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来美国商业银行的大变迁

时间:2019-05-14 10:50: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二十年来美国商业银行的大变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二十年来美国商业银行的大变迁》。

第一篇:二十年来美国商业银行的大变迁

二十年来美国商业银行的大变迁

在过去20年中,美国银行业发生的变化比意大利人发明现代存贷款方式以来的任何时候都大!

——美国纽约大学金融学教授罗伊·史密斯

在二十世纪全球金融史上,持续最久、影响最远的事件,莫过于美国商业银行开始于1980年代并延续至今的大变迁。1935年美国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出台之前,以商业银行为核心的金融集团是全能化的“巨无霸”,不仅一身集银、证、保三业的功能,而且通过参股、控股等方式大量地控制实业。《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出台之后,商业银行被分业型法律架构折断了双翼:一是它的投资银行与保险业务被切除,二是它对实业的股权控制也被切断。商业银行成了折翼之鹰,虽然豪气仍在,但也只能伏附于地上,志存千里了。其间,虽借着1960年代美国经济“证券化”的经历,花样翻新地进行金融创新,但终究不是谋本之计。由于严格限定在以存贷款为主体业务的专业化经营上,经济方面稍有风吹草动,立即就会把风险传递到商业银行。而商业银行缺乏法律根据,不能自行“转产”规避风险,以致因不良信贷资产最终导致银行和企业双双破产的情况,在十几年前的美国屡见不鲜。在生存和发展的双重压力下,以政府救助为缘起,美国商业银行开始了20世纪最全面而广泛的一次大变迁。

1980年代美国政府最典型的两宗金融救助

1980年代,美国银行系统累计不良债权已经高达数千亿美元。这些不良债权不仅引发成千上万家企业破产,而且也迫使银行一个接一个的关门。美联社总结说:“整个1980年代,美国总共有1894间财务机构倒闭。其中包括1059间银行及835间储蓄信贷企业。”

整个1980年代,美国政府频于应付对濒临危机的银行进行救助,其中最典型的两个例子,一是对美国储蓄信贷协会(S&L)的救助,二是对伊利诺斯银行的救助。

美国储蓄信贷协会是专门从事储蓄业务和住房抵押贷款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全美第一家储蓄信贷协会于1831年诞生于宾夕法尼亚州。二战后,美国民众住房需求空前旺盛,加上政府为刺激内需,推行“人人有住房”的政策,这给储蓄信贷协会带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到1970年代末,全美共有4700家储蓄信贷协会,资产总额突破6000亿美元,成为美国重要的金融巨人之一。因当年储蓄信贷协会向购房者提供的低息贷款,大都来自利率更低的政府借款,故具有浓厚的“国营色彩”。然而,从1970年代中期稍后开始,美国的通货膨胀率和市场利率持续攀升,仅仅几年功夫,储蓄信贷协会的大量贷款就被“套牢”在低于通货膨胀率的利率水平上,借款与贷款利率呈现严重的倒挂现象。到1980年代初,全行业的亏损合计已超过500亿美元,储蓄信贷协会的经营陷入了困境。为此,从1980年3月开始,美国国会和联邦住房贷款银行管理委员会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放宽对储蓄信贷协会的限制,允许其在房地产、证券、保险等几乎所有领域与其他商业银行展开业务竞争。可令当局始料不及的是,长期处于政府庇护下的储蓄信贷协会,并不具备从事高风险投资的经营能力,由于信息系统落后,硬件设施缺乏,加上监管不力,内部管理混乱等原因,到1989年时,储蓄信贷协会已走到了全行业破产的边缘。当时倒闭和有问题的储蓄信贷机构数以千计,总亏损额如天文数字,大约在五千亿美元左右。1989年9月13日,美国国会批准了“美国有史以来最庞大的金融救助计划”,即由老布什总统代表联邦政府于1989年2月份提出的,力图在10年内用1590亿美元来全力拯救全美储蓄信贷协会的计划。

再看看对伊利诺斯银行的救助。1970年代中期,美国房地产行业价格暴跌,不少银行损失惨重,可由于伊利诺斯银行当时发放房地产贷款较少,因而是全美帐面盈利最好的商业银行之一。为此,这家银行曾于1978年当选为美国五家最佳管理企业之一。然而,也大概从那个时候开始,为了迅速扩大市场份额,该行取消了原先贷款必须通过信贷委员会审批的程序,并扩大了信贷员的贷款权限。到1981年,全行工商贷款余额达143亿美元,几乎是1974年49亿美元的3倍。同年,美联储稽核局官员在检查中发现:这家银行能源贷款占工商贷款余额的47%,占贷款总余额的20%;其中375笔余额达24亿美元的贷款,已经有两年没有做过贷后检查。1982年8月,全球性能源危机爆发。由于该行的能源贷款主要发放给一些实力不强、信用不高的客户,故此后不久就全部变成了呆滞贷款。另外,由于这家银行的资金来源并非以吸收储蓄存款为主,而是靠同业拆借,因而其资本充足率也存在着严重问题。1984年5月8日,两家日本报纸报道了一则虚假新闻,说伊利诺斯银行已接近破产,于是在24小时之内,国内外以往与之有同业往来的银行,几乎同时中断了与它的资金拆借业务。虚假新闻报道60天后,因储蓄存款流失100亿美元,伊利诺斯银行的经营走到了“山穷水尽”的境地。1984年7月26日,美联储和伊利诺斯银行董事会经讨论,共同提出了一个解决危机、重组伊利诺斯银行的方案。9月26日,银行股东大会批准了这个方案。根据这一方案,政府当局除了出资救助以外,还出面组织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和二十八家银行同意为它增加资本并偿还债务。

