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闲暇生活状况的调查分析

时间:2019-05-14 11:39: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小学生闲暇生活状况的调查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小学生闲暇生活状况的调查分析》。

第一篇:中小学生闲暇生活状况的调查分析

中小学生闲暇生活状况的调查分析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马多秀

闲暇是个体获得健康成长和发展的需要。经对江苏省约2000名中小学生的问卷调查研究发现,目前中小学生的闲暇生活中存在闲暇时间短缺、闲暇场所不足、闲暇活动单一等问题,而且不同学生群体之间还存在差别。要改善中小学生的闲暇生活状况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作出努力。

所谓闲暇,指的是用时间值来衡量的人们在完成必要的工作学习之后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闲暇的意义在于个体可以在闲暇时间内选择从事符合自身身心发展需要的活动来促进其获得愉悦的生活体验和感受。我国自1995年以来就实行了五天工作日制度,这样,从国家制度层面讲,中小学生的闲暇时间就大大增加了。但是,现实的中小学生的闲暇生活是怎样的呢?

本次调查采用的是自编的《江苏省中小学生生活方式的调查问卷》中“闲暇生活方式”部分的题目。2007年6月展开调查,共发放问卷2100份,回收到 2091份,回收率是96.6%。调查的范围涉及泗洪、盐城、常州、海门、南京、扬州、连云港等,基本涵盖了江苏省的大部分地区,保证了取样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问卷发放和回收的方式主要采取邮寄形式,南京地区以及临近的常州等地区是亲自送取的。调查研究对象的选择采取的是随机性原则和方便性原则。其中,农村学生占29.2%,城市学生占70.8%;小学生占51.8%,初中生占33.0%,高中生占15.2%。对所有调查结果的数据采用社会科学软件包SPSS12.0进行了统计分析。

一、中小学生闲暇时间拥有状况

拥有充足的闲暇时间是中小学生开展闲暇活动的时间保证和前提条件。从表1可以看出,不同年级之间学生对“每天除了上课、做作业,你有闲暇时间吗”回答结果统计呈显著性差异(P<0.01)。选择“几乎没有”的比例随年级的提升而增大,而选择“比较充裕”的比例则随年级的提升而降低。这表明,相对来讲,小学生拥有的闲暇时间最多,而高中生拥有的闲暇则最少,初中生居中。但同时从总体上看,选择“比较充裕”的也仅占20.63%,绝大部分学生的闲暇时间处于贫乏状态。城市和农村学生回答结果统计也呈现出显著性差异(P<0.01),城市学生选择“比较充裕”的占24.04%,而农村学生只占11.96%。可见,城市学生拥有的闲暇时间多于农村学生。

那为什么学生的闲暇时间如此紧缺,尤其是高中生的闲暇时间最少呢?问卷中“假日里你们学校补课吗”,小学生回答“从不”的比例是62.1%、初中生是54.90%、而高中生则是9.0%;相反,高中生回答“经常”和“总是”的比例总和是62.17%,而初中生和小学生则是7.61%和7.88%。在同一学段内做比较还发现,毕业班学生比非毕业班学生补课频率更高,如6年级选择“总是”的比例比4年级和5年级分别高出大约16个百分点和15个百分点。

可见,学生闲暇时间短缺的根源在于应试教育,应试的程度是随着学段的提升而逐步增强的,而且在同一个学段内毕业班比非毕业班的应试程度更强。

二、中小学生闲暇场所状况

小学生闲暇场所的选择既与他们年龄特点有关,还与所处地域以及家庭经济状况有密切联系。从表2可以看出,图书馆和书店是中小学生最主要的闲暇场所,其次是所居住的小区以及游乐场。选择“所居住的小区”的比例随学段的提升而降低,这说明小学生更倾向于就近闲暇,而随年龄增长活动的范围就逐步扩大了。而作为传统闲暇场所的少年宫和科技馆不再是中小学生最青睐的对象。另外,还有一部分学生表示“没地方去”,选择此项的比例随学段的提升而明显增加。

城市学生和农村学生对闲暇场所的选择也有差别,图书馆和书店是他们的首要闲暇场所。城市学生选择“所居住的小区”的比例高出农村学生3个百分点。一般来讲,城市小区建设状况总体水平高于农村,这就可以满足部分学生闲暇生活的需要。而农村学生选择“没地方去”的比例高出城市学生将近15个百分点,这透露出农村闲暇场所远远少于城市。另外,家庭的经济状况也影响到中小学生闲暇场所的选择。统计结果表明,一是家庭经济状况越好则选择“所居住小区”的比例越大;二是家庭经济状况越好选择“没地方去”的比例越低。家庭居住环境条件直接与家庭经济条件相关,对于经济条件好的家庭,他们选择的居住小区往往比较高档,娱乐等设施条件较齐备,能为小区内的学生提供闲暇空间和场所。而对于家庭经济状况较差的学生来说,他们所居住的环境条件就相对较差,通常享受不到较好的闲暇设施。

三、中小学生闲暇内容状况

小学生周末的活动排在前三位的是:做家庭作业78.56%、看课外书49.63%、上辅导班32.34%;初中生周末活动排在前三位的是:做家庭作业81.20%、看课外书47.45%、看电视47.45%;高中生周末活动排在前三位的是:做家庭作业62.70%、看电视61.22%、找朋友一起玩31.41%。其中,做家庭作业所占比例远远高于其他选项,成为学生周末最主要的活动。而做家务和参加体育锻炼的比例则相对很低,从中透露出现在中小学生体质普遍下降和劳动能力弱的原因所在。

城市和农村学生周末活动内容对比(见表3),他们首要的活动内容都是做家庭作业,其次都是看课外书。城市学生中上辅导班的比例高出农村学生大约25个百分点,上网的比农村学生高出大约17个百分点,参加体育锻炼的高出6个百分点;但是农村学生参加家务劳动的比例高出城市学生大约20个百分点,农村学生选择看电视的比例也比城市学生要高。

