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我国汽车行业信息化现状及发展策略DOC-6P.

时间:2019-05-14 11:18: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文--我国汽车行业信息化现状及发展策略DOC-6P.》,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文--我国汽车行业信息化现状及发展策略DOC-6P.》。

第一篇:论文--我国汽车行业信息化现状及发展策略DOC-6P.

论文--我国汽车行业信息化现状及发展策略

在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以信息化带动传统产业的改造和升级已显得尤为重要。随着我国加入WTO和汽车产品关税的逐步下调,汽车市场的开放性和竞争性会越来越强。提高整个汽车产业的生产效率,降低原材料的采购成本及产品生产、销售成本就成为当务之急。本文希望通过探讨如何提高汽车行业和汽车企业的信息化水平,达到提高汽车行业整体竞争力的目的。

现状:基础薄弱 起步较晚

相对于国外同行来说,我国汽车工业的信息化总体应用水平还相当低,尤其是企业间的数据交换,企业集团内部位于不同地理位置上的分公司之间的信息交流,企业之间的数据确认等等。除了极少数企业应用了EDI系统,更多的则还是以传真加电话的方式进行联系和沟通,数据交换、商业合同等多以书面或其他介质为主,同时辅以Email进行。企业之间设计信息的传送更多地仍以最原始的图纸传送方式为主,配备CAD系统的企业则以数据磁带的方式进行传递,只有少量的信息借助互联网进行传送。

这种状况要求我们必须尽快提升整个汽车工业企业的信息化水平,总结国外汽车工业企业的发展历程,少走弯路,在提升整个行业信息化水平的过程中充分采用跨跃式发展的思路。

当然,我们也欣喜地看到,近年来我国汽车工业的信息化水平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整个汽车工业企业中有超过20%的企业已经拥有自己的主页,少部分已经建成了非常完善的企业信息网络系统,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同时,还有相当多的企业主页和企业信息管理系统正在规划和建设之中,企业的领导们也已清醒地认识到,信息化对推动一个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及意义,这就为下一步更好地利用信息化成果来推动汽车工业健康高效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外,整个行业形成了一大批公用信息网站,为汽车行业企业、最终用户提供了多方面的信息资源。

1.企业内部信息化

汽车行业大型(集团)企业在企业信息化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营造了很好的信息化环境。企业对建设电子商务系统表现出极高的热情,有的企业已经成立了专门的信息化公司,负责集团或公司的信息化工作。

目前一些大型的汽车整车企业,尤其是合资企业,例如一汽大众、上海大众、上海通用、长安汽车和江铃集团等,其整体信息化水平都已相对较高。它们普遍采用了现代信息技术与制造相结合所形成的各种企业信息技术,如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辅助工艺编制CAPP、柔性制造系统F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等。同时,他们均拥有了自己的网站和内部信息网络系统,有的企业还投入大量资金进一步完善和扩充其设备和功能。

但是整个汽车行业的信息化水平还是相对较低的,尤其是产品销售不畅、领导信息化意识淡薄的企业很多,有的企业甚至至今还没有计算机系统和内部网络系统。到目前为止,国内整个汽车行业也只有20%的企业拥有自己的主页。

2.电子商务

进入90年代以来,汽车市场国际化越来越迅速,传统的发展模式也越来越难以适应时代的发展。一方面,大批量低成本生产方式无法适应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另一方面,汽车厂家又不愿为突出产品的个性化设计而冒高成本的风险。而今,解决这一矛盾的办法终于出现了,即“平台战略”和“电子商务”。

如果说平台战略还只是生产环节上的措施,那么电子商务就可以彻底解决从产品世界到商品世界的沟通问题了。通过电子商务,汽车生产商与顾客的联系大大方便了,而零部件通过网上采购可以真正实现全球化采购,既可降低零部件采购成本,又能选择到性能优良的零部件。

正因为如此,世界汽车制造商纷纷拓展电子商务,中国汽车工业正在追赶世界汽车业的步伐,并在电子商务领域开始了积极探索。汽车上市公司因拥有资金、机制等诸多优势,在开拓电子商务方面表现出极高的热情和信心。目前,汽车上市公司有宇通客车、东风电仪、三爱海陵、一汽四环、上海汽车等宣布挺进电子商务领域。宇通客车计划与美国专业电子商务顾问Abcov公司及江苏世纪信息产业有限公司三方合作,建立一个在全国汽车行业有影响的电子商务平台;东风电仪通过收购上海宏源卡网络有限公司控股权方式开拓电子商务活动,利用已有的“汽车人卡网络”拓展公司网上交易业务,并将全面致力于汽车及汽车零部件电子商务的开拓与发展;三爱海陵拟投资1200万元控股60%组建中汽汽配电子商务有限公司,重点建设具有汽配网站、电子交易系统等组成的中国汽配电子交易平台,实现网上汽配商务交易;一汽四环拟投资3567万元参股40%与上汽集团共同组建信息产业有限公司,建立汽车及汽车配件等相关产业的电子商务系统,依托上汽集团遍布全国的销售网点和维修服务网点,利用上海市发达的汽车及配件交易市场和完善的物流配送体系,高起点、全方位地建立汽车、配件、原材料在线交易市场和汽车网上在线服务中心。

问题:缺少标准 亟待规范

1.缺乏相应标准、规范和咨询体系的有效支持

根据有关资料和与相关企业人员交流中了解到,目前汽车企业在推进企业信息化及电子商务方面非常盲目,希望国家相关管理机关或者行业组织机构能够组织行业专家,共同研究适用于中国汽车工业企业信息化和电子商务的参考模型。希望能够建设一个公共信息交换平台,更好地适用于传统汽车工业企业推进企业信息化及电子商务系统建设,并对推进模式、管理模式、具体思路及方法等共性技术和相关环节进行研究,避免重复劳动,使企业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在最短的时间内建成企业以及行业高效、实用、便捷和可靠的企业信息化及电子商务系统。

由于汽车产品是一种大件耐用消费品,由上万件零部件组成,在我国制造的汽车尤其是轿车很多零部件是通过全球采购进口的,随着中国加入WTO的临近,将会有更多的零部件产品通过全球采购进行,同时我国汽车企业也将为国外汽车工业企业提供零部件,参与国际分工。随着信息化和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还会有更多的工作将通过信息交换平台进行,因此我们必须考虑与国际同行在数据接口及数据标准规范、协议等方面的问题,以便保证信息全球沟通和数据的正确有效转换,这也是我国汽车工业信息化过程中必须面对的主要问题之一。

2.信息化水平普遍不高

从企业零部件配套体系情况这个侧面来看,我国目前的零部件配套体系还不是非常健全,而且不是真正市场意义下的配套体系,更多是基于地区利益或集团利益形成的配套系统。绝大多数是零部件厂家通过各种关系及渠道去给主机厂配套,也有主机厂找零部件厂的,那是一些在国产化过程中技术难度非常大、一般企业无法制造的产品。正是由于这种机制,造成整个汽车行业的零部件采购方面的电子化水平普遍很低。其他方面也存在类似的问题,因此造成整个行业的信息化水平普遍不高。

3.传统的汽车制造企业如何利用信息化进行充分改造

传统的汽车生产企业组织机构存在多等级、多层次、机构臃肿问题,造成横向沟通困难、信息传递失真、缺乏活力、对外界反应迟缓;此外,存在业务流程相对比较混乱,管理思想及管理方法落后等弊端。如何利用新兴的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针对传统产业的实际情况对症下药,是我们目前面临的很棘手的问题之一。

目前,有很多企业虽然投入大量资金进行信息化建设和改造,进行网站和内部网络系统建设,但最终效果很难达到预期目的,起不到应有的作用。一方面是由于企业管理不善,不按照有关规定严格执行,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建设的系统没有充分体现企业自身的特点和解决企业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建议:政策开路 管理为先

汽车行业信息化发展决定于企业信息化发展的总体水平,因此行业信息化发展的重点是如何帮助和促进企业提高自身的信息化水平。国家相关管理机关和行业相关组织机构应该积极争取为企业创造一个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的总体环境,同时企业也要积极发展和提高自身的信息化水平,这样才可能真正的为企业自身的发展带来切实有效的推动力,才可能使整个行业服务从信息化中受益,从而促进整个汽车工业健康有序的发展。笔者对汽车行业信息化发展的建议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企业信息化及电子商务发展的运行机制、政策环境、相关标准和规范研究,创造良好的信息化发展软环境

