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健全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的意见(冀政〔2005〕4

时间:2019-05-13 18:48: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健全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的意见(冀政〔2005〕4》,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健全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的意见(冀政〔2005〕4》。

第一篇: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健全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的意见(冀政〔2005〕4

【发布单位】河北省

【发布文号】冀政〔2005〕44号 【发布日期】2005-05-24 【生效日期】2005-05-24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河北省

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健全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的意见

(冀政〔2005〕44号 2005年5月24日)

各设区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为进一步建立健全我省城乡社会救助体系,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现结合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增强建立健全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工作的紧迫感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省广大群众的平均生活水平有了较大幅度地提高。但是,由于自然条件、天灾人祸等原因,尚有不少特困人口基本生活难以保障。特别是近几年,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利益关系的调整,困难群众面临的问题逐渐呈现多元化趋势,在基本生活之外,医疗、住房、子女教育等困难进一步突出,农村社会救助工作力度明显不足,城乡差别进一步加大。因此,建立健全覆盖全省城乡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势在必行。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做好城乡社会救助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不断提高全省城乡社会救助能力和水平。

二、总体思路和基本原则

(一)建立城乡新型社会救助体系的总体思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工作理念,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从解决困难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入手,创新工作模式,完善救助政策,整合救助资源,规范救助行为,协调救助行动,逐步构建以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农村五保供养为基础,以医疗、教育、住房、法律等专项救助为辅助,以其他救助和社会帮扶为补充的,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新型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实现救助工作城乡一体化、组织网络化、管理法制化、服务社会化。(二)坚持的基本原则:一是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加强社会救助工作是各级政府履行职责的重要内容,也是一项涉及全社会的系统工程。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加强领导,确保必需的投入,积极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和支持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二是制度统一、标准有别。社会救助体系的建立要着眼于社会救助制度的长期性、稳定性和持续性。充分体现公民权益的平等,使各类救助对象都能得到应有的救助。在具体实施中,可以针对不同地区、不同时期、不同群体实行不同的救助标准。三是依法救助、管理规范。积极推进制度创新,加强各项制度之间的配套与衔接,提高工作效能。救助工作要依法行政,规范程序,做到公正、公平、公开。四是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统筹规划,统一部署,促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协调发展。既要考虑城乡共性又要突出各自特点,既要考虑资源共享又要适当向农村倾斜。

三、建立健全各项制度

(一)建立健全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城市低保制度,逐步提高保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一要科学调整救助水平。根据物价上涨指数、最低工资标准提高等因素,通过科学测算,实事求是地调整保障标准,做到既能满足低保对象的基本生活需要,又能促进有劳动能力的低保对象自主创业。二要推行分类施保。对低保对象中大病、重残、单亲家庭、子女上学等特殊困难家庭给予政策倾斜,适当提高补助水平,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三要实行动态管理。对符合低保条件的困难家庭及时纳入保障范围,对不再符合低保条件的,要及时停止其低保待遇。尽快建立规范、统一的农村低保制度,将符合条件的农村特困群众全部纳入保障范围,有条件的地方可逐步实施城乡低保一体化。(二)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妥善解决农村税费改革后五保供养经费来源问题,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逐步建立起多元化投入、多形式供养的保障机制。要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加快农村敬老院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提高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三)全面实施城乡特困居民医疗救助制度。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加大资金投入,扩大救助范围,提高救助水平。积极配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帮助农村困难群众解决医疗难的问题。积极推进城市医疗救助制度建设,搞好调查测算,制定审批程序,公正合理地确定医疗救助对象,使患有重大疾病的特困群众得到及时有效的救助。(四)逐步完善特困群众住房救助制度。加快建立城镇最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制度,对符合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条件且住房困难的家庭,提供基本的住房保障。住房保障方式以发放租赁住房补贴为主,实物配租、核减租金为辅。以财政预算资金为主,多渠道筹措资金,形成稳定规范的住房保障资金来源。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为住房保障事业进行捐赠。同时,力争每年帮助农村困难群众建设和修缮一批住房,逐步缓解其住房困难。(五)大力开展城乡教育救助工作。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到2007年,使全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都能享受“两免一补”(即免费提供教科书、免杂费和补助寄宿贫困学生生活费)。继续做好“希望工程”、“春蕾计划”、慈善捐助等专项救助工作。完善高等学校资助政策体系,大力推行国家助学贷款和生源地助学贷款工作,积极实施勤工助学和爱心助学等资助措施。充分动员社会力量,调动企业、经济实体及个人捐赠教育的积极性,帮助贫困群众子女完成学业。(六)不断完善法律援助制度。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法律援助条例》,健全县级和县级以上法律援助机构,建立以财政为主渠道的法律援助经费保障体系,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的合法权益,使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及时获得法律援助,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七)积极实施就业援助。积极支持和鼓励困难群众就业,优先落实各项帮扶政策,免费提供就业培训和职业介绍,帮助尽早实现就业再就业。将低保对象和低保申请人优先纳入就业服务范围。加强低保和就业政策的有机衔接,推进特困人群就业岗位的开发和就业服务体系的建设。(八)建立应急救助机制。一是做好突发困难的临时救助工作。各级政府每年要安排一定的资金,并吸收社会捐款,主要用于解决困难群众因重大疾病、天灾人祸等造成家庭突发性、临时性生活困难。救助对象主要包括已经得到救助、但仍然十分困难的城乡低保对象和虽然不符合低保条件,但确因上述原因造成严重困难的“边缘户”家庭。二是做好重大自然灾害的紧急救援工作。要制定工作预案,在灾害发生后及时做好灾民转移安置,确保灾民吃、穿、住、医等基本生活需要,组织好灾区的恢复重建工作。

