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试论中国农村土地养老保障功能研究综述
试论中国农村土地养老保障功能研究综述
[内容提要] 我国自2000年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以来,农村养老问题引起政府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对农村土地改革和农村养老保障进行了不断的研究。从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村养老、土地与农村养老的3个方面对我国农村土地养老保障功能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中国农村 土地功能 养老保障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向全国人民吹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号角,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2000年人口普查表明,我国65岁及65岁以上老年人口已占总人口的近7%,其中城镇人口占6.30%,乡村人口占7.35%。总体看,我国已经进入了老年型社会。近年来,我国农村养老问题引起政府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尤其关注传统的土地养老保障功能的演变。笔者对我国农村土地养老保障功能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一、关于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研究
1.1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成果
阿尔钦提出“产权是指人们对物的使用所引起的相互认可的行为关系,它用来界定人们在经济活动中如何收益、如何受损,以及他们之间如何进行补偿的规则”。产权的内容包括行动团体对资源的使用权和转让权,以及收入的享有权。由于信息不充分和不确定性等,产权不可能是完整的,但私有产权的保障比国有产权和公有产权更有效率。台湾的土地改革证明了上述论点。台湾在1949~1953年期间将土地分给农民(农民得到了长期稳定的土地权利),在随后的l0年里,农民家庭年收入增长l50%。南韩和日本的土地改革同样获得成功。
我国大陆的经历从正反两个方面验证了产权制度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影响。周其仁曾对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做过深刻评述.他认为解放后农村土地制度因为产权的集体化而带来了效率损失。新的土地产权结构承认了农民对土地的使用权和收益权,从而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积极性.成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农村经济增长和结构变化的主要制度因素。张五常认为。我国农业改革的成功在于农业产权制度的调整适应了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条件。曹锦清描述了解放后土地制度变更对农民生产生活的影响,认为分田到户最惊人的效果是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提高所导致的单位产量的增长。相对与集体经济时期.土地制度变迁给我国农村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活力,“世界上
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系统性农业改革取得过类似中国的成就”。
1.2土地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的研究
当前我国土地产权制度安排上也存在很多问题.土地集体所有的大部分地区都经历着不断的调整,农民只有土地经营权.而没有对土地的长期所有权和交易权。曹锦清在调查中发现,中原地区农民负担的各项税费占到收入的25%。这种产权拥有形式影响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农民生产积极性的进一步发挥。姚洋对农地的不同产权拥有对经济绩效的影响做了系统研究.他从土地的保险功能及其对土地制度改革的意义方面回顾了土地在我国农村所扮演的集体保险功能,并通过理论模型预测了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不会阻碍农地产权改革的时间,认为地权改革所带来的效率足以抵消土地的嵌入式保险功能的损失。他指出《农村土地承包法》进一步确立了土地的个人所有,建立一个完善的土地租赁市场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地权改革实施后,能力低、收入低的农户将失去土地的嵌入式保险功能所带来的好处。
上述研究从正反两方面证实了产权制度变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提出了要改变现有的土地所有权制度.保护农民权利的要求。但是,温铁军的研究持有不同观点,他认为“从中国农村的实际情况出发,人地关系越来越紧张,土地就难以私有化。因此,如果不能把土地上超载的农村人口减少,这种残缺产权就是可行的、合理的制度安排”。
二、关于农村养老研究
农村养老问题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并不为人所关注。大多数人认为.在深受传统影响的农村地区,土地和家庭很好地执行了养老保障的功能,如果不是计划生育政策和城乡流动的影响.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是不需要多加考虑的。持这种观点的前提是,子女是农村父母的基本保障.子女数多少对养老有重要影响,而解决生育率下降带来的养老问题的方法是建立农村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因而对农村养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农村养老保险上。夏传玲认为,子女数量对家庭养老没有太大影响;桂世勋认为在农村,生产力低下,经济水平低,经济供养和子女数呈正相关;陈功则认为子女数是影响农村地区净供养量的第2位因素。Peixiaomei持有相反的看法,他认为,在农村地区,子女对老年人生活的作用低于城市,重要的不是子女的数量,而是子女对父母提供的经济支持。郭志刚认为,“四二一”结构不会成为生育率下降后主要的家庭模式,比如,未来农村的双独婚姻的比例不会超过10%,因此,人口因素对家庭养老的影响没有想象得那么严重。
中国人民大学1998年对山东和河南做了调查,内容包括农村老年人的家庭、身体、经济状况、亲属关系和居住情况,以及养老交换和子女的养老意愿等,认为农村家庭养老的问题不是子女的数量和子女的养老意愿.而是老人和供养者的经济困难。但是,这些研究大多是在描述的层面,没有进行深层次分析。徐月宾在其博士论文中,从社会政策角度对解放前及建国后社
会变迁背景下的国家、社区和子女对农村养老的作用和局限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比如,他认为.养儿防老虽是文化传统,但对很多没有土地或经济资源的老人来说只能使人们在理想、集体化时期国家为老人建立了一道安全网,但由于计划经济发展缓慢,最终使这道安全网失去了作用。近年来,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实行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但这种制度安排使老人靠自己劳动获取资源的能力变小,对子女供养的依赖性加大.这对老人是很不利的。
国内对农村养老问题的学术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关注农村养老问题的角度不同,养老问题的解决分别被视作制度优越性的体现、计划生育的对策以及老龄化社会到来的应对措施。目前国内对农村养老问题的研究数量有限、范围狭窄、论述不深.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社会经济条件和人口因素的变化:农村老年人口经济状况的调查分析;农村家庭养老所面临的挑战与影响因素;对农村社会化养老方式的探索。尤其是农村养老资源的获取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现状与问题的研究等。总体而言,学术界对农村养老的模式和经济来源分析较多,但对农民养老收入和经济来源方面的研究较少.对土地的养老保障功能的变迁研究更少。