●管理模式及运行机制的研究

在充分利用信息化推动工业化进程中,有效的管理模式是非常重要的。如何针对具体的行业和传统工业的特征及存在的问题,利用信息化无法比拟的优势和具体作用,使其无缝、有效地结合起来?这就需要好的管理模式做支撑,好的管理模式会针对行业的具体特点设计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案和管理制度,有效地规范和促进企业信息化及电子商务在行业中的应用和实施。应根据汽车工业本身的特点,对信息化及电子商务系统的管理、运行、维护和监测等方面进行系统分析和综合研究,为企业提供包括信息系统的运营特点和构筑运行机制的基本原则。

●政策支持环境研究

信息技术和信息化是一个新兴事物,要使企业信息化及电子商务系统真正在行业中应用和推广,必须要有相应的配套措施和与之相应的应用环境支持。一方面通过示范企业的应用进行推广,另一方面也必须要有相应的政策加以引导,使企业尽快应用国家通过科技攻关取得的最新技术成果,促进企业的发展。

●相关标准制定与设计

为了研究适用于我国汽车工业的信息化发展,必须尽快着手规划、研究制定汽车行业信息化及电子商务涉及的各种技术规范、标准、测试和监测方法,保证信息及电子商务系统的可靠安全运行,真正的为行业服务。

2.提高行业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

随着网络经济的蓬勃发展,传统产业正在被新兴产业所替代,传统产业的企业管理方式和手段,已经落后于时代的发展。通过企业信息化把企业的技术和信息资源结合起来,使之成为企业发展的动力。激励企业员工提高素质和创新能力,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本、技术、信息和知识,为企业赢得信誉和竞争优势,改善企业形象,强化企业外部联系和形成沟通渠道,走向国内外市场,这就必须提高企业领导及员工的信息化意识。只有通过提高企业领导及员工的信息化意识才能进一步提高企业的信息化水平,使企业信息化方面的有限资源及设备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只有当企业的领导及员工真正意识到信息化的重要性,通过人的意识形态的转变使信息化促进传统工业跨跃式发展真正落到实处。

企业信息化实施的好坏直接决定于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要使企业的信息化水平上一个档次,就必须有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做保证,同时企业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将进一步促进企业领导决策合理性、客观性和有效性。信息技术实现了跨越地域的同步信息交换,尤其是随着Internet/Intranet的发展以及各种决策工具如专家系统(ES)、决策支持系统(DSS)、群体决策支持系统(GDSS)、电子会议系统(EMS)等的应用,使企业在获取、传递、利用信息资源方面,更加灵活、快捷、广域和开放。人的行为与经营流程组成了一个整体的人机系统,形成信息集成化,从而极大地增强了决策者的信息处理能力和方案评价选择能力,拓展了决策者的思维空间,延伸了决策者的智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决策过程中的不确定性、随意性和主观性,增强了决策的合理性、科学性及快速反应,提高了决策的效益和效率。此外,企业信息化不只是传统管理方式的简单模拟,更为重要的是要对传统管理的业务流程进行再造,即在信息化过程中通过转变传统的管理观念,建立良好的管理规范和管理流程,构建扎实的企业管理基础,实行科学管理,是保证企业信息化实施及通过信息化促进企业发展的强有力的保证。

3.促进行业共性信息资源的建设,提高行业信息服务的水平

我们知道一辆汽车是由上万个零部件组成的,涉及的面很广,相关行业也很多,而且可以说它本身就是这些行业高技术的结晶。尤其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新技术、新工艺的采用,促使新产品不断涌现,使人眼花缭乱。在当前这种大环境中,不及时跟踪和了解世界汽车发展的最新动向和最新的科学技术,没有高速的信息传输网络,生产出来的汽车产品将在国际市场上失去竞争力,国内现有的市场份额也难以维持。如果国内的每一个企业都去跟踪和研究这些高新技术,不管是从人力、物力、财力以及全面性和准确性方面都是不可能达到的。因此行业必须共同促进这些共性信息资源的收集与处理,并通过高效、快捷的信息网络系统及时为整个汽车行业服务。目前中国汽车工业信息网已经在努力做这方面的工作,但现有的信息资源还很不够,还需要行业和国家的大力支持和共同建设。

4.促进行业电子商务的发展

由于信息及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全球信息获得前所未有的跨地区、跨国界流动。信息的流动创造了无限商机,尤其是随着电子商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广泛应用,缩短了企业与消费者的距离,给消费者和企业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消费与开拓市场的机会,使企业与供应商及客户建立起高效、快速的联系,从而提高了企业把握市场和消费者了解市场的能力,使企业能迅速将消费者的需求变化及时反映到决策层,促进企业针对消费者需求进行研究与开发活动,及时改变和调整经营战略,不断向市场提供差别化的产品和服务,有效地促进汽车工业企业更加贴近市场。因此,我们要大力推动行业电子商务的建设。

我国上市的汽车工业企业在电子商务方面基本都有很大的动作,这些上市公司率先迈出了开展电子商务的步伐,将对其他汽车上市公司乃至整个汽车行业开拓网上交易起到示范与推动作用。但是,汽车电子商务网络的开发与建设必须寻求规模效益,且应避免过去汽车企业重复建设“一窝蜂”的弊端。

目前汽车上市公司大多是集团公司下属的子公司,业务量相对较小,应提倡像上海汽车、一汽四环介入电子商务的方式,即上市公司与集团公司一道共同拓展集团公司电子商务网络的开发,优势互补,集中力量,建造出真正有竞争力的电子商务网络。

规模小的上市公司在推进信息化、网络化进程时,有条件的可以参与相关电子商务网络的开发,条件不足的应直接将业务嫁接到已有的电子商务网络上进行,不必自身专门开发电子商务网络,避免不必要的投入。

汽车电子商务网络开发还应选择实力强的网络技术合作伙伴,并加强与银行的合作,以确保网上交易顺利实施和网上支付的安全实现。同时,应考虑与国际的接轨,特别是零部件全球化采购趋势要求我们融入国际的零部件交易网络,进而促进我国汽车业的良性发展。

第二篇:我国红色旅游的现状及发展策略

我国红色旅游的现状及发展策略

摘要

近些年来,红色旅游的异军突起,对中国的旅游市场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通过发展红色旅游,革命历史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和利用,使老区的旅游品牌和形象更加鲜明,自然环境资源和人文历史资源得到更好地整合。发展红色旅游对于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扩大就业,增加收入,推动老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在对我国红色旅游的发展及现状进行梳理的同时,提出了红色旅游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寻相应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 红色旅游 现状 问题 发展策略

Abstract

During the recent years, the “ Red Tourist” developed so fast and made a great change in China’s tourist market.Through the“ Red Tourist”,We can offectivety protect and make use of revolutionary historic cutural heritage and make tourist brand, and combine enviromental resources with historic resources of human.Developing the “Red Tourist” contributes to the economic restructuring, environment protection, employment and economic devolopment of the old revolutionary base areas.This paper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and the real condition of China’s “Red Tourist” and bring up some problems, and then propose some development strategies.Key Words:the Red Trip;Status;Problem;Development Strategy

目录

序言„„„„„„„„„„„„„„„„„„„„„„„„„„„„„„„ 第1章 我国红色旅游的现状分析„„„„„„„„„„„„„„„„„„„ 1.1 红色旅游的定义 1.2 红色旅游的物质载体分类 1.3 我国红色旅游的发展模式 1.4 我国红色旅游的发展轨迹 1.4.1 建国初期的瞻仰、参观活动

1.4.2 “文革”期间革命纪念地的“朝圣”活动 1.4.3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新转变 1.4.4 新世纪红色旅游全面发展

第2章 我国红色旅游存在的问题„„„„„„„„„„„„„„„„ 2.1 盲目发展,一拥而上。

2.2 行政区划壁垒,不利于红色旅游的区域合作。

2.3 景区所在地经济基础薄弱,基础设施欠佳,可进入性差。2.4 红色文化内涵挖掘不深,游览形式以静态参观为主。

第3章 我国红色旅游的发展策略„„„„„„„„„„„„„„„„„„„ 3.1 科学规划,合理开发红色旅游资源 3.2 加强红色旅游行业规范

3.3 整合红色旅游资源,加强区域合作

3.4 融入地域文化,打造富有特色的红色旅游产品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序言

红色旅游是一种特殊的旅游形式,它由有组织的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活动孕育衍化而成。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的有力引导和支持下,“红色旅游”在中国大地上迅猛发展着,不仅初步显示出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而且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一道亮丽的文化奇观,引起世人高度关注。据国家旅游局网站消息,2011 年全国旅游业发展的预期目标为:国内旅游人数23 亿人次,增长9%;国内旅游收入1.4 万亿元,增长12%。在国内旅游急速升温的形势下,在建党90 周年的大背景下,2011 年的红色旅游活动必将升温。

