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2042011年金融形势前瞻及对策(5篇)

时间:2019-05-14 10:50: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012042011年金融形势前瞻及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012042011年金融形势前瞻及对策》。

第一篇:201012042011年金融形势前瞻及对策

2011年金融形势前瞻及对策

中国金融40人论坛顾问 吴晓灵 [ 2010-12-11 ]

本文重点在于如何理解欧美央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以及对于中国负利率现状的理解。

2011年国际金融环境

2011年的国际经济形势最突出的特点是:在美、欧、日银行系统恢复正常融资功能之前,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不会退出,因其是对商业银行融资功能的部分替代。

观察欧盟的货币信贷状况,我们发现,欧盟在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同时,信贷同比也在急剧下降,即欧洲央行实行的基础货币的大量投放,替代了商业银行的货币创造功能。美国的情况也类似,由于商业银行不愿放贷,不再向社会增加货币供应,迫使美联储直接面向社会提供货币。

分析美联储的资产结构,我们发现,危机之初,一些金融机构面临流动性风险,为了向社会提供基础货币,联储创造了很多面对特殊金融机构吐出基础货币的工具,当商业银行的借入储备上升的时候,非借入基础货币却在下降,这说明美联储一方面对个别金融机构提供了流动性,另一方面又在公开市场收缩流动性,来保持平衡。

2008年3季度以后,危机全面爆发,非借入货币和借入货币均急剧上升,此时正是金融危机的高端,美国所采取的经济刺激政策和中国的大量货币投放是一致的。

现在,美联储加大国债购买,也是对借入储备减少的一种补充。联储面对个别金融机构吐出基础货币采用的是短期工具,随着工具到期,这部分货币供给正在下降,而面对公开市场吐出的基础货币则在上升,这说明联储向社会购买国债的数量在上升,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种对冲。

从美联储的负债结构看。2008年3季度之后,美联储开始大量吐出基础货币,并出台了一项新政策:对超额准备金支付0.75的利息,美联储的基准利率是0.25-0,这样商业银行就有了0.5的套利空间。这期间,公开市场吐出货币增加,商业银行的超额储备也在不断增加,原因在于商业银行不肯放贷,中央银行吐出去多少,商业银行就存进去多少。在这种情况下,美联储做了两件事情:替代商业银行的货币创造;在商业银行不肯放贷而手头又有多余头寸的情况下,联储给予它0.5的套利空间,让它把钱存回央行,既锁住了流动性,又缓解了商业银行的财务负担。

美联储的操作对美国而言是负责任的,矛盾恰恰在于美元是一个国际结算货币,这种操作会在国际上产生负外部效应,这也是国际货币体系缺陷所造成的矛盾。我们可以说美联储在危机之前所采取的货币政策是错误的,创造了过多的货币,提供了过多的流动性;但在危机平稳之后,其操作是得当的。但是由于危机中并未出现大量银行倒闭,因此多余的货币无法消除;而且受传统理论影响,大家对美联储的操作有一种恐慌,认为只要它吐出基础货币,必然造成流动性泛滥(但其实美国的M2增长并没有特别高),这种国际性恐慌也推高了当前的大宗商品价格。

我国国内的宏观环境分析

过于宽松的货币信贷环境减缓了世界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冲击,但也恶化了调结构、转方式的货币环境。只有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才能产生优胜劣汰,实现结构调整;在资金宽松的情况下是不可能的。

当前货币过多已是不争的事实,我们必须给予正视。2001—2005年M2增速超过GDP+CPI增速5.4个百分点,2003—2007年超过2.8个百分点,2008—2010年3季度超过9个百分点。货币供应量超过GDP+CPI的增速过多的话,会加大通货膨胀的压力,催生资产泡沫,必须加以管理。

当然,尽管中国现在面临着通货膨胀的压力,但我们不必恐慌。中国的产能过剩对通胀上升有一定的遏制作用。现在很多物价上涨,除了货币因素外,也有主动调整价格结构的原因,这种情况是可控的,不必恐慌。但多余的货币必然要寻找出处,我们仍需警惕资产泡沫。

因此,控制货币、搞活金融应是今后金融政策取向。控制货币的含义是让货币政策回归稳健,即M2 =△GDP + △ CPI + 1-2个百分点。80年代至今,央行基本按照2—3个百分点控制货币增长目标;但现在,流通中货币存量过多,矫枉过正,做计划时需逐步低于上述计算。

银行资产创造货币,非银行金融不创造货币,只改变货币形态,中国依靠银行大量扩张资产、创造货币的道路不可持续,中国巨大的金融资产和货币存量仍有很大的盘活余地。

应对国际金融环境冲击之对策

首先,加大对冲力度,减少国际游资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冲击。美、日、欧的国内形势决定了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短时间内难以退出,特别是“巴塞尔协议Ⅲ”出台之后,对资本提出更多的要求,欧美银行有毒资产尚未完全消化,这会加大银行扩张的约束力。因而,在美、日、欧的低利率条件下,热钱流向新兴市场国家是不可避免的。

