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经典命题
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经典命题
金德万(湖北省社会科学院 研究员)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创立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和社会建设理论时提出了社会机体的经典命题。这一理论贡献在社会建设和社会发展思想史上实现了革命性的变化。这种革命性在于,指出了社会机体处在有机体发展系列上的复杂阶段;指出了社会机体除了与生物有机体存在着共性之外,还存在着自身特有的性质;指出了社会机体是在人们劳动、实践的基础上萌发生成并发展演变的,是人们相互作用的产物;指出了社会机体存在形态上演进的目标是“一种广泛的、和谐的自由合作劳动”,也就是“自由人的联合体”的共产主义社会。作为科学的社会建设理论的重大命题,其涵蕴的思想的革命性还体现在,坚持社会机体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坚持社会机体表现为人作为社会主体的活动,而这种活动及其相互关系是有规律的;坚持社会机体在动态运行中追求平衡协调,表现在社会存在上就是社会和谐,和谐的社会存在状态,这种存在状态是历史的、具体的。社会机体经典命题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理论提供逻辑起点的理论依据,是不应忽视更不能忽略的。
一、社会机体是涵括全部社会生活及其关系的总体性范畴
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著述中,社会机体是涵括全部社会生活及其关系的总体性范畴。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一向以机体、总体、整体、有机体来概括人类社会。马克思指出:“现在的社会不是坚实的结晶体,而是一个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机体。”这个社会机体当然与生物机体具有相同的共性,但它又具有区别于生物机体的特性。这个特性就是人之为人的特性。“一当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的时候,这一步是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人们用以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的方式,首先取决于他们已有的和需要再生产的生活资料本身的特性。”[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社会机体存在生物有机体的共性之外,还具有人的本质特征。“我们越往前追溯历史,个人,从而也是进行生产的个人,就越表现为不独立,从属于一个较大的整体。”人的社会特性则表现为以生产方式为基础的各种社会因素相互制约、有机联系所构成的社会整体,“社会不是由个人构成,而是表示这些个人彼此发生的那些联系和关系的总和”。这个社会整体、社会机体是在人们的劳动、实践过程中,在人们交往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社会机体因而表现为各种人的实践活动形成社会事件、社会状态的综合统一体。社会机体的活动方式就是人的社会活动方式。那么国家生活也使用社会生产机体这一概念,就表明国家生活或国家生活的机体是现实的在动态中处于相互联系的。“这些古老的社会生产机体比资产阶级的社会生产机体简单明了得多,但它们或者以个人尚未成熟,尚未脱掉同其他人的自然血缘联系的脐带为基础,或者以直接的统治和服从的关系为基础。”
[6]
[5]
[4]
3][2]
[1]社会机体这样一个具有生物机体共性又存在社会特性的整体必然表现为有机联系的社会结构体系。社会体系中各种要素,指构成社会机体包括社会主体、客体、主体客体之间以及主体间、客体间的关系的各种内在组成部分,按特定的方式组合起来,彼此形成相对稳定的关系,其中包括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意识关系、血缘关系、伦理关系等,表现出一定的运行秩序,以形成复杂状态中有规律的活动。这些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马克思就是用生产力的发展说明生产关系,用生产关系说明上层建筑和社会思想意识,社会因此而描述为一个有机整体的关联系统,社会发展也因而成为一种从低级的社会形态向高级的社会形态演进嬗替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历史过程。社会形态表现了社会机体综合形态的历史演变。社会状态表明了社会机体适应环境创造环境活动的同质转化过程,成为社会形态的存在空间。社会机体的作用在于选择有利于社会发展的因素、排除不利于社会发展的条件,使状态优化、形态转化的潜在过程变为现实。社会机体思想由此进入历史观,成为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机体思想也因而成为一个理论的基点,由此出发来把握社会的存在与发展,理解人类社会的前途命运和历史的曲折,而不应“把社会体系的各个环节割裂开来”,这样做是不能正确说明“一切关系在其中同时存在而又互相依存的社会机体”的。
必须加以说明的是,以往在阐述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和社会建设理论时较多地单一强调用以揭示社会革命历史必然性的社会形态发展理论,没有真切地体会到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社会形态发展理论与其突出社会状态的社会机体思想之间的内在统一性,甚至错误地将两者对立起来,往往用社会形态发展理论来批判资产阶级学者的社会系统论和结构理论,不期然地使科学的社会形态发展理论平添了历史决定论的神秘主义色彩,冲淡了马克思主义批判意识的影响力、说服力、战斗力,甚至在遮蔽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思想中固有的社会机体思想的同时,容易使人们对实现共产主义的两个必然产生焦虑虚妄、无比遥远、难以实现而影响作为现实社会主义运动实践动力的种种困惑。列宁曾经高度地赞扬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社会机体思想,他说,“马克思和恩格斯称之为辩证方法(它与形而上学方法相反)的,不是别的,正是社会学中的科学方法,这个方法把社会看作处在不断发展中的活的机体(而不是机械地结合起来因而可以把各种社会要素随便配搭起来的一种什么东西),要研究这个机体,就必须客观地分析组成该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研究该社会形态的活动规律和发展规律。”他还说,辩证法“要我们把社会看作活动着和发展着的活的机体”。诚如是,社会机体思想为全面理解社会组织结构和形态、社会发展源泉、社会生长机制以及运动规律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
二、社会要素、社会结构、社会功能和社会制度内在统一于社会机体
马克思主义社会机体思想告诉我们,社会是有机统一整体,是由作为社会主体的人按一定的形式组织起来,运用一定的物质的、精神的、社会的条件,从事各种具体活动,通过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9]
[8]
[7]包括个人身心之间的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实现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和人自身的全面发展。
[10]
机体具有自身特质、活动结构和创造能力,其活动即表现为趋向结构优化的空间状态运动,也表现为趋向机体全面优化的时间形态演进。要把握社会机体就必须在各种社会要素的有序联系中揭示人的社会活动在要素、结构和功能的各种相互作用下对社会机体实施的控制、管理和改造,以求在全面性上促进社会发展,在协调性上突显社会的有机联系,使社会的运行和发展达到最优状态。
马克思指出:“如果说,在完成的资产阶级体制中,每一种经济关系都以具有资产阶级经济形式的另一种经济关系为前提,从而每一种设定的东西同时就是前提,那么,任何有机体制的情况都是这样。这种有机体制本身作为一个总体有自己的各种前提,而它向总体的发展过程就在于:使社会的一切要素从属于自己,或者把自己还缺乏的器官从社会中创造出来。有机体制在历史上就是这样向总体发展的。它变成这种总体是它的过程即它的发展的一个要素。”人。[12]
[11]