历史上,我国养老保障主要以家庭养老为主:1949年以后.养老保障制度呈现明显的城乡二元性旧。在经济支持上.农村养老保障经历了20世纪50年代的家庭保障、人民公社时期的集体保障、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以家庭保障为主、保障多元化的3个时期。大部分研究者认为目前我国农村地区.家庭养老虽是最主要和最普遍的方式,但对家庭养老的具体含义、其他辅助养老方式的构成及作用并未达成一致看法。
陈彩霞认为.家庭养老、集体养老、社会养老是农村地区的3种基本养老方式。家庭养老的主要内容是由子女向自己年老的父母提供经济支持、日常照顾和精神上的慰籍。集体供养方式取决于集体的经济状况,在集体经济被削弱、集体组织涣散的农村地区,集体供养制度难以保证被供养老人的生活质量。社会养老保障是指20世纪90年代初由民政部在全国推行建立的由国家、集体、个人共同承担的积累式养老保险。目前,集体养老仅涵盖很小一部分老人;社会养老保障是今后发展的方向.但对今后一、二十年内要进入老年期的老人发挥不了太大作用;家庭养老仍存在很多问题。
王义才认为.目前我国农村老人主要生活来源是家庭赡养和土地收入。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和实行计划生育后,这两种养老保障方式在保障能力和保障的可靠性上都发生了变化,其中,家庭养老功能弱化,土地养老风险较大。他通过研究指出,必须从我国实际出发,寻求新的养老办法。王梅认为,我国农村家庭养老保持了相对完整的传统格局,自我供养和子女供养是两种主要形式,但经济供养水平很低。刘从龙认为.目前我国农村养老主要由家庭养老、自我养老、社区养老和社会养老等方式。家
庭养老是老人在收入来源和生活安排上均依赖于家庭其他成员;如果老人有自己的收入来源,自己料理自己的生活,即为自我养老:社区(含乡镇企业)养老是指集体经济实力雄厚的乡村或乡镇企业.仿照城镇企事业单位的退休办法,给老年人发放养老金;社会养老是指实行养老保险,由社会统筹解决养老问题。
李建新根据国家计生委于2002年年底对我国中西部地区农村的家庭福利状况、家庭养老、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进行的抽样调查数据分析了中西部农村地区养老意愿、养老观念和养老方式,指出当前我国农村养老方式和养老资源极不平衡。
三、土地与农村养老的研究
国内外关于将土地与农村养老问题联系在一起的研究还比较少,国外研究主要有盖尔.约翰逊,他认为可以将土地所有权交给农民以补充农民养老金的不足。文贯中利用代际转移模型和跨时期转移模型证明了目前家庭养老的脆弱性,他提出土地可以成为农村老年人稳定的投资方式。他们认为,赋予农民永佃权,或进一步在农民中实行土地私有化,土地就可以促进在农户内部的代际转移和跨时代转移,它至少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满足老年人对养老保障的迫切需求。王义才提出应把养老保险和土地保障相结合以解决养老问题。
温铁军明确提出,农地现在最主要的功能不是生产资料而是社会保障。姚洋也认为,“这种平均主义的农地制度具有一种内在的社会保障机制”,他把这种机制称为土地社会保障制度,认为这种制度的正面作用可足以抵消平均主义农地制度在生产效率方面的损失。梁鸿通过对苏南地区的研究指出,土地已经不能担起抵御农民家庭生活风险的重任,他把这称为“最后一道防线的虚化”闭。齐莉梅根据对我国东、中、西部的实证研究,分别把农村人口自身拥有的土地、家庭等养老资源和社区、国家等外部供给的制度保障资源的状况描述出来,她指出,传统意义的耕地保障功能已经不能适应和满足工业化社会、老年化社会的生活保障和养老保障需求,只有在耕地经营规模大、农业市场效益高的地区,耕地才能产生现代社会意义的生活和养老保障作用。
土地保障只有在风调雨顺的好年景才能靠得住。然而,我国自古以来是一个灾害频仍的国家,每年不少地区都会遭受自然灾害的侵害,国家在这样的时候也会全力以赴地扶贫救灾,帮助农民渡过难关。但是,无论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农民获得的只是生存保障,即解决温饱问题。然而,人生问题不仅是温饱问题,还有生病、伤残、老年丧失劳动能力等问题。在我国,农民对于土地,只有经营权而没有所有权,农民没有权力变卖一部分土地以解决燃眉之急,因此只有靠借高利贷或变卖家产来解决面临的困难。从国际范围来看,虽然许多国家的农民都需要依靠土地养老,但是基于土地实现养老 的途径则大不相同。在土地私有制国家,农民即使遭遇产销风险和道德风险,生活失去保障,但由于他们拥有土地所有权,仍然可以通过出租和出卖土地养老而在我国,农民依靠土地养老所面临的各种风险,不仅大于发达国家,而且大于其他发展中国家。土地对于农民来说,只是一个附带风险的初级保障,因此在我国依靠土地养老是靠不住的。
所谓的土地保障或“土地福利化”,是指由农民通过耕种自己分得的土地来为自己提供保障,而社会组织(政府、社区、企业)对此不承担任何义务。这种因政府不承担任何义务,农民享受不到任何权力的所谓保障,根本不是社会保障。社会保障的核心是“社会保障不能私有化”,这是指提供保障的义务不能“私有化”,即政府不能把自己的义务推卸给农民,而土地保障或“土地福利化”,等于政府让农户自己保障自己,即把保障的义务私有化了,既然如此,还有什么必要再谈农民的社会保障。国家应当通过法律将土地所有权收归国有,对农民实行永佃制,这样,农民就可以按照“自愿、有偿”的原则进行土地流转,这既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也能够更充分地发挥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
刘书鹤认为.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多地少,农村有大批剩余劳动力,城市有大批下岗职工。在城乡均难以充分就业的形势下,土地的作用就在于它保证了广大农民就业或部分就业的条件。保证或部分保证了农民最基本的生活来源。虽然农民外出打工者呈增长趋势,但多数在外生活不稳定,如果找不到工作或对工作不满意,还可以回来种地。肖来付则认为,传统的小农经济条件下,土地是农民最重要和最主要的谋生手段,也是农村家庭的重要经济来源,可以说,土地是家庭养老的基础。然而,在如今社会转型的过程中,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民所能占有的土地资源不论是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出现了危机.“土地养老”的保障功能呈现出弱化趋势阎。
四、结语
(1)在养老保障研究中,对农村养老保障的研究无论在研究成果数量或是研究成果质量上都与城市养老保障研究相差甚远。缺乏对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全面系统的研究,特别是对农村养老经济来源和核心地位的土地养老保障功能变迁及现状的研究少之又少对于为什么要建立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土地在农村养老资源中究竟占多大比重,土地养老功能是应该强化还是弱化,建立何种基于土地保障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以及通过何种途径建立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等等问题,还缺乏深入的论证与分析。
(2)我国对农村养老保障的研究多是从社会统筹、个人账户以及商业保险等角度展开的,这些研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指出了我国农村养老保障的发展趋势,但还不能完全解决我国农村居民的养老保障问题。大多数研究往往脱离我国农村居民面临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脱离了我国城乡老年人口的
差别来研究我国农村的养老问题。据统计,我国农村目前仅有不到10%的人口参加了养老保险,绝大部分农村老龄人口的养老主要是采用子女赡养和土地供养这个模式。但很多子女尽义务赡养老人时自己的资金也很拮据,很难实现这个义务。所以,在很大程度上,老人养老保障的出路只有依靠土地,因为土地历来是农民安身立命之本,所以养老保障功能是我国农民从农地获得的最重要的保障方式。
(3)现有的土地养老保障研究大多从宏观政策层面分析论证,从土地收益或土地产权、失地农民权益维护等方面考虑土地与农村养老的关系,缺乏实证分析。
另外,在对土地养老能力的影响因素的研究中,土地制度因素、国家政策因素等比较分析还很少。笔者希望在前人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在土地制度、国家政策等方面对土地养老保障能力有一个客观描述和评价,从社会学、人口学、经济学等多学科角度出发,分析土地与农村养老的关系,寻求更好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出路。
[参考文献] [1]杨明灿.地方政府行为与区域结构[J].经济研究,2000(11)[2]韩小明.产业政策的实施机制[J].教学与研究,2000(7)
[3]张文合: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变与选择[J].经济研究,1989.
