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复习资料(专科)2014秋
幼儿园课程论复习资料
一、单选题
1.幼儿园课程的最核心要素是(A)。
A.教育理念 B.教育目标 C.教育内容 D.教育方法 2.从课程对文化的选择来看,课程可以划分为(A)。A.一元化课程与多元化课程 B.分科课程与活动课程 C.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D.教师中心课程和儿童中心课程 3.按照课程的表现形态划分,课程可以划分为(C)。A.一元化课程与多元化课程 B.分科课程与活动课程 C.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D.教师中心课程和儿童中心课程 4.19世纪中叶,是(C)提出了“什么知识最有价值”。A.杜威 B.皮亚杰 C.斯宾塞 D.维果茨基
5.杜威的“教育即生长”主张体现了哪种课程目标取向(B)。A.表现性目标 B.生成性目标 C.行为目标 D.普遍性目标 6.皮亚杰认为主体调节自身结构,建立新图式的过程称为(C)。A.同化 B.内化 C.顺应 D.平衡 7.行为目标在课程领域中的确立始于(C)。A.泰勒 B.布卢姆 C.博比特 D.梅杰 8.(B)被称为“行为目标之父”。
A.博比特 B.泰勒 C.惠勒 D.斯坦豪斯 9.儿童中心课程是从(C)来界定的课程。
A.学科维度 B.计划维度 C.经验维度 D.目标维度
10.(C)取向认为儿童是否能够真正获得课程内容,主要取决于儿童已有的心理结构,取决于儿童与环境之间的有意义的交互作用。
A.课程内容即教材 B.课程内容即学习活动 C.课程内容即学习经验 D.课程内容即学习目标 11.课程内容较多考虑知识本身的逻辑性是(A)取向。A.课程内容即教材 B.课程内容即学习活动 C.课程内容即学习经验 D.课程内容即学习目标
12.认为幼儿园课程应反映“准备状态”的概念,是依据(A)。
A.浪漫主义 B.文化传递 C.进步主义 D.行为主义
13.(A)强调知识是后天的经验产生的,通过个体感官的经验而形成个体的知识。A.经验论 B.唯理论 C.实用主义 D.功能理论 14.(B)强调知识是绝对的,永恒的和普遍的。
A.经验论 B.唯理论 C.实用主义 D.功能理论
15.(A)是一种以数字和度量来描述和说明教育现象,课程实践进而从数量的比较中推断评价对象成效的方法。
A.量化评价 B.质性评价 C.形成性评价 D.总结性评价 16.(B)是以自然情境为直接的资料来源。
A.量化评价 B.质性评价 C.形成性评价 D.总结性评价
17.(C)是通过对课程发展过程中所获得的材料的分析和判断,调整和改进课程方案,使正在形成中的课程更为完善。
A.量化评价 B.质性评价 C.形成性评价 D.总结性评价
18.(D)是对课程实施以后所获得的效果进行评价,以验证课程的成功程度和推广价值。A.量化评价 B.质性评价 C.形成性评价 D.总结性评价 19.“光谱方案”是根据(A)理论而发展起来的课程方案。
A.多元智能 B.认知发展的非普遍理论 C.成熟理论 D.皮亚杰的建构理论 20.可以用一个词“发展——互动”来概括幼儿园课程方案的是(C)。
A.瑞吉欧教育方案 B.海伊斯科普课程 C.斑克街早期教育方案 D.蒙台梭利课程 21.直接教学模式主要建立在(B)的理论基础上。
A.多元智能 B.操作性条件反射 C.成熟理论 D.构建理论
22.在幼儿园课程中运用的程序教学,应用小步渐进,及时强化和及时反馈等方法,是吸收了(D)理论的合理成分。
A.冲突理论 B.解释理论 C.认知心理学 D.行为主义
23.(C)早年从事医学工作,研究缺陷儿童的心理教育问题,1907年,在罗马的贫民区开设了第一所“儿童之家”。
A.马拉古兹 B.凯兹 C.蒙台梭利 D.米切尔
24.(B)确定了49条关键经验作为制定课程和进行评价的指标。
A.直接教学模式 B.海伊斯科普课程 C.斑克街早期儿童教育方案 D.方案教学 25.“五指活动课程”是(B)创编的。
A.陶行知 B.陈鹤琴 C.张雪门 D.张宗麟 26.“行为课程”是(C)创编的。
A.陶行知 B.陈鹤琴 C.张雪门 D.张宗麟 27.“ECCE”词汇的出现说明了(A)的趋势。
A.保育和教育结合 B.反偏见课程出现 C.课程全纳化 D.课程多元文化化 28.下列哪一个不属于国外(尤其是西方)幼儿园课程呈现的趋势? D A.课程的多元文化化 B.保育与教育相整合 C.课程的全纳化 D.课程的共同化 29.把课程视为预期的学习结果,这是认为(C)。A.课程即教学科目 B.课程即学习者所获得的经验 C.课程即目标 D.课程即师生的对话
30.如果一个幼儿园的课程价值取向以知识为本位,那么在进行课程评价时(B)。A.个别或小组启发教学为实施方法 B.以结果为标准,更多地采用结果评价模式 C.以儿童经验为课程内容 D.以过程取向为课程目标 31.根据成熟理论(B)。
A.幼儿园应通过强化塑造儿童的行为
B.幼儿园应尊重儿童自然成熟的规律,在不施加不适当压力的情况下让儿童得到发展 C.课程应该能够通过提供支持,对儿童的思维提出挑战,并使儿童获得成功 D.幼儿园课程应开展游戏、艺术等表现和表达活动
32.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更强调幼儿自然发展的教师会(A)。A.进行更多的游戏活动 B.进行更多的非游戏活动 C.进行更多的教学活动 D.更重视知识和技能 33.以下不属于幼儿园课程基础学科的有(D)。A.心理学 B.社会学 C.哲学 D.教育学 34.根据行为主义理论,幼儿园课程(C)。A.应重视幼儿自由选择材料和活动的权利
B.应该既能适合儿童的发展,又能对儿童的认知具有挑战性 C.应通过强化塑造儿童的行为
D.应该为儿童提供文化工具,帮助儿童适应所处的外部世界和文化情景 35.幼儿园游戏活动与教学活动的结合类型,大致可以分为(A)。A.分离式、插入式和整合式 B.分离式和整合式
C.插入式和整合式 D.分离式和插入式
36.将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看作是教师教学的材料,这一取向(C)。A.强调幼儿在于环境交互作用中知识的建构
B.会使教育活动设计者设计和安排大量的、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幼儿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自己去探索和发现
C.关注的是教材和教师的教学,特别是学科知识和技能的传递 D.强调教育活动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强调幼儿在学习中的主动性
二、多选题
1.皮亚杰创造的儿童发展的阶段论是(ABCD)。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E.后运算阶段
2.对幼儿园课程产生重大影响的心理学流派是(ABCD)。
A.认知心理学 B.成熟理论 C.精神分析理论 D.行为主义 E.实用主义 3.按照教育活动的途径来划分,幼儿园课程中的教育活动主要包括(ABC)。A.游戏活动 B.教学活动 C.日常生活活动 D.训练活动 E.学习活动 4.游戏在幼儿园课程中的作用是(ABCDE)。
A.促进儿童认知的发展 B.促进儿童情感的发展
C.促进儿童动作技能的发展 D.有益于幼儿进行幼儿园课程各学科(领域)的学习E.有益于幼儿园各学科(领域)的整合 5.高结构化教学的特征是(CD)。
A.儿童与教师共同确定学习目标 B.活动由儿童发起 C.活动的动机主要是教师的奖惩 D.强调活动的结果 E.强调活动的过程
6.低结构化教学的特征是(AB)。
A.儿童与教师共同确定学习目标 B.活动由儿童发起
C.活动的动机主要是教师的奖惩 D.强调活动的结果 E.活动主要由教师发起 7.泰勒原理从以下(ABCD)方面提出了课程编制的模式。
A.确定目标 B.选择内容 C.组织实施 D.课程评价 E.调整目标 8.下列关于课程编制的目标模式的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BCD A.目标模式的创始人是布卢姆
B.目标模式强调根据预期的行为确定课程目标 C.目标模式提高了教学过程的计划性和可操作性 D.目标模式使得课程容易忽略那些难以转化为行为的方面 E.目标模式产生于20世纪后期
9.下列关于课程编制的过程模式的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BDE A.过程模式把课程设计看成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B.过程模式认为教师不仅是课程方案的执行者,而且应当是课程方案的设计者和研究者 C.过程模式是由布鲁纳提出的
D.课程设计的逻辑出发点是内容的选择而非目标的预设 E.过程模式认为儿童的学习是主动参与和探究的过程 10.幼儿园课程评价的过程包括(ABCDE)。
A.确定目的 B.搜集信息 C.组织材料 D.分析材料 E.报告结果 11.幼儿园课程评价的原则是(ABCD)。
A.科学性原则 B.发展性原则 C.全面性原则 D.多样性原则 E.主动性原则 12.1996年的《幼儿园课程指导丛书》包括的课程领域是(ABCDE)。A.健康 B.社会 C.语言 D.科学 E.艺术 13.综合性课程的几种综合方式是(ABCDE)
A.学科(领域)的综合 B.发展方面的综合 C.通过专题的综合 D.通过幼儿园环境的综合 E.通过主题的综合 14.斑克街早期儿童教育方案的教育目标是(ABCDE)。A.培养儿童有效地作用于环境的能力 B.促进儿童自主性的发展
C.培养儿童的社会性 D.培养儿童的创造性 E.促进儿童个性的发展 15.在蒙台梭利课程模式中,教育内容由(ABCD)组成。
A.日常生活练习B.感官训练 C.肌肉训练 D.初步知识的学习E.探究民主生活 16.瑞吉欧教育体系的理念来自(ABC)。
A.欧洲和美国的进步主义思潮 B.皮亚杰和维果茨基的心理学理论 C.二战后意大利的左派政治改革 D.勃朗芬布伦纳的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 E.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17.“五指活动课程”包括(ABCDE)。
A.健康活动 B.社会活动 C.科学活动 D.艺术活动 E.语文活动
18.有关“五指活动课程”正确的是(ABCDE)。A.以“做人,做我国人,做现代我国人”为目标 B.以大自然、大社会为中心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 C.以“做中教、做中学”为课程实施的方法 D.以五个连为一体的手指比喻课程内容 E.在20世纪50年代对幼儿园教育产生过重大影响
19.在我国学前教育经历的发展历程中,幼儿园课程改革主要有(ABE)。A.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 B.20世纪50年代 C.20世纪60年代 D.20世纪70年代 E.20世纪80年代至今 20.当今幼儿园课程改革呈现以下发展趋势(ABCDE)。
A.幼儿园课程管理多元化、自主化 B.幼儿园课程改革更多地将立足点放在儿童一边 C.0—6岁学龄前儿童教育课程一体化 D.幼儿园课程与社区教育和服务相融合 E.重视教师职业水平的提高
三、判断题
1.多元化课程是以占主导地位的民族的文化、历史、立场和经验为中心而设置的课程。B 2.一元化课程以儿童参与多元文化社会为出发点,注重帮助儿童获得能使他们在多元文化社会中有效活动的知识、技能和能力。B 3.活动课程指的是根据培养目标和科学发展水平,从各门科学中选择适合一定年龄阶段儿童的发展水平的知识,组成教学科目。B 4.分科课程是以儿童的兴趣、需要和能力为出发点,通过儿童自己组织的活动而实施课程。B 5.隐性课程是有计划的、有组织的学习活动。B 6.显性课程是无计划的、无组织的学习活动。B 7.隐性课程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而获得的知识和技能。B 8.显性课程主要是通过学校环境而得到的知识、态度和价值观。B 9.课程的基础学科是心理学、社会学和哲学。A 10.维果茨基所谓的“最近发展区”,事实上是指儿童实际心理年龄与其依靠帮助解决问题所能达到的水平中间的差异。A 11.“鹰架教学”是指为儿童提供教学,并逐步转化为提供外部支持的过程。A 12.在幼儿园课程领域,有一个影响较大的理论是勃朗芬布伦纳的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它
有助于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社会因素与课程之间的关系。A 13.日常生活活动主要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由教师对儿童施加影响的活动,由教师立足于教学目标、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来组织和实施教学活动。B 14.教学指满足幼儿基本生活需要的那些活动。B 15.过程模式是以对社会有实用价值的目标作为课程开发的基础和核心,并在此基础上选择、组织和评价学习经验的课程编制模式。B 16.英国近代哲学家洛克被认为是经验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提出了“白板说”。A 17.生成性目标是以儿童具体的、可被观察的行为表述的课程目标。B 18.表现性目标是在教育过程中生成的课程目标。B 19.生成性目标是指每一个儿童在具体教育情境的各种相互作用中所产生的个性化表现。B 20.心理顺序指的是根据学科本身的系统及其内在的联系组织课程内容。B 21.逻辑顺序指的是以适合儿童心理特点的方式组织课程内容。B 22.横向组织指的是按照课程组织的某些准则,以先后顺序排列课程内容。B 23.纵向组织指的是按“广义概念”组织课程内容,即打破传统的知识体系,使课程内容与儿童已有经验连成一体。B 24.螺旋式组织指的是将课程内容组织成一条逻辑上前后联系的直线,使前后内容互不重复。B 25.直线式组织指的是在不同的阶段,课程内容会重复出现。B 26.儿童中心课程强调按知识的内在性质及其内在结构组织课程内容。B 27.学科中心课程强调根据儿童的兴趣、需要和能力组织课程内容。B 28.幼儿园学科(领域)课程就是将幼儿园课程分为若干学科(领域),以学科或领域为单位组织和实施教育的课程。A 29.光谱方案由语言、数学、运动、音乐、常识、力学和构建、社会认识以及美术等八个领域的学习活动组成。A 30.综合性课程就是将课程的各种因素综合化的课程。A 31.直接教学模式中,主题网和课程轮是课程设计和实施中常运用的工具。B 32.斑克街早期教育方案主要依据的是儿童发展理论。A 33.斑克街早期教育方案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儿童获得进入小学所需要的读写算的基本技能。B 34.蒙台梭利教育体系是为帮助4—6岁低收入家庭的儿童在学业上能够追上中产阶级家庭
出身的儿童所设计的教育方案。B 35.小组教学是DI直接教学模式的最主要的特征。A 36.在海伊斯科普课程中,感官教育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B 37.海伊斯科普课程的实施是由“计划—做—回忆”三个环节以及其他活动组成的。A 38.美国著名的早期儿童教育家凯兹倡导方案教育。A 39.张雪门依据杜威“教育即生活”的理论和陶行知的“知行合一”的思想,创编了行为课程。A 40.杜威主张将课程与儿童的经验结合起来,通过活动,使教育机构成为儿童生长的地方,而不是学习现成教材的地方。A 41.任何幼儿园课程中的各种活动,都可以在从无结构的活动与完全结构化的教学活动的连续体上找到相应的位置。A 42.生成性目标指向是每一个儿童在具体教育情境中所产生的个性化表现,强调儿童反应的多元化和个性化。B 43.综合课程往往使幼儿失去足够的参与时间去接触对幼儿发展有益的各学习领域。A 44.幼儿园课程是指影响幼儿的所有与幼儿园有关的活动。A 45.游戏可以促进幼儿各种能力的发展,但是并不有益于幼儿进行幼儿园各学科(领域)课程的学习。B 46.完全由教师预设的活动是“高结构活动”。B 47.根据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幼儿园课程的设计和实施应该低于儿童的最近发展区。B 48.目标取向的评价强调评价者与具体评价情景的交互作用,特别注重评价过程中幼儿的表现、兴趣和需要。B
四、简答题
1.分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各自的长处和弱点分别是什么?