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学生在周内以知识学习为主的生活内容延伸到了周末,占用了学生大量的周末闲暇时间,并且,城市学生中还有相当部分学生要参加辅导班,强化了与现在倡导的素质教育相反的应试教育。另外,作为周末闲暇时间应加强体育锻炼,调整身体状态,增强体质和参加家务劳动以增进亲子交流,但是这些活动却显得过少。

四、中小学生闲暇自主性状况

所谓闲暇自主性,就是指中小学生在闲暇时间里能否按照自己的意图自由支配闲暇时间。闲暇自主程度也是衡量他们闲暇生活质量的指标之一。从表4看出,城市和农村学生闲暇自主的程度之间呈显著性差异(P<0.01),农村学生选择“自己安排”的比例高出城市学生13个百分点,而选择“父母安排”的比例则比城市学生低大约14个百分点,这表明农村学生比城市学生享有更大的闲暇自主。

不同学段学生对“你的假日活动通常是由谁安排的”回答也呈显著性差异(P<0.01)(见表5),随着学段的提升,选择“自己安排”的比例明显上升,而选择“父母安排”的比例则又明显下降。这表明,随着年龄增长,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自我判断能力等提高,父母对他们的干预就随之减少。而且,在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之间也呈现显著性差异(P<0.01),非独生子女较之独生子女享有更大的闲暇自由,一般地讲,独生子女的生活往往是父母安排管理而他们自己缺少自我管理的自由。

另外,从学生对“你是否觉得你的闲暇时间会经常遭到父母或其他人的干预”的回答统计结果也能透视出他们的闲暇自主程度。统计结果显示,农村学生的闲暇时间受到他人干预的比例相对城市学生要低,他们有更多的闲暇自由。而且,父母或他人对学生闲暇时间的干预还与父母的文化程度相关,统计检验呈现显著性差异(P<0.01),父母文化程度越高,选择“总是会”和“经常会”的比例总和就越大,父母对子女闲暇生活的干预程度就越大。这种现象该做何解释呢?可能的原因在于高文化水平的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更不倾向于放任,而是主动应对。但应对可能是简单的专制,也可能是民主协商,前者会直接导致子女闲暇自由的丧失,而后者可使子女获得健康成长。

五、中小学生闲暇生活感受和体验状况

闲暇最根本的目的在于让生活主体获得愉悦的生活体验和感受,从而促进其身心的和谐健康完善的发展和成长。从表7可以看出,中小学生的闲暇感受和体验与他们的所在地、年级、是否为独生子女和家庭的经济状况都有关,而且都呈现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城市和农村学生对“你觉得暑假生活过得怎么样”的回答中,城市学生选择“有意思”的比例高出农村学生7个百分点,而选择“没意思”的比例则比农村学生低出大约5个百分点,表明城市学生闲暇生活的总体感受比农村学生要好。不同年级学生之间则表现为年级越低,选择“有意思?的比例越高,反之,年级越高,选择“没意思”的比例则越高。独生子女选择“有意思”的比例比非独生子女更高。不同家庭经济状况学生之间选择“有意思”的比例随家庭经济状况由很困难、比较贫困、一般到富裕的变化而增大,而选择“没意思”的比例则随之逐渐减少。

六、结论和建议

通过对以上调查统计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绝大部分中小学生没有充裕的闲暇时间,并且他们所拥有的闲暇时间随着年级和学段的提升而逐渐减少。相反,假日补课频率却随着年级和学段的提升而逐步在增加。应试是我国基础教育素有的特征,以及强调学历和文凭的社会观念使得学校和教师宁愿牺牲学生的闲暇时间来增加课时量以提高成绩。在应试教育还不能在较短时间内转变的情况下,学校和教师应重在提高周内的教学效率,而把假日时间还给学生。尤其对毕业班学生来说,学校和教师不能仅仅因为要提高升学率就剥夺学生的闲暇时间和牺牲他们的健康。同时,教育部门应该切实贯彻禁止学校假日补课等政策,制止学校间相互竞争而占用师生休息时间上课的恶性循环现象。

(二)学生时期是求知欲最为旺盛的时期,图书馆和书店是中小学生首要选择的闲暇场所。相对来说,城市学生比农村学生有更多的闲暇场所可供选择,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学生可供其选择的闲暇场所比家庭经济条件差的学生要多。为了丰富中小学生的闲暇生活就要加强文化和教育设施建设以满足他们求知的愿望。另外,社会各个部门还要重视去增加和改善农村地区和社会弱势群体居住地区的闲暇场所和设施,让农村学生和家庭经济条件薄弱学生能有更多的选择机会。

(三)在中小学生的闲暇内容方面,渗透着以知识学习为主的倾向,完成家庭作业是最主要的内容。在城市学生中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要参加各种辅导班学习。相反,他们忽视家务劳动能力培养和身体素质锻炼。闲暇生活就是休息和娱乐,重在促进学生的身心愉悦成长。现在的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都比较迫切,致使他们中大部分人只关注孩子的学业成绩。事实上,家长更应该鼓励孩子多参加体育锻炼活动和多做家务劳动,让孩子的身心得到和谐发展。

(四)农村学生比城市学生的拥有的闲暇自主程度高,非独生子女比独生子女的闲暇自主程度高,高年级学生比低年级学生的闲暇自主程度高;但是他们所体验到的闲暇生活的愉悦感则又正好相反,即城市学生的闲暇生活愉悦感高于农村学生,独生子女高于非独生子女,低年级学生高于高年级学生。由此可见,学生获得一定的闲暇自由并不是获得闲暇愉悦的充分条件。在改善中小学生的闲暇生活时,我们不仅要考虑给予他们闲暇自由,还要保证充足的闲暇时间和闲暇场所。

参考文献:

1.庞桂美.闲暇教育论[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6.

2.陶侃.中小学开展闲暇教育的几个问题[J].中国教育学刊,1996,(2).

