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组织实施快速动员暂行规定(冀政[2001]46号)

时间:2019-05-13 12:38: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河北省组织实施快速动员暂行规定(冀政[2001]46号)》,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河北省组织实施快速动员暂行规定(冀政[2001]46号)》。

第一篇:河北省组织实施快速动员暂行规定(冀政[2001]46号)

【发布单位】河北省 【发布文号】冀政[2001]46号 【发布日期】2001-08-22 【生效日期】2001-08-22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河北省组织实施快速动员暂行规定

(冀政[2001]46号)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第一条 为加强国防动员制度建设,保障我省快速动员工作的顺利实施,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 国防交通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快速动员工作。

第三条第三条 本规定所称快速动员,是指为适应战争需要、应付突发事件、保障部队训练演习,在规定的时限内统一组织和调整人力、物力、财力的一系列活动。

第四条第四条 快速动员工作以军委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为指导,以上级快速动员命令、指示为依据,立足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着眼参战支前的需要,按照统一领导、集中指挥,突出重点、关照全局,快速高效、安全持续的原则,充分动员全社会力量为国防建设服务。

第五条第五条 快速动员工作的基本任务是:

(一)加强对快速动员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建立健全快速动员领导体制;

(二)及时准确地掌握国防动员潜力;

(三)根据上级要求和战时快速动员可能担负的任务,制定快速动员实施预案;

(四)加强预备役部队和民兵、预备役各类专业分队建设以及人防、交通战备分队设施建设;

(五)搞好工业、农业、医药卫生等方面的物资储备,尤其是粮油、能源、钢材、医药和交通器材等方面的储备;

(六)战时统一组织力量完成支前保障,就地防卫和后方研制、生产任务;

(七)战后实施动员力量的复员和处理善后工作。

第六条第六条 快速动员工作的基本程序是:

(一)受领、传达任务,下达预先号令,计划安排工作;

(二)分析判断情况,定下决心;

(三)下达命令,明确任务;

(四)完成动员准备;

(五)集结、输送和交接动员对象;

(六)做好善后工作。

第七条第七条 组织实施快速动员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必须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将其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军地各有关部门应当密切配合,切实履行职责。任何单位和个人均有依法做好快速动员工作的责任和义务。

第二章 组织指挥机构和职责

第八条第八条 省、市、县(含自治县、县级市、市辖区,下同)国防动员委员会是本级组织实施快速动员的最高领导指挥机构。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上级国防动员委员会有关国防动员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指示;

(二)决定本辖区国防动员的重大事宜;

(三)组织编制国防动员规划计划;

(四)战时组织指挥本辖区实施平战体制转换,实施政治、经济、交通、兵员等各项动员和支前保障,以及全民防空、信息作战行动等。

第九条第九条 各级国防动员委员会下设综合、政治动员、人民武装动员、国民经济动员、人民防空、交通战备等职能办公室,负责具体承办和指挥协调有关系统的快速动员工作。

第十条第十条 综合办公室设在本级国防动员委员办公室。主要职责是:

(一)负责本级国防动员委员会的日常事务,掌握本级国防动员潜力底数;

(二)负责与上下两级国防动员委员会(国防动员工作领导小组)以及本级各职能办公室之间的协调联络;

(三)根据上级意图,拟制综合性动员计划和方案,拟制下达本级国防动员委员会的号令、命令、指示、计划,指导各职能办公室拟制专项动员计划、方案,并监督执行;

(四)战时提出平战转换和快速动员综合情况报告及决心建议,掌握本辖区各行业转入战时体制进展情况,协调指导和计划有关支前保障工作,检查指导和监督各项快速动员工作任务的完成;

(五)协调人大和政府有关部门紧急通过有关战时地方性法规、规章;

(六)协调军地有关部门、单位搞好战时后方防卫,维护社会稳定,确保后方安全。

第十一条第十一条 政治动员办公室设在同级人民政府军事机关政治部门。主要职责是:

(一)掌握本级政治动员的潜力底数;

(二)协调有关部门制定下发政治动员和其他各项动员工作中的政治工作方案、实施计划;

(三)战时根据本级国防动员委员会的命令和指示,提出本级政治工作平战转换和政治动员的综合情况报告和决心建议;拟制下达政治动员命令、指示,部署和落实政治动员工作;

(四)组织进行战时防奸保密和治安管理教育,加强战时新闻管制;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拥军支前,落实优抚政策;执行战场纪律,办理记功评烈、授称工作等。

第十二条第十二条 人民武装动员办公室设在同级人民政府军事机关司令部门。主要职责是:

(一)掌握本级人民武装动员的潜力底数;

(二)拟制人民武装动员计划、法规和措施,修订完善本级作战预案、方案;

(三)组织转业、退伍军人预备役登记统计工作,抓好民兵、预备役专业技术兵储备区建设,搞好民兵、预备役基层组织建设、政治工作和军事训练;

(四)战时根据上级命令、指示,及时提出人民武装工作平战转换和兵员动员的综合情况报告及决心建议,拟制下达兵员动员命令、指示、计划;

(五)组织实施战时兵员动员部署、兵员集结、兵员运输交接等重要环节的工作,并负责协调地方与接收部队的关系。

第十三条第十三条 国民经济动员办公室设在同级发展计划委员会。主要职责是:

(一)掌握本级国民经济动员的潜力底数;

(二)制定和实施国民经济动员计划,编制本级国民经济动员预案;

(三)参与审查地方经济建设项目,负责提出贯彻国防要求的意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项目建设与国民经济动员的结合与衔接;会同有关部门提出国防战备物资储备计划;

(四)战时根据上级命令、指示,及时提出本辖区经济工作平战转换和快速动员的综合情况报告及决心建议,拟制下达国民经济动员命令、指示、计划,并组织实施国民经济动员工作;

(五)战时组织指导和协调有关行业、部门实施平战体制转换,协调、调整经济动员任务和各类资源、物资军需和民用的分配;

(六)协助军事机关实施军民通用装备和物资的征用、征集、征购、征租。

第十四条第十四条 人民防空办公室设在同级人民政府人民防空办公室。主要职责是:

(一)掌握本级人民防空的潜力底数;

(二)根据国家制定的人民防空工程防护标准和质量标准,对本行政区域内人民防空工程(含结合地面建筑修建的战时可用于防空的地下室)建设实施计划、技术和质量管理;指导人民防空工程维护管理和平时的开发利用工作,监督检查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建设中落实人民防空要求工作;

(三)监督检查和指导各系统制定防护、救护计划措施;

(四)战时根据上级命令、指示,提出本级人民防空工作平战转换和快速动员的综合情况报告和决心建议,拟制下达人民防空行动命令、指示、计划;

(五)组织人民防空行动的计划和协同动作,组织实施重要城市的人民防空行动;协调友邻和军队防空预警力量,配合做好防空预警、报知,统筹协调疏散与隐蔽、防护;指挥人防专业队伍的行动,配合城市防卫作战,组织防空支前保障;

(六)搞好重点目标防护及消除空袭后果行动,协助有关部门组织城市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第十五条第十五条 交通战备办公室设在同级交通部门。主要职责是:

(一)掌握本级交通、信息动员的潜力底数;

(二)制定和完善交通、信息保障计划,组织交通线、信息网络的防护和交通管制,参加有关交通工程设施的勘察、设计鉴(审)定和竣工验收;

(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和实施本级国防交通物资储备计划,组织指导国防交通物资的调配、管理和使用;

(四)战时根据本级国防动员委员会的命令、指示,提出本级交通运输工作平战转换和交通运输、信息动员的综合情况报告和决心建议;拟制下达交通运输、信息动员命令、指示、计划,部署和落实交通运输、信息动员工作;

