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农村沼气工程调查方案-安徽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时间:2019-05-14 12:06: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安徽农村沼气工程调查方案-安徽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安徽农村沼气工程调查方案-安徽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第一篇:安徽农村沼气工程调查方案-安徽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安徽省农村沼气工程调查方案

为全面掌握农村沼气工程建设使用情况,研究解决存在问题,推动沼气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部、国家统计局等三部门要求,省发展改革委、农委、统计局决定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农村沼气工程调查工作。为做好调查工作,制定本调查方案。

一、调查目的

通过全面深入调查,摸清我省农村沼气工程建设和使用情况,准确掌握农村沼气发展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问题的原因,研究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推动全省农村沼气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调查范围

重点调查2003-2010年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的农村沼气项目,兼顾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资金、扶贫资金以及地方资金安排的沼气项目;以户用沼气项目为重点,兼顾小型沼气、大中型沼气、乡村服务网点等项目。

三、调查内容

户用沼气:重点调查分季节使用情况,力争全面掌握沼气正常使用率,系统了解沼气池停用情况,详细分析停用原因。同时,调查“一池三改”建设情况、农户养殖情况、沼 渣沼液利用情况以及农户建池需求等。

沼气工程(包括养殖小区和联户沼气工程、大中型沼气工程):重点调查项目完成情况和供气情况,同时调查工程运行情况和“三沼”综合利用情况。

乡村服务网点:重点调查运行和服务情况,同时调查建设情况和服务机制。

四、调查形式

调查按县级自查和省级抽查两种形式进行。

(一)县级自查。所有项目县都要组织开展户用沼气项目建设和使用情况自查,原则上按不低于本县项目村5%的比例(最少不少于5个村)随机抽查项目村,以村为单位逐一入户调查。有沼气工程和乡村服务网点建设项目的县,每类项目调查数量不少于1个。通过调查,切实摸清本县农村沼气项目建设和使用情况,了解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并于自查结束后向省有关部门提交调查报告。

(二)省级抽查。在县级自查的基础上,由省发展改革委、农委和统计局组织开展省级抽查。一是检查各县的调查工作,重点检查各县制定的调查方案和调查过程中的责任制,原始调查数据是否详实等。二是实地调查,省将对各县调查过的项目村进行复查。对于户用沼气,随机抽查项目县,抽查的县数不低于全省项目县数的5%;对抽查县自查过的项目村进行复查,每县复查的项目村不少于2个,对复查的项 目村逐一入户调查。省级调查总户数不少于1000户。对于沼气工程和乡村服务网点,在抽查的项目县各复查1个项目。省抽查结束后向国家有关部门提交调查报告。

五、调查时间

此次调查工作从5月19日开始,6月15日完成。5月29日前完成县级自查,并将县级调查结果报送省里汇总;6月15日前完成省级抽查,并将省级调查结果报送国家。国家于6月中下旬对我省进行核查。

六、调查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各级发展改革部门负责牵头组织此次调查,农业(农村能源)部门负责做好调查的具体组织工作,统计部门负责从调查的科学性上对样本抽样和调查方案进行审核把关。省、县有关部门主要领导要亲自抓、亲自调查。省、县都要制定调查方案,明确调查内容和调查方式,并组织专门力量开展调查工作。

(二)认真负责,实事求是。所有调查人员都要严格遵守工作纪律,随机抽样,入户调查,不走过场,确保取得真实的第一手资料。同时,正确面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不隐瞒、不避讳,如实上报,认真分析农村沼气建设中存在的新情况、新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

(三)建立制度,落实责任。省、县的调查过程和调查结果,要建立责任制,特别是要严格落实调查人和相关领导 签名负责的制度。如发现弄虚作假,将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四)做好总结,按时上报。省、县要认真做好对调查结果的归纳、分析和总结工作,妥善保管好调查表(附件1-4)。各县发展改革、农业(农村能源)和统计部门于5月29日前,以联合行文方式,将调查报告和县级农村沼气项目调查情况汇总表(附件5)报送省发展改革委、农委和统计局,同时报送电子版。省发展改革委、农委和统计局于6月15日前,以联合行文方式,将调查报告和省级调查农村沼气项目调查情况汇总表(附件6)报送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部和统计局,同时报送电子版。调查报告主要内容应包括:一是农村沼气项目建设情况、使用情况和效益发挥情况,其中重点分析户用沼气正常使用率、停用率、停用原因和解决对策;二是农村沼气建设需求情况(包括户用沼气、沼气工程、乡村服务网点建设需求的具体数据);三是当前农村沼气建设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四是推进农村沼气发展的思路和政策措施等意见建议。

附件:1.农村户用沼气进村入户调查表

2.小型沼气(养殖小区和联户沼气)现场调查表 3.大中型沼气工程现场调查表 4.服务网点项目现场调查表 5.县级农村沼气项目调查情况汇总表 6.省级农村沼气项目调查情况汇总表

第二篇:常用联系方式-安徽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安徽省2010年铁路建设先进集体名单

(共74个)

一、省直有关单位

省监察厅 省发展改革委 省公安厅 省财政厅

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 省国土资源厅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 省环保厅 省交通运输厅 省水利厅 省林业厅 省审计厅 省国资委 省地税局 省法制办 省电力公司 省投资集团公司

二、市、县(区)有关单位 合肥市发展改革委 长丰县人民政府 包河区人民政府 淮北市国土资源局 淮北市发展改革委 亳州市发展改革委 亳州市交通运输局 宿州市发展改革委

宿州市埇桥区铁路建设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 灵璧县虞姬乡人民政府

蚌埠市铁路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

固镇县京沪高速铁路建设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 蚌埠市淮上区京沪铁路征地拆迁领导小组办公室 阜阳市发展改革委 颖东区发展改革委 界首市铁路办 淮南市发展改革委 淮南市城乡规划局

淮南市大通区孔店乡人民政府 滁州市发展改革委 滁州市南谯区铁路建设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 全椒县铁路建设协调小组办公室 六安市国土资源局 霍邱县发展改革委 六安市裕安区铁路办