1998年,随着“红色摇篮,绿色家园”的旅游宣传促销口号在江西省率先提出,红色旅游便逐渐兴起而发展。2004 年初,江西、陕西、福建、河北、广东、北京和上海联合发表《七省市共同发展红色旅游郑州宣言》,决定就发展红色旅游进行区域协调,打造红色旅游精品链。2004年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2004-2010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真正把红色旅游提升到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和发展战略的层面。2005年2月,中宣部、国家发改委和国家旅游局联合召开全国发展红色旅游工作会议,对全国范围内深入持久地发展红色旅游进行了全面部署。从而使得红色旅游更加蓬勃发展,成为促进我国旅游业更快发展的强大动力。

发展红色旅游的指导思想是:以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为主要载体,进一步加强对革命历史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发挥旅游产业优势,将革命传统教育与旅游开发有机结合,通过政府组织引导、社会积极参与,加强重点项目建设,改进和完善薄弱环节,全面提升红色旅游开发和管理水平,促进红色旅游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在关于发展红色旅游的总体思路中,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因地制宜、坚持统筹协调、坚持多方参与的基本原则。坚持多方参与的原则,就是广泛利用社会资源,采用多种方式,广开融资渠道,充分发挥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

第1章 我国红色旅游的现状分析

1.1 红色旅游的定义

2004 年12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曾颁发了《2004—2010 年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其中将红色旅游定义为:主要是指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

在实践层面上,以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为主,以红色资源为依托的主题性旅游活动往往都被视为红色旅游的一部分。至于何谓“红色”?近期重庆市宣传部部长何事忠的解释颇有新意。他认为: 谈到“红”,少数人反对,以为是搞“左”的一套,甚至与走“文革”老路联系起来。这完全是错误的。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崇尚红色。“红”是汉语中褒义色彩最强烈的词。红色代表生机、活跃、青春、热情,代表明亮、鲜艳、力量、奔放和充满生命力。所谓红色文化,从理论上讲,是指近一个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在革命战争年代以及建设、改革开放时期所形成的时代精神。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就是“红色中国”。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讲,它既包括古往今来中华民族的各种文化精华,也包括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是先进文化、进步文化的统称。1.2 红色旅游的物质载体分类

目前,红色旅游的物质载体包括纪念地、旧址、遗址、纪念碑、陵园、故居、纪念馆、惨案遗址、历史遗产等等,不仅存量庞大、内容丰富,而且分类较细、针对性较强。一般可以分为“旧址”类、“遗址”类、“祭奠”类、“遗产”类。

“旧址”类红色景区是指我们党在近一个世纪的奋斗历程中经历过的重要会议、伟人故里、重要事件和党、人民军队的驻扎地等,一般都内涵丰富、时间跨度较长。如: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旧址、韶山毛泽东故居等。

“遗址”类红色景区是指战役、战斗、惨案、重要事件发生地等。这类景区的共性是时间跨度较短、事件背景深刻、感染力强。如:平型关大捷遗址、南京大屠杀遗址等。

“祭奠”类红色景区包括纪念碑、纪念馆、陵园、雕塑性建筑等。这一类景区的共性是文物资料存量较多、观瞻性鲜明。如: 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西 柏坡纪念馆等。

“遗产”类红色景区包括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史遗留下来的历史遗产和自然遗产。这类景区的特点是,容易激发爱国主义感情,增强红色旅游对游客的叠加效果。

因此,对于游客来说,要依据自身需要有选择地安排目的地,才能满足 自身的需求。此外,我们更要用历史的眼光看待红色旅游的形成和发展。1.3 我国红色旅游的发展模式

我国现阶段红色旅游的开发与发展主要有以下三种模式:一是将目的地建设成为以观光为主的传统旅游目的地体系的传统开发模式;二是将目的地建设成为注重游客参与和体验的休闲旅游目的地体系的体验经济开发模式;三是混合开发模式,将传统型与体验经济型有机结合,使旅游目的地既有传统项目,又有新项目。

1.4 我国红色旅游的发展轨迹

总体上说,由革命纪念地演化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再演化为红色旅游景区,就是中国红色旅游的发展轨迹。1.4.1 建国初期的瞻仰、参观活动

中国国际旅行总社于1954年成立,并成立了15家分社,主要从事涉外接待。1964年7月22 日,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成立了中国旅行游览事业管理局。几乎与中国旅游事业的发展同步,1951年,文化部和内务部联合发文,要求修建革命事迹纪念馆和保护革命文物。1960年3月,国务院公布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包含33处革命纪念地和遗址,主要是接待国内外参观访问者,包括外国的国家元首和贵宾。比如:韶山毛泽东同志故居在1951年2月6日对外开放,1961年改书“毛泽东同志旧居”。在新中国成立及以后一段时间内,中国旅游工作一直属于民间友好往来的范畴,对宣传新中国成就、加强国际友好往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对于国内民众而言,这一时期的瞻仰、参观、学习,并不具备旅游的属性,革命纪念地也只是政治接待而不是旅游经营。不过,这一时期为红色旅游的形成提供了一些基本物质条件。1.4.2 “文革”期间革命纪念地的“朝圣”活动

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特殊时期。各行各业都受到了严重的冲击,相较而言,6 革命纪念地倒是幸运的受到了保护和利用。在这一特殊时期,以红卫兵大串联为主要形式,全国大中学校学生大批拥到革命圣地参观学习,使革命纪念地接待工作承受了巨大的压力。1966年11月,红卫兵大串联达到高潮,毛泽东同志旧居和纪念馆昼夜开放,该年的参观者达290万人次。虽然,这些游客是以“朝圣”为目的的,也没有休闲、消费、娱乐的旅游属性,但这为后来红色旅游的开发奠定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1.4.3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新转变

“文革”结束后的1978年,以当年12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中国旅行游览事业管理局”更名为中国国家旅游局。1983年,中国被世界旅游组织接纳为会员。1986年,国务院决定将旅游业纳入全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进一步被认可。随着国内旅游业的崛起,国家在计划安排的旅游基本建设投资中,每年都要安排一部分资金,帮助革命老区和革命纪念地发展旅游产业。1997年6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公布了第一批110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推动了革命纪念地逐渐从政治接待向旅游接待、旅游经营转变。1.4.4 新世纪红色旅游全面发展

进入21世纪后,全国很多地区都把本区域内的红色旅游资源作为当地旅游业发展的优势和特色。2001年,国内部分革命纪念地发起成立了区域性的红色旅游协作组织。2004年11月12日,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河北考察工作时,对发展红色旅游的重大意义第一次做出了全面、深刻、权威的阐述。同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发了《2004—2010年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中国红色旅游由此进入全面快速发展阶段。

第2章 红色旅游发展所存在的问题

自2004 年国家旅游局正式启动红色旅游工程开始,红色旅游持续升温,已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形成了中共中央高度重视,部门大力协同,城市积极参与的良好工作局面,并带动建筑、交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但我们仍然要清晰地认识到红色旅游火爆场景背后存在的问题。2.1 盲目发展,一拥而上

低水平重复建设旅游经济的发展水平受到区域经济基础、旅游基础设施、可进入性、管理体制和景区知名度等多重因素的制约,从而导致各地红色旅游的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事实上,红色旅游景区除了少数地方,如井冈山、延安、西柏坡等开发较好,大部分则刚刚进入市场尚属开发初期,但却随着“红色焰火”大兴土木, 纪念馆、碑林、广场项目偏多,甚至贫困地区的名人故里也要建规模宏大的纪念地,环境容量不足的地方也要坚持建大纪念馆、大广场,盲目过度和不分重点地开发,以致造成自然环境和生态的破坏,有的甚至为了政绩而劳民伤财,十分不利于红色旅游资源的保护和红色旅游业的健康发展。2.2 行政区划壁垒,不利于红色旅游的区域合作

当初的中央苏区、鄂豫皖等革命根据地大多建立在几省交界处。新中国建立至今,许多革命老区仍属于不同的行政单位管辖,有的甚至跨越数省,这对于红色景区的发展将产生不利的影响。因为,各省市为发展本地经济,往往忽视景区间差异,阻碍生产要素的跨行政区域流动。从而造成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边界共有资源争夺等一系列的矛盾和问题。

2.3 多数红色景区所在地经济基础薄弱,旅游基础设施欠佳,可进入性差

基于“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我国大多数红色旅游资源位于经济欠发达的革命老区, 基础设施的不健全仍然是阻碍其红色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区位条件差、交通不便、信息不灵、公共设施落后、服务质量较低是制约一些红色旅游区域发展的重要因素,有限的资金制约旅游景区的建设和客源市场的拓展。红色旅游热潮的突起,使得景区的综合配套服务上的问题凸现出来,影响了红色旅游的发展。

