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我省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意见(琼府〔20

时间:2019-05-13 18:48: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我省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意见(琼府〔20》,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我省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意见(琼府〔20》。

第一篇: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我省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意见(琼府〔20

【发布单位】海南省

【发布文号】琼府〔2007〕41号 【发布日期】2007-06-23 【生效日期】2007-06-23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海南省

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我省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意见

(琼府〔2007〕41号)

各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我省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保障工作,大力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全省初步建立起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社会救助基本框架。但是,我省目前还存在社会救助面较窄、救助标准偏低、救助资源分散、整体救助能力不强等不足,社会救助水平与城乡困难群众的救助需求还有不小差距。为进一步推进和完善我省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提高社会救助能力和水平,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要充分认识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

社会救助体系,是国家为了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帮助他们解决吃饭、住房、医疗、教育等方面的突出困难而建立起来的救助制度。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贫困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是构建和谐海南的客观需要。各级政府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加大工作力度,不断推进我省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

二、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我省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以人为本、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从解决贫困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以政府救助为主导,以社会互助为补充,以制度建设为重点,努力构筑以城乡低保、灾民救济、五保供养等基本生活保障制度为主体,以医疗、住房、教育救助和就业、法律援助等专项救助制度为辅助,城乡一体化、管理规范化、组织网络化、服务社会化的多层次、广覆盖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存权益,促进我省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在组织实施工作中,要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一是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社会救助是国家和社会对贫困群众实施的一种单向、无偿的援助行为。建立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各级政府要承担主要责任,发挥主导力量,同时也要发动全社会共同参与。

二是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社会救助体系要统筹规划,兼顾城乡差别、地区差别、群体差别,配套联动,协调发展。

三是法制保障,规范管理。要加快制定和完善社会救助的各项政策法规和管理制度,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规范救助程序,推行“阳光”救助,使社会救助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的轨道。

四是资源整合,优化配置。整合政府各部门的救助资源,形成综合配套的救助合力,整合和动员民间各方面的资源,形成社会互助合力,不断提高社会救助整体水平和效益。

五是量力而行,稳步推进。根据政府财力,量力而行,从解决贫困群众最急需解决的问题入手,有步骤、分阶段地组织实施,由点上突破到面上扩展,由单项突破到系统完善,逐步形成全面、规范的社会救助体系。

三、进一步规范和完善社会救助制度

(一)健全灾害应急救助制度。落实救灾工作分级管理体制,健全灾害管理的应急机制、协调机制、社会动员机制、信息共享机制和监督检查机制,完善自然灾害应急预案体系,落实救灾物资储备制度,提升灾害紧急救援能力,确保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24小时内灾民的吃、穿、住、饮用水、医疗等救助措施到位。完善对灾后恢复重建和荒情救济管理,全面推行灾民救助卡制度,突出重点,分类救济,切实保障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

(二)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要依据《海南省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规定》和《海南省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办法》的要求,加强和规范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切实把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困难群众纳入保障范围。要根据经济发展和物价指数及财政承受能力,适时调整城乡低保标准,健全和完善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逐步推行分类管理、重点保障,对重病、重残、孤老(儿)等低保家庭,适当提高补助水平,进一步缓解他们的实际困难。

(三)落实农村五保财政供养制度。要认真贯彻落实《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精神,把农村五保供养工作作为农村社会救助工作的重点,把符合农村五保供养条件的人员全部纳入供养范围,实行财政负担、应保尽保。要建立和完善地方财政预算安排的农村五保供养资金制度,确保农村五保供养资金按月足额发放。要切合实际、科学制订农村五保供养标准,在不低于每人每月110元的基础上进行科学测算,确保供养标准不低于当地村民的平均生活水平,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适时调整。要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作用,帮助分散供养的五保对象改善生活条件。要加强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建设和管理,推进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管理体制改革,为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提供必要的设备、资金,配备必要的工作人员,不断改善五保对象居住条件,提高服务水平。要充分发动社会力量,支持农村五保供养工作。

(四)建立和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各地要按照中央和我省有关城乡医疗救助规定,积极实施城市医疗救助工作,规范农村医疗救助程序,对低保户、五保户、特困户和其他有突出医疗困难的城乡居民,通过定点就医、费用减免和专项补助相结合的办法给予救助。符合救助条件的城市居民,在实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地区,由政府资助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在尚未实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地区,一般疾病患者在定点医院就医,实行费用减免政策。同时,在救助对象中的大病患者除享受优惠减免政策外,根据个人实际支付的医疗费用数额,按比例给予限额救助。符合救助条件的农村居民,由政府资助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造成家庭生活困难的大病患者,除享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外,根据个人实际支付的医疗费用数额,按比例给予限额救助。对生活特别困难的重度残疾人视情况给予特殊照顾。

(五)完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制度。认真落实《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以及民政部等六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城市流浪乞讨人员中危重病人、精神病人救治工作的指导意见》(民发〔2006〕6号)等相关法规政策,建立和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加强救助管理设施建设,建立救助管理工作规范,按照“自愿受助、无偿救助”的原则,创新工作方式,提高救助管理工作水平,依法维护流浪乞讨人员的合法权益。

(六)建立和完善教育救助制度。根据《海南省义务教育阶段免费提供教科书工作实施细则》和《海南省免除义务教育阶段杂费专项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有关规定,切实抓好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两免一补”(免杂费、免教科书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政策的落实。对特困家庭子女接受高中阶段教育适当减免学杂费,并提供必要的学习和生活补助。对特困大学生,在实行限额救助的基础上,建立健全校内奖学金、贷学金、勤工助学、学费减免、国家助学贷款等扶持制度,帮助他们完成学业。积极开展社会捐助、结对帮扶助学等活动,确保学生不因家庭生活困难而失学、辍学。

(七)建立和完善住房救助制度。加快建立和完善多层次的住房供应和保障体系,对符合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住房困难的家庭,实施以发放租赁住房补贴为主,实物配租、租金核减为辅的廉租住房制度。对住房困难、无建房能力的农村低保户和特困家庭,政府给予适当资金补助,减免有关费用,由村集体帮助建设和修缮,解决其住房困难。

(八)规范和完善法律援助制度。认真贯彻落实《法律援助条例》,明确法律援助的范围、经济困难标准和办案补贴标准,完善经济困难当事人证明制度和具体操作程序,畅通援助渠道,简化审批程序,扩大援助范围。对符合援助条件的城乡困难居民的涉法案件,法律援助机构应按规定给予必要的诉讼费用减免或提供无偿法律援助。

