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生活性,彰显品德与生活课程的生命活力 文档

时间:2019-05-14 11:33: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把握生活性,彰显品德与生活课程的生命活力 文档》,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把握生活性,彰显品德与生活课程的生命活力 文档》。

第一篇:把握生活性,彰显品德与生活课程的生命活力 文档

把握生活性,彰显品德与生活课程的生命活力

内容摘要

品德教育面对的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是人心,而不是抽象的概念化的人、冷冰冰的理性;它彰显的是人的向善之心,它展示的是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美丽人生的追求。因此,品德教育充满了鲜活的人性光辉。而低年级阶段是儿童品德、智力、生活能力等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对低龄儿童的品德教育,不能仅局限于空洞条文说教,必须回归丰富多彩的生活;以密切联系生活的活动为载体,促进儿童发展。

关键词

回归生活;活动体验;促进发展

南京师范大学鲁洁教授曾说:道德教育要成为最有魅力的教育。这并非是毫无根据的胡说。说德育最具魅力,其主要根据就在于:德育(与智育不同)面对的是人而不是物,即使是物,我们也要显示它背后的人,显示它和人的关系;德育面对的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是人心,而不是抽象的概念化的人、冷冰冰的理性;德育彰显的是人的向善之心,它展示的是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美丽人生的追求。世间还有什么比这些更有魅力?问题在于以往的德育往往背离了人自身、背离了人心、背离了人的向善之心,它向人宣讲的是抽象的概念、空洞的道理,它要人做到的往往是不可企及的要求,它规定人去遵守的是一大堆违反身心发展的规训……德育因此而变得面目可憎。

作为实施德育的主要渠道:“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这两门主要

德育课程同样要避免抽象的概念、空洞的道理说教,要让它鲜活起来,彰显人性的光辉。

从品德与生活课程性质我们可以看到:品德与生活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生活性是这门课程的基本特征。课标是这样描述的:“本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作者拟从以下几方面来谈谈这门课程的生活性问题。

一、品德与生活的关系

杜威告诉我们:生活是人利用环境不断更新自己的历程。这主要说明人为了自己的发展,不可缺少地与环境要发生关系的问题。这里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而品德是个体社会行为的内在调节机制,是思想品质的总称、是合乎社会规范要求的稳定的心理特性,又称为品性或德性。这里的社会规范要求也是指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社会规范要求。我们说品德与生活的关系是:品德是生活的品德。因为品德作为个体精神生活的灵魂,是人的主体性的核心。品德的实质是交往经验结构,集中体现在个体对人、对事、对己的社会交往之中。其二,从道德发生的角度来看。第一,道德源于人对规则的尊重,是一种规则体系,所有道德的实质都要在人所学会的那种对于规则的尊重中去求得。如在原始社会,人们为了生活的安全和和谐,人与人之间相互履行的一些承诺和规则就是最初的道德。所以,教会儿童对规则的尊重与遵循是

道德的体现,也是道德学习的开始,而规则是存在于生活、社会之中的,(因而道德是生活的品德),因而道德是在生活中学习和发展起来的。而道德是学生个体品德形成的基础。因此,我们说品德是生活的品德,不是空洞的概念。

二、生活是品德课程的源泉

低年级阶段是儿童品德、智力、生活能力等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对低龄儿童的品德教育,不能仅囿于空洞条文说教,必须源于丰富多彩的生活。

第一,教学资源来源于生活。

首先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教材,就是以学生生活逻辑为线索来编排的,体现了现实性原则。纵观教材内容,从认识校园到结交朋友,从上学常规到认识自己和小伙伴,从关爱家人到认识自然,都向儿童展现了自身生活真实的一面。因此,引导学生分析理解教材的过程,就是认识生活、理解生活的过程。例如,一年级上册的第一课《我上学了》,教材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开学的第一天,你高兴吗?为什么?你们的校园有哪些设施?说说它们的作用。现在的生活与上学前一样吗?等等这些问题对低龄儿童认识周围生活、理解周围世界都很容易和富有生活情趣。其次,我们的教学资源很多来自学生生活中的材料,比如,教材中留有大量的空白,让学生去填写、画等。《新朋友、新伙伴》一课中,让学生去画自己班里的新朋友、新伙伴,然后让这个新伙伴签名。还有《过新年》一课中,让学生自己做贺卡,送给自己要祝福的人,这些就是来自学生自己生活中的资源,很有生活情趣。

其次,我们在教学中开发的教学资源,更是来源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材料。甚至有的来源于我们的课堂教学中。