人创造环境,环境也创造人;人创造社会,社会也创造人作为社会主体就不仅仅只是自然存在物,还作为社会存在物在社会中以其社会成员来发挥作用。人在社会生活过程中通过担任社会角色进入社会关系领域,成为社会关系的体现者和创造者。“人们在发展其生产力时,即在生活时,也发展着一定的相互关系;这些关系的性质必须随着这些生产力的改变和发展而改变。”[13]“社会产生它不能缺少的某些共同职能。被指定执行这种职能的人,形成社会内部分工的一个新部门。这样,他们也获得了同授权给他们的人相对立的特殊利益,他们同这些人相对立而独立起来,于是就出现了国家。”[14]人们通过物质生产的实践及其交往活动创造社会、体现社会,使社会成为一个有机整体,而社会作为诸个体的共同创造物和整体,又反过来规定和制约个体的创造活动。从事劳动的人与生产的物质资料相结合构成生产力。生产过程中发生人与人的关系构成人的生产关系、经济关系,在生产力的制约下,人们之间形成一定生产资料占有的所有制关系,同时,生产力的发展导致分工的形成和分化发展,进而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也就是说,人与人之间的经济交往、政治交往和思想意识的交往形成社会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文化结构,这种社会结构就是一个物质生产资料生产方式为基础的逐层逐次整合的完整结构体系。在体现社会机体的这个结构系统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经济与政治的关系。“这是两种不相等的力量的相互作用:一方面是经济运作,另一方面是追求尽可能大的独立性并且一经确立也就有了自己的运动的新的政治权力。总的说来,经济运动会为自己开辟道路,但是它也必定要经受它自己所确立的并且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政治运动的反作用,即国家权力的以及和它同时产生的反对派的运动的反作用。”[15]在这种相互作用的整合过程中,如果经济和政治发展的方向相反,社会矛盾和冲突就会频繁,社会发展就会受到阻滞,“政治权力会给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损害,并造成人力和物力的大量浪费。”[16]那么,经济和政治的整合程度决定着社会整体发展的程度,而建立在经济和政治之上的意识形态则是社会的文化结构系统,也是具有相对独立性并能对经济政治的发展产生能动的反作用的。“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17]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政治与经济的反映,这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一定条件下变成物质力量,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影响社会的发展。“在现代国家中,法不仅必须适应于总的经济状况,不仅必须是它的表现,而且还必须是不因内在矛盾而自相抵触的一种内部和谐一致的表现。”
[18]
社会功能是人们在社会机体的结构系统中通过社会主体的自觉活动创造的,体现为社会机体适应发展变化的外部环境以进行自我保护和自我更新的能力。社会主体有意识有目的地控制和调节各种社会力量,充分发挥适应能力、应变能力、改造能力、建设能力、竞争能力、协调能力、组织能力,就必须创造并形成各种社会规范和制度,使人们自觉地按一定的规范和制度约束、指导自己的行为,从而成就社会作为一个有机整体高效而又有序地运行。“在生产、交换和消费发展的一定阶段上,就会有相应的社会制度、相应的家庭、等级或阶级组织,一句话,就会有相应的市民社会。”社会为了保证机体的正常运行,必须对人们的地位、权力、利益、责任、义务作出各种不同的规定,必须理清厘正社会经济结构、家庭氏族民族在内的群体结构、政治结构、文化意识结构中的各种关系,建立各种制度、原则、秩序、法律和纪律,使生活和生产中的人各就各位,各得其所,各行其事,进入一定的社会角色,“每一个社会中的生产关系都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20]
[19]社会机体在这样的运行中,“所有人的关系和职能,不管它们以什么形式或在什么地方表现
[21]出来,都会影响物质生产,并对物质生产发生或多或少是决定的作用。”“法律应该是社会共同的、由
[22]一定物质生产方式所产生的利益和需要的表现,而不是单个的个人恣意横行。”因此,“法的关系正像国家的形式一样,既不能从它们本身来理解,也不能从所谓人类精神的一般发展来理解,相反,它们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23]社会制度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既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发展阶段性,又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体现出主观选择性,归根结底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共同构成的经济基础决定的。
三、将废除私有财产置于同现实世界的一切联系之中完成对共产主义必然性的科学理论建构 马克思关于市民社会的论述揭示了社会组织的形成及其与社会形态的关系。在马克思看来,市民社会这一用语是在18世纪产生的,黑格尔曾经按照18世纪的英国人和法国人的先例,用以来指称“这种物质的生活关系的总和”。[24]马克思指出:“但是这一名称始终标志着直接从生产和交往中发展起来的社会
[25]组织,这种社会组织在一切时代都构成国家的基础以及任何其他的观念的上层建筑的基础。”在现实生活中,人的社会存在表现出二重性,一方面作为个体的人在市民社会中生活,一方面作为公民在政治社会中生活。马克思指出:“市民社会和国家彼此分离。因此,国家的公民和作为市民社会成员的市民也是彼此分离的。因此,人就不能不使自己在本质上二重化。”
[26]
处在二重化社会组织中的人,其本质因而发生分裂,作为市民,“在后一种组织中,他是作为一个私人处在国家之外的;这种组织和政治国家本身没有关系。”[27]在政治生活中另一种情况则是,“他要成为真正的公民,要获得政治意义和政治效能,就应该走出自己的市民现实性的范围,摆脱这种现实性,离开这整个的组织而进入自己的个体性。”
[28]
社会生活对现实的具体的个人而言乃因而具有二重性,个人在政治社会中以平等来体现自己的社会特质,而在市民社会中则以不平等而丧失自己的本质;二重性又形成现实的对立,表现个人平等并体现自身本质的政治社会是虚假的、抽象的,而表现个人不平等和非本质的市民社会又是现实的、真实的。马克思指出:“在政治国家真正发达的地方,人不仅在思想中,在意识中,而且在现实中,在生活中,都过着双重的生活——天国的生活和尘世的生活。前一种是政治共同体中的生活,在这个共同体中,人把自己看作社会存在物;后一种是市民社会中的生活,在这个社会中,人作为私人进行活动,把别人看做工具,把自己也降为工具,成为外力随意摆布的玩物。”
[29]
反映在社会组织上二重性的分化对立说明政治生活中的国家、制度以及社会管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的现实存在,社会矛盾表现在政治生活中,其根源却在市民社会的资产阶级私有制。正因此,马克思断言:“政治解放本身还不是人类解放。”
[30]
政治解放造成了政治社会和市民社会的分裂,产生了人在作为公民和作为市民上的矛盾对立,“政治解放并不是彻底的没有矛盾的人类解放的方法”。
[31]
只有深入并扩展到对市民社会的革命性改造,也就是只有废除私有制,才能完成人类解放,其过程就是社会主义现实运动为代表的无产阶级推翻资本主义私有制的革命。
在揭露资本主义私有制是造成社会矛盾根源的同时,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对未来理想社会的理论设想中,批判的锋芒主要是指向空想社会主义观的“社会主义原则的一种特殊的片面的实现,”
[32]