3.张天宝,单振涛.中小学闲暇教育简论[J].江西教育科研,1996,(1).

4.全国少工委办公室,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编.新发现-当代中国少年儿童报告[M].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01.

第二篇:南通居住地居民的闲暇生活状况的调查

南通居住地居民的闲暇生活状况的调查

摘要

1933年国际建筑协会制定的“雅典宪章”首次将“休闲”纳入到城市规划的四大内容(居住工业休闲交通),反映出休闲日益成为城市的主要功能之一。

在我国的城市建设中,城市居民闲暇,休闲的需求并没有得到很好好的满足,城市居民的闲暇活动主要家庭开展,并主要以电视,上网,打麻将,等方式消磨闲暇时间,这是一种不健康的闲暇方式。面对这样的情况,本调查主要以问卷方式探出南通是崇川区中南世纪城和城山花园居民加以调查。

一,提出问题:

随着物质条件的逐渐丰富,我国人均收入的提高以及工作方式与方法的改变,我国城乡居民的闲暇生活也随之增加,闲暇生活的活动方式也逐渐丰富。在我国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特别是在职工人)更加注意安排自己的闲暇生活。人们的闲暇时间越来越多。众所周知的“富士康事件”给很多人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同时也给我们敲了警钟,告诉我们要学会在业余时间为自己减压。可见,有益的闲暇生活对于我国居民而言是极其重要的。但是,对于生活在小区的我们来说,到底有哪些属于业余活动?参加每种业余活动的人所占比例有多少?是否需要增加娱乐设施来充实居民的闲暇生活?带着这种种的问题我进行了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认真的研究和分析。

二、调查对象

城山家园、中南世纪城居民

三、调查内容

通过对小区居民的闲暇生活方式,业余时间安排,对周边休闲设施的满意程度进行问卷调查。

四、调查方式

通过派发问卷进行调查,发放问卷60份,收回有效问卷60份。

五、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年龄分布状况

人数

年龄:16岁以下6

17至22岁24

23至40岁18

40岁以上12

(二)闲暇生活的时间

1.可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现状。休闲时间总量直接影响到个人对休闲方式的选择及其休闲时间利用结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武汉市市民闲暇时间的总量相对较高,约有83.2%(30.4%+52.8%)的被调查者拥有2个小时以上自己可以完全支配的自由时间。

2.闲暇时间在不同职业群体、不同收入阶层的分布。职业的差异性决定了社会成员所投入的必要劳动时间的差异;收入的不平衡影响着人们所从事游乐活动和业余活动的多样性,一定程度上也制约着人们自由时间的分布和安排。调查显示,不同的职业群体和不同的收入阶层所拥有的自由时间(即闲暇时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在所调查的结果中,“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和“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的自由时间多于2个小时的比例较大,分别占80.7%和88.4%;“各经济类型工商业经营者”和“个体经济经营者”的自由时间多于2个小时的比例较小,分别占被调查者的76.5%和64.3%。在不同的收入阶层中,低收入者(500元以下)和中上层收入者(1501元-2500元)的自由时间较多,分别有72.7%和59.4%的被调查者拥有的自由时间超过3个小时。

(三)居民主要的闲暇娱乐方式的整体情况

居民的闲暇生活状况调查问卷

打麻将 看电视 闲聊 打球、看书 旅游

第一组 22.33% 38.76% 15.70% 8.36% 14.85%

第二组 30.85% 33.63% 12.83% 5.25% 17.44%

第三组 38.83% 27.69% 11.83% 13.72% 7.93%

第四组 22.70% 45.76% 18.79% 3.2% 9.55%

第五组 27.93% 24.85% 20.08% 11.73% 15.41%

平均 28.528% 34.138% 15.846% 8.452% 13.036%

备注 本次总共调查30人,分为五组

分析:

根据调查可以总结出家庭内休闲是绝大多数居民的选择。休息日社区居民的休闲时间较工作日多,特别是上午和下午,晚饭后至睡前无论是工作日还是休息日社区居民都有较多的休闲时间。休闲时间的分布影响到社区居民休闲时间的利用。

工作日居民的休闲时间集中于晚间,选择家庭内休闲娱乐的人数比例较高,作为第一休闲方式的选择率也高达67.9%。周末休息日休闲时间较多,选择到城郊旅游、走亲访友、逛商场等户外活动的人数较工作日增多,但选择家庭内休闲娱乐作为第一休闲方式的比例仍达37.9%,绝大部分休闲时间是在家庭内度过的。

分析调查数据表明:居民的性别、家庭结构特征对休闲时间利用的影响不明显,而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特征对居民休闲时间利用的影响比较突出,具体分析如下。

不同年龄阶段的居民,其休闲活动方式的选择各具特色,表现出不同的休闲时间利用特征。40岁以上的老年人,选择看电视、散步、体育活动的比例较高。看电视是老年人接受社会信息、新知识的主要渠道;早晨的慢跑、健身操和晚饭后的散步等康体型休闲活动很受老年人喜爱,反映出老年人对身体健康的重视。17~22岁的年轻人,工作日和休息日选择网上休闲的比例都接近50%,他们玩网上游戏,利用网络与朋友聊天,获取各种信息和知识。工作日选择率居第二位的是歌舞休闲,周末休息日选择率居第二位的是到城郊旅游,这从一个方面反映了年轻人对时尚休闲方式的追求。23~40岁的人,承担了养老抚幼的家庭职责,他们休闲的兴趣大多是以家庭和孩子为中心,看电视成为大多数家庭每晚的正常活动,工作日的休闲时间大多与电视相伴而过。周末通常选择全家出游或者上街购物。

社区居民的受教育程度会影响到他们对不同休闲活动的兴趣和选择范围。由于高层次的教育能开发人们的鉴赏力、传授休闲活动的技巧、影响休闲的价值观,从而使受教育程度高的人休闲活动的类型多样、范围广泛,而且更愿意参加一些现代的、文化含量高的休闲方式。调查显示:大学文化程度的居民,选择书报业务学习的比例最高,其次是看电视、上网和到城郊旅游。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居民,选择看电视的比例最高,其次是家庭休闲娱乐、散步、逛商场,这些传统的休闲娱乐方式占据了他们的休闲时间。

