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石化中学班级工作管理评比条例
**中学班级工作管理评比条例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培养跨世纪的四有人才,创造文明、健康、卫生、和谐的校园,全面整顿校风,优化校园学习环境,搞好班级管理,特制订下列评比条例:
一、出勤
1、学生要按时到校,不得迟到、早退。凡迟到和早退一人次扣0.5分,凡因迟到变向不到校者和说谎者扣1分,(请假一律无效)。
2、学生在校期间不准擅自离校,不得下河洗澡,不得到树林东游西逛,违者每人次扣1分。
3、学生应在校上早、中、晚自习,早、中、晚自习人数应全到,缺一人扣0.5分。
二、自行车管理
1、各班自行车要存放在自行车规定存放处,违者每人次扣0.5分。
2、严禁在校内骑自行车、乱拿别人自行车,违者每人次扣1分。
3、各班自行车应摆放整齐,违者扣班级1分。
三、卫生
1、各班卫生区要全天保持洁净,每天必须分早、中、晚三次彻底清扫,必须在上课前打扫完毕,缺少一次扣1分,打扫不干净扣0.5分;负责垃圾箱的班要每天清一次,分扫厕所的班级自纸篓每天必须清一次,若无清倒扣1分。
2、各班的走廊及教室卫生必须保持地面干净,无杂物,存放脸盆处必须保持干燥,如不合格每天扣1分。
3、学生不得在校内乱扔果皮、废纸等杂物,每发现1人次扣1分。
4、学生不得乱倒饭菜、垃圾(必须倒入垃圾箱内),每发现1人次扣0.5分。
四、组织纪律
1、学生在校期间要自觉地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不得有打架、偷盗行为,出现打架、偷盗事件的,经班主任查出,并未造成影响,处理得当不扣分;若由学校查出,每人次扣1分。
2、学生应注意仪表形象,严禁穿拖鞋,男生不留长发、不染发,女生不穿高跟鞋、不穿奇装异服,违者每人次扣0.5分。
3、要遵守校内生活秩序,不准追逐打闹、大喊大叫、吹口哨,凡有违犯者每人次扣0.5分。
4、学生不得在教室、寝室内进行玩纸牌,违者每人次扣1分。
5、学生见到老师该问好,有意顶撞老师言行,给老师取外号等不礼貌行为,每人次扣1分。
6、学生不得进入游戏机室,凡有违犯者每人次扣1分。
7、早自习上课前,学生到校不得在外闲逛,若出现此类情况,学生会干部将在检查表上做好记载,出现三次以上班级将酌情扣分。
8、宣传板报必须按学校要求按时按质出好,否则每次扣1分。
9、不按计划开好班会、做好记录的,每次扣1分。
10、集会松懈、秩序混乱扣1分。
11、劳动、集会班主任不跟班扣1分。
12、打饭不准拥挤、插队,不准带饭进寝室,凡有违犯者每人次扣0.5分。
13、其它违犯学校纪律,受到学校领导处分的,每人次扣1分。
五、课堂纪律
1、预备铃响后,立即进入教室,安静并做好课前准备,凡有违犯者,扣班级1分。
2、午自习须保持安静不得背书、交作业、上厕所,不得下位走动、串换座位、私自离开教室,违者每人次扣0.5分。
六、爱护公物
1、学生要爱护学校财物和设施,损坏按价赔偿,有意损坏加倍赔偿,并扣2—3分。
2、每班要设立公物保管小组,每周自查并做好登记,缺一次扣1分。
3、各班要注意节水节电,按时关灯及电扇,凡不按时关灯、电扇的班扣1分(以作息时间为准),放学时凡不关门窗(教室、寝室)的班级,扣1分。
4、学生不准踩踏草皮、损坏花草、树木,若有违犯者扣每人次1分。
七、就寝纪律
1、学生必须按时就寝,以作息时间为准,九年级学生下课后不得在外游逛,违犯者每人次扣0.5分。
2、就寝后必须遵守就寝纪律,违犯者每人次扣0.5分。
3、寝室内务必须整洁,地面全天保持干净,违者每次扣1分(混合 寝室扣双班)。
4、学生不准向走廊、窗户倒水,扔垃圾,违犯者每人次扣0.5分。
八、加分
1、班级出现比较典型的好人好事,经校行政会研究嘉奖的加1分。
2、积极向学校检举、揭发坏人坏事者,经查实酌情加0.5—1分。
3、学校举行各项竞赛活动,按名次酌情加1—3分。注:以上条例将根据工作中的实际情况可进行修改或补充。
**中学政教处 二○一二年九月
第二篇:中学班级管理
班级常规管理
一、班级常规管理概述
(一)班级常规管理的含义
班级常规,简称“班规”,是指由班主任引导、学生参与,根据《学生守则》、《学生行为规范》和本班奋斗目标而制定的,要求全体成员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是为保证班级正常的秩序,根据对班级工作客观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在一定条件下保持不变的规矩1。班级常规管理包括班级常规制度建设、班级学习、活动、生活等方面的管理。班级常规是班级学生的行动指南,建立一套相对稳定的、为班级学生认同的行为规则,能够使学生知道自己应该如何行为,对学生具有规范行为的作用,也能保持班级秩序,使教学与学生生活正常发展,培养出一种良好的班风。
