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阅读目的与方法

时间:2019-05-14 01:15: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阅读目的与方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阅读目的与方法》。

第一篇:浅谈阅读目的与方法

浅谈阅读目的与方法

大坪中学 晏琪

汉文化博大精深,我们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往往只针对教材进行阅读教学,忘记了阅读教学的目的——教会学生学会阅读。而阅读的对象,并不是单一的文体,因此,我们应该从阅读层面而非教阅读的层面进行阅读指导教学。

“阅读”从字面来看,既有“阅”又有“读”。所谓“阅”有查看,经历的意思。而“读”,则是依照文字念,看书、阅览的意思。综合来看,所谓“阅读”就是指看书或读书,观览文件图书,并领会其内容。

要学会阅读就要明确阅读的对象和目的。阅读教学并不只是教会学生会做题,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能读懂各种生活中的文字。读懂这些文字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呢?

一、我们为什么需要阅读呢?

首先,我们需要知识、需要学会学习,所以我们需要阅读。高尔基说:“热爱读书吧,这里是知识的源泉。”最好的大学是图书馆,最好的教育是教给学生学习,一个人的阅读史是一个人精神的发育史。喜欢阅读的学生,肯定会有美好的前途,而阅读能力强的学生,就能从阅读中获得知识。

其次,林语堂说:“读书使我们得到美满幸福的人生。”因此,为了让每个学生都有充实幸福的人生,我们需要阅读,更需要教会学生阅读。学会阅读,可以让学生们了解上下五千年,知天文、晓地理、懂历史,这样的人生才完满。

最后,从国家、民族的未来发展,也需要我们学会阅读。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对阅读的推广程度。只有从阅读中提高了人的精神境界,才能让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在以后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我们应该怎样阅读。

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阅读既是教学的重点,更是教学的难点。教会学生阅读,是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语文老师常常自问:“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教会学生阅读?”对于这个问题,我觉得应该换一个方式问问:“我们自己是否已经学会阅读?”或者“我们自己应该怎样阅读?”作为一个语文老师,只有自己明确阅读的目的和方法,才能有的放矢的对学生进行阅读教学,才不会出现“阅读只能自己领悟”或者“阅读全靠自己”的说法。

根据对“阅读”的理解,我认为,我们应该这样阅读:

1、信息式阅读法。

这类阅读的目的只是为了了解情况。我们阅读报纸、广告、说明书等属于这种阅读方法。对于大多数这类资料,我们应该使用一目十行的速读法,眼睛象电子扫描一样地在文字间快速浏览,及时捕捉自己所需的内容,舍弃无关的部分。任何人想及时了解当前形势或者研究某一段历史,速读法是不可少的,然而,是否需要中断、精读或停顿下来稍加思考,视所读的材料而定。

例如:

人教版八年级上第一单元中的《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就属于新闻类,在教学中,除了要教会学生掌握新闻的要素及写法,同时应该从而引申出教会学生阅读和新闻类似的文体。因为我们的教材中,并没有把说明书、广告等文体专门单列出来,但是对这些文体的阅读方法和新闻是相同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教会学生学习阅读此类文体。我们学习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明白,关于这类文字,我们应该运用浏览的方式,抓住其中的自己需要的内容,对于那些无关的可以不必理会。所以,通过学习,学生就会明白,阅读新闻时,并不需要自己细嚼慢咽。推而广之,在我们的生活中,类似新闻这样的文字还有说明书。例如:自己感冒以后,到药店买了感冒药,但是不知道该怎么服用,那么,我们是否需要把说明书从头到尾通读一遍呢?答案是否定的,我们只需要把用法用量了解清楚即可,也就是说,快速浏览找到自己需要的内容就可以了。学习的目的是运用,通过这样的学习,可以让我们在生活中少做很多无用功,直接运用学到的方法就可以解决问题。

2、文学作品阅读法。在《初中语文新课标》中对阅读有以下要求:(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2)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3)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因此,在阅读文学作品时,除了内容,我们还应该注意修辞和韵律上的意义,也就是说在“阅”的同时,“读”也必不可少。在我们的教材中,几乎每一篇课文的课后题都有朗读的要求,这就是在为我们的“阅”做准备。

所以,阅读时应该非常缓慢,自己能听到其中每一个词的声音,通过“读”的方式,达到“阅”的目的。

例如:

读‚压力‛这个词时,喉部肌肉应同时运动。阅读诗词更要注意听到声音,即使是一行诗中漏掉了一个音节,照样也能听得出来。

阅读散文更要注意它的韵律,聆听词句前后的声音,还需要从隐喻或词与词之间的组合中获取自己的感知。文学家的作品,唯有充分运用这种接受语言的能力,才能汲取他们的聪明才智、想象能力和写作技巧。这种依赖耳听—一通过眼睛接受文字信号,将它们转译成声音,到达喉咙,然后加以理解的阅读方法,最终同我们的想象能力相关。

所以阅读文学作品时,是以想象的情感投入,通过“阅”理解作者的内心世界,再以“读”表达自己(读者)的理解以及再现作品的情感。

3、经典著作阅读法。

这种方法用来阅读哲学、经济、军事和古典著作。阅读这些著作要象读文学作品一样的慢,但读者的眼睛经常离开书本,对书中的一字一句都细加思索,捕捉作者的真正的用意。从而理解其中的深奥的哲理。

