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05年10月教师资格认定培训考试心理学试题5篇范文

时间:2019-05-14 11:33: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浙江省2005年10月教师资格认定培训考试心理学试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浙江省2005年10月教师资格认定培训考试心理学试题》。

第一篇:浙江省2005年10月教师资格认定培训考试心理学试题

浙江省2005年10月教师资格认定培训考试

心理学(中学)试题

课程代码:32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1.在一个颜色中,起主导作用的波长越强,则该颜色的()越大。A.色调

C.饱和度

B.亮度 D.强度

2.在柯尔伯格的有关儿童道德判断发展阶段的研究中,服从与惩罚定向阶段属于()。A.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B.前习俗水平D.权威水平

3.研究者根据预先拟定好的问题向被调查者提出,在面对面的一问一答中搜集资料,然后对群体的心理特点及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和推测,这种心理学研究方法属于()。A.测量法 C.调查法

B.观察法 D.作品分析法

4.狐狸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是酸的,这种心理防御机制称为()。A.转移

C.反向

B.文饰 D.退行

5.睡眠的第三四阶段为沉睡期,以()为主,它的频率很慢而振幅极大。A.δ波

C.θ波

B.β波 D.α波

6.味觉属于()。A.内部感觉

C.近距离感觉

B.远距离感觉 D.本体感觉

7.瑞文标准推理测验是一种()。A.成就测验

C.个别测验

B.团体测验 D.性向测验

8.在“万绿丛中一点红”中,绿草更易被归为一组,这是知觉的()。A.整体性 C.理解性

B.选择性 D.恒常性

32# 心理学(中学)试题 第 1 页(共 5 页)9.人格的自我调控系统以()为核心。A.潜意识

B.自我评价 D.自我意识 C.自我体验

10.白天进入电影院,开始看不见座位情况,经过一段时间后才逐渐能加以分辨,这个过程是()。A.漂白过程

C.暗适应

B.明适应 D.感觉后效

11.短时记忆的容量有一定的限度,其平均数量为()个组块。A.6±2 C.7±1

B.6±1 D.7±2 12.人感到某个刺激存在或刺激发生变化所需刺激强度的临界值,称为()。A.感受性

B.绝对感觉阈限 D.感觉阈限 C.绝对感受性

13.对练字过程中的手部动作的把握,是储存在()中的。A.情景记忆

C.语义记忆

B.程序性记忆 D.陈述性记忆

14.()是将个体的智力测验成绩和同年龄组被试的平均成绩比较而得出的相对分数。A.心理年龄

C.离差智商

B.比率智商 D.智力年龄

15.如果掩蔽音和被掩蔽音都是纯音,那么两个声音(),掩蔽作用越大。A.频率越接近

B.强度越接近D.音色相差越大 C.频率相差越大

16.在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的智力三维结构理论中,“关系”属于()。A.产物维度

C.操作维度

B.内容维度 D.应用维度

17.想像、审美、情感丰富、求异、智能等表现,属于现代“五因素”特质理论中的()。A.外向性人格特质 C.随和性人格特质

B.开放性人格特质 D.情绪稳定性人格特质

18.“酒逢知己千杯少”,反映了人际吸引中的()条件。A.互补性

B.接近性

32# 心理学(中学)试题 第 2 页(共 5 页)C.熟悉性

D.相似性

19.前运算阶段的儿童,其思维的典型特点是()。A.自我中心性 C.守恒性

B.客体永久性 D.可验证性

20.当人处在群体中时,有时会作出平时不会作的破坏性行动,这是()。A.从众现象

B.社会干扰现象 D.群体极化现象 C.去个体化现象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10分)1.长时记忆中的主要编码形式为()。A.声音代码

