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保障大学生权利促进高校和谐校园建设(合集五篇)

时间:2019-05-14 01:31: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论保障大学生权利促进高校和谐校园建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论保障大学生权利促进高校和谐校园建设》。

第一篇:浅论保障大学生权利促进高校和谐校园建设

内容摘要:

论文 关键词:大学生 权利弱势 和谐校园

论文摘要:大学生权利弱势已成为社会普遍的现象,如果得不到及时、妥善的解决就会影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 现代 化建设的进程,给高校和社会的稳定带来不安定因素。必须把保障大学生权利作为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来抓,不断完善大学生保障体系。

论文 关键词:大学生 权利弱势 和谐校园

论文摘要:大学生权利弱势已成为社会普遍的现象,如果得不到及时、妥善的解决就会影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 现代 化建设的进程,给高校和社会的稳定带来不安定因素。必须把保障大学生权利作为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来抓,不断完善大学生保障体系。

一、大学生权利弱势地位及影响

弱势群体,是一个对社会人群根据一定标准进行比较,用来分析现代社会 经济 利益和社会权力分配不公平、社会结构不协调、不合理的概念。作为高校的大学生一般已满l8周岁,在 法律 上已经是成年人,但由于经济基础弱、社会经验缺乏、心理还不成熟等自身因素,加上学校管理权和其他组织及个人滥用权利等外在因素的侵犯和制约,使他们受到侵害时几乎没有申辩和维权的机会与能力。以至他们沦为弱势群体中权利弱势人群中的一分子。所谓权利弱势人群是指自身权利行使受到公共权力或其他权利限制,合法权利的实现存在障碍的人群。

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和谐校园建设是高校为贯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作出的部署。和谐校园就是依法治校的观念深入人心、公平和正义理念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民主气氛得以形成,形成学校、教师员工与学生之间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的和谐人际关系氛围。和谐社会是由和谐的人组成,经过和谐校园建设为社会培养出和谐大学生,从而可以引导社会走上和谐。但大学生的权利弱势已成为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重大问题之一。保障大学生权利,健全和完善大学生权利保障体系,改变大学生权利弱势地位已刻不容缓。

二、大学生权利的主要内容

完善大学生权利保障体系,就必须知道大学生所享有的基本权利及现阶段保障所遇到的问题。大学生作为我国的公民首先享有我国法律所授予公民的基本权利,其中最主要的为人身权和财产权。人身权指大学生依法享有的,与其自身不可分离亦不可放弃的没有直接财产内容的权利,包括人格权与身份权。人格权一般包括生命健康权、姓名权、荣誉权和隐私权等。身份权,是指大学生基于一定的身份地位而享有的权利,包括著作权、发明权等知识产权中的人身权以及监护权、亲属权等。

财产权是通过对有体物和权利的直接支配,或者通过对他人请求为一定行为(包括作为和不作为)而享受生活中的利益的权利。其中主要包括物权、债权、知识产权。同时因具有学生身份也具有我国 教育 法律、法规针对学生这特殊群体所规定的权利。这些权利主要规定在我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等教育法律、法规中。教育法律、法规规定的主要权利包括以下内容:

1.教育平等权和获得公正评价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九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普通高等学校管理》第五条规定:“在思想品德、学业成绩等方面获得公正评价,完成学校规定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历证书、学位证书”。

2.参与权和监督权

《普通高等学校管理》第五条规定,大学生有“参加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项活动,使用学校提供的教育教学资源”,及“参加社会服务、勤工助学,在校内组织、参加学生团体及文娱 体育 等活动”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二十九条第五款、第六款的规定,“高校有公开校务、接受监督的义务”。这里的监督当然包括大学生的监督。大学生有权参与学校涉及学生权益的决策,监督学校涉及学生权益的各种行为。

3.申请救助和接受奖励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十三条规定,国家对 发展 教育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给予奖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大学生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的权利。

4.申诉权和起诉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普通高等学校管理》第五条规定,对学校给予的处分或者处理有异议,向学校或者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职员工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

