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整理第五年现当代期末复习资料
一、钱钟书其人:
钱钟书,字默存,号槐聚。生于江苏无锡。中国近代著名作家、文学研究家。1941年,完成了《谈艺录》、《写在人生边上》的写作。短篇小说集《人•兽•鬼》、长篇小说《围城》、诗论《谈艺录》、《宋诗选注》得以相继出版,在学术界引起巨大反响。1972年8月《管锥编》定稿。1979年,《管锥编》(洋洋四大册)、《旧文四篇》出版。《围城》的名词解释
《围城》是钱钟书的代表作,作者围绕主人公方鸿渐的人生足迹展示了上层知识分子的形形色色,方鸿渐正直善良聪明幽默,但缺乏意志优柔寡断,缺乏明确的人生信条,极易受环境支配,造成方鸿渐性格的原因是中西方文化冲突,社会的黑暗了人与人之间险恶,还有他自身的弱点。围城被誉为现代的武林外史,揭露人物的阴暗,丑恶,使讽刺与艺术生活化,知识化,趣味化,揭示了现代与传统中国人的自我围困的主题。《小二黑》名词解释
是赵树理的成名作。故事讲述了小二黑与小琴的恋爱遭父母的反对,更糟到村正权的流氓金旺、兴旺的妒恨和迫害,后来在新政权的支持下两位青年人终成眷属。词
解读《围城》:
二、人物形象分析:成功塑造了二诸葛和三仙姑这两个落后的人物形象,二诸葛是虔诚的迷信,封建家长的维护者,而三仙姑是虚假的迷信,封建家长作风。宣传了自由恋爱、自主结婚的合法性,歌颂共产党新政权。
高晓声的小说是(苦涩的现实主义)陆文夫的作品是(糖醋的现实主义)
《红高粱》即使寻根文学又是新历史主义小说。《大红灯笼高高挂》又叫《妻妾成群》
刘心武的《班主任》
卢新华《伤痕》
张弦《被爱情遗忘的角落》、《蹉跎岁月》 张贤亮《刑老汉和他的狗》
1、方鸿渐:(重点)
方鸿渐是个不好也不坏的人。他善良,可也骗人,但是有限度的;他老实,不切实际,聪明而没有勇气,没有什么用处,是一个眼高手低的人。他博闻识浅,知道的东西太多,能侃,层方玩世不恭,小地方挺认真。赵辛楣是他的好朋友,所谓“同情兄”则说他不讨厌,可是全无用处。刘东方的批评他说,本质太坏,人还算伶俐。孙柔嘉说他喜欢自做聪明,但是最终弄巧成拙。总之,方鸿渐是善良而没有用处,聪明但优柔寡断。在生活面前他最大的特点就是怯懦,碰到事拿不定主意,喜欢乱说,所以不断地失去机会。
三、方鸿渐形象的特点和其命运:
鸿渐出生于江南某小县城一个传统守旧的封建家庭,正直善良、聪明幽默,但意志薄弱,优柔寡断,既缺乏明确坚定的人生信条,又不懂得人情世态的炎凉。所以他极易受环境支配,被他人牵制,常常陷入尴尬境地。
四、是什么造成了方鸿渐的文化性格?(重点)
首先,来自中国传统文化的糟粕与西方文明的堕落对方鸿渐的影响。
方鸿渐出生于一个前清举人兼乡村绅士之家,一方面出于经济上的原因和文化上的天然联系,使他必须依赖这个家庭。另一方面他也接受了“五四”新文化的影响,厌恶这个封建家庭,可是他在欧洲留学四年,并没有学得西方文明的精髓,只是拾得外国人的牙慧,西方唯利是图的价值观,花天酒地的人生观,给他那积淀了若干封建糟粕的躯体里又注入了及时行
乐、荒唐颓废的血液,从而使他无视国难,缺乏理想,不讲气节,生活消沉。
其次,社会现实的黑暗,人与人关系的险恶,是导致方鸿渐“围城人”性格的社会基因。在他所处的环境中充斥着乌烟瘴气。家庭、家族中的夫妻争吵,兄弟反目,妯娌斗法,小乡镇学校滑稽可笑的附庸风雅,点金银行的蜚短流长,三闾大学的勾心斗角,上海报社的无聊庸俗„„直接造成了方鸿渐的生存困境,这就使他陷入深深的精神危机,只能在“一无可进的进口,一无可去的去处”的“围城”中沉沦。
第三,方鸿渐“围城人”性格还与他自身的弱点有关。
身为大时代的青年,他与其同道们并没有明确的人生追求,无力把握自己的命运,对社会人生悲观失望,更缺乏积极进取、服务人民的精神和勇气,从而沦为“无毛两足动物”
五、结论:“围困”:(了解)
这种围困是广泛的:社会组织与机构(银行、大学、报馆),婚姻情感生活(方鸿渐与孙柔嘉的爱情、方鸿渐与唐晓芙、苏文纨、鲍小姐的情感纠葛游戏),文化对人的围困,日常生活对人的围困。小说借围困的主题,对人生进行了形而上的思考:——生命如围城,被围困最后又一无所有的荒诞处境。
六、小说内涵:深者得其深,浅者得其表。(重点)1)社会批判层面
作品围绕方鸿渐的人生轨迹,展现了战时上层知识分子的形形色色,构成了当时社会上特别是教育界、知识界的腐败景观(新儒林群像):满口仁义道德、满腹男盗女娼的半旧遗老李梅亭,外形木讷、内心龌龊、招摇撞骗的假洋博士韩学愈,道貌岸然、老奸巨猾,口称维护教育尊严,实是酒色之徒的伪君子高松年,混迹学界,却在情场上施展手段,争强好胜的大家闺秀苏文纨。
2)文化批判层面:
小说表现了社会转型期中国文化、价值方面的断裂、错位、颠倒与冲突。表现了在现代化途中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冲突、畸变,文化价值的混乱以及人彷徨无主的精神磨难的尴尬处境。表现了封建传统文明与现代西方文明夹击的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病态,从而进行文化、道德的探索和批判。
3)哲学反思层面
小说揭示了现代与传统中国人的自我围困的主题,并借围困的主题,对人生进行了形而上的思考:——生命如围城,被围困最后又一无所有,是对人的孤独感、人生的虚无、荒诞处境的“敞开”。
七、语言艺术:
1、幽默精妙的语言,形象的比喻。
2、幽默犀利的讽刺:
《围城》被很多人誉为现代的《儒林外史》,是因为钱钟书在这部小说中淋漓尽致地讽刺了知识分子。这种讽刺基于时代的和人性的的原因,也基于钱钟书个体的原因。一是以现代文化观照中国传统文化的某些弊端,二是嘲讽对西方文化的生搬硬套,三是探讨对西方文明和西方文化的吸收中的荒诞
3、但《围城》中的讽刺更多的是基于对人性的解剖。比如方鸿渐著名的克莱登大学假博士,集中体现了人性中的欺诈、虚荣、软弱、对环境的无奈等等 精妙的语言。
讽刺方法:
1、“婉而多讽”:对人物的褒贬不明确说出,而是通过真实的生活细节来讽刺对象的丑态。
2、巧于用喻
3、在情节、场景的自然推进中,描绘人物的语言,加以描绘人物的语言,加以调侃、揶揄、嘲弄。
4、融古今中外的知识于一炉,用丰富的形象与联想,把渊博的知识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描述之中,使画面变得新鲜、生动、厚实,使讽刺艺术生活化、知识化、趣味化。
张恨水
一、张恨水:
张恨水,原名心远,祖籍安徽潜江,一生写了约3000万字的作品,中长篇小说达100余部。
1924年,发表成名作《春明外史》。1926年,发表《金粉世家》,是一部具有现代意义通俗巨制。真正将张氏声望推向最高峰的是将言情、谴责、及武侠成分集于一体的长篇《啼笑因缘》。抗争结束后,写了《八十一梦》、《丹凤街》、《热血之花》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抗日小说。
被称为:“民国第一写手”;中国通俗小说的“中兴之主”;通俗文学大师第一人”;“章回小说大家”。张恨水是引雅入俗的第一人。
二、承袭中国古代小说传统的通俗文学流派: 中国古代传统文学特点:
章回体小说,说书的痕迹(讲述)
注重情节的新、奇、怪,不注重人物的塑造 形同长篇、实为短制 杂:报界拾闻 客观:不带褒贬
题材:言情、惩戒(武侠)、公案(社会)等 大团结结局
三、通俗文学:通俗化、理想化;逃避性、娱乐性、消遣性(符合广大读者的文化程度和兴趣 爱好)
高雅文学:真实性、复杂性、思考性;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要求有一定的洞察力和判断力)
四、张恨水:“三多作家”
一多:作品数量多 二多:作品发行多
三多:同时创作的数量多
五、张恨水的贡献:引雅入俗: 第一,男女主人公已贯穿故事前后,初步将小说编织成一个整体,不再形同长篇,实为短制。第二,从偏重于故事情节,转变为也注重人物塑造,注重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大量运用心理描写、情景描写等。
第三,加强了虚构性,描写略略超出了讲述,而且带了一定的褒贬。
第四,开放性的结局,反大团圆模式,增加小说的悲剧感和反映社会深度。
六、对张恨水的评价:
第一,张恨水是“引雅入俗”第一人,将新文学作家对小说的贡献引到通俗小说中,对通俗小说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第二,张恨水小说中仍然有很强的市场气息,且并未改变小说的“章回体小说”的旧模式,他仍然是一个通俗小说家。
第三,引导了一个“雅俗合流”的路子,对整个中国小说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七、影响——特点:
文武结合:武打、言情、社会讽刺相结合
新旧结合: 新的技巧(西方),旧的形式(东方)雅俗结合:雅俗共赏、雅俗合流
解放区文学
名词解释:
二、讲话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文学必须为工农兵服务,必须为革命服务。(《讲话》的核心是“为群众”)
文学如何为工农兵服务问题:如何处理普及与提高,解决文学的源与流的关系。在普及中提高。(“如何为群众”的问题。)
文学批评的标准问题: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提出要开展文艺斗争,开展整风运动。
三、解放区文学特征:
1、服务于时代政治人物的功利性:主题提炼的政治革命化、题材选择的“工农兵”化、笔触情调的大众化、功能职责的服务化和作家切入生活视角的阶级化。
2、艺术追求的乡村化:
(1)新的题材和主题:
通过对民族的、阶级的斗争以及劳动生产题材的描写,反映了根据地人民的生活与斗争,为农民喜闻乐见;工农兵群众在作品中取得了主人公地位。
赵树理:《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李家庄的变迁》
邵子南:《地雷阵》贺敬之等集体创作新歌剧:《白毛女》;
战斗剧社:《刘胡兰》; 李季的长篇叙事诗:《王贵与李香香》
(2)语言和形式:
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和大众语言方面,与民族的、民间文艺传统保持了联系。
《白毛女》在群中央歌剧基础上发展起来;
《王贵与李香香》直接用陕北民歌“信天游”创作;
赵树理:新评书体吸取中国旧小说的许多长处,语言来自农民口语。
3、作家心态的“工农兵”化:
作家队伍构成:一是解放区“土生土长”的作家,如赵树理、孙犁等由于长期生活在解放区,其精神心态从创作一开始就与工农兵有着联系。
二是从国统区和其他地区(如沦陷区)进入解放区的作家,如丁玲、何其芳等人,这些作家大都在国统区30年代业已成名,艺术意识所依据精神心态基本上是现代都市文化人类型。他们心态的“工农兵”化,经历了自我调整和改造重构的艰难过程。
四、解放区文学缺陷:
1、由于强调文艺为革命的政治服务,不少作品忽略了文艺特征,缺少意蕴丰厚的艺术典型,艺术创新不足,艺术个性模糊,艺术意识的现代感趋弱;