(五)组织协调交通运输工具、信息人员和信息网络设备器材的征集、征用、征调、征租和征购,协调解决交通运输、信息动员计划和实施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

第十六条第十六条 乡(镇)、街道均应成立国防动员工作领导小组,由乡(镇)、街道武装部具体承办本行政区域内的快速动员工作。

第十七条第十七条 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应当按照当地国防动员委员会的命令、指示,完成本单位的快速动员任务。

第三章 动员准备

第十八条第十八条 各级国防动员委员会应当坚持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办公制度。各职能办公室主办人员每月、各办公室主任每半年、国防动员委员会领导每年进行一次集中办公,通报本级国防动员工作情况,处理国防动员有关事项。遇有重大情况或突发事件,应及时进行集体办公。

第十九条第十九条 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应将国防动员的宣传教育纳入国防教育范畴,注重职能教育,增强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广泛性。

第二十条第二十条 各级国防动员委员会各职能办公室应当根据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变化情况,及时搞好国防动员潜力调查统计工作,并建立国防动员潜力数据库和信息网络系统,健全国防动员资料档案。综合办公室应当根据各部门上报的资料及时进行汇总、处理,并会同有关部门搞好潜力信息的分析、评估工作。

国防动员潜力全面调查每两年进行一次,局部调查根据需要进行。

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一条 各级国防动员委员会各职能办公室应当根据上级指示和动员任务的要求,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分别制定相关行业的国防动员预案,呈本级国防动员委员会审批,报上一级国防动员委员会职能办公室备案。

国防动员预案制定后,应根据情况的变化和需要进行修改、调整。

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二条 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及时向本级国防动员委员会职能办公室报告国防力量的数量、类别、分布、调动和调整等情况,协助各职能办公室搞好国防动员动态管理。

第二十三条第二十三条 各级国防动员委员会各职能办公室应当会同军事机关制定战时人员、物资和装备器材的征用方案,报本级国防动员委员会审批。

征用方案的内容主要包括:征用的时机,征用对象、数量、规模,集结地点和时限、交接方式和有关保障等。

第二十四条第二十四条 各级国防动员委员会每年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内国防动员工作进行一次综合性检查考核。第四章 动员实施

第二十五条第二十五条 当国家发布动员令或接到上级动员命令时,各级国防动员委员会迅速转入战时体制,全面决策指挥本级快速动员行动。同时应依据上级指示,在平时国防动员预案的基础上,制定本级国防动员实施计划,报上级批准后实施。

各级国防动员委员会各职能办公室接到本级国防动员委员会动员命令后,应根据命令要求,在平时动员预案的基础上,制定相应实施计划,报本级国防动员委员会审批后实施。

第二十六条第二十六条 各级国防动员委员会各职能办公室动员实施计划的内容主要包括:

(一)动员的地区、部门、类别、数量及完成动员的时限;

(二)动员的批次划分、编组及任务区分;

(三)被动员力量集结的地点、时间、方式、方法;

(四)被动员力量实施平战转换的办法及措施;

(五)动员实施过程中的组织指挥和各项保障。

各职能办公室应当根据情况的变化,及时修订补充动员实施计划,确保准确、适用。

第二十七条第二十七条 动员实施计划一经确定,各级国防动员委员会各职能办公室即可根据计划逐级下达动员任务。

各乡、街道和有关部门、单位受领任务后,应迅速向被动员对象明确有关事项,协助和督促被动员对象做好完成动员任务的准备工作。

第二十八条第二十八条 被动员对象应当按指定的地点、时间、方法进行集结,并迅速实施平战转换。

第二十九条第二十九条 被征用对象和使用单位的交接,由各级国防动员委员会相关职能办公室配合军事机关统一组织实施。被动员对象交接后,由使用单位指挥和管理。

第三十条第三十条 当动员与征用任务完成后,各级国防动员委员会及职能办公室应当会同军事机关、地方有关部门做好复员工作。主要内容包括:

(一)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科研机构的平战转换;

(二)接收、安置复员人员、物资装备;

(三)核实、认定需要赔偿的项目及资金数额;

(四)处理其他善后事宜。

第五章 保障措施

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一条 组织实施快速动员所需经费由军队和地方政府分别承担。

军队平时训练、演习征用地方的物资、装备器材等所需经费,由军队列作战费支付,遇有困难由各级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给予适当补助。

军队战时征用地方的物资、装备器材等所需经费,按战时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地方支前机构、民兵预备役组织等为战争或军队平时训练、演习提供保障所需经费,由地方政府列支前费支付。

第三十二条第三十二条 被征用的物资、装备因执行军事任务所造成损坏的赔偿费,属军队使用的,由被征用者向当地国防动员委员会相关职能办公室提出申请,经军队有关部门审核,由军队支付;属地方支前机构、民兵组织等使用的,由被使用者向当地国防动员委员会相关职能办公室提出申请,经核准后报当地人民政府,由人民政府支付。赔偿应当按质折价,具体数额由当地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依据有关规定确定。

第三十三条第三十三条 被动员对象因执行军事任务所造成的其他经济损失由军队作战费支付,省、市、县人民政府给予适当补偿。被动员对象因平时参加集训、演练造成的其他经济损失,由军队和地方政府给予适当补偿。

补偿由被征用者和动员对象向当地国防动员委员会相关职能办公室申报,经审核后,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

第三十四条第三十四条 被动员、征用的地方人员,因执行动员任务负伤致残、牺牲的抚恤优待,参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六章 奖励和惩处

第三十五条第三十五条 对在组织实施快速动员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各级人民政府、军事机关给予奖励。

第三十六条第三十六条 对违反本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不能按规定的时间、地点、要求集结,妨碍完成征用任务的;

(二)逃避、抗拒执行动员任务,经教育仍不履行国防义务的;

(三)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给动员工作造成损失和影响的。

第七章 附 则

第三十七条第三十七条 本暂行规定由省政府、省军区负责解释。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河北省救灾应急预案(冀政[2002]54号)(推荐)

【发布单位】河北省 【发布文号】冀政[2002]54号 【发布日期】2002-11-19 【生效日期】2002-11-19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河北省救灾应急预案

(冀政[2002]54号)

各设区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河北省救灾应急预案》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救灾工作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和长期任务。为了减轻灾害损失,各级政府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救灾应急预案。各设区市的救灾应急预案要在2003年6月底以前制定并上报,救灾总体预案报省民政厅,抗洪救灾预案报省防汛抗旱指挥部,抗震救灾预案报省抗震救灾指挥部。

二○○二年十一月十九日

河北省救灾应急预案

救灾应急预案是应对突发性自然灾害的紧急行动方案。为了规范救灾工作,提高救灾工作应急反应能力,切实做到有备无患,迅速、准确、有序、有效地开展救灾工作,充分发挥各灾害管理部门救灾资源合力作用,建立救灾运行机制,提高救灾工作整体水平,减轻灾害损失,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灾区社会稳定,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总则

(一)应急预案的工作原则。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救灾应急预案是各级政府的预案,确定各级政府对救灾工作的领导作用和责任,省、市、县三级政府分别制定本级政府的预案。部门分工综合协调的原则。预案要确定政府各部门救灾职能,做到相互配合和衔接,共同完成应急任务。

(二)预案适用范围。救灾应急预案适用于地震、洪涝、滑坡、泥石流、风暴潮等突发性自然灾害发生后的应急反应。

二、灾害预警和灾情报告

(一)灾害预警。气象、地震、水利、国土、海洋等灾害预报部门及时发出预警,预测灾害将对特定区域内的群众生命财产造成较大威胁或损失。

(二)报告灾情。自然灾害发生后,当地人民政府必须立即向上一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报告初步灾情并迅速组织有关部门调查核实灾情。发生特大灾害的,可以越级向上级人民政府或主管部门报告。灾情内容主要包括:灾害种类,发生时间、地点、范围、程度、灾害后果,采取的措施,生产、生活方面需要解决的问题等。