答:分科课程注重让儿童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而且容易被教师把握,长期以来被广泛运用,但是,它只关注学科逻辑,容易脱离儿童的生活实际。相反,活动课程能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与儿童的生活相贴近,但是,它却因为缺乏严格的计划,而不容易使儿童掌握系统的知识。
2.为什么说日常生活活动在幼儿园课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答:第一,幼儿的年龄特征和身心发展需要,决定了幼儿园保育和教育二者合一的教育原则,因此也决定了幼儿园课程内容需要广泛地包括日常生活活动。
第二,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决定了幼儿园课程内容要与幼儿的生活相关联,而日常生活活动包含了潜在的、丰富的教育内容,具有对多领域课程内容的渗透和综合作用,因而是幼儿园课程设计和实施的重要背景和来源。3.游戏与教学的结合类型有哪些?
答:第一是分离式,即在幼儿园活动的某段时间内安排游戏活动,而在另一段时间内安排教学活动;第二是插入式,即在教学中插入游戏,或在游戏中插入教学; 第三是整合式,使两种性质不同的活动有机地融合成一体,有时已难以区分什么是游戏,什么是教学。4.泰勒提出的课程内容组织的三个基本准则的内容是什么?
答:三个基本准则是连续性、顺序性和整合性。连续性是指课程内容如何直线式地陈述;顺序性是指课程的后继内容如何既以前面内容为基础,又为以后的内容打下基础; 整合性是指各种课程内容之间的横向联系。5.拟订幼儿行为目标要如何表述?
答:第一,要具体明确,能观察得到。配合幼儿的年龄、能力,依据教学活动的内容和性质,制订出明确和详细的目标,写明期望幼儿通过该项活动能做到的具体行为。
第二,要明确写出达到目标的条件。对于不同年龄的幼儿,会期望他们能从不同的层次去认识和理解事物。
6.幼儿园学科(领域)课程的长处是什么?
答:第一,学科(领域)课程一般是由内在逻辑结构的课程;第二,学科(领域)课程能为儿童提供各学科(领域)中的关键概念;第三,学科(领域)课程已有相当长的运用历史; 第四,学科(领域)课程有较强的可操作性。7.方案教学主题选择的原则有哪些?
答:第一,选择的主题应与儿童的生活相贴近,并能被用于他的日常生活;
第二,应能引起儿童的兴趣,并能运用已学的技能; 第三,应能为儿童未来的生活做准备; 第四,应有益于平衡幼儿园的课程; 第五,应能充分运用幼儿园和社区的资源。8.幼儿园综合性课程的长处是什么?
答:第一,综合性课程是有关联的课程; 第二,综合性课程能促进主动的学习; 第三,综合性课程由儿童一起参与设计,并能符合儿童的兴趣和需要; 第四,综合性课程能使儿童发展与知识结合成一体。9.瑞吉欧教育体系中的方案活动的特点是什么?
答:第一,创造性表现和表达是知识建构的基本要素;第二,共同建构在方案活动中有重要的地位;第三,记录既是学习的过程,又是学习的结果。10.蒙台梭利课程中教师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什么?
答:蒙台梭利学校中,教师扮演的角色首先是观察者。蒙台梭利认为教师的观察应着眼于儿童的成熟程度,通过对每个儿童不同刺激引起注意的时间长短的观察做出判断。
其次,教师的作用还体现在为儿童提供榜样。教师的榜样作用最有价值的是对儿童的爱、对儿童的期望,以及由此产生的对儿童教育事业的献身精神。11.幼儿园课程评价的作用是什么?
答:一是可以满足教师、课程专业人员、幼儿园行政管理人员以及其他负责课程编制人员的需要,通过课程评价,检验或完善原有的幼儿园课程,或者开发和发展新的幼儿园课程; 二是可以满足幼儿教育政策制定者、幼儿园行政管理人员以及社会其他成员获得教育方面信息的需要,以便管理课程,做出影响课程的各种决策。12.幼儿园综合性课程中,教育活动的设计原则是什么?
答:第一,教育活动应与儿童的个性差异相适应;第二,教育活动应与群体儿童相适应; 第三,教育活动应与文化差异相适应; 第四,教育活动应将发展与学习联结成一体。
五、论述题
(一)游戏在幼儿园课程中的作用?
答:
1、游戏能促进儿童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的发展
第一,游戏能促进儿童认知的发展。在认知方面,涉及儿童学习、思维和理解的所有技能和过程,与认知有关的还包括学习态度等方面。
第二,游戏能促进儿童情感的发展。在情感方面,包括儿童学习适当行为、建立关系、社会交往、表达和控制情绪、发展自我感觉以及理解别人需要的所有技能和过程。
第三,游戏能促进儿童动作技能的发展。在动作技能方面,包括身体结构和功能发展的所有方面,如粗动作、精细动作和运动能力的发展。
2、游戏有益于幼儿进行幼儿园课程各学科(领域)的学习
第一,学龄前儿童的游戏能力与语言学习领域中的阅读能力有关。在游戏过程中,儿童以物体和人物表征其他事物,就如同成人用声音或文字表达他们的思想一样,儿童在游戏中所获得的符号意义,会增加他们口语或书面语言的能力。
第二,游戏也能为幼儿提供社会领域的学习机会。在游戏中,儿童能将他们所见所闻的各种角色表演出来,这对于他们探索真实的社会是有益的。通过游戏也能让儿童发展社会交往技
能,学习如何与人交换意见,如何维持友谊,以及如何解决纠纷。
第三,游戏也是一种很好的科学学习。在游戏过程中,儿童经常探索事物的性质,依据自己已有的经验提出问题,并努力寻找问题的答案,这样的过程有益于儿童学到很多科学方面的知识以及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
3、游戏有益于幼儿园课程各学科(领域)的整合
幼儿园课程的目的也是促进儿童各方面的学习和发展,因而在教师向促进儿童各领域发展,而儿童也需要获得各方面发展的情况下,在儿童既要应付现实、需要获得各方面知识技能,又要能在想象和游戏世界中自由表达和自主创造的情况下,游戏可以起到重要的整合作用。
(二)阐述精神分析理论,并且指出精神分析理论对幼儿园课程有何影响?
答:
1、精神分析理论是弗洛伊德首创的一个心理学流派。弗洛伊德将人的心理分成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三个区域,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人格结构说。认为人格分成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
新精神分析学派是在修正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派别,其中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对包括幼儿园课程在内的学龄前儿童教育产生过重要影响。埃里克森将人生分成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存在危机,人格的发展过程就是危机不断解决、各阶段不断转化的过程。
2、精神分析理论对幼儿园课程,特别是对一些强调早期儿童人格培养,强调学龄前儿童心理健康重要性的幼儿园课程方案的编制和实施产生过重要的影响。(2.5分)
精神分析理论对学龄前儿童教育的一个重要影响是在幼儿教育机构中开展表现和表达活动得到了认可,儿童早期心理冲突的解决以及情感和思想的表达都被看作对于维护其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
根据精神分析理论,学龄前儿童能够通过游戏,在自己水平上处理和解决心理冲突。特别是角色游戏,能为儿童提供应付消极情感和解决情绪、情感冲突的途径,因此游戏应该是幼儿教育机构的最为主要的活动。
艺术也可被用作允许儿童表现和表达其情感和思想的工具。教师不应去干预儿童的创造性活动,对于儿童游戏和艺术活动的干预会使儿童活动的性质发生变化,成为成人意志的表达,而不是儿童情绪、情感的表达。
(三)幼儿园综合性课程中教育活动设计的原则? 答:
1、教育活动应与儿童的个性差异相适应
综合性课程是围绕儿童的经验而展开的课程,在综合性课程中,应包括多种类型、多种水平的教育活动,以适应有不同需要的儿童。在综合性课程中,应能为儿童提供多种机会,允许儿童以不同的方式主动地与环境进行交互作用,允许儿童自主选择和主动生成,使他们在不同水平上得到发展。
2、教育活动应与群体儿童相适应
综合性课程是在儿童群体中实施的。儿童常以小组的方式展开活动,而且儿童的组合往往是自愿的和自选的,发展水平相近的儿童常常成为学习的同伴。在综合性课程中,教育活动应与小组的群体儿童的发展水平相适应,使儿童能在与其他儿童一起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合作、分享、商量、妥协等交互作用的方式得到发展。
3、教育活动应与文化差异相适应
在设计教育活动时应关注儿童的这些活动是否适合儿童所处的文化背景,使来自不同种族、不同经济状况和教育程度的家庭的儿童都能获得平等的教育机会,建立起自尊和自信,能从自己的文化以及其他文化中获得益处。
4、教育活动应将发展与学习联结一体
发展和学习不是同一的和相互平行的,教育活动若能将儿童的发展与学习联结一体,会使儿童的学习变得更为有意义,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儿童的发展。综合性课程中的教育活动有这方面的优势。
(四)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对幼儿园课程有何影响?
答:根据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幼儿园课程的设计和实施应遵循以下原则:
1、应该正确地组织情景,创造儿童的最近发展区。
2、幼儿园课程的设计和实施应在儿童最近发展区的现有的发展水平(独立行为水平)与潜在的发展水平(需要帮助水平)之间,使儿童通过各种类型的互动,包括与相同水平同伴的互动、与不同水平同伴的互动以及成人的互动等,促进自身的发展。
3、不仅只是去评价儿童的独立行为水平,而且能够发现儿童在各种帮助水平下的能力,这就是说,教师应该使用一种更具有弹性的动态性评价技术和方法去评价儿童,包括鼓励儿童表述他们的所知,注意儿童是怎样为他们所提供的帮助,明确怎样的暗示是最有效的,等等。
4、重视教学对儿童发展的积极作用,特别强调教师在与儿童互动中应起的作用,特别强调鹰架教学就是一种关注教师为儿童提供帮助,促使其在最近发展区内的发展的教学手段。为了提高鹰架教学的实效,应在儿童已有的认知水平的基础上扩大教学,以在没有超越儿童最近发展区的前提下扩大儿童的发展。扩大,并不是加速,扩大指的是教师通过使用各种提示、重复、提供实物等手段,以儿童最近发展区内已有的受帮助行为为基线的扩展,帮助儿童发
展位于发展边缘的行为。
(五)试述光谱方案中儿童学习的设计特点?