第二,教学目标源于生活

1.知识目标源于生活

教材是按照学生生活逻辑为线索来编排的,当学生因生活中某些现象变化而引起他关注的时候,我们恰等地进行相关的知识教育,让知识教育与学生生活紧紧相连。比如: 在十月一日左右,我们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一些生活现象与以往不同。如插国旗,办板报、搞庆祝等,而引起他们思考:为什么学校要安排这些活动?结合生活中的这些生活现象,让学生去探索为什么?从而可以得到我们课程教学中的内容和目标:《我们的国庆节》。让学生认识国庆节,知道十月一日是国庆节,五星红旗是我们的国旗等这些知识目标。我们的教材也把相关的教学内容刚好安排在这个时候。教材安排《过新年》也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因此我们说:品德课程的知识目标来源于生活。

2.情感目标源于生活。

儿童情感的本源在哪里?答案很明显,在生活中。二年级的《秋天在哪里》,内容是这样安排的:第一步,找秋天,分享找秋天的快乐和找回来的事物,分享不同人找到的不同地方的不同秋天。第二步,留秋天,拼图画画、唱歌等游戏,用秋天的种子、叶子、花、枝、或图片等拼出各种图形,拼出各种的秋天的景色。第三步,讲秋天,讲在秋天里的故事。所有这些环节,我们仅仅是让孩子们去玩吗?不是的,必须让孩子带着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去看,动脑筋去想,在对生活的观察中,产生审

美情感,从而热爱生活、赞美生活。在快乐的游戏中,儿童不仅认识了秋天的一些事物,还从另一奇特的角度来展现美丽的秋色,这对儿童来说也是一种独辟蹊径的发现,原来我们也可以用这种方式来赞美秋天啊!这比发一声“啊,美丽的秋天”的感叹,更形象、更具体,更令儿童印象深刻。秋天这一事物的存在,给学生提供了热爱自然和热爱美的情感体验平台,这里的情感目标,不是在我们抽象的空洞的说教概念中产生、达成的,而是学生在,“找”、“留”、“讲”的生活体验中,感悟、找到达成的。所以我们说情感目标也是远源泉生活。

同样,学生的价值观也源于生活。如:学生怎样看待生活?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些问题是我们这个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不能只通过教师讲解或告诉学生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就能解决的问题,而是学生要通过在生活中去发现、去思考、去实践才逐渐明白自己该做什么?怎么样与他人相处、怎么样与环境共生。这恰恰是我们品德课程核心问题。而这些问题的本身就是来自我们的现实生活。是我们每个人在生活的时候必须面对而不可逃避的问题。因此我们说,价值观也源于生活。该怎样看待生活呢?这是一个对小学生来说比较难的问题,对儿童的教育怎样达到这样的高度,我们的课程标准和教材也有恰当的安排。二年级上册就安排了这样一组课题《我们班里故事多》、《学做小雄鹰》、《你也棒,我也棒》、《做个快乐鸟》从正确了解自己该怎样与他人相处,到自己做一个什么样的人,从互相友爱、帮助,爱惜书本文具,到要做一个勇敢、快乐、自信的人,都浅显易懂。向儿童展示了真实的生活,从生活小事来引导儿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在教学中,我们把目标也可以分为:预设目标和生成目标。预设目标我们往往要根据学生中的问题来设计,而这问题就来自学生的生活,比如:〈我会好好吃〉,有的老师提前打电话了解学生的生活中吃饭有哪里毛病,如:吃饭拖拉、挑食等,然后上课的时候将该生的这些问题变成活动,让学生体验讨论。从而解决问题,达到目标。有的目标直接是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表现出来的问题,教师有效抓住,变成目标,加以解决。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目标也源于生活。

三、以儿童熟悉的生活为活动载体

本课程的教学对象是低年级儿童,其思维习惯以形象思维为主,无论教材的内容还是我们自己开发的课程资源都要以儿童熟悉的生活为活动的载体。儿童熟悉的生活是儿童开展活动的基础。我们说已有的经验能使活动者在活动中感到自信,感到亲切,能更深入、更投入地参与活动。同时,也是从已知到未知的基础。因此,我们开展活动也是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去寻找活动的因素。

翻开品德与生活课本,立即就会被其丰富的活动、七彩的图片所吸引,其实这些都是学生非常熟悉的生活场景的浓缩。一年级:《课间十分钟》中各种活动和问题,第三单元 《我的一天》中的每个活动,以及〈欢欢喜喜过春节〉等每一个问题或活动都是学生非常熟悉的生活中的活动或问题。

四、回归生活的教学策略

(一)依标用本,明确教学目标

1.正确理解课标要求,确定教学的基本目标

新的小学品德课程标准从国家和社会对儿童品德的基本要求与儿童个体健康发展的要求两者有机结合的高度,对小学品德教育的目标与内容作出了基本规定,品德教师必须深入学习和理解有关内容。例如: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在“内容要求”中明确规定,学生通过学习能“适应并喜欢学校生活”、“在学校里情绪安定,心情愉快”、“熟悉学校环境,能利用学校中的设施解决自己的问题”,这一内容要求体现了低年级儿童“健康安全地生活”的学习目标。教师明确了这一目标,即能在低年级教学中自觉、灵活地实现这一目标,克服品德教育中存在的一些误区,如有的教师认为品德教育回归生活就是想怎么教就怎么教,不需要计划、不需要设定目标;有的教师认为学生发生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用班队活动取代品德课堂教学;有的教师至今没学过没看过课程标准,对品德课程不知所以然,等等

