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活动在《品德与生活》课程中的实践与探索

时间:2019-05-13 03:21: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体验活动在《品德与生活》课程中的实践与探索》,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体验活动在《品德与生活》课程中的实践与探索》。

第一篇:体验活动在《品德与生活》课程中的实践与探索

曾经看到这样一个故事:一位中国的历史老师到美国去讲学,他只带了一个盾牌和一把水枪。课堂上,美国学生问了他许多有关中国的问题。他根据学生的提问,分别给他们打了分数。然后告诉大家:如果前排学生交上10美元,就可以把低分改成高分。这下激起了同学们的愤怒,尤其是坐在后排的同学,纷纷用粉笔头砸他。他就用盾牌抵挡,并以水枪还击。一阵喧闹之后,这位老师才切入正题,原来他要介绍的是一位为争取权利而斗争的著名黑人领袖。也许有人觉得这样的“课堂设计”有些“过火”,但教学效果却极好。因为学生有了切身的体验,真正感受到了争取权利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上面的故事让我们感触颇深:体验是置身其中的心灵感受,体验能震撼心灵。我们的品德教育不正需要这样的“体验”吗?它能彻底改变“黑板上讲道德”、“书本上学道德”的传统的“知性教育”模式,引导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和实践活动获得真实的感受,而这种伴随着丰富情感活动的内心体验又是形成认识、转化行为的基础。可以说,“体验”犹如一座桥梁,能让道德直抵儿童内心,从而实现主体与外部世界的沟通,实现道德知识向情感能力的转化。

一、转变理念:让体验充盈课堂生活

苏霍姆林斯基说:“道德,只有当它被学生自己去追求,获得亲身体验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的确,体验是最真实、最感性的一种内心感受。生活的体验、情感的体验,能内化学生的道德认识,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培养学生的道德意志,引发学生的道德行为,使知、情、意、行在品德形成过程中成为和谐的整体,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大量事实也证明,学生只有获得切身体验的东西,才能入脑入心,珍藏永久,对人生的成长与发展起到引导作用。因此,在《品德与生活》课的教学中,我们要让体验充盈学生的课堂生活。[本文转载自

(一)打造生活课堂:由“说教道德”走向“体验生活”

生活是道德的田园。离开了生活,道德只是干瘪、抽象的条文,不可能在学生的心灵中生根发芽。我们要对儿童的未来负责,要关注儿童的未来生活,对儿童的未来生活进行必要的指导。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围绕发展性目标设计教学体验活动,更多地选择一些“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教育内容,提炼出一些与时俱进的教育元素,展开一些有期待效应的活动,来帮助学生获得积极的体验,促进他们的健康发展。

(二)唤醒参与意识:由“被动接受”走向“主动体验”

现代教育理念告诉我们:“学生的思想品德是接受外部影响并经过主体内化过程才形成的”。因此,品德教育并不是一种由外到内的简单灌输过程,也不是光靠一般的讲课所能解决的。只有激发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道德生活,亲身去感受、体验、思考和实践,才能使外在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内在的思想、情感发生相互作用,变为他们自己的需要和行为动机,让学生在体验感悟中发展道德。

1、激发参与体验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想来这句话真的很有道理。对于感兴趣的事物,谁不乐此不疲?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体验活动的兴趣,绝不是用一些形式上的东西吸引学生,更不是搞花架子取悦学生,而是应该用我们的“真诚”去打动、唤起学生参与体验的激情。首先,教师的态度要真诚,要用百分真心去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权利。这样,才能让学生愿意接近教师,愿意积极参与各项体验活动。其次,教师要学会真诚地欣赏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以欣赏的眼光看待班上的每一个学生,善于捕捉学生在体验活动过程中闪现的智慧火花、情感火花、德性火花,并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使其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教师欣赏的眼光、欣赏的手势、欣赏的语言,将进一步激发孩子参与体验活动的热情。

2、丰富参与体验的形式

有效的体验活动形式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的参与热情,强化其活动体验。尤其是低年级儿童,形象思维占优势,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设计体验活动时能重视学生自身的兴趣、经验、生活习惯和道德水平,确保活动能从学生的兴趣、爱好、经验、关注点而非教师的主观愿望出发,多采用游戏、制作、实验、故事、表演等等儿童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引导学生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为儿童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实际的生存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3、关注参与体验的快乐

让学生体验到参与活动的快乐,不仅仅要求活动形式活泼有趣,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到成长的快乐。一方面,我们可以创设条件,把学生的体验成果如:自己收集的资料、自己的感受、自己的创意、自己的作品等等,用各种形式加以展示,让学生在相互交流、相互欣赏的过程中产生共鸣,并从中获得成就感、愉悦感。而这种成就感、愉悦感又将成为一种动力,推动学生自主地投入到新的体验活动中去。另一方面,我们教师要切实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困惑、难题,他们在活动过程中获得了宝贵的生活经验,自然就会为他们带来巨大的参与的快乐,而这种快乐又能大大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

二、立足课堂:搜寻情境体验途径

人的精神世界之所以丰富,情感起着重要的作用。一个感情冷漠的人,是不会也不可能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的。因此,品德教育只有努力引发儿童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才能提高实效。

道德情感是道德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所引起的内心体验。在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道德情感起着“穿针引线”的作用。道德情感有助于道德认识的提高,有助于道德意志、行为的培养,并能促使行为习惯的养成。

道德情感具有情境性,一定的道德情境能激发相应的道德情感。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需要,为学生创设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的各种情境,通过亲历情境,回顾交流生活经验,使学生在情绪上受到感染,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拨动学生的心弦,引发学生的体验。情境体验的途径很多,在实践中,我觉得效果最好的是以下几种:

【游戏活动】

我们传统的品德教学往往局限于书本知识,教师唯教材马首是瞻,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强求学生对道德知识的记忆。我们要求孩子坐得端端正正的,不插嘴,专心听。于是,一个个孩子成了盛装道德知识的“存储器”、“美德袋”,他们的个性被磨平,创新的火花被掐灭„„没有融入鲜活而丰富的学生生活的教学设计,没有学生积极参与体验的教学活动是一种没有生命力的活动,自然无乐趣可言,更激发不起学生的情感,因而显得苍白无力。

新课程中,我们要努力设计孩子们喜欢的体验活动,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欢快的活动中去,成为活动的细胞,活动的主人。而游戏始终是儿童文化生活的重要形式,也是小学生最有效的学习方式之一。这种带有“玩”的色彩而又与学习内容相配合的活动方式,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体验和感悟。

例如:在《我愿和你交朋友》一课的教学中,我组织小朋友一边唱儿歌一边做“找朋友”的游戏,让小朋友懂得:班内的每个小朋友都是自己的好朋友,同学之间应该和睦相处,互帮互助。在“网小鱼”的游戏中,由八个小朋友搭成鱼网,其他的小朋友装作小鱼穿过网,边做游戏边唱歌“游啊游,游啊游,游到网边快快跑,跑不掉,被逮着,开开心心作介绍”。被网住的小鱼就要进行自我介绍:叫什么名字,从哪个幼儿园来,家住哪里,喜欢干什么事„„在这个游戏中,小朋友通过自我介绍,不仅锻炼了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还让其他小朋友更多地了解了自己。同时,在游戏中,教师适时表扬守纪律的小朋友,提醒违纪的小朋友,从而让小朋友养成懂规则、守纪律的良好习惯。整个游戏过程中,活动气氛热烈融洽,让儿童充分感受到了学校生活的愉悦。