(九)建立和完善社会帮扶、捐助制度。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社会救助,坚持和完善机关、企事业单位帮扶贫困户活动,并形成制度;积极开展社会捐助活动,实现捐助活动经常化;组织广泛的社会互助活动,帮助贫困群众解决日常生活困难。

四、合力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

(一)建立政府领导、归口管理、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社会救助工作管理体制。各市、县(市、区)要建立由政府主管负责同志任组长、有关部门参加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民政部门主要负责城乡低保、五保供养、城乡医疗救助、灾民救助工作;财政部门负责社会救助资金的预算安排,对资金的管理、使用进行监督;卫生部门负责医疗费用减免政策的制定和落实;建设部门负责困难群众的住房援助工作;教育部门负责教育救助政策的制定和落实;司法部门负责法律援助;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就业援助;审计、监察部门负责救助款物的审计、监察工作。(二)落实社会救助必需的资金。各地要按照建立公共财政的要求,加大财政支出结构调整力度,将各项社会救助所需资金列入同级财政预算,保证各项社会救助工作的落实。(三)加快建设基层社会救助管理和服务网络。要加强社会救助工作队伍建设,选配优秀干部充实社会救助工作队伍。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及时开展培训,提高社会救助工作队伍的业务素质。要转变工作作风,改进工作方式,进一步增强广大社会救助工作者的“亲民、爱民、为民”意识。加快研制社会救助信息网络管理系统,及时、准确地汇集城乡各类困难群众的信息,为做好社会救助工作提供基本依据和技术保障。(四)加强社会救助工作的监督管理。要深入调查研究,制定科学、严密的工作程序,确保社会救助工作公开、公正,提高救助效果,逐步完善社会救助公示制度。要定期组织专项检查,加强审计监督和舆论监督,推进社会救助工作的健康发展。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唐山市古冶区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健全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的意见

唐山市古冶区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健全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的意见

各乡、街,区直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省、市政府关于健全和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的《意见》,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现根据我区实际,就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提出如下意见:

一、增强建立健全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健全和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和谐古冶的重要内容,是加快我区城乡社会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区广大群众的平均生活水平有了较大幅度地提高,已经建立起了以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制度为基础,医疗救助、灾民救助、住房救助、困难学生学杂费减免和爱心助学等救助形式为补充的社会救助体系。但随着近几年改革的深入和利益关系的调整,困难群众面临的问题逐渐呈现多元化趋势,在基本生活之外,医疗、住房、子女教育等困难进一步突出,农村社会救助工作力度明显不足,城乡差别进一步加大。因此,建立健全覆盖全区城乡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势在必行。各有关单位要充分认识做好城乡社会救助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不断提高全区城乡社会救助能力和水平。

二、总体思路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工作理念,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从解决困难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入手,创新工作模式,完善救助政策,整合救助资源,规范救助行为,协调救助行动,逐步构建以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农村五保供养为基础,以医疗、教育、住房、法律等专项救助为辅助,以其他救助和社会帮扶为补充的,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新型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实现救助工作城乡一体化、组织网络化、管理法制化、服务社会化。

三、基本原则

1、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加强领导,确保必需的投入,积极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和支持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

2、制度统一、标准有别。社会救助体系的建立要着眼于社会救助制度的长期性、稳定性和持续性。充分体现公民权益的平等,不同群体实行不同的救助标准,使各类救助对象都能得到应有的救助。

3、依法救助、管理规范。积极推进制度创新,加强各项制度之间的配套与衔接,提高工作效率。要依法行政,规范程序,做到公正、公平、公开。

4、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统筹规划,统一部署,促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协调发展。既要考虑城乡共性又要突出各自特点,既要考虑资源共享又要适当向农村倾斜。

四、健全完善各项救助制度

(一)贯彻落实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1、严格按照《唐山市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施办法》、《唐山市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暂行办法》、《唐山市古冶区城镇(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施细则》的规定,规范城乡低保管理制度,依法行政,做到应保尽保。

2、严格按低保标准发放低保金,积极筹措资金,确保低保资金足额到位。

3、要推行分类施保。对低保对象中大病、重残、单亲家庭等特殊困难家庭给予政策倾斜,适当提高补助水平,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4、要实行动态管理。对符合低保条件的困难家庭及时纳入保障范围,对不再符合低保条件的,要及时停止其低保待遇,做到低保对象既能进又能出。

(二)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农村五保供养制度

要按照市有关文件精神,改革农村五保供养体制。要加强宣传,增加五保工作透明度。要统一五保供养标准,保证五保资金按时足额到位。要加强敬老院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五保对象生活质量。

(三)全面实施城乡特困居民医疗救助制度

认真贯彻落实《古冶区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办法(试行)》,同时积极配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帮助农村困难群众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加大资金投入,扩大救助范围,提高救助水平,进一步解决医疗难的问题。积极协调落实困难群众医疗费减免制度。严格医疗救助审批程序,公正合理地确定医疗救助对象,使患有重大疾病的特困群众得到及时有效的救助。

(四)完善特困群众住房救助制度

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城镇最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制度,对符合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条件且住房困难的家庭,提供基本的住房保障。住房保障方式以发放租赁住房补贴为主,核减租金为辅。同时,积极帮助农村困难群众修缮住房,确保农村困难户住房安全。