第二篇:中国老龄化社会养老保障问题研究
随着我国当前人口迅速老龄化的现实,我国社会保障事业与老龄事业所面临的最突出问题是公民养老保障条件的差异悬殊,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相距甚远。当前建立普惠化、均等化基本养老保障制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当务之急。
老龄化问题凸现,公民养老保障条件差异悬殊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日益发展,老龄问题已经成为世界
各国和社会各界共同关心的课题。自1999年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截至底,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5989亿人,约占总人口的12%(将近1/8),比提高约0.44个百分点,其中上海、天津、江苏、北京、浙江、重庆、辽宁、山东、四川、湖南和安徽等11个省市老龄化水平超过全国平均值。今后,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以年均800万人的规模递增。,随着新中国的同龄人步入老年,中国将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以来的第一次老年人口增长高峰。老年人口增速加快,高龄老人和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老人大幅增加,空巢化趋势日益突出。全国老龄办的调查统计表明,城市“空巢”家庭已达49.7%,农村“空巢”类家庭达到了48.9%。无论城乡,“空巢”家庭中的老年人生活状况十分令人担忧。“十一五”期间,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持续增长,到2010年将达到1.74亿,约占总人口的12.78%,其中,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将达到2132万,占老年人口总数的12.25%。与“十五”时期相比,老年人口增长速度明显加快。
与此同时,中国的老龄工作仍存在大量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从全国来看,当前的养老保障体系只覆盖了很小的范围,据统计,70%以上公民未在养老保障制度的覆盖之下,城市中约有10%左右的老年人没有养老金,农村老年人中约有80%以上没有任何养老金,许多农民根本不知道养老保险为何物。
全国与地方养老保险金制度设计中,不同类型人员享有的养老资金标准(机关事业单位、企业职工、农民基本养老保险金标准以及非就业人员享受的养老资金标准)之间差距悬殊。尤其是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因与在职工作人员的工资增长直接挂钩,以较高速度持续增长,而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却缺乏合理增长机制,导致两者差距日益增大。另外,由于当前国家养老保障制度只考虑各种就业人员,导致非就业人员与就业人员的养老保障也完全处于不平等状态。
整体上看,当前养老保障制度设计与实施中存在的差异悬殊的普遍现象,折射出我国老年人在养老待遇方面因身份不同而出现的严重不平等性,这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极不相称。
建立系统的普惠化、均等化的基本养老保障体系,促进社会和谐
养老问题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建立一个科学的、切实有效的社会系统工程体系,确保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实现,是目前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战略任务。
在社会系统中,任何主体(无论是个人、家庭、组织、社会、国家还是人类)客观上都具有“安全与发展”双层目标架构,所以,无论是老年人生活还是老龄事业及老龄公共服务,也都具有“安全与发展”双层目标架构。
在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经济实力能够承担普惠化与均等化的基本老年保障(老年生存保障)的社会主义国家,如果在其公民进入人生的老年直至离开这个世界前,还不能公平地享受到普惠化、均等化的最基本的生存保障,他们的基本人权的享有将成为重要的社会问题。解决基本老年保障的普惠化、均等化,能够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和谐,并使我国不稳定的出口依赖型(外需拉动型)经济系统,向稳定的内需拉动型经济系统转化。
因此,我个人认为,中央应当尽快将普惠化、均等化的基本养老保障措施,作为刚性指标列入各级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绩效指标之一;应当在普惠化、均等化的社会保障系统工程体制下,通过建设国家级社会保障系统工程的信息技术支持平台,实现全体公民社会保障信息的共享,使跨地域自由流动的任何公民(包括行动不便的老年人),都可以方便地使用居民身份证或公民卡实现社会保障(包括养老保障)“一卡通”;应当建立可持续(如定期)进行数据更新的国家老龄系统工程模型,使重大老龄问题的预测、决策、管理做到“胸中有数”。为此,在设计和实施老龄系统工程以及社会保障系统工程中,各级决策者应当澄清以下几点认识:
(1)尽快实现基本养老保障普惠化、均等化,不是指当前就要实现所有养老保障内容的普惠化、均等化,而是指事关老年人起码的生存安全(“低端安全”)的那部分养老保障。老年人需求的多样性,要求老龄事业与老龄公共服务的多样性。政府与市场在养老产品(包括资金与服务等)供给上,有不同的侧重,应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基本养老保障体系。
(2)认识和解决老龄问题,不但要算货币账(易衡量价值、有限价值),更要算货币不可衡量的超货币帐
(难以衡量价值、不可衡量价值乃至无限价值)。
(3)在老龄系统工程框架下,养老保障包括资金保障与非资金保障。资金保障,是以资金货币形式提供给老年人的养老保障,如养老保险金、老年津贴等;非资金保障,是以非资金非货币形式提供给老年人的养老保障,如老年公共服务设施、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定期为老年人体检、老年公寓等。非资金保障有
些是直接提供的,有些是从资金保障转化过来的。
(4)彻底扩大基本养老保障的覆盖面,不仅覆盖所有就业者,也要覆盖所有非就业者,以及作为雇主的公民。
(5)基本养老保障的普惠化、均等化应当尽快上升为刚性的、强制性的法律规范,而不应当仅仅在政策层面。
(6)基本养老保险是基本养老保障的物质基础,而不是基本养老保障的全部内容。尽快实现基本养老保障普惠化、均等化,首先要求尽快实现基本养老保障的物质基础——基本养老资金(包括保险金及其它资金如老年津贴)全国统筹。
(7)我国目前实施的政策,到2010年,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超过2.23亿。这是在基本养老保险方面具有城乡差异的逐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的政策,而非基本养老领域的普惠化、均等化政策。
第三篇: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研究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研究
1、国内外研究综述
1.1国外研究综述
1.1.1马克思等人对土地制度问题的研究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探索社会主义的建立与发展过程中,对土地制度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马克思在与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1848)中,广泛论述了土地所有权、土地价值、土地生产方式、土地规模经营、土地规划及土地所有制变革等基本理论。此外,马克思在《经济学手稿》(1857-1858)和《卡尔·马克思关于土地所有制的发言记录》(1869)等著作中论述了土地制度问题,在《论土地国有化》(1872)年中论述了土地国有化政策,在《资本论》(1894)中研究了土地所有权政策。
1.1.2西方学者对土地制度等问题的研究
英国的李嘉图认为,资本家是资本主义制度中一个重要的并且是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当事人,而土地所有者却完全是多余的;斯密从维护产业资本家的利益出发,提出反对土地私有权存在的地租理论,并且想或多或少地把土地私有直接变为国有。
舒尔茨在《改造传统农业》中,论述了土地制度安排对农业增长的影响。他认为,改造传统农业最重要的制度保证是运用以经济刺激为基础的市场方式,通过农产品和生产要素价格来刺激农民;控制农场规模,用所有权和经营权合一的,能适应市场变化的家庭农场来改造传统农业,改造农业中低效率的所有制形式,实行居住所有制形式等。他认为,地租在配置农业资源中执行着一种必要的经济职能,任何对地租的压抑都有损于指导和引诱农民有效地使用农地的信号和刺激
与舒尔茨一样,马尔科姆·吉利斯等发展经济学家同样关注土地制度对农业发展的影响,认为土地所有制的条件确定了所有提高农业产量的努力必须据以发挥作用的环境;而且土地所有制对农业生产率有很大影响,拥有土地的个体农民都知道,促使产量提高的技术和不断的努力会增加其收入,如果土地归别人所有,就不一定会出现这样的结果[3]。
对于产权和土地产权问题,巴泽尔认为,个人对资产的产权由消费这些资产、从这些资产中获益和让渡这些资产的权利或权力构成,产权通过交换得以实现[[4]。利贝卡普认为,产权制度是一种社会制度,包括宪法、法令条款和司法规则,以及非正式的传统和习惯。促进产权制度调整的力量,包括新的市场价格和新的生产可能性。1.1.3当代国外学者对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等问题的研究
卜凯在1920年至1925年对我国7个省17个县的2866个农场进行了详细调查后认为,中国的贫困在于农场面积的零细,生产力的薄弱,总根源是人口过密,解决这一问题的出路是实行人口节制。
Putterman等学者利用“公有物悲剧”理论和分析方法,对我国农村土地所有权制度进行研究和分析后认为,中国的农村土地所有权与其说是农村集体所有权,不如说是一种地方政府的所有权,这种土地所有权制度不可避免地导致中国农村土地资源过渡开发和利用,必须将中国农村的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改革为土地私人所有权制度,才能避免农村土地的过渡开发和利用,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