强调的则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实现的现实物质前提。“为了使社会主义变为科学,就必须首先使它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33]这个现实的基础就在于坚持从生产方式这一根本的物质前提出发来研究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形态及其发展趋势。马克思指出:“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作是经济的社会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过程的最后一个对抗形式,这里所说的对抗,不是指个人的对抗,而是指从个人的社会生产条件中生长出来的对抗;但是,在资产阶级社会的胎胞里发展的生产力,同时也创造着解决这种对抗的物质条件。因此,人类社会的史前时期就以这种社会形态而告终。”[34]将废除私有财产置于同现实世界的一切联系之中,使社会主义的现实运动不脱离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条件,为实现人类解放,完成了对共产主义必然性科学的真理性理论建构,尤其是社会革命和社会建设在发动和运行中的机理理论。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指出:“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保证的时候,人们根本不能获得解放。‘解放’是一种历史活动,不是思想活动,‘解放’是由历史的关系,是由工业状况、商业状况、农业状况、交往状况促成的。”
[35]
就这样,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既同空想社会主义者划清了界限,也在理论上完成了对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社会的扬弃。
四、作为现实社会状态表现的社会和谐与作为理想社会形态表现的和谐社会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存在,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及其发展都是在运动与静止、对立与统一、矛盾与协调、冲突与和谐、斗争与妥协、竞争与合作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过程中实现的,人与社会也概莫能外。和谐是事物及其相互作用过程中的存在方式,同样是人的存在和社会存在及其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存在方式,存在状态。恩格斯指出:“在达尔文以前,他今天的信徒们所强调的正是有机界中的和谐的合作,植物怎样给动物提供食物和氧,而动物怎样给植物提供肥料、阿姆尼亚和碳酸气。在达尔文的学说刚被承认之后,这些人便立刻到处都只看到斗争。这两种见解在某种狭窄的范围内都是有道理的,然而两者都同样是片面的和褊狭的。自然界中死的物体的相互作用包含着和谐和冲突;活的物体的相互作用则既包含有意识的和无意识的合作,也包含有意识的和无意识的斗争。因此,在自然界中决不允许单单标榜片面的‘斗争’。”他还说,“自然界中物体——不论是死的物体或活的物体——的相互作用中既包含和谐,也包含冲突,既包含斗争,也包含合作。”
[37][36]
人和社会同样反映出这样的特性,“一切生产都是个人在一
[38]定社会形式中并借这种社会形式而进行的对自然的占有。”马克思、恩格斯曾经批判过空想社会主义的空想性质,但是,对于空想社会主义者提出的和谐社会却从来不曾否定过,总是以不同的语气和形式予以肯定。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认为,这些空想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空想性质在于他们脱离实际,超乎阶级斗争并反对阶级斗争的幻想,而他们的著作抨击现有社会的全部基础,“也含有批判的成分,”“在许多方面是革命的,”“因此,它们提供了启发工人觉悟的极为宝贵的材料。它们关于未来社会的积极的主张,例如消灭城乡对立,消灭家庭,消灭私人营利,消灭雇佣劳动,提倡社会和谐,把国家变成纯粹的生产管理机构,——所有这些主张都只是表明要消灭阶级对立,而这种阶级对立在当时刚刚开始发展,它们所知道的只是这种对立的早期的、不明显的、不确定的形式。”马克思对魏特林的《和谐与自由的保证》这部著作给予了高度评价,称赞该书为“天才著作”。他指出:“资产阶级及其哲学家和科学家哪里有一部论述资产阶级解放(政治解放)的著作能和魏特林的‘和谐与自由的保证’一书媲美呢?”[40]
[39]恩格斯也认为,事实上我们当中已经有一个人受托参照欧文、傅立叶等人的计划并利用美洲各移民区及你们的“和谐”移民区(我希望它繁荣壮大)的经验来拟定一个组织及管理共产主义移民区的具体计划,对魏特林著作中提出的“共产主义移民区”、“和谐移民区”的实验表示了支持的态度。[应该说明的是,马克思、恩格斯的根本观点认为,真正的和谐社会只有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才是名副其实的。社会和谐是社会机体的一种存在状态。在社会结构维持平衡、社会组织保持稳定,社会机体的各项功能处于正常机制下充分发挥作用,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处于促进社会发展的协调状态,那么这一社会就是和谐的。在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眼中的太平盛世、社会和谐,在被统治阶级看来也许不过是一个虚幻的社会共同体,但这并不能成为否定在阶级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存在社会和谐状态的理由,仅只表明在人类社会发
41]展的不同历史阶段,社会和谐有着不同的具体性、历史性、阶级性内容。人们出于对现实社会中的对抗、冲突、分化、紊乱、不协调、不平衡等等现象不满而希望社会和谐,甚至将社会和谐这种社会状态看作为和谐社会理想的社会形态去憧憬、去追求,也同样反映了一种素朴的、符合人类特性的、有利于促进社会发展的正常心理心态。按照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论述,只有当生产关系适应于生产力的性质和发展要求,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文化思想也适应于经济基础的性质和发展要求时,社会机体才能够正常运行,才能说社会是稳定的、和谐的。而在生产力获得了新的发展,生产关系变成生产力发展的桎梏,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阻滞生产关系的变革,这时社会就会呈现不稳定、不协调、不和谐的状态,用马克思的话来说,社会革命的时代就会到来。社会机体命题所涵蕴的思想包括社会结构理论、社会交往理论、社会基本矛盾理论,不仅揭示了人类社会存在的有机性、整体性、历史性及其形成和发展的社会机制机理,而且还科学地说明了历史上具体存在的社会机体形态及其所依赖的各种历史条件和赖以生存的历史空间,科学地说明了一个社会共同体、社会机体在什么条件下可以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维护稳定的社会秩序、维持处于量变过程中的社会矛盾,又在什么条件下社会矛盾会进入质变状态,社会秩序的稳定、社会关系的和谐所构成的社会整体局面为急风暴雨式的革命所取代,社会形态面临根本变革的危机。马克思精辟地论述了共产主义的实现,也是作为理想的和谐社会的实现,他说:“为了把社会生产变为一种广泛的、和谐的自由合作劳动的制度,必须进行全面的社会变革,社会制度基础的变革,而这种变革只有把社会的有组织的力量即国家政权从资本家和大地主手中转移到生产者本人的手中才能实现。”
[42]
这就清晰地说明了革命与和谐的关系,作为现实社会状态表现的社会和谐与作为理想社会形态表现的和谐社会的关系,使社会机体思想与社会革命思想在唯物史观上得到统一。
五、经典命题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理论提供逻辑起点的理论依据,是不应忽视的(略)
引征文献:
[1][6]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12.96.[2][3][7][12][17][20][35][3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7.67.143.92.9.142.74-75.304.[4][5][11][3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46卷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1.220.235-236.24.[8][9]列宁全集:第2版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159.135.[10]参见吴元梁.社会系统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23.[13][14][15][16][18][1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36.700-701.701.701.702.532.[2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26卷I[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00 [2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292 [23][24][3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32.32-33.[2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41.[26][27][28][29][30][31][32][4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340.340.341.428.435.426.416.483.[3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58.[3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652.[3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3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61.[4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591.[4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1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219
第二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来龙去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来龙去脉 韩振峰 http:// 2011-06-13 15:07:14 来源:光明日报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党的成立和不断发展,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推进和发展的过程。作为一个科学命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究竟是什么时候正式提出的,由谁最先提出,它是如何发展演变的,值得进行深入的探索。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究竟是谁最早提出来的?
众所周知,随着十月革命的炮声,马克思列宁主义为越来越多的中国先进分子所接受。从中国共产党诞生之日起,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行了艰辛探索。李大钊、陈独秀、蔡和森等都先后从不同角度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作过理论和实践上的探索,但是他们都没有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命题。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艾思奇在20世纪30年代曾在不同场合多次论述过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问题,但是他也没有明确提出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
最早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是毛泽东。在1938年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正式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他在《论新阶段》的报告中说:“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所谓具体的马克思主义,就是通过民族形式的马克思主义,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应用到中国具体环境的具体斗争中去,而不是抽象地应用它。”“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卷第202页)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我们党的其他一些领导人也在讲话中运用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命题。总的来看,在党的七大召开以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命题在党内运用比较广泛。正是在此基础上,党的七大才系统总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并把它确立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
(二)为什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在此后一个时期中使用较少?党的七大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这两种提法,开始同时使用。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后。
1952年,毛泽东同志在审定《毛泽东选集》第2卷时,亲笔将《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论新阶段》报告的第七部分)一文中的“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改为“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这一改动虽然只是字面用语上的变化,但此后大致三十年中,几乎所有著作、文件等,都很少再见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字样,而多使用“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提法。
关于较少使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原因,有些学者做过考察和分析,认为这主要是“由外部原因的影响造成的”。具体来说就是:1948年6月,共产党情报局通过决议,谴责南斯拉夫共产党所谓民族主义、反苏和亲资本主义倾向。中共中央可能考虑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法容易被误解为所谓民族主义倾向,而中国共产党又面临着争取苏联的支持和帮助的问题,所以在提法上作了改变。
20世纪60年代初,在中苏两党的论战中,苏共中央曾点名对刘少奇在中共七大上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论述进行指责。面对苏共的攻击,毛泽东曾在1961年1月中共八届九中全会上说:“‘马列主义中国化’,恐怕不是你(指刘少奇)的专有权,我想我也讲过嘛!文字上有,我记得好像有,六中全会上写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我记得我提过,所以发生这个版权问题。所谓马列主义中国化,就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跟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的统一,一个普遍一个具体,两个东西的统一就叫中国化。各国有些枝叶的不同,必须有些枝叶的不同,根本一样。比如拿树来作比喻,一棵树同一棵树,它的根本一样,枝叶总是不同的。杨柳跟松柏是不是一样的?是不是有特点?总有些不同。而且同是杨柳,这一棵同那一棵总有点不同。”这说明,尽管《毛泽东选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法有所改动,但毛泽东本人并不认为这一提法有什么错误,相反他认为“中国化”是必须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统一”是同一个意思。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是什么时候再次被广泛运用的?
