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试题命制的要求 细节

时间:2019-05-14 10:41: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初中语文试题命制的要求 细节》,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初中语文试题命制的要求 细节》。

第一篇:初中语文试题命制的要求 细节

初中语文试卷命题方案要求

一、命题指导思想

1.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全面、科学地考查学生初中阶段的语文学业水平。

2.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体现义务教育的性质。

3.推进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高审美情趣,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培养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4.建立科学的初中语文评价体系,全面、科学地评价初中生的语文素养。

二、考试范围

1.七年级现行新教材和八至九年级人教版现行初中语文教材。2.与教材内容难度相当的课外现代文和浅易的课外古诗文。

3.《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附录一 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7——9年级)” 4.《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附录二 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

三、考试内容及要求

(一)积累与运用 1.字词

①正确识记课文中重要词语的字音。

②准确辨析课文中重要词语的字形,生活用词、主流媒体(如政府报告、文化教育类等)用词。不能涉及不规范用语、方言、生僻字词。

③准确理解和运用常见的重要词语(包括成语),以课本为主,适当向外扩展。④语法,考查词性、短语类型、句子成分。2.句子

辨别具体语境中的语病,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常见的错误类型。3.文学常识及名著阅读

①正确识记教材和名著阅读篇目所涉及的重要的作家、作品及作品中的重要人物。②根据提供的信息推断相关作品的作者、名称和人物,分析人物形象和思想内容,并进行简要评价。

③由具体的阅读材料进行拓展,联系相关作品展开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4.古诗文默写 准确识记、理解并运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附录一 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7——9年级)”的具体内容。

5.综合性学习

根据提供的具体材料,按照要求进行分析,展开探究,提出看法,发表见解。试题中要侧重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

(二)古诗文阅读

⒈古诗词鉴赏题采用主观题的考查形式,要求对古诗词从思想内容和表达方式两方面进行初步赏析。设题多从表达方式、品味字词、内容主旨、思想感情等角度考虑。

⒉古文阅读材料课内外相结合。⒊解释和辨析古文中常用文言实词的意思,掌握常见的一词多义、通假、古今异义、特殊句式和词类活用的现象。

⒋用现代汉语准确、通顺地翻译文言句子。

⒌把握古文的基本内容并能对人物及事件进行简要评价。

6.课内文言文注意课后练习题,要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课外文言文选文以文史类为主。

(三)现代文阅读

⒈ 现代文阅读考查说明文,概括说明对象的主要特征、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词语的使用等。中考一般考查社会科学类说明文,自然科学类很少涉及。

⒉ 记叙文、哲理性散文、小说,考查整体感知文章,理清文章的思路,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和情感。

⒊ 准确提取、筛选并概括文中的重要信息。

⒋ 准确理解并解释重要词句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和作用。

⒌ 掌握记叙、议论、抒情、说明和描写等主要表达方式并理解其作用。⒍ 感受作品中的形象,赏析作品中生动、优美、含义深刻的语言。⒎ 简要评价文章的内容、语言和写法。

⒏ 结合现实生活或相关资料针对文中某一问题进行探究并发表独到的见解。9.根据文章内容展开合理的推断、想象并进行适当的补充。

(四)作文

命题形式: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要求:

①文体不限,书写规范,不得抄袭。②不少于600字。③作文中不得出现考生真实姓名、校名和地名等敏感信息。

注意:试卷考查内容不考虑知识的覆盖面。

四、考试形式、试卷结构及分值分配 ⒈ 考试形式:闭卷,笔试。

试卷满分:2014级120分,2015级、2016级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⒉ 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和作文。以主观题为主,适当增加探究性试题和开放性试题的比重。

3.试卷结构及分值分配: 积累与运用:(30分)

阅读:(40分)包括诗歌赏析,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两篇(包括说明文、哲理性散文是重要考查类型,也考查小说或者记叙文)

写作:(50分)

试卷的总题量不超过27题。4.试题难度:

试题总体难度:易中难比例为5:3:2

五、样题:2016年德州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试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不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惬意(qiè)狡黠(xiá)薪酬(xīn)重蹈覆辙(zhé)B.胚芽(pēi)威慑(shè)众筹(chóu)恪尽职守(kè)C.诘责(jié)伧俗(cāng)践行(jiàn)相形见绌(chù)D.虔信(qiàn)偌大(nuò)爆棚(bào)怏怏不乐(yāng)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追溯 眶骗 孵化器 粗枝滥造 B.顷刻 沉湎 棚户区 断章取义 C.呻笑 辍泣 去库存 滚瓜烂熟 D.鄙痍 吞噬 挡箭牌 纭纭众生

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中国人民对战争带来的苦难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对和平有着孜孜不倦的追求。B.卓凡批评同桌写作文经常文不加点,错字百出。

C.九旬高龄的老教授在二中礼堂讲授国学,他旁征博引,侃侃而谈。

D.长河公园景色宜人,周围高楼鳞次栉比,你不会想到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地。4.下面句子中画线部分的词性和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2分)

在(A)秋天里,我喜欢芦花。它生在细细的(B)苇秆的上端,在日渐寒冽的风里不停地(C)摇曳。然而,从来没有一束芦花是被(D)寒风吹落的。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科举考试中的乡试一般在秋天举行,称“秋闱”,因正是桂花开放时节,故金榜题名也称“折桂”。

B.“崔九堂前几度闻”中的“堂”是居所名称,古代居所前为“堂”,后为“室”。成语“登堂入室”出自《论语》,意即登上厅堂进入内室,指学问、技艺由浅入深,达到一定的造诣。C.古代制竹简以火烤竹去湿,刮去竹青部分便于书写和防蛀,称为“汗青”或“杀青”。后来“汗青”指“史册”,例如“留取丹心照汗青”;“杀青”现多指影视作品前期拍摄完成。

D.古人将一夜从19点开始分为五更,每更一个时辰,《湖心亭看雪》中的“更定”指一更,即零点前后。

6.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A.什么地方我曾经看见这样一棵苍老的枸杞树呢?是在某处的山里吗?是在另一个地方的花园里吗?