立法调整逼银行走上变迁之路

面对频频爆发的银行危机,政府出资救助,或出面组织其他机构共同救助,都不过是权宜之计。而且政府要为此支付昂贵的代价,其收效也并不尽如人意。痛定思痛,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要靠调整立法。迫于新形势下美国银行业的状况,美国政府遂于1991年制定了《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改善法》,对金融救助政策进行了明显的调整。其中最主要的内容就是,废除了“保护大银行”的政策。也正好是1991年,美国最大的银行上市公司花旗银行因爆发不良债权问题而出现4.57亿元的决算赤字,并且其股票在第3季度出现创业以来的首次无红利。有人曾以为,政府会在这一节骨眼上,多多少少关照一下,以解“美利坚金融航空母舰”的燃眉之急。可后来发生的情况恰恰与之相反,花旗银行从政府那里最终得到的回答是:“有问题的银行”不论大小,一律迫使其退出市场!这种情况下,花旗银行只好裁员,累计裁员一成多,达1万多人。要不是花旗的董事长利特先生利用与沙特阿拉伯王亲贵族及美国金融大亨的私人关系,最终筹措到25亿美元险渡难关,恐怕连花旗这样的金融巨舰也只有走破产这条路了。

迫于风险管理的压力,进入1990年代以后,美国银行向企业提供贷款的门槛提高了。特别是从1995年开始,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普遍采用了打分制的信用评定办法,只有达到信用等级标准,银行才发放贷款。

银行普遍提高信贷的“门槛”后,很快便面临这样一个难题,即:信用等级达到银行要求的大企业不需要那么多的贷款,而特别需要贷款的中小企业又达不到银行贷款所要求的信用等级。在这种情况下,联邦政府只好特许其各级财政为中小企业贷款提供担保。同时,为保证担保落到实处并产生效益,还让11个政府机构拨出一定比例的经费支援中小企业搞产品研发;并由联邦政府、州、地方自治体、教育机构和民间共同建立起面向全国,以指导中小企业经营发展为主要目的的“经济开发中心”。到1998年,这个中心的次中心已遍布全美57个地区的950个城市。

事实证明,政府财政为中小企业贷款提供担保,不仅大大地促进了国家经济的发展,而且使银行和企业获得“双赢”的局面。到1998年,小型企业(一般指员工在500人以下的企业)对美国经济作出了非常突出的贡献,它们创造的就业机会占私营部门的53%,销售额占全国销售总额的47%,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0%。而对小型企业的贷款中,有37%是由商业银行提供的,由于这些贷款的利率比给大型企业的平均高2-3个百分点,商业银行也因此从中受益颇多。

金融衍生品交易成为银行重要的赚钱手段

20世纪的最后十年,美国银行业信贷业务日渐萎缩,为此,政府和美联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促使商业银行实现业务多元化。例如,鼓励商业银行特别是具有人、财、物优势的大银行,全面“转产”,开发以金融衍生品交易为主的附营业务。

正是这些政策的陆续出台,给美国银行业带来了丰厚的利润。在1990年代后半期,美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非利息收入在银行整个经营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从1980年20.3%、1993年的35%上升到2002年的41.9%。到2003年,美国商业银行业更是取得了1205.78亿美元这一创历史记录的纯利,与上年同比增长了14.2%,当年非利息收入在银行整个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也接近50%。需要强调的是,大银行从附营业务获取的利润,其实远不止占总收入的50%!榜样在前,一时趋之若鹜。从1990年代中期开始,金融衍生品交易所产生的利润,已成为大约100家全世界最大的商业银行的主要盈利来源。

近年来美国一些大银行在经营金融衍生品交易业务方面更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摩根—大通公司和花旗银行集团,是美国两家最大的商业银行,据美国《政企首要情报评论》披露:

摩根—大通公司是世界上从事衍生业务的头号银行。实际上,这家银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银行,而是专门从事衍生业务的大赌场。到2002年6月30日,银行的衍生业务量超过了26万亿美元——比第一季度增长了2万亿美元,而贷款仅有2070亿美元,这意味着衍生业务额同贷款额的比例是127比1。

摩根—大通公司的衍生业务量如此巨大,以至于其衍生业务只要亏损0.16%,就足以使430亿美元的股东资产化为泡影,从而使它不论用什么标准来衡量都是没有清偿能力的。

花旗银行集团只有跟摩根—大通公司比较才显得好一些。花旗银行集团在第二季度有9.5万亿美元的衍生业务量,股东资产为860亿美元。这意味着其衍生业务亏损达到0.5%才会损失全部股本。