经济收入不同的居民都把看电视作为最主要的休闲时间利用方式。经济收入在月均3000元以下的城镇居民,休闲时间集中用于看电视、家庭娱乐、散步等传统休闲方式;经济收入在月均5000元以上的城镇居民,休闲方式选择较为多样化;经济收入在月均3000~5000元的中等收入居民,选择书报业务学习和上网的比重高些。

职业不同的居民也都把看电视作为首位的休闲活动,花费了大量的休闲时间。教师和科技工

作者对散步和书报业务学习的选择率较高,他们希望散步能解除疲劳,使身心得到放松,而书报业务学习则是实用型休闲;工人、个体户选择家庭娱乐休闲的比例较高,他们的休闲时间中有一大部分是在同家人、朋友一起玩麻将、棋牌中度过的;退休人员选择体育运动和散步的比例较高;各种人员对于休闲方式的选择呈现多样化的特征,休闲时间利用结构较为复杂。

休闲是衡量社区居民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通过此地部分居民休闲暇时间支配情况的调查分析,引发几点思考:

(1)看电视是大多数城镇居民最重要的休闲方式。由于电视的普及,看电视成为社区居民每天获取信息、得到放松、进行娱乐以及家庭同外界联系和社会参与的重要手段。看电视占用了人们晚间的大部分休闲时间,使得社区居民同家庭成员以外人员的交往活动以及到户外和公共场所的活动减少。

(2)家庭内休闲在社区居民的休闲活动中占了很大比重,家庭自身条件对休闲生活影响很大,不断提高城市居民的家庭生活条件,满足居民在家庭内休闲活动的需求,是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为了更好地引导城市居民的休闲时间利用,城市休闲设施规划和城市管理应把如何引导城市居民外出休闲作为工作的一个重点。

(3)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休闲时间利用结构日趋多样化,但主要集中于看电视、散步、书报业务学习、家庭娱乐、做家务几项传统休闲方式,一些现代时尚的休闲方式所占休闲时间的比重很低,这反映出休闲时间利用低水平的问题。因此,有关部门应从多方面引导居民科学、有效、合理地利用休闲时间。

六,依此调查给出的建议:

1.新居民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是强烈的,但现实中他们的文化生活却还是相对的贫乏。在解决这个问题上,政府有两件事可以做,一是在新居民文体设施、文化工程的投入上可再多一些。比如说建一些为新居民服务的图书馆或者想办法让新居民更方便地享用现有公共图书馆的资源。这方面可以借鉴为新居民提供文化绿卡的做法:持有文化绿卡的可以免费借阅图书,还可以一个月看几场免费电影。另外政府还可以引导工会组织等多组织一些适宜新居民参与的文体活动。

2.就是政府可以通过政策上的倾斜鼓励更多的民间资本,进行带有公益性的文化消费的投资。像一些地方通过公益补贴、税收优惠等手段引进民间资本兴建了新居民文化广场,包括网吧、书吧、话吧、卡拉OK厅、健身房、篮球场等,极大地满足新居民需求的同时,又激活了新居民的消费市场,使投资者获利,从而更加以市场的眼光满足新居民的消费需求。当然,政府要做好监管工作。

3.同时政府也应该加大娱乐文化活动的宣传是更多的人加入进来使得娱乐广泛化,在允许 条件下也可以加大一些建立的优惠政策使之更具吸引力以便更多的人民加入进来。

4.同时也应该加大对网络的建设使人们能更早的进入信息时代,可加派一些专业的人仕进行讲解宣传和进行一些有关的讲座,同时也应多加一些网络修护的有关站点可以随时随地给予人们讲解使得更加专业信息化。

5.青年人群的在盲目消费和超前消费问题,给家庭带来了过重的负担,给社会带来的影响也是不容小视的。对于青年人,首先应该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关,懂得怎样消费,怎样面对这个丰富的物质世界。从俭朴的生活中体会到生命的真谛。

6.对于中老年人群,我们则应该丰富他们的娱乐休闲方式,完善娱乐设施,来满足他们的需求。以社区为单位开展有意义的活动,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就总的趋势来说,中小城镇居民的娱乐休闲方式日趋丰富,较以前有了明显的改善。

七、调查后思考

1.在休闲时间方面,相对总量较多,但绝对总量还不能满足当代市民丰富多彩的休闲生活的需要,不同职业、不同收入阶层的休闲时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因此,在强调经济发展的同时,国家和社会仍需考虑个人的精神需要,尽力调节收入差距,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2.户外休闲与户内休闲相比较,市民仍以户内休闲为主,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和休闲观念的转变,人们的休闲生活和内容日趋丰富和多样化。

3.休闲资源和设施的结构和分布不太合理,市民对休闲资源的利用程度较低。政府在加强公共资源和公共设施建设同时,应做好休闲与休闲服务方面的立法和规范工作,以促进休闲服务的健康发展,提高居民的休闲质量。

4.市民的休闲生活总体上是健康的、向上的,休闲内容和结构尚处于由物质享受型向精神发展型转变。需树立正确的政策导向,使市民的休闲生活整体上与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5.由于经济收入、文化程度、自身素质的因素,还存在着一定的休闲资源浪费的情况,需加强休闲教育,使市民形成科学的休闲意识,提高休闲生活水平。

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定社会、一定时代的生产方式决定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人们怎样生产,便怎样生活,生活方式就是回答“怎样生活”的问题。法国社会学家福勒斯代也认为,生活方式中最主要的内容就是闲暇时间,一个人的闲暇生活方式就是他的生活方式。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生产方式的进步,人们拥有的闲暇时间越来越多,休闲作为人的一种自由生活,其真正内涵是挖掘自身潜能,实现自身价值的一种生活方。