(五)建立城乡家庭困难学生教育救助制度

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制度,继续落实城乡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学杂费减免制度。深入开展困难家庭学生高等教育期间“爱心助学”资助活动,充分动员社会力量,调动企业、经济实体及个人捐赠教育的积极性,帮助贫困家庭子女完成学业。

(六)健全和完善法律援助制度

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法律援助条例》,健全法律援助机构,建立以财政为主渠道的法律援助经费保障体系,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的合法权益,使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及时获得法律援助,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

(七)积极实施就业援助

积极支持和鼓励困难群众就业,优先落实各项帮扶政策,免费提供就业培训和职业介绍。将低保对象和低保申请人优先纳入就业服务范围。加强低保和就业政策的有机衔接,推进特困人群就业岗位的开发和就业服务体系的建设。

(八)建立应急救助机制

要做好突发困难的临时救助工作。区财政每年要安排一定的资金,并吸收社会捐款,主要用于解决困难群众因重大疾病、天灾人祸等造成家庭突发性、临时性生活困难;要做好重大自然灾害的紧急救援工作。要制定应急预案,在灾害发生后及时做好灾民转移安置,确保灾民吃、穿、住、医等基本生活需要,组织好灾区的恢复重建工作。

(九)建立和完善社会帮扶、捐助制度

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社会救助,坚持和完善机关、企事业单位帮扶贫困户活动,并形成制度;积极开展社会捐助活动,实现捐助活动经常化;组织广泛的社会互助活动,帮助贫困群众解决日常生活困难。

五、合力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

(一)建立政府领导、归口管理、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社会救助工作管理体制。区政府成立由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任组长、相关副区长任副组长,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名单附后),组织领导全区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工作。民政部门主要负责城乡低保、五保供养、城乡医疗救助、灾民救助等工作的审批、资金发放、基层部门工作落实情况的监督和检查,努力做到应保尽保、保障到位;财政部门负责社会救助资金的预算安排,对资金的管理、使用进行监督;卫生部门负责困难群众就医医疗费用减免政策的落实、民政福利对象医疗费减免政策的落实,加强对定点医院的监督管理;房管部门负责城乡低保家庭的住房保障工作,按照工作程序与申请人签定住房保障协议并填制发放

住房保障证,计算发放住房补贴金或租金核减金额;教育部门负责教育救助政策的制定和落实,组织各单位捐款资助全区城乡散居孤儿上学,对城乡低保、特困户的在校中小学生根据政策减免学杂费,配合政府及民政部门做好从小学到大学的“爱心助学”,组织学生开展“爱心基金”捐款、“结对子帮扶”资助贫困学生;司法行政部门负责依法提供法律援助,根据困难当事人申请,依法提供诉讼或非诉讼法律服务,努力维护弱势群体合法权益;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就业援助,提供免费职业介绍、职业指导,为参训人员提供一次性职业技能培训补贴,提高就业技能,对弱势个体经营者提供小额贷款等;审计、监察部门负责救助款物的审计、监察工作,采取有效措施严格监督检查,严肃处理违规违纪问题,确保专款专用,保障资金落实到位。

(二)落实社会救助资金投入。加大财政支出结构调整力度,将各项社会救助所需资金列入同级财政预算,保证各项社会救助工作的落实。

(三)加快建设基层社会救助管理和服务网络。要加强社会救助工作队伍建设,选配优秀干部充实社会救助工作队伍。转变工作作风,改进工作方式,进一步增强广大社会救助工作者的“亲民、爱民、为民”意识。

(四)加强社会救助工作的监督管理。根据我区社会救助工作实际,深入调查研究,制定科学、严密的工作程序,确保社会救助工作公开、公正,提高救助效果。定期组织专项检查,加强审计监督和舆论监督,推进社会救助工作的健康发展。

唐山市古冶区人民政府

2006年11月17日

------------------

第三篇:XX县关于建立健全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的实施意见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级有关部门:

为进一步完善覆盖城乡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建立健全对困难群众的长效帮扶机制,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意见》(川委发[2005]9号)和市政府《关于建立健全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的意见》(德府发[2006]13号)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以医疗、教育、住房等专项救助为辅助,以其他救助、救济和社会帮扶为补充,逐步在全县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体系。

(二)总体目标

到2010年,在农村建立起以最低生活保障、“五保”供养、医疗救助和教育救助为重点的社会救助制度,在城市建立起以比较完善的最低生活保障、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医疗救助为重点的社会救助制度,实现社会救助由分散、单一的模式向统一、综合的模式转变。在全县建立起覆盖城乡、科学规范、运转协调、保障有效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

(三)基本原则

1、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建立健全城乡社会救助体系是政府的重要职责,也是一项涉及全社会的系统工程。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确保必要的资金投入,扎实推进各项社会救助制度建设。要积极动员社会力量,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参与和支持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形成多元化的社会救助格局。

2、制度配套、形式有别。建立目标明确、形式有别、层次分明的社会救助体系框架,与整个社会保障体系相衔接,着眼于社会救助的稳定性和长效性,使各类救助对象都能及时得到相应的社会救助。把工作重点放在建立健全制度,完善救助机制上。对特困群众要从建立最基本的单项救助制度做起,首先解决最急迫的问题,优先救助最需要救助的群体。允许在不同地区、不同时期、不同群体中实行不同的社会救助标准。