20世纪80年代,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思想解放的不断深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命题开始广泛传播开来。
改革开放后开始使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命题的是学术理论界的学者。20世纪80年代上半期,有些学者重新引用历史上党的领导人关于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论述或直接使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如1981年8月20日《解放日报》刊载的文章中就引用刘少奇在七大报告中所说的“正是我们的毛泽东同志,出色地成功地进行了这件特殊困难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事业”。1982年1月8日《人民日报》的文章也引用了刘少奇“要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话。1983年12月23日《人民日报》的文章中也有“毛泽东同志是我党最早认识到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说把它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人”的论断等。
到了20世纪90年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命题开始被广泛运用。199
3年和1998年我国先后召开了“国外学者论‘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评析座谈会”和“毛泽东、邓小平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研讨会”。
在中共中央文件和中央领导人著作中,重新使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或“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命题也逐渐增多。1982年,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上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999年1月,尉健行同志代表中央在纪念瞿秋白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瞿秋白“致力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2001年9月26日《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中要求“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2003年12月26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革命和建设的长期实践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努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形成了具有鲜明中国特点的科学指导思想,这就是毛泽东思想”。
自此以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命题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广大理论工作者的文章或讲话之中,国内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的研究也越来越成为学术理论界的热点。
第三篇:马克思主义社会调查报告
马克思主义-大学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调查目的:
目前,大学生通过利用课余时间找份兼职工作打打工或在假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打暑期工、实习体味生活已经成为了一股热潮。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对于加深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解,深化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信念,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能够促进他们对社会的了解,提高自身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的认识,实现书本知识和实践知识的更好结合,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把握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问题,才能充分发挥社会实践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调查对象:
大学生就业,是高等院校普遍关注的问题。而大学生社会实践已成为培养合格大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决不能忽视或放弃大学生社会实践。因此这次调查就选择了在重庆工商大学100名同学。 调查内容:
本次调查通过对大学生有否参加过暑期工、兼职或实习,最想参与何种社会实践,所参与的打工或实习是否与所学专业相符,能否体现实践与理论知识相结合以及在工作或实习中获得了什么等问题进行展开。 调查方法:
通过派发问卷进行调查,发放问卷共100份,收回有效问卷100份。
调查结果:
从调查中发现,许多大学生都认为兼职是大学生的第二个“课堂”,通过兼职可以学到许多宝贵的东西。“存在就是合理”,职业没有高低之分,无论什么职业都有其可取与不可取之处,就看自己的需求。不少大学生觉得只要是能够赚钱的工作,就可以去试一试,品牌代理,促销等以前不会是大学生从事的工作,现在都成为了大学生们可以接受的工作。有52%的同学认为如果要参加社会实践,最理想的就是到企事业单位进行实习交流,其次是打工或做兼职占40%;而56%的同学有做过兼职,20%打过暑期工,14%参与过实习,表示从未做过的仅占10%;现在大学生兼职、打工,除了做家教(14%)、网络的实习实践(6%)外,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兼职或打工时从事派传单、商品促销(22%)、校园销售(14%)、当餐厅服务员(8%)等简单、不需要特殊技能的工作,但却与所学专业知识相去甚远,76%学生认为所实习或兼职的工作与自己专业不全相符或完全不符,仅24%的人认为完全或基本相符。能够使大学里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的只占38%,在实习或工作中66%的人满意自己的课外实践能力;12%的学生认为兼职是为以后的求职做准备,在选择实习或打工目的是什么的时候,有64人选择“接触社会,积累工作经验”,占了总数的64%,选择“赚取生活费”,占了20%。从选项人数中显示,大学生兼职以赚钱和充实自己为主要目的。现在的大学生已经将打工看得很重了,钱虽然是一定因素,但是希望通过打工获取的经验对将来就业时有所帮助应该是更多学生考虑的问题。大学生在打工时间上的弹性还是很大的,这应该和他们宽松的学习环境有一定关系。56%的人会选择在假期实习或打工,30%会选择任何没有课的时间,12%会选择周末。有62人认为在不影响学习的基础上赞成合理兼职或打工实习,38人很赞成兼职、打工,没有人反对。54%的人都提出学校除了提供就业指导以及专业课程外,还应该提供实习机会,22%觉得学校应该提供就业体验,至于选择素质拓展和职业生涯规划的各占12%。
调查结果分析:
在调查中发现没有人在参加社会实践上选择“参加‘三下乡’活动”一项,说明当代大学生与以往的大学生相比较,他们的求学经历、生活条件、所处社会大环境都相对优越,也没有经过必要的挫折教育,因此,他们意志往往比较脆弱,克服困难的能力也较差,常常是对社会的要求较高,对自我的要求较低。当前,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责任意识和诚信意识成为不少地方采用人才的两个新标准。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是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加强和改进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和成才的重要举措,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参与“三下乡”实践,其目的是为了支援农村的教育事业,同时给农民带去相应的指导,本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同时把自己在学校学到的知识与劳动实践相结合,并从群众中学到做人做事的道理,用于知道自己的将来的学习生活工作。现在大学生,除了一部分学生来自农村以外,很有一部分是来自城市的,往往这些学生家庭环境好,父母亲更是不允许或者不支持自己的孩子参加所谓的 “三下乡”实践活动,这样,学校所提倡的通过 “三下乡”实践活动来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就未能够达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三观指的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个体价值观体系中,人生价值观处于主导地位,决定着总的价值取向,对价值观系统中其它价值观起着指导和制约作用。由于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主要是围绕自己出发,致使大学生自身社会阅历和实践经验不足,更不用说参与“三下乡”活动服务人民了。没有人选择反对大学生兼职、打暑期工或实习,大家都认为只要不影响学习能够积攒经验可以为以后的工作打基础。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应当刻苦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运用知识的技能。从大学生活的开始到走进社会的大圈子中,就只有短短的几年时间,谁不想在将来的社会中能有一席之地呢?所以大家认为大学生必须投身校园内外的各类实践活动,有助于锻炼品质,提高能力。可见其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不可抵触的重要性。不能否认有过打工经历的同学,看起来要比其它同学更成熟、社会适应力更强,但对于学生,社会适应力只是一方面的衡量指标,大学期间主要的任务是学业结构的搭建,即知识结构、专业结构的搭建,为了打工影响甚至放弃了专业知识的学习,结果是得不偿失的。
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重要途径,对学校而言,其活动对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提高学生素质方面注入了活力,增强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力度和实效。但是,也要看到存在的问题和矛盾,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学生的参与缺乏广泛性。社会实践教学作为必需的教学环节,应该是面对全体学生的,但许多高校把主要精力投放在院、系社会实践小分队或某一类实践活动上,面对全体同学的个体实践活动则缺乏具体而有效的指导和相应措施。
二是活动开展缺乏连续性。许多高校的社会实践教学不是作为一种必要的经常性的教学环节坚持下去,而是因教师、领导、能力、场所等客观因素的影响而断断续续,没有形成一个稳定的、一贯的,学校和学生普遍认可的评价标准和运行机制。目前,社会实践教学并没有真正纳入完全的教学计划之中,一定程度上带有随意性和随机性。
三是组织层面缺乏规范性。社会实践教学一般是在课外、校外进行的教学辅助活动,其组织程度比一般课堂教学复杂、细致得多,涉及教师、学生、场所、经费、教学安排,以及相互协调、培训、考核等环节和因素。因此,必须要在组织层面进行细致、周密、规范的安排和考虑。
四是活动结果缺乏实效性。社会实践活动是围绕着特定的教学内容和基本目标进行的,应当有有效的指导。许多高校对于如何确定有针对性的实践教学活动主题,如何选择合适的实践教学方式,如何完成具体的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如何撰写实践报告及实践教学的具体要求等,尚缺乏系统的培训和辅导。同时,对于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情况也缺乏有效的管理和考核。对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了解的问题,如果教师不能及时进行辨析与答疑,就会直接影响到社会实践的效果。
结论与建议: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人自觉改造客观世界,使外部对象发生某种改变的现实的物质性活动。实践是人的活动,而人是社会的人,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因此,实践不是单个人孤立的行为,而是社会的活动。所以,实践作为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一个阶段,是在社会历史中不断发展演变的。实践的主体是人民群众。“三下乡”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在新时期的深化发展,是促进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有益补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实践出真知,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份,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充分发挥实践育人的作用,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是检验所学理论知识的标准,社会实践不但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发挥自我才能,展现自我风采的舞台,也是培养和锻炼同学们综合能力的一个阶梯,更是一个大学生进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前的演练场地。了
解国情是年轻人的首要任务,这就需要放眼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对占人口80%以上的农民有所了解才行。学生利用假期时间参加“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这样可以使同学在实践中更好的认识国情,贴近社会,从而确定比较正确的人生前进方向。作为高校教育者,如果能引导大学生将强烈的使命感转化为学习、服务、实践、奉献等实实在在行动,把行动变为责任,将会使大学生在人生轨迹上树立起更高的起点。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应该说不仅有助于他们较快适应、融入社会,同时也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必由之路。
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这种直接、生动的教育形式,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纵深发展的今天,更具有其广阔的空间和深刻的内涵,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社会实践必须不断地强化其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为此,必须做到:一要树立大实践观,使社会实践日常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求,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不应该仅仅是寒暑假集中的、突击性的活动,应该与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勤工助学、教学实习、挂职锻炼、社区共建等各类课外活动和社会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树立广义实践的意识,使社会实践活动日常化,思想政治教育经常化。二要纳入教学体系,使社会实践规范化。社会实践的目的是培养人,是以教育为根本出发点的。既然是教育,就应该遵循教育规律,符合人的全面发展要求。社会实践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因此,将其纳入学校教学计划和管理之中,就能加以科学的管理,确保师资的健全、时间的合理、评定的规范、经费的专项。变短期活动为长效教育,变临时考核为规范管理。三要建立实践基地,使社会实践阵地化。社会实践要发挥其教育功能,达到知识与实践的统一,校内和校外的结合,阵地建设是不容忽视的。要广泛赢得社会支持,逐步有计划地建立一批稳定的德育教育基地、生产实习基地、课外科研基地和社会活动基地,不断拓展社会实践的活动领域。四要加强队伍建设,使社会实践专业化。社会实践要想做得更扎实更深入,就必须建立一支业务精、能力强、勤思考、善研究的校内外、专兼职相结合的组织指导队伍。在精心组织、认真督导、全面总结的基础上,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随时调整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适应时代要求,变活动的简单组织为工作的专门研究,使社会实践常做常新。五要丰富思想内涵,使社会实践功能化。社会实践要强化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就必须在实践的各个环节赋予其丰富的思想内涵,寓思想教育于实践活动中,使大学生随时都可在实践活动中领悟思想,接受教育,从而丰富和提高其内在的思想政治素质。六要完善活动机制,使社会实践持续化。社会实践要达到对大学生的长期教育和提高的目的,就必须遵循与社会长期合作、互惠互利的原则,建立和完善工作机制,特别是以科技服务和扶贫帮困为主要内容的实践活动,就要让学生带着目标去实践,回来带问题研究,信息不断线,成果有回馈,使短期实践行为和长期合作联系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和合作能力。
