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地方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现状和困境
地方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现状和困境
摘要:广西贺州,气候温和,古迹甚多,山清水秀,景色宜人,自然景观秀丽奇特,历史文化丰富多彩,民俗风情绮丽多。在这里富川瑶族自治县,两安瑶族自治乡。我的暑期实践调查就在这展开。由于生活环境所致,很多青年人对瑶族的文化已经了解甚少。
关键字:瑶族 盘王节 文化保护 作者简介:
指导老师:
一、瑶族简介
关于瑶族的来源,说法不一,或认为源于“山越”,或以为源于“五溪蛮”,或认为瑶族来源是多元的。但大多数人认为瑶族与古代的“荆蛮”、“长沙武陵蛮”等在族源上有渊源关系。关于瑶族的瑶字来源,有很多种说法。其中以历史学家何光岳先生所著《南蛮源流史》中所理线索较为可信:瑶族先民在新石器时代擅长制作瓦器、陶罐,故最早的瑶族先民称为“窑民”;后来陶罐坯料制作由手工发展为旋转摇动制坯,窑民改称“摇民”;瑶族先民中四大姓之一雷氏,来源于发明养蚕缫丝的黄帝之妃方雷氏(嫘祖),故瑶民善养蚕,又衍生出“繇民”一称;后蚩尤率领三苗和摇民与炎黄大战失败,摇人历经夏、商、周征伐,一部分被当成劳役奴隶,称之为“徭役”或“傜役”,即“傜人”(周去非《岭外代答》曰:徭人者,言其持徭役与中国也);此后历代傜人不断反抗封建统治压迫,啸聚山林、不缴赋税,至宋代又有“莫徭”之称,意即不缴税赋、不赋劳役之人;到了元代,统治者认为这种不赋徭役、刀耕火种的人群是野人,故将徭人的徭字改为具有侮辱性的犬旁的猺字,谓之“猺民”;至新中国成立之后,采纳了民主人士的提议,广泛征得本民族同意,将美玉旁的”瑶“字作为该名族统一名称:瑶族。
瑶族支系细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步形成的。从元代开始,在湖南和湘桂粤边界地区分布的瑶族下山定居,耕种或租种居地周边的旱地和水田;或被招为瑶兵,屯田戍守;或迁徙而与汉族杂居,瑶族社会出现生产方式的变化,从山居游耕逐渐向定居定耕过渡;瑶族内部逐渐形成平地瑶、布努瑶、茶山瑶、盘瑶四大支系。而我今天要介绍的就是瑶族四大支系之一的盘瑶。
盘瑶,顾名思义,其支系中有较多的盘姓瑶族。隋、唐时期,生活在湘、桂、粤边境及两广地区的瑶族先民,过着刀耕火种、采集狩猎的生活,以信仰盘王为祖先,隔三五年逢农历十月十六击长鼓祭祀祖先盘王,后被人们冠名为盘王节,因以祭祀盘王而被称为盘瑶。
二、盘王节
(一)盘王节的来历
盘王(盘瓠)是瑶族、苗族和畲族人民共同的始祖,跟汉文化中开天辟地的盘古同属一人。传说在远古时代,瑶山评王和高王作战。评王悬赏招贤,谁能斩下高王首级来献,愿将最美丽的三公主嫁与他。这话被龙犬盘瓠听到了,盘瓠摘下金榜,渡海来到高王身边。盘瓠假装殷勤,受到高王的宠信。一天,盘瓠趁高王醉酒,咬下高王的头献给平王,立下了汗马功劳,评王不失诺言,将心爱的三公主许配盘瓠。后来,盘瓠想变成人,便叫公主把它放到蒸笼里蒸七天七夜,公主照办。已蒸了六天六夜,公主耽心蒸死了丈夫,偷偷揭开盖子看,盘瓠果真变成了人,只因不足七天七夜,故头上和小腿上还有许多毛末脱落,后来就用布带把头和小腿裹起来。盘瓠变成人后,平王派他到会稽山为王,号称“盘王”。“盘王”和三公主婚后生下六男六女,平王各赐一姓,成为瑶族最早的十二姓。盘瓠虽已为王,但仍过着俭朴的生活,教子女劳动狩猎,艰苦营生。
传说有一天“盘王”上山狩猎,不慎被一只羚羊触下悬崖身亡。儿女们闻讯,捕到羚羊,剥羊皮制成长鼓,愤然起舞,以报父仇。以后,每逢这天(农历十月十六日),瑶民便汇聚一起,载歌载舞,纪念“盘王”。后人称为“盘王节”,到今天“盘王节”已逐步发展为庆祝丰收的联谊会。另一传说是相传在古老的年代,瑶胞乘船飘洋过海,遇上狂风大浪,船在海中飘了七七四十九天不能靠岸,眼看就要船毁人亡。这时,有人在船头祈求始祖盘王保佑子孙平安,许下大愿。许过愿后,风平浪静,船很快就靠了岸,瑶人得救了。这天是农历十月十六日,恰好又是盘王的生日。于是,上了岸的瑶民就砍树挖成木碓,把糯米蒸熟舂成糍粑。尔后,大家唱歌跳舞,庆祝瑶人的新生和盘王的生日。从这以后,瑶民就把这一逃讪为“盘王节”。
(二)盘王节纪念活动
农历十月,对生活在“南岭走廊”的瑶族同胞来说是一个相对比较轻松的季节,忙碌过春耕、夏种、秋收,现在已经是可以稍作休息的时候了。也是在这个辛劳后获得丰收的季节里,瑶族同胞迎来了祭祀自己祖先的节日——盘王节。酿酒、打扫屋子、杀鸡宰鸭,舂糍粑„„祭祀当天男女老少穿上节日盛装,纷纷来到盘王庙前,在族老寨老的带领下祭祀盘王,唱盘王歌,跳长鼓舞,追念祖先的功德,歌颂祖先的奋斗精神。欢庆丰收,酬谢盘王的护佑。
千百年来,也许经过民族的迁徒,瑶族人居住的地点变换了,也许经过民族间的相互融合,瑶族的文化传统有了变化,但是,祭祀盘王始终如一。那么不禁要问:盘王在瑶族人心中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瑶族人为什么要过盘王节?现在的瑶族同胞是怎么欢度这个传统节日的?这些问题不仅外族人感兴趣,而且许多的瑶族同胞也在自问,就如“我从哪儿来?”的命题一样,每一个有民族认同感的人都会去思考。
三、瑶族盘王节的保护与开发的意义
盘王节是瑶族祭祀祖先盘瓠的重大节日,海内外的瑶胞都十分重视这一民族祀典。每年的农历十月十六日,瑶族男女老少都要穿上自己民族的节日盛装,聚居在一起唱歌、跳舞,欢度盘王节(也称“跳盘王”或“调盘王”)。他们唱的歌是以《盘王歌》为主的乐神歌,跳的舞则是每人手拿长约80厘米的长鼓群舞,一般为双人或四人对舞。关于盘王节、盘王歌以及长鼓舞,都有它们源远流长的来历。盘王节作为历史悠久、分布广泛的大众节庆活动,集瑶族传统文化之大成,是一种增强民族向心力、维系民族团结的人文盛典。贺州瑶族盘王节仪式的丰富内容、基本特征及其传承历史,在中华民族节庆文化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其进行发掘、抢救和保护,不仅对丰富和完善中华民族节庆文化,乃至对世界民族(瑶族是个跨国民族,居住在亚、欧、美三大洲九个国家)节庆文化的丰富和完善,都将产生一定的推动作用,对人类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保护也有着重要意义。作为瑶族、汉族、壮族文化互动的载体,贺州瑶族盘王节的文化功能满足了瑶族人民的精神需要,其文化沉淀是研究瑶族历史的活化石,因此,发掘、抢救、保护贺州瑶族盘王节文化,对瑶族地区乃至全国的精神文明建设,提高人民群众的综合整体素质,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理论和实践的重要意义。
四、盘王节的保护与开发的现状 为了保护瑶族盘王节,贺州政府特制定了十年保护计划。此计划由贺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负责组织实施,由贺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导小组和贺州市文化局负责检查、整理、督导。但是,我们也清楚地认识到:近十年来,由于瑶族地区社会急剧变化,特别是现代化进程的深入瑶山,使贺州瑶族盘王节活动急剧减少80%。
(一)盘王节的保护与开发的成就
1、非物质文化遗产瑶族盘王节的区域间的交流与合作取得重大成就。自1993年第一届南岭瑶族盘王节在广西贺县(现贺州八步区)召开后,由粤湘桂三省(区)周边10个瑶族自治县轮办,该活动已经成为粤湘桂三省(区)文化交流和经济合作的平台,惠及三省(区)周边近千万人民。据贺州市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表示,“自原贺县打造首届‘中国瑶族盘王节’到现在,已历经十届,由粤湘桂三省(区)周边10个瑶族自治县轮办。2009年第十一届中国盘王节再次轮到贺州,并首次升级为由市政府牵头举办。这标志着瑶族文化影响力扩大,‘南岭瑶族文化圈’已经形成。”2009年12月2日举办的2009中国(贺州)瑶族盘王节暨广西贺州第五届农产品展销会,实现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保护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
2、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静态保护工作进一步深入。贺州市政府全面深入细致地开展普查工作,彻底摸清贺州瑶族盘王节的发生、发展、变化的历史文化变迁的情况,调查清楚盘王节包涵的瑶族宗教信仰、历史渊源、民族精神、神话传说、民间舞蹈、民间音乐、民间工艺、民间美术、民族语言及与其他汉、壮、苗民族的互动与交流等全部状况。将普查所获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存档。进一步深入开展理论研究工作,抓好贺州瑶族传统文化基础理论研究,拟出版《贺州过山瑶盘王节》、《贺州瑶族盘王大歌》、《贺州瑶族盘王舞》、《贺州瑶族长鼓舞》等贺州瑶族盘王节文化系列专着。
