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湖南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心理学之关于“心理断乳期”

时间:2019-05-14 12:01: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5年湖南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心理学之关于“心理断乳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5年湖南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心理学之关于“心理断乳期”》。

第一篇:2015年湖南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心理学之关于“心理断乳期”

2015年湖南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心理学

之关于“心理断乳期”

欢迎来到湖南教师招聘网(http://hn.zgjsks.com/),湖南教师招聘网是湖南教师考试第一门户网站,提供湖南教师招聘及湖南教师资格证考试信息、教材用书、真题试题,湖南教师招聘考试和湖南教师资格证考试培训,预祝广大考生顺利通过教师招聘考试。

关于“心理断乳期”很多学员都容易理解错,有时候也不确定心理学断乳期到底是哪一时期。但是,不管是在教师招聘考试中还是在教师资格考试中都会出现关于“心理断乳期”的题,湖南中公教师考试网为大家整理出一下习题:

2009年青海省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真题:

心理学家称之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指的是()。A.幼儿期 B.儿童期 C.少年期 D.青年期

2011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理论真题中出现过心理断乳期的题: 被心理学家称之为“心理断乳期”时期发生在()A.小学阶段 B.初中阶段 C.高中阶段 D.大学阶段 2013下半年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 人的身心发展有不同的阶段,“心理断乳期”一般发生在()。A.幼儿阶段 B.青少年阶段 C.成年阶段 D.老年阶段

那么“心理断乳期”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下面中公教师考试网为大家详细介绍:

进入青春期前的初中阶段青少年,显著的特点是“变”。孩子开始发育了,生理上在变,心理上也有变。家长会发现,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孩子不听话了,你要东,他偏要西。这种现象,心理学上称之为“逆反心理”。这个时期,心理学上称之为“心理断乳期”。

孩子的特征

这个时期的孩子,最主要表现是独立活动的愿望变得越来越强烈,但由于缺乏生活经验不能正确理解自尊,只是强烈要求别人把他们看作成人。如果这时家长还把他们当孩子来看待,他们就会厌烦,就会觉得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就会产生反抗的心理,萌发对立的情绪。

这个时候的孩子,自尊心敏感脆弱,但常常在行为上表现出相反的状态,他们对自己的未来不确定,对自己的当下不满意,对自己的过去还存在疑惑。这个时期,是他们成长的时期,是蜕变的时期,这个时期对于有些孩子来说是相当艰难痛苦的,因为许多孩子在这个阶段表现出情绪上的不安定和反复。

蜕变

从叛逆到理解,心才真正长大了。

许多少年,当到了一定年龄时开始自以为是,开始对家庭、对学校甚至对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叛逆心理。为什么要叛逆?因为他们渴望被成人的世界认同,他们渴望通过叛逆的行为来向世界昭示他们已经长大了,再也不是父母眼里的小孩子了。于是他们开始寻找一种叫做榜样的力量。这个世界有那么多他们同龄的叛逆英雄,不禁让他们热血沸腾,时刻充满在不羁中爆发的冲动。

但叛逆也正败露了他们的幼稚和不成熟。就像一个标签在告诉世人,他们在长大中、在躁动中寻找一种叫做独立的东西。这时,作为父母,要耐心地等待他们成长,给予他们理解,小心地呵护他们。终归,叛逆是要回归到理智,冲动过后便是成熟。

第二篇:湖南高等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题目

第一章

高等教育与高等教育心理学

1.科学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A.巴甫洛夫 B.桑代克 C.布鲁纳 D.奥苏泊尔

2.注意属于个体心理构成中---------方面的表现。A心理动力 B心理过程 C心理状态 D心理特征

3.下列哪种方法属于调查研究法 A观察法 B谈话法 C个案法 D测量法

4.研究大学生心理特点时,应考虑年级差异,从发展的角度来分析和认识影响的诸要素。这是强调要遵循 原则。

A.客观性 B.发展性 C.系统性 D.教育性 4.首先提出“教育心理学化”主张的学者是

A.裴斯泰洛齐 B.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 D.桑代克 5.教育心理学是研究---------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A德育与智育 B知识与技能 C动机与迁移 D学习与教学

6.在正常教学班级开展教材教学实验研究,这是采用 的 研究方法

A自然实验法 B调查法 C观察法 D 个案法

第三章

高校学生的学习心理概述

1.下列心理现象中属于学习的是 A运动员吃兴奋剂提高了成绩 B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C入芝兰之室久而闻不知其香 D个体青春期的变声 2.在下列常用的教育管理方式中属于负强化的是 A忽视 B惩罚 C警告 D表扬 3.“杀鸡给猴看”产生的是—— 强化效应。A 外在 B 自我 C 替代 D 内在

4.“对做好一份工作的奖励就是这份工作已做好了”,这种说法中隐含了下列哪类强化? A 外在 B 自我 C 替代 D消极

5.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认为,惩罚 强化。

A不是 B属于正 C属于负 D属于消极 6.某生上课害怕被点名回答问题,当他发现坐在教室后排并趴在桌上时,就不大可能被提问,于是他就越来越多地表现出类行为。从行为主义的观点来看,这是由于该生曾受到过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惩罚 D塑造 7.在商业促销活动时,一些商家常常把幸运的获奖者放在他们的宣传中,想以此引起人们的A替代性学习B建构学习C试误学习D顿悟学习

8.当一个不守纪律的学生表现出遵守纪律的良好行为时,教师撤销对他的处罚,这属于

A消退 B正强化 C负强化 D惩罚

9.下列属于桑代克通过研究动物学习提出的学习律的是 A强化律 B反馈律 C惩罚律 D效果律

10.学生李亦看到同学在体育课不遵守纪律,随便离开操场而没有遇到麻烦,于是他也参与进去。这种同学行为对他的影响属于下列哪类学习的适例?

