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反比例函数与几何综合.题库学生版
反比例函数与几何的综合题
一、反比例函数的定义
函数y(k为常数,k0)叫做反比例函数,其k中叫做比例系数,x是自变量,y是函数,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不等于0的一切实数. kx
二、反比例函数的图象
反比例函数y(k为常数,k0)的图象由两条曲线组成,每条曲线随着x的不断增大(或减小)越来越接近坐标轴,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属于双曲线.
反比例函数y kxkk与y(k0)的图象关于x轴对称,也关于y轴对称. xx
三、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反比例函数yk(k为常数,k0)的图象是双曲线; x当k0时,函数图象的两个分支分别位于第一、三象限内,它们关于原点对称,在每一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
当k0时,函数图象的两个分支分别位于第二、四象限内,它们关于原点对称,在每一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
注意:
⑴反比例函数yk(k0)的取值范围是x0.因此,x①图象是断开的两条曲线,画图象时,不要把两个分支连接起来. ②叙述反比例函数的性质时,一定要加上“在每一个象限内”,k的两支分别在一、三象限,在每一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 x这是由于x0,即x0或x0的缘故.
如果笼统地叙述为k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就是错误的.
⑵由于反比例函数中自变量x和函数y的值都不能为零,所以图象和x轴、y轴都没有交点,但如当k0时,双曲线y画图时要体现出图象和坐标轴无限贴近的趋势. ⑶在画出的图象上要注明函数的解析式.
四、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的求法
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y(k0)中,只有一个系数k,确定了k的值,也就确定了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因此,只需给出一组x、y的对应值或图象上一点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kx
五、比例系数k的几何意义
ky,做两坐标轴的垂线,两垂足、原点、P点组k0,图象上一点Px,x成一个矩形,矩形的面积Sxyxyk.过反比例函数y
例题精讲
一、反比例函数与几何综合
【例1】 已知点(1,3)在函数yk(x0)的图像上,矩形ABCD的边BC在x轴上,E是对角线xBD的
中点,函数yk(x0)的图像经过A、E两点,若ABD45,求E点的坐标.xyAEOBDCx
【例2】 如图,点A(m,m1),B(m3,m1)都在反比例函数yk的图象上. x(1)求m,k的值;
(2)如果M为x轴上一点,N为y轴上一点,以点A,B,M,N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试求直线MN的函数表达式.
yABOx
【例3】 如图,POA11、P2A1A2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点P1、P2在函数y斜边OA1、A1A2、都在x轴上,求点A2的坐标.4(x0)的图像上,x
yP1P2OA1A2x
Py1,P2x2,y2,Pnxn,yn在函数y【例4】 如图所示,……,1x1,9x0的图象上,OPA11,xPA…,An1An2A1A2,P3A2A3,…,PnAn1An,…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斜边OA1,1A2,都在x轴上,则y1y2…yn______________.
yP1P2OA1。。。xA2
【例5】 如图,P是函数y1(x0)图象上一点,直线yx1交x轴于点A,交y轴于点B,2xPMOx轴于M,交AB于E,PNOy轴于N,交AB于F.求AFBE的值.yBNOPFMEAx
3,点B的坐【例6】 已知:等腰三角形OAB在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点A的坐标为33,0. 标为6,,(1)若三角形OAB关于y轴的轴对称图形是三角形OAB请直接写出A、B的对称点A、B的坐标;
(2)若将三角形OAB沿x轴向右平移a个单位,此时点A恰好落在反比例函数y图像上,求a的值;
(3)若三角形OAB绕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度(090).当=30时点B恰好落在反比例函数y63的xk的图像上,求k的值. xyAB-6Ox
【例7】 过原点作直线交双曲线yk(k0)于点A、C,过A、C分别作两坐标轴的平行线,围x成矩形
ABCD,如图所示.
