商务和信息化试点,积极推进销售额10亿元以上的大型批发市场建设专业网站和信息系统,重点发展钢铁、铁矿石、纺织服装、医药、食品、化工、建材、机械、农业、旅游等行业或重点产品专业网站,逐步形成以省内出口产品、名优特新产品为重点的网上专业展览中心、商品交易中心、物流调控中心和信息中心;每年由各级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扶持电子商务发展,建设统一规范的电子商务安全保障体系和金融支付体系,健全网上交易规则,规范网上交易行为,确保电子商务的统一性、安全性和权威性。

四、建设好现代商品市场体系、现代流通方式体系、市场运行监控体系、商业信用体系和法律法规体系

(十四)科学制定现代商品市场发展规划和现代流通方式规划。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和非歧视原则,由设区市商务部门负责制定设区市和所辖各县城商业总体规划和商业网点规划,加快调整和制定市场准入条件与标准;建立商业基础设施建设听证会制度,对5000平方米以上使用政府投资的各种业态的商场建设,由设区市商务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和流通企业进行听证,避免盲目发展、重复建设和过度竞争。制定连锁经营、现代物流配送、电子商务发展、批发市场改造升级等专题性规划纲要,并切实抓好组织实施。

(十五)建立完善重要商品储备制度和应急调控快速反应机制。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省市两级糖、肉、食盐等重要商品的储备制度,增强政府宏观调控能力。省级储备计划由省发展改革委和省商务厅联合下达。市级储备数量由各设区市根据各自情况确定。本级政府下达的储备商品费用由同级政府负担。妥善处理储备商品历史遗留问题。根据国家和省政府有关突发事件应急保障的规定,由省商务厅商省财政厅,保障组织应急物资供应所需的合理费用。

(十六)进一步加大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积极运用财政贴息等政策措施,引导更多的银行资金和民间资本投入物流配送中心、工业产品批发市场和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等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将市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列入省重点项目计划;提倡绿色消费、推进绿色市场认证、开辟绿色通道,支持“三绿”工程发展。建立、完善流通环节食品检疫检测体系,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实行无害化处理制度。2007年前,全省大中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商场、超市要建立起快速检测站点,对不合格的蔬菜和病害肉实行无害化处理,各级财政要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进一步建立健全重大节日期间食品安全抽检制度,费用列入同级财政预算。

(十七)建立健全流通领域公共信息服务体系。制定流通领域公共信息服务体系建设规划,设立省市两级流通领域公共信息服务体系建设资金,重点建设全省商品流通数据库和市场运行监控网络体系,对重点流通企业、重要生活必需品和重要生产资料进行动态监测,确保市场稳定运行。

(十八)改进和完善市场监管。凡具有法人资格的流通企业,经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准,可在企业名称中冠以“河北省”、“河北”字样。凡服务业核心企业注册资本在3000万元以上,并拥有2家以上的控股子公司,集团合并注册资本5000万元以上的,可办理集团登记。对经营状况良好、商事信誉较高、连续3年以上无违反企业登记管理法规行为的流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实行免检。

简化办证手续,支持连锁企业经营专营专卖商品。直营连锁经营企业办理经营资格审批和各类证照手续,跨设区市的经省商务厅认证,各设区市辖区内的经各市商务局认证后,凭认证手续由总部向所在地主管机关统一办理、统一年审。各分店持总部的批准文件或证照到所在地办理备案手续,纳入当地管理。打破地区封锁和垄断。各级各部门不得干预连锁经营企业总部统一采购、跨区配送各类商品,工商、质监、卫生等行政管理部门对流通企业的各种检查,必须严格按照管辖权限依法进行。鼓励各主管部门联合检查,严禁重复检查、重复处理。

除法律、行政法规有明确规定外,工商、质监和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对流通企业抽取商品检查,须支付商品货款。要严格依法抽查,不得向企业收费。公开行政机关办事程序,增强依法行政的透明度。对流通行业收费项目进行全面清理和严格控制。

加强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加强舆论宣传,加大执法力度,切实清除地区市场封锁的各项规定;取消各种不合法收费,推进鲜活农产品流通“绿色通道”建设。

(十九)大力推进商业信用体系建设。积极引导大型流通企业建立以信用调查、信用评价、信用自律、信用档案管理和信用信息互通为主要内容,适合自身行业特点的内部管理制度,逐步使企业内部的信用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支持和鼓励流通行业中介组织制定信用方面的行规行约,强化企业的守信意识和诚信自律,鼓励开展信用评级活动,对失信行为进行评议,开展信用监管和公共服务,逐步建立健全商业信用体系。

(二十)加快制定流通领域的法律法规。从建立和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出发,按照依法行政和对全社会流通统一管理的要求,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研究制定促进流通业发展的产业政策、地方性法规草案和政府规章,规范商品流通活动,调控流通主体的市场行为。

五、积极扩大消费需求,建立健全流通业促进体系

(二十一)规范和发展消费信贷。努力扩大消费需求,优化消费结构,完善消费手段,扩大消费信贷品种、范围和规模;打破垄断,鼓励竞争,支持商业银行与流通企业在充分协商的基础上推广银行卡。

(二十二)建立和完善农村流通体系。切实做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试点工作。积极引导商务部核准的70家试点流通企业延伸到乡镇、村发展标准化“农家店”。到2007年,在全省53个试点县的基础上培育26000家左右标准化“农家店”,各级政府可给予每家标准化“农家店”适当支持;积极推进农产品连锁经营试点,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进免税农产品按13%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抵扣;对试点企业从农业生产单位购进农产品的,鼓励其取得农业生产单位开具的普通发票,作为进项税额抵扣凭证;对试点企业建设冷藏、低温仓储、运输为主的农产品冷链系统的,可以实行加速折旧。制定农村商品市场规划,加大农村市场建设投入力度,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在农村商品流通中的重要作用,加快构建农村农资、农副产品和日用消费品三大流通网络体系,采取多种方式开拓农村市场,活跃农村消费。

