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下历史创新[小编推荐]

时间:2019-05-14 13:54: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课程标准下历史创新[小编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课程标准下历史创新[小编推荐]》。

第一篇:新课程标准下历史创新[小编推荐]

新课程标准下历史创新

教育教学的定位、实施及评价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而在知识经济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强调创新能力的培养。江苏省素质教育已经提出了好多年,但是我们很多教师依然使用传统的理念去应对新的情况,很多人是新瓶装旧酒,打着素质教育的旗号,其实质上仍然推行的时应试教育。这就对我们广大历史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要求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营造宽松平等的学习氛围,注重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同时培养学生在此过程中相互合作、相互探究的精神,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独立性格的养成,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全方位的人才。而课堂作为我们教学的主阵地,是我们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场所,为此我们必须改变观念,改革教学方式,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创新教育实施的准则

与传统的旧教材相比,新课程标准下的历史教材吸收了史学研究的新成果,更新了教材内容,同时改变了以往的教材编写体系,改以往的编年史为现在的专题史,同时体现了课程目标求真、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进一步确立历史学科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为培养现代公民应具备的人文素养提供基本保。在新一轮历史课程改格中,我们打破了以往的只重视中国史忽略外国史,从而使学生的视野更宽广,在立足国际视野和中国国情;建立在调查、经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但真正把握课标、教材精神的教师的比例还不大;历史新课程实施中课堂教学出现一些偏差,或穿新鞋走老路,或形式上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不能适应课改的要求,学校的历史课改被纳入应试轨道,新课程提出的学生的发展,许多方面难以通过考试方式进行考查,用量化方式进行描述。在现行考试制度下,历史学科的教学评价改革步履艰难。这些情况说明,新课程追求的理想目标同现实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取得了辉煌成就,基础教育课程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绩。”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也说:“新中国成立五十多年来,历史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课程改革调整了课程结构,初步实现了历史课程的多元化(初中设置了综合课、活动课,高中开设了选修课),增加了历史课在课程中的比例。在“一纲多本”教材改革方针指导下,初步实现了历史教材多样化。新一轮历史课改是课程改革历史进程中的一个阶段,并非完全反传统,要继承过去好的传统,重视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注重学生经验,倡导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等。

就历史教学的某一种方法而言,也有一个继承与创新的问题。历史课的讲授法,至今仍是重要方法之一。如果说课堂上的讨论、合作学习是一种形式上的互动的话,那么,好的讲授引起的师生心灵的碰撞则是课堂教学中的“精神互动”、“心理互动”。讲授法要继承,但讲授法要改革,要研究它与发现学习、合作学习的关系,要研究怎样讲得更有启发性,怎样与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结合,怎样实现真正的“精神互动”。2.正确处理历史课程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

历史课程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目标,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提出三维目标,并不等于淡化基础知识。

新一轮课改没有否定要注重书本知识和知识传授,只是要改变“过于注重”的倾向。让学生积累最基本的历史知识是十分重要的,中学历史教材应充分容纳历史知识,真正把历史知识当作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认识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包括历史与现实问题)的宝贵资源,使历史知识真正发挥“知识就是力量”的作用.在重视历史知识在三维目标中地位的同时,也要用新的视野去审视历史知识,要区别哪些是最基本的、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益的,要懂得用什么方式使学生获得知识。特别要警惕的是,在重基础的时候,不可重蹈让学生死记硬背、重复训练的老路。3.正确处理历史课标、历史教材、历史教学的关系

历史课标体现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用)》的精神,提出的是全体学生都能达到的最基本的课程目标,是历史教材编写和历史教学的重要依据,对历史教材的编写和历史教学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要根据课标规定的课程目标和学生的实际,适当增加内容标准以外的知识,重新构建知识的内容体系,并在内容的呈现方式上进行再创造。

历史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资源。历史教师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教师要创造性的、批判性的使用教材,在把握课标精神、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筛选、重组,灵活地组织教学,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要善于将课堂教学中动态生成的问题作为课程内容。

4、在教学实施过程中,采取多样化的方式

教学过程的开放,一是课堂上学生学习方式的开放。既有接受性学习的方式,又有研究性学习的方式; 二是课堂向学生的开放。师生共同建构“学习共同体”。“教学”二字,教是为了学,“教是为了不教”,教得如何是通过学生的学体现出来的。为了教学目标的完成,师生要互相合作,结果才能相得益彰; 三是作业与评价的开放。学生的作业量要适当,不能太多,要回归到课标的要求和教学目标的设计,可以编制一些基础性的练习,但最好也要有开放性的题目,学生课堂上的表现或作业,可以由教师评价,也可以学生互评或学生自评。但教师是“首席”评价,即使是学生自评或学生互评,教师也要了解评价的情况,以防止评价“走过场”,失去评价的意义。

3、教材内容的“活化” 新课标下的教材是最基本的课程资源,但不是惟一的资源,何况还是“一纲多本”。教教材、照本宣科的“教书匠”已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新课程要求教师“用教材去教”,带领学生走进教材,而不是教师拿着教材走向学生,教材至上。活化教材反映了教师教学理念的变化。因此,历史教师要从历史联系现实,能够鉴古知今,灵活运用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意愿。

4、教学反思与置疑

教学反思是新课标下高中历史教学的又一突出特点。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认知情况,适时调整教学目标。学生思维的兴奋点在哪里,学生的学习情绪是否积极,学生在学习中还有哪些困难,如何补救,下一课要注意和改进的问题等。这些可归结为:

(1)教材处理意见。可以向教材编者提出质疑。

(2)教学方式的安排。包括对本节教材采取何种教学方式,使用哪些教具,配合本节教材补充哪些具有典型性、生动性和富有说服力的史料等。

(3)学生的反映情况。包括学生对本节课兴趣如何,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方法评价如何,学生困惑的问题是什么。

(4)课后自我体会。包括讲授本节课的自我感觉如何,本节课中最得意的是什么?最遗憾的又是什么。

只有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反思,教师才能不断提高自己,超越自己,从容应对各种挑战。

(三)新课改中历史课堂教学的主流形态

当前,研究性学习在基础教育领域轰轰烈烈的展开,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探索,都取得可喜的成果,似乎要取代传统的接受性学习成为中小学课堂的主宰。就中学历史学科而言,在新课程改革中,传统的讲授式的教学不能被抛弃,研究性学习不是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主流形态。传统的课堂讲授式教学方式与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方式各有特色,只有将二者有机结合、互为补充,融合于常规性的课堂教学中,才是当前中学历史教学方式的主流形态。

(四)历史课堂的一种境界:原生态

作为一门科学、一门艺术的历史课,追求完美是一种永无止境的探索,追求完美的过程是由无数并不完美的教学事件所组成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真正完美的课是永远不会存在的。原汁原味,自然生成,这才是富有生命力的美,一种原生态的美。由此,可以这样认为:

历史课堂是开放的生态系统

课堂是由教师、学生、教材和环境交互作用而形成的一个“生态系统”。历史是复杂的,不能用非此即彼的答案来解释,在很多情况下,历史是可以有多种答案、多种解释的,唯其如此,历史才有了可探索、可研究的价值。历史课程改革,一个相当重要的使命就是要改变求同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发散的、创造性的思维方式,使他们懂得在历史学习中,不是所有东西都是可以被量化的,思考、探究、感悟、体验,很多是不可以也无法被量化的,而这些对于一个人的终生发展无疑是最为重要的。历史教学要改革,关键在于历史课堂的生成与开放。随着师生之间的对话而生成。这样的课堂是动态的,更是原生态的,是富有魅力的,更是富有活力的。

历史课堂需要诚信文化的滋养

课堂要生成,教学的非预期性因素便会明显加大。一直高高在上的教师权威便会遇到冲击和挑战。教师的专业发展比任何时候都要显得重要,专业发展应该成为教师生命的一个组成部分。只有追求可持续的专业发展,面对快速发展着的学生,教师才会多一些自信,面对瞬息万变的课堂,教师才会多一些从容。课程改革,很多历史教师认同历史课堂需要开放,但却担心“放”和“收”的关系。一些课堂也确实出现了“一放就乱,一统就死”的现象,导致部分教师手足无措,举步维艰。“放”,是一个大方向,是增强历史课堂真实性和公信力的必由之路;“放”,关键是要发挥教学机智,做到适可而止,恰到火候;“放”,是对教师的机智、才识、能力、技巧等素质的全方位考量和检验;“放”,其实就是师生对话、相互交流、共同发展的过程,是把课堂打造成“学习共同体”过程,教师是这个“学习共同体”中的一员,是“平等中的首席”;“放”,可以帮助教师走出先知先觉的怪圈,走近学生,倾听他们的想法,捕捉课堂的信息,提供必要的咨询服务,寻求对知识的共同建构。历史教育需要实事求是,格物致知,历史教师必须秉持大师般的科学态度,用自己的坦然与诚实打造诚信课堂。要立意高远,胸怀大志,脚踏实地地在历史课堂上演绎出自己的风采,就必须承认自己在某些方面的确不如学生。“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不仅是课程改革背景下历史教师应有的气度和雅量,也是在历史课堂营造诚信环境所必不可少的因素。历史,上下五千年,纵横千万里,求真、求善、求美,是它的理性选择,执教历史和学习历史的人都需要诚信文化的滋养。经过课程改革的洗礼,历史教学会焕发出它应有的生命力,历史教师可以找回失落已久的职业自豪和创造自信了,历史课可以成为智慧、知识、激情和能力交织出的不可重复、不可再生的具体情境了。

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历史教师需要凭借自己的权力和智慧用心设计教学,但设计决不能走向极端,陷入预设的怪圈不能自拔,那就会扼杀课堂教学的真实。课堂教学的真实是诚信文化的具体体现,是诚信文化建设的载体。对于历史教学来说,真实和诚信高于一切。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而言,真实和诚信至关重要。让历史课堂始终保持一种真实的原态美,这是历史教师义不容辞的使命,当然,也是任重而道远的责任。