答:光谱方案由语言、数学、运动、音乐、常识、力学和构建、社会认识以及美术等八个领域的学习活动组成。
第一,光谱方案在8个知识领域里为教师提供了不同类型活动的样板,使教师能够看到儿童的长处,并能够在儿童长处的基础上有所作为。每个知识领域由15—20个活动组成。第二,每个知识领域的一组活动一般都是自由游戏和结构化活动的组合。有些结构化的活动是与技能联系在一起的,还有些结构化的活动将儿童的各种学习经验与课程目标整合为一体。
第三,每个知识领域的一组活动都由类似的形式加以表述:首先,有一个有关该知识领域的简介,随后,提出一些与在此领域学习中成功有关的关键能力,有些组的活动还对活动所需的材料作了交代。
第四,在每个具体的活动中,都列出了目标、核心成分、材料以及具体步骤。在活动的结束部分,还常包括教师应该注意的事项、对教师的建议、活动的改进和拓展等。
第五,智能光谱的学习活动分为4个类型:儿童为中心的小组活动;教师为中心的小组活动;儿童为中心的大组活动;教师为中心的大组活动。
第六,在每一组活动的后面,都有一些“回家作业”,这些活动为的是使家长能够参与儿童的活动过程,培养儿童所具有的长处。
(六)幼儿园学科(领域)课程中教育活动设计的原则?
答:
1、所计划的教育活动的程度应尽可能与儿童的发展水平相当。
在学科(领域)课程中,教师对教育活动的计划与儿童的发展水平相符合,使之保持在维果茨基所谓的“最近发展区”内,教师应努力把握儿童发展的规律,把握学科(领域)内资的教学规律,在充分顾及学科(领域)特点的情况下,使所计划的教育活动的深度与儿童发展的水平尽可能接近。
2、所计划的教育活动的次序应尽可能与儿童的发展程序相近。
在学科(领域)课程中,教师对教育活动的计划尽管也会充分考虑儿童的发展程序,但是各学科(领域)本身的逻辑结构和学习学科(领域)的规律等也是教师在计划时的重要依据,这就是说,教师的活动计划与儿童的发展往往是不平行的,甚至是相互矛盾的。教师计划的教育活动次序与儿童的发展程序尽可能接近显得特别重要。教师在设计教育活动时,需要将一项内容或要求分解为若干相互衔接、由浅入深的具体内容,才能与幼儿的学习能力相适应。
3、所计划的教育活动应尽可能与个体和群体儿童的需要相符合
在学科(领域)课程中,教育活动可以以全体、小组和个体等不同的形式进行。虽然教师预设的教育计划不可能完全与个体儿童的需要相符合,与小组儿童或全体儿童的需要完全相符合则更为困难,但是,教师可以通过认真观察、任务分析和悉心准备,努力使自己为个体儿童设计的教育活动计划尽可能与个体儿童、群体儿童的需要相符合。
(七)联系实际谈谈皮亚杰的知识建构对幼儿园课程设计和实施的影响?
答题要点:强调儿童的自主活动,在日常教育活动中注重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提供大量的活动材料,让儿童主动参与操作活动,鼓励儿童探索和发现,强调在活动中鼓励儿童的自我调节和反省抽象,促进儿童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以此促进儿童的学习和发展。皮亚杰理论使许多学前教育工作者主张教育应适合不同发展水平的儿童的发展,并突出以同化为主的游戏活动在学前教育机构中的重要性。
要点部分12分,结合实际部分8分,满分20分
第二篇:应用写作 专科复习资料
应用写作 专科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1、做什么
2、表达方式、语体特点
3、广泛性、准确性
4、联系与知照、凭证与记载
5、嘉奖令
6、分析教训、处理意见
二、单项选择题
1、③
2、①
3、②
4、①
5、⑤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简答题
1、答:报告是上行文,一般只向本机关的直接上级发出,使下情上达,不要求上级批示答复。
2、答:“请示”与“函”是各级单位、组织行政管理中经常使用的两种公文。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请示函是函的一种,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
3、答:专题性总结又称单项总结,它是对某项工作、某个问题的专门性总结。这类总结,内容集中,针对性强,在实际工作中比综合性总结运用得更广泛、更普遍。
4、答:“批转”和“转发”这两个词含义不同,不可乱用。领导机关对于下级机关上报的公文或材料,用批转性通知下发;下级机关不能批转上级领导机关下发的文件,只能使用转发的形式和用语,从而体现公文的等级性和规范性,切不可混用或颠倒。
五、写作题
题目:针对学生中涌现的好人好事典型,请代学校拟写一分表彰性通报。(50分)
××大学
关于表彰2010-2011学年学生好人好事的通报
各二级学院老师、同学:
2011年6月11日上午11点,来自广西各大高校的大学生龙舟队伍齐聚崇左市左江,为下午即将进行的第四届广西高校大学生龙舟赛做最后的训练准备。此时,天空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就在各参赛队伍争分夺秒地加紧训练时,一声尖叫刺破了训练的紧张气氛。××大学的一位女舵手米小露同学不慎落水,就在女生慌乱扑腾中,两名来自我校××学院的学生程明和谢军就在那位女舵手落水的一刹那,奋不顾身一头扎进凉飕飕的水里,托住那位落水女同学,然后带其向龙舟上靠近。两位学生在水中搏斗了几分钟,最终将那位女舵手救起。
两位同学的舍己救人的精神值得我校全体教师和学生学习,特此提出通报,以表彰二位同学的先进事迹。
××大学校团委办公室
二O一一年六月十五日
第三篇:中央电大专科“心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心理学
一.判断题
1.一个人的个性,即人格,包括能力、气质、性格三个方面。(×)
2.潜意识是精神分析学派的理论基石。
(√)
3.构造主义心理学派认为,心理学是研
究人的间接经验的一门学科。(×)4.许多研究资料表明,在语言功能方面,大脑左半球占有显著的单侧化优势。(√)
5.条件反射是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
立起来的。(√)
6.条件反射形成的生理机制是强化的建
立。(×)
7.第二信号系统是人和动物共同具有的条件反射系统。(×)
8.神经胶质细胞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
和功能单位。(×)
9.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兴奋过程
和抑制过程。(√)
10.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成正比关系。(×)11.感觉属于感性认知阶段,知觉属于理
性认识阶段。(×)
12.错觉是知觉的一种特殊形态,也就是
我们平常所说的幻觉。(×)
13.阈限是一种反应与另一种反应之间的分界值,可以通过实验测量,它是个固定值。(×)
14.感觉适应可以降低个体对外界不良刺
激的敏锐度,是一种利弊兼具的心理现象。(√)
15.感觉和知觉是先后进行的,先有感觉,然后才有知觉。(×)
16.相同的刺激可以引起相同的感觉,但
却会引起不同的知觉。(√)
17.空间知觉是人脑对事物的顺序性和延
续性的反映。(×)
18.长时记忆的容量是7±2个组块。(×)19.联想是回忆的基础,也是回忆的主要
形式。(√)
20.研究表明,对词语喜好度的评定、作
业任务类型等加工深度因素,对内隐记忆效果并不影响。(√)
21.短时记忆的信息编码以视觉或语义编
码为主。(×)
22.短时记忆的遗忘主要是由信息干扰引
起的。(√)
23.由春天想到繁荣、从苍松翠柏想到意
志坚强,这些现象体现的联想规律是接近律。(×)
24.内隐记忆随时间延长而发生的消退要
比外显记忆快得多。(×)
25.所有遗忘都是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不
能再认和回忆。(×)
26.遗忘是一种不良的心理现象。(×)27.在实际进行的思维活动中,分析和综
合常常是结合在一起的。(√)28.定势对问题解决只能起到妨碍作用。
(×)
29.鲁班因为茅草割破手而发明了锯子,牛顿从苹果落地而联想到地球引力,并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这些都是原型启发的典型例证。(√)
30.幻想是完全脱离现实生活发展规律,并且毫无实现可能的想象。(×)31.男女两性在思维的方式和特征方面没
有差异。(×)
32.集中思维的主要特点是求同求优,发
散思维的突出特点是求异创新。(√)33.灵感是创造想象形成的条件之一。
(√)
34.对问题重新建构,从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启发法策略是顿悟。(√)35.注意不是一个独立的心理过程,而是
心理活动的一种组织特性。(√)36.人在某一瞬间,其心理活动有选择地
朝向一定对象而离开其它对象,这反心
映出注意的直观性。(×)
37.保持功能是注意的首要功能,注意的其它功能都是在此基础上发生作用的。(×)
38.人在高度集中注意时,身体其他的运动不会停止,还会一直进行下去。(×)
39.无意注意的产生和维持,仅仅取决于刺激物本身的性质,再无其它。(×)40.熟练地阅读课文、熟练地骑自行车等活动中的注意都是有意注意。(×)41.注意作为一种内部心理状态,它和外部行为表现之间总是一一对应的。(×)
42.心理学家卡内曼提出了第一个注意的资源分配模型。(√)
43.任何附加刺激都会引起注意分散。(×)
44.“平时做作业像考试一样认真,考试时就能像做作业一样轻松。”这种培养集中注意力的方法是情境想象法。(√)
45.“人逢喜事精神爽”,描述的人的情绪状态是心境。(√)
46.“爱屋及乌”生动地体现了情感的感染功能。(×)
47.美国心理学家沙洛维和梅耶提出了情绪智力,以色列心理学家巴荣提出了“情商”概念。(√)
48.所谓“触景生情”,表明了情绪情感具有随意性。(×)
49.人的情绪和情感是难以彼此分离的两种心理现象,就脑的活动而言,情绪和情感是不同物质过程的心理形式。(×)
50.情感具有情境性、冲动性和短暂性的特点。(×)
51.汤姆金森和拉扎勒斯提出了动机—分化理论,认为,情绪具有重要的动机性和适应性功能。(×)
52.情绪三因素理论认为人的情绪受环境因素、生理唤醒和动机三个因素的制约。(×)
53.心境是指强烈、短暂、爆发式的情绪体验。(×)
54.激情是在出乎意料的紧张情况下所产生的情绪状态。(×)
55.意志行为的基础是行为的目的。(×)56.意志是人类特有的高级心理活动过程。(√)
57.意志对行为的调节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发动;二是执行。(×)58.情绪、情感既可成为意志行动的动力,也可成为意志行动的阻力。(√)59.因认知和个性的影响导致在工作、学习和人际交往方面的不成功,这属于内部挫折。(√)
60.“既想吃肉,又怕发胖”,这属于动机冲突中的双避式冲突。(×)61.个体的活动动机越强,其活动效率越高。(×)
62.完成较高难度任务时,要取得最佳工作效率,动机水平最好处于较高水平。(×)
63.引起个体动机的外部条件是需要。(×)
64.按照需要的起源来分,需要可分为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
65.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认为,需要层次从低级向高级递升,在每一个时期,只存在一种需要。(×)
66.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提出有两种需要因素: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两种因素都有明显的激励作用。(×)67.研究表明,恐惧使合群倾向增加,忧虑使合群倾向减少。(√)68.定势属于一种意识动机。(×)69.技能和才能是能力的不同表述形式,这三者是等同的。(×)
70.能力的强弱与完成活动的产品质量速
度之间是正相关。(√)
71.气质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在生活
条件和教育的作用下,易于发生改变。(×)
72.气质是个体心理活动的动力特性,影
响着个体活动的一切方面,仿佛使一个人的整个活动表现都涂上了个人独特的色彩。(√)
73.人的气质是相当稳定的,不发生任何
变化。(×)
74.气质无好坏之分,性格有好坏之分。
(√)
75.性格是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
方式中的心理特征的总和。(×)76.性格的形成完全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
77.性格俗称为性情、脾气。(×)78.自我效能感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
提出来的。(×)
79.学习是由于经验所引起的行为或思维的变化。(×)
80.智力因素对学习的影响远大于非智力
因素。(×)
81.品德是自觉意志的结果,是个体在长
期生活实践中养成和形成的行为习惯。(√)
82.由先前信息所形成的最初的印象及对
后来的影响就是近因效应。(×)83.恐惧是个体在面对情境并企图摆脱而
又无能为力时产生的感情体验。(√)84.投射效应是指在人际交往中,认知者
在形成对别人的印象时总是假设自己与他人有相同的倾向,即把他人的特征投射到自己身上。(×)
85.一般公认的心理健康标准是美国心理
学家马斯洛提出的“自我实现者”标准。(×)
86.病态心理主要表现为与他人相处略感
困难,生活自理有些吃力,缺乏同龄人所应有的愉快。(×)
87.疏泄疗法就是让来访者倾诉心中的烦
闷和心中的矛盾,释放心头的重负,恢复心理平衡,防止躯体或精神发生疾病。(√)
二、单项选择题
1.科学心理学诞生于(C)。
A.1789B.1897C.1879D.1987 2.第一位科学心理学家是:(B)。A.弗洛伊德B.冯特C.艾宾浩斯D.马斯洛
3.有目的地创设、改变或控制某些条件,主动引起或改变被试的某种心理现象,从而对其进行分析的方法是(B)。
A.观察法B.实验法C.测量法D.谈话法
4.强调心理现象是一个整体,是一种有组织的完整结构,反对把意识、心理分解成元素的心理学派是(B)。
A.构造主义B.格式塔心理学C.机能主义D.行为主义
5.主张心理学研究应以正常人为对象,研究那些真正属于正常人心理活动层面问题的心理学派是(C)。
A.行为主义B.精神分析C.人本主义D.认知心理学
6.(C)和神经系统的正常活动往往被视为建立条件反射的基本条件。
A.条件刺激B.无条件刺激C.强化D.操作活动
7.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知觉的基本特性:(B)
A.理解性B.规律性C.整体性D.恒常性
8.记忆的首要环节是:(D)。
A.保持B.再认C.回忆D.识记
9.短时记忆的容量为:(C)。A.9±2B.8±2C.7±2D.6±2 10.华生于1913年发表了(D)一文,宣告了行为主义学派的诞生。
A.《行为:比较心理学导论》B.《行为主义的心理学》C.《行为主义的方法》D.《在行为主义者看来的心理学》11.1834年,韦伯提出了著名的韦伯定律,他认为(D)与原刺激量的比值是一个常数。
A.绝对感觉阈限B.感觉阈限C.最小可觉差D.中等强度刺激量
12.“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种现象是(A)
A.感觉适应B.感觉对比C.感觉后像D.联觉
13.感觉相互作用的一般规律是,(B)能提高另一种感觉的感受性。
A.强刺激B.弱刺激C.适宜刺激D.阈下刺激
14.学生上课时将老师的讲课作为知觉对象,而将其它无关事物作为知觉背景。这种现象体现的知觉特性是(B)
A.知觉整体性B.知觉选择性C.知觉理解性D.知觉恒常性.