2.4 红色文化内涵挖掘不深,游览形式以静态参观为主

多数红色景区的开发未能融入到当地特定的地域文化中,深挖红色文化内涵, 展现历史文化发展的传承和地域文化的独特,带有显著的政治色彩。主题单一,在展现形式上,以革命活动、名人故居、纪念馆等传统平面的、静态形式的展览陈列为主,开发方式粗糙,表现手段落后,枯燥乏味,不符合现代审美观念和渴望更多参与性和自主性的旅游者的消费倾向,与市场需求差距较大。2.5 红色景区经济来源单一

票收入是红色旅游景点进行维修和日常开支的重要来源,然而,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不买门票在许多红色旅游景点成了常事,有的地方只有三分之一的来客买票,在一些地方借“红色旅游”刮起了一股吃喝风,下到基层要吃要喝,增加了当地的经济负担,有悖于红色旅游教育的初衷。

第3章 我国红色旅游的发展策略

3.1 科学规划,合理开发红色旅游资源

先选择一批资源价值高、发展基础好的重点景区,率先开发,加快培育,形成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红色经典景区,提高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的综合效益。发展红色旅游要突出产品特色,不能片面强调建设规模,要充分利用现有设施和条件,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必须坚持合理开发和积极保护的原则。要根据红色旅游资源的类型、特点、价值品位、交通区位等因素,制定可行的旅游发展规则,按照发展次序,分步推进,合理布局,防止无序开发和低水平重复建设,使作为旅游吸引物和主要载体的红色资源得到保护,并通过开展红色旅游活动,积累更多的资金用于文物的维修和进一步开发,实现红色资源保护和利用的双向互动和谐统一和良性循环地发展。3.2 加强红色旅游行业规范

在开发红色旅游资源时,要特别注意协调好红色旅游与相关区域的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交通建设、环境保护、风景名胜、文物保护等规划的衔接,使红色旅游的发展真正融入到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为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更大作用。红色旅游区域应该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要加大本土特色的红色旅游商品研制和开发力度,提高旅游购物品的文化品位和科技含量,同时,要加强对旅游购物品销售流通环节的管理工作,建设大的旅游购物中心,按照“小商品、大市场”的思路进行行业规范管理和监控。3.3 整合红色旅游资源,加强区域合作

突破行政划分界限打破行业壁垒、地区封锁,避免重复建设浪费资源,统筹兼顾区域内、区域间的旅游资源开发、景区经营和宣传促销等。加强区域内旅游合作区域间交流互助,共同促进红色旅游的发展,使旅游各种生产要素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上自由合理的流动。同时,在区域内红色旅游资源与其他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实现集聚效应,在全国实现红色旅游资源的联系互动效应。3.4 融入地域文化,打造富有特色的红色旅游产品

旅游资源还不是旅游产品,要把红色旅游资源变成旅游产品,必须进行产品创新。高度重视红色旅游的特色打造,在“红色”中再挖“特色”,避免出现产品的单一化和雷同化。将红色旅游的主题融入到当地的地脉和文脉中去,将红色旅 游资源与当地特色资源有机结合,开展生态旅游、地质风光游、民俗风情游等多种形式的旅游活动。从而与革命观光旅游一起形成优势互补的综合性旅游产品,产生叠加效应。由此,保证了旅游产品的独特性,丰富了旅游的内容,增强了对游客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结论

红色旅游是一项重大的政治、文化工程,是精神文明建设的载体,也是促进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经济工程,还是培养红色下一代的重大教育工程,充分认识到发展红色旅游是新时期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举措,是思想道德教育方式的一种创新,是促进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

在开发红色景区的过程中,要善于协调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坚持“积极保护,合理开发”的原则,做到开发和保护相互协调,使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实现双向互动,和谐统一,谋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走一条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 刘东朝.红色旅游[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2005(10).[2]范方志.论发展中国“红色旅游”[J] , 恩施职业技术学报.[3]张群.论红色旅游的深度开发[J].经济论坛, 2006(21).[4]方世敏.湖南红色旅游发展的战略思考[J] , 商场现代化, 2007(9).[5]庄军.红色旅游教育功能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 2007(4).[6]王晓洋.试论中国“红色旅游”业的发展现状[J] , 高职论丛,2006(2).[7]史玉江,唐雯.红色旅游产品开发对策新论[J].商场现代化,2008(14).[8]孙凯.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J] , 消费导刊, 2007 [9]范方志 林澍.论发展中国“红色旅游”[J]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 年第18 卷

第三篇:浅谈我国汽车行业的现状及对策

浅谈我国汽车行业的现状及对策

2001年11月13日,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中国汽车业早过“不惑之年”,然而在十四年的入世艰难谈判中,竟以“幼稚产业”争取到5年的“保护期”。照我国的“入世”承诺,汽车关税将从2004年的34.2%最终降至2006年25%的底线,降税分三个阶段进行。自2005年1月1日起,我国将取消汽车产品进口配额,并将进口正常汽车关税降至30%。此举为的是给长期处于计划经济桎梏中,已过“不惑之年”、仍属“幼稚产业”的汽车工业一个强身健体的过渡期。政府考虑的是中国汽车业年产值30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产值2000亿元,涉及千万人的就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决不能轻言放弃。三年的保护期已经过去,从2005年开始,我国汽车产业也即将面临真正的考验:认真总结中国汽车行业入世三年来的经验教训,反思我国的产业保护政策,也可为我国包括汽车行业在内的诸多产业的全面开放提供参考性建议。

一、较量:本土汽车行业暂居下风

1.政府垄断性管理

为扩大规模,2001年6月25日,国家经贸委公布了《汽车工业“十五”规划》,明确提出通过兼并重组,“集中扶持一汽、东风、上汽集团等优强企业尽快壮大实力。”在政策导向、资金、新产品审批等方面进一步向三大集团倾斜。但由于旧体制项目审批、目录管理的种种限制,一批“行业外”汽车企业生产的轿车,如浙江吉利、江苏悦达等,尽管物美价廉有市场、尽管环保安全双双达标,在主管部门新近取代“目录”的“公告”中却榜上无名,新产品无法投产销售,充裕的民营资本难以进入长期缺血的汽车工业。

另外,一些地方的汽车企业投入产出的效率效益,是靠地方保护主义来维持的。这种靠地方保护撑起来的汽车产业,牺牲的是汽车质量、售后服务,受伤的是汽车

用户,而受害最重的,却是中国汽车产业本身。

2.规模小,成本高

据统计,我国2000年的汽车总产量为200万辆,2003年的汽车产量为444.37万辆,同比增长83.25%,但这200多万辆来自10多个厂家。中国今天有130家政府审批的汽车厂,堪称世界之最,但重复建设严重,规模普遍偏小,平均每个厂的年产量只有1万多辆,市场竞争严重不足。汽车工业是一个规模经济特点突出的产业,尽管中国汽车企业近年扩张较快,但与世界重要汽车公司相比,仍然偏小。一个突出的例子是,中国三大汽车生产企业的产量加起来,还比不上美国戴·克公司一家的产量。虽然没有一定的规模,中国汽车业劳动力价格优势难以发挥,但中国汽车国内价格却高得惊人。在劳动力成本上,尽管中国要比日本等国便宜80%,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合资企业在中国制造一辆轿车要比国际平均成本高出两三成。其中,日常运营成本是国际平均水平的8倍,制造成本是国际的两倍,零部件采购成本比国际平均高出50%。

3.技术落后,开发能力低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全面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中国汽车工业有了长足进步,已具备相当的技术开发能力和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但仍处在技术引进为主的创新过程中。

首先是在我国具有一定开发能力的载货车和客车专用车领域,分别在高档和中高档产品的开发上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其次,在轿车方面,尚不具有成熟的、较高水平的整体轿车开发能力,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平台。由于没有完整的轿车自主开发能力,没有自己的知识产权,主要汽车生产企业在产品技术创新方面处于被动依赖跨国公司的境地,在产品开发与选择方面没有主动权;再次,在汽车零部件的技术开发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甚大,许多关键零部件仅仅是外国产品的仿制。最后,中国汽车工业的产品在电子化、信息化方面与发达国家汽车工业相比,也存在着较大差距。电子部件在中国汽车产品上应用的程度仍然比较低。