马鞍山市宁安铁路建设办公室 马鞍山市金家庄区人民政府 巢湖市发展改革委

巢湖市铁路建设协调领导组办公室 无为县铁路建设协调领导组办公室 芜湖市发展改革委

芜湖市弋江区铁路项目建设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 南陵县发展改革委 宣城市铁路工作办公室 泾县铁路工作办公室 宁国市铁路工作办公室 铜陵市铁路建设办公室 铜陵县发展改革委 铜陵市郊区征迁执法中心 池州市贵池区秋江街道办事处

池州市贵池区杏花村街道办事处十里社区 池州市发展改革委 安庆市铁路建设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 安庆市迎江区人民政府 安庆市国土资源局 黄山市铁道建设办公室

黄山市徽州区高速铁路建设工作领导组办公室 休宁县京福、皖赣高速铁路工程建设指挥部办公室

三、铁路建设单位 京沪高铁蚌埠指挥部

京福铁路客运专线安徽有限责任公司 宁安铁路有限责任公司 宿淮铁路有限责任公司 阜六铁路有限责任公司 上海铁路局合肥枢纽指挥部 上海铁路局阜阳枢纽指挥部 中铁二十四局漯河指挥部

皖赣铁路安徽有限责任公司工程管理部

安徽省2010年铁路建设先进个人名单

(共158人)

蒋先武 省委办公厅常委办副主任

周洋洋 罗光勇 蒋鸿翔 唐丽丽 茆 磊 唐德永 胡 健 高 剑 汪 杰 刘 霖 赵光慧 张 磊 管 勤 黄光谱 袁西进 程 龙 陶兴元 省委办公厅综合调研室副主任科员 省政府办公厅秘书二室副主任 省政府办公厅秘书二室主任科员 省政府新闻办主任科员

省监察厅执法监察一室副科级纪检员 省发展改革委重点办主任科员 省公安厅治安总队七科副科长 省财政厅经济建设处科员

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劳动监察执法局局长省国土资源厅科员

省环保厅环境影响评价处主任科员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城市规划处副主任科员 省高速公路控股集团公司总师办副主任 省水利厅水土保持处调研员 省林业厅资源处副处长

省审计厅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处副处长 省国资委企业发展规划处副调研员

吴玉璠 省地税局直属局主任科员 宣昱婷 省法制办副主任科员

蒯圣宇 省电力公司发展策划部工程师 陈太平省铁路办

何春生 省投资集团铁投公司综合部副经理 皖继红熊 彬顾晓地闫 萍杨文保吴庆文马友宾张 军潘成好张红玉丁铁力李 伟邵 镇宋 歌徐 志程乃跃邓 儒省经济信息中心办公室干部 合肥市政府办公厅秘书 合肥市铁路办主任 合肥市规划局副局长 肥东县铁路办主任

合肥市国土资源局征拨事务处 合肥市维稳办副调研员 合肥市庐阳区副区长 合肥市经开区拆迁办主任 淮北市重点工程建设管理局局长 淮北市铁路办副主任

淮北市交通运输局综合规划科科长 亳州市发展改革委重点办主任 亳州市发展改革委重点办科员

亳州市交通运输局运输法规科主任科员宿州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 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科长

王跃明 宿州市埇桥区发展改革委办公室主任 章 馨 灵璧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副主任 朱长军 泗县发展改革委副主任

杨祖彬 蚌埠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市铁路办主任 王 伟 蚌埠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滨湖社区行政管理中李 胜 汪 琼 王寿权 周 康 陈长法 陈 岩 魏文华 奚珍宝 杨丙杰 韩 烁 周红艳 杨 雷 张向明 吴 峰 张玉福 杨明江 心主任

蚌埠市铁路办科长

蚌埠市国土资源局土地评估师 蚌埠市龙子湖区铁路办主任 固镇县发展改革委投资科科长 太和县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科员 颍上县发展改革委干部 颍泉区发展改革委副主任 颖东区发展改革委副主任

界首市人民政府东城街道办事处副主任 阜阳市发展改革委科长 阜阳市发展改革委科长 阜阳市征地拆迁安置办公室 淮南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

淮南市发展改革委铁路建设和交通运输办主任 淮南市政府办公室秘书二室副主任 淮南市大通区住房城乡建设委副主任 安继凤 淮南农场副场长

程东雷 淮南市国土资源局行政审批服务科副科长 胡焕玉 淮南市毛集实验区交通运输局局长 唐新文 滁州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 陈敬从 滁州市发展改革委科长

余春萍李延年成祖汉杨光天蒋仁勇蔡世广方国栋王正玉胡华应王本祥喻振金常和平朱传铎凌 文贺爱民赵志强滁州市南谯区发展改革和经济信息化委员会

定远县发展改革委主任、县铁路办主任 凤阳县交通运输局副主任科员、县铁路办副主任 六安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 霍邱县岔路镇财政所干部 霍邱县河口镇政府副镇长 霍邱县长集镇政府副书记

六安市裕安区罗集乡人民政府主任科员 六安市裕安区铁路办科员

马鞍山市宁安铁路建设办公室副主任 当涂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副主任

马鞍山市金家庄区宁安铁路征迁指挥部业务组长 马鞍山市雨山区佳山乡副乡长 马鞍山市花山区副区长 巢湖市铁路办副主任 巢湖市政府办公室科长 党组书记、区铁路办副主任

薛学渊 巢湖市居巢区铁路办主任 孔 飞 巢湖经济技术开发区铁路办科员 郭志成 含山县铁路办计划组组长 刘永生 无为县福渡镇副镇长 魏 东 芜湖市人民政府市长助理 胡 志孔令才尹仲辉周 炳王跃生 俞乃甫葛小雷杨 干唐厚明梅骏国孙光虎汪新年程之华程长春查文彪芜湖市铁路项目建设管理处 芜湖市政府新闻办主任 芜湖市国土资源局副调研员