Ostrom, Stevenson等却认为,集体土地产权比私有产权拥有更多的益处,如更低的制 度成本、规模经济以及降低风险等,在一些特定的自然、社会和经济条件下,集体土地产权制度可能产生更优的绩效和结果。
德国学者Franz von Benda-Beckmann从土地财产权利功能的角度对我国农村土地制度进行了分析后认为,土地权利作为最重要的财产权利具有四个功能,即社会功能、经济功能、环境功能和政治功能;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和设计,必须充分考虑这四个方面的因素,否则,中国的农村土地制度就会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环境退化和危害社会公共利益与政治稳定等。
1.2国内研究综述
1.2.1关于农地制度范畴的研究
曹泽华(2005)等选择从西方产权理论的角度来定义和理解农地制度,认为农地制度与农地产权制度是等同的,土地制度就是通过界定土地产权,从而决定土地产权的价值及其相关收益,进而决定与土地产权相关的人的一系列行为以及收入。土地制度的核心即界定产权。曹泽华等认为农地产权是一系列将农地作为载体的权力集合,不仅包括所有权,而且还包括使用权、收益权、抵押权、租赁权、交易权等多种权利。
李明秋(2001)从法律法规的角度来定义农地制度。认为农地制度是指农地的所有制度、经营制度、流转制度和管理制度。正是这些子制度共同构成了农地制度。
吴亚卓(2002)等选择马克思生产关系所有制理论来理解农地制度。认为农地制度就是农地所有制,就是以土地为载体所体现出来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土地制度是指土地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诸环节所形成的土地关系制度化后的总称。1.2.2关于集体产权理论的研究
我国农村土地财产权的法律文件和政策规定为:“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从法规中可以明确得出我国农村的土地所有权归农村的集体所有,对于集体产权是否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理论界有着不同的观点
李桂梅(2004)认为土地产权界定不清晰,表现为土地产权的残缺,土地的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以及处分权在产权主体之间的分配和定位模糊,从而导致了实践中土地产权运行的混乱。
迟福林(2002)等认为,我国农地集体产权边界是清晰的,是一种共有权利,集体中的每一个成员共同占有土地产权,农村的基层组织代表集体行使这种所有权。但在市场经济运行中这种代议产权制度不适应现实状况的需要,因此应该予以改善。王环、王金柱(2006)等认为我国农地的集体所有权是一种虚的、抽象化的产权,只有集体、没有成员。1.2.3关于农地集体产权发展方向的研究
王景新、迟福林(2002)等主张坚持和完善当前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制,在坚持 农地集体产权前提下把农地使用权物权化,赋予农户长期而稳定的农地使用权。进而把农地集体所有制的成员共同占有改造为按份共有。
张德元、周天勇(2004)等认为对农村集体土地进行国有化改造,由统一的国家作为农地产权的唯一代表。把农户土地租赁期限延长至99年999年或者永佃制度,租赁农地还可以进行继承。
杨小凯、蔡继明,(2004)等认为彻底的农地制度改造应该进行农地产权私有化,把农地产权交给农户农地经营完全按照市场经济模式由农户自主经营,所有权与使用权相互分离状况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政府法规保证市场运行的秩序。
2、农村土地制度及其改革意义 2.1农村土地制度的含义
如何准确把握土地制度的定义,直接关系到现实生活中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的核心问题。迄今为止,我国理论界对“土地制度”的范畴尚未达成共识。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一是认为农地制度与农地产权制度是等同的,土地制度就是通过界定土地产权,从而决定土地产权的价值及其相关收益,进而决定与土地产权相关的人的一系列行为以及收入。二是认为农地制度是指农地的所有制度、经营制度、流转制度和管理制度。正是这些子制度共同构成了农地制度。三是农地制度就是农地所有制,就是以土地为载体所体现出来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土地制度是指土地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诸环节所形成的土地关系制度化后的总称。
完整的土地经济制度应当包含土地所有制、土地产权制度。土地所有制度主要解决 土地归属问题,它要明确土地所有权主体。它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一国或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土地产权制度涉及到土地如何利用和有效使用问题,主要包括土地使用、土地流转和转让制度。土地所有制度决定了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们之间的生产关系,土地产权制度决定了土地使用过程中各种利益主体之间的权责利关系。
2.2农村土地制度的特征
2.2.1地位的基础性
土地是一个国家最基本的资源和资产。在资本主义大工业发展起来之前,当社会处于农业阶段的时候,土地是最基本的生产要素,因而成为最主要的财富形式。在资本主义社会之前,土地的占有形式基本上决定了社会财富的占有和分配形式。因而土地制度成为当时最具基础性的社会经济制度。
18世纪产业革命以后,人类逐步进入现代大工业时代,国民财富大量增加,财产结构发生巨大变化,土地己经不再占据财产构成中的决定性地位。但是在现代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中,由于人口膨胀和城市化进程加快,使城市土地口渐稀缺与昂贵。因而使土地制度在决定国家财富的占有和分配中仍然居于相当重要的地位。如美国的土地价值占国民财富总价值的23%左右;口本1973年的土地价值达到206万亿口元,相当于上一年国民生产总值的3.22倍。
2.2.2国度的差异性
在现代世界各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中,就一般财产来说各国的占有形式比较单一。而惟独土地占有形式各个国家之间仍然保留着明显的差异性。因为土地制度除了直接受一个国家生产方式与生产力水平的决定性影响之外,同时还受到土地资源的状况、民族经济文化发展的历史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而形成国与国之间明显的差异性。2.2.3构成的复杂性
相对于一般财产来说,土地财产关系要复杂得多。土地作为一种财产,其所有、占有、使用、收益、处分及管理等等构成一系列复杂的财产关系和产权体系。这是由于土地作为一种不动产所具有的特性所决定的。
2.3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重大意义
2.3.1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关系到中国未来经济、社会战略发展目标的实现。
农村稳定则社会稳定,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是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国家自主的基础。而三农问题的根本是农村土地问题。如果说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那么土地就是农业的基础,而我国只占世界7%的耕地却要养活占世界20%以上的人口,土地资源的稀缺,使得土地成为农村特殊的也是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农民的生存之源、发展之本。土地制度的安排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中国未来经济、社会战略发展目标的实现。
2.3.2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来说,我国农业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农地制度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是由农地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所决定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农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资源能否可持续利用又取决于人们对资源的利用方式,而资源的利用方式又受到农地制度的制约和影响。不同的制度选择对农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成功的制度安排能够激励生产者以可持续利用的方式利用土地资源,积极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业生产快速持续增长。
2.3.3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的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村改革实际上是一直以变革土地制度为核心展开的。在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总体目标以后,农村改革仍必须从土地制度改革中寻找突破口,以使农村经济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适应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仅要发展商品市场,更为重要的是要加快建立生产要素市场,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也是建立和完善农村市场体系的重要内容。要通过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土地制度,通过市场运行机制按经济效率原则实现土地与其它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和合理配置,从而促进土地的流转与集中,实现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生产率,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实现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
