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卖拐的营销之道
看小品《卖拐》学营销之道
2001年,春节联欢晚会上,赵本山、高秀敏与范伟的经典小品——《卖拐》,脍炙人口,妇孺皆知。赵本山凭借其三寸不烂之舌,将健康的范伟忽悠的神魂颠倒,最后不仅买下了对自己毫无用处的拐,还对赵本山连声称谢。其搞笑程度自不言而喻。
大家在谴责赵本山昧良心,笑话范伟缺心眼的同时,可以从这个案例当中学到不少的营销手法和策略呢!
首先在《卖拐》中,高秀敏认为“满大街都是腿脚好的,拐怎能卖得出去?”赵本山可不这样看,他针对范伟,创造了一个“需要拐的理由”,这就是创造需求。造需求创造需求是营销的一个高度,笔者认为也是未来营销发展的一个趋势。对于企业来讲,就是竞争太激烈,日子不好过。在买方市场的前提下,创造需求成为企业营销最重要的一课。
创造需求不是脱离现实,而是挖掘、提炼、延伸、深化、创新,是一个更高层次的营销策略。创造需求也是对市场细分理论的一个深度运用。运用得当,必将有效确立一个新的市场区隔地位,并让后来者无法撼动。综观当前营销的现状,基本上还处于满足和停留在现实需求的一个阶段,我们应该及早培养这样的思维方式,探索这样的方法,只有这样,才可能实现营销的突破和提升。
随后针对不同的心理反应阶段运用不同的沟通手段把握消费者心理也是成功的手段之一。这也正是我们在现实的营销活动中需要注意的,切不可轻视和忽视消费者每一个心理细节,只有这样我们的营销沟通才会有效。深刻把握消费心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理智,更需要耐性。除了常用的市场调研手段外,更需要我们在不断的营销活动中重视与消费者的沟通,倾听消费者的意见。赵本山对范伟的心理把握技巧令人叫绝。以“拐卖”的叫喊引起范伟的注意,以“恐吓”、“猜出来历” 和“同病相怜”分别引起范伟的关注、兴趣和信任等等,环环相扣,恰到好处。一是把握消费者的心理活动,二是针对不同的心理反应阶段运用不同的沟通手段。企业在营销活动中,切不可忽视消费者每一个心理细节,这样的营销才有效。
接着除了掌握范伟的心理运用“恐吓”等方式外,赵本山在引导和激发的运用上也是值得玩味的。一系列的引导和激发使得范伟一直跟着赵本山的思路走,让范伟绕进自己有病的这个圈子里。引导和激发其实就是一种“体验营销”方式,本文更愿意把它称为“近距离营销”或者“贴身营销”,在近距离的沟通中,在引导和激发的过程中,带领消费者自动进入心理体验和行动尝试,没有什么比这更具说服力。在营销中,更应该注重这种沟通方式的运用,它将有效弥补单向沟通的缺陷,而且更具威力。
我可以从小品中看到“赵本山”在细节的把握上堪称一绝,观察细致入微。而在整个销售过程的节奏控制上也是恰到好处。策划得好并不预示就能成功,执行尤为关键。本文认为,好的策划如执行不好就等于零,不好的策划如执行到位至少有成功的可能。而细节和节奏控制是执行的两个重要方面,我们一定要重视。
在整个“卖拐”这一系列行为当中,表面上高秀敏只是一个配角人物,但是她却在这一系列行为中起着及其关键的作用。赵本山在销售中正是借助高秀敏的“瞎掺和”,更加取得了范伟的信任。在营销活动中,“借势”就是借助人物、事件等本身的社会效应以达到推广产品的目的,它是一个重要的营销手段,如明星代言、公益营销、热点事件营销等都是比较常见的借势营销方式。但是借势也是一把双刃剑,一定要周密策划,精心设计,否则无异于自杀。
最后的一锤定音正是关键中的关键。营销就是为了“成交”,否则营销就仅仅是一种“艺术”。“赵本山”的成交方法可以称之为“欲擒故纵”法,从收钱到拿车一气呵成。在营销中,一定要记住,沟通也罢,广告也罢,促销也罢,这些都是手段,最终目的都是为了销售,为了“成交”,而且要把握时机,及时成交,否则就是浪费。