芜湖市镜湖区经济和发展改革委员会科员 芜湖市鸠江区铁路建设办公室副主任 芜湖市三山区铁路项目建设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科员

繁昌县繁阳镇党委副书记 宣城市铁路工作办公室干部 宣城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 宣城市城乡规划局副局长 宁国市铁路工作办公室主任 宣州区铁路工作办公室主任 泾县铁路工作办公室副主任科员 绩溪县铁路工作办公室干部 旌德县铁路工作办公室主任 铜陵市规划局局长

马伦富

王 滨 铜陵市铁路办副科长 丁 薇 铜陵市铁路办科员 缪振富 铜陵县发展改革委副主任 朱吉华 铜陵市钟鸣镇党委副书记 汪忠新 池州市贵池区铁路办主任

唐金枝 纪明学 章胜国 钱发林 储胜利赵 勇 王许深 朱正尚 程 涛 丁新志 方 晓 吴文星 洪 群 柯良烛 汪 岩 池州市梅龙街道办事处新龙村党总支书记 池州市贵池区乌沙镇双塘村党支部书记 池州市铁路办工程部

南京至安庆城际铁路(安庆段)征地拆迁办公室主任

安徽省安庆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安庆铁路建设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

安庆市宜秀区人民政府副区长 安庆市开发区老峰镇人民政府镇长 安庆市开发区建设局主任科员 黄山市铁道办项目专员 黄山市铁道办项目专员 黄山市徽州区国土资源局

黄山市徽州区潜口镇经济发展办主任 黄山市屯溪区铁道办项目专员 歙县溪头镇副镇长 休宁县铁道办主任 程兆琦 休宁县铁道办常务副主任 王 晓 京沪高铁蚌埠指挥部常务副指挥 葛同朝 京沪高铁蚌埠指挥部协调部部长 魏 林 京福铁路安徽有限公司综合部部长

叶 涛 京福铁路安徽有限公司对外协调办公室主任 黄汉平窦光武汪建刚苏 杰钱光保王继元周云虎董传新杨 勇汤平吴德明张春德郑需陆葛 方张建民金旭炜中铁大桥局合福铁路铜陵长江大桥项目经理部党工委书记

中铁十二局宁安铁路工程指挥部指挥长 宁安铁路有限责任公司对外协调办主任 阜六铁路公司总经理 阜六铁路公司副总经理

宿淮铁路公司徐州枢纽指挥部安质部副主任 宿淮铁路公司徐连电化工程指挥部副指挥 上海铁路局合肥枢纽指挥部副指挥 上海铁路局合肥枢纽指挥部总工程师 上海铁路局阜阳枢纽指挥部总工程师 上海铁路局阜阳枢纽指挥部副指挥 漯河指挥部指挥长 漯河指挥部党工委书记 杭黄铁路公司筹备组副组长 杭黄铁路公司宣城指挥部副指挥长 中铁第二勘察设计院副总工程师

王智业 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商合杭铁路项目总工程师 胡明星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高级工程师 方国星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高级工程师

张 洋 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宿淮铁路设计配合项目田道明 钟志华 王 雷 吴 兰 洪 波 陆列嘉 周其鸿 韩 锦 王 玉 高平康 部常务副经理

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党委书记 中铁上海设计院铁道所副所长 新华社安徽分社采访部主任 中国新闻社安徽分社采编部主任 中央广播电台安徽记者站副站长 安徽日报记者 安徽电视台记者

安徽广播电台采访部记者 市场星报记者 金桥网络工作人员

第三篇:安徽黄山市旅游业发展情况调查

安徽黄山市旅游业发展情况调查

一 调查目的与方法:

调查目的: 旅游业目前已是一种新兴产业,而且发展潜力巨大。在我国,旅游需求的地域空间表现出以大城市或著名景区为中心的圈层结构。而黄山市作为一个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都极其丰富的旅游城市,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近几年来,黄山市无论是自然资源的保护、建设、管理上,还是在人文资源的挖掘里,都下了很大力气,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带来了客观的经济效益。但是和国内其他旅游城市相比,黄山市旅游业的发展仍存在不少问题,旅游业总体发展水平与旅游资源禀赋并不相称。结合黄山市旅游业实际,我们小组在认真研究旅游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对黄山市旅游业的自然、人文、社会资源和现存问题进行进行分析,有利于人们对于黄山市的旅游业发展有一个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也对未来的发展有更清楚的构想。研究方法:

小组成员通过网络、期刊、各种专业书籍等多种渠道获取资料及相关信息。

二 调查过程与内容

黄山市是一个典型的“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区,是个美丽而又古老的城市,黄山风景区是我国唯一拥有世界自然遗产、文化遗产、世界地质公园3顶桂冠的景区。它不仅拥有中国三大区域文化之一的徽派文化,还拥有秀美的自然景观,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着称于世。

旅游业由70年代末的单一型观光游发展成集观光、休闲、风情、民俗、美食、文化、寻古、探险为一体的多元化旅游格局。2.1、黄山市旅游业发展现状------产业规模

过去5年,黄山市预计累计接待游客9200万人次,其中入境

391.82万人次,实现总收入503.98亿元,创汇10.28亿美元,分别是“十五”时期的2.48倍,2.73倍、2.86倍和3.76倍。全市旅游总接待人次、旅游总收入、旅游创汇、入境旅游接待人次四项指标年均增幅预计分别达到20.08%、18.23%、26.60%、28.35%。黄山市旅游业在全省继续保持龙头地位。预计2010年,全市旅游接待量将突破2500万人次,入境旅游接待100万人次以上,创汇2.8亿美元。“十一五”旅游规划确定的全市旅游接待总量2000万人次的目标,提前一年完成,旅游总收入、入境接待、创汇目标全面完成。另外,2005年黄山市旅游总收入(61.5亿元)仅相当于全市GDP(160亿元)的38.44%,到了2009年,全市旅游总收入(168.15亿元)相当于全市GDP(266.92亿元)的比重达到63%,远高于“十五”末的水平。

(2013年数据)