5.选择权和就业权

《普通高等学校管理》,第十五条规定,学生可以根据学校有关规定,申请辅修其他专业或者选修其他专业课程。学生可以根据校际间协议跨校修读课程。在他校修读的课程成绩(学分)由本校审核后予以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五十九条的规定,大学生享有就业的权利。高校应当为毕业生、结业生提供就业指导和服务,为毕业生办理各种就业手续。大学毕业生可以在国家就业政策范围内自主择业,选择自己满意的用人单位。

第二篇: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提出广泛开展和谐创建活动。党的十七大会议主题之

一、大会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和奋斗目标,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是世代中国共产党人为之不懈奋斗的美好社会。十七大报告指出,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

高校党组织作为党的基层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成为和谐校园建设的领导和推动力量。各地各高校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积极推进和谐校园建设,以党建保证发展,在和谐校园建设中加强党的建设,进一步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据统计,全国高等学校全日制在校学生中,本专科生中党员占本专科生的总数已经从2003年的约7%增加到目前的8.16%,研究生中党员占研究生总数的41.82%。全国高校专任教师中党员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6.21%。全国民办高校中建立党组织的已占到民办高校总数的近90%

创建和谐校园是贯彻十七大精神的具体体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谐校园主要是指校园内部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主要表现为校园组织结构要素和谐、教育环境和谐、教师间人际关系和谐、师生关系和谐以及自我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和谐等。学校是引领社会发展的机构,是孕育新思想、新知识、新科技的重要园地,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和造就更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场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可靠基础和生力军,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创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它可以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生活环境,使学生专心向学,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更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使全体教职工安心工作,心情舒畅地投身于教学、科研和行政、后勤管理工作中;促进依法办学,公平公正,形成文明整洁、诚实守信、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的校园环境,增强师生的内聚力和荣誉感;更好地尊重人、依靠人、提高人,帮助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促使高等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体现学校发展的价值取向、软实力和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协调社会经济发展,根据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需求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以自身的理论创新、技术创新、文化创新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与社会形成良性互动。由此使学校成为和谐社会“精神文化生活的典型和中心”,必将对构建和谐社会起强有力的支撑作用。

创建和谐校园需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和科学的方式方法。创建和谐校园,就是把学校建设成最适宜学生成长发展的“生态系统”,具备民主、科学、人文、开放的育人环境,体现教育对人的关怀;就是把学校建成一个能实现师生和谐相处,学校和教师、学生共同发展的,理想、稳定、融洽的团队;就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及人与自然的均衡发展。创建和谐校园体系庞大,需要遵循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理念,用科学的理念引导人,用正确的思想武装人,用美好的前景鼓舞人,用真挚的感情感染人,用良好的环境熏陶人。

建设和谐校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 明确目标 增强建设和谐校园的自觉性

大学校园集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文化传播、文明示范、社区服务等多种功能于一身,熔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年级的学生和不同学科、不同职责、不同年龄段的教职工及其家属于一炉,使之达到和谐是复杂而艰巨的工作,必须要有党组织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各地各高校通过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努力把高校党的先进性建设与和谐校园建设落到实处,转变观念,明确工作目标,使党组织成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建设的领导者、组织者和推动者,以党内和谐推进校园和谐。

江苏省坚持宏观指导,充分发挥高校党组织把握方向、制订政策、整合力量、营造环境的能动性,针对不同类型高校的实际,提出同中有异、分类指导、整体推进、共建和谐的党建工作思路。该省高校连续17年保持稳定局面,各高校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也进一步提升,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高校优秀率100%。

吉林大学提出构建和谐吉大需要建立和完善四种机制,即公正合理的利益调整机制,活力和创造的激发机制,矛盾和纠纷的消解机制,稳定和平安的维护机制。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构建和谐吉大的讨论活动,进一步统一了思想,2005年年底,学校党委把构建和谐吉大作为学校的办学目标之一正式写入党代会上通过的《吉林大学章程》里,明确了党委的核心任务是构建和谐吉大,各级党组织都承担着构建和谐吉大的责任。

