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6-2017学年高中政治阶段质量评估4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新人教版必修3资料
阶段质量评估(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右面漫画反映了当前网络文化的“粗鄙化”现象。网络文化“粗鄙化”是网络空间衍生和流传的以粗劣低俗为特征的不良文化行为和倾向,主要表现为吸引眼球的另类文化、庸俗无聊的恶搞文化、挑逗欲望的煽情文化、低级趣味的泛性文化等。对网络文化的“粗鄙化”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①它满足了人民群众多样化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是值得提倡的 ②它体现了文化的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 ③这一现象警示文化创作者要注意把握尺度,增强是非观念 ④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是这—现象出现的重要原因
A.①②
C.②④
B.③④ D.①③
解析: 网络文化的“粗鄙化”现象会腐蚀人们的精神世界,我们必须要坚决反对,①错误评价了这一现象;网络文化“粗鄙化”现象并不是真正意义的“推陈出新、革故鼎新”,②评价错误;③是网络文化“粗鄙化”现象给我们的警示,④是网络文化“粗鄙化”现象出现的原因,都符合题意。
答案: B 2.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之下,新农村文化建设呈现了较好的发展局面,为“三农”问题的解决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如今在农村一些地方,封建迷信、非法宗教、私建庙宇、滥建坟墓和“黄赌毒”现象有所抬头,破坏了淳朴的乡风。下列关于这些现象有所抬头的原因,表述不正确的是()A.封建思想的残余和旧的习惯势力根深蒂固 B.市场经济的弱点会反映到人们的精神生活中 C.西方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对我国文化的冲击 D.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为其提供了生长的土壤
解析: 本题实质上是考查落后文化、腐朽文化在我国存在的原因。解答本题时,要注意本题是逆向选择题,只有D不是这些现象有所抬头的原因。
答案: D 3.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下列做法能够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的是()①构建多元价值观念,浓厚先进文化的氛围 ②继承中华文化传统,焕发中华文化的生机 ③依赖人民群众,调动群众的文化创造激情 ④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A.①② C.②③
B.①④ D.③④
解析: ③④有利于激发人民群众的文化创造活力,入选。我国坚持指导思想的一元化,①说法错误,排除。我们需要继承的是中华优秀文化传统,②错误。
答案: D 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揭秘了气功大师王林的骗局:王林的所谓气功演示根本不是气功表演,而是在借助一些江湖杂耍手段,骗取钱财罢了。回答4~5题。
4.这些年来,官员们鸣锣开道,企业家及时跟进,歌星影星来凑热闹,王林一时风光无限。这告诫人们,文化建设中()A.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会扰乱文化市场 B.必须坚决抵制、依法取缔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 C.必须发挥社会主义文化的强有力的导向和示范作用 D.各种文化活动都必须坚持商业性和公益性的统一
解析: 题干说明人们对待落后文化缺乏应有的警惕,题干最后的设问是“告诫人们”,因此必须引申出去说明问题,故选C。A的说法过于绝对;B的说法错误,对待落后文化的方法是改造和剔除。D项说法错误。
答案: C 5.市场经济条件下,王林们是某些官员的精神鸦片。有的官员意志衰退消沉,经济有问题,于是在封建迷信中寻找寄托;有的明星热衷于烧香拜佛和算命看相,这就给了王林们乘虚而入的缝隙。而有的企业家则是看中了大师和官员之间的关系网和利益链,甘愿为他们宣传迷信提供平台。这表明()①市场经济自身的弱点也反映到人们的精神生活中 ②领导干部应成为培育文明风尚的倡导者、引导者 ③必须坚持以科学理论武装人、高尚精神塑造人 ④对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A.①② C.②③
B.③④ D.①③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考生必须找出题干中现象的理论原因。题干说的是有的官员、明星、企业家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影响,竟然不顾官德和人格,屈尊于一个江湖骗子,由此可以得出①③的结论。题干中不止讲了领导干部,也没有突出领导干部的特殊性,②不选。④说的是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不符合题意。
答案: D 6.实现中国梦必须要实现文化复兴,没有文化的复兴,就没有中国梦。实现文化复兴的唯一道路是()A.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C.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 D.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解析: 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过程中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并且要学习和借鉴外国先进文化,汲取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但实现中华文化复兴的唯一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因此选B;A项是指导思想,C项是具体做法,D项是目标,均不符合“道路”要求。
答案: B 7.新生代农民工行走在城市边缘。国人熟悉的“旭日阳刚”“民工街舞团”是新生代农民工文化追求与表达的缩影。他们渴望知识,喜欢音乐,希望在交流中得到尊重和认同。满足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需求,需要()①积极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 ②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 ③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④积极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
A.①②③ C.②③④
B.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如何进行精神文明建设,满足大众文化需求的知识。题干指明了考生的答题方向:满足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需求。这样就需要我们对选肢进行筛选。③的说法与农民工关联不大,排除。其他说法符合题目要求,因此选D。
答案: D 8.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都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充分运用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推动事业发展。这表明中国共产党()A.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注重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B.始终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C.是一个具有高度文化自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D.是现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体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文化自觉的理解。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有“都高度重视文化建设”“运用文化引领”等,这是文化自觉的表现,因此选C。
答案: C 9.家住北京市石景山区的王女士最近有点烦:“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的孩子喜欢在网上算命占卜,还整天把‘星座’‘运势’挂在嘴边。”明年孩子就要高考,她担心孩子沉湎于这些互联网上的“高科技迷信”而耽误学业。一项调查显示,88%的中学生对传统迷信 “根本不相信”,但是这些传统迷信在互联网上摇身一变为“科学预测”,竟有近一半的中学生“有点相信”或“很相信”。甚至有11%的中学生表示,遇见某些难以决定的事,会以网上算命为决定依据。这警示我们()①落后文化会借助于现代科技手段蔓延 ②中学生对传统迷信的认识是模糊的 ③青少年需要提高辨别落后文化的眼力
④传统的算命与网上的科学预测有区别 A.①② C.②④
B.③④ D.①③
解析: 中学生对传统迷信的认识不是模糊与否的问题,材料强调的是中学生对传统迷信大多虽然具有正确的认识,但只停留在现象的识别层面,而对“现代迷信”却缺乏识别能力,①③符合题意;②④与题意不符。
答案: D 10.近年来,我国开展道德模范评选活动,树立来自基层、来自群众的道德楷模,推动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我国重视思想道德建设是因为它()①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②能提供精神动力和正确价值观,决定社会发展的进程和方向 ③体现了先进文化的性质和前进方向,有利于培育“四有”新人 ④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
A.①② C.②④
B.①③ D.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重视思想道德建设的原因。思想道德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①应选。思想道德建设体现了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是文化建设的灵魂,有利于培育“四有”新人,③应选。②错在“决定”上,④不符合题意。
答案: B 11.影视呼唤精品。近两年一批弘扬主旋律的影视剧佳作:反映普通百姓追求幸福生活的《老爸的心愿》,讴歌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朱德革命情操和光辉精神的《朱德元帅》等,给人民群众带来了文化盛宴。这启示我们,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A.要不断增加影视剧的数量
B.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文艺创作 C.要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D.必须加快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产业
解析: 本题考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材料强调了优秀影视作品的积极作用,B符合题意,C与材料无关;A仅仅强调影视剧的数量,观点不科学;材料没有强调影视的产业性质,D与材料无关。
答案: B 12.如图反映的文化现象,启迪我们网民()
A.要整顿互联网的低俗之风,净化网络空间和环境 B.要明辨是非、善恶、美丑,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C.要发展大众喜闻乐见文化,引领良好风尚的发展 D.要支持有益文化,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
解析: 本题考查文化建设。解答此题必须把握设问主体:网民。A、C、D属于政府的行为。