4.跨国汽车公司在中国的垄断逐步加强

在中国汽车市场上,目前占主导地位的轿车产品都是合资企业生产的,并且基本上是外国品牌,全球最著名的汽车制造厂商大都在中国合资建立了整车生产厂,在商用车领域,使用外国品牌的趋势也有扩大之势。跨国公司以技术和品牌在合资公司中实际上具有话语权和产品开发主导权。2004年,是跨国公司垄断性逐步加强的一年,其在汽车及零部件市场上的垄断表现,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投资方式从合资走向独资,跨国公司具有明显的资金、品牌和技术优势,独资可使他们进一步垄断。在汽车零部件行业,跨国公司从合资到独资的趋势十分明显,从博世、德尔福等大配套商,到博格华纳这样的中等零部件商,在中国都基本走的是这样的路子;二是并购或控股国内企业并吃掉国内品牌。一些以品牌或核心技术见长的跨国公司正在形成新的行业垄断,通过并购或控股的方式挤占或吞并国内企业。跨国公司的这些方式虽然不会大幅度提高市场的集中度,但如果并购的企业过多,所占市场份额过大,就会取得市场支配地位,甚至垄断地位。三是现在跨国公司在华的合作方式从产品、一般技术合作到品牌、标准合作,竞争模式由一般商品竞争转向品牌专利的角逐,抢先制定行业标准,控制先进技术,以保持其垄断地位。

5.资金与人才缺乏

目前国内用于R&D(技术开发与投入)的投入仍然很低,2002年国内全行业研发投入仅占销售总收入的1.45%。一般来讲,轿车开发有两个层次:一是换代开发;二是车身开发,即对现有车型的车身底盘、电气系统、动力总成和传动系统等方面进行改造,赋予车身内外装饰全新的造型和设计。相对而言,前者开发周期长,耗资巨大(约80—90亿元),非国内任何一家汽车公司所能承受。而在开发周期相对较短、耗资较低(约10—20亿元)的车身开发方面,中国某些大汽车生产企业已经开始有所介入。同时中国汽车工业中仍然缺乏站在世界汽车工业最前沿的、高水平的技术开发人才,且有限的人才分散在不同的企业中。汽车产业本是资金密集型产业,研究开发费用在产品成本中占很大比重,因此,汽车厂商如果要在价格方面占据优势,通过规模生产,降低产品成本便成了最优选择。

二、反思及对策:亡羊补牢,犹为未晚

按照我国的汽车产业政策,汽车产业作为一项幼稚产业,政府一直采取高关税政策予以保护,并希望其能通过与国外大的汽车公司的合作,来实现中国汽车产业由弱变强的梦想,但是企业在实践中却走向了事物的反面,与国家保护幼稚产业的初衷相违背。2004年6月1日备受汽车业关注的新的《汽车产业政策》(以下简称《新政》)正式颁布。提出该政策的目标是“在2010年前使我国成为世界主要汽车制造国,并使汽车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形成几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汽车企业集团,到2010年跨入世界500强企业之列”。《新政》现在离2010年还有几年时间,反思前一阶段汽车业做法,对我国实施产业保护政策提出一些建议,可谓“亡羊补牢,犹为未晚”。对此,笔者提出四点建议以供参考:

1.适应市场经济要求,转变政府职能

市场经济本质上是开放的经济,作为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客观上要求经济运行中的基本经济联系是建立在市场基础上,社会资源的分配主要由市场调节,资源配置过程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过程,在市场机制不能及的部门和领域,则通过国家宏观调控措施和国家计划发挥调节作用。因此,市场经济下,政府的主要职能是为公平的市场竞争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理顺政府与企业的关系,避免政府对企业的行政干预,只在市场做不了或做不好的领域发挥作用。中国汽车的失败则在于没有脱出计划经济的窠臼,地方保护主义严重,人为分割市场。汽车主管部门应该有这样的眼界和心胸:扶植“三大”的同时,允许“行业外”的汽车企业参与竞争。只有投资充分才能使汽车工业在国外产品竞争面前有竞争力。汽车业作为一个关乎国计民生的支柱产业,政府的管理是断然不能松懈的,关键是制定规则、当好裁判。比如在环保、节能、安全与高新技术含量等方面要设置一定的技术门槛,防止各地汽车厂一哄而上,避免低水平重复的弊端就势在必行。

2.所要重点保护的产业实行规模经营

我们知道,规模经营能够降低成本,节省费用。笔者认为,提高我国汽车产业规模结构效率的途径有以下几方面:首先,要加快汽车产业资产重组。我国目前的汽车产业规模结构,如果不尽快通过资产重组得到改善,不要说获得产业规模结构效率,恐怕生存都困难。因此,我们必须排除各种干扰,以资产为纽带,实施以企业购并为核心的重组,以形成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跨国经营的大型汽车企业集团。其次,要加快重点国有汽车企业改革。一方面对国有企业要进行产权制度改革,由目前的国有企业逐步向股份制过渡。一方面改革企业的组织体制和管理方式。再次,优化零部件工业组织结构。零部件企业组织结构优化应从两方面入手。第一,选择培育中坚企业。对中坚企业的培育要采用由政府与整车组装企业共同培育的方式进行。第二,对中小零部件企业进行重新组织,建立零部件工业内部的分工结构。最后,建立汽车厂商退出机制。要达到这个目标,主要是建立合理的市场退出机制。第一,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健全失业保险制度、医疗保险制度、养老保险制度等。第二,大力培育、发展资本市场。汽车企业的市场退出实际上是企业资产和产权的交易与转让过程。第三,建立健全企业市场退出的法律法规体系,以规范企业的退出活动,从而实现资源要素的合理流动,以最终实现产业内企业规模结构的优化。

3.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汽车制造技术有许多进步,但长期引进技术,实际上是只引进不消化,使我国汽车工业掉入两个怪圈:一个怪圈是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其二是能力越弱越依赖,越依赖能力越弱。这两个怪圈反复循环,我们的汽车工业在这两个怪圈中挣扎。笔者认为:中国汽车业出路的首要问题是努力争取双赢平等的合作,但不能一味依赖。分利用国内外物质和人才资源,努力形成有竞争力的自主品牌,通过创造自主品牌,锻炼队伍,造就人才,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使我国的汽车工业进入创新-增长能力-再创新-进一步增长能力的循环。在支持国有企业和合资企业的同时,也应该扶持有志气的小型企业和民营企业;其次是给本地开发的产品以税收优惠;其三,实施关键汽车技术的国家工程,改变支柱产业缺乏核心技术的支柱空心化现状,并提出自己的法规标准。

但应注意的是:合资不必与自力更生对立,鼓励自力更生也不必排斥国际合作,我们所强调的是企业要拥有自主的发展权,这是中国汽车的立身之本。只要坚持体制改革,持引进消化创新的路子,鼓励自主品牌,发扬创新精神,中国完全有能力

也有条件走自主开发之路。

4.正确处理引进外资与保持产业安全的关系

在开放国内市场、利用外资的过程中,随着外资的涌入,特别是跨国公司以其雄厚的资金和技术实力占领国内市场,国内相当部分行业和企业包括汽车业在内感受到了巨大的竞争压力,部分企业甚至包括国内先进企业因无力与跨国公司相竞争而陷入困境,这种状况自然引起我们对利用外资和发展民族工业的思考。利用外资要与国民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引进外资不应影响国内经济秩序或削弱民族工业的发展。我们不仅要引进外资,更要管理外资。目前在多项国有、民营企业重组并购工作的过程中有一种倾向:一些地区和部门的大型国有企业,正在和外国资本形成广泛联盟,他们认为外资可以挽救自己。这种“内外合谋”,使得外资可以轻易地参与瓜分长期政府垄断而形成的特殊利益。如果在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对外资可以来者不拒,甚至不惜代价,那么发展到今天,这个思路惯性不应该再延续下去。

因此,政府应立即着手研究后WTO时期对外资的调控手段,参考他国经验,在法律许可的前提下突出对民族企业的政策支持。我们要从各行业选择一批具备一定技术能力和产业基础的企业,给予必要的扶持政策及适度的保护政策,使他们尽快成长起来,形成一批以本国为主的大企业,在开放过程中增强本国经济实力。信息来源: 市场调研 洪志鹤

第四篇:我国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策略分析

分类号: 密级:公开

我国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我国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摘要

发展旅游电子商务有利于改变旅游业的传统经营模式、为旅游者提供适应其个性化需求的服务、实现旅游服务形式多样化、降低旅游企业的经营成本。在我国旅游电子商务发展进程中,虽然旅游电子商务网站发展迅速,旅游电子商务服务功能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影响越来越大,但仍然存在对旅游电子商务认识不足、旅游电子商务安全性较低、缺乏个性化服务以及复合型人才短缺等问题。在分析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发展旅游电子商务的对策。