B.当一个十七、八岁的健美青年向你走来,他给你的印象是爽直、纯洁、豪华、富丽。C.英国当代诗人西格夫里·萨松写过一行不朽的警句:“我的心里有猛虎在细嗅蔷薇。”可以说这行诗是象征诗派的代表。

D.著名作家、翻译家杨季康(笔名杨绛)先生,以105岁高龄于2016年5月25日逝世,其著作有《洗澡》《干校六记》《我们仨》等。7.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近期,山东鲁能将在中超联赛第11轮中坐镇主场迎战北京国安。

B.备受关注的2016年全国小型电动车测试大赛5月25日在山东德州举行,有近50家左右的电动车生产企业参赛。

C.在著名物理学家霍金的首条中国微博中表示,希望与中国网友分享生活趣事和工作心得。D.新版《三打白骨精》以其华丽的3D制作技巧、虚实结合的特效手法,国内影视从业者们引发深思。

8.名著阅读(5分)

①贾政一举目,见【甲】站在跟前,神彩飘逸,秀色夺人,看看贾环,人物委琐,举止荒疏,忽又想起贾珠来,再看看【乙】只有这一个亲生的儿子,素爱如珍,自己的胡须将已苍白:因这几件上,把素日嫌恶处分他之心不觉减了八九。半晌说道:“娘娘吩咐说,你日日外头嬉游,渐次疏懒,如今叫禁管,同你姊妹在【丙】园里读书写字。你可好生用心习学,再如不守分安常,你可仔细!”

上文中的甲指(人名),乙指(人名),丙指 园。(3分)

②在《水浒传》中高太尉设下“借刀杀人计”,让林冲误闯白虎堂陷入绝境逼上梁山;《三国演义》中(人名)巧施此计,利用(人名)盗书,借曹操之手杀了蔡瑁、张允。(2分)9.默写(5分)

①,竹中窥落日。(吴均《山中杂诗》)

②塞下秋来风景异。(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③杜甫在《登楼》中表达对祖国山河赞美,对民族历史追怀的诗句是:“。” ④杨炯在《从军行》中表达赴边御敌、立志报国志向的诗句是:“。”

⑤“生活虽然可能会荆棘满地,但仍然不能阻止你一路高歌。”电视剧《欢乐颂》中的这句台词,充满对生活不懈的追求,与此相近的名言警句为:。10.综合性学习(6分)

2016年6月11日是我国第11个“文化遗产日”,今年的主题是“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①结合今年“文化遗产日”主题,请你为学校设计三项与此相关的活动。(3分)

②下图是一对母女在微信中的对话,请你发一条留言表述自己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有说服力。(3分)

二、阅读(40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1-26题。

(一)城南

曾巩

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

11.下列四首诗与《城南》体裁相近的是()(2分)A.《蒹葭》 B.《将进酒》

C.《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D.《长歌行(青青园中葵)》

12.这首诗的前两句是一幅“春雨山水图”,发挥想象把它描绘出来。(2分)13.这是一首哲理诗,它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2分)

(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14.解释下面加点的词。(2分)①米粟非不多也()②委而去之()

15.《孟子》说服力极强,结合全文分析其语言特色。(3分)

(三)关羽字云长,河东解人也,亡命奔涿郡。与先主寝则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广坐,侍立终日,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

建安五年,曹公东征,先主奔袁绍。曹公擒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绍遣大将军颜良攻东郡太守刘延于白马,曹公使张辽及羽为先锋击之。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剌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曹公即表封羽为汉寿亭侯。

初,曹公壮羽为人,而察其心神无久留之意,谓张辽曰:“卿试以情问之。”既而辽以问羽,羽叹曰:“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终不留,吾要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辽以羽言报曹公,曹公义之。

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医曰:“矢镞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羽便伸臂令医劈之。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

(节选自《三国志·关羽传》,有删改)16.解释下面加点的词。(2分)

①既而辽以问羽()②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17.翻译下面句子。(2分)

曹公禽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

18.下列与“羽尝为流矢所中”句式不同的一项是()(2分)A.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B.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C.百里溪举于市 D.帝感其诚

19.汉封侯、宋封王、明封大帝,儒称圣、释称菩萨、道称天尊。根据选文内容,概括说明关羽被尊奉神化的原因。(3分)

(四)芙蓉原指荷花,即所谓“出水芙蓉”;有时也指木芙蓉。荷花是水生草本植物,盛夏开花;木芙蓉是木本植物,属落叶性灌木,秋天开花。由诗词字句前后的内容用词,可推断所称“芙蓉”所指为何。凡诗词内容所言,属夏季景观或水生植物,则所言之“芙蓉”当为荷花。李商隐《无题》“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和杜荀鹤《春宫怨》“年年越溪女,相忆采芙蓉”,所指均为荷花。凡诗意可判断所描述为秋季景观、木本植物、生长在岸上,且和菊(黄花)或桂同时出现者,所言之“芙蓉”当为木芙蓉,如柳宗元《芙蓉亭》:“新亭俯朱檻,嘉木开芙蓉。”已言明此“芙蓉”为“嘉木”,指的是木芙蓉。(节选自潘富俊《草木缘情》,有删改)

20.本文主要采用的说明方法有哪些?请简要分析。(3分)

21.下面诗句中的“芙蓉”是指荷花还是木芙蓉?结合选文简析。(2分)十月芙蓉花满枝,天庭驿骑赐寒衣。——宋代刘兼《宣赐锦袍设上赠诸郡客》

(五)伞铺街

李汉荣

①人在天日晴爽的时候,人在天日晴爽的时候,常常是记不起伞的。所以先人才留下了叮咛:饱带干粮晴带雨伞。这句朴素的老话,被一辈辈人们重复着。“闺女,出门别忘带把伞。” “娘,我记住了。”