对于闲暇时间拥有何种元素才是最为理想的选择中,选择最多的是能从事自己想做的事情,其次是做运动和有家人陪伴。本小区居民一老职工表示,在家好好地休息调养身体就是一辈子最快乐的时光。她认为过去对于身体的不在乎,作息又不稳定,人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如果有足够的时间,她希望好好利用这些事件,调养自己的的身体,做个尽职的妻子和母亲,多陪伴一下家人。除此之外,朋友一起分享闲暇、利用闲暇时间通过一定的学习,从而获取成功也是不少人的选择之一。

为此,我们面对不同的闲暇生活,必须得有一个良好的生活态度才行,作为当代大学生也应如此,而正确的利用好闲暇的生活,用于提升自我空间或价值也是极为重要的,这对于即将进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其引导作用也是有深远影响的。

调查问卷表

1.性别:()男()女

2.年龄:()16及以下()16~22()23~40()40以上

3.工资待遇:()1500以下()1500~3000()3000~5000()5000以上

4.自由时间:()不足1小时()1小时-4小时()4小时-8小时()8小时以上

5.周末闲暇娱乐项目 [多选]

()看书、上网,看电视()加班()打麻将()做兼职()与邻居串门()锻炼()购物()其他

6.休闲活动的时间是[多选]

()清晨()上午()下午()傍晚()晚上

7.现在休闲生活的变化[多选]

()时间分配合理()时间增多()范围扩大()方式更加文明()消费支出增大()没变化

8.正常参与的健康活动[多选]

()照顾家人()读书学习()做兼职()参与社区活动()做志愿者()个人创作()旅游

9.参加的不健康活动 [多选]

()打麻将或参与赌博()游手好闲()熬夜娱乐()请客送礼拉关系()无

10.提高休闲生活质量,政府要做些什么[多选]

()建设更多娱乐设施()改善生活环境,方便交通()提升社会氛围()提高收入水平()调整工作于休闲制度,增加休闲时间

11.你周围有健康锻炼设施吗?

()有()没有

12.打分

养成良好的饮食、起居和卫生习惯()1()2()3()4()5

养成体育健身的习惯()1()2()3()4()5

和睦家庭与健康家庭文化()1()2()3()4()5

和睦邻里关系和社区风气()1()2()3()4()5

勤劳俭朴的劳动与生活方式()1()2()3()4()5

健康、高尚的娱乐休闲方式()1()2()3()4()5

第三篇:对你所居住地(农村、社区)居民的闲暇生活状况的调查

对你所居住地(农村、社区)居民的闲暇生活状况的调查

亲爱的同学:

您好!我们是江西师范大学数信学院10级的学生,正在进行本校学生闲暇生活状况调查, 需要您的帮助,感谢您在百忙中抽出3分钟填写问卷,所有资料只会用作研究用途而不会公开您的个人信息,请放心。

1、您的性别是:

A.男

B.女

2、您所在年级:

A.大一

B.大二

C.大三

D.大四

3、你最喜欢的休闲娱乐活动是什么?(多选)

A.看电视

B.听广播

C.上网

D.玩电子游戏

E.健身

F.看电影

G.听歌

H.看书

I.读报刊

J.学习专业知识

K.到学校附近休闲场所

L.棋牌娱乐

M.其他(请注明:)

4、在闲暇时间,您最希望在哪些场所进行休闲娱乐活动(多选)

A.影剧院

B.体育场(馆)

C.街道或小区庭院、绿地

D.公共娱乐、饮食场所

E.网吧

F.图书馆

G.风景区、公园、广场

H.宗教活动场所

I.在朋友、同学、同事家

J.在亲戚家

K.在学校或辅导站

L.在其他场所(请注明:)

5、.妨碍您在闲暇时间参加娱乐活动、教育培训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多选)

A.没时间

B.学习负担重

C.经济条件有限

D.无人组织

E.没有合适的人做伴

E.周边缺乏适宜的娱乐场所

F.本人不感兴趣

J.其他(请注明:)

6、您对所学校周围的休闲、娱乐、文化、服务等氛围是否满意? A.满意

B.一般

C.不满意

D.无所谓

7、您是否希望学校有专人来组织开展教育培训、娱乐活动、维权服务等? A.非常希望

B.不希望

C.无所谓

8、如果学校组织教育培训、娱乐活动、维权服务等,您是否愿意参加或支持自己的同学、朋友参加? B.愿意

B.不愿意

C.说不好

9、学校组织下列哪些教育培训您及同学、朋友,您最愿意参加?(多选)

A.生活技能

B.外语教学

C.声乐歌舞

D.理财投资

E.就业创业

F.安全防范 G.书法绘画

H.文明礼仪

I.健康养生

J.其他(请注明:)

10、下列哪些活动您最愿意参加或您最支持同学、朋友参加?(多选)

A.艺术团,节目表演

B.治安志愿服务队,维护执勤

C.教育小组,授课培训

D.技能培训小组,培训比赛

E.惠民帮扶服务队

F.其他(请注明:)

11、您认为学校还应做好下列哪些方面的建设?(可多选)

A.利益诉求服务站点

B.免费图书阅览室

C.心理咨询服务站

D.维权服务站

E.其他(请注明:)

第四篇:老年闲暇生活状况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课题:城市老年人闲暇生活状况的研究

一、休闲行为主要研究进行休闲活动的时间,地点,方式,活动类型,影响因素,偏好,满意度等等。以往休闲行为的研究多采用社会学和人口学的方法。学者大多关注养老休闲对老年人生活的影响,主要关注的是休闲动机和休闲决策与满意度。主要结论是:休闲能克服老年人的忧郁,改善健康状态,促进其延年益寿;老年人室外休闲活动与健康和长寿存在着定量关系;老人的休闲时间、内容存在较大的城乡差异。