【角色扮演】

所谓“角色扮演”,就是通过创设与现实生活相类似的情境,让学生能够亲身体验他人的角色。意大利教育家孟台梭利在19世纪就提出:“实践是最好的老师。”她形象地解释说:一件事,我听到了,随后就忘了;看到了,也就记住了;做了,很自然就理解了。是的,对于孩子来说,听到的容易忘记,看到的记忆不深,只有亲身实践和体验到的才刻骨铭心,终身难忘。课堂上,通过“角色扮演”,把学生带进相应的生活情景之中。学生可以从中了解不同角色之间的关系,了解角色的期望和需要。更主要的是通过角色扮演,学生可以在现实和想象中把自己置身于他人的角色位置,从而学会从他人的角度去知觉社会情境,理解他人的处境,体验他人在各种不同情境下的内心情感。当然,活动的关键是让儿童获得体验,使他们身在其中,乐在其中,学在其中,至于演技的好坏并不重要。这种活动形式深受小朋友的喜爱,常常可以见到这样的情形:下课了,可小朋友还自发地围在一起继续“扮演角色”。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效果很好。

如:《我帮你你帮我》一课中,我让学生蒙上眼睛,扮演盲人,绕教室走一圈,然后请扮演盲人的小朋友谈谈感受。通过这一角色扮演的体验活动,使学生对残疾人生活的不便有了切身的体会,从而懂得要同情他人,关心他人,热情帮助有困难的人。学生通过体验和感悟所得到的这种体会才是真实的、有效的,有利于激发他们自觉付诸行动的动机。这也是新课程所倡导的“关注儿童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具体体现。

第二篇:体验活动在《品德与生活》课程中的实践与探索

体验活动在《品德与生活》课程中的实践与探索

曾经看到这样一个故事:一位中国的历史老师到美国去讲学,他只带了一个盾牌和一把水枪。课堂上,美国学生问了他许多有关中国的问题。他根据学生的提问,分别给他们打了分数。然后告诉大家:如果前排学生交上10美元,就可以把低分改成高分。这下激起了同学们的愤怒,尤其是坐在后排的同学,纷纷用粉笔头砸他。他就用盾牌抵挡,并以水枪还击。一阵喧闹之后,这位老师才切入正题,原来他要介绍的是一位为争取权利而斗争的著名黑人领袖。也许有人觉得这样的“课堂设计”有些“过火”,但教学效果却极好。因为学生有了切身的体验,真正感受到了争取权利的迫切性和重要性。上面的故事让我们感触颇深:体验是置身其中的心灵感受,体验能震撼心灵。我们的品德教育不正需要这样的“体验”吗?它能彻底改变“黑板上讲道德”、“书本上学道德”的传统的“知性教育”模式,引导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和实践活动获得真实的感受,而这种伴随着丰富情感活动的内心体验又是形成认识、转化行为的基础。可以说,“体验”犹如一座桥梁,能让道德直抵儿童内心,从而实现主体与外部世界的沟通,实现道德知识向情感能力的转化。

一、转变理念:让体验充盈课堂生活

苏霍姆林斯基说:“道德,只有当它被学生自己去追求,获得亲身体验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的确,体验是最真实、最感性的一种内心感受。生活的体验、情感的体验,能内化学生的道德认识,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培养学生的道德意志,引发学生的道德行为,使知、情、意、行在品德形成过程中成为和谐的整体,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大量事实也证明,学生只有获得切身体验的东西,才能入脑入心,珍藏永久,对人生的成长与发展起到引导作用。因此,在《品德与生活》课的教学中,我们要让体验充盈学生的课堂生活。

(一)打造生活课堂:由“说教道德”走向“体验生活”

生活是道德的田园。离开了生活,道德只是干瘪、抽象的条文,不可能在学生的心灵中生根发芽。而传统的思品教学忽视对教育主体的关注,往往把品德从儿童的生活中剥离出来,以教材为中心,重说教、重灌输,常常是“一根粉笔一张嘴,唠唠叨叨讲到尾”,这是造成德育实效性不强的根本原因。其实,学生真实的生活是最好的课程资源,因为学生只有在自己的真实生活中才能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就像《新课标》中所指出的:“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生活实际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

新课程中,我们品德教师应是“派往儿童世界的大使”。因为小学低年级儿童的心智发展并未进入到抽象或相对宏观的层面,儿童的体验活动大都围绕其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生活进行,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从他们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提取和开发有教育意义的内容,不断丰富和推进体验活动的进程,使课堂生活成为一种快乐、积极、有意义的生活,促进学生在这种生活中体验、感悟。

1、链接儿童的以往生活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我们的教育对象的心灵绝不是一块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已经生长着美好思想道德萌芽的肥沃的土地。教师的责任首先在于发现并扶正学生心灵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苗,让它不断壮大,最后排挤掉自己缺点的杂草。”的确,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的生活经验,这是我们开展品德教学的基础。我们教师要从了解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和他们对生活的感受、认识、体验和感悟开始,唤起学生以往的生活经历,寻求已有生活经验与教学内容的最佳结合点,提升学生对现实生活的体验和理解。例如:在《有人生病时》一课的教学中,我首先创设了一个情境:奶奶生病了,你怎么照顾奶奶?让学生进行表演。然后交流、讨论:你认为他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做得还不够?你平时的生活中碰到过这样的事吗?联系实际,说说你是怎么做的。通过引导学生回忆以往的生活经历,让他们在积极的自我教育中促进生命的健康成长。

2、关注儿童的现时生活

很多老师有这样的体会:课堂上,学生能够对答如流,懂得的道理也很深刻,但一回到实际生活中,却常常出现“我行我素”的现象。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忽视了品德教学与学生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使得课堂教学成为“空中楼阁”、“纸上谈兵”。如今,新课程倡导教育要回归生活,我们特别应该关注儿童正在进行中的现实生活。这种关注有双重意义:一方面,学校教育要为学生的未来生活做准备;另一方面,我们的课程更重视关注怎样去改善、促进儿童正在进行中的生活。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让课堂与生活接轨,让儿童学会营造一种属于他们自己的健康、积极、快乐、负责任、有爱心、有创意、肯动脑的生活。如:在上《美丽的校园》一课时,我考虑到一年级新生刚入学,对自己的学校还很陌生。于是在上课时,我就带着学生到学校的各层大12全文查看

第三篇:浅谈品德与生活课程中体验活动的教学策略专题

浅谈品德与生活课程中体验活动的教学策略

聂亲扬

内容提要: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品德与生活课程作为一门独立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更加倡导体验式学习方式。本文依据体验活动的特点,研究体验活动的教学策略,提出“关注儿童,根据儿童年龄特点,创设体验活动的情境;关注现实生活,打造生活课堂,由“说教道德”走向“体验生活”; 关注体验活动中的生成性问题,捕捉最佳教育时机;关注教学资源,发挥农村资源优势,广辟体验活动途径”四大教学策略。

关键词:品德与生活 体验活动 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通常指以一定的教育思想为指导,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为实现教学目标而制定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调适、优化,使得教学效果趋于最佳系统的决策和设计,包括指导思想、实施程序、操作要领和效用评价等。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中体验活动的教学策略是指根据品德与生活教材特点及学生生活实际,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创设特定的课内教学、课外活动的情境,设计并实施适宜教学行为技术和程序,不断调整、优化教学过程,增进学生积极的感受体验,促进品德内化、知行统一的决策及其操作经验。