清华大学把“构建人尽其才、利益协调,安定团结、紧张有序,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和谐校园”确定为学校党组织先进性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以党内民主的健全带动学校民主管理的完善,在一届党委任期内试行了进一步发挥党代会代表作用的一些做法,如每年召开党代会代表会议,汇报学校的工作,把学校的重大决策交给他们审议,并把提拔干部公示的范围扩大到了每一位党代会代表。

青岛滨海学院教育学生“要学做事,先学做人”,努力培养合格人才,为构建平安和谐的民办大学校园进行了积极探索,有近万名学生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3000多人被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全院涌现出了148个学雷锋小组,102个学雷锋基地。二 着眼基层 提高构建和谐校园的能力

建设和谐校园,重心在基层。各地各高校以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着力点,不断提高基层党委的领导能力、政治核心能力和战斗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凝心聚力、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作用。

北京市为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负责人队伍建设,提出高校教职工党支部书记享受同级行政领导干部待遇、学校党委每年对党支部书记进行一次培训等要求。市委也加大了对高校党支部书记示范培训和重点培训的力度,形成了市委示范培训、教育工委重点培训、各高校普遍培训的党支部书记培训工作体制。

陕西省明确了高等学校院(系)级党组织的职责,确定了党政联席会议制度为院(系)级单位的基本决策形式,这样以制度的形式明确了职能分工,协调了党政关系,保证了院(系)级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监督保证职能的发挥,克服了工作中“两张皮”的现象。

北京大学党委提出,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中心,不断强化北大党建的工作重心,各院系也都根据自身教学科研的需要来强化党建工作,增强了院系党组织的活力,很多院系在优秀党员评比等一系列党务评比标准中,强化了教学科研含量,既使得被选人让大家心服口服,同时又明确了党委工作的一种价值导向。

山东大学开展了基层党组织共建和党员互动活动,促进了相互交流与共同提高。仅机关各部门就与36个学生党支部建立了长期共建关系,文理工医不同学院、不同学科党组织通过结对共建,定期进行交流,联合开展活动,促进了学科交叉和融合,与企业、社区开展的校内外党组织共建活动,成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服务经济社会的重要媒介。

三 创新形式 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创新是基层党建工作保持生机活力的源泉,各地各高校基层党组织主动研究新情况,探索新方法,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努力使基层党建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大大提高了党的工作覆盖面和有效性。党支部逐渐成为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平台,成为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组织师生参与和谐校园建设的坚强堡垒。

兰州大学广泛开展了“党员风采展示”和“争先创优”等丰富多彩的主题实践活动,积极组织党员参加扶贫支教、保护环境、帮扶捐赠、承诺服务,增强了党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提高了党支部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夯实了建设和谐学院的组织基础。

上海大学改变支部生活单一读报、学文件、讨论党员发展的形式,支部活动由班级向课堂、社区、社团、学科团队、社会实践等方面延伸,形成“多渠道、全覆盖”的工作新模式,通过在课堂内建立“党员核心小组”,社区中搭建“党员红卡工作室”,理论学习型社团中建立党章学习小组,社会实践过程成立临时党支部等多种活动形式,不断强化党员意识,让党员时刻牢记身份,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石河子大学重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育人中的作用,针对贫困生较多的校情,建立了党支部扶贫帮困机制,每个党员捐出7月1日的工资作为贫困学生帮困基金,每个教工党支部还通过多交党费的形式长期资助1到2名贫困生。截至2006年6月底,学校在校生中90%以上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建校以来,无一名学生参与民族分裂活动。

中南大学把党支部建立在学科上,把党员培养成学术骨干,把学术骨干培养成党员,一方面,通过加强学科支部建设,为学科建设提供保证,另一方面,通过加强学科建设,为学科支部建设提供载体,形成学科支部建设与学科建设相互促进、共建双赢的良好局面,党在高知识群体中的影响进一步扩大,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稳步推进。

总之,创建和谐校园是一项壮丽工程和美好事业,需要一代代师生员工同心共创,谱写新章

第三篇:高校和谐校园建设

高校和谐校园建设

摘要:本文通过对和谐社会的起源与发展与和谐校园的内涵、特征以及重要性的探究,研究了高校和谐校园建设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建设和谐校园的一些要求,我们得出,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和谐校园的构建相辅相成,互相支持,构建和谐校园对今后和谐社会进程的推进意义深远,因此,今后必须加快高校和谐校园的构建步伐,以为国家社会的发展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高校和谐校园建设、参考文献:《论和谐校园建设的内涵及其意义》方正泉著