2、强调向劳动人民学习的同时,作品也染上了小生产者习气,过分倚重传统文化、农民文化、丢弃了五四新文学传统中一些有价值的成分;
3、由于眼光放在本土,主动放弃了向外国文学学习借鉴,形成了当时与以后文学艺术的固步。
4、影响到建国后十七年的文学创作
赵树理
(农民最忠实、最勇敢、最可靠的代言人)
一、赵树理,原名赵树礼,现代著名小说家、人民艺术家。在农民中长大,写出了许多反映农村社会生活、深受广大群众欢迎的小说。如《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李家庄的变迁》、《福贵》等。短篇小说《锻炼锻炼》,长篇评书《灵泉洞》(上集),以及长篇小说《三里湾》 等。
他的作品乡土气息浓厚,有一种新鲜活泼、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大众化风格,形成一个俗称“山药蛋派”的文学流派。
三、解读:《小二黑结婚》
(二)三仙姑和二诸葛的异同:
二诸葛:虔诚的迷信、封建家长制的维护者、善良、厚道的父亲
三仙姑:虚假的迷信、迷信成了她损人利己的法术,无情、自私的母亲
————迷信式愚昧、愚昧式荒唐、自私式滑稽
总结农民形象类型:
(1)背负传统,受封建思想毒害还未觉醒的落后典型:三仙姑、二诸葛(愚昧)
(2)混进乡村政权里的坏分子:金旺、兴旺(恶毒、狡猾、虚伪)
(3)农村新人形象:小二黑、小芹(敢爱敢恨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意志坚定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4)由于封建意识的毒害和坏人糖衣炮弹”腐蚀“,使一些有革命要求的农民发生了蜕变:小元、小旦等
(5)生活经验丰富,讲究策略,有较强革命要求的贫苦农民,如李有才。
四、解读《锻炼锻炼》:(了解)人物:“吃不饱”、“小腿疼”、杨小
四、高秀兰
故事场景: “社办公室门外的大字报”、“社房里三人碰头会”、“社员大会”、“村南外池边集合”、“棉花地交锋”、“处理偷花问题大会”六个生活场景 故事:改造“吃不饱”、“小腿疼” 解读《登记》:(了解)人物:小晚、艾艾、燕燕、小飞蛾
故事情节:农村青年李小晚和张艾艾互赠罗汉钱和小方戒确立恋爱关系,遭村长等人的反对。艾艾的母亲小飞蛾发现了罗汉钱,回忆起20年前自己与宝安的悲剧故事,终于在燕燕的帮助下,有情人结成眷属。《李有才板话》:(了解)
地点:阎家山
人物:李有才、章工作员、老杨同志、阎恒元、阎家祥、张得贵、刘广聚、陈小元、马凤鸣 事件:成立民主政权、农民翻身(操纵、篡权、揭露、斗争、胜利)
七、创作内容和题材: 农民、“问题小说”
赵树理用他的笔,写出了根据地人们的变革和变革中人民的生存状况、精神面貌。
第三章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文学(四十年代文学)(第三个十年文学)
四十年代文学文学分期:(了解)抗战初期:(1937年7月7日----1938年10月武汉失守)抗战中期:(1938年10月武汉失守后,抗战进入相持阶段)抗战后期
:(抗战后期到解放战争时期)第一阶段:战斗性 第二阶段:思考性
主要文学形式是长篇小说、多幕剧、长篇叙事诗;追求史诗格调,沉郁、凝重、博大的风格。
第三阶段:讽刺性
文学再一次与民主运动结合,讽刺成了主调,许多创作都带上喜剧性的批判色彩。一、四十年代文学概括:分割并存
国统区文学:重庆、昆明为中心(三个阶段)解放区文学:延安为中心(《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掌握:
四十年代文学的总体状况:“分割并存”。
四十年代文学三个阶段分期的主要特色:
前期:战斗性;中期:思考性;后期:讽刺性。
四十年代三大区域文学:国统区、解放区、沦陷区。
国统区文学主要文学类别:抗战、社会剖析、文化分析、人生探索。
十七年间的工农兵文学思潮
(一)在战争文化传统影响下形成了以解放区文学的工农兵文学思潮
(二)工农兵文学思潮内部派别:
1、赵树理代表的方向派:
三红一创:《红岩》、《红日》、《红旗谱》、《创业史》
2、胡风代表的主观精神派
3、丁玲代表的揭露派
文革文学
一、1966年2月2日至20日,林彪委托江青在上海召开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形成了《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紧锣密鼓地推助了“文化大革命”的爆发,使一场政治灾难与文学灾难,从一开始就难解难分。
《纪要》的核心是“文艺黑线专政论”,把十七年以来文艺理论方面的代表性论点归纳为“黑八论”,谴责十七年以来的文艺作品黑、文艺队伍黑。其中心思想是否定五四以来中国文学的创造实绩,总之,《纪要》是摧残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宣言书,是在文化领域实行法西斯文化专制主义的纲领,它的推行给文艺界带来了灾难性的恶果,造成文艺阵线的大混乱。
二、文革主流文学的基本特征———“高、大、全”审美模式的形成
1、根本任务论:要努力塑造工农兵的英雄人物,这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任务。(P325)
2、三突出原则:在所有人物中要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要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提出主要英雄人物。
3、主题先行论:就是说文学创作必须从与走资派作斗争的主题出发,设置作品的构架,然后再到生活中找素材编故事。
这部分重点看(书P323———332部分)
伤痕文学
一、1977年10月,《人民文学》编辑部召开了短篇小说创作问题座谈会,会上对沉闷的创作现状进行了分析,表示了要突破公式化、概念化的强烈愿望。刘心武的短篇小说《班主任》,揭开了“伤痕文学”的序幕。至于这种对文革苦难的揭露真正成为一种潮流,则是以 1978 年 8 月卢新华的短篇 小说《伤痕》发表在《文汇报》上为标志的。《班主任》:张峻石、宋宝琦、谢慧敏、石红、《伤痕》:王晓华、妈妈、苏小林
二、伤痕文学“的局限: 首先,从社会意义上来说,“伤痕文学”对文革的否定不够深刻。(缺少对传统文化心理、封建意识的分析)。其次,在艺术表现上,”伤痕文学“显得十分幼稚
第三,”伤痕文学“作品中虽然重新出现了悲剧意识,但其悲剧精神却具有表层性的弱点。鲁迅曾经说过,“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可见,悲剧的深化应该有两个层次:其一,是表现灾难;其二,是在灾难中展现崇高。而“伤痕文学”只是停留在悲剧的第一个层次上,作品一味注重悲惨故事的叙述而忽视了对人格的刻划。这样,主人公就只是单纯的受难者而非美的体现者,其悲剧只是灾难的展现(宣泄)而不是“美的毁灭”,只能引起人们“兔死狐悲式”的同情而不能给人以永恒的的震撼和心灵的升华。
三、《班主任》和《伤痕》与文革期间主流文学有何区别?
1、第一次将揭露的矛头指向文革对人们心灵的戕害。
2、它不仅是对文革 中的政策及其造成的恶果的否定,而且是对文革及其之前的”瞒“和”骗“的创作方法的否定,从而恢复了文学的”真实性“。
3、在”伤痕文学“中,人们发现的久违了的悲剧精神。
4、在”伤痕文学“中,开始注重对普通人的刻划,从而摆脱了十七年和文革中文 学只能反映”工、农、兵“甚至只能以”英雄人物“为创作重心的教条规定.其它如:心理描写较细腻、真实;人物刻画具有了一定的复杂性等等
悲剧的深化应该有两个层次:其一,是表现灾难;其二,是在灾难中展现崇高。
四、以《被爱情遗忘的角落》为例,说一说反思小说与伤痕小说的区别:
1)伤痕文学对文革的否定不够深刻。它只是从政治、社会、人际关系的角度考察浩劫产生的原因,而缺少对传统文化心理、封建意识的分析;
而《爱》否定要深刻的多,除了对“长斌叔”的谴责外,更重要的是对人们思想深处的封建意识的鞭挞,已经从表面深入到了深层,比如“菱花”这个形象,从她自己的经历到儿女的经历,可以清晰得看出三个阶段女子的命运,在历史与现实的对比中展现出存妮悲剧的而思想根源
2)对悲剧的表现:伤痕文学只停留在第一层上。作者一味注重悲惨故事的叙述而不注重人格的刻画,采取的是宣泄式的创作模式,这样主人公就只能是单纯的受难者而非美的体现者,其悲剧就只能是灾难的展现而非“美”的体现,只能使读者产生同情,而不能产生永恒的心灵震颤和心灵的升华。
而《爱》则非如此,存妮的故事是一个悲剧,但这个少女所体现出来的野性美却给我们一种震撼心灵的美感;其次还有其父,他是一个悲剧角色,但他坚忍不拔,在他的灾难中体现出了崇高。
3)突破了“伤痕文学”题材仅限于“文革”的界限,将思想的触角伸向“反右”和“大跃进”等政治运动。
4)艺术表现上,出现了倒叙、意识流等多种表现形式,人物塑造丰满、鲜明。
5)结尾虽然也是大团圆结局,却显得真实、自然,是事件发展水到渠成的结果。
结论:《爱》不是伤痕小说,属于稍高于伤痕文学的后续文**流——反思小说。
它通过菱花、存妮、荒妹母女三人的情爱经历,真实地把长期“左”的反复折腾,尤其是十年**,在经济、生活、精神上给一个偏僻的山村带来的严重灾难,尖锐地展现在我们面前。更重要的是揭示民族文化心理中的封建残余意识对人们产生的危害,并透过它去探索历史、抒发哲理
五、伤痕文学的开拓意义: 以今天的眼光重新审视,”伤痕文学“具有明显的局限,在新时期的文学发展中,它的最大价值在于过渡作用.主要体现在开拓意义上,是文学冲破极左思潮全面复苏的信号,紧贴社会现实,恢复了十七年文学中的现实主义传统(真实、悲剧意识)。
反思文学
一、兴起:(了解)
1979年《人民文学》第二期刊登了茹志娟的短篇小说《剪辑错了的故事》。作品探讨了50年代农村大跃进运动中的灾难根源,检讨了近40年历史中执政党与群众之间的关系的演变。(焦点:党群关系,写作特点:采用大段的议论和内心独白,时空交错,带有浓厚的思辨色彩。)以这篇作品为标志,中国文学领域在1979到1981年间形成了一股以小说为主体的反思之潮。
三、反思小说的创作主要焦点在对人的反思上,这种对人的反思有一个渐进的过程:
1、针对政治层面的反思:对建国以来,一系列政治经济生活中的各种运动、左的思潮的揭示和描写。如:《剪辑错了的故事》;张弦《记忆》;刘真《黑旗》;张一弓《犯人李铜钟的故事》等。
分析:茹志鹃的《剪辑错了的故事》
老甘: 战争年代:与老百姓同甘共苦,心心相印;
解放后:身为书记的他却只顾自己邀功,不管群众死活,从“老甘”到“甘书记”,这不仅是个人的变化,而且是历史的变异。
——从群的角度思考 从“干”的角度:张弦小说《记忆》 宣传部长秦慕平
放映员方丽茹
自责、在自我忏悔中醒悟到个人崇拜对人的异化
刘真的《黑旗》 : 对脱离现实,无视民情的浮夸风作了真实的展露 :红旗与黑旗的颠倒是从依赖群众到脱离人民变异的结果,作品中提出一个尖锐的问题:“什么样的官员,才让人民这样的?”