2013年,黄山市旅游总接待3732.59万人次,同比增长2.51%,其中入境游客160.59万人次,同比增长0.2%;旅游总收入314.54亿元,同比增3.82%,创汇4.87亿美元,同比增长1.04%。

2013年上半年黄山市国内客源地分布

2013年上半年黄山市入境主要客源地分布

(黄山市在国外的宣传:在韩国首尔地铁站投放宣传广告)2014年4月23日 黄山市旅委

4月18日开始,黄山市联合韩国MODETOUR旅行社,分别在韩国首尔市中心的乙支路入口驿和乙支路3街驿2个地铁站投放黄山市旅游宣传广告。每个地铁站安排5幅,其中4个横幅一个全景,为期3个月。

首尔地铁是世界前五大载客量的铁路系统,一天载客量超过8百万人次,年运送乘客数为22亿名,位居全球第3位。首尔地铁站点广告将通过精美直观的旅游产品广告画面展示,激发韩国市民前来黄山旅游的热情。产品广告由韩国MODETOUR旅行社针对黄山旅游产品设计制作,方便韩国市民报名参加。2.2接待能力

目前,黄山市共有旅行社120 家,其中有4 家旅行社跻身全国

百强社;星级以上宾馆74 家(挂牌五星级1 家,通过终审即将挂牌五星级2 家),四星级宾馆20 家(表3-3),三星级宾馆34 家,二星级宾馆17 家,若再包括一些非星级饭店、青年旅社、社会招待所、小旅馆,全市可供出租的床位突破12 万张,住宿设施呈现供大于求的趋势。同时,4 家国际社进入全省国际社10 强,14 家国内社进入全省国内社50 强;创建省级优秀星级饭店16 家,诚信旅行 社20 家,绿色旅游饭店35 家。

据介绍,2013年,黄山市首创了“旅游+文化+地产”整体营销模式,围绕“大美黄山,宜游宜居宜业”主题,整合旅游、文化、地产资源力量,联合推介,捆绑营销,在省内和长三角8个城市,开展旅游暨旅游地产巡回推介活动,实现了旅游业与房地产业的双赢;加大“城市+产品+线路”整体宣传力度,围绕“天地之美、美在黄山;人生有梦、梦圆徽州”城市整体形象,在主要客源城市自驾游俱乐部、骨干组团社门店、知名电商持续开展城市整体宣传,分时段、分季节推出多条精品线路,收到良好社会反响。

据了解,近年来,黄山市旅游服务质量逐年提升。自从开展全国游客满意度调查以来,黄山市旅游服务质量保持稳定,一直位居全国第一方阵,2010黄山市位列第十名,2011为第八名,2012为第三名,2013为第二名。其中,2013年四个季度排名,黄山市名次分别是第二、第三、第一、第一。

三 调查结果与分析

今天的黄山,风景优美建筑和谐、交通便捷、设施完善、管理先进、服务优良,不仅是我国最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之一,也是享誉全球的世界旅游胜地。通过调查搜集相关信息,我们对黄山风景区旅游资源发展进行以下优劣势分析: 有五大比较优势 : 3.1景区品位优势

3.2品牌影响优势

3.3区位条件优势

3.4资源保护优势 3.5发展潜力优势

当前黄山正在推进“大黄山旅游圈”建设,着力构建文明和谐景区,加快实现旅游产业由粗放资源型向集约效益型升级、旅游产品由单一观光型向复合型升级、旅游客源市场由国内主导型向境内外并重型升级,旅游经济的发展蕴藏着巨大的潜力。相对优势而言,黄山风景区旅游业发展的劣势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品牌影响与潜力挖掘之间存在差距。

二、龙头作用与辐射带动之间存在差距。

三、发展要求与队伍现状之间存在差距。

中共黄山市委三届九次全会明确提出,要在“十一五”期间真正把黄山风景区打造成全国综合竞争力最强的自然景区。实现这一目标,压力不小、困难不少,但主要来自景区自身,在改革的意识、开放的观念以及发展环境、工作作风等方面还不能完全适应打造“最强”的要求。

四 调查总结及建议

针对上述提到的黄山风景区旅游业发展优劣势问题,我们小组对改善旅游市场提出以下几个对策:

4.1、黄山市人文旅游资源旅游价值的深度挖掘与动态保护 4.1.1徽文化的传承发展与旅游开发

(1)树立精品意识,明确黄山市旅游文化形象特色定位

徽州文化是徽州当地居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 财富的总和,由徽州文化衍生出的文化旅游资源存量丰富,是高品位的旅游资 源。因此,开发徽州文化旅游资源发展文化旅游,符合世界旅游业的发展方向。筹集资金更好地保护徽州文化遗存,使黄山风景区自然景观和其外围的人文景 观有机结合,形成“群星拱月”式的旅游景点群的需要,更是增加安徽省新的 旅游吸引物、增强安徽省旅游业后劲的需要,打造黄山市旅游文化的新品牌,是解决黄山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问题。

站在“旅游国际化”的起点上,注重旅游文化品牌的包装,塑造黄山市旅 游文化新品牌。做一次对旅游文化产品开发的整体包装,提过采风、考察、调 研等方式,邀请国内外专家对旅游文化产品如民间文艺、杂技、戏曲等进行整 理挖掘,整个过程邀请有实力、有影响力的新闻媒体参与。打造一台有黄山特 色的文艺节目,以市场运作的方式创意推出一台彰显地方特色的旅游文娱演 出,寻求徽文化的最佳表现形式,使之成为黄山市的新“名片”。在全国范围 内开展黄山歌曲征集活动,遴选出一首朗朗上口、能脍炙人口的宣传黄山市的 歌曲并通过一线歌手在全国唱红;征集一条口号:继续推进面向全国征集黄山 旅游形象和标识,挑选出最切合黄山旅游形象的“符号”。(2)实施项目牵动,倾力打造旅游与文化深度结合的载体