银行债权证券化有效化解银行信贷风险

所谓“银行债权证券化”,即银行通过把贷款卖给非银行金融机构以甩掉包袱、轻装上阵。1990年—2003年,美国银行业贷款出售额高达266.36亿美元。1970年代,“银行债权证券化”只涉及美国10%的贷款,可到2004年这一比例已上升到60%。据悉,银行“卸载”贷款的买家主要是各类基金、保险公司和金融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为了购买贷款,这些金融机构通常会在市场上发行金融证券(最常见的是债券),以筹措所必需的资金。

美国商业银行的这种“卸载”行动,已彻底改变了这个国家银行业的形势,加速了银行系统从1970年代开始的打破此疆彼界的步伐,从而使原来全部由银行承担的信贷风险变得日益社会化、公众化。例如,当美联储降低利率,银行抵押贷款利率也随之下降时,那些有住房贷款的人则通过“先还清高利率的旧贷款,再按低利率另行借入新贷款”的方式减少利息的支付额;反之,当美联储提高利率,银行抵押贷款利率也随之提高时,那些有住房贷款的人则“我自巍然不动”,继续享受以往低利率的好处。仅在2002-2003年间,美国就有近200亿美元的贷款使用了这种再融资方式。如此一来,产生了两个良好的局面:一是由于贷款利息支出的减少,使成千上万个家庭的日常消费大大增加;二是由于诸如住房贷款等信贷风险转由社会和公众承担,使商业银行的抗风险能力得以大大增强。据报道,2003年,美国银行业的资本充足率为12.74%,既高于1990年时的10%,更高于巴塞尔协议要求的8%。1990年代初和本世纪初头几年,美国经济虽然都进入衰退期,但对银行业的影响却大不一样,在1989—1993年间,美国共关闭了1418家银行和储蓄机构,涉及资产达5540亿美元,可1998-2003年间,美国只有36家银行和储蓄机构倒闭;全部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仅为0.63%—0.94%、坏账率仅为0.61%—1.12%、拖欠率仅为1.70%—2.23%。

对美国商业银行的这种“卸载” 信贷风险的行为,法国《回声报》2004年10月8日曾这样评论道:

以前,美国的金融系统由一些彼此分隔的、在受到冲击时有可能损坏的“小间”组成。而现在,美国的金融系统就像是一块巨大的塑料板,它受到冲击时会弯曲,但不会破裂。货币政策的作用力和影响力会很自然地由塑料板的这一头传到另一头。

银行对高端客户的私人理财业务蔚然成风

近年来,美国银行把以往用于公司客户的一些服务手段,用来对中产阶级以上的“高端客户”提供私人理财服务。为这些“高端客户”提供理财服务的,除了银行自身或外聘的投资专家,还可能会有税务专家,或公正机构的公证人。他们共同的任务就是为每一位客户量身制定一些经营计划与投资计划,把他们当作小型机构(或者说是小型公司客户)来对待,使他们的金融资产能规避风险,并得到保全和升值。大约十年前,德国路德希港高等专科学校的教授、《内部咨询》一书的作者克里斯特尔·尼德赖希霍尔茨就曾预言,现代金融的咨询市场势必分裂成“内部顾问”和“外部顾问”两部分,前者主要是替顾客身临其境、设身处地地“当家作主”,直接解决顾客所面临的各种新问题和一些日常事务;后者则主要是在战略上为顾客出谋划策。目前,美国各商业银行为高端客户提供的理财服务往往不是担当“外部顾问”的角色,而更近似于充当“内部顾问”。因为更多的时候,银行要为客户提供全程式的“贴心代理”,要将客户提供的钱当作自己的钱来进行投资。俗话说,“细微之处见功夫”,目前,美国银行为高端客户服务简直达到了无微不至的程度。比如你要从美国移居到欧洲,银行会根据货币汇率、银行利率给您计算一下是否需要把你的美元存款兑换成欧元,以及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价格租一处新别墅;如果您未成年的孩子继续留在美国,他们还可以帮您的孩子如何租出空闲的房屋、家具,等等。

近一二十年,美国商业银行拚命地为高端客户出笼新型的理财服务,有的甚至用争揽到多少高端客户作为工作人员年度绩效考核的主要依据。现在外国银行界人士每每向他的美国同行问及原因,几乎所有回答都会提到所谓的“二八定律”--即20%的高端客户能给银行带来80%的收入。的确,随着美国经济的发展,美国社会贫富差距不断加大,社会财富越来越集中到少数人手里。中国国务院发表的《2000年美国的人权纪录》中的两组数字可资佐证:

20世纪末期,美国的贫富差距与经济同步发展。据统计,1%最富有的美国人拥有全国财产的40%,而80%的美国人只占有全国财富的16%。上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社会财富增长的40%流入了少数富人腰包,多数穷人只得到其中的1%。

