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中国传统美德陪伴孩子的一生

时间:2019-05-14 12:09: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让中国传统美德陪伴孩子的一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让中国传统美德陪伴孩子的一生》。

第一篇:让中国传统美德陪伴孩子的一生

让中国传统美德陪伴孩子的一生

——《三字经》读后感

小时候,就听过《三字经》这本书,但一直没有认真读过,这次亲子阅读和孩子一起读了这本书,对这部经典产生由衷敬佩。原来我们要孩子懂得的人生道理、培养的生活学习中的好习惯在这本小小的书里都有。虽然这本书不如漫画书吸引孩子,但我想让这本书陪伴孩子,让他做孩子的良师益友。

《三字经》是我国古代历史文明遗留给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文化遗产。它那短小的篇幅,却蕴含着许多深刻的哲理,脍炙人口、广为流传。“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这段话讲的意思是:昔汉时的黄香,9岁的时候,就懂得要孝敬父母,每当夏日炎热时,给父母扇枕席,使枕席变得清凉。在冬天严寒之时用自己的身体将父母的枕席温暖后,再请父母安寝。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每个孩子都是家里的宝贝,很多孩子们认为父母给自己做任何事情都是应该的,久而久之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黄香的故事就是要教育孩子懂得感恩,懂得回报父母。

“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这句话的意思是:勤奋努力地学习,一定会获得成功,而天天玩乐、懒惰是没有益处的。它告诉我们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不可虚度岁月,蹉跎光阴。爱玩是孩子的天性,但要指导孩子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做到劳逸结合,不要整天沉迷于游戏。学习时也要改掉懒惰的毛病,要一丝不苟、认认真真的学习,不断地提高学习效率,不要浪费宝贵的时间。

《三字经》里面还有很多诸如此类的历史故事、古今贤文、人生哲理等,劝大家珍惜时间,讲文明懂礼貌。教育孩子孝顺父母、友爱兄弟、礼貌待人、勤奋好学,而这些恰恰都是我们中华民族源源流长的传统美德,《三字经》将成为孩子人生成长过程中所必不可少的一本非常好的文学启智类书籍。

刘冠辰家长:邓青

第二篇:让好习惯陪伴孩子一生(读教育漫话有感) 2

让好习惯陪伴孩子一生

——读洛克的《教育漫话》有感古林镇中心小学叶飞

《教育漫话》是17世纪英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约翰·洛克撰写的一本教育名著。读洛克的《教育漫话》就宛如一位有思想的长者站在你的面前,和你聊天,聊聊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语调亲切平和,娓娓道来,所聊内容却非常深刻,让我们做父母的对待孩子的教育有点可追,作为老师我们也是有很多参照的地方。这本书的主题是“绅士教育“,他所提到的教育,是为了将每个儿童培养成为绅士,成为一个具备健康体魄、高尚道德以及精深知识的人。

这本书里面的内容很浅显,通过5个大主题,212个小点,从健康教育、良好德行的培养知识技能教育这三个大方向来阐述。其中,他把健康教育放在第一位,他认为“健康的精神寓于健康的身体”,为了获得强健的体魄,他对儿童的吃穿住行提出了各方面的要求。读这个章节的时候,我突然感觉洛克讲得特别有道理,针对他所说的,我发现自己在儿子的健康教育上还是存在着一定差距的。比如说他提倡的让身体习惯“冷”,身体只要从开头就习惯于某事,以后就可以长期承受某事。是啊,常常看到小区里一些外地的小孩,在冬天的时候穿着单薄的衣服,这个时候就特别担心,这么冷的天气难道他们就不怕感冒吗?因为我家儿子很小就穿着比我们多一件衣服这样的理念,冬天的时候常常行动不便。但即便如此,还时常感冒,可是那些穿的少的孩子却也很少看到他们感冒,这样想想洛克所谓的让身体习惯“冷”这个理论就足以说明问题了。