⑴知矩形ABCD的面积等于8,求双曲线的解析式; ⑵若已知矩形ABCD的周长为8,能否由此确定双曲线的解析式?如果能够确定,请予求出;如果不能确定,试说明原因.
yDOCAxB
【例8】 如图,已知正方形OABC的面积为9,点O为坐标原点,点A在x轴上,点C在y轴上,k(k0,x0)的图像上,点P(m,n)为其双曲线上的任一点,过点Px分别作x轴、y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E、F,并设矩形OEPF和正方形OABC不重合部分的面积为S.
⑴求B点的坐标和k的值; ⑵当S时,求P点坐标; ⑶写出S关于m的函数关系式. 点B在函数yyCFO
【例9】 已知图中的曲线是反比例函数yBPSAEx
m5(m为常数)图象的一支. x⑴这反比例函数图象的另一支在第几象限?常数m的取值范围是什么?
⑵若该函数的图象与正比例函数y2x的图象在第一象内限的交点为A,过A点作x轴的垂线,垂足为B,当OAB的面积为4时,求点A的坐标及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yOx
【例10】 两个反比例函数yk1k和y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如图所示,点P在y的图象上,xxx11PCx轴于点C,交y的图象于点A,PDy轴于点D,交y的图象于点B,当
xxk点P在y的图象上运动时,以下结论:
x①ODB与OCA的面积相等; ②四边形PAOB的面积不会发生变化; ③PA与PB始终相等;
④当点A是PC的中点时,点B一定是PD的中点.
其中一定正确的是(把你认为正确结论的序号都填上,少填或错填不给分).
yy=BkxPAOCy=x1xD
【例11】 两个反比例函数yk1k和y2k1k20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如图所示,动点P xxkkk在y1的图象上,PCx轴于点C,交y2的图象于点A,PDy轴于点D,交y2xxx的图象于点B.
⑴求证:四边形PAOB的面积是定值; ⑵当PA2DB的值; 时,求PC3BPABP的面积分别记为SOAB、2,OAB,⑶若点P的坐标为5,SABP,设SSOABSABP.
①求k1的值;
②当k2为何值时,S有最大值,最大值为多少?
yBDy=k1xPAy=k2xOCx
【例12】 如图,点A、B在反比例函数yk(k0)的图象上,且点A、B的横坐标分别为a和x2a(a0)ACx轴,垂足为C,AOC的面积为2.
(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若点(a,y1),(2a,y2)也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试比较y1与y2的大小;(3)求AOB的面积.
yABOCx
【例13】 已知:在矩形AOBC中,OB4,OA3.分别以OB,OA所在直线为x轴和y轴,建立如图
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F是边BC上的一个动点(不与B,C重合),过F点的反比例函数y(k0)的图象与AC边交于点E.
(1)求证:△AOE与△BOF的面积相等;
(2)记SS△OEFS△ECF,求当k为何值时,S有最大值,最大值为多少?(3)请探索:是否存在这样的点F,使得将△CEF沿EF对折后,C点恰好落在OB上?若存在,求出点F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ykxAECFOBx
【例14】 如图,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过矩形OABC的顶点B,OA、OC分别在x轴、y轴的正
8x半轴上,OA:OC2:1.
(1)设矩形OABC的对角线交于点E,求出E点的坐标;
(2)若直线y2xm平分矩形OABC面积,求m的值.
yCOBAx
【例15】 若一次函数y2x-1和反比例函数yk的图象都经过点(1,1). 2x(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已知点A在第三象限,且同时在两个函数的图象上,求点A的坐标;
O,B,P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3)利用(2)的结果,若点B的坐标为(2,0),且以点A,行四边形,请你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
yCAOBEFx
m1,Bm3,m1都在反比例函数y【例16】 如图,点Am,k的图象上. xk的值;(1)求m,B,M,N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2)如果M为x轴上一点,N为y轴上一点,以点A,四边形,试求直线MN的函数表达式.
yABOx,m)与B(2,m33)是反比例函数y【例17】 已知A(1(1)求k的值;
k图象上的两个点. xk图象上是否存在点D,使得以A,B,C,D四点x为顶点的四边形为梯形?若存在,求出点D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0),则在反比例函数y(2)若点C(1,y1C-1-1A1Bx
【例18】 如图,已知反比例函数y122.①求的图象和一次函数ykx7的图象都经过点Pm,xB在这个一次函数图象上,顶点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②如果等腰梯形ABCD的顶点A,C,D在这个反比例函数图象上,两底AD,BC与y轴平行,且A和B的横坐标分别为a和a2,求a的值。
yDEOFACPxB
【例19】 反比例函数ykb,a1,bk两和一次函数y2x1,其中一次函数图像经过a,2x点.