高校建设和谐校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和保障,也是办好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要求。社会由众多社会组织组成,只有各个组织和谐,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高校又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高校的和谐,就没有社会的和谐。为此,和谐社会的建设首先应从和谐校园开始。

和谐社会的起源于发展

古往今来,许多思想家和政治家,都把社会和谐作为一种理想的追求和美好的模式。在西方思想史上,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最早提出“和谐”的概念:“美德乃是一种和谐”,并提出了“整个天是一个和谐”的观点。在中国古代,“和谐”是以“和”的范畴出现的,“和”的思想贯穿于中国思想发展史的各个时期和各家各派的思想理论之中,早在传说的上古时代,伏羲就制作出了八卦图,提出了影响深远的阴阳和谐说。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们便开始把“和”作为一

个重要的哲学范畴加以研究。儒家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礼之用,和为贵”等“和”理念的经典描述。2005年2月胡锦涛同志提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新世纪新阶段提出的一种具有特定内容的社会目标。高校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影响很大。因此,努力构建和谐校园,就成了高校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

和谐校园的基本内涵

关于和谐校园的基本内涵,学界并无定论,例如,方正泉认为,和谐校园应该是以人为本的校园,和谐校园应该是民主法治的校园,和谐校园应该是公平正义的校园,和谐校园应该是诚信友爱的校园,和谐校园应该是充满活力的校园,和谐校园应该是安定有序的校园,和谐校园应该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校园。

因此,我们就各方面对和谐校园的不同定义总结出一点个人的看法。和谐校园,主要是指学校协调、均衡、有序发展的态势。学校是由学生、教师、管理人员等组成的按照一定规范相互联系的一种特殊社会组织。校园和谐主要是指校园内部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主要表现为校园组织结构要素的和谐、教育环境的和谐、教师间人际关系和谐、学生间人际关系和谐、师生关系和谐,以及自我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和谐,等等。

总之,高校和谐校园就是指高校内部诸要素之间以及高校与社会之间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它包括高校内部各要素的和谐和高校与社会的和谐两个方面。

高校和谐校园的基本特征

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

“以人为本”是促进高校和谐的基本要求。周济同志讲,教育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高校作为高层次人才的聚集和培养的场所,要自觉树立并带头实践“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在高校和谐校园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必须牢牢把握住“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

第一、“ 以学生为本”,不仅要关注传授知识,还要关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一个整体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培养成有学习热情和愿望、坚韧而自立的学习者。教师要善于教会学生分析判断、成为有道德判断能力的人;与学生展开平等对话,与他们一起感受生活、体验道德成长;要尊重学生,要对学生注入无限的爱。

第二、“以教师为本”,办好教育,教师是关键。落实教师的办学主体地位,要着力改善教师工作、学习与成长的软硬件环境,做到物质条件尽量要好,软环境一定要优,为教师提供宽松和谐的环境。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首先就要尊重教师,关心教师的发展。教师的发展是学生发展的重要前提,没有教师的可持

续发展就没有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实现教师、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实质上就是实现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和谐的人际关系

构建高校和谐校园,关键是人,关键在人,人际关系的和谐是高校和谐校园的重要特征和表现。人是建设和谐校园的能动性因素,只有人与人之间形成了团结和谐、理解支持的和睦关系,才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强大合力,为和谐高校校园建设提供坚实的基础。校园人际关系主要包括校园内部的人际关系和校园外部的人际关系。

校园内部的人际关系主要包括:第一、领导与教师的关系。学校领导要尊师爱师,善于倾听教师的心声,了解他们的需求,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激发教师爱岗敬业的积极性;第二、教师与教师的关系。教师要正确的看待自己与他人,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第三、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师生关系是高校中最基本的关系,是“传道、授业、解惑”的最重要渠道。教师首先要优化自己的情感,以自己高尚的节操,渊博的知识去赢得学生的爱戴和尊重;学生则要尊重老师,刻苦学习,积极配合老师完成教学教育工作;第四、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同学之间应该真诚友爱,通过人际交往,满足自己对友谊、归属、安全点的需要,从而更加进步,获得充实快乐的大学生活。