从制度上讲,热钱难以迅速进入中国;但由于经常项目可兑换,采取蚂蚁搬家式、以经常项目名义进入中国的热钱是不会少的。对此,周小川行长提出用“池子”把多余的流动性锁起来,使其不再冲击实体经济。有人解读为用房地产、股票、债券当池子,其实不然,它们都在实体经济中,而热钱是不应进入实体经济,变成货币创造的。实际上,中央银行在过去的7年里,一直和进入中国的热钱博弈,通过法定存款准备金和央票对冲外汇占款,其差额即为中央银行投放到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这个流动性是能够支持商业银行资产扩张,创造货币的。因此未来必须加大对冲力度。

其次,理顺要素价格,减少汇率压力。人民币汇率是否低估?要看可交易商品价格情况,中国存在着严重的要素价格扭曲,若把要素价格理顺了,人民币未必低估。

再次,控制银行间流动性和市场流动性,逼高市场利率,减低资产泡沫程度。

中国的存款准备金率仍有上调空间。因为中国的存款准备金是付息的,人民银行制定的存款准备金的付息尺度已覆盖了银行的存款成本,因此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只是让商业银行减少不应有的利润,而不会从财务上对其产生硬的冲击。

目前中国的利率市场化面临两个槛:一是控制存贷利差。中国的同业拆借利率、贷款利率上限和存款利率下限均是放开的,中央银行只控制存贷利差。原因是中国商业银行现在的优良表现不是自我发展来的,而是中国政府花了几万亿代价剥离不良贷款产生的,因而必须保持较大的利差,才能消化这些负担。而且中国的银行业还没有经历过经济周期的考验,现在放开利差的时机还不到。二是中国规定企业债利息不得高于同期限储蓄利率的40%,农信社农贷利率不得超过基准利率的2.3倍,如果实现利率市场化,后两点完全不必控制。

现在大家都在谈负利率,负利率有两个角度,从国民收入分配和要素价格配置两个角度看。利率是资金的价格,是市场配置资源的重要要素,影响资源配置效率的是贷款利率。贷款利率价格偏低,市场上就会有过度的资金需求;利率上升,才可以抑制过度的资金需求和投资过热。当前贷款利率上限已放开,只要央行收紧银根,让商业银行没有能力放贷,贷款成为稀缺资源,市场利率就会逼高。2007年下半年到2008年上半年银行贷款利率的急剧上升就是例证。实际上,我们实施了控制贷款规模之后,当前的民间借贷利率和信托计划利率都已上升至20%-30%,市场利率已经升高。

再看存款负利率,这涉及的是收入分配问题。在市场经济过程中,如果存款利率长期为负,实际是对存款人的一种剥夺。当然市场参与需要承担利率风险,市场上有多种金融工具,存款不划算的话,人们可能拿出钱来干别的事,比如投资房产、股票;那么存款负利率对银行而言,损失了什么呢?资金大量流出银行,这是一个脱媒的过程。对政府而言,存款负利率背景下,关键是要解决穷人的问题。我们不能把宏观货币政策民生化,央行解决的是宏观环境问题,民生问题则要依靠政府解决。对于中低收入家庭因通胀蒙受的损失,政府可以从福利上给予直接补贴,严重通胀时可采取定额保值储蓄政策,解决小额存款人的财产缩水问题。90年代我们曾针对当时的恶性通胀实行了全面的保值储蓄。现在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因为银行均已股份化,不可能由银行承担保值储蓄的负担,只能由政府来承担。政府也不可能对全民实行保值储蓄,只能在一定额度内、对绝大多数小额存款者进行保值储蓄,从而实现公平。

我们要区分政策目标利率与市场利率。中国政府调的是客户利率,美联储公布的是政策目标利率,两者无法做比较。美联储政策目标利率的最高点是2005-2007年间,这期间的高利率政策也给了中国央行2006-2007年抑制通货膨胀时连续加息的空间。当前美联储和国际上的低利率环境,实际上已经挤压了中国运用利率政策的空间。我们仍要纠正一个认识偏差,即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只是数量工具,不是价格工具。美联储收购国债,是为了提供流动性,引导市场利率下行;中国央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收紧银根,是为了逼高市场利率,目标同样是利率。所以,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和调整客户利率二者并不对立。在目前的国际环境下,央行只能较多地动用存款准备金率手段。

最后,加快金融体制改革的步伐,减少货币政策的被动性。这要求我们深化资本市场改革,推进人民币国际结算,积极参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中国今天的货币政策被动性源自国际货币体系本质的缺陷。在全球处于信用货币体系的背景下,信用货币投放失去硬性约束,想用黄金勒住这匹战马是不可能的。货币体系改革,要求针对各国央行货币创造能力设定一个国际的锚,锁定和制约各国央行的行为。

第二篇:2015年网络舆情形势前瞻

2015年网络舆情形势前瞻

时间:2015-02-02 12:23:00 作者:汤景泰

来源:青年记者

● 汤景泰

对网络舆论场这种变幻莫测的东西做预测,最有可能的结果就是等着将来被“鞭尸”。不过辨析网络舆论潮起潮落背后发挥关键作用的几种力量,并推测其未来演化趋势,还有几分靠谱。而在影响网络舆情的诸多要素之中,权力、市场与技术是其中的关键。