(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P为等腰三角形?若存(2)求出两函数的交点A的坐标.在x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AO在,把符合条件的点P的坐标都求出来;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例20】 如图,如果函数yx与y的图像交于A,B两点,过点A作AC垂直于y轴,垂足为点C,求BOC的面积.y4xACOBx
【例21】 如图,一次函数ykxb的图像与反比例函数ym,B(1,n)两点. 的图像交于A(21)x(1)试确定上述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表达式;(2)求AOB的面积.
yAOBx
【例22】 正比例函数ykx(k0)与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相交于A、C两点,过A作ABx轴
1x于B,连结BC,若ABC的面积为S,求S.
yACOBx
【例23】 将直线yx向左平移1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直线a,如图,直线a与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相交于A,与x轴相交于B,则OA2OB2_____________.
yaABOx1x0x
3,点B的坐【例24】 已知:等腰三角形OAB在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点A的坐标为33,0. 标为6,,(1)若三角形OAB关于y轴的轴对称图形是三角形OAB请直接写出A、B的对称点A、B的坐标;
(2)若将三角形OAB沿x轴向右平移a个单位,此时点A恰好落在反比例函数y图像上,求a的值;
(3)若三角形OAB绕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度(090).当=30时点B恰好落在反比例函数y63的xk的图像上,求k的值. xyAB-6Ox
【例25】 如图,直线ykxb与反比例函数yk′点B,与x轴交于点C,x0的图象相交于点A、x4,点B的横坐标为4. 其中点A的坐标为2,(1)试确定反比例函数的关系式;
(2)求AOC的面积.
yABCOx
【例26】 如图,在直角坐标系xOy中,一次函数yk1xb的图像与反比例函数yk2的图像交于xA1,4,B3,m两点.
(1)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求AOB的面积.
yA(1,4)B(3,m)Ox
【例27】 如图,已知RtABC的顶点A是一次函数yxm与反比例函数y内的交点,且SAOB3.
(1)该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是否能完全确定?如能确定,请写出它们的解析式;如不能确定,请说明理由.
(2)如果线段AC的延长线与反比例函数的图像的另一支交于D点,过D作DEx轴于E,那么ODE的面积与AOB的面积的大小关系能否确定?(3)请判断AOD为何特殊三角形,并证明你的结论.
m的图像在第一象限x
yAECDOBx
【例28】 如图所示,设反比例函数y的两支为C1,C2,正三角形PQR三个顶点位于此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
Q,R不能都在反比例函数的同一支上.(1)求证:P,1xR的坐标.-1在C2上,Q、R在C1上,求顶点Q,(2)设P1,yC1PQRxyQC1y=xOOPRxC2 C2
第二篇:利用几何画板探索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利用几何画板探索反比例函数的性质教学设计
福州聋哑学校
魏苏珊
杨帆
【课题】利用几何画板探索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教学内容】形如y=k/x(k≠0)的函数叫做反比例函数,利用描点法可以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描出的点越多,画出的图象就越准准确。利用数学软件可以快速准确的画出反比例函数图像,而且能够帮助我们研究反比例函数的性质。本节课拟用几何画板作为工具探索反比例函数图象的对称性、以及k对函数图象形状的影响等方面的性质。【教学目标】
1、探索利用动点研究反比例函数性质的方法,并获得反比例函数对称的性质;
2、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实践能力,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数学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技术理解数学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体验中获得成功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复习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以及不同k值反比例函数图象的性质。