(九)建立和完善就业援助制度。认真落实中央和我省关于促进困难群体就业和再就业的扶持政策,以新增就业岗位为目标,以强化就业服务为手段,以加大资金投入为保障,支持和鼓励困难群体就业。对享受城市低保的就业困难人员、因土地被依法征收后导致基本生活困难的失地农民,优先落实帮扶政策,优先提供就业培训和职业介绍,帮助其尽早实现就业或再就业。实行救助渐退等鼓励政策,可规定低保对象在就业初期的一定时间内,继续享受低保补助。加强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收缴、管理以及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工作,落实国家对福利企业的扶持政策,促进残疾人就业。对符合救助条件的优抚对象、老年人、残疾人,给予优先、重点救助,维护其合法权益。

四、加强领导,全力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

(一)建立政府领导、归口管理、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社会救助管理体制。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领导,统一组织、协调本地区的社会救助工作。各有关部门、单位要分工负责,各司其职,积极参与,密切配合。民政部门是社会救助工作的主管部门,要认真履行综合协调和管理职能,协调有关部门搞好各种困难群众的评定、审核、统计等工作;财政部门要做好政府投入的社会救助资金预算安排,对资金的管理使用进行监督;卫生部门负责落实医疗救助定点医院,制定并督促落实医疗减免政策;建设部门负责城市困难群众的住房救助工作;教育部门负责教育救助政策的制定和落实;人事劳动保障部门负责就业援助工作,为困难群众提供就业信息和培训服务;司法部门负责困难群众的法律援助工作;公安、交通、城管、卫生等部门要积极配合民政部门做好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工作;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等有关部门和单位,要结合自身工作,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二)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切实保证社会救助的必要投入。各级政府要按照建立公共财政的要求,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将社会救助资金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加大社会救助资金支出比例和对欠发达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落实社会救助必需的资金,保证各种社会救助工作的正常开展。要引导和组织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社会救助,发挥慈善等公益性社会团体的作用,为社会救助提供必要的补充。要加强对社会救助资金的宏观调控和管理监督,保证各项社会救助资金的合法、有效使用。

(三)建立和完善基层社会救助管理服务网络。按照属地管理原则,依托乡镇、街道办事处现有的社会保障和民政工作机构,整合功能,明确责任,充实力量,建立城乡基层社会救助工作网络,并以乡镇、街道办事处社会救助管理服务机构为平台,对各级政府提供的救助,实行救助对象一个口向上申请、救助款物一个口向下发放,救助信息一个口统计汇总,整合救助资源,提高救助效益。

(四)强化监督检查机制。要依法对社会救助工作实施监督,加大行政监督、审计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力度。全面推行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建立健全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的公示制度,将救助对象、救助内容、救助标准、救助金额等及时向社会公示。加强对社会救助资金的使用管理,禁止截留、挤占、挪用。

各市县和省政府直属各有关部门要根据本《意见》精神,抓紧制定和完善配套政策。

二○○七年六月二十三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意见

吉林省长春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意见

一、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1.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是一项涉及民生的系统工程。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和谐长春”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和城乡协调发展,振兴长春老工业基地,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具有重要意义。

2.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从实际出发,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维护社会公平和社会稳定,促进我市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让全市人民共享改革和发展成果。

3.我市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在未来5年内,逐步建立起以城乡低保制度为主体,医疗、教育、住房等专项救助为辅助,慈善捐赠、社会互助为补充,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协调配合,社会广泛参与,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覆盖城乡的综合性、多层次社会救助体系,切实维护城乡困难群体利益。

二、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

4.政府主导,广泛参与。各级政府是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主导力量和责任主体,各相关部门各司其责,各企(事)业单位、民间组织等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共同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工作。

5.资源整合,统筹发展。科学整合各项社会救助资源,达到救助效果最大化,消除救助盲区,避免重复救助。

6.城乡协调,标准适度。要坚持城市支援农村,工业反哺农业,重点向农村倾斜,逐步缩小城乡差距。

7.制度保障,规范管理。积极稳妥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完善有关政策,实现社会救助工作的长效化、法制化。坚持属地管理,实现社会救助工作日常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

8.投入多元,有力监管。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工作,拓宽救助资金来源渠道,提供必要的资金补充。科学规范地监督管理资金的筹集和使用。

9.保障生活,促进就业。要根据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对困难群众的救助标准,并实施积极的就业扶持政策,促进困难群众就业。

三、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主要任务

10.完善城乡低保制度。要进一步扩大救助范围,提高救助标准,努力实现城乡低保对象应保尽保;深化“分类施保”,相应提高各类特殊困难的低保对象的救助标准;建立低保标准与物价联动机制,确保低保家庭不因物价波动而降低实际生活水平;建立低保与就业的联动机制,探索低保对象“就业渐退”的有效办法,对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救助对象实施积极的就业援助。

11.提高农村五保供养水平。要按照国务院《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要求,加强农村社会福利服务中心建设,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完善五保供养、社会养老、社会救助、医疗卫生、文化娱乐、信息和维权等功能,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

12.提升救灾工作应急能力。要健全灾害应急救助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大灾害救助投入,建立灾害应急保障基金,增加救灾设施装备,提高救灾物资储备,确保受灾群众能够得到及时有效救助。同时,扩大减灾宣传,提高群众减灾和防灾意识,减少或避免生命财产损失。

13.开展困难居民医疗救助。在实现全民医保和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基础上,全面建立城乡困难居民医疗救助制度,对因患有大病虽领取医保和合作医疗补助后但个人承担医疗费用过高,影响家庭基本生活的要给予适当的二次医疗救助;在全市二级以上公立医院普遍设立惠民门诊和惠民病房,加大惠民医疗政策措施的落实力度,解决好困难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14.实施困难家庭子女教育救助。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城乡困难家庭子女,要落实各项优惠措施和“两免一补”(免杂费、免书本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政策,确保农民工子女和农村“留守”儿童接受教育的同等权利和待遇;对高等教育阶段的城乡困难家庭子女,开展“有一助一”活动,资助其完成学业。

15.推进困难家庭住房救助。积极推进中小户型住房建设,优先解决低收入无房户的住房问题;继续购置二手住房,以实物配租的形式分配给低保户中的无房户,优先分配给低保家庭中军烈属、孤寡老人和残疾人家庭等;继续实行对无房和人均住房面积低于8平方米的低保家庭发放住房租赁补贴,对租住公房和实物配租的低保家庭实行房屋租金核减政策;继续实行对集中供热的低保家庭冬季供热费减免政策;落实好棚户区改造惠民政策,确保被拆迁贫困居民得到妥善安置;帮助贫困农民改造泥草房,妥善解决农村低保对象、灾民、五保户住房问题。

16.促进困难群众实现就业再就业。积极推进“全民创业”,加大对“零就业”家庭、“4050”人员和残疾人的就业帮扶和援助力度,建立市区两级小额贷款创业基金制度,重点用于扶持困难群体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免费提供创业技能和职业技能培训,积极开展对低保家庭子女和下岗失业人员的培训,提高困难群体的创业和就业能力。

17.加强对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要积极主动对流浪乞讨人员开展街头劝导,进行心理疏导和正面引导,加强对流浪乞讨人员中未成年人的专项救助。对确实无家可归并丧失劳动能力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后可送社会福利机构供养;对属本地的流浪乞讨人员根据条件纳入城乡低保范围。