正能量“合唱团”将成为网络舆论中的最强音

2014年12月17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副主任彭波在“移动舆论场的舆论引导——成都论坛”上说:“过去的一年,中国互联网发生了积极而深刻的变化。中国互联网上的正能量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充沛,中国网络空间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清朗。中国网上舆论生态发生了积极而深刻的变化。”这话说得很有底气。首先,突飞猛进的政务新媒体是释放正能量的主力军。政务微博呈覆盖式发展,政务微信势头正健,甚至连已经称不上新媒体的政府网站都可以大放异彩。其次,在媒体融合发展的大趋势下,以人民日报、央视新闻、新华社发布、澎湃新闻等为代表的官媒新闻APP持续给力,一扫此前被各类商业新媒体步步紧逼的阴霾,依靠及时、独家、深度的新闻产品,在舆论场上频频发力。此外,“自干五”(“自带干粮的五毛”)的大规模涌现更是让网络舆论力量产生了根本性变化,不仅有光明日报为其正名,其中的代表如周小平、花千芳等更是受邀参加了文艺工作座谈会,这无疑代表了高层对这一群体的重视和肯定。

我们有理由认为,2015年,上述网络舆论主体将进一步强化协作,正能量“合唱团”将成为网络舆论中的最强音。

首先,政务新媒体将在集群化发展、整合传播力上寻求突破。从目前趋势来看,政务微博会在上下两个层面继续深入拓展。从“向上”的层面来说,省部级政府部门将陆续开通官方微博;从“向下”的层面来说,镇街等基层的官方微博也将继续拓展。结合本地特点,进行矩阵式的集群化发展,将是政务微博群的发展路径。此外,也将有越来越多的部门试水政务微信,微博、微信的双微融合对接和平台资源整合等将有突破。

其次,主流媒体将进一步强化舆论引领力。2014年在中央及各地宣传部门的强力支持下,各传统主流媒体积极通过技术升级、平台扩展和内容创新,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澎湃的初步成功便是其成果之一。通过外部的“输血”支持和内部的“造血”机制改革,传统主流媒体的新媒体产品将更多涌现,并由此强化舆论场中的主导权。

再次,体制内的网络大V将崭露头角。在社会化媒体当道的时代,意见领袖在舆论传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013年8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办了网络名人社会责任论坛。2014年,一些地方政府也邀请大V、名博主考察、采风,让大V们从线上走到线下。如陕西邀请网络大V走进绥德;四川广安邀请大V参加“小平故里行”;江苏宿迁邀请大V参加“2014中国政务微博路在何方”高层论坛;广东也举行了“粤来粤好——2014年网络名人看广东”等活动。①

尽管如此,培养体制内的网络大V将是未来的重点。2014年11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副主任任贤良在“依法办好网站,讲好中国故事”座谈会上指出,“要传播正能量,要唱响网上主旋律,需要培养千千万万个善‘讲故事’的高手,加强网宣队伍建设,培养全媒体人才,扶持和推出我们自己的大V和话语领袖”。②据此可以预测,除积极与所谓体制外大V们沟通,发展“盟友”之外,各省市宣传系统将在各级各部门、社会各层面物色和培养一批政治强、业务精、懂传播、善引导的体制内大V。

更值得注意的是,在整合发展的趋势下,2015年“独唱”的格局将被打破,而“合唱”将大势所趋。其主要依据在于统筹负责互联网信息工作的互联网信息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已经在各省普遍设立,各地市正在积极推进。由此将进一步健全互联网管理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以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为核心的新的互联网管理体制机制,进而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严格管理、企业依法运营、行业加强自律、全社会共同监督的“五位一体”式的互联网管理格局。网宣、网管、网评、网研、应急、技术等六支队伍,也将整合形成统一的指挥体系。机构设置上的整合和协同工作机制的磨合,将有助于改善此前互联网舆论宣传工作中各自为政的局面,打破“独唱”局面,形成“合唱”格局。

高感性族群有可能以惊艳的方式证明自己的存在

时政与色情原是一些网络公关公司善用的两张牌,虽然粗鄙,但效果好。如今遇到强力狙击之后,要继续通过网络炒作吸引舆论关注,势必需要新玩法。

炒情怀便是一个新招术。近期多起舆论热点事件的核心均在情怀。2014年11月发生的“少年不可欺”事件的关键正在于情怀。与此类似的,还有2014年末微博账号“@伟大的安妮”与其漫画APP推广事件。该漫画APP广告被转发40余万次之后,也被网络大V“@留几手”质疑是“打着梦想的旗号搞营销,用着别人的作品不留名”。