一、实施体验活动教学的意义

1.新课程改革的呼唤

教育的过程,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更是把人类积累的丰富文化内化为受教育者的素质、才能、智慧与品德,促使受教育者身心健康发展的过程。教育的内化不能靠强迫,而是要通过个体的体验活动才能实现。在教育活动中,没有体验就没有内化,没有内化就没有发展。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以“体验”为核心把教育目标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提出了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等多元的发展,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体验科学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些要求的宗旨是呼唤转变全体学生的学习方式,呼唤在教育教学中实行“体验学习”、“体验教育”。

2.品德与生活课程的需求

品德与生活是一门活动型综合课程,他所呈现出的课程文化是一种儿童文化,力求富有童心、童趣,为儿童所喜欢、所需要。同时,教材力求从儿童自己的世界出发,让儿童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世界,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儿童是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各方面的发展的”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活动时教和学的中介。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儿童的活动,而非单纯的只讲教科书”,儿童更多的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2]课程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的生活的主体活动或游戏为载体,积极的引导儿童的发展。

分析课程标准里的目标得知,目标分为三类: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以及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能力目标是主要的。这些目标,除了价值观以外,是不能用理性的教导来灌输的,而且理性灌输价值观的效果也不会好。那么学生如何达到这些目标呢?体验。情感是需要学生亲自去体验的,只有学生自己体验到的情感对他来说才是真实的,情感体验决定态度,决定价值观。正如朱小曼教授所说:“体验作为情感教育理论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既有认识论的意义,即用体验的方式达到认知理解;又有本体论和价值论的意义,即体验是人的生存方式,也是人追求生命意义的方式。”[3]因此在品德与生活教学中,最重要的就是让学生去体验,而教师的任务就是为学生的体验创造环境、创造适合儿童的体验活动。教师设置什么样的活动,学生就能够体验到什么样的情感。在这样的活动氛围中,教师给予学生的是更多的独立体验、自主思考和决策的权力,而且也只有学生自己体验过的情感才是深刻的。

二、体验活动教学的界定

首先是关于体验教学的理解。“体验学习”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倡的学习方式,体验教学就是以学生体验为主要教学方式的教学。什么是体验呢?体验,即以身“体”之,以心“验”之。从教育学上讲,体验是主体内在的知情意行的亲历、体认和验证。它既是一种活动,也指活动结果。作为一种活动,指主体亲历某件事(包括心理上的亲历和参与实践经历)的全过程;作为活动的结果,是指主体通过“亲历”所获得的认知和情感。

其次关于体验活动的理解:体验活动学习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它要求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设立各种全过程亲身实践、亲身体验、合作探究的活动学习程序,让全体学生在“体验感知、体验感悟、体验思维、体验积累、体验情感、体验合作、体验实践、体验创新、体验挑战、体验成功”的过程中,培养良好的情商,促进知识的感知和内化,陶冶情感,开启智慧,积累良好的学习、情感体验,树立较强的学习、实践、创新的自信心。它可以是假设情景的体验,比如讲故事,角色扮演,问题情景,阅读感悟,等等。还可以由主渠道延伸到课外生活之中进行实践体验,如主题调查,自主设计,爱心行动,等等。这类体验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在活动中关注自然、社会、以及他人,思考社会问题,承担社会责任。

三、体验活动的教学策略

实施体验式学习,进行体验活动教学,关键是教师要用“心”去创设或捕捉有意义的情境,并不断引领、促进学生也用“心”在有意义的情境中不断体验,生成意义。那在体验活动学习的过程中,如何创设和捕捉体验情境?如何引领学生用心地进行观察与反思呢?在此,结合自己在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有关实践,谈谈体验活动的教学策略。

(一)关注儿童,根据儿童年龄特点,创设体验活动的情境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而这种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来自教学中情境的渲染,来自学生内心真实的体验。教师通过创设一定的道德情境,让学生在想象性的情感体验中,经历动机的冲突,情感的激荡,认识的升华。因此情境创设必须以情感为出发点,以鲜明为落脚点,以学生的体验为支撑点,最终使学生自觉地进入实践活动中去。

1.游戏活动。

对于一二年级八九岁的学生来说,游戏活动是带有“玩”的色彩而又与学习内容配合的活动方式。游戏对培养儿童的情感,让儿童体验集体生活的乐趣,促进儿童积极参与教学,是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游戏形式要多样,游戏内容要有针对性,游戏情境要小,适合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课堂范围进行。

例如《做游戏守规则》一课,为了帮助学生建立规则意识,课始我安排了掰手腕的游戏。“大家喜欢做游戏吗?今天我们要通过掰手腕的游戏,比一比谁的力气大。”“同桌的两个同学为一组,准备„„”还没等我宣布开始,同学们就早已意见满堆。“不公平,他是男同学,我是女同学,肯定比不过他”“您看,他都站起来了,胳膊抬得太高了。”见此情景,我马上引导“那怎样才能让比赛公平呢?”“咱们得定个规矩,男生和男生比,女生和女生比”“胳膊肘不许抬起来,都放在桌子上。”“不能用两只手”„„就这样,我从儿童喜闻乐见的游戏入手,通过不平等游戏的设计,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意识,主动联系生活实际,结合已有经验,在亲身参与的游戏中,真切的体验到了游戏规则的重要。

游戏教学很符合孩子的心理,操作上简单易行,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把游戏引入课堂,在游戏情境中,所有的道德认知,不是教师说教形式的简单传播,而是通过学生参与生动的游戏自己体会、感受获得的。

2.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活动,是为了让儿童获得某些难以身临其境去学习的体验、经验、知识等,而有目的的创设某种情景,令其经历的仿真性演习活动。对于一二年级小学生来说,这种表演活动,既可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又可促进他们在入情入境的亲身参与中获得体验。

进行角色扮演教学时,关键是让学生真正与角色融为一体,促使学生从内心有所感有所悟。教师首先应该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因为只有对外界事物具有较丰富的深刻的经验,儿童才能在角色扮演游戏中充分想像和创造;其次,要让学生清楚将要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要体验什么,以唤起相应的认识基础和生活经验。例如:在教学《我来帮助你》一课时,学生知道应该帮助残疾人,但并不能真实体验残疾人的不便,不能感受残疾人想得到帮助的需要以及被帮助后的温暖心情。因此,教学中,我创设了学生扮演盲人取物的情景——一位学生蒙上眼睛,摸索着走到讲桌前,在众多的物品中,取回大练习本。这个过程,虽然不是人人扮演盲人,但通过身临其境的看“盲人”在反复触摸中,辨别方向,辨别物品;学生内心也能真切感受到残疾人生活的困难和艰辛,从而产生同情心。这时在让他们述说帮助别人的事,会有感而发,为真正帮助别人而感到高兴。