班级常规管理就是引导学生认识班级常规、了解班级常规,并切实遵守班级常规。班级常规管理是一门“潜在课程”,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教育影响学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常规管理,可以使学生将认知的常规内化成持久的态度,并表现在外部行为上,直至成为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与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班级常规管理的质量和水平,还直接影响到班级的风气、凝聚力和学生学习的质量,同时对学生的心理发展也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班级常规管理的特点
班级常规作为班级活动的规范,有些形诸文字,以公约的形式出现;有些虽无文字,却明显地为大家所认同。它的主要特点为:
1.养成教育性
在同一个班级中成长的青少年,其生理和心理都经历着从不成熟逐渐走向成熟的过程。在班级常规管理的过程中,可以使他们逐渐养成自我调节与自我监督的习惯,从而把集体的规范内化为自身的个性品质和行为习惯。
2.规范明确性
规范性主要体现在健全的规章制度和具体明确的行为规范方面。它要求班级全体成员的思想品德合乎社会的道德规范,各项工作和学习生活合乎学校的科学管理规范,行为举止合乎社会文明行为规范,言谈措辞合乎健康的言语规范,班级建设合乎育人环境规范等。
3、相对稳定性
班级常规是具有制度性特征的规则,一旦形成和建立起来,便会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保持不变。这种相对稳定性有利于保持班级正常的秩序。如果经常地、随意地改变班级常规的内容,不仅会影响班级的正常秩序,而且也会破坏班级常规本身的建设。
(三)班级常规管理的目的 1谌启标.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年8月版
1、维持秩序
这是班级常规管理最基本的目的。在学习历程中,有了良好的秩序,教师可以专心教学,学生可以安心学习,班级的各项活动才能有条不紊的进行。
2、培养习惯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班级常规管理的又一目的。学生在认识、了解并遵守班级常规的过程中,经过服从、顺从,最终将班级常规内化为个性品质的一部分;或者由开始的被动遵守变为日后的主动、积极的执行,成为其行为习惯。常规管理的目的之一就是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与生活习惯。
3、激发兴趣
班级常规管理的实施,可以形成和谐、积极的班级情境,可以逐步诱导学生、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投入学习活动之中。
4、发展自律
班级常规管理,虽然始于他律,但终极目标则在于引导学生学会自律。班级常规管理制度一旦确定,就会在班级学生的活动中做为基本的行为规范加以贯彻,学生在遵守规范中,通过外部强化、自我体验、相互学习,会逐渐的将这些规范内化为一种自我约束的行为准则,并在班级活动中自觉的加以遵守。因此,通过班级常规管理,可以培养学生自动自发、自尊自爱,从而达到自律与自我管理的目的。
二、中学班级常规的制定与实施
(一)班级常规制定的原则
1.共同制定原则
学生必须与老师共同负担建立班规的责任。一般人对经自已协助、参与所建立的班规,通常会认为比较合理,也会较乐于去遵守。班级常规是确保学生的学习和各项活动顺利完成最为基本的行为规范。常规制定本身就是一种教育过程,学生会因积极的参与,更加深刻的理解班级常规的意义,感受到自己是制度制订的主人,更加珍惜和遵守。因此,班级常规必须经过师生共同参与、讨论,方可制定。
2.可行性原则
班级常规的可行性有两层含义。一是班级常规中提出的要求和规定,应符合班级的实际,适应学生发展的年龄特点,这样才能使班级常规发挥其应有的效能。二是班级常规不仅提出纪律要求,还应附有相应的执行措施,使学生明确“违反了怎么办”,便于监督检查。
3.教育性原则