A直接学习B替代学习C亲历学习D试误学习

11.奥苏泊尔认为,意义学习的目的是使符号代表的新知识获得

A逻辑意义 B潜在意义 C心理意义 D客观意义 12.建构主义知识观更强调知识的

A客观性 B确定性 C动态性 D稳定性 13.下列选项中,由学习引起的行为变化是

A视觉适应 B望梅止渴 C青春期男孩变声 D服用兴奋剂提高成绩 14.下列不属于学习的是

A杯弓蛇影 B蜜蜂采蜜 C 望梅止渴 D近墨者黑

第四章

高校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学习

练习题

1.在课堂学习中,理解某规则含义的学习属于---学习。A策略性知识 B陈述性知识 C程序性知识 D操作性知识

2.在下列具体学习策略中属于精加工策略的是 A划线 B列提纲 C记忆术 D网联

3.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熟悉默读方法,这时的学习属于 A陈述性知识学习 B程序性知识学习 C言语知识学习D元认知知识学习4.下列中不属于陈述性知识的是

A.字词 B.人名 C.时间 D.怎样骑车 练习题

5.期末复习时,对一学科的学习内容采用树形图形式来概括、整理其关系,这是使用的 A精制策略 B组织策略 C复述策略 D资源管理策略

6.掌握同类事物共同关键特征的学习属于

A符号学习B概念学习C规则学习D命题学习7.下列活动中主要归属于动作技能活动的是

A快速阅读 B书法 C计算 D下棋 8.下列活动主要归属于心智技能活动的是

A下棋 B体操 C书法 D游泳

9.在学习“gas-煤气”这一单词时加入中介词,将其加工成“gas-该死一煤气”。该学生使用的策略是

A精加工策略 B组织策略 C复述策略 D计划监控策略

10.人们常常使用顺口溜,歌诀等方式来帮助自己记忆一些学习材料。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A复述策略 B精加工策略 C组织策略 D认知策略 11.英语单词学习主要属于

A符号表征学习B概念学习C命题学习D规则学习

第五章

高校学生的学习迁移

1.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对其应用知识所产生的干扰,属于 A逆向正迁移 B顺向正迁移 C逆向负迁移 D顺向负迁移 2.“吃一堑,长一智”属于下列哪种迁移

A负迁移 B消极迁移 C顺向迁移 D逆向迁移 3.“闻一知十”属于

A迁移 B正迁移 C顺向正迁移 D干扰

4.“功能固着”属于下列哪种迁移

A负迁移 B正迁移 C积极迁移 D逆向迁移

5.下列现象属于学习迁移的是

A学而时习之 B温故而知新 C入乡随俗 D上行下效 6.“举一反三”所反映的迁移类型是。

A.逆向迁移 B.一般迁移 C.负迁移 D.特殊迁移 7.下列哪种不属于迁移

A温故知新 B举一反三 C上行下效 D闻一知十 8.下列不属于迁移的是

A.前车之鉴 B约定俗成 C因噎废食 D谈虎色变

第六章

高校学生的问题解决与创造力

练习题

1.研究如何提升长沙市城市的整体文明水平,这类问题主要属于 A结构良好问题 B界定清晰问题

C界定模糊问题 D精确问题

2.大学生毕业论文或设计中所研究的问题,多是

A界定模糊问题 B界定清晰问题 C结构良好问题 D创造性问题 3.下列哪项不是发散思维的主要特征

A 流畅性 B独特性 C变通性 D整合性

4.学习怎样写作文这类问题主要属于 A结构良好问题 B结构不良问题 C一般问题 D抽象问题

5.学生对自己的文章进行校对时,很难发现其中的错误;但校对他人文章时错误却很容易被发现。这是由于 A.注意分散 B.粗心 C.知觉整体性 D.定势 6.“曹冲称象”主要反映出的是

A.抽象思维 B.聚合思维 C.动作思维 D.发散思维

7.政治试卷中有一道题目是“请回答五四运动发生于哪一年?”这是一个 A.常规性问题 B.结构不良问题 C.有结构的问题 D.创造性问题

8.问题解决过程中,寻求解答的一般途径包括算法式和

A.启发式 B.提取式 C.分析式 D.综合式

9.吉尔福特提出了可作为评价创造性思维水平的思维特征三指标。下列不属于的是 A.流畅性 B.稳定性 C.变通性 D.新异性

第七章

高校学生的学习动机

练习题

1.通常学生最喜欢将学习成、败的原因归之于 A能力、努力、难度、运气 B能力、努力、心情、运气C能力、努力、帮助、难度 D智力、努力、指导、环境

2.大学生为获得证书而在积极的学习,这种学习动机主要属 A近景性动机 B 远景性动机

C 认知性动机 D 内在动机

3.人们在一活动前对自己完成活动能力的主观估计并由此而产生的情感体验被称之为 A归因 B自我效能感 C习得性无助感 D成就动机

4.奥苏贝尔认为,为了解和理解,系统的阐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需要所激起的动机是