15.当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知觉映像仍然保持相对不变的特性是(D)A.知觉整体性B.知觉选择性C.知觉理解性D.知觉恒常性.
16.观察力是构成(B)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有组织的知觉能力。
A.知觉能力B.智力C.认知技能D.思维能力
17.对学过的知识、概念、原理、公式等的记忆属于下面哪一种记忆?(B)A 情绪记忆B 语词逻辑记忆C 动作记忆D 形象记忆
18.“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种现象属于(C)
A.形象记忆B.语词逻辑记忆C.情绪记忆D.动作记忆
19.记忆一篇文章,常常是首尾易记、中间易忘,对这种现象的解释符合遗忘原因的(D)A.衰退理论B.提取失败理论C.压抑理论D.干扰理论
20.遗忘的压抑理论是(D)首先创立的。A 艾宾浩斯B 费希纳C 斯滕伯格D 弗洛伊德
21.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与规律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过程是(C)。
A.知觉B.记忆C.思维D.想象
22.教师根据学生的言语行为表现来推断学生的内心世界,这体现了思维的(D)。A.概括性B.选择性C.分配性D.间接性
23.当人的某些需要不能实际得到满足时,可以利用想象方式得到满足或实现,说明想象具有(B)。
A.预见作用B.代替作用C.补充作用D.反馈作用
24.儿童在解决把数字8可以分成多少时主要采用的思维是(A)。
A.发散思维B.集中思维C.求同思维D.直觉思维
25.问题解决的第一阶段是:(A)。A.提出问题B.提出假设C.检验假设D.分析问题
26.有意后注意是一种高级类型的注意,具有高度的(C)。
A.能动性B.适应性C.稳定性D.变化性
27.学习时用自言自语的方式提醒自己“集中注意”、“不要分心”,这种培养集中注意力的方法是(C)。A.情境想象法B.自我奖惩法C.自我暗示法D.记录法
28.学生在专心听讲时,会一动不动地注视着老师讲课的内容,这属于注意外部表现中的(B)。
A.生理运动的变化B.无关运动的停止C.适应性运动D.貌似注意 29.“人是因为哭了才发愁,因为动手打了才生气,因为发抖才害怕。”这种观点属于解释情绪的(A)。
A.外周理论B.丘脑理论C.动机——分化理论D.认知理论
30.“人在森林里看到狗熊会产生恐惧,而在动物园里看到关在笼子里的狗熊却不产生恐惧。”这种现象符合(B)。A.情绪的生理反应理论B.情绪的评估—兴奋理论C.情绪的进化理论D.情绪丘脑理论
31.儿童从周围人的表情中能了解自己的哪些行为动作受鼓励、应该做,哪些行为动作受责备、不应该做,这体现的情绪情感的功能是(D)。
A.迁移功能B.动机功能C.感染功能D.信号功能
32.激情是一种暴风雨般的、强烈而短暂的情绪状态,它的出现带有(C)。
A.感染性B.突然性C.爆发性D.紧张性
33.(D)是克服自卑的良好手段。A.排除忧郁B.自信C.积极的认知方式D.积极的心理暗示
34.“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表现出的是哪种动机冲突(B)
A.双避式冲突B.双趋式冲突C.趋避式冲突D.多重趋避式冲突 35.挫折的构成包括挫折情境、挫折认知和挫折反应,其中最重要的是(B)。A.挫折情境B.挫折认知C.挫折反应D.三者一样重要
36.“酸葡萄效应”、“甜柠檬效应”等,体现了心理防御机制中的(D)。
A.转移B.抵消C.补偿D.合理化
37.马斯洛认为,人的最高层次的需要是:(C)。
A.尊重B.求知C.自我实现D.安全
38、马克思说:“饥饿总是饥饿,但用刀叉吃熟食来解除的饥饿不同于用手、指甲和牙齿啃生肉来解除的饥饿。”这表明人的需要具有(D)
A.对象性 B.动力性 C.多样性 D.社会性
39.下列不属于动机功能的是(C)。A.激活功能 B.指引功能 C.选择功能 D.维持功能
40.皮亚杰指出,儿童行为存在着自我激
发的现象。当儿童自由自在地进行操作时,他们会重复地操作当交通警察、开设医院或“过家家”的游戏。这表明儿童的行为可以由(D)激发。
A.生理性动机B.外部动机C.社会性动机D.内部动机
41.有人对数学感兴趣,有人对哲学感兴趣。有人喜欢高尚的内容,有人则喜欢繁琐的事物。这表明兴趣具有(D)
A.稳定性B.效能C.指向性D.广度
42.美国心理学家(B)不赞成斯皮尔曼过分强调G因素的作用,强调能力由一群不同的原始能力组成。
A.桑代克B.瑟斯顿C.吉尔福特D.弗农
43.西方第一个提出有关智力测量重要思想的人是(C)
A.特曼B.高尔顿C.斯坦福D.韦克斯勒
44.高级神经活动过程强而平衡、不灵活型对应的气质类型是(C)
A.胆汁质B.多血质C.粘液质D.抑郁质
45.某人性情急躁,易发脾气,喜怒形之于色,遇事缺乏思考,其气质类型属于(A)A.胆汁质B.多血质C.粘液质D.抑郁质
46.某人稳重踏实,勤奋刻苦,做事认真细致,他(她)的气质类型倾向于:(B)A.抑郁质B.粘液质C.多血质D.胆汁质
47.美国心理学家佛兰克•法利提出(D)性格,认为这是一种好冒险、喜欢刺激的性格特征。
A.O型B.A型C.B型D.T型
48.著名人格心理学家(B)依据心理倾向来划分性格类型,最先提出了内—外向性格类型学说。
A.斯普兰格B.荣格C.弗洛姆D.奥尔波特
49.英国心理学家艾森克依据因素分析方法提出了人格的(A)模型,并据此编制了人格问卷。A.3因素B.4因素C.5因素D.7因素
50.最能反映人的本质特性的个性心理特征是:(D)
A.需要B.能力C.气质D.性格 51.格式塔心理学派认为,学习是由(C)实现的。
A.试误B.强化C.顿悟D.同化
52.(D)是发现学习论的创始者。
A.奥苏贝尔B.班杜拉C.桑代克D.布鲁纳
53.(B)的归因理论认为,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是人们在解释成功或失败时知觉到的4种主要原因。
A.海德B.韦纳C.阿特金森D.马斯洛
54.提出“道德认知发展论”的心理学家是(B)
A.柯尔伯格B.皮亚杰C.刘华山D.班杜拉
55.一个人良好品德的形成,最重要的是(D)
A.提高道德认识B.丰富道德情感C.增强道德意志D.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
56.提出“爱情三角理论”的心理学家是(C)
A.皮亚杰B.荣格C.斯滕伯格D.艾森克
57.下列不属于堪布斯特质标准的特质是(B)
A.积极的自我观念B.待人民主和平C.恰当地认同他人D.主观经验丰富 58.有机变换是心理防卫形式的一种,下列不属于有机变换的是(C)
A.回避法B.自慰法C.倾诉法D.补偿法
59.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是:1879年,德国科学家(B)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A 魏特海默B 冯特C弗洛伊德D 艾宾浩斯
60.弗洛伊德是心理学历史上(A)学派的创始人。
A精神分析B行为主义C 人本主D认知学派
61.行为主义者主张用(B)的方法研究心理现象。
A内省 B实证C现象学D释梦
62.(A)是心理学研究方法中可以探求因果关系的一种方法。
A实验法B个案法C观察法A、阅读B、讲演C、游戏D、A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对应相等,那么D调查法 讨论 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吗?B地球上现在有63.心理学研究必须避免使被试身心受到81.在下列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方法多少人? 损伤,因为心理学研究应遵守(A)的原中,属于讨论法的是(B)。C意识是怎样起源的?则 A教育性B发展性C客观性D科学性 64.主张人性善的心理学流派是(C)A精神分析B行为主义C 人本主义D认知学派 65.我们平常说的“喜怒哀乐”属于心理现象中的(B)A认识B情绪和情感C 意志D 个性 66.(C)现象是人所特有的。A感觉B知觉C自我意识D情绪 67.属于个体的行为活动的动力系统的是(D)A 记忆B能力 C气质D需要 68.科学编制的心理测验对于被测验者的心理的测查(D)A 没有误差,可以绝对信任B误差很小,可以给所有人使用C有误差,但误差完全可以消除D有误差,在解释测验结果时要考虑误差的影响 69.按照精神分析的观点,许多心理障碍和心理异常都可以追溯到个体的(D)。A.遗传因素B.教育环境C.人格特征D.早期经验 70.“好胜心强,事业心强,雄心勃勃,有强烈的时间紧迫感,凡事求成”,这是(A)人格的典型表现。A.A型B.B型C.内向型D.外向型 71.在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中,下面哪个因素属于生态环境因素?(C)A.价值观念B.人际关系C.拥挤与噪音D.文化变迁 72.下面关于心理咨询的观点不正确的是(D)A.心理咨询是一个过程。B.心理咨询是一种关系。C.心理咨询是一种专业性的活动。D.心理咨询面对的主要是精神病患者。73.在影响心理健康的生物学因素中,(C)因素的影响最为突出。A.躯体疾病B.病毒干扰C.遗传D.大脑外伤 74.从内容来看,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任务主要包括心理素质培养和(A)两项任务。A、心理健康维护B、心理品质优化C、发展性教育D、补救性教育 75.从性质来看,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任务主要包括(C)和补救性教育两项任务。A、心理健康维护B、心理品质优化C、发展性教育D、矫正性教育 76.当个体遇到很多生活事件的时候,他所遭遇到的心理应激会(B)。A.保持不变B.累加C.抵消D.减少 77.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社会生活的变动称为(B)。A、压力B、生活事件C、冲突D、应激反应 78.下列关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特点不正确的是(B)。A、以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为直接目的B、以教师讲授为主C、以学生活动为主D、有教师指导 79.下列关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特点正确的是(D)。A、以学生自发活动为主B、以补救性教育为主C、以普及心理学知识为目的D、面向全体学生 80.在下列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方法中,属于认知法的是(A)。A、艺术欣赏B、脑力激荡C、双重扮演D、肯定性训练 82.两个学生一起表演,一个是有问题的学生,一个是助理演员。有问题的学生表演什么,助理演员就重复什么。这种方法是(B)。A、空椅子技术B、双重扮演C、角色互换D、行为改变 83.咨询员把体察到的当事人的各种情感以语言的或非语言的方式表达出来,这称为(A)。A、情感反映B、内容反映C、简述语意D、摘要 84.根据“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数梨花开”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属于(A)。