二、探索反比例函数y
打开“探索一”
画出反比例函数y
在反比例函数y1x1x1x的图象关于直线y=x轴对称。的图象。的图象上选定A(1,1),B(-1,-1).过A、B两点作一条直线,即正比例函数y=x的图象.并画出直线y=x。
把直线y=x选定为对称轴。在反比例函数yy=x的对称点C'.做出点C'后,显示点C和C'的坐标,运动点C,观察这两点坐标的变化。(也可以直接拖动点C)
1x上任意选取一点C,再作点C关于直线 可以得到结论1:反比例函数y1x的图象关于直线y=x轴对称。
(操作结束后,返回页面,继续“探索二”)
三、探索反比例函数y
以及反比例函数y1xkx关于直线y=-x对称 的图象关于直线y=±x对称。
1、打开“探索二”
做出对称直线y=-x,并在图象上任意选定C点。并做出点C的对称点C'点。运动点C,观察点C和C'的坐标变化。(也可以直接拖动点C)得到结论2:反比例函数y1x图象关于直线y=-x轴对称。
2、操作结束后,选择“下一页”。
探索“反比例函数y
①探讨反比例函数ykxkx的图象是否关于直线y=±x对称。” 的图象关于直线y=x对称。
”。
单击“探讨不同的k值,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出现“
可在方框中输入任意的k值,探讨反比例函数关于直线y=x的对称性。
在反比例函数上任意选定点C,并做出点C关于直线y=x对称的对称点C',运动点C,并观察两点坐标的变化情况,可得出结论:反比例函数y
②探讨反比例函数ykxkx的图象关于直线y=x对称。的图象关于直线y=-x对称。
隐藏直线y=x,显示直线y=-x。
在方框中输入任意的k值,探讨反比例函数关于直线y=-x的对称性。
在反比例函数上任意选定点C,并做出点C关于直线y=-x对称的对称点C',运动点C,并观察两点坐标的变化情况,可得出结论:反比例函数ykx的图象关于直线y=-x对称。
kx综合以上两个结论,即“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关于直线y=±x对称。”
kx
四、探索“随着|k|的增大,反比例函数y越近还是越来越远?”
选择“探索三”
讨论:随着|k|的增大,反比例函数ykx图象的位置是否相对于坐标原点的距离是越来
图象的位置相对于坐标原点的距离是越来越近还是越来越远?
以下是对不同的k值进行探讨,将k值分为大于0和小于0这两类:
①当k>0时,可输入不同的k1和k2值,显示直线y=x,并显示直线y=x与反比例函数图象的交点到原点的距离,比较这四段距离的大小,可得到结论:当|k|增大时,反比例函数ykx图象的位置相对于坐标原点的距离是越来越远。(操作结束后,隐藏直线y=x,并选择“返回”)②当k<0时,可输入不同的k3和k4值,显示直线y=-x,并显示直线y=-x与反比例函数图象的交点到原点的距离,比较这四段距离的大小,可得到结论:当|k|增大时,反比例函数ykx图象的位置相对于坐标原点的距离是越来越远。(操作结束后,隐藏直线y=-x,并选择“返回”)
综合上述两个结论,可知:随着|k|的增大,反比例函数y原点的距离是越来越远。
五、小结 反比例函数ykxkx图象的位置相对于坐标 的图象关于直线y=±x对称。
kx随着|x|的增大,反比例函数y
图象的位置想对于坐标原点的距离越来越远。
第三篇:《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说课稿
一、数学本质与教学目标定位
《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第三课时)》是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七章第二节的课题,是在前面学习了反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的基础上的一节应用课。体现反比例函数是解决实际问题有效的数学模型,经历“找出常量和变量,建立并表示函数模型,讨论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分以下三个方面: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对“杠杆原理”等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关系的探究,使学生能够从函数的观点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通过对实际问题中变量之间关系的分析,建立函数模型,运用已学过的反比例函数知识加以解决,体会数学建模思想和学以致用的数学理念。
2、能力训练目标
分析实际问题中变量之间的关系,建立反比例函数模型解决问题,进一步运用函数的图像、性质挖掘杠杆原理中蕴涵的道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利用函数探索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发现的“杠杆定律”,使学生的求知欲望得到激发,再通过自己所学知识解决了身边的问题,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训练学生能把思考的结果用语言很好地表达出来,同时要让学生很好地交流和合作.
