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形势下职业教育的变化及发展走向
尊敬的中外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
多彩金秋我们相聚在这里,共同参加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主办的2011年中国国际教育年会活动,国内外教育界的代表汇聚在此共探职业教育的新形势、共谋职业教育的新发展,这是国内外教育界的一件盛事,我参加大会感到十分高兴,在此我谨代表教育部职业与教育成人教育司向前来参会的各位朋友、代表表示衷心的感谢,向长期致力于职业教育研究、发展和改革的教育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
作为本次年会的主办方,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今年迎来了它成立30年的生日,30年来协会作为我国最早从事中外民间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全国性行业组织,始终坚持为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服务,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为国家外交全局和民间外交服务,为引领和推动我国民间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作出了贡献。
从2000年开始已经连续举办了11年的中国国际教育年会更是我国非官方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领域的高层次年会,已经成为融学术、研讨、政策咨询、信息交流、展览展示、项目洽谈、建立关系六位一体的中外教育界年度盛会。借此机会我向协会的全体同仁、多年来辛苦的工作致以诚挚的慰问和谢意,感谢你们为中国教育与世界教育的融合、交流与发展作出的努力。
各位嘉宾、各位朋友,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虽然还没有完全消除,世界经济正在逐步走向复苏,我国已经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国家十二五规划也进入开局第一年。在这样的背景下,召开以开放世界、教育创新为主题的2011年中国国际教育年会主题论坛,研讨新形势下职业教育的变化及发展走向这些核心内容具有特别的意义。在此我想谈两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第一,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国际国内形势发展的迫切需要。
首先,国内外经济形势催化着职业教育的大发展。21世纪世界全球化的进程和区域一体化的进程仍然在不断地推进,国际竞争的日益加剧在生产力不断提高的同时,全球化大生产的专业分工和生活水准也在快速提高,这必然带来对专门型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尤其是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以后,世界各国开始努力谋求新的经济发展策略。人力资本理论的冲击,使很多国家对职业教育和经济发展的认识更加深入。将职业教育作为满足劳动力市场需求的教育,作为支撑现代产业体系发展的教育,作为满足人终身学习发展的教育,作为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教育,职业教育成为面向人人的教育,是惠及民生的教育,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教育,是服务型社会建设的教育。
从国内来看,经济改革开放30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已成长为世界经济体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员。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经济方式的转变显得尤其重要。“十二五”规划中已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转型升级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推动服务业发展等战略目标。这些必然要求对人才培养的质量、数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发展职业教育、系统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是一件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利在当代、功在千秋,切实加强职业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是国家经济发展、是实施国富民强战略的助推器。
其次,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到了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关键时期。在国家大力倡导职业教育发展的呼声下,我国的职业教育有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壮大,从朦胧探索到大胆尝试,在不断总结经验的过程中,逐渐走出了一条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产学结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之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适应社会需求。其发展规模已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已成为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领头。
多年来高等职业教育向社会输送了数以千万的高技能人才,为国家的工业化、城市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为我国经济建设、产业升级转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近几年来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把职业教育放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为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历史任务和关键环节。国家为职业教育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职业教育进入到最好的历史发展时期。