张一弓的《犯人李铜钟的故事》以一个为了群众生命而不惜冒犯党纪国法的大队书记形象树立了新时期第一个成熟而完整的悲剧英雄的形象。
2、对文革中表现出来的人自身的塑造和反思:
①揭示民族文化心理中的封建残余意识。如:张弦《被爱情遗忘的角落》,韩少功《西望茅草地》等,深入人的心理,剖析社会顽疾。
《西望茅草地》: “大跃进”时期开垦荒地办农场、农场场长张种田
②对极左路线扭曲人性,及民族文化中隐含的阴暗文化心理和国民性进行批判。
如:高晓声《李顺大造屋》等,既有对左的路线的批判,又有对国民性的批判。暗示了左的思潮与某种文化心理有密切联系。
③从人道主义的角度对普通人、知青、知识分子等人在文革中受难的描写和对等自身的解剖(右派小说、知青小说): 刘心武《如意》、张贤亮《灵与肉》、《绿化树》、《唯物主义启示录》、鲁彦周的《天云山传奇》、王蒙《活动变人形》等
3、跳出文革的圈子,对现实和历史的反思: ①社会问题:谌容《人到中年》、王蒙《蝴蝶》 ②婚恋、爱情、理想:
张洁《爱,是不能忘记的》,张辛《我们这个年纪的梦》,四:评价:伤痕小说是反思小说的源头,反思小说是伤痕小说的深化。
(1)伤痕小说只是提出问题,而反思小说则为这一问题提供了某种答案:即文革并非突发事件,其社会动机、心理基础都已存在于我们社会发展和民族文化心理之中,与封建主义的积弊有很大关系(专制),因此,反思小说变伤痕小说的情感宣泄为理性思考,更具有反映生活的深度。(2)“反思文学”具有更深邃的历史纵深感和更大的思想容量,他们不满足于单单对文革的反思,而是追溯到此前的历史,从一般地揭示社会谬误上升到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上,因此更具有反映生活的宽广度。
(3)由单一的政治批判模式,转为对社会、历史、文化和民族心理的全面反思,关注人性。(4)逐渐突出文学的主体性,强调文学性,推动了文学的现代化探索。
总之,反思文学作家和伤痕文学相比,其目光更为深邃、清醒,主题更为深刻,带有更强的理性色彩,可以毫不夸张得说,反思小说是伤痕小说的深化。
五、反思小说的艺术特征:
1、突现故事的政治背景和故事情节。大量作品描绘好人落难、坏人当道的世相图,将几十年的历史整合为一部政治运动迫害知识分子的历史,表现出尖锐的批判意义。
2、反思小说多采用中篇小说的形式,这是出于表达需要而在无意间形成的共同趋势。
3、多种小说艺术手法的探索。茹志娟、宗璞、王蒙等作家的作品中出现了以人物的意识活动为叙事线索的结构和表现方式。
要旨:超越社会政治层面,突入历史深处而对中国的民间生存和民族性格进行文化学和人类学的思考。
二、产生具体原因:
首先:因为作家感到了“文化”对人类的深刻制约,并力图把握它。
其次,一些作家认为中国自”五四“新文化革命以来出现了长时间的”传统文化断裂“时期,于是希望以文学来弥补这一”文化断裂
再次,当时中国文坛受到以拉美“魔幻现实主义”为代表的世界“寻根”潮流的巨大影响,再次,当时中国文坛受到以拉美“魔幻现实主义”为代表的世界“寻根”潮流的巨大
《受戒》汪曾祺
一、写作背景:
四十三年前的一个梦:以早年的生活和感情体验为依托,对历经沧桑后人生感悟的一种升华。
——“诗意、美、欢乐”存在与生活之中。
二、《受戒》的创作特色:
(一)视角——深刻的民间立场
(二)叙事方式——“散文化”、“情绪流”
(三)语言——纯净的整体
民间立场:民间的价值衡量标准,对民间文化的无间认同
1、率性自然的人生态度
民间、自然、充满人间的烟火气,同时又有一种超功利的潇洒美(健康、欢乐和人性)
2、给平凡的生活以诗的内蕴和美的魅力
视角是民间的,审美素养却是高于民间的。在民间生活的自然流中发现美、展现美。(自由、美好的社会理想和人生理想)
(1)环境——作为一种艺术的审美精神出现(2)情节——并非作品主线,主线是一种情绪。(3)人物——远离俗世的纯真。
(三)语言——纯净的整体美
少浮词、不渲染,质朴、洁净,返璞归真。
追求生活口语的色、香、味、活、鲜,使人读来隽永雅致,十分耐人咀嚼与玩味。
三、文学史意义:
1、消解了小说创作的固有模式,更新了小说观念
——启蒙文学的回归。
2、小说审美功能的回归
3、现代抒情小说传统的继承和发展
莫言“红高粱家庭”
一、为什么《红高粱》只写了一个简单的爱情故事和抗战故事,却释放出灿烂的艺术光辉?它有何独特之处?
1、生命力、民间立场的颂扬。
2、儿童视角、视角与人称的变换。悲剧与反讽的复合美感。
3、充满了象征和寓意。
4、语言冲击、感觉描写。
(一)生命的颂歌
在《红高粱家族》中,作者有意塑造了“我”爷爷奶奶这一辈人物,刻画了余占鳌、戴凤莲、罗汉大爷等形象。这些人物是高密东北乡日月孕育的精华:男的剽悍勇猛,女的风流俊俏;他们嗜杀成性又视死如归,杀人越货又精忠报国;他们是自然生命的化身,体现了一种强悍的生命本能。他们敢恨敢爱,敢于直面生死荣辱;爱起来在高粱地里狂热野合,受到压抑时则啸聚山林,扯旗造反。这是一群朴野人性的代表,在他们对传统伦理观念的反叛中,人类的生命原欲得到了最为酣畅淋漓的宣泄与抒发。
《红高粱》休现的是一种酣畅淋漓的酒神精神,让观众随时都感觉到一种生命力的韧度和张力。在影片中,出现的人物都算不上什么英雄,而且毫不讳饰地展示了每个人身上的阴暗面。然而,几乎每个人都光新照人,在他们身上体现出的强大魅力在于潜藏在每个人身上身由奔放的生命力,“在他们的灵魂里,集纳野性、正义、仇恨、血气和情欲。他们无论爱、无论,恨,无论活,无论死,都一片真情,不掩饰,不做作,把自己的意志和激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二)民间的战争视角
《红高粱》是站在民间立场上讲述的一个抗日故事。
这种民间立场首先体现在作品的情节框架和人物形象这两个方面。
民间立场
它以民间的角度,审视抗日战争。在小说中,重点描写的不是带有革命理想的英雄人物,而是生活在民间的普通大众:农民、工匠、土匪、地方武装。他们生活在自己的土地上,或痛快淋漓快意恩仇,或苟且猥琐蝼蚁偷生,突然来了日本鬼子,于是不由自主地卷入抗战的时代洪流中,英勇着、战斗着、献身着,呈现一种原生态的悲壮和豪迈。在人物形象塑造上,也除去了传统意识形态二元对立式的正反人物概念比如把作为“我爷爷”出场的余占鳌写成身兼土匪头子和抗日英雄的两重身份。
1、情节框架
对于抗战故事的描写在中国当代文学中并不少见,但《红高粱》与以往革命历史战争小说的不同就在于,它以虚拟家族回忆的形式把全部笔墨都用来描写由土匪司令余占鳌组织的民间武装,以及发生在高密东北乡这个乡野世界中的各种野性故事。这部小说的情节是由两条故事线索交织而成的:主干写民间武装伏击日本汽车队的起因和过程,后者由余占鳌与戴凤莲在抗战前的爱情故事串起。
我们不难看出在这条故事线索中,始终被突显出来的是一种生机勃勃的民间激情,它包容了对性爱与暴力的迷醉,以狂野不羁的野性生命力为其根本。这显然逾越了政治意识形态的限制,对民间世界给予一种直接的观照与自由的表达。
2、英雄?非英雄 在小说中“奶奶”“爷爷”完全不似以往的革命战争小说中的英雄形象,为了理想信念,为了国家民族去战斗去献身,而是在生命力的驱动下,去生活、恋爱、繁殖、杀人、越货、抗日、牺牲。他们为解放生命而活,又为生命解放而死,无“是”无“非”(在抗日这一民族大义上不含糊),敢做敢为,他们可以说是生命意识层面上的“英雄”。余占鳌:
生机勃勃的红高梁与那充满野性的无所畏惧的个性 自私的、不负责任的、姿意放纵
3、文化模式 祖宗崇拜
二、故事怎么讲?
A/叙述方法:
《红高粱》讲故事的手法巧妙、多样,可以说引人入胜。它并不是单一向度的。“我”是故事的讲述人,但是主要的视角却是“父亲”的,第一人称的讲述时时滑到第三人称(父亲)的叙述中。视角与人称的变换,使故事时近时远,摇曳生姿,在时间跨越中,使小说的结构具有极大的灵活性。不仅如此,像奶奶临终前的大段意识幻觉,在以“我”为叙述人的结构中,更是有违常规,作者却挥洒而就,一点儿也没有生硬与拼凑之嫌。
这种特殊的叙述方式,一方面使整个作品看上去是“我”在叙述自己家族的故事,给人很强的真实感和亲切感;另一方面又获得了第三人称全知叙述那种视野的开阔性。B反讽的技巧:
《红高粱》交织着悲剧与反讽的复合美感,它写的是一出悲剧,却没有如传统悲剧那般在最悲恸处引起人们的“悲悯”、“同情”、“崇高”的美感,而是采用“反讽”的技巧给有一种新鲜的感受。亵渎、幽默调侃
三、思想内涵:
莫言小说有着丰富的主题内涵。在他的作品中,既有对传统价值观的质疑与反叛,对封建伦理观念深刻的剖析,也有对由于社会环境改变而导致的人性缺失和种族退化的感叹,对城市文明的批判„„而其中最重要的则是对生命意识的弘扬。
为什么《红高粱》只写了一个简单的爱情故事和抗战故事却释放出灿烂的艺术光辉?它有何独特之处?