答案: B 13.清代思想家龚自珍说:“士皆知耻,则国家永无耻矣;士不知耻,则国之大耻。”还有“不知荣辱乃不能成人”“宁可毁人,不可毁誉”“宁可穷而有志,不可富而失节”等古训。这些给我们的启示是()①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修养的教育,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存亡 ②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修养的教育,影响到青少年的终身发展 ③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修养的教育要优于科学文化修养的教育 ④要加强对青少年进行科学文化修养的教育,提高其文化素质
A.①② C.②③
B.①③ D.③④
解析: 材料中龚自珍强调的是知荣明耻的重要性,①②是其应有的启示,入选;③观点错误,④干肢不符,均应舍去。
答案: A 14.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些现象:有的人掌握了高超的电脑技术却去充当“黑客”;有的人掌握了高超的化学技术,却去制造毒品。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有()①思想道德修养比科学文化修养更重要 ②在提高科学文化修养的同时,也要注重思想道德修养 ③必须坚持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的统一 ④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A.①④ C.①③
B.②④ D.②③
解析: 材料列举了有些人有很高的科学文化修养,但却利用掌握的知识危害社会的现象,由此可以看出其思想道德修养欠缺,②③符合题意。①说法错误,④与材料无关。
答案: D 15.中国古代哲学和艺术对西方的影响举世公认。儒家、道家、禅宗等的思想理论,一 直影响着从启蒙运动时代至今的西方思想界。文学艺术的影响力尤为显著。元杂剧在18世纪曾一度风靡欧洲,借用中国素材来创作戏剧在欧洲成为时尚。这说明()A.中国文化曾深刻影响西方文化,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 B.中国文化走过了从自信到自卑再到自信的历程
C.只有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武装头脑,才能进一步培养文化自信 D.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答案: A 16.漫画警示我们()
A.必须提高一线劳动者的收入 B.必须切实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C.必须努力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D.要努力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的良好风尚 答案: B 17.“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8月“中国好人榜”名单揭晓。他们中,有集体托举生命的“最美快递哥”,有争相割皮救父的“中国好兄弟”„„这些中国好人始终恪守良知、秉持公义、坚持梦想、奉献大爱,将社会的人文关怀、人与人之间的温情展现得淋漓尽致,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谛诠释得贴近感人。你对这些中国好人的评价是()①在他们身上洋溢着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②他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开拓者 ③他们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继承者和发展者 ④他们为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文明风尚身体力行
A.①③ C.③④ 答案: C 18.“有些时候文明只是十厘米的宽度,有些时候只是一张纸的厚度,当我们把十厘米的盲道让出来,当我们在椅子上垫一张纸„„每个人的一小步就构成了我们中国文明进步的一大步。”这段话告诉我们,培育文明风尚要()A.树立崇高道德理想
B.②④ D.①② B.选择科学的世界观 C.宣传教育,开拓创新 D.脚踏实地,重在行动
解析: 本题考查和谐文化建设。材料强调了每个人的一小步构成中国文明的一大步,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没有涉及材料主旨。
答案: D 19.近年来,社会上出现的一些对古典名著、历史事件、优秀人物的恶搞,因迎合了某些人的阴暗心理,一出笼便受到推崇和吹捧,以至于无处不有,泛滥成灾。面对我国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出现的这些消极现象()①国家要严格限制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 ②国家应加强科学管理,正确引导 ③消费者在消费文化产品时要提高辨别能力 ④文化经营者要不断提高职业道德
A.①②③ C.①③④
B.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文化市场及道德建设。当前我国对待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态度是科学管理,正确引导,而不是严格限制,①错误。②③④符合题意。
答案: D 20.近几年,我国连续发生了多起食品安全事故。这不能不引起人们对我国企业诚信建设的思考。这说明()A.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道德水平的滑坡为代价的 B.越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诚实守信原则是相互对立的 D.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讲诚信是为了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
解析: 本题考查道德建设。A、C两项错误;B项符合材料信息;D项从生产和经营者角度说明了不讲诚信的原因,但不符合题意。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共40分)21.细观暑假荧屏,“雷剧”横行。新版《武松》中,潘金莲与武松相爱了;《天天有喜》虽脱胎于“刘海砍樵”的神话故事,却把当下社会的热点话题“穿越”到了剧中,“婆媳争斗”“伪娘当道”“婚后小三”等话题应有尽有;《新洛神》以《洛神赋》为蓝本创作,剧中人物造型奇特、台词直白且不论,曹操父子三人为夺甄宓而争天下的剧情更是雷翻网友。而在收视率唯上的电视剧市场,制作方不怕观众挑刺儿,越挑越有收视率。面对“雷剧”,有家长吐槽称,让孩子看这些误导性太强的剧集能带来什么?电视剧除了作为休闲、娱乐的一种方式,更应传递一种正能量。
请运用走进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对上述材料予以评析。(15分)解析: 本题已经限定了知识范围。解答本题,要通过阅读材料,首先明确“雷剧”横行的原因,在明确原因的前提下指明解决办法;其次,我们还要指明“雷剧”与人民群众需要的先进的、健康有益的大众文化格格不入,进而得出要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再次,我们要提出让“雷剧”少一点,正剧多一点的具体措施:加强文化建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答案:(1)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引发了令人忧虑的现象。“雷剧”横行,一方面说明了在电视剧市场,有些制片方为了提高收视率和市场经济效益,不顾社会效益,迎合低俗趣味;另一方面也说明了部分人不乏对低俗文化的猎奇心理。因此,对于文化市场,国家要加强管理,正确引导;文化企业也要履行好社会责任,多制作文化精品;文化消费者则要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并自觉与落后文化、腐朽文化划清界限。
(2)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应该提供多种类型、多样风格的文化产品。然而,无论什么类型、风格的文化,人民大众真正需要的,都是先进的、健康有益的文化。一些“雷剧”遭到网友和众多家长的吐槽说明,只有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才是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始终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雷剧”横行从反面警示我们,应该奏响主旋律,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传递正能量。
22.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了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强调文化强国建设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就文化强国的目标和路径提出了明确要求。随后,全国各地掀起轰轰烈烈的文化建设高潮,各地制定的“文化强省”“文化兴市”“文化强县”举措纷纷出台。然而,其间潜藏的盲目性不容回避,有的地方认为文化强国建设就是继承传统;有的地方没有吃透报告精神,宣称像抓经济建设那样狠抓文化建设;有的地方对文化的本质规律缺乏清醒自觉认识,盲目铺摊子上马大项目和大工程„„
(1)结合上述材料,简要指出文化强国建设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关系。(3分)(2)为什么说各省市在文化强国建设方面存在盲目性?(9分)解析: 解答第(1)问,结合材料中的关键句“文化强国建设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展开论述即可。解答第(2)问,首先要明确各地在文化强国建设方面存在的盲目性表现在哪些方面,然后运用文化生活知识一一指出这些盲目性的错误之处即可。
答案:(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路径和目标的关系。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实现中华文化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2)①文化强国建设不仅要继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还要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不断创新;还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还要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②经济建设一般尊崇“效益原则”,其法则和规律部分适用于文化发展,然而,文化建设有其特殊规律和特殊步伐,起支配作用的核心原则不完全是“经济效益”,反倒应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过度强调像抓经济建设一样抓文化建设有可能给文化强国建设带来致命的伤害。③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文化的真正繁荣有赖于社会风气的淳化,有赖于世道人心的软化,有赖于全民文化素养的切实提升,有赖于文化软实力的广泛认可,绝不是一时心血来潮的率性之作。因此,不能盲目铺摊子上马大项目和大工程。(每点3分,共9分。其他回答,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23.材料一近年来我国相继发生“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彩色馒头”“红会信任危机”“老人摔倒,没人敢扶”等事件,这些事件足以表明,人欲横流、金钱至上,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严重的地步,必须在全社会加强思想道德教育。
材料二 有一位农民是种植玉米的能手。每年,他的玉米参加本州的博览会总能摘得最高荣誉。一年,有位报社记者采访了他。
农民告诉记者他喜欢把他的玉米种子与邻居们分享。“你的邻居每年都把自己的玉米拿来参赛,和你竞争,你怎么舍得把最好的种子分给他们呢?”记者反问。
农民答道:“难道你不知道吗?风会把成熟玉米的花粉吹起,从一片地卷到另一片地。如果邻居种出的玉米不够好,杂交授粉会逐渐降低我的玉米质量。如果我要种出好玉米,就必须首先帮助我的邻居种出好玉米。”