“我儿,伞在门后挂着,记住走时带上。” “爹,我会带上的。” ②就这样,叮嘱带伞的爹娘走远了,记着带伞的儿女也走远了,一代代的人都打着伞走远了。

③只有上苍把下不完的雨,藏在江里海里,存在云里雾里,准备在每一个人的路上,随时泼下来。

④所以,当我每一次走过伞铺街,我的眼睛似乎突然有了重瞳,有了多重视力,我从临街的门里看到了更多的门,从院子里看到了更深的院子,从人群里看见了更多的人群,从已没有伞的门面上看见了很多的伞,很多年代的伞,很多样式的伞。我看见木伞、荷叶伞、棕皮伞、布伞、油布伞、尼龙伞;我看见了唐朝制伞的人,宋朝卖伞的人,清朝修伞的人,民国打伞的人,我还看见不知哪个朝代的粗心后生,可能是唐朝吧,那是个气魄宏大、情思奔放的年代,这后生有点大大咧咧,出门忘了带伞,走到半路下雨了,他衣衫都湿了,路途遥远,雨还在下,没有停下来的意思。于是,他在雨地里跑着,差点撞着了一个挑着一筐韭菜叫卖的老汉,他慌忙道歉,他终于找到了伞铺街,他走进了卖伞的铺子,当他谢过店家,打着伞上路,那雨点儿打在伞上,就有点平平仄仄的韵味了,一首唐诗,而且是一首意境温润、对仗工稳的律诗,就在伞下问世了。我还看见,那是民国,新式的“洋伞”刚刚流行,伞铺街也突然洋气起来了。那一对年轻人紧挨着走在一个伞下,男的举着伞,女的手里还拿着一本书,在雨点儿的掩护下,他们说着生活的烦恼和打算,倾诉着细微的情感。时大时小的雨落在伞上,时而砰砰飒飒,时而滴滴答答,有时,哗啦啦,一下子就把伞上的积雨洒下来,好像把青春的苦闷都洒下来了——这变化着的雨声,恰到好处地掩护了他们一路的交谈和小小的秘密,他们就在那雨声里渐渐走远,走远。

⑤就这样,走在伞铺街上,我总是遇见世世代代在雨里打着伞走过去的人,我总是听见伞下的低语、细碎的脚步和小小的秘密,那遥远的过去年代的雨,斜斜地飘过来,一次次把我的心悄悄打湿。而更多的伞刚刚举过来,又匆匆走过去,就随着一个朝代走进了历史的深夜。

⑥我真想,让时光回流一小会儿,我要走进那个穿着一袭青衫的古代书生的伞下,与他交流对雨的看法和对时间的理解,然后,一起去赶考,去漫游,去登高望远,在高高的山顶,在雨后的白云上,写一卷新诗。

⑦可是,当我把心里的羽毛收拢,安静地站在如今已没有伞铺的伞铺街上,安静地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安静地听着起起伏伏的市声,我听见的却 不是高亢的浩歌,也不是豪华的话题,我听见的却是世世代代说了千百年的那些朴素的老话,从时光的门后,从历史的院落,从深深的天井,清晰地、恳切地、潮润地传过来: “闺女,出门别忘带把伞。” “娘,我记住了。”

“我儿,伞在门后挂着,记住走时带上。” “爹,我会带上的……”

22.用一个成语概括“饱带干粮晴带雨伞”的含义。(2分)

23.第④段运用了点面结合、详略有别的写法,请具体分析说明。(4分)24.第④段结尾有人续写了下面一段文字,恰当与否,请分析说明。(3分)

那是当年的母亲,擎一把油纸伞,站在有些许凉意的风里。古寺檐角的铁马挑出三两句轻叹,一丛野菊在细雨中露出数点浅笑。“当当”的钟声在校园的寂静里惊起几只鸽子,孩子们从门口飞出来,飞到母亲的伞下,飞进温暖的怀里。母亲轻轻拭去孩子额头的雨丝,他们渐行渐远,淡出这深红老绿的秋天……

25.有一种写作方法叫“以实写虚”,如李清照《武陵春》中“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本文也有几处运用了这种写法,试举一例分析说明。(3分)

26.下面这段文字在文中两次出现,请从结构、情感和主旨三个角度分析其作用。(3分)“闺女,出门别忘带把伞。” “娘,我记住了。”

“我儿,伞在门后挂着,记住走时带上。” “爹,我会带上的……”

三、写作(50分)

27.请以“陪伴”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文体不限,书写规范,不得抄袭;不能出现真实的姓名、学校等敏感信息。

第二篇:试题命制承诺书

理工学院试卷命题质量与试题保密承诺书

本人承诺严格按照《理工学院命题要求》命制试题,确保试题质量,做好试题保密工作。严禁出现以下问题: 试题或标准答案出现严重错误,或其他命题失误。给任教班学生圈划考试范围、透漏试题,或给非任教班的其他任课教师圈划考试范围、透漏试题。经举报或在考场巡视过程中,发现学生夹带材料中与考试试题完全一致的或绝大部分一致的试题及答案(不考虑题目顺序)。

经审查,对出现以上问题者扣发试题出题费用和全部改卷费用。并按照教学事故报学院处理,兼职教师一律做解聘处理,并报学校取消其在所有院部的任教资格。

郑重承诺:本人认真阅读了以上各项内容,并同意所列处理意见。

承诺人:郭元春

2016年11月20日

第三篇:如何命制高考作文试题[小编推荐]

如何命制高考作文试题

2013年江苏高考作文原题是: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几位朋友说起这样一段探险经历:他们无意中来到一个人迹罕至的山洞。因对洞中环境不清楚,便点燃了几支蜡烛靠在石壁上。在进入洞穴后不久,发现许多色彩斑斓的大蝴蝶安静的附在洞壁上栖息。他们屏住呼吸,放轻脚步,唯恐惊扰了这些美丽的精灵。但数日后再去,却发现这些大蝴蝶已不在原地,而是远远地退到了山洞的深处。大家若有所悟,那里的环境也许更适宜吧,小小的蜡烛竟会产生这么大的影响。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题目自拟;④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⑤不少于800字。