3、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增强,盘王节申遗成功。贺州市政府认识到,贺州市有瑶族26万余人,占中国瑶族人口的十分之一。瑶族盘王节、瑶族服饰、瑶族歌舞都保护比较完整,那么,申遗不仅是对瑶族文化的抢救、保护,也是一种很好的宣传方式。于是,政府和全市人民积极做好申遗工作。在2006年,由 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申报的“瑶族盘王节”被列入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518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
4、文化空间①保护得到进一步加强,建立文化生态村的工作深入展开。盘王节申遗成功之后,通过国家和地方政府的行为,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对项目进行实施。贺州文化局和贺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对瑶族民间文化进行广泛调查、立档存档、著书、建立起一批瑶族文化生态村,让存在民间的瑶族师公、歌娘、长鼓艺人、唢呐艺人、织绣艺人将技艺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以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和社会和睦文明
五、盘王节保护与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1、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和人才缺乏。据调查了解,师公、唢呐艺人、歌娘传承的方式只有师传和家族传承两种方式。盘王节主持师公逐年减少。盘王节仪式要由有威望、有文化、知识渊博的大师公主持,大师公的传承非常困难,培养一名合格和社会认可的大师公非常不易,二十年来贺州一些着名的大师公如赵金贵、黄文华、赵明锦、赵福财、赵春成、冯章旺、赵荣全、黄通金、邵贵安、赵贵金相继逝世,现能主持盘王节活动的已不足10人,年纪最大的已届80,年轻的也60多岁,使贺州盘王节活动有趋向消失的危险。随着现代化进程加快,瑶山大部份青年出山打工,学习传统文化的人少得可怜,盘王节活动的师公、歌娘、长鼓艺人、唢呐艺人的传承人后继乏人。
2、盘王节举办的资金投入主要是以政府为主,资金投入渠道不够广。贺州市政府每年都要筹资几十万的保护经费和投资。虽然也有国家的资金投入,但这对于一个中小城市而言,几十万的政府出资也算是一大笔消费了。利用盘王节这一盛大文化活动的招商引资的力度还不够,投资商大多数是本地的小企业。企业对活动的赞助的资金不够多。
3、盘王节的宣传力度还不够,有一种墙内开花墙外香的现象。就比如2009年第十一届中国盘王文化节在贺州举行,这场活动倒是吸引了不少外国游客,但是在广西和国内很多的地方知名度却不是很大,不能形成强效应。
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盘王节的保护与开发的思考和建议
在盘王节的保护与开发过程中,国家与政府、人民都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就,但面临的形式仍然严峻。其中的一些问题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强宣传的力度,提高全社会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促使更多人投资文化遗产的开发,发展文化产业 盘王节作为瑶族的一个重大节日,活动内容丰富,具有很浓的地域色彩和民族文化气息。盘王节作为文化遗产的开发项目,吸引游客前来观光,客商和企业的投资,赢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最重要的目标。那么,对活动宣传力度的大小直接关系到吸引游客、招商引资的目标实现。一是利用互联网和社会的各大媒体进行宣传。设立一个盘王节的网站,倾力介绍瑶族的盘王节、风俗习惯、服饰、歌舞。在省级、市级电视台上定期播放“瑶族风情”纪录片,发布盘王节的特色活动项目信息。以强烈的视觉效果冲击和教育宣传潜移默化的灌输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相关知识,吸引游客和投资商。
(二)重视对传承人和人才的培养 实行“瑶族舞蹈、音乐、工艺进课堂”,从小培养学生的民族艺术,同时也是对瑶族文化的传承人的培养。在富川瑶族自治县民族中学,在全市五个瑶族乡的民族中学和六个瑶族盘王节文化生态村的村小学共12所中小学开办瑶族盘王节文化普及班,请当地瑶族民间艺人授瑶族盘王节文化中的民间舞蹈、民间音乐、民间文学、民间美术课,培养瑶族地区下一代的瑶族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认知与认同。
(三)扩宽投资渠道,利用文化遗产开发当代文化产品 以政府牵头,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基金会,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吸引企业、个人的投资。招商引资最重要的是打响盘王节这个文化品牌,扩大影响力,实现企业和活动的双赢。盘王节的举办可以采取股份形式,交给文化传播公司经营管理,实现市场运作。同时,也可以利用盘王节这一个盛会,开发一些当代文化产品。例如一些以瑶族风情为主调的画册、以瑶族特色服饰为样本的玩具、挂饰等物品。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依然是社会关注、国家重视的问题。学者们都致力于怎样在保护的前提下开发文化遗产,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笔者以盘王节为例,分析了盘王节保护与开发的成就与存在的问题,从而得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一些建议与对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要注意对其原真性和文化空间的保护,加强宣传力度,重视对传承人的培养。
第二篇:地方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现状和困境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实践教学调查报告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实践教学
调查报告
地方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现状和困境
——关于调查研究石家庄
市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和发展的报告
姓名
学号
院系(部所)
专业
任 课 教 师 张鹏 09061010 计算机科学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王奎正
完成日期2010年11月10日
地方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现状和困境
摘要:文化是民族的重要特征,是维系一个民族生存、延续的灵魂,是民族发展繁荣的动力与活力的源泉。为此石家庄市政府和各部门为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提高少数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增强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作出了相关的政策措施。关键词:石家庄市,少数民族文化,发展情况,保护工作