例如: 人教版九年级上《香菱学诗》选自《红楼梦》。在阅读这篇文章时,对文章中的一字一句应该字斟句酌。文中香菱这样说道:‚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有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她举了《塞上》一首为例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见了这景的。‛香菱的一番话,合上书细细思量,可以感到她的艺术感受力很高,她读诗眼前就能出现诗歌中那动人的形象。同时香菱所体会到的,正是今天已众所周知的艺术辩证规律。

因此,我们在阅读其他方面如:哲学、经济、军事等方面的书籍,一定要一边读一边想,字斟句酌,方能感受到阅读的魅力。

4、麻醉性的阅读法。

这种阅读只是为了消遣。如同服用麻醉品那样使读者忘却了自己的存在,飘飘然于无限的幻想之中。这类读者一般对自己的经历和感受不感兴趣,把自己完全置身于书本之外。如果使用麻醉性的阅读方法阅读名著,读者只能得到一些已经添加了自己的幻想的肤浅的情节,使不朽的名著下降到鸳鸯蝴蝶派作家的庸俗作品的水平。

例如:

如果漫不经心地阅读《安娜〃卡列尼娜》,犹如读一本拙劣的三角恋爱小说。但是,由于现在铺天盖地的网络写手、青春小说,学生在阅读的对象往往会良莠不齐,这就需要老师的正确引导,让学生明确麻醉性阅读只适用于打发时间,而不适用于正处于吸取知识的青少年。同时,教师应该多推荐名家著作和《意林》《格言》等营养丰富的书籍,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辨别读物的优劣。

总而言之,阅读教学作为语文学科的教学重点与难点,需要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懈努力的进行钻研不同的教学方法,孔子说:“因材施教。”我们在平时的教法研究中更应该针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文章作出不同的教法调整,这样才能让我们的阅读教学更上一个台阶。作为新世纪的语文教师,在研究教法的同时,一定要切记——学以致用,所有的教学目的都是让学生能够运用于生活,因此,在平时的施教过程中一定要授学生以“渔”而非“鱼”。

阅读教学的目的是能够让学生的成长的过程中学会阅读我们生活中的一切文字,教师作为文化的传播者之一,传授给学生的不应该仅仅是考试技巧,更应该是让我们的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因为阅读让他们获得更多的知识,懂得更深刻的思想,展开更开阔的视野,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阅读与阅读教学》王晓红 《关于文学教育的感言》钱理群 百度百科 阅读

第二篇:实现组织目标的有效方法

--实现组织目标的有效方法

实现组织目标的有效方法

组织的战略或战术目标确定之后,令领导者十分头痛的问题是“如何实现目标”。

实现目标的方法,各式各样,但近来常见的无非是包产到户式的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以及罗马军团式的严密的过程控制两种。前者由于目标分解和绩效测评的技术困难,过度注重结果忽视执行过程的偏向,以及奖励个人绩效对团队精神的冲击等负面因素,使其实际应用效果备受质疑。后者由于市场的多变,多品种小批量,以致大规模定制方式的产生,使得相对固定、严密控制的“作战阵列”无法保持,而变得无所适从。

人们突然发现,如何实现组织目标成了令人困惑的问题!

为了实现组织目标,人们先是从过程控制走向结果管理。现在,不得不又从结果管理走向过程管理。

如今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管理,不再是简单的过程监督和控制,它是一个四环节的人性化管理过程:有序化-目的化-自动化-合理化。领导者将可以使用如下的具体方法实现组织的战略或战术目标。方法分述如下:

有序化

组织是一个活的有机体,组织本身的有序结构形成了它的特有功能。要实现组织目标,首先必须调整组织使它具备达成组织目标的结构和功能,使之形成所需要的组织秩序。通俗地比方说狼群今日的目标是扑获足够维持整个狼群填饱肚子的猎物。面对眼前的羊群,以及开阔的地形,狼王必须把狼分成两分队,一队负责围堵驱赶羊群,另一队负责阻杀猎物。而且,两小队狼都需要有勇猛智慧的领头狼来当队长。总之,确定了狼王和服从于它,能胜任各自任务的狼队长,就形成了狼群的一种结构,一种秩序,它就有了完成捕获猎物的组织功能。

因此,为了实现组织目标,领导者的首要任务就是调整出适于实现目标组织结构,选择能够胜任各部门任务领导骨干;领导者与各部门的领导骨干构成一个团队,有能力达成任务的团队;而每个部门也形成这样的团队;团队间的相互关系也调整好,形成有序的组织结构。

组织秩序的针对性调整,形成了达成具体目标的组织基础。

正如刘邦为完成统一天下的历史任务,必先拜韩信为大将,用萧何为丞相,尊张良为军师,把达成目标所必需使用的人才安顿好,整理出一个适宜的组织结构、一种有用的秩序来。依托于这个领导团队和相应的组织结构的高功能,刘邦才可能完成统一天下的战略目标。

目的化

适用的组织秩序构成之后,领导者还必须促使领导团队的每一分子,组织的各个部分,具体明确各自的突击方向和具体目的。把它们之间的努力协调起来。比如狼群的一个分队必须先负责将羊群驱赶入另一队阻杀猎物的地区,另一分队必须负责及时、准确地捕杀数头羊。任务明确、目的明确、配合协同方式明确。然后狼群才能完成目标。