这道新材料作文题与江苏前几年作文命题的形式迥然不同,它的出现,是有背景的。多年来,在全国众多自主命题的省份中,江苏高考作文一直保持“提示语 标题”这一形式的命题格局,直至2012年仍固守着仅江苏独此一家为“标题作文”的最后一道防线。2013年终于来了个华丽的转身,最终突破了这一道防线,从而形成了2013年高考新材料作文一统天下的局面。我想,这不仅是因为命题者已认识到“提示语 标题”这一作文题型的局限,而且能够正视它,尤其是能够尊重客观,不固步自封,充分借鉴优秀作文命题的长处,勇于自我否定和超越。

多年来,江苏语文高考自主命题作文试题采用“提示语 标题”这一作文命题形式是有明显局限的。虽说给定标题,是为了加强限制,增加规定性,以防止宿构和套作;命题加提示语,主要是为了引发思考、激活思维、打开思路,让考生人人有话可说,体现人文关怀。然而,给定标题不仅规定了写作范围,限制了写作角度,也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它意味着让考生失去了写作的自主性和选择性,显得很不包容和开放。而题目加上提示语,又至少存在两个缺陷:一是由于提示语已对立意作了基本定向,写作要求中的“立意自定”几乎形同虚设;二是提示语也常常给考生带来一种思维误导,影响考生的立意和构思,导致不少考生的作文是在对提示语进行简单的演绎甚至扩写,于是也由此产生大量的套构之作。

自2006年始,在全国新课标卷和大纲卷中出现的体现新课程理念和精神的新材料作文基本上不存在这类局限。虽然写作的范围也有一定的限制,但写作的视角是多维的,立意是多向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更具开放性,考生的写作具有较大的自由度和灵活性,不仅有利于考查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也有利于考生施展才华、张扬个性、发挥独创。而且,这种作文题型融“读”“写”“思”三位一体,它更接近语文学习的本真,能较好的检测考生的语文素养。因此,人们十分青睐这种新材料作文题型,所谓众望所归,与时俱进,于是2013年江苏这道优秀作文试题也就应运而生。

就试题的命制而言,这道新材料作文考题给了我们不少有益的启示。

一、好的作文题首先要有较高的检测信度、效度

好的作文试题首先在于它检测的信度和效度,因为作为选拔性考试,它的第一要著是公平公正。要具有信度和效度,就应尽量回避社会热点和焦点,以防猜题押题,然而回避热点焦点又并不是说要考生不关注现实生活和社会人生。我们认为,在作文试题的命制上,回避热点焦点问题,防止猜题押题、套作和抄袭,这是常识;而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充分发挥命题的导向作用,这又是共识。怎样在这两者之间寻找最佳契合点,江苏高考语文命题者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不可多得的范例。为了有效防止猜题押题而影响考试的公平公正,此题

选用的材料表面看关注的似乎是自然生态,并没有直接来反映现实生活,然而却间接地折射生活、反映时代,与现实生活非常贴近,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联,符合“合时合事”的写作准则。经验告诉我们,高考作文命题材料一般都不直接反映社会现实生活,尽量回避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高考作文试题与社会现实生活就完全没有关联。纵观历届优秀考题,除写作的视角指向抒写自我心灵这类考题外,绝大多数作文命题,尽管不直接反映现实生活,但都与社会现实生活有一种隐含性的联系,这种联系或若隐若现,或藉断丝连。其宗旨就在于引导考生写出关注现实、贴近生活,富有时代感和现实感的文章。倘使文章脱离生活,没有时代感与现实感,在虚幻王国里构建空中楼阁,又有何价值可言?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主张或要求考生将高考作文作为某个时尚概念或新潮观念的图解,甚至政治的传声筒。

细品江苏这道高考作文题,一则优美的小故事,体现出的是人文大爱和生态情怀。此题有很強的寄寓性,它旨在让考生从生活的一个现象,一个细节入手,去写出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这样一个大题目,这对当今社会,很有现实意义。此题坚持正确的导向,引导考生不仅关注自然,也关注生活、关注时代,不回避社会现实问题而又不失检测的信度和效度。

二、好的作文题要有较高的思维含量和张力

什么是“好”的作文题?熊丙奇教授认为:“高考作文题好与坏,主要在于它能不能提供比较大的思辨空间,能不能让学生自由表达。”(中国教育报《高考作文改革“在路上”》,2013年6月8日第3版)可谓一语中的。这道高考作文试题尤为突出的是,不仅有利于考生自由表达,而且有很大的思维(思辩和想象)空间,真正意义上考查了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高考作文考查的核心能力是思维和语言,姑且不论语言表达能力,但就思维能力而论,优秀作文命题总是具有较高的思维含量和思维张力。这思维包括形象思维(联想和想象)、抽象思维(逻辑和辩证)、批判思维等等,思维的浅层次、结论的不言而喻都与优秀命题无缘。高考作文考查的终极目标是检测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水平;没有思维含量和张力的试题,就不具备检测的信度、效度和区分度。所以,作文命题必须有思维品质尤其是理性思辨和批判反思的高品位追求。2013年江苏高考作文的命题实践,有力的说明了这一追求并非无可企及。仅就立意而言,这道题能较为科学地检测学生思维的准确性、广阔性和深刻性。

新材料作文与旧材料作文的写作不同,其立意并不要求与材料的主旨完全一致,只要能够与材料含义相关即可,而不一定要从材料的整体出发,不一定要与材料的主旨高度契合。简言之,只要能“源自材料,自圆其说”,即可。

由于新材料作文写作的视角多维,立意多向,允许多层次、多角度立意,因此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包容性。

江苏这道作文试题提供的叙事性材料具有基本情节,内涵十分丰富,从理论上讲,正如一位阅卷专家所说的那样,它给考生提供了角度自选、立意自定的多种可行性。

总体来看,尊重生命,敬畏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生态平衡,维护生活秩序,小细节会决定大变化等,这些都是这个材料的核心意蕴,也是立意的根本点和出发点。如果从不

同角度、不同侧面来思考,还有多种立意:

1.从探险者角度看,(1)探索无止境,有探索就有发现;(2)善于发现并欣赏自然之美;(3)崇尚自然法则,维护和谐宁静;(4)尊重生命,善待别人;(5)要学会体察别人,从对方的角度来思考问题;(6)敬畏自然,要谨“小”慎“微”,有时哪怕是无心之举也可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伤害;(7)我们还可进一步去反思人类自身的行为,人类本身这些没有恶意的轻微行为,尚且对美丽生态造成影响,而一旦有意为之、人为干预甚至是蓄意破坏,那又将会造成怎样的严重后果呢?