石家庄市市委、市政府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加快少数民 族和民族地方经济发展的意见》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方经济、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制定 了具体的政策,提出了明确要求,对九门回族乡卫生院、高头回 族乡谈下回民联合小学进行了整合 改造,无极县、新乐市7个民族村 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为全市三个 民族乡修建了健身路径,累计投人无偿资金近200万元。还会同石家庄市红十字协会对行唐、奕城等7 个县(市)的22个人口较少民族 特困户开展了捐助活动,累计捐款捐物3万元。组织长安区8所学校 的10位国家级和省、市级优秀教师、特级教师,赴民族学校开展了 “手拉手”帮扶民族教育活动。
一、石家庄市少数民族文化基本概况 石家庄市是少数民族散居的城市,共有43个少数民族成分,64843人,占全市总人口的0.8%,少数民族中以回族为最多,占少数民族人口总数的76.8%。主要分布在市内五区和无极县、藁城市、新乐市、辛集市、正定县。全市有3个民族乡,18个民族村。民族风俗习惯特点明显,如回族的清真饮食。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外地来我省经商或从事手工业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日趋增多。
在长期的民族迁徙和历史演进中,回族等民族完成了与汉族的民族融合和文化渗透,从而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民族文化基本架构,既丰富了我国民族大家庭的文化内涵,也凝炼了民族文化所特有的精髓。
二、石家庄市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工作情况
石家庄市各级各有关部门历来十分重视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工作,在加快民族乡村经济发展步伐的同时,加强了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抢救和挖掘工作,以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紧紧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以保障和实现少数民族基本文化权益为前提,以解决民族地方文化事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和特殊困难为重点,以推动民族文化创新和产业发展为动力,强基础、育品牌、转机制,全面提升我市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发展水平。
一、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基本原则
基本原则: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生产更多各族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坚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优先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方文化事业,保障少数民族和民族地方各民族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坚持保护和弘扬少数民族文化特色优势,遵循少数民族文化自身发展规律和特点,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不断完善扶持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主要任务
1.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方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快民族地方县、乡、村三级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的新建、改扩建工程。
2.大力开展和普及少数民族文化活动。积极组织参加每5年一届的全省、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每4年一届的全省、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鼓励各地举办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展演和体育活动。充分发挥民族地方群艺馆、文化馆等基层文化宣传单位和社会团体的组织作用,支持民族地方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少数民族传统节庆、文化活动。在有条件的学校开设民族语言、体育、舞蹈、传统技艺等课程,在民族地方积极开展传习民族传统技艺、普及民族文化知识等活动。新闻媒体要加大对少数民族文化活动的报道力度,宣传民族团结教育的重大意义,推动民族文学、戏剧、音乐、舞蹈到社区、到农村、到学校,营造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社会氛围。
3.加强对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挖掘和保护。
4.加大对少数民族文艺院团和文艺工作的扶持力度。
5.积极推进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发展。努力提供文化内涵丰富、深受各民族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结合旅游资源的挖掘整合,打造一批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情的集表演、竞赛、展示为一体的大型实景(舞台)节目。运用市场准入、价格调节、财税优惠等政策,引导形成具有竞争力和品牌效应的民
族餐饮城、民族服饰园、民族工艺街、坝上草原骑射等民族文化产业区。重点开拓丰宁剪纸、滕氏布糊画、大厂花丝镶嵌工艺等民族传统工艺美术项目市场,推进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扩大民族民间工艺品、美术品的经营规模和销售渠道。
三、建立健全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相关机制
1.完善政策法规。加强少数民族文化法制建设工作,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与我省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相关的财政支持、人才培养政策。各级各部门在制订文物保护、文化资源开发、知识产权保护、文化市场管理等方面的政策时,要充分考虑少数民族文化的特殊性,增加民族文化发展的优惠政策。
2.加大政府投入。各级财政在安排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和宣传文化发展相关经费时,逐步加大对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支持力度,重点用于扶持民族地方公益性文化事业、保护重要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支持少数民族文化创新和精品生产,确保民族地方重点文化建设的资金需求。在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设立少数民族文化事业专项资金。
四、加强对少数民族文化工作的领导
1.切实把少数民族文化工作摆在重要位置。高度重视少数民族文化工作,将其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深刻认识其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将少数民族文化工作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科学发展考核评价体系。