2.钻研教材,把握教学的基本出发点

教材来看,从选题到内容都很注重体现课程标准的目标和内容要求,同时教材中还提供了大量的生活案例,从儿童常见的道德问题中筛选了具有典型性的素材,创设了具有儿童特点的教育情景和活动形式,给教师的教学提供了必要的话题和教学思路。教师要正确理解教材,包括对教材编者的意图、教材中的图例、留白、生活事例、情景对话等各自的意义和作用都要有全面而准确的认识,仔细分析和研究教材是怎样体现课程目标的,层层剖析各级目标,弄明白一学期、每个单元、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分别都是什么。通过钻研教材,教师才能准确地把握好一学期品德教育的基点,定位好教学的出发点。另一方面,教师还要认识到,由于教材只是教学的一个范例,内容相对固定,但是学生个体具有特殊性,教学活动具有生成性,需要教师能够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学会“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二)联系学生实际,找到课程资源与学生生活的结合点

儿童的生活经验是品德课程的基础,他们品德的形成植根于自身真实的生活世界。品德教师平时应关注儿童日常生活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从中去捕捉、提取和开发品德课程的教学资源,寻找教材与儿童已有生活经验、能力和水平的结合点,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平安回家》就需要教师联系本地、本班的实际,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教师要判断教材所选取的教学事件与本地区、本校、本班的具体情况哪些相符,哪些不相符;哪些教材资源可以直接应用于教学,哪些教材所提供的活动案例不符合本班学生实际,需要重组、替换、重新开发等等。

(三)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儿童体验和感悟

品德课程标准指出:“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因此,良好品德的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之中而非生活之外进行。”

品德课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应该是儿童所熟悉、所喜欢的活动,是在儿童生活中找得到的“生活事件”或“生活场景”。教师通过密切联系儿童生活,以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引领儿童在模拟真实生活的氛围中,经历道德难题,引发他们的探索欲望,让他们在体验、感悟生活的

过程中,自主建构合理的道德认知结构。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再现生活的教学活动,儿童的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价值判断得到培养,学会生活,学习做人。

华东师范大学黄向阳博士把品德课教学活动情景的创设分为了三种类型,对我们品德课老师教学是一个很好的借鉴。第一种:现实的生活活动。这种活动的体验度高,操作难度大一些。第二种:模拟活动。较前者体验度差一些,但操作容易一些。第三种:虚构活动。体验度差,操作很容易。

(四)拓展教学活动

第一,有针对性地引导。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有意义的学习活动时,需要观察学生真实的表现,体察学生真实的感受,并给予引导性的评价,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生体验情感、感悟生活、改善行为的过程

第二,课后评价促进。发展性评价可以加强课程与儿童生活的联系,促进良好品德的内化。其实课后给学生以鼓励评价,会很好地促进学生发展。

第三,布置适当的课后作业。对品德课程而言,课堂教学活动绝不是课程的全部,良好品德的形成也绝不是在课堂上能够完成的。品德教师在课后要对学生的思想、行为有要求、有督促、有检查,加强对学生思想、情感、行为变化的指导和检查。教师在课后可以适当地布置一些实践性、体验性的作业,让儿童在生活中进一步内化道德认知,建构良好品德。

五、促使学生生活性的发展

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学会做人是本课程的核心价值观。教会学生愉快地生活、健康地生活、有创意地生活,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是根本,也是我们课程努力追求的目标和归宿。

(一)了解社会生活知识,强化生活中道德认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在个体发育的不同阶段,其认知水平呈现出阶段性、层次性的特点,学龄儿童认知发展的特点是:根据具体事例来进行推理思考,即所谓具体形象思维。他们尚不能用抽象的逻辑推理方法去思考和解决问题,其思维活动和思维过程不能脱离具体体验。基于这种认识,要发展学生的道德认知,就不能光凭经验,必须设计一些活动让学生“做中学”。比如在教《看我多精神》一课时,课前教师搜集“清晨,站在校门口的值日生”、“在阅览室看书”、“在电视中播音”、“升旗手的行走”、“解放军叔叔的行走”等情境,在课堂中利用多媒体回放生活中坐、立、走的图片,引导他们热爱不同职业,认识到在不同的场合对坐、立、走的姿势也有不同的要求,感受到生活丰富多彩。坐、立、走的姿势会因时、因地而变化,但有一点却是肯定的,必须有饱满的精神。

(二)培养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的道德情感。有了丰富的道德认知和社会生活常识还远远不够,学生要有良好的道德情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内心的情感体验才能催化道德行为的养成。比如:《欢欢喜喜过春节》中,我们知道与长辈一起吃饭的一些礼节或者说一些餐桌礼仪这些生活常识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体验到春节的快乐,对长辈的尊敬,对生活的热爱。