第一,政府要站在全局的角度,做好旅游项目的规划和建设,要以项目为载 体,整合资源,聚集资本,推进文博事业向旅游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并且 通过产业辐射和产业链延伸,全面带动各相关产业协调发展。第二,各区县要根 据自身资源优势,找准市场定位,编排合理的旅游文化项目。如屯溪区可以定 位为“提升新安江夜游项目”;黄山区可以定位为“建设黄帝文化博览园,打 造中国中部黄帝文化的载体”;徽州区可以定位为“建设徽州文化旅游网”;歙 县可以定位为“筹建徽州名人馆项目”;休宁县可以定位为“建设状元文化城”; 黟县可以定位为“策划一台大型实景剧——印象徽州”;祁门县的“实施茶文 化、目连戏、古戏台等文化项目”。

(3)创新体制机制,促进旅游与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的良性互动

一是建议成立由市领导牵头,各有关部门共同参与的旅游文化产业协调领 导组,整合各方力量,协调开展工作;二是建议市委、市政府尽快制定出台鼓 励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有关政策。如《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决 定》、《关于推进旅游文化深度结合的若干意见》等。明确推进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推动各部门围绕这些措施,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三是制定并完善旅游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四是坚持市场导向原则,深化文化体 制改革,培育市场主体。在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初期,由政府给予资金、政策等 方面必要的扶持,待市场发育成熟后,鼓励和放开各投资主体介入旅游文化产 业的发展。五是创新管理模式,实施“全民营销”,将酒店、旅行社、景区(点)各方利益捆绑,共同投资旅游文化项目,形成利益共生关系,实现旅游文化产 业投资多元化。

(4)明确开发重点,将古徽州乡村旅游开发作为旅游与文化深度结合的最佳切入点。

一是全面推进全市乡村旅游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和中法徽州乡村旅游合作,正确处理严格保护与适度开发、产品结构升级与差异化发展的关系,努力把黄山市打造成为国际化乡村旅游度假区;二是大力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旅店和农家饭馆,改变单一的消费和观光的模式,先让游客住下来,然后产生消费需求;三是选择部分重点村落作为示范点,充分挖掘、整理、编排、演出具有地方特色和广泛吸引游客参与的民俗节目,从徽州当地民俗文化中提炼具有趣味性和游客参与性的内容,丰富乡村旅游产品的内涵 4.1.2特色民俗与皖南古村落的组合开发

2000 年11 月,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因为是“古老文明的见证、特 色传统建筑的典型作品、人和自然结合的光辉典范”而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目前,黄山市有全国历史文化名村3 处,分别是黟县西递镇西递村,黟县宏村 镇宏村村,歙县徽城镇渔梁村;省级历史文化名镇3 处,分别是休宁县万安古 镇,徽州区潜口镇,徽州区西溪南镇;省级历史文化名村12 处,分别是徽州 区呈坎村,徽州区唐模村,歙县许村,歙县唐樾村,歙县雄村,歙县昌溪村,歙县瞻淇村,黟县屏山村,黟县南屏村,黟县关麓村,休宁县右龙村,休宁县 黄村。在旅游模式的升级过程中,以西递–宏村为代表的皖南古村落旅游已经 成为安徽第二张王牌旅游产品。其中,对于有着悠久的民俗文化传统的古村落 来说,实现古村落和特色民族的组织开发,是提升皖南古村落综合竞争力的有 效手段。如歙县叶村的叠罗汉、堨田村的麒麟舞,屯溪区黎阳村的仗鼓,祁门 县清幽村、栗木村、马山村的傩舞(戏)和目连戏,黟县黄村的“黟山派”篆 刻、卢村的凤舞,休宁县齐云山道教音乐,屯溪区隆阜村的抬阁、高枧村的板 龙舞等。组合开发方式:通过旅游演艺,让旅游需求实现从单纯注重观光旅游 向注重民俗文化体验的转变。黟县西递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游客在西 递旅行过程中,可以亲自感受古徽州婚嫁风俗,在参与过程中也进一步增强了 对徽文化的认可。

4.1.3创新管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黄山市要加快旅游管理体制机制创新,按照地区、行业、要素等,整合相 关要素和区域,组建各类、各级的旅游企业(集团),实现黄山市旅游的集团 化、规模化发展。

(1)做大做强黄山旅游集团

进一步做大做强黄山旅游集团,积极拓展旅游业务范围和业务空间,依托 其品牌优势、管理经验,实行资本输出、品牌输出、管理输出,进一步发挥其 在黄山市旅游业中的龙头带动作用,为黄山市旅游业做出更大贡献。积极推进 旅游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2)因地制宜组建区县旅游集团公司

积极推行旅游管理体制改革,各区县根据具体情况,以骨干景区为龙头,整合区(县)域范围内的相关旅游资源,成立区县旅游集团(公司)。(3)组建专业性旅游集团公司

根据发展的需要,依托核心旅游企业,通过重组、并购、收购等形式,形 成一定数量和规模的专业性旅游集团公司,譬如旅游车船公司、旅行社公司、旅游餐饮公司、旅游演艺公司、文化旅游发展公司、乡村旅游发展公司等。(4)积极引进国内外大型旅游企业集团

积极引进国内外著名的旅游投资集团、旅游管理公司、旅游企业等来黄山 市投资、经营、管理旅游业,实现黄山市旅游业的集团化发展。加强与国内知名旅游企业集团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引导和支持若干个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旅游集团将其总部迁入黄山。如安徽旅游集团参股管理徽州区唐模景区,北京中坤集团租赁管理黟县宏村、南屏等景区。

4.2 做好旅游规划,实施黄山市旅游发展战略 4.2.1“两山一湖”旅游胜地打造

“两山一湖”是指以黄山、九华山、太平湖为重点的,包括黄山市、池州市及宣城市部分地域的旅游经济区。此地区接待游客占安徽省的25%,旅游收入占安徽省的40%。“两山一湖”旅游区旅游资源丰富,特色鲜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互交融。自1996 年安徽省旅游工作会议以来,“两山一湖”旅游区旅游业发展迅速,基础设施逐步改善,一批旅游品牌初步形成,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并开始发挥支柱作用。下一步,为提高“两山一湖”旅游业的竞争力,建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打造:

(1)文化与旅游深度结合,提高“两山一湖”旅游胜地的旅游品位。

“做好徽文章”是安徽省旅游开发的战略重点之一。“徽文章”即徽州 文化。徽文化对提升黄山风景名胜区的旅游灵气具有不可替代的神奇作用,如 果没有徽文化的现存,黄山就只能是“世界自然遗产”而不能同时戴上“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两项桂冠。徽文化旅游景点群是今后“两山一湖”旅游业发 展的最大空间,从“两山一湖”旅游区已有的旅游景点来看,共有164 个景点,其中属于文化类景点的有114 个,占总景点的70%,“两山一湖”旅游开发应 将徽文化充分融人进去,深入发掘景点的文化内涵,大力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 文化旅游和民俗风情旅游,使徽文化在“两山一湖”甚至更广的范围内显示其 重要的价值,使徽文化所蕴藏的古代风土人情、民俗文化、经济与政治生活等 潜在的文化旅游资源转化旅游产品,并实现旅游经济效益。个人认为,“两山 一湖”的旅游形象总体定位为:徽文化——“两山一湖”的瑰宝;“两山一湖” — —世界旅游之仙境。

(2)打好“两山一湖”发展的生态牌。

“两山一湖”的旅游发展思路要强调黄山的生态性质,发展生态山岳观光 休闲旅游。一方面,推出生态旅游产品,符合现代旅游的主流,具有较大的客 源市场需求;另一方面,开发生态旅游产品,有利于黄山的可持续发展和生命 周期的延续。将黄山作为山岳观光游览的中心,除此之外还包括九华山、齐 云山、牯牛降等。各个山体都有其自身独有的特色以及不同类型的文化内涵,易于相互补充。同时加强对池州几个(动)植物自然保护区的宣传,迎合世界 潮流,发展生态观光教育旅游。

(3)“两山一湖”旅游发展市场的拓展。

“两山一湖”旅游发展规划可以将江浙沪、广东等周边省市作为一级市场;福建、北京、山东、江西、湖南、湖北等作为二级市场;港澳台、日韩及马来西亚等亚洲国家,美国、德国、法国等西方国家以及澳大利亚等大洋洲国家作为三级市场。市场定位于迎合生态旅游时尚,推出黄山生态游览;抓住“追求健康”的心理,开展康体登山旅游;体验异域民俗风情,欣赏徽州民居艺术;追逐佛教禅宗踪迹,延伸九华朝圣旅游;保护珍稀生物资源,推出生态教育旅游;感受天人合一,寻求道家的精神哲学。

4.2.2 旅游产品的新组合和系列化开发

为实现加快向观光、休闲、养生等复合型产品的转变,黄山市应该努力培育新型旅游业态,建立复合型、高端化的旅游产品体系,促进客源结构的转型升级。(1)继续巩固提升观光旅游产品

“十二五”期间,应进一步提升黄山风景区山岳观光、西递宏村等古村落观光等旅游产品品质,打造世界旅游精品。在此基础上,通过打造主题城市、主题城镇、主题村落、主题街区,发展主题观光型旅游产品,丰富观光型旅游产品的类型。

(2)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旅游产品休闲度假旅游产品是黄山市“十二五”期间旅游产品发展的重点。应依托黄山市丰富的休闲度假资源和良好的区位交通优势,大力发展以城市型、乡村型、滨水型、山地型、温泉型(新徽天地醉温泉、黄山风景区温泉、蜀源温泉)、运动型、夜间型、生活文化型等为主题的休闲度假产品。(3)积极发展新型业态旅游产品

——养生型旅游产品(生态养生、温泉养生、乡村养生、美食养生、医学养生、道教养生);

——运动型旅游产品(山地车、自行车、水上运动、山地运动、高尔夫、体育赛事);

——演艺型旅游产品(地方文化演艺、现代高科技演艺、地方民俗表演、异地文化演艺、山水大型实景演出、4D 影院、影视基地);

——城市休闲旅游产品(酒吧街、购物街、餐饮街、娱乐街、艺术主题街区等);

——活动型旅游产品(黄山国际旅游节、国际登山节、国际健走节、国际摄影节、国际自行车节、国际山地车赛事、国内外体育赛事)。

针对黄山市旅游资源的情况,还存在一个错位发展旅游线路和错位定位的问题。错位发展即利用产品差异性与互补性,以反差组合资源,联动发展。4.2.3 国际旅游城市的建设

(1)加大国际旅游市场的开发力度

加大对旅游宣传促销的投入,尤其是对国际市场的促销投入,重点开拓日 本市场和欧洲市场;积极参与相关国际旅游展会,创新旅游促销方式;积极争 取举办、承办相关国

际旅游会议;巩固现有国际市场,开发远程国际旅游市场;提升黄山机场 的国际化水平,争取开辟更多的客源国城市航线。(2)加快引进国外知名旅游企业

以主要客源地为重点,引进5 家左右的境外知名旅行社,进一步加快与国 际旅游市场的对接;鼓励有实力的境外知名旅行社开办合资或独资旅行社,以 吸引更多海外客源。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吸引洲际、万豪、希尔顿、雅高、喜 达屋等知名酒店管理集团中的5-10 家进入黄山酒店业,吸引5-10 个国外品牌 酒店、高端度假酒店进驻黄山。(3)营造国际化的旅游环境

一是要建立国际化旅游的语言环境。主要涉及交通导引系统和城市、旅游 区、接待设施的解说系统等。整体规划、规范设置交通引导设施,形成与国际通行的查询模式衔接,道路系统与地图系统协调一致的多方位指示引导体系。通往3A 级以上旅游区、大型旅游购物娱乐场所、车辆停放场所的主要道路,均要设置规范醒目的多语种交通指示牌。二是积极发展面向国际市场的文化娱乐业、体育运动产业,举办承办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节事活动和体育赛事。三是城市和景区的整体国际化环境营造,包括基础设施、道路、机关企事业单位等积极采用中外语对照的解说等。四是提高市民的国际化意识,积极引导市民和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学习外语。(4)积极争取建立免税商店

