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5年江西教师招聘备考指导:常见的文言句式
专业教师辅导
中公江西教师网
2015年江西教师招聘备考指导:常见的文言句式
(中公江西教师网http://jx.zgjsks.com/)
【江西教师考试课程-80元优惠券免费领】
【教师资格证笔试通关班】两门连报880。协议班2380,两科不过全退
【全程无忧协议班】只需18800元,教师招聘笔试不过退15000,面试不过退10000。并赠送教师资格证笔试+面试课程
常见的文言句式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和成分省略句。
一、判断句
判断句就是对事物有所肯定或有所否定的句子。句子可分为两个系列:“„„者,„„也”系列和“乃、为”系列。
1.“„„者,„„也”系列
“„„者,„„也”是文言文判断句中最常见的格式,由此变化,就形成一个系列。(1)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2)当立者乃公子扶苏。(3)百战百胜,非战之善者也。(4)廉颇者,赵之良将也。2.“乃、为”系列
文言判断句,又常用“乃”“为”“即”“是”“非”来表示,构成又一个系列。(1)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2)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3)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4)翩翩两骑来是谁?
二、被动句
古代汉语中被动的句式主要有四种: 1.用“于”表示被动关系
专业教师辅导
中公江西教师网
用介词“于”引出行为的主动者,“于”放到动词后,它的形式是:“动词+于+主动者”。如:王建禽于秦。
2.用“见”表示被动关系
在动词前用“见”或又在动词后加“于”引出主动者。它的形式是:“见+动词”或者“见+动词+于+主动者”。如: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3.用“为”表示被动关系
“为”放在动词前边引出行为的主动者,它的形式是:“为+主动者+动词”或者“为+主动者+所+动词”。如:若背其言,臣死,妻子为戮,无益于君。
4.用“受”“被”“受„„于”表示被动关系
它的形式是:“被(受)+动词”或者“被(受)+动词+于+主动者”。如: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受„„于„„”表示被动,“于”引出主动者“人”。这种句式数量较少。另外要注意一些没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虽然没有词语标志,但从上下文意思看,谓语和主语之间仍是支配和被支配的关系,所以还是被动句。如: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三、宾语前置
文言文宾语前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如: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宾语前置。如:大王来何操?(3)用“之”“是”将宾语提前。如: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4)介词“以”的宾语前置。如:是以后世无传矣。
四、省略句
(1)主语和谓语的省略。如: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鼓)而(气)衰„„(省谓语、主语)(2)修饰语和中心语的省略。如:行一不义(事),杀一无罪(人),而得天下,仁者不为也。(中心词的省略)(3)宾语与兼语的省略。如:郑穆公使(人)视客馆。
专业教师辅导
中公江西教师网
(4)介词的省略。如:死马且买之(以)五百金,况生马乎?(5)分句的省略。如: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亦可致远)功在不舍。
【更多江西教师资格证考试备考动态关注:2014下半年江西教师资格证考试培训班】
本文由中公江西教师网提供
第二篇:常见文言句式
常见文言文句式
(一)文言文被动句
【概念】和现代汉语一样,主语不是动作的发出者,而是动作的承受者,这样的句子我们叫被动句。【类型】(1)有标志的文言被动句
(2)无标志的文言被动句(1)有标志的文言被动句(四字两式:“于”、“为”、“见”、“被”;“见„„于”、“为„„所”)
例: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幼时记趣》 .
故有备则制人,无备则制于人
《盐铁论·险固》 .(2)无标志的文言被动句(不借助被动词,在概念上表被动)
这类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时,加“被”意义更明确,但大多数不加“被”也符合现代汉语的习惯。
例:帝感其诚
《愚公移山》
此句虽无表被动的介词和结构,但主语“帝”是被动者。这是一种意念上的而被动,所以应该翻译为:天地被愚公的诚意所打动。
(二)文言倒装句
【概念】我们把文言文中句子成分的排列语序跟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子叫做倒装句 【类型】(1)宾语前置句
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特定条件下要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这样就形成了宾语前置。
①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充当宾语,宾语前置
例:王曰:“缚者曷(hé)为者也?”
《晏子使楚》
何陋之有?