(二十三)支持生活保障性服务业发展。支持发展社区商业网点,逐步形成门类齐全、便民利民的城市社区服务网络。重点支持便利店、早餐网点、清真餐饮网点、生鲜蔬菜市场、废旧物资回收网点和维修网点建设,支持城市农贸市场实行“农改超”,采取措施解决低收入群体的洗浴问题,推动经济型连锁饭店进行卫生、安全设施改造。鼓励和支持新型服务业发展,各级政府要对会展场所及其设施的技术改造给予适当支持;鼓励有实力的连锁企业参与社区商业建设。做好创建各级社区商业示范小区的工作,创新社区商业服务体系,探索社区商业建设的规划、标准和促进模式;在城市开发建设的新居住区内,规划确定的商业网点用房、用地,以及作为小区公益性资产的便民网点,不得挪作他用。对吸纳下岗失业人员的服务型企业和自谋职业从事服务业的下岗失业人员,要按规定落实好有关再就业的优惠政策。建立社区商业建设引导资金,积极争取国家社区商业建设资金并与之配套。

(二十四)建立健全行业协会。扶持和发展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完善其协调、自律、培训以及业务咨询、企业策划和信息交流功能。委托行业协会编制现代流通业发展规划和大型流通设施建设规划,制订行业管理规范,加快流通业标准化建设步伐,规范行业协会的行为,充分发挥其在推动行业发展和实施行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加强流通理论研究,形成促进流通业发展的相应机制,创造良好的流通业发展环境。

(二十五)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加强队伍建设,吸引优秀人才参与国内流通业的管理;加强人员培训,建立多层次人才培训体系,鼓励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设置专业课程培训高级流通业管理人才,鼓励中介组织开展职业培训,提高流通从业人员素质。

(二十六)切实加强对流通工作的领导。按照加强内贸和充分发挥各级流通行业主管部门的职能作用、注重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要求,建立由主管省长主持,省商务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建设厅、省国税局、省地税局、省工商局、省物价局、省质监局、省中小企业局、省粮食局、省供销社等有关部门领导参加的促进流通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办事机构设在省商务厅。省直有关部门和各设区市要把流通工作列入重要工作日程,根据本意见要求,结合实际制定可操作的具体规定。分解目标,落实责任,加强监管,依法行政,确保各项规定落到实处。

二○○五年九月五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中华民族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流通业发展的意见

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流通业发展的意见

(湘政发〔2006〕2号)

各市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

为加快我省流通业改革,提升流通业现代化水平,促进流通业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流通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19号),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流通业发展的重大意义

1、流通作为现代经济运行的中枢,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和纽带。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流通业在连接产需、促进生产、引导消费、吸纳就业、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已经成为决定经济运行速度、质量和效益的重要因素。加快流通业发展是建立现代流通体系的必然要求,是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

二、明确流通业发展的思路和重点

2、流通业发展的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开拓市场、扩大消费为主线,大力推进全省商品市场体系、现代流通体系、市场监控体系、流通法律体系和商业信用体系建设,加快全省流通业发展。流通业发展的重点:推进流通企业改革和流通组织、流通方式、流通技术创新,加快农村流通网络体系建设,抓好以诚信体系建设为重点的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工作。

三、加大改革力度,提高流通企业竞争能力

3、大力推进国有流通企业改革。各级政府要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政策,加快国有流通企业改革。采取多种方式支持国有流通企业改组改制,增强活力;对资不抵债、长期亏损、扭亏无望的国有流通企业,依法通过租赁、出售、债务重组和实施破产等方式,探索顺畅的退出机制和寻求新的发展途径;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进行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的资产重组,鼓励各种资本参与流通企业改组改造。

4、加快培育大型流通企业集团。按照世贸组织规则和市场经济规律,积极培育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流通企业;通过多种方式,引导流通企业扩大规模,支持流通企业做强做大。省有关部门和有关金融机构要充分利用现有政策措施扶持流通企业做强做大。在中部地区外贸发展促进资金、国债资金、设立财务公司、发行股票和债券、提供信贷融资、支付结算、推进贸易便利化等金融服务方面予以支持。市州人民政府要结合地方实际,出台相应政策措施,支持培育大型流通企业的发展。

5、进一步放开搞活中小流通企业。省商务厅、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经委、省科技厅等有关部门按照资金使用方向和程序,在中部地区外经贸发展资金、中小企业国际发展开拓资金、第三产业引导资金、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等方面支持中小流通企业发展。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要采取切实措施促进中小流通企业发展,在市场准入、信用担保、金融服务、物流服务、人才培训、信息服务等方面给予支持。

四、加快创新步伐,提高流通现代化水平

6、切实推进连锁经营和现代物流快速发展。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体改办国家经贸委关于促进连锁经营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2〕49号)、国家九部委《关于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发改运行〔2004〕1617号)和省政府《关于大力发展现代流通业的意见》(湘政办发〔2003〕21号)、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经贸委等单位关于加快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湘政办发〔2002〕61号)精神,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具体实施办法,进一步推进连锁经营和现代物流有序、快速、健康发展。

7、推动流通企业进行流通方式和技术创新。充分运用财政和金融手段支持流通企业推广和运用现代流通方式和现代流通技术,重视和加强条代码的运用和推广工作,支持实施现代流通科技创新示范工程;支持流通标准化、现代物流信息化等共性技术的推广运用,经省政府批准的生产性物流项目用地可按工业用途出让;鼓励各类流通企业发展电子商务。