学生是班级建设和自我发展的主人,班级常规的制定,既要从管理角度出发,更要从教育需要出发,渗透教育目标,发挥班级常规的教育功能。因此,班级常规执行中以学生的自我教育为主要手段,班主任不能以班级常规去压制学生,而应主动的提醒、督促学生,让他们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他们良好的实际行动维护集体利益。
4.正强化原则
班级常规执行中,其主要的约束对象是学生,根据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研究,积极正面的强化比较容易为大家所接纳,而且行为指向明确,容易遵守。实际上,纠正错误行为的最好方法就是告诉学生怎样做才是对的。
5.公开性原则
班级常规的主要内容必须公开,必须用大字写在纸上并贴在教室显眼的地方,使学生、教师都能看到,并能定期的提出来检讨。当学生有违规行为发生时,教师要能明确指出违反的是哪一条规则,如有必要,提出来讨论,可增加学生的记忆。
6.简洁性原则
班级常规的表述应清晰、简明扼要,突出所要规范的内容,强调应有的行为,切忌冗长的说明,模棱两可的表达,否则容易产生认识上的歧义,导致不良的运行结果。此外,简洁性的班级常规也容易让大家理解和记忆。
总之,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将班级常规管理转化为一种民主参与的班级运行机制。
(二)班级常规实施的过程
班级常规订立之后,最重要的是执行。在开始阶段可以给学生较大的弹性空间与时间,时时提醒示范,让学生尽早熟悉班规,定期检讨,彻底执行并激励学生正向行为,改正缺失行为,在班规养成后,和学生及家长共同分享学习成果。班级常规的实施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试行阶段
在这个阶段,要充分了解并研讨和制定奖惩标准,做好舆论宣传和思想教育工作;同时对于所制定的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的强化要奖励与惩罚并举,重在鼓励学生的成长和提高;要注意观察规约的可行性,必要时加以修正。
2.切实执行阶段
这是班级常规实施的中心环节。班主任引导班干部和学生定时进行执行行为表现的自我检查;切实记录学生的进步与积极表现,掌握契机,立即回馈,及时鼓励;对制度的执行态度要公正公平合理;肯定与激励学生的正向行为,拒斥与削弱不当行为;注意以正强化为主,重在保障教学秩序和促进学生成长;建立荣誉制度,培养自尊与荣誉感,增强凝聚力。
3.总结反馈阶段
(1)汇总成果。将个人及小组的行为表现累计,制作图表,可以清晰地呈献学生前后的行为表现,及应加强改进的部分,激发学生超越上一周成绩。
(2)公布结果。公布图表、回馈成果每周或每次定期考查前公布图表,师生共同回顾这段时间的表现,明确指出学生进步及应改进事项,学生从图表中可以和过去的成就比较改进,或与其它组别良性竞争,能够有效刺激增强,提高努力的动机。
(3)肯定与激励学生的正向行为。班主任应该对学生的正向行为进行正强化,对不当行为进行惩罚与削弱。班主任应该肯定与激励学生表现合乎规范的行为,并提示学生如何去做,以改正不当行为。教师如果将主要精力放在指正学生的错误行为,而没有引导学生该如何做,班级秩序反而容易陷入更难掌握的情境。
(4)及时反馈。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强化理论表明,无论是正向或负面的行为,掌握时效,立即反馈,能使好的行为重复而持续出现,不好的行为也能及时纠正。
(5)提出不良行为的改进期望。小组表现是否良好和小组成员特质有很大的关系。当小组的团体表现不佳时,可让小组成员相互交换意见,提出改进方法,或重新安排座位,使表现差的同学旁边有表现良好的同学给予示范与提示,以便改进;也可以安排时机,让小组间相互讨论,观摩学习。个人表现差的,可挑选2~3名,将未做到的项目及次数列出,制成期望表贴在联络簿,请家长一同配合管理改进。
(6)联系家长,形成教育合力。学生的成就无论正面或负面,教师可透过学生向家长联系,或将成就图表告知家长,或请家长到校分享荣誉,让家长明了学生在校的学习过程及进步情形。
班主任要善于将社会生活内容转化为建设班级的有利资源。例如,年终的学生评优颁奖活动,有的班主任以为无非就是发张奖状,怎么发不行?可以开会发,也可以课下发,可以由教师发也可以随便找学生发,但是怎么使发奖状的过程变成一次有教育意义的班级活动,却需要班主任的精心策划。有一位班主任就将每年期终的颁奖活动得异常搞热闹、隆重,让学生记忆深刻。这位班主任郑重地把所有家长请到班里,在精彩回顾、总结汇报等环节过后,就是学生和家长最兴奋也最紧张的时刻——颁奖仪式。班长洪亮地宣读优秀学生名单,老师庄重地朗诵精彩的颁奖词,获奖学生牵着手家长的手,伴随着激昂的音乐走上领奖台。学生灿烂的笑容、家长激动的表情、老师真心的祝福交织成一幅感人的画面,常常让学生和家长热泪盈眶。这些意想不到的效果,源于班级常规管理模式的改变。