(1)你是如何看待材料中农民的人生修养的?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6分)(2)请你说明为什么要在全社会加强思想道德教育。(4分)(3)请你为改变社会上的道德滑坡现象发出几点倡议。(3分)解析: 种植玉米的高手与邻居分享优质种子说明了什么?在明白了他是种植玉米的能手后,可以推导出他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在分析他与邻居分享种子后可以得出他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破了这个题障后问题就好回答了;第(2)问,应该从理论与实践两个角度回答,切忌单一性;回答第(3)问时考生不能随心所欲,必须紧紧结合题目中心。
答案:(1)材料中的农民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关系:
首先,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掌握科学知识和文史知识,崇尚科学、反对迷信和伪科学,提高知识水平和理论水平,有助于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作出理性的行为选择,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其次,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科学文化修养。提高思想道德认识,重视思想道德情操,坚持理想信念,有利于增强学习的自觉性,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提高科学文化 修养水平。
(2)思想道德建设规定着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是文化建设的灵魂。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体现了先进文化的性质和前进方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系统工程中,必须紧紧抓住思想道德建设这个中心环节。在全社会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养“四有”公民的需要。它有利于人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引导人们在遵守基本行为规范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3)倡议: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道德修养;从自身做起,关爱他人;乐于助人,见义勇为;扶助弱者,拒绝冷漠。
第二篇:阶段验收评估(十二)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阶段验收评估(十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2·湛江一模)“草根文化”即平民文化、大众文化,生于民间,长于民间。草根文化现象()
A.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也是社会进入一个多元化时代的产物
B.具有亲民的突出特点,注定对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C.是我们重视文化创新的结果,体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D.难登大雅之堂,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背道而驰
2.(2012·汕头一模)文化的繁荣离不开文化人的支撑,文化人的创作不仅需要艺术的内涵和技能,而且需要在艺术劳动中融入自己的良心标尺,作者品位的高低形成了其作品品质的高低。这启示我们,在文化建设中必须()
①紧紧抓住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②加强自身科学文化修养 ③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 ④把提高文化人品位作为文化创新的动力
A.②③④
C.①③④B.①②③D.①②④
3.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需要()
①大力发展各项公益性文化产业,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 ②加强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把握文化发展规律、科学执政 ③将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大力发展教育 ④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
A.①②
C.②③B.①③D.②④
4.“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这是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文化的独特功能做出的形象概括。对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①文化是国际竞争力的基础 ②文化建设要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③民族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④发展大众文化是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
A.①④
C.①③B.②③D.②④
5.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我们之所以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是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
A.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B.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集中体现
C.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D.引领文化前进方向的旗帜
2012年6月23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要求加快食品行业诚信体系建设,将食品安全纳入地方政府绩效考核内容。据此回答6~7题。
6.毒奶粉、毒馒头、毒豆芽„„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这启示我们,思想道德建设应该()
①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 ②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 ③与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相承接 ④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
A.①②③
C.①③④B.①②④D.②③④
7.贯彻国务院的上述决定,地方政府应该()
①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②一手抓文化事业一手抓文化产业 ③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 ④加强对食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监管
A.①②③
C.①③④B.①②④D.②③④
8.“爱岗敬业、助人为乐” 是雷锋精神的基本内涵,是任何国家都会弘扬的人文精神。泰国政府曾专门印发了《雷锋》的小册子,号召国民学习雷锋精神,为国家和社会多做有益的事。美国西点军校也曾悬挂雷锋画像,将其视为军士的楷模。雷锋精神之所以能够实现“出口”,是因为()
A.每个国家对道德建设要求是相同的B.它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C.良好的道德品质是人类共同的追求
D.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9.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是()
A.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推动文化创新
B.加大投入,大力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
C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建立政府主导的公共文化体系
D.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
10.最美司机“吴斌事件”过去几个月后,2012年11月26日,从浙江天台驶往杭州的一辆快客途经常台高速时,一块重达9.8公斤的铁块轮毂突然飞来击穿车辆前挡玻璃后打到司机陈琳身上,陈琳忍着疼痛沉着冷静地将车安全靠边停下,保护了车内25名乘客的生命安全。这种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①凝结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 ②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 ③引领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④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物质资源
A.①②③
C.①②B.②③④D.①②③④
11.2013年4月23日是第18个“世界读书日”。多读那些向你传递爱和真善美、博大精神、高尚道德和科学文化的书,你的生命一定会浸透了书香,一定会成为熠熠生辉的发光体,能够创造文明和书写历史,能够一道照耀、温暖别人和后人。这告诉我们()
A.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有助于增强学习的自觉性
B.读书能使人致富,书中自有“黄金屋”
C.要在科学文化的陶冶中不断升华自己的思想道德境界
D.加强自身修养必须脚踏实地、不尚空谈
12.送一本好书,打开一扇亮窗。把手中闲置的书籍,捐赠给贫困地区中、小学校的孩子们,为他们的梦想插上知识的翅膀。持续不断的“映山红”捐书计划,目的是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传播“平等、包容、分享”的志愿文化。爱心捐赠活动的开展
()
①有利于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 ②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新时代的具体表现 ③能够快速改变贫困地区贫穷落后的面貌 ④是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
A.①②
C.②③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3.(20分)为推进广东省文化强省进程,省财政将从2012年至2015年,拿出25亿多元专项资金,支持社会思想道德建设、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推动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文化消费补贴等14项文化改革发展重点工作项目。
结合材料,谈谈广东专项资金的安排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有何意义?
14.(20分)连日来,人们的心灵被这个国度发生的一些“最美的故事”深深打动。1分16秒“最美司机”吴斌在剧痛中完成了常人难以完成的壮举;“最美女教师”张丽莉用身体保护学生;面对歹徒,湖北女教师周玉兰生命守护659张高考准考证„„这些事迹寻常但 B.①④D.②④
不平凡,无不令人心生温暖,这些可爱的人身上都闪耀着最美的人性光辉。
人可以伟大,也可以渺小,关键在于道德的坚守。请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说这些道德义举给我们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带来哪些启示?