《陋室铭》
②否定句中,代词充当宾语,宾语前置
例:宁信度,无自信也。
《郑人买履》 ③用“之”、“之为”、“是”等做标志把宾语提到动词前
例:唯利是图
(2)定语后置句
定语是用来限制或修饰中心词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的,一般放在中心词的前面,这时古今汉语的共同规律。但在文言文中,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定语,把它放到中心词的后面,这种语法现象就称为定语后置。①数量词定语后置
例:吏二缚一人诣王
《晏子使楚》 ②中心词+之+后置定语
例: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劝学》 ③用“者”字结构将定语后置
例:郑人有欲买履者
《郑人买履》
(3)谓语前置
文言文中有时为了突出谓语或表达某种感情,可以吧主语谓语的顺序颠倒过来。者就叫做谓语前置句,或者叫主谓倒装句。通常有三种情况:语气强烈的疑问句;语气强烈的感叹句;旧诗词为了韵律相合。
例:卷石底以出
《小石潭记》(4)介宾短语后置
在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谓语之后便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即翻译时大多数时候要提到谓语的前面去翻译。①动+以+宾
例:贻以金钗
《梵天寺木塔》 ②动+于(乎,相当“于”)+宾
例:相与步于中庭
《记承天寺夜游》 ③形+于+宾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司马迁《报任安书》)
(三)文言判断句
【概念】判断句时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联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文言文判断句的最大特点是在判断时不用判断动词“是”,而往往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用以对主语进行判断。译为白话文时一律要加上判断动词。【类型】
(1)有标志的判断句
①在主语后加“者”表示停顿,在谓语后加“也”,表示肯定语气。(“„„者,„„也”;“„„者也”)
例: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
《陈涉世家》
晏婴,齐之习辞者也。
《晏子使楚》
②主语后不用“者”,(“„„,„„也”)
例: 齐人也,坐盗。
《晏子使楚》 ③用“乃”、“则”、“即”、“皆”、“必”、“固”、“诚”、“本”、“亦”、“素”等副词表判断,兼加强语气。
例:此则岳阳楼枳大观也。《岳阳楼记》
知之为知之
《论语》
④文言文中也有用“是”表示判断的,这是较为晚期的。
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
《西湖游记二则》(2)无任何标志的判断句
例:①刘备天下枭雄。(司马光《赤壁之战》)
②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吕氏春秋 察今》)
(四)文言省略句
【概念】句子中省略某个词或某个成分的现象,这在文言文中比较常见。【类型】
(1)省略主语
可分为“蒙前省”、“蒙后省”、“对话省”。
例:又以问著,对如初。
《王著教帝学书》
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2)省略谓语或省略动词
例: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3)省略宾语
例:投以骨
《狼》(4)省略介词
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
《人琴俱亡》
死马且买之(以)五百金,况生马乎?
《千金市骨》
强化训练
一、在后面的括号内标出句式类型(写序号)。A、判断句
B、被动句
C、倒装句 D、省略句
1、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2、大王来何操?()
3、《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4、是以后世无传矣。()
5、而君幸于赵王。()
6、惟你是问。()
7、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8、沛公安在?()
9、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10、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
11、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12、微斯人,吾谁与归?
13、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14、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15、宋何罪之有?()
16、率师以来,唯敌是求。()
17、项王则受璧,置之座上。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18、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19、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20、五谷者,种之美者也。()
21、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功()
22、郑穆公使视客馆。())
23、试与他虫斗,虫尽靡。又试之鸡,果如臣言。()
24、善哉,祁黄羊之论也。()
25、战于长勺()
26、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
27、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南,臣战河北。()
28、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29、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有几人欤?()30、杞子自郑使告于秦。()
31、于是集谢庄少年之精技击者而诏之。()
32、至则无所用,放之山下。()
33、惟余马首是瞻。()
34、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效法哪一个古代)()
二、从句式看将以下各句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1.甚矣,汝之不惠
2.请其矢,盛以锦囊
3.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5.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6.其势弱于秦
7.痛哉斯言
8.其两股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9.何以谓之文也
A.1、7/
2、6/
3、5/4/8/9
B.1、4/
2、3/
5、6/7/8/9
C.1、2/
3、4/
5、8/6/7/
9、10
D.1/2、3、4/6/7/8/9
三、阅读下面句子,找出句式不同的一句是()
A.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B.不拘于时,学于余
C.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D.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
四、下面的句子句式两两相同的是。
A.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B.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C.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D.齐人勿附于秦
五、下列各句中句式与其他各句不同的一项是()。
A.时人莫之许也
B.古之人不余欺也
C.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D.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六、下列句式与所给例句画线部分相一致的一项是()
例句:不拘于时,学于余
A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B 童子何知
C 纤歌凝而白云遏
D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4.梁,吾仇也
第三篇:·常见的文言句式
·常见的文言句式
一、判断句式
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其句式有如下几种表示法:
“......者,......也。”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如:“陈涉者,阳城人也。”(《史记.了涉世家》)
“......,......也。”判断句中,有时“者”和“也”不一定同时出现,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断。如:“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资治通鉴》)
“......者,......。”有的判断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这种情况不常见。如:“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者也。”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作用。这种判断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较常见。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战国策.齐策》)
无标志判断句。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如:“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另外,在文言文中有时为了加强判断的语气,往往在动词谓语前加副词“乃、必、亦、即、诚、皆、则”等。需要注意的是,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还有,肯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副词和否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否定副词“非”,都不是判断词。
二、被动句式
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在古汉语中,在古汉语中,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在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有标志的被动句,大体有以下几种形式:
动词后用介词“于”表被动,“于”起介绍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的作用。如:“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史记.屈原列传》)这里“惑”、“欺”的动作是由“于”后的“郑袖”、“张仪”发出来的。
有时也在介词“于”或动词前加“受”,形成“受......于......。”的形式表被动。如:“吾不能举金吴之地,十万之从,受制于人。”(《资治通鉴》)
用“见”、“于”,“见......于......。”表被动。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同上)“暴见于王。”(《孟子.梁惠王下》)“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实或见怒也。”(《答司马谏议书》)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放丰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像现代汉语中的“见谅”等那为此种用法。用“为”,“为......所.....。”表被动。如:“(巨)偏在远郡, 行将为人所并。”(《资治通鉴》)
用“被”表被动。如:“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张溥《五人墓碑记》)无标志的被动句,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如:“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资治通鉴》)这里的“逼兵势”是“被兵势所逼”的意思。
三、倒装句式
现代汉语的句子成分的顺序,一般为“王─谓─宾”“定(状)─中心词”,但在文言文中,在一定条件下,句子成分的顺序会发生变化的,这就是古汉语中的所谓倒装句,即指文言文中一些句子成分的顺序出现了前后颠倒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倒装形式:
1、主谓倒装(谓语前置或主语后说)
古汉语中,谓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中一样,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疑问句或感叹句中,就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面。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实际上是“汝之不惠甚矣!”