构建高校和谐校园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

首先,构建高校和谐校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高校校园的和谐,高校是一个国家未来人才的摇篮,高校校园的和谐,对于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是至关重要的,而高素质的人才,对和谐社会的建设又是必不可少。

其次,和谐校园的建设离不开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高校的发展,稳定是基础,只有社会稳定和谐了,高校才有可能获得一片稳定的发展环境。因此,构建和谐校园与构建和谐社会是相辅相成,互相分不开的。

最后,构建高校和谐校园有利于传播和谐社会理念,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思想保障;构建高校和谐校园有助于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人才支持;构建高校和谐校园具有示范作用,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榜样。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高校是传承人类文明、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通过建设高校和谐校园,发展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将会为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文化环境,夯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因此,高校和谐校园的构建,至关重要。

第四篇:加强思想宣传工作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加强思想宣传工作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刘士全)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这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治国理政的战略目标和战略决策。创建和谐校园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和营造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保证,是实现校园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适应创建和谐校园的要求,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在创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中充分发挥理论武装、舆论引导、精神激励、道德锤炼、文化熏陶、队伍建设等方面的优势和作用,为构建和谐校园做出积极贡献。

一、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创新宣传工作机制,为构件和谐校园营造浓厚气氛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和谐的舆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宣传舆论工作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思和责任意识,努力营造以和谐为基调的舆论氛围。要进一步明确宣传思想工作在和谐校园建设中所处的重要地位和肩负的重要职责,坚持用和谐社会建设的任务和要求开展宣传思想工作,使宣传思想工作在推进和谐校园建设中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富有时代性和创造性。

宣传思想工作要围绕和谐校园建设,充分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因素,整合学校上下各方面资源,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强有力地加以推进和谐校园建设。要强化组织协调功能,形成方方面面倾力而为,学校上下联动的宣传工作格局。要充分发挥广播站、校报、校刊、校园网等各种宣传媒体的优势,大力宣传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使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构建和谐社会所必须具备的重要理念深入人心;开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的宣传普及工作。

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开展主题教育,组织专家教师进行宣传马克思主义和辅导,提高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兴趣和政治素养,培养一批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加强对课堂、网站等舆论阵地的管理,绝不给错误思潮、观点和言论提供宣传渠道;要用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思想引导舆论,形成有利于和谐发展的舆论环境,充分发挥舆论作用对促进社会和谐、校园和谐的积极作用、引导的作用。

二、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为构建和谐校园增添精神动力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充满创作活力的社会,是人的首创精神和创造能力得到充分发挥的社会。社会活力在很大程度上原自精神动力。和谐校园建设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学校宣传思想工作必须继承优良传统、紧跟时代步伐,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用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丰富师生员工的精神世界,增强师生员工的精神力量,为和谐校园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1、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尊重师生权益和主人翁地位。要把广大师生的民主权益、发展权益、学习权益等得到统筹兼顾和切实保障,各类群体能够各尽其能、各得其所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筑牢和谐校园建设的思想道德基础。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荣辱观和道德观,培养健全人格,促进全面发展。

2、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发挥思想政治课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精心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方法,丰富教学模式,增强理论教育的针对性和说服力、感染力。要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建立对学生思想状况的分析研究机构,及时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完善形势政策报告会制度,学校领导干部要带头为学生作报告。在继续加强班级集体建设的同时,根据学生组织形态的变化,不断拓展网络、学生社团等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不断增强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

3、坚持以学生为本,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要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要按照以学生为本的要求把教育人与关心结合起来,把塑造人与服务结合起来。使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紧紧围绕学生的成长与成长这个根本任务来进行的。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实、做深、做细。要紧密结合和谐社会的目标对学生提出的新要求,引导学生认清政治与业务、主观选择与客观需要、个人与国家集体之间的辩证关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学生最需要的地方的,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