3.媒体渲染。

以多媒体为主的信息技术的介入,为我们的课堂带来了鲜活的、声形并茂的情景,使学生身临其境,心入其情,进入角色,从而唤起、激发其深刻的内心情感体验。

例如《生活处处有规则》一课,我针对农村学生交通知识相对匮乏这一实际情况,利用多媒体图、文、声并茂及能制作动画的特点,制作了交通标志和交通设施的课件:首先出现人行横道、交通信号灯、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等交通标志图,当学生介绍某种交通标志或设施时,点击此处,屏幕出现该种标志或设施的字幕,同时传出“交通信号灯,对啦!”、“行人护栏,对啦”等声音,给学生以鼓励。在这种形象生动的情景中,各种交通标志和设施不再枯燥、呆板和难以认识。在述说不遵守交通规则的危害时,我播放了典型的交通事故事例,看着鲜血满地,亲人痛哭的情景,学生幼小的心灵被深深的触动。从而使他们初步体验、感受到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而且印象很深,不容易忘记。

从上述几点,我们可以看出,体验活动式学习强调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符合学生心里特征的情境开展教学活动,这个情境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模拟的,使得学生可以置身于实践情境中,以亲身的经历,获得感性的认识,生成丰富的体验,又以情感为动力,在反思中深化和升华为理性知识。

(二)关注现实生活,打造生活课堂,由“说教道德”走向“体验生活”

生活是道德的田园。离开了生活,道德只是干瘪、抽象的条文,不可能在学生的心灵中生根发芽。就像《新课标》中所指出的:“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生活实际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从他们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提取和开发有教育意义的内容,打造生活的课堂,不断丰富和推进体验活动的进程,使课堂生活成为一种快乐、积极、有意义的生活,促进学生在这种生活中体验、感悟。

1.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唤醒参与体验的意识。

生活本是体验的沃土。为了让孩子们获得真实的生活体验,教师应该以儿童现实生活为基点,引导学生用心去观察,用心去感受,用心去体验,去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只有让孩子们带着一种积极的心态融入到现实生活之中,他们才能拥有属于自己的真实感受,获得真情实感。而这种对生活产生的真实情感是我们教师无法通过自己美丽的言辞强加给学生的。

例如教学“看望春天”这一主题活动时,为了有效利用身边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在观察周围植物的变化中,感受春天的到来。我将课堂“搬到了”校园里,花坛边、草坪上、大树下,孩子们或看或闻或摸或采,完全融入了美好春天的校园。通过课上带领学生观察玉兰花的颜色、花瓣的形状、闻花的香味,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他们捡花瓣,捡花托,用各种形象地比喻,表达着自己的认识。学生手指着花托,“这个毛茸茸的,像个小刺猬”“我看像小船”“我看像棉被,包着花瓣,怕花瓣冷”“我说他更像妈妈的肚子,花开了,就象小孩从妈妈肚子里跑出来”

正是这种源自生活的观察,给学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使他们在积极的情感投入中,体验到大自然的美,体验到生活的美。

2.链接以往的生活,从已有经验中获得体验的快乐。

体验是以经验为基础,是对经验的一种升华与超越。“是以主体认识过程中和心理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内容为对象的,是对经验带有感情色彩的回味、反刍、体味。”[5]我们应充分认识到,在学习的过程中,儿童不是一张没有描画过的白纸,他们对任何事物都有着自己的认识和理解,这些先前的经验是他们进行体验学习的快乐源泉。

如教学《和动物做朋友》一课,我利用学生已有经验,创设了趣味盎然的导入活动。首先在每组的桌面上,摆好写有各种动物的谜语卡片和头饰。“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好,下面就请你快速的猜出你们组卡片上的谜语。”“你猜到的谜底是什么呢?请你戴上头饰,告诉周围的同学。”“哈哈,看看我们都变成什么了?下面就让我们走进动物王国,去认识了解我们的动物朋友。”在这个过程中,充分调动了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使他们在非常轻松快乐的活动中,走进动物的世界,从而为下面的进一步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开端。

教学中,我们教师要从了解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和他们对生活的感受、认识、体验和感悟开始,唤起学生以往的生活经历,寻求已有生活经验与教学内容的最佳结合点,提升学生对现实生活的体验和理解。在这种参与过程中,使学生获得体验学习的乐趣。

3.关注现实生活,在体验中内化道德品质。

鲁洁教授在《在学习中找到通向生活的道路》一文中强调:“课程以儿童现实的生活为基础,但它不是学生生活的简单翻版。课程的教育意义在于它要高于生活,所设置的内容是儿童生活的锤炼。”可见,德育走进生活不是无条件的迎合生活,而是在关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引导儿童生活。要“让儿童现在生活得河流里,注入他们未来生活的水流,要把我们藏匿在遥远地方的教育目的的种子移植到生机勃勃的儿童生活的心田。” [6]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呈现生活经历,聚焦现实生活不是目的,目的在于引起学生对现实生活进行道德反思,促进丰富学生的体验感悟,由感知生活经历上升到形成生活经验,生成生活智慧,从而在体验中内化提升道德品质。

例如在教学《节约每一滴水》时,我首先从学生生活经验入手,让他们说一说生活中水有哪些作用?在学生畅谈水可以洗衣做饭种花浇地生产做工后,我将话题一转“可你们知道吗?地球上能被人类利用的水资源非常有限。”接着出示课件“一桶水与一勺水的对比”在学生的心灵被深深震撼之际,再抛出“可生活中却还有人在浪费水,你都调查了解了哪些现象。”此处的“生活”事例,叩击着学生的心灵,他们为这些触目惊心的现象,感到强烈的愤慨。那么接下来的节水教育就顺理成章的走进了学生的心灵,使他们真正言为心声。

在上述课例中多次呈现生活,聚焦现实,但每一次生活事实的呈现,都能给学生带来深层次的体验,使他们感触水的宝贵,节水的重要。可以说,课堂上的生活再现,是引领学生真正体验感悟提高的过程。

(三)关注体验活动中的生成性问题,捕捉最佳教育时机

课堂是个动态的过程,它不是一成不变的。特别是在体验活动的实施过程中,不论是学生置身在生动的表演、游戏情境中,还是在真实的实践活动中体验感悟,学生都将从全身心的投入参与中,获得真切的体验。也正是在这种体验中,会有思想火花迸发,会有思考性的智慧问题产生。因此,我们应善于抓住课堂中稍纵即逝的生成性资源,把那些蕴涵着闪光点、生长点、转折点、链接点,哪怕微乎其微的生成火花,进行挖掘、开发、引申、利用,从而使体验活动中的精心“预设”与即时“生成”相统一。

1.突发事件,巧处理——转不利因素为积极情感的生成。

生活是多变的,课堂是随机的,作为教师不应该拒绝体验活动中生成性问题的出现,更不应该避开问题的解决。教师要本着为学生服务,珍视这些真实的问题情结,让学生在课堂中找到解决真实问题的根源。

例如一年级《老师 您好》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感受老师的关怀与爱护,激发爱老师、尊敬老师的积极情感,我安排了“我是小老师”的表演活动。让学生结合生活中老师对自己的关心,扮演老师的角色,通过表演,体会老师的爱。然而就在学生的表演中,问题出现了。一位小男孩瞪着眼大声说:“谁在爬墙,赶快下来。”惹得其他同学哈哈大笑起来。在尴尬中,小男孩不知所措,我也紧皱了眉头。显然这是一个反面事例,老师强硬的语气,让男孩至今记忆犹新。如果抛下问题,那则失去了让学生在思考中寻找师爱的体验机会。于是,我顺势利导:“呵,好厉害的老师呀!他是谁?为什么大声喊你?”“我爬学校的小矮墙,体育老师发现了,他喊我,我好害怕。”“爬墙多危险呀!”“摔伤了怎么办?”没等我说话,同学们中已经有了轻声的议论。接下来我进一步的引导学生分析当时的危险情景,体验老师严厉的语言中所包含的爱,帮助学生正确看待老师工作中的严厉。就这样,把突发的不利因素,转变成了积极情感的生成。可以说,体验活动中的突发事件,犹如催化剂,只要我们善于调配,它将有利于深化学生的体验感悟。