2、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一定条件下,宾语会前置,其条件是:第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如:“沛公安在?”(《史记.项羽本记》)这种类型的句子关键是作宾语的疑问代词(像:谁、何、奚、曷、胡、恶、安、焉等)。值得注意的是,介词“以”的宾语比较活跃,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可以前置。如:“余是以记之,以俟观人风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说》)其中的“是”是一般代词,但也前置了。第二、文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有两点要注意,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须有“不”、“未”“毋”、“无”、“莫”等否定词);二是代词作宾语。如:“时人莫之许也。”(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正常语序应该是“时人莫许之也。”第三、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前取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师说》)有时,还可以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一个范围副词“唯”,构成“唯......是......”的格式。如:“唯利是图”、“唯命是从”等。第四、介词宾语前置的情况除了第一种情况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例如:“业文南向坐。”(《史记.项羽本记》)意思是“业文面向南坐。”
3、定语后置
文言文中,定语的位置一般也在中心词前边,但有时为了突出,中心词的地位,强调定语所表现的内容,或使语气流畅,往往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并用“者”结句,形成“中心词+后置定语+者”或“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的形式。如:“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以及:“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苏轼《石钟山记》)等。应注意的是,文言文中定语后置只限于表示修饰关系的句子,表领属关系的定语则不后置。
4、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
介词结构即介宾短语,文言文中常见的是用“以”、“于”组成的介宾短语,作状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况:第一、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仍作补语外,大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两个“于蓝”在翻译时,都要放在动词前做状语。第二、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在今译时,一般都作状语。如:“具告以事。”(《史记.项羽本记》)即“以事具告。”这种句子往往是承前省略了动词宾语,实际就是“以事具告(之).”还有一种民政部要注意,介词“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补语位置时,在翻译时,可视情况而定其成分。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韩愈《师说》)句子中的“生乎吾前”既可译为“在我的前面出生”,作状语,又可译为“生在我的前面”,作补语,一般来说仍作补语,而“固先乎吾”的“乎吾”则一定要作状语。
四、省略句式
句子成分的省略,在文言文和现代汉语中都有,不过,文言文中的活力句更普遍。
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形: 省略主语有承前面的主语省略,有呼应下文省略,在对话中也常常省略主语。文言文中的第三称代词“之”、“其”不能作主语,也是文言文中主语多省略的原因之一。如:“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年矣,而乡邻之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徒,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有时一个复句或一段话中多处省略主语,这些主语并不一贯,即所指不是同一对象,在阅读和翻译时要注意。如:“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桃花源记》)在翻译成现代汉语时,省略的主语要补充出来。
省略谓语为主是句子里最重要的成分,一般是不能省略的。但在特定情况下也有承接上文、呼应下文或因对话而省略的。如:“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六则)后一分句省略了谓语“择”。在译成现代汉语时,被省略的为主要补充出来。
省略宾语宾语的省略有两种情况:省略动词的宾语和省略介词的宾语。如:“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这句话就省略了动词谓语“拜”的宾语“之”又如:“竖子不足与谋!”(《鸿门宴》)这句话中省略了介词“与”的宾语“之”。在文言文中,介词“以”、“为”、“与”的宾语“之”往承上文省略。在译成现代汉语时,省略了的动词宾语或介词宾语要补充出来。
省略介词在文言文中,介词“于”和“以”常被省略。如:“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张衡传》)句中省略了介词“于”。又如:“赐之彘肩。”(《鸿门宴》)句中省略了介词“以”。泽为现代汉语时,省略了的介词也要补充出来。
五、疑问句式
文言疑问句,一般都有疑问词,疑问词包括疑问代词(谁、何、曷、故、安、焉、孰等),疑问语气词(乎、诸、哉、欤、耶等)以及疑问副词(岂、独、其等),有时也不用疑问词。另外,还有些表示反问的习惯用法。
六、否定句式
文言否定句,所用否定词有否定副词(不、非、勿、毋、弗、否等),否定代词(莫)以及否定性动词(无)。
第四篇:常见文言句式及例句
什么叫古今异义,通假字,文言虚词?在什么时候用这三种解释方法?
解析:
这是文言文中常见的说法,古今异义就是指一些词语在古时候是一个意思,在现代又是另一个意思,意思古时候和现代的不一样,这就是古今异义(今齐地方千里(“地方”是“地”与“方”的连用。地:土地,领土;方:方圆。现在的意思常指“某一区域”));通假字:古人在造字的时候,造出一个字,表达一个意思,可是该用哪个字表示某个意思呢?有时候是有一定规律的;但是有一些字还在形成当中,没有一定规律,可能用这个字表示某个意思,也可能使用一个同音字表示那个意思,这个同音字就是“通假字”,通假字所代替的那个字就叫做“本字”。例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在当时,在一般情况下使用“慧”表示智慧,但是,有时候也可以使用“惠”去表示,于是“惠”就成了“慧”的通假字。文言虚词和文言实词相对,比如我们所学的“之”、“乎”、“也”等等都是文言虚词,一般它们没有实际的意义。
常见文言文虚词用法——所
⑪处所,地方。例:①持童抵主人所。②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③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④乐土乐土,爱得我所!⑤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⑥某所,而母立于兹。⑦此何所也?