2.建立健全促进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各级民族工作部门要形成合力,各级财政、文化、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文物、体育等与少数民族文化工作密切相关的部门,要在宣传、政策、财力、人力、物力等方面积极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民委委员制,充分发挥各成员单位在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三、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石家庄市对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工作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保护经费投入不足,抢救、保护工作难以全方位开展。目前石家庄市民族、文化、文物、财政等部门都安排有一定经费投入到民族地区的社会文化事业,但是没有专项的资金给与民族文化方面的保护,所以在一些民族村在缺乏资金支持的情况下,有一些保护民族文化的项目就处于停滞状态。
2、民族服饰、民族技艺日趋消竭。由于民族服饰的设计和装饰不够“休闲”,又由于现在时尚元素的冲击,人们的保护少数民族服饰文化方面的意识不够,以致于少数民族服饰的渐渐消失,里面含有的文化也就渐渐的流失。可以每年举办一些少数民族服饰展览会,文化交流节。
3、民族民间艺术濒临失传,后继乏人。由于现在文化的冲击,一些民族技艺在没有资金和人员的支持下渐渐被人们所遗忘,一些宝贵的文化就在悄悄的流失了。
四、对石家庄市少数民族文化保护的建议和措施
1、大力发展少数民族乡村经济。民族乡村经济比较落后,但文化资源比较丰富,而且这个文化资源同时是大多民族乡村的优势资源,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应该加强经济建设,同时让经济建设来带动文化建设的发展,让文化来辅助经济建设的健康发展。2.第二,建立全省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体系。要制定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评审标准,经过科学认定后,建立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体系。要制定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明确河北省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范围、保护措施和目标,要根据其总体规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循序渐进,逐步实施,为建立合理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积累经验。
第三,加快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保护的立法工作,坚持依法规范和保证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立法既是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工作的重要内容,又是促进民族文化发展的动力和保障。要加快民族文化的法制建设,把民族文化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保护的立法应围绕民族文化的界定、民族文化的行政管理机构的地位及任务、民族文化团体的权利及义务、民族文化经费来源及管理办法、民族文化人才的保护等方面的内容加以研究、制定,克服长期以来以政策代替法律的现象。
第四,推动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试点工作。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能仅仅停留在保护层面,应当与利用、开发有机地结合起来,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和“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和原则,实现文化遗产的“可持续性”保护。
五、参考文献
[1]金炳镐.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概论[Z].中央民族大学出版
[2]中央人民政府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国少数民族概况[Z]
[3]中国都市人类学会秘书处编.城市中的少数民族[Z].民族出版
[4]王欣欣、袁美.城市化视野下河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Z]
[5]王孟新.少数民族和民族地方文化、教育、卫生、体育事业得到较大发展[Z].中国国际文化出版社
六、附录
由于调查地区少数民族较少,大量的资源来源于网络和已有资料的查询。正文已详尽,附录从简。
七、致谢
感谢石家庄市政府,石家庄市文化局,中国知网。
第三篇:地方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现状和困境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实践教学
调查报告
地方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现状和困境-
——推进地方学区建设促进文化事业发展
姓名
学号
院系(部所)
专业
任 课 教 师
完成日期
推进地方学区建设 促进文化事业发展
摘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位于河北省最北部,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大县,也是国家重点扶持的少数民族贫困县。并且是一个典型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县内绝大多数居民为少数民族。也正因如此,这里的少数民族的教育文化事业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整个中国绝大多数少数民族自治区域的文化教育事业问题。因为地处农村又加上少数民族人口众多,教育问题就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教育结构不合理和教育资源浪费的问题日渐突出,优质教育资源的匮乏与人们不断提高的教育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针对上述问题,围场县教育部门进行了客观和理性的总结和分析,找到了良好的解决办法。通过学区建设、以点带面,逐步推进学区建设的发展战略等方法使问题得以解决
关键词: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学区建设、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一、围场教育发展的困境与问题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位于河北省最北部,地处内蒙古高原与冀北山地的过渡带,兼有高原、山地和丘陵,因清代曾设“木兰围场”而得名。全县总面积9219.12平方公里,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大县,也是国家重点扶持的少数民族贫困县。1993年划归承德市,现辖37个乡镇,312个行政村,总人口52.5万。其特点是地域广阔,人口居住分散,贫困人口较多。
2001年前,该县共有小学316所,村以下教学点140个,在校生平均数为104人,其中百人规模以下的小学有113所。初中49所,在校生平均数为529人,其中不足300人的学校有15所,有7个乡镇开办了三所初中。这种分散的学校建制使多数学校办学条件差、管理水平低、教学质量落后,低水平、低效率、低评价现象在多数乡镇普遍存在,使得基础教育向两极延伸的任务更加艰巨,严重影响了围场县教育的整体发展。
随着全县义务教育适龄人口总数的逐年减少,教育结构不合理和教育资源浪费的问题日渐突出,优质教育资源的匮乏与人们不断提高的教育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择校生、借读生大量出现,有些家长为了追求优质教育,不惜花高价让孩子到离家较远的私立学校就读。这种状况增加了群众的经济负担,削弱了乡镇办学的积极性,极大地影响了农村的教育、经济和社会发展。