于此,洛克也提出了道德教育。在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就要不可避免地提到赏罚制度。洛克认为儿童要及早管理,越小的时候越需要严格对待,等年龄越大,反而需要与之亲切地相处。洛克认为使用体罚应该谨慎,因为稍有不慎,就会给儿童的心理造成阴影,儿童可能会胆怯、羞涩、沉默等。这点也让我很有感触,我在对儿子的教育是,常常由于自己心里比较急躁,对他的要求过严,当他出现问题时,我总会“批评”他。这个时候他总是用他很无辜的眼神看着我,心里有很多话要说,但是都咽下去了。我知道这样对他不好,我也想好好倾听他的心声,但是一定你给他的心里造成阴影后,他就会越来越胆怯,我觉得对他的身心造成不良影响。所以我现在特别赞成洛克的说法,体罚是最后的手段,不到万不得已,绝不使用体罚。

最后洛克也反对强迫孩子学习,他主张宁可让孩子晚一点学会读书,也不能让孩子对学习产生憎恨的心里。是啊,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是孩子喜欢的,他总会更用心去学,如果我们强迫孩子学习,他将对任何事情都感到厌烦。

可以说,《教育漫话》这本书贴近儿童的生活,对儿童教育的各个方面描述得非常透彻,让我在教育儿子方面有所感悟,同时也为我作为教育者的教育实践工作提供了学习的方向。

第三篇:让安全伴孩子一生

让安全伴孩子一生

——小学校园安全教育的策略

我们老师如今对学生安全问题谈虎色变,别说带学生去野营训练,就是开展体育运动都不敢轻举妄动。这是因为近年来影响校园安全的因素越来越多,维护校园安全的任务也越来越艰巨,这不仅给学生个体带来严重的伤害,也给家庭、学校、社会带来沉重的压力。而造成学生伤害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他们本身的自我保护意识薄弱,不知道面临危险时如何自保、自救。所以培养小学生的安全意识已刻不容缓,这不仅可以保护小学生健康成长,也对家庭、学校、社会有极其重要的深远作用。

我国对于安全数据调查表明,安全事故已经成为14岁以下少年儿童的第一死因。我国每年因各种事故使得数以万计天真无邪的儿童死于非命。同时,非致命意外伤害也在折磨着更多的少年儿童及其父母亲友,这些安全事故以血和生命的代价一次次敲响了安全教育的警钟,因此中小学生安全问题成为全社会共同关心的热点话题。然而,当今生活环境的千变万化,社会诸多的不确定因素,家庭的过多保护,使许多学生面对具体问题时显得束手无策。让我们更深刻地意识到拥有安全自护知识是人类生存的基本保障。对小学生进行安全自护教育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更是小学生自我生存的需求。也成了当前学校教育一个重中之重的课题。

怎样开展安全教育,这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课题,特别是意外事故中的安全自护方面是学生的薄弱环节。除了交通安全方面的知识学生知道的比较多外,其他知道的较少,有的甚至是空白。那么教师如何培养小学生在意外事故中的安全自护能力呢?我校在安全教育方面做得极好,近十年来从未出现一起重大安全事故,现结合我校在安全教育方面的具体工作和做法来谈谈这一问题:

一、给教师和学生创设良好的安全防范意识

小学生安全防范意识薄弱,因此不管是对刚入学的新生或是对入学时间长的学生,学校都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阵角进行安全教育宣传。首先,要精心创设条件,学校的大部分用品都要从安全适用出发,减少不安全因素;对于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引导学生发现和讨论、设计标记贴在显眼处以警告学生遵守规则,注意安全。如在楼梯口贴上靠右行的标记,转角处贴上标记提醒学生不要跑等。对于一年级学生,与学生亲密接触的老师与学生一起应当体检并建立健康档案,档案中记载学生的病例,记载学生因病请假的次数、休假天数和病情的严重程度,一旦发生因病意外事故我们有据可查。不至于让学校和老师在因病意外事故中无法解脱,纠缠不休。学生在课间,最好有人看管,不要撒手不管;学生放学,有人护送到门口。体育课、课间操、活动课、大型活动等,学校要严密组织,尽量不让任何环节出现安全事故。

其次,要给学生创设安全的心理环境。由于小学生敏感于成人的言行,他们会因为成人担忧焦虑而产生一种不安全感,所以教师要经常给孩子以拥抱、微笑或身体接触等,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给孩子以情绪情感上的安全经验。当孩子出现一些危险行为时,不应高声严厉一味训斥、制止,而是和孩子一起讨论可能存在的危险以及如何避免危险发生的经验等,自己总结基本的安全行为规则,增强安全自护意识。