(三)发展道德行为,增强社会生活能力。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增强学生的社会生活能力是品德课的重要目的。低龄儿童所受心理和生理发展水平的限制,社会生活能力很有限,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将学生融于生活中实践,以提高他们的社会生活能力。例如教一年级上册《平安回家》一课时,通过多种情景模拟,让学生首先学会辨别回家途中存在哪些危险因素。比如:随便跟陌生人走,过公路不走人行横道线,农村的孩子随意下河游泳,或在雨天放学回家过小桥等。然后让学生在活动或生活中学会避免这些危险的方法。

总之,《品德与生活》教学必须回归儿童的世界,回归生活的世界,回归现实的世界。当然回归生活不等于照搬现实生活,来源于生活要高于生活,对学生的未知生活给予适当的引导。一句话:只有把握了生活性,品德与生活课程才会彰显生命的活力。

第二篇: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凸现生活性特点的策略论文

论文摘要:生活是一切的源泉,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注重教育回归生活,让学生在实际的生活中感受、体验,总结社会原理,进而丰富、充实自我,提升自我素养。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应结合新课改,在教学过程中凸现生活性特点,借以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而诱发学生在生活中感悟品德教育。

论文关键词:小学品德与生活生活性策略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规定: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是以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为核心,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的课程。在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一下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凸现生活性特点的策略,以供同仁参考。

一、教学内容以生活背景为主

随着素质教育的普及,新课改的实施,小学品德与生活教材内容大都以生活为题材,以实际案例来引导学生感受、领取其道德观念,进而来诱发自身情感的产生,约束自己的行为,形成自身的品德、观念。因此,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将教材硬性的东西转化为学生生活中所熟悉的事件,将生活与教材相衔接,帮助学生加深对品德课程的理解和认知,进而丰富学生内在精神的需求。

二、以学生生活背景搭建教学情境

小学生年龄较小,容易受环境的影响,其原因主要在于他们的思维还处于以形象为主要形式的思维环节,脑海中抽象的道理、原则和概念较为缺乏,作为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以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来搭建教学情境,借以让学生从实际的生活中真正体会、了解品德规则等。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一些具有童心、乐趣的生活情境为背景,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样一来学生的积极性就会被调动起来,进而产生一定的情感体验,有助于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

三、以学生生活设计教学活动

活动是小学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内容,尤其品德与生活教学中有许多实践性的活动与学生发展都息息相关,作为教师必须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的实际情况来设计不同的、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富有道德观念的活动,借以让学生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增强对思想品德教育的认知。因此,教师要以学生生活实际来设计教学活动,进而帮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我,最终形成一定的道德观念和信仰。

总之,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应凸现其生活性特点,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体验、感悟道德教育,从而形成主动意识,最终将外化教育转化成为学生固定的道德观念,实现在生活中发展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邬冬星.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回归小学生生活的教学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2006(9).

第三篇:小学品德论文: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的生活性

小学品德与社会论文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的生活性

【摘要】《品德与社会》大多都是图片和文字相结合,对于小学生来讲,应该是浅显易懂的,但是教师却只顾照本宣科,其真正的教育目的远远被忽视。《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品社课应该生活化。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热情;开展多彩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巧引生活资源,激发学生情感,才能很好地体现课堂教学中的生活性的教学理念。

【关键词】生活性

课堂教学

生活情境

多彩活动

生活资源

现在的品德与社会课堂往往是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很难以学生为中心。只是一味地强调对品质道德的灌输,而忽视了学生的自由自学的活动,远离了学生的现实生活。《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 “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是课程的追求。”因此,我们要注重教材与生活的结合,要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使活动内容贴近儿童生活,让学生在更多的生活体验中,形成自己独有的感受和体验。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热情。

新课标指出:“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这足以说明,教育和生活离不开。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的理念,就是让我们老师能够带领学生回归生活。我们以往的教学往往仅局限于书本,有的甚至让学生读一遍内容,自己看一遍,课就上完了。根本没有和丰富多彩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拉开了书本内容与学生的距离,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没有了。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有效的生活情境非常重要。只有创设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生活化情境,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上《我家的故事》这一节课时,我出示了我们班几位学生的家庭照片和生活照,边播放边解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每个家庭都有许多的故事,每个家庭每天都在发生着不同的故事。很多同学的眼球被熟悉的脸庞一下子吸引过来了,在这节课中,看到这几位同学被展示出来,其他同学都跃跃欲试,积极讲述自己的故事。有人说到:“前几天晚上,我闻到老爸身上很臭,仔细一闻,原来是香烟味。我就跟老爸说,老爸,今天我听说了一件事,讲给你听好不好?有一个家很奇怪,全家人都得癌症了,就他家的爸爸没得癌症。你说奇怪不奇怪?我爸就问,那有没有说什么原因?我就说有啊。原来他家的爸爸抽烟,其他人都不抽烟,但是其他人都是二手烟闻多了,才会得癌症,所以,二手烟比一手烟更毒!我们教室的黑板上也是这么说的,二手烟对小孩的危害最大。老爸,为了我的健康,全家人的幸福,请你戒烟好不好?我是威逼加利诱地让我爸答应了。现在家里已经闻不到香烟味了。”