(五)新课程中历史教师角色扮演问题

课程改革之前,教师的角色是课程和教材的实施者,是知识的“权威”和课堂的“主宰”。在新课程下,教师由单一的“权威”演变为具有多重性的复合型角色,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合作者、指导者与评价者。既属于个人角色;又是代表国家和社会的社会角色。作为参与者和合作者的教师具有充分的表达自己真实观点的自由,而作为指导者和评价者的教师,其言论又必须符合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要求。“指导者”与“评价者”才是教师应该扮演的主要角色,参与者和合作者应该是辅助角色;因为教师作为“指导者”和“评价者”至少隐含着四个方面的预设性的含义:(1)教育是有明确方向和目标的,教师的教学目标既要符合国家和社会对教育的要求,又要指导学生的身心发展方向。(2)教师相对于学生来说,具有文化上的优势。(3)教师对学生的成长负有道义上的责任。(4)受教育者有自由意志和人格尊严。因此,历史教师作为社会角色出现在历史课堂上,他是国家教育方针的执行者和实施者,历史教师在课堂上的“自由”是有限定的,最重要就是必须代表社会而不是个人表明观点、立场和主张。

从教学的过程看,“参与”是途径,“合作”是手段,依据国家对历史教育标准和要求来“指导”“评价”学生的学习才是真正的目的。教师要在参与和合作中指导,在指导与评价中参与。当学生处在认知的坦途时,教师偏重于扮演参与者与合作者,当学生进入认知误区时,教师又要及时转换为指导者、评价者,角色须适时地转换。

(六)打造魅力课堂做引导型教师 新课程改革倡导自主、探究、合作式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课程方案的设计和实施也旨在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首先完成从知识的传授者、解惑者到学习的引导者、辅助者的角色转换,还学生以课堂的主体地位。课堂是课程改革的主要阵地,历史教师应如何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尽快完成角色转变呢?引导的方法多种多样:

一、问题引导是学习的根本动力。问题引导应是教师创设问题情境,设计问题链,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达到三维教学目标。为此,应做到:巧选设疑处。疑问的设计必须有悬念、有曲折、有思维含量,才能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教师的作用只需适当引导点拨,由学生分析总结,得出结论。一是于无解处生疑——利用教材提供的空间设问。二是于无疑处生疑——挖掘教材中的隐性知识。若是合理设置相关的问题情境,用相应的情节推出问题,渲染烘托气氛,学生的兴趣会更浓厚,思维会更主动、更积极,常用的方法有两种:一是适当补充相关背景资料,突出历史感和趣味性;二是角色互换,巧激学生疑问,问题引导的最高目标是给学生创设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舞台,从而形成问题意识,这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意义重大。教师在设问时,要有意留给学生提问的空间,学生能够想出的问题尽量由学生提出并解决,不论学生的疑问是否符合教师的既定思路,教师都要予以肯定、给予鼓励,培养学生善疑好问、大胆质疑的科学精神,学生的主体地位却得到了较充分的体现。

二、活动引导。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是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培养学生多元化素质和适应多样化新课程的必然途径。单

一、枯燥的教学方式会扼杀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学史的兴趣。活动引导并不是把每节历史课都上成探究活动课。历史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既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要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必须选择或设计一些具有可参与性、趣味性,并且易操作的小型学科活动,营造轻松、活跃、高效的课堂。“说一说”——交流型活动,新课程要求学生主动学习,这就应让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并能够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交流型活动在这方面效果显著,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和思维能力,还能让学生积累集体生活的经验,形成团队合作的意识,有助于发展学生尊重、宽容等健康的个性,发展学生的社会性,从而形成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讨论是课堂最常用的活动方式。新课程下要更好地强化广泛参与、成果共享。在讨论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加强小组合作,让学生感到集思广益、交流共享才能共同提高。“比一比”——竞赛型活动,竞争是激发创造性的重要途径。在活动中引入竞争机制,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潜能。为了增强实用性,竞赛型活动的设计必须围绕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结合不同课型和不同教学目的,设计成不同的形式。这样的活动与简单的提问相比可以说是“事半功倍”。“秀一秀”——展示型活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假如学生对历史课课前充满期待,课上兴致盎然,课后回味无穷,课堂效率自会倍增。展示型活动往往最能吸引学生,它的效果不只在于课上给学生以表现的舞台,还在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在于准备的过程中,学生收获了更加丰富的历史知识。随着新课程的逐步推进,只要转变教学观念,着眼于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和学生的创造性就可以被解放出来,方法的创新自然会水到渠成。新课程的关键是教学的实施,而教师是其直接实践者。教师只有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丰富知识储备,钻研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完成向引导型教师的角色转换,才能迎接挑战,实现新课程的成功实践。

(七)透视历史课堂的新视觉:对话教学

通常情况下,对话是作为一种教学方式或者教学策略存在于课堂教学之中。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对话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以新的思维方式从整体上来把握。就历史教学而言,纳入对话教学理念,在对话的范畴之内来观照自身,目前尚属起步阶段,毕竟还有不少问题有待解决.历史课堂教学是实际的和千变万化的,历史课堂中的教学对话也必然是纷繁复杂的。但从历史课堂教学的基本构成成分看,主要应该发生着生本对话、师生对话、生生对话与学生自我对话。

在历史课堂中,教师要贯彻这种教学理念,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善于追问。追问是合理对话的开始。在历史课堂中,追问的对象可以多种多样:既可以追问教材中的内容,也可以追问教材的编写设计;既可以追问教材作者,也可以追问师生自身;既可以追问教材中的显性内容,也可以追问教材所内含的隐性内容。二是学会倾听。倾听是对话得以顺利展开的条件。从一定意义上说,“听”比“问”更加重要,它决定着“问”的方向和内容。就倾听本身而言,它不仅涉及到人的行为,而且涉及到心与心之间的交流,理想的倾听应该是心之所至。在历史课堂中,我们常常看到的是,教师要求学生对他(她)的话认真倾听,但是,很少有教师能够要求自己倾听学生的发言,特别是当学生的发言与自己的意见相悖时,能够耐心地、平等地倾听学生陈述自己的意见和理由。教师的“听”往往仅限于行为层面,缺乏有感情的、“共情”的“听”。因此,要学会倾听,意味着对话双方要平等相待,双方相互“敞开”心扉,互相“接纳”对方。对教师而言,具体表现在:一不要轻易打断学生的发言;二要能够容忍学生沉默。容忍沉默实际上也就是倾听沉默。通常情况下,学生沉默的原因可能有很多,如无话可说、开小差等等,但是如果在一个民主平等、富含对话气氛的课堂情境中,学生沉默可能更多意味着对一个历史问题的深层思考,实质上是在进行着各种形式的对话,这种沉默在我们看来比那种用频繁的、没有思维价值的问题来制造“热闹”场面的现象要有意义得多。三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自由。对话教学主张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强调对话者来自于现实生活中的感受,并通过这种感受将对话者的视野引向生活世界更加广阔的天地。因此,在历史课堂中,它重视学生深有感触的历史知识内容,由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来引发思考。这就意味着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自由。首先,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选择。其次,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特征。在对话教学情境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背景,对一个历史事件做出各不相同的解读。当然,在这里要强调的是,教师不能让学生脱离具体的历史文本,产生与历史文本没有关联的“突发奇想”,同时,教师也不能允许学生“读误”,即不合理的解读。也就是说,对一个历史史实,尽管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但是这些理解不能脱离史学研究的基本框架,要遵循史学研究规范。对话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展现了解决历史课堂教学问题的新思路,为观察分析历史课堂教学,开拓了一个新的视野。

(八)创新教育与历史教学中的“三联结”。

实施历史学科创新教育旨在引导学生突破传统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历史学习的创新精神。在历史教学中既要充分运用教材而又要不拘泥于教材,抓紧课堂而又不局限于课堂。努力引导学生,将课堂历史学习与课外学习相联结;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相联结;课堂历史学习与学生的生活领域相联结。

历史学习的课堂内外联结。历史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历史知识的主阵地。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涉及历史内容的课外读物不断增多,各种媒体传递的历史信息不断增加,学生课余活动也成为他们历史学习的第二课堂。我在历史教学中,努力打破两个课堂的思维界限,促使学生互通联想,即促使学生在课外活动或有关历史信息的接触中,联想到课堂内有关的历史学习内容;在课堂历史学习中联想到课外接触的有关知识。结合学生谈论的热点,因势利导,展开讨论;针对实际问题,借助课外读物进行启发。在教师的引导下,联结学生课内、课外的历史知识,有利于学生巩固旧知识、解决疑难问题,更有利于学生不断转换分析问题视角,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多维历史联想能力。第二、历史学习与相关学科相联结。就中学生而言,他们一方面已经具有了学科联结的知识基础和思维能力,一方面在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上又容易忽视这种联结,往往还会把学科之间彼此隔绝甚至对立起来,偏科者有之,顾此失彼者有之。再加上分科考试造成的竞争,又人为地加剧了中学各学科之间的分割和知识结构的分裂。因此,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联想已学过的其他学科知识,加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开阔学生的思路,加强对学生创造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如:历史教学与语文学科相联结;与政治学科相联结;与地理学科相联结;此外,还可以在历史教学中尽力找到历史与音乐、体育、生物等各学科的聚焦点,与之联结,使学生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求中拓展思路,获取新知,从而引导他们在学习、思考中进行创新。中学任何学科都有其产生、发展的历史,任何学科都与历史有着密切的联系。这就要求历史教师不仅要精通历史教材,还要粗通其他学科的教材;不仅要把握本学科的教学进度,还要了解其他学科的进度,以此为基础耐心引导、启发学生与其他学科有关内容相联结。

第三、历史教学与学生的生活领域相联结。历史是过去人类社会生活的纪录,生活中处处有历史。为了培养学生学习中的创新精神,我引导学生将历史学习扩展到生活领域,即与其生活领域相联结,使他们见物生情.遇事思史。将历史学习联结到自己的生活领域,勤于思考,确是可贵的,即便提出的问题是错误的,这样的学生也是非常可爱的,也应得到教师的鼓励。因为只有他们的思维不断变换角度,不断增加深度,才能提出设想和问题。也只有不断地提出新问题,才能促使他们不断地去思考、去研究,促使他们不断地去探索、去创新。

(九)重视细节拓展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常说:“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历史教学需要高屋建瓴,需要理论指导,同时,也需要蹲下身来,从一点一滴的知识细节做起,这是一线教师应该关注的。通常在新课导入时、解释难点时、深挖教材时思想教育、选材设问时、引人入胜时、承上启下时、激发思考时、多次利用时都可以利用细节拓展 的作用以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点是很容易记住的,利用这一规律,我们对精心挑选的细节,完全可以“回收再利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价值。很显然,细节拓展对教师提出了高要求,要求教师有广博的知识视野,一本教材、一本教参是远远不够的,甚至以一套高水平的大学教材为“底本”也会觉得心中无底。教师的阅读视野要瞄准高校学刊、名人传记、回忆录,乃至最新的学术成果等。以淘金般的目光在史海中筛选典型、鲜活、有穿透力的点点滴滴。并且细节拓展的目的要明确,要围绕教学目的,切不可冲淡教学主题,更不能让历史课成为故事会。史学之美,美在通俗、趣味与情节,更美在严谨、深刻与睿智,细节拓展要注意资料的考证,在便捷的同时,勿忘对史料的甄别、取舍,尽可能选用第一手材料或摘自权威性著作。课堂是严肃的圣地,史学以真实为崇高。