站在新的历史征程上,我们不仅看到职业教育发展的前景令人鼓舞,同时也看到困难与挑战。教育改革尤其是职业教育改革进入攻坚时期,一些深层次的问题逐步暴露出来。比如说,学校的办学水平从全国来看还参差不齐。人才培养的质量离经济产业发展的符合度还有一定差距。师资队伍建设尤其是双师型队伍建设还不尽如人意。对高等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投入还有很大的差距,办学活力还尚显不足。国家校企合作的制度体制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些问题从问题出发也为我们下一步战略的制定提出了很好的背景。
第二,加大职业教育改革力度,构建职业教育体系是当前职业教育的新任务。
从世界职业教育的发展来看,建立充分灵活的职业教育体系,不但能够满足终身教育、全民教育的需要,更是为了满足职业种类迅速变化所带来的对专业设置不断变化的要求。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要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社会经济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人才的要求。在科学观的指导下,首先要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要求我们要按照遵循规律、服务需求、明确定位、系统思考、整体设计、构建体系、科学布局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的原则,构建符合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符合职业教育发展规律,以阶段任务为目标,统筹规划职业教育的发展,优化专业结构、中高职协调发展,系统设计人才培养方案,个个突破,努力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服务国家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第二,加强职业教育体系的科学研究形成理论支撑,国际上来看,凡是职业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家,它的背后都有强有力的一支科研队伍进行的理论研讨与支撑。所以国内各级各类职业教育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包括高等大学、高等学校要树立大局意识、增强服务职业教育决策的使命感、责任感,按照教育规划纲要的部署,围绕职业教育改革创新,适应国家需要的战略任务,创新科学研究方面,加强调查研究,把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矛盾作为我们职业教育的课题,把基层创新发展的一些典型案例作为我们职业教育制度设计的基础。在大范围内开展广泛的调查研究、系统有针对性强的进行研究,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提供科学决策和理论依据,第三,开展分类试点工作,逐步推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分类试点,要与本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统一在一起,要根据各地经济发展的特点、各行各业的性质,从实际出发、从一个个试点开始做起,逐步确立符合实际的阶段性任务和工作重点,分步推进、分类指导,增强职业教育服务经济发展方式、服务国家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服务产业调整升级和科技进步的试点工作。整合社会资源,逐步建立国家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第四,立足国情扩大教育对外开放,服务中国、服务世界水准、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我国的职业教育是在顺应国际形势与世界各国职业教育界的交流与合作中不断发展起来的。我们高职教育的办学历史并不算太长,也就是10年多一点。与职业教育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差距。多年来我们一直立足国情,学众家之长坚持国际化和本土化的职业教育发展道路。实践证明,借鉴世界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和教育资源,对加快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缩短我国与世界职业教育的差距有着积极的意义。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中国国际教育年会已经成为了中外教育界一年一度的盛事,我们借着共谋合作发展大计,这必将是合作共赢相互启迪的过程,我相信中外来宾一定会利用这个论坛开展广泛的沟通和深入的切磋,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让中国国际教育年会成为一个我们与世界各国相互交流学习、体现人文特色的平台,一个展示职业教育成果与发展的窗口,为世界职业教育界提供经验、分享成功。我们也将努力致力于中国的职业教育,为世界教育的多元化作出应有的努力和贡献,最后我预祝本次年会圆满成功,对中国国际教育交流协会的全体同志,为本次活动作出的努力表示衷心的感谢,祝各位中外嘉宾在京工作生活愉快。谢谢大家!
第二篇:新形势下职业教育发展探讨
新形势下职业教育发展探讨
2014年6月23日,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召开,总书记就职业教育工作专门做出重要批示,李克强总理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接见全体与会代表并发表重要讲话,刘延东、马凯两位副总理在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国务院会前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农业部、国务院扶贫办印发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
这次会议领导重视前所未有、改革力度前所未有、部门协作前所未有。会议为我国新形势下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新方向,提出了新要求,绘制了新蓝图,开启了新阶段,翻开了新篇章,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史上重要里程碑。
职业教育一头是教育,一头是民生和经济,决定着产业素质,代表着民族品牌,体现着民本温度,更关系着个人的出彩。所以身为职业教育中的我们,应该如何在新形势下、在职教新的春天里发光发热、脱颖而出呢?
一、解读战略定位,做好自身定位
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批示从四个方面为我国职业教育确定了新的战略定位。这是职业教育的出发点、着力点,是开展一切教育工作的重要依据。
职业教育是什么。总书记指出:“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深刻阐明了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跨界特性,也充分阐述了职业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领域的重要地位。
职业教育的作用。总书记指出,职业教育“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从中可以看出,职业教育直接关系到新生力量的求学、就业,在中国教育领域占有独特的位置。