(三)中学班级常规管理的原则和策略
1.处理好“管”与“理”的关系,以学生自我教育为主
有学者提出,班级管理既要有管,更要有理,如何处理“管”与“理”的关系,是衡量一个班主任是否优秀的重要标志3。“管”就是要求、规范、约束、评判、督促;“理”就是思考、研究、尝试、引导、完善,进而升华为感染、熏陶、激励、唤醒、鼓舞。班主任尤其要具有科学的思维。“管”的侧重点在依靠权威推动别人,而“理”的侧重点在依靠思考改变自己。“管”体现着班主任的态度和魄力,而“理”体现着班主任的智慧和能力。一个优秀的班主任,要追求“管”与“理”的有机融合。
如此看来,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没有必要事无巨细,自始至终地“盯”着学生。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关键还要靠他们自己,因为学生是自我锻炼、自我教育的主体。所以,班级的规章制度,应该让学生自己来制订,如“劳动岗位责任制”的制订,可以让学生根据班级人数设立相应的劳动岗位,每位学生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然后对照学2 42 郑立平.在成长中享受班主任特有的幸福[J].班主任之友,2009年08期第9~13页王建富,夏永华.自我教育,自我发展---初中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J].班主任之友,2002年08期第12~
生在校《一日常规》等规章要求,让学生自行制订岗位要求。学生参与班级规章制度的制订,参与班级管理,既能表现自己的意愿和聪明才干,锻炼自己的能力,唤起对学校、班级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又能在自我锻炼中有意识地按自己制订的目标、规章要求执行。学生在自我锻炼过程中,自主、自觉、自律等意识得以培养,并促进了爱劳动、爱集体等良好习惯的养成。
2.在班级活动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班级活动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得其主体意识进一步强化,自我教育能力进一步增强。比如班会由学生自己组织,班会的主题由班干结合班级实际情况自己拟定5。例如,有个一班级在过教师节时,将班会的主题定为“学会与老师交朋友”,主要内容为指导同学们学会与老师和睦相处,达到了融洽师生关系的目的。期中考试后,学生成绩不理想、情绪低落、内心苦闷时,将“战胜自我,超越自我”作为班会的主题,指导同学们采取自我鼓励、自我命令、自我暗示、自我释放等手段进行自我教育,使他们逐步养成克服困难、坚定信心、持之以恒、自我调节等良好习惯。
3.民主管理,让学生做班级管理的主体
学生学习、生活在自己的班级中,对同学和班级事务最有发言权。比如,在班干、科代表、组长等职务的选举上,可以采用自荐与民主选举相结合的形式。首先产生班长,再由班长组织全班同学选取其它班干、各科代表、小组长,每个参加竞选的学生都要先选取自己的职位,再发表演讲,陈述自己竞选该职位的理由和上任后拟采取的措施等,然后由全班学生民主投票选举各职务人员。这样做,培养了他们的民主意识与精神,并充分调动了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使班级常规管理健康向前发展。
4.班级规范要少而精,并彻底执行
良班级规范不能过多,要依据教学秩序和班集体建设的需要而设立,要少而精,符合最优化原则,有利于提高工作质量,促进学生成长,也便于学生掌握和遵守。习惯与常规的养成,最怕虎头蛇尾。在常规执行的过程,班主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的坚持才能给学生明确的指引,并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5.要以正面的行为引导为主
在班级常规管理过程中,要以鼓励为主,明确告知学生应该如何遵守与执行班级常规,这样才有利于学生提高遵守的自觉性,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与常规秩序。
班级常规学生最易违反,如果班主任以警察抓小偷的心态来经营它,往往事倍功半,效果不彰,极易遭受学生的反抗。如果能扬善于公堂,归过于私室;在学生的表现中欣赏其善良、正向的一面,忽略其缺点,并常给予鼓励,必能激发学生的自信心与荣誉心。在管理中需要奖惩交相运用,在鼓励多,惩罚少的原则下,因势利导。