1、民间立场、生命力的颂扬(主旨、人物)
2、儿童视角、视角与人称的变换
3、悲剧与反讽的复合美感
4、充满了象征和寓意。
新历史主义小说
1987年前后,对“历史题材”的关注成为文坛的一个新的热点。这些作品以对传统历史的重新述说和新鲜的叙述视角与手法而区别于“传统的现实主义历史小说”。小说的作者以转型后的先锋派作家和致力于拓展题材的新写实小说家们为主,其创作的最大特征是不再把自己的小说作为演绎“官方历史”的工具,而是从各个角度对史有实录或乏人问津的往事做出种种设想,表现出解构历史的强烈愿望及以现代哲学思想认识历史的新观念。这种重新审视历史的思想方法,被称为是“新历史主义”,体现这种思想的作品被称为“新历史小说”。
非常细的点看书:
1、反思文学——寻根文学书P341至343
2、王蒙、张贤亮、刘心武书P352——360
3、高晓声、陆文夫书P360——365
4、汪曾祺P365——369
第二篇:现当代文学复习资料
中国现当代文学复习资料 作品题与人物考察。1.《红楼梦》研究的小人物:李希凡、蓝翎 2.十七年重要诗歌代表:郭沫若的《新华颂》 3.流沙河代表作:《草木篇》 4.郭小川代表作:《望星空》、《团泊洼的秋天》 5.贺敬之代表作:《桂林山水歌》、《回延安》 6.闻捷代表作:《天山牧歌》(十七年文学唯一写爱情没被批判的作品)7.“三红一创,青山保林” 三红:梁斌《红旗谱》(主人公:朱老忠)、杨益言《红岩》、吴强《红日》 一创:柳青《创业史》(主人公:梁生宝)青山:杨沫《青春之歌》(主人公:林道静、余永泽)、周立波《山乡巨变》、保林:杜鹏程《保卫延安》(主人公彭德怀)、曲波《林海雪原》(主人公:杨子龙、邵建波)8.革命短篇小说代表作:路翎《洼地上的“战役”》(主人公:战士王应洪)9.写农业合作化的代表作:李准《不能走那条路》(主人公:宋老定)10.第一部写农业合作化的小说:赵树理《三里湾》 11.写工业建设的:周而复《上海的早晨》 12.王蒙《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主人公:林震)13.爱情受到批判的作品:宗璞《红豆》
14.《创业史》主人公梁生宝是社会主义创业者和建设者,梁三老汉也是创业史中重要人物。15.赵树理受批判的小说《锻炼锻炼》(“小腿疼”、“吃不饱”是其中两个落后的农民形象)16.杨朔《荔枝蜜》(十七年散文代表作)17.十七年话剧:
郭沫若《蔡文姬》 老舍《茶馆》(主人公:王利发、秦钟义)田汉《关汉卿》 18.样板戏:
阿庆嫂出自《沙家浜》 李玉和出自《红灯记》 19.浩然的《金光大道》 20.丰子恺《缘缘堂续笔》 21.穆旦《神的变形》 22.食指的代表作:《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相信未来》 23.北岛《回答》
24.张扬《第二次握手》 25.刘心武《班主任》(主人公:宋宝琦、谢惠敏)26.卢新华《伤痕》(主人公:王晓华)27.从维熙《大墙下的红玉兰》 28.茹志鹃《剪辑错了的故事》(主人公:老寿)29.张一弓《犯人李铜钟的故事》(主人公:李铜钟)30.高晓声《李顺大造屋》 31.谌容《人到中年》(主人公:陆文婷)32.路遥《人生》(主人公:高家林)33.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 34.张洁《沉重的翅膀》 35.贾平凹《鸡窝洼人家》 36.张伟《古船》
37.路遥《平凡的世界》(主人公:孙少安、孙少平)38.高晓声《陈奂生上》“开拓者家族系列” 39.王安忆《小鲍庄》(主人公:捞渣)
阿城《棋王》(主人公:王一生)
韩少功《爸爸爸》(主人公:丙崽)40.贾平凹《废都》(主人公:庄之蝶)41.刘索拉《你别无选择》 42.先锋文学
马原代表作《冈底斯的诱惑》《虚构》格非《褐色鸟群》 余华《现实一种》、《河边的错误》、《活着》(主人公:福贵)苏童《妻妾成群》 43.莫言:《红高粱》(主人公:戴凤莲、余占鳌)44.新写实小说代表作:
方方:《风景》
刘震云:《一地鸡毛》 池莉:《烦恼人生》(主人公:印家厚)《不谈爱情》《太阳出世》》《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 45.张平:《抉择》 46.痞子蔡:《第一次的亲密接触》 47.雷抒雁:《小草在歌唱》 48.李亚伟:《中文系》 49.舒婷:《致橡树》、《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童话诗人》(写顾城的)50.梁小斌:《中国,我的钥匙丢了》 51.韩东:《有关大雁塔》、《你见过大海》 52.于坚:《尚义街六号》 53.巴金:《随想录》 54.余秋雨:《文化苦旅》 55.崔德志《报春花》(主人公:白洁)56.沙叶新:《假如我是真的》 57.魏明伦:《潘金莲》 58.高行健:《绝对信号》、《车站》 59.李准《灰色的帆蓬》 60.张贤亮《绿化树》
附:1949年7月,第一次文代会,地点:北平。
1953年9月23至10月6号,第二次文代会。1979年10月,第四次文代会。
二、名词解释 1.三突出原则(重要)
指的是“文革时期”特定的文学创作原则。根据江青的指示,在《让文艺舞台永远成为宣传毛泽东思想的阵地》中指出:“在所有的人物中要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要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要突出主要英雄人物。”这种创作原则是企图严格维护的社会政治等级在文学结构上的体现,在当时造成了极恶劣的影响。2.革命样板文学 3.现实主义冲击波
90年代中期出现的以原始的现实主义手法揭示当下现实境遇的小说,其代表作有关仁山《大雪无乡》《九月还乡》、何申的《信访办主任》、刘醒龙的《分享艰难》、李佩甫《学习微笑》等。4.晚生代作家
基于90年代社会文化背景而产生的一个创作群体,又称为“新生代作家”、“60年代出生的作家”,其代表作家为毕飞宇、韩东、朱文、东西、李冯、何顿等,他们偏重于对生活本真状态的表象化和欲望化叙述,改变了以往小说写作的宏大深度主题。
5.开拓者家族系列
“开拓者家族”系列:蒋子龙笔下的一群四化建设者形象,以乔光朴、车篷宽、刘思佳等为代表。他们为改革文学注入一种阳刚之气,一种开拓进取的浩然之所,是当代文学中一群光彩照人的新人形象。
三、简答论述
1.三次主要的文艺论争。
(1)关于电影《武训传》的讨论。
(2)对《红楼梦》研究中主观唯心论的批判。(3)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
2.十七年小说与西方战争题材小说比较。
西方: 反思心理、战争的残暴、非人道、荒诞
我国:英雄主义、乐观主义 原因:1、胜利的自豪感
2、补足文学史 空白的愿望 •
3、以历史斗争激发建设热情 3.如何评价浩然?(重要)
浩然的小说观:“文学为了宣传”:“文学创作既然具有宣传这个功能,这就给作家提出一个严肃的问题:宣传什么才能符合人民大众的利益,才能起到推动时代前进的作用呢?回答是:宣传先进的革命思想,宣传先进的革命事物战胜落后和反动的事物。”“反映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全过程的„农村史诗‟式的小说”
农民见证“用笔反映真实历史的人不应受到责怪;真实地反映生活的艺术作品就应该有活下去的权利。” 4.寻根文学的文化视点?(重要)
(1)对传统文化个性魅力的发掘与凸现。王安忆《小鲍庄》阿城“三王”系列(《棋王》)(2)对传统文化惰性和古老文化心态的批判。韩少功《爸爸爸》
(3)对某种已消逝或正消逝的传统文化遗风的追忆与留恋。葛川江系列、商洛系列(4)对生命意义的高扬。郑万隆异乡异闻系列、李锐厚土系列 5.新写实小说的四个特点?
(1)情感态度的“零度介入”,客观冷静的呈现人生本相。(2)还原生活本真,展示生活的“原生态”。
(3)消解人物性格。人生活在机械的生活流程中,随波逐流是其生活状态,人物内心的精神力量消解殆尽。
(4)心理化的“真实” 6.朦胧诗的美学特征。
(1)诗人抒情主体的回归和抒情主体的个性强化。
从“我们”到“我”,从“战士”到“个人”,回到诗人自身的情感,表现生活在诗人内心情感引起的震动,突显诗人的个性。“不屑于表现自我感情世界之外的丰功伟绩”(孙绍振)。
都带着怀疑的精神与探索精神,诗中都流露出时代带给诗人们的哀怨、痛苦和迷惘。(2)体现了人文主义的精神,表现对人的价值和尊严的关注,对人的心灵和生命的尊重。
重新呼唤“人”、立人,启蒙的回归。
(3)显示诗歌“向内转”的重大变化,抒情直指人的内心世界,表现内心感受和体验。(4)运用象征的手法打破了真实描写现实生活的模式和直抒胸臆的抒情模式,使诗中的一系列形象获得多种解释的可能性。7.莫言有关的简答或论述题。(不全面)莫言的民间叙事
• 战争文学的新突破——土匪抗日 • 余占鳌形象分析:冲突中的个性人物 • 土匪
• 日本侵略者 • 国民党冷支队 • 共产党胶高大队 • 老百姓
《红高粱家族》种的退化对位
• 爷爷:余占鳌、罗汉大爷 • 父亲:被狗咬掉一个睾丸 • “我”:叙述者 • 《白狗秋千架》
• “离乡——还乡”母题,一厢情愿的怀乡情绪。中国现代乡土文学必须面临的悖论:记忆、想象的乡土与现实、真实乡土的分离。时间的倒错和空间的位移是乡土文学之故乡神话得以成立的前提,只有制造时间和空间的间距,并借助记忆的加工和情感的美化,才能成就美丽、浪漫的故乡传奇。换言之,只有离开故乡并使故乡沉入回忆中,故乡才有可想的。
《丰乳肥臀》
• 礼赞母亲的情怀
• 反战情绪
• 《檀香刑》 • 杂语式叙述形式 • 刑罚教育
恐惧是专制得以实施的基础(哈维尔)
• 刽子手哲学 :优秀的刽子手眼中所见“屠刀与人,已经融为一体”诗意(以国家名义杀人)
• 看客心态:延缓死亡的快乐
• 《四十一炮》
第三篇:现当代文学 复习资料
现当代文学 复习资料
一、填空
二、选择
三、名词解释
四、简答
五、论述
*当代文学的起点:1949年7月第一次文代会,*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文坛三公案:
(1)对电影《武训传》的批评(1950-1951)。以政治权威定夺艺术是非;运动式的批评取代常规艺术共鸣。(2)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的批评(1954-1955)(3)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评(1955)
*“三红一创”:吴强《红日》,杨益言《红岩》,梁斌《红旗谱》,柳青《创业史》
*“青山保林”:杨沫《青春之歌》,周立波《山乡巨变》,杜鹏程《保卫延安》,曲波《林海雪原》。
1、双百方针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文学,学术
2、在“双百”影响下出现的两股文学思潮
(1)干预生活
小说代表:王蒙《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主人公林震,特别角色刘世吾“就那么回事儿”
(2)人道主义
双百方针开始不久,反右运动中,王蒙被打为右派,于是丧失了创作的权力,直到文革结束王蒙以复出作家的身份再次登上文坛。意识流手法的运用,幽默„„
3、复出作家
艾青、汪曾祺、王蒙、牛汉、高晓生等
4、十七年文学,当代文坛上作家的组成(当代文坛上的创作情况)
(1)现代成名,当代放弃小说写作的作家:茅盾、沈从文、钱钟书、张恨水等
(2)离开大陆的小说家:张爱玲、徐訏
(3)继续小说创作的小说家:巴金、张天翼、沙汀、艾芜
(4)受批评的小说家:丁玲、萧军、路翎
(5)有解放区背景继续产生影响的小说家:赵树理、孙犁、周立波等
5、十七年文学,小说的主要题材(了解)
历史题材,农村、城市、革命军事、知识分子题材等
6、(农村题材小说,最具典型)柳青《创业史》中梁生宝和梁三老汉的人物形象
梁生宝:农村社会主义新人
梁三老汉(最成功的形象):新旧交替的转变中的农民典型,继承了中国传统小生产者狭隘的观念,但又是性格勤劳、朴实、善良的劳动者。
7、《创业史》
1959年,柳青发表的第三部长篇小说,描写了以梁生宝互助组的发展为线索,表现了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进程中的历史风貌和农民思想情感的转变。揭示了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现实可能性和历史必然性。
8、山药蛋派
又称山西作家群,代表作家有赵树理、马烽、西戎等,他们因创作上的共性,取材于山西农村生活;作品多是问题小说;擅写中间人物;作品内容通俗化、大众化而被称为山药蛋派。
9、对赵树理的评价三个时期
(1)四十年代后期,评论家周扬提出“赵树理方向”;(2)新中国成立前后到文革之前,毁誉参半;(3)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初,评价微妙,对《锻炼锻炼》的讨论,以及六十年代对赵树理评价的提高等
10、赵树理小说特点<艺术特色或创作特点> 一,塑造了历史变革中的农民形象,如农村新人形象:小二黑、小芹;背负沉重历史传统的老一代农民:三仙姑、二诸葛;被封建思想毒害的农民干部和积极分子:《邪不压正》里的小昌。二,评书体的现代小说形式,浓郁的故事性与其情节的连贯性,通过人物自己的言行来展现其性格。
11、荷花淀派
又称“河北作家群”,是20世纪50年代,以孙犁、刘绍棠、韩映山等为代表的作家,他们的创作风格基本一致,以写白洋淀、冀中平原、冀西山区以及运河两岸的农村生活见长,采用现实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挖掘农村生活的自然美和人情美。以孙犁的成名作《荷花淀》命名。
12、周立波《山乡巨变》
一,把政治运动放在民间生活舞台上,体现了人情的自然、醇美与和谐;二,回避了人物矛盾冲突的尖锐表达,散淡的写出了几个活灵活现的农民性格。
13、十七年文学面临的文学传统(或诗歌传统)有哪些?