情怀如此风靡,代表着网络上所谓“高感性族群”悄然崛起。美国畅销书作家丹尼尔·平克认为,这个世界原本属于一群高喊知识就是力量、重视理性分析的特定族群,但现在世界将属于具有高感性能力的另一族群——有创造力、具同理心、能观察趋势,以及为事物赋予意义的人。这一新族群的创造力现在未必能得到充分体现,但高度的感性以及坚守理想的情怀已经成为其招牌特色。商业公司之所以打“情怀牌”,正是敏锐地意识到了这一族群的影响力。

在台湾地区的九合一选举中,国民党遭遇了被舆论视为1949年以来最为惨重的一次失败。正如北京青年报2014年12月1日发表的《国民党选举败于政治气候的变化》所指出的那样,现在的中青年选民成长于网络时代,他们获取信息的手段不是报纸、电视等单向传播的媒体,而是人人可以发言的社交媒体。舆论不再被某些机构或个人所主导,而主要为自发形成,信息中包含了每个人的感觉,如果一个人对马英九不满,而另外一个人也有此想法,这样就形成了共振,逐渐会形成“公共意见”。政治的代际更迭是谁都无法摆脱的铁律,马英九之后的中生代力量已经登上权力舞台,更重要的是,新生代的选民已经开始主导选举的走向,要么顺应互联网时代的选举,要么被选民抛弃。③近年来美国、英国、澳大利亚、韩国、印度等的竞选都一再说明,得网络者得天下,得年轻人者得天下。

2015年,互联网上成长起来的一代年轻高感性族群,有可能以一种惊艳的方式证明自己的存在。

移动舆论场将冲击现有的话语权格局,提升社会动员的能力

在技术变迁的推动下,中国民间舆论场的阵地从论坛、博客,迅速转移至微博以及微信。

从传播机制上来看,微信融公众号与朋友圈于一体,集点对点的传播与点对面的传播于一身,打通了公域与私域,成为具备立体化功能的信息平台,是不可忽略的舆论新阵地。目前众多政府部门都在积极进驻微信,一如当年微博勃兴之时。不同的是,微博主要的功能是信息发布,而微信则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服务。通过微服务、微资讯和微互动,可以实现指尖上的便利生活。基于强大的服务功能,微信将有助于政府拓展网络问政的深度与广度,丰富获取社情民意的途径,提升政府“威信”和形象,成为站稳新舆论阵地的重要保障。

但值得注意的是,移动社交平台的迅速发展也将导致舆论场的碎片化、社交化,这也对舆论主导权和引领力造成强大冲击。在移动舆论场中,舆论主体更加多元化,议题更加碎片化。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基于地理位置、手机应用等形成的社会群体分化更加复杂。微博、微信等社交工具的快速推广,各类新闻客户端的普遍应用,使得网民形成各类互联网应用主导下的一个个专门化群体。这种社交形态和信息获取特征,显著强化了互联网人群的群体化特征,对社会事件的发生发展产生了全方位影响。正因如此,移动舆论场的特点不仅在于其跨地域、全时空的覆盖性,更在于技术助推下形成的群体细分和议题分化,而这无疑将会冲击现有的话语权格局。这正如美国学者尼葛洛庞帝当年的预言:“网络传播引发的信息革命把人类带入了‘沙皇退位,个人抬头’的‘后信息时代’,大众传媒帝国逐渐瓦解,网络将按照个人的独特需求分门别类地进入一个个家庭,任何网民都可以自由地在网络中驰骋。权力从传播者那里转移到接收者这端。”

不仅如此,微信传播还基于强关系的熟人社交圈,相关信息的传播将比在公共平台更为迅捷。同时基于社交圈本身相互的高信任度,对于态度认知转变的影响力更强,并加速“态度同步”到“行为协同”的转变过程,从而提升社会动员的能力。这将对突发事件的传播及其从线上到线下的演化,产生巨大的推动力。在茂名反PX、江门鹤山反核燃料厂等事件中,这种力量已经有了初步表现。对于舆情管理者来说,这种技术传播的威力不可能被忽视。但管理方面也将面临相当大的难题,因为社交圈毕竟不同于公共信息平台。

另外,各类党政部门积极在微信上跑马圈地并集成信息公开与政务服务,虽然方便了公众和企业,使政府服务的效率和质量有了质的飞跃,但大量原本只对政府开放的个人或企业隐私及政府的社会经济数据,在不经意中通过这个新平台流入到社会,存在较大隐患。④“处颠者危,势丰者亏”,这对于微信来说也是一个考验。

注释:

①《地方政府请网络大V考察引争议》,《中国青年报》,2014年9月14日

②《国家网信办“依法办好网站,讲好中国故事”座谈会在苏州举行》,国际在线,http://gb.cri.cn/42071/2014/11/01/6651s4750021.htm,2014年11月1日

③《国民党选举败于政治气候的变化》,《北京青年报》,http://news.ifeng.com/a/20141201/42610996_0.shtml,2014年12月1日

④《电子政务借力商业公共平台——捷径还是歧路?》,《光明日报》,2014年12月1日

(作者为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第三篇:2014电信改革前瞻复杂形势空前

2014电信改革前瞻复杂形势空前

科技杂谈12月31日 10:40 分享到: 14工信部 通信 电信-

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在同一个行业内,如此密集地进行如此重大的政策调整,这在整个工信部乃至信产部的历史上,都是非常少见的。

关注科技杂谈,洞析科技大事!