二、国内关于城市老年人闲暇活动的研究并不多,并且此类研究多以某一个具体的地方为例,或者针对某一个地方进行调查分析。

如王琪延《北京市老年人休闲生活研究》,通过对北京市老年人休闲生活的抽样调查数据,描绘了老年人日常休闲活动的日程安排,概述了老年人在体育、文娱兴趣、学习、公益以及旅行游玩5大类休闲活动的参与情况,通过聚类分析的方法将老年人口及其行为分为三个类别,并进行了类间比较;探讨了伴侣、子女及友人等在休闲和日常生活中的陪伴对老年人社会支持的提升以及对休闲生活品质的促进作用。

龙建新《城镇老年人休闲现状与对策研究——以江西宜春市为例》,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江西宜春市老年人休闲状况进行了描述。从性别、受教育程度、收入水平等角度进行了一定的对比分析,指出当前城镇老年人的休闲特点,旨在为相关政府部门合理发展老年休闲、科学应对老龄化提供一定的参考。

三、老年人休闲行为的研究:

(一)针对休闲行为的研究比较少,有的也是如上所说的小样本或者区域研究,如孙樱,陈田,韩英通过对北京市区50名退休老人四季休闲行为的跟踪调查,采用时间地理学的研究方法,揭示大城市老年人口日常生活行为、休闲活动的基本特征及其时空分异的规律,为大城市规划中的休闲空间的组织与布局提供科学依据。此外还有林勇强,史逸通过调查北京某一小区老年人活动场地,结合环境行为与心理学原理和实态调的结果,探讨了老年人休闲行为的特点,及其与室外活动地的关系。陈金华,李波运用“行为模式”理论,结合问卷调查、访谈、实地考察等方法,研究我国滨海历史文化名城——泉州市老年人休闲行为,分析其休闲的特征,时空选择,休闲意愿。孙樱认为对老年人口休闲行为的时空分异规律、休闲设施的空间组织和规划进行探讨,可为老年型社会的城市规划、社区管理和社会保障提供科学依据。柴彦威,李昌霞以中国城市老年人日常消费行为状况的问卷调查为基础,主要运用经验行为主义方法,从宏观层面揭示出中国城市老年人日常购物行为的空间特征。而万邦伟的《老年人行为活动特征之研究》主要注重宏观上老年人的行为活动特征。本论文拟选取中部城市作为研究区域,这在某种程度上扩大了前人小区域的研究范围。

(二)国内对休闲行为研究起步比较晚,在研究内容上对休闲行为的主要方面都有涉及,但是理论基础研究比较薄弱,主要是从实证研究展开的,以旅游地理学科研究为主导。从目前国内对休闲、游憩、旅游行为研究来看,由于概念的界定不太统一、理论上支持比较薄弱,所以对动机、决策和具体的行为理解不太一致。

四、老年人休闲与生活质量研究:

对于老龄化社会的休闲问题及老年休闲状况的相关研究不是很多,马

惠娣,邓蕊,成素梅等通过对中国老龄人口结构与休闲生活状况的调查与分析,指出老年人休闲生活所存在的观念和认识方面的各种误区,及如何面对中国老年休闲问题。通过调查北京、上海等地老年人休闲活动状况,发现我国老年人休闲活动内容较为庸俗,休闲活动被动,老年休闲观念落后,社区休闲设施严重不足,并且分析这一状况的出现与政府、社区的引导不力,以及老年人成长经历有关。田丽红中基于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发展趋势、人口需求特征,对发展休闲产业做了可行性论证。有些学者采用了抽样调查的方法作研究。

生活质量与老年休闲关系密切。此类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老人生活质量评价,量化指标体系,影响因素,以及生活质量和老年休闲之间的关系量化研究。主要代表文献如下:董长云通过文献研究,专家访谈和因子分析,指标的量化,实证研究的方法进行研究分析,并建立城市居民休闲生活质量指标体系。文章具体包括城市居民休闲生活质量的原则建立和运用几个大的部分。而后提出几个提高人们休闲生活质量的建议:大力推行休闲教育;以社区为中心,丰富休闲资源与设施;丰富提升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宋瑞认为参与休闲活动能够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这也是国内学界普遍认同的观点。然而这个观点更多地是从逻辑推演而来,还缺乏实证的量化考察。对休闲与生活质量关系的量化考察,涉及主客观两类指标的设置;而其最终价值在于帮助决策者制定和调整相关政策,采取有效措施,从而全面改善居民的休闲状况,提高其生活质量。韩加强对我国老年人口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并提出政策建议。

五、综上所述,目前对老年闲暇生活的研究大都运用行为科学、心理学、地理学、社会学、管理学和经济学等理论,结合户外调查、实地访谈、统计分析等方法对老年人休闲进行研究。但是研究的缺点非常明显。首先,研究角度单调,要么单纯的探讨老年休闲市场,要么就是刻画老年人的休闲生活状态,没有从休闲制约层次上来理解老年人的休闲偏好。其次,研究方法单一,大多数均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未能从内在层面揭示老年人的休闲偏好和制约因素,

第五篇:上海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分析.2010.10

最美夕阳红 最暖人间情--上海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分析

上海市统计局 2010-10-27

上海是我国最早进入老龄化的城市,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其老龄化程度还在不断提高。2009年底,上海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到315.70万人,占总人口的22.5%。申城老年人目前的生活状况如何?他们在生活中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有哪些?他们在养老方面又有些什么要求?而自己即将步入老年,又要负担起父母养老问题的中年人又是怎样对待养老问题的?离老年生活还相当遥远的年轻一代又是怎样看待自己应尽的责任的呢?