A认知内驱力

B自我提高内驱力

C附属内驱力

D主导性内驱力

5.根据归因理论,属于外部、稳定和不可控的因素是

A.疲劳 B.能力 C.运气 D.任务难度 6.有的学生愿意为他所喜欢的老师而努力学习,有的学生面对他不喜欢的老师不愿意努力学习。这种影响其学习的主要因素是

A自我提高动机 B认知动机 C交往动机 D成就动机 7.在马斯洛的需要理论中,下列哪种需要属于成长需要?

A自尊的需要 B安全的需要

C自我实现的需要 D归属的需要

8.目前研究认为,创造与智力的关系是

A相关的线性关系 B相关的非线性关系 C不相关的独立关系 D相对独立关系

9.根据成就动机理论,学生最有可能选择的是成功概率为-----的任务。A30% B50% C60% D80%

第八章

高校学生的自我意识与自我教育

练习题

1.大学生对下列哪类“我”的关注,属于对理想我关注的表现 A实际的人际关系 B 拥有的角色地位 C 个性特征 D 目标

2.学生对自己性格特点的意识,从自我意识的内容上分,这属于对下列哪类我的关注 A 生理我 B 心理我 C 社会我 D 理想我 3.自卑主要属于个体自我意识中 的表现。A自我认识 B自我体验 C自我调控 D社会我

4.个体想象中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及由此而产生的自我感,属 A 现实我 B 投射我 C 理想我 D 过去我

5.大学生常表现出的“言者无心,听者有意”,体现了其自我体验方面的 A波动性 B敏感性 C自尊感强 D自卑感强 6.自信心是个体自我意识中 的表现。

A自我认识 B自我体验 C自我监控 D自我知觉 7.下列不属于大学生自我意识中自我调控特点的是

A自尊感与自卑感交织 B相对薄弱的自控能力 C强烈的独立意识和反抗倾向 D强烈的自我设计、自我完善愿望

第九章

高校学生群体心理与人际关系

练习题

1.“三个和尚没水喝”是下列哪种群体影响个体心理的典型表现 A社会助长 B社会堕化 C从众 D 群体极化

2.在大学中下列哪种学生群体主要属于非正式群体 A学术沙龙 B 班集体 C 学生会 D 校、院文艺宣传队

3.有时,一起参加活动的人较多时,个人付出的努力、责任心就少些,这是下列哪种群体对个体心理的影响表现?

A社会助长 B社会惰化 C群体极化 D从众 4.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众的引导和压力,而向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即

A从众 B依从 C服从 D遵从

5.能站在他人的角度来学会理解他人,心理学将这称之为

A移情 B同情 C关爱 D社会交换

6.“人云亦云”属于______现象。

A.沟通 B.服从 C.从众 D.暗示 7.人际交往的本质是

A.平等 B.社会交换 C.尊重 D.理解

8.“敬人者,人恒敬之”体现了人际交往的 原则。

A尊重 B真诚 C理解 D交换 9.下列不属大学生人际关系主要特点的是 A平等性 B感情色彩浓厚 C理想化 D波动性

第十章

高校学生的品德心理

练习题

1.皮亚杰、科尔伯格都认为,个体品德的发生发展主要是发展 A道德意志 B道德判断能力 C道德情感 D道德行为习惯 2.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个体道德判断力的发展经历了

A他律到自律两级水平B三水平六阶段 C八阶段 D四阶段

3.根据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当学生认为“人们的道德原则是自我选择的”,其道德发展水平主要处在

A世俗水平B超世俗水平C后世俗水平D前世俗水平

4.在现场通过直接感知而引发的道德情感体验是

A直觉式道德感 B想象式道德感 C情景式道德感 D理智式道德感

5.根据埃里克森的观点,大学阶段大学生人格发展的主要任务是 A建立自我同一性 B承担社会义务 C显示创造力 D变得勤奋

6.道德情感在个体品德结构中具有的主要作用是

A认识作用 B动机作用 C调节作用 D标志作用

第十一章

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练习题

1.下列哪项不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中间目标 A 发展性目标 B预防性目标 C 矫治性目标 D诊断性目标

2.下列那些大学生的表现不属于心理行为问题?