8、支持发展循环经济。鼓励优势再生资源回收企业通过连锁经营拓展回收网络。回收市场建设纳入城市整体规划,市场建设中,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对社会投资的引导作用。各类金融机构应对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重点项目给予金融支持。

五、加快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流通领域公共信息服务体系

9、加大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积极运用政策扶持、财政贴息等措施,加大对农产品批发市场、物流配送中心等流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

加强食品药品安全,支持“三绿工程”发展。加大对生猪定点屠宰场技术改造和结构升级项目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鼓励机械化屠宰。

积极扶植乡镇连锁超市、乡村连锁便利店发展。连锁企业对乡镇、村原有经营网点通过升级改造、实行连锁经营的,通过验收合格达到标准的店铺,享受连锁经营企业同等待遇。支持开展农产品连锁经营试点,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从农业生产者购进免税农产品凭收购发票按13%的税率计算进项税抵扣,从小规模纳税人购进农产品,凭普通发票按13%的税率计算进项抵扣;对试点企业从农业生产单位购进农产品的,鼓励其取得农业生产单位开具的普通发票,作为进项税额抵扣凭证;对试点企业建设冷藏、低温仓储、运输为主的农产品冷链系统的,可以实行加速折旧。加强农村药品“两网”建设,促进城乡药品连锁经营,引导和支持药品经营企业通过直营、加盟等连锁经营模式,把药品连锁经营网点延伸到农村,鼓励支持药品零售连锁企业发展农村连锁药店,促使城乡药品同质同价。

对在乡镇、村设立的药品零售连锁经营企业和连锁专柜,自登记注册之日起,免交三年工商管理费,同时给予税收优惠政策。

10、建立健全流通领域公共信息服务体系。按照《中部地区外经贸发展促进资金管理办法》,对全省市场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给予支持。市州、县市区各级财政都要加大资金投入,支持当地商品信息服务体系的建设和运行维护。商务主管部门要制订流通领域公共信息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并组织实施。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化手段,推广新型流通方式和管理技术的应用,改善传统的管理模式和结构,缩短商品流转周期,提高流通效率,降低流通成本。加强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的普及和发展,培育一批集信息发布、价格指导、网上交易、资源配置等功能为一体的行业门户网站,鼓励大型百货商场、购物中心、连锁超市建设网上商城;发展服务业网络业务,拓宽电子商务覆盖面;加快发展物流配送,推广信息技术在流通领域的运用,改造和提升传统仓储企业及传统流通业;加强农村网络网点建设,提高信息化水平。

六、建立调控和应急机制,确保市场稳定有序运行

11、建立和完善重要商品储备制度。要进一步完善糖、肉、化肥、粮食等重要商品省、市两级储备制度,省级储备商品储备费用列入财政预算。市州政府也要结合实际建立重要商品储备制度,市州储备商品的费用由市州政府承担。

12、建立应急调控快速反应机制。省里应急调控发生的费用,由省有关部门商省财政厅根据国家有关突发事件应急保障规定予以保证;市州应急调控发生的费用,由市州有关部门商同级财政部门根据本市州有关规定办理。

七、支持商业服务业发展,方便人民群众生活

13、支持生活保障性服务业发展。支持发展社区商业网点,逐步形成门类齐全、便民利民的城市社区服务网络。重点支持关系到人民群众生活的便利店、便民早餐网点、废旧物资回收网点和维修网点建设,各级政府要加大这方面的投入。农村也要从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方便农民消费需求出发,发展综合性的社区商业服务网点。在城镇开发建设的新居住区内,规划确定的商业网点用房、用地,以及作为小区公益性资产的便民网点,不得挪作他用。对政府公共服务方面的建设项目提供贷款贴息。

对吸纳下岗失业人员的服务型企业和自谋职业从事服务业的下岗失业人员,要按规定切实落实好有关再就业优惠政策;鼓励经济型连锁餐饮进行卫生、安全设施改造;鼓励和支持新兴服务业发展。

八、加快培育统一大市场,扩大消费需求

14、加快建设和规范统一大市场。切实清除制约统一市场形成、实行地区封锁的规定;加大执法力度,加强舆论宣传,清理取消各种不合法收费;大力推进以减免通行费和保证畅通为主要内容的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建设。中心城市建立大型商业网点实行听证制度,由专业性行业协会、政府主管部门、建设、规划、工商、环保、交通、质监、商业企业、社区代表组成听证委员会,对新建5000平方米以上的商业网点举行听证,促进大型商业网点的合理布局。

15、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积极实施品牌战略。鼓励流通企业创立和维护商标信誉,培育企业品牌。加大对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重视和加强对知名流通企业、全国性商业老字号和地方性商业老字号的“著名商标”、“驰名商标”以及名牌、免检、原产地域保护产品的认定和保护工作。

16、规范和发展消费信贷。努力扩大消费需求,优化消费结构,完善消费手段,扩大消费信贷品种、范围和规模;完善服务,促进银行卡发卡机构与流通企业加强合作,拓展银行卡在流通领域的应用,加快推进全省信用体系建设。

九、建立健全流通业促进体系,为流通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17、加强队伍建设。各地要建立多层次人才培训体系,鼓励大专院校、研究院所增设专业课程培训高级流通业管理人才,鼓励中介组织、职业培训机构、大型企业开展职业培训,提高流通从业人员素质。

18、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流通业发展。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积极研究制订促进流通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要根据当地财力和流通业发展实际,建立促进流通业发展的相应机制;加大对大型流通设施的规划力度,加快流通业标准化建设步伐,建立健全商业信用体系;充分发挥流通行业中介组织作用,规范行业协会行为,创造良好的流通业发展环境。

湖南省人民政府

二○○六年二月二十二日

第三篇: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双提”工程的意见(冀政〔2005〕28号)