答案
阶段验收评估(十二)
1.选A 草根文化的兴起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也是社会进入一个多元化时代的产物,A正确。B说法太绝对。草根文化与文化创新没有直接关系,C错误。D明显错误。
2.选B 本题考查文化建设的措施。文化创新的动力是社会实践,排除含有④的选项,故答案选B。
3.选D 本题考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措施。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要加强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坚持科学执政,②正确。推进文化的改革发展,需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④正确。推进文化的改革发展,需要大力发展各项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①错误。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是思想道德建设,③错误。
4.选B 本题考查文化建设的方向、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等知识。①错误,经济和科技实力是国际竞争力的基础。④错误,培养四有公民、提高两个素质是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
5.选A 本题主要考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地位。B不符合题意,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集中体现。C不符合题意。道德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D错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引领文化前进方向的旗帜。
6.选B 本题考查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相关知识。食品安全问题发生在经济领域,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既要靠道德的力量,又要靠法律的强制力,①②④符合题意。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③观点不科学。
7.选C 本题考查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的必要性。①③④都有利于解决食品安全问题。②与题意无关。
8.选C 本题考查思想道德建设。雷锋精神之所以能够实现“出口”是因为良好的道德品质是人类共同的追求,才使其传播到世界各地,C正确。A、D错误,B与题干构不成因果关系。
9.选C 本题考查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是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故选C。其它选项不符合题意。
10.选C 本题主要考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③不符合题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④错误,美德属于精神资源,不是物质资源。
11.选C 本题考查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的关系。通过读书,塑造真善美、形成高尚的道德,体现了加强科学文化修养有利于提高道德修养,C符合题意。
12.选A 本题考查的是和谐文化。爱心捐赠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新时代的具体表现,①②符合题意。③扩大了爱心捐赠活动的作用。思想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故④不符合题意。
13.解析:首先总概广东利用专项资金支持文化改革的意义,然后分别指出具体措施的积极意义。
答案:(1)广东利用专项资金支持文化改革发展,有助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育“四有”公民,提高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7分)
(2)广东支持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推动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有助于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6分)
(3)广东支持思想道德建设,有助于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7分)
14.解析:本题回答时要从提高文化修养与道德修养、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脚踏实地、重在行动等方面回答。
答案:(1)不断提高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5分)
(2)在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基础上,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改造主观世界,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5分)
(3)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5分)
(4)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自觉接受先进文化的陶冶,使自己的思想道德境界不断升华,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不断提高。(5分)
第三篇:高中政治_生活与哲学复习提纲_新人教必修4
《生活与哲学》复习提纲 新人教必修四
一、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世界观: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哲学:哲学家依据一定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把不自觉的、不系统的世界观加以理论化、系统化而形成的思想体系。
2、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着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3、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1)区别:哲学是人类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的各种知识进行概括、总结和反思的一门学问。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和奥秘,哲学则对个别的规律和特性进行新的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2)联系:①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②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4、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两方面的内容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简单地说,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两个方面: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5、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6、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 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决定物质。
7、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标准。
8、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自然科学基础和理论来源
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
自然科学基础: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
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9、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
毛泽东思想:精髓是实事求是,活的灵魂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邓小平理论:主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二、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10、辨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11、自然界的物质性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哲学上的运动概念及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运动→物质:任何具体的物质形态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限发展的。
方法论意义:坚持在实践中不断追求真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
三、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特征
25、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及其方法论
(1)联系具有普遍性。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每一个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学会用联系的观看问题
(2)联系具有客观性。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切忌主观随意性。(3)联系具有多样性。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26、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及其指导意义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
整体和部分是相互区别的:
(1)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
(2)整体和部分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各不相同。整体居于指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整体和部分又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
(1)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2)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能成其为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
方法论: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既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从整体出发,把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进行考察,统筹考虑,优化组合,最终形成关于这一事物的完整准确的认识。
★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另一个总特征
27、发展的普遍性
世界是发展的,人类社会是发展的,人的认识是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28、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9、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我们既要看到光明的前途,对未来充满信心,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在曲折的道路上获得成功。30、量变、质变的含义
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过程中两种不同的状态。
量变: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
质变: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使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一种根本的、显著的变化。
31、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及其指导意义(方法论)
辩证关系: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
方面,后者是矛盾的次要方面。
辩证关系:事物的性质主要是要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39、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
两点论: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
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重点论: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
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抓住主流。40、辩证否定的含义及实质
含义: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实质:“扬弃”。
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促使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它总是吸取、保留和改造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41、坚持辩证否定观,树立创新意识
怎样理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 ①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我们既要尊重书本知识,尊重权威,又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