按照国际惯例,引进大型免税品经营集团入驻黄山;加快城市免税商店的建设;出台相关管理办法,规范免税商店的经营管理。(5)建立国际化的旅游管理体制机制

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旅游行政管理体制;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旅游交通管 理体制;建立于现代国际旅游城市相适应的投融资体制。(6)加强与国际组织和国内驻外机构的合作

一是加强与世界旅游组织的合作,积极争取世界旅游组织的支持; 二是加强与国家旅游局的合作,充分国家旅游

4.3、强化旅游购物的开发

4.3.1 充分发掘本地特色和徽文化内涵,开发系列化旅游商品,实现产业化规模化发展

4.3.2 加强旅游商品市场和旅游购物网点建设 4.3.3 建立高效率的旅游营销体系

4.4、大力发展专业化人才,实施人才强旅战略

建立良好的旅游人才机制大力发展专业化人才,实施人才强旅战略

对于黄山市这样一个以第三产业为主的城市来说,旅游人才队伍建设是实 施人才强市战略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将为旅游经济发展提供支撑和保证。人力 资源被称为人力资本,表现为知识、技能、体力(健康状况)价值的总和。人力 资本作为社会生产力的第一要素,将是发挥黄山市旅游资源禀赋比较优势、提 升黄山市旅游业国际竞争力的必要条件。良好的制度、待遇、工作环境是吸引人才的主要因素。黄山市应尽快出台《关于人才强市战略推进工程的实施意见》,编制《黄山市旅游人力资源专项规划》,以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的开发为重点,抓住培养、吸引和用好人才三个环节,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旅游人才队伍。

建立良好的旅游人才机制。

关键一是要建立有利于吸引人才的竞争机制,营造“用事业吸引人、靠环境留住人、以机制激活人”的人才大环境。根据黄山市存在的人才问题,着重引进既有理论修养,又有综合的分析判断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级旅游行政管理人员、企业管理人员、旅游教育工作者。

二是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以好的制度和政策吸引人、留住人、用好人。要推行高素质旅游人才收入与经营业绩直接挂钩,拉开分配档次,允许他们获褥较高的报酬。鼓励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推行一次性现金或实物奖励、税后利润提成、技术入股、专利入股、期权奖励等多元纯分配方式,逐步形成工资报酬与贡献挂钩的机制。

三是要建立人才培育机制。旅游管理人才培养不仅要注重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培训,还要注重整体文化素质、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作为黄山市目前唯一的一所高校——黄山学院旅游学院,是培养高素质旅游人才的摇篮。要建设全面型旅游人才,必须转变思路,创新模式。一是要注重技能训练,培训学生的实践能力,适用旅游应用型、实践性强的行业特点。二是加强交流,做好与国内知名高校旅游学院的人才引进、学术交流、学生培养等工作。三是加强旅游电子商务、旅游资本运营等新知识的培训学习,应用现代化手段经营企业、管理企业,提高服务质量,提高企业效率。导游是旅游人才的主体部分。黄山市导游人数较多,但整体素质偏低,外语导游,特别是小语种导游比较缺乏。为缓解矛盾,必须强化旅游教育培训,导游的学历教育和继续深造要两手抓,两手都要抓出成效。一方面主管部门可采取定期考核、培训的方式,对他们的专业知识、职业道德进行检测;另一方面,还可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就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开展包括心理、医疗方面的讲座、咨询等。至于紧缺的外语导游,除专职导游外,还可聘用一部分外语专业的在校大学生。兼职导游经培训上岗,既缓解了人才缺乏的压力,又可为企业降低成本,还为学生提供了实习、就业的机会。

第四篇:安徽农村改厕工程实施办法

安徽省农村改厕工程实施办法

(试行)

第一条 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决策部署,根据《中共安徽省委办公厅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一体化推进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专项整治加快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实施方案>的通知》(皖办发〔2017〕27号),为稳步推进农村改厕工作,制定本实施办法。

本办法农村改厕系指重点对不能纳入管网集中收集处置系统的自然村常住农户非卫生厕所进行改造。

第二条 农村改厕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以人为本,尊重群众的意愿,统筹考虑各地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合理编制农村改厕工程实施方案,明确农村改厕阶段性工作目标,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农村改厕工程建设。

第三条 科学制定改厕方案。

(一)总体目标。到2020年底,完成全省自然村240万常住农户非卫生厕所改造任务。

(二)任务。2017年完成普查工作,制定省、市、县三级农村改厕计划。在全省32个“国贫县”和“省贫县”开展农村厕所改造试点,年内完成30万户农村厕所改造。32个“国贫县”和“省贫县”,每个县确定一批示范乡镇、示范村,探索农村改厕示范经验。其他县(市、区)开展农村改厕,经验收合格一并纳入2017计划。2018年在全省开展。

受群众监督。

第八条 加强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制定农村改厕技术导则,为全省改厕工作提供技术指导。各县(市、区)要加强对乡镇、村管理人员和改厕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建立健全农村改厕质量管理制度,县(市、区)和乡镇要加强改厕施工现场质量巡查与指导监督。

第九条 建立改厕信息系统。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建立农村改厕信息系统。各地要建立农户改厕档案,依据本地区改厕工程进度,及时将农户改厕信息录入信息系统,做到全面、真实、准确。

第十条 完善信息报送制度。各市每月5日、20日前将农村改厕进度信息报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每年1月底前报上农村改厕工作总结报告。各地要以简报、通报等形式,定期或不定期报送改厕工作成效、经验做法、存在问题和工作建议等情况。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实行动态监测和每月调度通报。

第十一条 省财政对市县自然村改厕实行先建后补,分类分档,以奖代补,省级资金根据验收情况据实拨付。

第十二条 市县级政府要将有关费用纳入财政预算,建立各级财政资金补助、村集体资金支持、村民自筹相结合的费用分担机制。各地要探索运用市场化方式解决资金难题,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农村改厕项目。