2.从蝴蝶的角度来说,(1)追求宁静之美;(2)学会保护自己;(3)要善于见微知著,懂得防患于未然;(4)勇于改变生存现状,而不随缘自适、随遇而安;(5)如果我们作一番理性思辨,蝴蝶远远地退到了山洞的深处,这就意味着它走向更黑暗而不是光明处,难道说蝴蝶永远保持在黑暗中生活这样一种安于现状的习性(习惯)就不需要改变吗?(6)蝴蝶生存环境的改变,这是人的干扰,但自然界的干扰会更多,自然界的各种灾害是客观存在,变化未必是坏事,关键是要提高生存能力,面对干扰,处变不惊。

3.从探险者与蝴蝶两者的关系来看,材料主要有两个关系,正如南京大学博导王继志教授所言,探险者代表人类,蝴蝶代表自然,说到底是人与自然的关系。(1)人和自然要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不要破坏它;(2)无论自然界还是人类生活,变化发展是常态的,凝固不变反而是非常态的。要学会适应,顺应改变;(3)人类既要顺应自然,又要改造自然,提升整个自然和人类的生存质量、生活质量;(4)人类如果缺少对自然、对生命的敬畏,实际上是对自己、对未来的不负责任;(5)人和自然生命是同等的,不要老是以主宰者、征服者、改造者去对自然胡作非为,肆意破坏。

当然,我们还可从蜡烛的角度去思考,一支小小的蜡烛尚且影响蝴蝶的生存环境,而人类自身那种种破坏生态的行为,又会产生怎样的“蝴蝶效应”?甚至还可以由山洞这样一个蝴蝶生存环境的变化,联想到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的恶化,从而来谈忧患意识。如此等等。

三、作文命题很难尽善尽美,对作文命题的探索永无止境

高考作文题目一出台,优劣评判,总是见仁见智,主要是没有也很难有一个相对统一的标准。其实,客观地说,高考命题是很难的,几乎不可能十全十美,如果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去审视评判它,结论往往相左,甚至迥异。然而,相对客观的标准总是应该有的。

应该说2013年江苏高考作文,无论从检测的信度和效度,还是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思想认识水平包括人文情怀,尤其是考查学生的写作核心能力思维与语言,都是无可非议的。但即令如此,试题的不足也还是显而易见的。

除了材料中将“夜蛾”误作“蝴蝶”这一科学常识的错误外,至少还存在两个问题。

一是作文试题中的各项要求,很难让考生得到一一落实。以文体的选择为例。此题偏于对事物现象的理性思考,而不具有叙事性质;文体趋向于写议论文,而非记叙文,故在文体的选择上两者难以平分秋色,于是也就让擅长写记叙文的考生勉为其难,尽管也产生了不少考场佳作,但毕竟是凤毛麟角。

二是材料审题立意的开放力度不大,命题理念仍略显保守。此题所提供的材料,虽然文字优美,语言优雅,描写传神,让读者身临其境,感同身受,可美中不足的是,最后一句“若有所悟”,几乎是直接点明题旨,使得立意的指向明确而集中,这实则是给定了立意,多少束缚考生的思维,影响考生的个性张扬,才华的施展和发挥,不利于考生写出新意和创意。这是传统命题“主题预设”、“结论先行”的偏执表现,这也许是近几年高考新材料作文命题的一个通病。即令是2013年的全国新课标卷,这一问题也仍很突出。

全国新课标卷,所提供的材料,大意是说,一位商人得到一块价值不菲的宝石,却发现宝石上有一条裂缝,可如果能从裂缝处切开,就能得到两块完美的宝石。许多老工匠不敢尝试,这时一位年轻工匠勇敢的站了出来,并且完美的切割出了两块宝石。很好的一则材料,可命题者偏偏又在这则材料的最后加上了一句老切割师的话:“(切割宝石)要有经验、技术,更要有勇气。不去想价值的事,手就不会发抖。”于是这则材料的主旨就显得十分明确,意思非常明白,而作文的立意也就失去了思维张力,并不存在什么审题难度,以致考生谁都懂得只能围绕“经验”、“勇气”或“顾虑”这三个关键词做文章。由于命题加上这一句,将现成的结论摆在考生面前,考生几乎没有了自主立意和自由表达的思维空间,考生就很难发表独到见解,写出真知灼见。于是大量立意雷同的平庸之作由此产生,这样也就影响了选拔考查的区分度。命题者也许是为了让考生“人人有话可说”,而不在审题上为难学生,尊重和呵护考生,体现一种人文关怀,但高考毕竟是选拔考试,它需要有一定的区分度。显然,在这方面江苏命题与全国新课标卷作文命题,几乎如出一辙。

诚然,作为独立(单个)阅读材料,这样的结尾是必要的,因为任何一篇文章它总要给人以启迪,这样的结尾可看作是“卒章显旨”或“画龙点睛”;然而,作为作文的命题材料,它的功用是让考生通过阅读,自己去思考和感悟,以便有效检测考生的认识水平和思维品质;而一旦有了这样的结尾,也就意味着将现成的立意和结论提供给了考生,这实质上是“主题预设”或“结论先行”。由于写作的内容单薄,指向单一,并没有能给考生提供自选角度、自定立意的多种可行性,客观上也剥夺了考生独立思考、自主立意的权利,也让作文题目中的“角度自选”、“立意自定”等要求,很难落到实处,所以命题材料中这样的结尾也就成了“画蛇添足”。