看完卖拐,真的感触良多!大家学习的应该是其高明的销售技巧,在营销方法上的一个探讨,一个提炼,仅此而已。而不是其不良的职业道德。
第二篇:营销之道学习心得
营销之道学习心得
自己总是天真的认为开一家公司并非难事,最重要的是资金问题只要有钱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就可以轻轻松松赚钱。本学期我们开始了《营销之道》课程,这门课程曾让我梦想变为现实,开一家属于自己的公司,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让自己的“兵”去征伐天下,自己就可以安安稳稳、舒舒服服的躺着赚钱了,可是理想总是丰满的,现实总是骨感的。资金问题解决了,但是最终的成果去令人心寒,不仅没能达到我预期效果,而且败得很惨很惨!通过最后的总结最终发现自己忽视了很多因素例如:市场因素、产品开发预期成本、合理的销售渠道、以及团队之间的合作等等。这些因素没有够及时的解决导致我们接连不断的出现危机向银行贷款、再次贷款、最终导致公司破产!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这门课程自己深有感悟,虽然它只是一个模拟游戏,但是它呈现的却是一个完整的市场,商场如战场自己稍不留神、忽视了某一点有可能就是倾家荡产的惨败,这顶皇冠的帽子不好戴,虽然给了你让众人瞩目的荣誉,同时也给了你凡人所不能承受的压力!
我们这一组在赛前的总体规划是平稳经营,稳中求胜。我们这一组最大特点就是相对保守,我们的相对保守在开始时带来了与其他小组的差距,在比赛当中我们运用这个保守,换而言之就是理智,该出手时还是要出手的,不盲目跟风不恶性竞争,求稳妥经营,这是我们最初的计划。我很荣幸的担任了本公司的CEO,可以说是手握大权、单肩荣辱,心中油然而生一种自豪感。游戏开始了,经过一季度的试营,我们认为多开发一些市场有利于以后进一步发展,及时前期亏损了,在后面的有效决策和管理下,还是有很大的利润空间的,于是我们一次性开发了华南、华中、华东、国际市场野心勃勃的我们相继又开发了互联网,过多的市场开发导致后期产品进一步开发时的资金短缺。而且刚开始设计了两款手机进行第一季度生产并销售,想率先占领市场,而这两款产品科技含量不高,生产成本不是很高,导致了负责市场部的同学觉得资金过多,在最后决策前夕临时增加了2万广告,进一步导致了后期资金不足。第一期大体上便是如此。以倒数第三的成绩进入了第二季度,在本季度对游戏规则的不熟悉而导致了严重的决策失误,而奠定了过早的破产,在华东和华南开设了专卖店,虽然配备了销售人员以及产品,但是却忘记了对专卖店进行装修,而在游戏规则中却很无情地规定了没有装修的专卖店是无法进行销售的真是“赔了妻子又折兵”无奈啊!在后面进一步的分析中,我们也发现了产品的定价过高,超过了人们的预期范围,也是线下颗粒无收的很重要的原因。由于急功近利,在产品定价方面出了问题,没有得到足够的市场份额,使产品卖不出去,导致大量的产品库存,这也将使我们的权益降到了低谷。眼看就快功亏一匮,面临破产的时候,我们申请了10万元贷款,来缓解公司的资金不足。在第三季度后,我们吸取了上两期的失败的原因,认真研究决策,在对专卖店进行专修后很无奈地发现了几乎无法生产新的产品,对华中和国际市场的成功开发只能划上个无奈的句号了。在配送了少的可怜的新产品后,制定了很便宜的价格,只希望能够清仓来缓解公司财务危机,但事实却再次打击我们,线下仍然是颗粒无收,公司被动地进行了再次紧急贷款,岌岌可危,破产迫在眉睫。最终,我们还没有回过神就被宣布破产了,迷茫无助的眼神彼此相望,我们这组惨败了!