6.班主任要学会“解放自己” 55王建富,夏永华.自我教育,自我发展---初中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J].班主任之友,2002年08期第12~
有研究者认为,在教育管理中学校领导要解放班主任,班主任自己也要有意识的“解放自己”6。班主任最基本、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学生思想教育和班级常规管理,但同时要明确自己的使命是塑造灵魂,自己的身份是学生思想的引路人,而非管制学生。因此,班主任不应以日常繁杂事务为主,而应以教育科研为主。班主任随时以科研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每一项工作,把自己所带的班级当作自己的教育科研基地。要根据实际情况善于提出科研课题,并紧紧围绕课题去思考与实践,这样才能有更大的收获。班主任在班级常规管理中应该变个人权威为集体意志。有的班主任在工作中事无巨细,只要是班级的事情都要亲自过问,对什么事都不放心,过分注重自己的个人权威。然而,由于集体意志并未形成,班主任往往感到力不从心,精神疲惫。班主任只有将个人权威通过班级舆论、班级法规转变为集体的意志,使班级由“我的”(班主任个人)变为“我们的”(学生集体),这样,班级凝聚力才会形成,班主任的工作才容易开展。班主任应该相信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把一个班级的重担让全班同学共同分担,为学生提供自我教育与管理的机会,而不是“手把手地教”。具体的说,在班级常规管理中班主任要分清哪些工作是自己义不容辞的事,哪些则仅仅需要自己当参谋、出主意。若班主任一人“兼任”文娱委员、生活保姆、教导主任等等,则往往会疲惫不堪,但工作效率不高。另外,即使对属于班主任分内之责的班级常规管理与各种事务,班主任也不应该一手包办,而应放手让学生学会自己管理和处理班级事务。需要注意的是,班级常规管理不能仅仅依靠几个班干部,而是要引导学生制订出班级规范,以制度的形式来保证每一位学生都有参与班级管理的权利与义务,同时每一个人(包括班主任)都受到班集体的监督。最终实现,变以“人”(班主任)治班为以“法”(班级规范)治班,使学生真正成为集体的主人。这样,班主任才能有更多的间找学生谈心,深入学生心灵,研究学生思想,把学生的思想工作做得更细、更好,并且有充沛的精力结合一个班的教育实践,思考、探索教育改革,进行教育实验。
老师与学生的人格特质、价值观是多种多样的,所以在班级经营管理中没有模版可遵循。因此,班主任应具备反省思考的能力,根据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管理方式和策略。不要套用以前的经验,以一成不变的方式对待学生,要能体会学生的感受,接纳学生的心声,随时作弹性的调整。
第三篇:《比例意义》评课稿
《比例意义》评课稿
《比例意义》评课稿1研究课《正反比例的意义》评课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分组讨论,自主探究的方法学习例 1,例 2,成功地得出了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并进一步体会了正反比例的异同点。整节课师生互动性强。教师引导恰当。组织的得法。教学学习效果均不错。直接导入课题,简单明了的明确了学习任务。通过观察,讨论,交流得出正反比例的意义。
学生掌握所学内容,并且会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关系。媒体运用恰当,设计科学合理,效果不错。课前教师能充分准备,熟练运用多媒体组织教学。教学过程流畅,重点突出。教学中能注重让学生在讨论中理解问题,探究问题。教学效果较好。本节课,教学目标明确,过程流畅。学生通过分组讨论,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成功地掌握了学习的目标。并能通过比较得出两种比例的异同点。整节课师生互动性强,讨论氛围浓厚,学习效果较好。本节课准备比较充分,多媒体运用熟练,较好地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服务,教学中教师能积极主动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去讨论,去探究去总结归纳,反思,培养了学生学习的能力。教学效果较好。:教师能创设一定的情景,准确地把握课程内容,恰当处理教材,语言准确生动,娇态自然亲切,学生在平等的氛围里轻松学习,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新组合,把正反比例的意义组合在一起进行教学,教师能精心设计问题和练习,营造平等互动的学习氛围,这样的教学学生能清晰地分辨正反比例意义的异同点,通过强化训练,让学生正确理解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教学效果较好。