A 吸烟 B 总担心自己做的事情别人不满意 C 过分依赖 D 一到考试身体就有不适反应

3.高校开展心理咨询工作主要体现心理健康教育下列哪类目标 A 发展性目标 B 预防性目标

C 矫治性目标 D 诊断性目标

4.对学生的心理辅导应该以双方的真诚关系为基础,这种关系不是一种灌输关系,而是一种启发或促进成长的关系。这句话强调的是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的 A.教育性原则 B.主体性原则 C.信赖性原则 D.平等尊重原则 5.大学生中常见的心理疾病是

A神经症 B精神病 C人格障碍 D短期情境障碍

第十二章

高校教学心理

练习题

1.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下列哪项是首先要明确的 A教学内容 B教学目标 C教学策略 D教学评价 2.学期中的单元测验主要属于

A准备性评价 B 形成性评价 C总结性评价 D常模参照评价 3.按福勒和布朗的观点,把大量时间花在如何与学生搞好个人关系上的新教师处于教师成长的

A关注情境阶段 B关注学生阶段 C关注待遇阶段 D关注生存阶段

4.教学前,教师从反思他人的教学经验中获得对自己教学的指导,这属于 A对活动的反思 B活动中的反思 C为活动反思 D教学监控 5.教师在师生关系上应扮演的角色是

A朋友与管理者 B榜样 C研究者 D知识传授者 6.根据教学评价的类型,大学生过级考试主要属于

A常模参照评价 B标准参照评价

C形成性评价

D准备性评价

第三篇:湖南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30分。)

1.系统阐述教育与生活、教育与社会、经验与课程、知与行、思维与教学、教育与职业、教育与道德、儿童与教师八个关系的教育思想称之为()。

A.存在主义教育思想

B.要素主义教育思想

C.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D.永恒主义教育思想

2.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

A.教育劳动起源论

B.生物起源论

C.心理起源论

D.生物进化论

3.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德育起着()作用。

A.导向和动力

B.关键

C.基础

D.物质基础

4.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规律的反映。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5.“严师出高徒”“棍棒出孝子”等谚语体现了()的观点对人的教育方式的影响结果。

A.遗传决定论

B.环境决定论

C.辐合论

D.平行论

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是孔子对教师职业()角色的阐述。

A.授业解惑

B.管理者

C.示范者

D.父母与朋友

7.课程论最基本的概念是()。

A.课程计划

B.课程标准

C.课程

D.课程指南

8.在测验学生英译汉的技巧时,由于所选的短文中词汇量较大,学生受到词汇量的障碍而难以发挥翻译技巧,测验的结果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学生掌握词汇量的多少,然而并没有确切说明学生的翻译技巧,这样的测验()不高。

A.难度

B.效度

C.信度

D.区分度

9.影响少年儿童品德形成的因素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

A.遗传

B.环境

C.学校教育

D.家庭教育

10.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

A.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B.全面了解学生

C.培养优良的班风

D.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11.赞可夫在《教学与发展》一书中提出五条新的教学原则,不在此列的一条是()。

A.高难度原则

B.高速度原则

C.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12.教育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的一种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是()。

A.观察法

B.读书法

C.文献法

D.行动研究法

13.《学记》提出了“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观点,体现了()。

A.巩固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14.学校在课堂教学任务以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的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是()。

A.德育活动

B.劳动技术教育

C.课外活动

D.额外教育

15.下面表现说明罗森塔尔效应的是()。

A.老师让背书,学生们认真地背书

B.老师对学生说:“你很聪明,只要认真学习,成绩一定会提高。”结果这个学生成绩提高了

C.学生犯了错误,老师批评了他

D.老师穿得很漂亮,结果学生们在课堂上积极地配合老师

第四篇:心理学 人名 中学 教师资格证 考试

第一章 概述: 桑代克: 1903年美国《教育心理学》P9

弗洛伊德: 40年代,有关儿童的个性和社会适应及生理卫生问题进入教育心理学。P10: 布鲁纳: 60年代初的课改运动,1994年总结教育成果。P10: 廖世承: 从西方引进 《教育心里学》P12: 第二章 心理发展与教育 劳伦兹: 奥地利,关键期,印刻 P16 皮亚杰: 瑞士,从逻辑学中引进 “运算”概念。P16 维果斯基: 前苏联,最近发展期。P19 埃里克森: 人格发展理论,八个阶段。P20 鲍母宁: 家庭教养模式 P22 威特金: 美国,场独立与场依存.P25 吉尔福德: 美国,辐合型和发散型的认知方式,P25 比纳和西蒙:1905年 法国人,S-B量表。P26 推孟:

斯坦福大学,修订S-B量表

韦克斯勒: 1936年,美国 学龄前智力量表(WPPIS),儿童智力量表(WISC),成人智力量表(WAIS);

智商是以同年龄组被试的总平均数为标准。

斯托达德: 年级分班制,能力分级制。布卢姆: 掌握学习理论。斯金纳: 美国,程序教学。

第三章 学习的基本理论。P32 加涅:

《学习的条件》书中,学习层次分8类;学习结果分5类。桑代克: “尝试—错误说” 基本规律:1.效果律 2.练习律 3.准备律。

巴浦洛夫: 俄国,经典条件作用论;基本规律:1获得与消退 2刺激泛化与分化.斯金纳: 行为主义学家;操作性条件作用论;基本规律:1强化2逃避与回避条件作用3消退4惩罚 加涅:

信息加工理论;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式:1信息流2控制结构 苛勒:

格式塔理论学家,完形—顿悟说。基本内容:1学习通过顿悟实现的2学习实质是在主体内部构造完形。布鲁纳: P45认知—结构(发现)学习论;学习观:1实质2三过程;教学观:1教学目的2教学四原则 奥苏伯尔: 美国,有意义接受学习论;学习分类;意义学习;接受学习。

建构学习理论: 认知主义的进一步发展,皮亚杰和早期布鲁纳——维果斯基;基本观点:1知识观2学习观3学生观

第四章 学习动机。P54 奥苏伯尔: 学习动机由三方面内驱力组成,1.认知,2自我提高,3附属。斯金纳: 行为主义理论家,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马斯洛: 人本主义心里学理论,需要层次理论。

人的基本需要五种:生理,心理,安全,归属和爱,尊重,自我实现的需要。

阿特金森: 成就动机理论,可分两类:力求成功的动机,避免失败的动机。维纳:

美国心理学家,把成败归因分为三个纬度(内外,稳定,控制)六个因素(能努任运身外)班杜拉: 自我效能感理论: 结果因素(直接,替代,自我强化),先行因素(结果期待,效能期待)。

耶克斯-§§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1个体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2归因方式也直接影响到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多德生定律:美国倒U曲线: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任务越困难,激起的最佳水平越低

第五章 学习的迁移 桑代克: 共同要素说:当两种情境中有相同要素才能产生迁移。迁移是具体的,并且是有条件的,需要有共同要素。贾德:

经验类化理论:产生迁移的关键是学习者所概括出,并且是两种活动所具有的共同原理或概括化的经验 格式塔心理学家: 关系转换理论:迁移的实质是个体对事物关系的理解。

取决于能否理解各要素之间形成的整理关系,能否理解原理与实际事物之间的关系。奥苏伯尔: 认知结构迁移理论: 任何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原有学习基础上进行的,有意义的学习中一定有迁移。

原有认知结构的清晰性/稳定性/概括性/包容性/连贯性/可辨别性都影响新的学习的获得与保持。

三方面影响:学习者拥有的背景知识(前提);原认知的概括水平(作用);认知技能和策略和元认知策略 安德森: 两种情境中有产生式的交叉或重叠,则可以产生迁移。

加特纳/吉克:两种情境的 结构特征 / 内在关系与联系 等本质特征是决定迁移的关键成分。陆钦斯: “量杯”实验,学习的心向与定势:先于一定的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

先前的反复经验 支配个体以同样方式对待后续问题。

第六章 知识的学习。

艾宾浩斯: 德国,无意义音节做材料,重学法来检验记忆效果。~遗忘曲线:遗忘的发展是不均衡的,规律是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型。

痕迹衰退说:起源于亚里士多德,桑代克的“练习律”进一步发展。是导致遗忘的原因之一。干扰说: 大多数心理学家人为,分前摄抑制,倒摄抑制。

奥苏伯尔: 同化说:遗忘就其实质来说,是知识的组织与认知结构简化的过程,前后学习不是干扰,是相互促进的。弗洛伊德: 动机说:遗忘不是保持的消失,而是记忆被压抑(有些信息不想记起,或太可怕,太痛苦)。

第七章 技能的形成

R.M.加涅: 心智技能与学习策略都属于程序性知识范畴。前者对外办事,后者对内调控。E.D.加涅: 受意识明显控制的程序性知识为人知策略;经过学习的高度自动化的程序性知识的认知活动为心智技能。加里培林: 苏联1959年,提出心智动作按五阶段形成理论。1动作定向2物质与物质化3出声的外部语言阶段4不出声的外部语言动作5内部语言动作

+阶段。

安德森: 认知心理学家,心智技能形成三阶段:1认知阶段2联接阶段3自动化阶段。我国心理学家: 提出 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的三阶段。心理模拟法:确定心智技能的原型(实践模式)。两步骤:1创拟建立模型2检验修正模型。---模拟专家经验并内化

第八章 学习策略。

第九章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桑代克&苛勒:问题解决过程复杂,尝试错误说 和 顿悟说的理论。杜威:

问题觉是个循序渐进,分阶段的过程

认知心里学:以信息加工的观点,将问题解决看作问题空间的探索。

第十一章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克拉斯沃尔 价值内化程度不同,态度也发生多种程度的内化。依次是1接受2反应3评价4组织5性格化。&布卢姆 只有价值经过组织且成为个人性格的一部分时的问题态度才能称为品德。皮亚杰 瑞士 20世纪30年代,儿童道德发展分为两阶段1他律道德(10岁前)2自律道德:规则是可以改变的,道德规范是在相互尊重和合作的基础上制定的。

柯尔伯格 美国心理学家,人类道德发展的顺序原则,方法是”道德两难”,三水平六阶段:1惩罚服从取向

2相对功利取向3寻求认可~4遵守法律~5社会契约~6普遍伦理~。上2人: 要改变提高个体的道德水平,必须考虑其接受能力,遵循先他律而后律,循序渐进的原则。班杜拉: 社会学习理论,社会学习是通过观察和模仿而完成的。态度和品德学习也如此。