C.动作代码

E.视觉代码

2.场独立性的人()。A.善于抽象思维

B.多采用细节性加工方式 D.对社会定向的知识更感兴趣

B.语义代码 D.直接代码

C.对自然科学知识更感兴趣 E.依据内在标准加工信息

3.催眠状态是一种()。A.特殊的意识状态 C.睡眠状态

B.意识恍惚状态 D.可控制的意识状态

E.自动化的意识状态

4.舒茨提出的人际行为倾向中,包括以下几种()。A.期待他人的公正 C.对人宽容

E.期待他人支配

5.影响时间知觉的因素包括()。A.个体的兴趣和情绪

C.感觉通道的性质

B.调节与幅合

D.一定时间内事件发生的数量

B.主动与他人交往 D.主动表示友好

E.一定时间内事件发生的性质

6.()属于心理学的理论研究领域。

32# 心理学(中学)试题 第 3 页(共 5 页)A.工业心理学

B.生理心理学 C.心理测量学

D.教育心理学

E.实验心理学

7.流体智力是()。A.对已获得的知识技能的度量 B.指一般的学习和行为能力 C.用于处理熟悉的问题

D.由速度、能量、快速适应新环境的测验度量 E.20岁左右达到顶峰

8.()等属于压力应对策略中的减轻不适感。A.放松

B.歪曲现实 C.攻击

D.逃避

E.幻想

9.放纵型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孩子,往往具有如下特点()。A.任性

B.懦弱 C.幼稚

D.思想活跃

E.蛮横胡闹

10.有些儿童认为圆就是圆溜溜的东西,包括皮球、弹珠等,这是一种(A.明确概念

B.日常概念 C.科学概念

D.模糊概念

E.前科学概念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1.日节律 2.效度 3.从众 4.编码 5.纵向研究法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1.简要说明心理健康的标准。2.简述提高记忆能力的方法。

32# 心理学(中学)试题 第 4 页(共 5 页)。)3.简述冲动型与沉思型认知方式的特点。4.简要说明智力三元理论中智力的内部构成。

五、论述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1.试述情绪情感功能在生活中的应用。

2.结合实例,说明几种主要的启发式问题解决策略。

32# 心理学(中学)试题 第 5 页(共 5 页)

第二篇:浙江省2007年10月教师资格认定培训考试心理学试题

浙江省2007年10月教师资格认定培训考试

心理学(中学)试题

课程代码:32

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随意后注意 2.社会刻板效应 3.思维 4.智商 5.气质 6.压力 7.成就动机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哪一个心理学理论流派强调心理学应该要研究意识的功能?()A.行为主义心理学 C.人本主义心理学

B.机能主义心理学 D.精神分析心理学

2.在刺激变化时所产生的最小感觉差异被称为什么?()A.绝对感觉阈限 C.最小可觉差

B.差别感觉阈限 D.韦伯常数

3.哪一种记忆是信息加工系统的核心?()A.感觉记忆 C.长时记忆

B.工作记忆 D.语义记忆

4.下面哪一种属性是思维的特点?()A.直观性 C.概括性

B.直接性 D.整体性

5.心理量与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常用什么概念来表示?()A.感受性 C.知觉

B.刺激强度 D.感觉

6.智力的多因素论是谁提出来的?()32# 心理学(中学)试题 第 1 页(共 3 页)A.斯皮尔曼 C.吉尔福特

B.瑟斯顿 D.卡特尔

7.在活动任务较容易时,要想工作效率较高,动机水平应该怎样?()A.较高 C.较低

B.中等 D.任意强度

8.在信息加工时依据内在参照的认知方式,这属于下列哪种风格?()A.场依存型 C.沉思型

9.下列哪一种说法是错误的?()A.去个体化理论是由费斯廷格等人提出的。

B.当个体处于去个体化状态时,个人的行为就较少受自己的个性和意识支配,而倾向于依从整个群体的状态。

C.群体规模越小,气氛越强烈,越易于引发人的去个体化状态。D.匿名性是导致去个体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10.在不同的文化中,都有关于男性和女性的行为准则,我们一般把这称为什么?()A.性别社会化 C.性别理解

B.性别角色的刻板印象 D.性别模式 B.场独立型 D.系列型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1.试用信息加工的观点来解释记忆的基本过程。2.一般来讲,成就动机水平较高者具有哪些特征? 3.简述从众行为产生的原因。

4.简述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9分,共27分)1.请你举例论述问题解决中几种常用的启发式策略。2.请你结合实际来谈谈你是如何理解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