3、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进程、现行模式和存在问题
3.1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进程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发展进入了新时期。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体的农村改革实现了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家庭经营的历史性变革,推动了农业生产力的大发展。这也是我国现行的土地制度。所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指农民合作经济组织通过契约,将集体公有的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和经营项目发包给农民家庭自主经营,在农民家庭分散经营的基础上,合作经济组织统一经营单家独户难以承担的公共服务,统分结合、双层经营,因而它通常被人们表述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其产生到最终确立,大体上经历了四个阶段: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萌芽和起步((1978年秋一一1980年4月):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全面展开阶段(1980年5月一一1981年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全面完成阶段(1982年春—1984年初);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稳定与完善阶段(1984年初一一至今)。
3.2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现行模式
3.2.1“大稳定、小调整”模式 这是目前最普遍的一种模式,被广大中等发达地区所采用。它是在稳定家庭承包经营的条件下,对土地的承包权以及承包期进行适时的调整。多数情况是在农民自发要求下来进行的。这种调整是基于人口的变动而对土地产权的要求。在承包期上,农民更倾向于“大稳定小调整”。这一现象普遍存在的原因在于,土地承包权从根本上说是一种社区集体成员权。土地承包权的福利性分配,使得土地承包权演化为农民生活和就业的保障。只要土地集体所有制继续保留,就不能排除农民对土地的承包权,也就无法从根本上消除对土地进行调整的可能。这正是此种制度普遍存在的重要原因。
3.2.2“两田制”模式
20世纪80年代发韧于山东平度的“两田制”是农地使用制度的又一重要模式。“两田制”是将耕地分为口粮田和责任田。其中,口粮田按人口均分到户,只承担农业税;责任田则实行招租形式承包经营,不仅要承担农业税,还要承担粮食定购任务和缴纳土地承包费。其核心思想是将公平和效率原则结合起来,以便更加集约地使用土地。由于责任田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口粮田平均承包的效率损失,兼顾了农户、社会二者的利益,使得土地效率有所提高,制度安排取得了一定成效。
3.2.3苏南模式
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中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特别在沿海地区,非农产业异常发达,农业所占份额在不断地下降。这一方面造成了耕地的闲置现象;同时又存在着想扩大经营规模的农民无地可扩的现象。受规模经营能够带来规模经济的诱导,中国许多地区都有实行规模经营的冲动。像北京顺义、苏南地区、广东南海、山东一些有条件地区等都进行了尝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为江苏苏南地区的土地规模经营,被称为“苏南模式”。其基本做法是通过农户间土地的转让形成“种粮大户”,采取“反承包”、“倒租赁”、“异地承包”等形成规模经营,或通过“土地使用权入股”等形式,集中土地招租来形成股份制农场、站办农场、村办农场等。
3.2.4“生不增地、死不减地”模式
贵州媚潭是典型的传统农区,耕地资源极其有限。全县制定了明确土地集体所有权主体,稳定农户的承包经营权的制度安排。只在1984年调整了一次承包土地.目前这种“生不增,死不减”的经营模式己在贵州省全面推广,并以地方法规的形式规定耕地承包期_50年不变,非耕地承包期60年不变。如此之长的承包期基本上己接近永佃制。此项制度己写进中央的有关文件,为此项制度在全国推广奠定了基础。
3.2.5土地股份制模式
广东南海县地处珠江三角洲,该地区人多地少,且好坏搭配远近插花,不适应现代化大生产的要求,其次该地区的非农产业相当发达。这一方面造成了农地无人耕种,但又不愿意放弃承包权;另一方面造成了一部分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无地可耕或耕地不足。于是在不同地区,采取不同的折价形式,把土地和固定资产折股量化给农民,农民在获得承包权后,再把土地的使用权交给集体,纳入股份由合作组织统一使用,实行农民股权“生不增、死不减”制度,对新增人口实行配售股。这样就实现农户承包权与使用权的分离。
3.3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面临的问题
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是中国农民在生产实践中的伟大创新,是农民实践经验的总结的和推广,它响应了中国农民发自内心的呼唤,符合农民的愿望和要求,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然而,近年来,随着农村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农业机械化逐步推广,农业产量不断增加,而农民的纯收入,却一直在迂回爬坡。这种农民的“增产不增收”的现象,使我国“土地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的土地制度的局限性口渐暴露,集中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3.3.1土地产权界定不清,主体不明确,集体所有权被虚化
《宪法》规定:“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但是对于农村土地,哪些是国家的,哪些是集体的,并没有明确规定,而且集体所有土地的产权主体也不明确。《民法通则》将产权主体赋予了行政村,而《土地管理法》将产权主体赋予了合作经济组织。实践中,集体土地的产权主体,各地差异很大除中央政府之外,各级行政组织都对地权进行了不同程度干预,从而造成地权的不完整。集体土地产权主体的模糊性,导致了产权运行上的混乱,另外,集体土地所有权受到来自国家与农户的“两面夹击”,使农地集体所有制有名而无实。土地集体所有的虚置使集体在经济上并无实质性意义,集体组织只是以土地收入为支撑承担社会行政职能而己。因此,要对农村土地产权制度进行系统变革不能忽视这一问题。3.3.2农地经营分散,难以形成规模效益
我国农村实行土地集体所有制,无论从法律意义上还是从经济意义上看,每个集体成员天生有权分享集体土地的收益。因此大多数地方根据集体土地的数量和质量,将土地按人口或按劳动平均分配。由于我国土地资源和人口分布不均,因此这种均田承包造成了人地关系结构性失衡。随着人口增减变化,许多地区每隔几年就对土地进行大规模调整,地块变得极其零碎分散。土地的超小规模经营不利于引进资金和技术,难以形成规模效益,而且单个农户从市场获得信息的能力有限,对市场的参与程度较低,也没有足够的能力抵御自然灾害、技术创新等风险,不利于农业生产的社会化、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主要障碍。
3.3.3土地流转十分困难,资源配置效率低
其一,集体土地实行人为的静态配置,被排斥在市场之外。目前我国农地集体所多以村民小组为边界,农地的流转空间受到限制。无论土地的分配还是土地的转让,都表现出很强的对外排斥性,不利于农地市场的充分发育和包括土地在内的各种生产要素的合理优化组合。其二,土地流转缺乏有效的制度法律保障.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性质以及权能构成在法律和理论上没有明确界定,因此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没有法律和政策依据。目前我国农村土地市场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一些承包使用权的流转基本是小范围私下的隐形交易,不利于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
3.3.4非农建设用地使用和管理混乱,不利于农村城市化发展
目前在我国农村中,由于对农民宅基地使用缺乏约束机制,乱占耕地、超标占地的现象十分普遍,宅基地使用也没有按规划进行,致使许多地方出现了“空心村”,土地浪费严重。另外,乡镇企业的发展和小城镇建设也占用了大量的耕地。地方政府为了追求当地经济的发展,违法越权批地或占地,为乡镇企业用地大开方便之门,使乡镇企业用地呈现出无偿无限供给的特征。同时,乡镇企业发展和小城镇建设用地安排缺乏统一规划,布局分散不合理,难以形成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与农村城镇化建设背道而弛。3.3.5农村滋生了许多特权腐败现象
现行的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理论上说土地应归农民集体所有与支配,但在现实中,现行土地政策赋予了乡,镇领导干部研究过大的权力,由乡、村或村民小组的领导者以集体的名义掌握与行使土地所有权与支配权,使得农民在土地权利往往落不到实处。
4、政策建议
4.1建立归属清晰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 当前我国农地财产制度在法律名义上属于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1属于农民集体所有。”而对于集体的界定根据《土地管理法》相关规定至少有三个,村集体、村民小组和乡(镇)集体,但在现实的经济生活当中,实际上对于农地财产可以实行一定影响也至少有三个即集体、农户和政府,从经济产权的角度而言,这实质上三者都具有一定的经济所有权。但对每一个主体而言,都没有获得“绝对”的经济所有权,因此对于每一个主体而言,这种经济所有权又都是残缺的,而相对于法律名义上的集体产权而言,这种产权权利残缺性更为严重,这也是许多学者关注集体产权的原因之一。法律名义产权与经济实质产权的名实不符,对我国市场化建设的危害很大。法律名义上,集体是农村土地的所有者,应该可以行使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但实际上,集体在现实生活中只有按照国家的有关政策实行发包土地与调整农户承包地的权利;而落实到农户对于土地的经济权利上,农户没有土地的法律名义所有权,也没有处分土地的权利,农民仅仅有占有、使用土地的权利。国家在法律上对于农村集体土地没有任何权利,但在具体的经济现实中,国家却可以通过相关法规政策对土地实施处分的权利,由于三者之间关系纠缠不清,任何单方面都没有对于农地的绝对“支配权”,因此造成农村土地缺乏明确的经济主体,农地的流转性很差。而市场经济恰恰需要生产要素具有较强的流动性,以实现生产要素的增殖功能。因此,加快农地要素的市场化建设要求,首要的是清晰农地的产权状况。