传统银行借网络走出新路径

十年前,美国一家名叫“安全第一(SecurityFirst)”的网上银行呱呱落地。它的出世,成为美国整个银行业全面转型的先声。以网络技术为手段,这家银行为客户提供全天候24小时服务,业务涉及信息传递、数据查询和交易支付等各项传统银行业务。它刚成立时,员工总共不到10人,五年后,这家银行的市值已经达到37亿美元,但员工总数也不过20人左右。借助网络手段,网上银行无需修建遍布各地的营业网点、雇用大量柜面操作人员、支付昂贵的办公费用,所以,其经营成本只占营业收入的15%,仅为传统银行的1/4。1998年,美国布兹-艾伦-汉密尔顿咨询公司曾计算,由传统银行出纳员经手的每笔交易所需费用为1.07美元,而网上银行进行一笔交易所需费用仅3至4美分。传统银行每年要把收益的4.1%用于无息支出项目,而网上银行(如亚特兰大因特网银行)已把这项支出所占的比例降至2.7%。花旗银行的储户必须在活期存款账户上有6万美元的余额,才能获得1%的利息;而网上银行规定的最低限额是100美元,存款所获利息为4%;花旗银行定期存款的利息为4.8%,而网上银行为6%。

大概在六年前,比尔·盖茨曾扬言:“随着网上银行的出现,传统银行将是在21世纪灭绝的一群恐龙。”为了幸免于难,近几年来传统银行纷纷拿出巨资开办自己的网上银行。由于美国人此前已长期使用信用卡,电脑普及率和因特网走在世界各国的前面,因而很容易接受网上银行业务。目前,美国传统银行原来由工作人员手工办理的存贷款业务几乎都转到网上银行。

全球化和全能化领跑新一轮大变迁

从辞典上看,“金融”一词,指的是“货币资金的融通”。大约在二十年前,在美国白领阶层的思想观念中,讲到金融也大都只会联想到银行、证券交易所、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然而,在当今美国人的思想观念里,讲到金融,首先更多想到的是自己的企业、自己的钱包,银行、证券交易所、保险公司等传统意义上的金融机构,都是为自己和自己的企业进行理财服务的。目前在美国的教科书和堪称权威的辞典上几乎都这样来诠释“金融”的四层含义,即:通过股票、债券、票据的发行和交易来参与企业组建、重组及其经营活动;围绕个人投资、消费而开展的“个人理财”;关于货币、银行、证券、保险、信托、信用评估等行业广泛意义上的创办、参与、经营和管理活动的理论与实务的总称;通过征税或发行国债等方式征集政府管理所需要的资金,即 “国家财政”或“公共理财”。

近一二十年,不仅美国普通民众的金融观念从储蓄存款转到投资股票上外,很多企业的金融观念也发生了重大改变,“搞企业就是搞金融,搞金融就是搞企业,企业是金融的主体”的思想日渐深入人心。现在美国的很多企业,特别是那些大企业,你很难说它是银行还是企业,就拿近年来轮番占据美国大企业榜首的美国微软公司和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来说,早在几年前,微软公司用于企业内部融通的资金储备额就高达500亿美元以上,1998年,在世界“财富500强”中名列第9位的通用电气公司,若将其“内部银行”——“通用电气资本服务公司”独立出来进行观察,你就会发现,它以327亿美元的营业额名列“财富500强”的第20位,在列入“财富500强”的金融企业中,“通用电气资本服务公司”排名仅次于第15位的友邦保险公司和第16位的花旗集团公司,名列第17位!

进入二十一世纪,美国商业银行在全能化和全球化两条轨道上向前飞驰。就全能化而言,在1999年美国国会通过《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之后,哪一个商业银行也不会囿于传统的存贷款业务了,它要成长为银行集团,在集团旗下整合投资银行和保险业务,回到1933年前的全能化之路上。就全球化而言,以花旗集团为旗舰,美国的银行集团正大举向全球市场推进,这些银行集团的发展壮大,已经不靠美国国内市场的支撑,而是依靠全球市场这个广阔海洋。正在全球舞台上演的全能化和全球化,已经成为商业银行在新世纪大变迁的主旋律。商业银行经过集团化改组,在全能化和全球化的两个方向上发展壮大,它会再次成为独霸天下的恐龙吗?目前还不能确定,但它的确已经是一种凶猛的金融动物。

1989年美国储蓄信贷协会危机

北京营业部 市场部 2003-12-19 07:16

美国的储蓄信贷协会(S&L),是一种在政府支持和监管下专门从事储蓄业务和住房抵押贷款的非银行金融机构,通常采用互

助合作制或股份制的组织形式。美国共有4700家储蓄信贷协会,其中55%在联邦政府注册,45%在州政府注册。

第一家储蓄信贷协会于1831年诞生在宾夕法尼亚州。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70年代,美国住房市场需求旺盛,给储蓄信贷协会的发展带来了一段黄金时期。到70年代未、美国储蓄信贷协会的总资产已突破6000亿美元,成为美国的金融巨头之一。然而,谁也无法料到,几年以后、美国的储蓄信贷协会就陷入了重重危机,1989年2月,布什总统亲自宣布了处理美国储蓄信贷协会危机的紧急计划。根据这一计划,美国人民需要在今后30年时间里花费大约4000亿~5000亿元,才能彻底还清储蓄信贷协会所带来的巨额债务。