二、学习内容的基础以及其作用
在17.1学习了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及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基础上,《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这一节重点介绍反比例函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性,以及如何应用反比例函数的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探究的例题和练习题都是现实生活中的常见问题,反映了数学与实际的关系,即数学理论来源于实际又发过来服务实际,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数学课上涉及了物理学力学的实际问题,运用到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发现的“杠杆定理”,其本质体现的是力与力臂两个量的发比例关系,最后落实到运用数学来解决。通过学习,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反比例函数的运用和理解,更深层次体会建立反比例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巩固和提高所学知识,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
第四篇:《反比例函数》测试题
《反比例函数》测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函数中,不是反比例函数的是()
A.y=-
B.y=
C.y=
D.3xy=2
2.已知点P在反比例函数y=(k≠0)的图象上,则k的值是()
A.-
B.2
C.1
D.-1
3.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
A.第一、三象限
B.第一、二象限
C.第二、四象限
D.第三、四象限
4.近视眼镜的度数y(单位:度)与镜片焦距x(单位:m)成反比例,已知400度近视眼镜镜片的焦距为0.25
m,则y与x的函数解析式为()
A.y=
B.y=
C.y=
D.y=
5.如图,点A在双曲线y=上,点B在双曲线y=上,且AB∥x轴,C、D在x轴上,若四边形ABCD为矩形,则它的面积为()
A.1
B.
C.3
D.4
6.关于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必经过点(1,1)
B.两个分支分布在第二、四象限
C.两个分支关于x轴成轴对称
D.两个分支关于原点成中心对称
7.如图,A、B是双曲线y=上的两点,过A点作AC⊥x轴,交OB于D点,垂足为C.若△ADO的面积为1,D为OB的中点,则k的值为()
A.
B.
C.3
D.4
8.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下,直线y=x+1与双曲线y=的交点的个数为()
A.0个
B.1个
C.2个
D.不能确定
9.已知反比例函数y=(a≠0)的图象,在每一象限内,y的值随x值的增大而减小,则一次函数y=-ax+a的图象不经过()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10.如图,直线l和双曲线y=(k>0)交于A,B两点,P是线段AB上的点(不与A,B重合),过点A,B,P分别向x轴作垂线,垂足分别是C,D,E,连接OA,OB,OP,设△AOC面积是S1,△BOD面积是S2,△POE面积是S3,则()
A.S1<S2<S3
B.S1>S2>S3
C.S1=S2>S3
D.S1=S2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某学校食堂有1500 kg的煤炭需运出,这些煤炭运出的天数y与平均每天运出的质量x(单位:kg)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____________. 12.在反比例函数y=图象的每一支曲线上,y都随x的增大而减小,则k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 13如图,三个反比例函数,在x轴 上方的图像,由此观察得到kl、k2、k3的大小关系为_____ _ 14.反比例函数y=(m-2)x2m+1的函数值为时,自变量x的值 是____________. 1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过点M(﹣3,2)分别作x轴、y轴的垂线与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交于A,B两点,则四边形MAOB的面积为 . 16.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与一次函数y=2x+1的图象的一个 交点是(1,k),则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是__________. 17.近视眼镜的度数y(单位:度)与镜片焦距x(单位:m)成反比例,已知200度近视眼镜的镜片焦距为0.5 m,则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____________. 18.如图,已知点A,C在反比例函数y=(a>0)的图象上,点B,D在反比例函数y=(b<0)的图象上,AB∥CD∥x轴,AB,CD在x轴的两侧,AB=3,CD=2,AB与CD的距离为5,则a﹣b的值是 三、解答题(共66分) 19.(8分)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经过点A(2,3). (1)求这个函数的解析式; (2)请判断点B(1,6)是否在这个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并说明理由. 20.