观察学习是社会学习的一种最重要的形式。榜样在观察学习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

第十一章 心里健康教育

森田疗法: 对强迫症出现的专注和预期,因放弃对强迫观念作无控制意图。雅各布松: 20年代首创,全身松弛训练,“紧张-坚持-放松”的练习。感觉对比中学会放松。沃尔朴: 系统脱敏法:对人物环境过敏时,在当事人身上造成不相容的敏感反应,使他们不再发生敏感。艾里斯: 理性情绪辅导法,情绪是由思想决定的,合理的观念导致健康的情绪,不~导致负向的不稳定的情绪 吴丽娟: “理性情绪教育课程”分辨理性观念与非理性观念,然后试图驳斥非理性观念。

第五篇:湖南高等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题目

~

第一章 高等教育心理学

1.科学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B A.巴甫洛夫 B.桑代克 C.布鲁纳 D.奥苏泊尔

2.注意属于个体心理构成中---------方面的表现。B A心理动力 B心理过程 C心理状态 D心理特征

3.下列哪种方法属于调查研究法 B A观察法 B谈话法 C个案法 D测量法

4.研究大学生心理特点时,应考虑年级差异,从发展的角度来分析和认识影响的诸要素。这是强调要遵循 原则。B A.客观性 B.发展性 C.系统性 D.教育性 4.首先提出“教育心理学化”主张的学者是 A A.裴斯泰洛齐 B.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 D.桑代克

5.教育心理学是研究---------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D A德育与智育 B知识与技能 C动机与迁移 D学习与教学

6.在正常教学班级开展教材教学实验研究,这是采用 A 的 研究方法

A自然实验法 B调查法 C观察法 D 个案法

第三章

高校学生的学习心理概述

1.下列心理现象中属于学习的是 B A运动员吃兴奋剂提高了成绩 B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C入芝兰之室久而闻不知其香 D个体青春期的变声 2.在下列常用的教育管理方式中属于负强化的是 C A忽视 B惩罚 C警告 D表扬 3.“杀鸡给猴看”产生的是—— 强化效应。C A 外在 B 自我 C 替代 D 内在 4.“对做好一份工作的奖励就是这份工作已做好了”,这种说法中隐含了下列哪类强化? B A 外在 B 自我 C 替代 D消极

5.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认为,惩罚 A 强化。

A不是 B属于正 C属于负 D属于消极 6.某生上课害怕被点名回答问题,当他发现坐在教室后排并趴在桌上时,就不大可能被提问,于是他就越来越多地表现出类行为。从行为主义的观点来看,这是由于该生曾受到过 A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惩罚 D塑造 7.在商业促销活动时,一些商家常常把幸运的获奖者放在他们的宣传中,想以此引起人们的A替代性学习B建构学习C试误学习D顿悟学习A

8.当一个不守纪律的学生表现出遵守纪律的良好行为时,教师撤销对他的处罚,这属于

A消退 B正强化 C负强化 D惩罚 C 9.下列属于桑代克通过研究动物学习提出的学习律的是 D ·· ~ A强化律 B反馈律 C惩罚律 D效果律

10.学生李亦看到同学在体育课不遵守纪律,随便离开操场而没有遇到麻烦,于是他也参与进去。这种同学行为对他的影响属于下列哪类学习的适例? B A直接学习B替代学习C亲历学习D试误学习

11.奥苏泊尔认为,意义学习的目的是使符号代表的新知识获得 C A逻辑意义 B潜在意义 C心理意义 D客观意义 12.建构主义知识观更强调知识的 C A客观性 B确定性 C动态性 D稳定性 13.下列选项中,由学习引起的行为变化是 B A视觉适应 B望梅止渴 C青春期男孩变声 D服用兴奋剂提高成绩

14.下列不属于学习的是 A A杯弓蛇影 B蜜蜂采蜜 C 望梅止渴 D近墨者黑

第四章

高校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学习

练习题

1.在课堂学习中,理解某规则含义的学习属于---学习。B A策略性知识 B陈述性知识 C程序性知识 D操作性知识

2.在下列具体学习策略中属于精加工策略的是 C A划线 B列提纲 C记忆术 D网联

3.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熟悉默读方法,这时的学习属于 B A陈述性知识学习 B程序性知识学习 C言语知识学习D元认知知识学习4.下列中不属于陈述性知识的是 D A.字词 B.人名 C.时间 D.怎样骑车 练习题

5.期末复习时,对一学科的学习内容采用树形图形式来概括、整理其关系,这是使用的 B A精制策略 B组织策略 C复述策略 D资源管理策略

6.掌握同类事物共同关键特征的学习属于 B A符号学习B概念学习C规则学习D命题学习7.下列活动中主要归属于动作技能活动的是 B A快速阅读 B书法 C计算 D下棋 8.下列活动主要归属于心智技能活动的是 A A下棋 B体操 C书法 D游泳

9.在学习“gas-煤气”这一单词时加入中介词,将其加工成“gas-该死一煤气”。该学生使用的策略是 A A精加工策略 B组织策略

·· ~ C复述策略 D计划监控策略 10.人们常常使用顺口溜,歌诀等方式来帮助自己记忆一些学习材料。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B A复述策略 B精加工策略 C组织策略 D认知策略 11.英语单词学习主要属于 A A符号表征学习B概念学习C命题学习D规则学习