A.再造想象B创造想象C理想D空想 85.“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中,没有使用的想象手法是(A)。A粘合B夸张C典型化D联想 86.梦是一种典型的(B)A有意想象B无意想象C理想D理想 87.下列各项里能够促进创造想象的有利因素是(A)A创新的动机B保守的个性C从众的心态D郁闷的情绪 88.小孩子一边听故事一边手舞足蹈地扮演故事中的某个角色时,他脑子中不一定需要出现的是(D)。A动作思维B形象思维C再造想象D辨证逻辑思维 89.某同学有一次无故对自己发脾气,我们就认为他(她)一定是对自己有意见,这属于(B)。A分析思维B直觉思维C创造性思维D动作思维 90.要想获得“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依”的结论,离不开(D)。A动作思维B形象思维C形式逻辑思维D辨证逻辑思维 91.小学生不能理解“一支蜡烛的光在白天和在黑夜能够照亮的范围一样大”,说明他们的思维方式主要是(C)。A创造性思维B动作思维C形象思维D逻辑思维 92.张同学一分钟能够说出红砖的20种用途,李同学一分钟只能说出5种,张同学的发散思维品质中一定好于李同学的是(C)。A独创性B新颖性C流畅性D社会价值性 93.认为“女生越到中学高年级就越不如男生聪敏”是一种(D)。A创造性思维B形象思维C动作思维D常规思维 94.小孩子认为“会飞是鸟的关键特征”,说明他关于鸟的概念是(B)A科学概念B 日常概念C下定义概念D二级概念 95.先列举概念的正例和反例,让学生自行概括概念的内涵的学习方式是(C)A概念的同化B概念的具体化C概念的形成D概念的系统化 96.教师教“种子”的概念的时候,总是列举豆类、麦粒、稻谷、水果核等可以食用的种子,可能导致的结果是(D)A学生不能理解什么是种子B学生分不清楚种子和果实的差异 C学生将所有可以食用的物品都当作种子的外延D学生将“可食用”这一非本质特征当作种子这一概念的本质特征 97.下面的问题中属于心理学中界定的“问题”的是(C)D创建精神分析学派的人是谁? 98.模仿青蛙游泳的方式发明“蛙泳”的泳姿的过程是(B)A定势现象B原型启发现象C功能固着现象D确认偏差现象 99.属于创造性人格特征的是(D)A保守B循规蹈矩C 胆怯D好奇 100.数学证明题中的反证法属于解决问题的思维策略中的(A)A逆向工作法B算法式式策略C启发式策略D手段-目的分析法 101.秀才认字认半边,体现的是(A)A定势现象B原型启发现象C功能固着现象D确认偏差现象 102.创造力最好的人其智商一般集中在(A)A.120左右B.100左右C.130以上D.70左右 103.才华早发与大器晚成主要体现了能力的(D)A分布差异B发展差异C结构差异D表现早晚的差异 104.下列属于注意的外部表现的是(A)A朝向反应B膝跳反应C 抓握反应D闪瞬反应 105.全神贯注、陶醉痴迷地阅读小说的人其注意状态是(C)A有意注意B无意注意C有意后注意D长时注意 106.走在路上,听见有人惊呼:“看,好漂亮的樱花啊!”,于是下意识地去看看满路绯红的樱花,这种对樱花的注意是(B)A有意注意B无意注意C有意后注意D长时注意 107.快下课时忍着饥肠辘辘,边盼下课边耐着性子听老师讲课时的注意是(A)A有意注意B无意注意C有意后注意D长时注意 108.注意的(B)方面的品质较差的人,干活总是开小差。A 广度B稳定性C分配D转移 109.玩杂技的人手、头顶、嘴中同时顶着旋转的小碟,说明他们注意的(C)品质很好。A 广度B稳定性C分配D转移 110.每次上数学课几分钟了,小明还在想着前面的体育课上自己明星风采,说明他注意的(D)方面的品质不佳。A 广度B稳定性C分配D转移 111.小朋友看书的时候目光一次只能下移到后面的一个字,说明他们的注意的(A)方面的品质尚待锻炼。A 广度B稳定性C分配D转移 112.即便是嘈杂的闹市,人们也能够听到惊雷的声响,说明无意注意受刺激物(A)的影响.A强度B变化C新异性D活动 113.动静相宜、张驰有度的课堂教学活动容易吸引学生听讲,说明有意注意容易受到(B)的影响。A行为者的意志品质B活动的组织形式C活动的意义和价值 D行为者的情绪和需要 114.刚进黑暗的地方的时候,眼前一片漆黑,过几分钟又能看见一些东西了,这是视觉的(B)现象。A对比B暗适应C融合D明适应 A.个性B.需要C.兴趣D.自我概念 115.我们能够知道自己是站着还是坐着,134.(A)人和动物都具有。这是依赖(B)才能做到的。A.情绪B.情感C.道德感D.理A肌体觉B肌动觉C平衡智感 觉D视知觉 135.强度较小、持续时间较长的情绪状态116.看见黄色的毛衣产生温暖的感觉,这是(A)。是(C)现象。A.心境B.激情C.应激D.情A感觉的代偿B感觉的适应C色温感 联觉D视觉融合 136.由意外的紧急情况引起的情绪状态是117.下列感觉不容易发生适应现象的是C)。(D)A.心境B.激情C.应激D.情感 A视觉B嗅觉C味觉137.帮助了他人觉得高兴,这属于哪种情(A)。
A.巴甫洛夫B.希波克拉底C.加伦D.克瑞奇米尔
154.胆汁质的人的神经类型是(A)。A.强而不平衡型B.强、平衡、灵活型C.强、平衡、不灵活型D.弱型
155.抑郁质的人的神经类型是(D)。A.强而不平衡型B.强、平衡、灵活型C.强、平衡、不灵活型D.弱型 156.人格结构中的核心成分是(C)。A.能力B.气质C.性格D.兴D痛觉 118.能够主动根据学习任务的需要调整自己的观察对象和观察策略,是观察的(B)良好的表现。A准确性B自觉性C敏感性D全面性 119.一边闻着花香,一边看着鲜艳的花瓣,想“这就是牡丹花”。这是(B)。A感觉现象B知觉现象C思维现象D想象现象 120.双关图形最能够说明知觉具有(A)。A选择性B恒常性C理解性D整体性 121.(C)说明知觉具有整体性。A鹤立鸡群B双关图形C主观轮廓D黑白分明 122.绘画中远物显小、近物显大,是顺应了视知觉的(D)。A整体性B选择性C理解性D恒常性 123.考试之前对所学知识的复习和记忆肯定不属于(A)。A无意识记B有意识记C机械识记D意义识记 124.我们根据自己来某地时所走的路和路边建筑独自摸索着回到出发地属于(A)。A情景记忆B动作记忆C情绪记忆D语词逻辑记忆 125.考试前还记得某填空题的正确答案,考试时却记不起来,问题肯定出在(B)A识记环节B保持环节C再认环节D再现环节 126.帮同学传话时还记得哪个11位数的手机号,完成任务之后就忘了,说明刚才动用的是(B)A瞬时记忆B短时记忆C长时记忆D感觉登记 127.某人和原来的朋友闹翻了,不久就忘记了对方的生日,这是典型的(D)。A自然遗忘B记忆重构C前摄抑制D动机性遗忘 128.好不容易背下几个单词,被同学问了个问题之后记不起刚才背的单词了,这是因为发生了(C)。A记忆重构B前摄抑制C倒摄抑制D动机性遗忘 129.如果记忆材料的总量太大,最好使用(C)。A集中识记B机械识记C分散识记D整体识记 130.在“gas”旁边写上“该死”,在“play”旁边写上“不累”,属于识记方法中的(D)。A口诀法B数字法C故事法D谐音法 131.过目不忘的人有良好的记忆(A)品质。A敏捷性B持久性C精确性D准备性 132.基于爱宾浩斯的遗忘规律发展出的记忆策略是(D)。A分散复习B清晨背诵C多感官策略D及时复习133.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B)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感?(B)A.理智感B.道德感C.美感D.荣誉感 138.一般来说,焦虑程度与学习效率之间呈(B)关系。A.U型B.倒U型C.直线型D.无规律型 139.高兴时手舞足蹈属于下列哪种表情?(B)A.面部表情B.身段表情C.语调表情D.言语表情 140.学到知识之后产生的喜悦和满足感属于(A)。A.理智感B.道德感C.美感D.是非感 141.“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而产生的冲突是(A)。A.双趋冲突B.双避冲突C.趋避冲突D.多重冲突 142.情绪ABC理论中“B”是指D。A.情绪反应B.行为结果C.诱发事件D.信念 143.“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是一种(C)。A.固执B.补偿作用C.合理化效应D.自我整饰 144.人格倾向性的基础是 C)。A.动机B.兴趣C.需要D.信念 145.马斯洛认为需要的最低层次是(D)。A.安全需要B.归属和爱的需要C.尊重需要D.生理需要 146.为了获得他人的赞许、认可和亲近而努力学习的动机是(A)。A.交往动机B.成就动机C.求知动机D.自我提高动机 147.以获得知识为目的的学习动机是(C)。A.交往动机B.成就动机C.求知动机D.自我提高动机 148.小学低年级儿童的学习动机主要是(A)。A.交往动机B.成就动机C.求知动机D.自我提高动机 149.自我体验是自我意识的(B)成分。A.认知B.情感C.意志D.动机 150.(B)是一种消极的自我评价,是认为自己不如他人而产生的消极情感。A.自信B.自卑C.自尊D.自负 151.自我控制属于自我意识中的(C)成分 A.认知B.情感C.意志D.动机 152.气质概念的最早提出者是(B)。A.亚里斯多德B.希波克拉底C.柏拉图D.克瑞奇米尔 153.某人活泼好动、反应迅速、灵活多变、注意力容易转移,他是属于哪种气质类型?(B)A.胆汁质B.多血质C.粘液质D.抑郁质 154.某人安静沉稳、寡言少语、反应缓慢、情绪不外露、注意稳定不易转移,他是属于哪种气质类型?(C)A.胆汁质B.多血质C.粘液质D.抑郁质 153.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的提出者是趣
157.用图片或墨迹,让被试自由回答反应而测量性格的方法是(B)。
A.自然实验法B.投射法C.问卷法D.个案法
158.(D)教养方式容易养成儿童自私、冷漠、无礼和缺乏独立性的性格特征 A.民主型B.专制型C.放任型D.溺爱型
159.根据心理倾向性把性格分为内向型和外向型的心理学家是(A)。A.荣格B.培因C.魏特金D.阿德勒
160.按照精神分析的观点,许多心理障碍和心理异常都可以追溯到个体的(D)。A.遗传因素B.教育环境C.人格特征D.早期经验
161.“好胜心强,事业心强,雄心勃勃,有强烈的时间紧迫感,凡事求成”,这是(A)人格的典型表现。
A.A型B.B型C.内向型D.外向型
162.在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中,下面哪个因素属于生态环境因素?(C)
A.价值观念B.人际关系C.拥挤与噪音D.文化变迁
163.下面关于心理咨询的观点不正确的是(D)。
A.心理咨询是一个过程。B.心理咨询是一种关系。C.心理咨询是一种专业性的活动。D.心理咨询面对的主要是精神病患者。
164.在影响心理健康的生物学因素中,(C)因素的影响最为突出。
A.躯体疾病B.病毒干扰C.遗传D.大脑外伤
165.从内容来看,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任务主要包括心理素质培养和(A)两项任务。A、心理健康维护B、心理品质优化C、发展性教育D、补救性教育
166.从性质来看,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任务主要包括(C)和补救性教育两项任务。
A、心理健康维护B、心理品质优化C、发展性教育D、矫正性教育
167.当个体遇到很多生活事件的时候,他所遭遇到的心理应激会(B)。
A.保持不变B.累加C.抵消D.减少
168.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社会生活的变动称为(B)。