3、法规健全、管理规范。加快制定和完善社会救助的各项政策法规,建立健全社会救助工作程序,公开、公平、公正地实施各项社会救助,使社会救助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确保各项制度落实和工作到位,确保各种救助对象得到应有的救助。要加强镇(乡)及城镇社区和农村基层社会救助组织网络建设,不断提高社会救助管理和服务水平。

4、城乡统筹、统一部署。要把建立社会救助制度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内容。社会救助标准可以城乡有别但要相互照应,社会救助资源城乡共享又要逐步向农村倾斜,救助方式既考虑城乡共性又突出各自特点,城乡协调发展。

二、社会救助的主要内容

(一)进一步完善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科学制订低保标准,根据基本生活必需品费用和财政承受能力,建立低保标准的科学调整机制。保障标准由县民政局会同统计、物价、财政等相关部门组成调标工作小组,进行科学测算,定期制定调整预案,报县人民政府批准并报市人民政府备案后公布执行。实施分类施保,进一步细化和量化家庭困难系数,使困难程度大的家庭得到更多救助。完善低保动态管理机制。做到社区和村每月、乡镇每季度、县每半年对重点低保对象走访一次,随时掌握家庭情况,确保救助进出渠道畅通。加强资金的监管和按月足额发放,继续推行低保资金发放社会化。加强低保与就业政策的有机衔接。将城市低保对象和低保申请人优先纳入就业服务范围。在就业登记、职业培训、就业介绍、税费减免、贷款担保等方面,提供更加切实可行的优惠措施。

(二)进一步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财政实际情况,合理确定低保标准和对象,继续实行“低标准入轨,全员覆盖,逐步提高”的办法,实现应保尽保。对享受低保后,仍有特殊困难的家庭实施临时救济。同时把开发式扶贫和救济式扶贫结合起来,促进农村贫困群众尽快脱贫。

(三)健全灾害应急救助机制

完善灾害防范机制,搞好预警预报、物资储备、社会动员工作,提高预测预报水平,增强防灾抗灾能力。完善应急处理机制,提高灾害紧急救援能力,一般要在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的24小时内做到灾民的吃、穿、住、饮用水、医疗等救助措施到位。完善灾后重建机制,实行生活救灾、生产救灾和工程救灾相结合,切实搞好灾后重建。

(四)建立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

2007年在全县建立并启动城市医疗救助制度,对城市低保户和少数患特大疾病而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城市居民,要根据医疗救助制度予以救助。同时,不断完善和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制定并落实困难企业、困难群体参保政策,加快多层次医疗救助体系建设。继续贯彻落实《XX县农村医疗救助基金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进一步规范完善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对农村“五保”对象、特困救助对象等困难群众,因病影响基本生活的给予必要的医疗救助。

(五)进一步落实农村五保供养政策,从保障对象和保障内容两方面切实做到应保尽保

要把符合条件的五保对象全部纳入供养,确保五保供养金按月足额发放。要着力解决五保对象的住房困难。进一步加强敬老院建设,对居住危房又不愿入住敬老院的五保对象,要逐步进行危房改造。

(六)积极做好城市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工作

要完善救助管理工作的运行机制和程序,让应该接受救助的人员能够得到有效的救助。建立完善的救助管理网络和部门协调机制。鼓励支持社会组织和个人救助流浪乞讨人员,组织和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做好救助工作。

(七)实施教育救助,切实保障城乡贫困家庭子女就学

建立和健全扶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接受义务教育的助学制度。用2年左右的时间,使持有农村五保供养证和属于城市三无对象的未成年人,基本实现初中和小学免费教育;对持有城乡最低生活保障证和农村特困户救助证的子女在义务教育阶段都能享受到“两免一补”(免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补助寄宿学生生活费)。积极开展社会捐助、结对帮扶助学等活动,动员社会力量帮助贫困家庭子女完成学业。继续实施“爱心献学子”工程。

(八)积极实施就业援助

积极实施就业援助政策,是解决低保家庭走出困境的有效途径。进一步完善就业和再就业优惠政策,加大社区公益性岗位开发力度,帮助城镇困难群众、低保对象拓宽就业渠道。鼓励各类用人单位吸纳城镇困难群众、低保对象就业。加强和完善就业服务,加强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建设,兴办规范的就业服务机构,为城镇困难群众、低保对象提供各种就业信息。加强对城镇困难群众、低保对象的职业教育与培训,提供免费的培训机会,提高被征地人员转岗就业能力。

(九)保护救助对象的合法权益,积极实施法律救助

县法律援助部门、法律服务机构要积极开展法律援助活动。根据县级以上民政部门颁发的救助凭证或者出具的经济困难书面证明,及时为申请人提供法律援助。

三、加强领导,狠抓落实

(一)加强对社会救助工作的领导。县政府成立由政府主要领导负责,有关部门参加的社会救助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社会救助工作,组织、协调各部门加强社会救助工作信息的沟通,并动员、组织、协调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及时处理出现的各类矛盾。在县民政局内设社会救助管理中心,负责主要业务工作和日常管理工作,建立社会救助工作运行机制。乡镇政府贯彻落实县政府的决策,负责本乡镇的社会救助工作,协调落实辖区内救助对象的政策落实工作,及时处理出现的各类突出矛盾。