18.开展慈善救助活动。要积极扶持慈善等社会公益组织的发展,大力宣传慈善公益事业,培育慈善意识,弘扬慈善文化,推动慈善事业良性发展;鼓励和支持其依法开展募捐和救助活动,拓展筹资渠道,加强慈善基地建设,扩大慈善志愿者队伍,广泛实施救助项目,真正发挥济危帮贫扶困、安老救孤助残的作用。

19.加大法律援助力度。各级法律援助机构要对符合《长春市法律援助条例》所规定案件范围的城乡困难当事人提供诉讼、非诉讼代理以及法律咨询、代书等免费法律服务,依法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四、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组织保障

20.成立统一领导机构。市政府成立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工作机构,由市民政局负责牵头,各相关部门要积极配合参与,定期或不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要相应成立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加强社会救助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

21.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各级政府要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把相关救助项目列入财政预算,逐步建立财政投入持续稳定增长机制。各级政府接受的社会捐赠资金、发行福利彩票所筹公益金等,每年要按照相关救助政策规定,提取一定比例用于社会救助。同时按照有关规定,落实必需的办公经费,确保救助工作顺利开展。

22.完善基层工作队伍。要依托社区居委会和村委会开展社会救助工作,根据救助对象户数和工作任务量,合理配备社会救助工作人员。加强对社会救助工作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建立并实施持证上岗制度,不断提高队伍素质。

23.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各相关部门要推进社会救助工作的信息网络系统建设,实现社会救助工作信息化管理,达到资源共享。

24.引导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各级政府要通过政策导向,积极倡导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从事社会救助和社会公益活动,参与或投资兴办慈善医院、幼儿园等社会公益事业,鼓励承担公共服务任务的企业(集团)实行对低保家庭在基本生活消费等方面的优惠政策。要发展壮大社会志愿者队伍,广泛组织开展慈善救助和经常性捐助活动,进一步推动社会互助活动的制度化和经常化。

25.建立健全目标监督考核机制。要把各项社会救助工作指标纳入岗位目标责任制管理,对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监督考核。各级财政、审计等部门要加强对社会救助资金的管理和监督检查,确保资金合法使用和运行安全。

长春市人民政府

第三篇: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意见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意见

京政发[2005]8号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

为进一步加强社会救助工作,切实保障本市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现就推进本市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推进本市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的需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的重要内容,对于维护首都改革、发展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本市建立了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并通过实施医疗、住房、教育、司法、就业、灾害救助以及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等一系列专项救助,以及建立完善临时救助、社会互助等措施,在保障低收入群众的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首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新任务,对本市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提出了新问题、新要求。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新形势下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高度重视,认真做好相关工作。各有关部门、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要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共同推动本市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

二、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眼于维护困难群众的基本生存权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善之区,加快建立以基本生活保障为基础,专项救助相配套,应急救助、社会互助为补充的综合性、多层次的社会救助体系,大力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二)基本原则。

1.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是政府的职责。各级政府要进一步明确责任、加强领导、加大投入,确保社会救助工作的顺利开展。要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工作,多层次、多途径缓解低收入群众的各种困难。

2.城乡统筹,标准有别。要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建立体系完整、制度统一、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体系。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在救助标准上体现地区之间、家庭结构类型、救助对象困难程

度的差异,兼顾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财政承受能力。

3.法制保障,管理规范。要积极做好制定规章的准备工作,完善有关政策,使社会救助工作逐步实现规范化。要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坚持属地管理,积极探索建立各种有效的规范化管理方式,推动社会救助工作顺利开展。

4.保障生活,促进就业。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提高困难群众的生活保障水平。要制定促进救助对象积极就业的扶持政策,建立救助与就业的有效衔接机制。

(三)主要任务。

1.完善最低生活保障(以下简称低保)制度,建立健全医疗、教育、住房、灾害、司法、就业、流浪乞讨等专项救助和应急救助制度,大力开展社会互助,并使各种救助项目有机衔接、相互协调,建立起解决困难群众生活问题的长效机制;

2.切实加强对社会救助工作的支持与领导,健全和完善有利于各项社会救助制度顺利实施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提高社会救助工作的效率与效益;

3.进一步改善社会救助工作条件,保证社会救助工作开展所必需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加强基层和基础工作,不断提高社会救助工作的整体水平。

三、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建立基本生活保障长效机制

(一)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规范的低保标准调整机制。要按照维持居民基本生活所必需的衣、食、住费用,适当考虑水电燃煤(燃气)费用以及未成年人的义务教育费用确定低保标准,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财政承受能力,随着生活必需品价格变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适时调整低保标准,强化动态管理,切实保障低保人员的基本生活。城市低保标准的调整,由市民政局会同市统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劳动保障局、市农委以及有关专家学者组成调整标准工作小组,进行科学测算,广泛征求意见,报市政府批准后公布执行。农村低保标准按照上述方法制定调整方案,由区县政府批准执行,并报市民政局备案。城市低保标准应当与最低工资、失业保险金等社会保障相关标准有机衔接。

(二)不断完善专项救助政策,切实发挥综合解困效应。各级民政、卫生、劳动保障、财政部门要将缓解城乡低收入群众的医疗困难作为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重点,全面落实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已经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地区,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资助农村低保对象参加当地合作医疗,保障其医疗待遇。各级教育部门要进一步落实对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子女杂费和教课书费减免政策;积极制定和完善低收入家庭子女接受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的教育救助政策,进一步完善高等学校教育救助政策,扶助低收入家庭子女完成学业。继续实施农村特困户危房改造计划,扩大城市住房救助范围。各级建设、民政、市政管理、财政、发展改革等部门应当建立低收入群众住房监测制度,将符合城市廉租住房条件的家庭

及时纳入救助范围;对于农村困难家庭中的危旧房户及时纳入翻建维修计划,给予有效的修缮。民政部门应当建立灾情信息管理、救灾物资储备管理、灾民救助卡管理制度,实施灾民救助工作预案和灾民受损情况专家评估机制,进一步提高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救助能力,确保灾民得到及时有效的安置,保障其衣、食、住等基本生活条件。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和法律援助机构应当根据区县民政部门颁发的有关救助证明,及时为申请人办理法律援助手续;司法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法律援助工作的监督管理,严格法律援助办案程序规则,确保法律援助工作的规范运行。

(三)健全应急救助机制,加大临时救助力度。市和区县统计部门要会同民政部门,每年年初按一定比例从城乡低保家庭中随机抽样,实施低收入家庭全年收支数据跟踪调查。市民政局要会同市统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制定实施城市低收入家庭生活救助应急预案。在基本生活消费品价格指数上涨幅度较大并持续一定时间,导致低收入家庭生活水平出现明显下降时,及时启动应急救助预案予以救助,待物价稳定后,再按照规定程序调整城市低保标准。农村应急救助预案由区县民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参照上述方法制定实施。要充分发挥临时救助制度的补充作用,重点从医疗、教育、供暖、突发事件影响等方面,对低收入家庭面临的阶段性、临时性困难给予及时有效的救助。