2.观神情,听心声——从表情中激发袒露内心情感的生成。

情境是滋生情感的土壤。在教师预设的情境中,学生或沉浸在美妙的音乐中,或感动在真实的故事讲述中,或在游戏活动欢悦,或面对展示的图片沉思„„在情境中,学生体验着感悟着,有时他们会皱紧眉头,有时会啧啧称赞,有时会抽泣,有时会惊叹。所有情感的流露,都应是课堂生动而真实的生成资源。教师应在观察学生神情、倾听学生心声中,进行引申,释放儿童萌发的那份真诚。

例如在教学《节约每一滴水》时,当多媒体展示出因缺水而干裂的土地图片以及人们用渴求的目光关注着从很深的井下打上的一点清水的图片时,我清楚地看到了孩子们睁大的双眼,听到了“啊„„”的惊叹。我没有让这份宝贵的情感一闪即逝,而是给予学生袒露心声的机会,让他们说说为什么惊叹——“我没想到还有这么多缺水的地方”“那些庄稼真可怜,那些人喝不到水多难受呀”“水真是太少了!”„„正是因为有了老师关注课堂中生成的那份情感,才有了学生更深层次的体验。

3.关注个体,引起共鸣——在对话引导中升华情感。

真正的心灵成长,并不是外在的强加,而是内在的唤醒与生成,它是主体原有情感体验与基于不同生活环境而形成的新体验之间相互撞击的结果。课堂上,在各种体验活动中,学生受自身经历与感悟能力不同的影响,他们所体验到的情感、内心受到的冲击都不尽相同。作为教师,我们应关注学生的个体体验,通过对学生中优质资源的挖掘,通过对话引导,引起共鸣,升华学生的道德情感与认知。

例如教学《我家的故事》时,为了让学生体会父母长辈对自己的爱,为自己的成长付出的心血,培养孝亲敬长的情感,我在学生课前调查访问的基础上,安排了“讲讲我家的故事”。就在很多孩子高兴地讲着爷爷奶奶怎样把好吃的留给自己,怎样天天接送自己时,一位小男孩站起来说到:“我的爷爷生病后不能走路了,每天中午放学时间,他都从窗户往外看,听到我的脚步声他就开始呵呵的笑,看到我他就拍拍玻璃,我爱爷爷。”多么真挚的亲情的流露啊!我顺势引导:“他为什么爱自己的爷爷,他的爷爷并没有在吃、穿、用方面表现出对他的爱呀?”“因为他爷爷不能走了,还天天惦记着他。”“他爷爷趴在窗户那等他放学,肯定一上午都在想着他”“老师,等人的时候最着急了,有一次我放学出来晚了,我奶奶在校门口,看见一个出来的小孩就问,最后奶奶都到教室来找我了。他爷爷不能走路,天天盼它早放学,他爷爷多爱他呀!”此时间,由个体的独自对老人关心爱护的体验情感,已经弥漫到了整个课堂,充斥到每个孩子心间。所以说,课堂上,我们要善于捕捉、点燃学生个体中内在的情感,要让那些善于表达的、有不同生活亲历体验的学生事例,释放为带动全体进行情感体验的火花,在思维撞击中,升华成深层次的群体情感体验。

(四)关注教学资源,发挥农村资源优势,广辟体验活动途径

品德与生活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不论是课程内容还是实施课程的时间与空间,都具有鲜明的开放性。因此关注儿童身边的教学资源,便于寻找有效的体验活动途径。

1.亲近土地,在实践活动中体验感悟劳动的美德。

农村,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生活在农村的儿童,对农村生活和大自然十分熟悉,对四季的变化体会十分细腻。把农村田间变成儿童可参与的学习空间,让学生深入果园、田园、林中、溪边,亲身投入拾麦子、掰玉米等实践性课堂中,可使他们在丰富的实践体验活动中感悟美德。

例如我校充分利用教学楼后的学农基地,组织学生亲手种植蔬菜、大豆、玉米,学生在栽秧、点豆、施肥、浇水的过程中,真切感受到劳动的艰辛,同时在收获的过程中,感受到付出的快乐。尽管学生年龄小,干活时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如菜秧拿折了,土埋深了,拔草时被虫子吓着了,但正是这些令他们惊奇的、高兴的事情的发生,给予了他们一次次欣喜的体验。他们感受到生活的丰富多彩,感受到劳动的快乐,感受到粒粒借辛苦的真谛!这是课堂上讲授所不能给予的道德认识。

2.亲近邻里,在和谐融洽的邻里关系中体验真情。

心灵世界的教育不能靠“灌输”,也不能靠“塑造”,只能在实践参与中、在亲情体验中、在自主感悟中,才能获得精神世界的满足。

农村与城市相比,邻里相见更容易关系更和谐,在人与人交流中,体现出淳朴的乡情。因此,在进行“心中有他人”教学中,我紧紧抓住这一有利教学资源,使学生在生活观察中,采访调查中,体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互依存关系,从自己亲身经历的“父母不在家,到邻居家等待”“邻居有好吃的拿给自己品尝”“生病了,邻居到家看望”等事例中,挖掘学生的内心体验,以他们与邻居相处获得的快乐为中心,推广辐射到社会生活,使他们知道生活中还有更多的他人存在,人与人相处时,需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这样才能更快乐。

3.亲近特产,在为家乡自豪中体验热爱家乡的情感。

在《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中,对学生进行爱家乡教育是重要内容之一。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引导学生“知道家乡的风景名胜和资源,关心家乡的发展变化”。

一二年级的学生,受年龄特点的制约,他们往往对具体的、感性的、摸的着看的见的事物感兴趣。因此在对学生进行爱家乡教育的时候,就可以把“爱”的教育,渗透到学生身边的事物中,特别是能代表家乡的土特产,让学生在调查搜集中了解土特产,在课堂汇报中热爱土特产。因为土特产不仅是家乡推出打造的品牌,同时,土特产也是家乡的象征。例如,平谷被称为“桃乡”,平谷的大桃享誉北京市,更传播到海南,大桃成为传播平谷文化,传播平谷形象的使者。课堂中,随着音乐“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的播放,随着彩霞般桃花、丰收的大桃采摘情景的展示,学生由衷的感到家乡的美。接下来,学生开始汇报自己采访的关于桃乡的趣事,深深体验到家乡人民的勤劳。这样,由物到人,到生活成长的地域——家乡,情感一步步加深,寓意也逐步深刻。

四、总结提升

体验活动教学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通过情境与活动的开展,促进主体在亲历体验感悟中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学习方式。通过体验活动的实施,可使学生在亲自参加实践,手脑并用,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获得有关的体验和认知、情感的发展,在活动体验中感悟做人的道理,提高服务生活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品德和社会性的发展。另外活动教学构建在“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和主体性教育原则的理念上,着重研究教育过程中主体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实现教育的最佳效果。运用体验活动的教学,可以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从而从根本上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使学生在体验感悟中提升道德认知。