《比例意义》评课稿2比例的意义是在前面学习比的意义和比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这节课上孔石磊老师通过播放歌曲《五星红旗》,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了爱国旗、爱祖国的思想品德教育,学生沉浸在美妙的歌声中,不知不觉地走进新知的学习中。
亮点:
1、利用不同场景中的国旗引入,让学生体会国旗中隐含的数学知识。教学中教师首先通过化简比和求比值,让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即这三面国旗长与宽的比值相等,化简比相同,也就是长与宽的比都相等;然后介绍国旗法,让学生知晓国旗的长与宽的比就是3:2,从而发现隐藏在国旗中的秘密。
2、整体教学设计紧凑,教学内容丰富。在整节课中教师不仅教学了比例的意义、比例的各部分名称,还教学了比例的基本性质、比和比例的区别,在知识的拓展中,还进行了知识链接,渗透数学文化和数学思想。教学知识点比较多,利于学生整体建构知识之间的联系,学生既可以利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还可以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来判断,学生可以有不同的选择。另外,教师在教学比例和比的区别中,可以从意义、组成和性质三方面完整地辨析比和比例。
建议:
1、在国旗的教育方面,通过国旗法,教师还可以有一个点睛之笔,就是正因为不同大小的国旗,它们长与宽的比都是3:2,这也正是国旗的魅力所在。
2、教学知识点多,容易导致学生疲于走马观花式的听讲,学生静心思考、反思消化明显存在不足。对于比例意义和比例的基本性质的理解处于浅层知识状态。
3、用字母表示分数形式的比例,还应让学生加强练习,巩固分数形式的比例的书写格式。
4、对于概念教学中比例的意义和比例的基本性质,应注重从多个具体事例抽象出概念的核心,进而总结概括出意义和性质。
《比例意义》评课稿3今天上午听了是老师的听了《比例的意义》一课,感觉这是一堂轻松自然、扎实有效的一堂课。整节课,教师导得自然,学生学得主动。可见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之娴熟。主要有以下几点印象深刻的地方:
1、各环节的命名每次听课都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能充分吸引学生的眼球,调动学生的思维。如:“展示小组风采”、“辩是非,展口才”“回头一看,我想说”等等。
2、情景创设一方面帮助学生复习了比的知识,另一个方面很自然的过渡到新知的学习,这里,教师的一个启发还检查了学生的预习情况。“怎样连接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的内容?”学生初步感受到了比和比例的联系和区别。
3、小组合作学习形式运用自如,教师给小组和个人都创设了竞争的机会,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4、注重对学生表达能力、总结能力的培养。“辩是非,展口才”一环节,学生说出的理由后,教师再将理由简明的呈现出来,给学生更深的印象。
5、练习设计很有层次。将本课难点和学生易混易错的地方呈现出来,并且给学生充足的时间交流。学生学得特别扎实。
商讨的地方:比例的定义表达是否有点欠妥。
第四篇:中学班级管理细则
班 级 管 理 细 则
一、人数巩固(26分)
以上月底核定人数为基准,下月核定人数时每增加1人加5分,每流失1人扣5分,(新增加学生及流失学生名单必须及时通知政教处)。
二、出勤
1、班主任每上一次早操加1分。
2、学生上操按月平均人数×0.8为班级管理积分。
3、大型会议每缺1人扣0.5分,(从早操出勤积分中扣除)。
三、卫生
教室及卫生区不定期检查,检查人员由三个年级的学生轮换,按所得月总分评定名次,所得班级管理积分依次为:
1、四个班的年级:30 27 24 212、六个班的年级:30 28 26 24 22 20
四、纪律(70分)