4.2加快农地流转中介组织服务体系建设。
农地产权交易是一个比较复杂的交易过程,涉及到交易技术细节比较繁多,农地交易的中介组织的设立可以高效率的解决这些问题,农地交易中介组织的服务水平是完整统一成熟市场的标志。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农地产权中介组织机构十分发达,他们提供从信息搜集、价格评估、金融信贷、代理登记等一条龙服务,它使得农地产权流转程序和流转机制更为健全,为农地产权有意转让者和受让者提供各类层次的需要。而我国在这方面的发展还比较薄弱。加快农地产权流动的服务性机构的建设,对于我国农地产权市场初步建立与培育,对农地的自发性交易逐渐成为被经常性交易,能够很好的担当产权交易双方的平台,为农地交易双方降低交易成本。
4.3积极培育和建立农地产权交易市场。
土地股份制的目的是土地的可流动性,这就要求农地具有可交易性,农地的交易才‘会产生土地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促进农地的兼并、集中,实现农地的规模化、产业化经营。通过农地产权交易市场实现农地生产要素兼并集中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同时,土地流转的市场化是土地流转的必然趋势,也是通过经济手段调节土地要素优化组合、保障农民权益的长效机制。政府在积极培育农地产权交易市场、促进农地要素优化配置方面可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积极建立鼓励农地产权流转的约束和激励机制,通过优惠的农地产权流转政策鼓励农地生产资料的集中、兼并。第二,建立完善多层次的农地产权交易市场体系,为农地产权交易提供多种服务平台。把各种农地产权流转方式纳入规范管理,确保交易双方权利明确。第三,建立专门的权交易信息平台以及各种形式的土地产权交易结算中心,及时发布各种土地交信息,统一为交易双方办理土地出租、租赁、出让、抵押等多层次登记服务。第四,建立健全农地产权变革登记制度。农地产权市场一旦形成,农地生产要素流动性增强,其权属变革的主要见证在于以政府为主的权威部门的文书,加强产权登记部门的服务是农地生产要素得以顺畅流动的关键。1 引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八条 4.4积极推进农地股份制建设。
农业生产力的变革,除了农业自身生产技术水平的约束之外,还来自于农业生产关系的束缚。我国农业生产的家庭承包经营方式是典型的小农经济,在整体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都处于工业化、规模化经营的方式下,小农经济很难跟上这种发展快车,犹如马拉车与动力火车一样,这种差距只会越来越大。改善农业生产关系,引进农业先进生产力,就必然要求农业同其它国民产业一样走规模化、产业化发展道路,积极推进农地股份合作,是当前我国农地政策的较好选择。农地股份制合作是在农地承包经营权物权化的基础上建立而来的,农地股份合作制不是对农地承包经营权物权化的简单否定,而是一种扬弃,是把农户对于土地的物的所有权资本化,按照现代企业法人财产制度的要求,农户履行出资人职能的制度设计,它并排斥农户对于农地的所有权,但农户对于农地所拥有的是一种价值所有权而并不是对农地实体的直接支配权。农户本身也还是农业劳动者,农户的两重身份决定了农业股份合作制公有制性质,但同时解决了由于农地财产关系紊乱而造成先进生产力无法进入农业领域。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问题的决定》[M].人民出版社,1999.[2]王超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实用问答[M].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3]党国英.保障农民权益要明晰土地财产权[N].新京报,2004-5-24.[4]党国英.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现状问题[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5-31.[5]川韩俊.农民集体所有应界定为按份共有[J].政策观察,2003(12).[6]张洪波等.农村家庭经营方式的变化与农地产权制度的创新[J].辽宁行政学院报,2005(3).[7]王景新.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世纪变革[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8]孙林.新中国农业经济思想史[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9]赵国良.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大事记[M]求是出版社,1988.[10]迟福林.走入21世纪的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11]蔡继明,方草.对农地制度改革方案的比较分析【J].社会科学研究,2005(4).[12]林毅夫.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13]孙林,新中国农业经济思想史[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14]姜民云.农村土地与农民的社会保障[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2(1).[15]Raul M Romer.((Economic Growth)),from((The Fortune Encyclopedia of Economicis)David Henderson December,1993(5).[16]Ali M and Byerlee D.((Economic Efficiency of Small Farmers in a Changing World))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1991(3).[17]David Romer.OAdvanced Macroeconomics,2000(12)
[18]Eillis F.((Peasant Economic)),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19]Schultz.T.W:((Transforming Traditional Agriculture》,Yale UniversityPress 1964.[20]Alchian A,H.Demesetz.Production, information costs, and economic organization.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1.62.[21]Barzel, Y.Eccnomic Analysis of Propert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bpress,,1989.[22]Coase, R.H.The Nature of the Firm, in G.S.Stigler and K.E.Bouldi.ng, Readings in Price Homewood,,1960 [23]North, D.C.The Problem of Social Cost, ,journal of Gar" and Economic,1992(3).
第四篇: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研究1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研究
摘要
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与改革,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然而由于制度设计和可行性等问题,我国的养老保险存在些许不尽完善之处,如公平性不足,“空账”问题严重,基金运行效率低下等问题。面临着我国老龄化不断加剧的现状,进一步完善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构建多层次保障体系,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分析现行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缩小待遇差距,加强立法,规范基金管理与监管等合理建议,以促进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健全和完善。
关键词:基本养老保险;公平性;基金运营
经历了多年的发展,我国已建立起基本养老保险与企业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养老保险相结合的制度,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也标志着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全覆盖。养老保险对于保障人民的生活,稳定社会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在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去研究解决。
一、当前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公平性不足
虽然目前我国已实现了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全覆盖,但是从一些具体制度上来看,不公平现象较为明显。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养老金待遇不平等
(1)由于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长期影响,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在农村的发展较为缓慢。2009年,“新农保”政策推出以来,其覆盖率不断增加,使得广大农民也能老有所养。其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支付终身中央确定的基础养老金标准为每人每月55元。55元还是有吸引力的,但基础养老金的收入替代率偏低。2009年我国农村居民家庭收入人家5153.17元,新农保的660元占人均纯收入的12.8%,城市为20%。因此说其待遇水平和城市还是有差距的。