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接到灾情报告后,应立即向政府主管领导报告,根据灾害等级由各级人民政府确定救灾应急预案的启动时机。

三、灾害等级的划分和预案启动的条件及方式

(一)灾害等级划分

1、一次性灾害造成下列后果之一的为特大灾:①农作物绝收面积30万公顷以上;

②倒塌房屋5万间以上;

③因灾死亡100人以上;

④牧区牲畜死亡10万头以上;

⑤7级和7级以上严重破坏性地震;

⑥一次性灾害过程直接经济损失达10亿元以上。

2、一次性灾害造成下列后果之一的为大灾:

①农作物绝收面积10―30万公顷;

②倒塌房屋1―5万间;

③因灾死亡50―100人;

④牧区牲畜死亡5―10万头;

⑤6级以上7级以下严重破坏性地震;

⑥一次性灾害过程直接经济损失5―10亿元。

3、一次性灾害造成下列后果之一的为中灾:

①农作物绝收面积5―10万公顷;

②倒塌房屋5000―10000间;

③因灾死亡30―50人;

④牧区牲畜死亡2―5万头;

⑤5级以上6级以下严重破坏性地震;

⑥一次性灾害过程直接经济损失1―4亿元。

4、未达到中灾划分标准的均为轻灾。

(二)预案启动条件:凡遇有大灾、特大灾,省政府救灾应急预案启动,受灾的市、县(市、区)政府预案也同时启动。中灾由受灾的市、县政府启动预案。

(三)预案启动的方式:省级预案由省政府颁布实施。地震灾害由省抗震救灾指挥部按程序实施运行;洪涝灾害预案由省防汛抗旱指挥部按程序实施运行。市、县预案由本级政府颁布实施。

四、救灾准备

(一)救援人员的组成:紧急救援队伍主要由受灾地区的干部和群众组成。重大灾害由河北省军区及各军分区协调驻冀部队和武警部队及民兵参加抢险救灾,省卫生厅和红十字会组织医疗队参加抢救伤病员。驻军及武警部队在参加抢险救灾时,经请示上级领导同意后,可动用部分部队车、船、飞机、通讯等装备。

(二)救援物资的储备:紧急救援物资包括抢险物资和救助物资两大部分。抢险物资主要包括抢修水利设施、抢修道路、抢修电力、抢修通讯、抢救伤员药品和其它紧急抢险所需的物资。救助物资包括粮食、方便食品、帐篷、衣被、饮用水和其他生存性救助所需物资等。救援物资由水利、交通、通信、建设、经贸委等部门储备和筹集;救助物资由民政、粮食、供销社等部门储备和筹集。

(三)灾害预警属于地震灾害由省抗震救灾指挥部根据情况发布临震应急预警;属于洪涝灾害由省防汛抗旱指挥部根据情况发布预警。属于地质灾害、海洋灾害分别由省国土资源厅、省海洋局根据情况发布预警。

五、应急反应机构

(一)应急组织机构由指挥决策机构、综合协调机构和具体工作组组成。指挥决策机构有2个:省抗震救灾指挥部、省防汛抗旱指挥部。综合协调机构为指挥部办公室。其它重大灾害,由有关部门成立临时指挥部。

(二)救灾指挥部的人员组成及职能。救灾指挥部人员组成:指挥长由主管副省长担任;副指挥长由分管副秘书长担任;成员由省计委、省经贸委、省民政厅、省财政厅、省水利厅、省交通厅、省农业厅、省国土资源厅、省信息产业厅、省公安厅、省建设厅、省卫生厅、省教育厅、省地震局、省粮食局、省海洋局、省通信管理局、石铁分局、省气象局、省民航局、省广播电视局、省供销合作总社、省外事办公室、省军区司令部等部门领导同志组成。

指挥部办公室人员分别由省水利厅、地震局和承担主要救灾职责单位同志参加。其主要职责:

1、向各工作组传达指挥部工作指令并监督落实;

2、收集各工作组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向指挥部报告;

3、负责灾情和救灾工作信息发布;

4、及时收集、评估灾情,向上级有关部门汇报灾情和救灾工作情况;

5、协调救灾工作过程中的职能交叉;

6、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办公室可分为若干个工作组,具体工作组可分为:预测预报、人员抢救、工程抢险、转移安置、交通恢复、生活保障、物资保障、通讯保障、宣传动员、恢复重建等。每组5―6人。

指挥部成员单位职责:

民政厅:组织、协调救灾工作;组织核查报告灾情,申请、管理、分配救灾款物;组织指导救灾捐赠;组织转移安置灾民;负责灾民倒塌房屋的恢复重建。

水利厅:承担省防汛抗旱指挥部的日常工作,组织、协调、指导全省防汛、抢险工作,对主要河流、水库实施调度,负责灾后水利设施的修复。

经贸委:协调铁路、邮电、电力、商业、物资、医药等部门的抢险救灾工作。

计委:安排重大救灾基建项目,协调有关方面落实项目建设资金和以工代赈资金。

财政厅:负责救灾资金安排、拨付。

交通厅:负责修复中断的国道、省道,内河交通安全和救助打捞。

建设厅:负责城镇规划和工程建设的管理,制定各类房屋建筑及工程设施和市政工程建设的抗震设防标准,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和工程设计施工等工作。

国土资源厅:负责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组织开展地质灾害调查,编制防灾预案,建立群测群防的监测体系,协助抢险救灾,协调重大地质灾害防治的监督管理。

海洋局:负责海洋灾害的预测预报,组织、协调海洋灾害的救助、打捞工作。

农业厅:负责指导灾后农业生产自救。

卫生厅:负责调度卫生技术力量,抢救伤病员,对重大疫情、病情实施紧急处理,防止疫情、疾病的传播、蔓延。

教育厅:负责转移受灾学校,做好灾后学校教育、教学组织工作,协调有关部门共同做好灾后校舍恢复重建。

石家庄铁路分局:负责救灾物资的运输调度工作。

气象局:组织发布天气预测、预报,为防灾抗灾提供服务。

地震局:承担省抗震救灾指挥部的日常工作。组织地震现场强余震监视和震情分析会商,及时提供震情发展趋势。组织地震现场地震灾害调查、灾害损失评估和科学考察工作。

公安厅:负责灾区的社会治安工作。

通信管理局:负责抢险通讯的保障工作和灾后通讯设施抢修工作。

信息产业厅:负责保障应急频率的使用,搞好灾区无线电监听监测工作,维护空中电波,视情实行局部空中管制。

粮食局:负责救灾粮的调拨和供应的组织、协调工作。

广播电视局:负责抢险救灾的宣传报道工作。

外办:负责国际组织及港澳捐赠活动的协调、联络工作。

民航局:负责国际组织捐助物资的运输和救生物资运送工作。

供销合作总社:负责省级救灾物资的储备、管理工作,并按照调拨命令程序,组织调拨和供应工作。省军区司令部:负责协调驻冀部队和民兵的抢险救灾工作。

六、应急反应行动

(一)转移安置和组织

发生突发性灾害对人的居住和生活造成威胁时,必须进行转移安置,转移安置在农村一般由县(市、区)或乡级政府组织实施,在城市由市政府组织实施。安置地点一般采取就近安置。安置方式可采取投亲靠友、借住公房、搭建帐蓬等。由政府发出转移安置通知或进行动员,安排运输力量,按指定的路线进行转移,保证转移安置地和灾区的社会治安。保障转移安置后灾民的生活,解决饮水、食品、衣物的调集和发放。在灾区要防止次生灾害,如火灾、疫病等的发生。对转移安置灾民情况进行登记。转移安置情况及需解决的困难要及时逐级上报。