3.试论述人在受到挫折后可能产生的反应并提出应对挫折的一些建议。

五、案例题(本大题11分)王显凤出生在辽宁省台安县高力房镇锅柽子村一个特殊的家庭中。她的母亲因早年患大脑炎而导致痴呆,属中度残疾;她的父亲是聋哑人。小显凤出生后,父亲忙于每天的生活,32# 心理学(中学)试题 第 2 页(共 3 页)根本没有时间照顾她,小显凤整天饥一顿饱一顿的,经常饿得哇哇大哭。当王显凤会爬以后,为了能够填饱肚子,便开始摸摸索索地四处找东西吃。有一天她从炕上摔下来,不分东南西北的小显凤不知不觉爬进一窝刚出生不久的猪崽儿中间,她本能地与小猪崽儿一起拱在母猪肚皮下吃起奶来。老母猪似乎并不讨厌这个外来的“孩子”。小显凤吃饱喝足后,和小猪崽儿一起,偎在母猪的怀抱中睡着了。就这样,王显凤正式开始了她与猪为伴的生活。11年关键的生长发育期都是在与猪为伴的极为特殊的环境里度过,造成了她心理的严重畸形。据测量表明,她的智商为39。尽管如此,大家没有灰心,全国教育系统先进教师姜云香把王显凤领回自己的家中,采用特殊引导的教育方法帮助“猪孩”王显凤认字、念诗,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7年后,经过全面科学的测定:王显凤的智力相当于小学二、三年级水平;她的智商也从39的重度智残达到69;而她的社会交往能力基本达到了正常人水平。

试运用有关的心理学原理对此案例进行分析。

32# 心理学(中学)试题 第 3 页(共 3 页)

第三篇:浙江省2010年10月教师资格认定培训考试心理学(幼儿园)试题

浙江省2010年10月教师资格认定培训考试心理学(幼儿园)试题

课程代码:1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广义的学前时期一般是指()

A.0-3岁

B.0-6岁

C.0-16岁

D.0-18岁

2.所得材料自然、真实的一种研究方法是()

A.问卷法

B.谈话法

C.观察法

D.实验法

3.先学前期是指()

A.0-1岁

B.1-3岁

C.3-6岁

D.6-7岁

4.个性形成的最初阶段是()

A.婴儿期

B.先学前期

C.幼儿期

D.学龄初期

5.儿童心理发展潜能的主要标志是()

A.最近发展区

B.关键期

C.遗传素养

D.敏感期

6.婴儿注意人脸主要是注视脸的()

A.中央

B.边缘

C.上部

D.下部

7.三岁幼儿一般能集中注意约()的调节系统以_______为核心。()A.需要 B.动机 C.理想 D.自我意识 27.五六岁儿童已经会用_______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A.语言 B.动作 C.修饰词 D.感叹句 28.同伴关系的交往,最早可以在_______儿童身上看到。()A.6 个月 B.8 个月

C.12 个月 D.15 个月 29.在性别角色发展的过程中,5 岁的孩子可能发生的事情是()A.知道自己的性别 B.有明显的自我中心 C.认为男孩子穿裙子也很好 D.认为男孩要胆大,女孩要文静 30.儿童在气质类型差异的稳定性证明,影响儿童身心发展的最重要因素是()A.遗传因素 B.生理成熟 C.社会环境 D.教育训练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30 分)简答题 本大题共 小题,1.简述儿童 1-6 个月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2.如何科学地组织复习? 3.简述学前儿童判断发展的趋势。4.幼儿口吃的心理原因有哪些?矫正的重要原则是什么? 5.如何激发动机帮助幼儿发展动作和意志行动? 6.游戏为什么是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最好活动形式?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 2 小题,第 1 小题 12 分,第 2 小题 13 分,共 25 分)论述题 本大题共 小题,1.试举例说明教师如何根据幼儿注意稳定性的规律来组织教学? 2.依恋的类型有哪些?并结合实例谈谈如何形成孩子良好的依恋。根据学前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对所给例子进行剖析,四、案例分析题(根据学前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对所给例子进行剖析,本大题 15 分)案例分析题 根据学前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对所给例子进行剖析 幼儿婷婷今年 3 岁,是个很漂亮的小女孩。可是当妈妈教她 5+3=8 之后,问她 3+5 等于多 少的时候,她居然说自己不知道!妈妈摇摇头,觉得自己的孩子怎么会这么笨呢? 请问:这一案例揭示了儿童的什么问题?请加以分析原因。其主要发展趋势是什么?


第四篇:浙江省2006年10月教师资格认定培训考试教育学试题

浙江省2006年10月教师资格认定培训考试

教育学(中学)试题

课程代码:3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被称为“现代教育学之父”的是()A.赫尔巴特 C.洛克

2.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A.乌里 C.瓦斯凯

3.在我国“教育”最早见于()A.《论语》 C.《孟子》

B.《大学》 D.《学记》 B.梅伊曼 D.杜威 B.康德 D.夸美纽斯

4._______取代传统的“教”与“学”是我国教育现代化和传统教育学范式现代转换的一个语言学标志。()A.教授 C.教育学

B.教育 D.教学

5._______的学制类型主要是在欧洲产生并发展的。()A.分支学制 C.单轨学制

B.多轨学制 D.双轨学制

6.我国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校制度是()A.癸卯学制 C.壬寅学制

B.壬戌学制 D.六三三制

7.在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儿童身心发展的速度不是完全与时间一致的匀速运动,这表明其发展的()A.顺序性 C.阶段性