4、要切实为师生办实事。着力解决师生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健全心理咨询和心理危机干预网络。引导师生正确理解党和国家的针对政策,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解决利益矛盾;引导师生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切实解决关系到教职工切身利益的医保、帮困等问题,重点帮助青年教师解决实际困难,为他们的成长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三、提倡现代教育理念,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为建设和谐校园培育良好风尚

和谐校园建设离不开优秀的教师队伍建设。要围绕建设和谐校园,全面提高教师的师德素养。要摒弃陈旧的“教师是知识传授者,学生只有被动地接受”的教育观念,树立“人的全面发展”的现代教育理念,按照“建设一支教书育人、爱岗敬业、兼具学识魅力和人格魅力的师资队伍”的目标,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1、加强师德教育建树建设,新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要教书语言、为人师表、以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风范影响教育学生。教师在自身建设上要自爱、自尊、自重、自律。要充分认识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在教育过程中使自己的道德素质不断提高,积极作适度地进行着。

2、教师要全面关心、爱护学生,充分尊重学生,促进学生人格的完善。传统教育目标是注重学生思想行为上的偏差,起到教育规范的作用。而坚持“以人为本”教育新理念强条学生具有自身尊严和严格,重视感情因素的作用。教师要由老师向学友转变,由灵魂工程师向精神教练转变,从而不仅激发每个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使学生从被动的教育者,成为主动的学习者和自我教育者。

四、倡导文明和谐文化,开展校园文化建设,为建设和谐校园提供文化支撑

建设和谐校园文化,营造和谐校园良好氛围。要从倡导和谐理念、培育校园精神,努力建设体现正确办学方向、具有浓郁学校特色、人与环境相处的和谐文化。

1、培育和传承学校精神。把学生精神作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根基,充分利用学校校史等资源,运用校训、校歌、校庆和开学毕业典礼等载体,弘扬办学传统,凝练学校精神,形成师生爱国荣校的共同价值。

2、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加强学校文化素质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文体活动。增强校园讲座、研讨会及各类文化、体育活动节的科学文化含量,推进学生实践基础建设,深入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的活动。进一步完善集体赏析、研讨、培训和实践为一体的校园文化活动。更加重视新校区和校园的文化建设,促进资源共享,确保文化教育丰富多彩。

3、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坚持学生体质健康检测制度,建立完善校园公共卫生体系。加强体育课程管理,提升体育育人的内涵和功能,切实保证学生每天体育锻炼,营造健康洁净的校园。

4、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加强校园规划、建设和管理,做到绿化、美化、净化,营造高雅、优美、洁净的校园环境,用优美的校园景观陶冶师生。进一步加强学校报纸、校刊、校内广播、校园网、宣传栏等文化阵地建设,优化学校舆论环境。

第五篇:依法取缔非法传销___促进校园和谐建设

依法打击非法传销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党的17大报告指出:“坚决打击非法传销,加强监管直销,依法规范我国市场经济秩序”。规范的市场营销是促进社会政治稳定的重要保证。然而,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和社会群体消费心理尚不成熟,导致各种非法犯罪活动猖獗,甚至蔓延到校园。显然,持依法取缔非法传销之举、走促进校园和谐建设之路是国家必须采取的紧迫之计、长久之策。因此,如何依法取缔非法传销是摆在社会主义经济新形势和法制建设下又一重大课题!

如何规范传销行为是我国校园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究其原因,关键在于:

一、政府和相关学校领导重视程度不高,打击力度不够导致非法传销行为愈演愈烈;

二、法律法规不完善,给合法直销企业运行经营带来困扰;

三、社会监督体制不健全,监管力度不足;

四、缺乏相关教育与引导措施,就业机制亟需完善。

深化传销体制改革是一项综合的庞大的历史性工程,需要经过坚持不懈而富有智慧的探索。为推动社会和谐,实现科学发展,必须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开拓思路、多策并举,有重点、有步骤的逐步推进传销体制改革这一重大历史性任务。