为了解这些问题,值重阳之际,上海市统计局社情民意调查中心采用计算机辅助电话调查系统,分别对上海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41到59岁的中年人和18到39岁的青年人进行了一次调查。调查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共获取有效样本2229个,其中60岁及以上老年样本数为1033个,占46.3%。

一、老年篇

1、“居家养老”仍是首选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子女成年后离开父母已成为一种趋势,三代同堂家庭在上海已比较鲜见。调查发现,受访老人中,单独居住的达56.3%;而与子女一起居住的不到四成,占38.3%。独居老人较多使社会在养老问题上的作用更加凸显。

受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老年人普遍接受的还是居家养老模式。调查发现,仅13.1%的受访老人表示愿意去养老院或敬老院。至于不去养老院或敬老院的理由,则主要集中在觉得自己的身体挺好,不需要养老院照顾(36%);在家更自由,不能适应养老院的环境(29.7%)及觉得养老院的费用贵(18.6%)等一些方面。而对于所能承受的养老院费用,则有近九成的受访老人选择了每月2000元以下,其中44.7%选择每月800-1000元,28.1%选择每月1000-1500元,16.9%选择每月1500-2000元。

有种说法叫“60岁以前我养房,60岁以后房养我”。对于这样一种目前尚处在探索阶段的“以房养老”模式,有47.5%的受访老年人能够接受,17.6%对此持无所谓的态度,说明申城老年人对于这样一种比较新型的养老模式的接受程度还是比较高的。

2、“老年助餐点”受欢迎程度高

“民以食为天”。为解决老年人吃饭问题,2008年开始,上海就由政府出资鼓励在社区设立老年人助餐服务点,满足高龄、独居、纯老家庭及生活需要照料的老年群体一日三餐需求。2009年底,上海共有社区老年人助餐服务点339家。新设50个老年人助餐服务点也是今年市政府实施的养老服务实事项目之一。

调查显示,受访老人中,有31.8%知道自己居住的社区附近有老年人助餐服务点,而问及那些居住地附近没有老年助餐点的老年人,是否希望设立这样的服务点时,有76.4%的老年人表示肯定的态度,认为在自己年纪大了或身体状况差了以后会需要这样的服务。

然而去助餐点吃饭的老年人并不多,仅占知道附近有老年助餐服务点的受访老年人的13.4%。知道有助餐点但不去吃饭的主要原因是认为自己有能力解决吃饭问题,占八成以上,还有一些老人分别是因为饭菜不对胃口、价格因素或不方便而放弃了助餐服务。调查还显示,80岁以上的老年人通过助餐点解决吃饭问题的比重高于其他年龄段,占38.5%,分别比60-70和71-80岁的年龄段高27.1个和23个百分点,说明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对助餐服务的需要程度也在增加。同时,老年人采用助餐点的方法解决吃饭问题的程度也同他们的身体健康状况关系密切,健康状况良好的老年人去助餐点的比重为14.3%,比健康状况差的老年人低3.6个百分点。

以上这些数据说明,老年人对于政府设置老年人助餐服务点的举措是欢迎的,但还需要根据老年人口的年龄和身体状况,对老年人助餐服务点的数量和布局加以考虑,以使有限的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

3、“积极养老”观念深得人心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德国馆展示的多代屋项目被人口专家广泛认同,认为是“积极老龄化”的创新,值得借鉴。所谓的“多代屋”,就是把幼儿园、青少年俱乐部、中老年人的聚会地点,以新颖时尚的方式集中在一起,从而为人们创造一个本地区居民自由会面、随意交谈的好场所,可以让老人自愿、量力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充分发挥他们长期积累下来的丰富经验和专业知识,在为社会服务的同时也提升老年人自我存在价值,使老年人的被需要感和成就感在“老有所为”中得到完美体现,极大地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

调查显示,有7.8%的受访老年人还在以各种形式参加工作,有的在自家小店里工作,有的干些农活等。随着生活水平和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老年人的身体状况普遍有所改善,调查中,逾八成的老年人表示自己的身体状况良好。所以,问及在自身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是否愿意参加各种社区公益活动,如为更高龄的或行动不便、需要照顾的老人提供帮助等时,有61.2%的老人表示乐意参加,其中32%的受访老人表示非常愿意参加此类活动。有不少老人已经付诸实践,成为社区活动的积极参与者;有部分老年人表示有此愿望,但苦于无途径参加。有位退休的英语教师反映,在世博会召开之前,曾希望能够为社区提供一些英语方面的帮助,但最后一直没有结果,使她的一腔热情没有用武之地。

年初由市民政局、市老龄办、市统计局发布的信息称,从现在到“十二五”末,本市的高龄老人将保持平稳增长,而60-69岁的低龄老人则将大量增加。这部分老人身体状况和精力都比较好,如何充分发挥这部分老年人的作用是一个应该考虑的问题。

4、“老有所医”是老年人的关注点

就医状况是老年人非常关心的问题。调查显示,有近六成(59.7%)的受访老人对目前的就医状况不满意,仅三成的(31.8%)的受访老人表示满意。

老年人对就医状况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是看病费用贵,有些承担不起,这一比重占62.9%;认为看病的排队等候时间长的老年人超过一成。调查中,老年人还对医疗行业中存在的不正之风进行了抨击,对医生收受红包、小病大治等现象均表示不满。

“老有所医”是老年人幸福生活的保证。调查发现,在对就医状况表示满意的受访老人中,有35.4%是因为医护人员对待老年人的态度好,排在第二位的满意原因才是医院的环境和医疗设备不错。可见,在目前客观条件有所限制的情况下,从人文角度对老年人的就医表示更多的关怀,在心理上给老人安慰,会产生很好的效果。

5、上海老年人幸福感较强

上海在领先全国进入老龄化城市以后,市政府积极探索应对老龄化的措施和方法,出台了不少政策改善老年人的生活,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在政府与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申城老人生活在幸福的环境中,对目前的生活状况表示基本满意。

逾八成的受访老年人觉得自己的身体状况良好,其中40.5%认为自己的身体状况健康。但上海老年人的生活相对来说还是比较枯燥的,问及平时时间主要用来做什么时,有40.9%的受访者是以操持家务为主,17.9%以在家看电视为生活的主要内容,11%的受访老人是以参加老年大学和发展自己的各种兴趣爱好,比如跳舞、锻炼身体、上网、旅游等为主。