职业教育的职责。总书记指出,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现社会,能工巧匠稀有,高技能人才紧缺,工匠精神也亟待传播,这对我们职业教育的培育理念提出了明确的方向及挑战。
职业教育的使命。总书记指出,发展职业教育是“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坚实人才保障”。职业教育不仅是教育,也是民生,密切关系到中国梦的实现。
然而,这只是总书记站位全局,给职业教育发展明确指示的战略定位,各类院校切忌照抄照搬。我们需结合自身情况,如所处地区产业结构、自身的办学规模及培养能力等,把总书记正确、明确的定位,科学、合理地应用于实际中去,一点一滴做起,一步一步迈进。
所以,职业教育的发展必须建立在战略定位的地基上,结合地域特点及自身情况,从当地及周边地区经济类型、产业结构、就业需求等实际出发,并结合自身的办学规模、办学能力,科学分析,综合考虑,做好适合自己的定位,不可一味求高、求远、求大、求快。
二、明确方针目标,重审培养方向
时代在前进,理念在更新,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及办学方向也有着它的时代性、前瞻性及创新性。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总书记指出:“努力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这就为我国职业教育确定了新的发展目标。与之相应,《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
“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从中可以看出:发展目标要形成的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其最本质的特点是“中国特色”,同时还要与世界接轨,具有“世界水平”。《决定》同时就如何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作了全面安排部署,首次提出“探索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这从根本上开辟了一条新的通道——职业教育从中职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上升通道;首次提出“建立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和健全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办法,为职业教育纵向衔接、横向沟通作了制度设计;首次提出“建立有利于全体劳动者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的灵活学习制度,服务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
服务发展、促进就业。总书记指出:“要牢牢把握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决定》指出:“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
办学方向是学校发展的指南针,它规定了一定时期内某类教育及其实施机构的前进方向和目标追求。2014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提出新的办学方向——“服务发展、促进就业”与国家2005年提出的“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有着历史承接,同时又赋予了新的内容:继续强调“服务”,同时增加“服务”对象——“发展”,既包括经济、社会发展,也包括人的全面发展,即面向市场、面向社会、面向人人;继续强调“就业”,同时科学定位职业教育在“就业”中的作用——“促进”,要促进解决就业总量和结构矛盾,促进社会成员提升就业创业能力和职业生涯持续发展能力。这为新形势下办好职业教育指明了方向。
我们要从服务发展、促进就业出发,结合当地及周边地区产业结构、就业需求,切实明确适合自身及地区发展的目标和办学方向。
三、确定培养目标,提升办学内涵
学校存在的意义就是教书育人,为社会输送有用之才,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是根本问题。
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新世纪以来有三种表述: “培养一大批生产、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实用人才”(2002年)、“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2005年)、“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2013年)。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决定》的提法是“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这是对过去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提法的概括总结,在认知上有了深化和创新。
“高素质劳动者”不仅要有高素质的技术水平及操作能力,更要有高素质的思想觉悟及道德修养;“技术技能人才”是指会技术懂操作的人才,既“会”又“懂”,能够持续发展。
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总书记指出:“要加大对农村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职业教育支持力度,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这就是职业教育新的价值追求,是教育内涵发展的新定义——面向人人、成就人人。
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依然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但共同富裕永远是我国不变的目标和决心。职业教育作为我国现代化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和推进国家繁荣、人民幸福的有力武器,必须高度关注薄弱地区和处境不利人群的发展,加大对他们的资助力度,努力让每个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机会,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五大发展基本原则。总书记指出:“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各层次各类型职业教育模式,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引导社会各界特别是行业企业积极支持职业教育”。《决定》提出 “政府推动、市场引导”、“加强统筹、分类指导”、“服务需求、就业导向”、“产教融合、特色办学”、“系统培养、多样成才”等五大发展基本原则。这是职业教育价值追求之外如何发展的内涵升级,是学院发展理念、发展方式、办学方向等的综合概况,从中可以看出政府的支持力度和政策倾向。当前,中国经济已进入“新常态”,职业教育要适应它,要紧紧围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一核心,以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重点,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密切结合市场的需求,深化改革,创新模式,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尽快实现向新的发展方式转变。