第一、转变政府职能,深化传销体制改革,是打击非法传销的关键之举。坚持“以人为本”,积极开展整治非法传销专项活动。建立政府部门和各校党委联合打击方略,依法成立治理传销专门机构,采取标本兼治方针,制定专项规划,明确目标,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坚持不懈地抓紧抓好打击非法传销工作。建立健全学校领导负责制,树立正确的业绩观。将科学“打非”理念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法制建设总体战略中,纳入“十一五”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中。

第二、加强法制建设,建立规范完善经济秩序,是打击非法传销的立足之本。加快制定、修订依法传销法、反传销等相关法律法规相关细则,加大打击非法传销的监督检查和执法力度。遵循《国务院关于禁止传销经营活动的通知》规定,严格区分直销与各种形式传销,依法打击非法传销的同时鼓励合法直销。建立学校党委和政府部门统一领导,政府各职能部门和工商、文化、公安等共同参与联合执法机制,严厉打击非法传销行为。

第三、强化监督管理,全面落实责任,是打击非法传销的根本之策。全面推进校园管理和监管机制改革,完善各种形式非法传销监测预警应急机制,采取学生管理科、宿舍楼栋、学校保卫处多部门联动预防机制,提倡学校学生广泛参与应对非法传销行动机制。落实两个主体、两个责任制即(政府及学校是“打非”的监管主体,企业及机构是“打非”的责任主体);明确支持两个责任制的落实,纳入政绩业绩考核,切实保障在校学生利益。

第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打非”意识,是打击非法传销的当务之急。坚持“重点防范、加强管理”是总体思路,宣传普及“打非”法律和知识,提高全校“打非”意识,动员校学生会、社团组织更加重视和支持“打非”工作。定期举行校内政治学习,将依法“打非”列入学习范畴。进一步健全完善就业机制,学校应积极拓宽就业渠道,不断提供学生就业、择业、创业机会,努力开展毕业生就业座谈会,优化学校人才资源转化政策环境,不断开辟就业率新的增长空间,使之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艰苦奋斗精神,增强学生自觉抵制非法传销诱惑的意识和能力,从思想和行为上杜绝传销组织侵入。

深化传销体制改革,坚决打击非法传销,鼓励合法直销是党中央17大精神的重要指示,是促进社会稳定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因此,我们要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一心,努力形成以政府为主导、学校为主体、全校师生共同推进打击非法传销新格局!

下载浅论保障大学生权利促进高校和谐校园建设(合集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论保障大学生权利促进高校和谐校园建设(合集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和谐校园建设[模版]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作者: 来源:《教育与职业·综合版》2011年第11期 建设和谐社会是党和政府提出的一项伟大而艰巨的历史任务,而促进高等教......

    保障粮食安全 促进社会和谐

    保障粮食安全 促进社会和谐 张宝利 (中共洛阳市委党校 ,河南洛阳 471003) 摘要:十七大提出,社会和谐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粮食作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基......

    建设和谐平安校园 保障学生健康成长

    建设和谐平安校园保障学生健康成长 ----南乐一中校园平安建设工作简介 南乐地处三省交界,是造字圣人仓颉的故乡,天文学家僧一行的故里,这里人杰地灵,物阜民丰。南乐一中就坐落......

    发挥党团组织作用,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发挥党团组织作用,促进和谐校园建设从我第一次来到武夷山职业学院进行试讲的那天开始,就被一句话所感动,那句话是以往一直挂在宣传栏上的愿景:“希望学院能够成为一个让老师、同......

    做好离退休工作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做好离退休工作促进 建设 江西农业大学坚持从大处着眼,把做好新形势下离退休工作,发挥老同志在校园建设中的作用,作为学校重要工作来抓。在具体工作中,结合学校实际,从细微处着手......

    建设节约型校园,促进教育和谐发展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建设节约型校园,促进教育和谐发展 作者:万 钢 来源:《教育与职业·综合版》2007年第10期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以来,全国呈现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

    高校建设和谐校园的目标及途径

    高校建设和谐校园的目标及途径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命题。胡锦涛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西部高校和谐校园建设调查报告论文

    论文摘要:建设和谐校园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是高校自身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采用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曲靖师范学院和谐校园建设的现状进行了调查,针对和谐校园建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