关键词:旅游电子商务;现状;对策

目 录

论文总页数:11页

1引言........................................................................4 2旅游电子商务基本情况........................................................4 2.1旅游电子商务的概念........................................................4 2.2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模式和主要功能..........................................4 3我国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5 3.1我国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5 3.1.1旅游电子商务网站发展迅速............................................5 3.1.2旅游电子商务服务功能增加............................................6 3.1.3旅游电子商务规模不断扩大............................................6 3.2我国旅游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问题............................................7 3.2.1旅游企业电子商务功能不健全,整体环境不完善..........................7 3.2.2国家缺乏有效的法律保障..............................................7 3.2.3缺乏与消费者互动,经营模式和产品缺乏创新............................7 4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对策及建议................................................8 4.1提供多元化和个性化旅游电子商务服务........................................8 4.2完善旅游电子商务网站建设及企业整合........................................8 4.3强化旅游电子商务安全和信用体系建设........................................9 4.4加快复合型旅游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9 结论........................................................................10 参考文献....................................................................11

1引言

电子商务发展迅速,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中国在线旅游电子商务市场发展迅速潜力巨大,旅游电子商务突破了旅游业传统的经营模式和手段,以其低成本、高效率的优势,越来越受到各大旅游企业和游客的喜爱,但由于还处在起步阶段,总体发展水平还偏低,与国外特别是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更是相差甚远。

2旅游电子商务基本情况

2.1旅游电子商务的概念

杨路明、巫宁对旅游电子商务的定义相对比较完整,旅游电子商务是指通过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旅游商务活动各环节的电子化,包括通过网络发布、交流旅游基本信息和商务信息,以电子手段进行旅游宣传营销、开展旅游售前售后服务;通过网络查询、预订旅游产品并进行支付;也包括旅游企业内部流程的电子化及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等。

张跃文、郭瑞涛[2]认为旅游电子商务是传统旅游业和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而技术始终是处于不断发展更新中的,因此从旅游信息的角度来定义旅游电子商务更科学,随着现代通讯和网络技术向宽带、移动、融合方向发展,旅游电子商务还应包括利用无线互联网和现代通信技术实现旅游信息的收集、整合、和应用的活动。[1]2.2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模式和主要功能

信息化手段已经应用于旅游电子商务活动的各个环节,常见的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模式包括旅游企业间的电子商务(B2B),旅游企业服务与机构或实体的电子商务(B2E),以及面向旅游者的电子商务(B2C或C2B)。每一种发展模式都形成了不同的操作方式。

其功能具体可以概述为以下四个方面:旅游信息服务、各种旅游服务的查询和预定、旅游电子商务网站的个性化服务、为旅游爱好者提供自主性交流的平台。[4] [3] 3我国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3.1我国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

3.1.1旅游电子商务网站发展迅速

我国旅游电子商务网站的建设始于1996年国旅总社参与投资创办的华夏旅游网,经过多年的探索和积累,旅游网站逐步进入成熟稳健发展阶段。目前旅游电子商务已成为各大旅游公司、酒店、网站争夺的焦点。CNNIC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6月,在网上预订过机票、酒店、火车票和旅行行程的网民规模达到1.33亿,占网民比例为22.4%。而2012年12月底,在网上预订过机票、酒店、火车票和旅行行程的网民规模达到1.12亿,占网民比例为19.8%。半年间,在线旅游预订网民的渗透率增长2.6%,2100万人。

[5]

3.1.2旅游电子商务服务功能增加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旅游者对旅游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旅游产品组合的随意性明显加大,这既是对旅游企业的挑战,也给其发展带来了机遇。旅游企业利用旅游电子商务平台的关联性、实时性、丰富性和便捷性,使旅游电子商务服务功能不断增加与完善。旅游电子商务功能之所以日益增加,主要是因为旅游电子商务平台具有旅游信息汇集、传播、检索和导航功能。有的旅游企业甚至利用旅游电子商务平台推出一站式服务,如酒店订房、租车服务、地方特产购买、预订电影和KTV娱乐场所等,为人们的出行、住宿、旅游等提供一系列完善且实惠的服务。此外,还有旅游企业通过旅游电子商务平台开展微博营销,使之成为树立品牌形象、推介旅游产品、提升自身影响力的重要手段。

3.1.3旅游电子商务规模不断扩大

旅游电子商务规模不断扩大,市场交易额增加。2011年9月14日,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旅游电子商务发展报告》显示,2010年全国旅游电子商务(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在线旅游业交易)市场规模达到2000亿元,占整体旅游 收入份额近15%。[6]旅游电子商务市场占整个旅游产业的比重稳步上升,使之成为促进旅游业发展的关键,在旅游市场持续扩容和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的双重推动下,不同类型、不同模式的旅游电子商务主体得以快速发展。携程、去哪儿、艺龙、芒果、驴妈妈等一大批旅游电子商务公司已经在旅游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3.2我国旅游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3.2.1旅游企业电子商务功能不健全,整体环境不完善

在中国,旅游企业的90%以上为中小型旅游企业,这些中小型旅游企业对电子商务的应用程度普遍偏低。计算机应用技术仍停留在初级应用阶段,基本上只能做一些简单的文字处理和最普通的数据报表处理,远远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优势。此外,我国旅游电子商务起步较晚,在旅游网络的经营思路和发展方向上尚处于探索阶段,如旅游网站缺乏复合型人才,现有旅游电子商务人才大部分都以电子商务技术见长,对于旅游产品设计旅游产品营销等知识掌握有限,而既熟悉电子商务、又精通旅游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尤其缺乏。

3.2.2国家缺乏有效的法律保障

我国在电子商务法律法规建设方面严重滞后,国家缺乏有效的法律保障。消费者权益保护安全保障是电子商务的重要环节,但由于技术和人为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网络和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较差,消费者的隐私权难以保障,病毒、虚假网站、黑客攻击等现象屡见不鲜。我国现行的电子商务相关法规也存在效力层级不高、体系不清、内容不全,无法有效对电子商务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引导和规范。

3.2.3缺乏与消费者互动,经营模式和产品缺乏创新

目前,我国大多数旅游企业网站都提供“产品报价”、“产品信息”、“旅游新闻”、“目的地介绍”等雷同的服务,但缺乏“客户联系”“在线咨询”、“预定产品”、“网上支付”等内容,网页大多仅限于浏览,很少能进行动态的交互式沟通,一般只提供一个E—mail联系企业的窗口,缺乏互动性,更难以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另外,国内很多旅游网站依然停留在传统的旅游业经营模式上,经营模式和产品缺乏创新,服务项目单一,旅游线路、景点介绍、游记作品以及网上订票、订房、租车等模块几乎成为固定的内容,而较少涉及旅游线路设计、自助旅游安排、网上虚拟实景旅游等项目,现提供的交通信息、天气、餐饮等的增值服务也非常有限。

4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对策及建议

要发挥旅游电子商务的作用,必须针对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提高对旅游电子商务认识的基础上,努力提供多元化和个性化服务、完善网站建设及企业整合、强化其安全和信用体系建设、加快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4.1提供多元化和个性化旅游电子商务服务

目前国内旅游电子商务服务内容单

一、缺乏个性化服务,难以满足旅游者多元化、个性化需求。要促进旅游电子商务发展,旅游企业必须完善其服务功能,通过旅游电子商务平台为旅游者提供多元化、个性化服务。为此,应加快电子商务在旅游业的应用、普及与提高,积极探索旅游电子商务的新模式、培育新业态,推动其多样化发展。旅游企业应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特点,通过旅游电子商务平台不断拓展业务范围,为旅游者提供全方位、多元化的服务,方便其吃、住、行、游、购、娱等,实现集预订、组团、缴费、服务监控、投诉管理于一体的“一站式”服务。在搞好多元化服务的同时,要深入调查市场、了解消费者需求,突出做好个性化服务。根据旅游者旅行时间、消费档次、个人兴趣爱好等对旅游线路进行智能化设计,优化个性化旅游方案,供旅游者自主选择;建立网上旅游超市,由旅游者对旅游的每一个预订项目进行自由选择与组合,使其能够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旅游,实现“张扬个性、亲近自然、放松身心”,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其自主行为;整合旅游资源,促进旅游信息化发展,集成旅游者的信息,准确地了解其行为、兴趣、偏好,推出适应不同旅游者需求的特色服务,提升旅游电子商务个性化服务的能力。