针对上述问题,围场县教育部门进行了客观和理性的总结和分析,认为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客观原因来说,是由于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校点布局分散,教育投入不足;从主观原因来说,是由于办学思想、发展观念僵化;从方法上来说,是由于重视“点”的达标提高而忽视“面”的协调发展,强调普及而忽视提高,恪守就近入学但措施乏力;从管理体制上来说,是由于过分强调“分级办学、分级管理”,从而凸显了经济发展对教育的制约作用,造成县域的教育结构和资源分配不合理及教育机会不均等,严重束缚了县域教育体系的整体发展。
在经过认真的分析和思考之后,围场县教育行政部门从改革教育管理体制入手,在加强和完善“以县为主”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的基础上,提出和实施了“学区建设”的改革措施,结合学校布局调整,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取得了明显效果。
二、学区建设的基本经验
为从根本上解决优质教育资源不足与人们教育需求不断提高的矛盾,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巩固提高“普九”成果,真正实现教育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为“三农”服务的目标,围场县在2003年明确提出“区域内集约办学”的思想,对中小学布局结构进行全面调整。同时,为了加强领导和实施的力度,成立以县长为组长、主管县长为副组长、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其具体思路是:从2003年开始,利用五年时间,在全县建成9个“办学标准化、管理科学化、教育优质化、服务社会化”的具有综合教育功能的学区,形成覆盖全县的教育网络,调整教育结构,优化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水平,实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根据县域经济的发展、学校规模及辐射范围的实际情况,对全县的学校布局进行整体规划,按照资源集中、发展优先的原则,划分为9个学区。同时制定学区建设的目标,明确学区的职能,确立教育主管部门对学区的领导和管理方式。
学区建设的目标是:逐步撤并百人以下的小学和单、双轨制初中,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和高中教育,到2005年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到2007年全县学校数量实现小学100所,初中20所,高中3所,形成村办学前、村村联办小学、乡乡联办初中、高中集中县城的“123”格局,到2008年基本普及高中教育。把创办一
批标准化、规范化、现代化学校,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作为学区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县域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1.以点带面,逐步推进学区建设的发展战略
“普九”攻坚及“分级办学、分级管理、分级负担”的管理体制,使农村每一所学校都凝聚着广大干部群众的心血和汗水,寄托着他们对教育发展的殷切希望。因此单就学校的撤并而言,必然会触及各个方面的利益和感情,不仅工作阻力大,而且容易引发社会的不稳定。针对这种情况,县政府首先统一乡镇长及教育内部人员的认识,组织他们到内蒙古多伦县考察学习其寄宿制学校的做法和经验。随后,在部分乡镇进行学校撤并和学区建设的试点。在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集约办学”在全社会达成共识:随着国家农村教育以县为主管理体制的明确,“费改税”政策及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的深入实施,改革中小学办学体制,发展学前三年教育,不仅能使农村孩子享受到和城里孩子一样的教育,还能解放劳动力,使自己能够全身心投入到致富劳动中去。实践证明,学区建设呈现出比较明显的优势。
2.突出重点,依靠项目拉动“三十工程”
首先是加强政府统筹规划,实施“三十工程”,拉动布局调整,实现办学标准化。“三十工程”是围场县在学区建设过程中实施的一项重点工程,即:利用3—5年时间,在全县建成10所千人左右规模的初中、10所过渡性的九年一贯制学校、10所农村寄宿制小学。“三十工程”完成后,在示范性初中就读的学生将达到全县适龄人数的70%以上,以此来促进基础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对列入“三十工程”的学校,政府实行统筹规划,重点督查,重点投入。几年来,围场县利用国家危改和寄宿制学校补助资金重点投入了十多所千人左右规模以上初中学校的建设和改造,先后建成教学楼、科技楼、综合楼、宿舍楼12座,总建筑面积达到27,244平方米,建成多媒体教室9个、语音室9个,使之基本达到示范学校标准。在农村建成了一批规模、条件达到县城国办小学标准的学校。目前,“三十工程”已建设完成千人左右规模的初中6所,九年一贯制学校4所,农村寄宿制小学7所。
3.多元投入,促进县域教育均衡发展
围场县委、县政府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一方面千方百计增加教育投入,另一方面抓住机遇,多措并举,争取国家和省、市的支持,从多个方面筹措资金,加快教育发展。首先是县财政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2002—2004年,县政府共投入资金653万元,为学区建设提供了强大的财政支持。二是乡镇政府、村委会通过变卖闲置资产、山林等增加教育投入。三是加强外联,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关心和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2003—2004年,共引进市外资金1730.1万元,其中有危改、寄宿制学校项目,也有逸夫、希望工程。四是先期上设备,后期分批付款。五是开源节流、自力更生。一些学校充分发挥自身的造血功能,一方面通过勤工俭学扩大资金来源,一方面在学校日常开支中精打细算,杜绝不必要的开支,节省办公经费用于学校硬件建设。
三、农村学区建设的实际效果评估
围场县农村学区建设作为统筹县域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不仅有利于进一步完善“以县为主”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而且是对区域集中教育资源、高效办学的一种有效探索。
1.缩小区域差别,实现教育的均衡协调发展
农村学区建设不仅缩短了围场县的贫困乡镇与发达乡镇及县城之间教育的差距,也实现了在高起点上办农村教育,使县域教育得到协调均衡发展。通过学区建设,使县域内的教育资源得到科学合理的配置,无论是教学设备、条件,还是师资配备,都得到了有效开发和利用,提升了县域教育的总体水平。
2.以规模促效益,提高教育质量
农村学区建成后,学校数量减少,有限的教育投入相对集中,一些规模较大的学校显示出较强的自我发展实力。全县中小学全部开设了信息技术课,农村小学从三年级开始全部开设英语课。教育水平的提高和教学设施的完善,使城乡差别逐渐缩小,学生家长不再盲目到县城择校,学生的稳定性提高。这既满足了广大群众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也使教育机会均等不再停留在口号上,而是逐步加以落实,干部群众办学的积极性显著提高,农村教育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3.优化教师人力资源配置
农村学区建设符合贫困地区和“穷县办大教育”的实际。通过合理调整区域内的教育资源,使教育的战线缩短,行政管理人员减少,专任教师增加,不仅解决了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英语既高中扩轨增班所需的师资和音体美专任教师,还调剂解决了学前教师310名,三年内共减少教师编制393人(其中辞职分流209人)。这一期间,仅补充新毕业生95人。仅此一项,年节约人员开支80多万元,逐步实现教师资源的优化。
4.实现县域教育与社会、经济的统筹发展