这个过程,并不等同于所谓的目标分解,把尽可能数量化的目标层层分解,直到个人,以后据此考核其结果,最终将结果与报酬挂钩。这种目的化,是一个动态的规划、指挥、协调的过程。而不是包产到户式的的硬性分派工作指标,预设考核标准、报酬标准的管理作业。

在这个过程中,部门、个人追求的是出色完成各自的角色任务,促成组织整体目标。成员从共同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获得事业性的满足和水涨船高式的利益满足。这与目标管理-绩效考核不同,直接追求的不是以完成各自预定的目标,从而获其各自的利益。更也不是“只问结果,不问过程”的自生自灭式的松散管理。领导者关注的重点在过程,在于调动组织的整体力量支持各个部门以致个人完成各自的角色任务,以达成整体目标为唯一目的。并非以个人绩效考核来胁迫下属拼命工作。与过去的过程管理不同,以前关注的是过程的监督和控制,现今的过程控制,关注的是过程中对下属的支持、创造完成任务的环境条件以及整体协调。正如刘邦为达成统一天下的总目标,调动整体的力量,支持韩信的征战,支持萧何的理财,支持张良的谋划,协调发展,全体一个总目标:统一天下。而不是给韩信分派杀敌几个,萧何敛财若干,张良出谋几个的分解“目标”,而年年进行“绩效考核”,以确定每人的奖金数和年薪几何。显而易见,韩信杀敌如麻,萧何敛财如山,张良出谋如海,这些分目标达到了,刘邦未必就能统一天下。有时适得其反。

自动化

在这个过程中,部门、个人追求出色完成各自的角色任务,需要动力和激励。实现组织目标与员工自我实现的一致性当然是一种动力。但这不是全部。

游戏玩家有一个说法:“不计分的游戏没人玩!”也就是说,玩对了,做好了,按游戏规则,会马上给“计分”。也就是立即加分以资鼓励。这是一种及时的激励。有了及时的激励,玩的人越玩越起劲。如果不加分,或者不及时加分,到了年底才来一次目标总盘点、绩效总考核,算总账,黄花菜都凉了,这游戏还有人玩吗?

同样的道理,人们在追求达成目标的过程中,如果不及时用各种形式加以激励,也会起不来劲。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理论上说是可以用所谓的“目标激励”极大地促进员工各自为战,其实不然,所谓的目标激励,就像游戏不及时加分,等到日后才算总账,一起进行麻烦又不切实际的“绩效考核”,并与报酬挂钩来进行

激励,这游戏除了烦躁的不满、不公的愤怒之外还能有实际的激励作用吗?人们冷漠,不想和领导者一起玩这种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游戏是可以理解的。人们在自我实现的事业心鼓动下奋起完成各自的角色任务,在完成每一哪怕是微小的角色任务时,及时受到上司、同事和组织的鼓励,人们也会越玩越起劲。这就是我们希望的进入自动化完成各自的角色任务的理想状态。如狼群在集体捕猎中所表现的那样,配合默契,自动自觉,实现狼群生存方式的极大竞争力——它比独自为战,勇猛无比的老虎具有更强的生存竞争能力。

这里的关键点有两个:一是人们有能力完成各自的角色任务;二是各层领导者懂得如何及时激励员工,组织具备激励机制。

这就是上级领导者的事情了:其一,及时教导、培养下属完成各自的角色任务的本事;其二及时教导、培养下一层领导者鼓动事业心和及时用适当的方式进行激励的本事。没有玩游戏和维持游戏规则的两重本事,这游戏仍然玩不下去。作为领导者,不要跷起二郎腿,说什么“我只管结果,不管过程”。不管过程的自动化,您的结果就要泡汤!到时可不要说是“员工素质太低”,推得一干二净。推虽然推了,市场的生存竞争仍然要叫你走路的,你还能凭什么当领导呢?!合理化

在人们自动完成各自的角色任务,一切为实现组织总目标的协同努力之下,组织战略目标和战术目标终于达成。在达成组织目标中,领导者和员工都会发现,有的本领和战术很有用,有的相互配合很成功。相反,有的本领和战术不管用,有的相互配合不佳,令人遗憾。有用的、成功的就是合理的,没用的、不成功的就是不合理的。一个目标达成,下一个目标出现。人们总希望做得更好,因此达成目标的方法需要合理化:去除不合理的,发扬合理的。这个过程需要领导者尽领导之责。

其一,在达成目标的每一阶段,都需要与下属沟通,发现合理的因素,加以鼓励、奖励,扩展合理因素。同时,发现不合理的因素,加以阻止、惩罚,消除不合理因素。通过必要的奖惩阻止不好的行为习惯,促成好的行为习惯。