(二)认真落实有关部门的工作职责。民政部门是城乡社会救助的主管部门,要认真履行好综合管理,协调服务职能。负责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城市和农村医疗救助、五保供养、灾民救济、优抚对象优待抚恤以及临时救助等。教育部门负责贫困家庭子女的帮困助学工作。劳动保障部门负责做好对有劳动能力的城镇困难人员提供就业援助、职业介绍和职业培训等工作,并减免相关费用;配合制定医疗救助政策。卫生部门负责落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指导、督促医疗机构降低医疗成本,并制定对困难群体实施医疗费用优惠、减免的措施。财政部门负责落实政府社会救助资金的预算安排,负责福彩公益金、社会捐赠、企业赞助等用于社会救助资金的管理和监督。建设部门负责协调解决,低收入家庭基本生活用水。司法部门负责制定法律援助的政策措施,指导各级法律机构为低保特困户无偿提供法律援助。工商部门对从事个体经营的下岗失业人员提供政策扶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减免有关收费。税务部门在新办税务登记证时,对持有《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领取证》、《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领取证》的,可免交税务登记证工本费。交通部门负责制定从事个体客、货机动车辆运输的减免准驾培训费方面的优惠政策。审计部门负责加强对与社会救助有关的资金使用和管理情况的审计监督。

(三)加强基层基础工作。乡镇政府对社会救助工作必须的机构、人员和经费要给予保证。各乡镇要选派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工作作风实的人员专职负责此项工作。城镇社区和农村村委会也要有人负责此项工作,建立健全基层社会救助管理服务网络。民政部门要及时开展业务培训,不断提高社会救助队伍的整体素质。

(四)切实保障政府对社会救助经费的投入。按照建立公共财政的要求,县财政部门要加大财政支出结构调整力度,根据财力逐年增加社会救助资金预算,保证各项社会救助措施的落实。鼓励民间组织、企业和个人为社会救助提供捐赠、资助。要切实加强社会救助资金的使用效益。

(五)加快社会救助信息化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加快劳动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信息系统建设。紧紧依托基层劳动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综合管理服务机构,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及时、准确、动态地汇集城乡各类困难群众的基本信息,为做好城乡社会救助工作提供准确依据和技术保障。

(六)动员社会力量和积极参与城乡社会救助事业。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积极开展面向城乡困难群众的捐赠和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工会、工青团、妇联、残联等群众团体和红十字会等组织要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作用,积极参与社会救助工作。新闻单位要加强有关宣传报道,努力营造人人关心和帮助困难群众的良好社会氛围。

第四篇: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意见(皖政〔20

【发布单位】安徽省

【发布文号】皖政〔2005〕131号 【发布日期】2005-12-29 【生效日期】2005-12-29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安徽省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意见

(皖政〔2005〕131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进一步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立健全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的长效机制,切实提高困难群众的生活水平,现就加快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创新救助方式为重点,以健全体制机制为关键,以优化整合资源为核心,统筹协调,稳步推进,努力构建以政府救助为主导、社会救助为辅助、其他救助为补充的城乡一体化、管理社会化、保障法制化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全面提高社会救助工作水平,最大程度地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环境。

(二)目标任务

以灾民救助救济、城市低保、农村五保供养、农村特困救助、城乡医疗救助等为救助重点,进一步完善灾害救助、社会救助和社会互助三大救助体系,争取在3―5年内,在全省基本建立起以基本生活救助为基础,医疗、教育、就业、住房、法律援助等专项救助为辅助,其他救助救济和社会帮扶为补充,各项政策协调、管理统一、机构健全、制度完备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

(三)基本原则

一是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各级政府加强组织领导,明确任务,整合资源,落实责任,并确保必要的资金投入;各相关部门相互配合,密切协作,扎实推进各项社会救助制度建设。同时,积极动员全社会力量,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参与和支持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形成救助合力。

二是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坚持城乡互动,整体推进。救助标准既要城乡有别,又要相互照应;救助资源既要城乡共享,又要向农村倾斜;救助方式既要考虑城乡共性,又要突出各自特点。

三是统筹规划,分类指导。着眼长远,注重稳定性和持续性,救助制度及救助政策相互衔接,与整个社会保障体系有机联系,在具体实施中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

四是完善政策,依法救助。制定、完善社会救助法规政策,进一步健全制度,规范程序,公开、公平、公正地实施各项社会救助,使社会救助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轨道。

二、工作重点及主要措施

构建城乡社会救助体系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要按照“单项突破、整体联动,稳步推进、逐步完善”的总体思路,创新方式方法,形成合力,务求实效。当前的工作重点是:

(一)健全灾民救助救济制度。完善自然灾害救助预案,形成全省灾害管理预案体系。进一步加强省、市、县三级灾情信息系统建设,强化部门间灾害管理信息沟通和工作协调,建立灾情预测、会商和发布制度,提高灾情的监测、预警、预报水平。加强物资储备和改善救灾装备,提高重大自然灾害的响应能力,确保灾民吃、住、饮用水、医治等救助措施及时到位,确保灾民生活救助、倒房重建、资金管理等工作有序进行。

(二)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强化动态管理,继续做好“应保尽保”工作。在此基础上,突出重点,分类施保,对低保对象中的“三无”人员(即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和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和因大病、重残等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员给予重点救助。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制定并适时调整保障标准。争取2006年底建成全省最低生活保障信息网络。

(三)完善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各级政府要将农村五保供养经费纳入财政预算,逐步提高供养标准。要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加快农村敬老院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五保户集中供养率,加快分散供养五保户危房改造,逐步实现以乡镇敬老院和集中安置点集中供养为主体、包户扶养为补充的五保供养全覆盖。优先将五保对象纳入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和医疗救助范围。同时,积极兴办城乡养老服务机构,推进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