完善现代职业学校制度。《决定》为职业教育确定了新的办学机制,并详细表述:发挥企业办学主体作用、强化校企合作、鼓励多元主体组建职业教育集团等,这就要求我们扩大办学自主权,依法制定职业院校章程和制度,建立学校理事会或董事会,推进校长聘任制改革和公开选拔试点,坚持和完善中等职业学校校长负责制、公办高等职业院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建立企业经营管理和技术人员与学校领导、骨干教师相互兼职制度,完善体现职业院校办学和管理特点的绩效考核内部分配机制,其核心就是要确立职业院校真正落实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法人地位,实现依法治教、依法治校,进一步激发职业院校的办学活力。
四、进行全面升级,打造特色品牌
当前,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职业教育发展必须跟上时代步伐,按部就班已被时代淘汰,固步自封只会自毁前程。为适应新常态经济发展及国家对职业教育突破的要求,我们必须必须科学地制定切实可行的中长期规划,并进行全方位升级。
观念升级。从思想意识形态上进行升级,立足总书记重要批示及《决定》精神,积极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面向人人,成就人人,培育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
内涵升级。站位全国,职业教育要有“中国特色”,达到“国际水平”,定位自身,我们要具有“自身特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结合地方产业结构、就业需求及办学能力、办学优势,办有特色的学校,育有特点的人才,做到专业有特色、就业有特色,打造特色院校,创建特色品牌。
文化升级。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结合职业教育特点,切实形成合理并适合自身的校园文化,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优先、面向人人、成就人人。
品牌升级。在狠抓教学质量的同时,借助职业技能大赛平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通过大赛活跃学习气氛,调动学生积极性,增强对外合作,突显品牌形象。
总之,政府对职业教育支持力度空前,这是机遇,更是挑战。我们要密切结合总书记重要指示,深刻解读《决定》精神,科学定位,明确方向,合理规划,提升内涵,全面升级,打造品牌,全心培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可接班人。
作者:濮阳技师学院(筹)韩林善
第三篇:新形势下企业青年工作走向
新形势下企业青年工作走向
随着社会环境变化、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完善,伴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网络化时代的到来,青年团员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思维方式都发生新的深刻变化,企业青年工作的内外环境、青年群体的思想特征、企业对青年工作的要求与定位等因素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青年工作在新形势下受到严峻挑战,给共青团组织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团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受到极大的影响。与此同时,青年工作也有比以往更大的发展机遇,团组织须顺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围绕服务工厂生产管理,服务青年,培养人才,并结合团组织自身特点,不断进行探索与创新,摒弃与企业发展不相适应的东西,及时实现三大转变:团的中心工作向生产管理型转变、工作方式向多样化转变、团干的综合能力向复合型转变,才能充分发挥共青团的助手作用,始终在企业的发展中建功立业,才能才能走出一条与企业同频共振,有吸引力、说服力、影响力的青年工作的新路子。
一、青年工作面临的困难
随着时代的前进,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经济全球化,互联网络普及化,民主法治、公平正义成为时代潮流,思想观念多元化等,人的价值取向及社会对人的评价发生变化。团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是一切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当前,由于价值取向、思想观念、社会利益分配方式等发生深刻变化,团员青
1年对团组织的认知、信任和需要正逐渐弱化,团组织没有过去对团员青年那样大的凝聚力了,团的地位受到了冲击,团的作用不断被淡化。
在企业改革发展过程中,企业精细化管理日趋科学和完善,分工更加明细,岗位职责明确,以生产管理为中心的工厂工作将更加突出,导致大规模的集中性的团活动无法开展,传统的政治思想教育活动,难以适应现代企业对团的工作新要求,团的活动出现断层。企业要面临市场激烈的竞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后,每一分钱的开支都将受到严格的控制,团组织活动的经费来源也逐步减少,这给共青团的工作开展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同时,在企业实行定岗定员,竞争上岗的情况下,团组织利用八小时时间开展工作的空间日渐狭窄,甚至团的“三会两制一课”和团干培训等经常性工作都难以开展,团的工作难度加大。现在伴随工厂生产管理方式的变革,团组织活动的政治性极大削弱,基本处于没有任何约束力的状态,组织活动基本靠团员的自觉性。同时团员青年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加之当前,生产任务比较重,团员青年倒班情况比较多,分布比较散,致使青年团员集中比较困难。专职团干数量有限,专职团干兼职其他工作的机会就越多,兼职团干的精力往往顾不上共青团工作;一些素质高、业务精的青年科技人员又不愿放弃专业技术,对从事政工工作、从事共青团工作的积极性不高,现在在职的很多团干部工作思路、方式、手段老化,工作效果不佳。
二、青年工作面临的机遇