实施体验活动教学策略使教师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共同生活,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特定情境活动、游戏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体验学习中,自身的道德素质得到发展。在实施体验活动的教学策略中,重要的是要创设丰富的教学活动情境,挖掘、利用教学条件,关注体验活动过程中生成性的教育资源,营造一个轻松、宽容的活动气氛;同时,深入研究课程标准,根据学生的需要、原有道德认知水平、现实生活经验,因势利导,帮助学生在体验中获得道德认识的提升;另外,还应认识到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主动构建的过程,不必将道德观点作为“绝对的客观真理”强加给学生,学生更喜欢参与活动体验学习,通过自身感受来深刻内化、吸收。

第四篇:品德课程评价的实践与探索

品德课程评价的实践与探索

新课程评价要求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自我发展。

今天我与大家一起探讨“促进学生自我发展的评价工具选择”这个问题。下面,一起走近我们的教学生活。首先来观看一个教学案例。

在课堂上,教师把全班分成四个大组,只要学生举手发言,其所在的小组就能得到一个奖励品和粘贴标志。讲台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奖励品和粘贴标志,学生每发言一次,教师就匆忙地赶回黑板前给其小组贴一个标志,而学生回答问题又必须在教师完成了贴标志这个过程之后。教师不停地变换所贴标志,有时也忙中出错,不是一会儿忘记贴标志,就是一会儿又贴错小组。整节课,教师异常忙碌,学生也心急如燎,课堂显得一片忙乱。

这样的课堂评价方式在平常的教学中经常出现,教师只是在传授知识,学生也在单纯地学知识。若用新课程标准来衡量这节课,我们不难发现,教师对学生评价的关注点仅限于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本身,而忽略了学生的情绪状态、注意状态、参与状态、思维状态和生成状态。那么,在课堂评价方面还存在哪些问题呢?

一、学生自我发展评价存在的问题

我认为,这位教师的评价观念比较为落后。他主要关注的是教师的行为,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身心发展关注的不够。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展示自己优势的同时,也要积极聆听别人的见解。毕竟,学会倾听将直接凸显一个人的人格魅力。

还有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反复地让学生回答同一个问题,目的是得出正确答案,导致学生只重结论,忽视过程。这种评价不利于学生品德的培养和能力的提高。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不少课堂里开始掀起一股运用鼓掌、口号声进行评价的热潮。掌声是整齐划一的“啪、啪、啪啪啪”。口号声也是整齐响亮的“嘿、嘿、你真棒!”在低年级课堂中适当运用这样的评价方式,也许有一定的效果。但在小学高年级课堂中经常采用这样的评价方式,是没有多大意义的。因为这样的评价是程式化的,对谁的表扬都一个样,缺乏针对性,缺乏真情。

这位老师的评价方法,把学生的注意力都吸引到小组获得不干胶标志的多少上了,没有留给学生相互评价和自我评价的时间。学生很容易对评价活动和结果产生对立、反感、抵触情绪。从刚才的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在课堂上教师对促进学生自我发展的评价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第一,教师的评价观念较为落后。

教师习惯于居高临下,习惯于对学生拟订一个评价的统一标准,对达不到标准或偏离标准的言行举止常常轻易地提出批评、指责。

第二、评价内容知识化,缺少开放性。基本是以书本知识为中心,脱离社会现实,评价的时空观有极大的局限性。

第三、评价方式程式化,缺乏针对性。造成的后果是做过努力的学生得不到应有的鼓励和表扬,不辩是非的学生认识不到自己的缺点,长此以往,会使学生丧失上进心或迷失发展的方向。

第四、评价主体单一,过分注重他评,忽视了学生的自我评价

评价要注重师生、生生间的合作与交流。有效的交流是发展人际关系的关键因素。这种交流不是简单的言语沟通、情绪的发泄,而是更多地基于一定意义上的经验的交流和思想的融合。

针对学生评价改革中遇到的问题,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原因。

二、学生自我发展评价问题形成的原因

原因1:教师的德育观和品德评价观模糊。教师往往重视学生智力因素的培养,忽视非智力因素,没有按照知、情、意、行的的心理学规律进行教学。

原因2:教学中一些教师不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过度倡导小学生自评、互评。学生由于年龄原因,尚且分辩不出什么是最好的,有时学生回答问题时出现学生之间“拉选票”现象,看似课堂热闹,实际上已造成“生生评价”流于形式,达不到学生健康成长的目的。

原因3:教师滥用激励性的评价语言和物质奖励。有些学生回答问题存在明显的错误,教师也号召同学们鼓掌、喝彩;学生回答问题简单、草率,教师的奖品也一个个地到了学生手上。其实,这种廉价的表扬和奖品并没有对教学起到一个很好的效果。

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所追求的不是给学生下一个精确的结论,更不是给学生一个等级或分数并与他人比较、排队,而是要通过对学生过去和现在状态的了解,分析学生存在的优势和不足,保障学生自主发展能力的养成。下面就给大家介绍国内外这方面改革经验中的案例。这些案例中的做法不一定就是最佳的做法,但却是在探索学生自我发展评价方法方面做出的有益尝试。希望下面这个案例能引发大家更多的思考和创造 案例1:年轻的女教师海伦发现自己所在的班里有不少学生学习很吃力,有一些学生因此而有些灰心。为了帮助这些学生增强信心,她想了一条“妙计”:让每个学生用纸写下其他同学的优点,然后海伦分别抄下大家写给每个人的优点,再把这份“优点单”发给学生自己。同学们看到“优点单”上写的自己的优点,一个个惊喜万分,那些信心不足的同学很快恢复了信心,学习成绩都有了明显提高。若干年后,海伦与这个班的学生们一起参加本班一个在战争中死去的学生马克的葬礼,死者的父亲从其遗物中拿出一张曾经打开、折合过许多次的两张笔记本纸,海伦一眼就认出了这是马克的“优点单”!这时,其他同学也都从自己的贴身口袋里拿出了自己的“优点单”。大家说:我们都保留着这份“优点单”,随时随地都带着它。它在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可以让我们想到自己的闪光点,从而增强自信心。

海伦老师在学生自我发展评价方面为我们积累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优点单”这种评价方法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理解,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经验差异,允许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自我、认识问题,从而实现自我发展。因此,我们必须明确促进学生自我发展评价应该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1、遵循“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

由于每一个学生都是在与自我、自然和社会的互动中成长和发展的,所以我们遵循“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评价原则,其最终目的是要努力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自学能力、自我调控能力以及关心他人与社会的共同协作能力。

2、实现评价的真实性、过程性原则;

品德课程追寻的是一种“回归生活”的新理念,要让学生品德的形成和自身的发展,通过亲自观察、交流与思考来实现。这就要求我们对学生的评价也要立足于现实生活,在各种社会环境和社会互动中进行客观、公正地评价。

3、遵循多元化的评价原则;

要加强学校与社会、家庭的合作,让教师、家长、同学及学生本人都成为评价者;要关注学生多元智力的发展尊重学生个体差异进行评价;要注重师生、生生间的合作与交流,善于倾听和善于言谈;

4、实现德育“知情意行”并举的原则。

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决不能忽视学生在道德情感、意识和行为方面的发展,要注意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更要注重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的综合评价,要防止道德认识与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相脱节。