在社会实践活动多种多样的实现形式下,应力求做到“五个结合”。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与素质教育相结合。把培养和提高青年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青年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树立创新精神作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足点;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与人生观教育相结合。现阶段,市场经济发展的负面效应使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实用主义等极端利己主义的思潮已经在相当大的范围内影响和毒害着人们。为此,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学校要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客观要求,有意识、有针对性地用建设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实现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来教育和引导学生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人生观。在实际中,注意及时引导解决社会实践活动中可能出现的一些负面效应,在价值取向上教育引导学生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将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与能力培养相结合。彻底改变那种重书本、轻实践、眼高手低的坏毛病,树立不唯书、不唯上、能力为本的求实精神;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与专业教育相结合。这种结合是青年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得以持久深入和向高层次发展的基础,只有实现了这种结合,才能使成才教育收到实效、也才能真正服务于社会;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与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相结合。克服那种不拘小节,不注意基础文明,大事做不了,小事不愿做的不良习惯,树立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的良好风尚,真正实现青年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实践已经证明:社会实践活动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渠道,是对青年学生进行国情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及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能力素质的有效途径。
所调查问题
1、你是否赞成大学生实习、打工或是兼职 很赞成(38%)在不影响学习的概况下赞成(62%)不赞成(0%)
2、你参加实践的目的 为以后的求职做准备(12%)接触社会,积累工作经验(64%)赚取生活费(20%)其他(4%)
3、你会在何种时间参加实习或是打工
假期(%)没有课的时候(%)周末(%)其他时间(%)
4、你想参与何种社会实践
企事业单位进行实习交流(52%)打工或做兼职(40%)三下乡支援农村建设(0%)其他(8%)
5、你有否参加过暑期工、兼职或实习
是(90%)否(10%)
6、你参加过何种实践
兼职(56%)暑期工(20%)实习(14%)从未参加过(40%)
7、你参加兼职或打工的类型
家教(14%)网络的实习实践(6%)派传单 商品促销(22%)校园销售(14%)餐厅服务员(8%)其他(36%)
8、所参与的打工或实习是否与所学专业相符 完全不符(40%)不相符(36%)基本相符(12%)完全相符(12%)
9、是否能够使大学里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 能(38%)不能(62%)
10、在实习或工作中是否满意自己的课外实践能力
满意(66%)不满意(34%)
11、你认为学校除了提供就业指导以及专业课程外,还应该提供 实习机会(56%)学校应该提供就业体验(22%)素质拓展(12%)职业生涯规划(12%)
第四篇:马克思主义社会调查报告
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看待“垃圾分类处理问题” 调查地点:巨野部分小区调查对象: 小区居民 调查时间:2014年2月18日——25日调查方法:现场调查 调查背景:随着科技和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的转变和消费水平的提高,不可避免的带来了大量的垃圾排放,从而导致了大量垃圾的处理问题。目前垃圾主要处理方式为填埋和焚烧,每一吨垃圾填埋费用为200~300人民币。耗时耗力。无论填埋或是焚烧,如果没有经过分类处理,不仅无法利用生活垃圾中蕴含的宝贵资源,而且浪费了大量宝贵的土地资源,造成污染的潜在危害也很大。特别是焚烧会产生二恶英等有害气体,由于二恶英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毒性最强的有毒化合物之一,其毒性比氰化钠要高50-100倍,比砒霜高900倍,具有强烈的致癌性,容易对人体的免疫功能和生殖功能造成损伤,甚至造成婴儿畸形。又如我们生活中用的电池,一般都含有汞或镉等有毒的重金属,这些重金属如果留在地下就很容易通过雨水的淋溶,进入到地下水中,这种污染很难排除。
垃圾分类处理相关知识:事实上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被当成废物的垃圾是可以收获巨大利益的,里面有一笔巨大的宝藏。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后,具有很好的经济价值。每回收1吨废纸可造纸0.85吨,节省木材300公斤,比等量生产减少污染74%;每回收1吨废钢铁可炼好钢0.9吨,比利用矿石冶炼节约成本47%,减少污染75%,减少水污染和固体废物97%;回收食品废物等有机垃圾1吨,可生产
0.6吨有机肥,也可生产垃圾燃料,作为发电、供热燃料。所以,采用分类式的垃圾桶可以方便我们将可以回收利用的资源再收集起来,既有利于保护环境,又有助于资源的合理利用,实现良性循环。调查情况:花冠小区东、西两部分共有17栋楼,每个楼道口对面均分布有一个垃圾桶,且在东西部各分布有一个大型厨余垃圾桶,但是未看到有分类垃圾桶,每个垃圾桶里都有各种各样的可回收的不可回收的垃圾;
瑞和嘉园共有22栋楼,仅在正对大门口的大道上每个路灯路灯下有1个分类垃圾桶,而且只分成可回收(绿色)和不可回收(红色),另外每四栋楼旁设置一个大型的厨余垃圾桶,里面堆满了可回收的各种垃圾还有一些生活垃圾;
上海嘉园共分为三区,其中第三区还在建设之中,只有第一、二区入住居民,约20栋楼,同花冠小区一样,只在每栋楼旁设置了一个垃圾单桶,还有就是在道路主干旁设置了一个大型的垃圾箱。并没有看到分类垃圾桶。
牡丹小区在进去后左右两侧均有小路,路旁随路灯均设置了分类垃圾桶双桶,但是数量并不合适,因为很多垃圾桶下已经堆满了,并且垃圾桶下还堆放着一些。垃圾桶里掺杂了各种各样的垃圾,并没有严格按照要求投放。
另外在多个小区发现,有些垃圾桶确实被投放了相应的垃圾,可是运输时除了一些可以卖钱的纸盒、饮料罐之类的垃圾被保洁员单独拎出
来外,其他垃圾都被“一锅煮”装进垃圾车。在垃圾回收站。被运来的垃圾一股脑儿的被倒在大坑里,进行所谓的卫生填埋。
而且回收站里并没有垃圾分拣设备,其原因是没有预算。光是给垃圾处理场装备一套垃圾分拣设备就需要300多万元。同时,分类处理垃圾的成本也很高。采用直接填埋的方式处理1吨垃圾成本在30多元,而分类处理垃圾,每吨则要花费100元以上。
调查结论:
居民普遍缺乏垃圾分类的知识,环保意识有待加强;
环卫部门方面,垃圾分类的运输和处理能力欠缺,分类垃圾桶的设置很不合理,很多小区物业缺乏对垃圾分类处理的重视;