这里是中国通信行业影响力最大的自媒体!

订阅请点击右上图标,或搜索公众号:keji_zatan

文 /王云辉,作者微信:wangyunhui201

3在2013年的最后一个月,工信部以罕见的工作效率,对中国的电信政策进行了乾坤大挪移。

12月4日,正式发放4G牌照;12月22日,调整网间结算资费;12月26日,发放首批移动通信转售业务许可。

可以说,这三个政策中的任何一个,都会对中国的通信市场产生意义深远的重大影响。

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在同一个行业内,如此密集地进行如此重大的政策调整,这在整个工信部乃至信产部的历史上,都是非常少见的。

为什么会少见?

是因为政府效率慢吗?不是,其实并不慢。

关键在于,每一个重大的政策调整,都会给行业生态带来巨大的冲击,并需要一定的时间与市场来进行缓冲,并为新政策可能带来的短期阵痛和长期隐患,留下足够的适应时间与试错空间。

一旦多个重大政策重叠,就可能导致两个问题:

1、对行业生态的冲击被几何级数放大,对现有产业结构的破坏可能产生叠加,期望的目标结构也可能因为政策之间的相互影响而出现变形;

2、对行业主管部门来说,新政策的效果评估,乃至后续的政策跟进也受到干扰。

很简单,此时很难判断一个好的变化,或是坏的变化,是由前一个政策,还是后一个政策引发的,或者说,两个政策的各自影响比例有多大?

此时,已经难以对政策效果进行定性与量化,自然,后续政策该深入推进、稳定观察,还是果断刹车,都失去了原本应该清晰的参照系指标。

那么,为什么这一次把三个政策都叠放在了一起呢?

如果仔细分析,其中其实多有不得已之处。

1、4G发牌不可能再早,因为中国主导的TD-LTE产业链仍未足够成熟,过早发放弊大于利;但也不能再晚,因为一旦拖到2014年,缺少本国支持风向标的TD-LTE,就有可能错过全球的LTE建网窗口期,也无法与LTE FDD的国内建网拉开时间差。

即使不考虑这些因素,在2012年底,工信部部长苗圩“大约1年后”发牌的时间表,也让工信部的4G发牌时间不会再有大的前后变化。

2、已经酝酿较长时间的网间结算调整,其核心作用在于平衡4G发牌之后,三大运营商的主体利益格局。

如同我此前的分析,它是一个零和的手段,本身不会增加或拉低三大运营商的业绩总和,只会在行业内部达成利益的再分配。详见文章《网间结算新政逻辑》,您可以关注科技杂谈(keji_zatan)并回复数字182查看。

因为4G发牌方案更偏向中移动,为了避免市场的进一步失衡,并确保联通和中电信业绩,避免影响信息消费战略、宽带国家战略、电信行业营改增试点等事关全局的大政,所以网间结算调整不能与4G发牌间隔太久。

事实上,两个政策之间相隔18天出台,尽量淡化彼此影响,或许已经是多方博弈的结果。

3、至于移动通信转售许可,作为中央要求的,推动民营资本进入基础电信行业的,工信部2013年的重要任务之一,显然必须在2013年结束之前有一个明确的结果。

民资进入基础电信,可以说打开了一道大门,充满无限可能,加上民资态度较预期踊跃,参与者太多,为了避免未来的市场混乱,影响产业与公众,政策的出台一直在不断补充与修正。可以说,再在工信部工作会召开前的最后一天发放牌照,这已经是工信部所能给出的,最长的政策与市场准备时间。

同时,此前已有14家企业和16家企业,分别与联通和电信签定商业合同,有17家企业与中移动达成合作意向(即使考虑部分重合,实际企业也超过20家)。

在外界普遍认为工信部更多只是“走流程”的情况下,工信部选择了只通过11家企业,而不是“你好我好大家好”一体放行。而且据我所知,被打回的企业也都不是蓄意刁难,而是就具体确实存在的问题发回补充,在进一步的查缺补漏之后,新一轮的发牌也不会等待很久。

从这些细节来看,工信部是非常认真、负责任的。

当然,不论有怎样的客观原因,集中的政策出台,必然产生很多复杂的产业变量。

比如,不同运营商之间的网间结算政策,可能对不同转售企业的竞争产生连锁反应。比如,4G发牌的影响,与移动转售的影响,可能在市场中形成重叠与衍变。

等等。

当然,最麻烦的是,下一步政策将怎么走?

可以预期,2014年仍将是中国通信业的变革年。

在这一年,有哪些政策可能出台呢?