【发布单位】河北省

【发布文号】冀政〔2005〕28号 【发布日期】2005-04-04 【生效日期】2005-04-04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河北省

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双提”工程的意见

(冀政〔2005〕28号)

各设区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省委六届六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共河北省委、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机关效能建设的意见》,省政府决定在全省乡镇以上政府机关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单位,全面实施“双提”工程(提速工作过程、提高服务质量)。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实施“双提”工程的总体要求

实施“双提”工程,要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以“服务基层、优化环境、促进发展”为主题,以加强政风建设为重点,以政府工作全面“提速、提质”为核心,进一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规范行政行为,加强制度建设,明确工作责任,严格责任追究,强化监督机制,努力使机关作风明显好转,办事节奏明显加快,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明显提高,为全省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围绕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

(一)积极推进省政府重点工作的开展。对省政府确定的目标任务,各级政府和部门要紧密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认真安排部署,逐项分解目标任务,明确完成时限,落实具体责任,制定有效措施,切实抓好各项工作落实。

各设区市政府和省政府各部门要于年初分解目标任务,年中向省政府报告进展情况,年末报告完成情况。对省政府确定的重点工作,要及时向省政府报告进展情况,重要事项一事一报。在工作中遇到本级本部门解决不了的问题,要及时报请上一级政府或部门协调解决,不得迟滞不报或报喜不报忧。凡不能按进度要求完成阶段或任务的,要向省政府书面报告原因,提出改进和弥补措施,明确完成时限。(二)认真抓好省政府会议议定事项的落实。省政府全体会议安排部署的工作,各级政府和部门要精心组织,及时分解任务,细化具体措施,明确工作要求,积极推进落实。

省政府常务会议议定事项,承办部门要认真办理,按期办结,及时报告办理结果。凡会议原则通过,需以省政府、省政府办公厅名义发文或再次报省政府领导审批的,要根据会议研究的意见抓紧进行补充完善,在会议后3个工作日内完成,并报送省政府办公厅;会议审议提出较大修改意见,需提请下次会议审议的事项或以省政府、省政府办公厅名义制发文件的,在会议后10个工作日内完成修改补充工作,并报送省政府办公厅列入下次会议议题或审核发文。

省长办公会议和省政府专题会议议定事项,承办部门要按会议要求的时限办结并报告办理结果,确保工作质量,坚决杜绝拖压现象,省政府办公厅负责督办落实。

省政府常务会议、省长办公会议、省政府专题会议议定事项的落实工作,由会议确定的主办部门和协办部门办理。凡会议没有明确主办部门和协办部门的,由省政府办公厅予以明确。各部门的主要负责人是做好省政府会议议定事项落实的第一责任人,要亲自主持办理工作,协调解决办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由于特殊原因不能在规定时限内办结的,要及时向省政府办公厅说明原因,明确再报日期,由省政府办公厅记录在案。

省政府常务会议、省长办公会议议定事项的落实情况,实行“一会一通报”制度,由省政府办公厅以《督查情况专报》的形式予以通报。

(三)切实做好省政府领导批办事项的办理。凡属省政府领导批办的事项,由省政府领导明确的承办部门办理;没有明确承办部门的,由省政府办公厅予以明确,提出具体办理要求。属于本部门职责范围的承办事项,要在5个工作日内办结并反馈办理结果;需要主办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办理的,要在8个工作日内办结并反馈结果;需要调查论证和协调处理的事项,主办部门要积极主动协调办理,在15个工作日内办结并反馈结果;因情况复杂、短期内不能办结的,应及时向作出批示的省政府领导报告原因,明确办结时限。省政府主要领导批办事项办理实行“一月一通报”制度,省政府领导批办事项办理实行“一季度一通报”制度,由省政府办公厅以《督查情况专报》的形式予以通报。

三、建立科学规范的运行机制,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一)加快公文运转。各类公文运转,都要按照规定程序和工作标准及时办结,不得拖压、误办、漏办。对各设区市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向省政府的呈报件,省政府办公厅要加快内部运转,一般事项当日转出;需省政府或省政府办公厅制发的文件,要在3个工作日内审核完毕并印发,紧急文件即审核即印发;重要事项即收即办,及时呈报,要记录办理人和办理时间,明确环节责任。省政府和省政府办公厅的交办件,承办部门要立即办理,明确办结时间和责任;同级部门之间的转承件和会签件,一般事项应于3个工作日内转出;紧急事项,即办即转;情况比较复杂,需沟通协商的,应及时向转办部门说明情况。

(二)搞好综合协调。凡涉及跨部门跨地区的问题,主办单位要主动联系协办单位共同办理,尽可能取得一致意见。主办单位经协调与协办单位无法达成一致意见的,要及时将办理情况和各方意见报本级政府或上一级政府协调解决,同时要列明各方意见及理据。(三)规范行政行为。按照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全面规范行政行为,正确履行职能,做到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权责统一、诚实守信、高效便民。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对重大问题、重要事项及时请示或报告。(四)提高审批效率。对各类行政许可事项的审批,要在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时限内办结,尽量缩短办理时间。能够当场办结的当场办结,材料不全或不符合要求的,要当场一次告知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非行政许可事项的审批,也要按照及时、快捷和方便申请者的原则,明确规范合理的审批程序和时限,增加工作的透明度。(五)加强制度建设。全面推行岗位责任制、限时办结制、首问责任制、失职追究制等制度,以岗位责任制明确工作职责,以失职追究制严肃工作纪律,实现以制度管人、按规定办事。要进一步加强日常工作的制度建设,对每一项工作、每一件事情、每一个环节都要作出明确规定,提出具体要求。对执行规章制度的情况要进行经常性检查,确保各项制度真正落到实处。(六)加强政务值班。严格落实值班岗位责任制,有事必录,有件即办,急件快办,不压不误。要做到反应迅速,联络畅通,报告及时,处置妥当。要认真执行《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重大事件、紧急情况和值班报告工作定期分析制度的通知》,重大事件、紧急情况必须在第一时间向上一级政府或部门报告,特别紧急事项可直接向省政府值班室报告。(七)转变机关作风。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弘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及时掌握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努力为基层和群众出主意、解难事、办实事。严格执行省委、省政府《关于精简会议和活动的若干规定》,改进领导方式和方法,大力精简文件,减少会议和事务性活动。