②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③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创新是对既有理论、实践的突破,要创新就要有批判和发展。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要求我们,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这是我们事业不断取得成功的关键。
42、创新对社会的作用: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43、自觉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1)唯物辩证法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它要求人们在观察和分析问题时,要从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人手,不能只看到一个个孤立的事物;要把事物的现状与它的过去和将来联系起来考察;既要看到事物位置的移动和数量的增减,更要看到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和发展;在分析事物发展的原因时,要着重抓住事物发展的内部矛盾(内因),又不忽视事物发展的外部矛盾(外因)。
(2)形而上学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只看到一个个孤立的事物,而看不到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只看到事物的现状,看不到事物的过去和将来,或者只看到事物数量的变化和场所的变更,看不到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只看到事物的某一方面,看不到事物的整体;只看到事物发展的外部条件,看不到事物发展的根据。
(3)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和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正确认识事物和处理一切矛盾的关键。
(4)唯物辩证法的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和对立统一规律,要求我们把科学发展观的科学
革命胜利并成功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
52、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是指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
53、人的价值的内涵与评价 内涵: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所属的社会、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
评价: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主要是看他的贡献,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
54、价值观及其对人们行为的导向作用
价值观: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会形成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导向作用: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55、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当个人的利益与他人利益发生冲突时,要善于从不同角度思考利益,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正当选择;
当个人的利益与社会、集体和他人没有冲突时,要把个人、集体、社会三者的统一作为自己选择的标准,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衡取其轻。
56、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与途径:(1)坚持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2)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3)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①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②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③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有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第四篇:高中政治单元质量检测卷(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3教案
单元质量检测卷(四)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48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48分)1.《我想和你唱》是湖南卫视的一档大型互动音乐综艺节目,该节目每期会邀请三位歌手与爱好者合唱,爱好者们可通过芒果TV、唱吧等软件参加合唱,并有机会参与现场录制,和歌手同台演唱。这一节目播出之后收到了几乎零差评的良好效果。其成功在于()①顺应“互联网+”大发展的潮流,拥抱新媒体 ②以创新为基础,摒弃传统,革故鼎新 ③面向广大人民,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 ④立足市场需求,实现了经济效益最大化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摒弃传统”说法错误,故排除②;材料未体现经济效益,故排除④;节目通过唱吧等软件媒介吸引普通百姓展示自我,体现了其顺应“互联网+”大发展的潮流,以及面向广大人民,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故①③正确。故本题答案选A。
答案:A
2.“卷珠帘,倚高阁,觥筹交错,浮生若梦„„”歌曲《卷珠帘》旋律婉转悠扬,歌词诗意缠绵,有着浓浓的中国古风,在央视《中国好歌曲》一炮走红,并成功登上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该歌曲的成功缘于它()①民族特色鲜明,能够激发观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②创新艺术形式,保障了人们的基本文化权益 ③巧借大众传媒,成功实现了自身的商业价值 ④文化底蕴深厚,能够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题中没有体现艺术形式的创新,故②不符合题意;题中也未体现其商业价值,③不符合题意。故选C。
答案:C
3.“唧唧复唧唧,木兰啃烧鸡„„”某喜剧演员以颠覆性的形象出演巾帼英雄花木兰,在小品《木兰从军》中,她将中国古代巾帼英雄花木兰恶搞成贪吃、不孝、贪生怕死的傻大妞形象,引起众多网友和观众不满。这说明()①我国文化市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创新 ②人民大众真正需要的是先进的、健康有益的 1 文化 ③我国文化市场需要加强管理,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④文艺创作需要适应人们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文化需求特点
A.③④ B.②③ C.①② D.①④
解析:材料中描述了当前一部文化作品否定基本的历史事实,为了吸引眼球颠覆历史,这是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是文化市场自发性的体现,这与文化创新是背道而驰的,需要加强管理和引导,③正确,①错误;这一做法引起众多观众的不满,说明人民大众真正需要的是先进的、健康有益的文化,②符合题意;材料并未强调文化创作的多样性,④不选。故本题答案选B。
答案:B
4.国家针对目前在大众文化强烈的通俗性和商业性的引导下,国内有些文化作品、文艺节目降低自身的品位,造成文化消费庸俗化的情况,提出深化我国文化体制改革,要“坚决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风”。抵制“三俗”必须()A.正确引导,鼓励生产健康有益的文化作品 B.严格管理,限制文化作品的商业化 C.加强打击,取缔流行性娱乐文化作品 D.加快创作,使文化作品符合所有人的需要
解析:B说法错误,不能限制文化作品商业化;C说法错误,流行性娱乐文化作品不一定都是有害的;D说法错误,因为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需要。故选A。
答案:A
5.一家网站就山寨文化做过一次调查,结果显示:38.7%的人认为复制是山寨文化的核心内容或代名词,冒牌(33.7%)、剽窃(30.0%)、劣质(24.9%)等词也成为公众对山寨文化核心内容的理解。与此同时,40.8%的人认为山寨文化是一种创新,它迫使庙堂文化、庙堂产品更加注意自己产品的平民化。这说明()①流行文化是经典文化的基础 ②草根文化与精英文化是相对立的 ③多元文化相互交织、相互激荡 ④人们的文化需求是多层次、多样性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解析:①表述错误,②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选C。答案:C
6.《故宫日历》通过大量故宫藏品图片,让普通民众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千年风景;节气、物候、时令要素的增加,也让现代人重新感受传统文化之美。2017年的日历发行仅一个月就占据了各大书店和电商图书销售榜前列。《故宫日历》()①提高了文物收藏价值,保障了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②弘扬了民族精神,彰显了中华文 化的包容性 ③满足了大众的审美需求,滋养了人们的精神世界 ④把握了市场脉搏,激发了人们的文化自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材料中《故宫日历》是一种展现古代风景和传统文化之美的商品,并不能提高文物的收藏价值,也不能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排除①,也没有体现民族精神或者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排除②;《故宫日历》的畅销,说明了它能满足大众审美,也把握了市场脉搏,它让现代人感受到了传统之美,能滋养人们精神世界,并且激发文化自信,③④适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D。
答案:D
7.在当前流动社会的影响下,广大农村的留守儿童成为“精神孤独的长跑者”,他们有很多困惑,却没人可以交流;他们渴望亲情,却没有可以倾诉的对象,忍受着与其年龄极不相符的孤单、无助。要让更多阳光照进留守儿童的精神世界,应该()①发展农村经济,满足留守儿童的物质需求 ②提高社会关注度,开展爱心陪伴关护活动 ③发展农村教育,提高留守儿童文化修养 ④加强亲子沟通,及时疏导留守儿童心理问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广大农村的留守儿童成为“精神孤独的长跑者”,要让更多阳光照进留守儿童的精神世界,应该提高社会关注度,开展爱心陪伴关护活动,加强亲子沟通,及时疏导留守儿童心理问题,②④正确且适合题意;物质需求与精神世界不符,排除①;材料强调关注留守儿童的精神世界并未涉及提高留守儿童文化修养,排除③;故本题答案选C。
答案:C 8.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推出的《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系列节目,聚焦我国正在遗失的方言、工匠、地名、民间艺术、职业等70个领域。以人文视角呈现文化流变,以“广播纪录片”的形式雕刻文化印记。这一节目的推出有助于()①传承民族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和自觉 ②奏响主旋律,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③提高听众辨别能力,区分先进与落后文化 ④展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维护文化多样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消失的文化印记,属于中华传统文化,因此材料中节目的推出,有利于传承民族文化,展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增强文化自觉和自信,故①④符合题意。②说法错误,主旋律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③说法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C。
答案:C
9.为确保2017年春节期间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发展,营造健康向上、安定祥和的节日气氛,全国各地纷纷开展了文化市场专项整治活动,有效净化了节日文化市场。这表明()A.发展大众文化必须提倡多样化原则 B.发展文化产业应该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
C.文化产业的发展要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结合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该与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相适应
解析:发展文化产业应当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排除B项。A项不合题意。D项颠倒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关系。故选C。
答案:C
10.中华民族是一个乐善好施的民族,慈善思想源远流长、历久弥新。有学者认为善行有三:一为利他图报,以谋名利;二为利他为乐,自我满足;三为利他无欲,自觉自然。为了更好地弘扬慈善精神,营造人人乐善的社会氛围,我们应该()①践行友善价值观,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②唱响社会主旋律,避免思想认识上的差异 ③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 ④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提高自身的道德境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乐善好施的慈善精神是一种高尚的思想道德修养,因此弘扬慈善精神我们应该践行友善的价值观,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弘扬传统美德,提高自身道德修养,①④符合题意;人们在思想认识上肯定会有差异的,我们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求同存异,因此②错误;材料强调的是提高思想道德修养而非科学文化修养,③不选。故本题答案选B。