农村学区建设实现了县域教育与社会、经济的统筹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寄宿制学校的开办奠定了基础,同时,学区内各级各类学校也把教育有效地向社会、家庭延伸,为当地的文化、体育事业的繁荣发展以及文明生态村的建设提供智力支持。教育质量的提高解决了家长的后顾之忧,使他们可以全力以赴地投入到工作之中。寄宿制学校的不断推进,不仅给学生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教育环
境,也规范了他们的生活和行为习惯,进而影响到他们的父母、家庭乃至整个自然村,促进了农村良好行为习惯和风气的形成四、参考文献
《中国少数民族研究著述综目》、《中国少数民族文献学概论》、《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研究》
特别感谢 大力支持,以及
五、致谢引导和帮助。
第四篇:地方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现状与困境
地方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现状与困境
摘要:沐尘畲族乡位于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南部,有许多的畲族人民居住于此。沐尘畲族乡独特的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凝聚着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各族人民的聪明才智,体现着他们独特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审美情趣,具有历史的原创性、浓厚的民族性、广泛的群众性、博大的开放性、强烈的进取性以及淳朴的自然性等鲜明特征,闪耀着爱国主义、民族团结及民族进步的熠熠光辉。我通过实地观察和采访,亲身体会了畲族风情,对畲乡文化有了更加全面,真实的了解,同时发现畲乡文化发展现状正面临新的挑战,但同时也伴随这新的机遇。
关键词: 畲族介绍特色文化现状发展
一、畲族乡的介绍
1、畲族的起源 畲族原分布在闽、粤、赣三省结合部,是闽南、潮汕的主要原住民之一。元、明、清时期,从原住地陆续迁徙到闽东、浙南、赣东、皖东南等地山区半山区。“山哈”是指山里客人的意思。先来为主,后来为客,先来的汉人就把这些后来的畲民当为客人。畲族自称“山哈”,是与他们的居住环境、迁徙历史有关。
畲族历史悠久,畲族历史是中国古代商殷历史中的组成部分,它的始祖叫龙麒。是五帝时期,帝喾的第五个夫人刘氏娘娘耳中舍虫所变。传说刘氏娘娘耳中有虫三寸。一日因耳中瘙痒,急掏之,虫被掏出落地变为龙犬,身长一丈五色斑纹,帝见之大喜,赐名龙麒。高辛帝(帝喾)60年(公元前2637年),北方的燕部落和犬戎部落联盟入侵高辛领地,直接危及帝都郾师,形式十分严峻。帝出榜征将,“谁能平得番将,愿将三宫主(刘娘娘的继女)嫁他。”龙麒接榜,出战,第二年,龙麒趁燕王酒醉酣睡,咬死燕王,含颅奔回本营,立了大功。高辛帝见龙麒平番成功非常高兴,即封为“忠勇王”,择日与三宫主完婚。宫主见是犬,不愿嫁之,龙麒做人语:“将我放入金钟内,七日后,变为人形。”第六日,宫主恐其饿死,揭钟观之,见身已成人形,头尚未完整,无奈何与其洞房。龙麒与三宫主婚后,生三男一女每逢子诞生,都要请父皇赐姓。长子坠地,盘装上殿,赐姓盘,名自能;次子降生,蓝装上殿,赐姓蓝,名光辉,再生三子,巧逢帝外巡回朝,宫主速抱子拦路求父赐姓,帝见三子非可爱,忽然天上雷鸣,帝即赐姓雷,名巨佑;后生一女,龙麒大喜,抱女上殿,帝问“何时降生?”答“辰时”,帝大笑,“今龙抱龙上殿,仍二龙戏珠,赐姓龙名龙。”长大后赘军丁钟志琛为婿。龙麒喜捕猎,不愿为官,高辛帝赐广东潮州带为其领地,并建祠凤凰山,赐盘、蓝、雷、钟四姓为一
①族。从此,畲族有了本名族的姓氏和地域,也有了本民族的风情民俗。
2、畲族乡简介
沐尘畲族乡位于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南部,东北与大街乡、溪口镇接壤,西与庙下乡相邻,南与遂昌县交界,总面积82.83平方公里。全乡有耕地面积10593亩,林地面积86271①雷楠、陈焕均:《凤凰山畲族文化》,海天出版社,2006年版。
亩,其中竹山面积59000亩。辖10个行政村,据当地官方资料显示,总人口12000人,其中畲族人口3810人。该乡交通便利,乡人民政府驻地木城村距县城27公里,“龙丽高速”、50省道穿境而过。沐尘是浙西地区唯一的少数民族乡,是龙游县畲族人口主要居住地,畲族人口大多与清康熙年间从福建、广东、丽水一带迁居沐尘,生息繁衍至今,其生产、岁时、信仰等风俗虽与汉族相近,但仍保留着许多本民族独特的民风民俗,畲族婚庆、山歌、貔貅舞等民俗文化是畲族优秀传统文化之瑰宝。衢州龙游境内畲民在多生活在南部山区,沐尘畲族自治乡是他们聚居之地。“樵唱还”道出畲民爱唱册歌的风俗特点,在婚姻嫁娶的喜庆扬合,更是彻夜欢唱,进行对歌。所唱有考赤郎、劝酒歌、嫁女歌、姻缘歌等,由主人和来客中不同性别者对唱,用歌声互相盘诘、调笑、欢快幽默,有依郁的生活气息。
二、民族特色文化
畲族的传统服饰,斑斓绚丽,丰富多彩。畲族服装崇尚青蓝色,衣料多为自织的麻布。现在畲族男子服装与汉族无异,而闽东、浙南的部分畲族妇女,服饰仍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衣领、袖口和右襟多镶花边,有穿短裤裹绑腿的习惯。尤其是妇女的发式与汉族不同。少女喜用红色绒线与头发缠在一起,编成一条长辫子,盘在头上。已婚妇女一般都头戴凤冠,即用一根细小精制的竹管,外包红布帕,下悬一条一尺长、一寸宽的红绫。老、中、青不同年龄的妇女,发间还分别环束黑色、蓝色或红色绒线。冠上饰有一块圆银牌,牌上悬着三块小银牌;垂在额前,畲族称 它为龙髻,表示是“三公主”戴的凤冠(传说中,高辛帝把自己的三公主许配给斩犬戎番王头有功的盘瓠)。冠上还插一根银簪,再佩戴上银项圈、银链、银手
②镯和耳环,显得格外艳丽夺目。
畲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农历四月的分龙节、七月初
七、立秋日、中秋节、重阳节、春节等。另外,每年农历二月十五、七月十五、八月十五都是畲族的祭祖日。
畲家很重视传统节日,重视祖先崇拜,每年二、七、八月的十五日为祭祖日,信奉鬼神。祭祖时要以两杯酒、一杯茶、三荤三素六碗菜,加上不同时节的餜。在节日期间除酒肉必不可少外,每个节日吃什么都有一定的传统习惯。但不论过什么节日都要做糍粑。成年人过生日除杀鸡、宰鸭外,也要做糍粑。
畲家大都喜食热菜,一般家家都备有火锅,以便边煮边吃。除常见蔬菜外,豆腐也经常食用,农家招待客人最常见的佳肴是“豆腐娘”,即先把黄豆洗净用水浸涨,再用石磨(现在有的地方用电磨)磨成浆,再用温火烧熟,配以辅料,其味道非常鲜美。还有用辣椒、萝卜、芋头、鲜笋和姜做成的卤咸菜,其中以卤姜最具特色。用以做菜的竹笋有雷竹、金竹、乌桂竹、石竹、牡丹竹、蛙竹等十余种之多。竹笋差不多是畲家四季不断的蔬菜。有这样的说法:一年十二月中只有八月无笋,用茭白替代。竹笋除鲜吃外,还可制作干笋长期保存。制作干笋时先将鲜笋煮熟,撕成两半,晒干或熏干即可。在景宁一带的畲家制作干笋时,先将鲜笋切成片,加盐猛火炒熟,再用文火焙干,装入竹筒内,用竹壳封口倒置,民间称这种干笋为
③“扑笋”。肉食最多的是猪肉,一般多用来炒菜。
有客人到门,都要先敬茶,一般要喝两道。有一种说法:“喝一碗茶是无情茶。”还有说法:“一碗苦,两碗补,三碗洗洗嘴。”客人只要接过主人的茶,就必须喝第二碗。如果客人口很渴,可以事先说明,直至喝满意为止。若来者是女客,主人还要摆上瓜子、花生、炒豆等零食。
典型食品有卤姜,咸菜,畲族风味菜,常用辣椒、姜、萝卜等腌制而成,称为糟辣椒、糟姜等;端午粽子,民间称牯角;乌饭,三月三的节令食品,是乌饭树(畲语称乌枝)的嫩叶捣细,用汁浸糯米,煮熟后即成乌黑发亮的乌饭,据说吃了乌饭即不怕蚂蚁咬。②
③《民族教育研究》 2012年S1期蓝延宗 《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02期谢爱国
米酒可以说是畲族人的生活必需品,以酒待客是畲族文化的一个缩影。据有关畲族饮食习俗的历史资料记载,畲族人素有“民嗜酒”的说法。他们不但在节庆之日喝酒、农忙之时喝酒,而且当有人到家中做客时,饭宴之时主人都会热情地捧上清香扑鼻的自酿“米酒”,以示对客人的欢迎。畲族人这种善饮酒、热情好客的风俗依然保存至今。畲族有着这样的谚语:“无酒难讲话”。酒令云:“三字同头左右友,三字同傍清淡酒,若是左右友,示造清淡酒,若无清淡酒,难敬左右友”。有酒,就有话可说;有酒,朋友间就谈得更加畅快。在畲族文化中,“酒”起着人际交往、沟通、联络感情的作用。畲族的主食较为简单,请客时一般不会说请别人吃饭,都是说:“我家酒酿好了,请来喝上两碗吧。”喝酒时,主人会倒上米酒说:“酒是体个(自己)做的,请品尝。”接下来又会说:“酒淡不成敬意,一碗联友谊,两碗祝如意,三碗庆丰收,多喝几碗,延年益寿。”好友共聚喝酒时,开始是“甜言蜜语”,接着是“和风细雨”,后来是“豪言壮语”,最后达到无所不谈的程度。可以说,酒在加强族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据了解,在畲族村,逢年过节,酒都是必备之物,没有酒就不算过节,没有酒请客人喝醉就不算办喜事,不算请过客。所以一年四季,畲族村家家户户均酿有米酒,建房时会喝“上梁酒”;生日时有“生日酒”;定亲时有“定亲酒”;嫁女时则喝“嫁女酒”;娶亲时喝“讨亲酒”,真可谓无酒不办事。利用“七月七水”酿造的米酒更是清香扑鼻。相传农历七月七日是董永与七仙女的相会之日,也是七仙女姐妹们于晨蒙时到泉源池洗澡之日,所以这一天的水也被称为“七月七神仙水”,经久耐存而不会产生异味。村中酿酒的村民有着这样的传统:在农历七月七日太阳尚未出来前到山泉水源处装一些泉水回家保存,以备酿造“七月七酒”,而使用这天装回来的山泉水所酿造出来的米酒,特别芳香、甘甜、醇厚,被当地人称为“人间佳酿”。④