第五章

高校学生的学习迁移

1.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对其应用知识所产生的干扰,属于 D A逆向正迁移 B顺向正迁移 C逆向负迁移 D顺向负迁移

2.“吃一堑,长一智”属于下列哪种迁移 C A负迁移 B消极迁移 C顺向迁移 D逆向迁移 3.“闻一知十”属于 C A迁移 B正迁移 C顺向正迁移 D干扰

4.“功能固着”属于下列哪种迁移 A A负迁移 B正迁移 C积极迁移 D逆向迁移

5.下列现象属于学习迁移的是 B A学而时习之 B温故而知新 C入乡随俗 D上行下效 6.“举一反三”所反映的迁移类型是。D A.逆向迁移 B.一般迁移 C.负迁移 D.特殊迁移 7.下列哪种不属于迁移 C A温故知新 B举一反三 C上行下效 D闻一知十 8.下列不属于迁移的是 B A.前车之鉴 B约定俗成 C因噎废食 D谈虎色变

第六章

高校学生的问题解决与创造力

练习题

1.研究如何提升长沙市城市的整体文明水平,这类问题主要属于 A结构良好问题 B界定清晰问题

C界定模糊问题 D精确问题

2.大学生毕业论文或设计中所研究的问题,多是 A A界定模糊问题 B界定清晰问题 C结构良好问题 D创造性问题 3.下列哪项不是发散思维的主要特征 D A 流畅性 B独特性 C变通性 D整合性

4.学习怎样写作文这类问题主要属于 B A结构良好问题 B结构不良问题 C一般问题 D抽象问题

··

C ~ 5.学生对自己的文章进行校对时,很难发现其中的错误;但校对他人文章时错误却很容易被发现。这是由于

A.注意分散 B.粗心 C.知觉整体性 D.定势 D 6.“曹冲称象”主要反映出的是 D A.抽象思维 B.聚合思维 C.动作思维 D.发散思维

7.政治试卷中有一道题目是“请回答五四运动发生于哪一年?”这是一个 C A.常规性问题 B.结构不良问题 C.有结构的问题 D.创造性问题

8.问题解决过程中,寻求解答的一般途径包括算法式和 A A.启发式 B.提取式 C.分析式 D.综合式

9.吉尔福特提出了可作为评价创造性思维水平的思维特征三指标。下列不属于的是 D A.流畅性 B.稳定性 C.变通性 D.新异性

流畅性(fluency):在短时间内能连续地表达出的观念和设想的数量; 灵活性(flexibility):能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灵活地思考问题; 独创性(originality):具有与众不同的想法和独出心裁的解决问题思路; 精致性(elaboration):能想象与描述事物或事件的具体细节。

第七章

高校学生的学习动机

练习题

1.通常学生最喜欢将学习成、败的原因归之于 A A能力、努力、难度、运气 B能力、努力、心情、运气C能力、努力、帮助、难度 D智力、努力、指导、环境

2.大学生为获得证书而在积极的学习,这种学习动机主要属 A A近景性动机

B 远景性动机 C 认知性动机 D 内在动机

3.人们在一活动前对自己完成活动能力的主观估计并由此而产生的情感体验被称之为 B A归因 B自我效能感 C习得性无助感 D成就动机

4.奥苏贝尔认为,为了解和理解,系统的阐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需要所激起的动机是 A A认知内驱力

B自我提高内驱力

C附属内驱力

D主导性内驱力

5.根据归因理论,属于外部、稳定和不可控的因素是 D A.疲劳 B.能力 C.运气 D.任务难度

1、控制点(因素源):指当事人自认影响其成败因素的来源,是以个人条件(内控),抑或来自外在环境(外控)。在此一向度上,能力、努力及身心状况三项属于内控,其他各项则属于外控。

2、稳定性:指当事人自认影响其成败的因素,在性质上是否稳定,是否在类似情境下具有一致性。在此一向度上,六因素中能力与工作难度两项是不致随情境改变的是比较稳定的。其他各项则均为不稳定者。

6.有的学生愿意为他所喜欢的老师而努力学习,有的学生面对他不喜欢的老师不愿意努力学·· ~习。这种影响其学习的主要因素是 C A自我提高动机 B认知动机 C交往动机 D成就动机

7.在马斯洛的需要理论中,下列哪种需要属于成长需要? C A自尊的需要 B安全的需要

C自我实现的需要 D归属的需要 8.目前研究认为,创造与智力的关系是 B A相关的线性关系 B相关的非线性关系 C不相关的独立关系 D相对独立关系

9.根据成就动机理论,学生最有可能选择的是成功概率为-----的任务。B A30% B50% C60% D80% 10.根据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当学生从事难度较大的学习任务时,动机水平宜控制在D A.高水平