答案:B
11.公益广告“邻里守望”号召大家从身边做起,关爱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农民工和残障人士,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对公民来说,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有利于()A.投身社会实践,提高科学文化修养 B.形成尊老爱幼、互爱互助社会风尚 C.建设文化强国,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D.提高道德素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解析:上述材料的主体是公民,志愿服务活动开展的意义是提高道德素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故D符合题意。A不合题意,志愿服务活动侧重的是道德素质,而不是科学文化修养;B是社会角度,C是国家角度,均不合题意。故选D。
答案:D
12.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青年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青年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并身体力行大力将其推广到全社会去。这表明()①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 ②良好思想道德修养对人生道路选择具有导向作用 ③加强自身修养必须脚踏实地、重在行动 ④培育“四有”公民是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表明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导向作用;“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表明加强自身修养必须脚踏实地,②③与题意相符。
答案:C
13.近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出《关于广播电视节目和广告中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通知》,该通知指出,随意篡改、乱用成语,把“尽善尽美”改为“晋善晋美”,把“刻不容缓”改为“咳不容缓”等等,这些做法不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相违背,对社会公众尤其是未成年人会产生误导,必须坚决予以纠正。广电总局这一做法()①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需要 ②是树立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净化语言环境的具体措施 ③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文化需求,保障人民权益
④是对文化市场加强管理正确引导,自觉抵制落后、腐朽文化的侵蚀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④中“抵制落后、腐朽文化的侵蚀”不符合题意,篡改、乱用成语不属于落后、腐朽文化。篡改、乱用成语会对人们产生误导,广电总局的做法有利于维护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但不是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文化需求,③不选。
答案:A
14.北宋著名哲学家张载说过“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人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启示我们,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必须()A.加强管理、正确引导、反对西化、展望未来 B.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兼容并包、创新发展 C.履行责任、服务大众、继承传统、展望未来 D.推陈出新、求同存异、以我为主、引领风尚
解析:材料给我们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启示就是履行责任、服务大众、继承传统、展望未来。所以,C符合题意。A、B、D都不符合题意,故选C。
答案:C
15.目前,中国已经进入了从国家战略层面尚美、求美,从社会层面发现美、弘扬美,从个体内心认同美、追求美的时代。这需要我们()①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②发挥美育在文化传播中的决定作用 ③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④抓住传统美德教育这一中心环节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②④观点错误,美育在文化传播中不起决定作用,传统美德教育也不是中心环节。故选A。
答案:A
16.明代思想家薛瑄曾将廉者分为三等:见理明而不妄取者为上,尚名节而不苟取者次之,畏法律保禄位而不敢取者再次之。“不妄、不苟、不敢”这一理念给我们的启示是()①应树立廉洁文化的自觉性 ②应以传统廉政思想为修廉的根本 ③要提高自身思想道德修养 ④要坚守传统的名节观和价值取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传统文化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传统的廉政思想”以及“传统的名节观”等属于传统文化,其中有精华也有糟粕,故②④表述不科学,故不能入选。故选B。
答案:B
17.中央电视台推出特别节目《大国工匠》,讲述实现中国梦征程中劳动者的故事,讴歌中国工人的精湛技艺和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和极致的“工匠精神”。弘扬“工匠精神”的时代价值在于()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理论依据 ②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添时代内涵 ③为我国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现实路径 ④为实现制造强国的中国梦提供重要的精神支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从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弘扬“工匠精神”时代价值在于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添时代内涵,为实现制造强国的中国梦提供重要的精神支持,②④符合题意,①③与材料不符,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
答案:C
18.近年来,全国各地纷纷开展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表彰道德模范,学习先进人物。这一做法()①有利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公民道德素养 ②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的根本保证 ③有利于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 ④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解析:表彰道德模范,学习先进人物具有多方面的意义,①③正确。坚持党的领导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的根本保证,培育“四有”公民,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②④错误。故选D。
答案:D
19.乡贤文化是浙江省的一张亮丽的名片,S市利用丰富的乡贤文化资源,广泛传播和 颂扬优秀的乡贤精神,使乡贤文化渗透到各城乡居民的精神生活中,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这说明()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②文化建设需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③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宝贵资源 ④传统道德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乡贤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而后也推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①错误,因果倒置;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而非传统道德,故④错;该市充分利用本市丰富的乡贤文化资源,传播乡贤精神,说明文化建设需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与自信,②符合题意;乡贤文化渗透到各城乡居民的精神生活中,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说明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宝贵资源,③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C。
答案:C
20.据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已成最大建筑资源浪费国,每年装修浪费达300多亿元;中国奢侈品消费发展迅猛;中国城市生态建设华而不实的“绿皮”化„„“反对浪费·厉行节约”已然成为全社会大力倡导的美德。从文化生活角度看,遏制“中国式浪费”需要每一位公民()①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弘扬主旋律 ②开展健康文化活动,培育节俭文明风尚 ③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提升文化素养 ④倡导传统道德取向,提高思想道德修养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③
解析:①是从国家角度来谈的,不符合题意;④应该倡导传统美德,不是传统道德,不选;作为公民应该参加健康文化活动,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②③符合题意,故选D。
答案:D
21.发展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是因为优秀网络文化可以()①引领社会风尚,决定社会发展 ②传播社会文明,提供精神力量 ③弘扬核心价值,营造良好氛围 ④坚持多元指导,突出主流意识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决定社会发展的是客观规律,而非优秀文化,①不选;④错误,我们发展的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指导思想是“一元”。
答案:B
22.漫画《“盲道”还是“忙道”》告诉我们()7
①公民的思想道德修养亟待提高 ②公民的社会公德意识尚需加强 ③公民的科学文化水平依然较低 ④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必须加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漫画强调的是公民的道德素质低下,乱占盲道,应该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加强社会公德,①②均符合题意。公民的道德素质低下,与公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加强物质文明建设无直接关系,③④不符合题意。
答案:A
23.文艺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民族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2015年9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了《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应当()①唱响主旋律,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 ②发挥文化市场的引领作用,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 ③坚持向实践学习,不断进行生活的积累和艺术的提炼 ④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追求社会价值和市场价值的统一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解析:文化市场具有自发性的缺陷,因此②观点错误;④错误,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应该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追求社会价值和市场价值的统一。
答案:C
24.公益广告《我是谁》讲述了6位平凡的基层党员,在各自岗位上兢兢业业、尽职尽责、无私奉献的故事,用温暖朴实的镜头语言传递出“我是中国共产党,我一直就在你身边”的理念,这则公益广告一经电视播出就获得了网友的一致好评,一时“圈粉”无数。该则公益广告的成功给我们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启示是()①要注重传播手段和传播形式的创新 ②要汲取其他民族优秀文化的长处 ③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④要把弘扬优良传统作为基本任务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本题考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我是谁》公益广告运用了大众传媒来宣传中国共产党的理念,立足于平凡人物,坚持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故取得了成功,①③符合题意,②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任务,④说法错误。
答案:A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2分)
二、非选择题(共52分)25.(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诗词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成为中华文化一绝。在我国不同时代都有不同的绝美诗词,或浪漫、或写实、或唯美、或伤感,不知不觉让人流连在其唯美意境中。其中,具有鲜明时代感、人民性的《诗经》,为后世文学创作奠定了人文基础和艺术底蕴;富有地方文化独特风采的《楚辞》以新诗体的形式出现;思想性和艺术性高度统一的《孔雀东南飞》,被誉为长诗之圣„„有寒门文人创造的抒情短诗;有书写个人理想抱负、为后世称道的“建安风骨”;还有山水田园诗、边塞诗;也有深爱祖国、抒发报国之志、书写故国之思和亡国之痛的时代强音;有成为一代文学标志的宋词„„