四、积极推行政务公开,大力加强效能监察

(一)推行政务公开。各级政府和部门要向社会公开职责范围、管理权限、办事程序、办结时限、服务标准、工作纪律、办事对象资格条件、监督投诉渠道及违诺责任追究等内容,使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保障人民群众对政府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部门和单位,要全面推行办事公开制度。具备条件的部门和单位要实行“一站式”服务。(二)加强群众监督。继续开展民主评议政府工作和机关效能活动,坚持定期综合评议和随机评议相结合,面上问卷调查和深入群众实地调查相结合,有组织的评议和督查员的明察暗访相结合。对有行政管理、行政审批职能的部门和直接为群众服务的公共部门实行定期评议;对群众反映突出的部门实行随机评议。(三)认真受理投诉。各级政府要建立健全机关效能监察投诉中心,向社会公开投诉电话,设立投诉箱,建立投诉受理档案,明确专人受理投诉事项,做到有诉必理、有理必果。投诉事项要在10个工作日内办结,并向投诉人反馈办理情况。(四)强化政务监督。各级政府和部门主要领导对效能监察和政务督查工作负总责,各级监察部门是政府效能监察的职能机构,各级政府办公厅(室)负责对重点工作和重要事项的督查。效能监察和政务督查要及时、有力、有效,对政府部门重点部位权力的行使,从决策、执行到结果进行全程监察。对重要事项的落实,实行跟踪督查。各级监察部门和督查机构要建立监察、督查责任制,明确工作任务和工作要求。(五)严格责任追究。把效能考核作为对各级政府和部门年终考核的重要内容,并与奖惩挂钩。实施“双提”工程效果不明显或发生破坏发展环境案件的单位,不得评为“实绩突出单位”。政府工作人员在公务活动中,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影响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损害公共利益、侵犯管理相对人合法权益,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依据《河北省影响机关效能行为责任追究办法(试行)》,严格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五、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务求“双提”工程取得实效

提速工作过程,提高服务质量,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必须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级政府和部门要把实施“双提”工程与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列入重要议程,把学习教育、制度建设、监督检查贯穿始终,做到思想到位、组织到位、措施到位、责任到位。实施“双提”工程实行一把手负责制,主要领导亲自抓,领导班子成员分工负责。既要抓好本级本部门,又要指导好下一级和本系统,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要注意发现典型,总结经验,加强指导,以点带面,推动“双提”工程顺利开展。对行政审批职能较多或为群众提供直接服务的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点岗位,要加强检查,切实解决实际问题。新闻媒体要做好宣传工作,加强舆论监督,为实施“双提”工程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各级政府和部门要根据本《意见》,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研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提出具体要求。

此件由县(市、区)政府负责传达到乡镇和街道办事处。

二○○五年四月四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四篇: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林业发展若干政策的意见(冀政[2002]1号)

【发布单位】河北省 【发布文号】冀政[2002]1号 【发布日期】2002-01-25 【生效日期】2002-01-25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林业发展若干政策的意见

(冀政[2002]1号)

各设区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1990年《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动员全社会力量加快发展林业的决定》发布以来,我省造林绿化和生态环境建设事业发展较快。截止2000年底,全省有林地面积达到5483万亩,林木蓄积7931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19.48%。林业的发展对防止和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降低洪涝灾害损失,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我省林业建设还存在资源总量少、结构不合理、科技含量低、绿化任务艰巨、资金投入不足、产业化程度低等问题,不能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为了进一步调动全省人民造林绿化和保护森林资源的积极性,动员全社会力量加快林业发展,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调整造林绿化目标

1、以现代林业思想为指导,以建立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为目标,以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为重点,以国家林业法律法规和林业政策为保障,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分类经营、分区突破,进一步加快造林绿化进程,最大限度地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2、全省分阶段造林绿化目标调整为:2005年有林地面积达到6500万亩,林木蓄积达到1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23%,“十五”期间每年新增有林地面积不低于200万亩;2015年有林地面积达到7900万亩,林木蓄积达到1.5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28%;到2030年有林地面积达到8500万亩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并稳定在30%以上。分区域森林覆盖率目标调整为:山区、丘陵和承德坝上、张家口坝上、平原分别不低于50%、30%、20%、12%。城镇建成区的绿化覆盖率达到35%以上。

二、分类经营、分区突破

3、按照森林的用途和生产经营目的的不同,对森林实施分类经营,分类管理。以生产木材、果品、薪柴为主要目的的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由经营者根据市场需求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国家在资金、信贷、技术、信息、政策上给予必要的支持。以国土保安、改善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为主要目的的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其营造费用列入基本建设项目管理和财政预算,按国家有关规定落实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国防林、名胜古迹和革命纪念地林、自然保护区林、坝上防风固沙林、山区水源涵养林和水土保持防护林、沿海防护林、城镇周围防护林主干林带是我省重点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

4、根据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状况的不同,将全省分为坝上风沙治理区、冀西北及燕山山地水源保护区、太行山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区和平原高效林业建设区四个类型区域。针对各区特点,确定治理方向、建设目标、建设重点、治理模式和实现途径,分别进行综合治理。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要按照调整后的造林绿化目标和分类经营、分区突破原则,完善和修订各自的植树造林规划,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并组织实施。铁路、公路、城建、水利、矿山、农垦等部门编制的植树造林规划和计划,纳入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植树造林规划和计划管理。