第十三条 农村改厕工程严格执行质量和责任追究制,有关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上级主管部门可以责令限期整改;情节严重的,限期整改并予以全省通报批评。

理机制。

第十七条 建立完善公众参与机制,保障农民的决策权、参与权、监督权,广泛动员农民参与农村改厕工作。将文明创建与改厕结合,深入开展文明户、卫生户、清洁户等评选活动,激发村民清洁家园的积极性、主动性。

第十八条 本实施办法由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负责解释。第十九条 本实施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第五篇:安徽农村城镇化建设的调查问卷

调查地点:问卷编号:调查人员:

城镇化过程中农民市民化现状与问题的调查问卷 尊敬的朋友:

您好!感谢您能在百忙之中参与我们的问卷调查。我们是铜陵学院经济学院的“城镇化过程中农民市民化现状与问题”专题调研组,为做好本次调研,特邀请您参加本次问卷调查。您的意见将是我们统计的最原始资料以及深入研究的原始依据,它对我们具有很大的帮助。我们将对您的回答和您的身份保密,请不必顾虑。

铜陵学院经济学院2014年7月

一、家庭基本情况 1.您的性别A.男B女 2.您从事的职业

A.务农B.务农兼打工C.企业务工D.个体户E.教师等事业单位或管理工作F其他 3.您的年龄

A.25-30B.30-40C.40-50D.>50 4.您的文化程度

A.本科以上B.本科C.大专D.高中E.初中F.小学G.未接受过义务教育 5.您家的人口数量

A.3人B.4人C.5人D.5人及5人以上 6.您家的劳动力数量

A.1人B.2人C.3人D.4人E.5人及5人以上 7.您家是否有外出务工人员A.有B.无

8.外出务工人员的工作地点

A.安徽B.南京C.上海D.北京9.外出务工人员的工作行业

A.教育B.建筑C.销售D.服务业E.饮食

A.种粮食养活家人B.种植作物卖钱C.可以养老D.祖先流传

下来的,不能卖E.其他

19.(1)村里的农产品有没有形成一种规模产业?A有B没有C不清楚

(2)假如形成产业有没有人来收购A 有B 没有

(3)村里有没有建设批发市场A 有B没有C 不清楚(4)产业化的初期主导这是谁A 政府 B 个人 C村上D 其他(5)现在的发展主要靠A 个人B 政府C 村上D 其他(6).您在农产品种植过程中有没有接受过政府或者有关部门的技术指导,假如接受过对你的帮助大不大。

A.接受过,帮助很大B.接受过,没什么效果 C.没接受过 D.不知道

(7)您参加过的技能培训或农业种植技术培训是由谁主要组织的;A技术能手B 村集体 C乡镇政府D高校(西农或杨职)F其他

(8)有没有专业技术人员经常来指导A有B 没有(9)您家的产业化面积(数量)

(10)产业化有没有形成统一的育苗、种植、销售A.有B.没有20.村里有没有农业合作社A有B 没有

21.您觉得您在农业生产中遇到的最大难题是什么A.技术B.资金C.政策D.作物品种E.其他

三、医疗保障和基础设施建设篇

22.您是否参加了新型农业合作医疗(标准)

A 是B 没有C 不清楚

23.您对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态度

A 非常好B 比较好C 一般D 不太满意,没能真正解决农民的看病问题

28.请您在下面填写您对燕郊团委杨善啸医疗水平的满意程度

29.村上有没有最低生活保障补助(的标准)A有B没有C不清楚

30.村里有没有老年人活动中心、阅览室A有B没有C不清楚

31.您认为政府对农民的扶植重点在哪里

A 扶植农民搞好农业生产B扶植村业和养殖解决大众就业

C发展教育、文化、卫生事业D进行水电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E 用于社会保障F其他

32.您认为,理想的城镇化最重要的建设目标是什么?()(请选择1-3项)A、城镇的就业机会充足B、教育、社会保障、医疗等公共服务完备 C、社会安定和谐D、市民享有平等的机会 E、城镇有一定的优势产业和经济活力F、人居生态环境优美、健康 G、城镇具备特有的文化传承H、其他

33.您认为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中,目前最需要的是什么?()(请选择1-4项)A、保证饮用水、空气质量B、制定政策稳定房价

C、完善社会福利和救助体系D、改善医疗条件

E、保证食品安全F、完善城市安全预警体系(雨洪等)G、其他

34您认为,目前小城镇提高公共服务质量主要受到哪些因素的限制?()(请选择1-3项)

A、财政收入不够B、政府职能未及时向服务型方向转变 C、城镇人口数量增长过快D、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E、其他

35.您认为目前所在城市/城镇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在哪些方面成效显著?()(请选择1-3项)、A、抓建设工程、建设示范镇,让城镇变得更现代

B、引导农民向中心城镇集中C、发展特色经济、优势产业 D、完善城镇社会服务功能E、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F、改善居住环境,保障城市安全G、其他

36、您认为目前所在城市/城镇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在哪些方面急需完善?()(请选择1-3项)

A、抓建设工程、建设示范镇,让城镇变得更现代

B、引导农民向中心城镇集中C、发展特色经济、优势产业 D、完善城镇社会服务功能E、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F、改善居住环境,保障城市安全G、其他 37.您认为,地方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应当着力提升改进哪些方面?()(请选择1-5项)

A、倡导以人为本、生态为本,摒弃唯GDF的考核办法 B、以二三产业发展促进城镇“自我发育”

C、推行户籍改革D、加快保障体系建设 E、加快廉租房、保障房的建设F、创业、就业培训及帮扶 G、城镇社会服务设施的建设和改善H、加强对城乡空间的规划管理 I、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J、保证城市粮食、食品安全 K、其他您的宝贵意见及建议!

下载安徽农村沼气工程调查方案-安徽发展和改革委员会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安徽农村沼气工程调查方案-安徽发展和改革委员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