其二,在达成组织目标的终结阶段,领导者更要具有前瞻性,为实现下一个组织目标而完善组织结构和工作模式。为此,需要组织专家和大众的两种评价,并参考评价做出决策,调整组织结构和工作模式。同时,发现各层领导者和员工在达成组织目标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和潜力、以及各自的能力倾向和特殊本领,以便在下一轮有序化中更合理地发挥这些人力资源的作用。评价的目的,不是据以确定薪酬或职位晋升,而是据以进行组织结构和工作模式的合理化。人员的薪酬和晋升,根据的是本人的可用的能力、本事,以及发展潜能,还有市场同类人员的稀缺性,以及团队角色对人员能力倾向的要求。而不是考核的绩效的高低。如果以投入的球数决定篮球队队员工资的高低和队长的人选,一个篮球队就会分裂成许多只有一个人的小“球队”,球队自己的队员会自己互相抢球,各自行动,各投各的,而不愿互相配合。篮球赛也就可以改成乒乓球单打了。当今的中国人乒乓球了得,篮球、足球总不行,个中奥妙如何?其理相通,实在值得玩味。管

理的规则,必然影响组织中成员的行为,则值得关注。否则,合理化,组织结构和工作模式的完善,组织生存能力、竞争力的提高都会成为空谈。

这里还要特别提醒大家特别注意的是,实用价值评价和绩效考核不是一回事。前者有助于实现组织结构和工作模式的合理化,改善组织自身达成目标的功能。而后者则相反,有碍于组织结构和工作模式的改善,破坏组织本身达成目标的功能。前者针对整个组织和领导者进行评价,是一种方式行为;后者针对下属进行考核,是一种对下属施加压力的行为。前者采用专家评价、工作晤谈、合理化建议的形式进行,后者以上司检查下属的工作,组织考评的方式进行。比如麦当劳为维持各分店服务质量的高度一致性,很好地应用了评价手段,组织专门人员对各分店进行规范化的评价,很有效地保持了各分店服务质量的一致性,改善了整个企业的服务功能。

评价客观评估人和方法的实用价值,并据以将使用的人才安置于适合的职位上,采用行之有效的实用方法来达成目标。比如对韩信担任将帅的能力评价,使刘邦据以拜韩信为元帅。对诸葛亮参谋能力的评价,导致刘备拜诸葛亮为军师,等等。这都极大地改善了组织的功能。

而绩效考核测评、估算可以归在某个下属名下的工作结果的累积数量。并据以将考核结果好的属下晋升到较高的职位上,同时还给与相应的高报酬。这有点像按杀敌斩首数封官,如果让管理能力不佳的“有功之士”任管理职务,就会极大地削弱组织的管理能力,破坏组织功能。对此,韩非子指出:“商君之法曰:‘斩一首者爵一级,欲为官者为五十石之官。斩两首者爵两级,欲为官者为百石之官。’官爵之迁与斩首之功相称也。今有法曰:‘斩首者令为医匠’,则屋不成而病不已。夫匠者手巧也,而医者齐药也,而以斩首之功为之,则不当其能。今治官者智能也,今斩首者勇力之所加也。以勇力之所加,而治智能之官,是以斩首之功为医匠也。”(《韩非子·定法》)在秦帝国短短的15年中,这种以军功封官的制度,造成了吏治的混乱,加速了秦帝国的崩溃。如果组织仅仅以绩效考核的结果为依据提拔用人,也会造成能力与职位不相称的混乱局面,破坏合理化过程。以绩效计,韩信无绩效,不可晋升为元帅,不可给高薪酬;以绩效计,诸葛亮也无绩效,不可任军师,不可给高薪酬。如此,刘邦无以改善自己的组织功能,刘备也无以改善自己的组织功能,大功何以告成?以此推之,生产企业中处于生产第一线的操作工,他们直接产生绩效,若以绩效论迁升和薪资,不久之后,他们的职位最高、薪资最丰。而总经理从不直接产生绩效,当有自知之明,退而让之,以遵守自己订立的规矩——以绩效晋升、以绩效计薪资。如此绩效考核悖论,您以为如何?坚持还是放弃?

然而,又产生了另一个困惑的问题,自古闻“宰相必起于州郡,猛将必发于卒伍”,为何强调以评价调整组织任用人才,而否定凭绩效考核调整组织任用人才?诚然“宰相必起于州郡,猛将必发于卒伍”,但其根本是宰相猛将的成长得益于他们长期的实践磨练。并非行伍杀敌斩首数或考核之“政绩”使然。宰相、猛将的成长提拔依据的仍然是对他们在磨练中所表现出来的特殊能力、才干和发展潜力的评价。清朝后期,清军的腐败也表现在没有懂得现代战争的将帅。北洋海军的许多军官勇敢有余,却多是行伍出身的陆军将领,难以指挥海战。他们依靠军功被提拔,却不具备海军军官所必需的特殊能力、素质和潜力。这种不依靠实用

价值评价提拔任用的军官对现代海战不甚了了,与完全按西方模式组织和训练的日军对垒,就难于取胜了。

总之,过程管理的复归,以有序化-目的化-自动化-合理化的人性化管理方式,可以助组织的领导者暂解如何实现组织目标的困惑。君不妨试之。或许人们还会以为,方法虽好,但总不如“我只管结果,不问过程”那样来的轻松潇洒。但必须看到,组织目标的达成是领导者的责任,并非全是属下的责任。如果不问过程,到头来纷乱不堪,达不成目标,焦头烂耳的还是领导者自己。常言说得好,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不下苦功夫,就没有成功的希望。(曾飞)