四、促进学生自我发展评价的主要方法

品德课程倡导的评价方法有:教师观察记录、即时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作品评价、个案分析等。今天,我和大家交流的评价方法是课堂教学即时评价法、成长记录袋评价法、教学评价卡和学生自评这四种方法。

1、即时评价的对策 课堂即时评价是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方法,过程,效果等方面进行即兴点评的过程,它主要起着反馈,激励,调控和导向的作用。

教师评价时的常用语有:启发性用语、赏识性用语、激励性用语、反思性用语等。

教师在借鉴这些常用语时,应针对不同问题、不同情况、不同对象和不同风格,抓住时机启发、赏识、激励和反思。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教学语言的积极评价功能。启发性用语应关注每一位学生,给每一位学生一个广阔的思维天空,例如:看到这个课题你想到了什么?你想了解那些问题?请汇报一下你们收集到的信息、资料吧。请把你的想法和同学们交流一下好吗?等等

赏识性用语应尊重学生,用赏识的眼光和心态,去寻找每一个可以赏识的对象,抓住师生、生生之间每一次交流中的闪光点,让学生变的更有自信。例如:你说的真好,我非常赞同你的想法!你观察的真仔细,你的发现非常重要等等。

激励性用语:有人说“教师的语言如钥匙,能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如火炬能照亮学生的未来,如种子能深埋在学生的心里。”教师应适时运用激励性语言,如:请你试一试,相信你一定能成功!希望你能与粗心告别,与细心交朋友。老师相信你能自己想出来的。

反思性用语:教师要运用反思性语言有效指导学生的活动。如:你觉得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请你课后到周围找一找,有哪些地方与今天学的知识有关?通过小组合作,你有哪些启发?等等。

品德课程的教学是动态生成的,教师要抓住课堂中稍纵即逝的生成资源,适时赞赏学生敢于质疑、敢于表达的勇气,尊重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在评价中关注个体差异。

事例一:一位教师在上《要节约水电》一课时,当讲到水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时,让学生思考水有哪些作用?大多数学生答到:水可以洗衣服、灌溉庄稼,人没有水就不能生存等。有一位学生却答到:我想让白云把水带到沙漠中,让沙漠到处是清泉、河流、绿洲,让沙漠中的人不再口渴。

这位教师应该带头鼓掌表示赞赏,并即时评价:你不但是一个爱动脑筋、敢于探索的好孩子,而且还是一个有爱心的孩子!这样的赞赏和评价激发和保护了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也有效利用了生成性资源,为教学注入活水。

要让教师的即时评价成为有效评价,还要明确以下两点:

1、评价语应简洁,准确,让学生听得明白.评价语应该客观地指出学生的长处和存在的缺点,行文要简洁,不模糊,对于要强调的地方要讲得明白,让学生听得清楚。

2、评价语应生动,幽默,让课堂形成亮点。在准确,生动的基础上,教师的评价语就该追求生动,幽默,灵活,丰富,才能使学生如沐春风,课堂内生机勃勃。

2、成长记录袋的运用 新课程改革中提出了要改变过去的评价方法,品德课程不是考试课程,所以评价的方式方法都应该有所改变。用什么方法对学生的发展过程进行评价呢?我认为这门课程应该注重过程性资料的积累。因此教师要为每一个学生准备一个成长记录袋,用以记录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过程。

学生成长记录袋主要是用来记录有关能表现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持续进步的信息等的作品,表现、评价结果以及其他相关的记录和资料的汇集。通过对资料袋中表现学生进步等方面的资料的分析,对学生进行发展状况的评价。如,在各主题活动中学生的作品、照片、文字资料以及师生、生生之间的评语等,都可以装入资料袋中,并定期进行整理、归纳,作为学期末、学年末学生成长进步的证明。

成长记录袋能促进学生发现自己,发展自己:

成长记录袋使学习过程真正成为富有个性的过程,它是动态评价与静态评价的有机结合,是发展性、开放性评价,注重了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它使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看到发展的希望。

成长记录袋培养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教育的习惯:

例如,主题活动创设了“我爱我家、我有好习惯、假日生活真难忘、课外阅读真有趣、我的作业多棒啊、收获园、我最得意的……”等24项内容,这些内容涵盖了学生思想品德、知识技能、课外活动等方方面面。

成长记录袋有助于教师进行信息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活动

建立并使用学生“成长记录袋”,改变了以往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唯一尺度”的办法,着力于人的内在情感、意志、态度的激发,着力于促进人的完美和发展,是以人为本的思想指导下的科学评价学生的做法,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全过程,有助于教师和家长多角度、多层次、更全面地了解学生。

3、教学评价卡

除了以上这两种评价方法,当前,最具有创新性评价方法就是教学评价卡。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个教学片段,看看这位教师是怎样运用教学评价卡的。

小组交互式评价是以小组为主体的评价方法,对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的学习活动状况作出总体评价。每个小组在共同的学习、评价中,学会合作,学会关心,学会以团队的力量去竞争。避免了个别学生学习的失败,体验到了合作的快乐。杨振宁博士指出,进入信息社会以来,没有人们的共同参与、相互合作,任何重大发明创造都是不可能的。未来社会是需要合作的社会,小组评价法倡导的合作精神是与学生的未来生活相适应的。新课程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这必然会带来教学方式、评价方式等方面的相应变革。我们经常采用的常规性教学评价记录卡是让学生做到四个“学会”:学会倾听、学会思考、学会合作和学会评价。

4、学生自评

1、学生的自我评价是参照过去对现在的自我进行反思和评价。比如说一个孩子知道自己过去是怎样的,昨天是怎样的,今天是怎样的,他会有一个对比。在这个对比中,他会发现:自己今天进步了,自己昨天比今天做得要好等此类简单的判断。而这种判断就是自我评价的机制之一。

2、学生通过和同伴的比较来对自己进行评价。有的孩子会和同伴比较:“他怎样,我怎么样?”或者有的孩子喜欢低拉平,就是愿意和差的比,说:“×××比我差得还远呢……”有的孩子喜欢高拉平,愿意和最好的孩子来比较。这两种参照对孩子的影响是不一样的。

3、学生根据他人的评价来评价自己。比如说,老师说这个孩子是作文小能手,那么这个学生马上就会觉得自己的作文学得不错。或者同学说这个孩子乐于助人,那么他就会觉得自己在这方面确实有成就,等等诸如此类的评价。也就是说,他人的评价对学生的自我评价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第五篇:《品德与生活课程在活动中实现有效学习》

《品德与生活课程在活动中实现有效学习》

课 题 实 验 阶 段 总 结

加格达奇区教育科学研究所由桂兰

为适应《品德与生活》学科的新课程改革,使本学科的新教材实验研究工作达到预期的目的: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培养学生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品格,广大实验教师认为,只有在教学中突出生活性、活动性、主体性,才能更好地实现本学科的学习目标,使课改实验工作有成效、有实效,通过课堂活动,进一步验证新教材的可行性、科学性、实用性。所以我申请了课题《品德与生活课程在活动中实现有效学习》,被列为省级重点课题,申报立了项,试图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一套科学、合理,操作性、实效性强的《品德与生活》学科学生学习的活动体系,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现将这一阶段实验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课题进展情况