三、稳定和完善林业政策,活化造林、营林机制

5、在林业“三定”中划定的自留山原则上不再变动;责任山已经完成绿化或正在按合同规定完成绿化的,也不再变动;承包合同到期后,承包者愿意继续承包经营的,应当续签合同,延长承包期;对已承包到期的经济林,要严格落实土地延包30年不变的政策;对没有按合同规定完成造林绿化任务的,或承包合同到期原经营者不愿继续承包经营的林地,由原所有权单位收回,另行发包或拍卖。对原经营者营造的林木应给予合理补偿,合同另有规定的,按合同规定执行。

6、鼓励各种经济成分参与林业开发,加快非公有制林业发展进程。经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可以拍卖集体所有的森林、林木、林地的使用权,也可以将其依法作价入股或者作为合资、合作造林、经营林木的出资、合作条件。最长期限可以达到50年。原林地承包经营者可以转让自己经营的森林、林木、林地的使用权,转让期限不得超过原承包期限减去承包经营者承包管理的期限。集体经济组织拍卖或转让森林、林木、林地使用权,要经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实行确定基数,竞标拍卖或转让的办法。经省级林业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国有林业经营单位可以拍卖或转让经营范围内的森林、林木、林地使用权。经铁路、交通、水利、农垦等主管部门同意,土地主管部门审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铁路、公路、河流干渠、水库管理单位和国有农牧场可以拍卖、租赁或转让其所管理范围内林木和绿化用地的使用权。

7、集体或者个人购买或租赁林地、绿化用地使用权,用于开发林业生产的,集体或者个人对营造的林木享有所有权和收益权,对营造林木后新形成的耕地、草场优先享有使用权。营造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的,按照国家规定严格控制林木采伐,享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营造用材林的,在国务院批准的森林采伐限额指标内,自主确定采伐年限和采伐方式,但必须持有合法的采伐许可证。

8、集体或者个人承包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的林地造林的,完成承包造林任务后,集体或者个人不愿继续经营的,或者无力继续经营的,可以自主组织造林营林联合体、股份合作社等,实行股份制经营。也可以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出资收购集体或个人营造的林木,委托国有林业单位负责经营。也可以部分收购,实行国家、集体、个人股份制经营,把国家投入资金作为合资、合作经营林木的出资、合作条件。按照国家政策规定,股份制经营中的国家投资所得收益纳入同级财政收入,用于植树造林支出。

9、退耕还林要以农村第二轮土地承包为基础,稳定已经建立的家庭承包关系,实行“谁承包、谁还林、谁受益、谁拥有林权”的政策。按照国家退耕还林(草)规划退耕还林的,执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退耕还林还草试点工作的若干意见》(国发〔2000〕24号)规定的各项政策;25度以上坡耕地的退耕还林工作由县级人民政府负责规划安排,2010年底前完成。各级人民政府要采取措施安排好退耕还林群众的生产生活。

10、国家重点造林工程项目推行项目法人负责制、项目工程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项目工程师技术负责制,提高造林面积核实率和造林保存率。工程造林可以实行项目资金报帐制,具体办法由省财政厅会同省林业局制定。

11、铁路和省级以上公路、河流干渠每侧应栽植宽度5―10米的绿化带,有条件的地区可加宽到10米以上;县乡道路每侧应栽植宽度3―5米的绿化带,有条件的地区可加宽到5米以上。新建工矿区和城镇生活小区规划的绿化面积应不低于工矿区和生活小区规划面积的35%。新建工程的绿化应当与所建工程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验收,绿化经费列入工程建设概算。已有工程在原已绿化的基础上,参照上述标准提高绿化质量。铁路、交通、水利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完成铁路、公路、河流干渠占地范围内的绿化任务;林业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完成铁路、公路、河流干渠占地范围外的绿化带建设任务;建设部门负责组织完成工矿区和城镇生活小区的绿化任务,工矿区和生活小区建设单位以及城镇的机关、学校等单位是城镇绿化的责任单位。植树造林责任部门和责任单位的造林计划,经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审核汇总后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下达,由各有关责任部门和单位组织实施。

12、各级人民政府绿化委员会要继续动员和组织适龄公民认真履行植树义务。鼓励有关部门、国有企事业单位、群众团体建立义务植树基地,营造各种类型的纪念林。在国有林地上建立百亩以上义务植树基地的单位,可以对义务植树形成的森林资源资产享有部分使用权。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后,可以在营造的林地内进行部分房屋、娱乐、休闲设施建设。对无故不履行植树义务的适龄公民或没有完成义务植树任务和谎报虚报绿化成绩的单位,由当地绿化委员会或其委托的部门按规定收缴绿化费,统一组织造林。

四、调整林业产业结构,推进林业产业化进程

13、各级人民政府要把调整林业产业结构纳入调整大农业产业结构的总体布局,合理安排农业、林业和畜牧业的发展比例。坝上风沙治理区林牧并重,实行禁垦限牧,退耕还林(草),扩大林草植被,防止土地沙漠化。冀西北及燕山水源涵养区和太行山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区以林为主,在保护好现有森林资源的基础上,大力营造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防护林,适当发展饲料林,采取退耕还林(草)、死封死禁、轮封轮牧、舍饲圈养、控制散放等措施,制止毁林开垦,合理发展农业和畜牧业。平原和沿海地区以农为主,严格保护基本农田,以路渠绿化和城镇周围绿化为骨架,大力营造农田防护林网,鼓励农民在适宜地区重点建设速生丰产用材林和名优经济林基地,通过改变种植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经济效益。