(四)开展社会互助和社会服务,有针对性地对困难群众进行扶持和帮助。各级政府要积极倡导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从事社会救助和社会服务,广泛发动和组织群众性、社会性捐助活动。新闻、宣传、文化等部门要把弘扬中华民族扶贫帮困、团结友爱的传统美德教育纳入宣传工作计划,努力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要逐步建立健全社工、义工机制,开展社会帮扶、法律咨询、心理咨询等救助活动。要按照“政府推动、民间运作、社会参与”的工作原则,积极培育发展慈善和社会公益组织,鼓励和支持其依法开展募捐活动,并可协商或委托其承担相应的社会救助项目。要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采取积极措施,为公益慈善事业创造有利环境,推动慈善事业面向公众、面向社会、面向困难群众自主经营、良性发展,成为政府救助的重要补充。要积极倡导机关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开展领导干部联系困难户、“一帮一”等形式的帮扶贫困户活动。工会、妇联、残联、共青团等组织应当结合各自职能,开展社会救助活动,帮助贫困群众解决生活困难。要以“爱心家园”为服务平台,“96156”社区服务热线为枢纽,整合社会互助资源,发挥经常性社会捐助网络的作用,进一步推动社会互助活动的制度化和经常化。

(五)细化分类救助制度,实施积极的就业援助。各级民政部门应当根据低收入人员劳动能力、家庭人口结构等不同情况,合理区分不同低保家庭的困难程度,适度提高农村五保人员、城市“三无”人员的救助标准;对重残人、老年人、未成年人、重症病患者等特殊困难人员,以及单亲家庭、多胞胎家庭采用适当的调整系数,确定其救助标准。各级劳动就业服务机构应当将有劳动能力的低保人员以及符合低保条件的申请人优先纳入就业服务范围,按照“保生活、促就业、接保险”的思路,实施积极的就业援助。

四、加强领导,规范管理,确保社会救助体系建设顺利推进

(一)进一步加强对社会救助工作的领导。本市社会救助工作实行各级政府负责制,建立市、区两级社会救助工作协调机制。市民政局负责本市社会救助工作的统筹规划、综合管理、信息统计和对外发布。区县民政部门负责本辖区社会救助工作的实施。发展改革、劳动保障、统计、财政、卫生、教育、建设、农委、公安、司法、人事、城管、审计、监察、工会、妇联、共青团、残联、慈善协会和红十字会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做好社会救助相关工作。

(二)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多渠道筹资机制。各级政府应当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将社会救助经费按照相关救助项目列入当年财政预算,同时,分级建立临时救助资金,用于困难家庭的应急救助。各级政府应当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和支持社会救助工作,进一步推动社会捐助活动的制度化和经常化。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向社会救助捐赠,按政策规定扣除所得税。各级政府接受的社会捐赠资金、发行福利彩票所筹公益金,每年要按照相关救助政策规定,提取一定比例用于社会救助。

(三)规范社会救助程序。凡申请低保、医疗救助、廉租住房救助、教育救助、临时救助,均以家庭为单位,由户主向户籍所在地社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经街道办事处和乡镇人民政府初审后,根据不同的救助项目将初审意见报送区县民政、教育、建设等社会救助管理部门核准。以上救助项目,均应经过社区评审小组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评议,并进行公示。灾害救助、司法援助、就业援助、社会互助项目,根据有关规定履行申请、受理、核准、公示等程序。有条件的区县可建立社会救助部门联合审批制度。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以及社会各界从事社会救助活动,均应通过街道办事处和乡镇人民政府具体实施,各种救助款物由街道(乡镇)负责调配发放,各类救助信息通过街道(乡镇)统计,报送到区县民政部门。全市各类救助信息由市民政局汇总并对外公示。

(四)加强救助对象的动态管理。一是建立救助对象分类管理制度。对于农村五保、城市“三无”等传统救助对象,各级低保经办机构应当每半年审核一次;对于收入来源比较明确、变化不大的家庭可按季度审核;对于收入来源不固定或不易确定的家庭,应加强重点核查,一般每月审核一次,必要时随时进行核实。城市低保对象在本市区县级行政区域内迁移的,由街道办事处或乡镇人民政府低保经办机构办理低保待遇迁移手续,不再重新履行申请手续。对因特殊原因造成户籍地和居住地不一致人员,实行“双重管理”,即户籍所在地负责救助金的支出,居住地协助做好救助对象的管理、收入核实等工作。各有关部门应当积极探索流动人口中的贫困人员的救助制度,认真做好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以及外地来京上访人员的救助管理工作。二是建立救助对象收入审查制度。各级低保经办机构应当采取个人申报、跟踪消费、社区评议、行业评估等方法,认真做好家庭收入核查,随时掌握低保家庭收入变化情况,确保救助渠道畅通。三是建立救助对象一次性告知和档案管理制度。救助管理机构在受理救助申请时,应将需提交的证明材料以及办理程序等事宜,一次性告知申请人。社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街道办

事处或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分级建立救助对象个人资料档案,并实行一户一档,编号管理。各类救助事宜应当由街道(乡镇)及时录入电子数据库,实行信息化管理。四是建立救助对象协议管理制度。救助管理部门与救助对象应当根据国家及本市有关规定,约定双方应履行的法律责任和义务。所有符合条件的低保人员均应参加街道(乡镇)组织的公益活动,并实行考勤制、时间储备制、活动纪要制。

(五)加强社会救助队伍建设。各级政府应当健全完善社会救助工作管理和服务网络,充分发挥各级低保事务中心、街道(乡镇)社会保障事务所的作用,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努力实现社会救助管理服务工作的规范化、信息化和便民化。要将社会救助工作列入社区协管内容,根据救助对象户数和工作任务量,合理配备社会救助工作协管员。社会救助协管列为社区公益性就业岗位,所需人员经费列入再就业资金预算。各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各级社会救助工作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建立并实施持证上岗制度,不断提高社会救助工作者的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

(六)健全社会监督和评价机制。各级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应当加强对社会救助资金的管理和监督检查,确保资金使用合法、安全。各级政府应当委托评估事务所或组织专业评估组,定期对政府救助和社会互助活动进行效益鉴定与评估,并向社会公布。

第四篇: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意见(京政发[2005]8号)

【发布单位】北京市

【发布文号】京政发[2005]8号 【发布日期】2005-04-14 【生效日期】2005-04-14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北京市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意见