1、不对称管制,比如携号转网。它的扩大试点甚至全面推行已基本没有悬念。

2、进一步放开民资限制,至少是扩充移动转售企业的数量,这一条势在必然。

3、进一步整顿垃圾短信,政策是必然会出的,但是否能能真正奏效,仍有待观察。

4、营改增这个国家大政必将全面落实,而且对市场产生重大影响,但它的具体政策细节仍有待博弈(请关注科技杂谈,近期将有专文讨论分析)。

5、宽带中国推进。中移动如何入局,如何破局?或许都需要政策来推动或监管。

6、调整互联网间结算资费?这一条可能性也非常高。

7、LTE FDD发牌?这背后有复杂的博弈,但可能性是存在的,而且未必小。

8、推进运营商的所有制改造?这一条可能会稍缓,但政策的准备肯定会提前进行。

9、推行新的电信重组,比如三网融合,或是网业分离?这一条同样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完成,但我们也将会看到形势会一步步松动。

10、那个传说中的《电信法》?好吧,反正已经拖了这么多年了,我们也不介意它继续拖下去,2014不出是情理之中,如果能出,好吧,那就鼓掌欢呼奇迹吧。

如果抛开这些政策,2014年的通信市场上还有哪些必然出现的重大变化呢?

1、运营商业绩下滑,不解释。

2、移动互联网进一步替代传统电信,不解释。

3、民资电信将为大众,原来的机还可能这样玩,而且“免费打电话”的后向业务模式有可能在年内出现。

4、更高速的通信网+更互联网化的业务模式,进一步冲击、改造各个传统产业。

„„

这么多的政策与市场变化,将全部累积嬗变。

这意味着,在2014年,工信部将面临一个前所未有的复杂产业环境。

在这样的环境下,政府的决策必须更加谨慎,并且需要具有高度的前瞻性——因为历史已经证明,中国电信改革历史上的很多次改革,都有效解决了当时的主要产业矛盾,但很快就在新的形势下,成为了更大、更深、更复杂的新产业矛盾根源。

工信部将如何谋虑长远?且拭目以待。

第四篇:宜章县2011年前三季度金融形势分析及对策建议

宜章县2011年前三季度金融形势分析及对策建议

作者:宜章统计局文章来源:宜章统计信息网更新时间:2011-10-31

今年以来,宜章县紧紧围绕国家经济金融宏观调控大局和宜章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规划,积极引导全县金融机构认真贯彻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科学把握货币信贷调控力度,大力推动信贷结构调整,着力促进全县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前三季度,全县经济运行高开高走,持续增长;金融运行稳健良好,信贷增长适度,结构不断优化,信贷投放基本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合理资金需求,有效支持了全县经济科学跨越发展。

一、金融运行基本特点

在稳健货币政策的大环境下,全县各金融机构紧紧围绕宜章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优化信贷结构,积极向上级行争取信贷规模,加大信贷投放,信贷投放同比大幅增加,有力支持了全县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总体而言,前三季度全县金融运行稳健良好,各项存款增长较快,贷款增长适度,银行体系流动性整体充裕。

(一)各项存款增长较快。截止9月30日,全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923064万元,较年初增加140831万元,增长18%;比去年同期增加154039万元,增长20%。新增存款占全市新增额的9.96%,存款总量、增量和增幅分列全市第四、第二和第五位。其中:农村商业银行各项存款余额265560万元,比年初增加31536万元,存款总量排全县第一;邮政储蓄银行存款余额175541万元,比年初增加32465万元,存款增量排全县第一;农发行存款余额19156万元,比年初增加5071万元,增长36%,存款增幅排全县第一。总体呈现如下特点:

一是个人存款稳步增长。截止9月30日,全县本外币个人存款余额691753万元,较年初增加93575万元,增长15.64%,比去年同期增加106870万元,增长18.27%。其中:农村商业银行个人存款余额为223563万元,比年初增加28321万元,总量、增量均排全县第一;工商银行个人存款余额49425万元,比年初增加8896万元,增长21.95%,增幅排全县第一。

二是单位存款大幅增长。截止9月30日,全县单位存款余额216578万元,比年初增加40360万元,增长39.46%;比去年同期增加122097万元,增长129%。其中农村商业银行单位存款余额40812万元,总量排全县第一;邮政银行单位存款余额16836万元,比年初增加7740万元,增长85%,增幅排第一;建行单位存款余额40144万元,比年初增加8009万元,增量排第一。

三是其他各项存款增幅较大。截止9月30日,其他各项存款余额14733万元,比年初增加5104万元,增长53%。

四是月度新增存款总体呈下滑态势。1-9月,宜章县金融机构月度新增存款分别是55339万元、29650万元、19688万元、15273万元、8995万元、7199万元、8116万元、6784万元、-10214万元,总体呈下滑态势。主要原因一是受监管部门“三个办法一个指引”实施的影响,金融机构派生存款的能力受到削弱;二是投资渠道增多分流了部分存款;三是市场资金普遍紧张,且“负利率”不断强化,民间借贷日益活跃,部分存款转向银行体系外循环。

(二)贷款适度增长期限结构合理。截止9月30日,全县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87783万元,比年初增加54732万元,增长23.16%,高于全市平均水平4.9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增加55763万元,增长29.53%;贷款总量、增量和增幅分列全市第四、第四和第三。前三季度的贷款投放呈现如下特点:

一是金融机构贷款整体增加。截止9月30日,宜章农村商业银行贷款余额154793万元,比年初增加18309万元,总量、增量均排全县第一;农发行贷款余额45321万元,比年初增加13650万元;村镇银行贷款余额7395万元,比年初增加7395万元。村镇银行贷款增加较多的原因主要是成立时间较短,7月份以前对其信贷投放没有采取规模调控。以上三家银行共计增加贷款39354万元,占全县贷款新增额的72%,其余五家全国性中资银行县支行贷款余额80274万元,比年初增加15378万元,占全县贷款新增额的28%。二是中长期贷款和短期贷款均衡增长。截止9月30日,全县中长期贷款余额160411万元,比年初增加29656万元,增长22.68%,同比多增10864万元;短期贷款余额127372万元,比年初增加25076万元,增长24.51%,同比多增32740万元。进入6月份后,全县金融机构中长期贷款呈小幅下降,而短期贷款却增加较多。到9月底,短期贷款和中长期贷款增加基本持平,贷款期限结构错配矛盾明显缓解。一方面由于对政府融资平台和房地产调控政策叠加效应的逐步显现,金融部门相应收紧上述两类贷款的闸门,进而引起中长期贷款下降;另一方面则是稳健的货币政策的影响,商业银行不得不通过加强新增贷款的期限匹配来达到增强流动性管理的目的。

三是累放贷款同比小幅增加。前三季度,各行社累计发放贷款115922万元,同比多放6317万元。其中农发行累放17300万元,同比多放8698万元,累放和同比增量均排第一。

(三)资产质量持续改善。全县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质量持续改善,资产质量稳居全市第一。按贷款五级分类统计,截止9月底,全辖不良贷款余额3406万元,比年初减少318万元,不良贷款率1.18%,低于同期全市平均水平4.8个百分点,比年初下降0.4个百分点。其中工行不良贷款余额12万元,比年初下降156万元,不良率0.13%,下降2.56个百分点,降额、降幅均最大。主要原因:一是工行收回了部分单位长期拖欠的不良贷款;二是工行贷款大幅增长,稀释了不良贷款率。

(四)规模效益同比增幅放缓。前3季度,全县银行金融机构实现账面利润11712万元,同比增加3026万元,增长34.84%,增幅比上季度下降23个百分点。

(五)小额贷款公司业务发展迅速。注册资本6000万元的宜章万通小额贷款公司,在开业不到半年的时间,已累计发放贷款9969万元。截止9月30日,贷款余额达到5936万元,实现利润67万元。

(六)保险证券市场平稳运行。1-9月份,全县保险业累计实现保费收入15164万元,同比增加2833万元,增长15%。理赔支出2283万元,同比增加507万元,增长28.5%。证券市场平稳运行。1-9月,方正证券郴州宜章宜兴路证券营业部新开户数1117个,同比增加266个,增长31%,客户总数已达10773户,总客户资产45000万元,另有机构客户1户,托管证券市值55000万元;实现证券交易额336000万元,同比增加3000万元,增长1%。

二、当前金融运行面临的两大挑战

(一)非存款类融资机构及非正规信贷组织的发展给金融生态建设带来挑战。近年来,特别是去年以来,宜章县非存款类融资机构发展迅速。截止9月末,全县有小额贷款公司1家、典当行1家,理财公司、投资公司、咨询公司、寄卖行等非正规信贷组织陆续出现。非存款类融资机构和非正规信贷组织的发展是

把双刃剑,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部分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资金困难。但是由于难以监管影响了全县正常的金融秩序,给宜章的金融生态建设带来了新挑战。

(二)存款大幅波动使金融机构稳健经营受到挑战。1-9月,宜章县金融机构月度新增存款总体呈下滑态势。金融机构存款剧烈波动,直接影响到资金来源的稳定性,进而影响到金融机构经营的稳定性。在信贷调控背景下,存款波动隐含的风险值得关注。一是资金脱离银行体系运行现象有所显现。据了解,由于当前金融机构存款利率低于通胀率,部分资金富裕的企业绕过银行,直接将资金用于企业间借贷。尤其是当前民间借贷市场活跃,民间借贷利率偏高,不乏部分银行资金流向民间借贷市场。银行资金体系外运行,不仅减少了银行体系的可用资金,加剧了资金紧张状况,而且可能对稳健货币政策实施和金融市场正常运行产生负面影响。二是金融机构理财产品“井喷”式发行。银行理财产品属于表外业务,客观存在规避宏观调控的可能。由于全国性商业银行发行理财产品募集的资金直接上缴上级行,直接导致宜章县存款流向县外,加大了金融机构存款的波动性。三是在当前各家商业银行总行重新实施“以存定贷”考核办法、银监会全面实施存贷比日均考核等政策因素的影响下,金融机构存款的剧烈波动,特别是全国性金融机构新增存款大幅减少的情况下,将直接制约四季度全国性金融机构对宜章的信贷投放总量,进一步加剧全县信贷资金供需矛盾。