B.较高水平

C.低水平

D.较低水平

11.通常,将行为成败的原因归为外部和不可控的因素,可使个体的行为动机

D

A.强化

B.提高

C.形成 D.降低

12.要使学生对学习有信心,宜引导其多做下列哪种归因

A

A.内部--稳定

B.内部--不稳定

C.外部--稳定

D.外部--不稳定

第八章

高校学生的自我意识与自我教育

练习题

1.大学生对下列哪类“我”的关注,属于对理想我关注的表现 D A实际的人际关系 B 拥有的角色地位 C 个性特征 D 目标

2.学生对自己性格特点的意识,从自我意识的内容上分,这属于对下列哪类我的关注 B A 生理我 B 心理我 C 社会我 D 理想我 3.自卑主要属于个体自我意识中 的表现。B A自我认识 B自我体验 C自我调控 D社会我

4.个体想象中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及由此而产生的自我感,属 B A 现实我 B 投射我 C 理想我 D 过去我

5.大学生常表现出的“言者无心,听者有意”,体现了其自我体验方面的 B A波动性 B敏感性 C自尊感强 D自卑感强 6.自信心是个体自我意识中 的表现。B A自我认识 B自我体验 C自我监控 D自我知觉 7.下列不属于大学生自我意识中自我调控特点的是 A A自尊感与自卑感交织 B相对薄弱的自控能力 C强烈的独立意识和反抗倾向 D强烈的自我设计、自我完善愿望

·· ~

第九章

高校学生群体心理与人际关系

练习题

1.“三个和尚没水喝”是下列哪种群体影响个体心理的典型表现 B A社会助长 B社会堕化 C从众 D 群体极化

2.在大学中下列哪种学生群体主要属于非正式群体 A A学术沙龙 B 班集体 C 学生会 D 校、院文艺宣传队

3.有时,一起参加活动的人较多时,个人付出的努力、责任心就少些,这是下列哪种群体对个体心理的影响表现? B A社会助长 B社会惰化 C群体极化 D从众 4.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众的引导和压力,而向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即

A从众 B依从 C服从 D遵从 A 5.能站在他人的角度来学会理解他人,心理学将这称之为 A A移情 B同情 C关爱 D社会交换

6.“人云亦云”属于______现象。C A.沟通 B.服从 C.从众 D.暗示 7.人际交往的本质是 B A.平等 B.社会交换 C.尊重 D.理解

8.“敬人者,人恒敬之”体现了人际交往的 A 原则。

A尊重 B真诚 C理解 D交换 9.下列不属大学生人际关系主要特点的是

A平等性 B感情色彩浓厚 C理想化 D波动性 D

第十章

高校学生的品德心理

练习题

1.皮亚杰、科尔伯格都认为,个体品德的发生发展主要是发展 B A道德意志 B道德判断能力 C道德情感 D道德行为习惯

2.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个体道德判断力的发展经历了 A A他律到自律两级水平B三水平六阶段 C八阶段 D四阶段

3.根据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当学生认为“人们的道德原则是自我选择的”,其道德发展水平主要处在 C A世俗水平B超世俗水平C后世俗水平D前世俗水平

4.在现场通过直接感知而引发的道德情感体验是 A A直觉式道德感 B想象式道德感 C情景式道德感 D理智式道德感

5.根据埃里克森的观点,大学阶段大学生人格发展的主要任务是 B A建立自我同一性 B承担社会义务 C显示创造力 D变得勤奋

6.道德情感在个体品德结构中具有的主要作用是 B ·· ~ A认识作用 B动机作用 C调节作用 D标志作用

第十一章

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练习题

1.下列哪项不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中间目标 D A 发展性目标 B预防性目标 C 矫治性目标 D诊断性目标

2.下列那些大学生的表现不属于心理行为问题? A A 吸烟 B 总担心自己做的事情别人不满意 C 过分依赖 D 一到考试身体就有不适反应

3.高校开展心理咨询工作主要体现心理健康教育下列哪类目标 C A 发展性目标 B 预防性目标

C 矫治性目标 D 诊断性目标

4.对学生的心理辅导应该以双方的真诚关系为基础,这种关系不是一种灌输关系,而是一种启发或促进成长的关系。这句话强调的是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的 D A.教育性原则 B.主体性原则 C.信赖性原则 D.平等尊重原则 5.大学生中常见的心理疾病是 A A神经症 B精神病 C人格障碍 D短期情境障碍

第十二章

高校教学心理

练习题

1.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下列哪项是首先要明确的 B A教学内容 B教学目标 C教学策略 D教学评价 2.学期中的单元测验主要属于 B A准备性评价 B 形成性评价 C总结性评价 D常模参照评价 3.按福勒和布朗的观点,把大量时间花在如何与学生搞好个人关系上的新教师处于教师成长的 D A关注情境阶段 B关注学生阶段 C关注待遇阶段 D关注生存阶段

4.教学前,教师从反思他人的教学经验中获得对自己教学的指导,这属于 C A对活动的反思 B活动中的反思

C为活动反思 D教学监控

5.教师在师生关系上应扮演的角色是 A A朋友与管理者 B榜样 C研究者 D知识传授者 6.根据教学评价的类型,大学生过级考试主要属于 B ·· ~ A常模参照评价 B标准参照评价

C形成性评价

D准备性评价

··

下载2015年湖南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心理学之关于“心理断乳期”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5年湖南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心理学之关于“心理断乳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