B.不平衡性 D.个别差异性

8.在儿童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32# 心理学(中学)试题 第 1 页(共 5 页)A.遗传素质 B.家庭环境

C.学校教育

D.社会人文地理条件

9.教师的专业化尝试是从_______开始的。()A.16世纪 B.18世纪 C.15世纪

D.17世纪

10.教师的地位一般是指教师的()A.社会地位 B.经济地位 C.文化地位

D.政治地位 11.教育活动的依据和评判标准是()A.教育目的 B.课程 C.教育评价

D.教学

12.“美育”一词最早是_______在《美学书简》中提出的。()A.培根 B.康德 C.席勒

D.卢梭

13.课程论与心理学的联系,最早可以追溯到()A.柏拉图 B.毕达哥拉斯 C.苏格拉底

D.亚里士多德

14.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提出的关于课程编制的四个问题被称为()A.杜威原理 B.泰勒原理 C.斯宾塞原理

D.赫尔巴特原理

15.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统一活动称为()A.教育 B.教学 C.教授

D.学习

16._______的基本形式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方法。(A.练习法 B.实验法 C.实习作业法

D.参观法

17.班集体内教育和教学活动的核心是()A.班主任 B.班委会 C.共青团

D.少先队

32# 心理学(中学)试题 第 2 页(共 5 页))

18.现代的学校咨询与辅导起源于_______初美国的“指导运动”。()A.17世纪 C.19世纪

B.18世纪 D.20世纪

19.20世纪50年代,布鲁姆建立了()A.教学目标分类学 C.教育目标分类学

20.1980年,我国颁布了()A.《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 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1.教育学创立的标志主要有()A.教育问题构成专门的研究领域

B.专门反映教育本质和规律的概念与范畴体系 C.科学的研究方法

D.重要的教育家及系统的教育学著作 E.专门的教育研究机构

2.资本主义社会教育的特征()A.教育目的的双重性 C.现代学校制度的建立 E.师生关系民主化

3.学校与企业的不同主要表现在()A.设置目的不同 C.与政府关系不同 E.以上都是

4.以下属于错误的儿童个体发展观的是()A.发展包括个体生理和心理两方面

B.发展即简单的变化 B.手段不同 D.产出不同 B.教育的等级性 D.教育的宗教性 B.教育评价分类学 D.教育测验分类学

32# 心理学(中学)试题 第 3 页(共 5 页)C.发展即单纯的生理成熟 E.儿童个体的发展有其特点和规律 5.教师资格条件包括()A.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B.中国公民

D.教育即发展

C.具有规定的学历或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 D.具有学习能力 E.具有教育教学能力

6.主张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的有()A.福禄倍尔 C.凯兴斯泰纳 E.裴斯泰洛齐 7.德育包括()A.知情教育 C.政治教育 E.思想教育

8.属于课程目标垂直分类的是()A.学科的(领域的)课程目标 B.课程目标 C.教育目的 D.德育目标 E.心理教育目标

9.属于社会类的教学模式包括()A.直率性训练模式 C.非指导性教学模式 E.群辩法模式

10.教师在备课设计教学过程时要完成以下计划的编写()A.学期(或学年)教学进度计划 B.教学计划

C.单元(或课题)教学计划

32# 心理学(中学)试题 第 4 页(共 5 页)

B.角色扮演模式 D.课堂会议模式 B.意行教育 D.道德教育 B.卢梭 D.涂尔干 D.课程计划

E.课时教学计划(教案)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教师文化 2.教育的劳动起源说 3.范例教学法 4.考试 5.文化教育学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简述教育对儿童身心发展的影响。2.简述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要求。3.简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4.如何建立良好的学生集体? 5.简述学校咨询与辅导的主要工作。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小题12分,第2小题13分,共25分)1.联系实际论述学校体育的功能和主要任务。2.联系实际论述教学的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32# 心理学(中学)试题 第 5 页(共 5 页)

第五篇:浙江省2009年10月教师资格认定培训考试教育学试题[最终版]

浙江省2009年10月教师资格认定培训考试

教育学(中学)试题

课程代码:3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教育学萌芽的标志是______的提出。()A.教育价值 C.教育问题

B.教育规律 D.教育现象

2.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______主要表现在教育的领导权和教育目的的制定上。()A.公平性 C.阶级性