(二)灾情的搜集和报告

灾情发生后,县(市、区)、乡(镇)要及时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及时核查统计汇总灾害损失情况,并逐级上报。省要根据灾情及时向国务院及有关部门报告。加强网络信息系统建设,建立卫星通讯手段,借助直升机深入灾区,借助机载雷达、遥感卫星等手段对灾区实施监控。

(三)紧急救援行动

1、协调军队进行紧急抢救、抢险工作;

2、组织卫生系统医护人员对伤员进行紧急救治;

3、交通、电力、通信等部门进行抢修道路、设施和线路;

4、根据灾区急需的救援物资,紧急状态下采取征用或采购的办法,灾后由政府有关部门结算。救灾物资运输的道路、工具、经费,救灾物资的安全、保管、登记、发放、使用按有关规定办理;

5、救灾捐赠的组织。根据灾区的急需情况确定捐赠物资的品种、数量,通过政府发文或新闻媒介,发动社会力量向灾区捐款捐物。民政部门和红十字会分别按有关规定负责管理捐赠款物的接收、分配、运输、发放工作。省级重点接收兄弟省市区和境外捐赠,省内各市、县(市、区)之间捐赠由捐赠方直接捐给受赠方。

(四)处理好有关事务

根据灾情,省政府领导带队赴灾区慰问和指导救灾工作,必要时可在灾区建立前方指挥部。以省政府名义向国务院报告灾情,并申请给予救灾资金和物资支持。重大灾情的宣传报道按有关规定执行。发挥新闻单位的媒体宣传作用,宣传救灾工作成效和典型事迹,促进互助互济,保持灾区社会稳定。

七、附则

(一)预案的宣传教育和训练演习

预案制定后,要变为社会和群众的行动,要向社会进行宣传,使广大群众增强防灾减灾意识,增强救灾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损失。重点地区、重点部门要进行演练,比如,灾民的转移安置、伤病员的抢救等。

(二)预案的编制和发布。省政府救灾应急预案由省民政厅起草,征求省直有关部门意见,修改后,报省政府,由省政府发布。在总体预案制定后,制定抗震救灾预案(已制定并发布)和抗洪救灾预案。地质灾害、海洋灾害救灾预案分别由国土资源厅、海洋局按程序实施运行。

各市、县(市、区)要制定相应的救灾预案,但要更为详实具体,适时进行发布。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三篇: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双提”工程的意见(冀政〔2005〕28号)

【发布单位】河北省

【发布文号】冀政〔2005〕28号 【发布日期】2005-04-04 【生效日期】2005-04-04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河北省

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双提”工程的意见

(冀政〔2005〕28号)

各设区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省委六届六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共河北省委、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机关效能建设的意见》,省政府决定在全省乡镇以上政府机关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单位,全面实施“双提”工程(提速工作过程、提高服务质量)。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实施“双提”工程的总体要求

实施“双提”工程,要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以“服务基层、优化环境、促进发展”为主题,以加强政风建设为重点,以政府工作全面“提速、提质”为核心,进一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规范行政行为,加强制度建设,明确工作责任,严格责任追究,强化监督机制,努力使机关作风明显好转,办事节奏明显加快,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明显提高,为全省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围绕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

(一)积极推进省政府重点工作的开展。对省政府确定的目标任务,各级政府和部门要紧密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认真安排部署,逐项分解目标任务,明确完成时限,落实具体责任,制定有效措施,切实抓好各项工作落实。

各设区市政府和省政府各部门要于年初分解目标任务,年中向省政府报告进展情况,年末报告完成情况。对省政府确定的重点工作,要及时向省政府报告进展情况,重要事项一事一报。在工作中遇到本级本部门解决不了的问题,要及时报请上一级政府或部门协调解决,不得迟滞不报或报喜不报忧。凡不能按进度要求完成阶段或任务的,要向省政府书面报告原因,提出改进和弥补措施,明确完成时限。(二)认真抓好省政府会议议定事项的落实。省政府全体会议安排部署的工作,各级政府和部门要精心组织,及时分解任务,细化具体措施,明确工作要求,积极推进落实。

省政府常务会议议定事项,承办部门要认真办理,按期办结,及时报告办理结果。凡会议原则通过,需以省政府、省政府办公厅名义发文或再次报省政府领导审批的,要根据会议研究的意见抓紧进行补充完善,在会议后3个工作日内完成,并报送省政府办公厅;会议审议提出较大修改意见,需提请下次会议审议的事项或以省政府、省政府办公厅名义制发文件的,在会议后10个工作日内完成修改补充工作,并报送省政府办公厅列入下次会议议题或审核发文。

省长办公会议和省政府专题会议议定事项,承办部门要按会议要求的时限办结并报告办理结果,确保工作质量,坚决杜绝拖压现象,省政府办公厅负责督办落实。

省政府常务会议、省长办公会议、省政府专题会议议定事项的落实工作,由会议确定的主办部门和协办部门办理。凡会议没有明确主办部门和协办部门的,由省政府办公厅予以明确。各部门的主要负责人是做好省政府会议议定事项落实的第一责任人,要亲自主持办理工作,协调解决办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由于特殊原因不能在规定时限内办结的,要及时向省政府办公厅说明原因,明确再报日期,由省政府办公厅记录在案。

省政府常务会议、省长办公会议议定事项的落实情况,实行“一会一通报”制度,由省政府办公厅以《督查情况专报》的形式予以通报。

(三)切实做好省政府领导批办事项的办理。凡属省政府领导批办的事项,由省政府领导明确的承办部门办理;没有明确承办部门的,由省政府办公厅予以明确,提出具体办理要求。属于本部门职责范围的承办事项,要在5个工作日内办结并反馈办理结果;需要主办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办理的,要在8个工作日内办结并反馈结果;需要调查论证和协调处理的事项,主办部门要积极主动协调办理,在15个工作日内办结并反馈结果;因情况复杂、短期内不能办结的,应及时向作出批示的省政府领导报告原因,明确办结时限。省政府主要领导批办事项办理实行“一月一通报”制度,省政府领导批办事项办理实行“一季度一通报”制度,由省政府办公厅以《督查情况专报》的形式予以通报。

三、建立科学规范的运行机制,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一)加快公文运转。各类公文运转,都要按照规定程序和工作标准及时办结,不得拖压、误办、漏办。对各设区市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向省政府的呈报件,省政府办公厅要加快内部运转,一般事项当日转出;需省政府或省政府办公厅制发的文件,要在3个工作日内审核完毕并印发,紧急文件即审核即印发;重要事项即收即办,及时呈报,要记录办理人和办理时间,明确环节责任。省政府和省政府办公厅的交办件,承办部门要立即办理,明确办结时间和责任;同级部门之间的转承件和会签件,一般事项应于3个工作日内转出;紧急事项,即办即转;情况比较复杂,需沟通协商的,应及时向转办部门说明情况。