A、压力B、生活事件C、冲突D、应激反应
169.下列关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特点不正确的是(B)。
A、以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为直接目的B、以教师讲授为主C、以学生活动为主D、有教师指导
170.下列关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特点正确的是(D)。
A、以学生自发活动为主B、以补救性教育为主C、以普及心理学知识为目的D、面向全体学生
171.在下列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方法中,属于认知法的是(A)。
A、阅读B、讲演C、游戏D、讨论
172.在下列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方法中,属于讨论法的是(B)。
A、艺术欣赏B、脑力激荡C、双重扮演D、肯定性训练
173.两个学生一起表演,一个是有问题的学生,一个是助理演员。有问题的学生表演什么,助理演员就重复什么。这种方法是(B)。
A、空椅子技术B、双重扮演C、角色互换D、行为改变
174.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是(D)
A、绝对感受性 B、差别感受性C、差别感受阈限D、绝对感受阈限
175.吃了糖再吃桔子会觉得桔子酸这是(D)
A、感受适应B、同时对比C、不同感受的对比D、继时对比
176.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知觉的基本特性:(B)
A.理解性B.规律性C.整体性D.恒常性
177.暗适应现象中个体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阈限(A)
A提高、降低B降低、提高C提高、提高D降低、降低
178.同一感觉相互作用规律主要有(B)
A适应B对比C联觉D补偿 179.对学过的知识、概念、原理、公式等的记忆属于下面哪一种记忆(B)A 情绪记忆B 语词逻辑记忆C 动作记忆D 形象记忆
180.遗忘的压抑理论是(D)首先创立的。
A 艾宾浩斯B 费希纳C 斯滕伯格D 弗洛伊德
181.前面所学习的知识影响后面所学习的知识的记忆效果,这种干扰叫做(A)A 前摄抑制B 倒摄抑制C 过度学习D 先快后慢
182.艾宾浩斯的记忆曲线表明,自然遗忘的特点是:(A)
A 先快后慢B 先慢后快C 总是很快D 总是很慢
183.下列属于长时记忆信息提取形式是(C)
A 识记B 保持C 再认D 编码
184.短时记忆的保持时间是(B)A 几十毫秒B 1分钟C 1小时D 1天 185.瞬时记忆的容量是(A)
A 很大B 很小C 5——9个组块D 视材料的性质而定
8、学习程度为(C)时,记忆的效果和效率最好。
A 50%B 100%C 150%D 30%
9、试图回忆的遍数与阅读的遍数比例为(A)时,记忆的效率最好。
A 4:1B 1:2C 1:4D 2:1
三.名词解释
1.反射:是有机体通过神经系统实现的对内外刺激所作的有规律性的反应。
2.错觉:人在特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产生的歪曲的知觉,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知觉。3.道德感:人根据社会的道德行为准则,对自己和他人的言行进行评价时产生的情感体验。
4.心境:是一种使人的整个精神活动都染上某种色彩的、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也称为心情。
5.心理防御机制:个体处在挫折与冲突情境时解脱烦恼、减轻紧张以恢复平衡与稳定的一种适应性反应。
6.意识和无意识:意识是指人们所特有反 映现实的最高形式,是人对现实的一种有 目的的、有组织的反映。也可以说,意识 就是心理,其中,语言和思维是意识活动 的核心因素。无意识则是个体未曾觉察到 的心理活动过程,是相对于意识而言。7.有意后注意:事先有预定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是注意的一种特殊形式。
8.趋避式冲突:当一个人面对一个既有吸引力又有排斥力的目标,既欲趋近它的益处又想避开它的不利之处时产生的心理冲突。
9.退化:个体遭受挫折后表现出与自身年龄和身份不相符的幼稚行为。
10.遗忘: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再认或回忆,或者是错误地再认或回忆。
11.感觉阈限:能引起感觉并持续一定时间的刺激量,可分为绝对感觉阈限和差别感觉阈限。
12.动作记忆:是以操作过的动作、运动、活动为内容的记忆。
13.功能固着:是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只看到某种事物的通常功能,而看不到它的其他方面的功能。
14.应激:是出乎意料的紧急情况所引起的急速而紧张的情绪状态。
15.升华:把被压抑的冲动或欲望用符合社会要求的建设性方式表达出来,或是把消极情绪所引发的力量转移到积极方面。16.表象:是曾经感知过的事物在人脑中保留并再现出来的形象。
17.原型启发:从类似事物中受到启迪,从而发现所要创造的新事物的形象、构成部件,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或途径等。18.合理化:又叫自慰法或文饰,是通过找一些理由为自己开脱,以减轻痛苦、缓解紧张,使内心获得平衡。
19.晕轮效应:在人际知觉中,人们常从对方所具有的某个特征而泛化到其他一系列的特征上,从知觉到的信息推及到未知觉到的特征从局部的信息形成一个完整的印象。
20.操作性条件反射:通过动物自己的某种活动、某种操作才能得到强化而形成的条件反射。
21.实验法:实验法是许多自然科学采用的 方法,也是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之一,它是有目的地创设、改变或控制某些条件,主动地引起或改变被试的某种心理现象,从而对其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
22.测验法: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它是根据一定的法则,用数量对人的态度(行为倾向)加以确定,通过人的态度(行为倾向)的数量指标来推测人的心理状况。
23.条件反射:有机体通过后天的学习训练建立起来的反射。它主要是大脑皮质的功能,是反射活动的高级形式。
24.记忆:人脑对过去经验反映的心理过程。它包括记和忆的完整的过程,从记到忆包括识记、保持、再认、回忆四个基本环节。
25.遗忘:指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再认或回忆,或者是错误地再认或回忆。
26.具体形象思维:凭借事物的具体想象和 表象来进行的思维。基本单位是表象,主 要心理成分有表象、联想、想象等。27.创造性思维:以新颖、独特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新颖性是其根本特征,它是人类思维的高级过程,是一切创造性活动的必要心理条件。
28.注意:一个十分普遍的现象,它是感觉、知觉、思维、想象等心理过程的一种特性,即心理活动的一种组织特性。现代心理学将注意定义为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29.意志:人自觉确定目的,支配、调节、控制自己行为,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它是人类特有的高级心理活动过程。
30.需要:有机体感到某种缺乏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倾向。它是有机体自身和外部生活条件的要求在头脑中的反映。需要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然要求。需要是有机体缺乏某种东西时产生的一种主观状态,它是个体客观需求的主观反映。
31.动机:在自我调节的作用下,个体使自身的内在需求(如本能、需要、驱力等)与行为的外在诱因(外在条件、目标、奖惩等)相协调,从而形成激发、维持行为的动力因素。
32.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即我们平时所说的脾气、秉性。33.性格是一种与社会相关最密切的人格特征,在性格中包含有许多社会道德含义。性格表现了人们对现实和周围世界的态度,并表现在他的行为举止中。
34.首要特质:是一个人最典型、最有概括性的特质,它影响到一个人的各方面的行为。
35.根源特质:是指那些相互联系而以相同原因为基础的行为特质。
36.刻板印象:也叫定型化效应,是指个人受社会影响而对某些人或事持稳定不变的看法。
四、简述题
1.感受性变化的形式有哪些?
答:感觉适应;感觉对比;感觉后像;感
觉的空间积累和空间融合;感觉的相互作用;感觉的补偿。
2.简述多元智力理论的基本观点。
答: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认为,智力的内
涵是多元的,它由8种相对独立的智力成分所构成。每种智力都是一个单独的功能系统。这些系统可以相互作用,产生外显的智力行为。这8种智力成分是:言语智力、逻辑-数学智力、空间智力、音乐智力、身体运动智力、社交智力、自知智力、自然智力。
3.简述情绪、情感的调控途径。
答:(1)排除忧郁。改变认知角度;合理
释放情绪;改变行为方式;调换环境;休息。(2)学会制怒。要有一定的心理容量;要有一定的防怒措施。(3)克服自卑。积极的心理暗示是克服自卑的良好手段。(4)消除紧张与焦虑。培养积极的认知方式;采取积极的行动方式。
4.什么是能力测量?能力测量有什么特征?
答:能力测量凭借的是有一系列能引起个
体反应的项目所组成的标准化量表,通过给个体每一反应项目的评分,并与经过大量取样而获得的常模加以比较来间接地推定个体的某种能力水平。能力测量有三个特征:定量化、间接性和代表性。
5.简述知觉的基本特性。
答:知觉选择性、知觉理解性、知觉整体性、知觉恒常性。
6.影响问题解决的个体认知因素有哪些?答:认知结构的限制;迁移的作用;定势的作用;策略选择;功能固着与变通;原型启发。
7.简述人际交往的心理功能。
答:交流信息,丰富思想;协调行为,提
高效率;以人为镜,认识自我;排解情绪,心理保健。
8.意志行为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答:意志总是与行为相关联,是通过个人的行为活动表现出来的,故称意志行为。意志行为的特征有:人类行为具有明确的行动目的。能自觉确定行动目的,是人意志行为的最基本特征;随意运动是意志行为的基础。人的意志行为是由意识调节下的一系列随意运动组成的;意志行为与克服困难相联系。意志行为总是与克服困难密切联系的,这是其关键特征。
9.简述艾宾浩斯的遗忘理论。
答: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表明了记忆的保
存量随时间而变化的规律,即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呈现先快后慢的规律。识记后最初一段时间遗忘较快,以后遗忘逐渐减慢,稳定在一定水平上。
10.注意的品质有哪些?