(四)完善农村特困群众生活救助制度。坚持“政府救济、社会互助、子女赡养、稳定土地政策”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农村特困户及孤儿、孤老救助制度。对因病、因残丧失或缺乏劳动力,造成常年生活特别困难的家庭,要纳入农村特困户定期救助范围,确保他们的基本生活。各级政府要逐年加大特困救助资金投入,逐步扩大救助范围,提高救助标准。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探索建立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五)完善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制度。按照《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国务院令第381号),健全和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加快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站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建立方便、快捷、安全的社会救助管理工作体系,切实保障流浪乞讨人员的基本生活权益。帮助返乡的流浪乞讨人员解决生产和生活困难,妥善安置无家可归的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有效预防和控制流浪乞讨现象。

(六)健全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各地要采取政府拨款、社会自愿捐助等形式多渠道筹集资金,对城乡特困群众实行以大病救助为重点的医疗救助制度,缓解困难群众的“治病难”问题。要及时总结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市医疗救助试点经验,尽快在全省建立与相关医疗保障制度相衔接、救助标准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

(七)完善法律援助制度。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法律援助条例》和《安徽省法律援助条例》,建立健全法律援助机构,将法律援助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完善法律援助机构与民政部门、劳动仲裁机构等的衔接机制,简化程序,规范法律援助工作。有关部门应当减少或免收法律援助办案人员在调查取证、查阅案卷材料等方面的费用,让所有符合条件的困难公民都能获得有效的法律援助。

(八)建立就业援助制度。积极支持困难群众特别是城市低保人员就业。通过购买公益性岗位、清腾机关事业单位后勤岗位等多种途径,开发适合困难人员就业的岗位。继续开展以送政策、送岗位、送技能、送服务、落实各项再就业优惠政策为主要内容的再就业援助活动,并及时提供技能培训、信息指导等就业服务。积极鼓励、支持困难下岗失业人员,通过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和组织起来实现再就业。帮助残疾人尤其是贫困残疾人就业,稳定和扩大残疾人集中就业率,对以集中安置残疾人就业为主的福利企业,要按照有关规定落实优惠政策。

(九)建立教育救助制度。通过中央和地方的“两免一补”(免杂费、免教科书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等方式,加大对农村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力度,按照“先国贫、后省贫,再全面推开”的实施步骤,先在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启动“两免一补”工作,2006年扩大到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007年在全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生中实施,力争使我省农村贫困生普遍得到资助。对城市贫困中小学生,非义务教育阶段,由学校从学杂费收入中提取5%的资金;义务教育阶段,由当地政府从救助和社会捐助等渠道筹措资金,采取减、免、缓的办法进行资助。对高校贫困生,通过奖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俭学、困难补助、学费减免和开辟新生入学“绿色通道”等措施进行资助。

(十)建立廉租住房制度。采取有效措施,对符合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住房困难的家庭,尽力提供租金低廉的普通住房。在保障方式上,可以采取发放租赁住房补贴、实物配租、租金核减等形式。各地要采取更加优惠的政策,通过实物配租的方式,向孤老病残等特殊家庭及房屋拆迁等其他急需救助的家庭提供廉租住房,满足其基本的住房需求。

三、组织领导和工作机制

各级政府要将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纳入本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综合协调和指导,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加快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

(一)健全社会救助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各地要加强社会救助工作组织体系建设,切实建立健全政府领导、民政主管、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社会救助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要加强基层力量,配备专职人员,落实工作经费,具体承担社会救助工作,构建基层社会救助服务网络。要充分利用现有的社区社会保障工作机构和网络,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工作平台。民政部门要切实履行对社会救助的管理服务职责,加强业务指导,监督落实救助政策,加快信息系统建设。劳动保障、发展改革、财政、卫生、教育、建设、司法、残联等部门和单位要各司其职,相互配合,齐抓共管,共同做好相关救助工作。

(二)完善社会救助保障机制。各级政府要按照建立公共财政的要求,加大财政支出结构调整力度,根据财力状况安排必要的资金用于社会救助,保证各项社会救助政策落实到位。同时,要广开渠道,健全经常性社会捐助服务网络,鼓励和引导企业、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捐资建立社会公益基金会,不断增强社会救助实力。要进一步健全政府部门和单位对灾区和贫困地区的帮扶制度、干部联系困难户制度。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积极开展面向城乡困难群众的捐赠和送温暖、献爱心活动。要发展壮大社会志愿者队伍,推进义工服务制度,推广“慈善超市”等各类社会互助的方式。工会、共青团、妇联、侨联、残联等群众团体和慈善协会、红十字会等组织要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积极组织、参与社会救助工作。新闻单位要加强宣传报道,努力营造人人关心和帮助困难群众的良好社会氛围。

(三)完善社会救助监督机制。要坚持依法行政,依法救助。要结合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居务公开、厂务公开、事务公开,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公示制度。对社会救助资金发放、使用,要定期进行审计、检查,并切实加强纪检监督、审计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确保不出问题。同时,要逐步建立全省社会救助信息管理服务系统,不断完善社会救助工作手段,提高社会救助工作效率,实现社会救助管理服务的规范化、制度化。

安徽省人民政府

二○○五年十二月二十九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五篇: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意见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意见

京政发[2005]8号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

为进一步加强社会救助工作,切实保障本市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现就推进本市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推进本市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的需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的重要内容,对于维护首都改革、发展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本市建立了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并通过实施医疗、住房、教育、司法、就业、灾害救助以及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等一系列专项救助,以及建立完善临时救助、社会互助等措施,在保障低收入群众的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首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新任务,对本市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提出了新问题、新要求。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新形势下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高度重视,认真做好相关工作。各有关部门、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要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共同推动本市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