可见,适宜的教学情境是上好一节品德与社会课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师要根据学生特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此,品德课不再 小学品德与社会论文

无聊,不再无话可说,不再一成不变。让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生活、学习,在潜移默化中培养道德品质。

二、开展多彩活动,激发学生兴趣

新课标指出:“课程要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发展儿童的内心世界和主题人格,体现以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因此,教师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要学生通过活动,使自己亲身体验、亲手实践,从而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1、编排文艺节目。

把具有情节性、便于表演的教材内容变成故事、小品等形式,组织学生进行表演,学生看后产生浓厚的兴趣,原来不愿意表演的、害怕表演的人,之后都争着要表现。这种方式不仅能达到明白事理的目的,在表演的过程中,学生也从中得到了一些经验,从而锻炼了自己的能力。

2、讲述故事、巧编童谣。

这种方法对低年级的学生较为适用。例如,在教完《假期安全真重要》后,我就出示了这样一首儿歌:“暑假过好每一天,安全第一挂嘴边。不下河,不遛弯,马路中间不能窜。不玩火,不玩电,不能用手触电扇。勤洗手,勤洗脸,预防疾病不传染。变质食物不能沾,冷饮不要吃太贪。电视不能超时看,保护视力是关键。电脑游戏别贪恋,上了瘾不好办。天天学习一点点,身体每天要锻炼。以上几条要记全,平安健康乐无限。”

此外,还要运用多种形式让儿歌变得有趣、生动。在学生熟读的基础上,采用拍手、男生女生比赛读、唱歌等方式念儿歌,他们的积极性一下子就调动起来了。

3、开展实践性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指出:“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这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1)采访式。

例如,教学四年级下册《交通连四方》这一课时,我先布置学生回家采访爷爷、奶奶,或者爸爸妈妈了解家乡的交通。在这之前,我先让孩子看新闻,看看记者是怎么采访的。将采访的几个要点都记下来,然后回家对着镜子模拟。除此之外,还要先列出想要问的问题,以防到时候忘记。有些同学真的很用心,排练到很晚,还让爸爸妈妈帮忙看看。在上课伊始,我先播放现在各种各样的交通方式:汽车、火车、轮船、飞机、悬浮列车、地铁等。了解温岭的各种交通方式:汽车、火车。交通网络有跌路网、一级公路网、高速公路网。然后让学生说说自己了解的家乡交通变化,孩子们已经准备地很充分了,结果很快说出自己的了解与体会,从而使学生知道交通条件的改善对人们生活所产生的影响,也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2)体验式。

例如,教学四年级上册《温馨一家人》的第四课《我也会当家》时,在前几课的铺垫下,他们感受到了父母的辛苦。有学生在日记中写到:“爸爸妈妈去上班了,只剩下我一个人,他们那么辛苦,我就做点事帮帮他。爸爸妈妈每天早上都很匆忙,忙得连被子都来不及叠。好,那就先叠被子吧!被子可真重、真大。费了我九牛二虎之力才将它叠好,爸爸妈妈回来肯定会表扬我的。接下来就开始打扫房间吧。家里的房间就属我的房间最乱,就先整理自己 小学品德与社会论文 的吧。地上满是乱丢的玩具,捡完这边,捡那边。啊!我的老腰啊,都要直不起来了。谁让我不听妈妈的话,玩了之后,要整理好呢!下次再也不敢乱丢了。等我整理完后,整个人腰酸背痛,但是还有扫地和擦桌呢,我看平时妈妈就是这样做的。我学着妈妈的样子,有模有样地打扫起来,哇!床底的灰尘有一本书那么厚,还有很多我平时乱丢的垃圾。天呐,要是被妈妈知道又要说我是生产垃圾,从垃圾场中来的人了。趁他们回来之前,要赶紧消灭证据才行。一个上午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我在战斗中睡去,在铃声中醒来。爸爸妈妈果然如我所料,狠狠地夸奖了我一番,美得我差点得意忘形。通过今天的劳动,我深刻地体会到妈妈平时是那么辛苦,除了上班,还要做家务,以后,我要和爸爸多做一些家务,让妈妈也休息休息。”(3)调查式。

例如,教学《家乡特产知多少》时,我先布置学生回家搜集材料,可以通过上网、调查等方式获得。课堂上,教师创设了恰当的生活情境,把主权大胆地交给学生,学生通过自己的调查,有话可讲,有理可说。很多同学都说到了他们自己村的特产,有青屿的东魁杨梅,有乌沙门的葡萄、海鲜,还有后岙的枇杷,更有我们温岭有名的嵌糕、泡虾等等。有人甚至说到我们温岭具有十大特色风味小吃,号称“一粽、二面、三圆、四羹、五花色”。