(京政发[2005]8号)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

为进一步加强社会救助工作,切实保障本市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现就推进本市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推进本市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的需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的重要内容,对于维护首都改革、发展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本市建立了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并通过实施医疗、住房、教育、司法、就业、灾害救助以及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等一系列专项救助,以及建立和完善临时救助、社会互助等措施,在保障低收入群众的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首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新任务,对本市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提出了新问题、新要求。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新形势下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高度重视,认真做好相关工作。各有关部门、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要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共同推进本市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

二、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眼于维护困难群众的基本生存权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善之区,加快建立以基本生活保障为基础,专项救助相配套,应急救助、社会互助为补充的综合性、多层次的社会救助体系,大力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二)基本原则。

1.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是政府的职责。各级政府要进一步明确责任、加强领导、加大投入,确保社会救助工作的顺利开展。要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工作,多层次、多途径缓解低收入群众的各种困难。

2.城乡统筹,标准有别。要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建立体系完整、制度统一、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体系。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在救助标准上体现地区之间、家庭结构类型、救助对象困难程度的差异,兼顾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财政承受能力。

3.法制保障,管理规范。要积极做好制定规章的准备工作,完善有关政策,使社会救助工作逐步实现规范化。要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坚持属地管理,积极探索建立各种有效的规范化管理方式,推动社会救助工作顺利开展。

4.保障生活,促进就业。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提高困难群众的生活保障水平。要制定促进救助对象积极就业的扶持政策,建立救助与就业的有效衔接机制。

(三)主要任务。

1.完善最低生活保障(以下简称低保)制度,建立健全医疗、教育、住房、灾害、司法、就业、流浪乞讨等专项救助和应急救助制度,大力开展社会互助,并使各种救助项目有机衔接、相互协调,建立起解决困难群众生活问题的长效机制;

2.切实加强对社会救助工作的支持与领导,健全和完善有利于各项社会救助制度顺利实施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提高社会救助工作的效率与效益;

3.进一步改善社会救助工作条件,保证社会救助工作开展所必需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加强基层和基础工作,不断提高社会救助工作的整体水平。

三、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建立基本生活保障长效机制

(一)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规范的低保标准调整机制。要按照维持居民基本生活所必需的衣、食、住费用,适当考虑水电燃煤(燃气)费用以及未成年人的义务教育费用确定低保标准,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财政承受能力,随着生活必需品价格变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适时调整低保标准,强化动态管理,切实保障低保人员的基本生活。城市低保标准的调整,由市民政局会同市统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劳动保障局、市农委以及有关专家学者组成调整标准工作小组,进行科学测算,广泛征求意见,报市政府批准后公布执行。农村低保标准按照上述方法制定调整方案,由区县政府批准执行,并报市民政局备案。城市低保标准应当与最低工资、失业保险金等社会保障相关标准有机衔接。

(二)不断完善专项救助政策,切实发挥综合解困效应。各级民政、卫生、劳动保障、财政部门要将缓解城乡低收入群众的医疗困难作为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重点,全面落实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已经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地区,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资助农村低保对象参加当地合作医疗,保障其医疗待遇。各级教育部门要进一步落实对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子女杂费和教科书费减免政策;积极制定和完善低收入家庭子女接受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的教育救助政策,进一步完善高等学校教育救助政策,扶助低收入家庭子女完成学业。继续实施农村特困户危房改造计划,扩大城市住房救助范围。各级建设、民政、市政管理、财政、发展改革等部门应当建立低收入群众住房监测制度,将符合城市廉租住房条件的家庭及时纳入救助范围;对于农村困难家庭中的危旧房户及时纳入翻建维修计划,给予有效的修缮。民政部门应当建立灾情信息管理、救灾物资储备管理、灾民救助卡管理制度,实施灾民救助工作预案和灾民受损情况专家评估机制,进一步提高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救助能力,确保灾民得到及时有效的安置,保障其衣、食、住等基本生活条件。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和法律援助机构应当根据区县民政部门颁发的有关救助证明,及时为申请人办理法律援助手续;司法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法律援助工作的监督管理,严格法律援助办案程序规则,确保法律援助工作的规范运行。

(三)健全应急救助机制,加大临时救助力度。市和区县统计部门要会同民政部门,每年年初按一定比例从城乡低保家庭中随机抽样,实施低收入家庭全年收支数据跟踪调查。市民政局要会同市统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制定实施城市低收入家庭生活救助应急预案。在基本生活消费品价格指数上涨幅度较大并持续一定时间,导致低收入家庭生活水平出现明显下降时,及时启动应急救助预案予以救助,待物价稳定后,再按照规定程序调整城市低保标准。农村应急救助预案由区县民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参照上述方法制定实施。要充分发挥临时救助制度的补充作用,重点从医疗、教育、供暖、突发事件影响等方面,对低收入家庭面临的阶段性、临时性困难给予及时有效的救助。

(四)开展社会互助和社会服务,有针对性地对困难群众进行扶持和帮助。各级政府要积极倡导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从事社会救助和社会服务,广泛发动和组织群众性、社会性捐助活动。新闻、宣传、文化等部门要把弘扬中华民族扶贫帮困、团结友爱的传统美德教育纳入宣传工作计划,努力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要逐步建立健全社工、义工机制,开展社会帮扶、法律咨询、心理咨询等救助活动。要按照“政府推动,民间运作、社会参与”的工作原则,积极培育发展慈善和社会公益组织,鼓励和支持其依法开展募捐活动,并可协商或委托其承担相应的社会救助项目。要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采取积极措施,为公益慈善事业创造有利环境,推动慈善事业面向公众、面向社会、面向困难群众自主经营、良性发展,成为政府救助的重要补充。要积极倡导机关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开展领导干部联系困难户、“一帮一”等形式的帮扶贫困户活动。工会、妇联、残联、共青团等组织应当结合各自职能,开展社会救助活动,帮助贫困群众解决生活困难。要以“爱心家园”为平台,“96156”社区服务热线为枢纽,整合社会互助资源,发挥经常性社会捐助网络的作用,进一步推动社会互助活动的制度化和经常化。

(五)细化分类救助制度,实施积极的就业援助。各级民政部门应当根据低收入人员劳动能力、家庭人口结构等不同情况,合理区分不同低保家庭的困难程度,适度提高农村五保人员、城市“三无”人员的救助标准;对重残人、老年人、未成年人、重症病患者等特殊困难人员,以及单亲家庭、多胞胎家庭采用适当的调整系数,确定其救助标准。各级劳动就业服务机构应当将有劳动能力的低保人员以及符合低保条件的申请人优先纳入就业服务范围,按照“保生活、促就业、接保险”的思路,实施积极的就业援助。

四、加强领导,规范管理,确保社会救助体系建设顺利推进

(一)进一步加强对社会救助工作的领导。本市社会救助工作实行各级政府负责制,建立市、区两级社会救助工作协调机制。市民政局负责本市社会救助工作的统筹规划、综合管理、信息统计和对外发布。区县民政部门负责本辖区社会救助工作的实施。发展改革、劳动保障、统计、财政、卫生、教育、建设、农委、公安、司法、人事、城管、审计、监察、工会、妇联、共青团、残联、慈善协会和红十字会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做好社会救助相关工作。