(8分)如图所示,一个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第二象限内,点A是图象上的任意一点,AM⊥x轴于M,O是原点,若S△AOM=3,求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并写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21.(9分)如图,一次函数y1=kx+b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2=的图象相交于点A(2,3)和点B,与x轴相交于点C(8,0),求这两个函数的解析式. 22.(9分)某粮食公司需要把2400吨大米调往灾区救灾. (1)调动所需时间t(单位:天)与调动速度v(单位:吨/天)有怎样的函数关系? (2)公司有20辆汽车,每辆汽车每天可运输6吨,预计这批大米最快在几天内全部运到灾区? 23.(10分)已知如图中的曲线为函数y=(m为常数)图象的一支. (1)求常数m的取值范围; (2)若该函数的图象与正比例函数y=2x的图象在第一象限的交点为A(2,n),求点A的坐标及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4.(10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原点,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相交于A(2,1),B(-1,-2)两点,与x轴交于点C.(1)分别求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关系式); (2)连接OA,求△AOC的面积. 25.(12分)如图,已知A(a,m)、B(2a,n)是反比例函数y=(k>0)与一次函数y=﹣x+b图象上的两个不同的交点,分别过A、B两点作x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C、D,连结OA、OB,若已知1≤a≤2,则求S△OAB的取值范围. 一、说教学内容 (一)、本课时的内容、地位及作用 本课内容是苏科版八年级(下)数学第九章《反比例函数》的第一课时,是继一次函数学习之后又一类新的函数——反比例函数,它位居初中阶段三大函数中的第二,区别于一次函数,但又建立在一次函数之上,而又为以后更高层次函数的学习,函数、方程、不等式间的关系的处理奠定了基础。函数本身是数学学习中的重要内容,而反比例函数则是基础函数,因此,本节内容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本课题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我根据新课标的知识、能力和德育目标的要求,以学生的认知点,心理特点和本课的特点来制定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通过对实际问题的探究,理解反比例函数的实际意义。 (2)体会反比例函数的不同表示法。 (3)会判断反比例函数。 2、能力目标 (1)通过两个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和分析归纳能力。 (2)在思考、归纳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合情说理能力。 (3)让学生会求反比例函数关系式。 3、情感目标 (1)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经历在实际问题中探索数量关系的过程,体验数学活动与人类的生活的密切联系,养成用数学思维方式解决实际问题的习惯。 (2)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有学有所用的感性认识。 4、本课题的重点、难点和关键 重点: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难点: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关键:如何由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 二、说教学方法: 本课将采用探究式教学,让学生主动去探索,并分层教学将顾及到全体学生,达到优生得到培养,后进生也有所收获的效果。同时在教学中将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 由于学生在前面已学过“变量之间的关系”和“一次函数”的内容,对函数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因此,在教这节课时,要注意和一次函数,尤其是正比例函数一反比例的类比。引导学生从函函数的意义、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等方面辨明相应的差别,在学生探索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在探索的途径和方法上与一次函数相似。 对于所设置的两个问题为学生熟悉,尽量贴近学生生活,或者进入学生生活的圈子里,让学生感受到亲切、自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主动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对数学学科的浓厚兴趣,使部分学生由不爱学变得爱学。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生活处处皆数学,生活处处有函数。 三、说学法指导: 课堂,只有宝贵的四十分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注意力不能集中。针对这种情况,从学生身边的生活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情境,目的是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愿望,同时也为抽象反比例函数概念做好铺垫。