(2)在社会养老保险的转移接续中,存在着不合理不公平现象。旧的转移接续制度只能转移个人账户资金,或退保,这种转移接续难的情况已经大大阻碍了劳动了的流动,尤其是抑制了农民工的自由流动。2009年12月29日国务院发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社保新政从1月1日实施。规定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所有人员,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可在跨省就业时随同转移;除了转移个人缴纳的全部本息之外,还可以转移12%的社会统筹部分的资金。但这样也不公。同时《办法》规定:未达到待遇领取年龄前,不得终止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并办理退保手续。这也给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带来不便。
(3)在城市中,由于岗位不同,性别,职位不同等原因,养老金待遇存在很大的差异。最典型的就是机关事业单位的人员养老金水平远远高于企业职工的养老金水平。
(4)由于地区发展的不平衡,不同地区的养老金待遇水平也不相同。东部地区要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
2.权利义务上的不均等
在缴费义务上,大部分机关,事业单位及职工缴费义务明显比企业职工要轻,其养老金来源上,基本上是得到政府财政的直接补贴,其稳定性、保险性更高,在养老金待遇上,现行的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养老金发放水平与调整办法均高于企业;企业养老保险制度内,参保对象过程的不均等传统企业养老保险制度下,国有企业职工的养老金权益都已转化为过去的政府收入,并凝固在国有资产当中,养老基金的短缺造成当前的企业给在职职工
交纳统筹养老金时还要替已退休的老职工买单,在单位统一费率的条件下,企业只要参保就承担了过重的负担。另外,从义务与权利角度看,不同企业在参保过程中存在不均等 企业养老保险制度由“现收现付制”向“部分积累制”改革过程中,没有提供资金支付职工改革前的养老金权益—转轨成本,从而加重当代职工负担。其后果是既造成了代际间参保过程的不均等,又造成了单位间参保过程上的不均等。在统筹基金收不抵支的状祝下,当代劳动者不仅要为自己积累一个“个人账户”之外,还必须拿出另外的缴费比例来养活退休的老年一代,以偿还几十年现收现付制留下的养老金欠债,与上一代及下一代相比,养老保险负担加重和福利减少。
(二)支付压力过重 “空账”规模巨大
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日益严重,养老保险支付压力巨大。我国原有的养老保险制度不实行个人缴费,企业也不为在职职工缴纳养老险费。按照现行制度中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模式,如何在支付
已退休人员应得养老待遇的同时,为在职职工建立起个人账户以积累日后给付所需资金,成为新旧制度转轨过程中最为严峻的问题。由于已退休人员和在此制度建立前参加工作的职工没有建立个人账户,没有为自己的养老保险基金进行积累,要在保证“老人”、“中人”的前后待遇水平基本衔接同时建立个人账户,无疑使企业和个人面临双重负担,在养老保险资金供给短缺的情况下,惟一的出路就是让个人账户成为“名义账户”,将应用于积累的资金拿来支付已退休人员的养老保险金,个人账户暂且只是空壳一个,留待日后逐渐填补做实。从而形成了养老保险金的“缺口”或“隐性债务”。在退休人员逐年递增的情况下,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空账”以每年1000亿元的规模增加。同时统筹部分与个人账户部分资金的“混账管理”于是就出现“挪用”个人账户中的基金来填补养老金支付空缺的现象,也导致个人账户“空账”运行。
(三)基金投资运营效率低
为了保证养老金的安全性,基金投资多是以保守型的银行存款、政府债券、不动产等形式而实行。近年来,大部分年份银行利率都低于实际工资增长率,再受到通货膨胀的影响,实际收益是非常低的。随着我国宣布允许养老保险金入市,我们也期待着养老金的收益能有所提高。
(四)管理体系不健全
养老基金存在管理层次混乱,职责不清的问题。我国养老保险管理体制的一个最明显的特征是:没有从法律上明确管理体制的职能定位,行政管理与业务管理不分家。从制定政策、实施操作、监督机构、基金运营方面责任不清,存在着事实上的政事不分,政企不分的情况。同时,在养老保险方面缺少统筹性的法律,立法相对落后。此外,我国也缺少专业的基金运营机构,以及有力的基金监管机构。
二、完善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议
(一)缩小养老金待遇差距
无论是对于城乡养老金待遇差距,不同地区之间的待遇差距,还是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之间的养老金待遇差距,国家都行出台相应的政策进行调整,对待遇较低的地区和部门加大补贴力度,促进养老保险的待遇公平。应注意,一些地区或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金替代率高的情况,我认为政府要做的应当是尽量提高其他按地区和单位的养老经替代率,从而提高待遇,使得全民总体养老金待遇向更高的水平发展,而不是一味的调低原本高的地区和单位的养老金替代率。
(二)加强养老保险的相关法律建设
完善养老保险法规体系,建立起统一的、适用范围比较广泛的社会养老保险法律制度,消除地方立法分散、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被分剂的现象,促使仲裁机构和人民法院对争议依据具有整体性和权威性的法律规定进行仲裁
或判决。首先,必须通过立法强化养老保险费筹集机制,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机制。加大强制征缴养老保险费的力度,进一步扩大养老保险覆面;将离休人员随着经济发展提高的养老金纳入财政顶算,真正做到国家、企业、个人二方共同建立养老金,保持养老保险制度的长期稳定运行,使更多的职工受益于养老保险。在养老保险基金筹资上广开渠道。其次,要对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营运制订相应的法规和政策,用政策法规指导基金投资管理公司的营运活动,以法律法规的强力来保障基金营运的安全性、盈利性、合法性。通过对养老保险制度在法律法规的建立和健全,使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进一步走上法制化和规范化的轨道,进而均衡养老保险在国民参保的公平性。
(三)规范基金管理
首先,我们要解决的是“空账”问题。第一,划清新旧制度给付责任这是解决历史债务问题的前提和基础,以“新人新办法,中人换办法,老人想办法”为基本思想,即新人按照新制度来实施,做实个人账户,防止资金缺口进一步扩大的恶性循环;中人换办法指以统账结合制度的实施时间为分界点,其参加后的养老金给付按新办法,而之前的则归同于老人一起按老办法实施解决。第二,活用国有资产从静态讲,对符合条件的国有企业甚至还可包括机关部门广泛清查,将其配各的非必要性设施与资产进行出信、变现不仅可筹措到一部分养老基金而且还能清除政府、企业中存在的不良资产并且这笔养老保险资金可以相当于国家的无偿支付,减轻发行债券时所带来的偿还压力从动态资产来讲,则可充分运用“中人”和“老人”长期劳动积累的国有企业现有资产但不可只是将国有资产直接划拨给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机构,而应将其所有权赋予给基金管理机构,除每月抽去一定资金及所生股息供养老金发放外,剩余资产可继续以流动资金形式留存在原企业,进行再生产使用或充当股份。其次,协调投资原则安全性是第一位的投资原则,但同时也要高度重视收益性、流动性和社会性需要有步骤的放松对养老保险基金投资项日和领域的限制,合理确定保险基金投资组合,减低投放到银行存款的比重,适当的增加企业债券与股票投资的比例并且加人力度培养专业投资人员,提高他们的投资技术与敏感度以确定出最优组合使养老保险基金获得最大投资收益而健全和完善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的资本市场,也可以为基金的良性运作增加安全系数。
(四)强化养老保险基金监管
为适应我国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的发展需要,我国也应建立多层次社会保险基金监管体系。实行收支两条线,保证专款专用,建立省级或省级以上的管理系统,做到统一管理。对于基本养老保险的监管,应由政府成立专门的独立机构来进行监管。对于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其他养老保险的监管,也应该由政府直属机构进行监管,实行统一集中的监管模式。保险基金的支付风险所涉及的却是百姓的保命钱,严重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因此通过立法解决保险费的收缴问题,防范保险基金支付风险是中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顺利、公平实施的重要保障。
养老保险制度的良好运行对我国社会发展与稳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还需要不断完善。我们要做的是坚持加强基本要老保险制度建设,不断完善我国的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相信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在经过不断的发展与改革后会实现老有所养,达到一个令人满意的水平。
第五篇:农村老年人养老保障现状及对策研究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拥有大多数老年人口的农村地区将迅速出现家庭小型化的倾向。而当前我国正在步入老龄化社会,并且未来20年到30年,老龄化高峰即将来临。在老龄化和独生子女的双重压力下,传统养老方式让越来越多的人心有余而力不足,农村老年人养老保障问题正日益突出,在可以预见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农村养老问题将是我国最大的社会问题之一。如果解决不好,势必影响到社会稳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本文拟通过对我市农村老年人养老保障现状的分析,提出几点应对之策,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我市农村老年人养老保障现状