(十)新课标新作业

传统作业形式单

一、机械重复且作业量太大,造成学生负担过重,创造实践能力被冷落,学习兴趣和效率低下。新课标要求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以及认知水平去布置作业,使之成为最有力、最灵活且效率最高的教学手段。作业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

选择型的作业——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按课文要求,布置灵活多样的作业,给学生以选择的自由,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与学习兴趣。

1.开放性的作业:适当引入当前史学界有争议的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己作出判断,不以某一现成的结论束缚学生的思维。在这一过程中,他们须从不同的角度考虑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师则须关注每一个体思想的差异,从而有针对性地具体指导,解决不同学生的需要,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2.不同内容的作业:老师指定知识范围,学生根据自己对作业目的、内容、方法的不同理解而选择不同内容的、因人而异的作业,让作业真正成为学生自己的作业。

3.不同表达方式的作业:同一内容的作业,学生可以通过个性化的方式来进行表达,有选择的、带有一定灵活性的作业,可以使学生在不可预见的新知识探究中,在动脑中完成,带着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来学习,构建知识体系,这会提高学生的兴趣,努力克服困难,享受成功的喜悦,在探索中进一步学习知识,理解知识,尝试不同答案的合理性,作业由“温故”型转为“创新”型。

分享型作业——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即按新课标要求,重视发展学生的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作业时相互之间必须加强交流、学会合作,共同发展。

1.作业时的分享:指学生的作业过程协同合作,共同完成。因为新课标下的作业需要与社区、家庭,特别是与他人协同合作才能完成,发挥小集体的创造力,将大家的思维汇集到一起,从而完成对某一问题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2.作业后的分享:指生生之间交流已经完成的作业,面对面交谈,相互倾听,相互提问、解释、争辩,相互启发,从而达到互相取长补短,复习巩固已学知识,共同提高的目的,促进了学生间合作意识和能力。

汇报型作业——营造宽舒互动的氛围。老师设计作业,并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互动的环境,让学生能够用自己的眼睛来观察、用自己的头脑来思考、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当学生汇报时,老师应走下讲台,深入学生中间,鼓励学生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完整地倾听别人的观点,尊重不同的意见。教师尊重并欣赏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并及时提供引导支援。

总之,新课标下的作业应该区别于传统的作业,教师要不断推陈出新,积极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探究发现,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真正为学生终身发展留下充分的发展空间。

第二篇:新课程标准下作文批改创新综述

新课程标准下作文批改创新综述

姓名:吴晨波专业:小学语文教育与研

学号:2004694269班级:04级教本(2)班

[摘要]:在我国实施新课改这一大背景下,教育的各个方面都在进行着改革创新,教师在实践中进行了教学方法的革新甚至到自身教学专业素质的提高,在各种教育评价体系中,最为突出的是作文教学的评价问题,语文教师们多年实践经验体现这作文评改存在着这样的一个现状:传统的作文评价中,学生呕心沥血地赶任务,教师案前的作文堆积如山批量修改,因此,学生在写作中得到的不是兴趣,也不是对写作由衷的热爱,而是受到了对写作的厌倦、恐惧等消极影响,而老师呢,作文教学效率不高,学生的真实写作水平远远赶不上他对学生的期望,再加上作文批改数量庞大、作文考试学生普遍低分等压力,学生和教师本是教学互长,互相扶持,哎!让人不得不感叹:师生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那么究竟教师应带着怎样的心态去评价一篇学生的习作、采用何种方式去评价以及评价时采用

什么样的评语等作文批改措施才能使师生双方都在写作方面互利共赢呢?这些都值得我们去探究。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作文教学;作文评价;作文批语

在我国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语文是重点科目,而作文占了语文的半壁江山,可谓是重中之重啊,当然,教育改革创新也就少不了作文教学这一方面啦。而在作文教学革新中,作文的评改工作又是比较突出的一方面。新课标要求:“要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内容和方法。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这就要求在写作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作文的指导,而且不可忽视对学生作文评改这项工作。

多年来,我们评价学生作文往往是以自己的标准和成人的眼光为尺度,所以,更新作文评价观已迫在眉睫,要真正地理解学生的生活,珍视学生的体验和心情,尊重学生的言说方式,关注学生的“童年经验”。对学生的作文不要求全责备,要尽力发现发掘学生作文中的优势和特长,充分肯定并推动其进一步发展。[1](P53)

那么究竟教师应带着怎样的心态去评价一篇学生的习作、采用何种方式去评价以及评价时采用什么样的评语等作文批改措施才能使师生双方都在写作方面互利共赢呢?

第一、评价的心态在进行创新。

学生怕写作文是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普遍现象,教师要把握小学作文要求,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循序渐进地进行有序训练;积极创设写作情景指导学生生活经验,激发学生写作情感,指导融于激励中,以教师外用促进学生内用,帮助树立信心。[2](P28)

作文评改的传统模式主要在于三看:看立意、看结构、看语言。教师存在着:“重指导,轻评改”的欠缺,以自己为中心进行作文评改,忽略学生这一主体,导致绝大多数学生不了解怎样评改作文,即作文评改的能力相当差。对此教师稍作调整,把作文的评改权还给学生,评价的主体内容是看学生通过作文,使自己的生活发生了什么变化,同时作文能力得到了多少提升。

在新课程标准实践下,许多语文教师都采用了赏识评价,并且收效甚大。

1.用激励的课堂语言去感染启发。

写作写作,重在“写”,写为重点。于是布置作文、布置日记、课外随笔和摘抄名言名句成为了老师作文训练的不二选择。于是学生赶任务,写不出高水平习作;教师面对如山作文,不知何去何从。作文作为一项综合实践,它要求有丰富的生活,要有观察生活的能力和热爱生活的情趣[3](P137)。而现实的状况是:学生由于生活不丰富,或由于不能观察生活而感到没有可写的东西,没有作文兴趣,因而影响到运用语言去写作的能力。写不出像样的东西来,就“惧作文”以到“厌作文”,这样的恶性循环,不仅严惩影响了作文教学的效果,也影响了语文教学(因为作文是综合语文能力的实践)

2.用赏识的眼光去看待学生耕耘的成果。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中的作文教学策略中提到过:用心理能力的培养来促进语言能力的发展,其中提倡:作文评改要求以鼓励为主,并引导学生自我修改。[4](P251)评改作文时,对学生在立意、构思、表现手法上有创新的地方,哪怕很微小,教师都要及时地肯定和鼓励。心理学研究表明,“心理自由”是发挥创造性的条件之一,而心理自由往往是“心理安全”的结果。当一个人在心理上感到安全时,他就不怕别人的讥讽,不需隐瞒自己的见解。鼓励性评价正是学生“心理安全”的保证。

写作能力与欣赏能力息息相关,用赏识的眼光看待学生的作文而不要用作文大家的评价角度去对学生的作文挑一些类似句号等与整体思路关系不大的错误,将“作文欣赏”进行到底

[5](P36):

(一)、将“批改权”交给学生----既问“耕耘”,又问“收获”

(二)、将“发言权”交给学生----听说读写水乳交融

1、读:学生将自己的作文评读出来

2、赏:名篇欣赏

(三)、将“荣誉权”交给学生----作文欣赏的“发动机”

第二、评价的方式也在创新:

传统的作文教学是学生写,教师批改,这样一来,学生养成了信赖教师的坏习惯,自己对作文没有一个具体的评价标准,其实,作文的写和评是分不开的。评价的主体和客体可以是多元化的,而评价的手段可以是多样化的,只要能抓老鼠就是好猫,不管它是黑猫还是白猫,允许多元化的、多样化的评价将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作文教学效率、提高学生在作文课上的收益和写作的水平。其实在很久以前,我们就很向往能达到魏书生老师的那种不用出试题、不改作业和不评改作文就能把学生教好的美好境界。

首先,在作文教学的主体和客体上,可以是多元的。[6](P16)

1. 自评

教育家桑德(Sand,O.)提出要“从单纯的教师评价改为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库克(W,Cook)则明确表示:最有效的评价是学生的自我评价,其次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评价。自我评改习作能力是一项重要的语文能力。学生的习作水平是在不断的自我反思、自我矫正、自我修改

中得到提高和发展的。[7](P25)教师可以通过“品读”、“示范读”和“赏读”等方法去调动学生的自我修改习作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学中乐、乐中学。[8](P32)

2. 互评

学生互改可以分小组(一般以4人为宜)进行。在小级讨论时学生因地位平等地,心理上不受威胁,创造性思维活动达到激发状态,而且相互启发而集思广益,促进“集体创造力”的发展。教师要鼓励学生在互改时独立思考,提出不同意见,展开争论。互评过程中往往是“旁观者清,当局者迷”,会存在着许多学生在互评过程中分数偏低的现象,其实,有许多学生,对自己的文章看不出一丝的灰尘和瑕疵,但对别人的文章却可以挑出一大堆毛病,而作文评改创新中正是需要这种细心挖掘的能力。

3.集体评:语文调查显示,中学生最怕的是作文,最不喜欢的是写作课。有没有一种作文教学模式,能使学生真正喜欢上作文课呢?有这么一个作文教学的案例[9](P107):

东阳中学的蔡教师根据学生的语文能力、作文水平以及学生的意愿,将初三(8)班分成14个“作文集体”,每个月进行两次“集体作文”活动。该班有个作文成绩一直不理想的A学生,在蔡老师的辅导下负责担任这项活动的执笔人,从不断的写作实践中,由难而易地完成了任务,得益非浅,成为走上作文成功之路的一个典型。[10](P113)

4. 师评:教师有意地品读,将自己侧重的地方读给学生听,让学生意味到写同类文章应该侧重的不同地方。[11](P88)

其次,在作文教学中的评价手段可以是多样化的。

1.通过书面的批改,这是一般的方法,在这里就不多例举了。

2.以读的方式来品评:以品读等方式,进一步感悟语言中的经典词句等的美。促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做到:

(1)、日常学习中的阅读

(2)、摘抄用词准确、表地道的精彩句子或段落

(3)、背诵经典句段

3.议论评:可以开展一个小组,对一些错误的范文进行批改,从中同学间、师生间交流自己批改的意见。

4.比较评改:可以对比一些类似文体的优秀文章的规格,自己检查出自己的毛病;又或者将自己以前发表过的同类文体和现在的习作相对照,发现自己写得不好的地方。[12](P75)

5.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利用档案袋评价法来评价学生的作文的作法。就是把学生所有的作品按照文体或都发表时间等集中收集,在不断的作文教学中让师生都可以得到借鉴和反思。

[13](P65)

除评价的主客体和评价的手段方面,还有过程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的评价。

第三、作文教学的评语也在创新:

传统的作文评改过程中,由教师一人操办整个作文批改的过程,每日案前堆积如山,自然效率不高,而学生呢,每次看到作文本上“优良中差”的枯燥无味的评语,不但对写作没兴趣,就连看老师的评语都提不起劲,因为都是同一个老师改的,“优良中差”四个字中的一个肯

定会有,或许还会有几个老师特别“恩赐”的错别字。久而久之既厌倦评语,又厌倦了写作,评语等真成了“弃之可惜,食之无味”的鸡肋。那么,怎样让这些“鸡肋”多些色香味、作文评语多些吸引力呢?[14](P66)

1、评语易整体易懂而切忌笼统抽象

2、评语易启发探讨而切忌武断批驳

3、评语易欣赏激励而切忌贬低训斥

4、评语易幽默风趣而切忌枯燥无味

5、评语易以情动人而切忌错误指导

6、评语易大胆创新而切忌千人一面

(1)、作文点评要点面结合:外教对学生作文的批改给予教师的启发:忽略标点符号等小错误重视思维模式,评语中加入自己的经历和感悟。非ABCD单纯的等级判定或千篇一律、干涩简单的几个表扬,而是一种真诚的、朋友的分享。不要一味地看学生的错字和标点。可以在做这项工作之前看看他们的整体效果是怎么样的,不要为了一两个小错给教师带来的烦燥而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

(2)、让85分成为习作的平常分:很多语文老师给学生习作打分很难打高分,倒不是他们有意为难学生,而是学生习作的水平确定不高。作为教师的都希望自己教的学生能写出好文章,然而,难得打高分的做法是否有助于写出好文章呢?要知道,有时候,善意的谎言比直面的冷批更能让人反省,有了高分,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就会有一种“好上加好、锦上添花”的意愿,打分可以按自评40%,互评20%,师评40%的结构来进行,避免传统教师“独断专制”。

(3).多点人性化的符号,少些冷漠的批判。似乎在作文评改过程中,对的地方就“√”,错误的地“×”,是不是可以在学生写错的地方标上“△”,在他们写得好的地方加上“﹡”,在觉得他结构好的段落用“★”标记呢?这样多符号的批语就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从而弥补了长期以来“√”、“×”的枯燥不足。

(4).多用哲理性的批语:语文教师应该体现着一定的语文修养和功底,利用一些名人名言或者名句,让学生在作文批语上,甚至在其他地方真正地感受到“生活处处是作文”,从而也激发了学生提高对自己文学修养的要求。

例如:在学生写作中情节跌宕反复等精彩处可以用“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发现学生可以写得更好,可以更加完善表述时,可以这样写:“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既起到暗示学生的作用,又起到激励其自我修改的作用。

在新课标背景下,教师们对作文教学的改革创新这一努力是值得肯定的,而她们也确实创干出了成绩,以上是对当前新课改背景下作文评改创新方面的综述,当然,在赏识作文评价方面等地方存在着一定的争议,例如:赏识是否可以滥用,又或者说教学中存在着一些伪赏识等问题。[15](P1)总的来说,我们对作文教学中的评改有更高的期待。但是,新的事物需要不断地与社会教育实践相融合,需要一些融合的时间和过渡的阶段,也需要广大人民对教育不断地关注、提出新意见、新见解。

[参考文献]:

[1] 欧秀蓉(重庆市石柱县石柱中学),《当前写作教学中的主要问题》,发表于《语文教学通讯2005年第2期》P

52[2] 秦牮(广东省珠海市拱北小学),《消除学生障碍之对策》,发表于《现代中小学教育2006年第6期》P28

[3]邱济隆、李建华主编,《北京四中,教师教育科研论文选(1997-2000)》,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8月第1版:李家声(北京四中语文组),《遵循规律,搞好作文教学》

[4]吴立岗主编,《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第1版

[5] 袁慎怕(湖北阳新县东春中学),《将“作文欣赏”进行到底》,发表于《中学语文教学2006年第1期》P36

[6]马增福(刑台市教育局普教教研室),《创建多元评价体系,全面推进课程改革----对新课程背景下教学评价的思考与建议》,发表于《教育实践与研究2005年第9期》P16

[7]吕留莲(浙江市福泽市第三中学),《学生自我评价方法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发表于《教学月刊2006年第1期》P25

[8] 项平(南京市玄武区教研室(江苏南京)),《品读----提高自我评改能力的催化剂》,发表于《教育实践与研究2005年第1期》P32

[9]《特级教师教学案例集录》,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年9月第1版:韦腾龙(东阳中学)《在集体训练中稳步提高----“集体作文”教学法个案

[10]杨秀珍,《以生为本,突出作文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发表于《语文教学通讯2005年第7-8期》P113 [11]

吴海霞(上海市第十中学),《作文评改的模糊识别法》,发表于《中小学教材教学2006年第2期》P88

[12]王金华(河北省迁西县教育局教研室),《学生修改作文能力的培养》,发表于《现代中小学教育2006年第4期》P75

[13] 陈郁新(江苏省如东县长沙初中),《将生活写入作文,建立新型评价模式》,发表于《中华活页文选2006年第2期》P65

[14] 魏志刚,《关于作文批语》,发表于《教学随笔2006年第1-2期》P66

[15]蕙长虹(济宁师专数学系),《当代美国高中教育的得失与启示》,发表于《外国中小学教育2005年第8期》P1

第三篇:新课程标准下的历史教学实施小结

新课程标准下的历史教学实施小结

————理念的转变与能力的提高

遂宁中学东校区陈小艳

摘要本文阐述了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的教学理念的转变,能力和素养的提高,新的课堂教学方法的初探,以及在新的形式下如何处理师生关系问题以达到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和兴趣。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教学理念教学模式

2010年四川省全面推行新课改,一学年过去了,在历史的新课程教学中,我的感受是很深的。面对新的教材,面对课堂上一群过于活泼的学生,我时常感到黔驴技穷,对于新的问题,新的形势,一年来,我也在不断地探索和反思,最终还是认为历史教学理念的转变和教师能力素养的提高是非常重要的。在新课程标准形势下历史教育的目标要求学生既认识过去也认识现在,既认识世界也认识本国,并且通过对过去事实的认识,做到以史鉴今,进而树立全球一体的思想,更好了解历史和当今世界。

通过一年的教学实践,我得到了以下的四点认识,以供大家参考,并乞求给以指正。

(一)新课标较旧课标更具有现实性和灵活性。

李大钊在研究历史材料时曾说过:“历史是有生命的、活动的、进步的、不是死的”在历史的课堂上,我们到底是教给学生什么呢?其实这个问题我从教十几年来一直在不停地问自己,是课本上的历史事件、人物、时间,还是记住所谓的历史规律。到头来,当他们一个个走入社会,走向工作岗位时,他们能从中学的学习中获得什么有益的东西呢?我记得泰戈尔也曾深情地说过:“教育的目的应是向人们传送生命的气息。”让学生们在一生中获得永恒的动力,珍惜生命,珍惜人世间的一切。这才真正是历史教学应该达到的一种目标和境界。但现实中,我们的教学是是为了考试而进行的教学,所以在这个目标之前,首先是要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

传统历史教学中,侧重对历史事件发展演变的介绍,形成教师的教学的基本依据是“以本为本、以纲为纲”。以前的教学最普遍的模式是教师教课本,学生记课本,考试考课本,学生对课本上介绍的知识背得滚瓜烂熟,书本以外的东西很少去学习和关注,有关历史了解得太少了,甚至连最基本的历史概念都弄不清楚,比如以往有不少的同学生总是分不清中国的“近代历史”和“近代化”的开端,“手工工场”和“工厂”的区别,除了课本上所说到的人物和事件外,其他的一无所知,你要问他“陈寅恪是谁?凯恩斯是哪国的人?里根主义是什么?”他一片茫然,少得极其可怜的知识,如何构建一种宏大的历史观,如何能够开阔心胸,如何能够走出井底。把课本知识当作绝对真理,没有自己的观点和理解,因而难以形成创新思维能力。在新课程教学中则要改变这种模式,既注重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框架的构建,又要注意让学生基于其原有的知识经验系统,形成灵活的、系统性内化的知识应用能力。1

在多角度多层面丰富理解的基础上整合知识系统,注意知识的应用性和发展性。引导学生多去了解和探究历史,而且要让他们知道历史不是简单的事与人的相叠加,而是一幅幅生动的图画,而且,现实是历史的延续,人的精神与传统是延续的,搞不清楚历史的人就无法认清现实。还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深刻地认识和体会到历史是一个国家民族最深厚的文化源泉和人文精神传承的载体。

(二)新课程在教学中更注重学生情感的培养和能力的提升

传统的历史教学方式是老师先介绍课本上的基础知识,然后再让学生在训练中达到巩固知识和目的。新课程标准强调历史学习的过程应为在尝试解决问题中学习,即先发现有思考价值的探索问题,在解决问题中不断获得新的信息,丰富自己的知识,开阔历史眼界,培养历史思维,达到学习的目的。并且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和独立学习。比如在中国鸦片战争的背景中,要注重分析中国清政府的短见和闭关锁国的政策,而且与西方国家的经济和对外政策要作一个对比。可以向学生讲出一些有关的历史小故事,让他们在听和学中自己去体会和思考。我讲了这样的故事:1792年,英国的马戛尔尼率领使团看拜见中国的乾隆皇帝,在这次会见过程中,英国人带来了最新的发明———钟表枪支和机械用品,还有当时战舰模型,英国人满以为满清贵族会感到惊奇,但乾隆却认为:“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觉得这些不过是无用的奇技淫巧罢了。马戛尔尼还赠送了榴弹炮等火药武器。但当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发现,几十年前送给清政府的大炮和炮弹都完好无损地摆在那里—————他们从未使用过。在清朝行宫中保留了明朝利玛窦所赠送的《坤舆万全图》,但乾隆皇帝仍不知道英国在哪。马戛尔尼回国后,曾得出这样的结论:“清政府的政策与自负有关,他是想凌驾于各国之上,但是目光如豆,只知道防止人民智力的进步„„当我们每天都在艺术和科学领域前进时,他们实际上正在变成半野蛮人。”因此,清帝国“不过是个泥足的巨人,只要轻轻一推便可把他打倒在地。”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这样写道:“有史以来,从未有过一个民族面对未来竟如此自信,却对即将到来的风暴如此缺乏了解:”“他们妄自尊大,拒绝开放,囿于传统,满足现状。”在我罗列了这些史实和历史学家的评论后,让学生来自己思考和讨论,他们对于中国在战争之前的状况的认识,这些与鸦片战争的关系,从而对于一个国家的对外政策和统治者的治国理念的认识,他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存亡和兴衰关系是非常重大的。这比以往我按书本上的一点二点三点原因来一一讲述,更能培养一种历史的责任感和一种大气的精神。