(1)现代诗歌传统,强调自我意识、情感表达的创作模式;强调诗和社会生活的关系;强调诗歌哲思,追求知性、感性和诗性的融合。(2)诗歌道路的选择,“新诗现代化”是诗人的普遍意识,解放区诗歌的影响日益扩大
14、十七年诗歌创作的两种基本体式
政治抒情诗和叙事诗。政治抒情诗,“诗人”会以“阶级”(或“人民”)的代言者的身份出现,来表达强烈的政治观念和社会理想,情感上充满自豪和喜悦,形式多为长诗,用排比、阶梯式等修辞手法,代表诗人郭小川、贺敬之等。叙事诗,分两类,一是晋察冀诗人,重视从诗人情感、心理的角度来表现时代的革命。二是生活于陕北、太行山一代的作家,更多地从民间吸取经验,表现战争、农民和地主的关系。
15、革命样板戏
正式命名是发表于1966年12月26日《人民日报》的一篇题为《贯彻毛主席文艺路线的光辉样板》的文章。它首次将京剧现代戏《沙家浜》、《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海港》、《奇袭白虎山》,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和交响乐《沙家浜》并称为“江青同志”亲自培养的八个“革命现代样板作品”。
16、地下文学创作
老作家: 廖沫沙《嘲吴晗和自嘲》;丰子恺《缘缘堂续笔》;牛汉《半棵树》;曾卓《悬崖边的树》 年轻一代作家:黄翔《独唱》、《野兽》;食指《相信未来》;多多《青春》;北岛(赵振开)《波动》
17、伤痕文学
文革结束后出现的文学现象(1976-1978),以揭露和控诉文革时期留给人们的精神和肉体上的伤害为特征,具有强烈的政治化色彩和情绪化倾向。是一种情感宣泄。以刘心武的《班主任》为开端,得名于(形成潮流是)卢新华的小说《伤痕》。伤痕文学是新时期第一个文**流,对之后文学产生带来一定影响。
代表作有古华《芙蓉镇》、张贤亮《邢老汉和狗》等。
18、反思文学
是伴随着1987年5月开始的 “真理标准大讨论”而形成的一种文学类型,题材突破“文革”界限,涉及“反右”和“大跃进”。代表作品有茹志鹃《剪辑错了的故事》、王蒙《蝴蝶》等。
19、改革文学(与反思几乎同一时期)
兴起于1983-1984期间,反映八十年代初,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改革的进程以及由此而引起的社会变化、人的心理和命运变化的文学作品。代表作品有,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高晓声“陈焕生系列”、张洁的《沉重的翅膀》等。
20、寻根文学
兴起于1984年,在作品中寻找民族文化之根,对传统文化中积极因素地寻找和落后因素地批评。它还原生活原生态,忠实于小说家价值判断。代表作有前寻根的汪曾祺《受戒》、《大淖记事》;王蒙《在伊犁》以及后寻根的韩少功的《爸爸爸》、阿城《棋王》等。
21、先锋文学(狭义)
专指在八十年代中期出现的以形式主义为旗帜、以叙事革命为轴心、彻底颠覆既有文学传统的文学。主要作家有最初的马原、莫言、苏童、洪峰等,和稍后出现的格非、余华、孙甘露、叶兆言等。
22、文学寻根的内涵
一是在美学意义上对民族文化资料的重新认识与阐释,发崛其积极向上的文化内核,如阿城的《棋王》;二是以现代人感受世界的方式去领略古代文化遗风,寻找激发生命能量的源泉,如张承志的《北方的河》;三是对当代社会生活中所存在的丑陋的文化因素的继续批判。这虽然还是启蒙主义的话题,但也渗透了现代意识的某些特征,如韩少功的《爸爸爸》。
23、寻根文学的内容
(1)文化守成,偏执,制约规范,老庄禅宗
如李杭育《最后一个渔佬儿》;(2)文化反思 讨论个体、人类的生命 如阿城《棋王》与韩少功《爸爸爸》的比较,《红高粱》和《五魁》的比较(生命欲望的变态与张扬)
24、寻根文学的艺术特征
(1)具有浓郁的地域特征,重视民情风俗的描绘;(2)大量运用象征、寓言,强调生活情调和细节的描绘;(3)大胆运用了一些现代派小说的技法。
25、先锋文学共通点
P295 重视叙述,把叙事本身当做审美对象,“虚构”和“真实”在作品中混淆、拼接。“先锋小说”的叙述,大多是平面化地触及感官印象,而强制性的拆除事件、细节与现实世界的意义关联。它们拓展了小说的表现力,强化了作家对个性化的感觉和体验的发掘,也抑制、平衡了八十年代小说中“自我”膨胀的倾向。同时,“先锋小说”在形式中总是包含了内在意识形态含义。“先锋小说”总体上以形式和叙事方式为主要目标的探索倾向。(八九十年代之交,先锋小说作家写作很快分化,先锋色彩减弱,后继作品也不再是潮流„)
26、苏童《妻妾成群》
主人公,颂莲(四姨太)。男主人,陈佐千。毓如,卓云、梅姗、颂莲、文竹。妻妾争宠,男权掌控,一夫多妻制。
27、王安忆《长恨歌》P311 九十年代发表的长篇小说,描述了生活在上海弄堂里的女孩王琦瑶四十年的命运沉浮。作者采取近似于通俗言情小说的讲述方式,但悲剧性结局和笼罩的命运悲剧氛围,也是执意与言情叙事保持距离的显示。
28、归来者的歌(诗)
1980年艾青将其恢复创作后的第一本诗集命名为《归来的歌》,同时流沙河、梁南也写了题为《归来》和《归来的时刻》的作品,由此,“归来”不仅成为老诗人归来的现象,而且成为了普遍性的诗歌主题,这批复出作家也被称为“归来诗人”。代表有艾青、牛汉、公刘等。
29、朦胧诗含义
“朦胧诗”又称新诗潮诗歌,是新诗潮诗歌运动的产物。1978年《今天》杂志创刊,从自我心灵出发,以象征、隐喻、通感等现代诗文的艺术技巧,创作了一批具有新的美学特征的诗歌。章明在《诗刊》发表文章《令人气闷的“朦胧”》以“叫人看不懂”为由来排斥这一艺术变革中的新诗潮,“朦胧诗”因此得名。该诗注重个人情感及内心冲突的抒写,更多地带着诗人主体的感觉、印象,呈现出内向的特点。舒婷、顾城等是朦胧诗创作的主要人物。30、朦胧诗美学原则
(1)形式上与传统脱节,显示出与西方现代主义的某种相似;(2)以北岛为代表的东方现代主义充满了矛盾和悖论;(3)是个人经验与集体经验的融合。
31、朦胧诗本质特征
是对崇高文化价值的再造。(1)对人的价值的重新审视(2)对历史本质的新探索
32、知青文学(或知青小说)
P269 八十年代文学的重要支柱,知青文学的作者曾是“文革”中“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座屏中的内容主要有关于知青在文革中的遭遇,同时也包括他们后来的生活道路,如返城后的情况。代表人物有韩少功、张抗抗、王安忆、史铁生、陆星儿、老鬼等。
33、知青文学与复出作家的异同
相同点:都带有明显的自传色彩;具有相似的意识,即书写与国家 社会政治相关联的个人经历,有超出表现个人命运的重要价值。
不同点:复出作家在“文革”后“冤情”得以洗清,他们受难的因由及经历,在“新时期”转化为荣耀。而知青作家在文革中的生活意义,却是可疑和含混不明的。另外,知青作家没有深刻的“少共精神”,“知青小说”在小说形态和内在情绪上,并不热衷以个体的活动来联结重大历史事件,也较少那种自以为已洞察历史和人生真谛的圆满和自得,更多的是惶惑、不安与焦虑。
34、女性散文P322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现的善于从日常生活的细微中发现诗意,并在对自我心理、情绪的敏感捕捉中,营造一种细腻的感性情调的女作家散文。代表人物有王瑛琦、唐敏、苏叶等。
35、学者散文(或文化散文)P323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现的,一些从事人文学科或社会学科研究的学者,在专业研究之外,创作了融会学者感性体验和理性思考的散文形态,称之为学者散文或文化散文。代表人物有金克木、余秋雨等。
36、以《文化苦旅》作为代表对于余秋雨创作的评价
以游记的方式进行文化思考,将文史知识、历史踪迹追寻与现实问题思考,将人、历史、自然交融的构思、格局在作品中完美展现。《文化苦旅》是余秋雨在对某一名胜古迹的观感的同时,叙述相关的历史掌故,并引发对历史文化的思索以及在历史回溯中,让山水和文化总机负载沉重的现代问题,包括时代沉浮,知识分子的命运等。语言追求文雅,直抒胸臆,讲究思绪情感对史实、文化知识的引领、贯穿。《文化苦旅》是余秋雨创作的巅峰,他后期的作品均不如《文化苦旅》,究其原因,一是感情过于夸张、造作,二是文章体式的“模式化”。
食指《相信未来》
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
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
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
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
当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
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
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霜的枯藤
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
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
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 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 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我之所以坚定地相信未来 是我相信未来人们的眼睛 她有拨开历史风尘的睫毛 她有看透岁月篇章的瞳孔
不管人们对于我们腐烂的皮肉 那些迷途的惆怅、失败的苦痛 是寄予感动的热泪、深切的同情 还是给以轻蔑的微笑、辛辣的嘲讽
我坚信人们对于我们的脊骨
那无数次的探索、迷途、失败和成功 一定会给予热情、客观、公正的评定 是的,我焦急地等待着他们的评定
朋友,坚定地相信未来吧 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 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 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也可能和他所处的黑暗环境有很大的关系,但是在他的内心当中始终是相信未来的,《相信未来》中 那一行行从灵魂深处迸发出的琼浆,,如寒夜中的一柄柄烛火,将千千万万灰暗的心灵照亮。诗人多多在《被埋葬中的中国诗人》一文中说:“就郭路生早期抒情诗的纯净程度上来看,至今尚无他人能与之相比。”诗人林莽说:“在我们空旷的精神世界中,是食指的诗歌为我们洒下了一线温暖的阳光。”
使诗开始了回归,他摒弃了把诗作为阶级斗争工具的做法,把以阶级的共性为主体的诗歌开始转变为以诗人个性为主体的诗歌,在诗中出现了个体生命的呼唤,对人的尊严的呼唤。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海子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的幸福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海子的诗歌世界是非常复杂的,他的诗歌观念是对古代史诗、近代抒情诗、浪漫主义诗歌和现代主义诗歌理念的综合。从思想上,他接近于一个存在主义者;从情感上,他接近于一个浪漫主义者;从精神上,他接近于一个“狂人”式的先知;从认知方式上,他又是一个充满神性体验色彩的理想主义者。在诗学观念上,他深受尼采、海德格尔等人的影响,相信“酒神体验”的力量,相信“大地”原始伟大的本质力量;在艺术观念上,他又特别认同凡·高、荷尔德林那种疯狂的气质。