B.民主性 D.社会性

3.教育是一种公共职能,学校之间特别是公立学校一般并不存在竞争,这体现了学校的哪一种独特性?()A.公益性 C.独立性

B.垄断性 D.非自愿性

4.我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个现代学制系统是()A.壬寅学制 C.癸卯学制

B.戊戌学制 D.壬戌学制

5.学校教师指导家庭教育向家长宣传国家教育政策法规,普及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提出家教的一般建议和要求,这属于()A.一般性指导 C.分类指导

B.针对性指导 D.个别指导

6.以下哪一个儿童个体发展的特点是对残疾儿童教育的重要依据?()A.顺序性

C.分化与互补的协调性

B.不平衡性 D.个别差异性

7.就教师的工作目的而言,教师的使命是()A.教书育人 C.社会服务

B.科学研究 D.管理学生

8.教师专业化尝试是从建立专门的______开始的。()32# 心理学(中学)试题 第 1 页(共 4 页)A.教育行政机构 C.师资培训机构

B.学校制度 D.教育法律法规

9.20世纪末在中国开始的“素质教育运动”实质上是______的具体实践。()A.社会本位价值取向 C.文化本位价值取向

B.个人本位价值取向

D.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10.整合了所有具体的教育评价标准,也是教育评价的最高准则的是()A.教育方针 C.评价目的

B.教育法规 D.教育目的

11.以提升教育对象的智慧水平为目标的教育即()A.德育 C.美育

12.美育之“超美育”功能指的是()A.美育的超越性功能 C.美育的间接性功能

B.美育的直接性功能 D.美育的附加功能 B.智育 D.技术教育

13.对教学模式研究最有代表性、影响最广泛的是美国学者()A.乔伊斯和韦尔 C.杜威

14.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的精髓是()A.以学生为本 C.给学生以安全感

B.让学生自发地学习D.排除对学习者自身的威胁 B.柯尔伯格 D.布鲁纳

15.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接枝如接知”体现了教学的()A.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B.直观性原则 D.启发性原则

16.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围绕某个问题发表和交换意见,通过相互启发、商量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即是()A.练习法 C.谈话法

B.实验法 D.讨论法

17.我国多数中小学的班级组织机构的建制形式属于()A.直线式 C.螺旋式

B.职能式 D.直线职能式

32# 心理学(中学)试题 第 2 页(共 4 页)18.为了防止考试焦虑症的发生,学校咨询人员可以提前较长时间就对这些学生进行集体辅导,讲授自我放松、缓解紧张的方法,这属于学校咨询与辅导的______任务。()A.早期干预 C.问题预防

B.缺陷矫正 D.发展指导

19.驾驶执照考试、体育达标测验都属于()A.诊断性测验 C.常模参照性测验

20.1986年,我国颁布了()A.《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 C.《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B.安置性测验 D.标准参照性测验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1.我国教师职务的任职条件一般包括()A.具备各级各类相应教师的资格 B.有道德,有纪律,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C.有相应的教育教学水平,能全面熟练履行现职务职责 D.有合格的学历学位及规定的工作年限要求 E.身体健康

2.一般地讲,评价教师一堂课优秀与否的标准有()A.教学目的的明确性 C.教学方法的适当性

E.学生主体性是否得到充分发挥

3.学校体育所具有的独特功能表现在()A.竞技功能 C.防卫功能 E.娱乐功能

4.班级组织建构要遵循的原则主要有()A.有利于教育的原则 C.有利于身心发展原则

B.目标一致原则

D.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

32# 心理学(中学)试题 第 3 页(共 4 页)

B.健体功能 D.教育功能 B.教学内容的正确性 D.教学过程是否紧凑 E.系统性原则

5.班主任建立良好集体可以采取的基本手段和方法主要有:()A.向学生提出合理的教育要求 C.建立一支学生骨干队伍 E.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学制 2.教师资格

3.教学活动本质的界说 4.形成性评价 5.发现学习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简述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基本观点。2.简述现代教育的特征。

3.你是如何理解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的? 4.中小学体育的任务有哪些? 5.简述我国教育法体系的构成。6.简述学校咨询与辅导的主要工作。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试论述教育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和发挥儿童的主体性?

2.联系新课程改革和建设的时代背景论述决定课程的进步和发展的内部基本矛盾关系。

B.确立共同的集体教育目标 D.营造健康的集体舆论

32# 心理学(中学)试题 第 4 页(共 4 页)

下载浙江省2005年10月教师资格认定培训考试心理学试题5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浙江省2005年10月教师资格认定培训考试心理学试题5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