二、完善制度、落实到位

首先,学校应针对学校方方面面进行排查,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完善学校的安全工作规章制度,明确教师安全职责,监护措施,制定户外活动组织安全制度、课间操安全制度、食品安全制度、防火安全制度、门卫安全制度、家长接送孩子安全须知、上下学安全须知等,以提高教师、家长安全责任意识;成立学校安全管理小组,每周定期检

查安全工作,消除隐患,确保安全。同时,在各个班级选举安全执勤队员,让孩子轮流当安全队员以监督同伴活动中的安全行为。

其次,班主任要时刻把安全教育工作放在心上,充分利用班会课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安全知识专题讲座并作好班主任工作记录。如:道路交通安全教育、食品安全教育、防火安全教育、防冻安全教育、用电安全教育等,通过教育使学生在面临自然灾害、意外情况时的逃生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在受侵害、如何认识社会、拒绝诱惑、远离危险、防范侵害时的自我保护能力;教给未成年人如何应对各种各样的复杂情况,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和人格。

三、取得家长的积极配合在培养孩子安全自护意识的过程中,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才能取得成效。因为学生的安全意识相当一部分“自我保护”来自家庭教育,教师不便直接指导。因此,要通过召开家长会,向家长详细介绍培养孩子自我保护能力的意义,需要配合的事项。同时,结合学生安全教育主题,有计划地向家长宣传培养孩子自我保护能力的相关知识、方法,如冬天室内取暖应注意些什么、异物塞进口鼻怎么办等。此外,还可有效利用社会各方资源,如通过医院、公安局、消防队等给学生和家长提供一些图片、教育学习资料或实例,让学生懂得生命的宝贵及安全的重要。

四、利用多种手段开展安全教育活动

1.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安全意识

教师有意识地在学校捕捉学生在不同活动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创设情境用摄像机拍下来自制成DV剧播放,组织学生讨论:面临一些情况可能会发生怎样的危险?应该怎么做?提高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安全自护能力。成立校园安全意外调查组,分小组对学校意外伤害事件进行调查,并汇总成一份完整的调查报告和一份演示文稿。成立校园安全隐患调查组,学校安全小组领导学生安全小组对校内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调查,将调查结果(文字、图片)做成板报在学校宣传栏和各班安全教育课题堂上进行汇报展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调查亲身感受并发现不安全因素,从而提高防范能力。

2.下载图片画面

网络资源非常丰富,我们可以根据主题需要,下载一些图片或画面,学生通过网上查询、小组讨论总结出自救自护的常识包括:自然灾害防范知识、生存自救知识、紧急避险常识等。如在防地震安全主题活动中我们从网上下载地震发生时的画面,引导学生观看并讨论,图片上发生了什么灾难,从哪里看出来的,为什么有的人在地震中能勇敢地生存下来?地震发生时应该怎样做才能逃生等。在防火灾主题中,我们也利用以上方法,让学生深切感受火灾带来的危害,以及消防队员勇敢救火的场面,增强自救意识,主动学习防范的知识及自救的方法,提高生存能力。组织开展一系列自救自护的演习活动,在活动中创设情境,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在演习过程中加以运用,从而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结合案例对学生进行教育

在我们的身边,常常会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安全事故,有的甚至是血的教训、生命的代价。结合安全教育主题,把身边发生的活生生的安全案例讲述给学生听,由于它们的真实性,容易引起孩子的情感共鸣,教育的效果则更好。如我校二年级有个学生,买零食时不注意食品已经发霉,吃后食物中毒,送往医院救治,给学校和家庭带来伤害、邦洞有一学生过马路不遵守交通规则脚被子车轮子轧断的事例来教育学生,我们把这惨痛的案例讲给学生听,并以此为突破口,开展食品中毒、交通安全等的安全主题教育。知道无病不吃药,有病不乱吃药,不服过量、过期的药,知道打急救电话等。让学生在心灵震憾的同时懂得如何预防事故发生的一些安全常识,增强遵守安全规则的自觉性。

4.利用学校黑板报阵地

学校可选择或创编一些具有相关安全教育意义的故事,并根据学生喜欢漫画的特点给学生以直观形象的这宣传,加深印象。如购买食品时怎样知道食物是否过期变质?通过学习,学生知道了观察新鲜食物是否变质可以从色泽、气味去辨别,对于加工过的食品,如超市上的各种食品要检查它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增强了食品卫生方面的安全知识。