我们的《营销之道》模拟最终结束了。让我对《营销之道》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主要通过模拟来强化我们的管理知识和技能。通过老师的悉心指导和自己的操作接触,确实从中学到好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深切感受到市场是一具瞬息万变的地方,如何做好市场预测和生产销售计划是公司成败的关键问题营销之道》模拟是从现实出发,针对现在企业特有的经营模式,运用实战的方式,让我们参与其中,对可能出现的经营现状和市场前景,应用所学的知识对问题进行剖析,提出个人意见,相互沟通,发挥团队合作能力,有计划、有步骤、有目的,以找出解决方案而更好的为企业服务,最终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通过《营销之道》模拟实训施我深切的感受到现代企业若想做强做大,必须进行合理的企业各种资源的有效利用和规划。
总而言之,这次的《营销之道》实训让我受益匪浅,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与教育,让我对企业个方面有了初步的认识,也更加深了我对自己所学专业的理解,可以把平时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发展了思维,得到了提高,启迪颇深
第三篇:企业文化“忽悠”人识破“卖拐”假象
中国民营企业的文化软肋:
把企业文化理解成CIS是形而上学
我们在与很多企业访谈中,很多企业领导者言必称“企业文化”,但是我们看到他自己管理的单位也只不过是悬挂了几句口号,更多的企业领导者将CIS理解成为企业文化,甚至将CIS凌驾于企业文化之上,这样的结果就是使企业文化形式化,让本来就属于企业管理软性因素的企业文化显得更虚。
民营企业一个最严重的问题就在于它的企业文化完全是企业家一个人的文化,其根源就在于一些民营企业家在创业初期时,国内的供需关系造就了企业家的成功,一些民营企业家的发迹是依赖于当时供需关系的颠倒和经济秩序的无序,再一个主观因素就是胆子大,当时的游戏规则是只要胆子大就可以挖上一桶金。但正是这种不经意的成功,也让民营企业家由自信走上了自负的道路。企业文化的一个含义就是企业家个人素质的外化,但是,企业文化的含义远远绝对不仅仅就是企业家个人素质的外化。所以,民营企业的文化软肋在现在的供需关系条件下暴露无疑。
民营企业的“罚款文化”就是民营企业典型的一种文化,罚款的依据就是凭老板的一句话,根本谈不上法制,原因就在于很多民营企业并没有从经验管理走向制度管理,更不用说文化管理了。罚款不是目的,只是一种辅助手段,而自负的民营企业家往往一罚一堆人,但是往往解决不了问题,这种罚款文化导致的是企业人员的高流动率。
所以,经济学中的“倒U曲线”就是中国民营企业的典型发展曲线。“倒U曲线”在经济学中又称“库兹涅茨曲线”。“倒U曲线”现象主要是指企业在原始资本积累和原始创业阶段,其业绩与规模呈现正常的上升趋势,但是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产品和利润达到一定的临界值时,会出现停滞不前甚至于严重的业绩和利润下降趋势,直到消亡这样一种轨迹。“倒U曲线”既可以指企业的产品、销售额和利润,也可以指它的业绩和规模,企业发展的运行轨迹,这种轨迹对于民营企业来说是一种冥冥之中的識语,它的曲线也正是民营企业家从自信、自负到“自杀”的心态与历程的真实写照。
第四篇:赵本山 卖拐三部曲之小品《功夫》剧本
小品《功夫》台词
赵本山:听说他----不当厨师,改防忽悠热线了,竟敢扬言再不上当受骗了,残酷的现实已直逼我心理防线了,今年我要不卖他点啥,承诺三年的话题我就没法跟观众兑现了。徒弟1:师傅,进去吧!
赵:别着急,先拨个骚扰电话。(打电话)通了。你好!