1、迟到、早退、校园乱跑、早操(课间操)不在队列内、课间追逐打闹、校园内骑自行车、乱放自行车、说脏话、随手乱丢垃圾等每人次扣1分。
2、吸烟、喝酒、看不良书籍、打扑克及有与学习无关的行为等发现一次,每人次扣3-5分。
3、打架、截他人财物、上网、谈情说爱、破坏公物、偷盗等每人次扣5-10分。
4、对教师不礼貌每人次扣9-10分。
5、做好人好事被认定后每次加1-5分。
五、安全(20分)
1、班内发现一处安全隐患没及时整改扣3分。
2、出现一次安全事故扣5-10分。
3、在教室、宿舍内定时清查管制刀具不良书籍等与学习无关的物品每件扣该生所在班级5-10分。
4、带领非本校学生或青年未经许可进入校园扣3分。进入教室或宿舍扣5分。
六、公物保护(10分)
根据班内公物损坏的情况酌情扣分(月总时由总务处提供)。
七、成绩(按两项确定)
1、每次月考按班级总平均分排名:
四个班的年级按名次依次得分:32 27 22 17
六个班的年级按名次依次得分:32 28 24 20 16 12
2、按年级班数抽取该年级总分前12(或18)名,依次得分为12-1(或18-1)分。然后各班学生得分相加,再按总分值排名:
四个班的年级按名次依次得分:40 35 30 25
六个班的年级按名次依次得分:40 36 32 28 24 20
八、活动
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大型劳动,各类体育活动、演讲比赛、作品比赛、文艺活动及有益的社会活动等得10分;根据活动内容需要排名次的依次得分:
四个班的依次得分:17 15 13 11
六个班的依次得分:19 17 15 13 11 9.不需要排名次时参加的班均得24分
另注:
从制度执行之日起,纪律、卫生各年级的月第一名,发放五角星一枚,连续两次获得同项流动红旗的班加10分。
所有扣分项,扣完为址,不扣其它项分数。
出现违纪现象的处理:
1、违纪第一次,根据情况一般学校处理,加强教育,写个人检查及保证书,扣除本班相应分数,;情节严重的移交公安司法部门处理。
2、违纪第二次,根据情节对其进行家教一周——六个月,并扣除本班相应分数,情节特别严重的移交司法部门处理。
3、故意破坏公物或截、抢、要他人财物、偷盗等处以10-20倍的处罚,扣除本班相应的分数。情节严重的移交公安司法部门处理。
本制度自****年**月执行
**中学政教处
第五篇:中学班级管理细则
屯庄营中学七四班班级管理细则
一、无故不到校1节课扣2分(以家长打电话为准),超过两天按自动退学。
二、迟到一次,1按查人数,没有查到扣1分。2课间迟到,按教师进班扣0.5分。3午自习以12:40敲钟记扣1分。
三、作业一次不交扣0.5分。以课代表登记为准。
四、上课纪律,以小组长记录及班主任观察为准一人次扣1分。(包括上课搞小动作、影响他人学习、睡觉、喧闹、串桌。)
五、任课教师反映的上课违纪现象扣2分。
六、顶撞老师、不服管教的一次扣3——5分,情节严重的劝其转学。
七、在校园内出现骂人说脏话的扣0.5分。
八、在教室吃零食(含口香糖)的一次扣2分。
九、不按规定时间回宿舍的一次扣2分。
十、宿舍卫生,以宿管查处和班主任抽查为准,卫生差的值日生扣1分,宿舍长扣0.2分。
十一、劳动卫生,无故不参加扫除的扣1分;不能在上课前完成的,一人扣0.5分,组长扣0.2分。没有扫除的全组每人扣1分。
十二、在校园内出现违纪现象被校领导查到的扣2分。
十三、按规定时间不能穿校服的(全身)一次扣1分。
十四、出现奇特发型、染发、戴手链、耳饰的扣2分。
十五、带易燃、易爆、管制刀具等危险物品进入学校的一次扣2分,带手机、香烟等与学习无关物品的一次扣1分。
十六、损坏公物,除按原价赔偿外,扣3——5分。
十七、在校园内打架、斗殴、吸烟、饮酒、玩手机视情节严重程度扣10——20分,情节严重的劝其转学。
十八、上课期间随意进出教室的扣1分,被老师请出教室的扣2分,直接送到办公室的扣3分,不进教室的扣2分。
十九、课前诵读,不能一起读的扣0.3分。
二十、课间操、早操、升旗无故不参加扣1分,期间跑步不整齐的、说笑的、推搡打闹的扣0.5分。
二
一、吃饭时队伍不整齐的扣0.2分,在餐厅喧闹、起哄、不排队的、浪费饭菜的扣0.5分。
二
二、座位周围有垃圾的扣1分。
二
三、进出校门骑行的扣1分。自行车摆放不整齐的扣0.5分。二
四、从教室窗户向外扔杂物的扣0.5分。二
五、在有人听课时出现违纪的扣2分。二
六、欺骗老师,不反映真实情况的扣3分。
二
七、在校园内团结同学,同学间搞好关系。出现分离班级学生关系,挑拨离间,搬弄是非的一次扣5---10分。
二
八、走读生不得为住宿生买零食,一经发现扣所买零食价格2—3倍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