这一点,江苏高考考场作文的实际,足以作为明证。据2013年6月20日的《扬子晚报》有关现场阅卷的情况报道,由于材料中的最后一句话是“小小的蜡烛竟会产生这么大的影响”,受这句话的‘启发’,差不多有七成的考生都在论述‘小与大’的关系,虽然也算切题,但写的人多了也就成了大路货,而且大多考生写的枯燥乏味,很难得到好的分数。

其实,江苏2013年这道作文题目完全可以让考生自己去“若有所悟”,去揣摩理解和深刻感悟,并在此基础上表达自己独到的见解,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从而写出新意和创意,也让优秀考生在大考中脱颖而出。

天意君须会,人间要好“题”,我们期待着今后(2014年)高考能有更多比较成熟完善的优秀作文考题。

第四篇:“初中语文基于学习目标的检测试题的命制”课题研究方案

“初中语文基于学习目标的检测试题的命制”课题研究方案

课题研究方案

区域初中语文教学过程改造研究是济南市历城区教育局申报的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区域初中改造教学过程项目研究”的子课题,“初中语文学科基于学习目标的检测试题的命制”是其研究内容之一,为了更好地开展研究,全面落实《济南市历城区初中教学工作基本规程》,贯彻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综合提高初中语文学科基于学习目标的检测试题的命制水平,特制定此研究方案。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一)背景

1、课程改革背景(宏观领域)

2001年,我国教育部在全国开展了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一轮改革,是历次课程改革以来力度最大、内容最深刻的一次。新课程实施至今,许多难题、瓶颈问题亟待攻关,特别有待于实践层面的理论研究与验证、反思。新课程语文教学,也是我们广大的语文教师面临着系列新问题。尽管义务教育阶段的新课程实施了这么多年,许多矛盾仍然没有解决,更不要说新课程开辟的新的教学领域。本课题所研究的正是这类问题中的重点、难点,也是基本点。

2、教学的实际情形(微观领域)

考试的内容和样式成为强有力的隐性目标,怎么考试就怎么教,教育的功利目的太强势,违背了教育的基本规律,因此教学和考试之间到底要建立一种什么样的矛盾逻辑关系,要认真研究。

作为教学重要组成部分的考试评价,主要受高利害的中考、高考的影响,教师在这个领域严重失语,而这类高利害的考试还处在摸索阶段,需要听到一线教师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建议和诉求。

3、国内外相关课题研究的情形

一是同类型的课题研究主要集中在考试评价方面,教育部也出台了相关的指导纲要,但至今为止,还没有形成多数人能够认可的实施方案和示例性成果。第二是缺乏整合,缺乏以实践为基础、将二者结合起来进行认真研究与实验的平台。

4、区域初中语文教学过程改造的要求

2008年8月,历城区教育局制定了《济南市历城区初中教学工作基本规程(试行)》,规范初中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同时提出:让教学成绩成为教学过程改造的自然结果的基本理念,要求塌下身子改造教学过程,继而提高教学的高效性。在《规程》的引领下,全区开始了改造教学过程的实践探索。

2010年8月区教育局开始建设规范的学科教学活动,在修订《规程》的基础上,颁发了新修订的《济南市历城区学校教学工作评价方案》,主要以学科教学为主体,将规程落实在学科教学的过程,目标是建立各学科教学的规范体系。区域初中教学过程改造研究方案强调:教学过程具有循序渐进的特点,由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教学辅导、考试评价与反馈五部分构成,因此,对“考试评价与反馈”的改造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2011年12月,教育部公布了初中阶段新的课程标准,为规范语文教学提供了新的机遇。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评价应突出评价的诊断和发展功能,准确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状况,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应注意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的有机联系,注意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交融、整合,其根本目的是为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

2012年3月30日,在教育局规程和语文教学工作评价方案的引领下,“语文学科改造教学过程系统策略研究方案”制定,为语文教学在“初中语文学科基于学习目标的检测试题的命制研究”的可行性上提供了保障。

纵观历城区初中语文的教学过程,基于学习目标的检测试题的命制存在以下问题:

1、不能基于《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适切的学习目标来科学命制试题,试题难度过大,科学性不强。

2、检测试题命制粗糙、随意,形式单一,内容单板,缺乏创新性和探究性。

3、试题结构模式化,试题材料陈旧化,题型设计单一化,试题答案标准化。检测试题很少根据学生实际设置选做题。

4、许多试题没有能够很好地考查学生的语文能力,没有体现深厚的文化底蕴,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没有起到很好的熏陶作用,不能够激发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热爱。

5、阅读试题的考查中出现考点重复,试题设计不科学,开放性试题没有处理好“放”与“收”的问题,出现了毫无边际的主观试题。试题形式只要以简答的形式为主。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关注不够。

6、阅读试题的设计中也严重出现了“就此文出此题”的情况,缺少对学生迁移拓展能力的考查。在试题题干的设计引导上缺少语文特有语言魅力,没能让学生感受到文学的魅力。

上述问题,影响了教师检测所应该达到的效果,不利于更好地开展语文学科的教学,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严重制约着初中语文教学水平的提高。采取科学研究的方法,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和策略,提高检测试题的命制水平,正是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二)意义

语文教学与评价一直是难以解决的一对矛盾。按照新课程精神教学,又怕考试成绩不理想,迎合考试又阻碍国家新课程的实施。这对矛盾,长期困扰着学校、教师和学生,引起无数家长的不安,也是社会对基础教育意见的热点问题。本课题研究,目的在探究语文新课程的教学规律,探究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充分发挥考试评价功能,并在二者之间寻求能够缓解矛盾、两全其美的理论支撑和实践之路。从而为区域初中语文学科教学过程的整体改造画上圆满的句点。