(二)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多渠道筹资机制。各级政府应当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将社会救助经费按照相关救助项目列入当年财政预算,同时,分级建立临时救助资金,用于困难家庭的应急救助。各级政府应当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和支持社会救助工作,进一步推动社会捐助活动的制度化和经常化。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向社会救助捐赠,按政策规定扣除所得税。各级政府接受的社会捐赠资金、发行福利彩票所筹公益金,每年要按照相关救助政策规定,提取一定比例用于社会救助。

(三)规范社会救助程序。凡申请低保、医疗救助、廉租住房救助、教育救助、临时救助,均以家庭为单位,由户主向户籍所在地社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经街道办事处和乡镇人民政府初审后,根据不同的救助项目将初审意见报送区县民政、教育、建设等社会救助管理部门核准。以上救助项目,均应经过社区评审小组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评议,并进行公示。灾害救助、司法援助、就业援助、社会互助项目,根据有关规定履行申请、受理、核准、公示等程序。有条件的区县可建立社会救助部门联合审批制度。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以及社会各界从事社会救助活动,均应通过街道办事处和乡镇人民政府具体实施,各种救助款物由街道(乡镇)负责调配发放,各类救助信息通过街道(乡镇)统计,报送到区县民政部门。全市各类救助信息由市民政局汇总并对外公示。

(四)加强救助对象的动态管理。一是建立救助对象分类管理制度。对于农村五保、城市“三无”等传统救助对象,各级低保经办机构应当每半年审核一次;对于收入来源比较明确、变化不大的家庭可按季度审核;对于收入来源不固定或不易确定的家庭,应加强重点核查,一般每月审核一次,必要时随时进行核实。城市低保对象在本市区县级行政区域内迁移的,由街道办事处或乡镇人民政府低保经办机构办理低保待遇迁移手续,不再重新履行申请手续。对因特殊原因造成户籍地和居住地不一致的人员,实行“双重管理”,即户籍所在地负责救助金的支出,居住地协助做好救助对象的管理、收入核实等工作。各有关部门应当积极探索流动人口中的贫困人员的救助制度,认真做好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以及外地来京上访人员的救助管理工作。二是建立救助对象收入审查制度。各级低保经办机构应当采取个人申报、跟踪消费、社区评议、行业评估等方法,认真做好家庭收入核查,随时掌握低保家庭收入变化情况,确保救助渠道畅通。三是建立救助对象一次性告知和档案管理制度。救助管理机构在受理救助申请时,应将需提交的证明材料以及办理程序等事宜,一次性告知申请人。社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街道办事处或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分级建立救助对象个人资料档案,并实行一户一档,编号管理。各类救助事宜应当由街道(乡镇)及时录入电子数据库,实行信息化管理。四是建立救助对象协议管理制度。救助管理部门与救助对象应当根据国家及本市有关规定,约定双方应履行的法律责任和义务。所有符合条件的低保人员均应参加街道(乡镇)组织的公益活动,并实行考勤制、时间储备制、活动纪要制。

(五)加强社会救助队伍建设。各级政府应当健全完善社会救助工作管理和服务网络,充分发挥各级低保事务中心、街道(乡镇)社会保障事务所的作用,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努力实现社会救助管理服务工作的规范化、信息化和便民化。要将社会救助工作列入社区协管内容,根据救助对象户数和工作任务量,合理配备社会救助工作协管员。社会救助协管列为社区公益性就业岗位,所需人员经费列入再就业资金预算。各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各级社会救助工作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建立并实施持证上岗制度,不断提高社会救助工作者的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

(六)健全监督和评价机制。各级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应当加强对社会救助资金的管理和监督检查,确保资金使用合法、安全。各级政府应当委托评估事务所或组织专业评估组,定期对政府救助和社会互助活动进行效益鉴定与评估,并向社会公布。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五篇: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我市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意见(穗府〔2008〕26号)

【发布单位】广州市

【发布文号】穗府〔2008〕26号 【发布日期】2008-08-07 【生效日期】2008-08-07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广州市

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我市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意见

(穗府〔2008〕26号)

各区、县级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贯彻落实《中共广州市委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穗字〔2006〕15号)、《中共广州市委、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切实解决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若干问题的决定》(穗字〔2007〕2号)和全国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完善我市社会救助体系,做好对困难群众的社会保障工作,使改革开放的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困难群众,现就推进我市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思路、主要任务和基本原则

(一)总体思路。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构建和谐广州和建设全省“首善之区”,以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为目标,以完善社会救助内容、形式为基础,以健全社会救助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为重点,以优化配置社会救助资源为核心,以信息化管理为手段,逐步建立起政府主导、统筹有力、保障全面、运转高效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

(二)主要任务。

1.完善以最低生活保障(以下简称低保)制度为基础,以医疗、康复、住房、教育、司法、流浪乞讨人员等专项救助和应急救助制度为辅助,以社会互助为补充,有机衔接、相互协调的社会救助制度体系。

2.建立政府负责、民政统筹、部门联动、街镇实施的社会救助管理体制和纵向统一、横向协调、运转高效、信息畅通的工作运行机制。

3.健全社会救助的基层工作平台,切实加强基层和基础工作,保障社会救助工作必需的机构、人员和经费,确保社会救助覆盖到每户困难家庭、每个困难群众。

4.加大舆论宣传力度,积极倡导社会慈善公益事业,营造关注民生、热心公益、扶贫济困的社会氛围,构建社会救助价值体系。

(三)基本原则。

1.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强化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在社会救助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加强领导,加大投入,确保社会救助工作的顺利开展。积极动员、扶持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多层次、多途径解决群众的生活困难问题。

2.统筹协调,整合资源。统筹规划城乡救助体系建设,做到救助资源城乡共享并适当向农村倾斜。通盘考虑各项救助政策、救助标准之间的相互衔接。加强有关部门和单位的沟通协调,有效整合各种社会救助资源,提高社会救助的整体效果。

3.保障生活,促进发展。以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为立足点,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适时调整救助标准,完善救助政策,不断提高困难群众的生活水平。制订促进救助对象积极就业的扶持政策,提高困难群众参与社会、自我发展的能力。

4.依法救助,规范管理。依据法律法规开展社会救助,健全动态管理系统,完善工作制度,规范工作程序,加大监管力度,实现社会救助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

二、完善以低保制度为基础的社会救助制度体系

(一)完善低保制度,不断提高困难群众生活保障水平。

1.建立健全城乡居民低保标准调整机制。定期由民政部门会同统计、物价、财政、发改、劳动保障部门、总工会以及有关专家学者组成工作小组,对城乡低保标准进行评估,并根据经济发展、物价水平、人民生活水平以及最低工资、失业保险金等社会保障标准调整等情况,提出调整低保标准的意见,按程序报请市政府调整。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分类救济和低收入困难家庭消费性开支减免政策。