在新的教材中,特别注意运用课后的“谈一谈”“想一想”和史学探究,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运用新近学习的知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不仅仅是将所学的知识仅仅用在考试练习中,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将实际生活中的难题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这样不仅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还可以开阔思路,学有所用,可使学生既感新鲜亲切,又津津有味,同时还能解决不少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教会学生用最简单、最快捷的方法去解决问题,达到新课程教育的目的。

总之,新教材能够更适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对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的培养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形成有积极的作用。

(三)学习的主体是学生,老师只是一个引导者

作为教师,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要注意基本技能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重视创新意识和实际能力的培养。同时结合新教材,改进教学方法,坚持启发式和讨论式的教学方式。

在新课程之下,强调的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是起一个引导者的作用,我们不是要把多少的历史知识教给他们,而是要引导他们如何在历史的海洋中去寻找到有价值的和闪光的东西,指导我们每一个人的现实和将来的知识。其实就是说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认识事物的过程。我们把这些学生的主体性发挥的愈充分,他们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就愈强,学习效果也就愈也。

当然对于教师这个引导者应该具有更高的素质。历史教师应是一个学识渊博,精通教学,勤勉有为,浑身上下散发着浓浓的文化气息的知识分子。历史教师要有一种精气神,这种精气神是自身的素养内涵而表现出来的优秀品质。如同“中医治内,而西医治外”一个道理,不刻苦修炼内功,仅仅依靠外力恐怕成效不大。这种精气神是历史教师在长期的历练中和不断的学习过程中造就的。一堂历史课,优秀的教师在那一站,不费一言一词,就可以收揽学生的心灵,课堂凝聚力由此而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举手投足,一颦一笑,一言一行,都是衡量其精神状态优雅与否的一个重要的标准。所谓优雅是一种教学状态,更是一种不断追求不断升华的教学的理想境界,具有用知识修养气质个性等元素武装起来的优雅状态的历史课堂,才是能让学生倾注热情,释放潜能全面发展。

教师的这些品质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有助于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和激发学习兴趣。只要有了学习的兴趣,它就可以使人满腔热情地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率,这于丰富人的知识、开发人的智力也有着重要的价值。因此,培养学生健康、稳定的心理素质、设法调动并不断强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新课程标准能否成功的关键。正如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四)指导学生掌握和运用科学的学习模式,使学生具备终身学习和创造的能力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都知道学生的情况千差万别并且始终在不断地变化,想找到一种现存的学习模式不太可能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对于学生的学习技能的培养。老子的名言“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正体现了这一精神。让学生掌握了学习的方法,也就使学生学会了学习,让学生学会了创造的方法,也就使学生学会了创造,这样一来,学生原有的知识就会成为不断创新、发展的源泉。

当然,对于历史教师而言,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去探究好的有效的教学方法,比如说“问题教学法”就是一种特别有效和培养人的能力的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就是学生在预习教材的基础上提出问题,教师将问题进行整理、筛选,然后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备课,再通过课堂讨论或师生的共同探讨或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查找资料,达到释疑的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

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下,中学历史课难教、不受欢迎是普遍存在的现象。我们在2013届高一学生入学之初,进行了全年级的问卷调查:其中对历史有兴趣的学生占60%;而对历史感兴趣的原因,是“因为学校开设课程”的学生仅占6%一8%,大多数同学是因为“受历史课外书籍和影视作品的影响”或者“家庭影响”而喜欢历史,也就是说学生对于历史这门科目并不欢迎,但也没有厌恶之心。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以教师和课本为中心,以积累知识、发展记忆和掌握已有的结论为目标,原本丰富生动的历史,为了赶进度,为了考试,变成了枯燥乏味的纲纲条条,学生厌学、怕学就在所难免了。

“问题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中习,以学生的发展为教学出发点,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我发现去激发其智慧的潜能,培养其强有力的内在学习的动机,即把作为人的本质创造精神引发出来。

我们高一历史组的邓伟老师在新课程的探索中,就初步找到了用这种方法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如:在必修二的第五个专题第二节《蒸汽的力量》这节课堂教学中,邓老师先在课前布置让学生去预习,带着相关的问题去看书,“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爆发的前提和条件。”“工业革命的过程(在英国开展的情况和在其他欧美国家开展的情况)”“工业革命给英国和世界带来的影响”。在课堂上,教师只是作一个引导者,让学生真正地在18世纪晚期至19世纪中期的世界去感受这场革命所带来的变化。在课堂上,还就一些相关的问题进行了讨论,比如工业革命对于中国的影响。教师在课堂上用一种很平和的声调去引导学生,让他们在历史中学会去思考,用明亮的眼睛去看世界,用清晰的头脑去认识历史。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是因为思维从问题开始,创造力从问题开始,问题也是深入学习的起点。当然这种教学方法只是诸多方法中的一种,它要求教师要有信心和耐心指导他们去学会预习和质疑。而且这种教学方法对老师的要求是很高的,不要看老师在课堂上的几点引导和总结,他其实是教师的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一种表现,这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和提高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教师的知识面不仅要专,而且要广,教师要有新的教育观念和一定的理论功底。有课堂上有时学生提出的问题五花八门,有的十分冷僻,有的教师也难以给予准确的回答,比如说在《自由放任的美国》的这一节,有的同学提出,“1929年开始的大危机对于中国和苏联有影响吗?社会主义国家也有经济危机吗?”《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有的同学问了,“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危机比30年代的更大吗?那为什么没有引起大战呢?这个时期资本主义国家的福利制度发展的情况如何?里根政府缩减政府的财政支出会影响到国家的福利政策吗?”要一一地解决这些问题,还是需要老师去好好地作一番准备工作的。

有时老师可以提出一些引导性的问题,让学生去认真查阅资料,思考问题。如:在专题七的第二节内容的讲解时,老师可以先提问“苏联的斯大林模式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关系”。引导学生去思考。实际上这个问题中要求学生在看书后,要清楚斯大林模式的特点和影响,而且还要把前面有关中国现代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内容相对比。老师在学生看了书和讨论后,还是要向他们讲清楚二者的关系。中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曾经

把苏联当成“最好的先生”,在毛泽东的倡导和号召下,全国掀起了深入人心学习苏联的高潮。这个学习,既取得了重大成就,也有不少的失误,尤其是在经济体制和文化建设上,存在突出照搬照抄的毛病。毛泽东后来说:“因为我们没有经验,在经济建设方面,我们„„几乎一切都是照抄苏联,自己创造很少。这在当时是完全必要的。”但在学习中也出现了简单化和绝对化的毛病,有时把苏联的短处也学来了,甚至认为苏联的经验是“不能有丝毫怀疑的。”但中国的政治体制不是照搬苏联的。我们是建立的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苏联是无产阶级专政。我们没有采用苏联共产党一党独存,一党执政的体制,而是形成了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有了民主党派和各级政协,就使中国的政治体制有弹性,利于应对紧张的政局,没有搬用苏联的联邦国家结构形式,而是建立了单一制的国家,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文革后,站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上,开始了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恢复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为全党全国人民的工作中心,结束了半封闭的状态,开始对外开放,同国际接轨,实行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从而使学生更加清晰地认识中国与苏联在经济体制与政治体制方面的关系,并激起他们对于历史探索的兴趣。

在新课程标准下,还要注意师生关系,因为师生关系是教学氛围中最重要的一个要素,建立具有时代特征的新型师生关系是一切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的必要前提。在当下有不少的人认为在教育成为一种产业,而且已经在面向市场的情况下师生关系是一种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老师要树立一种为学生服务的意识,甚至有人鼓吹学生是上帝,对于学生只能用夸和奖的方法,不能去罚和惩,而我则以为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我们强调师生关系是一种民主、平等的关系,是一种相互信赖的朋友关系。在学生尊重老师的同时,老师也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劳动。对于学生的学习错误虽然不能不给以理睬,也不能粗暴简单的训斥讽刺,但是必要的适当的惩罚是需要的,学生在内在动力形成后,外部的因素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进一步激活和加强学习的能力和动力。当然,切莫过于严厉,并且注意方式方法,要在不损伤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积极性的前提下去“惩罚”。因为“惩罚”的目的是使学习者获得矫正信息。

在新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对于传统教学思想中的精髓我们不仅要继承,而且不要进一步发扬,如孔子说的“因材施教”“诲人不倦”的教学方法和教育思想,重视启发学生学习的自觉与主动性,对学生而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提倡学习中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并且强调复习功课的重要性,“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要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做到“举一反三”。我们也可以运用新的教学手段,如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在备课中,要做到一个教研组进行集体备课,相互地探讨和借鉴。

总之在这一年的新课程的教学中,我们也是在摸着石头过河,特别是对于教师的能力和课堂的有效教学有了一些以上的感受。

主要参考书目:

1.《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

2.《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高等教育出版社)

3.《现代教育理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4. 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

5. 《新华文摘》(人民出版社)

6.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四篇:《新课程标准与历史创新教学》课题研究报告

《新课程标准与历史创新教学》课题研究报告

首页 | 组情概览 | 教学资源 | 课题研究 | 趣味历史 | 留言本

《新课程标准与历史创新教

网络环境下的历史创新教育

《新课程标准与历史创新教

网络环境下的历史创新教育

《新课程标准与历史创新教学》课题研究报告

你是第622位浏览者 发布日期:2004-6-24 泉州五中分校

执笔:黄钢强

写在前面:

我校承担的泉州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课题《新课程标准与历史创新教学》2002年10月申请立项成功,至今已历一年。教育界同行对于2001年7月颁布的《历史课程标准》给予极大关注,有关理论研讨成果颇丰,在此不多涉猎。本研究课题旨在探索基于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历史创新教学之路,构筑全方位立体化的创新教学模式,寻求在教育教学理念、教师素质要求、课内外学习方式等几个关键环节上有所突破和创新。在泉州市普教室老师和本校领导的全力支持和指导下,经过课题组同仁的不懈努力与探索,我们的课题研究工作进展顺利,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此总结汇报,以求正于大方。

一、课题的背景

1、知识经济呼唤人才、要求教育创新

知识经济将成为21世纪的主导经济,创新是其灵魂,而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可以说,21世纪教育的使命就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能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创新性人才。创新教育的提出是未来社会,知识经济时代要求在教育领域中的反映,具有鲜明的时代价值取向。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既对我们是一种挑战,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难得机遇。1995年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江泽民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缺乏独创能力,就难于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他再次指出:“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重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无论在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业人才方面,还是在提高创新能力和提供知识,技术和创新成果方面,教育都具有独特的重要意义。”因此,全面提高我国人民的创新意识和能力。首先应从教育创新入手,真正培养出与时代潮流相适应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的人才,进而提高整个民族的创新水平。

2、历史课程标准呼唤教育创新

这次历史课程改革强调以唯物史观和科学的教学理论为指导,通过精选历史课程内容,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问题的空间,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人生观,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新时期的历史课程改革为中学历史教育指明了方向,也提出了严峻的课题,没有大胆创新,突破僵局,就没有出路。

3、创新教育是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的需要

中学历史教育在很多方面存在着直接或间接遏制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妨碍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观念、体制、行为以及环境等因素,如:培养目标过于强调统一、划一与知识教学重视学生考分、考试等定量评价,忽视对学生个性和能力的多样性培养;教学方式陈旧、单调,教学中重教有余、重学不足,灌输有余、启发不足,所谓“我教你学、我讲你听”;复制有余、创新不足,强调教育规范统一和要求的共性,忽视对学生主体和个性生存空间,还有历史课程教学不受重视,历史教师自身综合素质亟待提高等等。凡此种种弊端,长此以往,学生学习方式出现严重偏差——为学而学,为考而学,上课勾教材,课后对教材,考前背教材,考完扔教材,其负面影响是严重的,泯灭学生好奇心、求知欲、想象力、创造力,可见,传统教学模式是很难适应知识经济的需要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要实现素质教育的理想,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跨世纪人才,必须对传统教学模式动大手术,进行重大变革。

4、创新教育是我校推进全面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

泉州五中分校诞生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教育改革大洪流中,正是我国现代教育改革的新生事物,在开拓教育思路、改革教学模式中更应义不容辞地走在最前面。五中分校秉承百年五中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拥有优越的软件硬件设施,起点高;齐集泉州各路小学精英,学生整体潜质好;教师队伍年轻精干(如本课题组成员均为大学本科毕业),综合素质强;重要的还有始终如一地关心和支持本课题研究的各级领导和学校同仁:泉州市普教室陈木兴老师,学校领导、省级优秀教师、市历史学科带头人魏献策,都是具有丰富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经验的行家能手,作为本课题组的顾问,他们对课题的研究作了全方位指导,提出了许多精辟独到的见解。

二、课题的内涵

创新是什么?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创新的意思是抛开旧的,创造新的;

中学历史创新教学,是指在创新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教师自主整合教学资源,营造宽松、和谐而又充满智慧魅力与生命激情的教学氛围,有效地唤醒、激励学生以创新的姿态进行探究性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

本课题是应用型研究课题,我们在深刻解读历史课程标准的基础上,以创新理论的探究和实践为起点,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终极目标,倡导“三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师素质要求创新、授课方式创新。探究构筑师生互动,平等融合,调动兴趣、启发思考,应用提问、辩论、体验等方式追求实现探究、自主、开放学习的新模式。

三、理论依据

中学历史创新教学作为新时代对教育创新能力的研究探索,是有目标、有追求、有理想和憧憬,但尚无定法,也没有统一规定,不过在探索实践中,我们自觉接受以下五种理论的指导。

1、马克思关于人的叙述:马克思在对人的本质分析中提出人具有自动型、自主性、社会性以及高度创造性等基本属性。主体性是人的本质的最高表现,而创造性是主体性的最高层次,是全面发展人的根本特征和最高目标,这一论述为充分开发人的创造力奠定了基础。

2、领导讲话和有关文件:邓小平“三个面向”理论是构建创新教学的指导思想,江泽民同志关于教育若干讲话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是我们探索创新教学的重要理论依据。

3、初中学生心理特点:初中生具有好奇、好动、好刺激的特点,从激发学生兴趣入手,通过课内外各种活动手段、促使整个教学机制高效运转,达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能力的目的。

4、创造力理论与现代教学理论为创新教学奠定主要理论基础。

5、学生主体理论:学生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创新教学必须尊重学生人格、个性、感情智慧等,必须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为主体。

四、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状况:

1、西方创新教育研究已有近百年历史。美国80年代的教育改革把创造改革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出现一系列创新教育教学的模式和策略。日本从80年代开始,已在各级各类学校引入创新教育,进行普及性实践。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家更把创造力当作国家兴旺发达的关键,明确把培养创造力的创新教育作为二十一世纪教育的基本方面和根本目标,各国对创造教育、创造力培养的高度重视和丰厚的研究成果,给予我们创新教育以极大的启示和借鉴。

2、最早在中国提倡并实践创造教育的是陶行知先生,他在《创造宣言》中提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人、人人是创造之人,并提出对儿童眼、手、脑、嘴,时、空的六大解放。80年代以来,伴随着改革开放,我国当代创新教学理论与实践逐渐兴起和发展起来,但总体分析,创新教育还处初创阶段,在研究目的、价值取向、研究内容和重点上仍存在很大差异。

3、来自国内和国外、历史和当代关于创造教育的研究和实践为我们今天进行创新教育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理论支持,然而,诞生于新的历史时期的创新教育必然蕴含时代赋予的新的内涵,承载新的历史使命,创新教育既是对以往研究成果和经验的继承,更是对历史的超越,是一种带有新质的教育理念和模式,其研究状况更复杂、难度更大、内在价值、意义更深远。

五、课题研究过程回顾

1、研究方法:由于本课题涉及面广、层次较多,研究难度大,为此,我们遵循了以下研究方法与准则:

(1)、分工协作,分散难度:概括课题有关精神和要求,结合教师个

人兴趣和特长,对总课题进行分散思维,精选部分子课题加以研究,如: 主 题 负责人

新课程与新型师生关系 黄钢强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历史探究性学习张晓祥

新课程理念下历史兴趣的激发 林月华

在历史教改中的几点做法和体会 张晓祥

历史教学中自主整合课程资源 黄钢强

如何上好活动课 张晓祥

探究、自主、开放式的历史教学和模式 林月华

历史辩论法教学 林月华

课堂创新之路 黄钢强

(2)、立足本校,加强交流。

A、开发本校资源。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资源,与同组其他年段、与不同学科教师沟通交流,共同提高;充分挖掘本组人文资源优势——年轻教师起点高、有干劲、肯学习、易沟通、接受快。

B、走出去。利用各种机会向普教室老师,兄弟学校同行请教、观摩,取长补短,促优转差。C、请进来。我们学校承担几次有意义的关于新课程改革的观摩研究会议,如2002年10月召开的泉州市区历史课改研讨会,邀请了省教育学院刘心坦教授以及各级普教室老师经常性开展观摩点评活动,接受最新的教育教学理念。

(3)

、培养骨干、带动全面。在本次课题研究中,涌现了一批爱岗敬业、潜质无限的年轻教师,在可预见的将来,他们将挑起本校历史教学教研的大梁。

2、实施步骤与内容

2002.8——2002.10 启动阶段 教学实例观摩课 黄钢强 2002.10——2003.4 课题阶段性总结 公开课、论文 林月华 2003.4——2003.5 中期总结性论文 论文、研究案例 黄钢强 2003.5——2003.8 课题阶段性总结 论文、示范课 张晓祥 2003.10 课题总结汇报 研究报告 黄钢强

观摩研讨会 郭艳妮张晓祥

六、研究重点

创新教学模式探索是本次课题研究的核心,通过教学创新去引导、感化学生,使其逐渐形成提兴趣、爱主动、行自主的新颖实效的现代历史学习方式是我们追求的最高目标。现代的历史学习方式应具有兴趣、自主、探究、综合、合作、科学等特征。

1、观念创新

(1)、由重传授向重发展转变。传统教学重视知识传授,却忽视人的全面发展,学生是一个活生生的、有思想、有自主能力的人,而不是一个待灌的“知识器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掌握基本知识,又要获得情操的陶冶、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同时还要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学生成长的多方面需求决定了现代教育必定是一个综合复杂的工程,在教学中对于著名的历史人物如司马迁、班超、文成公主等,我们不只是简单的介绍事迹,而是指导学生阅读有关书籍,让其整理相关的材料,在课堂上或小组中介绍这些英雄人物的事迹,畅谈英雄身上的优秀品质,以及对当时社会的贡献,对我们今天的为人处世的启发等。学生在接受历史知识的同时,更从心灵深处受到感染和熏陶。

(2)、重教师“教”到重学生“学”的转变。传统的以教定学,教师包办代替——“我教你学、我说你听”的做法,学生习惯被动学习,为学而学、为考而学,缺乏主动性、创造力。新教学理念倡导的是——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以学定教、因材施教。研究的是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参与、自主探究、掌握方法。为此我们的课堂学生是主体,学生尊重教师,教师相信、肯定、鼓励、赏识学生。人人都参与,有提出问题,有解决问题,有修正补充,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平等融洽。

(3)、由重结果到重过程转变。重结果轻过程是传统教学的一个十分突出的弊端,历史教学如果只强调学习结果,必然走到死记硬背的应试教育的死胡同里去。要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动机、兴趣和思维能力,必须让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这一过程。为此,在教学中,凡涉及到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分析评价这些理论性强的地方,我们关注的是学生怎样从材料中得出结论,对材料怎样进行整理和寻找。