机遇与挑战共存,机遇大于挑战。虽然我厂共青团工作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受到一定的冲击和挑战,但是,党为团的工作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条件,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确立,为团的工作提供了理论指针;各项加强和改进青年工作的政策规定,为青年工作提供了政策支持。企业的发展为共青团工作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和活动保障,共青团开展活动所需要的物质条件和所能吸纳的资金有充分的基础;企业文化的发展为我厂青年工作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丰富的精神文化资源。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的性质和地位没有改变,共青团组织的地位依然受到企业的高度重视。关键还是需要团组织认清形势,正视困难、理清思路,摆正自己的位臵,根据企业改革发展的实际情况,不断探索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用改革的精神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开拓新的工作领域。在实际工作中,针对部分基层团组织不健全和软弱涣散的现状,要实现对团员青年的广泛联系和有效覆盖,增强基层团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面对社会思想深刻变化、青年思想更加活跃的情况,青年选择多样化、青年群体结构多样化、青年需求多样化、青年组织多样化,要有针对性地加强教育引导,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加深刻地融入青年思想之中;在企业改革发展中,要找准服务青年的切入点,提高服务青年的能力;随着信息化对青年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的影响日益深刻,要运用网络手段创新工作方式,通
过网络引导和服务青年,提高团的组织和动员能力;针对少数团干部中存在的工作浮躁、工作不够深入、有短期行为的现象,要加强培养锻炼,建设一支信念坚定、作风扎实、本领过硬的团干部队伍,在企业改革发展中体现企业团组织存在的价值。
三、实施三个转变,创造性地开展青年工作
作为企业团组织,应正确认识自己,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服务大局、服务企业、服务青年,找准与企业管理的最佳结合点,围绕企业生产管理重点抓好团的思想教育,实现团的工作中心向生产管理型转变,工作方式向多元化转变,团干的综合能力向复合型转变,使团组织成为企业现代管理制度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1、工作重心向生产管理型转变。
改革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必然趋势,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在势所趋,企业团组织要适时的把工作重心由单一的政工型向生产管理型转变,就是要求企业团组织把提高企业生产管理水平作为自己的工作目标,把促进企业的改革和发展作为团的工作出发点和立足点,把团的工作向产品质量、安全生产、节能降耗、工艺执行、现场管理各个方面渗透,只有这样团组织才能站稳脚跟,团组织才具有生命力和创造力。
2、工作方式向多元化转变。
企业团组织在开展工作中主动适应改革发展的新形势,灵活多样的开展团的工作。一是要在工作思路、工作方式和团组织自身建设上有所创新,要紧密围绕企业工作大局,主动适应
我厂新阶段改革发展的要求,深入思考新形势下共青团服务大局、服务青年谋求发展的新课题,大胆探索共青团的发展思路,使共青团工作更好地体现党的要求,符合企业发展和青年发展的需要;要根据我厂青年的状况和特点,不断创新工作方式,丰富活动内容,使共青团工作既符合党的要求,体现团的性质,又能为广大青年所接受和欢迎;要针对基层团员人数较少的现状,大力推动团建创新,扩大团的工作覆盖面,把更多的青年纳入到团的活动中来,增强团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二是要营造青年成长环境,加大对青年干部的培养力度,建立青年人才库,注意发现有特长的专业人才,促进青年人力资源的合理配臵和利用,真正做到优秀人才为我所用,为企业改革发展服务。要认真执行“推优入党”制度,切实做好推荐优秀共青团员入党的工作,巩固和扩展党的青年群众基础,营造鼓励青年干事业、支持青年干成事业的良好氛围,激励更多的优秀青年人才脱颖而出。三是团干部要积极争取参与企业重大问题的决策,积极提合理化建议的机会,把青年关心的企业改革与发展的重大问题直接反映到企业的决策层,代表和维护青年的利益,共青团要组织青年主动参与企业的改革,行使民主管理企业的权利,使团的工作成为企业现代化管理制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团干在企业决策层与广大青工中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
3、团干的综合能力向复合型转变。
在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过程中,传统的政工型团干远远不能满足新形势的需要,这就要求企业团干要带头解决思想,从“专职团干”、“兼职团干”的角色误区中走出来,树立兼职团干也能干大事干好事的思想,主动的、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继承和发扬共青团的优良传统,坚持继承和发扬共青团的优良传统是新时期团的工作赢得党政肯定、社会赞誉和青年支持的基础所在,坚持党有号召,团有行动;实事求是,朝气蓬勃;工作到支部,全团抓落实;议大事,懂全局,管本行。要充分认识共青团工作的政治性、教育性、服务性、从属性、弱权力性、交往性等基本特点。牢记“两个务必”,树立实干意识、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做到政治上过硬,作风上扎实,自律上严格;忠诚党的事业,热爱团的岗位,竭诚服务青年。既要懂政治,又要会管理;既要会做细致的思想工作,又要会运用现代的管理技术和方法;既要认真学习党的理论知识,更要法律、心理学等相关知识,进而由单一的政工型向复合型管理人才转变,以满足企业改革发展对青年工作的要求。
第四篇:新形势下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发展与创新
新形势下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发展与创新
摘要依托广东农业职业教育集团,搭建校企所协省级协同育人平台,通过校校、校企、企协、企企等的交流与合作,实现资源跨界共享,打破部门壁垒,实现教学过程、生产实践、科技研发、成果推广、社会服务等环节协同推进,克服育人与用人“两张皮”,达到协同育人的效能整合和效益最大化。
关键词涉农高职;农业职业教育集团;协同育人平台;机制
中图分类号 G719.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6)30-0064-04
集团化办学是校、企、所、协协同育人的有效模式之一[1]。新形势下如何科学规划职业教育集团发展,创新职业教育集团发展机制[2],提升职业教育集团发展活力,是急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广东农业职业教育集团为例进行探究。
一、科学规划职业教育集团发展
(一)背景介绍
广东农业职业教育集团(以下简称“集团”)成立于2012年7月。自成立以来,集团规模不断壮大,成员从成立之初的52家,发展至目前的70多家(其中:各类农业企业31家、中职学校10所、高职学校4所、政府相关部门4家、行业协会9所、科研院所12所)。集团实行理事会制,依照《广东农业职业教育集团章程》开展工作,秘书处设在牵头单位广东科贸职业学院,负责集团的日常运行工作。