第三篇: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和实现的方法

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和实现的方法

——《想别人没想到的》为例

重固小学

陆叶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它既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相联系,又不同于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教学目标是立足于整堂课的,是贯穿整堂课的主线,目标的制定要符合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设计教学目标时,不仅仅要重视知识技能目标的达成,还应重视情感和价值观目标的达成。在教学目标的导向下,注重情景创设、强调交流互动、重视因材施教、注重开放共享,因此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开放学习、创新学习,促进学生知识建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和质量。

以本人执教的《想别人没想到的》一课为例,谈谈我对基于目标的课堂教学的一些感受。

一、有目的性地制定课堂教学目标

(一)基于年段目标制定课堂教学目标。《小学语文大纲》要求:三年级的学生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能针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能初步把我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要表达的思想感情;鼓励学生自主阅读。

(二)基于单元目标制定课堂教学目标。《想别人没想过的》第六单元的一篇文章。第六单元的单元目标是继续学习理解词语,在阅读时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可以选择合适的办法去解决。

(三)基于教材目标制定课堂教学目标。《想别人没想过的》是个民间故事,通过一位画师考查三个徒弟,看谁在一张同样大小的纸上,画出的骆驼最多。从而表达一个意思,要开阔思维,培养创新意识,才能想别人没想到的,才能有新的收获。其中画师称赞小徒弟的句子,含义深刻,也说明了小徒弟画的精妙之处。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读懂句子已有一定的能力,但是如何把句子所包含的深刻含义表达清楚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指导。

(四)基于学生学情制定课堂教学目标。三年级段的学生,能自主识字,理解词语,能读懂课文,并能简单的说清课文的大致内容。只是对于词语的理解过程缺乏一定的有效的方法。所以在教学设计之前,我在班级中讲了两个故事,一个是“深山藏古寺”,另一个是“踏花归来马蹄处”,并同时出示了好几副画,让学生说出这几副画的优缺点,并选出其中最精妙的一副,一半以上的学生能用上“虽然„„但是„„”或者“因为„„所以„„”这样的句式来判断画的优势。

综合以上几方面的考虑,我确定了《想别人没想过的》教学目标:

1.在阅读中认识本课生字,继续学习用学过的方法理解“连绵起伏,若隐若现,恍然大悟、召集”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体会文章采用悬念引人入胜的写法。

3.通过学习知道“只有想别人没想到的,才能取胜于他人”的道理,凡事要有创新精神。

二、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环节

(一)目标展示,任务导向,自读质疑,整体感知 为达成教学目标,针对性地设计课前的预学单。如下:

1.读准本课的的生字新词,重点关注多音字“禁不住”和易错字“他俩”。2.用学过查字典找近义词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召集、恍然大悟、奇怪”。3.思考:为什么小徒弟的画会胜出?

(二)检测反馈,矫正补偿,巩固强化,学会应用

孙双金老师说过这样一句话:语文课的主角永远是学生,在教学中,应当努力做到问题由学生来提,答案由学生来找,让学生在阅读中探究、发现和感悟。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提出问题,并通过朗读寻找问题的答案是我教学设计的初衷。通过反馈,了解“召集”的意思,并了解了画师召集他们的原因是要他们画骆驼,要求是“同样大小的纸上画最多的骆驼”,因此引出画师对三个徒弟画的评价,“画师看了看了看他俩的画,没有露出满意的神情。当他拿起小徒弟的画时,禁不住点头称赞。”时,让学生自己说出问题。

(三)问题引导,交流探究,重点讲解,难点突破

1.在学习三个徒弟各自画了什么的内容时,我先让学生找出他们三个画的句子了解,紧接着通过抓重点词语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大徒弟、二徒弟他们各自都为了在纸上画最多的骆驼在动脑筋,大徒弟在纸上画满了密密麻麻、很小很小的骆驼。二徒弟则画满了骆驼头。这里的“细笔”“骆驼头”都可以看出他们都想到了别人没想到的事。通过读一读、圈一圈、说一说的方法来感受他们的创新意识。最后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把当时他们的得意和高兴展示出来,为下文学习“奇怪”做了铺垫。再看小徒弟的画,除了连绵起伏的群山,只画了两只骆驼,其中一只还是不完整的,这不禁让他俩觉得“奇怪”。

2.在感悟矛盾中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力。

学生对语言的理解、积累和表达是培养学生语文理解的重中之重。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一定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奇怪”是本单元出现的频率较高的一个词。通过课前预习,学生知道“奇怪”有两个意思:①是跟平常不一样 ②感到出乎意料,难以理解。那

么本文中应选哪一个呢?通过联系课文,学生知道了应选第二个意思。不理解、不明白,但大徒弟和二徒弟究竟不明白什么呢?学生通过说一说,演一演的方式了解他们的疑惑。如:二徒弟说:师父,我画得比大师兄和小师弟都多,为什么你只称赞小师弟,不称赞我呢?大徒弟说:明明小徒弟画得最少,你不表扬我就算了,为什么表扬小徒弟„„

请同学通过角色表演的方法,来体会“奇怪”的意思,并知道人物的角色不同,对于称呼也要作适当的调整。

3.实施分层,鼓励学生挑战性学习。

激发兴趣,鼓励挑战性学习,应当体现现在每一次学生活动的设计和实施中。但是,我们更应关注学生不同的认知水平,针对不同的学生,实施分层需求,做到“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如:

课后作业中设置了分层需求,让学生选择一个适合自己能力的试一试。

(1)在一种用同样大小的纸上画最多的花。

(2)用“虽然„„但是„„”或者“因为„„所以„„” 评一评小徒弟的画。这样一来,学生不仅理解和内化了课文内容,更是对教学的难点有了充分的了解,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想象的能力。

对每个学生来讲,他们各自的知识结构,人生经历,生活阅历,情感倾向,个性特色,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等都存在差异,这些差异都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效果。所以,教师要能够使课堂教学中要求学生所达到的目标任务多样化。让个人基础不同的学生达到适合自己发展需要的目标要求。这样,学生在达到自己的目标任务的前提下,也都能够享受到学习成功的快乐,才会对学习充满信心,才能更顺利的进行更高层次的学习。

三、我的反思

《想别人没想到的》是第六单元的最后一篇文章。课文内容浅显易懂,思路清晰,所以上课时我没有在内容上绕圈子,而是通过课文中的训练点,让这堂课变得富有语文味,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一)围绕课文目标,实施教学过程。本单元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继续学习用学过的多种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本课的第一个教学目标也是用学过的方法理解“连绵起伏、召集、恍然大悟、若隐若现”等词语。上课伊始,就让学生说说“召集”的意思,并联系课文内容说说文中谁“召集”谁做什么?在学习第七小节时,通过让学生交流他们是怎样理解“连绵起伏”和“若隐若现”的,学生把词语的意思说出来以后,接着追问他们是用什么方法去理解的,如:连绵起伏使用找近义词的方法理解的,而若隐若现是用查字典的方法理解,扎实

有效地完成了课文教学目标。

(二)有效朗读、达成教学目标。朗读在任何一个年级都是重要的一个训练环节,本课中很多的内容和作者表达的感情都能够通过读体会出来,所以课上我始终引导学生读。比如说在教学的一开始让他们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三个徒弟比赛的结果是什么?在学生交流自读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说说自己的疑问,为什么画师只称赞小徒弟的画?接着引出三个徒弟的各自画了些什么。三个徒弟的做法,我在教授时各有侧重点:有找词语、有想象说话并理解词语、有带着问题读句思考。这样一来也能体现出这堂课的语文味,而不单单是在内容上打转。特别在理解画师说的话的含义时,我用多种形式让他们读,先指名读,理解完词语后再指名读,然后师生配合读,最后同桌配合读,读着读着他们就明白了。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三)小结拓展,提升教学目标。虽然小徒弟的画表面上看没有符合画师的要求,但是正好说明小徒弟很会动脑筋,他抓住“最多、一张纸”这些关键词开动脑筋,真正做到了想别人没想到的。告诉学生“凡是要有创新精神,才能有所收获。”

第四篇:幼儿园交通安全教育目标的途径和方法

幼儿园交通安全教育目标的途径和方法

1.环境创设中渗透交通安全教育。我园将交通安全各种指示标志、警告标志、禁令标志图张贴于幼儿园大门明显处,便于家长和幼儿一进幼儿园就能看见这些标志。许多幼儿家长在接孩子时,就会和孩子一起观看标志,并提问孩子这是什么标志?那是什么杯志?这样一日复一日,孩子和家长就将这些标志牢牢记在脑中,对安全出行起到了良好的警示作用,从而能避免许多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

2.每位教师利用星期一周会对幼儿进行交通安全教育等。常会拿出一些如:请走地下通道标志、禁止停车标志、斑马线标志、人行红绿灯标志等提问幼儿,以加深幼儿对交通安全意识及规则意识的学习,从而达到自我保护能力。

3.日常生活中扎扎实实地搞好交通安全教育,增强孩子们的交通安全意识,并随机有效地对幼儿进行教育,如:上楼下楼靠右行。在我园楼梯处虽有上下楼靠右行明显标志,但因孩子们小,分不清左右,小班孩子在老师交代和带领下上下楼时略好一点,中大班孩子常趁老师不注意时到处乱窜,有的还在楼梯上疯疯打打,这说明孩子交通规则意识不强,自觉性不够。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就创设交通情景,使孩子们知道人车各行其道,不能酒后驾车,不能随意超速,在幼儿园上下楼时也要守规则,否则就会和小朋友相撞,造成不必要的事故等。为此,教师除在一日活动中对幼儿进行教育外,还组织幼儿到街上观看“文明行车、文明行路”和“车祸与死亡”、“谁对谁不对”的宣传图片等。

4.以幼儿的经验、能力、兴趣需要为出发点,将交通安全教育渗透到各领域中。如语言方面 :看图讲述《过马路》、儿歌《马路上》、故事《小花猫上街》等 ;常识方面:谁对谁不对(交通安全常识图片)、认识与交通有关的各种标志等 ;音乐方面 :我在马路边;计算方面 :《那辆车开得快,那辆车开得慢》 ;美术方面 :画汽车、画小朋友过马路、画红绿灯等;体育方面 :汽车和小鸟等。