范伟:你好。这里是借你借你一双慧眼防忽悠咨询热线,我是资深上当者老范,凭借多年的上当经验,对你是否被忽悠作出明确判断:有人卖拐,请按1;有人卖车,请按2;有人出脑筋急转弯,请按3;有人卖担架,直接拨110。
赵:你好!
范:你好!
赵:请问您是范师傅吧?
范:你是哪位?
赵:我是„„有一个问题想直接咨询您老一下。
范:恩,你说。
赵:我家有一头老母猪啊,黑地白花的啊,早晨一起来打开家门以每小时80脉的速度向前疯跑,“哐砀”撞树上,死了!
范:撞死了?这头猪的视力是不是有问题呀?
赵:俩眼睛都是1.5的。
范:会不会有什么心理疾病啊?
赵:心理可健康呢!
范:那怎么会撞死呢?
赵:那头猪脑筋不会急转弯呗!
范:我说你这个人不按套路出牌啊!出脑筋急转弯你得按3哪!那既然这样的话,我也咨询你一个问题。
赵:你说。
范:过年了,我们家什么年货也没买,就剩下一头猪和一头驴。你说我是先杀猪呢,还是先杀驴呢?
赵:那你先杀„„(和徒弟讲)给你们两个机会。
徒弟1:先杀驴。
赵:先杀驴。
范:恭喜你,答对了。猪也是这么想的。
赵:小样!悲哀!真让我为你感到悲哀!眼看就要独闯江湖了,这怎么能让我放心的下呢?徒弟2:师傅,先杀猪好了。
赵:那驴也是这么想的!我告诉你,就这个问题,你先杀谁都不好使。我为什么没回答呢?就因为我考虑它是有问题的。看见了吗?他已经从当年的一根筋,现在成长到两头堵了!徒弟1:师傅,他太厉害了,咱回去吧!
赵:不能回去!卖拐,把他忽悠瘸了;卖车,把他忽悠蔫了;在十分钟内不把他摆平,我就没法跟你们俩再当教师爷了。
徒弟齐说:师傅领进门,忽悠在个人!
赵:好。看我的眼色行事,进去!美了他了!
徒弟:请问,范师傅在吗?
范:哪位?请问你们咨询„„(看着赵)哎呀!哎呀!呀!呀!呀!„„这是什么造型啊?
挺别致呀!非常6+7呀?!这当年叱咤风云的大忽悠怎么落到这幅田地啦?苍天呀,大地呀,是那位天使大姐给我出的这口气呀?猪撞树上了,你撞猪上了吧?追尾了是不是啊?咋又改三了呢?
赵:三年了,我都想死你了。
范:忽悠!
赵:我是向你忏悔来了。
范:接着忽悠!
赵:有我徒弟作证。
范:组团忽悠我来了。不好使了,大忽悠。只要我们这些善良的人对你提高警惕了你还会什么?不久会几个脑筋急转弯?地上一个猴,树上七个猴,这是两个猴,也可能八个猴,赵:可能三个猴,还可能九个猴。
范:怎么又变了呢?
赵:怀孕一个猴。
范:有意思吗?
赵:没意思。不是给你弄脑筋急转弯那个初级阶段了,我是向你陪礼道歉来了。三年了,在这个世界最对不起的人就是范厨师。多么好的人。我常跟你们说,你说我骗他干啥?多么忠厚老实,你说我,你打我两下,你下不去手。你骂我两句,你张不开嘴。这样,反正你原谅我也来了,不原谅我也来了,原谅不原谅我都带着诚意扑面而来。
范:呀呀呀!还扑面。你看,忽悠,嘿呀,接着忽悠。
赵:把我搀起来呀。
范:能站起来呀?呀呀呀。走,走两步。走两步,来,走。咳,讹人是不是啊?是不是讹人?大家都看着呢,出现什么意外跟我没关系啊。你老整着悬灯笼干啥?你老站起来呀?有什么事你赶紧说好不好?
赵:你想听吗?
范:我想听。
赵:听完你信吗?