(一)当前我市农村的基本养老方式。
我市现有农村人口90多万,其中老年人达十二三万之多,和全国几乎所有农村地区一样,我市农村的养老方式仍然是以家庭养老为主,多种养老方式并存。
一是家庭养老。这是当前中国农村使用最普遍的养老方式,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具体体现。这是一种最完美的养老方式,它所具有的优越性是任何其他养老方式都无法比拟和替代的。在现有经济水平条件下及传统文化模式下,家庭养老仍然是我国农村的主流养老方式。
二是集体养老。集体养老就是由集体经济组织对年老多病、无依无靠的老人进行赡养的制度。集体养老的形式主要有五保制度和养老院制度。
三是养老保险。面对农村老年人口数目的迅速增长和家庭养老的弱化,农村养老改革也加快了步伐。从1991年开始,根据国务院的决定,民政部开始有计划有组织地组织农村社会化养老保险改革的试点。我市于1992年开始在全市实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应该说,农村养老保险从无到有并初具规模,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由于目前农村地区经济发展仍比较落后,且地区间极不平衡,差异较大,在全市范围内建立统一的农村社会化养老保险制度与现实情况相脱离。
四是储蓄养老。依靠平时的积蓄用来防老,在农村仍然有一定的市场。一些农民对养儿防老已丧失信心,他们认为只有钱财是可靠的,因而尽可能省吃俭用,节约储蓄以备老年之用。
(二)农村家庭养老方式面临着挑战
在现代化与经济市场化过程中,农村传统家庭养老方式面临着许多挑战,具体表现在:
一是家庭规模缩小、家庭功能弱化。随着计划生育政策带来的生育率下降,子女减少和居住方式的分离使得子女对老年父母的照料产生了许多困难。独生子女现象的出现使得独生子女父母的养老变得异乎寻常的困难。有调查表明,38%的独生子女父母最担心的是孩子发生意外事故或生病;90%的独生子女父母认为“只生一个孩子对父母未来的生活和养老不利”。他们担心惟一的孩子因工作或其他原因离家远去后,自己的生活没有依靠。家庭的小型化,使得家庭的养老功能弱化,居住方式的代际分离也意味着健康不佳的老年人在经济供养之外还面临生活不便、照料不够、精神苦闷等问题。
二是人口流动加快、代际倾斜严重。现代社会人口流动越来越快,大量农村的年轻人进城打工。迫于岗位竞争压力,使他们无暇顾及在农村的父母;同时,一些青年夫妇较重视子女的教育和成长问题,有限的时间、精力和财力都向独生子女倾斜,产生了“重幼轻老现象”,这对老年父母的心理健康和实际的生活质量都产生了负面影响。
三是老年人平均寿命延长、自理能力下降。目前我市许多老人并不具备维持生计的充分收入,他们属于最为脆弱、不受注意和得不到保护的群体。在经济衰退或者经济调整时期,老龄人尤其面临着风险。在农村这种情况更甚。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老年人的寿命也在不断延长。随着年龄增长(特别是超过75岁之后),老年人口健康状况有所恶化,患病率、伤残率会上升,自理能力下降,将更多地需要日常护理、生活照料和社会服务。这一切必将加重家庭负担,也必将导致年轻人消极拒养老人情绪的增加。
现实各种因素的结合使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开始瓦解,子女对老年父母的照料和慰藉也不像过去传统模式下那么密集和经常了。随着家庭人口外流,子女在外地学习或工作,两代人只好分居两地。而由于经济市场化所带来的“孝”文化的衰落以及老人自身经济能力的弱小,决定了农村养老质量的下降。
(三)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存在诸多问题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适应改革开放的要求,我市于1992年开始实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对于深化农村改革和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
一是农村养老保险覆盖范围太小,社会化程度低,保障功能差。目前我市农村以养老为重点的社会保障工作仅在小范围内实行,农民由于地区发展不平衡,家庭经济困难,对保险政策不了解,积极性不高等原因,致使参保率太低,社会保障基金调剂范围小,在如何确定福利水平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方面没有一个具有法律意义上的数量规定。目前全市参加农村养老保险的人数仅为2.3万人,只占农村总人口的2.5%。现在领取养老金的只有850余人,比例小得可怜。正在推行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虽然解决部分群众“病有所医”的问题,但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农村人口与集体在保健医疗上的依附关系,医疗保障只是社区化,而不是社会化。这种状况不仅削弱了社会保障对农民的生活保障作用,而且成为集体经济和乡镇企业进一步发展和参与市场竞争的障碍。因此从整体上看,现行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无法承担未来农村老龄化高峰到来的冲击。
二是农村养老保障基金难以保证保值增值。由于农村社会保障体制尚未确立,社会保障尚未立法,更没形成法律体系,致使农村社会养老保障资金使用存在风险大,无法解决保值增值的问题。
三是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障问题有待于尽快解决。随着我市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招商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千百年来被视为根基所在的“土地保障”正遭受日益严重的冲击,耕地被大量征用,大批农民离开了黄土地,变成了务工经商的主力军,由此也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一些土地被集中征用的村庄,农民未来的生活保障问题日益突出,他们一无技术、二无专长,不仅面临着如何择业、就业,增加劳动收入的挑战,而且还存在着怎样养老、有谁养老的后顾之忧,农村人口“老有所养”问题更加突出。尽管建立以失地农民生活保障为重点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工作已被市委、市政府纳入议事日程,并确定为2005年要办的重点工作之一。由劳动保障部门拟稿的《即墨市农村社会基本养老保险暂行办法》(试行方案)已经市长办公会原则通过后,并开始转入模拟试点阶段。但离这一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正式、全面实施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四)其他养老方式局限性太大。集体养老方式存在的物质基础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的完善和村庄经济实力的雄厚,存在的心理基础是老人社会交际的广泛和子女对养老认识的多元化。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和农民意识的落后直接影响了集体养老的普及化和规模化。因此集体养老只能作为农村养老的重要补充形式而不可能成为家庭养老的替代形式。储蓄养老虽然在农村还有一定市场,但低利率、高膨胀、天文数字的医疗费以及农民收入的降低,使得储蓄养老已失去太大价值。
二、农村老年人养老问题的对策选择
当前农村养老的确存在很多困难和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并不是容易的事情,但总的来说我们应该从以下角度入手:
(一)通过宣传教育,形成浓厚的尊老敬老的社会氛围
尊老、敬老、养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儒家学说的重要内涵和范畴。几千年来,孔孟首倡的孝道,历经朝代更迭而日臻完善,成为维护家庭养老的重要根基。改革开放后,一些人极端利已主义思想膨胀,不仅不履行对父母、对老人应尽的义务,反而刁难甚至虐待老人,败坏了社会风气,也给社会带来诸多不稳定因素。因此通过多种宣传工具,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张旗鼓地做好尊老敬老的宣传教育工作,仍有其现实意义。通过这种宣传教育使人们认识到,尊老敬老养老是宪法规定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老人不仅是家庭奠基人,为社会创造过财富,年老后理应受到尊敬和照顾,不尊重甚至虐待老人于法于理于情皆不容。并通过社会舆论约束,从道义和制度上规范人们的尊老敬老行为,改变过去片面的女儿不养老和重物质轻精神的养老观念,使老人时刻保持心情舒畅,精神愉快,颐养天年。
(二)立法保障老年人的社会经济权利
解决农村养老问题,除了加强尊老、敬老的宣传教育外,在依法治国的今天,还要依靠制度建设。我国到目前没有一部单独的养老法,有关农村养老的问题散见于《婚姻法》、《老年人权益保护法》、《继承法》、《保险法》、《民法通则》等等之中,这不仅容易造成彼此的不协调,而且影响到农村养老制度的实施。我国法律体系中农村中老年人处于底层:权利少,义务多,尤其需要通过制度建设,使老年人的各种权利得到宪法和法律的切实保障。
(三)全面实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强化社会保障职能
据预测,我国到2030年前后将达到人口老龄化的高峰期,那时我国农村老年人口将占总人口的22.29%。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农村老年社会保障形势越来越严峻,仅靠传统的家庭养老是难以支撑的,完全依靠国家包下来也是不现实的。只有抓住人口老龄化高峰期到来前的一二十年时间,逐步建立起以国家、社区、个人三方负担、农民自我储蓄积累式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才能够有效地缓解白发浪潮的冲击。就欠发达地区而言,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必须立足于农民的经济承受能力,坚持低标准,多档次,大保面,以保障老年人基本生活为目的,根据农民个人经济条件自由选择,投保档次不搞一刀切。在资金筹集上,坚持以个人缴纳为主,国家和集体给予适当扶持补助,做到三方合理负担。在保险形式上实行农村务农、务工、经商等各业人员社会保险制度一体化,凡属农村人口,年满20—60岁的农民均可投保。收取的养老保险基金,主要用来购买国家财政发行的高利率特种债券和按照保值利率存入银行,以确保资金的保值增值,最大限度地发挥保险基金的效益,使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日趋完善,并和家庭赡养相结合,共同促进农村养老事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