是什么力量使得这个曾经圆了千千万万美国人民乔迁新居美梦的金融机构遭到如此的毁灭呢?美国储蓄信贷协会原来的角色是协助推行政府的住房政策,为购房者提供长期定息贷款。美国政府设立了一个存款账户,以低于住房贷款利率的利息率向协会提供资金。同时、还允许协会以高于中场水平的利率吸收存款。因此,美国储蓄信贷协会带有国营色彩,拥有制度性的垄断利润。然而,进入70年代末期,美国社会的通货膨胀率和市场利率不断升高,储蓄信贷协会的大量贷款被套在低于通货膨胀率的利率水平上、实际贷款字变为负值,大多数协会出现亏损。到80年代初,协会的亏损已超过500亿美元,1980年,美国国会又通过法案取消厂各金融机构在存款利率方面的差别性条例,致使储蓄信贷协会失士了大量存款,经营更加困难。为了使储蓄信贷协会重新回到盈利状态,从1980年3月开始,美国同会和联邦住房贷款银行管理委员会相继出台厂一系列法规措施,放宽对储蓄信贷协会的限制。允许其在房地产、证券、保险等几乎所有领域与其他商业银行竞争。不幸的是,长期处了政府保护下的储蓄信贷协会,并不具备相应的管理能力,信息系统和硬件设备从事高风险投资,加上政府监管乏力、内部管理混乱,松绑的结果是出现了大量的呆账坏账、投资亏损和欺诈行为。协会在亏损的泥潭里越陷越深。从1982年到1985年,有25%的协会持续亏损,10%的协会事实上已经破产。在马里兰州和俄亥俄州,储蓄信贷协会的失败使两州存款保险基金破产。在得克萨斯州、有一个协会甚至参与了非法交易,使纳税人损失厂300多万美元。尤其是在美国西南地区,几乎所有的协会都破产或濒丁破产。到1989年,一直苦苦支撑着信贷储蓄协会的联邦储蓄信贷保险公司终于宣布破产。同年8月,联邦住房贷款银行管理委员会被解散,其职能由一个新成立的机构取代。美国政府专门成立了一个机构清理破产的协会。与此同时,司法部也专门组织力量起诉储蓄信贷协会中的犯罪分子。

储蓄信贷协会的问题发展到如此严重的程度,其原因要从美同政治和监管体制两方面来分析。在政治方面、储蓄信货协会在美国社会中是一支强大的政治力量。协会成员分布在全国各选区,为当地带来就业与繁荣,还为各选区的国会议员捐献了大笔竟选资金,协会的宗旨也代表了美国中产阶级的利益。因此,储蓄信贷协会在华盛顿极具影响力,一直处于国会的保护之中,多位国会议员甚至公开干预了对协会的审计和监管。在金融监管方回。协会的监管机构--联邦住房贷款银行管理委员会形同虚设,没有力量监管众多协会的高风险贷款和投资。更为严重的是。该委员会与协会具有利益关联,委员会同时扮演了监管和推销储蓄信贷协会的角色。正是这种角色上的冲突,寸使得有关法案一再被修改,亏损的储蓄信贷协会得以继续经营。美国信贷储蓄协会危机从单纯的亏损事件开始,演变成席卷全美的金融风暴和政治**,暴露出厂当时美国政治和金融监管的弱点。

第二篇:十年来税收制度的变迁

十年来税收制度的变迁

出口退税

2003年10月13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改革现行出口退税机制的决定》,决定自2004年1月1日起,出口退税率的平均水平降低3个百分点左右。

农业税

2005年12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自2006年1月1日起废止《农业税条例》,这意味着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农业税正式走入历史。农业税曾经是中国农民长久以来的历史负担之一。城市居民需要交纳所得税和增值税,农村居民则为农作物收成缴纳税款,交税数额不管收益如何都按照同一比率来定。

消费税

2006年3月21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通知,规定自2006年4月1日起,对我国现行消费税的税目、税率及相关政策进行调整,进一步增强消费税调节功能。这也是自1994年税制改革以来,对消费税进行的最大规模的一次比较重要的调整。

个税

2007年12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自2008年3月1日起由1600元提高到2000元。2011年9月1日起,个税起征点上调至3500元。

燃油税

2008年12月18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实施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的通知,决定从2009年1月1日起实施成品油税费改革。取消原在成品油价外征收的公路养路费等六项收费,同时将价内征收的汽、柴油消费税单位税额每升分别提高0.8元和0.7元,其他成品油消费税单位税额相应提高。这种燃油税制实质上是通过将养路费“捆绑”到油价上,将每辆汽车要交的养路费转换成税费,更多地体现了“多用多缴,少用少缴”的公平原则。