5.利用汽车玩具开展交通安全教育游戏,如 :《红灯停、绿灯行》、《上车下车》游戏等。

6.请交通警察到园为小朋友讲解交通安全知识,并学习一些简单的交通指挥手势,在交通警察叔叔的指导下开展《红灯停、绿灯行》等游戏。

7.阅读图书,你在书中看到哪些与交通安全有关的内容。

8.各班开辟的新闻栏、信息沟通栏等均要求有交通安全教育的内容,孩子们将听到的信息告之小朋友,老师也将收集的报纸或信息讲给孩子们听。

9.大班幼儿学习识字。学习“安全伴我在校园,我把安全带回家;高高兴兴出门,平平安安回家。”

10.家长参与幼儿园的交通安全教育活动。

(1)要求家长带幼儿外出或郊游时,现场说法,将交通安全的有关知识和内容讲给孩子听 ;

(2)家长以身作则,带头争当文明行路人,为孩子做出示范表率作用;

(3)家长和幼儿观看与交通安全有关的电视节目,并将内容和信息告之孩子,对孩子进行教育,孩子来园时将其告之同伴;

(4)家长参与指导幼儿认识交通标志图;

(5)幼儿在家或上街骑“小自行车”或玩具车时,家长要给予指导,孩子也要做到靠右行驶。

取得的阶段性效果

1.许多幼儿知道交通安全与自己的生命有非常重要的关系,乘车时不把头和手伸出车窗外,不在停着的车辆前玩耍;

2.认识了常规交通标志图,懂得走路要走人行道,不在公路上乱跑或踢皮球等;

3.在交通安全认识方面有很大的提高,懂得人车分流,各行其道的简单常识,上楼下楼会自觉靠右行,外出参观活动时能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4.初步构建起幼儿园与家庭交通安全教育网络 ;

5.教师的交通安全法规意识也得到提高。

我们的思考

1.我国也很重视交通安全,而且通过各种活动对市民进行《交通法》宣传,在交通方面也加大力度进行整治,但每年乃有成千上万的人死于车祸,因此,交通法规的整治要至始至终;

2.教师要有强烈的交通安全意识,教师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很大,教师要有对未来生活的责任心,做一个交通安全的保护者、宣传者、教育者,为孩子做出良好的表率作用;

3.从幼儿身边的事做起,扎扎实实将交通安全意识融入到校园的各项活动中。不要把调子定得太高,要从孩子身边细小的事开始引导,持之以恒地进行下去,用小图片、小标志、小故事、小游戏等提醒幼儿,增强幼儿的交通安全意识。

4.对家长进行交通安全宣传,引导家长参与交通安全活动。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影响很大。通过开家长会,给家长写信,在交通安全责任书上签名等活动,从呼吁家长参与到家长主动参与。

第五篇:高中物理科学教学目标的制订方法与对策

高中物理科学教学目标的制订方法

与对策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是科学课程(或理科课程)的目标和宗旨。作为科学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科学方法受到了空前的重视。在2003颁布实施的《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将“过程与方法”列为物理课程的三维目标之一。然而,在高中物理教学实践中如何将“过程与方法”目标落到实处呢?自高中物理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物理教育工作者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并在实践基础上对科学方法教育方式、途径、策略进行了总结,取得了一些成效。通过课堂观察、访谈等我们发现,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开展与深入,一线教师观念已经发生了转变,开始关注“过程与方法”,有意识地进行科学方法教育。然而,在常态下的物理课堂教学中科学方法教育仍存在以下问题:

中国论文网 /9/view-12759992.htm

一、高中物理科学方法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一)教学内容:“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老师备课、教学过程中对科学方法关注还比较少,“科学方法”的教学具有较大的随意性,没有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科学方法内容,“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仅集中于几种方法(如控制变量法、比值定义法、物理模型等)的讲授。原因主要是多数教师自身对高中物理科学方法并无系统全面的认识,教学目标中科学方法的内容目标不明确。

(二)教学方式:“贴标签”

教师在教学中往往直接告知XX法、XX法,学生死记硬背,不能理解方法的实质,科学方法教育表面化、标签

化。原因主要是教师自身对科学方法的理解不到位,在的教学目标中对学生 “科学方法”掌握程度的要求也不明确。

(三)教学过程:“一步到位”

教学过程中只重视知识目标的达成,不重视科学方法的训练,科学方法教学缺乏计划,教学过程一步到位。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教师往往凭借经验进行教学,对“科学方法”的心理实质、习得过程和有效学习条件不清楚,另一方则仍然是没有制定出合理的科学方法教育目标。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有必要对科学方法目标的制订作一探讨。本文结合实践谈谈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怎样制订科学方法教育目标。

二、高中物理科学方法教育的目标内容

现行教材都是按照知识体系编排的,而科学方法则蕴含其中。因此,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挖掘教材中蕴含的科学方法。以课标为指导,以教材为主

体来进行分析,选择重要的、典型的研究方法作为教育内容。所选择的科学研究方法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的发展规律,既要能促进学生正确地探索、认识物理知识,又要有利于训练学生的智力技能,培养他们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三、高中物理科学方法教育的目标层次