⑫用在动词或者“介词+动词”之前,组成名词性词组,相当于“......的事、物”? “......的地方”、“......的人”等。例:①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②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③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④荆柯有所待,欲与俱。⑤此疾之所由生也。(所由生:产生的缘由。)「所以」
⑪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的方法”“是用来......的”等。例:①吾知所以人距子矣,吾不言。②故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
⑫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例:①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之所以兴隆也。②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③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④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所谓」所说的。例:⑪郦道元所谓环水也。⑫此所谓战胜于朝廷。⑬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⑭汉高帝所谓“某业所就,孰与仲多”者,其逐利之情,不觉溢之于辞矣。「所在」
⑪到处。例:石之铿然有声音者,所在皆是也。
⑫所在之处,处所。例:①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②急趋之,折过墙隅,迷其所在。③宫阙山陵之所在,去之茫茫。所
1.用作助词。
经常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结合,组成“所”字结构。“所”字结构是名词性短语,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如:
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信陵君窃符救赵》)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余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指南录〉后序》)
“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如:
夜则以兵围所寓舍。(《〈指南录〉后序》)
臣所过屠者朱亥,此子贤者,世莫能知,故隐屠间耳。(《信陵君窃符救赵》)2.在有些句子中,“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如:
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指南录〉后序》)
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
3.复音虚词“所以”。“所”和“以”连用,文言中也常见。用法主要有两种:一种表示原因,一种表示手段和目的。表示原因的,如: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出师表》)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表示手段或凭借的如: 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信陵君窃符救赵》)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常见文言句式
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主语后置)
(一)、宾语前置
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这类宾语前置,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必须是否定句,由“不”、“未”、“毋”、“莫”等否定词表示。在这种情况下,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和否定词之后。例如:
《硕鼠》:“三岁贯汝,莫我肯顾。”“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
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否)焉。(之,宾语提前的标志)《师说》
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苏轼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只要)余情其信芳(美好)。《离骚》屈原
东望愁泣,若不自胜。《柳毅传》李朝威
见大王爱女牧羊于野,所(代词,“之人”)不忍视。《柳毅传》李朝威
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而良人未之知也。《齐人有一妻一妾》〈孟子〉
2、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用疑问代词“谁”、“何”、“奚”、“安”等做宾语时往往放在动词的前面。
例如:《鸿门宴》:“良问曰:„大王来何操?‟”“何操”应理解为“操何” 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彼且奚适也? 《逍遥游》〈庄子〉
彼且恶(何)乎待哉? 《逍遥游》〈庄子〉
沛公安在? 《鸿门宴》〈史记〉
夫晋,何厌之有?(之,宾语提前的标志)《烛之武退秦师》〈左传〉
吾实为之,其又何尤(怨)? 《祭十二郎文》韩愈
洞庭君安在哉? 《柳毅传》李朝威
无情郎安在? 《柳毅传》李朝威
3、介词宾语提前: 在现代汉语中,介词后面跟着宾语,组成介宾结构,用来修饰动词谓语。在文言文中,介词宾语往往置与介词之前,形成一种倒置的现象。例如:
《岳阳楼记》:“臆!微斯人吾谁与归?”“谁与归”应理解为“与谁归”。
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触龙说赵太后》〈战国策〉
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情形),何以异? 《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何以能田(畋)猎也? 《庄暴见孟子》〈孟子〉
不然,籍何以至此? 《鸿门宴》〈史记〉
余是以记之。《石钟山记》苏轼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卫风•氓》〈诗经〉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陈情表》李密
是以君子远庖厨也。《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奚以知其然也? 《逍遥游》〈庄子〉
4、特殊结构:用“之”、“是”将宾语提前。
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效法哪一个古代)宋何罪之有?(宋国有什么罪过?)惟命是听(成语)
惟利是图(成语)
惟马首是瞻 《冯婉贞》
惟兄嫂是依 《祭十二郎文》韩愈
惟你是问。
5、普通宾语前置
在一般性的宾语前置中,大家要注意语感。
宾语前置总结
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一定条件下,宾语会前置,其条件是:
第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如:“沛公安在?”(《史记.项羽本记》)这种类型的句子关键是作宾语的疑问代词(像:谁、何、奚、曷、胡、恶、安、焉等)。值得注意的是,介词“以”的宾语比较活跃,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可以前置。如:“余是以记之,以俟观人风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说》)其中的“是”是一般代词,但也前置了。
第二、文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有两点要注意,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须有“不”、“未”“毋”、“无”、“莫”等否定词);二是代词作宾语。如:“时人莫之许也。”(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正常语序应该是“时人莫许之也。”
第三、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前取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师说》)有时,还可以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一个范围副词“唯”,构成“唯......是......”的格式。如:“唯利是图”、“唯命是从”等。