二、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眼于维护困难群众的基本生存权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善之区,加快建立以基本生活保障为基础,专项救助相配套,应急救助、社会互助为补充的综合性、多层次的社会救助体系,大力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二)基本原则。

1.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是政府的职责。各级政府要进一步明确责任、加强领导、加大投入,确保社会救助工作的顺利开展。要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工作,多层次、多途径缓解低收入群众的各种困难。

2.城乡统筹,标准有别。要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建立体系完整、制度统一、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体系。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在救助标准上体现地区之间、家庭结构类型、救助对象困难程

度的差异,兼顾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财政承受能力。

3.法制保障,管理规范。要积极做好制定规章的准备工作,完善有关政策,使社会救助工作逐步实现规范化。要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坚持属地管理,积极探索建立各种有效的规范化管理方式,推动社会救助工作顺利开展。

4.保障生活,促进就业。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提高困难群众的生活保障水平。要制定促进救助对象积极就业的扶持政策,建立救助与就业的有效衔接机制。

(三)主要任务。

1.完善最低生活保障(以下简称低保)制度,建立健全医疗、教育、住房、灾害、司法、就业、流浪乞讨等专项救助和应急救助制度,大力开展社会互助,并使各种救助项目有机衔接、相互协调,建立起解决困难群众生活问题的长效机制;

2.切实加强对社会救助工作的支持与领导,健全和完善有利于各项社会救助制度顺利实施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提高社会救助工作的效率与效益;

3.进一步改善社会救助工作条件,保证社会救助工作开展所必需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加强基层和基础工作,不断提高社会救助工作的整体水平。

三、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建立基本生活保障长效机制

(一)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规范的低保标准调整机制。要按照维持居民基本生活所必需的衣、食、住费用,适当考虑水电燃煤(燃气)费用以及未成年人的义务教育费用确定低保标准,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财政承受能力,随着生活必需品价格变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适时调整低保标准,强化动态管理,切实保障低保人员的基本生活。城市低保标准的调整,由市民政局会同市统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劳动保障局、市农委以及有关专家学者组成调整标准工作小组,进行科学测算,广泛征求意见,报市政府批准后公布执行。农村低保标准按照上述方法制定调整方案,由区县政府批准执行,并报市民政局备案。城市低保标准应当与最低工资、失业保险金等社会保障相关标准有机衔接。

(二)不断完善专项救助政策,切实发挥综合解困效应。各级民政、卫生、劳动保障、财政部门要将缓解城乡低收入群众的医疗困难作为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重点,全面落实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已经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地区,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资助农村低保对象参加当地合作医疗,保障其医疗待遇。各级教育部门要进一步落实对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子女杂费和教课书费减免政策;积极制定和完善低收入家庭子女接受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的教育救助政策,进一步完善高等学校教育救助政策,扶助低收入家庭子女完成学业。继续实施农村特困户危房改造计划,扩大城市住房救助范围。各级建设、民政、市政管理、财政、发展改革等部门应当建立低收入群众住房监测制度,将符合城市廉租住房条件的家庭

及时纳入救助范围;对于农村困难家庭中的危旧房户及时纳入翻建维修计划,给予有效的修缮。民政部门应当建立灾情信息管理、救灾物资储备管理、灾民救助卡管理制度,实施灾民救助工作预案和灾民受损情况专家评估机制,进一步提高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救助能力,确保灾民得到及时有效的安置,保障其衣、食、住等基本生活条件。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和法律援助机构应当根据区县民政部门颁发的有关救助证明,及时为申请人办理法律援助手续;司法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法律援助工作的监督管理,严格法律援助办案程序规则,确保法律援助工作的规范运行。

(三)健全应急救助机制,加大临时救助力度。市和区县统计部门要会同民政部门,每年年初按一定比例从城乡低保家庭中随机抽样,实施低收入家庭全年收支数据跟踪调查。市民政局要会同市统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制定实施城市低收入家庭生活救助应急预案。在基本生活消费品价格指数上涨幅度较大并持续一定时间,导致低收入家庭生活水平出现明显下降时,及时启动应急救助预案予以救助,待物价稳定后,再按照规定程序调整城市低保标准。农村应急救助预案由区县民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参照上述方法制定实施。要充分发挥临时救助制度的补充作用,重点从医疗、教育、供暖、突发事件影响等方面,对低收入家庭面临的阶段性、临时性困难给予及时有效的救助。

(四)开展社会互助和社会服务,有针对性地对困难群众进行扶持和帮助。各级政府要积极倡导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从事社会救助和社会服务,广泛发动和组织群众性、社会性捐助活动。新闻、宣传、文化等部门要把弘扬中华民族扶贫帮困、团结友爱的传统美德教育纳入宣传工作计划,努力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要逐步建立健全社工、义工机制,开展社会帮扶、法律咨询、心理咨询等救助活动。要按照“政府推动、民间运作、社会参与”的工作原则,积极培育发展慈善和社会公益组织,鼓励和支持其依法开展募捐活动,并可协商或委托其承担相应的社会救助项目。要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采取积极措施,为公益慈善事业创造有利环境,推动慈善事业面向公众、面向社会、面向困难群众自主经营、良性发展,成为政府救助的重要补充。要积极倡导机关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开展领导干部联系困难户、“一帮一”等形式的帮扶贫困户活动。工会、妇联、残联、共青团等组织应当结合各自职能,开展社会救助活动,帮助贫困群众解决生活困难。要以“爱心家园”为服务平台,“96156”社区服务热线为枢纽,整合社会互助资源,发挥经常性社会捐助网络的作用,进一步推动社会互助活动的制度化和经常化。