关税

2009年6月19日,国务院发出通知,自当年7月1日起执行,其中规定取消部分产品的出口暂定关税,取消部分化肥和化肥原料的特别出口关税。降低部分产品的出口暂定关税。12月8日,国务院发出通知,降低鲜草莓等6个税目商品的进口关税税率,自2010年1月1日起实施。至此,中国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降低关税税率承诺已经全部履行:进口关税税率总水平从15.3%降低到9.8%,农产品平均税率从18.8%降低到15.2%,工业品平均税率从14.7%降低到8.9%。

房地产税

2010年5月31日,国务院同意发改委《关于2010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意见》指出,深化财税体制改革,逐步推进房产税改革,完善消费税制度。2011年1月27日,上海、重庆公布房产税细则,自2011年1月28日起实施,重庆房产税税率为0.5%至1.2%,上海税率为0.6%。

增值税

2011年11月16日,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印发《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方案》,将增值税起征点幅度提高至每月5000元至20000元(此前为2000元至5000元),将营业税起征点幅度提高至每月5000元至20000元(此前为1000元至5000元)。此次调整自2012年1月1日开始试点。这是一项重要的结构性减税措施,有助于消除重复征税。

第三篇:二十年来的经典广告语

二十年来的经典广告语(上)

1980年:味道好极了!(雀巢咖啡)

滴滴香浓,意犹未尽。(麦氏咖啡)

国内首创,驰名中外。(珍珠霜)

为人民服务,为大众计时。(铁达时表)

1981年:“飞跃”目标——世界先进水平!(飞跃电视)

戴雷达,闯天下。(雷达表)

1982年:就是可口可乐。(可口可乐)

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丰田汽车)

1983年: 一切为用户着想,一切为用户负责。(海信电视)

1984年:

质量至上有夏普!(夏普)

上海大众永远和您在一起。(大众汽车)

威力洗衣机,献给母亲的爱。(威力洗衣机)

1985年:大宝,天天见。(大宝)

优质的联想——夏普(夏普电器)

1986年:万家乐,乐万家。(万家乐电器)

飞利浦——尖端科技的标志。(飞利浦)

上海桑塔纳,汽车新潮流。(桑塔纳)

1987年:当太阳升起的时候,我们的爱天长地久。(太阳神)

最适合中国民航客运的机种——波音757客机。(美国波音)

质高款新寰宇颂,国际名表西铁城。(西铁城)

1988年:精心创造,精心服务。(金星电视)

聚科技群星,创电子先河。(星河音响)

1989年:中原之行哪里去?郑州亚细亚!(亚细亚商场)

今年二十,明年十八。(白丽美容香皂)

东方航空,飞向世界。(东方航空)

容声,容声,质量的保证。(容声冰箱)二十年来的经典广告语(中)

1990年:只溶在口,不溶在手。(M&M巧克力)

城乡路万千,路路有航天。(航天汽车)

高高兴兴上班去,平平安安回家来(公益广告)

她工作,您休息。(凯歌全自动洗衣机)

1991年:喝了娃哈哈,吃饭就是香(娃哈哈)

一股浓香,一缕温暖(南方黑芝麻糊)

人头马一开,好事自然来(人头马酒)

1992年:新飞广告做得好,不如新飞冰箱好。(新飞电冰箱)

康师傅方便面,好吃看得见。(康师傅)

岁岁平安,三九胃泰的承诺。(三九胃泰)

1993年:明天将发生什麽?(联想集团)

今年夏天最冷的热门新闻。(西泠冰箱)

声声百思特,遥遥两相知。(百思特通讯)

青春宝,使你永葆青春。(青春宝)

走富康路,坐富康车。(富康车)

1994年:今天你喝了没有?(乐百氏)

海尔,真诚到永远。(海尔电器)

1995年:容事达,时代潮。(容事达洗衣机)

要想皮肤好,早晚用大宝。(大宝)

拥有桑塔纳,走遍天下都不怕。(桑塔纳轿车)

1996年:太阳更红,长虹更新。(长虹电视)

一切尽在掌握。(爱立信)

科技以人为本。(诺基亚)

飞跃无限。(摩托罗拉)

长城烽火,传信万里。(西门子)

每一年,每一天,我们都在进步。(联想电脑)

1997年:维维豆奶,欢乐开怀(维维集团)

味道好极了(雀巢咖啡)

我说我的眼里只有你(娃哈哈矿泉水)

让我们做得更好

1998年:

农夫山泉有点甜。(农夫山泉)

27层净化(乐百氏纯净水)

1999年:飘柔,就是这麽自信!(飘柔)

知识改变命运!(公益广告)

晶晶亮,透心凉!(雪碧)

2000年:呼机,手机,商务通,一个都不能少。(商务通)

二十年来的经典广告语(下)2001年:健康成就未来(海王)2002年:钻石恒久远 一颗永留传

天生的 强生的(强生)

看不到 你感觉得到

2003年

我的地盘听我的(中国移动通信)

我就喜欢(麦当劳)

帕萨特,成就明天(帕萨特系列)

只要你想(联想)