答:
(一)注意的广度(注意的范围),指在同一时间内人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影响因素:(1)知觉对象的特点;(2)个人的活动任务和知识经验;
(二)注意的稳定性,即注意保持在感受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上的时间特性。分狭义和广义的两种。
(三)注意的分配,指人在同一时间内能把注意指向于不同的对象。其条件 :(1)多种活动中必须有一种达到自动化或部分自动化的程度;(2)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之间有密切关系。
(四)注意的转移,指根据新任务的需要,人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由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是注意的动力特征,也是注意灵活性的表现。影响因素:(1)原来注意紧张度和活动的性质;(2)个人神经过程的灵活性;(3)个体的自我控制能力。
11.简述思维的品质。
答:思维的敏捷性与灵活性;思维的广阔性与深刻性;思维的独立性与批评性。
12.简述柯尔伯格的3水平6阶段论。答: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认为道德
判断能力的发展与逻辑判断能力的发展有关;道德发展是有阶段性的,可以创造条件促进道德的发展;社会环境对道德发展具有巨大的刺激作用,道德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社会环境的支配。他把人们的道德判断概括为三种水平即前习俗水平(前道德水平)、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每种水平可分为两个阶段,共形成六个阶段,即惩罚和服从的定向阶段、工具性的相对主义的定向阶段、人际关系和谐或“好孩子”定向阶段、“法律与秩序”的定向阶段、社会契约的定向阶段、普遍的伦理原则的定向阶段。
13.简述影响学生识记的因素。
答:识记是指识别和记住事物,从而获得
和积累知识经验的过程,也称为学习。影响识记的因素有:识记的方式(信息的编码方式),如长时记忆中的信息多以语义类别编码方式进行;识记的类型,有意识记和意义识记效果较佳;大脑皮层的兴奋水平;识记的目的任务;识记的方法;当前活动的内容与性质,识记材料的数量和性质,学习的程度,识记者的态度、情绪等。
14.简述意志行为的心理过程。
答:(1)采取决定阶段:确定目的、形成动机、拟订计划。(2)执行决定阶段:重需要可分为内部尊重及外部尊重。将拟定的计划付诸实施,从而达到既定前者指希望自己有实力,后者指对地目的。
位、威望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要是
个人的最高需要,要求实现个人抱负,15.简述性格与气质的关系。
施展才能。马斯洛认为,上述五种需答:性格与气质同属于个性心理特征,但
要是按次序逐级上升的。当下一级需它们之间有着严格的区别。首先,两要获得满足之后,追求上一级的需要者表现个性特征的角度不同。性格是就成为行动的动力了。
从个体对待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方 面来表现其个性特征;而气质则是从心理活动的速度、稳定性与灵活性、强度与平衡性及趋向性等方面来表现个性差异的。其次,两者可塑性程度不同。气质可塑性较小,变化较缓慢;而性格可塑性较大,虽然相对稳定,但较易改变。最后,两者的社会意义不同。气质无好坏之分,性格直接体现与社会生活之中,具有社会内容与社会意义,本身具有社会评价的好坏之分。
气质与性格又相互制约,相互影响,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气质影响性格的形成和表现,在性格特征形成的快慢速度和表现方面,无不明显地带着各自气质类型的特点;另一方面,性格对气质也产生一定影响,它在一定程度上掩盖和影响着气质,甚至渐渐影响一个人某方面气质特征的改变。
16.在人际交往中应如何克服羞怯心理? 答:(1)丢下包袱,即不要怕在交往中做
错事,说错话,要认识到说错了话、做错了事,尽管不令人愉快,但错误是可以改正的。(2)增强自信心,不要过分关注别人对自己的评价。(3)解决害羞的直接有效的办法就是积极地进行人际交往,这是最重要的一点。必要时要强迫自己或请求他人督促自己进行交往活动。只有在不断交往中总结经验教训,肯定自己的成功之处,才能逐步摆脱害羞心理。
17.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答:需要层次理论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
(A·H·Maslow)1943年提出的一种关于人的需要结构的理论。该理论基于两个基本假设:
(1)人主要是受满足某种需要的欲望所驱使的需求动物。人类的需要是无止境的,当个人满足一种需求之后,就会产生另一种需求。
(2)人类所追求的需要具有普遍性,这些需要有层次之分。
由此,马斯诺将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
次,由低到高分别为
(1)生理需要,是个人生存的基本需要。如吃、喝、住处。
(2)安全需要,包括心理上与物质上的安全保障,如不受盗窃的威胁,预防危险事故,职业有保障,有社会保险和退休基金等。
(3)社交需要,人是社会的一员,需要友谊和群体的归宿感,人际交往需要彼此同情、互助和赞许。
(4)尊重需要,包括要求受到别人的尊重和自己具有内在的自尊心。(5)自我实现需要,指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对生活的期望,从而对生活和工作真正感到很有意义。其中,生理需要是维持人类自身生存的基本需要,是人类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如衣、食、住、行、性的需要。在生理需要得到满足之后,人就会产生安全需要,如避免职业病及事故,摆脱失业威胁及某些社会保障的需要。再上一层需要,是社交的需要,如满足归属感,希望得到友爱等。尊
第四篇:专科应用文写作复习资料经济应用文写作
复习资料
一、名解题
1.、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2、调查报告:就某一事件或某一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之后写出的真实反映情况的书面报告。
3、计划;某一单位、部门或个人,对预计在一定时间内所要做的工作或所要完成的其他任务加以书面化、条理化和具体化的一种文书。
4、诉职报告:指国家工作人员就某一阶段的任职情况,向有关部门及领导或群众作出全面说明的一种文字材料。
5规章制度:是国家机关、业务主管部门、社会团体或其他组织机构所制定的,在一定时间内要求有关部门人员共同遵守的实用文书。
二、写作分析题
1、为下文的通知填写出恰当的标题: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国发〔1998〕23号)发布五年来,城镇住房制度改革深入推进,住房建设步伐加快,住房消费有效启动,居民住房条件有了较大改善。以住宅为主的房地产市场不断发展,对拉动经济增长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应当看到,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还不平衡,一些地区住房供求的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房地产价格和投资增长过快;房地产市场服务体系尚不健全,住房消费还需拓展;房地产开发和交易行为不够规范,对房地产市场的监管和调控有待完善。为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答案参考:国务院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
2、简评下列公文,并对其进行修改。XX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在城区内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决定
(XX年12月28日 X X市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XX市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听取审议了市人民政府关于在城市城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议案办理情况的报告,对此作出如下决定:
一、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对于移风易俗,减少环境污染,防止火灾和人身伤害事故,维护社会秩序,建设现代化文明城市,具有重要作用。禁放工作是利国利民之举,势在必行。
二、自 XX年1月31日起,城区内所有党政军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不得燃放烟花爆竹。XX年4月 1日起,城区范围内一律禁放烟花爆竹。但是,经市政府批准的为举行重大庆祝活动所燃放的烟花焰火除外。
三、市人民政府要根据本决定制定具体实施办法、认真组织实施。全市各级党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要坚决执行本决定,为人民群众作出表率。公安、工商行政管理、城市管理、环境保护及新闻等部门要齐抓共管真正负起责任。广大市民要响应号召,移风易俗,自觉遵守有关规定,保证城区禁放烟花爆竹工作的顺利进行。
xx市人大常委会
三、简答题
1、求职信的撰写要注意什么?
①要力求简洁凝练,避免长篇大论、繁冗琐细; ②要力求平实直白,避免故作高深或故弄玄虚; ③要力求条分缕析,避免杂乱无章;
④要力求准确、通畅,避免出现病句、错别字; ⑤要力求语言真诚自然,避免矫揉造作;
⑥要力求文面整洁、美观,避免书写比清和随意涂抹。
2、写作请示有哪些注意事项? ①要正确选用文种; ②要做到一文一事; ③要避免多头请示; ④要避免越级请示。
3、公文主具有哪些特点? ①法定性; ②政策性; ③实用性; ④时效性; ⑤规范性。
4、撰写总结的要求?
①要充分占有资料,并实事求是地反映情况; ②要善于分析材料,并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来; ③要合理的取舍内容,以突出重点; ④要深入研究问题,以写出特色。
四、依据自己掌握的实际资料写一份调查报告(共30分)要求:
1、内容要明确,中心要突出;
2、格式要正确,写法要规范、;
3、语言要准确、简明、得体、书写、清楚;
4、字数600左右。试题答案
一、概念题
1.章程:是党派或团体组织、用于规定自身的性质、宗旨、组织机构、活动形式和行为准则等内部事务的一种文书。
2.行政起诉状:是指行政诉讼的原告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具体行政行为的侵害,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依法处理的法律文书。
3.守则:是某一单位、部门或属于某一社会群体的成员所共同遵循的行为准则,是用以规范人们的行为方式的文书。⒂求职信:是求职者向用人单位介绍自己,并表达求职意愿,以求获得某个职位的一种专用信件。
4.闭幕词:是在比较正式的大型会议或活动的闭幕式上,举办单位的主要领导人或其他有关人员所作的总结性讲话。⒄经济新闻:是指及时、迅速地对经济领域新进发生的具有一定社会意义或影响的事实所作的简要报道。
5.民事答辩状:是指民事诉讼的被告或被上诉人根据民事起诉状或民事上诉状的内容,针对原告提出的诉讼请求或上诉人提出的上诉请求作出答复,并依据事实与理由进行辩驳的法律文书。
二、写作分析题
1.根据下文的内容补写出恰当的文章标题。
对危机管理的理解,离不开对危机事件的认识。关于“危机”,著名的危机管理理论大师巴顿(1993)认为,危机是“一个会引起潜在负面影响的具有不确定性的大事件,这种事件及其后果可能对组织及其员工、产品、服务、资产和声誉造成巨大的伤害”。国内的管理学家们基本上都把“危机”定义为突发的、对组织和个人带来严重负面影响的重大事件。事件的种类很多,按照一般分类,危机事件可分为自然灾害(如地震、干旱、水灾等)和社会危机事件(如社会**、战争、恐怖活动等);按照危机的起源,可分为系统内部危机和系统外部危机;按照危机发生地域,可分为区域危机和国家危机。按照危机性质,可把危机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针对社会制度基本结构的危机,如美国“九一一事件”、阿根廷经济政治危机;一类是针对具体行为规范或价值观的危机,如广西南丹矿难等。虽然二者各有所侧重,但在实际情况中,二者的界限有时并不明显,特别是当自然灾害、具体事件危机处理不当时,很有可能会引发针对整个社会制度的全面危机。
2.根据下面这份函的内容及给出的材料,起草一份答复此函的复函
写作要求:内容要明确,中心要突出;格式要正确,写法要规范(可只写标题、主送机关、正文、发文机关和发文时间几个项目);语言要准确、简明、得体、书写、清楚。
关于请求适当增加教学设备维修经费的函 XX字[2003]X号 财务处:
随着办学规模的日益扩大和教学手段的不断更新,我校各种教学设备的数量和使用频率均有大幅度增加,设备维修的任务越来越重,经费支出越来越多,原来核拨的经费缺口很大,根本无法满足实际需求。而经赀短缺问题如不尽快解决,正常的维修工作将难以按要求进行,维修质量更是无法得到保证,这无疑会使教学工作受到影响。为此,请求适当追加教学设备维修经赞。可否,回复为盼。
三、简答题
1.在合同的签定中,主要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①要熟悉有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 ②要精通业务,了解情况;
③要在平等协商,取得一致意见的基础上确定各项条款; ④要认真书写,不得随意涂改。2.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①要熟悉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有关的法规、规定; ②要了解实际情况; ③要遵循各项行文规则。
3、调查报告的写作要求?
①要认真进行调查研究,充分占有材料;
②要以正确的立场和方法,认真分析并合理组织材料; ③要研究结构形式和语言特色。
③详略要得当,重点要突出;④语言要得体。
4、述职报告的写作要求? ①内容要客观真实; ②内容要具体实在; ③详略要得当,重点要突出; ④语言要得体。
四、根据自己的工作与学习情况,写一份总结报告(共30分)
要求:
1、内容要明确,中心要突出;
2、格式要正确,写法要规范、;
3、语言要准确、简明、得体、书写、清楚;
4、字数600左右。
第五篇:电大专科《西方经济学》复习资料
电大专科《西方经济学》复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每题2分,共20分)1.对一般的商品来说,当其供给不变时,如果其需求增加,则该商品的:(B)
A.均衡价格上升和均衡数量减少 B.均衡价格上升和均衡数量增加 C.均衡价格下降和均衡数量减少 D.均衡价格下降和均衡数量增加 2.总效用达到最大时:(B)
A.边际效用为正
B.边际效用为零 C.边际效用为负
D.边际效用达到最大 3.内在经济是指:(A)
A.一个企业在生产规模扩大时由自身内部所引起的产量增加 B.一个企业在生产规模扩大时由自身内部所引起的产量或收益减少 C.一个行业的扩大对其中每个企业带来的产量或收益的增加 D.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给一个企业所带来的产量或收益的增加
4.短期边际成本曲线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相交点是:(A)
A.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B.边际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C.平均成本曲线下降阶段的任何一点
D.平均成本曲线上升阶段的任何一点
5.完全竞争市场上的企业之所以是价格接受者,是因为:(C)
A.它对价格有较大程度的控制
B.它生产了所在行业绝大部分产品 C.它的产量只占行业的全部产量的一个很小的份额 D.该行业只有很少数量的企业 6.用支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时:(D)
A.将人们取得的收入加总 B.将提供物质产品与劳务的各个部门的产值加总 C.将各生产要素在生产中所得到的各种收入加总 D.把购买各种最终产品所支出的货币价值加总 7.在总需求中,引起经济波动的主要因素是:(B)
A.消费 B.投资 C.政府支出
D.净出口 8.IS-LM模型研究的是:(B)
A.在利息率与投资不变的情况下,总需求对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决定
B.在利息率与投资变动的情况下,总需求对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决定
C.总需求与总供给对国民生产总值和物价水平的影响
D.在总供给不变的情况下总需求对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决定 9.周期性失业是指:(B)
A.经济中由于正常的劳动力流动而引起的失业 B.由于总需求不足而引起的短期失业
C.由于经济中一些难以克服的原因所引起的失业 D.由于经济中一些制度上的原因引起的失业 10.汇率贬值将引起:(A)
A.国内生产总值增加,贸易收支状况改善 B.国内生产总值增加,贸易收支状况恶化 C.国内生产总值减少,贸易收支状况恶化 D.国内生产总值减少,贸易收支状况改善
二、判断正误题:正确的命题划“√”,错误的命题划“×”。(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1.2001年12月31日的外汇储备量是流量。(X)
2.如果消费者的收入增加而商品的价格不变,则消费可能线向右上方平行移动。(V)3.技术水平不变是指生产中所使用的技术没有发生变化。(X)4.垄断竞争市场上,企业的成功取决于产品差别竞争。(V)5.垄断的存在会引起市场失灵。(V)
6.凯恩斯主义与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在理论上的分歧是市场机制是否完善,在政策上的分歧是是否需要政府干预经济。(V)
7.只要人们普遍接受把“万宝路”香烟作为交换媒介,“万宝路”香烟就是货币。(V)8.乘数的大小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V)
9.围绕菲利蒲斯曲线的争论,不同的经济学派表明了他们对宏观经济政策的不同态度(V)10.物价稳定就是通货膨胀率为零。(X)
三、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0 分)
1.经济学研究方法中的实证方法要回答的问题是(是什么),规范方法要回答的问题是(应该是什么)。2.替代效应使价格上升的商品需求量(减少),收入效应使价格上升的商品需求量(减少)。
3.当市场供求关系实现均衡时,需求价格与供给价格相等,需求量与供给量也相等,处于这种均衡状态的市场称为市场处于(市场出清)状态。
4.研究消费者行为的序数效用论认为,效用只能表示出满足程度的(高低与顺序),因此效用的大小只能用序数表示。
5.在分析技术效率时,短期是指企业不能全部调整(所有生产要素投入)的时期。6.会计成本与机会成本之和称为(经济成本)。
7.假设某一市场的销售额为1000亿元,在该市场上最大的四家企业的销售额分别为200亿元、160亿元、140亿元和100亿元,则该市场上的四家集中率为(60%)。8.如果一件事件未来的可能结果可以用概率表示就是(风险)。
9.国民生产总值以(人口)为统计标准,国内生产总值以(地理上的国境)为统计标准。10.平均消费倾向与平均储蓄倾向之和等于(1),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等于(1)。11.商业银行体系所能创造出来的货币量与法定准备率成(反)比,与最初存款成(正)比。12.供给推动的通货膨胀是由于(成本)增加而引起的通货膨胀。
13.扩张性财政政策包括(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紧缩性财政政策包括(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14.对国内产品的支出=国内支出+(净出口)。
四、计算题(每小题 5 分,共 10 分)
2.如果要使一国的经济增长率从6%提高到8%,在资本-产量比率为3 的前提下,根据哈罗德经济增长模型,储蓄率应有何变化?