4.2完善旅游电子商务网站建设及企业整合

发展旅游电子商务必须完善旅游电子商务网站建设,对旅游企业进行整合。从完善旅游电子商务网建设来看,应将其服务内容和商务平台进行有效集成,充分发挥旅游电子商务网站在开展信息服务方面的优势,使其真正进入“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的实用阶段;建立和完善包括旅馆预定系统、旅游线路动态信息网、旅游管理系统、旅游咨询、车船票预定、信息反馈等内容的旅游信息体系,确保信息全面、及时、准确及动态更新;深入了解旅游者需求,不断丰富网站内容和表现形式,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服务,增强其吸引力;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和相关设备,加强网站维护,重视信息反馈,改进服务。从企业整合来看,应以资本为纽带,通过市场手段对传统旅游企业与新兴旅游网站进行整合,推进二者战略 资产重组,实现资源的优化组合,提升旅游企业数字化管理和网络化经营水平,推动旅游电子商务的集团化经营;建立中小型旅游电子商务联盟,实现联盟内部标准化管理与信息资源共享,以统一的品牌、统一的价格、统一的承诺为旅游者提供服务,以扩大经营范围、创建旅游品牌、打破地域限制;通过各区域旅游产业链的有机整合,构成既灵活又彼此互利的网络营销系统,推动区域旅游合作,从而实现优势互补。

4.3强化旅游电子商务安全和信用体系建设

安全性和信用问题是当前影响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的两个重要因素,要促进旅游电子商务发展,必须强化旅游电子商务安全和信用体系建设。为此,要强化旅游电子商务安全管理,通过完善旅游电子商务法律法规及政策,依法严厉打击利用旅游电子商务交易进行欺诈、欺骗、滥用旅游者个人资料的行为,规范旅游电子商务交易行为;加强电子商务安全技术的研究和应用,通过防火墙和病毒防范技术、数据加密技术、数字签名技术、数字时间戳技术和认证技术等手段来防止信息被黑客恶意修改,保障旅游者的隐私权和财产安全;提高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整体素质,提升企业的日常管理水平,从内部消除网络安全隐患,保护旅游消费者合法权益;加强网络安全宣传教育,提高旅游者网络安全意识。要加强旅游电子商务信用体系建设,对从事旅游电子商务的有关企业进行信用评估,促进其加强诚信建设和自律;建立失信惩戒机制,通过对旅游电子商务失信行为的惩罚,使其得不偿失而自觉遵守有关规定、规范自身行为;加强全民诚信教育和网络道德宣传,增强公民诚信观念,营造社会诚信大环境,解决旅游电子商务诚信缺失问题,为其发展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

4.4加快复合型旅游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

旅游电子商务是旅游与电子商务的整合,只有具有旅游业务、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经营管理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才能将旅游的经营管理与电子商务技术手段、应用功能和模式有机结合起来。因此,要加快旅游电子商务发展,必须加快复合型旅游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努力提高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各级旅游管理部门和旅游企业要转变观念,顺应时代要求,组织从业人员学习旅游电子商务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提升其旅游电子商务技能,造就一支既熟悉旅游业务又懂信息技术的专业队伍;高等院校要结合实际,积极与旅游企业开展合作,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设与旅游电子商务相关的专业或者课程,加快培养旅游电子商务复合型人才的步伐。此外,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积极引进外部优秀人才、鼓励内部人才的成长。

总之,旅游业作为全球最大的产业,也作为适合电子商务应用的典型产业,已成为了全球电子商务重要的应用领域之一。虽然这一新兴产业在我国起步较晚,尚处于探索阶段,存在诸多问题,但我们一定要迎接挑战,顺应这种旅游经济活动的新态势,必将给我国旅游业带来新的发展契机。

结论

旅游电子商务的兴起,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外出旅游的人们不必再为没有时间去旅行社咨询报名而烦恼,人们可以通过旅游电子商务在家用互联网轻松办好这些事情。当然,电子商务作为一个新兴的行业,它的发展既面临着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挑战,要想得到长足有效的发展,那就需要旅游行业中的各个企业积极抓住机遇,积极创新,加大科研开发力度,一改传统的发展观念,突破传统发展方式的束缚,相信随着时间的脚步,旅游电子商务一定会成为旅游业中的主流方式,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加便捷的服务,促进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杨路明,巫宁.现代旅游电子商务教程(第二版)2006,电子商务出版社,(195)[2]巫宁,杨路明.旅游电子商务教程[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4,53. [3]阎赞.中国旅游电子商务现状浅析与思考[J].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2009(4):27-28. [4]冉祥云.电子商务在旅行社业务中的应用[J].中国电子商务2008(12)[5]艾瑞网.2013Q3中国在线旅游市场交易规模585.6亿元.http://ec.iresearch.cn/reservation/20131105/217810.shtml, 2013-11-5.[6]李丹.移动旅游电子商务应用现状SWOT分析[J].中国电子商务,2013(24)[7]唐若璘.我国旅游电子商务现存问题及对策研究[J].魅力中国,2013(22)[8]徐蓉艳.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及制约因素探究[J].企业导报,2014(2)

[9]郑丽.我国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及其关键制约因素分析[J].中国商贸,2012(1)[10]王爱芳.浅谈我国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J].中国电子商务,2009(19)[11]谭建强.我国旅游电子商务企业的商业模式探讨[J].中国电子商务,2010(2)[12]邢春梅.旅游电子商务的现状及其发展方向研究[J].魅力中国,2014(7)[13]王钟庄.我国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中国商贸,2013(8)[14]廖燕凌.基于互联网的我国旅游业竞争策略研究[J].中国电子商务,2014(4)[15]马卫,李俊楼移动互联网时代旅游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思考[J].中国商贸,2009(3)[16]齐新.我国旅游业如何实施电子商务[J].中国商贸,2013(23)[17]杨莉.旅游移动商务服务平构建模式研究[J].中国电子商务,2013(1)

[18]张跃文,郭瑞涛.价值链角度的旅游电子商务发展过程浅析[J].中国商贸,2014(22)[19]梁方方,江金波.基于电子商务的中国旅游产业的创新发展探析[J].中国电子商务,2013(21)

[20]王乐鹏,王颖.基于SNS机制发展旅游电子商务的途径研究[J].中国电子商务,2014(2)

[21]李俊楼,马卫.我国旅游业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策略分析[J].中国电子商务,2011(2)

第五篇:我国数字化教育资源现状及发展策略

我国数字化教育资源现状及发展策略

于阅读被公众chen19870631藏2009-04-23数:转

285藏: 公

举报转藏到我的图书馆 推荐给朋友

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是开展信息化、网络化教育的基础,也是当前教育改革与素质教育的要求。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推进教育信息化,实现教育现代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国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存在总体缺乏、优质资源匮乏、分布不均、重复建设、标准化程度低、整合与共享难度大等问题。唯有建立合理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发展策略,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发挥其最大效益,服务于教育信息化建设。

数字化教育资源有两个要素构成:数字化硬件教育资源和数字化软件教育资源。所谓数字化硬件教育资源是指教育中所使用的计算机、投影仪、视频展台、数码照相机、数码摄像机等数字化设备。数字化软件教育资源是指教育所使用的软件、课件、视频、音频、网络课程、软件标准、数字化期刊数据库等。数字化教育资源是指教育中所使用的软、硬件教育资源。

一、我国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现状

随着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各国政府都极其重视教育信息化建设。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关键所在,在教育信息化进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自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开始了教育信息化建设,在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经过20多年,我国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与教育信息化发展不相适应的现象。

1.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建设,十五期间成立了以教育部部长周济为组长的“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该小组主要负责组织协调全国教育信息化发展与管理方面的重大问题,确立了教育信息化在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龙头地位。2006年10月成立了以教育部科技司司长谢焕忠为主任的“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工作办公室”,该办公室主要负责统一规划各级各类教育信息化共性问题,研究制定宏观规划和相关政策,推进教育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建设、资源整合共享、网络安全保障、标准化、信息技术研发与应用,重大项目审批与管理。[1]该办公室的成立标志着教育部试图改变教育信息化建设分散管理、统筹无力的困难局面,对规范我国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有利于促进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2007年6月16日,在由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中国教育信息化杂志社承办的“2007中国教育信息化创新与发展论坛暨中国教育信息化