第四、介词宾语前置的情况除了第一种情况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例如:“业文南向坐。”(《史记.项羽本记》)意思是“业文面向南坐。”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倒装句----定语后置;状语后置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判定什么是定语后置、状语后置句子,并能准确翻译出来。
(二)、定语后置:
在古汉语中将定语移置在中心词之后的现象。定语后置一般有三种情况:
1)、中心词+定语+者或中心词+之+定语+者
楚人有涉江者。(《察今》)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
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五人墓碑记》张溥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列子〉
2)、中心词+之+形容词(定语)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劝学》)
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涉江》)
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3)、中心词+数量词(定语)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鸿门宴》)
(三)、状语后置:
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位于之后便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例如:
《鸿门宴》:“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战河南”即“战(于)河南”,应理解为“于河南战”。《促织》:“覆之以掌”即“以掌覆之”应理解为“用手掌覆盖(蟋蟀)”。
另外,还有定语置于中心词之后,修饰名词的量词放在名词之后等特殊现象。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可以不负戴于道路也《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举所佩玉抉以示之者三。《鸿门宴》〈史记〉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烛之武退秦师》〈左传〉
虽董之以严刑,振(震)之以威怒 《谏太宗十思疏》魏征
孰与君少长?——与君孰少长? 《鸿门宴》〈史记〉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荀子〉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荀子〉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韩愈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涉世家》〈史记〉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邶风•静女》〈诗经〉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赤壁赋》苏轼
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赤壁赋》苏轼
柱以白壁,砌以青玉,床以珊瑚,帘以水晶。《柳毅传》李朝威
命坐于灵虚之下。《柳毅传》李朝威
(四)、主语后置:
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这仅仅是因为语言表达的需要。如,“甚矣,汝之不惠(慧)!”(《愚公移山》)另外,还有定语置于中心词之后,修饰名词的量词放在名词之后等特殊现象。例如:
甚矣,汝之不惠(慧)。《愚公移山》〈列子〉
甚矣,乌纱之横,皂隶之俗哉!《虎丘记》袁宏道
快哉此风!(宋玉《风赋》)
“美哉,我少年中国。
五、固定句式
吾孰与徐公美?——孰与,与…比怎么样 《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日食饮得无衰乎?——得无,该不会,表揣测的疑问词 《触龙说赵太后》〈战国策〉
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得无,该不会,表揣测的疑问词《促织》蒲松龄
求,无乃尔是过与(同“欤”,语气词)——无乃…与?恐怕…吧
《季氏将伐颛臾》〈论语〉
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何(以)…为,表反问的句式,为什么要…呢
《季氏将伐颛臾》〈论语〉
故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致江海。——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
《劝学》〈荀子〉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奚以…为,哪里用得着…呢,表反问 《逍遥游》〈庄子〉
山峦为晴雪所洗。——为…所…,表示被动关系 《谏太宗十思疏》魏征(课后题)
今日见辱问于长者。——见…于…,表被动的固定格式 《柳毅传》李朝威
“他人之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庄子•秋水》)
——…之谓也,…说的就是…《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不亦……乎 相当于“不是……吗”
以为、以……为……意思是以为、认为、把……当作、用……做……。例如: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石钟山记》)
至丹以荆轲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
如……何 相当于“对……该怎么办”
唯……是 “是”无意,起宾语提前作用;“唯”表示对象的唯一性
岂……哉(乎)、独……哉意思是难道……吗例如:
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与其……孰若……、与其……宁……可译为与其……不如(宁可)…… 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鸿门宴》)
与人刃我,宁自刃。(《鲁仲连传》)
与其……宁…… 相当于“与其……宁可……”
⑪“如……何”、“奈……何”、“若……何”。这是三个同义的说法。意思是“把……怎么样”、“对……怎么办”或“怎么对付(处置、安顿)……”。例如:
如太行、王屋何?(如何处理太行、王屋这两座大山呢?)奈并累若属何?(把你们一起连累了可怎么办呢?)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啊虞啊我拿你怎么办呢?)
⑫“……孰与……”、“……何如……”。这两种说法都是询问比较的结果,用法相同。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你们看廉将军和秦王相比,谁更厉害?)吾孰与城北徐公美?(我和城北徐公相比,谁更美?)
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长安和太阳相比,哪一个离得更远?)“孰与”、“何如”还可以用来询问利害得失,或表示抉择取舍。
救赵孰与勿救?(救赵与不救赵哪个有利?)
惟坐待亡,孰与伐之?(与其坐而待毙,哪如起而进攻他们?)岭南梅开早,何如北地春?
与“孰与”、“何如”这种用法相同的还有“孰若”、“孰如”、“何若”等。
⑬“不亦……乎?”可译为:“不……吗?”,“难道不……吗?”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有过不罪,无功受赏,虽亡,不亦可乎?
⑭“何(奚、曷)以(用)……为”“何以为”“何……为”。这是三个同义的说法,可译为“哪里用得着……呢?”、“还要……干什么呢?” 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
世方乱,安以富为?
上岸击贼,洗足入船,何用坞为?
胜自磨剑,人问曰:“何以为?”(磨剑干什么呢?)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吾英王,奚跪为?(我是英王,为什么要给你下跪呢?)
⑮“何……之为”。这个格式的意思是“还算得上……”、“还谈得上什么……”、“还说什么……”。
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秦则无礼,何施之为?(还谈得上什么恩惠呢?)国仇未报,何以家为?
何以名为?臣夫桑下之饿人也?
⑯“得无”、“无乃”。“得无”又写作“得毋”、“得微”、“得非”等,意思是“该不会”、“莫不是”、“只怕是”、“岂不是”、“莫非”等。
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日饮食得无衰乎?
得毋有病乎?