2.加强对低保的动态规范管理。民政部门要会同劳动保障、公安、国土房管、金融、工商、税务等有关部门,研究改进申请低保人员家庭财产和收入审查办法,合理核定其家庭成员收入,确保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应保尽保”。要加强社会救助与社会保险的有效衔接,对于超过国家法定退休年龄但不符合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条件且没有固定经济来源的老年人,依法纳入低保救助范围。要采取个人申报、跟踪调查、社区和村委评议、张榜公示等方法,提高低保审查审批工作的透明度。要根据保障对象的不同特点,制定分类管理办法,定期对保障对象家庭进行核查,及时掌握救助对象家庭收入变化情况。要健全低保退出机制,对家庭人均收入高于低保标准的保障对象,按规定办理退保手续,做到“应退尽退”。要做好政策宣传和思想教育工作,依法纠正和查处以虚报、隐瞒、伪造等手段骗取低保金的行为。要以实际居住地为主开展对低保对象的管理服务,增强居住地社会救助机构与户籍地社会救助机构的联系配合,防止管理服务上的漏洞。

3.完善援助困难群众就业的优惠政策。要制定参加就业的保障对象扶持办法,促进低保家庭中处于劳动年龄阶段且有劳动能力的人员积极就业。各级劳动保障机构应完善困难群众就业扶持政策,积极为困难群众优先提供职业介绍、职业培训服务,帮助其实现就业。处于劳动年龄阶段且有劳动能力的困难群众,应主动接受劳动保障部门提供的就业安置、职业介绍和职业培训;在等待就业和培训期间,应参加所在地社区居委会、村委会组织的社区公益劳动。低保人员两次无正当理由拒绝就业安置、职业介绍、职业培训或拒绝参加社区公益劳动的,不予办理续保手续。

(二)完善专项社会救助政策,切实发挥综合解困作用。

1.进一步做好困难群众的医疗救助工作。要把缓解城乡困难群众的医疗困难,作为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一个重点。民政、卫生、财政、劳动保障等部门,要全面落实城乡基本医疗救助制度,逐步提高基本医疗救助额度,资助城乡困难群众参加基本医疗保险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搞好医疗救助制度与其他医疗保障制度的衔接,使困难群众都能得到基本医疗保障。要逐步扩大重大疾病医疗救助覆盖面,制订城乡统筹的重大疾病医疗救助政策。充分发挥市慈善医院、慈善门诊等医疗机构的作用,为困难群众提供廉价、方便、及时、优质的服务。卫生部门要采取措施减轻困难群众看病负担,加快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快发展社区卫生服务,进一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2.加强对困难家庭子女的教育救助。教育、民政、财政、劳动保障等部门和残联等组织要进一步完善并落实对困难家庭子女的教育救助政策,确保贫困家庭子女享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对持有广州市城镇居民或农村村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领取证、广州市低收入困难家庭证或特困职工证的困难家庭子女,在义务教育阶段实施“两免一补”政策(免书费、免杂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对福利机构供养的孤残儿童落实义务教育的有关政策。研究制订困难家庭子女高中(含中等职业技术教育)阶段救助政策。逐步扩大农村地区年人均纯收入2000元以下家庭的应届初中毕业生免费就读技工或中专学校的范围。市属高等学校要按照国家政策落实“绿色通道”,不能让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失学。要积极争取社会各方支持,在资助贫困家庭子女上学的同时,主动做好思想引导和心理辅导工作,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健全住房保障制度,多渠道、多方式加快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进一步健全廉租住房制度,将廉租住房保障对象从低保住房困难家庭扩大到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通过租赁住房补贴为主、实物配租和租金核减相结合的方式,多渠道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对新增双特困户住房问题,发现一户,解决一户。

4.进一步做好农村“五保户”、孤儿、残疾人的救助工作。要加大投入,逐步提高农村“五保”供养标准,确保农村“五保”对象的生活水平不低于当地村民的平均生活水平。要加强和规范农村敬老院和“五保”村建设,提高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率。要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对孤儿救助工作的指示精神,全面加强孤儿救助,适时提高孤儿供养标准,改进家庭寄养、收养、代养等养育模式,并争取在“十一五”期间新建1间独立完善的市级儿童福利院。各级残联组织要切实做好贫困残疾人救助工作,继续实施贫困残疾人专项补助金制度,加大残疾人康复工作力度,加快推进“农村助残安居工程”,不断完善扶助残疾人的优惠政策。要加大对残疾人福利企业的扶持力度,鼓励社会力量举办福利企业,对福利企业实施政府采购倾斜等政策,促进福利企业发展和残疾人就业。

5.认真做好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民政、公安、城管、卫生等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坚持“自愿求助、无偿救助”的原则,采取“积极救助、协助接回”等办法,创新工作方式,充分发挥救助管理的社会功能。民政部门要做好主动求助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加强对流浪未成年人的保护性救助,积极探索无法查清地址的流浪精神病人的安置办法。公安部门要打击操纵和利用流浪未成年人乞讨牟利等违法行为。公安、城管部门和其他有关行政机关以及流动救助服务队执行公务的工作人员在日常执法中发现街头流浪乞讨人员时,对需要救助的应给予及时有效的救助指引。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先救治后救助、先救治后结算、就近送治和分类救治的原则,各负其责,积极做好流浪乞讨危重病人、精神病人的救治工作。民政部门要认真执行《救助管理机构基本规范》和《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基本规范》,加快救助管理机构专业化、规范化、法制化建设。

6.进一步做好困难群众法律援助工作。司法行政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法律援助条例》和《广东省法律援助条例》,为低保人员、低收入困难家庭人员、农村“五保户”、残疾人等困难群众无偿提供法律咨询、诉讼代理、仲裁和其他非诉讼法律事务代理等方式的法律援助,并积极推动法律援助的地方立法工作,进一步降低法律援助门槛,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做到“应援尽援”。要加强法律援助机构建设和经费投入,保障法律援助专项经费专款专用,健全各级法律援助机构和服务网络,积极鼓励社会组织和法律工作者为困难群众提供法律援助服务。

(三)健全应急救助机制,加大临时救助力度。

1.进一步做好灾害和其他突发性事件的应急救助工作。民政部门要完善灾情信息管理、救灾物资储备、灾民救助管理制度,健全并实施灾害救助工作应急预案,进一步提高灾害应急救助能力,确保在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24小时内,灾民得到有效安置,保障其吃、穿、住、饮用水等基本生活条件。对因突发性公共事件或其他意外事件导致生活困难的群众,要继续开展有效的生活救助。

2.加大临时救助力度。统计部门要会同民政、物价等部门,定期对困难家庭生活水平进行跟踪调查。民政部门要会同统计、发改、物价、财政部门制订城乡困难家庭生活救助应急预案;在城乡居民基本生活消费品价格指数上涨幅度较大并持续一定时间,导致低收入困难家庭生活水平明显下降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重点从供水、供电、供气(燃料)、公共交通、基本生活食品等方面,对低收入困难家庭面临的阶段性、临时性困难给予及时、有效救助。