牵头单位广东科贸职业学院成立于1985 年,是一所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广东省教育厅直属的公办普通高等学校,被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财政厅确定为第三批广东省示范性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广东科贸职业学院是全国农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单位、中国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常务理事单位、中国都市农业职业教育集团理事单位、广东农业职业教育集团理事长单位、广东省农村经济学会会长单位、广东省“高职教育农业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广东省农村职业教育体系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在农业职业教育协同创新、搭建产学研结合的平台方面有较好的基础和丰富的资源,在广东建设现代农业强省战略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二)搭建平台
集团成立以来,与紧密型合作企业共同开展了构建协同育人平台建设工作,逐步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基于广东农业职业教育集团的协同育人平台”于2014年8月被省教育厅认定为全省15个首批协同育人平台之一。
1.成立协同育人平台组织机构
协同育人平台在广东农业职教集团框架下,由广东科贸职业学院?客罚?依托5家核心协同企业(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广东粤禽育种有限公司、广州盛韵园艺有限公司、广州市永业食品有限公司、广东村村通科技有限公司)、3家教学科研单位(韶关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广东省农科院动物科学研究所、惠州农业学校)、4家协会(广东省农村经济学会、广东省茶文化研究会、广东省肉鸽行业协会、广州市动物诊疗行业协会),教授、教授级高工30人以上,博士生导师2人,副高级60人,企业技术主管20名以上,校企所协各方人才联动,以确保协同育人目标得以实现。
2.协同育人平台管理运行方式
协同育人平台在广东农业职教集团框架下,通过成立理事会,制定“基于广东农业职业教育集团的协同育人平台章程”,依托牵头单位广东科贸职业学院,协调核心协同单位,根据签订的“校企所协”科技创新及协同育人协议书,通过7个项目建设小组,开展协同育人体制机制改革、内涵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四方共担责任、共享创新成果。管理运行方式见图2。
二、创新职业教育集团发展机制
在广东农业职业教育集团框架下,协同育人平台围绕广东建设职业教育强省、现代农业强省的发展战略[3],充分发挥学校的办学特色和优势,通过整合“校企所协”多方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协同创新体各方优势,逐步建立“一二三四五”协同育人机制,即:基于一个集团(农业职教集团),发挥两种特色(涉农和会长多),依托三个专业(畜牧兽医、园艺技术、生物技术与应用),实现四个协同(协同创新、协同建设、协同育人、协同发展),取得五方效果(机制、内涵、师资、人才、服务),为广东培养现代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和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高技术技能人才。
(一)校企所协突出涉农
集团建立资源共享机制,通过“校、企、所、协”四方合作、协同创新,共同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四个合作”的办学机制得到充分的实践和探索。通过整合各方资源,使学校办学从单一的人才培养转向主动融入地方经济发展,逐步成为农业产业发展的“助推器”,不仅赢得了发展时间,更加快了发展速度,行业企业也从人才培养的旁观者逐步成为主体,使成员各方形成牢固的利益链。
1.与平台的四大核心协会校协互惠
与广东省肉鸽行业协会合作,开展培训,服务养殖业。与广州市白云区良田鸽场合作开展“高产优质肉鸽配套系的培育及其应用示范”等项目,为该企业提供技术支撑,应企业、养殖户邀请,现场解决技术难题。
与广州市动物诊疗协会合作,开展企业进课堂。广州市动物诊疗行业协会与动物科技系“校、协、企”合作共建课程。通过让协会与企业联合进入高校课堂,推动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扩大示范效果指导教学。
与广东省茶文化研究会合作,提升学生职业素质。环境艺术系茶艺专业教师与福建、广东两地专家现场分别就武夷岩茶、老白茶及广东特色茶的价值、养生茶文化、老茶的贮藏等话题与广大藏茶爱好者交流与讨论,通过传播茶文化提高师生的职业素质。
与广东省宠物协会合作,倡导宠物文化。多方互动,共同搭建宠物行业校―企―协(会)技能人才、共同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宠物文化。
2.与平台的三大公司校企互惠
学校与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合作共建“厂中校”生态茶园。在总站内共同建设一个集生产维护、品种改良、茶叶加工、产品展示和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综合性茶园。
与广州市永业食品有限公司合作,共建省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建设、师资建设、学生实习及就业等方面作了尝试与探索,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
与清远市龙发种猪有限公司合作,共建示范性教学基地。逐步成为广东省乃至全国畜牧兽医行业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技术服务、交流平台,整体提升畜牧兽医专业及专业群的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3.探索“校中厂”“厂中校”校企协同育人
依托集团理事单位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以其主持建设的广东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园为载体,联合园区内广东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广东省农产品检验中心、广东粤禽育种有限公司、广东省家禽科学研究所等相关行业企业,共建家禽育种、动物医院、农产品检验3个“校中厂”生产基地和园艺植物生产、茶叶生产2个“厂中校”教学基地,主要对接广东科贸职业学院及相关职业院校畜牧兽医、园艺、生物技术与应用等专业群,容纳学生进行工学交替的综合实训,建立与农业生产、技术研发及推广应用一致的学习、工作环境。通过“校中厂”和“厂中校”的形式,开展顶岗实习、技能实操、提供就业岗位或推介毕业生就业。
三、提升职业教育集团发展活力