“无乃”又写作“毋乃”、“非乃”、“不乃”,意思是“岂不是”、“莫非是”、“恐怕要”等。
求,无乃尔是过欤?(恐怕要责备你吧?)
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恐怕不可以吧?)
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岂不是晚了点吗?)固定句式总结
固定格式也叫固定结构,或者凝固结构。它的语法特点就是由一些不同词性的词凝结在一起,固定成为一种句法格式,表达一种新的语法意义,世代沿用,约定俗成,经久不变。它的分类可按表达语气的种类分为四种:
第一种:表陈述语气常用的有:有以(有......用来)、无以(没有......用来)、有所(有.....的)、无所(没有......的)、比及(等到......的时候)、为......所。
第二种:表疑问语气常用的有:奈何(怎么办)、何如(怎么样)、如......休(把......怎么样)、得无......耶(大概......吧、恐怕......吧)等。
第三种:表感叹语气常用的有:何其(多么)、一何(何等、多么)、何......之(怎么......这样啊)等。
第四种:表反问语气常用的有:无乃......乎(恐怕、只怕)、不亦......乎(不是......吗)、得无......乎(难道......吗)、孰与、孰若(跟......相......)何......为(为什么......呢
回答者:香砌-魔法师 四级 12-17 11:12
一、判断句
对客观事物表示肯定或否定,构成判断与被判断关系的句子,叫判断句。通常由以下几种方式构成:
1.以虚词配合一定的句式表示的判断句,如借用“者”、“也”等词构成。
(l)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
(2)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
(3)环滁皆山也《醉翁亭记》
(4)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借助于“乃”、“是”、“为”、“则”、“悉”、“本”等词构成。
(1)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2)斯是陋室《陋室铭》
(3)项燕为楚将《陈涉世家》
(4)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5)此悉贞良死节之臣《出师表》
(6)臣本布衣《出师表》
(7)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3.“者”、“也”都省略,单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作谓语来表示判断,也是文言文中判断句的一种形式。
(1)七略四库,天子之书《黄生借书说》
(2)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黄生借书说》
二、省略句
有些句子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省略了句子的某些成分,这种句子叫省略句。古汉语中省略句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
1.主语省略
(1)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2)[桃花源中人“见渔人,乃大惊《桃花源记》
2.谓语省略
(1)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
(2)陈涉自立为将军,[立]吴广为都尉《陈涉世家》
3.宾语省略
(l)上使[扶苏]外将兵《陈涉世家》
(2)便要[渔人]还家《桃花源记》
4.介词省略
(l)置[于]人所罾鱼腹中《陈涉世家》
(2)武陵人[以]捕鱼为业《桃花源记》
三、被动句
古汉语中,主语和谓语属于被动式关系的叙述句叫被动句。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
l.用“为……所……”、“为所”表示被动。
(1)其印为予群从所得《活板》
(2)为乡里所患《周处》
(3)二虫尽为所吞《幼时记趣》
2.用“为+动词”表示被动。
(1)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陈涉世家》
(2)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守株待兔》
3.用“于”表示被动。
(1)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马说》
(2)得幸于武宗《乐工罗程》
四、倒装句
现代汉语中的倒装句是为了适应修辞表达的需要,但在古代,倒装句是正常的句法,所以在文言文翻译时有时要作适当的调整。古汉语中的倒装句通常有以下几种形式:
1.主谓倒装
(1)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2)悲哉世也《公之侨献琴》
2.宾语前置
a.用助词“之”使宾语提前
何陋之有《陋室铭》
b.疑问代词作宾语,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
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3.定语后置
常用“者”作标志,翻译时放在名词前面。
(1)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
(2)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3)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
4.介宾短语后置
它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状语,翻译时应放在谓语前。
(1)投以骨《狼》
(2)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3)祭以尉首《陈涉世家》 判断句
所谓判断句,就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式。其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1.“……者,……也”“……,……也”“……,……者也”“……者,……”“……者,……者也”“……,……”等形式。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练习1]列说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中的此类判断句。(句数在3句以上)
①陈胜者,阳城人也。
②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③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④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⑤七略四库,天子之书。
⑥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⑦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
⑧此三者,吾遗恨也。
⑨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⑩斯用兵之效也。
2.采用副词“乃”“即”“则”“皆”“是”“诚”“为”等表示判断。如:“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练习1]列说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中的此类判断句。(句数在3句以上)
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②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③即今之傫然在墓者。
④梁父即楚将项燕。
⑤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⑥非死,则徙尔。
⑦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⑧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⑨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⑩我乃楚狂人,风歌笑孔丘。
3.采用否定副词“非”表示否定。如:“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练习1]列说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中的此类判断句。(句数在3句以上)
①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②城非不高也,城非不深也,兵草非不坚利也。
③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
【特别提醒】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被动句
文言文中,有些语句的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这种句式就是被动句。其常见类型有:
1.“见”“……见……于”“于”表被动。如:“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练习1]列说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中的此类被动句。(句数在3句以上)
①臣诚恐见欺于王。
②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③故内惑于郑秀,外欺于张仪。
④李氏子藩,年十七,不拘于时,学于余。
⑤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
2.“为”“为……所”表被动。如:“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①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③为予群从所得。
④恐为操所先。
⑤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倒装句
文言中的倒装句,是相对于现代汉语的句序而言的,基于此,我们将文言倒装句式分为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等。
1.宾语前置
所谓宾语前置,就是通常作宾语的成分,置于谓语动词的前面,以示强调。如:“洎不之信”中的“之”就是前置的宾语。宾语前置通常分为四种情况。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大王来何操?”