三、建立健全新型的社会救助工作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

(一)各级政府负责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工作。市、区(县级市)成立社会救助工作领导小组,由政府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任组长,成员由相关部门领导组成,负责组织、指挥、协调和监督社会救助工作,推进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民政部门,办公室主任由民政部门领导担任,具体工作由负责救灾救济和最低生活保障的处、科承担。各街道办事处、镇政府要把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安排一名领导负责统筹落实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各项工作。形成政府负责、民政统筹、部门联动、街镇实施的社会救助工作领导体制。

(二)民政部门统筹协调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工作。市民政局是全市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工作的业务主管部门,负责统筹制订社会救助工作计划和具体工作措施,协调有关部门落实各项社会救助政策措施,综合有关部门开展社会救助工作的情况和数据,以及对外信息发布等工作,并具体负责城乡低保、“五保”供养、灾害救助、医疗救助、孤儿救助、流浪乞讨人员救助,以及对困难人员的其他临时生活救助的组织实施,统筹协调分类救济、低收入困难家庭消费性开支减免政策的实施。市民政局要统筹协调有关部门和社会力量开展工作,建立社会救助部门联动电话和信息报送制度。各区(县级市)民政局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社会救助工作的组织实施。

(三)有关部门各司其职联动开展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工作。各有关部门应加强与民政部门的沟通联系,各尽其责,做好相关工作,形成统一协调联动的工作机制。劳动保障、教育、卫生、司法、国土房管等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继续完善各项社会救助政策。建设、市政园林、市容环卫、公安、广电、交通等部门,要继续执行困难群众在水、电、气(燃料)、卫生清洁、污水处理、治安联防、有线电视、公共交通等消费性开支方面的优惠政策。发改、物价、统计等部门要配合民政部门做好社会救助标准的测算和调整等工作,积极开展困难群众生活情况的跟踪调查。市信息化办公室要统筹协调,加快推进社会救助信息系统建设,实现与全市社会保障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审计部门要加强对社会救助资金使用管理情况的审计监督。机构编制、财政、工商、税务等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协助做好社会救助工作。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等人民团体要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扶贫济困活动。新闻单位要加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工作的宣传。

(四)建立健全街道和镇的社会救助工作机制。各街道和镇社会事务部门在上级民政部门的指导下,负责开展辖区内的社会救助工作。凡申请社会救助,均以户为单位,由户主向户籍所在地街道或镇社会事务部门提出申请,由街道、镇社会事务部门审核后,根据申请救助内容,报上级相关部门审批。各街道和镇社会事务部门可以分别委托社区居委会、村委会受理社会救助项目的申请,协助开展调查、公示、评议等工作。各部门、各单位以及社会各界在街道(镇)、社区(村)开展社会救助工作,发放救助款项和物品等,统一由街道(镇)社会事务部门统筹安排并组织实施。各类社会救助数据信息由街道(镇)社会事务部门负责统计,每月上报区(县级市)民政局,由区(县级市)民政局审核后上报市民政局。市、区(县级市)民政局要将统计信息及时抄送本级社会救助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实现全市社会救助信息资源共享。

四、建立和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长效保障机制

(一)进一步加强社会救助工作队伍建设。要根据精简、统一、高效和综合设置的原则,整合各项社会救助资源,合理调整充实各级社会救助工作机构的人员,推进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工作,确保各项社会救助制度得到全面落实。市、区(县级市)民政部门要加大社会救助工作队伍的培训管理,大力引进社会工作人才从事社会救助工作,逐步提高我市社会救助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水平。

(二)切实保证社会救助资金的投入。政府社会救助资金列入市、区(县级市)两级政府财政预算,足额保障,专款专用。市财政要适当安排市本级社会救助专项工作经费。各区(县级市)财政要适当安排本级社会救助专项工作经费,并负责安排街道(镇)、社区(村)社会救助工作经费。原则上街道(镇)、社区(村)社会救助工作经费按每100户救助对象500元的标准安排,不足100户的按100户标准计算,有条件的要加大投入,具体标准和经费分担办法由各区(县级市)政府制定。街道(镇)、社区(村)社会救助工作人员经费,由各区(县级市)财政纳入预算,市财政根据各地开展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实际情况,对街道(镇)、社区(村)社会救助工作人员经费给予适当补助。各区(县级市)要根据实际需要,不断改善街道(镇)、社区(村)社会救助工作条件,配备必要的办公设施、设备,保障各项社会救助工作顺利开展。财政部门要加强对社会救助资金的宏观调控和使用监督,有效防止救助资金的不合理使用,提高各类社会救助资金的使用绩效。

(三)加快建立社会救助信息网络管理系统。要适应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需要,加大资金投入,加快社会救助信息化建设,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提供技术支撑。要将社会救助信息化建设纳入全市电子政务统筹规划和建设范围,与社区信息化建设相结合,争取在2009年底前建立“广州市社会救助信息网络管理系统”,实现市、区(县级市)、街(镇)三级社会救助机构纵向联网,有关部门横向联网,并逐步覆盖相关慈善和公益组织,做到社会救助业务网上操作,数据信息共享,实现社会救助全方位网络管理。

五、广泛动员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

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积极倡导社会各界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社会互助活动,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实际问题。要大力发展慈善公益事业,加大慈善公益宣传力度,营造全社会关注民生、热心公益、扶贫济困的良好氛围,把慈善公益理念作为社会救助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按照“政府推动、民间运作、社会参与”的原则,积极培育发展慈善和公益性民间组织,尤其是街道、社区慈善组织,鼓励其面向公众、面向社区、面向困难群众开展慈善公益活动,充分发挥其在社会救助工作中的积极作用。要积极开展经常性社会捐赠活动,发展“慈善超市”、“慈善门诊”等慈善活动形式,鼓励社会各界开展互帮互助活动。民政部门要建立健全广泛的慈善捐赠信息通报机制,及时通报慈善捐赠资金筹集使用情况,并监督资金的使用管理,提高我市慈善组织的公信力和知名度。要积极争取有利于慈善公益事业发展的税收政策。要大力开展义工(志愿者)活动,建立完备规范的管理制度,推动社会各界人士自愿组织起来,开展各种扶危、济困、安老、助残等社会互助活动。政府有关部门要进一步转变职能,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将条件成熟的社会救助和社会服务的事务性工作,委托给慈善和公益性民间组织来承担。

各区(县级市)政府、各有关单位要高度重视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工作,按照以上意见,认真贯彻落实,采取措施加快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市政府将适时对各地、各有关单位推进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情况进行督促检查。

广州市人民政府

二○○八年八月七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下载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我省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意见(琼府〔20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我省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意见(琼府〔20.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