(五)细化分类救助制度,实施积极的就业援助。各级民政部门应当根据低收入人员劳动能力、家庭人口结构等不同情况,合理区分不同低保家庭的困难程度,适度提高农村五保人员、城市“三无”人员的救助标准;对重残人、老年人、未成年人、重症病患者等特殊困难人员,以及单亲家庭、多胞胎家庭采用适当的调整系数,确定其救助标准。各级劳动就业服务机构应当将有劳动能力的低保人员以及符合低保条件的申请人优先纳入就业服务范围,按照“保生活、促就业、接保险”的思路,实施积极的就业援助。

四、加强领导,规范管理,确保社会救助体系建设顺利推进

(一)进一步加强对社会救助工作的领导。本市社会救助工作实行各级政府负责制,建立市、区两级社会救助工作协调机制。市民政局负责本市社会救助工作的统筹规划、综合管理、信息统计和对外发布。区县民政部门负责本辖区社会救助工作的实施。发展改革、劳动保障、统计、财政、卫生、教育、建设、农委、公安、司法、人事、城管、审计、监察、工会、妇联、共青团、残联、慈善协会和红十字会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做好社会救助相关工作。

(二)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多渠道筹资机制。各级政府应当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将社会救助经费按照相关救助项目列入当年财政预算,同时,分级建立临时救助资金,用于困难家庭的应急救助。各级政府应当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和支持社会救助工作,进一步推动社会捐助活动的制度化和经常化。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向社会救助捐赠,按政策规定扣除所得税。各级政府接受的社会捐赠资金、发行福利彩票所筹公益金,每年要按照相关救助政策规定,提取一定比例用于社会救助。

(三)规范社会救助程序。凡申请低保、医疗救助、廉租住房救助、教育救助、临时救助,均以家庭为单位,由户主向户籍所在地社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经街道办事处和乡镇人民政府初审后,根据不同的救助项目将初审意见报送区县民政、教育、建设等社会救助管理部门核准。以上救助项目,均应经过社区评审小组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评议,并进行公示。灾害救助、司法援助、就业援助、社会互助项目,根据有关规定履行申请、受理、核准、公示等程序。有条件的区县可建立社会救助部门联合审批制度。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以及社会各界从事社会救助活动,均应通过街道办事处和乡镇人民政府具体实施,各种救助款物由街道(乡镇)负责调配发放,各类救助信息通过街道(乡镇)统计,报送到区县民政部门。全市各类救助信息由市民政局汇总并对外公示。

(四)加强救助对象的动态管理。一是建立救助对象分类管理制度。对于农村五保、城市“三无”等传统救助对象,各级低保经办机构应当每半年审核一次;对于收入来源比较明确、变化不大的家庭可按季度审核;对于收入来源不固定或不易确定的家庭,应加强重点核查,一般每月审核一次,必要时随时进行核实。城市低保对象在本市区县级行政区域内迁移的,由街道办事处或乡镇人民政府低保经办机构办理低保待遇迁移手续,不再重新履行申请手续。对因特殊原因造成户籍地和居住地不一致人员,实行“双重管理”,即户籍所在地负责救助金的支出,居住地协助做好救助对象的管理、收入核实等工作。各有关部门应当积极探索流动人口中的贫困人员的救助制度,认真做好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以及外地来京上访人员的救助管理工作。二是建立救助对象收入审查制度。各级低保经办机构应当采取个人申报、跟踪消费、社区评议、行业评估等方法,认真做好家庭收入核查,随时掌握低保家庭收入变化情况,确保救助渠道畅通。三是建立救助对象一次性告知和档案管理制度。救助管理机构在受理救助申请时,应将需提交的证明材料以及办理程序等事宜,一次性告知申请人。社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街道办

事处或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分级建立救助对象个人资料档案,并实行一户一档,编号管理。各类救助事宜应当由街道(乡镇)及时录入电子数据库,实行信息化管理。四是建立救助对象协议管理制度。救助管理部门与救助对象应当根据国家及本市有关规定,约定双方应履行的法律责任和义务。所有符合条件的低保人员均应参加街道(乡镇)组织的公益活动,并实行考勤制、时间储备制、活动纪要制。

(五)加强社会救助队伍建设。各级政府应当健全完善社会救助工作管理和服务网络,充分发挥各级低保事务中心、街道(乡镇)社会保障事务所的作用,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努力实现社会救助管理服务工作的规范化、信息化和便民化。要将社会救助工作列入社区协管内容,根据救助对象户数和工作任务量,合理配备社会救助工作协管员。社会救助协管列为社区公益性就业岗位,所需人员经费列入再就业资金预算。各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各级社会救助工作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建立并实施持证上岗制度,不断提高社会救助工作者的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

(六)健全社会监督和评价机制。各级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应当加强对社会救助资金的管理和监督检查,确保资金使用合法、安全。各级政府应当委托评估事务所或组织专业评估组,定期对政府救助和社会互助活动进行效益鉴定与评估,并向社会公布。

下载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健全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的意见(冀政〔2005〕4word格式文档
下载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健全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的意见(冀政〔2005〕4.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