三、畲族文化现状
畲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独具本民族特色的文化。畲族文化是一个历史范畴,即处于不断发展中的本土文化。以其独特性、民族性、开放性和兼容性形成了畲文化个性。畲族传统文化心理表征是独特的宗教观念、伦理精神和语言。畲族可移动文化遗存有祖图、龙仗、族谱、碑刻、宣德炉、寿屏、唱本等。畲族传统的文化生活牵系着民族心理和民族精神,已成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和八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畲族的民间故事、传说、歌谣、语言、服饰、艺术以及宗教、民间信仰、习俗、宗谱祠堂、祭祀礼仪、艺术、畲族医药学、文物名胜等,融汇民族性格、乡土人情、价值观念、伦理规范、人文色彩、审美情趣以及风尚习俗形成了畲文化形态,成为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份珍贵的遗产。但在我们的实践采访过程中我们发现,畲族的文化文化出现断层,甚至让我们衍生了一种思考,如今的畲族文化还能走多远,他的未来又会怎么样,我们中国的源远流长的文化,五十六个民族如今是否已经名存实亡了。
畲族“文化生态”包涵有形和无形的文化资源,涵盖传统文化与现代人群的关系;区域文化与民众生活方式之间关系的方方面面。然而,在现代化、城镇化、市场化新形势下,畲族传统文化却不得有效地承传与弘扬,出现徘徊停滞状况。畲文化所面临的“断层·碎片”现状,不能不让人担忧。目前,不少畲族文化遗产正面临流失、失传的险境,抢救已是刻不容缓。
畲族习俗日益淡化。畲族悠久的历史,形成独具特色的风俗风情。如畲族传统婚礼,以歌为线,贯穿于二十多道礼仪程序中,婚礼蕴含着畲族深厚、纯朴的传统文化内涵,是研究畲族民俗文化典型的具有独特魅力的“活标本”。但随着时代变迁,现代畲族青年追求时尚,已不习惯举行传统婚礼了。如今畲族传统歌俗已严重淡化、弱化。畲族人不自觉唱畲歌了,甚④《浙江师范大学学报》——《休闲与畲族文化传承研究》 2011年第五期 雷水莲
⑤至于在有机会将自己的文化发扬光大的时候也不会把握机会。如开展“三月三等歌会活动,还
要政府拿钱请畲女穿畲服,对唱畲歌也需要补贴。
畲族语言逐渐失传。一个民族的形成,主要确定于本民族的语言、文字、文化、习俗。
语言是民族的标志之一。畲族虽然没有自己的文字,但有自己的语言。但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整个畲族镇中的畲族人民大部分都能讲畲族话,但在交流时却不用畲族话,畲族大多数同时都说当地汉语方言,这种“双语制”现象一直延续至今,说畲语的时间也随着汉语教育的深入正慢慢减少,尤其如今的青年早已不会唱畲歌、讲畲语,下一代正面临着畲语消失的危机,长此以往,再过若干年,畲族原有的语言将成为绝版。
畲族服饰逐步消失。在畲族传统服装中,女性沿袭凤凰鸟的装束,十分精致美观且富有
鲜明的民族特色。然而,一是因历史上民族服饰引发的矛盾曾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生怕穿戴服饰会引起歧视;二是由于用红头绳扎头髻插头簪太麻烦,穿镶秀“凤凰装”系红腰带陈旧等原因。年青一代畲民平常已不穿自己民族的服装了,只是在传统的节日才象征性的穿一下。甚至有些畲族的青壮年已没有畲族的服饰,在我们的采访过程中,几乎没有看见一位畲民身着畲族服饰,也很少能找得到象征性的服饰。偶然有一次机会见到的畲族服饰也不是沿袭正宗的凤凰装束,畲族服饰就这样汉化了。畲族传统服饰逐渐退出人们的视线,成了难以挽留的美丽。
畲族音乐已被淡忘。歌谣是畲族最主要和最基本的文艺样式。无伴奏的歌谣,也是最普
通的一种音乐表现形式。由于传统畲歌的歌调与当代音乐差距较大,本民族年轻人不愿意唱,也不合大众的品味。对于祖上传下的畲歌唱本,虽然村民手中尚有遗存,但均处于自然存在状态或被虫蛀或被潮气湿化,令人惋惜。我们的调查中有幸听到了畲家人唱山歌,采访当地的一些中青年时,他们也表示听不懂山歌的内容了。他们也表示对山歌也不太感兴趣,无法使畲家文艺推陈出新,也就失去发展动力。渐去渐远的音符,逐渐被人淡忘,可能成为遥远的绝唱。
面临危机的远远不止畲语、畲服、甚至包括丰富多彩的畲族民间文化。传统文化的自我失落和异文化的渗入使畲文化处在十分尴尬的局面中。
四、畲族文化未来的发展
由于古时便开始的不同民族间的通婚,杂居、交流等等因素,少数民族被汉化,这是各民族友好交融的结果,在汉族人口区域跨度比较大,人口比较多的中国,民族汉化,似乎是趋势。我们已经清楚看到身边无数的孩子,甚至是同龄人,除书本及各种媒体得来的知识外,不懂本民族的语言文字,也不会唱本民族的民歌,更不能真正了解并掌握自己民族的灿烂文化。如此,到下一代,下一代的下一代,我们还能够见到少数民族身上那些特有的质朴和原始的东西吗?也许很难。但我们还是衷心希望各民族在为摆脱贫困努力发展经济的基础上,更好的珍惜和保留民族原生态文化并使其发扬、保护、继承。⑥
民族文化通过历史长河的不断洗涤,沉淀着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那就是民族文化的遗产。如何从“断层·碎片”中抢救畲文化遗产呢?重点应从畲族聚居地人口构成、祭祀、婚丧习俗、婚姻状况、观念以及畲族文化边缘性质等方面入手,探讨畲族源山地文化类型特征和表现,古老的信仰形态等。要贯彻“弘扬、培养、挖掘、创新”八字方针,以推动民族先进文化,促进民族地区文明建设。⑦
1、弘扬畲族传统精神。⑤ 《文化月刊》——《对畲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2009年第8期孙美吕 雷德荣
⑥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畲族文化发展及其对策》 2009年01期 黄景强 陈鹏程
⑦ 《大众文艺》——《畲族传统文化现状调查》2010年第13期 蓝秀平
畲族古老祖训中,永世相传的“四不”:一是无食不讨;二是自丑不嫁;三是宁辱不屈;四是宁死不出卖朋友。这就是畲族传统精神的精华,它铸就了畲族真、善、美的民族灵魂。畲族历史从来把祖训作为精神与灵魂,也作为治家作人的家规和准则。
2、畲族人要讲畲语。
畲族语言,原属于客家系语言,在海外周边国家及台湾省都有畲民。“哪里有畲民,哪里就有畲语。”畲族语言的保留,不但在弘扬中国古文化问题上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在国际关系上也有长远的意义,我们务必高度重视畲族语言的保留与持续。一是开展习俗传统教育,鼓励和提倡畲族人讲畲语。在学校里畲族学生不受普通话的限制,畲族同学之间可以在课外一切场合中讲畲语;二是编印畲族乡土材料,教学时可采取“双语”教学;三是大力推广新编畲族歌,群众唱、学生唱,努力创造畲语环境;四是成立畲族语言研究会,编辑一本方言字典,将畲族的“声音”留下来。
3、与时俱进改进畲装。
作为畲族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畲族服饰是畲族的一大特色。“凤首戴银颜为尊、矫身衣裙花作秀”。古装畲族服饰,为适应生产劳作,着装颜色以青色为主,裙渐短,裙衣花绣。畲族凤凰装以及女青文化更因其特别的艺术内涵和独到的审美价值而让世人刮目相看。
4、把畲族风俗渗透日常生活
一个个孤零仃的畲族文化点,散居于汉族文体之中。随着边缘民族文化危机时,边缘人家越来越怀疑自身文化的确定性。因此,亟待呼唤畲民自己民族意识的觉醒。沿着永难消失的精神印迹,尽力寻找失落的文化家园。抢救畲文化遗产,并加以整修复新。同时,要把畲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把畲族文化与区域文化相结合,创造条件把畲族礼仪礼节渗透到日常生活中去,促使畲文化不断发展,源远流长。
不少畲族文化遗产正面临流失、失传的险境,抢救已是刻不容缓。保护文化遗产更是功在千秋。相信承载着少数民族文化的瑰宝一定会更加璀璨,更加辉煌!