不虚伪 不造作。他的诗直来直往,虽然后期作品灌输了很多死亡颓废的气息。诗的意象不多,但是都很精确。对大自然的描写很生动,最大特点就是善于去描绘一些东西,很真实。语言质朴,绝对没有一些什么无病呻吟或者“过度”抒情的现象,更纯粹,更抒情,更自我
第四篇:现当代文学复习资料
1、政治抒情诗:作为独立形态的诗歌体式,政治抒情诗在50年代初中期已出现,这—概念则大约在五、六十年代之交出现。1963年开始,政治抒情诗成为主导潮流,诗人直接对政治现实进行歌唱。政治抒情诗虽然有一些优秀作品,如郭小川的《甘蔗林——青纱帐》、《厦门风姿》。但大多数作品是激昂的情绪、大批判式的诵吟、口号式的语词。政治抒情诗的代表诗人是郭小川和贺敬之。
2、“第四种剧本”:
1956年出现的,是相对于三种主流剧本(表现先进和保守斗争的工厂剧本;入社和不入社斗争的农村剧本;我军和敌军斗争的部队剧本)而言的。这些剧本一方面突破 “人性”、“人道主义”的禁区,大胆描写人的爱情、道德和复杂内心世界;另一方面突破只准歌颂不准暴露的禁区,大胆干预生活,揭露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矛盾和冲突,被称为“第四种剧本”。
3、“干预生活”小说:是50年代中期一度松动的政治气候和文化气候的产物。尤其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贯彻,则直接催生了“干预生活”的创作潮流。“干预生活”作为一个文学主张和理论口号,最初出现在中国作家关于几部苏联文学作品(肖洛霍夫《被开垦的处女地》、尼古拉耶娃《拖拉机站站长和总农艺师》、奥维奇金的《区里的日常生活》)的讨论中。
4、样板戏:革命样板戏是建国后一体化文学体制下戏曲革命化的极端产物。代表剧目有《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红灯记》、《奇袭白虎团》、《海港》等。革命样板戏的创作理论集中体现了一元化的毛泽东革命文艺路线、革命的现实主义与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以及三突出等基本原则。
革命样板戏虽然在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上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但也直接导致了文革文艺千部一曲、千人一面的机械复制现象,从而基本上阉割了艺术创造的生命力,直接阻碍和破坏了新中国文学和文艺的发展。
5、“三突出”:是“文革”中被推崇为“无产阶级创作必须遵行”的创作原则。这一原则的规范性说法经姚文元修改定为:“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 “三突出”创作原则是新中国文艺极左倾向走向极致的产物。
6、“新民歌运动”:是由毛泽东提倡,各级党委组织、发动的一场群众性诗歌创作运动。提倡“人人写诗歌,村村出诗人”,违背了诗歌创作的规律,作品数量多但成就低
7、新辞赋体:郭小川所创造的一种新的诗歌样式,诗的句子较长,组织得相当严密而又整齐,行与行、段与段之间也大体对称。抒情方式上常采用铺张渲染、反复咏叹的方法,来达到撼人的艺术效果。人们把郭小川的这种诗体成为“新辞赋体”,认为它是诗人在继承我国古代楚辞、汉赋基础上的一大创造;这种诗体比较适宜于表现郭小川个性及其诗作绚烂奔放、恣肆汪洋的情思。
8、天安门诗歌运动:1976年4月5日清明节前后,在首都天安门广场爆发的一场气壮山河的群众性诗歌运动,诗歌作者大都是不知名群众,内容大都是表达对周总理的怀念与热爱,对四人帮的愤怒和憎恶。天安门诗歌运动首先是政治运动,然后才是文学运动。
一、童怀周等编的《天安门诗抄》:
1、当代小说的潜在写作,张扬:《第二次握手》
2、61年被称为“散文年”。
3、杨朔(1913-1968),原名杨毓瑨,山东蓬莱县人,致力于艺术散文的写作,结集有《亚洲日出》、《海市》、《东风第一枝》、《生命泉》
二、杨朔散文的特征:1选材上,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作品的基调是歌颂新时代、新生活和普通的劳动者。散文题材广泛,内容丰富。2立意上,注重诗境的创造。继承了中国传统散文的长处,在托物寄情、物我交融之中达到诗的境界,营造意境时,常在谋取“情”的新意上做文章。3结构精巧。常常大处着眼,小处落笔,采取寓大于小、寓远于近的艺术表现方法。曲径通幽,“卒章显志”的园林式结构。4语言精美,音韵和谐,具有清新俊朗、婉转蕴藉的风格。模式(局限):
1、颂歌体的艺术格调和生造的意境。
2、刀刻斧凿的痕迹明显,给人雕饰甚至别扭的感觉。
3、物——人——理的三段式结构,总是开头设悬念,再卒章显志。产生模式的主要原因
1、时代的产物
2、作家自身的局限。杨朔散文“诗化”的反思:1这一时期的“诗化” 是一种浅层次的诗化。2散文的诗意与现实严重对立,导致散文自身价值的失落。3杨朔在中国散文领域“文坛盟主”的地位使诗化散文成了排他性的文学观念,导致散文创作呈现千人一面的局面。
三、秦牧(1919——1992):原名林觉夫,广东澄海人。以散文著称于文坛。《古战场春晓》《土地》《潮汐和船》《花城》《社稷坛抒情》等散文是他的代表作。“北杨南秦” 秦牧散文特点:1散文言近旨远,哲理性强。赞颂新中国、新生活,鞭笞丑恶现象是贯穿他散文作品的一条主线,在阐述观点,讲明道理时,绝不枯燥。2散文题材广泛、融知识性、思想性、抒情性于一体。谈古论今、旁证博引,显示出深厚的生活和知识根底。如《土地》。十七年间,秦牧提出了散文题材与表现形式多样化,散文知识化、艺术化等主张。3散文真正具有“形散而神不散”,表达方式没有固定格式,潇洒自然,语言流畅讲究,文笔游走灵活,联想奇妙,思路开阔,感情自然流露。4语言流丽酣畅、凝练生动,具有“林中漫步”和“灯下谈心”的行文风格。
四、刘白羽(1916-2005): 现代著名作家,北京人。在散文、报告文学和小说创作方面都有所成就。长篇小说《第二个太阳》荣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出版的散文集有《红玛瑙集》《秋窗偶记》《冬日草》《平明小札》《刘白羽散文选》。与杨朔、秦牧共称“当代散文三大家”。散文的特点: 1.散文的基调是歌颂光明、歌颂英雄的人民,具有深刻的哲理性。2.善于使用对照手法制造波澜,结构错落有致。3.融情于景,借以抒写壮怀激烈的诗情,是刘白羽散文的基本特色。4.雄浑豪放,是刘白羽散文的基本风格。散文的局限:
1、豪言壮语、政治议论太多,削弱了散文的思想与艺术的魅力。
2、疏于修辞,语言比较冗繁,个别性文字表述不够清晰,不够洗练与清通。
五、散文三大家风格比较:
1、从作家的气质和创作态度来看:杨朔——诗人气质——散文——诗;刘白羽——战士——散文——武器;秦牧——学者——散文——无所不谈
2、从艺术手法来看(1)选材:杨朔——托物言志,以小见大。刘白羽——选取壮美的景物和富有象征意义的事物.秦牧——丰富多彩,涉笔成趣。(2)构思:杨朔——从平凡的事物中提炼诗意.刘白羽——从纵的方面进行联想.秦牧——触类旁通,左右逢源。(3)语言:杨朔——清新委婉 ,刘白羽——刚健绚丽,气势雄浑。秦牧——自然亲切,讲究文采。(4)抒情:杨朔——一座园林,刘白羽——一团烈火,秦牧——一座花城
六、沈从文:《五月卅下十点北平宿舍》 七、十七年散文发展概况:
(一)1949-1956年为第一阶段:通讯、报告得到了空前发展。其内容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 一是反映抗美援朝战争。巴金《生活在英雄们中间》、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刘白羽《朝鲜在战火中前进》;二是迅速及时地反映社会主义建设。柳青《王家斌》、华山《童话的时代》、臧克家《毛主席向着黄河笑》,杨朔《石油城》。缺陷:题材不够广泛,体裁过于单一,存在较多的概念化倾向。以歌颂为主,较少干预生活、沉潜生命人生的作品。
(二)1957-1966年,是十七年散文创作的第二阶段:当代散文的活跃时期。61年被称为“散文年”。(1)抒情散文异常活跃 :杨朔《海市》秦牧《花城》刘白羽《红玛瑙集》冰心《樱花赞》峻青《秋色赋》等。(2)报告文学的新发展:由偏重记事发展为以写人为主,具有时代感和新闻性。穆青《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等。(3)尖锐泼辣的杂文:邓拓、吴晗、廖沫沙《三家村札记》有感而发,大胆泼辣。
抒情散文的两次高潮:
1、1956年及次年的前一段时间:题材较为开阔;思想文笔相当洒脱;探索个性化的表达方式和语言风格。
2、1961延续到1962上半年: 散文文体意识有所增强;艺术水准有明显提高;开始了散文理论建设。
十七年散文的审美特征:
1、选材上以“时代精神”为准则
2、艺术构思上的“诗化现象”
3、审美层次上的日趋简单化 十七年时期的散文主要为豪言壮语式的歌颂,缺少真情的抒写,整体艺术成就不高。
八、诗歌:何其芳《我们最伟大的节日》标志着一个颂歌时代的开始
郭小川《致青年公民》、贺敬之《放声歌唱》、胡风《时间开始了》、郭沫若《新华颂》、臧克家《有的人》具有代表性
颂歌具体说来,有以下几个特点: 1 题材的广泛性与约定性的结合 2 热烈明朗的调子与绚丽多彩的着色相统一3 直抒胸怀与触物生情式的艺术方法之定型。由于歌颂光明和描绘生活的需要,基本上采用了直抒胸怀与直摹生活的抒情状物手法。
十七年诗歌的总体特色:十七年的诗歌可以用“战歌”和“颂歌”来概括,诗歌通常被喻为号角、锣鼓、旗帜等。政治抒情诗十分繁荣,诗歌风格豪放、明朗、欢快、激越。1.流派的贫乏和风格的单一。缺乏丰富多彩的诗歌流派,个性化严重衰退。2.诗歌体式的畸形化。极端推崇民歌体,把民歌体作为新诗发展的方向。3.诗美内涵的贫乏单一。竭力推崇所谓崇高美和诗歌的社会功能。
十、郭小川(1919—1976)少数作品收在解放后出版的《平原老人》《投入火热的战斗》等诗集。他成为著名诗人是自他1955年创作政治抒情诗《致青年公民》开始的。
早期创作(1940—1954)主要的诗作有:《滹沱河上的儿童团员》、《我们歌唱黄河》、《草鞋》、《老雇工》、《毛泽东之歌》等作品。
成熟时期:政治抒情诗方面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有:《投入火热的斗争》、《致青年公民》《望星空》等(《望星空》是1959年为人民大会堂落成而写的颂歌
郭小川最具价值的诗歌是叙事诗,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有:《一个和八个》、《深深的山谷》、《白雪的赞歌》、《将军三部曲》、《严厉的爱》。《一个和八个》:无论是题材和主题思想的探索上,无论是对诗人还是当时整个诗坛,都是一个重大突破。贺敬之与郭小川政治抒情诗的异同:
同:他们都热衷于处理“重大题材”,表现一种宏伟的抒情姿态,和在政治抒情诗上表现方式的某些相似。异:贺敬之专取重大题材,与政治中心贴得很近,郭小川的题材呈多元趋向,政治大事一般置于背景景位置,有含蓄的艺术处理。贺敬之惯抒群体豪情,难以发现不协调的因素,郭小川则试图建立个人视角,尝试在人的复杂心态上建立自己的抒情基点。风格上,贺敬之追求恢弘奔放,郭小川则致力于雄浑、绮丽的统一。