而问及目前生活中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时,有13.9%的受访老年人对自己目前的生活状况非常满意,觉得没有任何问题需要解决。这个数字看似不高,但对于老年人这样一个相对弱势的群体来说,应该是一个不低的数据了。访问中,我们可以感觉到他们极强的幸福感。这部分老年人中身体健康的占61.8%,由此可见,身体状况直接影响了老年人的幸福感。同时,31.4%的受访老人认为目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还是看病难、看病贵,这更进一步说明老年人的身体状况是决定生活满意度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有两成的受访老人认为退休费用太低是困扰自己生活的主要原因;申城老人对自己的精神生活的要求也日益提高,有7.9%的受访老年人觉得社区里缺少老年人活动的场所是生活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中年篇

中年人是承上启下的一代。他们既要担当起父母养老的重担,同时又即将面临自己的养老问题。所以,他们对于养老问题是怎么看的,又是怎么做的呢?

1、逾七成的中年受访者不与父母同住

调查显示,逾七成的中年受访者不与父母居住在一起。其中,57.7%表示会经常去看望父母(每周一次或以上),18.1%每月去看望一次,21.6%看望父母的频率则较低,只是逢年过节或偶尔去一次,这其中包括一些与父母不在同一城市的。总体来说,受访的中年人对待自己的父母还是比较关心的。

2、近八成中年受访者认为应承担起父母养老的责任

问及父母的养老费用问题如何解决时,有53.9%的中年受访者认为,如果父母的养老费用不足,自己应该承担责任,贴补父母;24.4%认为子女应该完全承担父母的养老费用。

3、养老意愿有所不同

对于养老意愿的看法,中年人在对待自己的养老方式和父母的养老方式的态度上有所区别。有21.6%的受访中年人认为自己将来可能采取的养老方式是去养老院,而仅11.3%的受访中年人认为父母也应该采用去养老院的方式养老,两者相差10.3个百分点。随着少子化时代的到来,中年人面临着两个独生子女面对四个老年人的局面。家庭养老问题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这可能是促使受访中年人在自己的养老的问题上更多选择养老院的原因之一。

三、青年篇

“百善孝为先”、“老吾老及人之老”。在现代社会中,“孝”不应仅仅局限在自己的亲人身上,而应该将其推而广之到整个社会的老年人中。那么,当今的年轻人对于自己的长辈乃至于整个社会的老年人都是一种什么态度呢?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在18-40岁的受访年轻人中,逾三成表示对自己或父辈的养老问题感到非常担忧或有点担忧。随着人口流动性的不断加大,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远离自己的父母,去开创一片新天地,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更不能在父母身边尽到传统意义上的“孝”了。

世博会在上海已临近尾声,但给上海带来的影响还远没有结束,志愿者服务应该是本次世博会的一大亮点,“小白菜”、“蓝精灵”的形象已深入人心。我们的社会正需要这样一大批志愿者奉献出自己的爱心和才干。在接受调查的年轻人中,有67%表示自己会乐意参加为老年人服务的志愿者活动。文化程度与乐意成为老年人服务志愿者的关系呈完全的正相关因素,文化程度越高的年轻人,越是乐意参与到为老年人服务的志愿者队伍中来,这也可以理解为后世博精神的延续。在受访的年轻人中,更是有13.3%非常乐意参与,并会挤出时间来为老年人服务。

表20.18 主要年份养老服务

一、机构养老服务

机构数(家)

床位数(张)

# 新增养老床位

养老床位占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

二、居家养老服务

社区老年人日间服务机构机构数(家)

日托老年人数数(人)

社区助老服务社(个)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月服务人数(万人)

获得政府补贴的老年人(万人)83 2 108 233 5.48 3.94229 6 400 234 17.70 10.30 283 8 000 234 21.90 12.90 474 49 529 10 094 1.9 582 80 554 10 030 2.7 615 89 859 10 084 2.8

下载中小学生闲暇生活状况的调查分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小学生闲暇生活状况的调查分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

    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 关爱老人安享晚年系部:财政金融系 年级:12级金本一 姓名:卞成慧 张文文 邢忆鲁 张庆琰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口老龄化与老年人生活问题已经引起各级......

    农村居民生活状况调查

    关于农村居民文化生活状况总结报告 对于我们在校大学生来说,能在寒假进行实践活动,是我们一个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提高自我能力的重要的机会。作为大二的学生,社会实践也不能......

    中小学生闲暇时间生活教育研究

    中小学生闲暇时间生活教育研究潍坊三中总课题组一、问题提出: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教育孩子是为国育才,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需要社会、家庭和学校的密切配合。学校教育很重要,......

    大学生闲暇生活现状调查与分析问卷调查表

    问卷名称:大学生闲暇生活现状调查与分析 第1题: 您的性别是:A、男B 、女 第2题: 您现在所在的年级是: A、大一B、大二C、大三D、大四 第3题:您平均每天的闲暇时间是(节假日、双休日......

    中小学生营养现状调查分析

    卫辉市中小学生营养现状调查分析 【摘要】目的 了解河南省卫辉市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为开展学校卫生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依据2011-2012学年卫辉市46 511名6~15岁小学、......

    农村中小学生暑期生活状况调研

    农村中小学生暑期生活状况调研摘要:在当今的中国,书本上的知识十分重要,仅仅学习书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也很难在社会上取得大的成就,教育需从娃娃抓起,知识如此,社会实践也亦如......

    农村居民精神文化生活状况的调查分析

    农村居民精神文化生活状况的调查分析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年级:2013级 姓名: 学号:摘要 当前,党中央立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做出了建设......

    大学生闲暇生活调查问卷

    大学生闲暇生活调查问卷 亲爱的同学:为了调查大学生的课余时间的安排,我们制定了这份调查表,希望您从百忙中抽出一点时间来配合我们的调查。真诚地谢谢您的合作! 性别:专业:所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