14、按照分类经营、分区突破的原则和市场需求,合理调整林种、树种、品种结构,实现林业的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国家和省重点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的面积不低于全省森林总面积的40%。其他林种的比例由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提出意见,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并公布。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要加强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建设,力争到2010年,全省自然保护区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例达到5%以上。商品用材林以速生、丰产、优质、高效为目标,科学确定栽植树种、造林模式和林木采伐期;薪炭林和饲料林要按照农民群众烧柴和发展养殖业的需要进行合理布局。经济林要按照市场需求,科学布局,突出重点,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尽快形成主导产品和特色产业。在稳定生产能力的前提下,注重产品提质增效,积极推广优良品种和新技术,制定和推广经济林管理标准和主要产品质量标准,实行标准化生产,追求最大经济效益。

15、运用市场经济的运作方式,积极培育和发展支撑力大、关联度高、带动力强的林果产品贮藏加工业、木材加工业、森林旅游业、林木种苗业和野生动物养殖业的龙头企业群体,推广公司(企业)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经营形式,带动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形成规模化生产,市场化经营。各级人民政府要按照商品流通规律,加强林果产品市场建设和调控,在建设和完善产地市场的同时,有重点地建设区域性交易市场。大力发展产销直挂、连锁经营、网上交易等新型营销方式,积极培育农民经纪人,发展代理商、批发商等中介组织,扩展销售渠道,促进产品销售。

五、加强林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

16、对林业生产建设中的重大科研和推广课题实行招标投标制度。围绕良种工程、生态林业工程、提质增效工程、设施栽培工程、森林保护工程、林业信息工程等重点课题组织科研、教学和生产单位联合攻关。加强林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推广和普及先进技术和实用技术,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先进技术在适宜地区覆盖率和科技进步对林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组织开展林业基础性研究和适用技术研究的同时,要特别注意组织开展林业与经济、林业与生态、林业与社会等社会林业的研究,唤起全社会对林业建设的重视。

17、鼓励和支持林业科技人员创办、领办、承包、租赁民营林业科技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推行林业技术资本化和林业科研单位按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分配制度。林业技术成果持有人以高新技术成果向企业入股,职务技术成果完成单位转让技术成果的,成果价值及分配方式按照《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事业单位按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分配试行意见的通知》(冀政办〔2000〕49号)执行。林业科技人员业余兼职所获得的收入,不涉及单位技术权益的归个人所有,涉及单位技术权益的根据与单位的有关协议确定各自的分配比例。单位组织科技人员深入林业生产一线进行技术服务和技术承包的,可以从所获收益中提取30%―45%的比例一次性分配给参加技术服务和技术承包的科技人员。

18、对长期在县级以下林业单位从事林业科技推广工作,并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在评定技术职称时应优先安排指标,注重工作实效,适当放宽学历、外语水平等评定条件。在选拔推荐享受国家和省特殊津贴的科技人员、中青年专家和科技人才时,优先考虑林业生产一线的科技人员。对在县级以下基层单位从事林业技术推广工作连续20年以上并取得突出成绩的林业科技人员,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可以颁发林业科技推广荣誉证书和奖章,并给予一次性物质奖励。

六、为林业发展创造稳定宽松的外部环境

19、各级人民政府在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时,要对林业用地和森林覆盖率目标要求进行统筹考虑,并按照森林法律法规规定进行森林、林木和林地权属登记,核发国家林业局统一监制的林权证。森林、林木和林地权属发生变更的,依法办理权属变更登记。按照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规划完成退耕还林的,收回土地所有证和使用证,核发林权证。2003年底前,统一组织完成一次林权证登记和复核验证工作,结合林权证登记,把森林类型划分落实到山头地块,为国家出台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做好准备。

20、各级人民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要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制度建设,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森林火灾、森林病虫害和林木蓄积的过量消耗。要积极调处林权纠纷,保护群众植树造林的积极性和森林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尤其要注意保护承包造林大户的合法权益,千方百计地为他们解决林业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未经省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并报省人民政府批准,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擅自改变国有林业单位的经营性质和隶属关系,不得随意变更国有林业单位的经营面积和界线,侵占国有林业单位使用的土地。利用森林资源组织开展旅游活动或者建立森林公园的,必须报经省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批准。各级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及有关执法部门在林业执法过程中要切实维护林业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各级人民法院、检察院和公安、林业等执法部门要按照森林法律法规规定,严厉打击乱砍滥伐林木、乱批滥占林地、乱捕滥猎野生动物、乱挖滥采野生植物、非法运输经营加工木材和野生动植物产品的违法犯罪活动。各级监察机关要对林业执法部门及执法人员的执法活动实施有效监督,对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造成森林资源损失的,要严肃查处,追究责任;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21、各级人民政府要根据经济发展状况,逐年增加对林业的基本建设投资、财政预算内资金和信贷资金的投入,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扶贫资金、以工代赈资金都要安排一定比例用于林业建设投入。国家和省下拨的林业建设项目资金,各级人民政府要保证按时足额到位,国家和省的重点林业工程项目的配套资金,各级人民政府要保证落实。要切实加强林业建设资金管理,确保专款专用,不得截留和挪用。对造林绿化、中幼龄林抚育、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国有林场多种经营、林果产品贮藏加工、产业化经营等项目,在符合贷款条件的情况下,银行要对其进行长期贷款扶持,原则上3―5年,最长可延长到7年,各级政府也可以采取财政贴息的方式予以支持。

22、煤炭生产企业按吨煤0.1元的标准,石油生产企业按吨油1元的标准,非金属矿石和有色金属矿石企业按吨矿石0.1元的标准分别提取育林费,用于本系统或本单位植树造林。大中型水库结合工程管理和保护的需要,从收取的水费中安排相应的资金在库区范围内搞绿化。