十一、《茶馆》的主题:《茶馆》以一个茶馆的五十年兴衰为线索,揭露了三个时代(戊戌政变后的清末、军阀混战和抗日战争后的国统时期)的腐朽与黑暗,描绘了三个时代在茶馆中活动的各种人物的面貌和命运,从而表明“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
人物多,年代长,不易找到个中心故事。我采用了四个办法:1主要人物自壮到老,贯穿全剧。2次要的人物父子相承,父子都由同一演员扮演。3每个角色都说他自己的事。4无关人物一律招之即来、挥之即去。
《茶馆》艺术特色:
一、艺术构思方面
1、《茶馆》使用了“反描法”正面描写三个时代的反动与黑暗,让读者去意会这样的时代是不该存在下去了;或者说“埋葬三个时代”的主题,不正面说,而只在反面大做文章。
2、《茶馆》使用了“侧面透露法”以小见大、以个别表现一般;或者说,他选择了北京一个普普通通的大茶馆,写茶馆里各色人物生活的变迁,侧面透露了“一些政治消息”,透露了时代的罪恶与更迭。
二、结构方面
1、《茶馆》使用了“人像展览式”这是老舍对中外戏剧传统的又一个突破。(众多的人物)第一、传统戏剧一般都采用“一人一事”的方法,老舍抛弃了这种纵向结构的老框框,而采用了“横断面”的方法。第二、这种结构不是用一人一事贯穿全剧,而是用众多的人物与事件反映复杂的社会与人生。
2、“坐标式”结构《茶馆》采用了“坐标式” 的结构。纵线为清末到解放前夕,横线为三个时代(三个横断面),在“史”与“面”的交叉点上体现作者的创作意图。这种艺术结构的特点和好处在于,能够使“史”与“象”结合,“虚”与“实”结合,广度与深度相结合。
三、人物刻画方面《茶馆》刻画的人物众多,而且个性鲜明。出场人物多达70余人,有名有姓的就有50多人。这在话剧史上都罕见。尤其让人刮目相看的是,老舍刻画人物的艺术功力。老舍采用的方法主要是:
1、“单纯个性化语言” 抓住人物身份性格特点,简笔勾勒,“三言五语就勾出一个人物形象的轮廓来”,即让他们“开口就响”。
2、在人物冲突碰撞中刻画人物 第一幕秦仲义与庞太监言语顶撞,让观众看出他们不同的社会地位与性格特点。
3、精心选择最能体现人物思想性格特点的事情来刻画人物,而不作整体介绍。如 秦仲义 王利发
四、语言特色方面
1、浓郁的民族色彩老舍非常熟悉北方劳动人民的口头语言,他的作品中的语言是以北京话为基础加工锤炼而成的,没有矫揉造作的知识分子腔,俗白、凝练、生动、纯净,的确是“宛转如珠,流畅似水”,活泼有趣。雅俗共赏。其所使用的语词、句式、语气以至说话的神态气韵,都渗透着北京文化。
2、极具个性化的语言 老舍善于根据人物的身份和性格,选取符合他们心理的个性化语言。王利发的语言谦恭、周到,与各种人物应酬反应机敏,对答如流。很能显示他茶馆掌柜的身份。常四爷的语言则豪爽耿直,带有闯荡多年的侠气和饱经沧桑的沉重感。宋恩子、吴祥子的语言则狡猾奸诈、傲慢无理,具有老牌特务的特点。出场的人物不论台词多少,都写得活灵活现。
3、悲、喜剧揉合的幽默风格 老舍把对黑暗社会的讽刺、批判与强烈的爱国热情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联系起来,在微笑中蕴藏着严肃和悲哀,把悲剧和喜剧有机地揉合融会起来,以喜剧的形式表现了最为悲切的内容,形成了悲喜结合的幽默风格。人们在大笑一场之后,品尝到黑暗年代人世间的苦涩辛酸,在含泪的笑声中送别那可诅咒的旧社会。
4、善用人物语言展现命运和时代的变化 王利发的台词不但符合其茶馆老板的身份,而且表现了他性格的发展变化。剧的第一幕,王利发正当青年时期,雄心勃勃,精明干练,一心要使祖传的大茶馆发达兴旺起来。他真真假假,虚虚实实,上下应酬,左右逢源。这时他语言的特点是由精明带来的风趣圆滑。第二幕是王利发的中年时期,由于军阀混战,民不聊生,裕泰茶馆风雨飘摇,王利发苦心改良,惨淡经营,此时他语言的特点是由苦闷彷徨带来的满腹牢骚。第三幕是王利发的老年时期,大茶馆已经完全衰落并面临被霸占的危险,王利发彻底泄了气。此时他语言的特点是由绝望而带来愤世嫉俗的嘲讽和反抗。忠实地描绘出了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叶,半个世纪间每况愈下的人物命运和时代状况。
五、艺术效果方面《茶馆》是用喜剧形式表现悲剧内容,即一出悲剧,舞台演出却有很强的喜剧效果。老舍使用的手段主要是让人物自嘲,或者运用相声“抖包袱”的技巧。
茶 馆:是一曲含泪带笑的旧时代的哀歌,是一个亦庄亦谐的社会的葬礼
王利发的形象特点:王利发是裕泰茶馆的掌柜,也是贯穿全剧的人物。他从父亲手里继承了裕泰茶馆,也继承了他的处世哲学,即多说好话,多作揖。他胆小、自私,又精明、干练、善于应酬,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态度。在黑暗的旧中国,尽管王利发善于应酬,善于经营,不断改良,却无法抵御各种反动势力的欺压。他对此也抱有强烈的不满,但表达得十分含蓄。就是这样一个精于处世的小商人,最终仍然没能逃脱破产的命运。王利发的悲剧,是旧中国广大市民生活命运的真实写照。
常四爷:是旗人,在满清时吃皇粮。但是他对腐败的清王朝不满,对洋人更加痛恨。因一句“大清国要完”被抓起来,出狱后参加义和团,以后又凭力气靠卖菜为生。他正直,善良,敢作敢为,富于正义感。他不讳言他的不满,对抓过他的特务仍然很强硬,对正在发愁的王利发则雪中送炭。就是这样一个人,最后也穷困潦倒,绝望地喊出:“我爱咱们的中国呀,可是谁爱我呢?”这个形象代表了不甘受奴役的中国人,反映出旧中国人民的反抗情绪。秦二爷形象分析:年少气盛时以天下为己任,不惜变卖家产亦要办厂救国,且与封建顽固势力针锋相对。搞了四十多年的实业救国,最终却被国家划为逆产,何等荒谬!秦二爷实业破产的结局也明确地显示出在半封建本殖民地的旧中国,民族资本家没有出路。救亡图存不能仅靠社会精英的力量。
《茶馆》的结构特点:
(一)《茶馆》的戏剧结构是独特的,称为“图卷戏”。以三幕戏写三个时代。
(二)作品没有一个完整的情节线索,没有贯穿始终的矛盾冲突,而是以众多人物的活动带动情节的发展。
(三)剧中人物的活动,都是截取他们在茶馆中的一个横断面。这无数个画面组织起来,便构成了一幅卷轴画,随着剧情逐步展开。
十二、第一次文代会是中国当代文学的起点。
十三、文学批判运动:1951年开展的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对萧也牧小说创作倾向的批判;1954年开展的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的批判是波及面更广的批判运;胡风文艺思想批判
几场文学论争:
1、关于现实主义的论争:较为集中和激烈的冲突有三次:建国初期胡风有关“写真实”的主张;1957年前后秦兆阳关于“现实主义——广阔的道路”的见解;60年代初期邵荃麟提出的“现实主义深化”论。
2、关于人性、人道主义的论争:巴人《论人情》 王淑明《论人情与人性》 钱谷融的《论“文学是人学”》3.关于人物塑造的论争:《文汇报》组织了“可不可以写小资产阶级”的专题讨论。秦兆阳:不论是写正面人物还是反面人物,都要“把这些人当做普通人看待”。邵荃麟 “中间状态人物”
三次重要会议:新侨会议 1961年6月1日至28日 周恩来作了《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和故事片创作会议上的讲话》; 广州会议 1962年3月全国话剧、歌剧、儿童剧创作座谈会 ; 大连会议 1962年8月,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农村题材短篇小说创作座谈会”
十四、王蒙《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人物形象:
刘世吾:一个颇有深度的官僚主义;一个充满复杂矛盾的形象。一方面,他有一定的革命资历(学生领袖),工作中有智慧,才能,魄力,也有是非感,能够看到生活中的弊病和缺陷。另一方面,他的革命意志严重衰退,缺乏理想,热情,朝气,对周围一切事物抱冷漠、容忍的态度,对生活和事业取冷眼旁观的态度,麻木不仁,无动于衷。
林震:他是一个有理想,有朝气,富有斗争精神的青年。面对复杂的现实也曾有过迷惘,但仍能继续奋斗。他热情、单纯,有理想,有朝气,有斗争性。林震在作品中还有结构上的作用。作品是以林震到组织部后的所见所闻所经历所遭遇为结构线索的;是以他为视角,通过他的眼光,刻画了一系列官僚主义者,尤其是塑造了颇有深度的刘世吾的形象。李双双:人物刻画:性格泼辣、能干,但又不失女人的温顺、贤良。有着勤劳、质朴、无私和乐于奉献的生活态度和精神状态。
颠覆意义:同样是积极要求参与社会劳动,但女人成了男人的引路人,让丈夫在自己无私、无畏精神的感召下发生思想上的蜕变,取得两性关系的良性发展。隐形结构:二人转模式。
十五、《锻炼锻炼》“小腿疼”和“吃不饱”的典型意义:“小腿疼”和“吃不饱”是我国农村合作化时期落后妇女的典型形象,是以偷懒取巧为性格核心的落后农村妇女的典型,她们有着自私自利,好吃懒做、损公肥私,投机取巧的共同性格特征,又有各自鲜明的个性。如“小腿疼”的倚老卖老,敢于撒泼;“吃不饱”的工于心计,善于撺掇。
十六、《创业史》人物形象分析:
梁生宝:梁生宝是作家刻划的。一个理想的农村新人形象。作为共产党员,把党的事业放在首位,心甘情愿吃苦,节省每一分钱,团结每一个可以团结的人共创社会主义大业;作为基层干部,他具有公道能干的可贵品质和为集体事业贡献一切的自我牺牲精神;作为农民的儿子,他勤劳纯朴,老实厚道。在他身上处处体现着农民式的质朴与革命者为理想而献身的热忱。带有明显的英雄化、理想化色彩。
梁三老汉:是一个具有传统美德和狭隘小生产者观念的旧中国农民的典型。苦大仇深,思想保守,狭隘自私,但又勤劳善良,热爱土地,是中国老一代农民的代表。像梁三老汉这样的曾经动摇于两条道路之间的艺术形象,并不是《创业史》里所独有的,但是《创业史》把农民在告别封建私有制时思想和心灵上逐步转变的艰难历程展示得如此完整、细腻、入木三分和震撼人心,确实令人惊叹。可以说,梁三老汉是当代文学人物画廊里一个不可多得的艺术典型。
蛤蟆滩三大能人:
郭世富:中农的代表,顽固维护私有制,对封建主义还存有幻想的落后农民典型。是改造的对象。(外善内奸 贪婪狡黠)
姚士杰:富农的代表。仇恨新社会政权,阴险狡诈,妄图扼杀新生政权的敌对阶级代表。是专政的对象。(阴险狠毒 诡计多端)
郭振山:农民中的两面派,幕后支持农村合作化,落后的农民干部典型。是争取的对象。(阳奉阴违 装腔作势)
十七、当代文学概念的历史特征:
一、政治性:具有政治性的文化形态:文艺为政治服务——“五个一过程”
二、组织化:组织化文化体制的确立: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三、统一性:文学艺术精神高度统一
第五篇:现当代文学复习资料
现当代文学复习资料
伤痕文学:指文革结束后产生的揭露文革给人民和国家造成严重损害的文学作品。因卢新华的小说《伤痕》而得名,伤痕文学的代表:
1、卢新华的《伤痕》、刘心武的《班主任》、周克芹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红高粱》莫言
《百年孤独》马尔克斯的魔幻现实主义对八十年代小说的影响:美国在七十年代就出现了以“根为主题的长篇小说,很多作家受到他的影响,陆文夫的《美食家》主人公朱自治地地道道的资本家
《棋王》的叙事艺术:
1、采用第一人称叙事“我’站在边缘讲故事。小说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来叙述,但是小说的主人公准确地说是小说的第一主人公不是“我”而是我所关注的一个人或其他几个人,2、顺序、倒叙和插叙的结合(1)顺序是按照时间的推移、人物的活动,次序或事件的始末进行进行叙述。(2)倒叙是把事情的结局和后面发生的事情的片段提到开头写,然后按照事件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的一种方法,《棋王》中第九第十三、第二十四自然段就是用这种方法;(3)插叙是暂时中断原来的叙述线索、插入有关的情况或解说的一种方法,如文中脚卵的塑造,3、省略与停顿的的运用、省略就是故意省掉一部分不需要仔细描写物体和事件过程使叙事显得紧凑。在小说的开头就用了省略,第一段车站乱的不能再乱……….唱得大家心更慌,这里省略了红布标语内容、作者的立场,小说中大量的省略是体现在描写王一生的棋艺上,王一生的形象分析:王一生是小说的主人公,一个棋呆子,棋痴最后变成一个棋王,王一生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一个普通人,他整个的生活境遇可以用一个“穷”字来概括,全家生活费每人平均不到十块钱,为省家用,他连上公园、看电影等学校活动也取消了。或者由于生活境遇、或者由于性格特质的投和,王一生爱上了象棋,而他的青春生命也由此焕发出光彩。什么穷、什么外界干扰、什么无资格参赛,即使在“史无前例”的时代,也不能割断王一生和象棋的关系。王一生是一个集道侠于一身的人物,道家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棋道方面,具有无为之道家风范,既顺应一切,不为人争,不处人先,于吃无争,也具有临危不惧,镇定自若的大侠风范,精彩片段:
《受戒》与《边城》的区别
《边城》和《受戒》二文有相通之处:都意在表现一种健康,优美而又不悖人性的人生形式,为人类的“爱”作一份恰如其分的理想化的说明。文中那种“爱”的美通过自然美表现的淋漓尽致,当我们阅读小说时,一种自然,和谐,清淡意境飘然而至,如梦如水,轻轻地泻在每一位读者的心田,浮起的是缤纷素淡的颜色。自然美又有两种表现,一种是《边城》中翠翠和傩送感情朦胧的碰撞,同时一个女孩却又为双子星(二兄弟)含蓄的凝视所萦绕,青春的萌动,偶然的伤害,凄美无声又似无尽的结局,在人际和谐,世外桃源般的边城环境下,更令人回味隽永,另一种即《受戒》中明子与小英子之间活泼,健康,自然的美。既像少年稚嫩情感,又像青春心理必然的波澜,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份感情纯洁,真挚,孕育着少年特有的生命力。
《受戒》的语言风格与《边城》有一个明显区别:,《边城》语言洗练,透露出清新气息,运用了文言与方言相结合的手法,是典型的雅俗并茂的特色,将边城古朴,自然,民风淳朴揉入文字之中了。《受戒》对话尤其出色,有独特的个性与情味,其中能体味到作者所说的八十年代感情了。沈先生所写的《边城》是给人一种湿漉漉的感觉;那么《受戒》给人的感觉就是淙淙流淌的小溪。
《边城》与《受戒》相似之处:1,、体裁相同,题材相同,背景相似,2、写作目的相似,对“健美人性”的赞美,3、都塑造了理想化的艺术形象,4、生活化的人物语言相同,5、疏放自然,行云流水的叙事笔调相似,《受戒》的叙事艺术:
1、1 叙事视角:全知与受限制的交替: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只是改成了“ 明海出家已经四年了。他是十三岁来的„„”这种语句而已。因而作者曾明确表示《 受戒》是
讲述一个四十三年前的故事,这样的一个全知视角,可以使作家自由的描绘庵赵庄、荸荠庵的景色,也可以自由的刻画庵赵庄、荸荠庵的人物,更可以自由的谈论庵赵庄、荸荠庵的风俗人情。在汪曾祺充分自由的笔触下;然而,汪曾祺先生并不愿如此快活,他又十分谨慎的给自己划定了一个叙事的限制。在全篇讲故事的框架内,先后以小说中人物明子和小英子的视角来展开自己的叙述,以明子和小英子两个人的交替聚焦完成了对全篇的结构。
叙事方式:介于讲述与显示之间:首先,小说中的种种错位明显的流露出作者的人文倾向。其次,小说中作者对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故事的叙述和庵赵庄风物的描绘,也时时让人体会到作者的家乡情结和朴实胸怀。3 叙事顺序:顺叙中见穿插;: 揣他的情节完全依据着故事的进展,事件的发展单线往前延伸:庵赵庄的名称及习俗、明子的出家原因、明子去荸荠庵、明子在荸荠庵的生活、明子与小英子的交往、明子受戒等等,完全顺合读者消闲娱乐的阅读习惯。但是,为了丰富小说的内容,增添小说的内涵,增强小说的文化气息,汪曾祺先生又在顺叙故事的总体框架内,使用了穿插的叙事方法。荸荠庵三位师父的介绍、荸荠庵和尚的打牌消遣以及小英子姐姐的出嫁等,又都是在叙述故事的过程中插了进来.4 叙事语言:平淡却又诗化: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只是作者传达自己诗性生活理想的一个或几个意象。明子的活泼、聪明、天真,小英子的大胆、泼辣、细腻,却如盐一般融入到了小说为我们设定的桃花源般的乡间环境中,他们的存在,包括三位师诗叔、小英子的父母和姐姐在内,更增添了乡村生活的美丽,有了他们的存在,我们更对此产生了神往之情。因而这里,人物形象的塑造完全是为了融入到这种诗意中的。小说在对话中,流露一种情感,渲染一种情绪,创造一种人文氛围。并随着对话深入,小说这种情感、这种情绪、这种文化氛围,弥散到整个情节里,于是渗透到最后的景物中,幻化成一片迷茫的、不绝如缕的意象,诗性的意象,散文的意象。就是小英子与姐姐大对话,同样也具有这样的功能。
小说呈现出诗意的空间:诗意的自然环境诗意的人文环境,小说的情节也是诗意的,叙述手段也是诗意的:叙述视角独特,叙述旋律独特。
《活着》的叙事哲学:《活着》的生存哲学:以生拒死“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活着》小说中隐含着两个强烈的对比或者说是反差其
一、富贵由阔少爷变为佃农由富到穷的变化,其二:富贵身边的亲人朋友一个个相继死去,而独独它仍然活着,这死亡和活着的对比也是强烈的,前半生与后半生的反差,2以小说中的两个人物为例,一是地主龙二,二是春生,一个为了保存自己的物质财富付出生命,一个为维护自己的尊严失去生命,《许三观卖血记》人物形象分析:二.许三观这个人物形象:
作者用简朴自然的语调向我们展现了一个淳朴,善良而天真的许三观。综其平凡的一生,简单质朴得就像一眼就能见底得小溪,对于命运中的苦难,他唯一的抗争的方式就是“卖血”。通过一次又一次地卖血,他获得了家庭,然后又拯救了家庭,救活了儿子。他老婆第一次得知他去卖血还债时,激动地说:“你怎么能去卖血,就是卖身也不能去卖血,卖身就是卖自己,卖血就是卖祖宗。”但许三观的简单,平凡的一生正是因对“自己”的出卖,而变得深厚而有力。在卖血的过程中,他完成了自我价值的肯定。我们看到了他那顽强,坚韧的生命力,还有他对待生活中的苦难的一种有如孩童般天真的执着的态度。
《游园惊梦.》的叙事艺术:
1、小说的平行技巧,(1)为了经营制造“今既是昔“的幻想,作者使窦夫人宴会里出现一些人物和钱夫人宴会的人物有相同之处,比如今日的天辣椒蒋碧月就是昔日月月红的影像,(2)小说的地点背景或布设亦呈今昔平行或相等的现象,(3)这篇小说十分复杂的情节构造中,作者更是大量地运用平行技巧,2、小说的比喻和象征:小说最终的主题是”人生如梦所以作者处处采纳梦的比喻和意象,使人产生梦幻的境界的联想和印象,(1)梦的意境的运用,小说的主题《游园惊梦》就有一个梦。此戏内容亦是杜丽娘如梦,(2)比喻的运用,作者在小说中比较明显的比喻技巧是去用中国戏曲的典故以《牡丹亭》的杜丽娘来比喻钱夫人,洛神故事即映射钱夫人和郑彦青私通之事。
2、反讽和对比、反讽的运用,就小说的含义来说这篇的讽刺明显方面即针对台北上流社会一些人士以及他们的自我陶醉,比较隐含的则是讽刺人类社会,在如梦一般虚幻无常的人生里却执迷不悟地贪恋荣华富贵和儿女私情,对比的
运用;比如八大锤那样粗俗的武打闹戏与《游园惊梦》这样高雅古典的昆曲巨擘之比,主题——今昔之比
3、于是与双关语的运用
寻根文学:
(一)寻根文学的缘起:寻根文学思潮的发展主要有两个背景与原因,纵向背景:社会环境的变化文学观念的进步造成。横向背景:寻根并不是一个名族孑然孤立的现象,寻根是一种世界性的文学思潮,从艺术角度方法技巧看80年代在中国盛行的寻根文学具有魔幻现实主义手法,(二)寻根文学作家的文学主张:80年代中期寻根文学作家很多,阿城、韩少功、郑义、郑万隆,等这些作家在对文革的繁重性形成这样的共识:文化大革命的根源不是一次偶然事件,(三)寻根小说的基本内容和类型:中国当代文学的寻根小说最早的是王蒙的《在伊犁》寻根小说分为两类一是、描绘地域文化形态的作品,如韩少功的《爸爸爸》郑万隆的《老棒子酒馆》;第二类作品,虽然也带地域性氛围,但更多是展示更为广泛的深邃的华夏历史文化心理,例如阿城的《棋王》《树王》《孩子王》莫言的《红高粱》,阿城的《棋王》《树王》《孩子王》直指中国文化的核心表达到家纵身大化同体与自然人生意味与自然精神相通,而又以人为主体,以精神为主题的宇宙观与人生观,超越民风民俗的表现,而浸润者中国人的哲学文化和心理传统,(四)代表作韩少功的中篇小说《爸爸爸》《女女女》短篇小说《西望茅草地》《归去来》长篇小说《马桥辞典》散文《心想》《完美的假定》他们的共同特点都是一种文化意识的彰显和对某种精神病症的深入剖析,先锋小说:先锋小说是指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出现的以马原和余华为代表的重在进行小说小说型式试验的新潮小说。先锋小说的创作分为两个阶段:
1、以马原、莫言和残雪的创作为代表,同时在叙事革命语言实验生存探索三个层面进行创作上的探索。马原是叙事革命的代表。
2、第二阶段以格菲、孙甘露和余华的创作为代表,他们也是从叙事革命语言实验生存探索三个层面进行创作上的探索并且有了新的突破,格菲在马原的基础上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叙事迷宫,孙甘露在莫言的基础上把小语言变成梦与诗的晶体,余华在残雪的基础上。先锋小说的代表作家作品及特点:余华被看作是先锋小说的代表,是同时代最家中写作字数最多的作家之一
《鲜血梅花》作者余华阮海阔人物形象分析:他是一个“复仇者”的形象,但与之不用的是阮海阔不会半点武功,他像等待戈多一样的寻找杀父仇人,却阴差阳错,几次与仇人失之交臂。
小说的情节结构:第一轮寻人,遇胭脂女和黑针大侠(受二人所托)-遇白雨潇-找到青云道长(完成胭脂女和黑针大侠的托付)第二轮寻人:再遇咽黑二人——再遇白雨潇(询问杀父仇人之事,)两轮寻人有相似之处,《鲜血梅花》是一片讲述复仇的小说,它复仇背后哦深意,1、复仇的茫然性,从小说中可以看到主人公的复仇是茫然的因为复仇者一任务是强加于他身上的。
2、小说具有明暗两条线,实实际的复仇行动是以暗线进行的,一条是以阮海阔的寻找为主的明线,一是以胭脂女黑针大侠等为主的暗线,这种明暗两条线索相交织的手法暗示了武侠的末路和终结,3、复仇的虚无与结果的荒诞。(1)复仇的虚无;:小说写的是一个武侠小说中复仇故事相类似的一个故事,但小说的复仇主题一开始是以虚无的方式出现的,主人公阮海阔的出现就暗示复仇的虚无,(2)结果的荒诞,小说的结果是在阮海阔随意的漫游中,深层意义:人总是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个体存在的荒诞与虚无。《鲜血梅花》虽然有许多武侠的元素,但他的基本精神和武侠积极向上的基本精神是背道而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