《中国诗词大会》以“上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力求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带动全民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创新的赛制和评判标准,增加了赛事的戏剧性。节目组还全程运用移动端推动节目多屏传播,吸引观众与场上选手同步答题。
节目自今年2月12日首播后,引发广泛热议,“圈粉”无数。选手有用乐观和坚韧的态度面对人生的“无臂学子”彭超,有来自北大理工科的博士生,有成为过擂主的高二学生、中学语文老师和众多大学生„„这让国人看到了中国古诗词能够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希望。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中国古诗词能够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合理性,并说明在文化建设中怎样才能更好发挥中国古诗词“涵养心灵”的作用。(8分)(2)在各种思想文化相互冲击、交汇、融合的今天,请你就如何让国人记住国学经典提两条合理化建议。(2分)解析:第(1)问有两小问,首先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中国古诗词能够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合理性,属于分析说明类的解答题。考生在分析说明时,首先可以从作为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的角度分析说明;然后可以从传统文化的继承性分析说明其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再次可以从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的角度说明其意义;最后从说明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原因的角度说明即可。对于文化建设中如何更好地发挥中国古诗词涵养心灵的作用,考生可以从充分利用大众传媒的角度分析说明加强传播;其次可以从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的角度说明营造文化氛围;再次可以从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的角度说明依靠的力量;最后可以从创新的角度说明要结合当今时代的形势和要求,从内容到形式进行创新即可。第(2)问合理化建议从“今天让国人记住国学经典”角度出发。
答案:(1)①中国古诗词是与西方文学艺术风格迥异的东方文学艺术形式之一,作为传 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②中国古诗词属传统文艺,其中蕴藏丰富的文化内涵,承载着优秀传统思想,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③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继承中国古诗词文化,能够对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产生积极影响;④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其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每个人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才能使自己全面发展,更好地创造新生活。(每点1分,学生答到3个点得满分4分)文化建设中要更好地发挥中国古诗词涵养心灵的作用:①充分利用大众传媒能最大限度地超越时空的优势和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传播中国古诗词,扩大其社会影响;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要积极营造有利于中国古诗词“涵养心灵”的文化氛围;③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发挥人民群众在继承和传播中国古诗词文化中的主体作用;④对中国古诗词的思想内容不应照搬照抄,要在充分吸取其智慧营养的基础上,结合当今时代的形势和要求,从内容到形式进行创新。(每点1分,学生答到3个点得满分4分。若学生从其他角度答题可酌情给分)(2)如:传颂国学经典,弘扬中华国粹;诵读诗词经典,吟咏墨香童年;让国学经典伴我终生,等等。(每点1分,共2分。符合条件“今天让国人记住国学经典”即可)26.(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年来,电视娱乐节目越来越多,越做越火,丰富了荧屏,给老百姓带来了许多欢乐。但与此同时,由于过分追求收视率,不少娱乐节目走向庸俗、低俗的倾向十分明显。低俗化的结果,就是丧失电视的文化本性。令电视从业者进一步盲目追求收视率,令有文化的观众疏离电视,进而导致民族文化传播途径趋于狭隘,还让老百姓思想懒惰,沉没在低级的娱乐状态中。
材料二 中国媒体的基本职责应该是传承文明、进行人文教化。许多专家建议主管部门应尽早在我国开展媒体教育,指导观众增进对媒体的认识。用批判的态度去接触、分析媒体信息。这不但涉及青少年的素质提高和健康成长,还涉及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如果广大观众尤其是青少年自身的素质提高了,就能够自觉地抵制低俗化的东西。
(1)材料一反映了当前文化生活中的什么现象?原因是什么?(7分)(2)结合材料二,谈谈如何解决文化低俗化这一问题。(9分)解析:第(1)问考查课本基础知识,从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角度分析即可。第(2)问要注意从国家、媒体、个人等不同角度进行分析。
答案:(1)①材料一反映了当前文化生活中的“喜”与“忧”。(2分)②原因: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给文化生活带来了可喜的现象。但是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媒体片面的追求收视率以求获得高经济效益而不顾及自身的基本职责,也引起了令人忧虑的现象。(5分)(2)①国家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发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 化,弘扬主旋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要加强管理,正确引导。(3分)②作为媒体,要增强责任意识和职业道德意识,切实履行其传承文化的义务。(3分)③作为个人,要提高辨别低俗文化、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眼力;增强抵御低俗文化、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能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做出正确的文化选择。(3分)27.(11分)中华民族自古就有乐善好施、守望相助的优良传统。阅读材料,完成要求。材料 中国慈善伦理思想有着深远的文化血脉,内容丰富。儒家以仁义为基础,认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道家以行善积德为核心,认为“积德累功,慈心于物”“矜孤恤寡,敬老怀幼”“乐以养人,周穷救急”等;佛家以慈悲为善为宗旨,认为“慈”是指以慈爱之心给人以幸福,“悲”则指以怜悯之心祓除人的痛苦;墨家以兼爱为核心,认为“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慈善法立足国情,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发展了中国慈善理论,在慈善伦理规范体系中注入法治的理念、平等的精神。慈善法拓展了慈善活动的范围,既包括传统的扶贫、济困、救灾,也包括促进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发展的公益活动,同时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公益活动也纳入其中。
(1)慈善法体现了慈善文化的继承性和发展性的统一。请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加以说明。(9分)(2)某校在师生中开展“关注贫困留守儿童”公益活动,你认为可以从哪些方面参与?请就此写出两条具体措施。(所提的措施要围绕主题,切实可行)(2分)解析:本题考查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文化的创新。第(1)问,结合材料“立足国情”“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发展了中国慈善理论,在慈善伦理规范体系中注入法治的理念、平等的精神”“慈善法拓展了慈善活动的范围„„等事业发展的公益活动”,可从立足国情、继承传统、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创新等角度组织答案。第(2)问属于开放式主观题,要注意参与活动的主体、对象、活动主题,建议要切实可行。
答案:(1)①慈善法坚持中国慈善伦理思想与现代法治文明的统一。它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承接了中国慈善伦理思想的文化血脉,汲取了其丰厚营养。同时,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注入法治的理念、平等的精神,强化了友善的价值追求,丰富了慈善的文化内涵。(5分)②它立足国情,把优秀传统慈善伦理思想法制化,创新了慈善文化的形式。(2分)③它拓展了慈善活动的范围,为践行慈善文化提供了新途径。(2分)(2)示例:①通过学校向留守儿童捐献书籍。帮助当地的中小学生拓宽视野,增长知识。②建议学校团委与某贫困留守儿童结帮扶对子,开展“一帮一”活动。(每点1分,共2分)28.(15分)中央电视台关于校训的系列报道——“校训是什么”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很多网民纷纷晒出自己母校的校训,在考校中溯源,在品鉴中感慨。比如,清华大学“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的校训出自《易经》;东南大学“止于至善”的校训出自《大学》;中山大学“博学 审问 慎思 明辨 笃行”的校训源于《中庸》;香港中文大学“博文约礼”的校训则出自《论语》。可见,校训就是中国文化在现代社会的积淀、传承和弘扬,是中国核心价值观的体现。
校训是一所学校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的凝练表达,既沉淀着长期形成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又标注着鲜明的时代气质。校训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对于不少学生来说,校训影响着他做人做事的态度,影响着他对自己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思考。今天,校训传递的价值理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挖掘校训的价值内涵和文化底蕴正是新时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方面。
(1)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开展重温校训活动能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的原因。(9分)(2)请你根据材料,从“文化生活”角度为开展好重温校训活动分别从国家、学校、学生角度提出一点合理化建议并指出其依据。(6分)解析:第(1)问以重温校训活动为背景,考查学生对所学的文化生活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做好此题首先要求学生全面准确理解课本知识,然后认真分析材料和问题,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对接相关理论。
第(2)问为开放性试题,只要言之有理即可。但做好此题需把握两个要求:一是要注意三个主体,即国家、学校和学生;二是要回答建议的依据。国家可以从文化传播手段、途径回答;学校可以从教学内容、教学活动角度回答;学生可以从提高修养、参加实践的角度回答。组织答案时要注意建议与依据要保持一致。
答案:(1)①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开展重温校训活动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3分)②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重温校训可以更好地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增强民族凝聚力。(3分)③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重温校训有利于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促进文化发展,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3分)(2)国家:①要利用广播电视等媒体进行宣传。大众传媒具有强大的传递、沟通、共享功能,已经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②将一些校训进行汇集整理并出版发行。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2分)学校:开展好重温校训的具体活动,引导青少年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教育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2分)学生:提高自身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脚踏实地、重在行动,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做新时期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人民群众是文化传承和创新的主体。(2分)
第五篇:2018高中政治专题91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同步3
第九课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第1课时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答案之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1.“全盘西化”或彻底复辟,只有在一个条件下才是正当的,亦即通过程序规范的民众选择。然而,只要经过这样的选择,上述两种取向皆是不可能的。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这是因为“全盘西化”或彻底复辟
①都无法使中华文化走向复兴之路 ②都不能解决中国文化的去向问题 ③都是对民主与科学的大旗的背离 ④都犯了“民族虚无主义”的错误 A.①④ 【答案】B
B.①②
C.①③
D.②③
【考点】“全盘西化”论和“文化复古主义” 【难度】较难