(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古之人不余欺也。”
(3)借助“之”“是”将宾语提前。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
(4)介宾短语中宾语前置。如:“不然,籍何以至此?”
2.定语后置
通常定语应该放置于中心词的前面,但文言语句中却有很多句子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其中的“利”“强”都是后置定语。文言中的定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1)用“之”使定语后置。如:“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2)用“者”的后置。如:“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3.状语后置
文言文中,介词结构作状语往往都会置于句后作补语。如:“贫者语于富者曰”“于富者”就是置于句后作补语的介词短语。
4.主谓倒装
这种情况很少,往往是为了表示强烈的感叹。如:“甚矣,汝之不惠。”“美哉,我少年中国。”
[小练习]判断下列各句中的句式。
①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②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③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④何由知吾可也?
⑤甚矣,乌纱之横,皂隶之俗哉!
⑥欲祠韦苏州、白乐天诸公于其中
⑦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
⑧凡人不能教子女者,亦非欲陷其罪恶。
5.介宾短语后置
现代汉语中介宾短语多置于谓语之前作状语,但在文言文中,却常置于谓语之后作补语。例如:
①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③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鸿门宴》)
④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张衡传》
省略句
文言文中,普遍存在着省略成分的情况,对省略成分的把握,有助于完整理解句子的意思。文言文中的省略句通常有:
1.省略主语。
(1)承前省。如:“永州之野产异蛇,(异蛇)黑质而白章。”
(2)承后省(也作蒙后省)。如:“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3)自述省。如:“(予)爱是溪,(予)得其尤绝者家焉。”
(4)对话省。如:“(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王)曰:„不若与人。‟”
2.省略谓语。如:“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省略宾语。如:“可烧而走(之)也。”
4.省略介词宾语。如:“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之)掩户。”
5.省略介词“于”。如:“今以钟磬置(于)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焉。”
[小练习]补充下面句子中省略的成分。
①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
②故西门豹为邺令,名闻天下。
③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④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
⑤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⑥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⑦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⑧使将士更休,而自坐帷幕。
⑨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文言文常见句式举例
同学们对于一些常见的文言句式如能掌握好,对翻译文句、理解文意会大有益处,同时也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阅读理解简单的文言短文。现将几种常见句式举例分析如下:
一、判断句
判断句常见语言标志为:“……者也”;“……也”;“……者……也”。者,结构助词,与前面的词或短语组成名词性短语;也,语气助词,表判断,可译为“了”或不译。
1、莲,花之君子者也。(《爱莲说》)
2、久行怀思,无它异也。(《乐羊子妻》)
3、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马说》)
二、倒装句
(一)主谓倒装
4、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例4,谓语“甚矣”前置,有强调作用。
(二)宾语前置
5、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木兰诗》)
6、何陋之有?(《陋室铭》)
例5中,疑问代词“何”作动词“思”、“忆”的宾语,为强调宾语而前置。例6中,为加重语气,用“之”提宾,“之”是提宾的标志。
(三)介宾倒装
7、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8、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论语〉六则》)
例7中的 介词“与”和“谁”、例8中的介词“以”和“何”组成介宾短语,为强调宾语“谁”、“何”故倒装。
(四)状语后置
9、屠惧,投以骨。(《狼》)
10、徐喷以烟,(《幼时记趣》)
11、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介词短语作状语,为强调该状语而后置于动词后。
(五)定语后置
1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例12中,“高”、“远”分别作“庙堂”、“江湖”的定语,为强调“高”、“远”而后置。
三、被动句
被动句常见的语言标志是“为……所……”,译为“被……”。例如:
13、其印为予群从所得。(《活板》)
四、省略句
(一)省略主语
14、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桃花源记》)
15、触草木,尽死。(《捕蛇者说》)
例14中,省略主语“渔人”、“小口”,补全应为:(渔人)便舍船,从口入。(小口)初极狭,才通人。例15中,补全应为:(蛇)触草木,(人)尽死。
(二)省略谓语
16、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例 16中,“再而衰”、“ 三而竭”中省略了动词“鼓”,应为: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三)省略宾语
17、问所从来,(《桃花源记》)
18、使与台齐。(《幼时记趣》)
例 17、18中,分别省略了宾语“渔人”、“身”,完整的语序应为:问(渔人)所从来、使(之,身)与台齐。
(四)省略介词“于”
19、场主集薪其中。(《狼》)
20、然足下卜之鬼乎。(《陈涉世家》)
例19中,完整的语序应为:场主集薪(于)其中,“于”表方向、处所,译为“在”。例20中,完整的语序应为:然足下卜之(于)鬼乎,“于”表对象,译为“向”。
(五)省略量词
21、船头坐三人。(《核舟记》)
古汉语中,数词可直接修饰名词,表数量的多少,而省略量词。
五、“如……何”
“如……何”是由动词“如”加疑问代词“何”,组成的固定结构,相当于“把……怎么样”。例如:
22、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
六、“以……为……”
“以……为……”是固定结构,“以”是介词,与后面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组成介宾短语,作动词“为”的状语,相当于“把……当作……”。例如:
23、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幼时记趣》)
七、“此……所以……也”
“此……所以……也” 是固定结构,译为“这就是……的原因”。例如:
24、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份也。(《出师表》)
八、“然则……”
“然则……”,连词,用于分句句首,相当于“这样看来,那么……”,用以承接上文引出下面的意思。例如:
25、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黄生借书说》)
九、“与其……孰若……”