23、落实对森林经营单位和个人的税费优惠政策。对经济林产品征收农业税或征收农业特产税,不得既征农业税又征农业特产税;在林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对改劣换优的经济林3―5年内按规定免征税费;对国有林业单位以林区三剩物和次小薪材为原料生产加工的综合利用产品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办法;对国有林业单位从事种植业、养殖业和林业产品初加工业取得的所得暂免征收企业所得税;将水果、花卉、经济林苗木等园艺产品、原木、荆条和其他林产品的农业特产税税率调整为8%。城镇下岗职工到农村开发林业生产的,同时享受《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若干政策的通知》(冀政〔1998〕32号)规定的有关政策。

七、加强对林业建设的组织领导

24、继续实行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领导绿化目标责任制。省、设区市人民政府每年年初与设区市、县(区)人民政府签订绿化目标责任状,年终组织检查验收,把绿化目标责任完成情况列入政府行政领导考评的重要内容之一。各级人民政府所属林业、水利、交通、城建、农垦等主管部门要切实加强对造林绿化工作的组织领导,落实部门和单位造林绿化责任制,把部门和单位造林绿化责任制的完成情况列入部门领导考评的重要内容。继续推行领导办绿化点制度,对领导绿化点进行挂牌或竖立标志,加大投入,办成造林绿化的示范工程。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强林业行政管理机构、林业执法机构和林业技术推广机构的建设,为加快林业发展提供组织保证。要定期组织森林资源调查,监测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变化情况,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要加大对林业建设的宣传力度,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重视、支持林业建设的良好氛围。

二○○二年一月二十五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五篇: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和改进政府机关作风建设的意见(冀政〔200

【发布单位】河北省

【发布文号】冀政〔2002〕12号 【发布日期】2002-03-01 【生效日期】2002-03-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和改进政府机关作风建设的意见

(冀政〔2002〕12号)

各设区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精神,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加强和改进政府机关作风建设的意见。

一、端正思想作风,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1、解放思想,勇于实践,克服因循守旧、小进即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用“三个有利于”标准判断各方面工作的是非得失,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一切从基本国情、省情和不断 发展变化的国内外形势出发,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既要注意汲取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又要学习借鉴国内外的新经验、新思想、新 成果,以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和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开展工作,促进国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二、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理论联系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武装头脑,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 高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在解决改革、发展、稳定的现实问题上下功夫。贯彻执行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要紧密结合本地本部门的具体实际,不断推进体制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力求取得实际效果,坚决反对照抄照搬、照本宣科。

三、转变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

3、坚持对上级领导机关负责和对群众负责的一致性。在制定发展规划、制定政策措施、推进事业发展时,要深入了解民意,集中民 智,珍惜民力,诚心诚意为群众谋利益。不提不切实际的口号和目标,不搞违背群众意愿的强迫命令,不搞形式主义的评比达标活动。坚持讲真话、报实情,不能只报喜不报忧,更不允许弄虚作假、欺上瞒下。坚持每年集中解决一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办成若干件 明显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实事好事。坚决反对搞华而不实和脱离实际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

4、健全联系群众的制度,拓宽社情民意的渠道。坚持群众接待日制度,领导干部要亲自处理群众来信来访,及时研究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克服“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互相推诿、扯皮,对群众的安危冷暖漠不关心的衙门习气和不良作风。

5、深入基层,加强调查研究。省长、副省长每年至少要有1个月,省政府部门和市、县政府领导干部每年要有2个月以上时间,到基层调查研究,总结工作经验,指导解决实际问题。要自己动手撰写调研报告,各市政府和省政府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每年要向省政府报 送一篇以上调研材料和决策建议。

6、坚决制止“文山会海”。减少文件简报,控制发文数量,切实改进文风,力戒冗长空洞,提高办文质量和效率。严格制定和执行会议计划,切实改进会风,开短会,讲短话,减少陪会人员。提倡利用现代化媒体手段召开会议。政府领导原则上不参加部门召开的会议,一般不参加庆贺、剪彩和应酬性活动。

四、改进领导作风,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

7、积极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重大问题坚持集体研究,不搞个人说了算。重大决策,要加强调查研究,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征求社会各方面意见。日常工作,按照行政首长负责制的要求,大胆决策,敢于拍板,防止议而不决、决而不行等拖沓涣散现象,决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搞分散主义、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

8、坚持党管干部原则,选拔任用德才兼备、群众公认的干部,坚持集体研究 决定,严格按干部任用程序办事,把干部作风方面的表现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

9、政府机关工作人员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和各项要求,确保政令畅通,不准公开发表和散布有悖党的路 线方针政策的言论,不准参与各种非法组织和非法活动。要努力提高执法执纪水平,做遵守纪律和依法办事的模范。

五、以身作则,廉洁从政,保持人民公仆的良好形象

10、认真贯彻落实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规范自己的从政行为。凡中央和省委要求领导干部做到的,要带头做到;要求不做的,坚决不做。要管好自己,管好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管好分管部门、系统和单位,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坚决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

11、积极推行政务公开,拓宽群众民主监督的渠道,把权力运行置于有效监督之下。改革行政审批制度,规范行政审批行为。凡是不符合法律、法规规定,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加入世贸组织要求的行政审批事项要坚决取消;凡是通过市场机制能够解决的,应当由市 场机制解决;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要建立健全对权力的监督制约机制。不该政府管的事情,坚决不管;该政府管的事情,要管好、管出权威。

12、坚持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减少各种庆典、纪念活动,禁止用公款大吃大喝、游山玩水和进行高消费娱乐,禁止巧立名目公费出国旅游。改进公务接待工作。领导同志到基层调研,一律不搞迎来送往,一律安排自助餐或工作餐。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下载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流通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冀政[2005]75号)word格式文档
下载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流通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冀政[2005]75号).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