5.组织大型模拟演练加强学生安全防范意识

为了巩固学生在主题教育中获得的相关安全知识,我们设计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模拟演练,以提高学生的自护技能。如为了强化学生在火灾中的逃生技能,我们设计了消防逃生演练,在演练中教师扮演救火队员,练习怎样使用灭火器材,学生扮演逃离火灾现场的人,练习一些自救技能,如演示滚灭身上的火苗,用湿手巾捂住口鼻弯腰蹲走前进等。在防拐骗的主题中,我们设计了陌生人敲门的模拟演练,其他班的教师扮演陌生人,让学生在演练中练习应对陌生人的技巧,并懂得坚决不给陌生人开门的道理。在防震演练中,我们也练习了一些自救技能,使学生在演练中学会防震的知识。

身为人师,我们要为学生的父母和社会负责,要为孩子创造一切有利于孩子成长的天地,虽然我们不可能给任何孩子一生的安全承诺些什么,但是我们只要教育学生自身具备了安全意识和自护能力,养成安全防范的意识,方可确保孩子一生平安、健康成长。因此,安全教育的落脚点应是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从而形成自救自护能力。使我们的孩子在这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幸福社会中健康拙壮成长。

第四篇:好习惯让孩子受益一生

好习惯让孩子受益一生

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习惯就是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

科学大师爱因斯坦曾说过这样一句俏皮话:

“如果人们已经忘记了他们在学校里所学的一切,那么所留下的就是教育。”换句话,可以说“忘不掉的是真正的素质”。而习惯正是忘不掉的最重要的素质之一。

所以,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他还说:“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化为习惯,只有熟练得成了习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表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应用,好像出于本能,一辈子也用不尽。”

北京某外资企业招工,报酬丰厚,要求严格。一些高学历的年轻人过五关斩六将,几乎就要如愿以偿了。最后一关是总经理面试。总经理说:“我有点急事,你们等我10分钟。”总经理走后,踌躇满志的年轻人们围住了老板的大办公桌,你翻看文件,我看来信,没一人闲着。10分钟后,总经理回来了,宣布说:“面试已经结束,很遗憾,你们都没有被录取。”年轻人大惊大惑:“面试还没开始呢!”总经理说:“我不在期间你们的表现,就是面试。本公司不能录取随便翻阅领导人文件的人。”年轻人全傻了。因为从小到大,没有人告诉他们这一常识,更谈不上习惯养成。

与上述例子相反,良好的习惯也常常助人成功。1961年4月12日,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坐4.75吨重的“东方l号”航天飞船进入太空邀游了89分钟,成为世界上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他在20多名宇航员中,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起决定作用的是一个偶然事件。原来,在确定人选前一个星期,主设计师罗廖夫发现,在进入飞船前,只有加加林一个人脱下鞋子,只穿袜子进入座舱。就是这个细节一下子赢得了罗廖夫的好感,他感到这个27岁的青年如此懂得规矩,又如此珍爱他为之倾注心血的飞船,于是决定让加加林执行人类首次太空飞行的神圣使命。

从更深刻的意义上讲,习惯是人生之基,而基础水平决定人的发展水平。大量事实证明,习惯如何常常可以决定一个人的成败,也可能导致事业的成败。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1824—1870)说:“良好的习惯是人在其神经习惯中所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会不断增长,一个人毕生可以享受它的„利息‟。”另一方面,“坏习惯在同样的程度上就是一笔道德上未偿清的债务,这种债务能以其不断增长的利息折磨人,使他最好的创举失败,并把他引到道德破产的地步……”。自古以来,中华民族便有重视孩子健康人格培养的传统。被誉为“智慧的化身”的诸葛亮在《训子书》中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成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学也,意也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家席,将复何及!”用白话翻译过来,意思是:君子的品行是:以宁静来修养身心,以俭朴来陶冶品德。如果不恬淡寡欲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安定宁静就不能达到远大的目标。想要学习必须心静,想要有才能必须学习。不学习就不能扩充自己的才能,没有志向就不能成就自己的学业。放纵懈怠就不能勉励自己专心致志,轻薄骄躁就不能陶冶自己的品性。年龄与时光一同流逝,意志与岁月一同远去,理想不能实现,不能有益于社会,像枯草一样凋落,空自悲伤地固守着简陋的房屋,想要改变(回复到过去)又怎么来得及。