整堂课,学生们说的是不亦乐乎。课堂不再是老师传授,学生接受,从而确立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这样的活动易于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经验,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三、巧引生活资源,激发学生情感

对于有些小学生来说,老师苦口婆心的话语未必能听的进去,教师可以针对一件事情让学生自己去评判是对还是错,这未尝不是一种不错的方式。

那天我刚回到办公室,就有学生跑来跟我说我们班的捣乱大王又打架了,我问清楚情况后,决定先不找他谈话,原因是下节课就要上《品德与社会》了,能否在这节课好好引导我们的学生呢?这节课的内容恰好是《当发生冲突后》,在课堂一开始,我先讲述了“狼孩的故事”,让学生讨论从中获得了什么启示。让学生初步的理解: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中,就离不开与别人的交往。在交往中,各种各样的事都会发生,有开心、欢乐,也有委屈和难过„„.也会产生一些矛盾和发生一些冲突。然后让学生根据辨析角说说如果你和同学们发生冲突,你会怎样做呢?有些学生说我们都是同学、同桌,何必分得那么清啊。我们应该互相帮助、互相关心。也有人说到,我自己不小心撕破了别人的书,要连忙给对方道歉,这样就避免冲突的发生了。更有人说到自己的解决办法,遇到令人生气的事就深呼吸:停下,深呼吸,再深呼吸,等待五秒钟,想好再行动。当冲突发生后,我们也要冷静面对,站在对方的角度想一想;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真诚地去沟通交流,就一定能化解冲突,风雨过后见彩虹。

课后,捣蛋大王看我没去找他,自己找上门来了,跟我说了很多,说以后会尽量克制自己的脾气。之后,果然如他所说,很少有同学来打他的小报告了。这其中的教育价值既远远超过了我当场斥责学生的教学效果,也使这堂品德课的教学目标真正地落实在了学生的生活之中!其实,教师的教育方法有很多种,只要选择恰当的一种,其教育效果是大大超出想象的。直接的教育,是我们教师常用的手法,偶尔也采用一些迂回的方式,比如这节课,让学生在课堂上形成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后,对于一些事情,他们会用自己已形成的认知去判断事情的对错。小学品德与社会论文

总之,在品德与社会课中,要将教学和生活联系在一起,让学生的现实生活成为课堂的主要源泉,才能使品德与社会课充满乐趣和生机,有效地提高品德课教学的实效性。让学生进入生活,让生活融入课堂,让学生在体验中获得正确的价值观,走进丰富多彩的生活。参考文献:

[1] 姜美晶.谈“品德与社会”的生活化教学 [M].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

[2] 林清铃.回归生活,创设开放而又有生命力的课堂[M].新课程学习,2012年 [3] 魏洪亮.根植生活 回归生活[M].中国科教创新导,2010年 [4]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

第四篇:让预设与生成焕发品德课堂的生命活力

让预设与生成焕发品德课堂的生命活力

【摘要】品德课堂十分重视生成性教学。预设与生成共同存在于课堂教学之中,预设中有生成,生成离不开预设。教师要用动态生成的观念看待课堂教学,用教学智慧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矛盾,从而让品德课堂在预设与生成的融合中焕发生命活力。

【关键词】精心预设 有效引领 关注情感 走进生活

【中图分类号】G6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3-0070-01

品德课堂十分重视生成性教学,这是由品德学科课程的教学目标所决定的,也是由品德课堂教学的复杂性所决定的。关注品德课堂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需要教师更理性地理解与实践。只有在精心预设的前提下,关注学生动态生成的知识、方法、资源,才能使品德教学真正地提高实效,使课堂显现出浪花闪耀、高潮迭起的精彩。

一、精心预设,为生成创设前提

教学艺术讲究预设的科学性,同样讲究生成的有效性。品德课的教学目的是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学会生活,促进学生良好品行的形成。因此更要求教师课前做好充分的预设,不仅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预测多种可能,从“以教定学”转到“以学定教”。这样,才能使预设更有深度和广度,使教学的动态生成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一种可以预约的精彩生成。

如《纸的心声》,教师预设“纸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纸?” 但这样的设计会导致学生回答杂乱,不利于感受纸张和生活的密切关系。因此,改为按学习用纸、生活用纸、办公用纸、社会用纸四类进行汇报。四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社会调查的能力,在收集和整理资料的过程中,更有助于学生深切地感受纸和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

二、有效引领,为生成搭建平台

教学预设的弹性?O计、课堂上的互动构建等都为生成搭建了平台。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一些极有开发和利用价值的生成性资源往往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也是稍纵即逝的。新问题的生长点往往来自学生。教师要善于捕捉教育契机,有效引领,从而让品德课堂在预设与生成的融合中焕发生命活力。