(4)、由教学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转变。有人统计目前的教学教法有 14类72种,你用哪一种?有的教师教了几十年书,上了几千节课,送走了几代人,要问自己的教学模式的什么,教学特点有哪些,实在说不清,这是相当一部分教师的通病,教学是一种创造性活动,要求教师不能墨守成规,切忌公式化、模式化,要勇于积累、总结、创新、提高;教学又是一种艺术,形成自己特色化、个性化教学风格就是教学艺术的创造性表现,也是年轻教师成才成器的集中反映。

(5)、由重分数向重能力转变。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在传播知识的同时,还应该培养学生能力,激发学生创造力,促使学生个性发展,要使学生懂学习、会研究、善创造。与此相适应,学校考试内容和方法也应改革。初中历史学习成绩评价内容三方面——基础知识、应用能力、平时成绩,我们认为应该增加应用能力方面的份量。考察学生历史应用能力的最好方式是开放性考试。开放式考试形式多种多样。如表:

历史材料收集整理 家乡名胜古迹考察

历史题材影相观后感 口试 撰写历史小论文 历史小报编制

历史小制作 历史小话剧演出

2、历史教师内在素质创新

可能有人要感慨,现代教育改革下做学生不易,当一个合格的教师更难,委实如此。一年来在创新教学领域的探索让我们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一点,创新教育到底需要什么样的老师?或者说现代化的教师形象是什么?我们得出的结论是:现代教育需要的是学者型、科研型、交流型、特色型“四合一”的新型教师。,这样的创新型历史教师必须具备以下素质:

(1)、教育思想端正。教师要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每一方面。

(2)、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完善的知识结构,超越史学范围的多学科

知识体系。

(3)、创新能力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首先必须具备创新

能力,尽快实现由“传承型”向“智能创新型”转变。(4)、自主整合课程资源。注意学科内整合和学科间整合。除充实学科内丰富有效材料,捕捉介绍最新信息外,还要注意跨学科沟通,加强历史学科与语文、政治、地理、信息技术等学科的交叉和渗透,以期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知识系统、知识整体。(5)、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穿越历史时空的直观表现力,这点尤其适合中学生心理特点的需要。

(6)、语言修养、板书设计也是不容忽视的“小问题”。在板书设计方面,我们不应拘泥于教材的纲目,强调以图表化、要点化、线索化等方式予以体现,直观反映教材内容间的联系与综合。

3、课内外教学方式创新。

课堂授课方式是具体体现创新教育的关键环节。为此国内外教育界做了大量有益的探索,时髦名词如:探究性学习、自主学习、开放式学习;启发式、辩论式、体验式;兴趣教学、民主教学、激励教学等等屡见报端,不胜枚举。这既反映教研教改受关注的程度,也可感觉到创新教学就目前而言,是有思路、有方法、无定法。经过一系列大胆而多样化的尝试,我们认为还是可以搭建起一个比较清晰的框架。见表:

课堂创新思路

步骤 对象 教育心理学环节 师生互动过程 A 师 启发 揭示目标、确定问题

生 感知 接触、阅读 B 师 引导 关注、补充、点拔

生 内省 自主探究、收集整理材料、思考加工 C 师 评论 师生质疑释疑、检测评价、升华提高

生 外显 范围不等:个人、小组、全班形式多样:书面口头交流

课外创新形式

历史成语比赛 历史辩论会

历史小论文竞赛 历史小报专题评比

仿古小制作 历史小戏剧表演

考察古迹、寻访历史 „„

摆正师生关系地位——打破教师中心论、凸现学生主体、能动性

营造宽松和谐氛围——期待、肯定、赞赏学生、适时启发、点拔、引导

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形象直观表达内容、轻松高效产生效益

课内课外相得益彰——形式多样,互补互益

七、研究成果

1、推动教育教学观念的巨大转变。实现教育教学观念转变的关键在于教师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对自我的清醒认识和合理定位。我们在课程改革实践中对此始终予以足够的重视,确实转变以教师为中心、为主轴的传统教育教学模式,一切以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个性发展为中心,大力开展教育科研和教学实践探索,在教学中始终贯彻这一新世纪人才培养领域内广泛认同的基本教育教学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理清思路,有备而来,目标明确,方法讲究;

2、促使青年教师迅速成长。通过开展广泛而深入的教育教研工作,青年教师在思想水平和教学水平上均有大幅度提高,树立信心,抛开包袱,轻装上阵,正在逐步成长为适应现代教育需要的果敢有为的世纪接班人。教研也为青年教师扫清道路,指明了方向,使之努力往学者、科研、交流、特色“四合一”型的创新型、全能型教师发展;

3、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兴趣是学习之母”,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入手,动之以情,授之以法,促其学习方式的转变,一段时间以来,取得了明显效果,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从死记到活学,从课堂延伸到课外,方法灵活、形式多样、效果显著,努力向素质教育根本目标靠拢。师生实现互学互动,共同提出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形成了一个充满平等和谐、欢乐愉悦的教与学的良好氛围;

4、全力配合学校整体课改教研活动,努力探索一条初中薄弱学科生存发展之路。通过形式多样、不断推陈出新的创新教学方式的探索和尝试,对于国家教育部出台新的《历史课程标准》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领会,我们课题研究的宗旨归根结底就在于寻求在新课程标准下尝试创新教育教学(新课程标准是纲领是根本,创新教学是手段是方法),并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和高度统一。实践证明,在长达一年的教育探索中,我们的教学提高了质量,做出了贡献,赢得了赞誉。

八、结束语

本课题组克服了时间短,课业重,课题涉及面广,学识有限等诸多不利因素,发挥集体协作精神,汇聚智慧,虚心求教,向专家学习、向兄弟学校学习、向学生学习,取得了点滴成绩,在创新教学领域迈出了可喜的一步。然而,我们清醒认识到——本课题在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方面还欠缺很多,知识经济时代日新月异,创新教育将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如果我们今天肤浅的认识能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将深感荣幸。

课题结束了,研究工作还将继续进行。

泉州五中分校

《新课程标准与历史创新教学》课题组

二00三年十月

参考资料: 1 2林松钦

3文君

4课题组

5韩飞

6课题组

录一览表:

2002.9.5 2 2002.9.6 3 2002.9.13 4 2002.9.14 5 2002.9.22 6 2002.10.9 2002.10.9 7 2002.10.11 2002.10.21 8 2002.11.22 9 2002.12.5 10 教学》

2003.2.15 12 2003.2.28 13 2003.3.14 14 2003.4.10 15 2003.5.26 16 2003..6.11 17 2003.8、《历史课程标准》、《浅谈新课程中历史教学行为的变化》

厦门一中、《浅谈初中历史课程的‘探究性学习’方式》江苏无锡西新中学 戴、《中学历史创新教学的研究和实践》

晋江一中、《创新教育背景下的中学历史教育教学要求》湖北十堰市教学研究室、《学校教育环境与创新能力培养》

四川新都一中 附:泉州五中分校《新课程标准与历史创新教学》课题研究活动情况记序号 时间 主持人 形式 活动内容

张晓祥 画图 原始居民生活想象图

林月华 征文 想象北京人一天的生活情景 张晓祥 研究讨论兴趣小组 破解彩陶之迷

黄钢强张晓祥林月华 小制作 到劳动基地动手制陶 林月华 演讲 历史成语故事

黄钢强 示范课 先民的智慧与创造 黄钢强 小制作 都江堰模型

黄钢强张晓祥林月华 外出参观 身边的历史 张晓祥 征文 我看秦始皇 林月华 示范课 昌盛的文化

张晓祥 示范课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2003元月 林月华 论文 《课程理念下学生兴趣的激发——谈问题式张晓祥 辩论 论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张晓祥 历史短剧 《文成公主入藏》 林月华 调查研究 家乡的节日风俗

黄钢强 讲座 探究《清明上河图》展现的社会风貌 林月华 历史制图 郑和下西洋

张晓祥 画图 设计2008年奥运会圣火传递路线 张晓祥 论文 《历史教改中的几点做法和体会》 18 2003.10 张晓祥 观摩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19 2003.10 黄钢强 总结论文 《课题研究报告》

Copyright 2003-2004 福建省泉州市第五中校分校历史教研组主页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五篇:新课程标准下的历史教学应注重人格教育

新课程标准下的历史教学应注重人格教育

【摘要】通过对人格和《中学历史课程标准》的解读,阐述了历史教学应该注重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引导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包括挖掘教材资源,强化人格教育;改革教学方法,实践人格体验;提高教师素质,展示人格魅力;构建评价体系,促进人格养成。

【作者】刘国庆 历史教研室 高级教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WHO)曾经在一份报告中说:“健康不但是没有身体缺陷和疾病,还得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尤其要具有健全的人格。”在社会日益发展和进步的今天,健全的人格也越发备受关注和倡导。其实,早在二十世纪初期蔡元培在担任北京大学校长期间便把普通教育的宗旨定为“养成健全的人格,发展共和的精神”。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教育自然应该更加注重学生健康人格的教育和养成,因为这既是新世纪教育的基本出发点,更是未来教育的终极目标。

何为人格?人格既可以指“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这是心理学中的“人格”;也可以指“个人的道德品质”,这是伦理学中讲的“人格”;还可以指人的能作为权利、义务的主体的资格,这是法学中法律意义上的“人格”。简言之,人格是个体的思想、道德、性格、气质、人生追求、行为准则、特长与优势等的总和。“人格教育”既是对个体良好性格与道德行为规范的养成过程,又是对“人的能作为权利、义务的主体的资格”的训练过程。世界文明的发展史证实,对于人的一生而言,什么都可以通过日后继续教育,终身教育去弥补,惟有人格的养成是从小培养,较早定型的。尽管各国教育法提法各异,但有一个基本的教育观是共同的,即强调对学生人格的教育,培养符合本民族精神的能为建设国家作出贡献的良好品质,并把这一切作为教育的根本出发点。

历史学是认识和阐释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与人类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活动密切相关,具有提高国民素质的教育功能,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历史教学在普通中学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学历史课程标准》亦明确规定:“加强对历史上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努力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因此,历史教学应该注重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引导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历史教师要树立“学生是历史课学习的主体”,“历史教学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等观念,正视人格教育的各种因素,开发、利用周围可供进行人格教育的各种资源,充分发挥历史课是人格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帮助学生在完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促使他们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发展。