2.根据哈罗德经济增长模型的公式:。已知C=3,G1=6%,G2=8%,将已知数据代入,则有:
S1=3×6%=18% S2=3×8%=24%
因此,储蓄率应从18%提高到24%。(5分)
五、问答题(每小题 15 分,共 30 分)
1.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城镇人口的基尼系数为0.18左右,现在基尼系数已接近0.4,这说明我国的收入分配发生了说明变化?如何认识这种变化?
1.(1)基尼系数衡量一个社会的收入分配状况,基尼系数越小,收入分配越平等;基尼系数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平等。(4分)(2)我国的基尼系数提高,说明收入分配的差距拉大。(4分)(3)收入分配差距拉大打破了平均主义,有利于经济发展。(3分)(4)要适当注意公平,尤其是壮大中等收入阶层,并实现社会保障。(4分)
2.用图形说明一国居民购买住房的增加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2.SAS
AD2
AD1
0 Y1 Y2 GDP
P
P2 P1
(1)购买住房为投资需求,它会影响总需求。(4分)(2)投资增加会引起总需求增加,总需求曲线向右方移动,由AD1移动到AD2。(4分)(3)变动的结果是GDP增加(由Y1增加为Y2),物价水平上升(由P1上升为P2)。(4分)(4)作图3分。
一、填空题(每空l分。共10分)1.选择就是如何使用(有限资源)的决策。
2.价格上限是政府为了限制某种商品价格上升而规定的这种商品的(最高)价格。
3.如果把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合在一个图上,那么等成本线必定与无数条等产量线中的一条相切于一点,在这个切点上就实现了(生产要素最适组合(或生产者均衡))。4.在垄断竞争市场上,企业的成功取决于(产品差别)竞争。
5.个人所得税是税收的一项重要内容,它通过(累进所得税制度)来调节社会成员收入分配不平等状况。6.摩擦性失业是经济中由于(正常的劳动力流动)而引起的失业。
7.粘性工资理论是指短期中(名义工资)的调整慢于劳动供求关系的变化。8.投资函数是指(投资与利率)之间的关系。9.衡量通货膨胀的指标是(物价指数)。
10.货币主义者认为,货币政策应该根据经济增长的需要,按一固定比率增加货币供给量,这被称为(简单规则)的货币政策。
二、单项选择题(从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正确的,将其标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30分)1.宏观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B)A.资源配置 B.资源利用
C.整个经济如何实现最大化 D.国民收入的决定 2.经济学上的需求是指人们的:(C)A.购买欲望 B.购买能力 C.购买欲望和购买能力的统一 D.根据其购买欲望所决定的购买量 3.如果,我们就说一种商品的需求富有弹性:(A)A.需求量变化百分比大于价格变化百分比
B.需求量变化百分比小于价格变化百分比
C.需求变化大于价格变化
D.价格变化大于需求变化 4.总效用达到最大时:(B)A.边际效用为正 B.边际效用为零
C.边际效用为负 D.边际效用达到最大 5.内在经济是指:(A)A.一个企业在生产规模扩大时由自身内部所引起的产量增加
B.一个企业在生产规模扩大时由自身内部所引起的产量或收益减少
C.一个行业的扩大对其中每个企业带来的产量或收益的增加
D.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给一个企业所带来的产量或收益的增加 6.下列哪一项不是划分市场结构的标准?(A)A.利润的高低 B.行业的市场集中程度C.行业的进人限制 D.产品差别
7.垄断企业采取歧视定价时:(C)A.对不同商品向不同消费者收取不同的价格
B.对不同商品向不同消费者收取相同的价格 C.对同一种商品向不同消费者收取不同的价格、D.对同一种商品向不同消费者收取相同的价格 8.经济学家认为,工会的存在是:(A)A.对劳动供给的垄断 B.对劳动需求的垄断 C.对劳动供求双方的垄断 D.对劳动的供求都无影响
9.下列哪一种是M。的一个组成部分,但不是M1的一个组成部分?(B)A.活期存款 B.储蓄存款C.信用货币 D.旅行支票 10.总需求曲线表明,随着物价水平的下降:(A)A.实际GDP增加 B.实际GDP减少C.名义GDP增加 D.名义GDP减少 11.根据总需求一总供给模型,当总需求不变时,预期的物价水平上升会引起:(C)A.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价格水平上升
B.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减少,价格水平不变 C.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减少,价格水平上升
D.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不变,价格水平下降
12.根据乘数理论,在边际消费倾向为0.80时,l亿元的自发总支出增量将使国内生产总值增加:(D)A.2亿元 B.3亿元 C.4亿元 D.5亿元 13.下面表述中哪一个是正确的?(C)A.在任何情况下,通货膨胀对经济影响很小 B.在通货膨胀可以预期的情况下,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也很大
C.在通货膨胀不能预期的情况下,通货膨胀有利于雇主而不利于工人
D.在任何情况下,通货膨胀对经济影响很大
14.当经济中存在通货膨胀时,应该采取的财政政策工具是:(C)A.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
B.减少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
C.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
D.增加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
15.人民币汇率升值是指:(A)
A.人民币与美元的比率由1:0.2变为l:0.25
B.人民币与美元的比率由1:0.2变为l:0.18 C.人民币与美元的比率由5:l变为2:0.4
D.人民币与美元的比率由1:0.2变为2:0.4
三、判断正误题(正确的命题在括号里划“\/”。错误的命题在括号里划“×”。1.供给的增加将引起均衡价格的上升和均衡数量的减少。(X)2.卖者提高价格肯定能增加总收益。(X)3.在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的交点上,消费者所得到的效用达到最大。(X)4.寡头市场上各企业之间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关系。(V)5.某项政策实施前,基尼系数为0.68,该政策实施后,基尼系数为0.72,所以说该政策的实施有助于实现收入分配平等化。(X)
6.居民购买住房属于个人消费支出。(X)7.经济增长的最简单定义就是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和社会福利的增加以及个人福利的增加。(X)8.消费函数的稳定性保证了宏观经济的稳定性。(V)9.凯恩斯认为,引起总需求不足的根本原因是货币的过量发行。(X)10.在开放经济中,对外贸易乘数大于一般的乘数。(X)
四、计算题(每小题5分,共10分)1.某人原为某机关一处长,每年工资2万元,各种福利折算成货币为2万元,其后下海,以自有资金50万元办起一个服装加工厂。经测算,一年中的各种支出为55万元,经营一年后共收入60万元,这时银行的利率为5%。请说明该处长下海是否是明智的选择。
解:(1)会计成本是55万元,机会成本为:2万元+2万元+2.5(50万元5%)万元=6.5万元。(2分)。
(2)经济利润=总收益一会计成本一机会成本=60万元一55万元一6.5万元=l.5万元。或者用:经济利润=会计利润一机会成本一5万E(60一55)--6.5万元=l.5万元。(2分)(3)经济利润为负(即亏损1.5万元),说明下海不明智。(1分)2.1950年,教授的平均工资为300元,2000年,教授的平均工资为4000元。以1950年的物价指数为100,2000年的物价指数为2100,教授的实际平均工资增加了,还是减少了? 解:
从计算结果来看,教授的实际平均工资减少了。(1分)
五、问答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国防、钢铁厂的污染、特大企业的存在都会引起市场失灵,它们各自引起市场失灵的原因是什么?应该如何解决? 答:(1)国防之所以会引起市场失灵,是因为它是一种公共物品。(2分)
(2)钢铁厂的污染之所以会引起市场失灵,·是由于外部性的存在。(2分)
(3)特大企业会引起市场失灵,是由于垄断的存在。(2分)(4)用政府干预来解决这些问题:(9分)国防——由政府提供;污染——可以使用立法或行政手段,或者采用经济或市场手段;垄断——政府可以用价格管制、反垄断法或国有化来消除垄断。2.用IS—LM模型分析扩张性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
答:(1)IS—LM模型是说明物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利率与国内生产总值决定的模型。(3分)
(2)扩张性货币政策就是增加货币供给量,降低利率,刺激总需求。(3分)
(3)当货币供给量增加时,LM曲线向右下方移动,即从LM0移动到LM1(3分)
(4)LM曲线向右下方移动,引起GDP从Y0增加到Y1利率从i0下降为i1(3分
(5)作图占3分。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哪一项会导致某种商品需求曲线向左移动?(B)
A.消费者收入增加 B.互补品价格上升
C.替代品价格上升 D.该商品的价格下降 2.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的不同点表示:(B)
A.效用水平相同,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也相同 B.效用水平相同,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却不同 C.效用水平不同,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也不同 D.效用水平不同,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却相同
3.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是:(B)
A.边际成本小于边际收益 B.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 C.边际成本大于边际收益 D.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成本
4.下列哪一个不是垄断竞争的特征?(A)
A.企业数量很少 B.进出该行业容易 C.存在产品差别 D.企业忽略其竞争对手的反应 5.随着工资水平的提高:(B)
A.劳动的供给量一直增加
B.劳动的供给量先增加,但工资提高到一定水平后,劳动的供给不仅不会增加反而会减少
C.劳动的供给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就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了
D.劳动的供给量先减少,后增加
6.一年内在本国领土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总和被称为:(B)
A.国民生产总值 B.国内生产总值 C.国内生产净值
D.实际国内生产总值 7.由一种工作转换到另一种工作而导致的失业称为:(B)
A.总需求不足的失业
B.摩擦性失业 C.结构性失业
D.周期性失业 8.根据简单的凯恩斯主义模型,引起国内生产总值减少的原因是:(A)
A.消费减少
B.储蓄减少
C.消费增加
D.总供给减少 9.根据菲利普斯曲线,降低通货膨胀率的办法是:(C)
A.减少货币供给量
B.降低失业率
C.提高失业率 D.增加工资 10.紧缩性货币政策的运用导致:(C)
A.减少货币供给量,降低利率
B.增加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 C.减少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 D.增加货币供给量,降低利率
二、判断:(每题2分,共 20分)
X1.对“人们的收入差距大一点好还是小一点好”的研究属于实证方法。V2.当我们想让人们节约水时,提价是最有效的方法。X3.一种物品效用的大小表明它在生产中的作用有多大。
X4.与单一定价相比,歧视定价获得的利润更多,因此垄断者普遍采用歧视定价。
X5.市场失灵的存在要求由政府来取代市场机制。
V6.货币数量论认为,流通中的货币数量越多,商品价格水平越高,货币价值越小。V7.在短期内,价格的粘性引起物价水平与总供给同方向变动。V8.投资函数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V9.经济周期的中心是国内生产总值的波动。
V10.汇率贬值会使国内生产总值增加,贸易收支状况改善。
三、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2.供给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3.消费者愿意对某种物品所支付的价格与他实际支付的价格的差额称为(消费者剩余)。
5.(用公式表示)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短期均衡的条件是(MR=MC),长期均衡的条件是(MR=MC=AR=AC)。
6.劳伦斯曲线是用来衡量(社会收入分配(或财产分配)平均程度)的曲线。7.公共物品是由集体消费的物品,它的特征是消费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8.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是(技术进步),充分条件是(制度与意识的相应调整)。
9.根据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总供给不变时,总需求增加,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增加),物价水平(上升)。
10.消费函数图中的45°线表示在这条线上任何一点都是(收入等于储蓄)。11.衡量通货膨胀的指标是(物价指数)。
12.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政府支出)与(税收)。13.开放经济中的乘数(小于)封闭经济中的乘数。
四、计算题(每小题 5 分,共 10 分)
1.某种商品在价格由8元下降为6元时,需求量由20单位增加为30单位。用中点法计算这种商品的需求弹性,并说明属于哪一种需求弹性。
解:(1)已知P1=8,P2=6,Q1=20,Q2=30。将已知数据代入公式:
(4分)
(2)根据计算结果,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大于价格变动的比率,故该商品的需求富有弹性。(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