理事会年会”上,教育部科技司信息化处冯吉兵做的报告——“中国教育信息化现状与发展”[2]对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状况进行了总结。以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为基础的现代远程教育传输网络已经初步形成。我国超过90%的高校,约6%的中小学(38000多所),约35%的中职学校(近6000所)学校的校园网络设施较为完备。我国第一个下一代互联网CERNET2主干网建成开通,中国教育科研网格(ChinaGrid)取得重大进展,为教育信息化的长远发展打下基础。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始建于1994年,是世界上最大的学术网。该网络总容量为800G,有38个主节点,主干网速率达到2.5-10G,接入能力为1-10G,总长2万多公里,连接了31个省的200多个城市。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正式运行于2000年10月,该网是交互式远程教育服务网。卫星覆盖全国,共播出8套数字电视、8套数字音频广播、25套IP广播,主要播出教育政务、西部扶贫、电大远程教育、基础教育同步课堂等各种教育信息,接收人数超过了200万。2004年12月,CERNET2主干网开通。2006年9月,通过技术鉴定,为教育信息化创新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该网是世界上最大的IPv6互联网主干网,以1-10G高速IPv6方式接入服务,目前有25个核心节点,已经连接了20个主要城市的近百所高校。总体技术世界领先,部分技术属国际首创。2003年筹建了中国教育科研网格,2006年7月通过技术鉴定。该网整合了20所重点高校的计算、信息、存储等资源,聚合计算能力达到15万亿次,存储能力为150TB,部署了生物信息学、图像处理、远程教育、流体力学、海量信息处理五大特色网格应用,形成了资源共享、配置灵活、跨学科、跨地域的高效网格环境,成为服务于教育、科研的大平台。该系统总体涉及和关键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我国数字化教育资源硬件建设已经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我国在数字化软件教育资源建设方面也取得了一些令人振奋的成就。我国开发了基础教育资源库、高等教育精品课程资源库、国家职业教育资源库、职业教育资源建设基地等各级各类教育资源,形成了一批优秀资源共享系统(如中国大学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高校精品课程等),初步形成了资源整合的有效机制(如重点学科信息服务体系、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大型仪器设备资源共享系统等)。

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应用已经初见成效。在远程教育与培训方面,建成了全国高校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单位68所,启动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百亿工程),建成了全国职业学校远程评估信息系统。在我国,基于互联网的非学历职业教育和培训已经初具规模。

视频会议、网上合作研究、网上阅卷、网上招生录取、网上就业服务、网络联合办学等一些应用系统发挥了网络的优越性,提高了工作效率。此外,我国基本建成了教育系统办公信息网,初步实现了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政务信息交换,建成了一大批功能强、特色突出的专业网站(教育涉外监管信息网、高等教育学历认证网等)。

我国教育信息技术标准化建设成绩显著,主要表现在:组建了“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教育技术分技术委员会(CELTSC)”,构筑了

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标准体系,推出了40余项标准,启动了标准化测评认证工作,为异构系统的互联互通和资源整合共享提供了可能。标准是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的依据,使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建设有法可依。

2.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方面缺乏有力的理论指导,管理体制不顺,造成了很多低水平、重复性建设。

(2)建设数字化教育资源,发展教育信息化需要大量的资金保障,在资金投入方面总体不足,且存在区域不均衡的特点。

(3)基础设施建设尚不完善,不能满足各级各类教育发展的需要。

(4)数字化教育资源总体缺乏,尤其缺少优质资源。

(5)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方面存在重复性建设,标准化低,整合与共享难等问题。

(6)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应用水平有待提高。数字化教育资源应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它的经济效益。

(7)信息化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与信息化社会的发展不相适应。

(8)数字化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发展不平衡。数字鸿沟明显存在,区域、城乡之间存在很大差距。

(9)此外还有不少人,没有认识到建设数字化教育资源的重要性。化,实施校校通工程中,国家和个人投入了相当多的资金。

3.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的三种倾向

(1)“赶时髦,崇洋媚外”倾向

计算机、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教学平台、视频编辑系统等软硬件频繁更新,一旦有新的产品问世,马上就会跃跃欲试,唯恐落后。例如,在学校经常是用上万的投影机、视频展台在做几百元钱的幻灯机、投影器能做的工作。学校的影视中心配置的摄像机、非线性编辑系统是最新的产品,甚至比省电视台的都好。此外还存在崇洋媚外的倾向。总是认为国外发达国家的硬件和软件都比我们国家的好。计算机要买进口的,杀毒软件要买美国诺顿,摄像机要买日本的。这种“赶时髦,崇洋媚外”的做法无疑浪费了大量的资金,在建设资金有限的情况之下,确实是可惜之举。

(2)“追求软、硬件数量”倾向

无论大学,还是中小学在介绍学校时都会提到我校拥有多少台计算机,拥有多少个多媒体教室,多少教室配备“四机一幕”(计算机、投影机、电视机、录音机、屏幕),拥有多少教学软件等一些话语。特别是中小学,外来参观学习的人总要被带着参观一下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似乎谁的设备好,谁的教学质量就高,谁的就是成功实现了教育改革的素质教育。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包括数字化硬件资源和数字化软件资源建设,但是在建设硬件和软件的同时必须重视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和师生信息素养的提高。这种过分强调软、硬件数量的做法,无疑消弱了对信息化人才培养、资源建设的维护和应用等一些问题。

(3)“求投入,不求效益”的倾向

在推进教育信息化过程中,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国家启动的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投入的资金号称“百亿”。网上经常可以见到这样的信息:“某县计划投入6000万资金,进行信息化建设”、“某市投入逾亿元资金,以完善农村教育信息化装备”、“投入20亿元,上海校校通工程基本竣工”、“2005年,辽宁用于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资金共计1.87亿元。2006年又投资1.09亿元保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二期工程顺利实施”等。但是确很少见到关于“建设教育信息化工程”和“实施校校通工程”的成本效益的研究。一时间,好像是投入的资金越多,取得的效益越大。在推进教育信息化,实施校校通工程中,国家和个人投入了相当多的资金。然而在有的地方,花费重金购置的这些数字化教育资源,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造成了严重的浪费。我们在增加投入的同时,必须考虑投入的成本效益。要以最小的经济投入,获取最优的效益。

二、数字化教育资源发展策略

我国在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是令人注目的,但是也存在上述所说的一些问题。为了避免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中不协调因素出现,当务之急应从以下方面考虑发展我国的数字化教育资源。

1.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提高思想认识

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为指导,构建学习型社会、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发展需求为动力。坚持“统筹规划、资源共享、深化应用、分布推进、重点突破”的原则,积极建设数字化教育资源,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是基础,标准建设是保障,资源共享是核心,应用是目的。政府必须对我国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加强引导,合理规划,努力提高对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的认识。

2.加强研究,以理论指导实践

目前关于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的理论发展水平与实践不相适应,也就是说,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缺少有利的理论指导,导致了一些重复性建设、不合理建设,造成了严重的浪费。有必要加强数字化教育资源的理论研究,特别是宏观规划、建设标准、共享机制、优质资源建设、均衡发展、成本效益方面的研究

3.走合适、实用数字化教育资源发展之路

此处的“合适”,指的是适合我国国情,适合本单位的经济情况,合理建设数字化教育资源。不要盲目跟风,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合适”还有一层含义,则是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中务必做到“尊重知识产权,符合伦理道德”。这是对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的一个比较特殊的要求。“实用”指的是教育教学实践中必需的、优质的、物美价廉的数字化教育资源。

下载论文--我国汽车行业信息化现状及发展策略DOC-6P.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文--我国汽车行业信息化现状及发展策略DOC-6P..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国汽车行业电子商务发展研究(电子商务论文)(共5篇)

    汽车行业本身的特点和国际形势决定了电子商务是我国汽车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基于供应链的电子商务模式是汽车行业电子商务的理想模式,它能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网......

    我国中小型物流企业的发展现状及策略

    我国中小型物流企业的发展现状及策略 ------以合肥徽骆驼物流有限责任公司为例 摘要;本文针对合肥中小型物流企业进行研究,主要从企业现状、企业环境和未来发展等三方面展开。......

    我国数字化教育资源现状及发展策略(模版)

    我国数字化教育资源现状及发展策略 2008-07-26 22:45:45 摘要: 数字化教育资源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关键,建设好数字化教育资源对于推进教育信息化,实现教育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

    浅谈我国农林经济管理的发展现状及发展策略

    浅谈我国农林经济管理的发展现状及发展策略 【摘 要】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数的四成多,农村的经济来源离不开农林牧副渔的发展,近几年国家为了实现两个一百年梦想......

    我国汽车行业对外贸易发展现状(推荐)

    我国汽车行业对外贸易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专业:电子商务082201H 姓名:解碧茹学号:***2年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第一年。从总体上和长远看,加入世贸组织对促......

    水泥现状及发展策略

    水泥行业现状及发展 策略 执笔人:李季阳 一、中国水泥行业现状 1、水泥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水泥是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基础原材料,目前国内外尚无一种材料可以替代它的地位......

    我国农业信息化的现状及发展思路范文合集

    我国农业信息化的现状及发展思路 发布时间:2011-8-21信息来源:世界经理人网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为农业科技革命和农业发展带来了契机。目前,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农业信息技术应用......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业务的现状及发展策略[大全]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业务的现状及发展策略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业务的现状及发展策略 内容摘要个人理财业务目前在国内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各家银行已普遍认识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