一、挖掘教材资源,强化人格教育。

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和技能的主要来源和途径,同时也是国家实现教育目的,学校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主要媒介和工具。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现行历史教材的编写也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从体例结构、内容编排到细节取舍,无不体现了生动性、趣味性、知识性、科学性、启发性等特点,注重以人为本,折射人文关怀,弘扬高尚美德,引导学生成长,较好地符合当代学生思想、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和认知水平,深受学生欢迎。历史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作为直接施教者,历史教师应该充分挖掘教材中生动宝贵的教育资源,领悟教材编写的精神实质,对学生进行全面深刻的思想教育。如现行高中教材将原来高二才学的中国近现代史安排至高一讲授,高二再学习世界近现代史选修,高三学习中国古代史选修。因为我们知道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西方列强疯狂侵华史、罪恶史,更是一部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抗争史和前赴后继的探索史。社会主义教育和资本主义教育的本质区别就在于培养人的方向上。高中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阶段,而高一又是这个阶段的起始时期,可谓重中之重。历史教材中有关人格教育的素材很多,如从“卧薪尝胆”的勾践到“东山再起”的谢安;从“路慢慢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屈原到“粉骨碎身全不惜,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于谦;从“还我河山”的岳飞到“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从“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戚继光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从“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到“大丈夫死则死耳,何饶舌也”的陈玉成;从“宁做中华断头尸,不做倭奴屈膝人”的农村教师阎世开到“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维新人士谭嗣同;还有刘胡兰、董存瑞、黄继光、雷锋、焦裕禄、孔繁森等等。教师要多多挖掘,充分发挥其特有而深刻的教育功能,让学生在轻松学习丰富历史知识的同时产生情感的共鸣,接受心灵的洗礼,感悟人格的震撼,从而为学生健康向上的人格形成打下坚实的思想认知基础。

二、改革教学方法,实践人格体验。

历史学科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其人格教育功能远没有得到发挥。很多老师感叹历史难教,前途渺茫,学生不重视。我认为在很大程度上问题出在我们老师身上。一方面我们没有很好地利用丰富而生动的教材资源,另一方面我们的教学方法太陈旧,太古板,满堂灌,一言堂。可以说是“一本书,一支笔,教师一人讲到底”。毫无生动有趣可言。教师为考试而教,学生为升学而学。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学生仅有的一点好奇心和兴趣无意中被渐渐扼杀。

但是我们常常会发现:为什么同样的一节内容,同样的学生,不同的老师讲授而效果却大不一样?这样的事例是举不胜举。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是教师的教学风格、教学方法等不同而致。教有定则,教无定法。这就要求我们的历史教师一定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以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为根本出发点等现代教育教学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利用现有的教学条件不断探索和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中可多通过讨论、辩论、答辩、设疑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发现问题并着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讲授中国近现代史时,很多内容都可以用这样的方式来处理。比如:如果没有禁烟运动,鸦片战争会爆发吗?假使没有天京事变,太平天国运动会怎样?如果太平天国运动真的成功了,你认为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历史的倒退?若中法战争继续进行下去,你认为结果会怎样?如果光绪帝真的有实权,戊戌变法一定能成功吗?西安事变不和平解决又会怎样?等等,再比如在讲述列强侵华战争以及第一、二次世界大战后对战败国处理等问题上可以让学生采用“模拟法庭”形式组成“审判庭”,列强侵略者一方为“被告”,受侵略方为“原告”,重新整合教材内容,用不同的方式来学习掌握教材内容,让“死”的历史知识真正鲜活起来、生动起来。实践证明:通过这些形式多样的方法来教学,其效果比满堂灌要好得多,不仅深受学生欢迎,而且使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自己各方面能力,体验人格情感,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另外,还可以根据各校具体情况开展一些活动,如组织学生参观、考察当地一些历史文物古迹;观看电影、录像,听听专家学者讲座;编辑史海浪花、历史园地等小报;设计问题如“历史上的今天”等让学生查找资料;开展研究性学习,撰写历史小论文等等,同时活动要定期总结,好的经验成果要不断推广。总之,通过课内课外形式多样、不拘一格的教学活动,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好奇心,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亲自动手、动脑的实践中真切感受人格体验,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从而为健全人格的形成打下坚实基础。请记住:健全的人格植根于心灵的沃土,潇洒的人生源于自信和勇敢。

三、提高教师素质,展示人格魅力。

克鲁普斯卡娅说:“所谓教育,就是指有计划地感化新一代,以便培养出一定类型的人”。是的,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而担此重任的便是教师,教师的重要性可想而知。人们常说只有一流的教师才能教出一流的学生。正如德国政府宣称,最值得德国人骄傲的并不是德国出了许多饮誉世界的哲学家、艺术家和科学家,而是拥有世界一流的基础教育,拥有世界一流的中小学教师。可以这样说,每个教师本身就是一本无言的教科书,是一笔宝贵的教育资源。研究表明教师的作用在学生人格的塑造形成中至关重要。有调查显示学生在校期间的言行举止70٪模仿于授课教师。可见,教师人格高尚与否直接影响学生人格的好坏。正如车尔尼雪夫斯基所说:“教师要把学生造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这种人”。作为教师,如何健全完善自己高尚的人格?我认为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要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那么当代历史教师应该具备哪些必备素质?我认为,首先,要有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是培育人的事业。历史学科是一门教育功能很强的人文学科。历史教师要有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用爱的暖流去启迪学生的心扉,用自己高尚的品德去教育学生,引导学生,感化学生。不可想象,一个思想政治素质较低的历史教师会给教育带来什么后果?其次,要有扎实的理论专业素质。历史教师要自觉学习有关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理论知识,用科学的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同时还要不断学习和更新补充自己的专业知识以及相关学科知识,尤其是优秀历史教师更应该成为教育教学理论的创造者和发明者,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从而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再次,要有健全的身体心理素质。洛克说:“只有健康的身体才有健全的精神”。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要有健康的身体,同时还要有健康稳定、乐观向上的心理素质,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一般地,历史教师忧患意识较强,喜欢读书、思考,不太喜欢活动。因此,历史教师更应该努力做到这一点。最后,还要有很强的科研创新素质。教育的发展日新月异,也给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当今历史教师还要有很强的创新意识和教育科研能力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要不断学习更新教育理念,解放思想,大胆实践,与时俱进,常思考,勤动笔,不断提高自身科研创新素质,努力使自己由“机械型”的教书匠向“学者型”的教育家转变。总之,我们的历史教师如果能从以上几个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积极进取,认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那么,我想,一定会有助于形成完善健全的人格,也一定会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充分展示自身的人格魅力,从而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和作用。实践证明,教师人格对学生人格的影响胜过任何一种教育方式,它是一种最直接、最持久、最有效也是最宝贵的教育资源。

四、构建评价体系,促进人格养成。

我们知道,一定的评价体系是衡量某项工作任务是否完成的基本尺度和重要保证。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有助于实现教育目标。而现行大多数学校的评价体系则有待进一步改进和重新构建。它们大多以学习成绩的好坏作为衡量教师、学生水平高低、能力大小的唯一标准。可以说偏离了教育的内涵和宗旨。新形势下的历史教学应重新定位。历史学科是一门人文性很强的社会学科,应该把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作为主要教学目标加以落实,而不应该简单地始终围绕中考、高考指挥棒转,使得历史教学失去应有的育人功能,这不仅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也不利于历史学科自身的发展。

因此,要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教育教学评价体系,我认为应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即评价的根本目的,评价的内容标准,评价的工具方法等等。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全人格的形成。要注重过程的评价,将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结合起来。评价的内容、标准、工具、方法要体现多元化、多样化、科学化、规范化。在评价学生时既要看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看学生的道德品质、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个性与情感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等。可通过行为观察、情景测验、学习日记、成长记录以及考试、辩论、答辩、表演、产品制作、论文撰写等灵活多样、开放动态的测评方式客观、全面、准确地评价学生。同时对教师的评价主要侧重于对教师教育教学和教师素质的评价,主要包括教师职业道德、是否了解尊重学生、教学设计与实施、交流与反思以及创新与合作等,既要看教师的教学效果,更要看教师是否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帮助学生以及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是否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是否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总之,通过建构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不仅有利于学生养成健全的人格,而且也有利于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有利于历史学科更好地适应新时期社会和教育发展的需要,从而推动整个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二十一世纪的竞争是科技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教育的竞争。社会的发展对教育和教师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作为一门人文社会科学中很强的基础学科——历史,如何更好地适应当前新的教育发展形势,我认为,只有努力关注人的发展,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尊重每一位个体,着力提升历史教师的综合素质,帮助学生养成健全独立的人格,我们的历史教学才能真正走出低谷和困境,最终发挥其特有而重要的教育功能,步入良性循环轨道,重新焕发出生机和活力。

此文获2004年北京基础教育科学研究优秀论文二等奖

下载新课程标准下历史创新[小编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课程标准下历史创新[小编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课程标准下小学音乐教学的创新实践

    新课程标准下小学音乐教学的创新实践 内容摘要: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音乐教学要充满个性特色,教学效果要显著有效,创新改革成为每个音乐教师的必要手段,如何在音乐课前、课时、......

    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数学创新教育论文

    初中阶段是每个学生在教育过程中所必须要经历的阶段,也是学生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的重要时期。在这个阶段,有的学生由于学习任务比较重,学习压力比较大,而数学成绩不够理想。或者......

    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师

    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师老厂镇摘要:《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不仅是传统的教育者,还是新型教学关系中的学习者和研究者;教师不仅是课......

    新课程标准下作业设计

    在新课程标准下,我们正在进行一次语文教学的革命——要让学生形成一种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新方式。而语文教学离不开作业,作业设计要符合孩子的心理特点,要顺应语文学习......

    浅谈如何在《音乐新课程标准》下创新音乐教学实践

    浅谈如何在《音乐新课程标准》下创新音乐教学实践 摘要:音乐教学本身就是一门艺术,在中小学音乐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走进音乐,让音乐走近学生,是音乐教学这门艺术的精髓所在。《......

    新课程下历史教学技艺初探(★)

    论文题目:新课改下的历史教学技巧初探 作者单位:攀枝花市十五中学 作 者:叶又又 时 间: 年11月21日 2010 新课改下的历史教学技巧初探 【内容摘要】为迎接和适应21世纪的竞争......

    新课程下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

    新课程下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 历史科组:朱铁甲 随着校园网络的发展和教学观念的转变,计算机网络技术开始应用于中学的课堂教学中,为深化基础教育改革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本文仅......

    新课程下的历史教学反思

    新课程下的历史教学反思 经过近三年的新课程教学,特别是在高考后,认真比较发现有很大的差别。旧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单纯追求学生认知的发展,而新课程强调培养学生基本技能,让......