范:你只要站起来我就信。
赵:那你撤吧,我能站起来了。
范:哼,说啊。
赵:说来话长了。记得那是2003年的第一场雪,比2002年的晚了一些。
范:你整歌词干啥呀?有什么事快直接说。
赵:我不跟你玩虚的了,今天我就向你道歉来了。
赵:上货!眼熟吗?
范:这是你忽悠我的那几百块钱呀?
范:分文没动。
范:这是那块表?
赵:戴在手上就没走过字。
范:这,哥----
赵:我们两个恩怨应该了结了吧?还有它,这几年,耽误我们两个之间感情的就是这个罪魁祸首的就是这个轮椅。今天我必须当着你的面,把它砸碎。
徒弟:师傅,不能砸呀。师傅,这轮椅是你老哥俩重归于好的见证呀。
赵:不要乱说,我,不能拉我。
徒弟:师傅,哎哟,师傅!
范:大哥,你要砸就砸我吧。大哥你太有诚意啦!孩子们说得对,它不仅是我们重归于好的见证,更是我以后避免上当的警钟。我收藏了。
赵:不行,学生们花钱给我做的,你怎么能收藏呢?
范:好, 多钱我给呀。
赵:花多少钱啦?
徒弟:两千。
范:我,两千。
赵:我给两千五。
范:我,三千。
赵:我,三千五。
范:我四千。
赵:我五千。
范:成交。
赵:你范厨师。哎哎。
范:你喊的五千,我落的棰,成交!
赵:那不对,你记错了,怎么喊的?
生:我听是范厨师喊的。
范:什么,什么呀?
生:不是,师傅喊的。
赵:乱了乱了。这样啊,谁喊的不要紧。你看,咱们捋一捋,有点乱,谁先喊的。范:我先喊的。
赵:你喊多少?
范:我,两千。
赵:我,两千五。
范:三千。
赵:三千五。
范:四千。
赵:四千五。
范:五千。
赵:你看看,清楚了。
范:哎,有点乱,有点乱。
赵:你再算算。
范:谁也别说话,我自己算,自己捋。
赵:你就自己乱了。
范:你别说话了,两千,两千五,三千,三千五,四千,四千五,五千,哎
赵:你捋反了,两千是你叫的。
范:两千,两千五,三千。
赵:不是。
范:两千,两千五,三千,三千五,四千,四千五,五千。
赵:对呀。
范:哎呀。
生:我记错了,是你喊的。
范:不对,不对,大哥,我喊完四千,你直接喊五千,对不对?
观众:对!
赵:这样啊,乱了。既然咱哥俩,你同意收藏,咱们再喊一次,是不是,听明白这五千到底
是谁喊的。起价多少?
生:两千。
范:我,两千。
赵:(落椎)成交!这回不乱了。
范:你不往上叫了?
赵:我怕又喊乱了。
生:这回是你喊的。
范:哎,那行,别动,别动,这轮椅是我的了,别动,我给钱,两千。
赵:老弟,按理说不应该要钱,但是你要面子,你这个人就要面子,是不是?不应该管你要,但是,但是不给又不是你的性格。
范:给你我就上当了。
赵:上当了?我给你说,压根呀,刚开始我就没想„„
范:改抢了。
赵:你理解错了,我想找你要„„
范:别装了,从你一进屋,你分别用了苦肉计,欲擒故纵计,师徒配合砸车计,稀里糊涂突然落椎计,我只用了一计。
赵:将计就计。
范:送你一计。
赵:走为上计。
范:不送!
赵:失败了,知道因为啥失败吗?这一个厨师不看菜谱,改看上兵法了,撤!
徒弟:(向范)师傅!
范:哎哎师傅师傅
赵:干啥玩意,跪哪去了,我在这呢,干啥你俩,干啥呀?
徒弟:师傅,太对不起了,你这忽悠智商太低了,跟你也学不到啥玩意。你该干啥去,赶紧走吧,一会赶不上二路汽车了,都。
赵:哎呀!
徒弟:师傅在上,受徒儿一拜!