不同滋味不同心情(蒙牛心情二次方牛奶)

男人就应该对自己狠一点(柒牌服饰)

热爱生活冷静选择(奥克斯空调)

喝前摇一摇(农夫山泉农夫果园果汁)

煮酒论英雄才子赢天下(才子男装)IT业

钻石恒久远,一颗永留传 迪比尔斯,珠宝

想知道清嘴的味道吗 清嘴含片

渴望无限 百事可乐

只溶在口,不溶在手 M&M巧克力

滴滴香浓,意犹未尽 麦氏咖啡

有健康,才有将来 安利AMWAY

第四篇:改革开放30年来家庭生活的变迁

论文

改革开放30年来家庭生活的变迁

班级:13房建8 姓名:** 学号:*******

改革开放30年来家庭生活的变迁

******* 回望祖国大地,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30个年头了。30年来,从城市的景色面貌到普通人的着装饮食,相信我们每个人,都真真切切地目睹和感受到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巨变。

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一些细节就可以看出我们生活水平提高了许多,人民的幸福感也与日俱增。

生于九十年代的我,无法想象父辈们所经历过的日子,却亲身感受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生活日新月异的变化。

三十年前,徐州大街上的人群衣着还都是单色的粗布衣裳,人们还吃着不可选择的供应粮,可如今全变了。以前坑洼泥泞的土路变成了宽阔平坦的柏油马路,一辆辆“奔驰”“本田”替代了那些破旧的自行车,吸尘器吸走了扫帚,绿色食品割舍了人们对大鱼大肉的眷恋,时代在进步,我的家乡也在进步。

那当初狭窄的街道如今已改建成宽阔繁华的步行街。逛街逛累了,街中心还有长长的休闲椅让我们歇歇脚;以往过年过节时才能见到的热闹景象,现在已不稀奇了。大街上、农贸市场、超市里,到处都是购物、玩耍的人,好象每天都是过节一样!

那时的学校很多都是一座座破旧的土木结构房屋,土墙斑驳脱落,窗户上一块玻璃都没有,一到冬天,呼呼的寒风凛冽刺骨,遇到下雨,雨点从破瓦片上的窟窿里落下“滴答”的声音与朗朗的读书声凑成了不和谐的曲子„„往事不堪回首,自从改革开放后,这一切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泥泞小路变成了宽敞的柏油马路,路的两旁都种满了花草树木,蜜蜂在唱歌,蝴蝶在跳舞。孩子们也坐在舒适明亮的教室里上课,不再有寒冷之忧。

30年前,由于家庭收入不高,有限的资金主要是优先考虑吃饭,加上国家长期实行的计划经济,生产能力十分有限,普通居民上班、出行只能靠两条腿,极个别家境较好的才有可能用自行车代步。

很多居住在小区几十年的老人,谈起社区的变化,真象是纯水一泻。一位老党员说:现在的生活真是三十年前无法相比,以前物资匮乏,什么东西都要票证,我还保持着以前的粮票、油票、布票、肉票、煤球卡等等,看看现在的市场,看看现在人们的生活,真是天壤之别,这都是改革开放带来的变化。父亲常说改革开放以前他家没买过一台电视机,那时候有钱也不行,要工业票。而改革开放以后的八七年父亲一下子就为我们家购置了一台21寸的北京牌彩电,后来在九十年代中后期又买了一台29寸的电视机,这一次都没要工业票。这回放假回家我还特意问了一下售货员同志买电器还要工业票吗?得到否定的回答后我从心底里赞叹祖国商品经济的繁荣昌盛,进一步坚定了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的信心。

据父母回忆他们早年的生活还是很有些意思的,每年过节时都会凭票供应许多平时买不到的好东西,具体的我没记住好像春节给发糖票发豆腐票发好几两油票发韭菜票发猪肉票和鸡蛋票,中秋节每人还能发一个半月饼票呢!说到这里爸妈的脸上都会露出无比幸福的表情,那时的生活是多么无忧无虑啊。唯一的烦恼是还要排队,排不上队有票也没你的份,所以爸妈从小就很喜欢排队,到现在一听说那里排队还要抢着去,决不落后,可惜这样的机会越来越少了。爸妈排队还有一个好习惯就是决不加塞,不像现在的年轻人排个火车票还乱挤,你说火车就在哪也跑不了,你忙乎什么呢?爸妈自述不喜欢加塞是因为那时一排队经常排上几里地,大家也都很急,要是真有人加塞非全打起来不可,所以没人敢加塞。扯远了说改革开放以后,改革开放以后爸妈的单位效益越来越好,福利也与时俱进,每到年节发的水产海鲜瓜果梨桃往往把冰箱挤得没地方放,记得有一段时间我家每天吃三条鱼,正餐后每人还要吃一个海螃蟹要不然东西非都放坏了不可。后来大家集体反映了这个问题,单位领导经过调研,反复听取广大职工意见解决了这个问题,从那以后单位在一般的节日就只发放等额奖金只在春节和中秋节才发东西,这样一来大家都很高兴,齐声称赞领导和群众心贴心,是“三个代表”下基层的活典型。