(二)搞好综合协调。凡涉及跨部门跨地区的问题,主办单位要主动联系协办单位共同办理,尽可能取得一致意见。主办单位经协调与协办单位无法达成一致意见的,要及时将办理情况和各方意见报本级政府或上一级政府协调解决,同时要列明各方意见及理据。(三)规范行政行为。按照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全面规范行政行为,正确履行职能,做到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权责统一、诚实守信、高效便民。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对重大问题、重要事项及时请示或报告。(四)提高审批效率。对各类行政许可事项的审批,要在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时限内办结,尽量缩短办理时间。能够当场办结的当场办结,材料不全或不符合要求的,要当场一次告知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非行政许可事项的审批,也要按照及时、快捷和方便申请者的原则,明确规范合理的审批程序和时限,增加工作的透明度。(五)加强制度建设。全面推行岗位责任制、限时办结制、首问责任制、失职追究制等制度,以岗位责任制明确工作职责,以失职追究制严肃工作纪律,实现以制度管人、按规定办事。要进一步加强日常工作的制度建设,对每一项工作、每一件事情、每一个环节都要作出明确规定,提出具体要求。对执行规章制度的情况要进行经常性检查,确保各项制度真正落到实处。(六)加强政务值班。严格落实值班岗位责任制,有事必录,有件即办,急件快办,不压不误。要做到反应迅速,联络畅通,报告及时,处置妥当。要认真执行《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重大事件、紧急情况和值班报告工作定期分析制度的通知》,重大事件、紧急情况必须在第一时间向上一级政府或部门报告,特别紧急事项可直接向省政府值班室报告。(七)转变机关作风。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弘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及时掌握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努力为基层和群众出主意、解难事、办实事。严格执行省委、省政府《关于精简会议和活动的若干规定》,改进领导方式和方法,大力精简文件,减少会议和事务性活动。

四、积极推行政务公开,大力加强效能监察

(一)推行政务公开。各级政府和部门要向社会公开职责范围、管理权限、办事程序、办结时限、服务标准、工作纪律、办事对象资格条件、监督投诉渠道及违诺责任追究等内容,使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保障人民群众对政府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部门和单位,要全面推行办事公开制度。具备条件的部门和单位要实行“一站式”服务。(二)加强群众监督。继续开展民主评议政府工作和机关效能活动,坚持定期综合评议和随机评议相结合,面上问卷调查和深入群众实地调查相结合,有组织的评议和督查员的明察暗访相结合。对有行政管理、行政审批职能的部门和直接为群众服务的公共部门实行定期评议;对群众反映突出的部门实行随机评议。(三)认真受理投诉。各级政府要建立健全机关效能监察投诉中心,向社会公开投诉电话,设立投诉箱,建立投诉受理档案,明确专人受理投诉事项,做到有诉必理、有理必果。投诉事项要在10个工作日内办结,并向投诉人反馈办理情况。(四)强化政务监督。各级政府和部门主要领导对效能监察和政务督查工作负总责,各级监察部门是政府效能监察的职能机构,各级政府办公厅(室)负责对重点工作和重要事项的督查。效能监察和政务督查要及时、有力、有效,对政府部门重点部位权力的行使,从决策、执行到结果进行全程监察。对重要事项的落实,实行跟踪督查。各级监察部门和督查机构要建立监察、督查责任制,明确工作任务和工作要求。(五)严格责任追究。把效能考核作为对各级政府和部门年终考核的重要内容,并与奖惩挂钩。实施“双提”工程效果不明显或发生破坏发展环境案件的单位,不得评为“实绩突出单位”。政府工作人员在公务活动中,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影响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损害公共利益、侵犯管理相对人合法权益,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依据《河北省影响机关效能行为责任追究办法(试行)》,严格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五、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务求“双提”工程取得实效

提速工作过程,提高服务质量,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必须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级政府和部门要把实施“双提”工程与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列入重要议程,把学习教育、制度建设、监督检查贯穿始终,做到思想到位、组织到位、措施到位、责任到位。实施“双提”工程实行一把手负责制,主要领导亲自抓,领导班子成员分工负责。既要抓好本级本部门,又要指导好下一级和本系统,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要注意发现典型,总结经验,加强指导,以点带面,推动“双提”工程顺利开展。对行政审批职能较多或为群众提供直接服务的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点岗位,要加强检查,切实解决实际问题。新闻媒体要做好宣传工作,加强舆论监督,为实施“双提”工程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各级政府和部门要根据本《意见》,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研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提出具体要求。

此件由县(市、区)政府负责传达到乡镇和街道办事处。

二○○五年四月四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四篇:河北省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实施意见(冀政办〔2003〕23号)

【发布单位】河北省

【发布文号】冀政办〔2003〕23号 【发布日期】2003-09-06 【生效日期】2003-09-06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河北省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实施意见

(冀政办〔2003〕23号)

各设区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河北省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实施意见》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河北省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实施意见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2003年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3〕59号)的要求,结合我省实际,现就全省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严格规范学校收费行为

(一)认真落实“省立项目、省定标准”的规定。公办学校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要严格按照《河北省教育收费项目及标准》执行,凡不符合规定的收费项目和标准要坚决取消。各地、各学校不得擅自立项、超标准和超范围收费。(二)在国家和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必须实行“一费制”收费办法。各地要严格按照冀教财〔2002〕40号文件规定的标准执行,不得以任何理由缩小“一费制”实行范围和突破“一费制”最高限额,下浮不限。

(三)公办高中招收“择校生”必须严格执行“三限(限人数、限钱数、限分数)政策。公办高中收取“择校生”择校费要严格执行《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公办高中择校生收费实行最高限价的通知》(办字〔2003〕71号)规定,不得以任何理由和方式提高收费标准和收取限定金额以外的择校费用。各地公办高中现行收费标准(去年招收择校生的收费标准)超过此次省定择校生收费最高限价的,要立即降下来;现行收费标准低于择校生收费最高限价的,要维持原来标准不得提高;招收“择校生”的比例,必须严格执行省教育厅《关于公办普通高中择校生招生比例等有关问题的通知》(冀教财〔2003〕39号)规定,严禁学校擅自扩大“择校生”招生比例、降低录取分数线。

(四)稳定中等专业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现行收费政策。中等专业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收费继续执行国家和省定项目和标准。高等学校招收的专接本学生、体育艺术特长生、预科生、定向生以及独立学院、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招收的学生,其收费要严格按照国家和省政府规定项目和标准执行。(五)严格规范代收费的行为。中小学校除按国家规定可以代收课本费外,不得向学生收取其他任何性质的代收费;学校面向学生的各类服务项目,必须遵守学生自愿的原则,按照“多退少补、不得盈利、及时结算”的规定,加强资金管理。中小学校不得以组织辅导班、补习班、“提高班”和“超长班”等为由向学生收取费用。严禁任何部门包括学校及教师以任何形式要求学生订购教辅材料、课外读物、报刊杂志等,不准强行收费为学生统一着装,不准以“勤工俭学”的名义向学生摊派钱物。禁止任何部门或单位通过学校向学生搭车收取任何费用或向学校进行各种形式的摊派。(六)严格规范学校办学行为。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坚持划片招生、就近入学的原则,不准招收择校生。划片要科学合理,并及时向社会公布。对经批准进行中小学办学体制改革试验依托优质公办中小学办学的学校,严格执行“四独立”(独立法人、独立校舍、独立核算、独立办学)的要求。凡不符合“四独立”办学要求的,要停止招生或者改按公办学校标准收费。普通高等学校不得将国家下达的计划内招生指标转到独立学院,变相高收费,不得借独立学院之名搞“校中校”,变相“双轨”收费,不得假借中外合作办学名义,变相提高收费标准。

二、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治理力度

(一)建立健全专项治理责任制。各级政府要建立专项治理责任制,明确分管领导,对工作落实不到位的地方和单位督促整改,对教育乱收费问题严重的地方和单位追究有关领导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并予以通报。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责,齐抓共管。其职责分工如下:

政府纠风部门:组织协调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监督检查相关部门履行职责情况;对教育乱收费典型案件、影响严重的事件会同有关主管部门实施责任追究,不仅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还要按规定追究有关单位领导的责任。

教育部门:负责有关教育招生收费政策规定和治理措施的贯彻执行,规范学校的招生收费行为,加强对学校收费收入和支出的监管,与物价、财政部门共同发布清理后保留的收费项目和标准,接受社会监督。深入推行校务公开和收费公示制度,认真贯彻落实“一费制”收费制度和公办高中招收择校生的“三限”政策,对学校擅自设立项目、超标准、扩大范围的收费行为和违反“一费制、“三限”政策的行为要严肃查处,切实做好教育行政事业性收费的管理工作。