(一)凝练模式培养人才
广东科贸职业学院以集团为依托,深入行业、企业,针对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质量的评价等内容调研,以真实项目为载体,畜牧兽医专业凝练出“四阶递进、养防融合”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并与理事单位清远龙发种猪有限公司共建央财实训基地。园艺专业紧密结合广东园艺产业发展实际,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宗旨,以培养园艺行业一线高级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从职业岗位对人才的需求出发,建立“三融合三递进”人才培养模式,并与广东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广东三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共建了广东现代园林园艺公共实训中心(省公共实训中心)。生物技术与应用专业根据广东现代农业发展需求,建立“三式三段”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之相匹配的课程体系,通过三个能力渐进阶段的培养,实现技能训练与实际岗位工作的对接。
在集团框架下,广东科贸职业学院以3个涉农省示范性专业建设为引领,带动畜牧兽医专业及专业群、园艺技术专业及专业群、生物技术与应用专业及专业群建设,并引领其他院级重点专业建设与发展。园林技术、商检技术为央财支持专业,市场营销专业获批为省重点专业,商检技术和宠物医学专业分别获批为2015年二类品牌专业。
(二)构建体系共谋发展
集团充分发挥校校合作、校企合作的优势,以中等职业学校为基础发挥高等职业院校的引?I作用,促进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和应用型本科的相互衔接,搭建人才培养“立交桥”,开展构建广东农业职业教育体系的实践探索。
1.集团单位协同开展本专对接试点
集团单位协同开展本专对接试点。2014年广东科贸职业学院获批韶关学院英东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开展三二分段专升本应用型人才培养试点工作。2016年获批与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畜牧兽医专业开展三二分段专升本应用型人才培养试点工作。由广东科贸职业学院牵头申报的“高职本科一体化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教学标准研制”项目获省级立项。
2.集团单位协同开展中高职对接试点
广东科贸职业学院畜牧兽医、园艺技术、园林技术3个专业于2012年分别与广东省惠州农业学校、广东省高州农业学校、广东省林业职业技术学校开展“三二对接”试点工作。由广东科贸职业学院牵头与集团理事单位联合申报的“畜牧兽医专业中高职衔接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研制”项目获省级立项。
3.集团单位协同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
广东科贸职业学院畜牧兽医专业与国家农业龙头企业广东温氏集团有限公司开阳分公司开展试点,2015年获省教育厅批准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逐步实现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毕业即就业,通过校企联合培养,实现双元育人。由学校牵头、企业协同申报的“基于现代学徒制畜牧兽医人才培养模式的高职教育专业标准研制”项目获省级立项。
(三)“六项”计划建设队伍
以集团为组织载体,广东科贸职业学院实施“六项”计划,充分利用集团成员单位师资资源,打造“强师”工程。
一是实施教学名师队伍建设计划。培养全国农业职教名师1名、省级教学名师2名、院级教学名师13名。二是实施专业“双带头人”队伍建设计划。每个专业均配备1名校内专业带头人、1名校外行业企业专业带头人并优先从集团成员单位考虑。三是实施骨干教师队伍建设计划。共培养骨干教师138名。四是实施“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计划。联合集团成员单位采取“内培外引”“职业认证”“资格考评”“挂职顶岗”“技术服务”“科技开发”“专兼结合”等手段,着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双师素质”教师共254名。涉农专业专任教师双师比达80%以上。五是实施兼职教师队伍建设计划。聘请集团理事单位及其他行业企业的技术高管、技术骨干、能工巧匠150名担任兼职教师,并建立包括359名兼职教师的资源库。其中20人获厅批准为高层次技能型兼职教师。六是实施专业教学团队计划。院级教学团队数达到11个,省级2个,团队成员均有理事单位成员参与。
(四)共建基地合作共享
截至目前,集团成员单位协同建设国家级实训基地2个,省级实训基地5个,省级公共实训中心1个,省级协同创新平台1个;建设省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7个,建设院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19个;职业技能鉴定所技能鉴定工种数量从26个增加到29个;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20项。
(五)依托团队,开展服务
以集团为组织载体,依靠农业行业力量,在教育厅、科技厅等政府部门的领导下,以相关专业群教师为主体,以畜牧兽医、园艺、农业经济等科研力量为基础,以8个省农村科技服务团队为依托,围绕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开展科技服务,逐步形成参与政府应对农业及食品安全等突发事件的长效机制,举办各种类型培训。三年来以“三农”为重心,共培训25000人,包括农村基层干部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农业科技培训、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中职教师培训。
四、展望?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前景
在集团架构下,协同育人平台将针对学校及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的校企深度合作难、学校与行业企业合作缺少制度保障、缺少必要的载体等问题,围绕实施方案各阶段的建设任务,以“协同”为着力点,以“育人”为根本,以“创新”为关键,在机制改革方面下功夫,以实现协同育人的建设目标。
(一)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动内涵建设
通过集团协同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成畜牧兽医专业、园林技术、园艺技术、茶艺生物技术与应用、水产专业等特色专业群,辐射带动相关兄弟院校及中职学校,力争在“十三五”期间品牌专业建设上有突破,实现专业与产业的深度对接,进一步推动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发展。
(二)加强队伍建设,打造服务“三农”师资团队