改革开放后我家的住房条件也有了革命性的改变,真正经历了从平房大杂院到市中心小区的渐变过程。我曾经有幸在老城区大拆迁前参观了我爷爷奶奶曾经居住过的平房,很难想象在一间不足50平米的斗室里竟然曾经居住着近十口人,这个面积拿到今天还不够我自己住的呢。这一切都是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利益啊

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国家医疗制度的改革,从建立健全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再到遍及城乡的卫生服务体系,公共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得到较好的诠释,“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成为可能。许多居民家庭没有后顾之忧,不再害怕得病,加之家庭收入和生活条件飞速提高,居民平时从细微之处开始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从过去的“大病小治、小病不治”的现象有了较大改变。三十年努力拼搏,三十年沧桑巨变。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蓬勃发展;改革开放,使人民生活安居乐业。展望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的明天会更好,我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富足!

第五篇:现代商业银行组织架构变迁

现代商业银行组织架构变迁

商业银行组织结构的发展经历了单一银行制和总分行制两个阶段。单一银行制曾在美国广泛存在过,但自从1927年2月,《麦克法登法》(McFadden Act)在国会通过之后,单一银行制便被总分行制所取代了。根据企业组织理论,现代企业管理结构发展经历了直线制,职能部制,事业部制和矩阵式三个阶段。企业管理架构具备下行兼容的特征,即后出现的企业管理架构能兼容之前的企业管理架构。

第一阶段:总行内部按职能分工设置不同的部门,各分行内部也同样根据职能分工设置不同部门,各级分支行内部职能部门只对直属上级负责。各个分行按地理分布设置,形成许多分级管理,业务和核算独立的利润中心。

第二阶段:客户事业部制和产品事业部制阶段。总行内部采用职能部与事业部相结合的组织方式,既有职能部门如人力资源、IT;又有客户事业部如公司业务部,个人业务部;产品事业部如贸易融资部。该阶段事业部不再依照地理范围进行划分,而是按照客户(公司业务)或产品(个人业务)来进行划分。事业部根据公司规模的扩张而进行细分,目前由两到三个层级构成。第一个层级分为公司客户和个人客户,第二个层级在公司客户下根据公司规模又细分为中小企业客户,公司客户和机构客户;在个人客户下分为信用卡,按揭贷款和投资服务等。第三个层级主要在公司客户下按照客户所属不同行业分为冶金、能源、房地产等行业。

第三阶段:伴随银行跨国经营的发展,单一业务(客户)事业部制下管理半径被拉得很长,总行事业部无法及时对各地市场变化作出反应,各地事业部也无法完全贯彻总行事业部的经营策略,产生了组织效率的缺失。为弥补这一缺陷,矩阵式结构应运而生。

下载二十年来美国商业银行的大变迁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二十年来美国商业银行的大变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美国工会变迁课件资料

    美国工会变迁:已变异为利益集团大玩家 方鲲鹏 · 2016-06-14 · 来源:作者博客 0 收藏(0) 评论(2)字体: 大 / 中 / 小 【摘要】美国私营部门工会会员,现在已萎缩到只占工人总数的6.6......

    十年来中文词语含义的变迁

    十年来中文词语含义的变迁:1.小姐:从尊贵到低俗;2.美女:从惊艳到性别;3.老板:从稀有到遍地;4.鸡:从禽类到人类;5.同志:从亲切到敏感;6.鞭炮:从炸鬼到炸桥;7.表哥:从亲戚到贪官;真理1:我们为......

    90年来中共入党誓词的变迁

    90年来中共入党誓词的变迁 星岛环球网 2013-05-28 图为抗日战争时期,由中共中央组织部规定,中共晋察冀中央局制作的入党誓词印刷品。 中国共产党的入党誓词,是新党员在入党时对......

    改革开放二十年来中国城市地理学研究进展(推荐)

    改革开放二十年来中国城市地理学研究进展 【英文标题】DEVELOPMENT OF URBAN GEOGRAPHY IN CHINA SINCE 1978 Department of Urban and Resource Sciences NanjingUniversit......

    二十年来人民调解工作调研报告

    二十年来人民调解工作调研报告 时间:(2008-03-13) 字体 --【大 中 小】 主持人:王友江 执笔人:基层处调研课题组 一、 北京市人民调解工作历史沿革及现状 人民调解工作作为化解......

    二十年来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热点回顾

    二十年来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热点回 发布时间:2010-9 -[作者简介]崔永华,北京语言大学教授,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和相关研究。 以下简要说明讨论20年来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的八个热点......

    投身教育工作二十余年来(全文5篇)

    投身教育工作二十余年来,本人曾任班主任、英语老师、数学老师、语文老师、辅导员。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精湛的教学艺术和默默奉献的孺子牛精......

    90年来我党入党誓词的历史变迁

    90年来我党入党誓词的历史变迁90年来中国共产党入党誓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容,一度没有统一的标准。党的十二大统一了入党誓词,并将其写入党章,体现了入党誓词的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