物价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清理教育收费项目和标准,规范教育收费行为,健全和强化“收费许可证”管理制度和审验稽查制度,会同有关部门督促和指导学校落实教育收费公示制度,加强对中小学教材(含中小学实验教材)的价格管理,建立健全教育乱收费举报制度,认真负责受理群众举报,对学校擅自设立收费项目、扩大收费范围、超标准收费的行为依法进行查处。

财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全面清理教育收费项目,取消不合理、不合法的收费项目;认真贯彻落实“收支两条线”规定,加强对学校收费收入和支出的监督检查,建立健全保障学校办学经费的投入机制,配合有关部门查处教育乱收费的行为。

审计部门:积极推行教育收费审计制度,负责对涉及教育的有关部门和学校的收费情况进行专项审计。

农业部门:协调和参与搞好农村中小学乱收费专项治理工作,监督落实国家和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一费制”收费办法,参与查处农村中小学各种违反规定乱收费的行为。

新闻出版部门:加强对学生用教材的价格和质量的管理和监督,严格控制教材成本,切实降低群众经济负担,严格教辅材料、课外读物的管理,不得以任何形式向学校和学生摊派,打击非法出版教辅材料的行为。

(二)切实加强对学校收入和支出的管理。大中专学校和城市的中小学对所收取的学杂费要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做到票款分离。不具备条件的农村中小学,也要结合实际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学校按规定收取的学杂费收入要全部用于办学。各级教育、审计部门要加强审计监督,对学校收入、支出情况及时进行审计,杜绝乱收乱支行为。

(三)严格校务公开和收费公示制度。各地学校要通过公示栏、公示牌、公示墙等方式,将招生政策、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收费资金的使用等情况和投诉电话等向社会公开和公示,主动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的监督。各级教育、物价、财政部门要加强对教育收费工作的监督和管理,进一步完善校务公开和收费公示制度。

(四)严格控制中小学教材价格。各地要严格按照国办发〔2001〕34号文件规定,切实减轻学生家长的负担。不得将教辅材料纳入《教学用书目录》,不得向学校印发教辅材料《推荐目录》,各学校不得统一组织学生购买教辅材料和专题教育书籍及材料,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以“培训费”等名义向教材出版、发行单位违规收取费用。物价部门要把教科书和实验教材统一纳入价格管理范围,严格核价。物价和新闻出版部门要制定教材有关费用支付标准和管理规定,严格审核,切实降低教材成本,同时要引进竞争机制,进一步降低教材成本和价格。在农村经济欠发达地区,提倡使用经济版教材,实行“一费制”的中小学,必须使用经济版教材。(五)加大教育投入。各地要继续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和调整优化学校布局,精简管理人员和非教学人员,减少人员经费,使有限的教育经费得到合理配置。财政部门要加大教育投入,确保实现“三个增长”,对实行“一费制”后学校公用经费不足的,要按省核定的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标准和定额,由上级人民政府通过转移支付解决。财政和教育部门要建立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三保”投入机制,切实做好“保工资、保运转、保安全”工作。

三、严格监督检查,查处乱收费行为

(一)认真开展教育收费自查自纠。开学是教育乱收费的高发期,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学校收费工作的领导,严把开学收费关口。各级纠风、教育等部门要组织和指导各级各类学校,对乱收费问题进行认真、全面的自查自纠,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凡是违反规定收取的费用,要一律无条件清退给学生。自查自纠结束后,要逐级写出自查自纠报告,并报上级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各地自查、自纠期间,省、市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组织力量进行督导。(二)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从今年10月份开始,省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领导小组要组织纠风和教育、物价、财政、审计、农业、新闻出版等部门组成检查组,在各市、县(市、区)和大中专院校自查自纠的基础上,对各地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情况进行全面检查。(三)严肃查处乱收费、乱摊派的行为。各级纪检、监察、教育、物价、财政等部门要严肃查处下列行为:一是违反规定擅自设立收费项目、超标准、扩大范围收费的行为;二是有关学校违反“一费制”收费制度以及违反公办高中招收择校生的“三限”政策的行为;三是部门和单位通过学校向学生搭车收取费用或向学校进行各种形式的摊派的行为;四是违反规定乱征滥订教辅材料、报刊等行为;五是挤占、平调、挪用和截留学校按规定收取的费用的行为;六是违反政策的其他行为。对于顶风违纪的乱收费案件要从严查处,并依照有关规定对有关责任人给予纪律处分,对造成严重影响的乱收费案件,还要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

有关部门要认真受理学校及群众的投诉,按照有关规定及时进行督办和查处。

(四)充分发挥舆论的监督作用。各有关部门和新闻媒体要切实加大对治理工作的宣传力度,让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充分了解有关收费政策规定。同时对顶风违纪的问题公开曝光,推动治理工作的深入开展。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五篇: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流通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冀政[2005]75号)

【发布单位】河北省 【发布文号】冀政[2005]75号 【发布日期】2005-09-05 【生效日期】2005-09-05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河北省

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流通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冀政[2005]75号)

各设区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流通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19号)和《河北省服务业振兴计划》,促进我省流通业更快更好发展,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把加快流通业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抓紧抓好

(一)加快流通业发展的思路和目标是:以开拓市场、扩大消费、发展现代化流通业为主线,以“两个加快”改革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为重点,以连锁经营、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配送为支撑,建设好现代商品市场、现代流通方式、市场运行监控、商业信用和法律法规五大体系。建设大市场、发展大贸易、搞活大流通,加快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和贸工农一体化,着力提升流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到2010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到4500亿元,年均增长10%以上。连锁企业销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提高到25%左右;社会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降至14%;从业人员占社会就业人员的比重达到8%以上;流通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10%以上,初步实现流通现代化。

(二)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大改革力度和政策支持力度。由于受政策推动滞后、国有流通企业改革滞后和大公司大集团发展滞后的影响,我省流通业还落后于沿海先进省市,已经成为河北经济更快更好发展的潜力所在和关键环节。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流通业在连接产需、促进生产、引导消费、吸纳就业、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建立节约型社会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等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小流通带动小生产,大流通带动大生产,现代流通带动现代生产。不懂得流通,就不懂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省上下一定要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针对流通业发展的突出问题,迎难而上,合力攻坚,坚定不移地把流通业搞上去。

二、积极推进“两个加快”改革,加大政策支持流通企业发展的力度

(三)加快国有大型流通企业股份制改革,妥善安置职工。全面落实《中共河北省委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冀发〔2003〕15号)及其配套改革的各项政策规定。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突出抓好国有大型流通企业,特别是国有独资流通企业和上市公司的国有股减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对产权制度改革不到位的市、县属国有流通企业,引导其实施二次改制。相对集中国有企业改革专项资金,用足用活土地政策和社会保障政策。改制企业要及时为职工接续养老、失业、医疗等各项社会保险关系。对流通企业依法出售自有产权的营业或办公用房收入以及处置企业使用划拨土地的收入,可优先留给企业用于缴纳社会保险费和安置职工;对向企业经营者或职工定向出售的国有中小流通企业资产,要规范“招拍挂”程序,同等价格条件下优先卖给本企业职工。卖给其他单位和个人的,要切实妥善安排好原企业的职工;改制后纳税确有困难的流通企业,可按现行规定申请减免生产性用房的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