三、全年金融走势预测及对策建议

从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九月底召开的三季度例会看,我国经济金融运行正向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但经济金融发展面临的形势依然复杂。当前世界经济继续缓慢复苏,但面临的风险因素仍然较多。我国经济继续平稳较快发展,通胀压力有所缓解但仍处在高位。下一阶段,为更好的贯彻落实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好的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建议如下:

(一)继续争取对宜章县的政策倾斜。一是继续向人民银行上级行争取倾斜政策,争取给予宜章贷款增长一定的宽容度,加大对对法人金融机构的差别准备金政策倾斜力度,适当增加法人金融机构全年贷款总量。二是各商业银行宜章支行应积极向其上级行申请增加对宜章的信贷投放,支持宜章积极加快发展。

(二)引导民间资本透明健康发展。政府部门一方面要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实体经济,另一方面为民间资本提供更多的平台和渠道,进入借贷市场。同时对民间资本加强监管,出台一系列有效的政策法规框架,约束民间资本追逐暴利、热钱化等负面特点,让民间资本在法制阳光下透明健康地运行起来。

(三)大力推进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商业银行要切实扭转依靠吸收存款发放贷款的传统资产负债业务模式,积极推进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增加中间业务创新,利用银行网络提供衍生服务。例如清算结算业务、代理业务、个人理财业务、投行、咨询与顾问等。研究创新跨行业、跨市场的金融产品,提升自身抵御风险的能力。

第五篇:当前高邮金融形势

一是经济仍处于下行通道,企业生存压力加大,应持续关注信贷风险。二是从物价走势看,8月份CPI同比增速春节后首次回升,虽不意味着立即反转,但综合各种情况,后期通胀风险有可能大于通缩。要关注物价变化,适时调整资产配置策略。三是利用企业债券市场发展机遇,扩大银行业务收入来源范围,优化收入结构。

客观分析当前业务经营形势

(一)经济形势。从宏观形势看,对外出口依然疲弱,对内需求不旺。但是进入三季度,我国整体经济呈现出缓中趋稳的态势。基础建设投资扩大,房地产投资回暖,这些都会拉动消费增长。扬州市政府也加大了四季度招商引资和项目推动的力度,全市基础投资、房地产投资在不断扩大、消费有所增长,经济企稳回升。

(二)银行形势。当前形势下银行面临的挑战更多:一是外部经济增长趋势性放缓不会改变。经济增速放缓,会使银行面临发展减速的压力、发展转型的压力和风险管理的压力。二是利率市场化改革进入实质性的深化阶段。这会使银行潜在的盈利能力下降,银行经营模式和市场竞争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三是监管政策更趋严格。管理部门加大了银行信贷规模管控、存贷比要求、资本约束管理和相关业务监管。四是金融脱媒加速推进。今年以来,债券市场加速发展,证券市场一些重大政策出台,保险资金大量投放到金融市场,第三方支付的出现,民资都十分活跃。面对以上形势,全行要加强研究,因时而变,以变求存,灵活调整经营策略,把握市场的主动权。

下载201012042011年金融形势前瞻及对策(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012042011年金融形势前瞻及对策(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全县金融形势分析会讲话稿

    全县金融形势分析会讲话稿 同志们: 今天召开全县金融形势分析会,主要目的是对全县上半年的金融工作进行总结,分析当前金融运行形势,全力做好下半年的金融工作,切实提高金融对全县......

    全市金融形势分析报告(范文模版)

    全市金融形势分析报告今年以来,世界经济金融形势复杂多变,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愈演愈烈,迅速从局部发展到全球,从发达国家传导到新兴市场国家和发......

    中国意识形态形势以及对策

    中国意识形态形势 中国意识形态安全总体是稳定的,但在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下,中国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特别是西方国家民主输出、西方国家文化霸权、网络信息舆论多元......

    当前就业形势和对策

    当前就业形势和对策 王又军2010-08-31 摘 要: 通过经济增长促进就业是世界上多数国家在解决失业问题时所采取的一种重要手段。联合国开发署 将经济增长率和就业增长率的关系......

    会计就业形势和对策

    看法:由于高校会计专业设置结构与社会需求的不协调日益突出,会计类毕业生人数急剧增长,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毕业生遍地都是,但工作少,竞争激烈。现在的会计学职业,低层次的人才供过于......

    国际国内金融形势及其应对措施

    国际国内金融形势及其应对措施 2009182158 周洁茹 金融91摘要:2008年金融危机让各种有关经济和金融的词眼进入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话题。通货膨胀率,失业率,股指起伏,银行业危机,黄......

    我国金融的总体形势如何

    我国金融的总体形势: 一方面我国是名副其实的金融大国,另一方面我国与金融强国相比还有差距,并且未来我国金融发展还会面临大大小小的挑战。目前我国金融资产总额较上世纪70年......

    论金融行业就业形势

    论金融行业就业形势 众所周知,金融学专业一直是近几年来考生报考的热门专业,其毕业生职业 发展前景好、收入高是吸引众多考生报考的重要原因,该专业也因此被人们戏称为最有“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