例如:教学《从一滴水说起》,当讲到节约用水时,有一个孩子突然发问:“我这瓶矿泉水已经好几天了,不倒掉难道还要喝吗?”面对这题外的发问,我顺势引导:“是呀,好几天的矿泉水不能喝,那可以用来做什么呢?”一石激起千层浪,“用来洗手、浇花、喂小狗、擦地、擦车……”孩子们成功地找到了一水多用的妙法。受到刚才事例的启发,讲到节水标志时,教师不是单纯地让学生理解其含义,而是发问:“你准备把这样一枚小小的节水标志贴在哪里?”在同学们的畅所欲言中,自觉的节水意识更加深入人心。

三、关注情感,用生成装点课堂

“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唤醒、激发、鼓舞。”学生发表的观点,提出的问题乃至错误的回答,都是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教师应敏锐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引领学生共同进入全新的教学境界。

如执教三上《家庭树》,学生正讨论“你知道哪些尊敬长辈的礼节?”。“我妈妈叫我不用对奶奶好。……”声音虽小,却引起了我的关注。讨论结束,我问这个学生:“你的话刚才老师听见了,你是怎么想的?”学生犹豫了会儿说:“我妈妈跟奶奶吵过架,有时我替奶奶做些事,妈妈就会骂我。” 我又问:“那你想对你奶奶好吗?”该生点点头。面对这样的情况,我对全班同学说:“他是个孝顺的孩子,你们有什么办法让他妈妈也尊敬奶奶?”同学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想出了许多办法:把奶奶对你的好经常讲给妈妈听;找外婆帮忙,让外婆从老人的角度说说晚辈不孝敬他们的感受……

虽然“怎样让他妈妈也尊敬奶奶”并不是我预设的目标,然而这又是学生的真实想法,及时调整课前的预设目标,巧妙地将它作为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资源,让学生在讨论、交流的活动过程中受到了预设之外的“和谐家庭”教育,用漂亮的生成装点了课堂。

四、走进生活,为生成延续活力

让品德教学回归学生生活,品德教学对学生才越来越具有吸引力、亲和力和感染力。因此,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应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努力为课堂生成延续生命的活力。

例如教学《养成生活好习惯》,我设计了玩“快乐生活棋”,将学生生活中 “按时起床、专心听讲、按时完成作业”等好习惯和“吃饭慢、边写边玩”等坏习惯都融入游戏。遇到好习惯,可以多掷色子或前进若干格;遇到坏习惯,就停掷一次或后退若干格,甚至退回起点。游戏中学生真切体验到好习惯、坏习惯的价值,道德行为悄然内化。课接近尾声,我告诉学生将开展争当“好习惯小明星”比赛。这样将课堂延伸到课外,和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促使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生命的张力得以充分显现。

“预设”诚可贵,“生成”价更高。让我们在科学的预设中体现教师的匠心,在“生成”中展现师生智慧互动的火花,使品德教学真正地提高实效,让课堂在预设与生成的融合中焕发生命活力。

第五篇:浅谈品德与生活课程教学的多元化评价

浅谈品德与生活课程教学的多元化评价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课程标准指出:本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获得反馈信息,以帮助教师改进教学,促进儿童发展,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而不在于对学生品德与生活发展水平做出终结性的评定,更不是利用评价结果对儿童进行比较与分等。因此,在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中,应建立符合新课程理念,着眼于学生发展的多元化评价机制,通过对学生有效的评价,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学会生活,建立自信,为他们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实际的生存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评价主体多元化。帮助学生改进完善自我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强调,评价者可以是教师,可以是学生个人或学生小组,也可以是家长或其他人员,要改变评价主体单一的现状。从教师评价到儿童自我评价是一个质的飞跃,不仅有利于培养儿童学习的创造性、独立性和自主性,也有利于发展儿童评价自我和接受他人评价的能力,有针对性地作出自我改进,进一步完善自我。例如在教学《我得好好吃》一课时,除了采用“营养博士”的话为学生提供营养知识方面的材料外,还可以让学生课前通过各种方式如上网、问爸爸妈妈、访问厨师、看书等多种方式,收集关于食品营养的材料。在挑选食物时,让孩子们既当小食客,又当“营养小博士”互相评价,最终知道什么样的饮食习惯是好的。课后,还可以设计一个小探究题目:“我会吃、我健康”,让学校的同学、家里的爸爸妈妈参与评价。这样的评价既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也体现了评价的过程性,更体现了学生活动的主体性,真正做到把活动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再现生活、体验生活、改善自己的现实生活。