企业尚未成熟,设备有限,还未具备能力为居民回收生活垃圾,故没有安排专门的分类垃圾桶;
环卫工作人员的培训没有到位,大部分环卫工人对垃圾分类处理知识不清楚。
现象评价:
这种做法极大的破坏的自然界的平衡,浪费了大量的物质资源。世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赖以生存的物质生活材料也取之于自然界。因经济的发展而给社会带来的一系列垃圾问题,从而造成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发展不平衡;而从联系的观点来看,这势必会影响人类社会的发展。
生产和消费必然会产生垃圾,而垃圾的产生,又势必会引起环境的一系列变化,若不能很好的处理这些垃圾问题,环境的污染又会反过来影响甚至阻碍人类社会的发展,形成恶性循环,无止无休。在一定的条件下,人们对事物的客观过程及其发展的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的。人类对垃圾的处理认识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探寻与实践,从填埋、焚烧,再到“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人类对垃圾的处理认识也在慢慢的向一个更合理有效的处理方向发展。对垃圾的分类与再利用也在向更科学有效的方向发展。任何真理都会受到人类实践水平和范围以及认识能力的限制,在真理的这种条件下,人类只有在实践中不断的认识和发展,客观的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人类社会才能在物资的世界里不断的发展。
调查结论:
人类社会的实践活动是以自然界为基础的。离开了自然界。人类社会的实践活动便无法进行,从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来看,垃圾问题而导致的生态环境、人口、资源等一系列问题,破坏了自然系统内的平衡关系,也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垃圾问题引起的水污染、空气污染等环境问题,破坏了人类长期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人们也越来越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重要性。因此,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就 必须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必须遵循客观规律,符合科学发展的要求,将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有机的结合起来。
随着对垃圾处理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入与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人们认识到垃圾中的价值的成分越来越多,而如何实现对这些资源的重复利用便是人类在追寻与探索的方向。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就必须按照客观规律去改造世界,将尊重事物发展的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辩证统一起来。
建议方案:
一、在垃圾资源化的过程中,首先我们必须对垃圾的重复利用有一定的认识,学校一社会理应加强对垃圾分类处理与垃圾再制造利用的教育,提高人们对合理有效的处理垃圾摆放问题的认识。充分运用小区的宣传栏、各种媒体,广泛宣传,营造宣传、教育的良好氛围。积极引导居民关心、重视和参与,从我做起、从小做起、从身边做起,培养和提高全体居民的环保意识。
二、物业应建立社区垃圾分类处置的长效机制,在一些有条件的小区可试行开展,给每户居民发放蓝色、绿色、黄色的垃圾袋和《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指导小手册》,另外垃圾桶上不单单需要标志图案,更需要文字说明,让更多的人能分清可回收垃圾与不可回收垃圾的分类认识。
三、国家要严肃看待这个问题,把垃圾分类处理提到日程上来,动员全体社会成员参与进来,出台与之配套的政策措施,对垃圾分类处置情况较好的小区,给居委会和每户居民作一些鼓励,这是一种荣耀,一种被社会认可的公益行为让每个人体验到分类扔垃圾带来的荣誉和实际利益。这是一项长期而重要的实践活动。
四、市政府要对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作专题调研,并学习借鉴杭州市等有关地方先进经验,科学制定相关政策和工作方案,明确相关部门单位职责;统筹规划,加快配套设施建设;保障资金预算,同时积极吸收社会资金投入,多渠道解决所需资金,大力发展垃圾分类处理产业。
五、分步实施,逐步推行垃圾分类回收处理。垃圾分类看似举手之劳,但难度很大。在实施初期,可选择几个小区作为试点,进行垃圾分类收集工作。试点中,进一步细化分类收集方式,制定垃圾分类工作流程,明确分类工作要求和标准;给居民提供尽可能的方便,激发人们进行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在试点基础上,认真总结经验,优化工作方案,逐步向市区乃至全市推行垃圾分类处理。
只有在正确的认识指导下,符合客观规律的实践活动,才是正确的符合人类实现预期目的的实践。我相信,人类改造自然与社会的实践活动也只有符合这样,才能满足人类的长期发展,实现社会资源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让我们大家从身边小事做起,把这个世界建设得更好!
第五篇: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
1、2、3、4、5、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分别对应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物质,而且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事物的发展。方法论: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有效改造世界的立足点。立足国情,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坚持唯物主义的重要表现。我们要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试述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意义: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的特殊性是指不同事物的矛盾是具体的,特殊的,各具其特点。二者的辩证关系:a、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b、任何事物都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C、矛盾的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矛盾的精髓,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不懂他,就不能正确掌握唯物辩证法。这一原理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同时,对马克思主义本身,我们也要根据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及其性质。第二,经济基础的变化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集中表现为它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当上层建筑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起阻碍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作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原因:各国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和社
会发展阶段决定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具有不同的特点,历史文化传承的差异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重要条件,时代和实践的不断发展,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的多样性的真实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