二、本课题的研究目标和内容

(一)对语文教学过程的认识。

教学过程的根本属性是人类智慧复演的过程,教学过程要遵循循序渐进、教与学统一和学科规律。对语文学科而言,2011年教育部制定的新课程标准中提出了明确的定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并同时规定:语文课程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课程的最终目标。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两种能力,即教会学生会读书,能写作;丰厚其文化和精神;构建起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语文课堂要尤其注重学生对教学重难点部分学习方法的构建、学习活动的有效开展和语文思维的培养;尤其注重指导学生结合文本进行语言的品味和赏析,形成个性化体验。语文教师要努力把握整个学科规律,自觉敬畏课程标准。

(二)研究目标

基于对课题“语文学科改造教学过程系统策略研究”的理解,本课题研究力图达到以下目标:以现代教学论基本观点为指导,基本建立语文新课程标准统领下的语文教学过程规范体系,研究语文学科课堂教学中提高合作学习实效性;紧密结合本校教学实际,规范教师教学行为,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探索学生合作学习中薄弱环节的改造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语文素养。通过对基于学习目标的检测试题的命制研究,带动对中考语文试题的研究扩展到对初中语文考试命题的性质和作用、结构和功能、程序和要点、原则和导向等理论层面的学习和研究,提高我们教师平时测验和考试命题的科学性,提高学校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考试命题的“科学性”界定为试题设计的情境性、层次的基础性、智能的自觉性、题型的开放性、选材的规范性和教育的综合性。如语文试题的教育性不能是赤裸裸的说教,而是在测试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考查其思想认识、道德修养、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的水平,即命题中的德育渗透。

教学的五个环节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考试是环环相扣的,对考试试题的研究必然会引起对备课、上课、作业、辅导其他四个环节的审视和研究,这些研究是相辅相依的,该课题的研究是以考试试题研究为突破口,带动其他四个环节质量的提高,以之提高学校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以此使教研组成员的专业自身发展更上一层。

(三)研究内容

本课题拟对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以考试为主要方式的评价改革进行综合研究。包括中考这样的高利害考试和平时学业合格性的考试、诊断式考试、过程评价式考试等等,如何科学实现科学评价,也就是说,在一定的学习阶段,什么样的评价内容,什么样的评价方式才能对语文课程教学起到正确导向、积极督促的作用,使考试评价客观有效,最大限度地发挥考试评价的育人功能。

根据本课题的实践性质,列出如下10个子课题:

(1)语文字词积累检测试题的命制研究

(2)语文古诗词积累检测试题的命制研究

(3)语文综合性学习检测试题的命制研究

(4)语文名着阅读检测试题的命制研究

(5)语文古诗词赏析检测试题的命制研究

(6)课内文言文阅读检测试题的命制研究

(7)课外文言文阅读检测试题的命制研究

(8)语文说明性文章阅读检测试题的命制研究

(9)语文文学作品阅读(可按体裁进一步分类)检测试题的命制研究

(10)写作教学检测试题的命制研究

这些子课题从教学和考试结合的角度切入,较为生动具体地体现了总课题的基本研究领域,主旨明确,提出了一线老师共同关心的问题,有一定的挑战性和冲击力,受到老师们的普遍欢迎,觉得做这种课题是在做自己的事,做自己想做的事,同时,这个课题的最大特点,是与常规教学同步,不会造成“额外负担”。

到目前为止,以上10个子课题,都由本校语文教师专项承担,定点突破。

现在的问题是,课题立项后,该怎么做。在新的课程背景下,进行本课题研究,在教学实践和研究层面上要着重注意哪些问题,或者说从哪些方面探索,才可能让这个课题做得有意义,这需要我们共同思考。下面我列举一些在本课题研究领域内需要重点探讨的系列问题。

(1)检测如何体现对过程的评价,是解决语文教育教学中诸多难点的有效的钥匙,如何测评阅读过程、写作过程,学生语文学习过程等等,都应作为研究重点。

(2)写作教学要把写作教学做成学生发展的一部分,成为学生成长的需要,生命的需要,这样的目标只能通过有创意的表达、个性化的表达路径才能达到。研究和实践如何把作文同学生的理性世界、感情世界真正有机结合起来。而不能把写作文做成一种技术活,只在作文方式方法上做文章。

(3)综合性学习是新的教学领域,要研究怎样设计和实施才能接近课程设计的理想状态。

(4)语文知识教学怎样走出误区,怎样使这种过去的无效教学真正能够具备支撑学生阅读和写作功能,能够发展学生智慧。

(5)什么样的考试是合科学、合人心,真正实现考试功能的?

(6)怎样兼顾语文测评中显性的近期效益和远期的隐性效益,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运行方式及步骤

(一)主要方法

本课题主要采用实证研究法、行动研究法,辅以实验研究法、案例研究法、资料分析和比较法、调查问卷法、经验总结法等。

实证研究法即通过试题命制过程中大量的观察和调查,获取客观材料,在教学事实中发现问题,然后对教学事实的分析归纳,寻找改造教学问题的规律、方法,在新的教学事实中运用得出的规律和方法,验证改造的效果,这是本课题实证研究的基本路径。

行动研究法即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基于实际问题解决的需要,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将问题发展成研究主题进行系统的研究,使研究与推进工作紧密结合,落实于改造教学过程的实践上。

(二)课题研究的运行方式。

1、全区维度。教研室从全区的层面基于学科对教学过程改造进行研究;初中语文学科教研员以突破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主线,进行语文学科改造教学过程系统策略研究,构建学科教学过程的行为系统和学科建设的评价系统。

2、学校维度。学校以语文学科改造教学过程系统策略研究为主线,进行基于学习目标的检测试题的命制的研究,构建学科教学过程的行为系统和评价系统。

3、级部维度。以初中语文学科基于学习目标的检测试题的命制的研究为主线,研究适合各级部学生特点的维度,以更好的促进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三)课题组成员及分工

1、总负责人: 陈允红 陈法国 赵延勇 王孝珍

负责:(1)设计总体计划、安排人员分工;联络指导机构,保障经费开支。

(2)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协调各项研究工作。

(3)设计研究方案,搜集研究数据,分析研究情况,撰写阶段性成果或研究报告。

2、各年级负责人:谷立华 王元勋 张甲芳

负责:(1)督促本级部人员按照分工开展语文命题的课题研究

(3)整理并总结本级部课题实施的相关资料(数据 成果 教育随笔 论文等)