“与其……孰若……”的句式,用作比较、选择的复句,相当于“与其……还不如……”例如:
26、与其坐而待之,孰若起而拯之。(《冯婉贞》)
见……于 相当于被动句
以……为…… 相当于“把……(当作)……” 如……何 相当于“对……该怎么办”
唯……是 “是”无意,起宾语提前作用;“唯”表示对象的唯一性 与其……宁…… 相当于“与其……宁可……” 不亦……乎 相当于“不是……吗” 常见文言文固定格式
第一种:表陈述语气常用的有:
有以(有......用来)无以(没有......用来)有所(有.....的)无所(没有......的)比及(等到......的时候)为......所。第二种:表疑问语气常用的有:
奈何(怎么办)何如(怎么样)
如......休(把......怎么样)得无......耶(大概......吧、恐怕......吧)等。第三种:表感叹语气常用的有:
何其(多么)一何(何等、多么)何......之(怎么......这样啊)等。第四种:表反问语气常用的有:
无乃......乎(恐怕、只怕)不亦......乎(不是......吗)
得无......乎(难道......吗)孰与、孰若(跟......相......)何......为(为什么......呢)
词类和词类活用
一、古代汉语的词类划分
词类是根据词的语法意义和语法功能划分出来的类别。
古代汉语的词类,跟现代汉语的词类大致相同:总共可以分成十一类,即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下边分别叙述。
1.名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名称的词。例如: 阿爷无大男,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
2.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的词。例如: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狼》)
谍报敌骑至。(《冯婉贞》)
3.形容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形状、性质或者动作、行为的状态的词。例如:。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曹刿论战》)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
4.数词,表示数目的词。例如:
一桌、一椅、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木兰诗》)
5.量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单位或动作行为的词。例如: 距圆明园十里,有村曰谢庄。(《冯婉贞》)
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
6.代词,代替名词、动词、形容词或数量词的词,叫做代词。例如: 会长老,问之民所疾苦。(《西门豹治邺》)
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捕蛇者说》)
7.副词,经常用在动词或形容词的前面,表示程度、范围、时间等。例如: 太后之色少解。(《触旮说赵太后》)
村中闻此入,咸来问讯。(《桃花源记》)
8.介词,同它后面的名词、代词等组合起,经常用在动词,形容词的前面或后面,表示处所、方向、时间、对象等等。例如:
何不试之以足(《郑人买履》)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卖油翁》)
9.连词,把两个词或两个比词大的单位连接起来的词,例如: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西人长火器而短技击。(《冯婉贞》)
10.助词,附着在一个词、一个词组或一个句子上,起辅助作用。例如: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
诸将请所之(《李恕雪夜入蔡州》)
11.语气词,也叫语气助词。语气词不能充当句子成分,但它可以表示提顿、陈述、祈使、疑问、感叹等不同语气。例如: 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
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12.叹词,表示感叹或呼唤应答的词。例如: 嘻,技亦灵怪矣哉!(《核舟记》)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以上十二类词可以合成实词和虚词两大类。能够单独用来回答问题,有比较实在的意义的词叫做实词;不能单独用来回答问题,也没有实在的意义,但是有帮助造句的作用的词叫做虚词。一般说来,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叹词。可是代词所指人或事物是不固定的,在古代汉语里,许多代词都不能单独用来回答问题(如“其”“之”),所以也有人把代词归入虚词类的。
二、词类活用
第五篇:文言常见句式学案
文言常见句式学案(五)
一、学习目标:
1、掌握判断句、被动句的句式特点。
2,把握判定方法,提高翻译能力。
二、导入:文言文翻译是必考的,需一定的实虚词积累、文意的理解还需掌握句式。请做下面练习。翻译下列句子,体会结构特点:
1,陈胜者,阳城人也。
2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3、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4、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5、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6、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7、七略四库,天子之书。
8、陈轸者,游说之士。
9、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10、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思考:上面句子都是判断句,其标志是什么?
再看下面句子,总结规律:
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2,、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3、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4非死,则徙尔。
5、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6、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7、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8、我乃楚狂人,风歌笑孔丘。
9、已后典籍皆为版本。
10、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説乎?
11、此亡秦之续耳。
探究发现,那些词还可表示判断?
三、以上我们探究了判断句的形式及结构特点。还有类句子,主语是动作的承受着,这类句式是被动句。做下面练习,体悟结构类型。
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2、臣诚恐见欺与王而负赵。
3、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4、李氏子蟠,年十七,不拘于时,学于余。
5、故内惑于郑秀,外欺于张仪。
请指出上面例句是被动句的表志词:
翻译下面句子,分析结构特点,指出句式标志词。
1、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2、山峦为晴雪所洗。
3、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4、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被动标志词是:
翻译理解下列句子。
1、帝感其诚。
2、戍卒叫,函谷举。
3、予羁縻不得还。
4,忠而被谤。
这类句子该如何理解:
四、课后巩固练习。
翻译下列句子并指明句式特点:
1、《齐谐》者,志怪者也。
2、非臣殒首所能上报。
3、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与赵王。
4既自以心为形役。
5、臣之进退,实为狼败。
6、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也。
7、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8、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