让学生自己举例,讨论总结规律,抽象概念,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同时,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和抽象能力。 为了让学生对反比例函数的意义牢牢掌握和深刻理解,启发学生回忆正比例函数并与之相类比,从内容到形式,学生自主地体会出反比例函数的真正内涵。 在本课时的师生互动过程中,积极创造条件和机会,关注个体差异,让学困生发表见解,使他们有成功的学习体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提高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反馈信息,并能立即反馈给学生,矫正学生的学法和知识错误。力求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顺利地“消化”本节课的内容。同时,让学生体会到“理论来自于实践,而理论又反过来指导实践”的哲学思想。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1、复习引入: 师生共同回忆前一阶段所学知识,再次强调函数和重要性,同时启开新的课题——反比例函数(教师板书)。 (一)创设情景,激发热情 我经常在思考:长期以来,我们的学生为什么对数学不感兴趣,甚至害怕数学,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数学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太远了。事实上,数学学习应该与学生的生活融合起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让他们在生活中去发现数学、探究数学、认识并掌握数学。 因而用两个最贴近学生生活实例引出反比例函数的概念;从而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多媒体课件展示 (问题1)我校车棚工程已经启动,规划地基为36平方米的矩形,设连长为X(米),则另一连长Y(米)与X(米)的函数关系式。 让学生分析变量关系,然后教师总结:依矩形面积可得 XY=36 即Y=36/X (问题2)昨天在放学回家时,小明的车胎爆了。第二天,小明的爸爸骑摩托车送小明来学校。中午放学小明不得不走回家。(小明家距学校2000米) (1)、在这个故事中,有几种交通工具? (2)、两种交通工具的正常行驶速度一样吗?来去的路程一样吗?时间呢? 师生共同探究,时间的变化是由速度所引起的,设时间为T,速度为V,则有T=2000/V (二)观察归纳——形成概念 由实例XY=36 即Y=36/X和T=2000/V 两个式子教师引导学生概括总结出本课新的知识点: 一般地,形如Y=K/X或XY=K(K是常数,K不为0)的函数叫做反比例函数。 在此教师对该函数做些说明。 (三)讨论研究——深化概念 学生通过对例1的观察、讨论、交流后更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多媒体课件展示、例 1、下列函数关系中,哪些是反比例函数? (1)、一个矩形面积是20平方厘米,相邻两条连长分别为X厘米和Y厘米那么变量Y是变量X的函数吗?是反比例函数吗?为什么? (2)、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为U,移动滑片时通过变阻器的电流I和电阻R之间的关系; (3)、某地有耕地346.2公顷,人口数量N逐年发生变化,那么该村人均占有耕地面积M(公顷?(人))是全村人口数N的函数吗?是反比例函数吗?为什么? (4)某乡粮食总产量M吨,那么该乡每人平均粮食Y(吨)与该乡人口数X的函数关系。 学生回答后教师给出正确答案。 五、即时训练——巩固新知 为了使学生达到对知识的深化理解,从而达到巩固提高的效果,我特地设计了一组即时训练题,把课本的习题熔入即时训练题中,通过学生的观察尝试,讨论研究,教师引导来巩固新知识。 多媒体课件展示 (巩固练习:) (口答)下列函数关系中,X均表示自变量,那么哪些是反比例函数?每一个反比例函数的K的值是多少? Y=5/X Y=0.4/X Y=X/2 XY= 25)Y=-1/X(给学困生发表见解的机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学生回答后教师给出正确答案。 五)突出重点,提高能力 为了突出重点,特意把书中的练习题设计为例题的形式,以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再给出一道类似的题目以加强巩固 T=24/V 例3 Y是X的反比例函数,下表给出了X与Y的一些值。 X-2-1-1/21/123Y2/3- 1写出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根据函数表达式完成上表。 (六)总结反思——提高认识 由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习的主要内容: A、反比例函数的意义; B、反比例函数的判别; C、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的求法。 让学生通过知识性内容的小结,把课堂教学传授的知识尽快化为学生的素质;通过数学思想方法的小结,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数学思想方法在解题中的地位和应用,并且逐渐培养学生的良好的个性品质目标。 (七)任务后延——自主探究 学生经过以上五个环节的学习,已经初步掌握了探究数列规律的一般方法,有待进一步提高认知水平,因此我针对学生素质的差异设计了有层次的训练题,留给学生课后自主探究,这样即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使学有佘力的学生有所提高,从而达到拔尖和“减负”的目的。 课后思考: 当M为何值时,反比例函数Y=4/X2M-2是反比例函数,并求出其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第五篇:《反比例函数》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