(四)加快推进国有产权流动重组,妥善处理国有流通企业历史包袱。积极支持流通企业进行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的资产重组。利用外资改组国有企业,外资控股时按规定报批后,国有资本可适当让渡分红。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企业内部职工和经营者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凡对外商开放的领域,都要对内资开放。对资不抵债、扭亏无望的劣势企业,依法实施租赁、出售、债务重组和关闭破产。注意保全银行信贷资产,防止逃废银行债务。允许国有流通企业按规定出售所持国有产权抵偿历史债务,允许国有流通企业通过将其使用的已划拨的土地在补办出让手续、补交土地出让金后纳入企业总资产冲抵企业债务。加大国有流通企业战略性改组力度,大型流通企业国有资本要退至相对控股或参股,原则上不保留国有独资流通企业。

(五)抓紧培育发展大集团、大批发市场和大物流枢纽城市。重点培育石家庄北人集团、唐百、保百等20家实力较强的大型流通龙头企业上规模、上档次。优先推荐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或发行债券,在设立财务公司、提供金融服务等方面予以支持;优先与国际著名连锁经营企业、物流企业以及其他企业合资合作,打造高效供应链,建立产权多元化的母子公司体制;优先通过参股、控股、承包、兼并、收购、托管和特许经营等方式实现规模扩张,进一步做强做大。列入国家和省重点支持的大型流通企业,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可直接向国家和省申请进出口配额、许可证、国营贸易经营权和相关资质等;合力推进河北铁矿产品、石家庄小商品、清河羊绒、安国中药、安平丝网、白沟箱包、沧州红枣等10家辐射力强的工业产品和农副产品中高级批发市场上水平、上档次;重点建设石家庄、唐山、廊坊、邯郸、张家口等五个区位优势明显、基础设施完善、物流规模较大、市场发育良好的物流枢纽城市。对20家流通龙头企业、10家中高级批发市场和省政府确定的10家大型粮油批发市场实行动态管理。由省商务主管部门负责,每年调整后向社会公布。

(六)积极扶持中小流通企业发展。省商务厅、省发展改革委、省中小企业局、省财政厅、省工商局、省科技厅、省教育厅等有关部门要按照资金使用方向和程序,在安排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中小企业科技创新资金等方面支持中小流通企业发展,在市场准入、信用担保、人才培训、金融服务、物流服务、信息服务等方面向中小流通企业倾斜。

(七)给予用地政策支持。对省重点扶持的20家大型龙头企业、10家中高级批发市场和列入省规划的大型物流基地内设立的物流配送中心和物流企业新增用地占用耕地的,经依法立项,自行补充耕地并经验收合格的,省市不再收取耕地开垦费;没有条件自行开垦耕地的,按《河北省土地管理条例》规定的最低标准收取耕地开垦费。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由当地政府按标准适当下浮;企业以原划拨土地为条件引进资金和设备建设的物流配送中心,可在依法缴纳土地出让金后,将土地使用权作为法人资产作价出资;企业对旧仓库设施进行易地改造,新建物流配送中心时,政府收回企业原有土地时应当依法对原土地使用权人给予补偿;国有流通企业改组前资不抵债的,可将原划拨土地补办出让手续、补交土地出让金后,评估作价计入企业总资产,按照有关规定冲抵企业债务,对整体购买或兼并资债相当的企业,并接受或安置企业职工的,购买或兼并方可享受上述处置土地使用权的优惠政策。对农产品仓储设施建设用地按仓储用地对待。

(八)加强税收政策扶持。经税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批准,符合条件的直营连锁企业可以由总部统一申报缴纳增值税。具体办法可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连锁经营企业有关税收问题的通知》(财税字〔2003〕1号)的有关规定执行。

完善物流企业税费管理。经地方税务机关批准使用运输企业发票,按“交通运输业”税目征收营业税的单位将承担的运输业务分给其他运输企业并由其统一收取价款的,以其取得的全部收入减去支付给其他运输企业的运费后的余额为营业额。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列入规划的新建物流园区、道路运输站场和物流配送中心,减半征收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人防易地建设费和道路临时占用费。

从2006年1月1日开始,流通企业引进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物流配送中心、经营生鲜熟食商品所需设备等的技术改造,经税务部门批准,可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技术改造国产设备投资抵免企业所得税暂行办法〉的通知》(财税字〔1999〕290号)的有关规定,享受国产设备投资抵免所得税的政策。

(九)努力创造流通企业公平竞争的环境。加快电价改革步伐,积极推行工商企业同网同价。在省重点扶持的20家大型龙头企业基础上,再选择30家使用大型冷藏、冷冻和各类生产加工设备的流通和餐饮企业试点,自2005年10月1日起,按当地非普工业用电标准收取电费;加大流通企业对外开放力度,引导外资投向商贸流通和农村市场,推动更多的企业进入跨国零售企业的全球销售网络。积极推进流通企业到境外开展流通业务,建立营销网络和配送中心,鼓励流通企业进行内外贸一体化经营,大力发展贸工农一体化公司,为内外资流通企业公平竞争创造良好的环境;引导和规范零售企业的促销和进货交易等行为,依法打击商业欺诈,整顿规范流通秩序,加强和改善流通业管理。

(十)积极实施品牌战略。支持鼓励流通企业创立和维护商标信誉,培育企业品牌。加大对侵权行为的专项打击力度,重视和奖励对知名流通企业、商业老字号的“著名商标”、“驰名商标”的认定和保护工作。

三、推动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和电子商务跨越式发展

(十一)切实推进连锁经营快速发展。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务院体改办、国家经贸委关于促进连锁经营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2〕49号)精神,到2010年,连锁大型综合超市和仓储式商店商品零售额每年递增20%左右,以社区为中心、具有多项服务功能的连锁便利店商品零售额每年递增25%以上,大型百货商店基本完成连锁经营;着力推动连锁经营企业以同一商号统一采购配送、统一经营管理、统一特许经营权,积极发展特色连锁专业店和专卖店。推动连锁经营向石化、烟草、食盐、农资、家电、医药、家具、建材、汽车、电信、旅游、租赁、教育培训、烟花爆竹等行业扩展,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进城发展产品销售连锁店,大力发展面向“三农”服务的连锁经营;建立连锁经营发展引导资金,对重点企业发展给予贴息支持;充分利用国家老旧汽车补贴资金,支持优势再生资源回收企业通过连锁经营等方式拓展回收网络。鼓励发展循环经济,重点支持现代流通方式的推广和运用。

(十二)着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到2010年,全省基本建成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现代物流体系,现代物流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以上,创建5个以上具有较高信誉度的物流知名品牌;积极培育物流市场,把扩大物流需求与改善物流供给结合起来。加快推广以供应链管理技术为核心的物流服务方式,提高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配送等环节的效率;鼓励和支持第三方物流企业与企业开展联合协作,选择10家规模大、管理水平高的物流企业进行试点。尽快形成适应现代物流业发展要求的第三方物流网络,特别是鼓励通过委托代理加强与国际著名物流企业的合作;设立现代物流业发展引导资金,用于支持重点物流企业和重大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和完善全省现代物流业重点建设项目库,实行滚动管理和分级管理,省重点协调20个左右示范性重大项目。

(十三)积极稳妥地推进电子商务发展。抓紧制定河北省电子商务发展规划。到2010年,建成3-5个大型电子商务核心平台,抓好20家大型连锁超市和商场进行电子商务和信息化试点,积极推进销售额10亿元以上的大型批发市场建设专业网站和信息系统,重点发展钢铁、铁矿石、纺织服装、医药、食品、化工、建材、机械、农业、旅游等行业或重点产品专业网站,逐步形成以省内出口产品、名优特新产品为重点的网上专业展览中心、商品交易中心、物流调控中心和信息中心;每年由各级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扶持电子商务发展,建设统一规范的电子商务安全保障体系和金融支付体系,健全网上交易规则,规范网上交易行为,确保电子商务的统一性、安全性和权威性。