我的一位朋友给孩子起名为“宁远”,便是取诸葛亮的意思,即“宁静致远”。大家想一下,自然会悟出道理,如果没有良好习惯为基,任何理想的大厦都难以建立起来。

第五篇:陪伴一生的座右铭

陪伴一生的座右铭

慈溪阳光验学校505班孙奥

座右铭是我人生道路的启明灯,也是一句意味深长的话。

“失败乃是成功之母”这句话是我的座右铭,因为这句话给予了我无限力量,让我在失败时不气馁、不放弃,只要坚持下去,直到成功的一刻。

记得那一个早晨,我正在思考一道奥数题,时间像水流般流逝着,二十分钟、三十分钟,四十分钟过去了„„似乎我的思考对这题奥数毫无“伤害”,正当我想去问爸爸怎么做时,突然看到了摆在我书桌前的那一句话——“失败乃是成功之母。”我又回到书桌上,在短短的五分钟里,我立刻破解了这道奥数题。哇!原来这么简单,我把这么简单的问题非得往复杂地方思考了。第二天去培训班,老师让我来讲解这道题,我毫不犹豫、大声地把整个过程说了出来,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直夸我讲解得好。回到家,我兴奋不已,高兴地一蹦三尺高。

我爱我的座右铭——失败乃是成功之母,是“你”让我学会坚持,学会坚强,学会思考,如果没有你的短短一句话,就没有我今天在高德里学习的奥数成绩„„

浙江宁波慈溪市慈溪阳光验学校五年级:孙奥

下载让中国传统美德陪伴孩子的一生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让中国传统美德陪伴孩子的一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一生陪伴[优秀范文五篇]

    一生陪伴 西街中学高一(10)班 张浩帆 朋友,是这个世上除了亲人以外,对自己最真的人了;朋友,代表着最诚恳的祝福、最衷心的鼓励,也代表着最长久的陪伴。朋友,一个神圣的词,将你、我联......

    陪伴孩子一起成长(最终定稿)

    陪伴孩子一起成长文/李亚芳 孩子的成长是绝大部分家长心里最为关注的事情了,因为孩子对于家长来说,意味着一个希望的诞生梦想的成长。 但是在当今社会中,孩子的成长往往又让家......

    孩子陪伴经典语录

    孩子陪伴经典语录 孩子陪伴经典语录1 1、不要着急,慢慢来,让我们与孩子互相陪伴,享受所有的过程。2、你今天付出了多少,将会或许会取得汇报。但如果你没有付出,那么一定就不会有......

    陪伴孩子经典语录

    陪伴孩子经典语录 陪伴孩子经典语录1 1、惟你欢颜笑语,伴我漫漫长途有所依。2、只要有时间,我就和孩子呆在一起,陪陪孩子聊聊天,做一个忠实的粉丝,分享孩子学习、生活的快乐,觉得......

    让阅读伴随孩子一生五篇范文

    让阅读伴随孩子一生 题记:使鹅卵石臻于完美的不是棒槌的敲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 ——泰戈尔 每个孩子都需要阅读,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阅读,我一直都在想怎样让孩子的阅读成为......

    让良好的行为习惯陪伴学生度过幸福的一生

    让良好的行为习惯陪伴学生度过幸福的一生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作为道德素养的最重要的真理,在少年时期没有成为习惯,那么,所造成的损失是永远无法弥补的。”德育要对学生的......

    让传统美德代代相传

    让传统美德代代相传——读《我们的节日》有感九龙湖中心学校四(2)班 江珊前几天,老师发下一本小学生读本,书名叫《我们的节日》。我一拿到书就迫不及待地翻开来,里面的内容还真丰......

    陪伴一生的是心情

    人生的得与失,成与败,繁华与落寞不过是过眼烟云。而永远陪伴我们一生,如影随形、不离不弃的只有心情;如同呼吸,伴你一生的心情是你唯一不能被剥夺的财富。人活一辈子不容易,忧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