赵:哎呀妈呀,呀,这个世界太疯狂了,耗子都给猫当伴娘了,哎妈呀!
徒弟:师傅!请收下我们吧!
范:哎哎,孩子们,苦海无崖,回头是岸,学好就好,过年了,给你们包红包去,包红包。赵:悲哀,的确悲哀,这钱你俩能要吗?上月我没给你俩发工资吗?悲哀!
范:来吧,一人一个,拿好拿好。
赵:悲哀
徒弟:谢师傅
范:哎呀,别别,别客气
徒弟:师傅,师傅,拿下!
赵:反奸计。
范:哎呀,防不胜防!可是大忽悠,我不服你。你忽悠来,忽悠去,我坐的不还是轮椅吗?赵:你想要啥?
范:你给观众的承诺呢?
赵:什么承诺?
范:你的担架呢?
赵:自己开发!
范:哎!
赵:这就是为你定做的,如果短,还可以加长。
范:哎呀,为了我你是煞费苦心啊,多亏我计高一筹,打开红包。过年了,送你一副对联:拐一年摇一年 缘分啊
吃一堑长一智 谢谢啊
赵:我再给你补一个横批吧
自学成才!
第五篇:定位营销(卖白菜)
卖白菜案例:
我经常会给同事和客人提同一个问题:有一个有理想的菜贩,他非常喜欢呆在菜市场里卖菜,但又不甘心只赚取丁点的薄利,所以老想怎么样才能把菜的价格卖得比别人高?也就是说有什么办法能让他把菜卖贵了。通常我起码会列出九种办法来帮助菜贩实现他的愿望。第一种办法:市场垄断,想办法弄到更多的钱,把将要进入菜市场的菜都收购了,只剩下自己一家经营,肯定有价格话语权。
第二种办法:占地利,把档口设在市场出入口,客人进进出出总得经过,对于那些赶时间的人还是愿意多花一点钱图个方便的。
第三种办法:在购物环境上做文章,把档口的环境整得像五星级酒店一样,让客人买得舒服,菜价肯定得贵一点。
第四种办法:在服务上做文章,索性把菜洗干净来卖,又或者推出电话预约送菜上门服务,菜价贵一点还是有人接受的。
第五种办法:在形象上做文章,把档口弄得像有来头的全国连锁专卖似的,标明商号、统一产品包装、统一档口形象、统一人员服装、统一用语与服务标准........这菜卖得不贵才怪呢。
第六种办法:在产品上做文章,卖有来头的菜,选自无污染环境种植、无农药、无化肥,真正绿色健康菜,这样的菜就算卖得再贵还是有很多人愿意掏钱的。
第七种办法:做做促销的文章,每天推出一特价,还可以拿点葱姜蒜做促销品,把人气吸引过来,特价品虽然少挣了钱,但却带动了其它菜的销售,在促销品的面前,有些菜就算贵一点还是有人愿意埋单的。
第八种办法:把品种做全了,规模比别人大,品种选择比别人多,能够为客人提供菜篮子的整体解决方案,菜贵一点在所难免。
最后一种办法是弄一大美女,找一个“菜西施”来卖,美色当前,菜也变得分外靓丽,“好色之士” 慕名而来多花一点钱算什么,因为既满足了口福,更满足了眼福,一举两得啊。
卖西瓜案例:
我觉得把菜卖贵的九种方法蛮有意思的,其实买菜如开公司一样,同样的方法不同的人去做效果也是不一样的。我在这里分享一下我读大学有一次放暑假去卖西瓜的故事,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发,如果觉得有用就请顶一下。
记得那是在我读大二(2008年)的一个暑假,放假回家以后,向家里要零花钱,但家里又不给,我妈就给我来一句要钱没有,不过夏天里吃西瓜的人这么多,我可以给你出本钱你去买西瓜卖,赚的钱自己要,在强烈的金钱诱惑下我答应了。于是我开始了卖西瓜的经历。
于是我开始打听做西瓜生意的过程:
进货——卖瓜——保存未卖完西瓜——第二天再卖