第一阶段:研究准备阶段

一是随着课程改革不断深化,摆在我们面前的是如何解决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情况,根据我区品德与生活学科的教学实际情况,经反复讨论,查阅有关资料提出了实验课题《品德与生活课程在活动中实现有效学习》。依据课题的提出制定了实施方案,成立了课题组,确定了实验学校为三小、七小、九小;实验教师为刘春妹、王建、周丽娟。此课题被列为省科学规划院“十一五”重点课题。

得到批准之后,为了使课题研究更具有时效性和针对性、价值性,我认真分析我区实际,学习新的课程标准,并深入学校学生中进行访问,首先访问的是三小一年级的30名学生,访问结果显示,一年级喜欢本学科的同学有27人占90%;在学习过程中,受到老师表扬的20人,占66.7%,受到同学表扬的15人,占50%,受到家里人表扬的21人,占70%;受到伙伴表扬的11人,占36.7%,学生愿意参加品德与生活课开展的一些活动的有29人,占96.7%,不喜欢参加的1人,占3.3%;学生在家里感受到父母爱的有30人,占100%;会把学校里发生的新鲜事讲给家里人听的23人,占76.7%,不会讲的7人,占23%,会让家里人开心的21人,占70%,偶尔会的6人,占20%。

同样,我又访问了二年级的30位学生,调查结果显示:喜欢上品德学科的同学有19人,占63.3%,很喜欢上《品德与生活》学科的24人,占80%;一般喜欢的同学4人,占13.3%,上《品德与生活》学科会得到老师表扬的16人,占53.3%;得到同学表扬的13人,占43.3%;受到家里人表扬的19人,占63.3%;受到小伙伴表扬的7人,占23.3%;愿意参加《品德与生活》课程开展的活动的29人,占96.7%;不愿意参加的1人,占3.3%;在家里能感受到家人的爱的29人,占96.7%;不能的1人,占3.3%;会把学校发生的新鲜事讲给家里人听的28人,占93.3%;不会的2人,占6.7%;会让家里人开心的24人,占80%;不会的6人,占23%。

学生调查结果说明,《品德与生活》这一新的综合型学科深受学生的喜爱,由于本学科的设计理念符合儿童道德发展的需要,让儿童在活动中,在生活中,在游戏中去体验、去感悟,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快乐的,充满生机的、因而赢得了同学们的喜爱,家长也会欣喜地看到孩子们的变化,实践证明,这门新课程是有生命力的、是有价值的。

二是在教育学会领导的组织筹备下,于7月 4日召开了全区课题开题报告会,会上我做了开题报告发言。之后于9月16日组织实验教师召开了课题推进会,主要由我负责宣读了课题立项书及课题开题报告,对实验教师说明课题的相关内容,并组织实验学校的业务领导和实验教师共同商讨实验方案,明确实验目的,实验的具体操作步骤及基本方式。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

1、组织实验教师学习品德与生活学科课程标准,学习教育理论及课题操作知识。

2、实验过程中,对实验教师在教学中的每步程序做出了具体要求。

3、实验教师按实验方案的具体要求,进行实验,遇到问题及时交流,探讨。

4、进行跟踪听课,边听课边指导,边实验。

5、举办课题研讨汇报课。

经过实验教师的努力,大胆尝试,对这一阶段课题实验情况进行总结,采取课题

研讨汇报

课的形式展示。贺大岭老师(已改教语文,数学)授课的题目是《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纸》一课。采用启发式、情境式、活动式等教学方法教学,一环扣一环,使学生明白了纸的重要性,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纸以及我们要节约用纸。此次活动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6、反馈评价,为下一步实验提供素材。

汇报课后,组织教师进行了研讨,每位教师从不同角度对这节课做了认真的评价,不足之处及时与实验教师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探讨,准备再实验,逐步完善。

1、实验教师对课题研究的感受

(1)、在实验中必须加强课题研究的科学性、实效性,必须以科学理论做指导。

(2)、避免实验的盲目性、应按实验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

(3)、必须提高自己和实验教师的科研素质,以适应品德与生活学科的需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过去的教学我们更多的是关注教师传递知识的艺术,往往忽视了作为学习主

体的学生的感受。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课程的价值在于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态度及情感的和谐发展。教师要为学习者的学习活动提供有效服

务,而不是让学习者为自己完成上级规定的教学任务服务,更不是教师教学中的道具。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特性、兴趣、能力和学习需要,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不仅要帮助学生储备知识,更重要的指导学生掌握探求知识的方法,体验发现、发明直至创造的感受。教学的根本意义,是调动学生探索研究未知领域的强烈愿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总结规律以及预见未来事物的能力。当我们把教学活动关注的重点从教师传授知识转到学生有效学习活动以后,评价课堂教学质量的根本标准,应是学习者能否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积极有效的学习。只有教师在每一节课中实施有效教学,学生的能力才能不断发展、提高,只有这样,我们作为教师的才有资格说我们的工作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三、课题研究现状的了解情况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这一课型具备以下三个特征:生活性、开放型、活动性。本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我们要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课程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时间可以在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联结中弹性地延展;评价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本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活动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儿童的活动,而非单纯地只讲教科书;儿童更多地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

四、课题实验的组织情况

所有研究人员不同层次地进行了课题理论知识培训。我于2006年7月18日至19日参加了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举办的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负责人培训班,学习了《“十一五”规划课题研究的策略》、《课题的全程管理》、《教育科研的主要办法》等课程,并获得了培训证书。

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收集了实验过程中的资料,建立了科研档案,制定了科研管理制度。

五、课题实验存在的问题

1、教师还应多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形式。

2、实验组织过程一定要科学。

3、教师要转变以往的教学评价。

下载体验活动在《品德与生活》课程中的实践与探索word格式文档
下载体验活动在《品德与生活》课程中的实践与探索.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信息技术在品德与生活课程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信息技术在品德与生活课程教学中的作用 内容摘要: 传统的思想品德教学将德育知识等同于一般学科知识,进行简单化的灌输和传授,忽视了学生的情绪感受和情感品质在道德内化过......

    浅谈分层教学法在市场营销课程中的探索与实践

    浅议分层教学法在市场营销课程中的探索与实践 广州市海珠商务职业学校 刘丽艳 【摘要】本文结合教学理论,从因材施教的角度探讨了分层教学法在市场营销课程中的应用、实践......

    项目教学法在PLC课程中的实践与探索

    项目驱动法在PLC实训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 潘锋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518055 可编程序控制器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是集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通......

    关于《品德与生活》实践活动的思考

    关于《品德与生活》实践活动的思考 关于《品德与生活》实践活动的思考2007-02-10 16:47:46全程为了孩子 内容摘要:《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情境教学在品德与社会中的实践与体验

    情境教学在品德与社会中的实践与体验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新的综合课程。它有着较强的综合性、开放性、思想性、实践性和社会性。在实际教学中,怎样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其在愉快......

    品德与生活

    二年级上品德与生活教案 泉口中心小学 第一单元 生日的祝福 单元目标 情感与态度: 能感受到周围的人对自己成长的关心和帮助,热爱班集体,热爱祖国,心中有榜样,并以此激励自己不断......

    品德与生活

    《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总结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 魏正彩 这一学期我承担了四年级品德与社会课的教育教学工作,在教育教学任务中,我尽职尽责。按照大纲要求制定并实施......

    高校大学生生存体验活动的探索与实践

    高校大学生生存体验活动的探索与实践 摘 要:本文以心理学和素质教育及大众传媒的视角,以生存体验的探索与实践为切入点,总结大学生生存体验这一新型素质教育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