2.清泉永远比淤泥更值得拥有,光明永远比黑暗更值得歌颂。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提高阅读生活的能力,善于在幽微处发现美善、在阴影中看取光明,不做徘徊边缘的观望者、讥谗社会的抱怨者、无病呻吟的悲观者。这段话告诉我们
①歌颂社会上的美好事物比揭露丑恶事物更加重要 ②为社会、为读者提供正能量是文艺工作者的职责 ③让人从文化作品中感到快乐是创作者的根本任务 ④引导人们向美、向善是文艺工作者的使命所在 A.①② 【答案】B 【解析】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提高阅读生活的能力,善于在幽微处发现美善、在阴影中看取光明,这告诉我们为社会、为读者提供正能量是文艺工作者的职责,引导人们向美、向善是文艺工作者的使命所在,②④符合题意;①③说法明显错误,排除。故选B。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难度】一般
3.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必然要求。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①有利于继承中华传统文化 ②要加强对他国进行文化渗透 ③应与我国深厚文化底蕴相匹配 ④要把社会效益放在文化发展首位 A.①③ 【答案】C
B.①②
C.③④
D.①④
【考点】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难度】较难
4.文化休克是指一个人处于一种社会性隔离,而产生焦虑、抑郁的心理状态。这种现象的产生常常是由于突然处于异己文化生活环境或者是在长期脱离原有的文化生活环境后,又回到自己原有文化生活环境;也可以是由于同时分别忠诚于两种或多种文化心理时产生的。文化休克会极大阻碍社会的和谐与发展。有效预防文化休克,要求我们
①树立民族文化自觉和自信,增强抵御外来思想文化的能力 ②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文化强国 ③用当代中华文化之“魂”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 ④支持先进、健康有益文化的同时,改造落后、腐朽文化 A.①② 【答案】C 【解析】材料体现了有效预防文化休克,要求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文化强国,用当代中华文化之“魂”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②③符合题意;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材料未涉及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①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落后、腐朽文化,④不符合题意。故选C。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文化强国 【难度】一般
5.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我们党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深刻总结文化建设历史经验,着眼于推动我国文化长远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战略举措。由此可知,这一重大战略思想和战略举措
①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相适应 ②是传承和创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客观要求 ③是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的指导思想 ④与我国深厚文化底蕴和丰富文化资源相匹配 A.①② 【答案】B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考点】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原因 【难度】一般
6.2016年11月18日,中国企业文化促进会在四川遂宁召开研讨会和工作年会。会议指出,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企业文化,为企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企业文化
①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思想指导 ②具有民族性、大众性和科学性特点 ③来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④以满足人民的文化需求为宏伟目标 A.①② 【答案】A 【解析】在当代中国,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①②符合题意。文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化来源于社会实践,③观点错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宏伟目标,排除④。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 【难度】一般
7.当前,我国文化领域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社会思想更加多样、社会价值更加多元、社会思潮更加多变。面对这种广泛而深刻的变革,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道路必须
①坚决抵制封建纲常等腐朽文化影响 ②坚持百花齐放和百家争鸣的方针 ③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④倡导用多元化思想指导文化发展 A.①② 【答案】D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考点】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的要求 【难度】一般
8.中国古代哲学和艺术对西方的影响举世公认。儒家、道家、禅宗等的思想理论,一直影响着从启蒙运动时代至今的西方思想界。文学艺术的影响力尤为显著。元杂剧在18世纪曾一度风靡欧洲,借用中国素材来创作戏剧在欧洲成为时尚。这说明
A.中国文化曾深刻影响西方文化,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 B.中国文化走过了从自信到自卑再到自信的历程
C.只有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才能进一步培养文化自信 D.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答案】A 【解析】“中国古代哲学和艺术对西方的影响举世公认”说明了A。材料中没有涉及中华文化的没落,也就无所谓“自卑”,B排除;材料没有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文化自信的关系,C排除;材料没有涉及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关系,D排除。【考点】文化自信 【难度】一般
9.当前,面对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交融、相互激荡的现象,我们只有深刻认识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正确把握文化发展规律,才能在人们思想多样、价值观念多元的情况下坚守自己的价值观,从而使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交流中保持独立,不被淹没。否则,我们的民族文化就有被西方文化销蚀的危险。这主要说明,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
A.有利于增强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 B.有利于维护我国的文化安全 C.有利于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D.有利于增强中华文化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答案】B 【解析】由“在世界文化交流中保持独立……我们的民族文化就有被西方文化销蚀的危险”这个关键信息可知本题涉及的是文化安全问题,B符合题意。
【考点】文化自觉、文化安全 【难度】较难
10.2017年4月1日,“开天辟地——中华创世神话”文艺创作与文化传播工程推进会在上海举行。该工程将在梳理研究中华神话资料、考古发现和各民族民间传说的基础上,创作一批体现中华文化精髓、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文学、舞台、影视、美术作品。此举旨在
①创造优秀文化产品,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②挖掘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 ③增强文化软实力,抵制外来文化在我国的传播 ④增强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A.①③ 【答案】C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考点】文化创新、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难度】较难
11.美国“纽约书评”网刊发文章指出,中国城市已丧失大部分本土特色,惹眼建筑几乎都是外国人设计或抄袭外国风格。赝品仍在中国有吸引力的部分原因在于中国人缺乏对本国文化的自信。从《文化生活》角度看,材料启示我们要
①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②学习西方先进文化
③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
④充分肯定自身文化价值 A.①② 【答案】B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城市建筑盲目照搬国外样式,失去本民族特色,其文化根源在于民族虚无主义,缺乏文化自信和创造活力。①④符合题意,②③不符合材料主旨。
【考点】文化自信 【难度】一般
12.某古镇依托自身悠久的传统民间文化,形成了以特色民俗文化为内容、以传统建筑和自然生态环境为载体、以原汁原味为亮点的民俗文化旅游经济圈,逐渐走出了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发展之路。这启示我们,要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必须
①紧紧抓住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②增强自身文化生命力,提高地方文化的创造活力 ③依托天然的自然资源,延续地方传统习俗和民俗 ④认同自身文化的价值,注重对本地优秀文化的传承 A.①② 【答案】B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考点】文化自觉、文化自信 【难度】一般
二、非选择题
1.《人民日报》载文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断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1)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为什么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2)简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之间的关系。【答案】(1)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这个路径,是由我国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是由继承和创新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要求决定的,是由我国文化自身发展规律和人民群众根本意愿决定的,是由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实需要决定的。
(2)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路径和目标的关系。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宏伟目标。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实现中华文化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考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难度】一般
2.党的十八大报告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明确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目标,并从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四个方面作出新的部署,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1)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请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出合理的建议。【答案】(1)①文化自觉,来自于对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②文化自信,来自于对时代发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来自于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2)①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②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③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④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⑤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⑥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促繁荣。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等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第(1)问,对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内涵适当变通即可解答。第(2)问,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宏伟目标,由此结合本问知识限定,答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即可。
【考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