知道了流程于是我开始了第一步进货,在第一次进货的时候我妈陪着我来到一个西瓜批发市场,开始了我第一次的进货。没想到进货也是很有讲究的,既要看西瓜的出产地,更要能评估出西瓜的成熟程度。在精挑细选下我终于进了200元的西瓜。
正所谓做什么就要像什么,既然在卖西瓜,当然要像个西瓜贩子。第二天一个穿着拖鞋,一跳短裤,一件背心,推着三轮车来到了市场,开始了我的西瓜生涯。
1、定价。市场上各种商品都需要有一个合理的定价,我在了解市场里西瓜的大致价格后我给我的西瓜定价为6毛一斤(进价3毛),和市场价一样。
2、销售,在市场里面面对的消费者和做销售的顾客其实也是一样的。做销售的业务员需要到处去上门拜访客户,在菜市场里面则需要吆喝,比如西瓜如何的好,如何的甜怎么样。但是当第一个客户来买西瓜的后,让我帮他开瓜检查的时候我挺郁闷了。我叫卖的是全熟,全红的西瓜,可是打开后却发现西瓜质量只是一般,并我没有我宣传的好,虽然客户买了,但是看的出并不是很满意。于是我知道了“质量第一”这个真理。
3、到了晚上,我将西瓜搬进仓库存放。第二天却发现有些西瓜外壳居然有被小虫啃咬的痕迹。这样肯定会影响销售,于是我将西瓜分类,那种被咬的西瓜就直接划开卖。
就这样我第一次卖西瓜,辛苦几天却没有赚到钱,就赚了几个西瓜吃。
在有了第一次经验后,我重新开始。
首先:改进进货的渠道,我到我父亲的一个朋友那里去进货,他家里是种西瓜的,有丰富的鉴别西瓜的能力。他向我提供的高质量的西瓜,并教授我怎么识别西瓜,如用手敲,如果是空声响则代表熟了,如果很沉闷的回声就可能是太熟了。
销售:
1、定价:这次我进价是3毛5,卖家为8毛。高于市场价2毛,甚至于我旁边还有一个叫喊着西瓜2元3个,气的我想打人。
2、准备:我挑选最好的西瓜划开给人们看,并推出,包开包退服务,也就是如果你购买后,当场开西瓜,如果不红,没熟透可以马上退货。保证我的西瓜质量,就是这样在大家都在降价的时候我居然还涨价,生意居然比旁边的西瓜贩子好。
3、拓宽销售范围,有了白天的成功,我夜晚也出击,为了方便夜晚逛街的客户,以及情侣,将一个西瓜划成几小扇。每扇大概半斤,我卖1元。
4、第二天,我一大早我剩下的西瓜就被抢空,很多人都是第一天的客户,以及他们介绍的客户,而且我的价格还涨到了1元,当时大多数贩子的西瓜都降到5毛以下了。
通过两次卖瓜的经验与我现在工作的一些经验,我个人觉得其实很多事情都是相通的: 第一:产品,产品是否适应市场,产品的质量是否能得到保证,向现在什么三聚氰胺,什么塑化剂。人们对食品安全已经非常在意。
第二:营销方法,营销的方法是根据你当时的产品来制定的,如果你的产品好当然可以订出相对高的价格,反之则不行的。第三:服务,包括售前服务,售中服务和售后服务。现在很多公司说的什么什么服务,有多好多好,但真正做到的却很少。其实只要作为一个菜贩子只需要把基本的做好就可以,最多送点葱啊那些小东西。
第四:口碑,这是非常重要的,再厉害的广告也不如口碑宣传,当你有很大一部分消费者帮你宣传的时候,你还怕价格卖不上去吗?
当然我觉得作者的九种方法也是蛮有用的,只是在买菜上面派上的用处毕竟不大,你总不可能将1元的白菜卖到50元,我想能买来吃的人毕竟不是大多数。
360行行行出状元,不管做哪行最重要的就是用心,要用心去做用心去发掘,才能有很多新的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