二、评价角度多元化,激发学生个性主体精神

一百个儿童就有一百种个性。每个个性主体都潜隐着独特的个人的兴趣、爱好、特长与潜能等。因此在教学和评价中要考虑儿童生动活泼的个性、复杂性、丰富性,随时采取差异政策,尽可能腾出“个陛展示”时空,随时收集儿童的各种作品,以及来自教师、同学、家庭等各方面的信息,对儿童五光十色的个性倾注真心评价,使评价呈现出可贵的人文精神,促进儿童进一步客观、全面地认识自我、改进自我、激励自己奋发向前。如我在教学《学习快乐》一课中“快来展示自己的进步”这一环节时,每位儿童都争着表现、炫耀自己的长处,气氛十分热烈。就在大家争相上台表演时,一位学生举手说:“我以前不敢唱歌,现在我敢唱歌了,歌唱得不好听,但我想试一试。”他在演唱时节奏不准、五音不全,然而我却带头为他鼓掌。这样的评价不是针对大家在平时难以接受的“五音不全”的歌唱,而是在为学生勇敢坦诚的真情流露而喝彩。对这样的个性创造出来的“瞬间课程”,进行不同角度的评价,长此以往,定会激发个性主体精神、创新精神,为个体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三、评价尺度的多元化,促进学生持续性发展

英国教育家洛克说:“每一个人的心灵都像他们的脸一样各不相同,正是他们每时每刻地表现自己的个性,才使得今天的世界如此多彩。”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人,由于多种智力因素以及非智力因素的影响,造成每一个学生都有不同的性格特点,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个性差异。因此,在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评价中,教师应“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关注个体的处境和需要,尊重个体的差异,多尺度地评价儿童,千方百计地提携每位儿童,促使其原有的一定的发展定势继续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从而使每位儿童获得持续性发展。例如当学生的想法有一定道理但却表述得不够清楚时,教师千万不可全盘否定,可以说“你的想法很有道理,老师已明白了你的意思,如果说得更明确些,那么大家就都能明白你的意思了,再试试看”。如果有的学生的想法出乎老师的预料,但很有道理,教师可以欣喜地说:“好!有创新,老师也从你的想法中长了见识。”听到这样的评价,学生的脸上往往挂满自豪的笑容。从这些笑容里,我们看到了评价尺度多样化在教学评价活动中的积极作用。

四、评价方法多元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评价方法也是十分重要的。可采用观察记录、访谈、问卷、作品评价、成长资料袋评价等多元评价方法。教师观察记录。教师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的情感、态度、能力、行为进行观察,并做记录。描述性评语。在与学生进行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对学生在一段时间内学习本课程的学习态度、表现等以描述性的语言写成评语,鼓励学生巩固进步,修正不足,继续努力。访谈。教师通过开展与儿童各种形式的谈话,获得有关儿童发展的信息,并了解儿童思想观念的变化。问卷。教师设计问卷和组织儿童回答问卷,获得有关儿童发展的信息。作品评价。将学生调查、访问、收集资料等活动产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和交流,师生共同进行评析。成长记录袋。“学生成长记录袋”的评价以学生自评、互评为主,老师、家长参评为辅;以激励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为主。为突出学生的个性,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注意收集自己的作品,如图片、资料、平常练习达成的某一项技能等,把它们放进成长档案袋中。在期末评价时,这些反映学生平时学习成绩的资料就成了重要的依据,评价也就体现出不是重结果而是重过程的特点。其他趣味性较强的评价方式。为突出对学生学习特长的评价,可设计多种形式的评比活动形式。如喜报激励制度、校园之星评选等。

五、评价形式多元化,谋求儿童终身发展 过程评价。教学评价主要是为了促进儿童的学习和发展。因此评价必须伴随教学的全过程,评价时要从时间和空间上拓宽评价的维度。从时间上看应有学习前的准备性评价、学习中的形成性评价和学习后的总结性评价;从空间上看,在学校应包括课堂上的评价,课堂外的评价;在校外,应有家庭评价和其他活动的评价。强调对儿童学习活动过程的评价,还应重视儿童活动过程中的态度、情感、行为表现,重视儿童在活动中付出的努力的程度,关注儿童在活动中是否积极投入,努力探索、创意、思考、想办法解决问题,主动地与同学讨论等等,而不是仅仅重视最后的学习成果,即使活动的最后结果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也应从儿童体验宝贵生活经验的角度加以珍视。2 阶段评价。经过一个阶段的学习,教师要及时给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阶段性评价,一般以学完一个单元内容为一个小阶段。评价的重点是学生的情感与态度、行为与习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期末评价。为了使学生看到自己在本学期的收获与进步,我们根据课程目标和内容要求设计表格:先引导学生实事求是地对照评价表内容对自己进行评价,然后小组成员共同对他进行评价。最后,老师通过自己平时的观察、访谈、问卷调查,分析儿童作品和成长记录等方法,对学生进行全面客观的发展评价,并给予激励性的评语。最终采用等级+评语的反馈方式。

下载把握生活性,彰显品德与生活课程的生命活力 文档word格式文档
下载把握生活性,彰显品德与生活课程的生命活力 文档.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