四、建设好现代商品市场体系、现代流通方式体系、市场运行监控体系、商业信用体系和法律法规体系

(十四)科学制定现代商品市场发展规划和现代流通方式规划。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和非歧视原则,由设区市商务部门负责制定设区市和所辖各县城商业总体规划和商业网点规划,加快调整和制定市场准入条件与标准;建立商业基础设施建设听证会制度,对5000平方米以上使用政府投资的各种业态的商场建设,由设区市商务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和流通企业进行听证,避免盲目发展、重复建设和过度竞争。制定连锁经营、现代物流配送、电子商务发展、批发市场改造升级等专题性规划纲要,并切实抓好组织实施。

(十五)建立完善重要商品储备制度和应急调控快速反应机制。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省市两级糖、肉、食盐等重要商品的储备制度,增强政府宏观调控能力。省级储备计划由省发展改革委和省商务厅联合下达。市级储备数量由各设区市根据各自情况确定。本级政府下达的储备商品费用由同级政府负担。妥善处理储备商品历史遗留问题。根据国家和省政府有关突发事件应急保障的规定,由省商务厅商省财政厅,保障组织应急物资供应所需的合理费用。

(十六)进一步加大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积极运用财政贴息等政策措施,引导更多的银行资金和民间资本投入物流配送中心、工业产品批发市场和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等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将市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列入省重点项目计划;提倡绿色消费、推进绿色市场认证、开辟绿色通道,支持“三绿”工程发展。建立、完善流通环节食品检疫检测体系,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实行无害化处理制度。2007年前,全省大中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商场、超市要建立起快速检测站点,对不合格的蔬菜和病害肉实行无害化处理,各级财政要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进一步建立健全重大节日期间食品安全抽检制度,费用列入同级财政预算。

(十七)建立健全流通领域公共信息服务体系。制定流通领域公共信息服务体系建设规划,设立省市两级流通领域公共信息服务体系建设资金,重点建设全省商品流通数据库和市场运行监控网络体系,对重点流通企业、重要生活必需品和重要生产资料进行动态监测,确保市场稳定运行。

(十八)改进和完善市场监管。凡具有法人资格的流通企业,经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准,可在企业名称中冠以“河北省”、“河北”字样。凡服务业核心企业注册资本在3000万元以上,并拥有2家以上的控股子公司,集团合并注册资本5000万元以上的,可办理集团登记。对经营状况良好、商事信誉较高、连续3年以上无违反企业登记管理法规行为的流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实行免检。

简化办证手续,支持连锁企业经营专营专卖商品。直营连锁经营企业办理经营资格审批和各类证照手续,跨设区市的经省商务厅认证,各设区市辖区内的经各市商务局认证后,凭认证手续由总部向所在地主管机关统一办理、统一年审。各分店持总部的批准文件或证照到所在地办理备案手续,纳入当地管理。打破地区封锁和垄断。各级各部门不得干预连锁经营企业总部统一采购、跨区配送各类商品,工商、质监、卫生等行政管理部门对流通企业的各种检查,必须严格按照管辖权限依法进行。鼓励各主管部门联合检查,严禁重复检查、重复处理。

除法律、行政法规有明确规定外,工商、质监和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对流通企业抽取商品检查,须支付商品货款。要严格依法抽查,不得向企业收费。公开行政机关办事程序,增强依法行政的透明度。对流通行业收费项目进行全面清理和严格控制。

加强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加强舆论宣传,加大执法力度,切实清除地区市场封锁的各项规定;取消各种不合法收费,推进鲜活农产品流通“绿色通道”建设。

(十九)大力推进商业信用体系建设。积极引导大型流通企业建立以信用调查、信用评价、信用自律、信用档案管理和信用信息互通为主要内容,适合自身行业特点的内部管理制度,逐步使企业内部的信用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支持和鼓励流通行业中介组织制定信用方面的行规行约,强化企业的守信意识和诚信自律,鼓励开展信用评级活动,对失信行为进行评议,开展信用监管和公共服务,逐步建立健全商业信用体系。

(二十)加快制定流通领域的法律法规。从建立和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出发,按照依法行政和对全社会流通统一管理的要求,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研究制定促进流通业发展的产业政策、地方性法规草案和政府规章,规范商品流通活动,调控流通主体的市场行为。

五、积极扩大消费需求,建立健全流通业促进体系

(二十一)规范和发展消费信贷。努力扩大消费需求,优化消费结构,完善消费手段,扩大消费信贷品种、范围和规模;打破垄断,鼓励竞争,支持商业银行与流通企业在充分协商的基础上推广银行卡。

(二十二)建立和完善农村流通体系。切实做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试点工作。积极引导商务部核准的70家试点流通企业延伸到乡镇、村发展标准化“农家店”。到2007年,在全省53个试点县的基础上培育26000家左右标准化“农家店”,各级政府可给予每家标准化“农家店”适当支持;积极推进农产品连锁经营试点,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进免税农产品按13%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抵扣;对试点企业从农业生产单位购进农产品的,鼓励其取得农业生产单位开具的普通发票,作为进项税额抵扣凭证;对试点企业建设冷藏、低温仓储、运输为主的农产品冷链系统的,可以实行加速折旧。制定农村商品市场规划,加大农村市场建设投入力度,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在农村商品流通中的重要作用,加快构建农村农资、农副产品和日用消费品三大流通网络体系,采取多种方式开拓农村市场,活跃农村消费。

(二十三)支持生活保障性服务业发展。支持发展社区商业网点,逐步形成门类齐全、便民利民的城市社区服务网络。重点支持便利店、早餐网点、清真餐饮网点、生鲜蔬菜市场、废旧物资回收网点和维修网点建设,支持城市农贸市场实行“农改超”,采取措施解决低收入群体的洗浴问题,推动经济型连锁饭店进行卫生、安全设施改造。鼓励和支持新型服务业发展,各级政府要对会展场所及其设施的技术改造给予适当支持;鼓励有实力的连锁企业参与社区商业建设。做好创建各级社区商业示范小区的工作,创新社区商业服务体系,探索社区商业建设的规划、标准和促进模式;在城市开发建设的新居住区内,规划确定的商业网点用房、用地,以及作为小区公益性资产的便民网点,不得挪作他用。对吸纳下岗失业人员的服务型企业和自谋职业从事服务业的下岗失业人员,要按规定落实好有关再就业的优惠政策。建立社区商业建设引导资金,积极争取国家社区商业建设资金并与之配套。

(二十四)建立健全行业协会。扶持和发展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完善其协调、自律、培训以及业务咨询、企业策划和信息交流功能。委托行业协会编制现代流通业发展规划和大型流通设施建设规划,制订行业管理规范,加快流通业标准化建设步伐,规范行业协会的行为,充分发挥其在推动行业发展和实施行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加强流通理论研究,形成促进流通业发展的相应机制,创造良好的流通业发展环境。

(二十五)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加强队伍建设,吸引优秀人才参与国内流通业的管理;加强人员培训,建立多层次人才培训体系,鼓励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设置专业课程培训高级流通业管理人才,鼓励中介组织开展职业培训,提高流通从业人员素质。

(二十六)切实加强对流通工作的领导。按照加强内贸和充分发挥各级流通行业主管部门的职能作用、注重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要求,建立由主管省长主持,省商务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建设厅、省国税局、省地税局、省工商局、省物价局、省质监局、省中小企业局、省粮食局、省供销社等有关部门领导参加的促进流通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办事机构设在省商务厅。省直有关部门和各设区市要把流通工作列入重要工作日程,根据本意见要求,结合实际制定可操作的具体规定。分解目标,落实责任,加强监管,依法行政,确保各项规定落到实处。

二○○五年九月五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下载河北省组织实施快速动员暂行规定(冀政[2001]46号)word格式文档
下载河北省组织实施快速动员暂行规定(冀政[2001]46号).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