利用集团化办学优势,继续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与核心协同单位组成人才共同培养“双师型”、三农服务“专家型”师资团队,积极开展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
(三)强化科技服务功能,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通过依托协同育人平台,围绕建设广东教育强省和现代农业强省,立足农业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机制、团队聚集机制、资源整合共享机制、组织管理模式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和实践。
广东农业职业教育集团在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共享、职业教育体系构建以及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集团还不是独立法人单位,集团成员依靠集团章程进行契约式管理,尚缺乏良性的激励机制,急需以政府为主导的集团化办学政策文件作为指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若干意见[Z].教职成[2009],2009.[2]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Z].国发[2014]19号,2014-05-02.[3]教育部等六部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Z].教发[2014]6号,2014-06-16.On the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Group during New Period
――The Case of Guangdong Agricultural Vocational Education Group
Sun Hongfeng,Wu Xia,Xiao Zhiyuan
Abstract Relying on Guangdong agriculture occupation education group,schools,enterprises,research institutions and associations built a Provincial platform.Through exchanging and cooperating,Guangdong Agricultural Vocational Education Group achieved several goals,such as realizing resources sharing and cooperative working,breaking departmental barriers.Teaching develops with practicing,scientific research,and social services.To achieve maximize benefits of synergy education,Guangdong Agricultural Vocational Education Group focus on coordination between education and employment of talents.Key words agricultural vocational school; agricultural vocational education group;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platform; system
Author Sun Hongfeng,research assistant of Guangdong Trade Vocational College(Guangzhou 510430); Wu Xia,professor of Guangdong Trade Vocational College ; Xiao Zhiyuan,Guangdong Trade Vocational College
第五篇:2013.4.2新形势下IT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
新形势下IT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
我国目前的教育体系有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等。而职业教育是指使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
IT行业是一个发展非常迅速的行业,十几年来发展如火如荼,随之而带动的IT职业教育也自然成了当下热门的职业教育。据了解IT职业教育在中国兴起十余年,各方面的条件技术日趋成熟完善,但同比时下的现实状况和IT教育的市场需求现状,IT教育还是存在着一些缺陷和不足,还需要继续完善,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IT职业需求。
应该如何去完善?业内资深人士给出了答案:
第一,电脑培训需要与普通全日制教育接轨。
一方面,目前IT培训投入大、周期长、师资紧缺、教材内容教育产品更新快,导致学费相对来说比较高;另一方面,高等教育机构由于课程更新慢,跟不上企业迅速发展的需求,因此即便一些名校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也无法满足企业用人的需要,最终使很多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仍然需要进入IT职业培训机构进行系统化地培训。只有根据不同学历采取不同的IT职业教育,才能更加满足IT人才的个人职业发展和需求。如,目前在全国IT培训获得良好社会口碑的北大青鸟培训机构,这些年备受人们的关注,而连续四年就业蝉联北大青鸟培训体系第一的北大青鸟中关村校区尤其受到人们的青睐。北大青鸟中关村校区,面向不同的学历、不同年龄的人群开设了ACCP、学士后等课程,使IT职业教育成为全日制教育的延续,全日制学子也有了继续深造的机会。通过这些,中关村北大青鸟培养了一批又一批IT职业人才。
第二,IT教育需要与企业需求接轨。
任何企业的用人需求不尽相同,对于日新月异的IT行业更是如此,这些对IT培训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IT培训机构必须与企业保持紧密的沟通和合作,在第一时间了解企业用人的要求和各方面的变化,及时调整师资结构和更新课程内容,才能培养出企业真正需要的IT人才。
中关村北大青鸟校区与中关村周边的7000家企业签订了人才合作协议,课程每18个月更新一次,以实际行动满足企业的多方需求,此外,北大青鸟中关村校区还成立了专业的就业指导团队,为学员就业提供切实保障,让学员与企业无缝交接。
第三,IT教育与国家政策、世界大动向接轨。
如今国家政策支持的项目如软件开发、游戏动漫产业,属于国家紧缺型人才培训项目,社会需求量大。这些国家政策促使了IT职业教育行业的发展。世界的IT动向也决定了我国IT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所以关注世界动态,追寻世界IT的风向标也变得更加重要。
综上,IT培训机构只有时刻了解市场动向及企业需求的变化,不断推陈出新。才能把握时代脉搏,培养出更多的IT精英,在竞争日趋激烈地IT风云市场占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