布卢姆主编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第一分册:认知领域》(1956年)是上世纪后半期最有影响的教育著作之一。布卢姆将教育目标分为认知、动作和情感三个领域,并将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分为“识记、领会、运用、分析、综合与评价”六个层次。2001年,由安德森等人主编出版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提出的教育目标分类体系相于布卢姆的1956版在结构和内容上均有较大调整。2001年版将教育目标重新分为两个维度,一个是“知识(knowledge)”维度,另一个是“认知过程(cognitive process)”

维度。知识维度主要协助教师来区分教什么,认知过程维度主要协助教师明确促进学生掌握和应用知识的阶段历程。01分类根据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指出知识是学习者通过建构获得,综合目前主流的知识分类方法,将知识维度分为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元认知知识四个一级目标类别。认知过程维度主要分为六类: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

在这教学目标的六个层次中,前三个层次是最常见的认知发展阶段,因此,我国一些学者通常将中学阶段的科学方法教育主要定位在这三个层次。如在张民生主编的《中学物理教育学》一书在科学方法教育目标的分类上 “根据目前课堂教学的实际和物理教材编写的内容要求,考虑操作上的简约,把科学方法教学目标的水平分为三级:A.感受;B.认识;C.运用”。其“感受”相当于“识记”(或记忆),“认识”层次即为“领会”(或“理解”)。而在张宪魁主编的《物理科学

方法教育》一书要则分为“记忆”、“领会”、“简单运用”和“灵活运用”四个层次,其中“灵活运用”已经带有初级的“创新”意义了。

(1)“记忆”是认知领域中最低水平的目标,学生能够按照原文呈现方式来呈现所学内容,说明学生达到“记忆”层次。包括“再认”和“回忆”。例:①说出引入速度概念的事例;②说出研究发声体在振动时所运用的事例和所运用的物理科学方法;③说出建立牛顿第一定律时运用的主要科学方法。

(2)“理解”是指把握知识意义的能力。学生能够用与原先学习情景不同的方式或能用自己的方式呈现所学的内容,说明学生达到该内容学习的“理解”层次。(可借助解释、转换、推断三种方式来表明对知识的理解。)解释(学习者能够将信息的一种表征方式转换成另一种表征方式,如不同语词之间的转换、图表转换成语词或反之、数字转换成语词或反之,等等)、举例(学习者能指出

某一概念或原理的特定事例。必须指出的是,这个事例应该是教师讲解和教科书举例中没有提到过的新事例,这才是属于理解的范畴,否则就是记忆了。)、分类(学习者能够识别某些事物(如某一事例)是否属于某一类别(如概念或原理)。分类能够查明既适合具体事例又适合概念或原理的相关特征或范型。如果说“举例”是从一般概念或原理出发,要求学习者找到相应的具体事例;那么,“分类”则是从具体事例出发,要求学习者找到相应的概念或原理。)、总结(学习者能提出一个简短的陈述以代表已呈现的信息或抽象出一个一般主题。)、推断、比较、说明。例:①根据应用比值定义法定义速度的过程,说明什么是比值定义法;②能举例说出“控制变量”实验方法的基本步骤。

(3)“应用”是指把所学知识应用于新情境的能力,它包括概念、原理、规律、方法、理论的应用。例:①根据速度的比值定义法,定义压强的概念;

②会运用“研究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时所使用的实验归纳法总结物理规律。③学习了应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的一些特殊方法后,能运用“积短成长,用长求短”的方法解决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下载浅谈阅读目的与方法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阅读目的与方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学与目标的一致性

    教学与目标的一致性 我们首先来搞清楚有关教学的几个问题: 一是教学活动七要素: 学生、教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境、教学信息反馈。其中学生是根本因素(教......

    单目结构光测距标定方法总结

    1、总体思路: 两步标定法: (1)利用张正友的多平面标定法,对摄像机的内参数与外参数包括径向畸变和切向畸变参数进行标定,精度能够得到较高的保证。 (2)对结构光平面进行标定,摄像机标......

    目 录[范文]

    目 录 一、汇报材料 1、太和镇2015年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情况汇报 2、太和镇2015年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自查自纠报告 3、太和镇农民负担执法检查统计表 4、22村自查报告 5......

    目标书

    工会委员会办公室二O一四年目标责任书 一、综合目标 1、认真学习等级医院创建标准,开展创建活动,按创建办的分工,年底基本条款C级达标率90﹪,核心条款C级达标率100﹪. 2、做好安全生......

    目 录范文合集

    目录一、 五十年前的农校生活 (1) 部分毕业提词青春之歌 廖金华姚庆龙蔡元藻高天寿 (2)部分老师,同学四十六年前的照片 二、2008年第一次聚会玉溪县 发起人:刘素英,申绍英高凤琼 潘......

    三维目标的理解与应用

    三维目标的理解与应用 (1)什么是三维目标 三维目标是教育理论中的一个新名词。它是指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达到的三个目标维度,即:知识与能力(Knowledge & skills);过程与方法(Proces......

    确立目标的意义与作用

    确立目标的意义与作用 哈佛大学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关于目标对人生影响的跟踪调查,调查对象是一群智力、学历、环境等条件都差不多的年轻人,调查结果如下: 3%的人有清晰且长期的......

    梦想与目标的英语演讲稿

    I am grateful for the opportunity to deliver my speech here after 7-days’ preparation with my friend Jinly. Thanks to Jinly’s strong support in our work. I 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