参考文献:
1、雷楠、陈焕均:《凤凰山畲族文化》,海天出版社,2006年版。
2、《民族教育研究》 2012年S1期蓝延宗
3、《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02期谢爱国
4、《浙江师范大学学报》——《休闲与畲族文化传承研究》 2011年第五期 雷水莲
5、《文化月刊》——《对畲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2009年第8期孙美吕 雷德荣
6、《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畲族文化发展及其对策》 2009年01期 黄景强 陈鹏程
7、《大众文艺》——《畲族传统文化现状调查》2010年第13期 蓝秀平
8、部分资料来自于《百度百科》
第五篇: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现状和困境
赣州市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现状和困境
摘要:赣州市十分注重民族地区文化设施与文化人才队伍建设,采取政策上倾斜、技术上指导、资金和物资上重点投放等有效措施建设少数民族文化事业。
关键字:政策、指导、资金、困境
一、政策上倾斜
经江西省民政宗教事务局、江西省教育厅批准,2009年我省新增的11个民族村(社区),将纳入享受高招民族优惠政策范围。他们分别是信州区茅家岭街汪家园畲族社区,吉州区长塘乡荷洁畲族村,永丰县上固乡汉下畲族村,安福县洲湖镇北山畲族村,井冈山市睦村乡河桥畲族村,永新县三湾乡高车畲族村,泰和县中龙乡周溪畲族村,宁都县田埠乡龙下畲族村,于都县梓山乡梓山畲族村,大余县黄龙镇黄龙畲族村,武宁县新宁镇团结民族村。至此,我省享受高招民族优惠政策的少数民族乡村共有8个民族乡,83个民族村(社区)。
少数民族高招录取优惠政策包括:省政府明确规定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少数民族乡、村的少数民族考生可加10分;散居在汉族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在与汉族考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民族院校在规定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上录取不满时,对少数民族考生,可降低20分从高分到低分投档,由学校审核录取;少数民族本、专科预科和民族班录取标准最低可在各有关高校本、专科和本科相应批次提档分数线下降低80分、60分和40分录取。
二、技术上指导
1、培植民族乡形成优质产业富民、效益工业强乡新格局,建设生态示范乡,做大、做强、做优民族经济
壮大民族乡经济优势和竞争力,提高科技经费投入比重,逐步增强民族乡经济的科技含量和自主创新能力。根据民族乡地处山区的实际,实施科技示范带动山上新产业发展,扶持民族乡发展山上特色规模型农业。实施既优环境又富民众的战略,促进民族乡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增加特色产业的科技含量、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能力。增加毛竹林、优质油茶林和生态果业开发的科技投入。建立一定规模的特色品牌产业基地,少数民族群众成为优质、安全、绿色产业的经营主体。5年内,特色产业产值占农业产值比重达到50%以上。延长特色产业开发链,寻找新的产品增加值,使产业、资源、生态形成互动式循环发展。用工业理念经营特色农业,留住青山绿水,养好青山绿水,营建“不失山、不荒田、不空村”和稳健、友好、祥和的发展模式。鼓励民族乡走出去兴办工业,县(市)以上工业园区相对集中规划
用地用于民族乡招商办厂,对民族乡招商引资进园区办厂,在行政审批、激励机制方面提供便捷服务,提供优惠政策,发挥工业园区的产业集聚效益,增强民族经济的竞争力。办厂所需土地,用地当地政府实行价格优惠,实行异地办厂,属地纳税。通过园区办厂,引导少数民族群众就近向非农业生产领域转移,不断增加民族乡公共财政收入。
2、提高自主创业能力,推动民族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
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力量抓突破。根据民族地区实际,以市场为导向,以创新为灵魂,实现自主创新和重点跨越。增加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对创业领域和创业人群的投入,通过培训提高少数民族致富能手在青山绿水、田间地头的创业能力,全面提高劳动力的能力和质量,形成竞争型的劳动力资源新优势,实现人人自主创业;通过培养提高少数民族乡村干部同少数民族群众一起连体创业的素质,实现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共同创业,带动民间资金投入民族地区农业和资源开发,同时形成快速推进特色产业集群和推动小康建设的主动力;通过优惠政策,吸引在外少数民族创业者返乡启动新的创业,形成传、帮、带、启竞相发展的创业热潮;通过工业园区吸引客商利用民族品牌为民族乡形成示范创业,形成突破区位瓶颈获得财源的新途径;确立强化功能、突出特色、示范经济、集聚人口的思路,指导民族乡政府所在地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形成少数民族群众致富创业的新社区。改变民族经济依附山水的结构单一弱点,形成民族经济发展的多元结构,解决民族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矛盾,加速向市场经济的转化和融合。
三、资金和物资上重点投放
为促进我市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族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保护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省财政厅从财政扶贫资金中下达给我市17个县(市)少数民族发展资金333万元,其中中央资金292万元,省级资金41万元。
据了解,少数民族发展资金是中央财政设立的用于支持贫困少数民族地区推进兴边富民行动、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改善少数民族生产生活条件的专项资金,是中央财政扶贫资金的组成部分。该项基金主要用于修建乡村人畜饮水、电、路、便桥、农村能源等设施;改造特困群众的茅草房、危房;培训少数民族群众劳动技能,推广先进适用的生产技术;发展具有一定资源优势和地方特色的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手工业和民族特色旅游产业等。
四、困境
我市在传承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由于受历史、社会、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影响,我市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基础仍然比较薄弱,发展还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市民宗局副局长孙强告诉记者,近5年来,我市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很快,2007年开始,全市15个辖有民族行政村的县(市)都设立了少数民族发展专项资金,为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奠定基础。但我市少数民族分布广,人员分散,地理位置偏僻,开展少数民族活动难度大,经费缺乏。光靠每年的专项资金远远不够,还要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全社会关心”的民族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发展,采取特殊的优惠政策措施,支持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