3、阶段实施者:谷立华 王加梅 宗西涛 梁伟 马长英 陈允红 李善红 王燕伟 王元勋 冀翠萍 陈法国 庞立莲 王孝珍 赵延勇 王英 张立华 孟祥国 张甲芳 王吉东

负责:(1)按照分工开展语文命题的课题研究

(2)整理并总结所研究课题的相关资料(成果、教育随笔 论文等)

“初中语文基于学习目标的检测试题的命制”课题研究

内容及分工

序号

子课题名称/研究方向

研究人员

1、语文字词积累检测试题的命制研究 张立华

2、语文古诗词积累检测试题的命制研究 梁伟 王加梅

3、语文综合性学习检测试题的命制研究 谷立华 赵延勇

4、语文名着阅读检测试题的命制研究 马长英 陈法国

5、语文古诗词赏析检测试题的命制研究 王燕伟 王元勋

6、课内文言文阅读检测试题的命制研究 陈允红 李善红

7、课外文言文阅读检测试题的命制研究 冀翠萍 宗西涛

8、语文说明性文章阅读检测试题的命制研究 庞立莲 王吉东

9、语文文学作品阅读检测试题(可按体裁进一步分类)的命制研究 王孝珍 张甲芳

10、写作教学检测试题的命制研究 孟祥国 王英

(四)课题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2014、2、17---2014、3、2)

(1)学习(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以及《规程(2013)》和《历城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方案(2014)》中对试题命制的相关要求

(2)全组认真学习习近平五年初中语文学业考试试卷试题,研究学考动向,学习市统一阅卷情况及评分细节处理和注意事项。

(3)各子课题明确研究任务、方向,形成可预测的系统的研究策略。

形成各研究子课题规范的策略,并在学科教学过程中进行验证,各子课题进行阶段性报告。

第二阶段(2014、3、3---2014、6)

对课题进行分析归纳,形成各研究子课题的实证总结报告。

第五篇:关于举行试题命制活动的通知

关于举行试题命制活动的通知

各小学:

为促进教师对课程标准的深入研读,准确把握教材的重难点,促进教师对试卷的研究和试题命制水平的提高,有效发挥考试对教学的导向作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决定举行试题命制活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命题学科

1——6年级 语文、数学 3——6年级 英语、科学、品社

二、参加对象

各相关学科所有老师。

三、命题形式

以教师个人为单位,采用开放的形式,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命题。试题命制要严格参照市教研室期中、期末考试试卷题型和形式。

四、命题要求

1.试题应符合课标总要求、学段要求及本册教材的教学要求,应体现课标理念,重视基础知识的把握,知识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试题要求应非常明确,防止产生歧义,试题形式应丰富多彩,尽量改变以往陈旧形式的重复。教师可借鉴网上试题新颖的命题形式,创新自己的命题形式,但绝不可不分版本,不分年级,不分学期地照搬照抄。语文课外阅读所选文章应是精品,具有鲜明的时代性,避免选用与时代发展不符的陈旧文章。

2.试题分值为100分。

一、二年级语数、三、四、五、六年级英语、科学、品社为60分钟,三、四、五、六年级语数为90分钟。试题应保证准确无误,不允许出现知识性错误,包括标点符号使用正确。各题分值明确,试题后附参考答案及评分要求。

3.试题要严格按照下发的试题模板,不得改变格式(字体、字号、行距等)。教导主任要对上交试题进行严格把关,确保试题质量。

4.试题文档命名要体现学校、年级、学科、命题人,如“XX小学X年级语文XXX”。学校将试题分学科(每个学科一个文件夹)打包于2015年1月9日前发送到教研室邮箱。

5.试题命制,严禁原题从网上下载和互相抄袭,对于网上好的资源下载的时候一定要去除格式使用。对于原题从网上下载和互相抄袭的老师,将全镇进行通报批评,试题等级直接定为D级。

6.教研室将组织人员对上交的试题进行评选,评选结果纳入学校和个人量化。

界河镇小学教研室 2014年12月22日

下载初中语文试题命制的要求 细节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初中语文试题命制的要求 细节.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初中生物试题命制原则与试题分析

    初中生物试题命制原则与试题分析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也越来越关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问题了。我们知道,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是教师了解教学过程,调控教学行......

    初中语文命好题学习心得

    初中语文“命好题”学习心得体会 泥河中学 王献薇 网络视频教学如清风活水,给暑期的教师继续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解决了我们教师劳顿之苦,也让我们教师开阔了眼界,同时也为我们......

    学习小学语文试题命制理论的心得体会

    学习小学语文试题命制理论的心得体会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知道了:“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

    根据《2010大纲解析》深入透析阅读理解(A)试题命制规律

    依据《201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英语考试大纲解析》深入透析阅读理解(A)试题命制规律万学·海文英语教研中心考研的同学通常都知道阅读理解是考研复习的重中之重,试......

    初中语文常规要求

    罗山县初中语文教学常规要求 一、备课 阅读课(即新授课)一套,至少 45个课时。作文指导课7课时,作文讲评课7课时。单元复习课6—8课时、试卷讲评课7课时。建议用两套或三套教案。......

    历年省考面试试题命制规律及真题详解

    历年省考面试试题命制规律及真题详解(十四) 2013年5月18日上午浙江省A类市级及以上机关综合类公务员面试真题 材料(大意): 材料一:国家实施高速公路免费政策后,租车然后拼车回家......

    如何命制好初中英语试卷[小编整理]

    如何命制好初中英语试卷 命题是一门学问,命制试题是老师的基本功;出一份好的试卷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是一项复杂和艰苦的工作,需要教师平时坚持不懈地积累,特别要注意收集信息......

    如何命出一份好试题11

    如何命出一份好试题 红寺堡回中语文组 瞿玲霞 有人说老师要做到“四会”:会上课,会读书,会写文章,会命试题。我认为这是老师的基本功,缺一不可。 当老师就免不了要命题,但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